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黑龙江(共9篇)
生态黑龙江 篇1
黑龙江省现有草原面积433.2万hm2,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松嫩平原、东部三江平原以及东北部大兴安岭、黑河地区的山区、半山区。草地类型包括干草原类、草甸草原类、草甸类、沼泽草甸类和沼泽类5类[1,2]。黑龙江草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服务功能强大,盛产多种优质牧草和野生药用植物,是全国十大重点牧区之一。草原生态系统是大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调节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在生态平衡中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抗旱防涝、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3,4]。因此,注重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意义重大。
1 草地生态系统现状
1.1 草地退化,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由于长期遭受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黑龙江省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原面积锐减,从解放前初期(1951年)的1 348万hm2减少到现在的753.2万hm2,平均每年损失草原面积10.6万hm2;草地生产力大幅下降,由20世纪50年代的3 000 kg·hm2下降到现在的750 kg·hm2。草地植被群落逆向演替,毒杂草数量不断增加,土壤有机质下降、鼠虫害加重,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大大降低[5]。
1.2 利用不合理,草地生态系统经济效益低
黑龙江省草地存在严重的不合理利用现象,表现为全局利用过渡,局部利用不足。松嫩平原半农半牧区包括齐齐哈尔、大庆、绥化以及哈尔滨4地市,可利用草地面积224.6万hm2,理论载畜量为464.7万个羊单位,1998年实际载畜量达到1 144.5万个羊单位,是理论载畜量的2.46倍;而东部三江平原,可利用草原面积为151.1万hm2,理论载畜量为677.1万个羊单位,1994年实际载畜量只有344.3万个羊单位,只有理论载畜量的50%多一点,尤其是大小兴安林地区更低,仅为理论载畜量的8.7%[6]。利用方式的不合理大大降低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1.3 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水平落后
由于长期以来的重农轻牧思想的束缚,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工作进展缓慢。草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缺乏,系统恢复与重建缺乏理论支持,致使在实际治理过程中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黑龙江省才开始了较大面积的草地改良工作,每年的人工草地建植面积在1.3万~2.0万hm2之间。由于管理措施落后、理论研究匮乏、研究项目不连续,只建不管现象相当严重,结果是年年种草不见草。另外,大面积种草,使得家畜存栏头数大幅度地增加。
1.4 系统遭受灾害依然严峻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黑龙江省草地生态系统各种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近40年松嫩平原气温增加2.0℃左右,夏季降水明显减少[7]。暖干化气候趋势使牧草返青期推迟,枯黄期提前,不能完全完成其生命史,为草地退化演替提供条件。气温的变化使得草地火灾、雪灾发生机率增加,气温的升高加速鼠虫害的形成与发生,1999年全省每年鼠虫害发生面积在60万hm2左右,草原减产在 80 %以上[8]。
2 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取得的成果
黑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所带来的严重危害,积极采取各项治理措施,如封育、禁牧、划区轮牧、建植人工草地、严格控制家畜存栏数量等,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1 大力宣传草地服务功能,严格执法,坚决制止各种草地破坏行为
黑龙江各级政府通过大力宣传基本改变农牧民只知道“草地是国家的,人人有份”的观念,改变了“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破坏无妨”的大锅饭局面。2006年1月1日起全省开始施行《黑龙江省草原条例》,严格制止各种随意取土、乱挖药材、乱开乱垦等严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行为,《黑龙江省草原条例》的颁布和实行为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是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重要举措之一。
2.2 积极开展草地生态系统研究,为退化系统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近些年来,黑龙江省各个科研单位在退化草地现状、特征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提出一些快速、有效的治理措施。提出改良草地定期刈割,严禁放牧,刈割可防治小叶章草场退化。在牧区半牧区,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即:科学的配置载畜量,合理轮牧,围栏封育,浅翻轻耙,松土补播,人工种草,水利建设(打井灌溉、喷灌等),及病虫害防治等。2005年黑龙江省农科院专门成立草业研究所,为全省草业科学研究、草业专业队伍的壮大做出了贡献。
2.3 以生态示范省为动力,大力开展退化草地改良和人工草地建设
2001年黑龙江省被国家列为全国生态示范省,更加促进了该省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工作。截至目前,松嫩平原186.7万hm2草原上围栏面积已接近146.7万hm2,占整个草原面积的78.6%。围栏封育使得草地状况明显变好,草地生产力、群落结构基本恢复到退化前的状态。1995年全省退化草地改良面积已达到42.3万hm2,经过改良的退化盐碱草地,干草产量可达1 500~2 250 kg·hm-2,产出可达450~750元·hm-2。目前全省人工草地建植面积11.3万hm2,在人工草地的建植中,大力开展高产、优质、适宜黑龙江气候特征的优良牧草品种的选育工作,已培育出苜蓿、无芒雀麦、鹅冠草等优良牧草新品种。另外,自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86处[9],其中草地生态系统保护的有43处,建立自然保护区,在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4 实行草原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生态保护人人有责
1995年省政府要求各地利用三年时间,把可利用草原全部承包到户经营,改变长期以来草原资源利用吃大锅饭的弊端。据统计,到1998年末,全省已承包300.7万hm2,可利用草原基本承包到户。县级以上政府已向9 600多个村级经济组织发放了《草原使用证》,有15万户农牧民签订了草原承包合同,其中11万户签订30~50 a的承包合同。三年间,全省有1.2万承包户向草原投资投劳折合人民币1 980万元,改建草原7.0万hm2。
