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

2024-07-09

本科生(共11篇)

本科生 篇1

一、本科生导师制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研究进展

国外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和研究远早于我国。英国牛津大学的威廉∙维克姆在15世纪首创“导师制人才培育模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高校积极倡导本科生选课制和学分制 (吕埃格著, 张斌贤等译, 2008) , 牛津、剑桥等高校将导师制移植到本科生的培养。Alan∙B∙Cobban (1988) 研究指出, 这些大学的导师不仅帮助学生正确地选课, 而且会从思想、学业、生活各方面对学生给予关心和帮助。比如, 牛津大学导师制强调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导师教学的进行以师生双方的合作为基础, 导师教学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 (杜智萍, 2006) 。近一个世纪以来,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充分发展, 并形成了全面的理论体系 (David Warner, etal, 2001) 。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 国外很多高校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 德国学者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就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作为办学原则。法国1984年制订的《高教指导法案》中提出“培养学生研究与革新能力”。而美国一些大学则提倡大学本科生从低年级就参与到科研之中, 并且提供相应经费 (张峥, 2010) 。

国内学者对本科生导师制及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高校如何发挥大学生创新潜能, 并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予以引导,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是当今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颜廷丽, 2013) 。有学者指出, 应让富有研究经验的教师作为本科生的科研导师, 对本科生在科研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必要的答疑和辅导, 从而实现本科生学习与科研的全面接轨 (王根顺等, 2008) 。将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将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 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教学相长,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黄锁义等, 2011) 。有研究总结了现阶段我国常见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 (郭翔, 2014) , 也有少数文献对国内本科生科研激励机制问题开展了研究 (曹强等, 2014) 。既有理论研究成果分别涵盖了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问题, 但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理论成果相对薄弱。有鉴于此, 本文试图探讨将两种机制有机协调的问题, 旨在为高校推进两种制度时提供参考。

二、本科生导师制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协调构建的可行性

无论是从理论成果还是从现阶段各大学实际工作看, 本科生导师制的初衷主要是希望本科生的导师围绕学生学习、科研、生活、感情等方面给予其帮助和指导,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 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暂行办法里规定, 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职责包括“关心学生的思想进步,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 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 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厦门理工学院全日制本科生导师制管理试行办法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按照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及学校有关规章制度, 教书育人, 关心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作为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之一。这些规定毫无疑问都是希望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 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但是, 多数学校都单独规定了本科生导师在指导本科生的过程中, 要加强其科研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比如, 中国矿业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暂行办法规定“在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 有意识有计划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主动接纳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 原则上应承担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 (设计) 指导工作”。厦门理工学院全日制本科生导师制管理试行办法规定“指导学生课外课题研究选题和立项, 完成专题文献综述与相关科研论文, 组织科研课题讨论会, 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 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校、系的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从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等。说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锻炼和培养是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且这项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可以与课本学习、生活与感情等相剥离, 但是又可以借助本科生导师制这一制度平台强化其培养效果。因此, 将本科生导师制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协调构建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三、本科生导师制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协调构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 身份问题:导师与其他老师

本科生导师制里面所谓的“导师”, 其指导的内容, 更系统化。事实上, 在现阶段的大学实际工作中, 本科生需要“指导”的多个方面, 都已经有其他老师做了工作, 比如, 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主要由讲授马列理论的政治课老师、团 (党) 总支书记等来教育引导;学生的学习热情、方法和成绩等主要由任课老师和班主任 (或辅导员) 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困难由学生处、班主任等帮助解决;学生的感情问题等由班主任或辅导员等引导解决。有些大学甚至在此基础上, 还有专门的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 再综合性地协助管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因此, 本科生导师制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下的当事老师如何进行自身定位是个待解决的问题。

2. 目标问题:多元与一元

本科生导师制中往往将导师定位为学生在大学期间成长的“管家婆”, 无论是学习、科研, 还是日常生活等, 原则上来说, 导师都要进行关心和指导, 具备典型的多元化特征。而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目标则非常单一。本科生导师制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协调构建中很可能出现目标定位凌乱的情况, 本科生导师制将多大比例的精力用在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上, 也是可能遇到的问题之一。

3. 转化问题:单向与双向

本科生导师制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当事老师能不能是同一个或同一组老师?负责本科生导师制的当事老师, 能否转化为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当事老师?后者能否转化为前者?这种转化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在身份转化过程中会不会出现指导内容和思路趋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提高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工作的高效率开展, 避免重复工作和无用功, 有助于两种制度的协调构建和开展。

四、本科生导师制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协调构建政策建议

1. 将本科生导师制、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当事老师定位为辅助性老师

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是近年来很多高校推崇和大力开展的关于学生培养的两项重要工作, 但是由于当事老师身份的重叠性、其他老师对学生管理的长期性和经验的丰富性, 不宜将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作为强制性、主导性的工作, 而是应该将两者都定位于一种辅助性的工作, 将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定位于现阶段多数高校实行的本科生班主任制和辅导员制的重要的补充, 强调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 (徐志峰, 2011) 。比如, 有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和项目调研、论文写作等兴趣很浓厚, 本科生导师就应该联合负责该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老师进行重点培养。当然很多情况下, 导师本人就扮演了这两种角色, 这样工作开展起来更为顺畅。

2. 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目标

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都包含有培养和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 很明显的不同点是前者除了加强科研能力培养, 还有其他目标, 后者则将其作为唯一目标。通过考察现阶段多数高校导师制开展情况, 本科生导师制效果较好的做法, 主要集中在导师通过带领本科生参加社会实践和项目调研等, 激发学生对科研的热爱, 并取得一定学术成果, 学生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而其他方面, 比如, 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课题学习兴趣、生活和感情中遇到的难题等, 本科生导师制的当事老师很难提供给学生很明显的帮助。因此, 将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主要目标, 既能很好地将两种制度结合, 又符合实际需要。

3. 将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逐步融化为一体

虽然很多大学同时出台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计划等制度, 也赋予了不少老师多重身份。这种身份的交叉性和重叠性, 往往让老师主观上疲惫不堪, 客观上目标错乱, 实际效果不佳。两种制度并存, 在主体目标一致的情况下, 目标又存在多元性和一元性的问题, 使得多重身份的老师身份难以自由转化和切换, 进一步打乱了教师的培养方案。因此, 现阶段宜将两者逐步融合, 最后实现一体化建设, 可延续“本科生导师制”的称谓, 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作为其最主要的目标。

本科生 篇2

自今年以来,西安、武汉等多个城市纷纷出台吸引人才的政策,“送钱送户口送房”一系列的“政策大礼包”颇为引人注目,而刚刚被列为新一线城市的青岛,也不例外的加入到抢夺人才的大战中来。

其实,早在几年前,青岛市政府就提出了人才引进落户青岛的计划,其中针对大学毕业生,应届生只要签约青岛单位即可落户,非应届毕业生只要在青岛缴满三个月社保也可拥有一纸千金难求的青岛户。案例一

在市南工作的陈先生是一位通过在职人才引进落户青岛的新市民。我们看看陈先生通过咨询“户籍无忧”落户青岛的全过程。

“您好!我是一名本科生,在市南区工作5年了,也缴纳了5年社保,但是户口一直在烟台。现在想落户到青岛,请问有哪些方法可以落户到青岛? 我已经在市北区买了一手商品房,还在贷款中,请问是否可以落户到这个房子上? 对房子的大小,所在的区域有要求吗?”

