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共12篇)
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 篇1
1.化学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
1.1自主学习能力概念
自主学习是当前社会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和期盼,从实际来看,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通常具有较高的学习、归纳、总结、运用能力,特别是在运用知识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在就业从业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生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和挑战欲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动或在教师指导下,发挥自身潜能,自发主动学习知识、熟练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自主学习还表现为求知欲和探索性、创新性。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为激发主体的动机与欲望为出发点,通过多种手段,帮助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扩展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也符合教育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必然选择。
1.2化学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
化学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主要可以归于以下几点:首先,自主学习能力弱一直是学生的软肋,长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虽然进行的教学改革,但从整体上看,教师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情况普遍存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不高,这也就造成了很多本科生到大学阶段自主学习能力弱,甚至是无法适应大学学习;其次,本科阶段化学专业学习具有较高的难度。本科阶段化学专业教学与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明显不同,学科知识更加深化,而课时减少、这就加剧了本科阶段化学学习的难度,同时,由于本科阶段化学专业实验较多,很多实验学生甚至只是单纯从课本以及学术研究得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验不足,加之使用新型大型化学设备更加剧了学习化学的难度;最后自主学习氛围不够。大学本科阶段,学生获取能力的途径更加广泛,属于自己的时间也不断增加,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多。例如,学生学习知识不单单的来自课堂教学,更可以来自网络、图书馆,而对课堂教师推荐的阅读目录也可以获取,至于实际知识获取效果则不一而同。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
自主学习对克服本科化学学科学习难、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灌输、社会期盼、家庭呵护,其学习成绩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表现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性非常弱,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掌握严重不足,制约学生未来的发展成就。
2.1激发学习动力开拓学生视野
激发学习动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学习有了学习欲望才能转换为学习的动力,才能激发对知识学习的热情,才能不怕困难自主对知识进行探索与创新。本科阶段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习惯被动式学习、填鸭式学习的现状,化学教学中要通过合理的课堂设计与教学进行学习欲望的激发,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知识动力不强,学科认知不够的情况,可以介绍学科发展愿景,未来就业前景与专业发展方向,包括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发展,甚至可以对某些想考研又畏难数学的同学进行研究生部分学校化学专业不考数学的讲解;另外,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大型化学实验设备的讲解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带领学生去相关就业实习单位扩展学生就业知识和操作欲望,例如,部分高校化学专业将已毕业学生从事化妆品研发样品带给学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开拓学生视野鼓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本科阶段学生大多配备电脑,网络的便利为学生视野开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熟练掌握网络的情况进行课外资料拓展,例如,在化学实验的选取时,可以鼓励学生自主上网查询相关的文献并搜集网络文献的相关信息,以文件形式进行作业上交,而实验过程记录与文献搜集比对,找出不足和差距。另外,高校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学习条件,教师可以通过推荐目录,鼓励学生自主寻找教辅材料和相关书籍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建立拓展知识的评价体系并纳入学生最终成绩。
2.2优化课堂结构
优化课堂结构其实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课堂结构的优化是指课堂学习中教师与学生教学主体的变化。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教学主体的变化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从知识的灌输者,评价的主体转变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提供者、服务者,真正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言,倡导学生思考,甚至在某些条件下,要故意“犯错”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特别是在化学实验中,简单的提交化学实验笔记与实验过程监督并不能真正的让学生认识到实验知识,掌握实验知识,而应该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优先动手,自己或分组分析实验结果的对错,找出问题关键点并提出改正措施并实践,只有这样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有提高,学习欲望才能真正激发。另一方面课堂结构的优化也是师生关系的优化。本科阶段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只存在于课堂上,课堂下的交流则比较少,因此,教师要增加与学生课上课下的互动,特别是在课下,教师要积极与学生沟通,赢得学生信任,了解学生,打破等级观念,师生关系的优化可以增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引导。例如,在一些高校中,学生只知道教课教师,系办,根本不知道化学教师办公室,这种现象显然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背道而驰。
2.3提高预习重要性
提高预习的重要性是应对化学学科难,知识多,掌握难的有效途径。虽然预习是学生从小到大一直在提倡和要求,但学生自主预习能力并不强,预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本科阶段,化学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预习,明确预习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要明确预习的要求,明确下一课时学习的知识点与教材知识的衔接,特别是化学实验,要及时做好化学实验笔记,让学生明确实验过程和所用的材料和注意事项特别是要其中的反应是否有毒,是否对身体有害等情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本科化学教学中在预习阶段要重点关注一般规律、化学专有词汇和缩写,特别是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本科化学专业会采用双语教学,如果不进行相应的预习和知识点的巩固,其双语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证。另外,提高预习重要性也要结合适当的评价机制,预习的效果能否达到教学预期效果不可能在课前进行检测,只能通过实际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馈得到印证,因此,采用适当的评价机制,检测课堂学习效果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成就感的有效手段。
总结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化学专业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教师、教学手段等多方面手段入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碧静,凌国理,李志春,沈文静,黎晓,叶淑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9).
[2]张小鹏.浅谈教师在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J].赤子(中旬),2013(10).
[3]陈晖,李春兰.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调查与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05(02).
[4]吴明作,杨喜田,赵勇,陈景玲,王谦.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堂教学方式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07).
[5]杨立春,雷晓莉,吴亚坤.网络环境下独立学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机制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21).
[6]沈龙凤.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探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2).
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 篇2
我叫xiexiebang,是XXX大学2011级的化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值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未来工作的执著追求,真诚地向您推荐自己,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看我的自荐材料。
我是一个性格乐观开朗、有集体荣誉感,有责任心的人,这种性格使我能从容自信的面对学习、工作与生活,我具有爱心和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勇于超越自我是我的人生信条,具有远大的目标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是我的人生追求。XXX大学基础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我们化学专业又是省级名牌专业,学风严谨,几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已经使我在各方面获得了极大的充实与提高。
我一直牢记学院的校训“ 厚德博学”,我本着自强不息,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抓好学习的同时,还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大学四年我广泛的涉猎各方面的书籍,对文学和心理学很有见解,我的计算机操作也很突出。大学期间,我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所有必修及选修课程的学习,并在09年度获得学院“三等奖学金”,同时,我还顺利的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考试,在学习之余,我积极参加学院的一系列活动,连续两年在学院的辩论赛中取得“优秀辩手”的荣誉称号,并在10年带队并指导学弟学妹再次取得佳绩,这些活动让我充实的同时还让我有了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大学期间,我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并在09年荣幸的被学院推荐参加党校学习,并在党校担任学生干部,由于表现突出,在学习期间被评为“优秀学员”的光荣称号,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处在考验期的中共预备党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深深地懂得实践的重要性,从大一开始,我就一直在学习之余通过做家教,带辅导班,做促销等一系列方式锻炼自己,几年的积累已经让我有了很多的领悟和认识,在人际交往和活动策划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下岗职工家庭,艰苦的家庭条件磨练出我顽强拼搏、不怕吃苦的坚韧个性。虽然我很平凡,但我不甘平庸。未来的道路上布满了机遇与挑战,我正激越豪情、满怀斗志迎接。我坚定地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付出总会有回报!我深深地懂得: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今天,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获得明天的辉煌,只有不断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挖掘内在的潜能,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我只是个应届的毕业生,也许我没有很多阅历,不是最优秀的,但请相信:我会是最有潜力的,我对未来很有自信,给我机会,我就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我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进一步学习和展露自己的才能,我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期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因此我十分希望能在贵单位谋求一份相应的工作。我会踏踏实实的做好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竭尽全力的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绩,作为大四毕业的学生,虽然工作经验不足,但我会虚心学习、积极工作、尽忠尽责做好本职工作。诚恳希望得到贵单位的接约或给予面试的机会,以期进一步考查我的能力。
此致
敬礼!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突出特征。翻译作为沟通各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随着中国加入WTO、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国内迫切需要一大批翻译工作者,巨大的市场需求与高质量的翻译人才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在我国,翻译人才还存在很大的缺口。仅仅靠英语专业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其我国各行业对外交流的需要,并且目前翻译界普遍认为,专业知识的欠缺是高级翻译人才的瓶颈。相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辅以一定的语言知识和翻译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比英语专业的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胜任工作。我国很多的教育工作者也看到了这个问题,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及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又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对学生的三个层次的翻译能力要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大学英语教学风向标之称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2013年12月起,原单句汉译英调整为段落汉译英,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长度为140-160个汉字,足以看出教育界对考生翻译能力的重视。
而另一方面,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始终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始终无法与听、说、读、写平起平坐,翻译课仍然仅仅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然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涉及翻译,翻译课至多也只是作为选修课象征性的开一学期(并非所有大学开设),这也就直接导致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整体水平的低下,在此方面有兴趣的学生只能去社会上花不菲的学费参加各类培训。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有必要重视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后备队伍的重要手段。
1 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没有转换思维方式
学生普遍没有意识到汉语和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分属于不 同的语系,汉语是一种注重意合的语言,句子的词与词之间,或是句与句之间内部有一种逻辑关系,这也就是所说的“形散而神聚”。而英语是一种形合的语言,句中或是分句之间靠各种语言形式紧密结合,讲究时态、人称等方面的一致。而学生做翻译时总是用汉语的思维去说英语,或是英语的方式来表达汉语的意思,结果当然是适得其反,漏洞百出。
1.2 对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知之甚少,翻译起来困难重重
非英语专业学生虽然不用像英语专业学生那样系统的学习翻译知识,但是理论或是技巧还是能够起到一些预见作用,就像黑夜里的指明灯一样,让我们少走弯路,看清前方。很多同学拿到句子就从头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殊不知这样字字堆砌起来的句子很可能不符合译文语言的语言习惯。掌握一些基本翻译知识如词性转换、增译法、省译法等可以在翻译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据此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2.1 修订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高翻译教学的地位
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翻译教学,应改变那种翻译教学仅仅是英语专业教学的范畴的旧思想。众所周知,公共外语课时少,内容多,教师往往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词汇和对课文的讲解上。笔者建议可以在每八课时(以每周四课时英语课为例)中抽出一课时来进行翻译教学,讲解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可以适当结合课文出现的句子或是四级考试的真题进行练习。此外,开设公外选修课也是解决课时少的好方法,课程可以面向一些英语基础较好并在翻译方面有兴趣的同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凭借自身的专业优势,再辅以一定的翻译训练在以后的就业时往往比单纯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有竞争力。
2.2 将翻译教学引入公外大学英语教学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以笔者所教的《21世纪大学英语》为例)没有翻译技巧方面的介绍,课后的一两道翻译题往往是作为巩固课文出现的词组或句型的手段,严格的说,这是造句而非我们普遍意义的翻译训练。有必要结合现行教材补充翻译教学素材,如一些最基本的翻译理论、翻译技巧和练习,练习可选取一部分课文中的出现的例句等,完善大学英语教学体系,这样学生也会从思想上重视翻译能力的提高。
2.3 编写适合可供学生课后自学的翻译指导用书
由于目前市面上的翻译书籍大多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编写的,有的过于偏重翻译理论,容易让非英语专业学生望而生畏;有的例句过于陈旧,难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有必要编写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水平和要求的英语翻译技巧与训练教材,一方面,可供对翻译感兴趣且有余力的学生课后自学和练习使用;另一方面,为英语翻译选修课的开设做准备。鉴于绝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学外语的目的是为其专业服务,训练素材应以应用翻译为主,文学翻译为辅。
3 结语
总之,翻译水平是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大学英语应重视翻译教学,教师应注重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争取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交流培养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孙勉志.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忽视翻译[J].中国翻译,1996(01).
[3]蔡基刚.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增加英译汉题型的重要性[J].中国翻译,1996(03).
[4]周领顺.开设大学翻译课势在必行[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03).
[5]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2(04).
