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本科生(精选12篇)
地方高校本科生 篇1
近年来, 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扬长避短, 不断探索自己的办学特色。但由于底子较薄, 扩张过快, 致使地方高校办学规模和内涵难以协调发展, 在人才培养质量, 特别是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因此, 立足地方高校办学实际, 加强能力本位认识, 把学生能力培养提升到应有的高度和水平, 是当前地方高校办学中亟待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仅就地方高校本科学生能力培养如何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需求, 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从三个层面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初步探讨。
一、基本能力的培养
(一) 适应能力
对于地方高校的学生而言, 加强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 以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显得更为重要。为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 应构建立体层次的培养模式, 学校、教师、学生是这个培养模式中需要关注的焦点。学校应当为学生的培养提供必备的软硬件设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自身所学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 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地方高校的学生要从主观上加强沟通能力、沟通技巧的学习和培训, 教师应当努力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和细化培养方案。在教学环节上, 应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 引入国内外新颖、前沿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强调师生互动,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团队, 让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理念都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同时激励学生勇当团队发言人, 并适当地给予学分奖励。
(三) 自我学习的能力
地方高校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这就对学生的自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 需要学生具有自我探求、独立思考、自练和能动应变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同学的参与和帮助。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中, 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条件, 需要同学参与讨论和交流,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提高。
(四) 组织管理能力
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 地方高校应当尽可能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尽量担任一些社会工作, 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以使自己尽快适应就业岗位。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 注重实践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应紧贴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 同时应当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主体参与的氛围[1] 。
1.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中, 应强调学生的全程参与。在理论知识讲授“为什么这样做”的同时, 更应强调“具体怎么做, 做什么”, 学生既要学习理论知识, 更要动脑筋想方案, 要亲自动手动口, 全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
2.理论课授课形式要新颖。
改变目前一门课程由一个教师全程讲授的模式, 结合课程的特点由几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 以讲座的形式开设课程, 与企业实际联系较紧的教学内容亦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授课, 使授课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3.设置特色鲜明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在设置实验和实践环节时, 一定要突出本专业能力培养的特色。如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开设项目管理案例实训等, 通过这些反映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状况的实践课程, 能够显著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4.抓好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质量。
基于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基本就业去向, 在学生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工作中应当强调: (1) 选题要注重理论联系企业的实际; (2) 教师的指导应是全过程参与,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深入到企业实地指导[2] ; (3) 应聘请部分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二) 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改变已有教学理念。
(1) 地方高校的教师应改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状, 建立起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理念。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传授理论知识, 更要着眼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从学生自身来说, 应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与兴趣。应在学好专业课、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 主动通过适当的途径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培养对社会实践的兴趣, 并积极参与实践教育活动。
2.帮助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
引导学生先确定毕业后的职业目标, 再针对目标作出规划, 并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进一步调整。这样使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逐渐培养其实践意识, 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
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在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学生会与各个学生社团, 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通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寻找实践机会。
学校也可以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 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 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通过主动寻找实践机会, 使其能够了解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就业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 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三) 创造实践环境, 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机
地方高校应当加强教学改革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为学生提供相对优越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平台。首先, 在教学设计上, 应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指导的模式, 由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 然后在课堂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形成以案例、问题、项目为中心的教学组织模式。其次, 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利用各种实验工具和技术, 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运行和操作, 对本专业所涉及的领域的知识, 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提前做好准备。第三, 加强工学结合, 通过资源整合, 使教学过程能够与职业技能活动完全重合[3] , 这样也能使学生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 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大学的学习模式和中学不同, 自主性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征, 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学院及各专业系应当为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创造条件。笔者认为学校和学院应注重:
1.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重。
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和探索性实践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和组织。学校和学院一方面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持久性, 另一方面应当选择部分具有科研兴趣的学生, 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对希望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 让有经验的教师对其加强指导, 组织学生参加该门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术活动的定期开展。
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学术讲座, 组织校内学者和专家定期举行学术活动, 定期向学生介绍该门学科和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动态, 激发学生学术创新热情。开办创新论坛, 及时发表学生的观点, 凡是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活动, 都应给予鼓励与支持。
(二) 完善评价体系, 引导督促学生创新。
地方高校不应该仅将学生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作为评价的指标, 而应该把能够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和内容也纳入评价体系中来。在将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指标纳入学生评价体系的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这些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动态性原则, 并要强调突出重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
摘要:在高等教育不断扩张的同时, 大学生能力培养质量令人担忧。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的能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文章就地方高校本科学生能力培养如何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需求, 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从三个层面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地方高校,本科学生,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有毅.浅谈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 2008, (9) .
[2]徐伟君, 许伟.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 007, (3) .
[3]季本山.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中的作用[J].江苏高教, 2010, (1) .
地方高校本科生 篇2
8月31日上午,在2013年暑期我校工作研讨会上,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应邀莅校作题为《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转型势在必行》的专题报告。
吴仁华书记在报告中,分析了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紧迫性,阐述了地方高校转型需要明确的四个基本观念,以及工程学院在这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校党委书记潘玉腾指出,吴仁华书记的报告既是一场高端的政策解读,也是一次深入的实践指导,对我们进一步了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了解国家政策,推动学校转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将报告内容摘选如下:
2013年6月28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正式启动了“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
一、推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转型的紧迫性
1、产业升级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迫切要求
伴随技术革命对生产力格局和生产方式变革的急速推动,我国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开始经历从低端制造到中高端制造的转型,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石油、电力行业,数字化、自动化装备的引进和使用,使得生产操作一线对技能型基础工种的需求量激增;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机器人“入侵”制造业,很多企业面临机器人生产研发、维修等工程人员的难求之苦。
因此,适应产业升级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
2、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人才供求关系的逆转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再到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才供求态势发生逆转,2011年至2020年,大学每年毕业700万人,进入白领岗位的比例继续降至55%左右,也就是说,比例接近一半的大学毕业生需到“灰领”、“蓝领”岗位就业。据教育部对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排名的结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职院校,第三“211”大学,第四独立学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
为什么会出现结构性失业?
社会进步需要越来越多具有实用技能的高技术人才和熟练专业人才,需要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做知识技能型的工人、农民和第三产业从业者。然而,中国高等教育现有的人才培养结构变化与此背向而行。
一些院校特别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定位模糊、办学同质化;加之办学经费与条件所限,大量举办文科类、管理类学科,造成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脱节,培养的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既造成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又造成产业转型升级瓶颈难以突破。
因此,对高等学校加强分类指导、分类改革,引导地方新建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和建设工业强国的迫切需要。
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于一体的新型大学。目前,对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认识还有不一致,政府对于转型发展的支持政策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在当前还迫切需要加强战略发展层面和具体推进层面的研究。
二、建设应用技术大学需要明确的几个观念 1.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要遵循大学的本质
大学主要有四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应用技术大学为转型目标,同样是要实行高标准、高要求,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与高水平企业合作、建设高水平双师型师资、引入先进实训技术装备、构建先进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层次和水平。
2、应用技术大学并非高职高专的延伸
我们要清晰地认识,高职高专与应用技术大学拥有自身特定的历史使命和服务面向。应用技术大学不是高职高专的延伸或升级,两者各有侧重、各司其职、互为补充,满足社会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层次定位人才的需求,不可相互取代,更难以简单跨越。
应用技术大学定位在本科层次上,强调用开放的视野和先进的理念办学治校,以学科建设带动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调整、实验室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各方面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其人才培养以知识运用为重点,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的应用性技术创新能力。除了人才培养外,应用技术大学还要成为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积累的重要战略平台。
3、应用技术大学必须同样要重视科学研究
衡量应用技术大学的水平,是以技术积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基准,因此,科学研究对应用技术大学水平的提升同样至关重要,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在人才培养上,应用技术大学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着力培养产业结构需要的实际应用型人才。在科学研究上,应用技术大学更关注“脚下”,积极创造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围绕服务企业增强技术能力,着力于推动生产管理一线的技术进步及区域产业升级,同时努力在开展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发挥自身作用。
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要建立起更为有效的推进科学研究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将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将科学的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向教学转化,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讯息向学生传输,带领学生到地方企业和行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锤炼。
4、应用技术大学更强调关注区域内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应用技术大学强调的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要求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要求,对于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校企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特别是重大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坚持争取国家项目不放松的同时,加大力度推进与企业、与地方的深度合作。一般意义上,应用技术大学类院校是教学型大学。围绕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是这类大学的最本质任务。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是这类大学好坏的最重要标志。
