高三理科生

2024-07-22

高三理科生(共8篇)

高三理科生 篇1

理科生不重视语文学习固然有学生层面的原因,如理科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态度,思维特点导致的偏科等因素。理科班学生普遍认为语文学习高耗低效,有的甚至认为,花时间学习语文还不如解几道数理化题目合算。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教学者的层面去思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即机械做题、机械讲评存在的弊端以及教师教改意识的缺乏。

对高三理科班学生来说,在高中的最后一学年,挖掘潜力对高三理科学生固然有着诸多的困难,但惟其薄弱,才有提升的可能。教师只有树立教改意识,改变传统的机械练习与机械讲评的教学方法,抓住高三阶段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结合高三理科学生的思维特点,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优势,积极探索与钻研,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并在“发现”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理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望,最大限度地提高高三理科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树立教改意识,改变传统课堂复习模式

有些理科生之所以语文学科成绩落后,与他们对语文学科一贯的态度、缺乏对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外阅读面狭窄等因素有关,更与教师缺乏教改意识、没有结合理科生特有的思维特点进行学法指导、忽视学生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有关。高三复习阶段,大量的练习与考试、机械的习题讲评几乎贯穿了整个复习阶段,学生对这一成不变的传统模式势必会产生倦怠心理。教师本身缺乏教改意识,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激发,则使高三理科班学生“苦不堪言”。如何实施有效策略,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热望?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树立教改意识,改变传统课堂复习模式和机械的试卷习题讲评模式,引教学的源头活水进入课堂,让高三语文复习的高效率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考试、试卷讲评固然是整个高考复习阶段的主旋律,但语文教师适当调整教学方式,甚至丝毫不考虑学生的心理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却要以其他理科的复习方法试图改变学生的落后面貌,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高三复习阶段,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结合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复习方法,在常规的教学环节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高三理科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也要结合理科生语文学习的实际,充分利用理科生的思维优势对其加以良好引导、培养和训练,有效提高理科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

二、营造语文气场,用个性化教学吸引学生

营造课堂语文气场,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这就对高三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要紧紧抓住语文课堂这个师生对话交流的特定环境,创设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语文课堂,用个性化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高三理科生课外阅读知识面狭窄,因此,教师不妨发挥个人的魅力,展示自己的优势和风采,营造个性化的教育氛围。同时要紧紧抓住课堂这个特定的交流空间,对社会上的一些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深度解读。对素材的思考与解读是对高三学生必备的写作思维能力的锻炼,同时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高三阶段,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加强备考,加强对学生知识结构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了解,努力提高自身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把握关键的教学时机,实施有效策略

1. 新接手班级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与把握,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和条件。高三起始阶段,对学生整体的语文学习情况有必要做实际的调查与把握。每当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你认为语文学科中薄弱的环节在哪里?你手头还有那些语文复习资料?你在语文方面所花的时间是多少?你有积累素材的习惯吗?你拥有哪些课外杂志?

2. 试卷讲析环节:量化分析,增加认同感

卢梭认为,激发学生自觉自愿学习的最好的也更为可靠的办法是“促使孩子们有学习的欲望”,因为“现实的利益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唯一的动力”(《爱弥儿》)。可见,现实的成功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高三理科生的思维注重结果,比文科生更功利。在每次的试卷评改后采用量化措施,用数据说话;建立薄弱学生学习跟踪档案。因为理科生对数据和数学分析方法比较认同,所以量化不仅可以让学生知其然、增加认同感,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此方面的分析,激发理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 专题复习环节:让学生体验“发现”的喜悦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提高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理科生为何对做数学题目孜孜不倦、乐此不疲?主要原因是做这些理科的题目本身具有成就感,如果在我们的语文复习中,也让学生成为“发现者”,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作为发现者的乐趣,体验到“发现”的喜悦,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以小说复习主题探究为例。教师在这一专题的复习中,要精心挑选具有可探究性的文本,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我在小说文本主题探究的复习中,引入汪曾祺的《侯银匠》、卡尔维诺的小说《良心》这些文本。学生通过自行提问、自行答疑的方式探寻小说的主题,有了自己独特的解读,从中体验到“发现”的成就感。

又如诗歌鉴赏复习专题。结合2011年浙江卷的诗歌鉴赏,选取纳兰性德的其他诗词,进行诗歌鉴赏的理论复习。在文本的深入鉴赏与解读的同时,对词人的身世及创作背景进行适当的深入与链接,其中穿插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唤起了学生诗词学习鉴赏的兴趣,也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复习文言断句时,选取了《世说新语》中几个有趣的小故事,课堂气氛活跃,效果不错。

四、虚功实做,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望

在高三的语文复习教学中,教师一般都十分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却没有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自觉自愿性。在语文基础基本定型的情况下,关注高三理科生的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有效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材积累要求学生努力扩大阅读视野,更是高考作文备考的必要环节。但受到时间紧、学业任务重等因素影响,高三理科班的课外阅读和素材积累一直处于困境之中。学生一方面没时间看课外书,一方面也没有相关的课外书可读。许多时候,素材积累环节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这从收缴起来的寥寥几本摘记中可见一斑。然而,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对高三理科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在素材积累方面做好示范作用,让教师引导示范和学生资源共享相结合,在课外素材积累方面共同努力。例如,我用抽签的方式,每天要求学生在黑板上摘抄素材,可以是名人名言、可以是人物事件,但要有适当的分析与议论,并指出适用的范围。鼓励学生不定期购买相关杂志,实施资源共享,教师利用上届学生捐献的杂志分发给每个学生,积极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更重要的是如何摘记,教师要交给学生素材积累的方法。理科生思维的单一性导致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不足。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做这方面的引导和示范。积累素材的同时,要照顾素材的广度和深度,对所积累的素材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提炼。

