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地方高校

2024-08-29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精选10篇)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 篇1

信息时代的到来, 世界各国的交往和沟通日益频繁, 语言科学的地位也随之越来越高。近几十年里, 中国经济迅猛发展, 国际地位迅速提升, 十几亿人口的巨大市场蕴含着无限商机, 伴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 汉语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但是汉语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 笔者以访谈法的形式对黑龙江地区的高校留学生进行走访调查。调查结果可分为五部分, 即基础调查、关于课程与教材、关于汉语教师、课堂活动、学习及生活环境。研究发现, 1) 基础调查:来进修汉语的留学生大都是14-18岁, 汉语初级阶段, 来华就读初级班和中级班最多;2) 关于课程与教材:学生是否对教材产生兴趣, 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说教材内容的难易与学生的兴趣成正相关, 然而教师教学的方法能影响这种关联;3) 关于汉语教师:对留学生的影响最大, 尤其是初级班和中级班的留学生, 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靠课堂学习而学;4) 课堂活动:大部分学生认为, 课堂活动对实际情况具有很大帮助, 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5) 学习及生活环境:留学生认为中国文化对汉语学习影响很大, 他们想了解中国文化。

此外, 通过调查结果的分析, 影响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因素即性格、焦虑感、学习态度、汉语水平、文化差异、教师、目的语的环境、华裔背景。各种因素使留学生反映出不同的评价。基于以上的结果分析, 本文提出几点提高留学生汉语教育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希望能够对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作为基础的贡献。

一、了解学生学习动态, 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做到因材施教

语言学习的整个认识活动都受到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这些非智力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应激反应, 以宽容、平等的态度耐心地讲解, 循序渐进地将学生带入目的语情境之中。在课堂上, 教学手段应该生动、灵活, 尽量给学生提供参与和表达的机会,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自由发言、提问, 充分发挥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热情, 保持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各种方式把学习的活力和魅力展示给学生, 巧妙运用各种辅助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趣味性的教材, 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关注, 抓住时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这样学生才能较好地融入到课堂情境中, 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

此外, 由于初级阶段留学生的汉语理解能力偏低, 教师不得不使用中介语言 (如英语) 。但在研究调查发现, 初级留学生还是需要教师都用汉语讲解, 除非没办法理解才使用英语。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过多使用英语, 容易是学生产生依赖, 不利于培养学生听懂汉语和用汉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二、在现有体验式教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在留学生汉语课程上进行改革创造性实践

1、情绪感染法:

借助于各种媒体, 如电影、电视多媒体等, 充分整合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 按照教学内容, 创设一种汉语言和中国文化情景的气氛, 感染学生的情绪。通过情绪的感染把课堂气氛烘托出来, 由情绪上升为情感, 进而升华为意志和行为。在每周开设一节特色的实践课程——《看电影学汉语》。

2、角色扮演法:

结合教学内容, 事先让学生准备小品表演、情景剧、模拟法庭或即兴表演等。通过角色的扮演, 让学生体验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内涵。把枯燥乏味的课本知识幻化成活生生的现实, 不但表演者有了内心的体验, 观看者也会产生共鸣。这种戏剧化的效果, 往往会使人产生真实的感受, 进而变化为某种行为规范。通过角色的表演, 转换到现实中来, 就会使人自觉或不自觉地知道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这要比空泛地讲解课本内容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辩论会法:

通过新课的预习, 由教师确定辩题或学生自己确定辩题, 分工好正方、反方、评委, 让他们充分准备论据, 在课堂上组织辩论会。真理越辩越明, 通过正反双方的激烈辩论, 由评委给予点评。教师再给予正确的评价, 阐述正确的观点, 完成课堂教学。准备论据就是认知的开始, 辩论的过程就是相互的交流, 评委的点评和教师的评价就是认知的提升。

4、社会调查法:

结合教学内容, 拟定调查提纲或调查表,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 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实地调查, 亲身感受, 在调查中接受知识、理解知识, 撰写调查报告, 进行交流。这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 它比任何的场景创设都直观和有效, 但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自我体验法:

就教学的某一内容或片段, 让学生自我设计一种方式, 体验成功的愉悦、失败的痛苦;体验自尊、自信的力量;体验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通过这些自我体验, 明确失败乃成功之母, 增强成功的信心;明确自尊心和自信心是迎接各种挫折挑战的重要心理品质, 增强战胜挫折的勇气;明确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是人的全面发展必备的素质, 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增强美感和理智感。进一步锻炼自己的人格品质, 完善自我, 发展自我。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 对外汉语教学迅速的发展但其整体还处在起步阶段, 尤其是一些具体的微观的问题还没有能够涉及到, 提高对在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的空间。本文试图通过对黑龙江省地方高校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一些普遍的、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 力求对完善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质量有所启示。

关键词:黑龙江省地方高校,来华留学生,优势,不足,对策

参考文献

[1]孔艳梅.形神之间的隐显——《西风烈》的好莱坞模式[J].电影文学, 2011 (8) :77.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 篇2

我受主任会议委托,现就修改《浙江省地方立法条例》,作如下说明:

一、修改的必要性和指导思想

立法是国家通过法定程序将国家意志制度化、法律化,创制法律规则的重要政治活动。通过立法规范立法活动,是提高立法质量和立法效率,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地方立法条例》自2001年施行以来,对于规范我省地方立法活动,完善地方立法程序,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不断推进,社会各方对提高立法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原来一些规定需要修改完善,我省十多年地方立法实践积累的经验需要总结提升;随着我省设区的市立法工作逐步推开,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工作也需相应规范。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规范我省地方立法活动,完善立法程序,切实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根据新修改的立法法对我省地方立法条例作出修改,是十分必要的。

条例修改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切实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更好地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两富”浙江、“两美”浙江和法治浙江建设提供扎实的制度保障。

在条例的修改工作中,注意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将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三个决定的相关精神以及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改革举措,体现到条例修改中,做到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衔接。二是贯彻实施立法法。根据立法法有关规定,进一步完善我省地方性法规制定、修改、废止的相关规定。三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针对地方立法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作出修改。四是体现地方特色。总结我省条例施行以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我省地方立法实践中行之有效、富有特色的成功经验,通过修改条例予以固化。五是处理好与其他地方性法规的关系,包括处理好与《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的关系。

二、修改的过程

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工作部署,第一时间成立条例修改领导小组和起草小组。4月,起草小组在学习研究新修改的立法法基础上,着手条例的修改准备工作,收集各方面意见,梳理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之后,着手起草《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浙江省地方立法条例〉的决定(草案)》,并将决定草案发送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法制办和11个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9月1日,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宁波召开条例修改专题座谈会,听取宁波、温州、绍兴、金华、台州等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及宁波市政府法制办负责人的意见。在认真研究吸收各方面意见基础上,对决定草案作了进一步修改完善。9月2日,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省有关部门和单位座谈会,就决定草案进一步听取省委办公厅,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法制办等各方面的意见。9月10日,法制工作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决定草案进行了逐条讨论。9月14日上午,法制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决定草案进行了审议。

三、修改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为此,建议在总则立法目的中增加“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化法治浙江建设”一句,并在第二章增加一条规定:“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改革发展的需要,决定就行政管理领域的特定事项授权在一定期限内在部分地方暂时调整或者暂时停止适用省的地方性法规设定的部分规定。”(决定草案第一条、第五条)

(二)关于条例适用范围。条例第二条对适用范围作了规定。我省11个设区的市都已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为了提升全省立法整体水平,建议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将该条修改为:“省和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省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政府规章,以及其他相关立法活动,适用本条例。”(决定草案第二条)