要面向全体学生,认真审视现有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对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要下决心调整或者重新思考专业建设方向,对受到社会和企业欢迎的专业要切实建设好,严格控制专业数量,着力保证每个专业的教育质量都能达到较高水平,深入推进已经确定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开展起来并努力取得实效,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上。
地方高校本科生 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 本科生导师制 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罗国基(1965- ),男,江西乐安人,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公共行政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江西 抚州 344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6年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资助项目“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我省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XJG06-10-25)。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52-03
“导师制”最早创始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指导,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强调因材施教。在我国,长期以来导师制是针对研究生设置的,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和辅导员制。近年来,随着招生范围扩大和高校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如何保证高等教育质量不下降并稳步提高是摆在每一所高校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我院从2005年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为了解导师制的运行状况及实施效果,我们特做此调查。
一、调查方法
本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并运用统计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调查问卷分学生问卷和导师问卷。我们对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04级和05级法学、中文和艺术三个系的学生与本科生导师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其中,学生问卷在法学系发放46份、中文系发放27份、艺术系发放27份,共计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3份,回收率为93%。本科生导师问卷发放40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回收率为87.5%。
二、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本调查由调查对象的构成、导师的指导状况、导师制的作用及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四个部分组成。为求得比较客观真实的调查结果,我们的分析将通过生师问卷比较的方式进行。
(一)调查对象的构成(见下表)
(二)导师的指导状况
导师的指导状况是本调查中的主要内容,是衡量导师制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我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调查:
1.指导人数、频度。(1)问题1:“你认为导师指导多少学生为宜?”52%的学生认为导师指导人数为6人最佳,26%的学生认为4人为宜,而14%的学生认为2人最合适,还有8%的学生更倾向于10人配备一位导师。而53%的导师选择10人以下,27%的导师认为6人以下。这反映了绝大多数师生都希望导师指导的学生越少越好。但实际上对于我院而言,低师生比的问题比较严重,指导老师人数有限,而学生人数又相对过多,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这是我院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导师制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2)问题2:“你认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频度?”调查结果见下表。
从上表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与导师交流周期的最大吻合度是一个月1次,生师人数分别占19%和17%;其次是半个月1次,生师人数分别占28%和34%;而最短为一周1次;最不吻合的是两个月和不固定两个选项,分别相差31%和24%。从学生问卷来看,41%的学生认为老师两个月见面1次。而导师问卷结果表明,指导学生不固定占36%。这表明,导师在指导周期上参差不齐,近半数师生之间没有能够固定地指导、交往,与学院要求差距较大。这直接影响了导师制的运行效果。
2.指导途径。(1)问题1:“在与导师(学生)的交流中你更倾向于哪种指导?”有58%的学生更倾向于集体与个别相结合,而36%的学生认为导师需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剩下6%的学生希望在集体中找到交流的感觉。在导师问卷中,52%的导师选择集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48%的导师选择集体指导的方式。这表明集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生师问卷的吻合度较高。同时也反映了对部分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有所忽视及对集体指导的不认同。(2)问题2:“在与导师(学生)的交流中,主要的方式方法?”选择“由导师召集进行交流”的学生人数占62%,30%的学生选择“由导师非定期召集”,而选择“学生主动找导师”的学生仅占2%。在导师问卷中,选择“由导师定期召集”和“不定期主动召集”进行交流的各占50%。可见,导师与学生交流大部分并无规律性,且学生显得相对比较被动。
3.指导内容。(1)问题1:“你认为本科生导师指导的侧重点是什么?”52%的学生认为导师应把导学、导研、指导适应大学生活、指导设计职业生涯融为一体,综合进行指导。04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导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设计学生职业生涯中,所占比例为13%。而在导师问卷中,25%的导师认为本科生导师指导的侧重点是导学,31%的导师认为是指导大学生活,34%的导师选择了根据不同年级有所侧重,另有10%的导师认为应把侧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上。显然,对本科生导师指导的侧重点,不仅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侧重点迥异,而且师生之间差异更大。导师指导侧重点的不同必然影响学生的多样化实际利益需求,进而又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运行效果。(2)问题2:“你更倾向于何种类型的导师?”63%的学生认为专业教师更适合,11%的学生认为行政管理人员更适合做他们的导师。这表明专业教师担任学生导师更受学生认可,其优势是可更专业地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因为这样对于学生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3)问题3:“导师主要采取什么方法指导学生?”51%的导师和43%的学生选择言传身教,40%的导师和38%的学生选择共同探讨,另有7%的导师和12%的学生选择专题发言。这表明,言传身教和共同探讨两种方法师生均比较认可。
4.指导效果。(1)问题1:“你担任学生导师的动机与目的?”在我们所设计的“向学生展示自身形象”“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为评职称职务做准备”和“获取一定报酬”四个选项中,所有的导师均选择了为了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此相关的问题是,导师在回答“在教学、科研和行政事务比较繁重的情况下,你认为担任导师会对工作产生什么影响?”这一问题时,74%的导师认为并不矛盾、可以相互启发;另有26%的导师认为忙不过来,投入的精力较少。这表明导师的动机和目的是纯洁和明确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担任学生导师必然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产出不明显。这就是为什么导师在回答关于导师制的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时,73%的导师认为导师制评价机制不合理,而仅有18%的导师认为投入与报酬基本合理。而下面的实施效果调查也从反面表明,愿望与过程、结果并不总是具有一致性。(2)问题2:“你对导师制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5%的学生对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很满意,47%的学生对导师制的效果不太满意,还有19%的学生对于我院实行的导师制非常不满意。虽然我们师生的互相熟悉了解达到了一定程度,调查显示,72%的导师认为比较了解所指导的学生。但来自学生的结果并不乐观,71%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导师的教学、科研及个人品质仅有一点了解,61%的学生认为导师对自己的了解一般。这反映出不少师生之间的沟通还比较缺乏。可见,导师制从效果上看还是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再看学生对导师的评价,3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导师很认真负责,履行职责,32%的学生认为导师没有认真履行职责,37%的学生认为导师的指导缺乏针对性,且无具体规划和措施意见。造成导师制运行效果不佳的原因很多。就学生信任度而言,大部分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惑一般都找同学倾诉或帮助解决,这一比例高达70%,而仅有5%的学生会在困惑时寻求导师的帮助,这表明由于导师与学生之间了解与交流较少,学生对导师产生了信任危机,这是造成导师制运行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三)导师制的作用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是否有必要?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我院04、05级93人中,有79%的学生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对于本科生培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82%的教师认为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可见,绝大多数师生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四)结论
通过调查和比较分析,我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本科生导师制形式化程度较浓厚,活动方式比较单一,师生比例不协调,师生间沟通交流较少,本科生导师制难于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导师制指导内容不够规范。导师对自身职责和工作目标不够明确,部分导师难于做到尽职尽责。三是导师制考评机制缺乏科学性,且与之配套的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效果及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对策和建议
(一)结合实际,加强针对性指导
指导方式应结合我院师资条件、教学科研状况、学生素质、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等实际,选择不同类型。目前,本科生导师制基本上分为综合导师制、年级导师制、英才导师制等不同类型。由于我院班主任和辅导员制度的存在,与综合导师制必然产生职能上的重复,难于协调两种制度的职能,加之生师比问题突出,因而不适宜采用。而英才导师制由于其覆盖面过小,闲置和浪费了导师资源,因而也不适宜采用。相对而言,年级导师制由于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大学生活适应、学习方法、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的指导,可以有效地克服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加之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自主能力,就不再需要配备导师了,因而比较适宜。同时,为求得导师制的良好效果,应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多样性,如利用电话相互联系或网上交流、导师经常下寝室、学生经常登门请教等加强学生与导师间的交流与了解,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导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学习兴趣和个性特征,制订并实施具体计划,通过导师论坛、专题讲座、谈心交流、学业辅导等形式,采取集中和个别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此外,在指导要求上,既要倡导导师找学生,也要要求学生主动找导师,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以增强指导实效。
(二)强化导师队伍,明确导师职责
在进行导师筛选的过程中,挑选专业业务好、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老师担当本科生的导师是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几年,随着我校扩大招生,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但与此相对应的师资队伍建设却严重滞后,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本科生导师的数量不能适应本科生导师制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应严格控制学生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以稳定导师队伍,激发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适当招收部分在读研究生来充实导师队伍,使师生比保持在理想状态。此外,应明确导师职责,这既是加强导师工作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衡量和考评导师工作的客观依据。具体而言,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大概分为以下几项:一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计划,对学生的专业学习、选课过程给予指导。二是定期组织学习讨论,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情况,对学生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三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充分地发展。
(三)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评体系
一是学院应建立导师培训制度,提供有关信息,使导师懂得如何去导。如为保证导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选课,教学管理部门可利用课余时间让导师集中学习学分制的有关管理规定,使导师了解学分制的管理模式、选课过程的操作;学院和各系可组织导师学习,使其了解本专业培养计划,熟悉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与选修课等课程的安排情况;学院可为导师提供所指导学生的有关信息,如学习、奖惩、家庭情况,以便于导师因材施教;学工部门应向导师发布毕业生就业行情及市场信息,以方便导师为学生就业出谋划策。二是完善导师岗位目标责任制和具体考评办法,对导师在任期内的德、能、勤、绩定期进行考核并记入档案,对导师的考核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要把考核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奖酬金结合起来。学校可设立本科生导师奖励基金,对工作突出的优秀导师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认真履行导师职责、考核不合格的导师加强教育管理,甚至取消其导师资格。三是建立健全监督体制,采取灵活多样的监督方式,如在学工或教科办设立意见箱,向广大学生做定期导师成果调查,接受学生提出的建议和批评;加强监督网络,拓宽监督渠道,保障言路畅通等。
[参考文献]
[1]李达轩,曾凡东.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3-06-06.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探析 篇4
一方面, 金融危机以后, 世界经济形势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 自2000年以来, 尽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但由于师范型专科学校整合升级而来的地方本科高校面临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 学生的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同时, 受到区域经济发展过慢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毕业季出现就业难和扎堆的情况。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对应用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不仅涉及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宏观结构的改革, 更涉及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方法等微观结构的调整。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只有通过转型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匹配, 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才能达到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要求。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与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也都基本上按照“老本科院校”向综合型大学的方向进行发展, 既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办学的综合水平也比较低下。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 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地方型本科院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设置的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 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 专业设置大多是在原来基础上建设的本科专业, 虽然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 但随着学校发展陆续新增的专业往往只盯住所谓“热门”专业, 不仅缺乏整体规划, 而且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 导致新增专业与地方社会经济结构严重脱节, 并不能起到服务地方的作用。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也是按照“老本科院校”重视学术型内涵建设的模式进行的, 缺乏自身的特色, 不能突出办学优势。
2. 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新建本科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对于传统优势专业就业走下坡路的时候进行停招或者减招, 使得此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强大但日益过剩。与此同时, 大部分新增热门专业却面临引进人才困难等问题, 使得此类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且增速缓慢。于是, 逐步出现了“同校, 不同工, 却同筹”, 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大锅饭”的局面, 这种情况严重打击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严重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发展。
3.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转型问题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就是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 一方面, 大部分的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都是接受传统的高等教育, 只会理论知识, 没有一线行业或企业实践经验, 动手能力薄弱;另一方面, 地方性本科高校由于编制以及政策等原因, 基本不会对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或管理人员任专职教师。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任重而道远, 主要还是要靠对已有的师资队伍进行自我转型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 部分教师必须面临这转型这一问题, 可能不仅是实践转型, 还有专业转型。