分析:经核实,陈先生是全日制本科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也符合在青岛缴满三个月社保的规定,可以由接收单位办理人才引进。我们工作人员亲自示范指导陈先生登录相关网站查询在职专业人员落户指南,并根据要求仔细帮助陈先生准备落户所需的相关资料,按照要求,陈先生提供本人的人事档案、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落户的房产证,单位提供人才引进报告(包括单位基本情况、单位考察意见、被引进人员的基本情况等)、单位营业执照副本、陈先生与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资料齐全之后全部交给单位,由单位统一向人事代理部门提交申报。人事代理部门顺利通过了陈先生的材料初审并将申报材料提交给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审核。因为条件符合政策、资料准备齐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很快开具了陈先生的《流动人员落户登记表》并完成了审批工作。三个星期后,陈先生给我们工作人员打来报喜电话,户口已经落在自己的住房上,并且妻子的户口通过配偶随迁也一起落户青岛。因为已经办理了房产证,落户并不受贷款和面积的影响。

当然了,如果陈先生在青岛没有房产,只需到房管部门出具在青岛的无房证明,也可以将户口落在单位集体户。案例二

“老师,您好!我是青岛大学2016年的本科毕业生。现在在青岛有固定的住所及工作,户口所在地是在临沂,想问一下,如果想将户口落到青岛,需要怎么做?听说本科生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落户青岛,我符合政策吗?” 这是16届毕业生小林在“户籍无忧”公众号后台的留言。

分析:小林是青岛大学2016级全日制本科毕业生,还在派遣期内,不需走人才引进,按照派遣期内毕业生落户即可。小林凭《就业报到证》,改签的《户口迁移证》就可以到居住地所在的公安户籍部门办理落户了。

全日制本科生有三年或者两年不等的改派期限,改派期内可以改派两次,在这期间都可按应届毕业生落户,无需走人才引进。

浅析医学本科生择业心态 篇3

[关键词] 医学生;择业;心态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8-01

1 就业现状

1.1 就业人数上升,就业率持续降低 自1999年起高等医学院校持续增加招生人数,而且中国的医学院校较多部分院校新开办医学专业,使得医学毕业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由于医院和医疗机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学生的需求也是有限的。综上两个因素造成了人才供需之间的失衡,使就業率持续走低。

1.2 新增岗位不足,对能力的要求逐步增高 经过多年不断努力,各医疗体系得到完善。由于医学是一个特殊职业,它具有很多特殊性,如:学习时限较长;需要理论实践结合;在职时间很长,退休时间相对较晚;流动性较小。虽然现在部分基层医院提供大量岗位,但是由于传统观念使得医学本科生难以接受,而大部分三级医院学历及业务能力要求极为严格。

1.3 医疗环境让人望而却步 由于近年医患关系不断紧张,使得部分学生放弃继续医学之旅。

2 心态分析

就目前的就业环境,医学本科生的择业矛盾十分突出。医学本科生的需求量与就业人数和不断扩大的招生规模的矛盾、岗位要求与医学生能力之间的矛盾、学生期望值与现实间的矛盾、医疗环境与收入之间的等一系列矛盾,严重影响本科医学生择业心态,就近年医学生毕业去向大致可以分为:考研、考公务员、临床医师规范性培养、直接工作。与以前医学生的去向相比直接工作的人数明显降低,只是这种现象发生的基本因素为:就目前三级医院招生的要求来看大多需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而进入三级医院工作是大多学生所期望的,所以学生而言考研已经是一种趋势,有人认考研可以提高就业质量[1];而部分学生会选择考公务员[2],这种现象也变得比较普遍,其原因主要是首先医学生平时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对其他专业的技能了解掌握较少从事其他工作有一定的困难。其次现在医疗环境紧张且医生工作相对较累风险也高,而相比公务员而言其工作环境相对较为舒适,公务员被部分人看作铁饭碗;还有部分人会选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虽然考研和规培都是为了继续学习,而选择规培的同学与考研的同学有着不同的心态。第一部分同学对考研不抱太大希望毕竟现在考研人数不断攀升,考研难度上升在不能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便选择规范化培训。第二部分同学对规培有自己的认识,他们认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会占据优势,因为他们能更多地接触临床,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技术以及学会怎么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不至于在将来的重大医疗过程中无论潜意识上还是实训技能操作上显得缺乏信心和勇气[3]在临床方面显然规培生优于研究生,另外就是近几年出现的考研热以及各大医学院校不断扩大的研究生招生,在几年以后研究生的市场会不会像现在的本科生一样呢?所以学得扎实的技术丰富的经验才是永不过时的;其次就是部分学生会选择直接工作这部分学生主要考虑到家庭经济等因素。

参考文献

[1] 孙红艳,等.当前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状态调查.医学教育探索,2009,8(4):107-109.

[2] 戴树根.高校毕业生择业就业心态调查及研究[J].理论界,2005(2).