3 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策略
为了更好地保护草地资源、恢复和改善草地生态环境,实现草地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对黑龙江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策略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3.1 树立“立草为业”思想,加深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草原资源的潜力将极大地被开发利用起来。树立“立草为业”思想,对加快全省草地畜牧业发展,增加人民收入至关重要。黑龙江省草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初步形成了以草地畜牧业、牧草种植业、草产品加工业、草坪产业、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治理工程建设为主体的草业框架体系。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注重加强草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宣传,特别是对广大农牧民的宣传,加强草地生态保护和建设重要意义的宣传,使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和建设草地生态系统的现实意义。
3.2 加强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在今后的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中,要集中研究系统退化后的生态恢复途径、综合治理方法,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小气候变化特征、联系,以及这些变化在草地生态系统退化中所起的作用。要加强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综合生态治理方法的研究,深入完善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和功能及结构综合评价体系。草地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从理论上深入研究,如具体的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评价模型及其相关评价体系的系统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等,以减少在治理中技术方法应用上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在草地生态退化极为普遍而严重的今天,积极开展一些基础理论研究和大面积的综合草地生态恢复治理,尽快发展有特色的草地生态恢复治理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促进我国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3.3 建立健全草地生态系统开发利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系统开发利用保障体系,是做好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的关键。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草原承包开发的指示精神,做到全省草原全部长期承包到户,通过承包到户经营,调动广大农牧民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在草地的利用上要制定分区开发利用战略,保证草原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松嫩平原地区要重点抓好草原的改良建设,三江平原地区要在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小叶章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小兴安林山区要加快草地畜牧业的发展,使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3.4 明确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目标,建立草地恢复建设体系
草地生态系统保护、建设要以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植被结构功能的稳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系统服务功能的良性循环为目标。退化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生物治理方法,建立长期、有效治理黑龙江省退化草地的技术体系。在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中还要建立和健全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
3.5 切实加强法制管理,坚决制止各种非持续利用形式
要进一步宣传贯彻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和《黑龙江省草原条例》,继续做好草原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特别是承包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使他们自觉的依法开发、依法经营。要重视和加强草原执法工作,认真查处各类违法案件,保证草原资源能够依法有序地开发利用。
4 结束语
黑龙江草地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功能优越,草业发展朝气蓬勃。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和建设草地生态系统,关系全省生态安全,乃至全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应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让草原真正发挥维护生态平衡、增加经济收益两大功能,造福当代,荫及子孙。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土地志编辑委员会.黑龙江省土地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2]黑龙江地方志编辑委员会.黑龙江地方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欧阳志云,李文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涵与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
[4]谢高地,张钇锂,鲁春霞,等.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1):47-53.
[5]王德胜.黑龙江省草业现状与发展战略思考[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组委会.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广州:中国草学会,2006:173-176.