4.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虽然是教学为主的高校, 但是科学研究是本科院校基本职能之一, 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仍然将科研条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 科研设施、科研力量、科研成果有一些改观, 但受科研总体实力差、科研成果水平低、职称科研严重、经费少等方面的制约, 科研方向与社会实践和地方经济严重脱节。
地方本科型高校向技术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同时, 要协调好职称评审条件中到底以科研为准还是教学为重的辩证关系, 到底是应该偏重于产业的效应还是偏重于论文的质量。如果不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势必打击教师从根本上转型的积极性。
三、政府、社会及高校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
地方高校的转型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在艰难的转型过程中摸索着自身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在讨论如何改革和转型之前, 首先要做到溯本清源——高校的转型必须要以政府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导向, 并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主体。下面, 从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来讨论, 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 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配套措施, 积极参与到高校改革中来
尽管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对高校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要求。但通常最有改革意愿与需求的是地方性本科高校, 而大部分地方性本科高校隶属于省级教育部门, 因此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为地方企业与地方高校发展服务, 应出台一系列适应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其中, 在促进校企的全面深化合作方面, 地方政府应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 要打破省属高校被市级政府边缘化现象。
2. 地方企业应制定人才培养与储备策略, 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
地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策的支持, 也离不开当地人才的支持。目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无论是政策还是教育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政策制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来, 要积极为自身的创新发展谋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智力支持。
地方企业要积极发挥行业的参与指导作用。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 建立实践育人基地, 促使培养更多适应于本企业及本行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投入的最小化、利益的最大化, 建立起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
3. 地方高校应该在主动跟进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
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的调整通常周期较长, 地方高校应抓住机遇主动出击, 要为转型谋求更多的机会与资源。转型发展学校不仅要重新审视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定位, 明确转型发展方向;而且还要针对教改、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以及教学梯队、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制等方面的建设, 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安排。不仅如此,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必须立足地方,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邀请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改革中来,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之间对接,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总之, 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又好又快地转型, 三者缺一不可, 而高校转型的成败关系到社会经济结构能否成功转型。
四、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四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1. 建立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目前, 高等教育主要以全日制的在校生为主, 生源主要来自于通过高考的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教育途径和教育方式的单一, 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人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及人才选拔模式。尽管部分地方高校对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笔者认为, 对口招生针对的人群绝大多数还属于中职升学, 但社会中熟练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仍然有进一步深造的需要, 我们将改革的注意力放在统招生与对口生的培养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了继续教育的改革。地方高校应该充分挖掘与发挥继续教育的潜在需求, 在“全民教育”的基础上促进“终身教育”, 做好了这一点, 地方高校将会迎来第二次的招生高峰。
2.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
地方高校要向应用型、实践型转型, 就必须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 将职业技能比赛提升到战略高度。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以及电子大赛等专业性比赛要进一步扩大宣传, 使其深入人心。要将职业技能比赛深入到学校每一个教职工的内心。进一步重视职业技能型比赛, 以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并以此提升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教师转型打好基础。要建立起职业技能比赛与成果转化的机制, 积极考虑将各项比赛的技术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有了经济效应的成果, 才会更受社会的认可和企业的青睐。
3. 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制”
尽管大部分地方高校实行了“学院制”, 但没有实现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二级学院在专业设置、聘用教师等诸多问题上没有话语权, 基本处于被动维持执行学校有关工作要求的状态, 致使学院制有名无实。要想进行深入改革,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及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地方本科高校要转型发展, 必须从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出系统化的改革, 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的主体地位——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要“简政放权”, 推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 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 并且各项办事手续及流程应进一步简化, 提高办事效率。
4. 建立健全“人才战略机制”
学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实际执行的教师, 因此, 学校的改革发展不得不考虑教师的个人发展以及教师质量的问题。笔者认为, 应着手解决以下问题: (1)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该去掉职称门槛, 以“唯才是用”为标准。 (2) 协调好职称科研与以实践为重的转型之间的矛盾。 (3) 协调好个性化教育与统一标准管理的矛盾。 (4) 协调好尊师重道与学校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推进师德的建设与尊师重教的学术氛围的营造。 (5) 打破“大锅饭”体制, 解放思想与生产力。 (6) 推进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以及校企间的实践交流, 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 2014 (06) :29—34.
[2]万娇, 石丽君.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4 (03) :20—23.
[3]高雪春, 陈伟华.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科学大学转型过程中专业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4 (02) :5—7.
[4]刘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 2014 (03) :1—4.
地方高校本科生 篇5
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研究的经济学视角
根据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企业人力资本团队的构成以及科层组织和就业制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的思路,并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根据高校人才供给、企业人才需求以及市场资源配置三个维度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然后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地方高等学校经管类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的依据和基本思路.
作 者:顾志良 于丽娟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101刊 名:辽宁教育研究 PKU英文刊名: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0)分类号:G649.21关键词:管理型人力资本 企业科层组织 就业制度 人才培养定位
地方高校本科生 篇6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ESP 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逐渐由单一学术型向复合应用型转变。在英语教学方面,各院校的语言培养目的由以往培养单一性的语言学习者,逐渐过渡为培养能够充分掌握一般英语能力的同时掌握本专业实用英语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相较全国性综合高校英语教学学术科研与实用兼重的特点,地方性本科高校的院校的英语教学更加应侧重于实际的专业技能英语的实用性,因而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教育越来越成为后者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地方本科高校ESP教学存在的问题
1. ESP教学模式仍不清晰。目前,基本的英语理论知识仍是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ESP教学过程的核心,缺乏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方式与努力。目前,在中国的ESP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偏移现象,大多数英语教师使用EGP教学模式来进行ESP课程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所谓的“教导”,教师将英语文本翻译成汉语,根据教学要求解释和分析关键点,这在许多没有明显改观的课堂仍非常普遍。不难看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也与ESP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这一单项的教学传输方式仅将重点放于教师身上,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会创造一种无趣的学习氛围,这不利于激起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热情,对英语教学评价产生负面影响。
2. ESP教学重视度不够。尽管推行ESP教学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英语教改的共识,但因种种原因,过分强调EGP教学而忽视了ESP教学的情况仍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在地方本科高校尤为严重。比如,学校往往不为学生设置专业的ESP教学课程,老师很少接受ESP培训。因此,EGP教师和ESP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学术交流。此外,目前多数地方本科高校为了保证学习通用英语课程的课时数,经常性、系统性的减少ESP课程课时数,甚至将ESP课程列为选修课和考查课。这种做法很难确保ESP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相关教学材料不足。ESP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高专业素质的优秀复合型英语人才。对于职业技术人才培训,ESP教学材料涵盖的英语工作和社会服务技能应根据英语专业职位目前的需求来选择。但目前ESP教材的内容中大多数编辑工作由不充分理解ESP课程所要求的ESP教学目标和EGP教学内容的教师完成,其内容缺乏ESP教学的本质、必要的相关性和实践性,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ESP教材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偏离教学目标。长远来看,在学习ESO课程过程中很难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ESP教学师资匮乏,教学质量欠佳。地方本科高校的ESP教学人员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ESP教学人员的数量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教学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ESP教师专业程度无法满足培养优秀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要。ESP教学的本质要求英语教师应拥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具备英语教学能力。但是,地方本科高校的ESP教学人员往往出现过于侧重EGP教学模式的英语教师或过分强调专用领域的专业教师。
二、地方本科高校ESP教学改革
1.融合ESP教学模式与EGP教学模式。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较为扎实,在高校入学时一般已经在英语的听、说、读、写及词汇量等方面达到了一定水平。因此在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从基础语法知识转换到语言实际应用中去,使学生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第一学年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从而适应大学英语学习特点的阶段,受我国传统中学阶段教学模式影响,这一阶段的学生仍习惯于EGP的学习模式。为了巩固英语知识并进一步提升语言能力,英语教师应继续将EGP教学模式应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高强度训练。同时,更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一些有效的ESP教学方法,从而训练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和其它专业技能,为其后阶段英语教学方法的改变奠定坚实的基础。从第二学年开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需求进行ESP教学,注意使用听、说、读、写的模块教学方法。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的模块设置,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场景和语境来练习英语。在第三、四学年的学习中,对于学生针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和社会角色的预期,教师应结合ESP和EGP教学设立一些具体的有效的选修课,促进学生完成相应目标的英语知识储备。
2.编订、理解并应用适宜的ESP教学材料。局限于地方本科高校专业设置情况,ESP教材同时满足不同专业的要求是难以做到的。因此,要求教材的编纂教师应充分理解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语言需求和学生接受程度。大纲制定者进行教材编纂应满足两个实际:一是应接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二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从而满足教学目的与社会发展的统一性。
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逐渐增强,ESP教材内容应充分考虑学生和社会市场的供求关系,使ESP教材内容能够尽可能地接近社会岗位和专业领域的技能要求,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中实用的专业英语技能。因此,英语教师应充分理解教学内容中ESP和EGP在词汇、语法、结构方面的不同,更加关注EGP阶段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促使学生有效快速的转换他们的英语理解能力,从而使学生由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向应用专业技能顺利过渡。
3.采取创新的ESP教学理念。随着英语语言在我国越来越脱离精英化、学术化,走向大众化、工具化的趋势,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人才评估因素。受制于地方本科高校与全国性本科院校在生源、学校知名度、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劣势,地方本科高校更应面向应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来获得优势,弥补不足。因此,要求教师应与时俱进,随着现在市场经济和学生就业情况的快速发展,在ESP英语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而满足未来的人才市场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传统的被动教学理念转向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从学校制度设计层面上,可为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课时数,提供教师参与社会工作及专业学习的各类机会,从而为教师的教学理论创新提供实践基础。
4.培养更专业高效的ESP教学人员。目前,缺少专业的教学人员成为限制ESP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地方本科高校,ESP教学主要由专业教师和通用英语教师进行,缺乏专业的ESP师资。尽管一些学校有专业的ESP教师,但教学质量仍远远令人不满意,教学效果较差。为了提高ESP教学质量,就应当努力培养和招收优秀、高效、专门的ESP教学人员,由这些人员对ESP课程内容充分研究,组织学生主动参与ESP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此外,针对现有的专业教师和通用英语教师,高校应根据不同群体开设分类的ESP课程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一线专业人才进行短期讲学。
三、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既能掌握一般英语能力的同时也掌握本专业实用英语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全面提升大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教育目标已迫在眉睫。地方本科高校的学生数量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数中占比最大,正因为如此,ESP教学模式的应用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针对英语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广大地方本科高校和教师还需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继续进行探索以满足社会需要。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02):22-28.