高三理科生 篇2

成功既不是靠天才,成功也不是靠努力,成功是靠正确的方法。只有方法正确才可能取得成功。我们周围的同学甚至是我们自己,学习不可能不努力,可是成绩就是就始终上不去,不断增加学习时间,希望自己能够提高考试成绩,总是事与愿违。

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方法有问题。

【语文的学习】

语文学习“七步法”,觉得也许会对你有所启发。这“七步法”中的七步分别是:

(1)读一读

阅读课文是复习的第一步。通过阅读,把握全文大意,了解作者情感、文章特色等知识点。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读法:教读课文需精读,字、词、句、篇等各个知识点全方位掌握,精彩语段达到成诵;自读课文需泛读,有的还需跳读,一目十行,以求提高阅读速度。阅读速度,也是近几年中考考查项目之一。

(2)划一划

即在阅读课文同时,把文中的重点句、中心句、名句以至生字、生词,用不同的符号勾画出来,既能加深印象,又便于复习巩固,一目了然。遇到规范句子,不妨划分句子成分,复句还需标明关系,典型语段要划分层次、归纳层意。遇到疑难,还要作标记,便于以后向老师同学求教。

(3)查一查

查什么呢?查工具书。字典、词典、参考资料,只要用得上,尽可能发挥工具书的作用。亲自查找答案,是探索学习方法、摸索学习规律的过程,也是提高运用工具书能力的过程。对于似曾相识的词句,不妨查一查以往学过的课文,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温故而知新”。查出的答案经过分析辨别,理解能力又能得到提高。

(4)问一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复习过程免不了有疑难,要独立钻研,实在解决不了的,要善于向老师、同学请教。有时自己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老师很可能不止讲一个问题,而且把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使你融会贯通。

(5)写一写

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过一遍。无论平时学习还是考试,有的同学往往把常用字词写错,为什么呢?就是缺少写的训练。生字、生词、重点语句不妨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反复写一写。又如一些作文题,往往看似容易写来难,也要动笔写写,切忌眼高手低。

(6)练一练

就是通过做练习题,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做题要把考题的目的、意图弄清,要注意归纳总结,寻找规律,触类旁通,增强应试能力。做练习题,既要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也要自觉地做。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但不做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也谈不上质量。练然后知不足,及时反馈矫正,以求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7)想一想

复习的内容可以通过“想”来巩固。可以从点到面,也可以从整体到部分,或纵向或横向,把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印在脑海里。当某个知识点联想不起来时,要经过查找及时巩固。想的时空不受限制,无论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都可以尽情地利用时空。当你“山穷水尽”之时,通过联想,也许会步入“柳暗花明”之境。

【数学的学习】

数学的考察主要还是基础知识,难题也不过是在简单题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所以课本上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如果课本上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就没有触类旁通的资本。

对课本上的内容,上课之前最好能够首先预习一下,否则上课时有一个知识点没有跟上老师的步骤,下面的就不知所以然了,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开始厌烦数学,对学习来说兴趣是很重要的。课后针对性的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不能偷懒,也可以在课后复习时把课堂例题反复演算几遍,毕竟上课的时候,是老师在进行题目的演算和讲解,学生在听,这是一个比较机械、比较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也许你认为自己在课堂上听懂了,但实际上你对于解题方法的理解还没有达到一个比较深入的程度,并且非常容易忽视一些真正的解题过程中必定遇到的难点。“好脑子不如赖笔头”。对于数理化题目的解法,光靠脑子里的大致

想法是不够的,一定要经过周密的笔头计算才能够发现其中的难点并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终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其次是要善于总结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举个具体的例子:高一代数的函数部分,我们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好几种不同类型的函数。但是把它们对比着总结一下,你就会发现无论哪种函数,我们需要掌握的都是它的表达式、图象形状、奇偶性、增减性和对称性。那么你可以将这些函数的上述内容制作在一张大表格中,对比着进行理解和记忆。在解题时注意函数表达式与图形结合使用,必定会收到好得多的效果。

最后就是要加强课后练习,除了作业之外,找一本好的参考书,尽量多做一下书上的练习题(尤其是综合题和应用题)。熟能生巧,这样才能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使你的解题速度越来越快。

【英语的学习】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和汉语一样,学习它需要大量地阅读、大量地写作、大量地听力和口语训练,将自己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中,提高自己的听、说、写、读能力,培养好语感。从总体上说,英语学习可以分为语音、词汇、语法三大块,他们互相联系、交织在一起。

语音主要通过结合词汇牢记一些普遍规律,平时练习中注意随时记下那些特殊的不规则的发音,对基本词汇能正确拼写出国际音标,尤其是一些特别的元音和辅音。

词汇,重点是课本词汇,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扩展。记一个单词,可想想这个单词的其他各种形式,也可把发音规则相同或读音有某种联系的一组单词联系起来记忆。对单词,尤其是动词的掌握,应放在句子中、课文中,以词组或句子为单位来记。