(三)关于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为此,建议根据立法法相关规定和我省实际,补充完善以下内容:一是规定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应当加强对地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地方立法工作机制,发挥在地方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二是强化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调研项目库、年度立法计划的统筹功能和督促落实程序。三是改进法规草案起草机制,明确规定法规一般由提案人组织起草小组进行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规草案可以由省人大有关专委或常委会工作机构组织起草,省人大有关专委、常委会工作机构应当提前参与有关方面的法规草案起草工作。四是更多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增加规定:编制立法调研项目库和年度立法计划应当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起草法规草案可以邀请代表参与,常委会审议法规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征求代表意见、邀请代表列席会议,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组织立法调研应当按照代表分专业有重点参与立法工作机制的要求,邀请有关代表全程参与调研,必要时组织有关代表赴代表联络站听取群众意见。(决定草案第四条、第八条至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二十条至第二十三条)

(四)关于完善立法程序。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对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建议根据立法法相关规定和我省实际,补充完善以下内容:一是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开展立法协商,完善条例有关立法公开征求意见、立法论证、立法听证等制度规定。二是健全审议和表决机制,改进法规审议各个环节工作机制,增加规定单独表决和“打包”表决制度。三是增加法规通过前评估、法规清理、制定配套规定、立法后评估等制度。四是完善法规公布机制,规定除传统的人大常委会公报和《浙江日报》外,法规公布后应当在浙江人大网上刊载,以方便法规的查询使用。(决定草案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至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至第三十五条、第四十条、第四十二条)

(五)关于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批准。条例第五章对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的批准作了规定。根据修改后的立法法,建议将第五章章名修改为“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制定和批准”,将附则中第八十条和第八十一条有关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立法程序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定合并修改为第六十一条,将其中的“较大的市”修改为“设区的市”,同时对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草案征求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意见、省人大常委会对报批地方性法规的审查标准等规定作了修改完善。(决定草案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五条)

(六)关于政府规章备案审查。条例第七章对政府规章的备案和审查作了规定。考虑到2007年省人大常委会已专门制定《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有关政府规章的备案审查可以按照此规定执行,为此,建议删去第七章,并增加衔接性规定:“省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备案审查,依照《浙江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执行。”(决定草案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

考虑到立法条例是由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这次修改内容比较重大,修改条文比较多,因此,建议在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有关方面的意见作进一步的调研、论证和修改,再提请下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并形成提交人代会的法规案,由常委会提请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 篇3

一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1辅导员工作价值观量表的编制

本研究所称“工作价值观”,是根据西南大学胥兴春(2007)编制的《教师工作价值观量表》[2],并根据Maslow需求层次理论,在原量表定义的7个维度的基础上进行了归并分析,分别从物质需求、安全稳定、组织关系、发展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等5个方面进行分析。

工作价值观量表总共有25题,采用Likert五点法计分,区分为“完全不重要”、“不太重要”、“一般”、“比较重要”、“非常重要”等五个答案,分别计1~5分,由受试者依据主观认识加以选择,分数越高就表示该受试者对此项目的重视程度越高,反之,表示重视程度越低。所有问题全部都是单选,没有反向问题。

2研究对象与数据采集说明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浙江省内地方高校的辅导员,问卷主要是在13所浙江省内地方高校中发放。问卷发放回收情况见表1。

针对回收的250份有效问卷分析发现:高校辅导员的男女性别比例比较均衡;辅导员年轻化倾向比较明显,99.2%的辅导员年龄小于40岁;辅导员学历层次相对较高,硕士、博士学位的辅导员比例越来越高;辅导员婚姻状况中,已婚、未婚比例也比较均衡;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时间存在一定的短期性,工作时间超过5年的辅导员不到样本数的三分之一,这一方面与辅导员年轻化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辅导员岗位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部分辅导员短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后,就从辅导员岗位上转岗;辅导员大部分没有担任任何行政职务,样本中有三分之一的辅导员担任了科级职务,只有极个别能够聘上处级职务;在辅导员职称晋升方面,66%的辅导员具有初级职称,只有三分之一的辅导员晋升了中级职称,能够晋升高级职称的比例非常小,这与辅导员担任行政职务的情况非常相似。对辅导员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详见表2:

3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

工作价值观量表整体 (包含25个问项) 的ɑ系数值为0.925,大于0.7,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同时,在因素分析前进行的KMO (Kaiser-Meyer-OlkinMeasureofSamplingAdequacy) 测度和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881,根据Hair (1995) 的观点,数据很适合用来做因素分析。而且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拒绝了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矩阵的原假设 (Sig.=0.000<0.01) ,这说明数据是适合作因素分析。工作价值观量表分析得到5个维度,结果见表3所示。

信度分析结果发现该量表的同质性比较高,五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 (α系数) 分别达到0.769、0.741、0.849、0.878、0.787,都大于0.7,说明量表的一致性程度比较高并且内部结构良好。

二实证分析研究

1辅导员工作价值观的描述性统计

分别从工作价值观5个维度对辅导员的工作价值观进行描述性统计,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高校辅导员工作价值观总体水平较高,值为4.19918,大大高于临界值3,说明高校辅导员对工作价值观的看法和评价比较正向积极,也就是说当今高校辅导员对工作价值观总的来说持积极认可态度。另外,调查还显示在辅导员工作价值观的各个维度上,平均值均大于4,也是处于中等偏上的位置,其中组织关系维度的得分最高 (M=4.3113) ,说明辅导员职业中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性化的组织管理仍然是辅导员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2辅导员个体特征与工作价值观差异分析

高校辅导员的个体特征对工作价值观各维度的表现是否有显著差异?为了验证假设,本节以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方法来研究辅导员的不同性别、婚姻情况等个体特征在工作价值观研究变量上的差异性。以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ANOVA)的统计方法来研究辅导员不同的学历、年龄、从事工作时间、职称、所担任的行政职务等个体特征在工作价值观研究变量上的差异性。

(1)辅导员性别不同在工作价值观上的差异分析

根据表5整理的结果,可以看出:

(1) 辅导员性别在工作价值观的安全稳定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且女性辅导员比男性辅导员更为重视安全稳定因素,这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很大关系。

(2) 辅导员性别在工作价值观的组织关系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且女性辅导员比男性辅导员更为重视这一因素。

(3) 辅导员性别在总体工作价值观上有显著差异,女性辅导员比男性辅导员对于工作价值观的认可度更高。原因在于,高校工作岗位相对较稳定,人际关系矛盾冲突较少,组织关系比较和谐,对女性的吸引力大于男性,符合女性性别特点和心理特征,这也是辅导员工作特性的体现。

(4) 辅导员性别在工作价值观的物质需求、发展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维度上没有显示显著差异,说明不同性别的辅导员对于物质、发展与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具有一致性。

*p<0.05;**p<0.01

(2)辅导员婚姻状况在工作价值观上的差异分析

根据表6整理的结果,可以看出:

(1) 辅导员婚姻状况在工作价值观的物质需求维度上有显著差异,且已婚辅导员比未婚辅导员更为重视这一因素。很多已婚辅导员在面对高房价、低收入的情况下,生活压力较大,因此这部分辅导员更重视对物质报酬的需求;

(2) 辅导员婚姻状况在工作价值观的安全稳定、组织关系、发展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维度上没有显示显著差异,说明无论是已婚的辅导员还是未婚的辅导员,对安全稳定、组织关系、发展与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视程度都具有一致性。

(3) 辅导员婚姻状况在总体工作价值观上没有显示显著差异,说明无论是已婚的辅导员还是未婚的辅导员,对工作价值观的认同具有一致性。*p<0.05;**p<0.01

(3)辅导员其他个体特征在工作价值观上的差异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辅导员年龄、学历、在校工作时间、职称和行政职务等个体特征在工作价值观各维度和总体工作价值观上没有显著差异。