[2]蔡基刚.关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04).
[3]戴明忠,涂孝春.ESP及大学英语教学[J].成都大学学报,2009,(02):126-128.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篇7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评述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及其分类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模式,就是可供地方本科高校参照、借鉴或学习的经典方式方法体系。
20世纪初,范·海斯在担任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校长时,通过传播知识和推广技术、提供专家咨询服务等方式,将高校直接服务社会的理念发扬光大,后人对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加以总结,称之为 “威斯康星思想”[2]。 刘献君从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出发,提出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概念,指出地方本科高校应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形成为地方全方位服务的体系[3];王玉丰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趋向,并提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存在“渐进式转型”和“跃进式转型”两种演进方式[4];陈新民根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前期的不同表现,提出自然催变式、脱胎跨越式、中间跳变式三种基本转型模式[5];王鑫、温恒福从组织变革理论出发,提出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三种转型发展模式[6]。
20世纪70年代,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等人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发展要经历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 总结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典型发展模式, 即传统精英主义模式、 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并认为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应该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流模式[7]。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瓦茨提出了三螺旋理论, 他认为高校-产业-政府三方应当相互协调,形成动态三螺旋,创业型大学在三螺旋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中,创业活动是研究的延伸,集中在部分易于与产业对接的院系或学科专业,是非全局性的,在欧洲模式中,创业活动是教学的延伸,积极探索在如何干好自己的事业中创新,是全局性的[8]。 顾永安等人认为走创业型大学之路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念和模式选择[9]。
本世纪初, 潘懋元等人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应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为地方培养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0]。 石伟平、夏建国等人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借鉴德国、日本、英国、 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的应用技术大学模式,指出技术本科教育是与传统本科教育(包括高等科学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并行于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三类教育类型[11,12]。 部分升本较早、具有行业背景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基础较好、具有校企合作的传统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率先举起了“应用型”的大旗,于2002年发起成立了“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进行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13]。部分升本稍晚的非行业高校,为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也先后开始主动探索转型发展,走出了校企合作、 校地互动等创新发展之路。 《决定》出台后,教育部指出转型发展 “可以是学校里的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 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专业转型”[14]。 河南、湖北、浙江等地相继出台了支持转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确定了一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试点高校。
上述转型发展模式,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结果。 威斯康星模式,以及教学服务型大学模式,是根据大学的职能进行分类;应用型本科模式,是根据知识生产方式分类;技术本科模式,是根据知识的类型和知识生产方式分类; 传统精英主义模式、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是根据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式分类;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是根据创业面的广度和发展路径分类; 渐进式转型模式和跃进式转型模式,是根据演进方式分类;自然催变模式、脱胎跨越模式、中间跳变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动力来源和发展方式分类;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转型发展模式,是根据发展方式、广度、深度和资源来源分类;整体转型模式与部分转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广度分类。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转型发展模式, 如:内源型模式和外源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动力来源分类;自发转型模式与自觉转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发展阶段分类;深度转型和表浅转型,是根据转型的深度分类;经验总结模式和前瞻指导模式,是根据与实践的关系分类。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分析
虽然转型发展模式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但其分类标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首先,应用型本科、教学服务型大学和技术本科三者相似。 教学服务型大学秉承威斯康星思想,侧重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而服务社会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典型表现, 因此教学服务型大学就是应用型高校;技术本科强调技术教育,而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应用型知识,因此,技术本科也是应用型高校的一种。这三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归宿的问题,因此,我们称其为目标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
其次,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从易于与市场结合的学科专业或院系入手,寻求重点突破,以引领学校发展,对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正在探索的部分转型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而欧洲模式强调自下而上各个方面都实现变革, 以便为学校赢取更有前途的态势,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正在探索的整体转型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这四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如何做的问题,因此,我们称其为战略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
第三,除渐进式转型和跃进式转型模式是根据演进方式这一单一标准分类之外, 传统精英主义模式、 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自然催变式、脱胎跨越式、中间跳变式转型发展模式,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等五类模式的划分标准中,也含有演进方式或发展路径的成分,是根据多标准进行多维度划分的结果。这五类模式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转型发展的演进方式、发展路径或发展特点,我们称之为路径层面的转型发展模式。
第四,内源型模式和外源型模式、自发转型模式和自觉转型模式,深度转型和表浅转型模式、经验总结模式和前瞻指导模式,这四类模式均与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有关, 我们称之为价值层面的转型发展模式。 目前虽然也有在政府引领下假转型、表浅转型的高校,然而,我们更关注的是主动的、自觉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转型, 更需要的是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对转型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的转型发展模式。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重构
根据前面的分析, 笔者构建了 “目标-战略-路径”三位一体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体系。 其中目标层次是方向和统领, 战略层次是核心和枢纽, 路径层次是关键和着力点。
(一)目标: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 ”作为我国提出最早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方向, 并且写入了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部牵头起草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按照试点一批、 带动一片的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发展模式”。
(二)战略: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
整体转型是从办学思路、治理结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条件、 学校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的一种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改革,整体转型后转型主体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达到一个新的发展状态。一般来讲,学校领导、师生对转型发展有一定的认识,接受度较高,尤其是有一定的前期探索和建设经验的高校,可选择整体转型战略。
部分转型虽然也会涉及办学思路、 治理结构、人才培养等上述各个方面,但只是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或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改革,从而使得新旧模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时间内共存。部分转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以下简称部分转型Ⅰ),其目的是通过部分转型积累经验、树立信心,为最终过渡到整体转型做准备;另一类是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以下简称部分转型Ⅱ),其目的是在保留学术型教学传统和优势的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应用型教育,从而形成二者和谐共存的中间状态。
(三)路径:组织创新创业之路
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组织创新创业和创业型大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创新创业的路径如下[15]:
第一步:理念引领。 转型高校应该确立以下三种理念:一是应用型办学理念。可以通过专题报告、考察学习、学术研讨、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等形式,促进教师员工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更新。二是创新发展理念。 打破对粗放型增长、外延式发展、投资驱动、政府主导等传统路径的依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高校和高职高专的第三条道路。三是岗位创业和自主创业理念。学校教职员工应立足自己的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学校事业发展促进个人发展;在完善的制度保障基础上,鼓励部分教职员工开展自主创业,以个人发展反哺学校发展。
第二步:制度保障。 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有效地保证办学理念的落实。 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确保转型发展的持续推进。 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类型定位和转型战略等,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决议、 “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形式明确下来。 另一方面,要构建有利于师生员工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以及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质量保障、人事分配等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应用型高校建设需要的制度和体制机制。
第三步:文化驱动。 在转型发展中适时地将先进理念、拼搏精神、发展经验、经典事件凝结为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文化的无形之手,潜移默化地熏陶和驱动每一个人,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和持续变革。 一是打造创新创业文化。 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将创新创业精神作为遗传基因传下去。 二是打造应用技术文化。 深刻理解技术与科学、社会、人文的关系,形成崇尚技术创新、应用和推广,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文化风尚。 三是打造社会服务文化。 地方高校一定要立足地方,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提供各种服务,形成“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文化。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一般均需经历上述三个步骤, 这三个步骤虽然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但三者不是截然割裂的,而是相容共存,互相促进,逐渐过渡的。当然学校校情不同,转型战略不同,在具体运行时其行动策略也会有不同。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运行
(一)地方本科高校主要要素的转型
办学定位转型。虽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有应用型之名,却无应用型之实,部分高校还是以生产知识、发展科学为导向进行办学, 只有真正转向以知识应用、 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导向进行办学,才能使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名副其实[16]。 另外,部分高校因业务、人事、经费等不归所在城市管理,因此与地方的关系若即若离。 地方本科高校应立足地方,建立与所在地政府的战略合作关系, 面向地方的产业和事业办学,使转型要素资源与地方创新要素资源对接,才能够真正办好“地方高校”。
治理结构转型。 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 如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等,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工作,增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实行扁平化管理,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 探索建立院系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逐步下放财务管理权、资源配置权、教学管理权等,构建责权利相统一、资源配置合理、机制运行畅通、民主监督有力的院系管理体制。
人才培养转型。 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邀请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融合,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科专业建设转型。 围绕地方产业链、创新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造、整合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依托学校-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转型。 调整教师结构,一方面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培养联动机制,通过进修培训、挂职工作、实践锻炼等途径,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另一方面与行业企业共享人才资源,通过引进、 聘任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另外,改革人才引进、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制度,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