[6]蔡基刚.当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压力[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3).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 篇4
关键词:校园文化,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要素
能力, 就字面而言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 从心理学的角度则是指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按照大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 能力层次 (由高到低) 可以分为: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 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空间能力、行为能力) →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外语、计算机、非智力因素) →接受知识的能力 (信息性知识、思想方法知识、经验性知识) 。
高等教育作为提高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途径, 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教育的重任。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本科教学改革, 坚持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并重, 注重了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的协调, 突出强调了能力培养的条件和环境, 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例如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大学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传授知识、技能之外, 还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 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更多地进行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一些大学对本科生实行导师制, 鼓励低年级学生参加科研课题, 建立本科生创新实验室, 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在实验室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等。通过探索, 许多本科生在毕业前就发表了科学研究论文, 或申请了发明专利, 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一、大学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一) 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重要方面。校园文化是以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 以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集中体现, 在所有育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全方位育人氛围、育人环境的统称。校园文化包括器物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活动层面的内容, 即生态化和人文化相辅相成的校园环境, 淳厚向上的校园精神, 完善可行的规章制度, 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除了价值观之外, 还包括课程建设 (保障学生的学习权,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 要把它作为文化来建设) 、社团建设 (它是校园文化的显示器, 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 是开展校园群体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 、环境建设 (自然景观, 包括绿化、草木等;人文景观, 包括历史财富、碑文、建筑等;科学景观, 包括科学家画像、科学精神等) 。可将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简单地划分为以下几部分。
1.校园精神文化, 主要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 以改善文化基础设施为保障, 以提炼大学精神、提高全民素养、提神文化品位为重点, 以改善学风、教风、校风为目标, 建设有特色的人文校园。
2.校园环境文化, 它不仅包括校园的总规划设计、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等环境文化, 而且包括教学办公设施、行政后勤服务装备、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文化, 以及学习生活管理制度、招生分配制度、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文化, 更包括校园内体现的社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是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 它体现着大学理想和人文精神, 反映着一种特殊的文化氛围。
3.校园文化活动, 主要是指校园认为实现学校的各种只能和自身的发展完善而开展的一切活动, 如教学、科研、管理、产学合作、学术交流、社会时间、讲座、报告、文体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生动具体的表现, 是人们可感可触的文化现象, 也是校园文化得以产生和不断创新发展的源泉, 是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练兵场, 还是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与其他亚文化之间相互影响和交流的重要渠道。
(二) 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
能力培养仅靠高校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 大学校园文化对本科生能力的培养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校园文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环境诱导作用。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创新因子, 诱发学生产生创新冲动, 促进学生的创新行为。创新一般需要一个环境, 那就是民主自由的环境, 这也是创新的养料与气候。只有在民主自由的氛围中, 人格才会得到自由和舒展, 才会有思维的活跃与激荡, 进而才会有创新性的迸发。从某种意义上说, 文化校园的民主气氛不只是创新教育的背景条件, 其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创新教育。此外, 合作交流的环境有利于各种思想、意识发生碰撞, 并在碰撞中鉴别真实与虚伪、创新与保守。校园文化的独特氛围创设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 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校园文化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创设了主渠道。应试教育使部分学生变成“高分低能”型, 加上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对社会复杂人际关系的认识和处理方法的教育,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环境适应能力的提高。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大学生较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在更大的领域为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广阔的舞台。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为学生提供了锻炼适应环境能力的条件和机会。在各种文化沙龙和社团中, 因为大学生们有着更多的共同点, 所以他们之间更容易进行感情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而参加不同形式和不同场合的灵活开放的校园文化活动, 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了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通过校园文化创设的主渠道, 学生接受教育, 经受锻炼, 接触社会, 适应社会。
3.校园文化也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创设了重要条件。校园文化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聚集了一批志趣相投、爱好一致的学生。任何校园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都需要完善的组织管理和策划实施, 而学生就是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组织策划者, 在组织举办活动的时候, 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培养要素
对于化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 能力培养也同样重要。结合具有共性的能力培养要素, 从校园文化的角度, 考虑化学专业的特殊性, 化学专业本科生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
(一) 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繁杂的学科门类, 专业与岗位、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实际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前大都有“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的宏大抱负, 但在社会中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时候, 却又发现他们接触的社会与之前的学校完全不同, 他们能否成功还受到其他因素的牵制和干扰。有些人因此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与之前昂扬的斗志。不难发现, 导致这一情况的真正原因来自毕业生自身, 因为他们对真正的社会生活只作了简单或片面的估计和认识。所以学生在大学阶段应该具备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当然适应社会不仅要接纳世界、认同世界, 而且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社会, 并有决心和毅力弘扬自己的主旋律。
(二) 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高度集约化的产业, 虽然大学毕业生不可能都走上领导岗位从事管理工作, 但每个人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都需要程度不同的组织管理才能, 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因此, 招聘单位近几年也往往把大学毕业生中的班级干部和学生党员作为优先考虑对象。其实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 有很多的机会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你可以竞选各级各类学生干部乃至学生会主席, 即使是一个寝室的室长, 在为同学服务的同时, 你自身的能力其实也在锻炼提高。类似趣味运动会、才艺晚会的活动组织, 尽管不能与今后的工作相提并论, 但是在此过程中个人的组织管理能力肯定会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 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专业, 人际交往是人们得以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 应着重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完全不相符的, 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也是格格不入的。目前许多高校都组织了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 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大学生间的来往, 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 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 对研发人员开拓创新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开拓创新能力其实是各种智力因素和能力品质在新的层面上融为一体、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种合力。高校针对理工科学生开设了激发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哲学、文学艺术类课程, 力争为培养开拓创新能力奠定基础。高校的校园文化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开拓创新氛围, 创设学生开拓创新能力培养的外部环境, 促进了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活动组织过程中, 新颖独特也是永恒的要素, 学生组织者在追求其关注度和参与率的同时, 其开拓创新能力也得到锻炼。
(五) 决策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 对它的甄别、掌控和运用, 随时需要决策能力发挥作用。决策能力指在面临多项选择时能及时、果断作出重大的选择, 如果决策正确, 它可以使你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以较少的付出获取较大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 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决策能力。首先要克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对社会和态度常常受到群体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的左右。从众心理重的人依赖性强, 无主见, 人云亦云, 容易迷信权威和名人, 常说违心的话, 办违心的事。而决策能力强的人, 能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 做到思想解放、冲破世俗, 不拘常规, 大胆探索。其次要增强自信心。拥有自信心是具有决策能力者明显的心理特征, 没有自信的人一般不具备决策能力。增强自信心, 就是有迎刃而上的胆量, 要变被动思维为积极思维。最后要能文能武。许多大学生目前貌似“新潮”, 自认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实际上却是知识面过于狭窄, 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 这些都是阻碍决策者作出正确选择的绊脚石。
(六) 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实验科学, 化学本身就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 而实验是需要动手实际操作的。化学专业大学生要培养的实际操作能力, 不仅指专业领域实验操作的技能, 这比其他学科的学生要求更高, 而且应包括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实际操作能力, 这可以通过组织参加课外活动进行锻炼和提高。
三、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相适应的校园文化建设
经调研, 高校校园内组织的与本科生能力培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学生生活园区文明创建、才艺晚会、趣味运动会、书画比赛、新生风采之星、社团巡演、校园十佳歌手、辩论赛、电脑网络大赛等;而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培养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有:化学文化艺术节、模拟课堂大赛、化学专业师范生技能大赛、秀我本色--溴我苯铯风采大赛、百科知识竞赛、自主创业大赛、化学知识和操作竞赛、环保服饰大赛等。
从以上不胜枚举的活动来看, 校园文化活动无论与化学专业是否有关, 都可以推动上文中所提到的六大能力要素———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是普通的校园文化活动缺少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与之对照的是与化学专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则较为重点地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此, 建设与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相适应的校园文化, 可以重点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一) 从校园环境出发
校园环境是一个文化氛围, 从列举的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中, 我们可以看出, 校园文化活动离不开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整体的优美布局、办公设施的齐全、良好的学校氛围, 都对校园文化活动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此我们可以营造良好的针对化学专业本科生的校园环境, 如图书馆可以多增加一些关于化学专业的书籍, 增加电子资源的数量和规模, 提高更新速度, 方便化学专业的学生查找学科前沿的相关知识;又如实验室在保证日常教学的同时, 可以将比较完备的实验设备向学生开放, 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科研探索,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创新探索能力, 而且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
(二) 组织学生活动方面
从分析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活动看出, 由学生组织的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多重能力, 尤其是学生组织的与化学专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 更加全面的、有针对性培养提高了本专业学生的六大能力, 针对化学不同专业的学生侧重点也不相同。例如师范专业的学生比较重视师范生技能, 开展模拟课堂大赛、师范生技能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可以让化学专业的师范生提早接触教学过程, 训练教学技能。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举办都离不开大学生的自我策划和组织, 在无形中能提高学生的策划、组织、决策能力。而且, 每年的模拟课堂大赛、化学师范生技能大赛中都有许多别出心裁的地方, 这也是大学生尤其是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展示。
(三) 校园文化中的精神建设
大学校园的学习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化学, 建造好一个良好的校园精神氛围, 对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要由许许多多的大学生共同建造, 培养化学专业大学生所需的精神氛围, 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氛围, 而且包括化学专业大学生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良好的校园文化 (这里特指化学方面) 氛围, 不仅是由许许多多化学专业本科生共同营造的, 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更多的化学专业本科生。
通过创设这些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化学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将得到更多的提高与发展, 更加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当然,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 还在不断地扩展和强化, 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过程中摸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刘凤泰.提高文化素质培育创新人才[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2]衍建.世界第一流学府看好的10项素质[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6.
[3]张学书, 曲士培.台湾校园文化[M].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9.
[4]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5]王司瑜.建设文化校园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2) .
[6]胡云斗, 张冠杰, 仲广荣.浅谈大学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作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4) .
[7]杨叔子.校园文化与时代精神[J].中国高校研究, 2007, (3) .
[8]张德, 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 篇5
化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
教学大纲目录
《无机化学选论》教学大纲................................1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10 《有机化学选论》教学大纲................................12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21 《分析化学选论》教学大纲................................23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31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33 《物理化学选论》教学大纲................................39 《仪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49 《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51 《结构化学》教学大纲...................................53 《化工基础》教学大纲...................................59 《化学教学论》教学大纲.................................63 《高等无机化学》教学大纲................................69 《高等有机化学》教学大纲................................71 《配位化学》教学大纲...................................75 《环境化学》教学大纲...................................80
《无机化学选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
无机化学是化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除完成本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外,还为本专业其它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结构基础、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平衡、水溶液化学原理、电化学基础、配合物、元素化学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基础化学及近代物质结构等化学原理,并应用化学原理理解化学基础知识,解决有关的化学元素的结构、性质等问题,具有对化学规律和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思维方法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开课对象 化学专业函授本科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180 其中面授:45学时
自学:135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1.1道尔顿原子论 1.2相对原子质量 1.3原子的起源和演化 1.4原子结构的波尔行星模型
1.5氢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力学模型 1.6基态原子电子组态(电子排布)1.7元素周期系 1.8元素周期性
教学任务:初步理解量子力学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初步理解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掌握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掌握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掌握电离能、电负性等概念的意义和它们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核外电子可能状态数的推算;各类元素电子构型的特征;电离能、电负性等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第二章 分子结构(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2.1路易斯结构式 2.2单键、双键和叁键
2.3价层电子互斥模型(VSEPR)2.4杂化轨道理论 2.5共轭大Π键 2.6等电子体原理 2.7分子轨道理论 2.8共价分子的性质 2.9分子间力
2.10分子对称性(选学)
教学任务:掌握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应用及价键理论的应用;初步掌握分子轨道理论;了解物质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和键参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共价分子的性质;分子间力。
第三章 晶体结构(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3.1晶体 3.2晶胞
3.3点阵晶系(选学)3.4金属晶体 3.4.1金属键
3.4.2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 3.5离子晶体
3.6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教学任务:掌握四种晶体类型的特征及质点间相互作用力的状况;掌握晶体的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了解离子极化的概念及其作用;了解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定义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四种晶体类型的特征及质点间相互作用力;晶体的类型与物质性质的关系;离子极化的概念及其作用;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定义及其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第四章 配合物(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4.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4.2配合物的异构现象与立体结构 4.3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4.4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
教学任务:掌握配合物的定义及配位键的本质;掌握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重点掌握四面体、八面体、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及内外轨配合物的稳定性;掌握磁性测量对配合物结构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配合物的定义及配位键;配合物的价键理论;中心原子杂化类型及内外轨配合物的稳定性;配合物的磁性。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5.1化学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5.2基本概念
5.3化学热力学的四个重要状态函数 5.4化学热力学的应用
教学任务:掌握化学热力学四个重要的状态函数—内能、焓、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的概念及标准摩尔反应焓、熵、自由能的概念,会讨论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会运用盖斯定律、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进行计算,并会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化学热力学四个重要的状态函数;讨论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运用盖斯定律、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进行计算;分析温度对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第六章 化学平衡常数(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6.1化学平衡状态 6.2平衡常数
6.3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4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5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任务: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熟悉有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化学平衡的概念;平衡常数的意义;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第七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7.1化学反应速率
7.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7.3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阿仑尼乌斯公式
7.4反应历程
7.5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 7.6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任务: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了解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的概念;掌握浓度、温度及催化剂的反应速率的影响;了解速率方程的实验测定和阿仑尼乌斯公式的有关计算及活化能的概念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复杂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活化能的概念;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浓度、温度及催化剂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速率方程的实验测定;阿仑尼乌斯公式的运用。
第八章 水溶液(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教学内容:
8.1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 8.2非电解质溶液通性 8.3电解质溶液
教学任务:掌握溶液的浓度和溶解度、稀溶液通性和电解质溶液的一般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溶液的浓度;溶解度;稀溶液通性;电解质溶液。
第九章 酸碱平衡(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9.1酸碱质子理论 9.2水的离子积和pH 9.3酸碱盐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9.4水溶液化学平衡的计算 9.5缓冲溶液 9.6酸碱指示剂
教学任务:掌握酸碱质子理论及pH的意义;了解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掌握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并根据电离平衡和溶液浓度进行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及缓冲作用原理;掌握缓冲溶液pH的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酸碱质子理论;pH的意义及计算;电离平衡;平衡体系中有关离子浓度的计算;缓冲溶液。
第十章 沉淀平衡(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0.1溶度积原理 10.2沉淀与溶解
教学任务:掌握Ksp的意义及溶度积规则;掌握沉淀生成、溶解及转化的条件;熟悉有关溶度积常数的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溶度积常数;溶度积原理;溶解度;影响难溶物溶解度因素;沉淀生成、溶解及转化的条件;有关溶度积常数的计算。
第十一章 电化学基础(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11.1氧化还原反应 11.2原电池 11.3实用电池 11.4电解
教学任务:掌握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理解电极电势的意义,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计算平衡常数;运用能斯特方程讨论离子浓度变化时电极电势的改变和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式的配平;电极电势;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及平衡常数计算;能斯特方程及应用。