三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建议

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高度重视工作价值观的研究,合理利用价值观内驱作用

组织的管理者可以通过三种不同的手段来激励和影响组织成员的工作行为,一是外在的经济手段,二是与工作相关的内在激励手段,三是一种以人的信念、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影响力。[3]高校辅导员的行为选择是其个体需要与职业角色规定相结合的产物,其主导需要具有高层次和精神性特征,对于这一类特殊的工作者,不能用单纯的物质化管理手段去应对其复杂的个性化劳动。作为学校组织的管理者,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与管理措施上,要根据辅导员工作价值观的特点,从所谓的“需要”入手进行激励。

首先,要重视高校辅导员群体工作价值观结构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就学校组织而言,学校管理运作的机制是影响辅导员对学校是否认同的关键因素,学校应依不同年龄、职称的辅导员需求建立良好的管理运作模式,推行不同的活动措施,畅通沟通渠道,扩大辅导员参与决策权,协助辅导员解决困难,增进辅导员对学校的认同及满意感;且工作环境的优劣会影响辅导员的努力意愿,学校领导应改善辅导员工作环境,鼓励自主创新,增进各校辅导员之间学习与交流的机会,通过团队和谐与公平性、独立性的工作价值观,来提升辅导员的满意感和努力意愿。

其次,应对辅导员的努力给予充分的肯定,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双管齐下,进行有效的激励,以加强和满足辅导员的发展与尊重的心理需求;并减少学校对辅导员的不当干涉,尊重其工作上的自主创新和发展提升,通过辅导员自我实现需求的工作价值观来促进辅导员对学校组织的认同。

再者,辅导员的人口学变量会影响到其工作价值观不同的内在需求及其满意度的高低,因此应针对性别、婚姻状况等不同人口学变量的辅导员,推行不同管理策略,以满足其工作价值的需求,进而提升其满意感。

2强化辅导员对工作价值的认同,加强价值观教育和引导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价值观结构与企业员工有着相当大的差异,这是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社会文化中对于辅导员形象的认知等因素相联系的。高校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时,应切实考虑辅导员的工作价值观对工作态度和绩效的影响。具体来说是高校应不断探寻有效的辅导员思想教育方式,宣传并强调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借以增强辅导员对学校工作价值的认同感,减少他们(尤其是年轻辅导员)对工作产生的疑虑,使他们能真正感受到自己对工作的期望与学校所提供的工作是一致的,这有利于辅导员工作价值观的优化和固化。

3正视辅导员个体差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应该正视辅导员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订人力资源政策,总体把好选才关,加强考评和培养,建设一支身心健康、凝聚力强、有才华的骨干辅导员队伍。

高校辅导员的个体差异是客观的,应该积极正视这种差异,但这种差异也并非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已经得出结论:辅导员个体特征在工作价值观的有些方面存在着差异。学校当然不能过度强调辅导员的个体特征差异,但对于差异可能会导致的结果应该事先预计到,尤其对于人力资源政策的制订应该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总之,党和政府历来重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强调“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辅导员工作要与时俱进。要努力探索和形成一些体现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4]近日,浙江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就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任职条件、考核评价、晋升待遇、培训培养、职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又一重要举措。系统研究高校辅导员工作价值观,是值得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继续加以思考的。

参考文献

[1]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227-229.

[2]胥兴春.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 西南大学, 2007.

[3]胡坚, 莫燕.高校教师工作价值观与任务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12) :114-117.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 篇4

【摘 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目前完善我国地方财政体制的重要改革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管县的财政体制产生了很多问题与缺陷,县级政府不仅缺乏相应的财源,而且承担了过多的支出责任,导致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提供严重落后于需求。因此,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浙江“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践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的措施提供一点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财政体制;省直管县;浙江模式

一、引言

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是指由“省—市—县”三级管理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管理,减少“市”这个行政层次,对县的财政管理由省级政府接管,实行省直管县。我国目前实行的“市管县”体制是1983年以来逐渐形成的, 其主要目的主要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以城带乡,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从30多年该体制的实际状况来看,这个体制在对吸纳县域富余劳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以及政府行为逻辑的变迁,市管县体制下“市刮县”、“市卡县”的问题日益突出,基层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等问题逐渐暴露。

同时,由于“省直管县”的体制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省直管线体制的行政管理和事权划分等层面展开的,而对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的专项研究还相对较少。骆祖春(2010)通过分析省直管县改革的直接效应,认为改革后各县(市)的财政收支增长速度、公共资金运转效率等都得到了提升,但其忽略了县级公共服务水平是否得到了相应提升这一问题;孙开(2011)认为财政体制改革应该以县级财政为重点整合的政策着力点,构建与县级基层政府责任相匹配的基本财力长效保障机制,建立辖区内和跨辖区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但却没有对体质变迁后市级政府的职能转变相应规范;六叔申,吕凯波(2012)基于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的研究,得出政府实力强弱的匹配结构差异会影响财政体制改革的效果,但因为其选取的公共服务指标过于单一,所以结果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指标体系对省直管县的体制进行分析,就变得尤为重要。我国多数省份陆续进行财政省直管县试点改革,主要有浙江省的财税合一制度、江西省的重点困难县倾斜制度、辽宁省的“留利于县”和海南省的行政管县等。浙江省作为试点较早的地区,其省直管县的体制已经相对健全,并且部分县市近几年也在全国百强县中崭露头角,这足以说明其体制的优越性。本文从浙江省省直管县体制下公共服务水平的变化为切入点,力图找到浙江省发展的优秀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省以下财政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省以下财政体制现状

我国目前现行的省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出省市分管的两重格局,既有省管县,又有市管县,这两种管理方式并存就构成了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其次,在政府收入划分方面,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转移支付方面,省以下的政府也存在体系尚不健全,风格迥异的变化态势。

(1)省管县与市管县并存

目前,省以下财政体制大致可以划分为省管县与市管县两大类。所谓省直管县是指省级政府直接管理市与县两级财政,财政管理范围包括地方政府间在支出责任和事权、收入的划分;省对下各项结算补助、转移支付补助、预算资金调度、专项拨款补助等等。省管县财政体制下,市级政府没有管理县的职能,也不能直接与县级发生财政关系。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即省先和地市划分事权,省直接对市进行转移支付补助、各项结算补助、专项拨款补助、预算资金调度等等,县级财政则由市直接管理,在省对市的财政体制大框架下,明确确定市县之间的财政体制,划分市与县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和收入范围,市负责对县进行转移各项结算补助、支付补助、预算资金调度、专项拨款补助等等。

(2)省以下政府收入的划分

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划分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将主要行业或者支柱产业收入划归省级,市县不参与分享;②划归市或者县(市)固定收入的税种较多,但是主体税种不足;③多数省将收入规模较大、收入稳定的税种划为省与市或者省与县共享收入。

(3)省以下转移支付体系

2009年起,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被简化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两大类。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原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是将补助数额相对稳定、原列入专项转移支付的教育、公共安全、社会保障与就业、一般公共服务等支出改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虽然我国各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客观因素选取以及税收返还比例系数的确定方面还存在和中央对省转移支付不尽完全相同的规定,但是基本上还是根据中央对省的转移支付形式设计省对下转移支付体系。

2.省以下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省以下的财政体制,是政府早期进行体制改革时不断探索的结果,虽已施行多年,但由于在设计之初对省以下的政府发展体系评估不足,同时在后期也没有进行相对应的措施改革和修正,长年累积,就导致该体制出现了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是过多的政府层级影响分税制效果。我国《宪法》规定,政府层次以四级制为主。但是事实情况是,我国政府层级已经变成了5个层次:即中央、省、市、县、乡。县不仅在行政上从属于市,在财政制度上也事实上从属于市。分税制的理论与大量实践表明,政府层级越多,就要求更多的税种与税源在各级政府间进行分配。我国目前开征的税收共有18个税种,其在数量上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再加上我国的五层政府财政体制,这将进一步影响我国分税制的实施效果。这主要表现为由于县从属于市的财政体制,其在财权分配与财力获得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市不仅截留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与财权的下放,还和县争夺地方财权与财源。