本科生助研浅探 篇4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 保障并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是创建和办好大学的基础和前提[1]。目前某些高校对于本科生教学非常重视, 而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较忽视。本科生一般在校期间有很多实践机会, 但绝大多数都是其过程基本设定好的课程实验或者课程设计, 而创新和探索性实践机会很少[2]。但对很多研究型大学来说, 办学的宗旨和优势点在于其科研和师资力量的强大, 因此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提前进入科研领域, 对于研究型大学加强本科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至关重要[1]。同时通过本科科研能力的锻炼, 使学生提前接触科学研究的专业环节, 对其正确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培养勇于探索钻研的学习精神及面对未来各方面挑战的能力都有巨大的帮助。

因此, 当前必须加大力度将本科生的科研训练纳入教学活动, 为优秀本科生实施正确引导, 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条件, 将理论知识学习和科研实践结合起来, 通过切实的科研训练为国家培养迎接未来挑战的创新型人才。

二、本科生助研的意义和作用

(一)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领悟

通常大学本科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感触最深的就是上课, 课程虽然安排得很多, 学分也修了不少,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而学, 学以后有什么用, 往往陷入越学越迷茫的境地。有的课程中即使安排相应的实践环节, 基本上也只是一种形式, 同时缺乏高水平专业导师和团队的指导, 因此造成很多学生在本科阶段对科研接触基本为零。这种教学和科研的分离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因此本科生助研的引入可以改善这种局面[3]。以我科研经历为例, 某些本科生助研进入我所在的课题组之后, 通过野外实地勘测、采样, 实验室全程参与各项指标测试, 并参加课题组例行的学术讨论会, 加深之前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 也更了解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 在征求课题组导师意见之后主动自学相关延伸学科的知识和理论, 拓宽学术视野, 并提高自学能力。

(二) 促进了科研与教学的融合

对我来说, 本科生助研有助于教学相长, 推进自身科研工作, 并且可以从中选取学术素养较好的学生继续攻读本课题组硕士, 缩短培养周期。对学生而言, 更大有益处, 在接受过系统的科研培训后, 相比其他没有助研的本科生, 在掌握科技文献检索与阅读、项目交流、提交报告等方面, 有质的飞跃。同时有过科研经历之后, 在接受课堂教学时, 学生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与教师交流, 反过来有助于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范围和侧重点, 而不像过去一样只是照本宣科。此外, 本科生助研加深了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了解, 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导师的学术风格和治学态度, 以这种传帮带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自己更严格要求, 真正实现科研和教学的融合。

(三) 促进创新型科研人才的培养

本科助研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并在科研小组中锻炼团队合作能力, 其对挖掘学生潜能, 提高综合素质有关键作用。在助研过程中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会使他们更顺利地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避免很多没有经过助研的硕士生在攻读学位初期手足无措的局面。即使不深造, 走上相关领域的工作岗位后, 也会发觉在助研过程中所学到的很多科研技能会有用武之地。同时, 有些优秀的本科生在助研时能够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及其他相关成果, 更可为其更高平台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本课题组为例, 环境工程专业的两名本科生从大三开始全程参与课题组的各项科研活动, 大四时就分别发表CSCD核心各一篇, 毕业后顺利留在课题组继续攻读本校硕士, 两年内陆续发表CSCD核心文章三篇, EI检索一篇, 并在本科已参与课题的基础上加以延伸, 迅速完成硕士论文的撰写, 硕士第三年经课题组其他导师推荐确定去韩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别的学生忙于写论文、找工作时, 已经开始博士期间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课题组今后还将采取这种模式加快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创新型科研人才。

三、本科生助研的具体实现

(一) 学校课程开设模式的改革

打破常规的课程开设模式, 从大一开始就应该开设相关专业性较强的课程, 而不是全部基础型课程的学习, 同时向极重视本科科研素质培养的国外高校学习, 积极开展研究型课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课程计划中有五门特别研究课程, 学生可以通过参与科研获得本科毕业总学分16的学分[4]。目前我国高校课程开设体系还是较落后, 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很小, 同时对学生如何正确选课的引导显得不足, 导致学生在选课时凭自身想象或参照学生的选择进行, 并没有对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有更多的考虑。因此, 有必要增加研究性课程的开设, 并安排专业的导师以讲座或其他形式在学生选课前专门作详细的讲解, 说明课程开设的意义, 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同时对今后择业或继续深造具有哪些指导作用等, 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适当的实践环节, 最好和相关科研课题组联合起来, 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感受到如何开展科研工作。此外因材施教, 选取有科研兴趣的优秀学生进入课题组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培养科研梯队人才。

(二)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

本科教育的实践环节一直为人诟病, 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以考试成绩决定在校大学生优秀与否的现状导致大多数本科生陷入死读书的境地, 从而在毕业之后选择择业或继续深造的时候发现对于新的领域不知如何下手, 因此一定要对于这种现状加以重视。首先, 对于实践性教学内容和体系要在相关专家的论证下更科学合理, 更贴近社会,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其次, 对于相关的教学实验室要加大投资力度, 从而在硬件上给予充分支持, 使本科生通过实际操作, 学到国内外最先进的实验内容、方法和技能, 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此外, 在本科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后, 定期组织专业的科研课题组成员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使学生充分得到实践锻炼和科研训练, 在成就感中培养科研兴趣, 提高想象力和创新力, 从而调动学生对未知领域探索的积极性。

(三) 本科生助研与毕业论文相结合

在许多学校, 毕业论文环节都是作为最后一门课被安排在大四下半年。这期间, 许多企业的应届生招聘工作陆续开展, 以致某些学生只顾四处找工作, 没把教师安排的毕业论文任务放在心上, 往往工作尘埃落定时, 才想起要做毕业论文[5]。这种类似于临阵磨枪赶出来的论文, 其水平可想而知, 既影响本科教学质量, 又有可能耽误学生个人的后续发展, 其实我所在的课题组———安理大生态环境实验室五年前就开始尝试对这种情况予以解决。我们一般在大三就开始物色有兴趣参与科研的本科生, 起初很多学生参与进来只是感到好奇, 或是纯粹当成勤工俭学, 往往成绩在班里只是中等。在开始阶段他们只是从洗瓶子和清理实验室等杂活开始, 并且跟着硕士生做一些辅助性工作, 但随着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经历从采样到所有实验流程的参与, 某些学生的科研才华和能力慢慢得以体现, 同时通过这些科研实践,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反而成绩在班级上名列前茅, 在信心和能力上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到了大四做毕业论文时, 有了之前的积累和锻炼, 论文的选题和撰写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部分学生的论文经过修改, 具备了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水平。这五年来, 经过这种模式培养出的本科生有十人选择继续深造, 其中八人考上本校或外校的硕士研究生, 其余十几人都顺利找到理想的工作, 当然这和他们本身的努力不无关系, 但是从本来成绩中等, 在班里默默无名发展到现在令很多其他学生大感意外的程度, 这种助研与本科论文相结合的模式起到很大的作用。当别的学生在课堂和图书馆里死啃书本的同时, 助研的学生已经带着明确的目标参与进科研团队, 从各方面都有人予以专业指导, 同时在本科生最缺乏的动手能力上有长足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自身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开发, 对今后无论是就业还是深造都是很大的助力。