第十二章 配位平衡(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2.1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2.2影响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的因素 12.3配合物的性质
教学任务:掌握配离子稳定常数的意义和应用;理解配合物形成时性质的变化;了解中心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和配体的结构与性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稳定常数;影响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的因素;配合物的性质。
第十三章 卤素(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3.1卤素通性 13.2卤素单质 13.3卤化氢和氢卤酸
13.4卤化物 卤素互化物 多卤化物 13.5卤素的含氧化合物 13.6拟卤素
教学任务:熟悉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结构、制备和用途,5 掌握共性及其差异性;熟悉卤素单质和次卤酸及其盐发生岐化反应的条件和递变的规律;熟练运用元素电势图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各氧化态间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卤素通性;卤素单质;卤化氢、氢卤酸、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多卤化物、卤素的含氧化合物、拟卤素;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
第十四章 氧族元素(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4.1氧族元素通性 14.2氧和臭氧 14.3过氧化氢 14.4硫及其化合物 14.5硒和碲
教学任务:熟悉氧化物分类;掌握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熟悉离域Π键的概念;掌握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亚硫酸、硫酸和它们相应的盐、硫代硫酸盐、过二硫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臭氧、过氧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亚硫酸、硫酸和它们相应的盐、硫代硫酸盐、过二硫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第十五章 氮族元素(面授1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5.1氮族元素 15.2氮和氮的化合物 15.3磷及其化合物 15.4砷、锑、铋 15.5惰性电子对效应
教学任务:氮在本族元素中的特殊性;氮、磷以及它们的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本族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从磷到铋(Ⅲ)氧化态的氧化物渐趋稳定的规律;砷、锑、铋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氮族元素通性;氮、磷以及它们的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本族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砷、锑、铋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惰性电子对效应。
第十六章 碳 硅 硼(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6.1引言 16.2碳 16.3硅 16.4硼
16.5碳化物 硅化物 硼化物
教学任务:掌握碳、硅、硼的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了解硼的缺电子特征;了解硅酸和硅酸盐的结构与特性;认识碳、硅、硼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
教学重点和难点:碳、硅、硼的单质、氢化物、卤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质;硼的缺电子特征;硅酸和硅酸盐的结构与特性;碳、硅、硼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
第十七章 非金属小结(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7.1非金属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17.2分子型氢化物 17.3含氧酸
17.4非金属含氧酸的某些性质
17.5 P区元素在周期性变化上的某些特殊性
教学任务:熟悉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无氧酸、含氧酸以及含氧酸盐的主要性质和结构,并熟悉这些性质和结构的一些规律性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非金属元素的单质、无氧酸、含氧酸以及含氧酸盐的主要性质和结构以及性质和结构的一些规律性。
第十八章 金属通论(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8.1概述
18.2金属的物理性质 18.3金属的化学性质 18.4金属的提炼 18.5合金
教学任务:用结构的知识说明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一般的金属冶炼方法,用热力学函数自由能变判断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被还原的可能性和难易程度;合金的基本类型和性质。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金属的提炼;金属还原过程的热力学;合金。
第十九章 碱金属
碱土金属(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9.1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 19.2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 19.3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化合物 19.4对角线规则
教学任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性质和结构与存在、制备、用途之间的关系;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的性质和类型以及氢化物的性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碱性和盐类溶解度、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对角线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氢化物、盐类、配位化合物;对角线规则。
第二十章 铝族、锗分族(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20.1元素的自然存在和基本性质 20.2铝族元素 20.3锗分族
教学任务:铝、锡、铅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锗分族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变化规律;铝的冶炼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单质的性质与制备;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
第二十一章 铜族和锌族元素(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21.1铜族元素 21.2锌族元素
教学任务:铜、银、锌、汞单质的性质和用途;铜、银、锌、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重要盐类的性质;不同价态之间的相互转化;IA和IB、IIA和IIB族元素的性质对比。
教学重点和难点: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及其重要盐类的性质;Cu(I)与Cu(II)、Hg(I)与Hg(II)价态间的相互转化;IA和IB、IIA和IIB族元素的性质对比。
第二十二章 过渡元素
(一)(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22.1过渡元素通性 22.2晶体场理论
22.3钛分族 22.4钒分族 22.5铬分族 22.6锰分族
教学任务:过渡元素的价电子构型的特点及其与元素通性的关系;过渡元素钛、钒、铬、钼、钨和锰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过渡元素的电子构型、氧化态、原子和离子半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化物的酸碱性、配位性质;晶体场理论;钛、钒、铬、钼、钨和锰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十三章 过渡元素
(二)(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23.1铁系元素通性
23.2铁系元素的重要混合物 23.3铂系元素简介
教学任务:铁、钴、镍单质及其重要混合物的性质、结构和用途;铂系元素的性质、化合物和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类、配合物。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编,《无机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二)参考书目
1、宋天佑编,《无机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2、朱仁编,《无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3、张祖德、刘双怀、郑化桂编,《无机化学要点例题习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系统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无机化学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为后续实验课程奠定基础。
三、开课对象
化学专业函授本科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72 其中面授18学时 自学54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
实验1:玻璃细工(3学时)实验2:溶液配制(3学时)
实验3: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和干燥(3学时)实验4:硫代硫酸钠的制备(3学时)实验5:氧化还原反应(3学时)实验6:配位化合物(3学时)
实验7: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3学时)
实验8: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3学时)实验9: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3学时)实验10:四氧化三铅组成的测定(3学时)实验11:试剂的取用和试管操作 实验12:台称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13:由海盐制取试剂级氯化钠 实验14: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 实验15:卤素、氧、硫 实验16:氮、磷、硅、硼 实验17:砷、锑、铋 实验18: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实验19:铝、锡、铅 实验20:锌、镉、汞 实验21:铁、钴、镍
实验22: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实验23:生物体中某些重要元素的简单检出方法 实验24: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教学任务:选择6个实验题目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及进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实验作风;增强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基本操作的规范化;正确选择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鉴定方法。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二)参考书目
1、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编,《无机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2、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无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
3、刘约权,李贵深主编,《实验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有机化学选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在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教学任务中,有机化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它应在学生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系统的讲授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及其相互转化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了解其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为胜任中学有机化学教学及在其他领域从事相关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三、开课对象
化学专业函授本科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120 其中面授30学时 自学90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绪论(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1有机化学的发生和发展 1.2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1.3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1.4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教学任务: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生与发展及今后的发展趋势;了解经典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应用共价键理论掌握电子式、偶极距、键长、△H等的表示方法及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共价键理论。
第二章
烷 烃(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2.1烷烃的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现象 2.2烷烃的命名法 2.3烷烃的结构 2.4烷烃的构象 2.5烷烃的物理性质 2.6烷烃的化学性质 2.7烷烃卤代反应历程 2.8过渡态理论 2.9甲烷和天然气
教学任务:掌握烷烃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特征;掌握同系列、同分异构、构造式、构型式、构象式等确切含义和表达方式;掌握烷烃、烃基的命名;熟练指出碳原子、氢原子的类型,熟练掌握异构体的推导方法;掌握烷烃卤代的游离基反应历程、游离基的稳定性及过渡状态理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烷烃的命名法;同系列、同分异构、构造式、构型式、构象式等确切含义和表达方式;烷烃卤代的游离基反应历程、游离基的稳定性及过渡状态理论。
第三章
烯 烃(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3.1烯烃的结构
3.2烯烃的同分异构和命名 3.3烯烃的物理性质 3.4烯烃的化学性质 3.5诱导效应
3.6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和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 Markovnikov规则和诱导效应 碳正离子及其稳定性
3.7乙烯和丙烯 3.8烯烃的制备 3.9石油
教学任务:掌握烯烃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特征,掌握烯烃结构测定方法和鉴别方法;初步掌握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及游离基型加成反应历程;应用电子效应结实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及对Markovnikov规则的理解;掌握烯烃、烯基的命名;加深构型、构象的认识;掌握烯烃的制备方法,注意分子间的相互转换;掌握诱导效应;了解石油化工及重要烯烃在工业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烃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特征;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及游离基型加成反应历程;应用电子效应解释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及对Markovnikov规则的理解。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4.1炔烃 4.2二烯烃
4.3共轭效应
4.4速率控制与平衡控制
教学任务:掌握炔烃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特征;掌握乙炔的各类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掌握炔烃的制备;掌握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特点(1,4加成,双烯合成);了解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炔烃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特征;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特点(1,4加成,双烯合成);速度控制和平衡控制。
第五章
脂环烃(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5.1脂环烃的分类、顺反异构和命名法 5.2环烷烃的性质
5.3环烷烃的结构与稳定性 5.4环己烷的构象 5.5多环烃
5.6脂肪烃的合成方法
教学任务:掌握小环、普通环、中环、大环的结构特征和性质特点,主要与烯烃、烷烃性质作比较;了解拜耳张力学说;掌握脂环化合物的构型异构和环己烷的构象异构;掌握环状化合物的命名及其一般的合成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脂环化合物的构型异构和环己烷的构象异构;脂肪烃的合成方法(分子内偶联方法、狄尔斯-阿尔德反应、卡宾合成法、脂环烃之间的转化)。
第六章
对映异构(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6.1物质的旋光性
6.2对映异构现象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6.3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6.4含两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6.5构型的R、S命名规则 6.6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 6.7不含手性碳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6.8外消旋体的拆开
6.9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教学任务:解物质产生旋光性的原因;了解对映异构现象和分子结构的关系;掌握含一个和含二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掌握R、S命名规则;了解 14 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及不含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掌握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R、S命名规则;亲电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第七章
芳烃(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7.1苯的结构
7.2芳烃的异构现象和命名 7.3单环芳烃的性质
7.4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定位效应 7.5几种重要的单环芳烃 7.6多环芳烃 7.7非苯系芳烃 7.8富勒烯与C60 7.9芳烃的来源
教学任务:初步认识苯分子的结构,并掌握芳香性的特性和反应;掌握芳烃的异构现象及命名;掌握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的历程;掌握定位规律在合成上的应用;掌握非苯芳烃及休克尔规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苯环上发生亲电取代的历程;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苯环上的定位规律;非苯芳烃及休克尔规则。
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8.1电磁波谱的一般概念 8.2紫外和可见光吸收光谱 8.3红外光谱 8.4核磁共振谱 8.5质谱
教学任务:解有关电磁波谱的一般知识,着重了解有关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的原理以及和有机化合物的关系;初步学会辨认一些典型的简单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关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的原理以及和有机化合物的关系;会辨认一些典型的简单有机化合物的波谱图。
第九章
卤代烃(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9.1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9.2一卤代烷
9.3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9.4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 9.5卤代烃的制法 9.6重要的卤代烃 9.7有机氟化物
教学任务:掌握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掌握卤代烃的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掌握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及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因素;了解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上的重要性;了解有机氟化物的特殊制法、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卤代烃的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第十章
醇、酚、醚(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0.1醇 10.2消除反应 10.3酚 10.4醚
教学任务:掌握醇、酚、醚的结构特征、分类和命名;掌握醇、酚、醚的化学特征,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比较醇、酚的酸性;掌握消除反应历程和影响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掌握醇、酚、醚的制备方法、鉴别方法及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醇、酚、醚的结构特征和化学特征;消除反应历程和影响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第十一章
醛和酮(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1.1醛、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11.2醛、酮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11.3醛、酮的化学性质 11.4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11.5醛、酮的制法 11.6重要的醛酮 11.7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教学任务:掌握羰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分类和命名;掌握醛酮的性质和制法;掌握羰基加成反应历程及立体化学;了解不饱和的羰基化合物在合 16 成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醛酮的性质和制法;羰基加成反应历程及立体化学。
第十二章
羧酸(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2.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12.2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12.3羧酸的化学性质 12.4羧酸的来源和制备 12.5重要的一元羧酸 12.6二元羧酸 12.7取代羧酸 12.8酸碱理论
教学任务:掌握各类羧酸的命名法;掌握羧酸及其盐中羧基结构特征;掌握羧酸的性质和制法;掌握酯化反应历程;进一步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掌握二元羧酸及取代酸的特性及制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酯化反应历程;酸碱理论。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3.1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和光谱性质 13.2酰卤和酸酐 13.3羧酸酯
13.4油脂和合成洗涤剂
13.5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13.6酰胺
13.7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及醇解历程 13.8碳酸衍生物 13.9有机合成路线
教学任务:掌握酰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结构;掌握酰基化合物的性质及酯水解反应历程;掌握酯的缩合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了解蜡、油脂、肥皂、合成洗涤剂、碳酸衍生物结构、性质、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酰基化合物的性质;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教学内容: 14.1硝基化合物 14.2胺
14.3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14.4分子重排
教学任务:掌握硝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制法;掌握胺的命名、结构及物理性质;掌握胺的化学性质和制法;掌握重氮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了解苯炔的结构及消除—加成反应历程;掌握缺电子重排反应,一般了解其他重排。
教学重点和难点:胺的化学性质和制法;重排反应。
第十五章
周环反应(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5.1电环化反应 15.2环加成反应 15.3σ迁移反应 15.4周环反应的理论
教学任务:了解周环反应的一般规律;了解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周环反应的理论。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6.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6.2五元杂环化合物 16.3六元杂环化合物 16.4生物碱
16.5改变人行为的药物
教学任务: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母体结构及性质特征;掌握糠醛的制法、性质及用途;掌握Skraup合成法;了解生物碱的含义、存在、结构、提取方法及生理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及性质;Skraup合成法。
第十七章
碳水化合物(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7.1单糖 17.2双糖
17.3多糖
教学任务:掌握碳水化合物的含义及分类;掌握单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核糖、果糖)的结构、D,L命名及性质;掌握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糖)的结构、性质及应用;了解多糖(淀粉、纤维素)的结构、性质及应用;能正确应用Fischer投影式或Haworth构象式表示上述单糖、双糖、多糖、多糖的立体构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单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核糖、果糖)的结构、D,L命名及性质;用Fischer投影式或Haworth构象式表示单糖、双糖、多糖、多糖的立体构型。
第十八章
蛋白质和核酸(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8.1氨基酸 18.2多肽 18.3蛋白质 18.4酶 18.5核酸
教学任务:掌握α-氨基酸的结构及性质(偶极离子、等电点、氨基反应、羧基反应);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及应用;了解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的结构特点及生理作用;了解多肽的合成方法;了解酶的组成及其催化原理;了解核酸结构及其生物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α-氨基酸的结构及性质(偶极离子、等电点、氨基反应、羧基反应);蛋白质的性质。
第十九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9.1萜类 19.2甾体化合物
教学任务:掌握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重要萜类化合物(樟脑、冰片、薄荷醇、法尼醇);掌握甾族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重要甾族化合物(胆甾醇、可的松、胆甾酸)。
教学重点和难点:萜类及甾族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第二十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20.1基本概念
20.2高分子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20.3高分子的合成 20.4高分子的应用
教学任务:高分子化合物的涵义、组成及特点;高分子的分类和命名;高分子合成反应及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合成及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高分子合成反应;结构和性能的关系;高分子的应用。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二)参考书目
1、邢其毅主编,《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
2、胡宏纹主编,《有机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获得有关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能以小量规模正确地进行制备实验和性质实验、分离和鉴定产品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严密、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素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学生查阅文献、收集信息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开课对象
化学专业函授本科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48 其中面授12学时 自学36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
实验1:环已酮的制备(3学时)实验2:环已烯的制备(3学时)实验3:阿斯匹林的制备(3学时)实验4:乙酰苯胺的制备(3学时)实验5:甲基橙的制备(3学时)实验6:酯类化合物的制备(3学时)实验7:己内酰胺的制备(3学时)实验8:安息香制备(3学时)实验9:蒸馏和沸点的测定(3学时)实验10:分馏(3学时)实验11:减压蒸馏(3学时)实验12:水蒸气蒸馏(3学时)实验13:萃取、升华(3学时)实验14:重结晶提纯(3学时)实验15:熔点的测定(3学时)
实验16:旋光度、折光率的测定(3学时)
教学任务:选择4个实验题目进行教学。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所学有机化学基本原理得到更深入的理解,掌握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和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性质;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和基本技能;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 光谱法;掌握重要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和提纯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正确撰写实验报告。
教学重点和难点:基本操作的规范化;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和分析鉴定方法。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
(二)参考书目
1、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合编,《有机化学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10月