科学研究转型。结合地方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工艺创新等应用型科研活动; 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等的协同创新研究;通过应用型科研将最新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产业发展动态引入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性品质和应用型课堂教学质量[17]。
社会服务转型。 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各种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与行业企业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推广、 科技评估、技术咨询、工业设计等活动,聚焦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关键领域,为地方提供社会决策咨询、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服务;将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实验室、研究所、科技园等文化、体育、科研等基础设施与地方社会共建共享。
办学条件转型。 改造、建设一批“教学做一体化” 教室、实训室,与行业企业、政府等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并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和跨专业类的各种平台。
(二)转型发展战略的运行策略
三类转型发展战略主要有两大不同:一是涉及范围不同, 整体转型发展战略涉及学校内的所有人、所有事,部分转型Ⅱ战略仅涉及部分人、部分事,部分转型Ⅰ战略由涉及部分人、部分事,逐步发展到所有人、 所有事;二是办学思路不同,采用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战略的高校,以知识应用、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导向进行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而采用部分转型Ⅱ战略的高校,还兼有生产知识、发展科学的办学导向,可定位为应用型,也可定位为学术型, 还可定位为混合型。这两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三类战略在运行时的策略也有不同:
在办学定位方面,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从开始就以应用型为办学导向;而部分转型Ⅱ却需要始终保持两种办学导向,并且,在与地方的关系上,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的联系, 尊重应用型教育的 “外生性”规律,另一方面需保持学术型教育的独立性,尊重其学科“内生性”规律[18]。
在治理结构方面,整体转型的高校应尽早建立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而部分转型Ⅰ和部分转型Ⅱ高校应适时建立;整体转型的高校和部分转型Ⅰ高校的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制度大体相同,而部分转型Ⅱ高校的理事会(董事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作用使命、代表来源等方面会有不同;另外,部分转型Ⅱ高校在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方面也会与其他两类有较大区别,如学术管理权问题。
在人才培养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并不是应用型教育的专利,部分转型Ⅱ高校在培养学术型人才时也可以借鉴, 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更多地产生于应用的语境中。但毕竟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不同, 部分转型Ⅱ高校可能会办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但更需防范和提早应对在应用型和学术型之间切换不畅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分裂危险。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任何一所转型高校都需要认真考虑和仔细权衡这几个问题: 哪些专业需要撤并? 哪些专业需要改造? 哪些专业需要保留? 哪些专业需要新增?哪些专业可以率先转型?一般来讲,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高校,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尤其是地方的社会需要)的多少、类型和趋势,去撤并、改造、保留、新增专业,部分转型Ⅰ高校可选择产学研合作密切、服务能力较强、应用性特色鲜明的专业(专业群)进入试点,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进行渐进转型。 部分转型Ⅱ高校除根据上述策略进行转型外,还需根据学科专业的学术基础和领先程度、学科发展规律和趋势等选择需要保留的学科专业, 切不可急功近利, 草率地根据就业率、报考率等指标将其粗暴裁撤。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兼聘有机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尽可能地要求每位教师都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多面手;而对部分转型Ⅱ高校,可以采用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方法解决,即团队中的个体可以是双师型教师,也可以是单一的学术型教师或实践应用型教师,但有机地组成教学团队后,却可以胜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在科学研究方面, 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高校, 应重视应用型研究,紧盯应用技术前沿;而对部分转型Ⅱ高校,还需紧盯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并充分利用其内部的学术型资源,与应用型资源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以及科学技术的开发转化研究。
在社会服务方面,应用型教育一般是直接服务社会,而学术型教育一般是通过媒介或转化机制间接服务社会,各类高校均可加强社会服务功能,但部分转型Ⅱ高校需要有定力,保持一定的学术独立性。
在办学条件方面,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统筹使用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是一个重要趋势,各类学校均需大力去做,然而学术型教育的实践教学资源与应用型的实践教学资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通互用,但可共享的程度有限,这是部分转型Ⅱ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指导性和参考性的转型发展方式方法体系,可分为目标、战略、路径三个层次。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有整体转型、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和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三种战略,转型发展可走组织创新创业之路,包括“理念引领、制度保障、文化驱动”三个步骤。学校校情不同,转型战略不同,转型发展模式在运行时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和行动策略。
地方高校本科生 篇8
关键词:创新能力,地方高校,国贸专业
0 引言
本文站在地方高校角度, 以国贸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在探讨影响国贸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市场人才需求实际, 尝试提炼确定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地方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所需要的相关指标因素, 以便为进一步构建评价体系做准备。力求为准确、有效评价国贸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促进国贸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1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内涵
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 意在提高人的素质, 启发创业, 服务于地方经济, 目前, 创业教育对未来人才素质构成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为受教育者长远发展培养其所应具备的创业综合素质。[1]
创业教育并不是要求每个大学生都创业, 而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长远发展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培养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的教育。
随着创业教育在高校的逐渐引入和开展, 已经成为当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体系的探索和建构问题。
2 地方高校国贸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 评价方式不科学。现行的评价方式缺乏学生对自身的评价, 限制了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从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客观;其次, 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现行评价体系, 基本上还是以学生学习成绩为主, 评价结果占优的还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 从而导致学生创新能力无法得到良好体现以及发展。[2]
3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作用及原则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一是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二是利于大学生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三是可以评价大学生创业素质。
3.2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原则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 主体性原则: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放在首位。所以, 坚持主体性原则必须尊重大学生, 了解大学生的个性需求。
(2) 导向性原则:能充分利用指标体系让学生的知识、能力、品格等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全面素质的提高。
(3) 科学性原则:作为一种评价学生素质的实践活动, 应受到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和规范, 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既要体现学生教育的客观规律, 又要符合人才需求的规律。
(4) 目标一致性和可操作性:目标一致性系指设计的评价指标应与评价目标一致, 同时评价指标体系内部各层级的具体内容之间必须相融。一致性原则还包括计算方法、时空界限、计量单位等的一致。同时, 评价体系必须具有可操作性。[3]
4 地方高校国贸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要素的确定
4.1 确定创新创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要素创新创
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具备的要素, 按照培养目标的条理化、系统化、具体化的量化系统。“总目标层, 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分解的三个级次。
初步构想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总目标层, 即“创新创业能力”;一级指标层 (二级指标层) , 包括“道德完善能力 (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认清和遵循规律的能力、辨别善恶的能力、自控能力、意志力) 、创新想象力 (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 、创新技能 (创新活动成果、课题独特水平、课题设计质量、毕业论文质量) 、创新学习能力 (问题发现能力、检索信息能力、更新知识能力、标新立异能力) 、创新知识基础 (基础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交叉知识水平、创新知识水平) 、社会融合能力 (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整合资源能力、识别商机能力) 。[2]
4.2 节选评价指标要素分析
4.2.1 道德完善能力, 是创新创业活动的总舵手, 掌握创新的方向。
“道德”就是反映人与身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法则。其中, “道”是规律, “德”是按规律行事。按规律行事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因此, 道德完善能力就是能够用道德标准约束自己, 按规律办事, 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的能力。因此, 体系中可以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认清和遵循规律的能力、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自控能力、意志力来反映道德完善能力。
4.2.2 创新想象能力, 是创新创业活动的灵魂, 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创新想象是一种综合性思维过程, 是由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相互补充、渗透而形成的。因而, 体系中创新想象能力可以用直觉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四个指标来反映。
4.2.3 创新技术能力, 是创新能力评价的关键性指标,
是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 该指标可以用创新活动成果、课题独特水平、课程设计质量、毕业论文质量四个指标来反映。
4.2.4 创新学习能力, 是对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前提
条件, 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强弱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此外, 它还影响学生知识水平以及身心健康发展。体系中创新学习能力指标可以用问题发现能力、检索信息能力、更新知识能力、标新立异能力四个指标来反映。
4.2.5 创新知识基础, 是对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保障条件。
体系中创新知识基础指标可以用基础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交叉知识水平、创新知识水平四个指标来反映。[2]
4.2.6 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整合资源能力、识别机会能力等。
会融合力, 是创新创业能力内在素养的外在表现。
以上是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因素的确定。为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确立奠定基础, 它可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帮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对高校创业教育提出了一定的目标任务。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模型, 需要对各指标施以适当权重, 需要通过问卷调查、采用恰当的数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叶净.德育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 2011, 4, 8.
[2]陈赟, 蔡离离.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12 (11) .
地方高校本科生 篇9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个别的还是普遍的
这是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是普遍的,是大势所趋,而非仅仅涉及部分学校,更不是个别学校[4]。这样一个回答就能够打消许多高校领导人的顾虑,坚定应用导向的办学方向。表面上看,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转型似乎不成问题,他们大部分本身就脱胎于应用性比较强的专科或高职院校,因而他们走应用技术发展道路比较顺畅。然而事实上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很大,因为他们大多都具有一种“摘帽”情结,希望通过“升格”来改变传统的“职业”身份,现在让他们重新回归职业教育体系,似乎千般努力都化作了泡影。而对于那些老本科院校而言,这种心理压力就更大,因为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学术性高等教育高人一等的思维定势,而职业性高等教育似乎就矮人半截。显然,这是传统的等级文化心理在作祟,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尤其不适应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发展要求。事实上,无论学术性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性高等教育,最终都需要面向职业市场,只不过职业类型不同而已。因此,我们必须尽快从“职业高等教育矮人一头”的心理中解脱出来,不然就无法突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这一心理障碍。高校转型发展首先就需要面对这一挑战。
我们知道,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大量的应用技术人才,而对理论型人才或学术人才需求非常有限。如果我们仍然继续扩大理论人才的培养队伍,那么不仅无法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也会使高校的理论教学与实际脱离的弊端越来越严重。就此而言,向应用技术转型不仅是地方本科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本科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只不过向应用技术转型的程度和要求不同而已。