(四) 高校专项计划推动本科生助研

本科生助研需要更大平台和更高层面的助力, 毕竟仅靠一些科研课题组的支持, 不论从人力还是资金来说都是有限的。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意识到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 目前国家也出台很多相应政策予以支持, 以安徽理工大学为例, 每年都有各种质量工程和项目的申请, 包括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特色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以及大学生创新计划等, 从各个方面对本科生参与科研, 增强创新能力都提供充足的支持。在此基础上, 我校积极发展种类丰富的第二课堂, 以课题组为单位组织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等课外科技活动, 如“挑战杯”、“蓝桥杯”等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数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在比赛过程中, 本科生真正做到融入课题组参与科研, 甚至有些学生在课题组中不仅仅是助研, 更起到中坚作用, 大大挖掘学生的各项潜能。此外, 通过这些项目支持及比赛的参与, 为大学生创造优良的创业环境, 我校很多毕业生是通过这一渠道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四、结语

本科教育历来是各国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无论其在教育体系中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还是本科四年作为人生中对于知识获取最黄金时段的地位, 有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之称的高校在本科教学改革上任重而道远, 责无旁贷。如何做到教学相长, 使学生更具竞争力, 避免本科生“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 使高校真正成为科研人才的输送源头, 本科生助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们应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各层面的支持下, 大力推进高校本科生助研活动, 通过科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 带动学科发展, 推进人才培养, 并随之带来社会效益, 从而真正做到科研强国。

摘要:本科生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 也是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 众多国内外高校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愈加重视。本文阐述了大学本科生助研的重要性, 对相关科研训练的实施和具体实践做了分析, 旨在为高校科研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本科生培养,助研,科研训练

参考文献

[1]蒋华林, 李华, 刘西蓉.研究型大学本科科研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4:86-88.

[2]钱芸生, 张俊举, 刘磊.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实践与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 4:69-70.

[3]曹建, 王海欣, 朱若珊, 等.以本科生科研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北京大学的个案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 2013, 01-02:16-19.

[4]赵文华, 程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 2002, 6:19-21.

副教授抄袭本科生论文 篇5

抄袭论文的“丑闻”见过不少,都有“审丑疲劳”了,不过,这次副教授抄袭本科生论文事件却有诸多“喜剧看点”,让人忍俊不禁。

其一,副教授抄论文实在太懒。一般情况下,抄袭多为遮遮掩掩,这位副教授倒是基本上“原文抄搬”。仅部分段落做了少许删减,这能评得上抄袭论文史上“最懒”奖。如此重要的论文竟然从论文题目,到摘要、关键词、二级标题、三级小标题,甚至连参考文献都与金鹏的论文一样,也太不“敬业”了;其二,论文居然是从中介购买的。不过这位副教授挺会砍价的,从五千元砍到三千元成交。这样的人才去当副教授挺“屈才”的;其三,老师抄袭学生的论文。以前只听过学生抄袭老师的,可副教授却是抄起一个本科生的论文,这也太“掉份”了;其四,这位副教授的水平也实在不怎么样。据说,曾对外投过七八篇论文,但都石沉大海,没有音讯。现在倒好,凭着一个本科生的论文居然也能够发表。不知道是本科生水平太好,还是副教授水平太差?是否这个本科生也能够评副教授?其五,论文发表在2013年,现在是2016年,如果不是原作者本人偶然看到自己的论文,估计没有人能发现。这就想问了,发表论文难道就不事先查一查相关资料?如果在发表之前能够多核实一下,想必还是能够发现蛛丝马迹的。

抄袭论文当然是为了私利,但纸包不住火,最终还是要被揭穿。赵井春抄袭论文事件为情节较为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现在已被解除副教授岗位的聘任,并限制其学术活动,可谓是“罪有应得”。

【选自东方网】

研究生和本科生 篇6

“I can always tell a graduate class from an undergraduate class, ”said an instructor at a university graduate engineering course.“When I say‘Good afternoon, ’the undergraduates respond‘Good afternoon.’But the graduate students just write it down.”

本科生导师制探讨 篇7

1.1 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与背景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 随后本科生导师制也在世界高校中得以广泛推广。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指经由指定导师个人或群体具体指导特定对象的个别化教育实践, 以促进个体不断创新发展的程序范型。而这种个别化教育在西方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在我国可追溯到先秦私学。

近年来我国高校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分制普遍推行。新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扩大, 另一反面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今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来看, 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竞争和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 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环境, 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职涯规划、心理疏导等工作都显得更为迫切。

1.2 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概况

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 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 其宗旨在于增加师生面对面的交流机会, 让本科生充分接触高层次、高水平的教师, 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 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结合, 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 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结合, 创造集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就业指导于一体的教育机制, 更加关注本科生个性化的成才环境。

1.3 我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及成效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从2001年开始扩大招生, 2006年转外延发展为内涵建设, 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科学合理整合专业、学院, 发展相关专业、方向。商务信息学院即在此背景下, 于2008年6月正式成立。学院下设两个新专业, 即统计学专业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由于目前学生人数少, 生师比相对合理,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有一定优势。学院首先出台了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性意见, 明确了导师的工作目标及职责;设计了指导过程记录表, 使指导工作能够形成文字记录。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至今只有一个学期, 但从整体情况来看,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加快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速度。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 任何事情均由班主任及家长全面负责;进入大学阶段, 在学习方法、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疑惑, 好像失去了前进的方向。特别是针对现在的大学生已进入独生子女阶段, 自理能力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题日益凸显的现状,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需要”, 符合“以学生成才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指导, 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促进了教学相长, 更好地实施了因材施教,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本科生导师的责任是塑造一个人, 特别是塑造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质,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增强了职业发展的指导工作。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包括职业目标、职业发展道路、将要进行的准备工作等, 并从专业角度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 明确职业发展的总目标。导师还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 为学生搭建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的平台, 为就业做好充足的准备。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导师组织所指导的学生成立了课程读书小组, 针对当学期的专业课程进行课外讨论与交流, 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 同时发掘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使学习更有积极性。

2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作为高校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新尝试, 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尚待不断完善。

2.1 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学分制条件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不是孤立的, 它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相配合。而现在很多高校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 教学指导条件、选课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实习实验制度、导师指导制度等学分制的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另一方面, 高校的人事制度、学生工作、财务管理、后勤保障服务等方面不能配套跟上, 使学分制条件下本科生导师制难以推行。

另外, 目前许多高校导师制实施效果不佳的最大原因就在于疏于管理, 缺少有效的管理系统, 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往往导师工作安排下去, 以后的事也就“无人问津”, 导师制基本处于一种游离于管理之外的“自由”、“随意”状态, 更谈不上考核与评价工作。久而久之, 造成“做好做坏一个样”, 导师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本科生导师的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还不够完善。大多数导师所得到的报酬远远不能反映他们对学校教育做出的贡献, 本科生导师制的报酬相