2、北京大学化学系编,《有机化学实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
3、刘约权,李贵深主编,《实验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分析化学选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分析化学作为化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其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在于:向学生传授定量分析的基本化学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分析、误差的表征、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的原理与方法,分析测试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与有效测量系统;分光光度分析的物理与化学原理、技术与应用等知识;初步学会常用分析化学文献的查阅方法;了解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国防建设、医药保健、社会法制、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了解其他学科发展对分析科学的作用,了解分析科学发展的方向。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分析化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析化学的知识解决分析化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习惯。
三、开课对象
化学专业函授本科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96 其中面授:24学时 自学:72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绪论(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2分析化学的分类方法 1.3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教学任务:了解分析化学学科的性质和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了解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和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分析化学的发展概况和当前分析化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掌握分析化学的分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化学的定义、任务、分类;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2.1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系统误差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减免的方法,随机误差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减免的方法。
2.2测定值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准确度与误差,精密度与偏差,偏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的计算,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2.3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频率分布,正态分布(高斯方程、正态分布曲线的特点),标准正态分布,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2.4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置信度与置信区间,t分布,可疑值的取舍(4d法,Q检验法、格鲁布斯法),显著性检验(t检验法、F检验法)。
2.5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位数,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有效数字的应用。
2.6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减小测量误差,检查和消除测定过程中的系统误差(对照试验、空白试验、校准仪器和量器、改进分析方法或采用辅助方法校正测定结果),适当增加测量次数减小随机误差。
教学任务:掌握误差的表示方法、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特点、减免与判别方法;掌握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定义、作用与两者的关系;掌握置信度与置信区间的定义、作用及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的计算;掌握数据取舍方法,显著性检验的含义和方法;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运算规则及数字修约规则;理解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重要性、方法与途径;了解随机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与t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准确度与精密度;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3.1滴定分析法简介:滴定分析法的过程和方法特点,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滴定的主要方式。
3.2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量的浓度,滴定度。
3.3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方法:直接配制法,基准物质,间接配制法。3.4滴定分析中的计算:计算依据,标准溶液的配制、稀释与增浓的计算,标准溶液浓度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与滴定度之间的换算,被测物质的质量和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任务:了解滴定分析法的滴定过程和滴定方式;明确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标定的各种方法及有关计算,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的浓度和滴定度);掌握有关标准溶液浓度的相互换算和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滴定过程和滴定方式;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教学内容:
4.1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换算,浓度常数、活度常数和混合常数,离子强度、活度系数和离子活度的计算。
4.2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分布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4.3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强酸(简),一元(多元)强酸(碱),强酸和弱酸的混合酸,两性物质的pH计算。
4.4酸碱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pH计算(一般缓冲溶液和标准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常用缓冲溶液。
4.5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理论变色点,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4.6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滴定:滴定曲线的绘制,滴定突跃范围及其影响因素,指示剂的选择原则,两种曲线的比较,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终点误差的计算。
4.7多元酸碱的滴定: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可行性判据,计量点pH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滴定中CO2的影响。
4.8酸碱滴定法的应用:混合碱的分析,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某些有机物含量的测定,极弱酸的分析,某些无机物含量的测定,非水滴定。
教学任务: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以及酸碱强度等基本概念;掌握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的区别,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的写法;掌握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踢分布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掌握酸碱平衡中溶液酸碱度的计算;掌握缓冲溶液的PH计算,了解缓冲溶液的配制与选择、常用缓冲溶液、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等概念;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变色范围,变色点,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常用的酸碱指示剂;熟悉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酸碱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滴定曲线的绘制及其有关的问题,熟悉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可行性判据,计量点PH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等;熟悉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和测定结果的有关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水溶液中弱酸(碱)各型体的分布;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酸碱指示剂;滴定曲线;终点误差;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第五章
络合滴定法(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5.1概述:络合滴定中的滴定剂,EDTA及其二钠盐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的特点。
5.2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络合物的形成常数,逐级形成常数,累 25 积形成常数,质子化常数,溶液中各级络合物型体的分布。
5.3络合滴定中的副反应和条件形成常数:副反应及各种副反应系数的计算,络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的意义和计算。
5.4 EDTA滴定曲线:滴定曲线的绘制,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5.6络合滴定指示剂: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指示剂的变色点,指示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5.7终点误差和准确滴定的条件:终点误差公式的推导及计算,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缓冲溶液与辅助络合剂的作用,最高酸度与最低酸度及最佳酸度。
5.8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分步滴定的可行性判据(有关计算),控制酸度法、掩蔽法(有关计算)、选用其它滴定剂和化学分离法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
5.9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直接滴定法,返滴定法,置换滴定法,间接滴定法。
教学任务:了解EDTA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和特点;了解络合平衡体系中各种形成常数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络合平衡中有关各型体的分布及浓度的计算;理解络合滴定中的主反应和副反应,掌握各副反应系数的定义和计算、络合物条件形成常数的意义和计算;掌握滴定曲线的绘制和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了解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指示剂的选择,常用的金属指示剂,掌握终点与指示剂的变色点的关系;掌握林邦公式及其计算,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掌握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了解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EDTA及其二钠盐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的特点;形成常数;副反应和条件形成常数;滴定曲线;络合滴定指示剂;终点误差;准确滴定的条件;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络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第六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6.1氧化还原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特点,标准电极电位、条件电位,影响条件电位的主要因素,条件电位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的判断。
6.2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氧化还原反应的机理,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主要因素(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催化和诱导作用)。
6.3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绘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的计算通式、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
6.4氧化还原滴定用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作用原理、变色范围及常用 26 的指示剂),自身指示剂,专属指示剂。
6.5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预处理的意义,预氧化剂和预还原剂的条件,常用的预氧化剂和预还原剂。
6.6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高锰酸钾法(方法的原理、方法特点、反应条件和应用范围),重铬酸钾法(方法的原理、方法特点、反应条件和应用范围),碘量法(方法的原理、方法特点、反应条件和应用范围),其它方法(硫酸铈法、溴酸钾法)。
6.7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被测组分和滴定剂之间的计量关系的确定。教学任务: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标准电极电位、条件电位和能斯特公式的意义,了解影响条件电位的主要因素,能运用能斯特公式计算任一电对的电极电位;掌握氧化还原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了解氧化还原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绘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的计算通式、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并与酸碱滴定曲线和络合滴定曲线比较;了解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类型及应用;了解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作用和要求;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的原理、方法特点、反应条件和应用范围;掌握氧化还原滴定结果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条件电位;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滴定曲线;化学计量点的电位的计算;氧化还原滴定用指示剂;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第七章
沉淀滴定法(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7.1概述:沉淀滴定法对沉淀反应的要求,银量法
7.2莫尔法:方法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的用量、溶液的酸度、防止吸附、干扰的情况),应用范围。
7.3、佛尔哈德法:方法原理,滴定条件(指示剂的用量、溶液的酸度、防止吸附、干扰的情况),应用范围。
7.4法扬斯法:方法原理,滴定条件(保护胶体、适当的酸度、适当的吸附能力、避光),应用范围。
7.5沉淀滴定法应用:可溶性氯化物中氯的测定,银合金中银的测定,有机卤化物中卤素的测定。
教学任务:了解沉淀滴定法对沉淀反应的要求;掌握莫尔法的方法原理、滴定条件、应用范围;佛尔哈德法的方法原理、滴定条件、应用范围;法扬斯法的方法原理、滴定条件、应用范围;了解沉淀滴定法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斯法。
第八章
重量分析法(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8.1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及特点:沉淀法、气化法、提取法、电解法。8.2沉淀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对沉淀形式的要求,对称量形式的要求。8.3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溶解度与固有溶解度,活度积与溶度积,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温度的影响,溶剂的影响,沉淀颗粒大小的影响,沉淀结构的影响等。
8.4沉淀的形成:沉淀的类型,均相成核,异相成核,聚集速度,定向速度。8.5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共沉淀现象(表面吸附,吸留与包夹、生成混晶),后沉淀现象,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8.6沉淀进行的条件: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稀、慢、搅、热、陈),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浓、快、教、热、再),均匀沉淀法。
8.7有机沉淀剂:有机沉淀剂的特点,有机沉淀剂的类型和应用。8.8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换算因素。
教学任务:了解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了解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掌握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及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理解沉淀的形成过程和各种类型沉淀的形成原因;掌握造成沉淀不纯的原因及其减免的措施;掌握不同类型沉淀的沉淀条件,理解均匀沉淀法的原理;了解有机沉淀剂的特点、类型和应用;熟悉有关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沉淀的形成;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沉淀进行的条件;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九章
吸光光度法(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9.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光的基本性质,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原因,物质的颜色与光吸收的关系,吸收曲线的绘制方法和作用。
9.2光吸收的基本定律:光吸收基本定律的推导,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吸收系数,摩尔吸收系数和桑德尔灵敏度,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其应用。
9.3分光光度法仪器:吸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信号显示系统)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9.4吸光光度法分析条件的选择:显色反应的要求,显色剂(有机显色剂与无机显色剂),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显色剂的用量、溶液的酸度、时间与温度、28 有机溶剂与表面活性剂、共存离子的干扰和消除),仪器测量误差,测量条件的选择(测量波长的选择、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参比溶液的选择)。
9.5吸光光度法的应用:定量分析(标准工作曲线法,示差分光光度法,解连立方程法),络合物组成的测定,酸碱离解常数的测定,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教学任务:了解光的基本性质,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原因,物质的颜色与光吸收的关系;掌握吸收曲线的绘制方法和意义;理解光吸收基本定律的推导和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摩尔吸收系数和桑德尔灵敏度的意义,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其应用;了解吸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掌握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及吸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掌握吸光光度法的主要应用;了解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吸收曲线;光吸收基本定律;摩尔吸收系数;桑德尔灵敏度;标准曲线;光度计的构造;色反应条件的选择及吸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吸光光度法的主要应用。
第十章
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0.1概述:分离的目的,回收率,分离率。
10.2沉淀分离法: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10.3溶剂萃取分离法: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分配系数,分配比,萃取率,分离系数;重要萃取体系;萃取操作方法。
10.4离子交换分离法: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和性质,离子交换亲和力,离子交换色谱法,离子交换分离法的操作,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
10.5液相色谱分离法: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
教学任务:分离效果的表示方法;各种分离方法的原理、特点、操作、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回收率、分离率、萃取率、比移值的有关计算;沉淀分离法;溶剂萃取分离法;离子交换分离法;液相色谱分离法。
第十一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1.1试样的采取与制备:气体试样的采取,液体试样的采取,固体试样的采取和制备(矿石试样、金属试样、粉状或松散物料试样),湿存水的处理。
11.2试样的分解:无机物的分解(水溶法,酸溶法:盐酸、硝酸、硫酸、磷酸、高氯酸、氢氟酸,碱溶法: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酸熔法,碱熔法,烧结法),有机物的分解(干式灰化法,湿式消化法)。
11.3测定方法的选择:根据对测定的具体要求,根据被测组分的性质,根据被测组分的含量,根据共存组分的影响等因素进行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11.4复杂物质的分析示例—硅酸盐的全分析。
教学任务:熟悉和了解试样的采取、制备和分解方法;了解对于某种元素的测定,应选用何种方法较为适宜;了解试样全分析的原理和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试样的采取与制备;试样的分解;测定方法的选择。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华中师范大学等主编,《分析化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二)参考书目
1、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2、林树昌、胡乃非主编,《分析化学-化学分析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3、彭崇慧等主编,《定量化学分析简明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4月
4、刘志广主编,《分析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加深学生对分析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正确熟练地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操作,较系统地学习化学分析实验的基础知识,学习并掌握典型的分析方法;树立量的概念,运用误差理论和分析化学理论知识,找出实验中影响分析结果的关键环节,在实验中做到心中有数,统筹安排,学会正确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和实验仪器,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持不懈的科学品质;通过自拟方案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课对象
化学专业函授本科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48 其中面授12学时
自学:36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
实验1:称量练习(3学时)
实验2: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实验3: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3学时)实验4: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实验5:混合碱分析(3学时)
实验6: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
实验7:铅、铋混合液中铅、铋含量的连续测定(3学时)实验8:水的总硬度的测定(3学时)
实验9:KMnO4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实验10: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3学时)
实验1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3学时)实验12:铜含量的测定(3学时)
实验13: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3学时)
实验14:盐酸—氯化铵混合液中各组分浓度的测定(3学时)实验15:石灰石或白云石中钙、镁含量的测定(3学时)实验16:醋酸含量的测定(3学时)
教学任务:选择4个实验题目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及进行综合、31 设计性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实验作风;增强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基本操作的规范化;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华中师范大学等四校合编,《分析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7月
(二)参考书目
1、华中师范大学等三校合编,《分析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7月
2、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3、刘约权,李贵深主编,《实验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系统介绍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仪器装置的结构及及仪器使用方法、各类仪器分析方法在测定物质化学组成、状态、含量和结构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类仪器分析方法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课对象
化学专业函授本科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140 其中面授35学时 自学:105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绪论(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1仪器分析简介
1.2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教学任务:理解仪器分析特点和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之间密切关系;了解仪器分析中各种分析方法和专用仪器,了解仪器分析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以及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了解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了解仪器分析的分类和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仪器分析,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方法;仪器分析的发展概况;标准曲线,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检出限。
第二章
光学分析法导论(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2.1电磁辐射的性质:波动性和粒子性,电磁波谱区,光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2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
教学任务:了解电磁辐射的性质和电磁波谱区,光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了解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电磁辐射;电磁波谱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光谱项。
第三章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面授5学时、自学15学时)
教学内容:
3.1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子跃迁类型,共轭作用,溶液对吸收光谱的影响,红移和紫移。
3.2无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d-d配位场跃迁,电荷转移跃迁,金属离子影响下的配π→π*位体跃迁。
3.3紫外分光光度计:基本部件,分光光度计主要类型和构造原理。3.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在有机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化合物的鉴定、结构分析)。
3.5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任务: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理解分子吸收光谱与物质结构的关系;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及主要性能和测定方法;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解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子吸收光谱与物质结构的关系;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四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面授4学时、自学12学时)
教学内容: 4.1概述
4.2红外吸收基本理论 4.3红外吸收光谱仪 4.4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教学任务:了解红外吸收光谱法的特点;掌握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理论;熟悉红外吸收光谱仪的结构;了解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理论;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
第五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5.1荧光分析法:基本原理(荧光的产生、荧光效率及影响因素、荧光强度和溶液浓度的关系、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荧光分析仪器(与吸光光度法比较),荧光分析法的应用(无机化合物的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析)。
5.2磷光分析法: 基本原理(磷光的产生和磷光强度、温度对磷光的影响、重原子效应、室温磷光),磷光分析仪器(与荧光分析仪器比较),磷光分析法的应用。
5.3化学发光法:基本原理(化学发光反应的条件,发光效率、发光强度、发光反应的类型),化学发光分析仪器,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