实事求是地说,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一个普遍问题,决不是一个个别问题,换言之,几乎所有的地方本科院校都面临一个转型问题,但怎么转,转到什么地方去则是另一个问题。毋庸讳言,国家“转型”政策出台就是基于不少新建本科院校都急于改变自己原来的应用型的形象,盲目走向学术化的途径,希望借此来提高身价,并希望进一步继续升格的现实背景。这种思想已经变成了此类高校一种内在的办学动机,既是一种动员全员职工的手段,也是领导人展示自我政绩和能力的标志。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走传统的学术型高校发展的老路。很显然这个路径是走不通的,因为他们不具有学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而且日前学术性高校市场渐趋饱和,竞争异常激烈,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所以,除非他们借助已有的应用性专业的基础,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应用型的学术,否则就面临逐渐被淘汰的危险。换言之,随着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低走,入学人口不断下降,招生危机必将逼近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如果他们没有明确的办学方向,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那么在将来的招生市场上会输得很惨。
所以,只有认清楚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势,通过建立一种新的品牌形象,牢固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才能避免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千万不要再走传统的学术型高校的老路。因为即使传统的学术型高校,其本科教育也面临向应用转型的问题,因为纯学科型的发展道路对于本科教育而言是不适宜的。这些高校需要通过加强社会服务环节来提升自己的应用方向的学术研究实力,适应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要求。这告诉新建本科院校,无需再走传统学术型高校的弯路。
二、哪些高校应率先转型:是老本科还是新建本科
国家出台“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转型”,究竟政策指向是哪一部分高校呢?换言之,是那些具有办学经验的老本科院校呢还是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呢?从理论上说,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想包袱会更轻一些,因为他们还没有走上真正的学术化的道路,所以顾虑不会很大,而且可以把自己原先的应用性的特质继续发挥出来,即只要提升其应用服务的层次和面向,即可迅速实现转型。这个转型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升自我品牌的过程,但如果学校领导人认识不到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可能出现很大的徘徊。事实上,他们面临的竞争压力最大,因为他们的学术积淀比较浅,很难在学术实力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相对而言,老本科院校在转型方面则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的学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声望,如果他们转型的话就获得了一种无形资源。如果他们不转型也面临着两头夹击的危险:要进一步提升学术层次很难,因为那些“985”大学和“211”大学已经占据了先机,他们之间的竞争已经处于白热化状态,地方本科院校很难在其中异军突起,除非他们改变发展策略,走应用型学术发展道路。但要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则缺乏如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方面的基础,从而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实践基地建设方面面临的压力更大,因为他们的转型发展应该起点更高。这也说明,转型不应是“一刀切”,不能采用一个模式,而应该依据专业不同、发展定位不同,采用不同的发展方式。进而也说明,转型不应设定一个固定起点,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显然,这挑战教育管理者的智慧。
作为转型改革试点学校,自然应该选择那些转型发展愿望强烈、自身应用型发展机制比较成熟的学校,因为这些学校既具有内在动力,也具备外在条件,从而容易成功,进而容易产生示范效应,能够带领更多的学校成功转型。一般而言,具有“亲产业”定位和“创业”定位的高校,那些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则比较容易实现转型。换言之,高校的市场定位越清晰则越容易实现转变,而市场定位不清晰的高校则转型发展很难。进而言之,那些走向综合化发展方向的高校,那些强调理论教学的专业,都不宜作为改革试点。
毋庸讳言,目前不少地方在宣传国家政策导向时缺乏深入研究,往往采用一种囫囵吞枣的方式进行,从而使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颇感困惑,即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种类型,不知自己究竟是转好还是不转好,也不知如果转的话往哪里转,而如果不转的话也怕失去发展机遇。我们知道,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原本就是以应用型为自己办学定向的,特别是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他们的专业设置和办学基础应用性都比较强,他们该怎么转?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做如此理解:首先,这些学校应该坚定应用型办学方向,不要在学术型与应用型之间进行徘徊,因为只有集中好精力才能办好学校。为此就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说服那些仍然具有升格情结的员工或校友坚持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其次,虽然不少学校原先的专业特点就是应用型的,但这无法保证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乃至培养标准是按照应用型特征进行办学的。毋庸讳言,许多标牌为应用型的高校在教学上仍然是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没有改成真正培养应用人才的模式,所以向应用转型是要看实质,而非仅仅看专业的属性。再次,对于向应用转型的政策应该从精神上去把握,而不要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从精神上去把握就是要促进地方本科高校的领导人进行反思,究竟自己所培养的人是否是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或者说是否真正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办学了,而非仅仅看专业属性是什么。因为完全局限在课堂内教学是培养不出应用型人才的。这也意味着,要真正转型的话就必须在办学机制上进行转变,这对许多公办高校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这需要真正面向市场。最后,我们认为,那些具有行业特色或很强应用背景的高校应该作为试点高校率先进行转型,他们容易成功,进而容易发挥出示范效应。
三、高校转型发展目标:何谓应用型人才
高校无疑是以育人为中心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校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转型高校究竟该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才?这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转型发展的评价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也是理论性比较强的问题,因为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并没有阐述清楚,在此情况下,政府部门也不可能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定,从而也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由此可以看出,理论的导引作用在此时显得非常重要。毋庸置疑,缺乏了一个明确标准,就缺失了明确的目标导向。这既是对理论界的一个挑战,同样对实践者也是一个考验,而且只有两者协同起来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虽然国内不少人在做高校分类研究,但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的分类,而非一种科学分类,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从而对实践的指导和引领意义有限。上海在新发布的《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中提出了“十二宫格”设想[5],即把高校分成综合性、多科性和特色性三个类别,人才培养区分为学术型、应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这样就出现了“十二宫格”。但学术人才与应用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究竟该按照什么进行区分?合理的方式是专业协会分门别类地建设自己的职业标准,他们之间只有技术层级的区别,而无需划分那么细,因为人才的类型都是相对的,很难进行精细界定。一般而言,只有理论人才相对容易确定一些,这是因为从工作性质上可以看出有的人就是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从而可以归属为理论人才。当然,从事理论工作不一定都能够成为理论人才,因为人们习惯上认为只有那些在理论上有建树的人才可以称为理论人才。换言之,那些比较成功的理论工作者才称得上真正的理论人才,如果一个人虽然从事理论工作,但却是默默无闻,就很难说他也是理论人才。
从高校的具体实践看,应用型人才的规格最难界定。如果技能型人才可以采用一定的技能等级进行认定,技术人才可以采用技术级别测试进行,那应用型人才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测定呢?而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算不算应用型人才呢?从直观上看,应用型人才就是善于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的人,这些就不仅仅是进行理论上论述,而是能够把理论变成实际行动。这意味着他们的理解力是非常强的,善于把握理论的要旨,从而很快地把理论变成行动。难道技术型人才不需要学习理论吗?完全是一种技术培训吗?不言而喻,技术型人才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这就说明,无论什么人才,都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都需要把理论知识变成实际操作。所以,各类人才的区别仅仅是一个相对概念。换言之,学术型人才的理论性最强,应用型人才次之,技术型人才再次之,技能型人才对理论的需求最小。
但一具体到人才培养过程,这样的区分又变成了一个问题,因为一个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可能完全是一个规格的,首先是专业性质不同,有的专业理论性强一些,有的就差一些。所以即使在研究型大学中也有非常强的应用性的专业,如会计专业、外语专业、工程类专业等。而即使一般性的本科院校,部分专业也是理论性非常强的,如数理化等,尽管它们也分化出应用类与理论类,但总体上理论性比较强,尤其是它们要求必须以数学为基础,如此就增加了其理论性。其次是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不同,有的人擅长进行理论思考,有的人则善于实践操作,只不过经过高考选拔之后,同一层次类型的高校的学生之间的同质性强一些,但仍然有不同偏向的区别。所以,进行过分的细化容易造成实践上的困难。为此,西方学者把人才分成两类,一类是偏重理论的,一类是偏重应用的,这种分类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比较实用。因为划分得越细,操作起来也困难,而且越容易造成一种刻板化印象,越容易造成一种标签化、等级化思维,无形中似乎仍然要强化以理论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所以,我们主张按照行业进行技术等级划分,而无需对人才类型进行过细的划分。
我个人认为,应用型人才实质上是一种通用性人才,虽然具有一定专业性,但专业的适应性比较强。它对人才的交流沟通能力要求比较高,而对专门技术、专门技能要求并不高,所需要的往往是一些通用的技能和技术。技术人才则要求比较专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性更强,如果不经过专门训练就难以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则需要大专业培养或大类培养,故而专业性不强。
四、转型发展的关键:如何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毫无疑问,师资问题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一支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转型发展往往就是一句空话。在过去,许多高职院校提出了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的目标,但至今仍然在路上。在今天,地方本科院校要向应用技术方向转型,同样需要具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德国高校把在企业的工作经历作为在应用技术院校任职的基本条件,一般要求具有五年的企业工作经历[6],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拥有一个技术或技能证书,而且要真正懂得实践操作的实际过程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唯如此,技术和技能才可能是活的,才是可以实际运用的,也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实践实习的。
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即所有的高校都注重学术型的教师,不太注重教师的实践经历,也不注重教师是否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等。这样的同质化现象与当前高校评估标准过分单一有关,因为大学基本上都陷入科研的排名中无法自拔,所以只是单方面地强调应聘者的科研成绩,不关心教师的实践经历如何。显然,这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眼前的科研业绩而言是有利的,但对于实现转型发展和持续长远发展及特色发展则是不利的,对于学生成长而言尤其不利。因此,不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来招聘教师,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的一大障碍,必须突破。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建设中应该注重教师的实践经历这一块,注重与企业部门合作,弥补师资队伍实践经历短缺的短板。高校不能为了评估的需要,仅仅通过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以获得技能证书或工程师证书的方式来掩盖自身的实践型师资的不足。无疑,这是对办学者的办学理念的一个挑战。一旦高校认准了应用技术发展方向,就会真正弥补师资队伍不足而非掩盖这些不足。
此外,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建设应该转变思路,改变机制,广泛地吸收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与专职的教师队伍组成一个整体,不必完全依靠自给自足的方式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事实上,随着市场变化越来越大,高校专业调整的频率越来越高,过分地依赖专职教师的思路并不利于高校对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适应,而兼职教师队伍则具有这种优势,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办学成本。
无论如何,必须尽快地弥补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实践经历短缺的短板,因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决不可能依靠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来培养,必须创造一切机会使学生亲近实践,使学生具有提高自身应用实践能力的意识,进而也使学生主动寻求机会参与企业的实践实习,完全依靠学校、学生被动等待实践实习机会是无法真正培养起应用实践能力的。因为培养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是通过实践环节完成,而仅仅记住一些书面知识是无济于事的。但如果教师不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不参加实践过程,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可以说,单纯的理论灌输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对理论知识根本没有兴趣的学生。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按照现在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单一培养方式,基本上不可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或技能型人才的,因为这些人才都是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非是被灌输出来的。课堂理论教学确实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但也是在教师的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下发生的,不然,理论教学就可能变成了无效教学。从实际情况看,课堂教学的最大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非在于灌输系统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点在于灌输系统知识,而且运用考试的手段来强化,但学生并不知这些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混沌中度过了差不多四年的时光,他们往往是为了学分而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过后都返还给老师了。而且大量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只能进行浅层学习,无法进行深入理解学习,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真正的学习就是学生采用探究式的方式进行,而非被动地接受学习。高校只有改变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特别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评价方式改革,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五、转型发展的机制建设:如何促进校企双方有效合作
现在高校普遍感受到与企业合作比较困难,认为企业的营利性目的太强,没有公益心,不乐意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场地等。那么,该如何来激发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呢?这确实是困扰绝大多数高校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转型高校必须应对的一个挑战。