对来说普遍偏低。

2.2 部分导师缺乏积极性

导师们虽然对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意义有一定的认同, 但由于多数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再承担导师工作, 尽管许多教师非常愿意与学生交流, 却难免力不从心。

受聘导师的整体素质虽然比较高, 但是对于学分制下导师工作的认识和态度还是参差不齐的。有极少数的导师对导师功能工作性质和目标仍没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和把握, 对学分制中各门课程, 特别是对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了解有限, 这些都导致了其工作状态不尽如人意。

2.3 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

刚刚进入大学的部分新生还沉浸在喜悦和放松的状态当中, 来不及思考大学生活的规划, 对于大学学习的方式方法还没能适应, 甚至关于已经开始的学习、生活还提不出像样的问题, 更不会主动地利用导师制提供的新学习指导方式。这些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缺乏热情和兴趣, 影响了导师制实施的双向的互动过程。

3 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思考

3.1 加强制度建设, 完善配套的考评体系

构建有效的管理系统。导师制的建立与推行是一个综合性工作, 由导师、学生、管理人员三者构成导师制工作的基本组成部分。导师制要在教学中体现出明显的效果, 则必须由相应管理系统组织开展, 必须多方面齐抓共管。要有组织保证, 成立导师制工作小组, 以确保导师制的正常运行。

制定科学的导师制评价体系。首先制定导师制工作制度。明确导师的权利与义务, 导师的组织管理等, 从制度上规范导师制工作, 确保考核评价工作有章可循。其次, 建立导师制考核制度, 定期准确评价导师的工作绩效, 包括检查导师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工作总结及学生指导记录等, 指导和监督导师各阶段培养计划的完成。再次, 通过《导师活动调查表》、定期召开各层次学生座谈会等形式, 及时掌握导师职责履行情况及学生的反映, 完善导师的约束机制。但学校在制定评价体系的同时, 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 给教师提供独立思考和自我表现的空间, 培养导师自我管理意识,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3.2 建立导师培训制度

学校应建立导师培训制度, 提供有关信息, 使导师懂得如何去导。要让导师获得充分的信息, 包括国家、学校、学院的教育改革、招生就业、学生培养等方面的新动向及有关政策, 使导师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使指导工作更有效率。信息还包括被指导学生的有关情况, 如学习、奖惩、家庭情况, 以便于导师因材施教, 达到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教育的目的。

除此之外, 还可以定期举办导师工作总结会或经验交流会, 激励优秀的导师, 并使导师们有一个共同研究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的空间, 取长补短, 积累经验, 不断提高导师的整体工作水平。

3.3 转变学生观念, 拉近导师与学生的距离

在导师和学生的关系中, 学生希望导师既要关心学习, 也要关心思想与生活, 成为自己的良师益友;而事实上, 师生之间“有事联系, 无事不联系”是最普遍的关系现状, 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导师制要有效实施并可持续传承下去, 是学生和导师共同的事情。学校在实行导师制之前, 应对学生和导师预先进行导师制阐释, 使双方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意图, 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在落实中也好更默契地配合、互动。

4 结语

本科生导师制注重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是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 也是新时期学生工作有效实施的强大保证。而本科生导师制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 在实施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使其真正落到实处, 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探索与研究。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概况、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对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了思考, 以更好地实现“以学生成才为本”的办学理念。

本科生知识共享模式探究 篇8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风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兼有活动和个性2种功能。不同的学习方式,根据其社会方向,可以划分为2种类型:个体本位的学习风格和协作型学习风格。当下,交互式的学习风格越来越受欢迎。所谓交互式学习,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或网上资源,由学习者自主进行的一种双向交流式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过程中,教师过去所扮演的信息传送器的角色开始削弱,学生的角色已经转换成小组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影响合作学习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积极、自主的信息共享。这种交互式的学习风格带来了诸多益处,学生获得了更优异的学习成绩,更好的交流技巧,增强了团队动力,学生开始主动地共享信息与知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学生对知识共享的总体态度、知识共享得以实施的具体情境、知识共享的首选途径、阻碍或激励本科生进行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以大体掌握本科生进行知识共享的行为表现,帮助教育工作者选择鼓励学生间进行更多的互动和知识共享的适当的学习方法。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此次调查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涉及了A大学4个年级的200名本科生,回收问卷180份,有效回收率为90%。从调查样本的性别来看,男女人数比例为1:1。在专业构成方面,人文社科类占38.1%,理工医科类占61.0%,艺体类占0.8%。同时利用访谈法,了解与分析制约知识分享的因素。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于知识共享的整体态度。

71.6%的本科生认为与同学共享知识非常重要;34.5%的本科生认为只有当与同学观点接近时才应该分享知识;53.9%的本科生认为应该与同学自愿分享知识;只有45%的本科生认为“共享是关怀”;5%的本科生认为应该尽量避免和同学交流;11.7%的本科生认为知识共享是一种剽窃;14.5%的本科生认为知识共享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由此可见,一方面本科生已经充分认识到知识共享的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诸多本科生在实际行动中疑虑重重。这主要是因为本科生对于知识共享的本质和运用机理不明朗,尚未收到知识共享正面效果的充分回馈。这既是本科生本身认识的局限性和实践的匮乏性导致的,同时与学院、学校和同辈群体的互动不足息息相关。

(2)知识共享的感知频率。

92.8%的本科生更倾向于在处理小组任务时和自己所在的小组共享知识;69.4%的本科生选择在教室或者实验室共享知识;只有22.2%的本科生选择在做作业时共享知识;仅有23.3%的本科生愿意在处理小组任务时和其他的小组进行知识共享。由此可见,本科生知识共享的频率受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对象的深远影响。究其原因,受班级授课制和师生关系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由教师亲自组织的知识共享活动参与积极性较高;以任务和成果为导向的小组研讨形式的知识分享的效果也相对较好,但是在做作业和在处理其他小组的任务时,由于本科生往往把活动的参与者当成竞争对手来对待,因而知识共享的内部动力机制产生异化,导致知识共享的积极性严重下降。

(3)知识共享的类型。

当下本科生知识共享的类型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主要表现为:87.2%的本科生通过表达意见共享知识;64.4%的本科生通过提供答案提高其他学生的理解的形式共享知识;62.8%的本科生通过共享相关网站的形式共享知识;42.8%的本科生通过提供与考试相关材料的形式共享知识;41.1%的本科生通过提供个人书籍和课堂笔记的形式共享知识;37.8%的本科生通过帮助其他学生搜索数据库、使用软件和图书馆的形式共享知识。其中,通过共享相关网站共享知识是伴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远程教育的空前发展演化而来的知识共享的新形式,具有便利、快捷、准确、信息量大等优势。相对而言,传统的书面形式的学习资料颇受本科生青睐,仍旧是本科生知识共享的主要途径。本科生利用数据库、软件和图书馆以增加信息量、促进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