教学任务:理解荧光和磷光产生的机理;理解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荧光定量依据;了解荧光光度计的结构、测定方法和应用;了解磷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特点和应用;了解化学发光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特点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基本原理;仪器构造;应用。
第六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面授5学时、自学15学时)
教学内容:
6.1概述: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历史及一般分析步骤。
6.2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产生,谱线的强度(谱线强度表达式、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6.3原子发射光谱仪器:激发光源(直流电弧、低压交流电弧、高压火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棱镜摄谱仪、光栅摄谱仪、光电直读光谱仪)。
6.4光谱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光谱定性分析(光谱定性分析的原理、光谱定性分析的方法),光谱半定量分析的方法。
6.5光谱定量分析: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内标法的基本原理、摄谱法光谱定量分析原理、光电直读光谱定量分析原理),光谱定量分析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6.6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任务:、理解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理解各类激发光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光谱分析仪和应用;掌握光谱定性、半定量、定量方法;了解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分析的一般步骤;激发光源的作用与选择;光谱仪;光谱定性、半定量、定量方法。
第七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面授4学时、自学12学时)
教学内容:
7.1概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发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比较,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过程。
7.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原子吸收线(原子吸收线的产生、吸收线的轮廓与变宽),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化温度的关系(与发射光谱法比较),峰值吸收测量法。
7.3原子吸收光谱仪器:锐线光源、原子化器(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7.4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和抑制:物理干扰及其抑制,化学干扰及其抑制,电离干扰及其抑制,光谱干扰及其抑制。
7.5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7.6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教学任务: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掌握原 35 子吸收的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吸收线的轮廓与变宽;基态原子数与原子化温度的关系;峰值吸收测量法;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组成、各部件作用;干扰和抑制;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第八章
电分析化学导论(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8.1 电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电位分析法,电导分析法,库仑分析法,极谱分析法,电解分析法。
8.2化学电池:原电池,电解池。
8.3电极电位与液体接界电位:电极电位,液体接界电位,极化,过电位。8.4电极的种类:第一类电极,第二类电极,第三类电极,零类电极,膜电极,指示电极与工作电极,参比电极,辅助电极与对电极,极化电极与去极化电极。
教学任务:了解电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和电极的种类;了解化学电池的基本概念,电极电位的基本概念,极化与过电位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电分析化学方法的分类和电极的种类;原电池,电解池;电极电位,液体接界电位,极化,过电位。
第九章
电位分析法(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9.1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及响应机理: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玻璃电极(电极的构造、响应机理、玻璃电极的特性、PH的测定、其它玻璃电极),晶体膜电极,液膜电极,气敏电极,酶电极。
9.2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电位选择系数,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响应时间。
9.3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测量仪器,浓度与活度,总离子强度调节剂,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教学任务: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掌握玻璃电极的结构、膜电位及溶液pH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结构、膜电位及溶液氟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掌握一般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膜电位和选择性系数含义和测定离子浓度的方法;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构造、性能参数;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
第十章
极谱分析法(面授4学时、自学12学时)
教学内容:
10.1极谱分析法概述:极谱分析法的发展,极谱分析法的特点。10.2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极谱法装置,极谱波的形成,极谱过程的特殊性,滴汞电极。
10.3极谱定量分析:扩散电流方程式,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毛细管特性、溶液组分、温度),干扰电流及消除方法(残余电流、迁移电流、氧波、极谱极大、叠波、氢波和前波)。
10.4极谱波的种类及极谱波方程式:可逆波和不可逆波,还原波和氧化波,简单金属离子极谱波,金属络离子极谱波,半波电位的测定,可逆极谱波的判断。
10.5极谱定量分析方法:波高的测量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10.6极谱催化波:平行催化波,氢催化波,络合物吸附波。10.7示波极谱、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和溶出伏安法。
教学任务:掌握半波电位、扩散电流的概念;理解极谱分析原理、尤考维奇公式和极谱定量方法;掌握极谱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了解极谱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了解极谱波的种类及极谱波方程式;了解催化极谱波;了解示波极谱、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和溶出伏安法等近代极谱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半波电位、扩散电流;尤考维奇公式和极谱定量方法;极谱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极谱波的种类及极谱波方程式;示波极谱、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和溶出伏安法等近代极谱分析方法。
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法(面授4学时、自学12学时)
教学内容:
11.1概述:色谱法简介,色谱法分类,气相色谱分离过程,气相色谱常用术语—色谱峰、基线、色谱峰高、半高峰宽,色谱峰底宽,保留时间(保留体积)、死时间(死体积)、调整保留时间(调整保留体积)、相对保留值。
11.2气相色谱理论基础:塔板理论,分配系数和分配比,速率理论,分离度。
11.3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特点,气相色谱仪(气路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检测记录系统),热导池检测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火焰光度检测器,气相色谱流动相,固体固定相,载体,固定液,气相色谱定性分析(保留值与已知物对照定性、保留值经验规律定性、根据文献保留数据定性),气相色谱定量分析(定量校正因子、归一化法、内标法、标准曲线法)。
11.4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固定相的选择,柱长和柱径的选择,载气及其流速的选择,柱温的选择,进样条件的选择,检测器的选择。
11.5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仪器、类型,色谱分离方式的选择。教学任务:掌握气相色谱分离原理和仪器流程、流出曲线的相关术语;理解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及总分离效能的意义;理解气相色谱分析的操作条件选择;掌握常用气相色谱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理解气相色谱流动相和固定相的选择原则;掌握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定性、定量方法;了解气相色谱特点和在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掌握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原理和方法特点;了解液相色谱法的仪器、类型和色谱分离方式的选择。
教学重点和难点:色谱法原理;色谱流出曲线;塔板理论,分配系数和分配比,速率理论,分离度;气相色谱仪;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华中师范大学等主编,《分析化学》(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二)参考书目
1、刘志广主编,《分析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2、朱明华主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3、林树昌,曾泳淮主编,《分析化学-仪器分析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4、赵藻潘等主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
《物理化学选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物理化学是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目的是在已学过一些先行课的基础上,运用物理和数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研究物质化学运动形式的普遍规律。在大纲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与少而精的原则,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木理论,以增强他们在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课对象
化学专业函授本科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112 其中面授28学时 自学:84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气体(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1气体分子动理论 1.2摩尔气体常数R 1.3理想气体的状态图 1.4分子运动的速率分布 1.5分子平动能的分布
1.6气体分子在重力场中的分布 1.7分子的碰撞频率与平均自由度 1.8实际气体
1.9气液间的转变——实际气体的等温线和液化过程 1.10压缩因子图——实际气体的有关计算
教学任务:了解气体分子运动公式的推导过程,建立微观的运动模型,了解前人对问题的处理方法和过程;了解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能熟练使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知道摩尔气体常数R是如何获得的,使用时注意其数值和单位;了解分子速度和能量分布公式的推导。明确所得公式的物理意义;实际气体与理想气体不同,产生差别的原因何在? Van der Waals是如何提出他的气体状态方程式的;何谓对比状态? 为什么要引入对比状态的概念,会使用压缩因子图,了解对实际气体的计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气体分子运动公式;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子速度和能量分布公式;Van der Waals气体状态方程式。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2.1热力学概论
2.2热平衡和热力学第零定律——温度的概念 2.3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2.4热力学第一定律 2.5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 2.6焓 2.7热容
2.8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2.9 Joule-Thomson效应——实际气体的U和H 2.10热化学 2.11 Hess定律 2.12几种热效应
2.13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Kirchhoff定律 2.14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
教学任务:了解热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系统、环境、功、热、状态函数和过程和途径;明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能的概念。明确热和功只在系统与环境有能量交换时才有意义,熟知功与热正负号的取号惯例及各种过程中功与热的计算;明确准静态过程与可逆过程的意义;明确U和H都是状态函数,以及状态函数的特性;熟练地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在等温、等压、绝热等过程过程中的 U,H,Q和W ;能熟练地应用生成焓、燃烧焓来计算反应焓变。会应用Hess定律和Kirchhoff定律;了解Carnot循环的意义以及理想气体在诸过程中热、功的计算;从微观角度了解能量均分原理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本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方法的特点,状态函数、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的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一些应用。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3.1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不可逆性 3.2热力学第二定律 3.3 Carnot定理 3.4熵的概念
3.5 Clausius不等式与熵增加原理 3.6热力学基本方程与T-S图
3.7熵变的计算 3.8熵和能量退降
3.9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 3.10 Helmholtz自由能和Gibbs自由能 3.11变化的方向与平衡条件 3.12 G的计算示例
3.13几个热力学函数间的关系 3.14热力学第三定律与规定熵
*3.15绝对零度不能达到原理——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另一种表述法 *3.16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简介 3.17信息熵浅释
教学任务:了解一切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与Carnot定理的联系。理解Clausius不等式的重要性。注意在导出熵函数的过程中,公式推导的逻辑推理;熟记热力学函数S的含意及A、G的定义,了解其物理意义;能熟练地计算一些简单过程中的S,H,A和G,学会如何设计可逆过程;会运用Gibbs-Helmholtz公式;了解熵的统计意义;了解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知道规定熵值的意义、计算及其应用;初步了解不可逆过程热力学关于熵流和熵产生等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体系的过程方向与限度;熵与熵增加原理;熵的统计意义;熵与第二定律的微观含义;热力学第三定律;自由能。
第四章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及其在溶液中的应用(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4.1引言
4.2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 4.3偏摩尔量 4.4化学势
4.5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化学势 4.6稀溶液中的两个经验定律 4.7理想液态混合物
4.8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 4.9稀溶液的依数性 *4.10 Duhem-Margule公式 4.11活度与活度因子
*4.12渗透因子和超额函数
4.13分配定律——溶质在两互不相溶液相中的分配 *4.14理想液态混合物和理想稀溶液的微观说明 *4.15绝对活度
教学任务:熟悉多组分系统的组成表示法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掌握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定义,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在多组分系统中引入关系偏摩尔量和化学势的意义;掌握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及其标准态的含义,了解理想的和非理想气体化学势的表示式,知道它们的共同之处,了解逸度的概念;掌握Roult定律和Henry定律的用处,了解它们的适用条件和不同之处;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的通性及化学势的表示方法;了解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示法;熟悉稀溶液的依数性,会利用依数性计算未知物的摩尔质量;了解相对活度的概念,知道如何描述溶剂的非理想程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多组分系统热力学性质;偏摩量的概念与意义;理想溶液、Roult定律及Henry定律的意义;实际溶液与理想溶液和稀溶液的区别;活度的概念与意义;标准态的选用。
第五章
相平衡(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5.1引言
5.2多相系统平衡的一般条件 5.3相律
5.4单组分系统的相平衡 5.5二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 5.6三组分系统的相图及其应用 *5.7二级相变
*5.8铁—碳系统的相图
教学任务:了解相、组分数和自由度等相平衡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相律的推导过程,熟练掌握相律在相图中的应用;能看懂各种类型的相图,并进行简单分析,理解相图中各相区、线和特殊点所代表的意义,了解其自由度的变化规律;在双液系相图中,了解完全互溶、部分互溶和完全不互溶相图的特点,掌握如何利用相图进行有机物的分离提纯;学会用步冷曲线绘制二组分低共熔相图,会对相图进行分析,并了解二组分低共熔相图和水盐相图在冶金、分离、提纯等方面的应用;了解三组分系统相图中点、线、面的含义,学会将三组分系统相图用于盐类的分离提纯和有机物的萃取等方面。
教学重点和难点:应用热力学方法讨论相平衡体系的一般规律;典型相图的 42 制法、分析与应用;克劳修斯—克莱普朗方程、相律与相图的分析及应用;二组分凝聚体系。
第六章
化学平衡(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6.1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反应进度和化学反应的亲和势 6.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式 6.3平衡常数的表示式 6.4复相化学平衡
6.5标准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
6.6温度、压力及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6.7同时化学平衡 6.8反应的耦合 6.9近似计算
教学任务:了解如何从平衡条件导出化学反应等温式,掌握如何使用这个公式;了解如何从化学势导出标准平衡常数;均相和多相反应的平衡常数表示式有什么不同;理解rGm的意义以及与标准平衡常数的关系,掌握rGm的求算和应用;理解rGm的意义并掌握其其用途;熟悉温度、压力和惰性气体对平衡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和平衡常数的表示式;根据平衡常数就能求出在给定条件下反应所能达到的程度;各种因素对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
第七章
电解质溶液(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7.1电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 7.2离子的电迁移率和迁移数 7.3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7.4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因子 7.5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教学任务:掌握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电解定律,了解迁移数的意义及常用的测定迁移数的方法;掌握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的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熟悉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及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掌握迁移数与摩尔电导率、离子电迁移率之间的关系,能熟练地进行计算;理解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平均活度因子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了解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适用范围,并会计算离子强度及使用Debye-Hückel极限公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电解质溶液的性质与理论;电化学的基本概念;了迁移数的意义;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意义及它们的与溶液浓度的关系;离子独立移动定律;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平均活度因子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8.1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8.2电动势的测定
8.3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 8.4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8.5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8.6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8.7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8.8内电位、外电位和电化学势
教学任务:掌握形成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可逆电极的类型和电池的书面表示方法,能熟练、正确地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了解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基本原理和标准电池的作用;在正确写出电极和电池反应的基础上,熟练地用Nernst方程计算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了解电动势产生的机理和氢标准电极的作用;掌握热力学与电化学之间的联系,会利用电化学测定的数据计算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熟悉电动势测定的主要应用,会从可逆电池测定的数据的计算平均活度因子、解离平衡常数和溶液的pH等。
教学重点和难点:形成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可逆电极的类型和电池的书面表示方法,电动势产生的机理和氢标准电极的作用;热力学与电化学之间的联系;利用电化学测定的数据计算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正确写出电极和电池反应;用Nernst方程计算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第九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9.1分解电压 9.2极化作用
9.3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9.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防腐与金属的钝化 9.5化学电源
教学任务: 了解分解电压的意义,要使电解池不断地进行工作必须克服哪几种阻力;了解什么是极化现象,什么是超电势?极作用有哪几种?如何降低极化作用;什么是极化曲线?电解池与原电池的极化曲线有哪些异同点?各有什么 44 缺点和可利用之处;如何计算H2(g)的超电势?为什么在电解中研究H2(g)的超电势特别多;在电解过程中,能用计算的方法判断在两个电极上首先发生反应的物质。了解电解的一般过程及其应用;了解金属腐蚀的类型,了解常用的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基本原理、类型及目前的发展概况,特别是燃料电池 的应用前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电解作用中的一些规律;极化作用的原因。
第十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面授3学时、自学9学时)
教学内容:
10.1化学动力学的任务和目的 10.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法 10.3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10.4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 10.5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 *10.6基元反应的微观可逆性原理 10.7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0.8关于活化能 10.9链反应
10.10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
教学任务:掌握宏观动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反应速率的表示法,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和速率常数等;掌握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特点,会从实验数据利用各种方法判断反应级数,能熟练在利用速率方程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等;对三种典型的复杂反应要掌握其特点,学会使用合理的近似方法,作一些简单的计算;掌握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特别是在平行反应中如何进行温度调控,以提高所需产物的产量;掌握Arrhenius经验式的各种表示形式,知道活化能的含义,它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掌握活化能的求算方法;掌握链反应的特点,会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和速控步等近似方法从复杂反应的机理推导出速率方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宏观动力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即:反应速率的表示法,基元反应和非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和速率常数等;简单级数反应的特点,从实验数据利用各种方法判断反应级数,利用速率方程计算速率常数、半衰期等;复杂反应的特点,用合理的近似方法,作一些简单的处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rrhenius经验式的各种表示形式;活化能的含义;链反应的特点,用稳态近似、平衡假设和速控步等近似方法从复杂反应的机理推导出速率方程。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二)(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1.1碰撞理论 11.2过渡态理论 11.3单分子反应理论 *11.4分子反应动态学简介 11.5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11.6快速反应的几种测试手段 11.7光化学反应 *11.8化学激光简介 11.9催化反应动力学
教学任务:了解目前较常用的反应速率理论。特别是对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要知道它们分别采用的模型、推导过程中引进的假定、计算速率常数的公式及理论的优缺点。会利用这两个理论来计算一些简单反应的速率常数,掌握活化能、阈能和活化焓等能量之间的关系;了解微观反应动力学的发展概况、常用的实验方法和该研究在理论上的意义;了解溶液反应的特点和溶剂对反应的影响,会判断离子强度对不同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原盐效应)。了解扩散对反应的影响;了解较常用的测试快速反应的方法,学会以用弛豫法来计算简单快速对峙反应的两个速率常数;了解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光化学平衡与热化学平衡的区别以及这类反应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量子产率的计算和会处理简单的光化学反应的动力学问题;了解化学激光的原理、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了解催化反应特别是酶催化反应的特点、催化剂之所以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本质和常用催化剂的类型;了解自催化反应的特点和产生化学振荡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反应速率理论;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的模型、推导过程中引进的假定、计算速率常数的公式及理论的优缺点;计算一些简单反应的速率常数;活化能、阈能和活化焓等能量之间的关系;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定律、光化学平衡与热化学平衡的区别;催化反应的特点;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本质及常用催化剂的类型等。
第十二章
表面物理化学(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2.1表面张力及表面Gibbs自由能 12.2弯曲表面上的附加压力和蒸气压 12.3溶液的表面吸附 12.4液—液界面的性质
12.5膜
12.6液-固界面——润湿作用 12.7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 12.8固体表面的吸附 12.9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
教学任务:明确表面张力和表面Gibbs自由能的概念,了解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明确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与曲率半径的关系,学会使用Young-Laplace公式;了解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与平面相比有何不同,学会使用Kelvin公式,会用这个基本原理来解释人工降雨、毛细凝聚等常见的表面现象;掌握Gibbs吸附等温式的表示形式及各项的物理意义,并能用该式作简单计算;理解什么叫表面活性剂,了解它在表面上作定向排列及降低表面Gibbs自由能的情况,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大致分类及它的几种重要作用;了解液—液、液—固界面的铺展与润湿情况,理解气—固表面的吸附本质及吸附等温线的主要类型,能解释简单的表面反应动力学,为何在不同的压力下有不同的反应级数等等;了解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的区别,了解影响固体吸附的主要因素;了解化学吸附与多相催化反应的关系,了解气—固相表面催化反应速率的特点及反应机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表面现象;物相高度分散后的一些性质以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表面张力和表面Gibbs自由能的概念,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及与曲率半径的关系,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与平面相比有何不同,使用Kelvin公式; Gibbs吸附等温式的表示形式及各项的物理意义,并能用该式作简单计算;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的区别、化学吸附与多相催化反应的关系等。