对企业不积极参与学校实践实习工作首先应该从高校自身找原因。高校需要反思的是:高校开展的实习实践活动是否真的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真的从这个方面进行设计的话,企业是比较欢迎学校进行的实践实习活动的,因为这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一次体检机会,能够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和促进企业改进。如果学校的实践实习活动仅仅是简单地参观一下,不能对企业发展产生任何促进价值,那么企业当然是不欢迎的。所以,单方面要求企业配合也未必合理。合理的机制必然是一个双赢的机制,从而也是一个良性的相互促进机制。企业必然希望从合作中获得益处,没有益处他们就没有积极性,毕竟他们是依靠营利来生存的。这就要求高校首先在人才培养定向上是应用型的,其次教学内容上是联系实际的,而非一种空洞的理论教学。所以,高校一旦具有应用导向,具有探究问题意识,就容易获得企业的青睐,也容易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果高校坚持自己的理论教学导向,对实践问题不关心,对于实践教学也仅仅是一种应付公事的态度,那么企业也不乐意做这样的被动配合者。
故而,高校办学首先必须具备明确的应用导向,使企业感受到高校就是自己发展可依靠的伙伴,有了这一前提之后,后续的合作活动才容易开展,否则搞“拉郎配”的活动是没有意义的。其次要求高校必须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在希望企业主动配合的时候一定要想到究竟能够为企业做什么。再次要求高校的实践指导教师确实是一个技术行家,不仅能够指导学生实践实习,而且确实能够帮助企业把脉,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咨询意见。最后,也要求高校的实践实习课程不应该由高校自己关起门来设计,应该与企业进行联合设计,这样的话不仅企业能够进行针对性的配合,而且企业也可以从中选拔自己中意的人才加入自己的团队,从而为双方合作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前景。
这说明,要建立双方有效的合作关系,高校的社会服务意识应该放在优先的位置来思考,真正建立应用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团队,从而才能应答企业的需要。厦门理工学院提出建立“亲企业型”大学[7],这说明高校只有首先具有社会服务意识,才能主动拉近与企业的距离。西方高校提出与企业建立“伙伴型”关系,也是这个目的。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合作的动机可能就在于高校无法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或者说明高校根本不理解企业的需要,这样就导致了两者关系的疏远。当然,政府没有搭建双方合作的机制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西方的一些国家,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为高校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并作为企业等级认定和享受税收优惠的标准和依据,这就能够激发企业与大学主动接近。
当然,如果企业具有长远战略规划的话,它内心必然是亲近知识的,也应该是亲近大学的,因为企业发展的竞争力最终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必然需要知识的支持,而大学恰是提供这种服务的理想人选。而大学认识到为企业服务也是自身内在的任务目标的话,就会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主动接近企业,从而建立一种相互协作的伙伴型关系。做到这一点,学校与企业开始走向融合状态,也会彻底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状况,也会吸引大量教师主动投身企业实践,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有机流动。
当然,要做到这一步,高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判标准必须改变,必须丢弃传统的学术型评价路线,以为社会服务的成绩来评判教师。进而也要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学校评价中,不能再采取传统的评价标准,应该更多地听从市场的声音,从满足市场需要的角度来评价高校。有了这一转变,高校管理者才敢放心地去改变自己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否则,高校管理者要大胆迈出这一步还很难。在此,新成立的应用技术高校联盟应该主动作为,为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探路,引导政府主管部门在评价方式上进行转变。因为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迅速有效的,从而也容易带动办学观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推动成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开启地方高校转型大幕[EB/OL].[2016-01-22].http://news.163.com/13/0629/09/92HE32NQ00014JB5.html.
[2]国务院: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EB/OL].(2014-02-26)[2016-01-22].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2-26/5887245.shtml.
[3]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6-01-22].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4]王洪才.中国如何发展应用技术大学[J].高校教育管理,2014,(6):16-20.
[5]上海未来15年高等教育将布局“十二宫格”[EB/OL].(2015-12-29)[2016-01-22].http://edu.qq.com/a/20151229/033369.htm.
[6]高鹏.学术型大学如何转向应用技术型[EB/OL].(2014-07-15)[2016-01-23].http://edu.southcn.com/jygd/content/2014-07/15/content_104327928.htm.
地方高校本科生 篇10
一、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困难
2014年3月25日,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试点范围、主要任务、配套政策措施、工作推进机制等进行了原则规定, 但地方高校在转型中遇到很多具体的困难,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 来自高校自身的阻力。
尽管很多地方高校招生困难, 就业率低, 但真正敢于转型的高校并不多, 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很多高校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认知存在偏见。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定位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种定位不少高校很难接受, 原本希望学校能不断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 现在却转向层次低的应用技术型高校, 抵触情绪自然会存在。二是地方高校难以承受为转型而付出的代价。地方高校的转型是全方位、根本性的改革, 这意味着原有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都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出调整, 上至学校领导下到教职员工的工作任务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习惯于原有工作模式的教职员工很难承受这种充满竞争性的变革。三是各转型高校具体转型方案的制定难度很大。转型意味着高校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如何找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切入点, 如何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质性的合作, 需要地方高校下功夫做调研, 并拿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设置及运行的方案, 这是有一定难度的。
2. 当地政府执行政策及承担责任的程度。
除了地方高校本身的原因外, 当地政府在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是否到位, 职责是否履行也成为高校成功转型的关键。首先, 有了《指导意见》的原则性规定, 地方政府需要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体的, 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这需要地方政府做调研、搞试点才能出台正确的实施方案。其次,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是确保地方高校成功转型的关键。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实习实践多于理论的教学特点要求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要高于一般普通本科学校, 中央财政要按地方和企业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予奖补。[1]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转型效果显著的试点高校的经费支持力度, 重点用于支持当地促进产业升级的专业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再次, 在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 当地政府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我国需转型的高校大多属于公办, 不仅需要转型的顶层设计, 而且需要政府在高校转型过程中强有力的引导、鼓励和支持, 特别是政府对转型成功高校的经验推广、典型宣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地方高校转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校要转变以前的办学理念, 走出校门, 调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地区的支撑产业是什么, 辅助产业有哪些, 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等都需要哪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需要什么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当地政府掌握着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信息, 高校和政府的合作必不可少。同时, 地方高校应结合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科目主动与地方及企事业单位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地方高校的转型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 关于专业设置问题。
转型高校要在已有优势和特色专业的基础上针对当地需求设置专业, 大胆改革以致停招一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关联不大或者是需求不旺的专业, 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需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为此, 积极引进地方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在职工作人员, 倾听他们对于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的意见, 并聘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 尤其是一些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一线工作人员的讲授更能有的放矢。
2. 关于师资问题。
除了聘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外, 本校原有教师队伍需要作出较大的调整和转变, 以使大多数教师成为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人才。无论是专业类教师还是基础课教师, 从授课内容到授课方式等都需要做出改变, 企业各岗位实际需要的技术技能是教师授课的重点, 案例教学、实训教学、互动教学是教师主要的授课方式。同时, 还要积极为任课教师提供到企业实习、培训的机会, 以便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并为优秀教师提供海外学习的机会, 增强其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3. 关于生源及培养问题。
转型高校要打破仅从应届高中毕业生招生的惯例, 由于转型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所以各类型学生包括高职生、中职毕业生、各类技术、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在职一线员工、在职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校企订单”的学生都应有资格和机会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生, 转型高校要为不同来源的学生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达到因材施教、培养多类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4. 关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完善的实验、实习、实训体系的支撑。《指导意见》指出, 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 实训实习的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 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1]
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不仅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也是解决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同时又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因此, 地方高校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
摘要:部分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中存在两大困难, 一是来自高校自身的阻力, 二是当地政府执行政策及承担责任的程度。高校转型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生源及培养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本科高校,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参考文献
地方高校本科生 篇11
【摘要】在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二级学院如何发挥主体功能,通过管理创新找到突破口和发展路径,是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案例研究,总结出推动转型发展的四个必要管理因素:顶层设计、师生共同体、地方特色、制度建设。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二级学院 转型发展 管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11-02
随着高校管理重心逐渐向二级学院转移,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和管理实体功能不断强化。在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二级学院如何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管理创新找到突破口和发展路径,是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办学经历始于1969年美术专业(中专),1989年升格为美术教育专业(专科),1993年成立工艺美术专业(专科),2004年更名为艺术设计专业(专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学校发展大局需要,2005年开始相继申办绘画、动画、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本科专业。
一、顶层设计——转型发展的方向
2011年,该学院在艺术设计专业着手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它是对“艺术”、“技术”与“市场”如何深度融合的进一步探索,更加符合外部环境和专业内涵发展的要求。2013年,该学院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为“点、线、面”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点、线、面”三结合,即一点突出、两线平行、三面交汇。“一点突出”指突出学生的基本技能,“两线平行”指“一专”与“多能”并举,既强调本专业理论与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又强调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三面交汇”是指创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兼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点、线、面”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固化,已扩展为该学院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特色。
同时,“艺术、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办学思路,背后有着先进的理念指导。专业建设早期就深入研究了现代设计领域著名的德国包豪斯学院,其在设计和现代艺术方面开展工学结合,提出“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并坚持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正是该学院“艺术、技术与市场相结合”办学思路背后的理念内涵,也是其坚持专业特点创新课程体系,尊重师生发展规律建立师生共同体,逐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以及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活动的理论依据。