二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事权与支出责任不适应。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基本前提,是各级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明确划分。1994年建立的财政管理体制明确界定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和事权范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当时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并没有确定省以下政府的财力分配框架,随后省以下财政体制深化改革又未能取得明显进展,最终导致财权划分和事权划分出现了两相背离的情况。财力逐渐上移,省、市普遍形成了上级政府应该集中资金的逻辑思维;但是和财权集中不同的是,事权逐渐下移,导致县、乡两级政府其事权所需要的财力与其本身的财力高度完全不对等。在这种情况下,县级政府不仅很难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标准的支出结构,而且较多的承担经济与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经济社会成本以及额外的经济发展负担,最终导致县级政府财政困难,公共服务效率下降。

三是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在省以下的转移支付体系中,省对市、县的转移支付欠缺规范性,种类很多,随意性较强,缺乏制度的保障。在现有市管县财政体制下,市对县的转移支付明显不足,甚至存在不仅不对县输血反而搜刮县的情况。

市管县体制相比省管县体制,存在很多弊端:①市管县体制增加了管理层次与管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行政效率;②市管县体制导致了农村管理的漏洞,导致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越来越大;③市管县的经济效益难以产生。

三、浙江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

浙江省是我国最早试行“省管县”改革的省份,一直坚定不移的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不断推进强县扩权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提升整体经济实力与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浙江省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与强县扩权的措施成为不少省份财政体制改革的蓝本。但随着公共财政职能扩大,财政收支压力增加,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面临不少困难,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须及时分析讨论省管县的财政体制的优劣与适用性。

1.浙江省“省直管县”改革的实践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不同于全国其它省份普遍施行“市管县”这种财政体制,浙江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继续保留,并长期坚持“省管县”体制,并通过“强县扩权”等五次措施改革使这一体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充实。同时,政府采取相关的约束、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县级单位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为县级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供了可能,实现了“保平、削赤(字)、促发展”的目标。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实力,优化了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浙江省“省直管县”模式取得成功实施是多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1)“民营经济”和“块状经济”的优势

由于浙江省的生产力布局相对分散,导致中心城市偏少且规模较小,但相反地,其县域经济一直以来却十分活跃,并且增长速度较快,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明显。“民营经济”和“块状经济”的发展政策,就使得相对独立的县域经济体减少了对市级政府的依赖,同时借助于行政和财政管理政策倾斜,更能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改革的配套措施到位

财政体制需要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配合才能发挥它的优势。浙江省创造性地将“省管县”财政体制与“强县扩权”的改革配套进行,在市县财政、地税合署等方面都体现出精简高效的原则,使县级政府管理权限逐步增强,以此减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冲突和矛盾。

(3)长期堅定的改革决心和领导人的改革魄力

省直管县改革并不是浙江省的创新,但在“市管县”改革的大背景下,浙江省政府却力排各种改革的阻力,坚持保留省直管县的体制特例,为之后的强县扩权和相关配套政策改革留存了希望,同时也给予了一些县域经济谋求独立发展的空间。正是浙江省级领导这种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和魄力,才为省直管县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1992年,在浙江省政府提出“经济和上海接轨”的目标,出台了向萧山、余杭、郸县、慈溪等13个浙江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强县(市)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的政策,主要包括向县级政府下放扩大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扩大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权和简化相应的审批手续等内容;1997年,浙江省政府决定给予萧山、余杭两市,包括地级市政府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金融、对外经贸、计划等11项经济审批权限。同年,省政府赋予两地独立掌管市地一级的出国(境)审批管理权限;2002年8月,省委、省政府开始了新一轮的强县扩权行动,这一轮的扩权行动下放给17个县(市)和萧山、余杭、莫肠州3个区313项原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的内容,12大类经济管理审批权,几乎涵盖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2006年,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浙江省启动了第四轮强县扩权改革,省委、省政府将义乌市确定为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在不改变金华市对义乌的行政领导权的前提下,以集中义乌政府社会经济管理权限为中心,除规划、重要资源配置、重大社会事务等管理事项外,赋予义乌市与地级市同等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地级市的约1000余项社会经济管理权限中的618项被下放到义乌市政府手中,并特准义乌持有调整并优化政府机构各项管理体制、人员编制、机构设置等权力; 2008年底,浙江省推行新一轮“扩权强县”改革。此次改革分为两部分,一是继续深化义乌的试点改革,再次下放618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二是根据“确需、合理、条件具备”的原则向合适的县(市)下放443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通过这前后5次历时近二十多年的不断改革,浙江省的县域经济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使得省内多数县市摆脱了贫穷的困扰,更有不少县市跻身到了全国百强县行列。同时伴随着县域经济状况的好转,浙江省内各县市政府的行政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同时期内浙江省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

2.浙江省“省直管县”实施效果

省直管县作为一个有效的制度框架,其在推动县经济发展,提升县级财政实力,改善公共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县域经济发达

2014年,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40154亿元,比上年增长7.6%;人均GDP为729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8美元),增长7.3%。据统计2009至2014年,浙江在全国各省市GDP排名中稳居第四。其中,县域经济占浙江地区生产总值约80%。

自2000年开始测评全国百强县以来,浙江省连续6年均居全国第一,其中2005年在全国百强县中占据30个席位,主要得益于浙江过年来坚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支柱产业为支撑,以乡镇工业为主体,做大做强特色板块经济。2006-2007年底,国家统计局暂停了“全国百强县”排名。2008—2012年,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名单来看,浙江省入围全国百强县数量分别为26个、27个、25个、24个、27个。2013年与2014年因实行撤县设区政策,入围数量有所减少,皆为14个。同时,2014年财政总收入超百亿元,全省共有49个县(市)上榜,县本级财政收入对全省本级收入的贡献也从2000年的59.55%提升至70%以上。浙江省县域经济发达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下,县级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加强,在减少财政管理层层上缴、划拨的中间环节后,不仅有利于加强地方财政收入的集中管理、缩减信息传递的链条、降低信息传递的失真率,有利于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监管、保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财力。而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也符合当前政府体制改革的目標。

与此同时,浙江省的全面小康建成进程也走在全国前列,2000-2012年,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测算结果显示,自2010年以来,小康指数逐年提升,从2000年的62.7%起步,三、四年上一个台阶,且从2002年以来,全面小康建成进程指数领先于全国指数的优势均保持在两位数。2012年,浙江省小康指数高于全国(83.55%)12.2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位,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目标。

(2)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整体水平较高、区域差异小

从浙江省的实践经验来看,县域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都得到提高。县域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第一,浙江省公共教育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浙江省始终将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支出结构、完善管理机制等等,有效促进了浙江省义务教育的发展。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在逐年提高,一些县市的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0%以上。2014 年,全省初、高中入学率为:99.92%和99.98%,义务教育的完成率为97.8%。教师素质得到提高,教师队伍得到优化,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浙江省加大了各类教学硬件资源的投入。校舍场馆、电器设备、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教育网络等资源是保证义务教育顺利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学校推行现代化教学的保障手段。到2014年12月底,浙江省花费在中小学教育装备上的资金达112.1亿元,平均每个学生1762.9元。同时,浙江省加强对教育均等化的关注。近年,浙江省加强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减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义务教育推广水平的差异,使教育均等化、教育公平的目标逐步实现。在初中学校的公用经费总投入方面,全省各地级市3年间,虽然两个最值的差异较大,但差异比例都控制在40%以下。