语法要结合大量阅读和习题来进行,尤其要熟读课文和各种句型的例句,并尽可能地多背课文和例句,这样应试就能触类旁通,许多似曾相识的题都能迎刃而解。同时大量阅读又能扩充词汇量,训练阅读速度,适应高考需要。

【物理的学习】

我曾经听说过一个上海中学生总结的“多理解,多练习,多总结”的“三多法”。我觉得这个方法很能概括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要领。

多理解,就是紧紧抓住预习、听课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理解。预习可分为粗读和精读。先粗略看一下所要学的内容,对重要的部分以小标题的方式加以圈注。接着便仔细阅读圈注部分,进行深入理解,即精读。上课时可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难点,解答疑问。

这样便对知识理解得较全面、透彻。课后进行复习,除了对公式定理进行理解记忆,还要深入理解老师的讲课思路,理解解题的“中心思路”,即抓住例题的知识点对症下药,应用什么定理的公式,使其条理化、程序化。

多练习,既指巩固知识的练习,也指心理素质的“练习”。巩固知识的练习不光是指要认真完成课内习题,还要完成一定量的课外练习。但单纯的“题海战术”是不可取的,应该有选择地做一些有代表性的题型。基础好的同学还应该做一些综合题和应用题。另外,平日应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沉着、自信的心理素质。

多总结,首先要对课堂知识进行详细分类和整理,特别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内涵、外延、推导、应用范围等,总结出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其次要对多种题型的解答方法进行分析和概括。还有一种总结也很重要,就是在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之后分析自己的错误、弱项,以便日后克服。

【化学的学习】

学习化学要做到三抓,即抓基础、抓思路、抓规律。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提高能力的保证。学好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概念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在做题中要善于总结归纳题型及解题思路。化学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规律的,掌握了规律就能驾驭知识,记忆知识。如化合价的一般规律,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态不同。

关于化学有一种说法就是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化学要记要背的东西很多,而且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阅读与动手、动笔结合。要自己动手推演、计算、写结构式、写化学方程式,或者动手做实验,来验证、加深印象和帮助理解,有时还要动手查找资料来核对、补充某些材料。同时在化学学习中,经过思考提出存在于化学事物内部或化学事物之间的矛盾,即化学问题,由自己来加以研究和解决,或者在自己解决不了时请求别人帮助解决,是化学学习的一种基本活动方法,也是提高化学学习效果的一种基本方法。

【生物的学习】

基本方针:

1.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植物,动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科目。

2.不要盲目记忆,跟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

运用方案:

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1)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

(2)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

(3)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

3.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

4.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5.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正确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直接观察了解各生物的特征。

*养成写实验观察日记的习惯。

6.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

7.根据内容用不同方法记忆。

(1)把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整理进行记忆。

*把想起来的主题不管顺序先随便记下来。

*把中心主题写在中间位置。

*按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或图连接起来完成地图。

(2)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特殊意思的词进行记忆。

(3)同时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记忆。

8.不懂的题必须解决。(先给自己提问,把握自己具体不懂哪部分后再请教其他人。)

9.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

(1)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

(2)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

(3)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内容。

其他:

1.时间比较宽松的时候,如假期可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重点学习。(相联系的部分也能培养兴趣)

2.平时利用百科全书查找不懂的事项。

高三理科生 篇3

一、揭开神秘面纱看清“理综”真容

广东省在2010年将首次采用理科综合的考试模式,相对于之前的“理科基础”来说完全不同。因此,我们必须从对其他已经采取这种模式多年的省份的高考题目分析入手,看清理科综合的“庐山真面目”,了解理科综合试卷中的化学部分到底怎么考,从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全国部分省市2009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的题目分布及考点。

2009年山东卷(新课标,化学部分总分78分)、2009年浙江卷(新课标,化学部分总分100分),表格略。

由上表,结合广东2010年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的总分为100分的规定,估计广东2010年理综化学部分的题目和分值分布大致为:选择题为7题左右,分值约为42分,主观题4题,总分值约为58分。纵观上表,结合2008年高考卷,可知一卷中的选择题主要考查概念性的内容、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及理论部分的内容,和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也比较基础。二卷中一般有4道化学主观题,分值在12~18分不等,其中有机推断和无机推断题出现频率高。另外,新课标卷中对于化学实验的考查比较分散,对于化学计算的要求有所降低,而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则较高。

二、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

“理综”第一卷的题目都是基础题,甚至一部分是常识题、送分题,而这些题所涉及到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书本上的基础知识。第二卷中的主观题,不管是无机推断还是有机推断,往往都是根据课本中介绍的常见物质加以延伸,新定义一种或几种和常见物质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复杂物质。大多数的主观题都会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常见气体制备、收集等实验部分的内容综合进去(例如2009年山东卷的第30题)。而且,也出现了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的推断题(例如2008年山东卷的第29题)。而从往年高考阅卷情况来看,许多考生对一些难题可从容应付,却在一些基础题考点“阴沟翻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吃透课本,再结合其他复习资料,在基础知识上下足功夫。高考复习备考一定要降低重心,淡化“热点”,立足“双基”,回归教材,抓主干知识,对考纲规定的每个知识点都要认真落实,把握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形成坚实的知识体系。不要让“回归课本”成为一句空话。在复习中应要求学生对照考纲精读课本,老师布置与教材同步的习题以及出错率较高的习题,牢固掌握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复习期间,要对考试大纲中“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重点复习。对重点、难点知识和典型实验,要从不同角度或通过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强化学生化学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三、平时测练仿真强调答题技巧