(4)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

为了深入、全面地挖掘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本文采用了无结构式访谈的方法。调查发现,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按影响力大小有:缺乏深度的友谊;害怕别人比自己表现更好;只和愿意相互分享知识的同学合作;不想被视为“自以为是的人”;害怕提供错误的信息;缺乏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羞于提供自己的意见;缺乏时间;缺乏对知识共享的认识;害怕意见不匹配会冒犯他人;不知道该如何共享。制约知识共享的因素带有较强的主观性,不能构成反对知识共享的强有力的理由。

3. 结语

本科生科研训练实践探索 篇9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实现创新?关键是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大学本科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科研训练是推动创新人才成长的驱动力。本科生科研训练是指充分利用学校及指导教师的科研条件和项目平台,让本科生尽早展开科学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端正学生的治学态度,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和作意识,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并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够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开创出新的教学模式,营造浓郁的校园研究氛围。相应的,学校的教学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借助人才优势,因材施教,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水平。

当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以及生理、心理发展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应积极组织其参加科学研究工作,实行“自主式”学习,在创造性的科研过程中培养其创造性。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首先提出了大学生科研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简称UROP)并取得显著成效,大约有70%的本科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参加过该活动[1]。这是最早在真正意义上把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纳入本科培养体系的典范。其后,世界各地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争相仿效。国内,清华大学首先借鉴UROP计划,从1996年开始创建并实施SRT计划,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效果显著[2]。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本科生科研训练是改革本科教育模式,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是高校主动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需求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教育改革。因此高校加大了对教学科研投入的力度,为加强对本科生开展科研训练计划的管理,制定了相关条例与办法,为全面保障本科生开展科研创新训练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内容和方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本科一年级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技术知识的储备,在此基础上对本科一年级的学生可开展专门的科学研究训练,让学生尽早接触科学研究并开展工作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治学态度,深入了解自身专业领域,接触学科前沿,明晰学科发展动态,提高科学感悟力,培养科研独立与合作精神,培养创新意识与创造力,提高自我认知度和自信心并影响大学后续阶段的学习。因此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科技文献检索。为学生分配研究题目,结合科技文献检索途径与方法的讲解,鼓励学生课后通过网络、数据库、图书馆等不同途径对拟研究课题相关科技文献进行检索,引导学生在该研究方向入门,了解基本的概念,逐步掌握该方向研究必备的关键词,不断进行拓展检索与阅读,逐步深入科研方向。由此训练学生的科技文献检索能力和基本的阅读、学习、总结与拓展能力。

(2)阅读文献资料。结合课题方向,对所获取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与筛选,由教师讲授科技文献的基本阅读技巧,文献资料的基本结构等理论知识,训练学生由基本的中文综述性文献出发,逐步深入至英文研究性文献。从了解相关的概念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展开研究的相关理论、具体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等,使学生对所研究课题具有较为深入和准确的把握,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

(3)确定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学生根据文献资料了解所研究课题常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后,并对各种方法的特点和差异进行总结,由指导教师就相关方法的理论背景以及其他可能的研究方法对学生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训练学生选取研究方案的能力。

(4)科研选题训练。在讲授科研选题报告撰写要点的基础上,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总结,在前期研究和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将研究课题论证、设计、计划付诸于文字,撰写开题报告,除了对学生基本科研技能、学术资料撰写能力的训练,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分析、凝练问题,独立思考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5)科学研究。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包括与课题相关的仪器设备、实验场地等,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时点拨、启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6)论文撰写。在为学生讲授科研论文的撰写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在研究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对科研工作进行总结,撰写科技论文,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论文撰写的能力。

本科学生能够完成以上各部分训练,其综合能力均得到初步、全面的训练,为本科毕业设计,进一步深造研究生阶段学习奠定基础。

3 实践教学环节的注意点

在本科学习阶段开展科研训练具有特殊性,对于逐渐完成角色转换的学生,其基础知识与专业素养较为欠缺,学习能力与综合能力有限,且研究时间与精力受限,因此在培养学生进行科研训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3]。

(1)适当的研究任务。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设定适当的研究目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研究自信。若设置的研究目标过高,超出学生能力,易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和厌学心理,欲速不达。

(2)注重学生参与性,正确对待研究成果。科研训练重在对学生开展科学研究的训练过程,由于学生个人知识储备和能力差异,最终的研究成果水平往往与设定成果水平有差异。但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始终强调每个学生的参与性,以预期目标鼓励学生,而非约束学生,让学生在科研过程中增加学识、培养能力是更为重要的事。

(3)突出重点。一项课题的完整研究过程中,需要课题组多人进行配合,学习多种理论知识、掌握多种科研方法和实验手段。在大学期间对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受到时间和专业基础的限制,因此不能对学生进行事无巨细的培养,应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之掌握科学研究活动的方法和技巧,比使学生深入某一具体课题方向更加行之有效。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训练的目的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方法技巧之外,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思考,发现问题,更能通过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科研训练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学生培养方式。

(5)注重对学生的“授渔式”训练。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是一个从学习到创新的过程,学生要实现从学习吸收现有知识到执行自己研究内容的转化。因此在科研训练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科研理论之外,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授渔式” 训练,让学生具备发现问题的眼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意识,增强综合科研能力。

4 结语

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中国国情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环节。各大高校已经逐渐重视学生早期的科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在国家政策指导与支持下,高校加大了对教师学历、科研成果等的要求,教师科研水平大幅度提高,实行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师资条件也得到了较大提升。学生通过就业、深造反馈,也认识到了科研训练对其成长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构建适合不同学习阶段的科研能力培养体系,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欲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素养的全面发展与提升,教育工作者还需继续解放思想、改革教学、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并经学校、教师、 学生三方配合共同顺利进行,打造出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洪洋.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15-16.

[2]仓定帮,陈藏.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实践和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4):118-119.