第二,浙江省公共卫生领域全国领先。2014年12月底,浙江省卫生机构总数为1.5万个,其中,卫生院、医院总数为2484个。总床位数为14.95万张。技术人员总数为24.3万人,其中正式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总数为10.2万人,注册护士总数为7.83万人。2014年12月底,浙江省各县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为1254个,占规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的比例为90%,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室的数量为6558个,社区责任医生数量为3万多。全省范围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成像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全省县、乡、村的三级公共卫生体系正逐步完善。由县级医院、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妇女保健院等单位组成的技术指导服务中心在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逐步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逐步实现了一体化管理,形成一个多维度的卫生服务体系。

浙江省居民的平均寿命已达74.97岁;孕产妇的死亡率为14.44人/10万人,低于全国水平的28.76点;婴儿的死亡率为1.063%,低于全国水平的1.857%;农村厕所和自来水的普及率分别达到67.75%和83.7%,分别比全国比例高出21个百分点和30个百分点。

第三,浙江省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种类与大多数国家保持一致,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大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探索。浙江省作为众多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之一,社会保障系统市场化改革起步时间早,发展速度快,一直处于全国前沿水平。浙江省政府率先打破城乡分割和户籍壁垒,形成了以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为中心、以各专项救助项目为主要内容、以慈善事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浙江省财政通过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开拓资金筹措渠道,社会保障资金从2002年的14.3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00.55亿元,年均增长幅度为28.8%,总额增长21倍,占同期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了16.63%。

(3)浙江省“省直管县”的负面效应

在吸取改革经验的同时,也应看到浙江省的省直管县改革不全面、不彻底等不足,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省直管县”体制作为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度,与施行已久的的原有行政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冲突。其次,改革力度不够,政府具有的财政权和事权范围不明确,在县级地区的社会事物管理权限有限。最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主体地位不突出。浙江省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远低于江苏等地的中心城市。

四、对推进我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思考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我国目前已处于深化改革的阶段。大部分省份都在实行不同程度上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各省的改革效果不一。改革牵涉面广,需要统筹安排,分类改革,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由于全国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地域面积、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发展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改革不宜一刀切。改革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改革模式。就全国层面来讲,“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都应当坚持一些共性,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具体建议:

第一,明确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和财权。现有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以及“市管县”财政体制在支出责任和财权划分上都存在责任不明确、权力不清晰等问题,造成的结果就是财权逐渐上移和支出责任的逐渐下移。应当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解决政府行政设置中越基层的政府承担越重的公共支出责任的困境。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应当遵守受益和效率的雙原则。凡是较低一级政府能够行使的职能就尽量下放事权。因为基层政府具有信息优势,能根据居民的偏好,高效提供公共服务。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省以下财权划分各地都不一致。总的来说,上一级政府始终处于强势地位。要积极培育县级政府的主体税种,如房产税。同时扩大共享税的税种范围和分享比例,实行同源课税、分率计征的方式,使得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都能稳定增长。

第二,完善转移支付体系。“省直管县”改革简化了财政层次,理论上转移支付体系效率更高。然而从实践的效果来看,由于县级政府与市级政府在财政关系上处于对等地位,因而,市级政府弱化了对县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长期来看,县级财政困境的解决不仅要依赖于省级的转移支付,同时需要从制度上着手。应逐步建立专项补助、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等制度,并完善过渡期转移支付计算方法,规范标准收支和财政补助系数的计算标准。短期内,建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从新增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直接用于对困难县的专项补助,以保障县级财政的正常运作。

第三,健全多级财政监督机制。省直管县改革扩大了县级政府财权。权力的扩张往往伴随的是腐败行为。如何监督和制约权力的滥用,是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基本要求。强化财政监督体制,实行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以及完善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和审计、纪检监督等措施,来约束县级财政。财政分权理论的软预算约束非常强调政府的预算监督职责。利维坦型的政府更需要预算约束。更多的分权能约束政府的自利行为。

参考文献:

[1]骆祖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效、问题和对策研究——来自江苏省的调查报告》,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3期.

[2]孙开:《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政策着力点》,财贸经济,2011年第9期.

[3]六叔申、吕凯波:《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效应》[J].财政金融研究,2012年第4期.

[4] 陈纪瑜、阳敏和张宇蕊:《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模式探讨——以湖南为例》,《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期.

[5]傅光明:《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财政研究》,2006年第2期.

[6] 刘凌波:《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5期.

[7]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政府间财政分工及分工方式》,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1年版.

[8]田鹏:《对省管县财政体制的思考》,《财会研究》,2008 年第 2期.

[9]贾康和白景明:《中国地方财政体制安排的基本思路》,《财政研究》,2003年第8期.

[10]贾康和阎坤:《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中长期思考》,《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

[11]吕君和王小聪:《从“浙江经验”看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 年第6期.

[12]马斌:《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以浙江省、市县政府间关系为研究案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3]庞明礼:《“省管县”: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6期.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 篇5

关键词:浙江省,市属高校,发展定位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大众化步伐的加快, 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迅猛, 浙江省的高等教育也呈现出勃勃生机。2007年, 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8%, 比2002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在全国省区中列第一位, 普通高考录取率每年保持在70%以上, 全省已建有各类高等学校77所, 其中大学12所、普通本科学院17所。[1]期间, 在管理体制上以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市属本科院校在这种形势下无论是在办学规模还是在办学实力上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外延发展的任务基本完成, 而面临着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新的战略选择和目标追求, 面临着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思考“建设什么样的高校”和“如何建设这样的高校”的问题, 即明确高校的发展定位。为此, 许多地方高校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自身的发展定位问题, 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合理定位和特色追求。浙江省作为教育大省, 其市属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对同类高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性, 对其作一比较研究, 意义重大。

一、地方性市属本科院校科学合理定位的重要性

1. 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作为地方高校, 不管是省属高校还是市属高校, 它的使命就是服务区域经济, 帮助所在地区解决社会问题,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和文化支撑。要完成上述使命, 各市属本科院校须在制订新一轮的发展定位时立足浙江和所在地区, 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中, 作出自己的贡献, 实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互动和谐发展的格局。

2.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在于人的素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 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面广量大。浙江省的高等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 并形成了梯队结构, 依次为:第一梯队, 浙江大学;第二梯队,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第三梯队, 省属院校和每个市属的本科院校;第四梯队, 高等专科职业技术学院。[2]按照梯队层次和每年的招生录取情况来看, 各市属本科院校录取的学生综合素质基本处于中等及中下水平, 这部分学生自身的素质, 以及迈出高校大门后对其他社会成员素质的影响, 事关地区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这就要求各市属本科院校要更加注重内涵提高, 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3. 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目前, 浙江省辖区内11个地级市, 已基本实现了每个地区建有一所及以上的本科院校, 在这些地方高校中市属高校占到了近一半。它们既有高等院校的共性, 又有地方院校的个性特点。从学生的来源和去向来看, 学生主要来自浙江省等地区, 毕业后基本上在本地区就业;从管理体制来看, 基本上都是省市共建, 以市为主;从经费渠道来看, 主要是市一级财政拨款。可以说, 市属本科院校最突出的基本特征就是地方性。因此, 其科学合理定位必须符合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内在需要。

二、浙江省市属本科院校发展定位概况

1. 发展现状与发展定位。

地级市本科院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普通高等学校结构布局调整的背景下建立的, 是经济社会发展地方化趋势导致的高等教育办学和管理权限下移的产物。[3]浙江省辖区内11个地级市, 目前每个地区都有了一所本科院校, 在这些本科高校中管理体制属于市级的高校占到了近一半。笔者选取了杭州、温州、绍兴、湖州、台州、丽水等城市的6所市属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 对它们的发展现状、发展定位情况作一了解和分析 (见表一、表二) 。