高考备考离不开一个“练”字。但“怎么练”?“练什么”?目前我们尚处在“X科”的余热当中,在新的考试说明没有出来之前,我们所选择的参考资料也大多依照2009年的考试大纲来编印。而在“理综”卷中,整个高中化学都集中在11道左右的题目中,每道题的综合程度之深可以想象,甚至出现一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分别来自不同的知识板块(例如2009年北京卷第10题),有的选择题还出现了学科间的综合(例如2009浙江卷的第7题)。而其他题目也均存在比较大程度的板块内综合或者板块间综合。面对这样的综合题,其实并不用担心,因为虽然综合程度大,但是细分到每个被综合的知识点,考查的难度都不大。只是平时练习的时候要注重针对这样的综合题,拓宽自己的解题思路,灵活运用各个章节的重点知识。教师在评讲练习时应注意帮助学生归纳与本题有关的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

理科综合试卷三科合一,题量大,题型复杂,而且要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做起来十分讲究技巧。所以,要通过多做练习来适应“理综”的思维转变,要以锻炼学生的细心能力为出发点多做练习。“理综”一道选择题6分,一不小心做错了两道,就不见了12分,这就相当于一道难度较大的主观题的分值。此外,还要让学生注意节奏的把握,不要过分纠缠在某一道题上,导致后面的题目无充足的时间来完成。

总之,在平时的测练当中,我们要高度仿真,严格按理科综合的要求来选题,组题和做题。让学生通过平时的测练来适应“理综”的试卷和题型结构,找到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答题方式和技巧。

四、三科齐头并进重视学科综合

理科综合由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组成,取消“X科”而采取“理综”,必将削弱化学单科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优势。化学部分做好了,但物理和生物部分做得不尽如人意,总分也是上不去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一定要注意学科间的协调。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成立理科综合备课组,认真研究现有的“理综”高考说明和试卷,建立各学科间的知识联系网络,在复习中将有关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如复习到有关磷的知识时,结合当前禁用含磷洗涤剂渗透生物学知识,解释磷酸盐的作用及含磷污水排入江河中对水源的影响、海洋生态平衡的影响,所以要禁用含磷洗涤剂,提倡使用无磷洗涤用品。在复习到晶体结构、电化学时可结合物理电学知识解释晶体的导电性及有关电解计算等。

高三文科生如何学好数学 篇4

一、心理上

首先, 要有信心, 别气馁.不要带着苦恼学数学, 这样你会越学越没自信.要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这门学科, 不能还没有开始学习, 就抱着“我不行”的态度.有部分学生认为:即便我数学成绩差一点也没有关系, 因为高考也不是只考数学一门, 我完全可以用其他三门学科的成绩来“背”总分, 这样平均下来也就“大差不差”了.这样的思想相当普遍, 然而学生并不知道一个最简单的原理——“木桶原理”:一个木桶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采用长短不一的木板, 可是最后决定木桶容量的却只有一根, 也就是这个木桶中最短的一根.高考也是如此, 期待其他三门学科掩盖“数学成绩”, 无疑是掩耳盗铃的行为.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在高考的战役中取得胜利.最后, 要杜绝负面的自我暗示, 加强正面的心理暗示.在每次的复习考试中, 失败时应提醒自己“我能行的, 这次失败只是偶然, 下一次我必定能追回来”;成功时应提醒自己“这次我行, 下次我也行, 不能松懈, 继续加油!”只有通过这样的正面的自我心理暗示, 才能弱化对数学学习的恐惧感.

二、方法上

1.科学地对待预习

笔者主张课前预习.正确的方法是先不打开课本, 回忆这节课的内容、结构, 然后打开书看定理的第一句叙述, 再盖上书自己猜想他的结论;看到一个公式时, 也是这样.看到例题时, 先不要看解法, 自己先在纸上把它做一遍, 再与书上的解法进行比较、思考……这样的预习, 无论对知识的掌握, 还是对思维的训练, 都是大有裨益的.因为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课上要讲的内容, 定理的结论、推导过程、例题解法等, 超前思维, 提高了听课效率, 而听课效率如何, 将决定着学习的效果.

2.课内重视听讲, 课后及时复习

数学知识的学习, 数学能力的训练, 基本上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 所以教师应当加强对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要求, 找准学生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做到专心听讲, 听老师对问题的分析, 自己从中得到启发;用心思考, 跟上老师的解题思路, 认真体会老师是如何抓住问题的重点, 如何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寻求解题方法的;要将老师讲课的重点、要点记录下来, 掌握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以便课后复习之用.特别是要抓好“双基”的学习, 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不留“问题”.在练习前, 要能够总结归纳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要点, 掌握各类公式的推导过程, 能“回忆”的情况则坚决不采取“翻书”的形式.