浅谈“国学热”与本科生教学 篇10

[关键词]国学热本科生国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2-0031-02

“国学热”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掀起至今,已成为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媒体、学者、民间爱好者多参与其中。当然,国学毕竟属于学术,高校自然不能置身事外。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陆续成立国学院,在国学研究中发挥了中坚作用,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具体到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如何与国学挂钩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国学不宜作为通识课程

近年来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在本科生中推行国学教育,如山东大学规定,自2010年9月始,所有本科生都必须在国学修养模块中修读2个以上学分的课程,认为可以借此“了解国学常识,体悟传统文化,提升人生境界”。还有学者撰文呼吁,要在高校普及国学,以此来培养大学生“节俭朴素的品德”、“勤勉好学的学习态度”、“诚实守信的崇高品性”、“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这种教学实践和学理论证都是想把国学作为一种通识课程来推广,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如何给国学下一个恰当的定义,这在今天还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但一般来说,国学的主体是传统的四部之学,这应该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相对于本科生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积累,国学实在太过艰深和宽泛,这是我们今天在本科生群体中推行国学教育碰到的一个最大问题。毋庸讳言,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文化中断,时下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国学修养还是很差的,即使专业的文史研究者也是如此,真正的“国学大师”少之又少。民国时期可以说是国学研究的一个高峰,当时梁启超、胡适等人都为初学者拟定了一个基本书目,这在今天也是我们踏入国学领域的基本条件。但是,我们翻看《国学入门书要目及读法》、《最低限度之必读书》、《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等书目,难免让人有些惭愧,这些不足百年前的要求对于今天的初学者来说实在有些高不可攀。虽然考虑到今人的知识结构已远不同于民国时人,我们没必要太过妄自菲薄,但对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来讲仍然是个致命的短板,当今有一部分大学生甚至连四大名著、《古文观止》也没翻过,在这种情况下去讲《四库全书总目》、汉宋分野、朱陆异同,去大谈国学普及,无异痴人说梦。

除了本科生的知识基础不适合普及国学,课程如何设置同样也是个大问题。国学自身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如果将其作为通识课程,需要开设哪些课?如果讲授音韵学、文字学这些深奥、枯燥的知识,本科生真正感兴趣的、能够听得懂的实在很少;如果只是普及一些文化常识、历史典故,一则很难说是国学,二则也太过琐碎。国学毕竟属于研究性的学问,即使钱穆的《国学概论》这种本为入门者所写的书,在今天的硕士研究生读起来都有些吃力,遑论本科生。今天开设的《国学概论》之类的课程,范围既嫌太广,时间安排亦太过紧张,并不贴合本科教学的实际。

国学普及论者的一个重要理论支撑就是对其现实意义的论证,但实事求是地来看,我们也不应过分夸大国学普及的意义,对此已有学者著文讨论。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学早已不是社会的主流文化,这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孔子讲“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放在那个时代是可以的,但以之要求今人则太死板,专家学者研究《诗》、礼自是必要,但学习《诗》、礼对普通人来讲并非不可或缺。我们同时还要认识到国学具有两面性。墨家的节葬、非乐自然是“节俭朴素的品德”,但儒家的厚葬久丧呢?《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自然可以解释成“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但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呢?如此之类,不一而足。我们不能只强调国学中好的一面而忽略其反面。且今日提倡节俭、创新等精神,自有新时代的理论来支撑,没必要非得经过国学论证方才显得神圣。

二、尊重并引导学生的国学爱好

虽然国学的门槛比较高,大学生的知识基础也不能令人满意,但并不等于说在大学生中就不能开展国学教育。笔者只是不同意把国学作为通识课程推行开来,因为推行的基础、方式、必要性都不存在。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今天的大学生中还是有一部分对国学发自内心的爱好,作为老师,应该对此有所回应。一些学生由于早先接触过较多的古典文化,或者是性格使然,或者是家学渊源,对国学具备了初步的学术兴趣。对此我们要加倍珍惜,因为国学实际上是一个十分冷僻的学术领域,没有爱好很难坚持下去,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尊重并合理引导学生的爱好。

所谓尊重学生的国学爱好,首先,要做到不要嘲笑学生的底子薄,不要认为大学生研习国学乃是不知天高地厚。须知国学大师绝非生而知之,也有一个苦攻力学、从无到有的积累过程。其次,由于国学领域比较宽泛,从大范围来讲就包括经、史、子、集四部,学生会有不同的兴趣点,也可能会与老师不一致,对此作为老师也应该支持,不应强人就己。第三,一些非文史类,尤其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如果爱好国学,老师也不要视之为不务正业,毕竟人文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谓引导学生的国学爱好,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国学观及思辨能力。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不要迷信古典文化,认为古代的就是好的,就是对的,要学会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其二,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们往往有一个印象,认为通过学习国学可以名利双收,其实现实差之甚远,真正的国学研究仍是一个冷僻的领域,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不要抱着名利之心研习国学。时代大潮中泥沙俱下,各种民间国学机构层出不穷,各种名头的“国学大师”应接不暇,其中不乏误人子弟、招摇撞骗之徒,作为大学应当洁身自好,与之保持一定距离,同时提醒学生对此加以辨别,不可盲目信从。

三、必须把研读典籍作为根本

国学的载体是古代典籍,脱离典籍国学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不读书而谈发扬国学、传承国学,无异天方夜谭。那么文献学作为阅读古书的基本门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有学者指出“文献学又是其他一切涉古学科即国学的基础,是一切从事国学研究者必备的常识”。此为不刊之论,因此在引导学生踏入国学领域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强调打好文献学基础,比如要让他们知道读书要选择好的版本。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学会用工具书,如《辞源》、《辞通》。

对于研习国学而言,识字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基础。此处所说的“识字”包括字形、字音、字义,即旧时所谓“小学”,是一切旧学的基础。正如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所说:“古之教人,必先小学”(《日知录》卷四),今天的大学生如要学习国学也要从识字做起,掌握常见的繁体字,了解字词用法,我们才能避免将“影后”写作“影後”,用“不绝如缕”来形容“游人如织”等低级错误。

作为初学者,读古书可先选取经典的、易读的入手,如经部书籍自然以十三经为重,但不妨先读《论语》、《孟子》、《诗经》,然后再涉猎《尚书》、《公羊传》等。由于笔者学识浅薄,不敢就读书的先后次第问题提太多的建议。清人张之洞曾说:“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 张氏强调小学的基础作用,把经学、史学视为重中之重,窃以为是合理的,今日学者不妨遵循此路。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指导学生读书的同时,一定要督促学生养成踏踏实实静心读书的精神。在今天这个稍显浮躁的年代,研习国学并非一件易事,没有精神的支撑,读书往往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因此我们要在强调读书方法的同时强调精神的重要性。

总之,考虑到国学及本科生的特点,当前并不适合把国学作为通识课程加以普及。如果学生对国学确有学术兴趣,作为教师应当予以尊重并合理引导。在学生研习国学的过程中,要把阅读古书放在第一位,注重打好文献学、小学基础。当前的国学研究自然是依靠专业人士,但将来的研究者还是要从今天的本科生中走出,因此我们要重视本科生的国学教育问题。国学范围广大,非远一人之力所能穷尽。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能出现师生各有所长、互补互动的局面,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在国学这片浩瀚的知识海洋面前,我们都应该常怀谦虚之心,加以刻苦精神,持之以恒,方可有所成就。

[参考文献]

[1]魏海政.高校如何从“国学虚热”中拨开迷雾[J].中国教育报,2010,(9).