[6]崔国文,陈雅君.黑龙江省草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预测[J].中国草地,1999(5):60-62.
[7]邓慧平,刘厚凤,祝廷成.松嫩草地40余年气温、降水变化及其若干影响研究[J].地理科学,1999,19(3):220-224.
[8]刘立军,张鹏咏,徐德军.黑龙江省草原灾害及防减灾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1(8):16-17.
[9]赵淑芬,郭亚胜,贾利,等.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功能区划的研究[J].植物研究,1998,18(1):98-106.
生态黑龙江 篇2
工程职业学院校外学习中心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校外学习中心依托于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建立。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下称“学院”)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的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院。
学院占地235571平方米,建筑面积128323平方米。学院现有教师 239 名,其中教授 27 名,副教授 101 名,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含在读教师)136 名,“双师型”教师 134 名,在校生 5500 余名。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信息技术设施完备,校园网已覆盖全院教学、科研和公办场所,联网教学计算机800多台。
目前,学院以园林技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中药制药技术等为主干专业,辅以林业技术、园林工程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食品营养与检测、家具设计与制造、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等专业。现设有生态工程、资源环境、生物技术、应用技术、经济贸易、计算机技术、人文社科等7个系,2010年招生28个专业。
生态黑龙江 篇3
一、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生态建设示范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自从2000年黑龙江省被确立为全国第三个生态省建设试点以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环境污染防控、治理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形成,生态建设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是森林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控制。截至2009年,全省森林经营面积3175万平方公里,森林面积2007万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积16. 5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 6%,森林面积和蓄积均居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增加了 1.8个百分点。
二是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初见成效。2008年,全省草地面积433. 3万平方公里,草原长势良好,产草量比上年增加17万吨;湿地生态环境建设进展较快,目前全省湿地面积576. 34万平方公里,其中天然湿地为434. 1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2%。
三是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明显。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以大流域为骨干,以小流域为单元,抓重点工程,进行山水林路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67. 33万平方公里。
四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突破。绿色食品种植面积逐年快速扩大,产量由2000年的380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2650万吨,增长5. 97倍。
五是污染防治效果比较突出。万元GDP废水排放量、万元GDP的COD排放量和万元GDP工业废气排放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六是水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比较理想。2008年,全省河流I-III类水质占26.9%,IV类水质占49.3%,劣V类水质占13.4%,湖泊、水库各水期均以III类水质为主。
七是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提升一定水平。到2008年,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190个,面积为618.1平方公里,涌现出拜泉、虎林、庆安等一批全国有影响的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典型。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哈尔滨、齐齐哈尔等13个市(地)居民的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黑龙江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城乡居民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大多数人听说过生态文明这一名词,但却不能够描述什么是生态文明,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认识非常模糊。在对“党的哪次代表大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题的回答中,仅有30. 7%的受访者能够正确选“十七大”,69. 3%的人回答错误。