数学的各知识模块之间不是孤立的, 学生要在教师引导下发现知识之间的衔接点, 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 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 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用联想的方式, 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知识体系, 理解解题思想和知识方法的本质联系, 提高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3.适当多做题,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高考考查点“万变不离教材”, 许多高考试题就来源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 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是高三文科生复习的宝贵资源, 高三文科生应提高对教材例题和习题的重视.具体做法如下:重做课本中的典型习题, 重新审视和总结其中涉及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 这样可以对数学学习有一种全新的感悟, 而且教材上的习题大多难度不大, 学生都能顺利地进行解答, 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适当多做题, 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 以课本上的习题、复习用书上的练习题为准, 通过反复训练巩固基础知识, 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 适当“加餐”, 拓展学习思路, 培养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及解决能力, 掌握解题基本规则.对于一些易错题, 可备有错题集, 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 通过两者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 (是思维方法问题, 还是计算等其他问题) , 以便及时纠正错误, 尽量减少错误率.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一旦进入解题状态, 就要使自身始终处在一个兴奋点上, 注意力高度集中, 促使大脑皮层兴奋, 这样才能刺激思维的活跃性. 事实证明, 越是重要时刻, 你的解题能力越取决于你平时的解题习惯, 如果平时就是一种散漫的、无动于衷的、粗枝大叶的解题习惯, 那么在实际考场中都会一一暴露, 从而严重影响考试的成绩.

高三理科生 篇5

1、从现在-第二年年2月

首先现在是暑假。如果你们那里补课,那就一定要跟上老师的进度,因为从你进入高三到2月是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把基础打牢。这段时间多看课本,达到提到那个知识点就能熟练说出它在哪本书上,在书的左半页还是右半页······,在这段时间多做题多看课本,认真听讲,有热情就作错题笔记,对后来复习有帮助。此时要注意你的弱项,比如我当时英语弱,我就从单词和阅读入手,在山东省要求3500个单词,那么这3500就应该毫不含糊,起码见到认识。作文常用词要会写,然后多阅读,阅读理解是英语拉分的地方。

2、从2月-4月30日

进入二轮复习后,总的战略路线变成了拔高。这时一轮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二轮复习做题是少不了的,这时更应注意总结,作一个题会一类体。例如数学圆锥曲线方程求法,会一道题就要想下次遇到应该先干什么,这样可以提高做题速度。要知道速度=分数。此时要提高你的强项,达到在你发烧39摄氏度,前天晚上失眠的`情况下该项成绩不会失常,这不仅对这一科有用,对你考试时信心有很大作用。

3、5月-6月

第三轮复习重在调整,一是知识点上的调整,要查缺补漏,之前如果有错题本就更好,这时拿出来看,防止你高考犯同样的错误。

二是心态调整,要对高考充满自信,哪怕盲目自信也要自信,必须从心里120%相信自己,不管之前学的如何,第三轮复习要求的是心态,高考要求的也是心态。可以这么说,高考70%是考知识30%考心态。假如600*30%=180。600-180=420

我想你应该知道420与600的差距吧。三轮复习70%已经无法改变,我们应该去改变30%,而30%就是你的自信心。

4、高考

考试的时候放稳心态,不急不躁,遇到难度保持冷静的思维,因为你难别人也难,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冷静沉着,只有这样才能给取得好成绩。

高三理科生 篇6

立足概念原理,提炼思维框架

看似简单的物质,其性质的体现、反应的方向等都依据概念理论的支撑。据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所以说,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复习基本概念及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轮复习的任务,但是随着学生知识结构逐渐趋于完整,对概念理论的理解还要不断加深,提高认知度。

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以氧化还原原理为例,几乎每一张化学试卷上都会涉及到,除了掌握相关概念、比较判断、书写配平等典型内容外,有关物质转化、化工生产、化学实验等方面也要精通。需要学生在解题时有较好的问题意识,能够运用氧化还原这一对立统一的观点,抓住电子守恒这一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即使是陌生的反应,也能够有理有据地判断到位。

化学学习的内容有些琐碎,不容易让学生一下子抓住典型问题带动一类问题得以解决。但是看似零散的化学知识,实际上却有着很多规律,化学复习重在掌握规律。在复习备考的冲刺阶段,需要从已经做过的题目中归纳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思维框架,注重培养拿到题目最初那一刻的解题意识,这对提高成绩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电解质溶液部分是令许多学生头疼不已的内容,如果我们稍加归纳,就不难发现按照“微粒种类——微粒间相互作用——作用结果”这一思维顺序能够有效的提炼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其中微粒间相互作用往往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如PH、离子浓度大小等)进行判断,抓住主要因素进行归因分析,得出结论。再比如电化学的问题按照“电极材料——内外电路中带电粒子的种类、流向——比较判断得出产物”这一思维模式展开,就能准确理解题目信息。

实验探究问题是高考化学试题中的一大亮点,能够很好的体现出高中课程改革的宗旨,也是区分度较大的一类题目。许多学生做到这种题目时常常采用跳題的方式,先去做后面的题目,从心理上就有回避的意识。纵观近四年的高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题目要么是基本实验的组合或基本实验与操作的组合,要么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根植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如果按照“原理(假设)、试剂、装置、操作、现象及结论、评价与改进”这样的线路进行分析,就能很科学的整理出埋藏于出大量语言文字背后的信息,并形成严谨的解题架构。

回归教材,把握重点

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点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例如有关化学实验的考查,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实验内容。因此,在老师指导下,弄清十几个典型实验原理,掌握关键因素和要领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将错题点及时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做出标记,反复研读,都是事半功倍的做法。