第十三章
胶体分散系统和大分子溶液(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3.1胶体和胶体的基本特性 13.2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13.3溶胶的动力性质 13.4溶胶的光学性质 13.5溶胶的电学性质 13.6双电层理论和电势 13.7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13.8乳状液 13.9凝胶 13.10大分子溶液
13.11 Donnan平衡和聚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 13.12流变学简介 *13.13纳米粒子
教学任务:了解胶体分散系统的大概分类,对憎液溶胶的胶粒结构、制备和净化常用的方法等要有一定的熟悉;了解憎液溶胶在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点对胶体进行粒度大小、带电情况等方面的研究;了解溶胶在稳定性方面的特点,掌握什么是电动电位以及电质解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会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了解乳状溶的种类,乳化剂的作用以及在工业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凝胶的分类、形成及主要性质。了解大分子溶液与溶胶的异同点及大分子物质平均摩尔质量的种类和测定方法;了解Donnan平衡,如何较准确地用渗透压法测定聚电解质的数均摩尔质量;了解Newton流体与非Newton流体的区别,了解黏弹性流体的特点;对纳米材料的制备、特性等要有简单的了解,关注介观科学的发展,这是物理化学学科的新的增长点,必将会在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有不断的创新。
教学重点和难点:胶体分散系统的大概分类,憎液溶胶的胶粒结构、制备和净化常用的方法等;憎液溶胶在动力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点对胶体进行粒度大小、带电情况等方面的研究;溶胶在稳定性方面的特点,电动电位的概念、电解质对溶胶稳定性的影响,判断电解质聚沉能力的大小; Donnan平衡,用渗透压法测定聚电解质的数均摩尔质量。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编,《物理化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二)参考书目
1、万洪文等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2、印永嘉,奚正楷,李大珍编,《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3、邓景发,范康年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仪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二、教学目的通过仪器分析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有关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仪器分析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正确地使用分析仪器;合理地选择实验条件;正确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开课对象
化学专业函授本科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48 其中面授12学时 自学:36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内容:
实验1:发射光谱摄谱(4学时)实验2:发射光谱定性分析(4学时)
实验3: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光谱及溶剂性质对吸收光谱影响(4学时)实验4:紫外吸收光谱法定量分析(4学时)
实验5: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自来水中钙、镁含量(4学时)实验6: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4学时)实验7:电位滴定(4学时)实验8:极谱定性分析(4学时)实验9:极谱定量分析(4学时)
实验10: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水样中微量镉(4学时)实验11:气相色谱仪的启动、调试及性能测定(4学时)实验12: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4学时)
教学任务:选择4个实验题目进行教学。了解仪器分析方法和原理;了解分析仪器工作的基本原理,了解仪器的性能及主要部件的功能;了解操作程序和应注意的事项,学会正确使用仪器。
教学重点和难点:仪器分析方法和原理;分析仪器工作的基本原理。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教材
华中师范大学等四校合编,《分析化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7月
(二)参考书目
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 篇6
关键词: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社会发展需要。地理科学从古代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到现代的通才博才的需求,从古至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都举足轻重。现代社会在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地震、气象预报等领域均需要地理科学专业的人才,作为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努力培养创新能力,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要举措。
国家发展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一批能承担建设重任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注重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是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环节。
地理学科发展需要。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科学,内容包括从自然资源到人文环境,再到人地关系的协调等。这门涉及领域甚广的专业需要培养一批有全面知识、初级综合能力,能为国家当前重大建设问题献计献策,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地理学的工作者。地理学除了在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地震、气象预报等领域的发展外,近年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更为地理学的发展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这就要求培养一批更高层次的地理信息化人才。
学生自身发展需要。首先,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内在素质的核心。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学会所创,使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转为真正吸收的过程、转化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其次,创新是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率加快、陈旧周期不断缩短、转化速度猛增。在这种情形下,知识的接受变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知识的选择、整合、转换和操作,通过主动“构建”和“再创造”而获得新知识。再次,创新是当代大学生终身学习的保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职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指引下,大学生有能力在毕业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根据所从事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走出一条前人未走过的路,更好地达到完善自我和适应社会之目的,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二、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现状的分析
国家、教育界对于创新能力培养比较重视,在教育观念、育人队伍、教育机制等方面,从第一课堂角度出发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指导,从第二课堂角度出发进行活动、竞赛、科研等平台建设,从创新能力发展保障机制出发完善教学保障机制、激励导向机制和评价监控机制以及建设新型师资队伍等。在实践探索方面,教育部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列入“质量工程”,资助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此外,教育部推行的卓越计划和一部分高校正在进行的OECD 工程教育改革,都是将理论性课程向实践性、应用性课程转变,借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教改实验[2]。
但在目前的教育中,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创新的自信、勇气和毅力,动手实践能力偏弱等。地理科学专业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于一身,在这样的学科教育下,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存在一定的创新意识。但在真正面对地理科学创新时他们又没有自信和勇气,容易走入一些思想误区,认为创新是杰出地理学家才能做的事,而自己只是一般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普通学生,要创新谈何容易。有些学生虽然有自信和勇气去创新,但在过程中由于经受不住失败而轻易放弃,极度缺乏创新的毅力。也由于长期受讲解—接受式教育的影响,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虽已掌握大量地理科学理论知识,但地理实践能力较弱,也给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一定阻碍。
三、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发展阻碍因素的分析
1.从国家考试机制和地方经济层面分析
国家规定的高校专业考试仍以纸笔测试形式为主,注重纸笔测试的结果,评价机制又趋于片面。在这样的考试机制下,学生不得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时间长了,便养成不喜欢动脑的习惯,也不敢质疑,更别说探索新东西。
从地方经济来看,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由于财政资金不足,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使得教育资源整体严重匮乏。也因地区贫困落后,对社会一些企业和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小,使得企业向学校提供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匮乏,造成学生校外实践机会变少。
2.从高校教学环境与教学改革层面分析
地理创新教学环境有所欠缺。部分高校实践、实验教学设施不完备,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实验实践基地数量少[1]。尤其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高师院校,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相对缺乏,现有教师大多作风稳步,怯于大胆创新;由于经济原因,学校也不能为学生提供相对完备的地理实验器材、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建立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又相对不够完善,大多仍以纸笔考试为主,其它评价方式为辅;激励管理体制不突出,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奖励渠道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地理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受现行教学计划及全国高校课程结构影响,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对地理学综合性、区域性特征的学习与培养均分散于各门课程中,既无明确目标又缺乏完善计划。课时安排上,一般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四年总课时基本控制在2 800 课时左右,其中“两课”、大学英语、体育、实践教学和全校统一要求的通识教育课时,各院系不能调整,各类专业课、专业技能课的教学时数仅占总教学时数的60%[3]。地理课程内容也只注重理论讲解,不注重实际应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地理专业课学习时数变少,而地理专业课程内容又偏于刻板,造成学生对地理专业课的钻研热情度降低,也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地理教学忽视学生个性化。每个学生在智力、生理、情感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群体多样化,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需求的差异性日益突出[4]。因此,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5]。
地理实践教学力度不够。实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历来地理学的教学计划中都要安排一定时间在实验室进行专业实验,在野外进行专业实习。但是,由于师资不足,实习与实验经费短缺,实习基地少、课程多、任务重,许多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习或被迫缩短时间,只开展基础地理野外实习,有的甚至被迫取消;由于实验仪器设备陈旧、缺乏,教学时数偏少,实验课被迫缩短,多以基础地理验证性实验为主[3]。目前高师地理专业实践性教学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取,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自主的实践能力[6]。
3.从高师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层面分析
创新意识较薄弱。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即使已经考入高校的本科生,也很少有人去思考每一项操作背后的科学原理,更缺乏主动探索与尝试新知。多数学生还停留在模仿阶段,真正寻求创新与突破的很少[7]。部分积极参加地理创新活动的学生,目的大多也是为了评价加分,很少有真正以地理科学为兴趣爱好而参加的。他们对地理科学本身就理解不足,对地理科学这个专业的就业趋向也不抱多大信心。
地理专业知识不够坚固。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锻炼与提升。一些“学霸”、“考霸”坦言,过去觉得自己专业知识学得还不错,但真正到了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时,才发现课堂所学知识远远不够。当前本科教育宽口径的培养模式,使得大学课程与研究生课程存在一定脱节,出现大学生听不懂研究生的学术报告、本科毕业生不能迅速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等情况[7]。这都显示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有待增强。
四、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提升的策略
1.优化教育政策
国家规定高校地理科学专业考试可采用纸笔测试、科研论文和社会实践调查相结合的形式,既考查学生的地理科学理论基础,又考查学生的地理科学实践能力;评价机制可由原来单一的自上而下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转变为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等多元化主体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评价结果更客观、更公平。国家制定相应政策支持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优先资助贫困地区,解决教育资源严重匮乏问题,缩小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差距,为学生地理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2.创新教学机制
营造良好地理教学环境。高校要加强地理科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配备相对完善的地理实验器材,开放地理实验室,为学生平时的地理科研实验提供平台;改善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质量考核评价制度,设立相关奖励,为学生提供地理科研基金等,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
设置合理地理课程内容结构。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发展,既重视传统地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加强现代应用技能的培养,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通用性需要[3]。课程内容的编排要注重实际应用,如地理知识原理、规律等要注重应用到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地方,让学生觉得知识就在身边,创新也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5]。
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只有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与发挥,充分调动求知探索的欲望,也才能提出新问题、新方法,释放创新能力[8]。高校可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提升创新技能。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积极参与导师实验项目的研究,在导师指导下,学生完成科研项目的调研、设计、实践,得出可行性结论,最后撰写论文。支持大学生个性潜能的发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创新技能[5]。
加强地理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模块设计中,注意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相结合、课程实习与综合实习相结合、验证性实验与综合性实验相结合、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专业实习与教育实习及支教实习相结合、课程论文与毕业论文及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4],从而促进学生地理科学创新能力的提高。
3.增强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自主创新。高校可根据学生在地理专业学习上的兴趣爱好,成立多个自主研究小组,强化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自觉性。让学生了解全国各种学术科技竞赛,不仅鼓励学生参与本专业科研项目,还动员他们参与经济、管理及计算机等其它专业门类科技竞赛。有条件还可积极申请国家专利,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创新热情[9]。
夯实学科专业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其它一切科研和创新的根基,学生必须学好地理科学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在其刺激和启发下去实践创新,并在储备一定知识量之后才更有底气和自信去创新。
参考文献:
[1] 赵海军.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思考[J].人民论坛,2010(14):274-275.
[2] 高 洁. 人力资本视角下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以地方高校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65-67.
[3] 王爱辉,宋 勇,龙海丽. 地方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地理教育,2012(7-8):124-125.
[4] 赵希荣,朱中华.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高教论坛,2010(7):45-47.
[5] 吕 祥,周宝同,汤 莉,刘小波,徐 兰. “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14,34(3):113,114,117.
[6] 文星跃,董廷旭,刘 鹏.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改革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5(2):85-90.
[7] 白 莹. 地理专业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浅析——以西南大学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12(2):127-129.
[8] 周 峰.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J].教育评论,2014(1):66-68.
本科护理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索 篇7
1 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特点, 进行重组优化
目前我校给护理专业授课使用的有机化学教材是学校指定的、吕以仙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1]。全书共有两大部分, 绪论和有机化学结构理论、有机化合物知识介绍及在生活和医疗保健方向的应用, 全书共有十九章, 内容繁多, 理论深奥。教学学时的安排为理论课18学时, 实验课24学时, 总共有42学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 要想将全部内容都讲授完, 显然是不可能的, 此外学生来自不同学科, 各自的起点也不同, 所以在授课时, 必须结合专业特点。对此我们采取了有选择的教授, 对原教材适当调整和合理压缩, 这样对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非常有益。
1.1 突出重点, 解决难点, 各个击破
根据大纲和将来学生工作的需要, 选择与临床护理专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重点讲授, 如生物碱、维生素、糖、蛋白质及核酸等, 这些知识不仅与日常生活和人体健康有关, 而且还与其他医疗护理的基础学科有相关联系, 所以在分配学时的时候, 有侧重点, 将这部分内容重点讲解, 反复细讲, 把关键问题讲深讲透, 直到学生弄懂为止。而像绪论中的分子杂化轨道理论以及光谱学这方面的知识理论深奥难懂, 且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很少用到, 所以我们尽量压缩或只作一般性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知识就可以了。
1.2 重复的内容自学
教材中有些在中学已学过并且容易掌握的化学知识让学生自学, 如醇、酚、醛酮、碳水化合物、烷、烯、炔等化学物质的结构性质在高中化学已学过, 条件好的学校与之相关的实验也做过了。并且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熟悉, 不难学习和掌握, 因此我们先让学生自学, 做习题, 再进行抽查, 检验学生自学的效果;这样既解决了课时少的矛盾又培养和增强了学生自学的能力[4]。
2 教学方法的选用
有了确定的教学内容后, 怎样使学生学好是每个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 让学生掌握课程的知识, 所用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传统教学方法有“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法;有介绍知识的“启发式”教学法和“诱导式”教学法;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讨论式”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等等[2]。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体会是根据不同内容及不同学科来的学生, 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不能千篇一律, 一定要因材施教。如教材中的第一章[1], 它既是基础, 又是重点、难点和关键部分, 这一章如果学不好, 会影响后续学习。我们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自己预习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再自学, 提示学生预习时联系已学过的无机化学核外电子排布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间相互提问, 查阅资料文献;最后由教师上课提问, 讲解, 小结;课外辅导时解答学生的提问并给出习题的正确答案。这样一而再、再而三, 通过一系列的教与学的活动, 让学生把难懂的理论理解了弄懂了,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教师都感到这种教学方法效果较好。所以, 我们的教学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 有时用一种, 有时几种方法联合运用, 所以老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3 教学手段的完善
传统的教学手段, 以讲解、板书为主, 以实物、模型为辅。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0后, 他们思想活跃、脑子灵、反应快、知识面广, 所以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因此, 我们的教学手段也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要与时俱进。对此我们的做法是多重并举、灵活运用, 即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上加以现代多媒体的应用, 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比如教材中有关的分子轨道及有机化合物分子立体结构等;这些内容理论深奥, 高度抽象, 很难理解。我们通过多媒体的声、光、图、文地运用, 使这些抽象的微观的知识内容变成直观的清晰的动态的宏观的。如第一章第二节中的碳的杂化过程[1], 教师上课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根据掌握的知识和资料, 将碳的SP3→4个SP3, SP2→3个SP2, SP→2个SP杂化过程制成多媒体课件。教师上课时先讲解, 板书, 再放映多媒体课件, 这样由静止的变成活动的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再现了碳的杂化过程, 形象逼真, 学生们反映效果很好。这样不仅增加了现实感和趣味性,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4 加强学习自觉性, 培养良好的学习作风
教师想教好书, 让学生掌握好知识, 除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外, 学生的学习作风和学习自觉性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教师在教学时, 除了教知识外还要传授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树立良好的学习作风, 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高学习自觉性首先要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提高了, 学习自觉性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变原来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要你学”为“我要学”, 这样学习自觉性就会产生飞跃。要多种渠道提高学习兴趣, 除了上面谈到的多媒体教学, 化学实验等, 还要根据所教内容与化学知识把有关的一些生活素材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如与人体生命有关的氨基酸、蛋白质、微量元素、核酸以及日常生活中粮食、蔬菜、脂肪和各类广告中的保健品等都跟化学有关;还有大家新买的衣服一定要经清水洗过后晒干再穿, 千万不能买来就穿在身上, 因为商家为了使衣服样式和色彩更好看, 更整齐, 在衣服成型后包装储存时要喷洒一些甲醛和乙醛, 如果不进行处理对身体是很有伤害的。教师在教学中介绍了学生所见所闻, 亲身经历的例子, 让学生感到原来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生动具体有趣的事实, 使学生觉得学习有机化学用途广泛,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化学的教与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化学基本理论主要来源于化学实验。因此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式, 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论知识, 比较抽象且难懂难记, 但通过化学实验的验证后, 可使学生获得具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都知道前几年的“毒奶粉”事件, “毒奶粉”中掺入了三聚氰胺, 目的是为了增加奶粉蛋白质含量。当人体摄入有毒的奶粉后, 在胃酸的作用下, 解离成多种不溶于水的物质, 这些物质又与血液和人体中某些组织形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 随着奶粉不断地摄入, 不溶于水的大分子物质沉积在胃肠越积越多, 排不出去, 最后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甚至肾功能衰竭。又如前段时间食盐紧张, 有不法商贩和厂家勾结, 用工业盐冒充碘盐出售给居民, 广大居民不知道鉴别碘盐的方法从而上当受骗, 其实这只要根据我们学过的碘和淀粉的颜色反应知识就很容易辨别真伪。所以通过实验不但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 还加强了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了生活能力。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护理专业的学生工作后以操作为主, 所以我们加大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实验课时比理论课时要多。
6 改革考试方法[5]
以往我校不论哪个学科来的, 考试的内容都与临床专业考试内容一样, 这样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显然是不公平的, 同时也是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因为学生来源不同, 层次不同, 要求也不同, 所以考试的深度、广度及难易程度等都应有所区别, 不能一概而论。现在我们已将护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化学考试分别对待, 甚至护理专业的文科和理科来的学生考试也有所区别。
以前我们一学期只考一次试, 学生戏称“一锤子买卖”。只考一次试有很多弊端, 其最大的缺点是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 学与教的好坏只有教师说了算。虽然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但我们认为如果只是教师唱独角戏, 没有学生的参与, 那么教学活动就开展不起来。这对学生未来发展是不利的, 所以必须得改革, 不能一考定成败, 我们的做法第一是考试多元化。学生成绩由平时和期末两大块组成, 平时成绩是: (1) 作业; (2) 阶段性测试; (3) 实验成绩的平均成绩。期末就是学期结束后总的考试成绩。这几块成绩构成比例是作业占10%, 阶段测试占20%, 实验成绩占30%, 期末占40%。这样安排的好处是, 注重学生平时的努力, 使学生抓紧平时的学习, 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搞突击。第二是在考试内容上改革。考试的内容除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 还要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生自学能力及综合知识能力。如有一题:生活中有哪些用途与醛酮有关, 其根据是什么?怎样去区别醛酮?这个题目不是简单的简答题, 而是一个综合性的论述题, 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并具备一定的日常生活化学知识的积累, 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这样使学生既复习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知识, 又加深实验操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 教师上好每节课, 提高教学质量, 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提高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 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摸索和探究, 经过不懈努力的结果。这是一个艰巨而又长期的工作, 只有这样, 方能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
摘要:有机化学是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学好有机化学不仅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而且也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对怎样教好护理专业的有机化学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有机化学,护理,教学探索
参考文献
[1]吕以仙.有机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2]苗延青, 吴亚, 张小清.有机化学教学经验和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35.