资料来源:以上各高校办学概况和发展定位是通过其主页中关于学校介绍的相关材料整理而成, 截止时间为2008年5月。

2. 发展特点。

从对各市属本科院校办学基本情况以及确立的发展目标来看, 各高校发展特点明显, 并存在着一定的趋同现象:一是办学定位的趋同。[4]主要表现为:在层次定位上, 市属本科院校均由专科升格或合并而来, 追求“层次升格”, 从专科变学院, 学院变大学。上述6所高校除了丽水学院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 起步晚, 将建设合格本科院校作为发展目标外, 其他高校均提出了“综合性大学”的定位目标。为实现所谓的综合性目标, 市属高校不断扩展学科领域, 增设新兴学科专业和边缘学科专业, 通过不断增设非师范专业, 达到学科齐全的目标。在办学规模上, 这些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师范等单科性质的专科学校升格而成, 是地方几个专科、中专等学校合并组织而成, 先后经历了升格转向、建设评估、整改提高、稳步发展等阶段, 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都实现了万人以上的招生数, 不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为建设新校区, 纷纷向银行贷款。目前, 各市属高校承担着巨大的还贷压力和庞大的负债带来的风险。二是办学特色不明。什么是办学特色?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原主任刘凤泰曾指出: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它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它在学校改革和发展当中, 特别是在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育品质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是外界认识学校的一个重要方面。反观上述列举的浙江省各市属本科院校, 就其目前发展定位的表述来看, “办学特色”仍是市属高校面临的一个难以抉择或没有显现的问题。

三、关于市属本科院校发展定位的理性思考

如何使各市属本科院校发展定位更具科学性, 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 前瞻性和现实可能性的关系。发展目标应该说是一种长远的、战略性、前瞻性的目标。一所学校有远大的理想是一件好事, 但这种前瞻性应该在一定时间内具有实现的现实可能性, 过分长远的办学目标如果失去了学校近期、中期目标的支撑, 很可能成为一句“高、空、大”的口号, 所以在确定办学定位时, 要注重长远与近期的衔接, 必须要以阶段性的目标体系来支撑长远目标, 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办学定位所确定的目标。 (2) 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一个好的办学定位, 必然对原有定位有所继承;一个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定位, 必然要与时俱进, 有所创新。创新不是全盘否定, 而是一种“扬弃”, 因此, 要强调定位的延续性、协调性和创新性, 处理好新定位与原有定位之间的关系。

同时, 市属本科院校科学定位, 要紧紧把握住十二个字, 即“因地制宜, 体现特色, 服务地方”。

一是因地制宜, 要有“位”。从高等教育发展背景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 高等教育的结构和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一大批老牌的重点高校办学实力愈益强大, 地方本科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职业技术学院正蓬勃兴起, 市属本科院校基本上都是新建的, 正面临着重点高校、同类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的多重夹击。故要想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最重要的一点是正确定位, 找准自己的位置。因地制宜, 就是要从实际出发, 科学合理地确定办学方向和发展思路, 立足本地, 面向浙江, 融入长三角, 辐射全国, 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项职能, 科学合理地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宜强则强, 有所为, 有所不为, 为我当为, 使学校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环境和条件相适应, 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

二是体现特色, 要有“质”。高等学校创建特色可以从许多方面着手,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认为一所大学当前的特色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体现在总体上的治学方略、办学观念、办学思路;二是体现在教育特色———教育模式、人才特色;三是体现在教学上的特色———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解决教改中的重点问题等;四是体现在教学管理上的———科学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笔者认为, 市属本科院校的根本任务是要为地区培养人才, 这是办学的首要职能, 也应该是其特色体现最直接的领域。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时, 要抓好人才培养的质量, 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怎样的素质标准, 要形成自身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具有不同特色的人才, 并确保培养出的人才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用得上、留得住, 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同时要结合人才培养工作, 进一步强化品牌、特色学科专业建设, 依靠学校现有的学科优势, 依据社会需求, 突出重点, 形成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品牌特色学科专业, 以更加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努力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提高质量和水平。

三是服务地方, 要有“为”。市属高校的地方性特点决定了其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应要立足地方, 通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寻求自身发展, “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地方高校要服务地方, 要有目标、有作为。要对文中提到的各所高校“十一五”规划作了分析, 各高校均意识到并提出了在新一轮发展过程中高校与地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加强合作的方式。如湖州师范学院明确提出了要与湖州市增强“三力”、“杭湖宁发展带率先崛起”战略和浙江省“教育强省”、“文化大省”建设的衔接中找到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 在为地方培养急需人才、加速科技转化、发展区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作出应有贡献, 要努力使学校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培训中心”、“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中心”和“应用型科技成果研发中心”的工作目标。

地方市属本科院校科学定位与特色创建, 不是一朝一日就能解决的问题, 而是要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究。随着我国办学自主权的进一步扩大和大学制度的不断完善, 各市属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将会更准确、特色将会更鲜明, 从而更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网站.http://www.zjedu.gov.cn/.

[2]夏跃平.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服务区域经济[J].教育发展研究, 2005, (5) :35-36.

[3]华玉, 赵国英.地级市本科院校的管理特点与管理创新[J].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调查点的确定按照《全国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在泰来县、肇东市、杜蒙县、安达市、依安县、肇州县和肇源县开展病情调查。每个监测县选轻、中、重三个病区村。

1.2调查对象对病区村8~12岁儿童全部进行氟斑牙临床确诊。得出儿童氟斑牙发病率、氟斑牙指数及病区饮用水的氟含量检测结果。

1.3调查内容检测病区饮水水氟含量:统计监测村的人口资料,如果该村已经改水,就调查改水工程的使用状况,并采集1份末梢水的水样,检测水氟含量;如果该村没有进行改水,就按照南、西、东、北、中五个方位,各采集1份饮用水水样,如饮用水源不足5个,就全部采集,测定水氟含量。氟斑牙病情监测:对监测村(屯)全部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再计算儿童氟斑牙指数及氟斑牙检出率。

1.4诊断方法水氟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GB/T 5750.5)检验,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进行水氟含量是否超标评价。氟斑牙诊断:采用《氟斑牙诊断标准》(WS/T 208)进行检查和判定。

2 结果

2.1监测村饮水氟含量监测结果2014年共计监测21个村,其中已改水村10个,占监测村数的47.6%;未改水村11个,占监测村数的52.3%。在10个改水村,共监测10个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合格工程7个,占监测工程的70%,服务人口8 462人;水氟含量超标的工程3个,占监测工程的30%,服务人口1 480人。见表1。

有11个未改水村,其中9个村水氟含量 >1.2mg/L且≤2.0mg/L,占未改水监测村总数的81.8%,服务人口4 986人;有1个村水氟含量 >2.0mg/L且≤4.0mg/L,占未改水监测村总数的9%,服务人口491人;有1个村水氟含量 >4.0mg/L,占未改水监测村的9%,服务人口402人。见表2。

已改水村与未改水村的水氟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26,P<0.01)。见表3。

2.2氟斑牙病情2013年在10个已改水村进行儿童氟斑牙检测,有7个村水氟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降氟改水系统供水正常;同时对287名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检出9例氟斑牙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是3.1%,儿童氟斑牙指数为0.10,可疑儿童35例,大约占调查儿童的12%;极轻度8例,占调查儿童的2.7%;轻度1例,约占调查儿童的0.3%;没有中度病例;没有重度病例。另外,有3个村改水工程水氟超标或工程不能正常运转甚至报废,这些村共计检查69名8~12岁儿童,检出氟斑牙患者23例,氟斑牙检出率为33%,氟斑牙指数为0.59。已改水与未改水村(屯)氟斑牙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0P<0.01)。见表4。