在“最希望获得的生态文明知识”中,选择出现了多样化,“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消费”、“污染防治”、“生态村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都包括在内,说明城乡居民迫切需要获得多方生态文明知识,在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上仍需加大力度。其中“生态旅游”和“污染防治”选择比率最高,分别达到了23. 2%和21. 6% 。
(二)生态文明意识仍需提高。通过近些年的环保建设和生态文明宣传,城乡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有了大幅度提高。59. 3%的城乡居民认为个人的生态保护意识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很大”。25. 8%的城乡居民对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很在意”。但与此同时,仍有18. 4%的受访者回答“不太在意,但会考虑”,还有0.3%的受访者选择了“无所谓”。
(三)生态文明建设沟通渠道不畅。对“您是否愿意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问题,57. 3%的城乡居民表示“很愿意,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人人有责”,突出体现了人们对建设生态文明的认同。但同时,仍有37. 2%的城乡居民表示“愿意,但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做点什么”。说明当前普通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渠道不够畅通。
(四)生态文明行为与思想存在差距。在对“您认为作为一名普通公民,自己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做哪些努力”的回答中,有44. 8%的人选择了“纠正其他人的不文明行为”,30. 1%的人选择了“从小事做起,以生态文明的标准要求自己的日常行为”。但对“遇到别人破坏生态环境时您是否主动劝阻”的回答中,仅有18.8%的人选择了“总是会”,有高达72.2%的人选择了“有时会”,还有9%的人选择了“从来不会”。在对“您是否注意节水节能,保护环境”的回答中,有12. 1%的人回答“不太注意”。从这些选项的结果不难看出人们对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认识虽然有了一定的水平,但在行为上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思想与行为还存在一定差距。
(五)生态文明满意度不高。认为本地生态环境“很好,保护得力”的仅有8%,回答“一般”的有51.7%,回答“很差”或“较差”的有20. 5%之多。对生态文明教育工作,46.9%的人“不满意”,11. 5%的人“不知道学校和政府做了哪些工作”。对生态文明宣传,仅有9%的人认为“做得很好”,有高达81. 9%的人认为做得“一般”或“做得不好”,还有9%的人回答“没接触过任何有关宣传活动”。这说明无论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还是生态文明建设都需要大力加强。
三、加强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生态道德建设,培育生态伦理文化。
一是推行低碳生活方式。节能减排,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生态文明理念提出以来,通过党和国家及各级政府的不断宣传,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低碳远远没有走进人们的生活。比如,改革开放前,我国是“自行车王国”,骑车出行是人们的首选。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价格的下降,购买私家车,驾车出行似乎成为一种时尚,成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的污染、交通的拥堵。推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关键是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介和倡导,可通过政策措施鼓励居民骑车出行或乘公交、地铁出行,使之成为一种为民众接受的文化。
nlc202309040350
二是培养环保行为习惯。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人们对它的认识需要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刚开始的时候,需要政府宣传教育,需要命令、引导,但从长远来看,则必须把它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变成一种生活习惯和社会文化。如“限塑令”公布后,许多百姓不理解,人们已习惯了使用免费提供的塑料袋。但随着国家的强制执行,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保袋收费的必要性,渐渐养成了去超市购物自带可循环使用的布袋的习惯。环保习惯的养成需要靠自觉,还需要政府的管理。
三是发展生态文化产业。近年来,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十一五”期间建设边疆文化大省规划纲要》和《黑龙江省文化兴省行动规划》及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从目前情况看,黑龙江省的文化产业依然存在着发展水平不高、规模不大、产值较小等问题。生态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其发展水平、规模、质量和效益更是微乎其微。其主要问题在于人们对文化产业认识不足,只关注文化的教化功能,没有看到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没有把文化做为一个产业来重视和发展。将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和经营,是推动文化事业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必由之路。黑龙江省应借助国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环境,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内涵,逐步建立起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多元化生态文化事业投资制度,通过多主体、多样化的渠道,积极鼓励、引导各类资本投资兴办生态文化产业,从而扩大投资规模,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物质保证。