[3]聂青红.制药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经验和体会[J].广东化工, 2010 (2) :115.
[4]郭秀玲, 姚书梅.药学专业无机化学元素部分教学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教育版) , 2005, 12 (7) :6.
护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篇8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创新能力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因素。新的医学模式的产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理教育要面向未来必须适应社会需求。本研究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对我校2010级护理本科学生进行改革, 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校2009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105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5人, 女100人;2010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103人作为研究组, 其中男7人, 女96人。两组在年龄、基础文化、高考分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专科升本科、留级、转学护生不计入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制订培养目标
学院本着“以人为本、创新为魂”的培养观念, 建立一套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以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培养专业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能独立承担临床护理及社区保健工作的创新型护理人才。
1.2.2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根据培养目标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融合, 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1]。对2010级护生采用渐进式教学模式, 从大学一年级开始接触临床, 并且每月到附属医院及养老院等养老机构服务, 将实践环节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在实验教学中, 改变了传统针对一项的操作, 教师示教, 学生进行练习的模式, 转变为小组团体学习, 每4~5人为一个小组, 以病历为中心, 小组成员互相讨论、研究,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和方法, 鼓励学生有疑问要大胆提出, 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三年级时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 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1.2.3 重视学院文化的培育
学院定期举办护理技能操作大赛活动;精心策划5·12国际护士节系列纪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综合素质, 激发创新潜能[2]。
1.2.4 改革考评方式
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测试、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小组学习汇报、综合能力测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1.3 效果评价
采用发放问卷的方法, 问卷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沟通技能、心理素质、职业道德, 一级指标共8项, 二级指标共50项, 二级指标按照“非常不好”到“非常好”分别赋值1~5分, 分值越大说明能力越强[3]。该问卷经过12名护理专家进行内容评价, 一级、二级指标的变异系数, 均小于0.20, 得到一致认可。于第3学年期末, 两个年级均对专业课教师 (随机抽取30名) 进行问卷调查, 而且两个年级护生进行自评。2010级教师和护生共发放问卷135份, 回收问卷132份, 回收率97.8%, 其中有效问卷130份, 有效率98.5%;2009级教师和护生发放问卷133份, 回收有效问卷131份, 回收率98.5%, 其中有效问卷130份, 有效率99.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专业课教师对两个年级护生的评价比较
见表1。
2.2 两个年级护生自我评价比较
见表2。
3 讨论
培养创新性、实践性强的人才是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的高校重点内容之一, 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学院多年以来, 培养了一大批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实践能力又强的护理本科毕业生, 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时代背景、个人知识基础、人才培养方式等, 临床护士的服务理念、业务素质、技术水平和人民群众多元化健康服务的需求存在差距[3]。因此制订适合学院具体情况、突出专业特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改革中, 学院将一些人文课程, 如《关怀理念》等纳入到教学中, 使护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潜移默化的人文知识熏陶, 同时缩减了理论课学时数, 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自由发展空间[4]。本研究中, 2010级学生在护理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均明显优于2009级, 说明改革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护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人文知识的能力有显著提高。
我院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 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身特色、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护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 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洪芳芳, 张萍萍, 陈才.护理核心胜任力本位教育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1, 25 (8) :2057.
[2]李伍庆.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创新教育的思考[J].护理研究, 2005, 19 (9) :1867.
[3]刘东玲, 杨培常, 李伟.护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 2010, 24 (10) :2707.
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 篇9
麻醉专业有其本身的专业特色, 高素质的麻醉专业人才应具备丰富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娴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快速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麻醉专业医学生是当今高等医学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了探索科学合理的麻醉专业本科生临床教学方法, 结合蚌埠医学院的实际情况, 我们对临床实习教学工作进行了改革,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
1 注重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和敬业精神
目前, 不少实习医生对医德内容了解不充分、认识不够, 医德教育存在不足[3]。针对这一现状, 我们要求带教教师每年的医德、医风考核必须优秀, 否则不能带教。在带教过程中, 带教教师要以严谨求实的态度、默默奉献的精神感染学生, 培养学生对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品德。此外, 带教教师要牢固树立麻醉专业思想, 强调麻醉医师是手术患者生命的“保护神”, 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岗位责任感。要求学生在麻醉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绝不无故离开手术间, 始终以患者为中心, 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2 严格管理制度, 规范麻醉工作流程
实习学生入科时就统一对其进行入科教育, 介绍科室的基本情况、工作性质和特点, 学习我科制订的《实习生工作岗位制度》和《麻醉科管理手册》, 了解实习考核办法, 使学生一开始就重视临床实习阶段的学习。严格要求学生, 使其自觉遵守劳动纪律, 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 坚决杜绝实习生擅自操作和处理患者病情。
学生刚进入临床实习时, 突然接触到各种麻醉技术操作和麻醉药品的使用, 很难在短时间内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此, 我们统一制订了麻醉前准备制度、麻醉技术操作规范、各种麻醉方法的选择指征、麻醉药物使用常规、相关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以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等, 帮助实习生克服畏难情绪, 使其迅速适应临床实习。此外, 要求参与临床带教的教师统一按规范的麻醉工作流程带教, 保证学生临床训练的规范性。
3 循序渐进, 注重临床技能培养
麻醉专业的特点之一是临床操作技能要求高, 且各种操作较多。我校麻醉专业学生在麻醉科实习期为6个月, 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相当困难。为此, 我们进行了如下改革。
3.1 重视实验课的作用, 发挥模拟教学的优势
模拟教学可以充分展现临床场景, 在现代医学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4,5]。我校建立专门的临床麻醉技能培训实验室, 可以对学生进行各项操作和各种麻醉操作流程模拟训练。我们在开展临床麻醉学理论教学的同时, 通过模拟教学对学生开展早期接触临床的教育。首先, 带教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复习基本理论, 并让学生了解各种技能操作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操作前准备、注意事项和并发症及其防治;然后让每位学生在模拟人上接受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教学, 使学生在实习前就对临床麻醉操作和麻醉流程有了基本的了解。
3.2 合理组织见习, 为临床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见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正式走向临床工作之前对临床麻醉有个基本的理解, 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 为以后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见习阶段,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临床, 较为紧张、依赖性强, 所以操作较慢且错误较多。因此, 该阶段的临床教学以演示和讲解为主。首先, 让学生熟悉进入手术室的要求, 掌握一些无菌操作的概念;其次, 对学生进行分组, 每组3~4人, 每组安排一名带教教师;再次, 教师通过讲解、演示操作、预设问题等手段使理论联系实际, 并逐层深入, 使学生熟悉术前访视、麻醉前准备、常见药品的药理及使用方法、麻醉实施与管理、术后镇痛及术后随访等。
3.3 实习阶段循序渐进, 逐步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
由于理论课程的学习与临床的跨度大, 实际动手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差以及实践所需的医学知识庞杂等, 学生在实习阶段经常操作失败或失误。因此, 我们采取“一对一”的带教模式, 本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 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麻醉工作中的操作技术。如先进行低位硬膜外阻滞和腰麻操作训练, 然后进行腰硬联合麻醉训练, 再进行高位硬膜外麻醉训练;先进行气管插管操作训练, 再训练双腔支气管插管操作。深静脉穿刺置管等技术通常在以上基本麻醉操作技术较熟练掌握后再进行培训。在实习后期, 进行心肺复苏训练和较特殊科室手术麻醉的围麻醉期管理训练, 如小儿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五官科等的麻醉综合管理训练。
4 定期组织专业知识讲座, 加强理论学习
麻醉学内容丰富, 几乎涉及各临床专业, 对解剖、生理、病理生理和药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因此, 我们根据实习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由所有带教教师集体讨论后每周安排一次专题讲座, 并不定期地组织小讲座。小讲座不由教师决定讲什么, 而是根据学生在日常理论学习和麻醉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拟订专题进行讲解。小讲座要求有一定的综合性, 并能紧密结合临床, 由带教教师进行讲授, 对理论课内容进行延伸和补充。专题讲座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资格人员讲授, 主要针对专业培训中的重点、难点做集中剖析,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麻醉管理水平。
5 将启发式教学与病例讨论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思维能力是临床医疗工作的灵魂。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不像临床技能那样可以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而较快掌握, 临床思维的培养要复杂得多。实习阶段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6], 因此, 我们在临床带教过程中特别注意启发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并鼓励他们去解决问题, 时刻注意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 我们开展以学生为主导的病例讨论, 内容主要包括病例汇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措施、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等。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 由学生对临床实践中碰到的各种问题、疑难复杂病例进行讨论, 要求学生自己准备、积极发言, 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病例讨论的目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启发学生的思维, 锻炼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习惯。
6 建立教学反馈机制, 监控教学质量
由于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涉及的教师较多, 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风格习惯的不同, 使得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不一致。因此, 我们根据临床教学工作计划、教学效果考核以及学生对教师和教学质量的评分等, 建立教学工作反馈机制, 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具体措施主要有:临床教学考核小组定期抽查各带教教师的带教情况和大、小讲座以及病例讨论准备的质量, 根据统一标准逐一进行质量分析并评分, 帮助带教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学生定期填写《实习带教教师教学质量反馈表》, 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教师, 并在以后的教学中跟踪检查, 督促整改。
7 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评价教学效果
以分管教学的行政副主任为首成立临床教学考核小组, 依据教学大纲制订相应的考核及评价体系, 对学生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的形式包括每月一次的笔试、每两月一次的临床技能考试以及实习结束时的出科考试。笔试内容主要以基础理论知识和病例分析为主, 重点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思路。临床技能考试主要是对学生临床基本技能 (例如气管插管、硬膜外穿刺操作等) 和临床岗位技能 (例如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等) 进行考核。出科考试包括理论和操作两部分, 内容涵盖临床麻醉知识以及麻醉相关专业的知识, 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
综上所述, 麻醉学是一门基础知识丰富、技术性强、风险大、设备依赖性强的临床综合性学科, 搞好五年制麻醉专业医学生临床教学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麻醉专业临床教学体系,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加强教学管理, 力争提高教学质量, 以培养高素质的麻醉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傅行礼, 李常淳.医学临床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0, 30 (2) :263-264.
[2]李立, 刘晓菊, 李冲, 等.关于当前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2) :105-106.
[3]赵小彦, 方九亿, 金世洋.实习医生医德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9, 34 (5) :450-451.
[4]Howley L, Szauter K, Perkowski L, et al.Quality of standardised patient research reports in the medical education literature:review and recommendations[J].Med Educ, 2008, 42 (4) :3503-3508.
[5]王科, 丁晓梅, 陈若平.临床医师模拟标准化病人在肾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3, 31 (21) :68-69.