许多同学都会听到往届学生的劝慰“跟上老师,提高课堂效率。”的确,抓住课堂是聪明人的选择,在老师科学的指导下的复习可以避免走弯路,提高了复习的效率。但是往往有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为完成作业而完成,没有自己安排的复习进度,课上与课下是脱节的,这也是一种不会学习的表现。其实知识的巩固和提炼往往内化在自己主动认识的过程中,在临近高考的阶段,更应该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对以前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反思训练,做到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不少同学都常常感叹“越基础的越易出错。”要摆脱这一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错题,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建立错题本是个很有效的做法。但是仅仅将错题集中起来并不能起到什么作用,还要在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对错题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进行一次错题的归纳提炼,看看哪些错题其实属于一类问题,哪些错题已经认识清楚,哪些是新冒出来的,这样的做法让自己总是轻装前行,身心愉快,充满自信。

立足稳固的基础,建立答题模式

学习胜在掌握方法和规律,良好的思维模式的建立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有效的掌握题目信息,寻求突破口。例如,电解质溶液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是离子浓度关系式,要想搞清问题的本质,就可以选取典型溶液体系进行练习,如NaCO3、NaHCO3溶液,可以分别从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离子浓度大小等四方面练习,熟练掌握书写角度后,联想到题目就很容易发现题中的漏洞。

对于已经做了大量练习的高三学生来说,要想赢得高分就要提炼和固化相关内容。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电解质溶液问题,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元素化合物性质等,都是从思维模式角度出发的。这个阶段还需要固化一些答题模式,比如经常遇到的“应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上述现象”的问题,答题模式可以是“抓主要平衡、分析影响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变化、得出移动方向、总结移动的结果。”再比如检验溶液中的离子可以是“取样、操作和试剂、现象、结论。”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练习,就能够让你在答题时如行云流水,也提升了自信。

高三文科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篇7

问题

许多学校都认识到关注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十分必要。我校亦设有心理辅导室———成长指导室。笔者是辅导员之一, 发现高三文科生的心理问题相当普遍。

小A (女、文科) 频繁上厕所, 平均每小时一次, 医院证实没有生理疾病, 是心理性的。

小B (男、文科) 绰号“Walkman”, 从早到晚带着耳机, 教师屡次没收、批评均无用。

小C (女、文科) 比较敏感, 总觉得别的同学在看她、监视她, 同学关系不好, 想转班、甚至转校。

小D (女、文科) 感冒频发, 奔走于学校、医院之间, 苦不堪言。

小F (女、文科) 高三后经常失眠, 每天都在“半梦半醒之间”游荡。

小E (男、文科) 不停地吃东西, 不论上课下课, 不能自控。

从以上案例来看, 高三学生心理问题的生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多汗、末梢血液循环障碍, 女生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痛经、免疫力下降、睡眠紊乱、神经性头疼、腹疼和短暂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固然有生理方面的原因, 但大多数是由于心理性因素导致的。

分析

高三学习任务量加大, 考试次数明显增加, 睡眠时间缩短, 学生由于过度疲劳导致精神上格外脆弱, 心理承受能力降低, 加上文科生自身的特点导致心理问题频发。文科生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积极特征

(1) 思想积极要求进步

文科生一般都“饱读诗书”“满腹经纶”, 忧国忧民的意识非常浓厚。文科生更能看清历史的发展趋势, 有更强的历史使命感, 更愿意成为社会进步大潮中的弄潮儿, 自觉要求进步的意识非常明显。

(2) 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文科生在集体活动中易于被发动, 好的引导能够形成良好的班风。如果班干部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自身素质高, 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 那么在团结同学、消除帮派、形成良好班风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可能比班主任还要大。

(3) 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文科班有一句话:“你不一定是最好的, 但你一定是最特别的。”文科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普遍比理科生优秀。一向敢于追赶潮流, 乐于表现自己, 注重自己的形象。他们更喜欢参加各种活动, 更乐于获取别人的认可。

(4) 在学业上追求广博

一般来说, 文科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重叠的比较多, 比如学习历史不但要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 还要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地理状况。许多文科生喜欢看书、杂志等课外读物, 在学业上追求广博。

2.不良特征

(1) 学习基础薄弱, 缺乏自信

从我校历年文科状况来看, 除极少数有文科特长的学生外, 进入文科班的通常是基础差, 考理科无望的学生。很多文科生怀疑自己的能力, 在学习上缺乏上进心, 易自暴自弃, 缺乏吃苦精神、抵御诱惑的能力较差, 易陷入“爱河”或“网瘾”。

(2) 女生所占比例较高

文科班女生所占比例一般为2/3~3/4。女生一般感情细腻、敏感多疑, 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往往因一点小事与人闹矛盾结成小帮派。高三时期的女学生, 正值十六七岁的花季之年, 生理开始发生变化, 注重打扮。而文科班又基本上集中了年级女生的“精华”, 时常招来男生的骚扰, 造成情绪波动。这些情况十分不利于学习气氛的稳定。

(3) 个性张扬, 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文科生喜欢用QQ聊天, 喜欢用“火星文”, 独树一帜, 喜欢耍酷。相对于理科生来说, 文科生爱和别人争辩, 思考问题比较感性, 有较强的逆反心理。

对策

在对高三文科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要针对他们的特点, 趋利避害, 以达到最佳效果。

1.心理指导之一:战胜自卑, 树立信心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 在心理学上, 自卑属于一种性格缺陷, 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自卑是年青人常有的心理表现。自卑的根源是自尊, 文科生感情细腻、自尊心强, 当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 又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 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战胜自卑的方法有:

(1) 自我认知法

问卷调查显示, 高三上学期, 我校文科五个班有90%的学生自信心不足, 15%的学生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存在自卑心理问题的学生主要分为下面几类:第一种是学习态度较好、成绩也不错, 但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学生, 往往一两次考砸了就失去自信;第二种是学习刻苦但效果不理想而陷于苦闷焦躁的同学, 每日在自卑的苦海中挣扎;第三种是自制能力差且成绩不好, 容易破罐破摔的同学, 往往以恋爱、网络、小说等来逃避现实。

指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别人。让同学们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优点, 每个人都有自卑情结, 应该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缺点。“认识你自己”这句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金顶上的神谕告诉我们, 自己要跟自己比, 而不是以己之短比他人所长。每天都问问自己:今天我比昨天进步了吗?今天战胜自己了吗?每个同学都应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特点等来确立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人生道路。针对上述三种同学的辅导重点分别是及时鼓励安抚、学习方法辅导、帮助制定“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可行目标, 这样才能有效地战胜自卑, 树立信心。

(2) 逐步成功法

经过两年的学习, 一些学生和其他同学拉开了一定的距离, 建议学生不妨暂时把“难啃的骨头”——蹩脚学科放一放。因为有些努力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 持久的挫折感会导致自卑。建议学生短期内在一些基础较好、把握较大的学科上下些功夫, 一举成功后便会有一份喜悦, 每一次“小”成功都是对自信心的强化。自信心的恢复正是从一连串小小的成功开始的。

2.心理指导之二:合理释放压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途径释放压力, 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是比较有效的途径。可以适当举行球赛、演讲比赛、自制手抄报等, 还可以经常开主题班会, 如“羡慕别人, 不如严格要求自己”“细节决定成败”“如何劳逸结合”“评选最可爱的女生和男生”等。丰富的活动不仅密切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且使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 有助于减轻压力, 同时还会有效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这种转移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 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上文案例中一些学生手脚冰凉、腹泄、便密、神经性头疼、腹疼、易疲劳、眩晕等生理疾病, 都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和集体活动来部分改善。小D同学通过定时跑步提高了身体素质和学习状态。小F经常熬夜, 大脑高度紧张, 很容易造成大脑神经细胞的疲劳, 如果再继续学习就容易引起脑功能的缺损甚至暂时丧失, 记忆效率自然降低。为了减轻小F的精神压力, 引导她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 教师鼓励她代表班级参加校排球赛, 让她主动融入班集体, 与同学交流感情, 情感得到了宣泄, 也获得了群体的接纳和认同, 从而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 她的成绩也稳步提升。

3.心理指导之三:和谐人际关系

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的健康而又完整的精神面貌, 是在人际交往当中形成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曾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 只有百分之十五靠他的专业技术, 另外的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对我校高三文科五个班的问卷调查显示, 有74%的学生认为, 高三年级的人际关系比高二紧张, 有21%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知心的朋友。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病态心理有怯懦、自卑、逆反、猜疑、冷漠心理等, 这些病态心理必然会导致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困惑, 从而影响生活、学习, 所以必须加强对学生人际关系的教育和指导。

(1) 注重班风建设

良好班风建设是建设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 学生的学习、生活都与它有着密切联系。同班学生的朝夕相处, 彼此影响, 由于有“多米诺骨牌效应”, 荣辱与共, 所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所在班级的班风有直接关系。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是促进文科班班风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有非凡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的班主任尤其能得到文科生的尊重和支持。文科生很重感情, 很容易情绪化, 与老师关系良好可以发挥其无穷的潜力, 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大部分文科生渴望老师细心地关怀, 尤其是有特别情况 (家庭等) 和个性也特别强的文科生。只有真正关心学生、有较强亲和力的班主任, 才能在教育中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良好的班风还得益于全体同学的努力。在班集体中施行干部轮换制, 一学期改选一次。文科生自觉要求进步的意识非常明显, 这种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 易于形成主人翁意识, 使班级成为幸福、温暖的大家庭, 全班学生逐渐形成高尚健康的品格。

(2) 心理游戏———新生

第一, 随意找到四个你的熟人, 问他们对你的印象如何, 确定你是否喜欢他们的回答, 判断你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留给别人的那种印象。然后向他们倾诉自己的自我评价和烦恼。

第二, 确定一下, 如果你是一名演员的话, 愿意扮演什么角色, 以及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角色。

第三, 选择任何一个你所崇拜的人, 列出他身上那些使你崇拜的特征和品质。

第四, 把第二和第三综合为你自己所选择的性格。

第五, 改变你的形象、行为、个性中你所不喜欢的东西, 强化你所喜欢的东西, 去表现你的新个性。

要提醒学生的是, 不要指望很快改变自己的性格, 还必须以自己性格的内核为基础。

上文案例中小B和小C在教师的配合下, 逐渐地融入了自己的班集体, 成为健康快乐、积极上进的学生。

高三理科生 篇8

一、普通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

女生学文科的比例较大,女生对数学的学习比较注重基础,喜欢做基础题,解综合题的能力较差,更怕解难题,上课时忙于记笔记,忽视教师的讲解和思维训练,喜欢模仿,适应性和创新能力较差,思维训练跟不上,长此以往,对数学产生畏惧感,成绩越来越差,从此形成恶性循环。