二、师生共同体——转型发展的动力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教师队伍转型,一个核心的标志是所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在该学院,教师职业发展、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共同需要,与专业转型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转型发展是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师生共同体实现的,依靠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力量。具体有三种形式:教师共同体、学生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共同体。
1.学生共同体。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促进学生的能力、素质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真正提高。该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组织学生创作、创新、创业团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通过(1)学生课堂作品和毕业创作毕业设计收藏;(2)学生学科竞赛活动;(3)学生展演活动;(4)学生创新创业实战项目;(5)企业实训锻炼;(6)其他实践活动(参加艺术团体、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参加各类培训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使学生共同体实现纵向上传、帮、带的示范传递效应和横向上的交叉融合效应。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是:2008级和2011级的2名学生,依托原有的工艺制作车间,与企业合作,投入10万元购买喷绘打印雕刻等设备,开展设计服务自主创业,累计带领过30多名在校学生参与设计制作服务,至2014年已经收回成本,开始盈利。
2.教师与学生共同体。旨在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相长,这是创新的不竭源泉。在核心课程和实践技能训练课程中,强调教师、教辅技术人员和学生互动合作。在多门课程中,教师将自己承担的设计项目、合作企业提供的项目案例、本地正在进行招投标的项目案例,布置给学生,学生分组模拟公司各岗位职能,分工协作,进行企业实战设计。在课堂外的实验室开放项目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对学生的分层辅导和因材施教。2014年,教师与学生共同体创新组织形式——成立了18个教师工作室,140名学生参与到其中。教师依据个人专业能力特长建立工作室,通过双向互选吸纳学生加入。通过搭建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互动的学习平台,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关系,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业指导、技能辅导、创作指导、组织艺术和设计现场参观体验、引入企业项目进行商业绘画创作、开展设计服务等,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三、地方特色——转型发展的抓手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向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转,地方不同,特点不同,地方高校发展特色的立足点就不同。在转型发展中要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必须抓住地方特色。该学院最早从大庆油陶项目一个“突破点”开始,逐步形成一条文化“生产线”,并进一步带动多个艺术创作和创业"层面"的共同繁荣。
大庆油陶项目是从2008年起步的,领军专家带领师生团队在研究大庆地区林甸瓦盆窑百年烧制古法的基础之上,借鉴中国传统黑陶制作工艺,首创石油“熏烟渗碳”技术,选用地下深层的黄粘土加入岩芯等珍贵地质原料,经多次反复实验,开发出了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大庆油陶。大庆油陶艺术的本质和灵魂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该项教学科研成果丰富了油城文化,在黑龙江城市文化的软实力发展中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力。油陶研究所被授予“大庆市十佳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黑龙江省文化厅优秀艺术设计机构”等荣誉。应邀参加“哈洽会”文化旅游产业展览、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龙江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年会理事长会议等。目前,油陶标识已在国家商标总局进行了注册;现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外观专利12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4项。该项目与绥棱黑陶文化艺术公司进行了3年的深度合作,该企业派技师来校传授技艺、学院派师生去绥棱学习、企业也注入资金帮助大庆油陶研发等,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项目。
四、制度建设——转型发展的保障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深层组织变革,改革势必伴随着多元利益的冲突,因此,围绕转型发展的目标和各项任务建设完善配套制度,协调各个部门及全体成员的集体协作行为就至关重要。
引导、帮助教师实现转型,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引领、规范、鼓励和保障。为提升教师专业技能,该学院专门制定了《教师参加艺术创作、参观和实践活动管理办法》。一是依据专业发展需要和教师发展特点加强专业、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落实。由学院主管科研创作的负责人会同各系负责人与各教师进行创作目标定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分析、督促、合作、沟通等。二是开辟路径,鼓励专业教师利用教学工作之余,从事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参观和实践锻炼、展览比赛等活动。三是在鼓励教师参加实践和专业能力提升各项活动的同时,对教师的学习成果加以规范要求和管理。确保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个人成长与集体成长的相互促进。四是加大对高水平、应用型教师的支持、奖励力度。配套修改奖金分配管理办法。对应用型教学名师给予重点扶植,在职称评审上给予优先考虑等。
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工作推进力度,由院长亲自负责推进,通过制度的规范、完善,来固化、保障、延续好的做法。目前实习实践环节占总学分40%以上。学院一直将如何抓好实习实践各环节,联系企业做好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帮助学生寻求就业岗位等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从2011年之后,逐步完善了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过程考核体系,包括组织实习动员会、向学生下达实习任务,签订安全协议、指导学生如何完成实习鉴定、实习日志等,重点检查学生到企业和现场的佐证照片、提交参与设计的图纸等。此外将课内创意思维训练延伸到课外,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制定实施细则,实行学分管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此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实施过程的严肃性,验收结果的真实性。
不断探索,建立完善适合艺术类专业实际的校企合作共建运行机制,保障校企合作逐步走向深入。从2008年至今,学院与地方20多家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协议”。2011年和2014年将9家设计公司的广告制作生产线,引进到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企业实训室,学生直接参与设计、制版、安装、动画等实践项目。学院在多家企业长期支持办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运行和管理模式:一是通过“企业工作室”和“艺术名家工作室”的制度,推动教师与企业合作,搭建企业设计师及著名画家与学生直接交流互动的学习平台。二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推进行业、企业、学院的深度合作。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四化”——细化、序化、深化、优化方面进行完善和梳理,制定切合实际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三是成立“校中厂——创意实训工厂”,在投入体制、管理运行机制上研究并出台各方的责、权、利,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各方的合作内容。
五、案例启示
(一)顶层设计是转型发展的战略性前提。
转型发展是以改革来推动的发展,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从案例研究来看,一个成功的“顶层设计”,至少应具备下列主要特征:(1)建立在学习本领域先进理念、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闭门造车;(2)能够适应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将未来行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动无序的状态;(3)基于领导者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判断力及勇于承担责任的执行力;(4)能够具有持续的影响力,一以贯之,并随着实践的不断推动而完善成为一个理念体系。
(二)转型发展必须要有自下而上的动力。
顶层设计必须要有自下而上的动力才能良性运行,教师、学生是办学的基层力量,能够激发起师生群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改革就能无往不胜。从案例研究来看,师生共同体的关键在于:(1)努力构建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2)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3)师生具有共享的价值和远景,协作性的学习和共享的实践。具体对于二级学院而言,须充分发挥院系的领导能力,按照专业转型发展目标为师生建设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下,充分利用外部和自身优质资源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师团队的整体提升和学生的广泛、深度参与。
(三)转型发展要在地方特色上做大文章。
政府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目的就在于推进以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分类优化为基础的高校多样化特色发展,从而使高等教育内涵的丰富性能够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的丰富性。地方本科高校的“类特色”以其地方性为基础。从案例研究来看,扎根地方,服务地方,从关注地方发展需要来演绎发展的课题,从满足地方需要来获取发展的空间和资源,从地方“与人不同”的需要来汲取特色培育和创新的灵感,从点生线,由线成面,是可取之路。基于地方特色的社会服务项目,为领军人才的脱颖而出,优秀团队的迅速成长,自身品牌和社会声誉的形成创造了机遇和途径。
(四)制度决定着转型发展最终的成败。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制度才是“学校发生的一切事”的“灵魂”,“通过它,一切产生、生长和发展。并达到完美的程度。”“哪里制度松垮,那里便一切松垮和混乱。”从案例研究来看,转型发展的制度建设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抓住了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制度建设,把好的想法、做法通过制度固化下来,并伴随实践不断完善制度体系;(2)注重制度的正向引导、激励,并给予保障。使师生不是“考虑如何消极避错”,而是“积极思考如何改进工作和提高工作绩效。”(3)形成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良性运行机制。一系列政策有效衔接,相互配合,以实现转型发展的整体目标,并通过细化、序化、深化、优化的制度建设将转型发展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9.
地方高校本科生 篇12
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基本上是一种以静态管理方式为主的管理方法, 信息反馈较慢, 主动服务意识差, 更无法随时调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势和社会需求。在地方院校转型的大背景下, 探索影响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动态因素, 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初选出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 并编制调查问卷, 通过定量计算进行筛选, 最终确定了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动态影响因素。
一、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初选
(一) 文献法
通过对现有本科高校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及文献的梳理, 整理出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27项。分别为学校目标定位、教学中心地位、教育思想观念、教学经费、教学基本设施、教学资源利用、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主讲教师水平、青年教师、专业课程建设、培养计划、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环境与氛围、教师风范、学生风貌、教学改革总体规划、教学改革、教学档案管理、教学管理队伍、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学习风气、社会评价、办学特色、领导作用。
(二) 行为事件访谈法
选取辽宁省地方本科院校的专家学者13人, 作为访谈对象, 并应用Nvivo9.0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与分析。抽取出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24项。分别为生源质量、教学与科研条件建设保障、高校学术生态环境、高校质量监控机构作用、高校学生评教作用、高校教师参与质量监控、毕业生职业发展水平、学位论文水平、学校办学思想、学校办学条件、生师比的合理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落实、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社会对于质量监控效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反馈的渠道、教师的自我反思、政策法规保障作用、政府对于质量的监控效能、学校总体规划、教学档案管理、教学管理队伍、办学特色、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毕业生就业率。
(三) 对通过文献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得到的影响因素进行同质合并, 得到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初选项 42项
分别为生源质量、教学与科研条件建设保障、院校学术生态环境、院校质量监控机构作用、院校学生评教作用、院校教师参与质量监控、毕业生职业发展水平、学位论文水平、学校办学思想 (目标定位) 、学校办学条件、生师比的合理性、实践 (实验) 教学、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社会对于质量监控效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反馈的渠道、教师的自我反思、政策法规保障作用、政府对于质量的监控效能、学校总体规划、教学档案管理、教学管理队伍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毕业生就业率、青年教师、教学中心地位、教育思想观念、教学经费、教学资源利用、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专业课程建设、培养计划、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环境与氛围、教师风范、学生风貌、教学改革、学生学习风气、社会评价、领导作用。
二、问卷调查
依据前文得到的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 编制调查问卷, 并对191位在辽宁省地方本科高校工作的教师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见表1。
三、研究结果
根据对调查数据的频次分析, 在42项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中, 有21项因素的选择频次超过25%, 说明这21项因素是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动态影响因素, 受到高校工作者的重视。
在得到的21项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中“教学经费”、“政策法规保障作用”、“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资源利用”、“专业课程建设”、“领导作用”、“生源质量”这些要素都是反映政府或其他机构对学校的投入, 学校所占有的资源, 教师、学生、管理者在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投入, 因此, 归类命名为“输入要素”;“教学中心地位”、“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教师风范”、“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环境与氛围”、“实践 (实验) 教学”七个方面。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是否优化、教学活动中的一切是否指向于教学目标或教育目的相关, 因此, 归类命名为“过程要素”;“学生学习风气”、“学位论文水平”、“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职业发展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反馈的渠道”、“社会评价”。这都与学生的发展变化如何, 以及这种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 满足目标公众的期望的程度等有关, 因此, 归类命名为“输出要素”。
四、结论
【地方高校本科生】推荐阅读: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05-19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11-06
地方性本科高校06-17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08-12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06-10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09-10
新建地方高校07-16
地方医学高校10-18
广东地方高校06-02
民族地方高校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