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 篇10
随着中国的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会展教育随之呈“井喷”态势发展起来。尤其是中国会展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迅速,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教育部高教司财法处扬擎宇指出,截止到2007年,由教育部备案开设本科类会展专业的教育院校23所,其中21所院校有经济与管理专业、2所院校有会展技术与艺术专业,加上高职类的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数字非常可观。因此,如何实现高校会展教育有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是会展教育界面临的严峻问题。鉴于此,笔者从培养会展专业本科生能力的角度,对高校会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二、关于能力的界定
在西方心理学中,能力是指做一件事、完成某种任务所需要的能。这种能不是所说的物理上的能,而是指一种心理能量。能力有两大类:一种叫现实能力,另外一种叫潜能。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能力的概念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多数人倾向于把能力和活动联系起来,并从能力在活动中的作用以及构成个性心理特征方面揭示能力的概念。因此,我国心理学工作者通常把能力定义为:“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这样就把能力和知识与技能区分开来。
三、会展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层次结构
会展专业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必然要求培养具备多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并且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因地因时制宜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对于会展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掌握如此之多的知识和技能是一个相当芜杂的工程,即使从理论上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也并不意味着可以在实践中能够应用自如,这也是困扰很多高校会展教育工作者的难题,因此必须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创新实务人才培养方式,注重从提高能力的角度培养会展专业本科生,因为拥有了相应的会展从业能力的本科生可以更好地适应现在会展业形势的发展,更加自如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基于以上对会展专业层次的划分,高校应该为其所开设的会展专业有一个明确的定位,高校会展教育工作应该根据自身的定位培养会展专业本科生在不同层次上的能力。对于会展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其能力要求可分为核心能力、技术与技能和基本能力三个层次。
核心能力:会议的策划与管理能力、展览的策划与管理能力。具备熟练掌握会展业基本理论与知识,了解会展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对会展市场能够准确分析、开拓与策划的能力;具有撰写相应专业文案和基本交流的能力;掌握会展策划的能力与方法同会展综合组织与服务管理技能;掌握员工及顾客的心理,具有沟通交际与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与会展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及相关领域的活动能力;具有熟练的会展外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具有一般简单展示设计的能力。
技术与技能:掌握各类会展文案的写作技能;具备计算机操作技巧;初步掌握展示设计的技巧与方法。
基本能力: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一定的外语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查阅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市场调研和分析能力。
四、基于能力的会展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
(一)高校会展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培养目标
总体上来看,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会展专业战略人才即核心人才的培养;会展专业战术人才即专业人才的培养;行业性会展活动即通用人才的培养。该模式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在传授一般会展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突出会展专业特色,旨在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会展专业人才。
(二)高校会展专业本科生的能力培养模式框架会展领域内的复合型人才一定要德才兼备,善做事、会做人。不但实践能力强而且品行要好。传统的课堂教学要变“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能力”,关注会展行业及企业的用人信息,把它们与教学紧密结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有效培养会展专业本科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
会展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会展人才的培养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应该广泛地导入体验式教学,寓教于练,寓教于行,寓教于乐,寓教于演,实施“身临其境”教学手段。通过让学生模拟会展策划场景、组织学生参观调研和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虚拟的会展平台等课程设计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技术与技能和核心能力。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地位的确立, 会展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与之伴随而来的是对会展人才的大量需求和会展教育的崛起。
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 篇11
关键词:“学长法”;翻译能力;培养
一、什么是“学长法”
“学长法”是基于人文主义、建构主义、行为主义等理论,并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跨学科理论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称为
“学长法“,原因有四:一,使“学习”这项人类基本技能成为学生的“终生之长”;二,引导学生扩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达到“经度纬度之长”;三,鼓励学生学习他人之长,达到“以长励长”;四,立足于培养学生更强的职业和就业能力,达到“一技之长”。需要指出的是,“学长法”不是针对某一具体课程而进行试验的单一教学法,它主要是结合了就业市场对学生专业的需求,侧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和策略的引导,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本文主要探索如何运用“学长法”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翻译能力。
二、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大经济体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语言服务业水涨船高,社会对英语人才的翻译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从事跟英语行业相关的任何职业都离不开翻译能力,因此,就算不是翻译专业的学生,仍然需要提高翻译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翻译能力现状令人担忧。笔者对所教的英语专业2010级学生的笔译能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学生的翻译能力存在以下问题:
(1)双语能力较差
学生双语能力差的主要表现是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扎实、近义词误用、长句结构转换能力差、语篇意识薄弱、 死译的现象普遍。
(2)双语文化背景知识缺失
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由于双语文化缺失而造成的错误比比皆是。笔者曾利用一篇250字的有关英国西斯敏斯特教堂的小短文来做测试,要求一个有30人的班级在30分钟内完成这篇英译中的练习,不允许查字典。结果在有关西斯敏斯特教堂的文化背景的翻译,全班同学只有2个人知道这个教堂里面是有墓地的。由于同学们对西斯敏斯特教堂背景知识的缺失,他们的译文令人啼笑皆非。
(3)翻译动机不强,翻译主体性意识缺失
学生在做翻译的时候,经常就想着按时成老师的作业,拿个分数通过这门课程就可以了。他们几乎不主动进行课外的翻译练习,也很少对自己的翻译行为进行监督和总结,这就是翻译动机不强,翻译主体性意识缺失的表现。
(4)不善于使用翻译策略
学生们在做翻译练习的时候,由于词汇有限,双语能力较差,在翻译过程中很少想到要用什么翻译策略,都是直接读了原语就迫不及待地查字典,然后一遍译成,还沾沾自喜。丝毫不关心译文是干什么用的,在哪些地方需要变通。
(5)翻译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差
翻译软件的使用早已经成了西方翻译教学课堂必须教授的内容。然而,许多做翻译的学生嫌麻烦,想省时间,不愿意翻阅纸质字典,直接用在线翻译,然后抄上去,对于翻译工具的使用除了有道、爱词霸之外,不懂得要如何利用其他翻译的资源。
(6)对翻译目标不清楚,翻译职业能力意识缺失
在翻译实践当中,很多学生没有翻译职业的意识,不知道要询问译文的使用目的,不懂得如何和翻译发起人沟通,在遇到困难时,也不知道使用什么方法和策略去解决问题,这就是翻译职业能力的缺失。笔者认为,就算学生不是翻译专业的,但是翻译课程本身应该包括培养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要做翻译时所拥有的基本的翻译职业能力。
其实,造成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低下既有学生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对于学生方面来说,原因有以下几点:(1)翻译实践力度不够,翻译作为一技之长,必须要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方可习得、发展和提高,只靠每周2,3节课的翻译课堂是远远不够的;(2)学生翻译的能动性弱:大部分学生翻译动机不强,只想完成作业,拿到课程学分,课后不愿意主动去做翻译实践,不去扩展双语文化知识,不学习和揣摩翻译技巧,不重视翻译职业技能。教师方面也有原因:课堂教学时间较少;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落后,本身缺乏市场需要的翻译职业技能;不注意鼓励学生的翻译主动性;教学任务较重,无法跟踪学生课后的翻译实践。当然,学生翻译能力低下还有其他的因素,在这里重点针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来分析。
三、翻译能力内涵的构成
尽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能力低下是普遍现象,但是翻译市场上对英语人才或者对翻译人才的翻译能力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西班牙巴塞罗那翻译能力习得过程和评估专项研究小组(PACTE)( Proc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Evaluation)提出了史上最复杂的翻译能力构成模式:双语交际能力、语言外能力、转换能力、心理生理能力和专业操作能力。实验小组经过实验后,修正了翻译能力的构成模式。新的PACTE新的翻译能力模式包括5种子能力以及心理生理能力:
(1) 双语能力,主要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翻译活动时所必需的操作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由两种语言的语用、文本、语法和词汇知识等构成。(转引自王湘玲,汤 伟,王志敏,2008:105)
(2) 语际能力,主要指两种语言所涉及的文化、百科知识和相关的主题知识的掌握。
(3) 翻译知识,主要是对翻译的性质、过程和运作的表述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 ,包括翻译单位的种类和选择、翻译程序、技巧和策略、翻译问题的种类等。
(4) 工具使用能力,主要指运用各种资源和媒介的能力,涉及相关书面资料、人力资源、翻译工具、信息与通讯技术和资源的使用。
nlc202309051110
(5) 策略能力,主要是解决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技能,是至关重要的次能力,它协调各次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弥补其缺失和不足。
(6) 生理、心理能力,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效控制认知机制中的各种要素的能力,具体有生理、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包括记忆力、感知、注意力、情绪、创造力、逻辑能力等。
PACTE新的翻译能力模式十分清晰明确地提出了新形势下译者能力的构成,因此,在翻译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当根据学生翻译能力的现状和其构成的内涵来进行教学和指导。
四、“学长法”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培养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现状和内涵的分析,“学长法”研究小组提出了运用“学长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一些建议:
①教学生提高翻译能力的方法,使之成为其“终生之长”。
“学长法”的第一“长”就是使“学习”这项人类基本技能成 学生的“终生之长”。因此,教会学生学会如何提高翻译能力,让其自主学习提高翻译水平,就是一种“授人以渔”的教学管理方法。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亲自体会翻译的重要性,并且设计好每一次的翻译教学和翻译练习,然后着重培养学生如何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解决问题,让学会翻译 成为他们的终生之“长”。比如,要教会学生通过翻译提高双语能力,通过阅读和体验增加双语文化背景知识,教育学生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用不同的翻译工具和手段,培养学生的翻译职业意识。
② 扩展“学时”之长,提高学生“双语、双文化”之“长”
根据学长法第二点,就是扩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保持一定的英语阅读量,广泛涉猎百科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双语能力和文化能力。这两个方面不是一蹴而就的,讲究的是循序渐进,要扩展学生课后做翻译实践的学时之“长”,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翻译量,这样才有质变的基础。要扩展学时之“长”,翻译教师需要做好翻译练习、课后作业的设计,还可以通过成立翻译工作坊、举行翻译比赛等方式让学生课后积极参与到翻译学习当中,让学生自主地继续进行翻译学习。
③ “以长励长”,增强学生翻译能动性
“学长法”第三点是鼓励学生学习他人之长,达到“以长励长”。这个“他人”其实包括名人、老师、同学等。都说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本人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曾经用当今口译界的名人,比如国家领导人的翻译张璐、孙宁等的事迹来鼓励学生,同学们在惊羡之余,也暗暗努力提高翻译能力。在翻译作业讲评当中,一定要对翻译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并且把译文展现给全班同学看,这样会带动同学们对翻译的兴趣。学习老师之“长”也必不可少。因为老师提供的译文总的来说是比较标准和恰当的译文,学习老师的译文和翻译策略,对于翻译能力相对较低的本科生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④让翻译成学生的“一技之长”
培养学生更强的职业和就业能力,让翻译成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提高学生双语能力、文化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翻译职业能力,包括翻译知识、技能、翻译工具、翻译资源的使用以及在翻译过程当中需要的一切心理和生理控制能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职业能力最好就是通过真实的翻译任务来引导学生熟悉从接受翻译任务到最后审定译稿的过程,并要求学生通过撰写翻译日记的方式对整个翻译过程进行监督和总结,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翻译职业能力和意识。
五、结语
“学长法” 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本文在分析了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翻译能力的现状和翻译能力内涵构成的基础上,主要分析如何运用“学长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由于此方法设计到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只是做一些探析和实践,希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Christina Sch?ffner, Beverly Adab.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C].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House, 2000.
[2] PACTE. Building a translation competence model [A]. F.Alves (ed.). Triangulating Translation: Perspectives in Process Oriented Research [C].
Amsterdam &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3:43-66.
[3]何刚强.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应处理好五个关系[J]. 中国翻译, 1997( 2) .
[4]刘和平. 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J].中国翻译,2011,1.
[5]穆雷.翻译的职业化与职业翻译教育.中国翻译,2012,4.
[6]申连云. 中国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的缺失[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1) : 136 -140.
[7]仝亚辉.PACTE翻译能力模式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9.
[8]王传英. 从“自然译者”到PACTE 模型:西方翻译能力研究管窥[J].中国科 技翻译,2012,11.
[9]王树槐,王若维.翻译能力的构成因素和发展层次研究[J]. 外语研究, 2008 (5).
[10]王湘玲, 汤伟, 王志敏. 西方翻译能力研究:回眸与前瞻[J]. 湖南大学学报,2008,3.
[11]赵婵. 浅析“学长法”对综合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
化学专业本科生能力 篇12
翻译是指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述,或者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述出来,是两种符号之间的转化活动,而翻译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翻译结果的好坏。自1976年Wills首次提出“翻译能力”这一概念以来,其研究便成为翻译学研究的热点,译界专家学者们对翻译能力的内涵有着不同的界定,同时其内涵也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在不断的变化和完善。早期研究学者们发现翻译能力包含双语能力、转换能力和世界/主题知识;到了研究中期,学者们发现翻译能力的构成包括语言能力、文本能力、主题能力、文化能力和转换能力;而近现代以西班牙巴塞罗那的PACTE小组为代表的学者们则认为翻译能力应涵盖双语能力、非言语能力、翻译专业知识、专业操作能力、策略能力、心理生理因素等几个方面。虽然目前,翻译能力的研究——识别、描写、界定、分析其构成,尚处在探索阶段,但众学者无一不认识到翻译能力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概念,涵盖着多个方面的内容。尽管他们对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提法不一,但都集中关注构成要素分项能力中的“双语能力、文化能力、审美能力和转换能力(姜燕,2011:17)”。这一研究特点给翻译能力评估研究提供了线索,对翻译教学也有现实指导意义。
2 英语本科生翻译能力现状
翻译能力即是译者的职业能力,是翻译教学的目标,翻译能力的理论研究是翻译教学理论的核心问题,而翻译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根据教学大纲对英语本科生翻译能力的描述,要求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应初步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学生毕业时,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中文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通顺流畅。但在实际翻译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上述要求,从我国高校课堂作业和各种英语级别考试的反馈信息看,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质量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为1)态度不认真:翻译时对原文未加斟酌即匆匆下笔,翻译后又未能对作业进行真正反思,不能举一反三,对翻译训练敷衍了事;2)双语基础薄弱:背景知识缺乏,原文理解错误,做英汉或汉英翻译时,不能熟练掌握两种语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3)译文表达错误:学生对结构复杂的英语句子,要么过度重视规则,要么忽略规则,不能按照目的语的语法和表达习惯将译文组织成通顺易懂的文章,使译文生硬;4)工具书使用不当:当代很多大学生在查字典方面变的懒惰,往往过分依赖简易字典,做翻译时不考虑上下文的具体语义及全篇风格,直接从简易字典上照搬某个词的释义;5)知识面狭窄:很多学生平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很少涉猎其他书籍,不关心时事,因而常在翻译中犯常识性错误。
3 现状之成因探析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英语专业本科生通过两个学期的翻译课程学习,其翻译水平和能力与教师期望的效果和学生期待的目标之间还存在一些距离。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过程,探究英语本科生的翻译能力水平整体不高的原因也应从“教”与“学”两方面着手。
1)教之因:翻译能力培养缺失
翻译能力培养一直是翻译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但在翻译教学中却没得到真正体现,从教学的长远目标来看,翻译能力培养的缺失不利于培养合格的译者(朱芳,2010:88)。美国学者唐纳德.克拉力(Donald C.Kiraly)归纳了翻译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九个问题,既指出了翻译教学中翻译能力培养的缺失的现状表征:(1)缺少教学和翻译理论相结合的有系统的翻译教学模式;(2)在教学中未能把阐释和文化教学模式与语法教学模式相结合;(3)课堂上以教师为主;(4)学生(甚至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同时他也指出了教学中翻译能力培养缺失的原因:(1)在译员培训中未能使用其他学科(如社会学、人类学、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等)的相关研究和现代翻译学的研究成果;(2)对翻译过程的认识肤浅,过分强调语转换,忽视职业翻译中包括的社会和认知等因素;(3)未能对翻译过程进行实验性研究,从而未能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翻译和译者能力的模式,并进而确立翻译教学的方法;(4)未能明确译者能力的组成要素,从而不能区分持双语者的语言能力和译者的职业能力;(5)对于现有的和计划中的翻译课程缺少评价标准,不能评价课程的实用性、效果和某个特定课程(如把母语译成外语)的教学方式(吴波,2006:78)。翻译能力培养的缺失是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目前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不佳的主要原因。
2)学之因:学习主体翻译意识薄弱,自主能动性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学习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翻译意识。翻译意识是对翻译能力发展所需的要素的自觉认识,这种自觉认识可粗略划分为语言差异意识、文化差异意思、主题对话意识、目的意识和策略意思等(李宁,2010:78)。
但不容乐观的是目前很多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意识薄弱,对于各类文体的特征缺乏相对的感性认识,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缺乏一定的了解,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此外,不少学生对翻译学习还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翻译无非是两种文字之间字对字的转换,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再借助各种工具书,做翻译其实很容易。可一旦接触到翻译理论和经过一段的翻译实践之后,却感觉到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再者,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差,不注重知识的积累。翻译涉及的不仅仅是语言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政治、宗教、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对原文上述多方问题了解不够,译文的准确性就很难以把握,有时甚至还会出现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总之,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主要靠自身努力和不断学习积累,而目前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意识薄弱,学习自主能动性差是造成他们翻译能力不高的直接原因。
4 结束语
对目前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现状的问诊把脉最终还是为了能够指导翻译教学,使学
生达到语言学习的最高层次以提高翻译能力。鉴于以上分析的由于翻译能力培养缺失而造成的学生翻译水平不佳的现状,提示今后的翻译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可以从翻译能力构成要素的子能力即双语能力、文化能力、审美能力和转换能力入手,通过课程的优化设置,教材教法的科学选择,以及教学模式等的合理运用来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分项培养来实现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而鉴于学生翻译意识薄弱,自主能动性差而造成的翻译水平不高的情况,一方面要从学生入手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及翻译意识,另一方面还是要从教师及教学入手,加强教师的正面引导、严肃翻译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估。只有教与学双管齐下,学生的翻译能力才会有质的突破。
摘要:翻译能力研究有助于翻译教学的展开,该文浅析了翻译能力研究的特点,揭露了目前我国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不高的事实,并从翻译能力培养缺失与学习主体翻译意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两方面分别剖析了其成因,指出今后翻译教学要从教与学的主体分别入手,双管齐下才能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实现质的突破。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能力培养缺失,翻译意识,成因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
[2]姜燕.翻译能力研究探析[J].陇东学院学报,2011,22(3):15-18.
[3]姜燕,李强.从翻译能力的主体客体来看翻译教学中的翻译能力培养[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4):165-168.
[4]李宁.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探索---整体建构模式[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3):76-80.
[5]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33-38.
[6]吴波.论译者的主体性[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6:23,78.
[7]朱芳.从翻译能力培养的缺失论翻译教学研究的认知途径[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