3 讨论

地方性氟中毒是黑龙江省危害严重的地方病之一[2],改水降氟是防治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3]。在10个改水村中,共监测10个改水工程,正常运转工程10个,占监测工程的100%;水氟含量合格工程7个,占监测工程的70%。在11个未改水村中,水氟大于2mg/L的村2个,占未改水村的18%。在改水工程正常运转且水氟含量合格的自然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3.14%。在水氟含量超过国家标准的自然村,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19.18%。儿童氟斑牙的患病率的高低关键在于水氟含量,已改水与未改水地区儿童氟斑牙的患病率有明显差别。

调查发现,改水后也有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不善,很多地区缺乏法制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井建成后无专人管理, 导致井损坏后无人维修,尤其是无配套设备,如管道在超过使用期后不能及时更换[4]。氟中毒是慢性蓄积性疾病,即使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控制标准也需一个漫长的过程[5],需要进一步巩固改水降氟的成果。

摘要: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为评价综合防治措施及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方案,按水氟含量的轻、中、重,选择7个县,对每个县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个病区村(屯),进行生活饮用水氟含量及氟斑牙检测。结果 调查已改水村10个,水氟含量<1.2mg/L的有7个村,水氟含量>1.2mg/L且≤2.0mg/L的有3个村;共检查8~12岁儿童287人,检出氟斑牙患者9例,氟斑牙检出率为3.1%。未改水村11个,水氟含量>1.2mg/L且≤2.0mg/L的村有9个,水氟含量>2.0mg/L且≤4.0mg/L的村有1个,水氟含量>4.0mg/L的村有1个;检查8~12岁儿童219人,检出氟斑牙患者42例,检出率为19%。儿童氟斑牙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40,P<0.01)。结论 改水工程对病区村(屯)氟中毒疫情控制有明显的效果。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 篇7

1 地方农科所科研的发展现状

1.1 科研实力偏低,科研梯队不健全,缺乏创新理念

由于科研条件和工作环境所限,高学历科研人员匮乏,创新理念淡薄,长期以来形成的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以搞科研出成果、获奖励为目的,不考虑经济效益和成果转化的陈旧观念还存在。缺乏以创造效益为目标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新理念意识不强。

1.2 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滞后

部分科技成果与当地农业发展联系不紧密,与生产实践相脱节,科技成果难以商品化,有些科研项目不按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动态进行立项,缺乏发展后劲,不利于资源配置市场化。

1.3 科研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亟待改变

落后的运行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上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改革,改变目前落后的运行机制和新形势创新发展相矛盾的局面,建立新的选人、用人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建立适应现代地方院所发展的运行机制。

1.4 扶持力度不够,科研经费不足

国家、省级的课题落到地方科研所相对较少,只能承担一些子课题和协作课题;地方财力自身难保,科研扶持政策很难到位。

2 地方农科所的科研发展要三个创新

2.1 创新观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业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地方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者,必须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潮流,积极转变观念克服传统思维方式所带来的弊端拓宽视野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指导。在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来创新农业科研,以观念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以新的思想观念来建立新的组织体系,培育新的科技队伍;建立新的管理体制和新的运行机制,确保农业科研的可持续发展。

2.2 创新机制,坚持以人为本逐步建立和谐的现代科研制度

地方农科所的内部运行机制必须创新,要大胆突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使科技人员能量释放最大化,形成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潜能的良好环境,推动分配制度改革,探索新形势下科研单位的工资分配方法,切实体现能者多劳和多劳多得。逐步扩大收入分配差距,落实科技含量、知识产权、开发创收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实践中多劳多得,建立能够适应现代科研制度的新型组织机构、体制机构和运行机制,从而促进科技水平更快的提升和科技成果更大规模的推广。

2.3 创新科技,多出成果为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地方农科所要结合本地农业发展实际上课题、上项目、组织力量开展科研攻关,突出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横向、纵向、中外合作等多种方式,下大力气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提高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科研上档次,上水平,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争取成果最大效益化,要充分利用本地农业资源,仔细研究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地方适应性农业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加大应用、实用技术的创新和开发力度,为本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 地方农科所的科研管理发展之路

3.1 深化内部改革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创新用人机制,定岗定责,推进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用人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使分配向科研有成果,产业有贡献,经营有效益,管理有成效的员工倾斜,形成促进科研创新的激励机制;围绕科研发展方向,夯实持续创新基础,对有创新潜力,有突破苗头的课题重点扶持;改善科研条件,把较好的科研资源及时充分地转化成创新优势和创新能力。在抓源头创新的同时,重视知识产权的开发和保护,处理好知识产权商品化经营中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3.2 加速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产业发展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重要的是提高科技成果质量,科研选题要有市场意识,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科研方向,力争出成熟度高,配套性强,易形成产品和技术的成果,把市场需求作为检验科技成果的标准。创建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科技产业,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科技产业不但加速了成果转化速度,还带来了经济效益,进而又反哺科研,做强、做大有发展前途和市场竞争力的科技产业,是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措施。在新形势下采用股份制等多种灵活的经营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的作用和技术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资金和技术的问题,形成以成果促进产业,以产业促进科研的良性循环,真正达到科研立所,开发强所。

3.3 加强科研协作,促进资源共享

围绕自主创新加强与省内外各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协作,建议实行院带所的课题运行机制,搭建院所合作的平台。通过合作攻关、科技人员交流互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地与其他科研单位开展合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围绕本区域内农业重大技术问题加强联系,可以共同申报、实施科研项目,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形成本区域内农业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加强本区域内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与互访,扩大科技信息的传播和辐射面,按照本区域农业的特点和优势,共同探讨区域农业科技发展战略。

3.4 加强科研管理,构建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

要实施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是必不可少且又要切合实际;要科学规范,又要简便易行。这就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水平,在认真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予以制定。

3.4.1 建立严格的科研管理制度

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是保证和提高科研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3.4.2 建立优化的科研管理队伍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管理过程的专业化更为细化,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具备现代管理意识和管理方式,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3.4.3 建立现代化的科研管理系统

知识经济发展是以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为标准,以知识化、全球化为特征,其关键是管理的现代化。

3.5 加强自身区域优势、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地方农科所应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区域优势,选育适宜当地生产条件的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并根据生产实际,组装配套综合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同时结合院县共建因地制宜地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带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公益型农业科研单位的职能。采用多种形式培训农业科技人员,结合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院县共建开展科技下乡、科普培训、科技入户等活动,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形成区域性农业科技传播平台和创新中心。

参考文献

[1]戴小枫.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J].科技导报,2004(9):35-37.

[2]纪开芳.农业科研课题经费预算编制中的难点与对策[J].云南农业科技,2005(5):46-47.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 篇8

1 黑龙江省地方种子资源的重要性

种质资源是极其珍贵的农业遗产与自然资源。随着自然资源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新品种或杂交种的推广, 使得很多老品种, 特别是古老的地方品种逐渐被淘汰, 因而一味的人工选择也会造成育种资源消失的危险。而且新老品种更替快, 往往出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大面积推广某一二个经济价值高的优良新品种。一旦气候条件发生变化, 或者出现新的病害, 就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植物种质流失的严重后果, 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012年至2013年在黑龙江省四个县的部分乡镇和周边山林, 特别是地方资源和野生珍稀植物资源相对丰富的饶河县进行了调查。调查以大田作物:玉米、大豆、水稻、小麦和地方蔬菜品种为分类。调查结果显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大田作物品种来源多不知详情, 生产都属于自留种。蔬菜品种依稀的记得一些, 西瓜是西红宝系列 (香港) 和日本遗留的品种。香瓜多以黑龙江科研所和齐齐哈尔科研所的老品种为主, 如蜜糖罐等。辣椒、西红柿、韭菜等蔬菜都是自留种, 特别一提的是本地笨椒纤维素含量中等, 辣度较高, 产量一般但抗性很强。还有大红柿子、大黄柿子、“贼不透”等口感极佳, 比现在的味道要好的很多。等等很多。虽然叫不上品种名称, 但这些地方品种在口感、抗性、田园生产中表现尚优, 在产量上、经济效益上等综合评价指标上就不具备优势。这也可能就是地方品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2 黑龙江省资源当前面临的问题