(二)开发绿色食品,推进绿色发展。要扩大绿色食品产值。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率先在全国发展绿色食品,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绿色食品开发领导小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获得标识认证的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截止到2009年末,全省有效使用绿色(有机)食品标志的产品1600个,有26个产品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截止到2010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达到6100万亩,实现总产值750亿元,生产绿色食品实物总量2750万吨。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注重品牌效应。要注重推广和保护好诸如“五常大米”、“克山土豆”、“北大荒”等品牌,并使之上升为发展绿色产品的战略高度,以提升竞争力。
(三)发展清洁能源,推进循环、低碳发展。一是对清洁能源产业给予政策倾斜。近年来,黑龙江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形成了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低碳能源多元发展格局。但也存在技术瓶颈、资金瓶颈、政策瓶颈、管理瓶颈等问题,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为此,应对清洁能源产业给予政策倾斜,促使这些产业尽快发展壮大。二是加大清洁能源投资力度。由于投资较大、成本较高、资本回收期较长,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在资金方面的大力投入。黑龙江省应立足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日益枯竭的现实,统筹规划全省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调整能源结构,通过资金投入,扶持一批清洁能源产业集团,形成集团优势,加快能源企业重组。三是加强清洁能源研发力度。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产生秸杆5000多万吨,这些秸杆资源为黑龙江省生物质发电提供了原材料。黑龙江省应着力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快清洁能源使用研究开发,加大政府对研究和使用清洁能源的项目支持。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健全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人们的自觉,更需要法律和法规的保障。一方面,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大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让人们在有法可依的同时,知法、懂法、守法。同时,加强对违法的惩治力度。
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创造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是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应充分利用当前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机遇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的外部机遇,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渠道,完善保障措施。按照分级负责、分级投入的原则,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五)加强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要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优势。位于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都有生态文明研究的基础。此外,还有各级各类研究所。应给予这些单位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给予专项政策,充分发挥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优势,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同时,扩大生态文明高层论坛影响力。近年来,黑龙江省连续几次成功举办了关于生态省、生态文明的高层论坛,扩大了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力,也为黑龙江省学者扩大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应吸收以往成功经验,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学者投身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扩大生态文明建设在普通百姓中的关注度。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财政厅财源建设处)
责任编辑:欣闻
生态黑龙江 篇4
黑龙江煤炭城市属于严寒气候, 冬季漫长而寒冷, 夏季短暂而凉爽, 多数煤炭城市是因煤矿而建形成了多中心、分散化的空间结构, 煤矿资源不足或减产引起一些城镇的衰退。煤炭城市的任何一项政策或煤炭枯竭, 都将影响城市人口的重新分布与用地布局结构, 并最终影响整体城市用地性质。因此, 迫切需要对黑龙江煤炭城市用地进行生态调整和生态规划研究。
1 黑龙江煤炭城市用地概述