2. 欠缺数学学习能力

大部分文科生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空间想象力不强,数学运算能力也较差。与理科生相比,他们的数学感悟能力偏弱,在遇到一类新问题时,首先看到的是一类独立的互不相关的材料,没有感知或认识到隐藏在题目中的问题,不会把新问题变成熟悉的问题,这让他们在解题时无从入手。其次,他们习惯在解题时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再次,部分文科生虽然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记忆很好,但是他们很难记住数学材料,无论是一般化了的数学材料还是具体的数字都如此。

3. 数学学习方式太机械

大部分文科生能记住教材的定义、定理和公式,但是不理解它们的实际含义,因而看不出形式上不同的概念实际上表示的相同本质。他们生搬硬套公式、法则,不注意这些公式、法则成立的条件,因而看不出形式上相同的问题之间的本质区别。他们把不同的数学分支或同一个数学分支的各个内容看成是独立的个体,找不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大部分文科生只会做形式上的演算,不知道其背后代表的意义。他们喜欢听教师讲什么样的题目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喜欢教师给出具体的通法通解和具体的操作步骤,思维只停留在照章办事上,从而机械式、程序化地解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难以真正体会数学学习的思路方法,必定是不可行的。

二、改善普通高中文科生数学学习现状的办法

1. 数学技能的培养

数学双基是数学学习的基础,高三文科班复习也应该回归基础,降低起点。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师应强调基础知识的复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网络结构,同时更注重数学基本技能的培养,尤其以运算能力为主,因为文科班的学生欠缺的不仅仅是解题思路更缺乏运算能力。由于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分散练习,指将练习的时间分成若干段,一步一步进行;另一类是集中练习,指将所学技能在规定时间内一次完成。这两种训练穿插进行效果会更好。

同时,练习的形式要多样化,适当地使练习形式多样化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以实现技能的有效迁移。通过练习的及时反馈,学生能对自己掌握技能的水平做出正确的评价,也就能使掌握的技能得到巩固,错误之处得到纠正。

2. 回归教材,夯实基础,理解概念

教材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规范性,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感悟教材编写的意图,积极开发教材潜在的功能,创设问题情境,探索问题的引申、拓展和变通。学生在教材学习中掌握的概念是基础中的基础,数学概念的特点是抽象性,这对学生的理解造成障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和形式化了的概念。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进行概念分析,在各种问题情境中考察学生如何应用概念。数学概念的教学主要有如下几个环节。概念探究:指在特定的背景下通过合理的设置,探究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变式教学:通过各种概念变式和非概念变式,对概念进行多角度的辨析和理解。数学联系:指构建概念的表征体系,并获得某个概念和相关概念的广泛联系。

3. 分层施教,学会反思

教育家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个人身上的表现有不均衡现象。”这说明人存在个性差异现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它要求我们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

文科班的学生,数学能力差异比较明显,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该以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积极引导、师生共同探究为主,题目设计要控制难度。对于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多引导、多激励、多交流。同时作业也要分层设计。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反思是指自觉地对认知活动进行考察、分析、评价、调节的过程,是学生调控学习的基础,是认知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主要形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以通过对解决问题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鉴于文科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在讲解题目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看到题目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如何审题?如何分析问题?又如何使问题得到解决?让学生体验到解题过程中的点滴成功。对待错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会做错?错在哪里?是计算错误还是哪个知识点没掌握?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需要掌握的?这个反思的过程对文科生来说特别重要,很大程度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正确合理地利用错题集

错题作为一种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将有助于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数学知识的系统网络化,建构起与知识结构相适应的认知结构,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虽然很多文科班的学生都有整理错题集的习惯,但是他们往往是进入了错了就订正,订正了还错,错了再订正的怪圈,他们没有挖掘错题中的有价值信息,实现真正的掌握。我归纳了以下几个错题整理的关键环节。

一是错题的收集:学生可抓住典型错题和典型错误,将错题、错误原因和正确解答都整理到一本固定的本子上,同时注意分类,如分为函数问题、数列问题、解析几何问题等。这样整理出来的错题集是系统的,到复习的时候也有较强的针对性。二是独立改正错题:学生应当争取自己独立对错题进行分析,找出错误之处,形成正确解答,并订正。在自己努力思考之后得到的答案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三是错题的分享:学生之间的错题集可以相互交流,从别人的错误中汲取教训,拓展自己的视野,得到启发,警示自己不要犯类似的错误。通过交流,学生可以领略到知识的不同内涵,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四是错题应用:将错题整理到一起再次练习并改正。经过这么一个思维的洗礼,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精准,一般的问题他们都可以应对自如了。

5. 做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尊重、关心、爱护所有的学生,做到公平、公正,这是良好教学的基础。无论学生数学成绩好坏,数学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文科生的情感比较丰富,感情比较细腻,所以文科班的教师尤其要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如果教师对学生怀有某种期望或愿望,这种期望或愿望就会对原本害怕学数学的文科生产生一种无形的效力,从而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一句真诚的话语可让本来要放弃数学的学生找到自信,一句鼓励的话语可让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教师善于挖掘并加以重视,那么学生就会在赏识中不断进步。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应该寻找与学生共同的话题和兴趣,真正走入学生内心。教师的德与才每时每刻都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感染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上一篇:文化时代精神下一篇:吸音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