2.1 环境改变的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至今, 国家政策的变化曾一度的毁林开荒导致林地的植被和一些珍稀的植物资源遭到毁灭的破坏。后期随着过度的追求现实利益, 各种木制品工厂和养殖企业的出现也对珍稀植物资源形成了负面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 商品经济达到了顶峰, 一味的追求产量要效益, 也让大多数农民放弃了原有的地方品种的栽培, 取而代之的是国内、外高产的、高效益的新品种。

2.2 过度采摘不保护

珍稀植物资源是饶河县、宝清县引以自豪的自然资源, 原生态的食物、药材在利益的驱使下, 让人们忘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道理, 对薇菜、蕨菜、猫爪、黄瓜香、山荠菜、婆婆丁、刺老芽儿、黄菠萝、野山参、当归、山木耳、猴头、蘑菇等过度采摘, 甚至断子绝孙式的挖采。也让当地人叹息不已, 虽然一些品种可以进入棚室栽培, 但根本无法与原生态的相提并论。

2.3 地方品种的流失

新时期科技的发展, 育种工作的突出表现使一些性状和产量方面优越的品种替代了过去原有的地方品种。让更多的农民放弃了对原有的地方品种栽培和应有的重视。

2.4 地方政府对资源的重视不够和缺乏资金的投入

过去对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政府的重视力度不够, 虽在国家和省级建立的资源库以及相应地资金投入, 真正能够直接了解和接触县级地域优良的地方品种和珍稀植物资源还需要地方相关人员按照了解和经验来进行资源的储备。

3 地方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3.1 资源的环境保护

保护种质资源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 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让更多的珍稀植物资源得以生存和繁衍, 让更多的地方品种得到相应的生产价值以及一定程度上满足市场上的需求。现阶段, 追求的无污染、无公害在另一角度上考虑也不及野生和土生土长的更好。特别是饶河、宝清、虎林、抚远等县工矿企业少, 污染少的地域环境。

3.2 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护、保存、建档

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主要有原地保存、异地保存和设施保存3种方式。设施保存的场所又称种质资源库, 英文意译为“种质银行”, 是当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 它包括种子低温保存、超低温保存及种质离体保存等方法。种质库保存以种子为主体的作物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植物, 通过对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护、保存、建档使这些材料可随时提供给科研、教学及育种单位研究利用及其国际交换。通过对地方品种和珍稀植物资源的保护, 更有效的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育种资源和确立农业科研工作的方向。

3.3 政府重视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应在地域环境优良、珍稀植物资源丰富以及地方品种具有积温带代表性的的饶河县等黑龙江省各县建立种质资源库, 创建管理的构架, 给予相应的政策和加大资金的投入, 包括筹建资源库的各项工作, 管理部门的法律法规的健全, 相关的科技人员的培训等。具备了这一些, 珍稀资源和地方品种就会得到保护, 就不会随意舍弃, 反之, 就是对人类财富最大的浪费。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地方种质资源及珍稀植物资源保护的研究和利用进行了阐述。

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策略浅议 篇9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地方 服务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4(b)-0254-01

Strategies on Local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Serve Rural

Wei G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HuaiHua University,Huaihua Hunan 418008)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ecessity of local university libraries serving the rural and proposed some straegies to how to serve the rural.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y libraries;rural;serve;strategies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资源、藏书数量、种类和软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都比其他类型图书馆有明显优势,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生素质拓展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平台,以往仅仅将这种资源视为高校内部的自有资源,带有封闭性甚至垄断性[1],但高校图书馆属于国家资源,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满足校内师生的需要,而应该扩大服务对象,为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高校图书馆地区服务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展,但服务对象仅为少数校外特定用户,规模很小,影响力很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规模逐步扩大,这大大促进了农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但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却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农民教育水平偏低是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虽然每个地方都有公共图书馆,但公共图书馆存在馆藏资源少,知识更新不及时和服务意识落后等不足。地方高校承担着为本地方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其办学经费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地方财政,这类院校的图书馆更应该服务地方[3]。地方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拥有文献信息资源、技术设备和人才优势,这些都是公共图书馆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服务好本校读者的前提下应该主动介入社会,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这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地方经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

建立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的首要要求。各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地方底蕴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不同,甚至地方思维的方式也不相同,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不能循规蹈矩,千篇一律,而应该有各自的地方特色,抓住地方发展的各种需要,有针对性的搜集和增加地方特色资源,包括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地方特色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原有藏书基础上对本馆的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有针对性地增加地方企业经营决策、市场营销、农业科技和医疗卫生的比例,建立为地方服务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文献资源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并且根据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发挥高校自身资源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对资源数据库进行专题性的多次加工,细化编录,能随时迅速提供相关信息,形成定点、定向及定题的特色服务;同时举行各种各样的培训班,通过技术服务和咨询,提高企业和居民的技术能力,提高居民的社会就业能力;此外,通过信息技能服务,帮助居民熟悉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源,掌握获取所需信息的工具和技术,提高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

建立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措施,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的必要手段。资源共享是现代图书馆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4]。公共图书馆的由于经费、人员和其他原因,馆藏资源更新不及时,缺乏特色和难以提供针对性服务等不足,但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范围和服务对象明显大于高校图书馆,因此两者实现资源共享,互通有无,既可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同时又为地方发展提供动力。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首先需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即通过建立统一平台,实现对各自馆藏资源为集体资源;然后构建资源来源保障体系,即各图书馆根据各自的主要需求,有选择性的进行资源建设,做到不重复建设和全面建设,从而构建一个可以满足各种资源需求的文资源保障体系。

走入社区,提高居民综合素质是高校图书馆服务地方的重要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追求物质的同时越来越注重精神文明的需求,但追求什么和如何追求则是惘然。因此,地方高校图书馆除了为地方提供经济发展方面的指导外,还应该走入社区,进行精神文明生活的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通过潜移默化去引导他们将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协调一致,增强亲和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社区和本馆的实际状况,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如建立“老年大学”、“社区学习中心”及“社区艺术团”等机构,举办各种展览、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满足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此外,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较先进的技术设备、较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和服务技能,把一些利用率低或更新后闲置的资源及设备贡献出来,组建基层图书馆(室),并定期进行业务往来和指导,为发展基层文化做贡献。

地方高校图书馆应从建立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与服务体系出发,形成高校图书馆与地方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并走入社区籍此提高居民综合素质,为地方发展作出应用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华.试论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应正确处理好的几个问题[J].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3):28~30.

[2] 魏红菊.地方高校图书馆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28):52~54.

[3] 林小华.高校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探析[J].常州大学学报,2011,12(4):135~137.

[4]区旭坤.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共享[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31):249,251.

黑龙江省地方高校 篇10

2012年2月下旬, 台州市教科所组织专家深入临海、温岭、仙居、三门等地, 就台州市“地方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临海市洒头镇中心校的《农村小学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研究》、临海市白水洋中学的《民间艺术“黄沙狮子”在音乐教育中的探索》、临海市邵家渡中学的《初中板球特色体育构建的研究》、温岭市松门小学的《区域非物质文化校本课程》、仙居县安洲小学的《可爱的仙居》、仙居县各中心幼儿园的《民族节日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仙居县潘滩小学的《古镇文化进校园》、三门县海游中心小学的《三门青蟹文化校本课程》、三门县六敖中学的《石窗艺术资源开发》等10多项省市教科规划课题研究情况的汇报, 并就如何做好“地方文化进校园”专项课题研究、“地方文化进校园”经验的总结与提炼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以全面提升台州市“地方文化进校园”课题研究能力。

上一篇:临床满意度下一篇:高精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