[2]王培军.国学普及与大学生思想教育[N].光明日报,2007-08-25.

[3]刘泽华.关于倡导国学几个问题的质疑[J].历史教学,2009,(10).

[4]时永乐.文献学是国学的基础[N].光明日报,2010-11-01.

[5]范希曾.书目答问补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责任编辑:雷艳]

工科本科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篇11

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等, 都有一个国际共识的问题, 就是要强化工程教育, 加强工程能力的培养, 美国近十年来提出了“回归工程”、“重构工程教育”、“建立大工程观和工程集成教育”的口号;日本明确提出工科大学四年的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工程”;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提出以设计课题或工程问题为中心, 将“设计教育”贯穿于学习全过程的思想。

工程教育就是以培养和造就现代工程师为目的的。今天的工程师是指那些具有坚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 能够把工程原理和那些超出技术范畴的经济、社会、法律、艺术、环境和伦理等问题结合起来, 从而去创造还没有的有用的人工物事来为人类服务的专门人才。正如美国工程师专业发展委员会 (ECPD) 所描述的:“工程师必须是一位善于构思并形成概念的专家;是一位设计者、开发者、新技术的形成者、标准范围的制定者———一切都是为了有助于满足社会的需要。工程师必须会规划和预测、系统化和评估———能够对公众的健康、安全、幸福和财富有利害关系的系统和组成部分做出判断。对于工程师来说, 创新应该是他们的中心任务”。

作为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 应该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广泛的知识覆盖面, 从而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工程训练, 养成工程意识更具有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才会产生创新的思想, 才能提出符合客观规律的具有创新特点的工程和技术方案, 才能以开拓的思维去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 工程能力的培养是工科学生成长过程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然而, 在我国传统思维方式根深蒂固, 表现在人才培养中, 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深度和系统性, 而忽视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 特别是忽视理论知识的应用。现行的工科教育体制下, 工程能力的培养恰恰是弱项, 教学计划, 教材内容与培养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不相适应;实验教学存在经费不足, 设备条件差, 大多数实验单纯为理论验证性实验, 实验基本由教师准备好以后, 学生按实验指导书循规蹈矩地做实验, 缺少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 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习环节的运作存在一定问题, 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条件在工厂中进行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选题脱离实际等问题, 针对这些制约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不利因素, 开展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以求找到一种符合我国实际, 并具有实效的工科学生工程训练方法, 培养具有优良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所有的工科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个人的创新意识, 工程意识, 动手能力的强弱无论在科研开发上还是在工程实践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围绕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来制定教学大纲, 工程训练方案, 实验教学方案, 工程实践培养方案是需要进行改革和实践的, 通过研究探讨和实践, 提出工程能力培养的内容, 主要途径, 找出制约的因素, 提出解决方案, 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工程专业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对培养具备高素质的工程化创新能力的人才, 为高新技术领域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提高我国在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因此, 我院在教学改革工作中提出了加强工程能力、培养创新素质、开展创造教育的理念。以下是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热动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

“十五”期间, 我国高等教育将学科专业调整和提高人才质量放在首位, 我院在人才培养定位中注重以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特色的本科教育。通过改革, 利用各种资源, 建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培养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 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强, 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个性充分发展和综合素质好, 有良好科学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 适应性强的复合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的教学改革思路。作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不仅要求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广泛的知识覆盖面, 而且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要达到这些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突出工程训练, 养成工程意识就颇具重要性。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在培养方案中, 重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 体现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院在制定本科培养方案时, 围绕培养目标提出了“拓宽专业范围, 强化专业基础, 注重能力培养, 加强素质教育, 体现课程优化。”在注重能力培养原则和加强素质教育方面, 均强调了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 建立“课程组合”的专业教育新模式,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充分利用地方企业资源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立了“大工程意识”的工程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建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新模式

1加强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在建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新模式时, 打破专业“固化”, 建立“课程组合”专业教育模式, 采用“重基础, 宽口径, 淡化专业方向”方针, 取消原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 在原有的节能工程模块和制冷工程模块的基础上, 增加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运用模块, 加强了专业实验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大实验课的学分比重, 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 保证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外语应用能力训练、加强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强调素质教育, 夯实基础, 拓宽专业面, 跟踪发展, 扩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加强学生的知识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争取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2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在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结构分为基础实践 (包括英语实践、计算机实基础实验、军训) 、社会实践 (包括社会服务、社会调查) 、教学实习 (包括毕业实习、生产实习、金工实习、认识实习) , 综合实践 (包括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课外科技活动) , 部分学生进行“创业设计”实践。整个实践教学体系涵盖了大学四年所需的实践教学内容, 基本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实习教学中, 通过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深入生产实践第一线。通过认识实习, 使学生建立起对本专业整体上的初步认识, 树立起“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基本概念, 通过生产实习,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工艺流程、设备、车间布置、劳动组织产品物流、市场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初步建立起工程意识。在生产实习中, 尽可能安排学生跟班劳动, 在生产实践中学习;通过毕业实习, 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 弄清工艺或产品设计的流程, 学习工程设计。

我校在毕业设计改革方面, 毕业设计类题目大多选自工程实际问题, 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大于50%, 研究类选题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的选题占70%以上;并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从毕业实习开始到毕业设计结束, 一直在工厂或企业从事“真题真做”的“宜化模式”, 同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毕业实习和设计指导教师, 学生通过工程计算、工程设计、技术创新, 逐步建立起了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及其工程领域重大问题的工程意识, 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而且设计和研究成果对企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实验选题中, 创造条件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锻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有了很明显的提高。这些改革均已收到良好效果。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广大师生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进行教学研究。由于认识到在高等教育中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我院积极开展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学生从大二开始就进入到教师的课题组中做实验, 有专门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进行指导。近两年来, 我院有20位学生参与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活动, 写出了大量以学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发表在正式科技期刊上,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活动使学生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大大提高, 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及提高教学质量上有质和量的突破。

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实践是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在如何加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上, 我院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 我们要继续努力, 不断探索, 完善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 这是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 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机遇, 培养优秀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是关系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史庆南.完善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 (1) :61-64.

[2]陈海宁.经济全球化环境下的高校创造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 2004 (3) :1-3.

[3]刘昌明, 张济生, 唐一科.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切实增强工程能力——工科本科生工程能力教育的思考和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0 (4) :32-34.

上一篇:高中化学的多元化教学下一篇:改进的图像修复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