1.1 黑龙江煤炭城市用地规模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黑龙江煤炭城市用地规模有扩大的趋势, 用地的扩张通常在空间上是非均衡的, 即规模的增长和结构的演变是相辅相成的。许多城市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增加了城市生态空间和公共空间的建设。煤炭城市人均用地规模与其他类型城市相比并没有更大的差别, 人均用地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城市规模、地理位置[1]。而实际上一些建成区与资源开采地相交错的煤炭城市规模要大于统计所显示的数据 (如表1所示) 。
1.2 黑龙江煤炭城市用地空间现状
1) 城市用地具有被动性和突发性的典型特征, 城市用地兴建缺乏完善的规划, 以致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
2) 煤炭城市采空区塌陷严重。
采煤沉陷使大量地表建筑物损坏、开裂, 甚至倒塌, 相当部分的市政基础设施受损, 已经成为影响煤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3) 煤矸石山处理难度大。
如黑龙江煤炭城市煤矸石的历年堆存量达3亿t, 仅国有重点煤矿煤矸石山就有150多座, 其中十几座山有自燃现象, 并以每年千万吨级的速度递增[2]。
2 城市用地空间布局模式
2.1 紧凑型城镇用地空间布局
1) 整体有机体布局。
整体有机体布局是指由于煤炭产业特点, 矿区比较零散, 煤炭城市不可避免的形成分散格局, 因此, 各矿区适当地集聚, 以中心城镇为主导, 带动周边矿区,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单元。
2) 局部集约布局。
在性质相似的一个或若干矿区内部通过用地规划, 使矿区环境能够满足居民在物质和精神上大部分的需要。矿区生活与工作可通过步行来实现, 矿区作为独立的居民点进行用地规划布局。因此用地性质和环境应该直接地、正确地反映特性和愿望。煤炭城市应强调单一资源下的多样化, 减少能耗与用地蔓延, 增加容积率和层数, 最大限度提高用地集约化, 使城镇发展达到最优化[3]。
2.2 一城多镇用地空间布局
城镇由一个主城和多个城镇组成, 主城是煤炭区行政、经济、文化的中心, 其他城镇则功能较为单一。城市用地布局尽可能避开不利的自然条件, 向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排水通风的地段集约发展, 由此形成组团集约布局。组团间有快速的干道联系。由于组团是由各矿区组成, 经济规模单一、发展有限, 不可持续, 当条件不允许共同发展时, 应优先发展主城镇, 把有限的资金投资到重要的地方, 实行以主带副的用地模式, 最终达到共同发展[3]。
3 城市塌陷区用地控制模式
3.1 整治思路
1) 利用生态复垦技术改善煤炭塌陷地, 节约利用土地;
2) 结合煤矸石山和塌陷地整治, 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质量以及休息日的户外游憩场所, 完备生态结构, 建构良好的生态系统;
3) 塌陷地和煤矸石整治要有意识地变废为宝, 利用煤矸石山和塌陷的洼地, 建设基础条件支撑的旅游项目[3] (见图1) 。
3.2 塌陷区控制带模式
1) 内带。
内带控制线内部分, 是城市用地的主要限制区域, 应优先发展生态用地。通过控制迁移的先后顺序, 来控制用地的集约程度。对于已有的建筑应根据塌陷区的深度、地质构造、气候、建筑密度等因素确定迁移顺序。
2) 环带。
外环控制线以外的区域, 起到保护城镇发展和生态缓冲的作用, 应限制发展。它对城镇影响巨大, 原则上在保持现状基础上退建还林, 或建设与自然生态协调的森林公园、苗圃等绿色生态产业用地。
3) 控制带模式。
控制带只是通过调整不同用地的迁移或建设顺序与选址来控制塌陷区建设的一种手段方法, 是在吸取城墙的控制功能而形成的规划原则, 还需在实践中深化检验[3] (见图2) 。
4 城市单位用地协调模式
煤炭城市“单位制”对用地布局的影响是巨大的, 城镇空间单元建设基本上都是围绕矿区大院展开的。虽然单位大院具有就业与居住就近和便于管理的优势, 但由于各矿区更多按采掘流程而建设的, 很少考虑与其他城镇空间单元的关系, 不可避免地与城镇建设发生冲突[4]。除了几条主要道路可组织城镇空间构成之外, 其他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很协调。这种情况在黑龙江煤炭城市都存在, 于是城镇微观尺度的空间关系就十分不畅, 单位大院严重影响了城镇空间的整体效率。
4.1 单位大院开发弹性
单位大院用地面积一般较大, 单独开发难度大, 可将大院分解开发。允许大院用地性质进行弹性调整, 最大发挥用地效率。由于大地块比小地块缺乏弹性, 因此, 采取棋盘式用地结构来增加临街面和改善道路交通。小地块单元排列成大地块, 大地块可拆成基本用地单元[4]。
4.2 大院用地混合弹性
混合用地应以一种使用性质为主导, 增加其他性质时不对原有性质影响过大。混合型用地不宜多, 并应控制在一定范围。街坊改造应通过路网来明确不同的用地性质, 对建筑应进行功能分区, 划分不同性质使用空间, 在用地混合中避免一层皮现象, 既开发临街部分的公建, 又要改善非沿街用地, 提高利用纵深土地价值[4]。
5 黑龙江煤炭城市用地生态调整对策
5.1 拓展城市用地功能
加强矿镇合作, 加快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用地等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完善城市用地功能体系。其次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中, 有步骤地推进城市用地与矿区分离发展的控制带模式。最后设立产业集聚区, 预留弹性产业发展用地用于培育新兴替代产业发展。
5.2 挖掘煤炭用地潜力, 预留生态发展用地
要维持煤炭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就必须要有可供开发利用的后备资源和产业用地, 今后适当增加生态发展用地面积, 实行适度开发, 为城市产业结构转型赢得时间。寻求更多的资源, 使煤炭经济的生命周期有可能得到有效的延伸, 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使煤炭城市不断焕发活力[5]。
5.3 加快煤矿用地生态恢复与治理, 发展生态产业
保护好煤炭城市的生态环境, 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 城市用地适当增加发展特色生态和旅游产业的布局。可利用采空区空间进行商业开发, 有的可以开展矿坑养鱼;有的可以开发特色休闲设施, 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培育一批现代龙头农业企业, 推进农业生产工厂化和产业化经营。
6 结语
论文结合黑龙江煤炭城市发展现状, 提出用地生态调整的三种布局模式。城市用地采用整体布局, 局部用地采取集约布局;塌陷区用地建设采用控制带方式引导城市顺序。单位大院用地采用混合弹性的协调方式等, 初步构建了黑龙江煤炭城市用地生态调整战略的框架, 为黑龙江资源城市用地发展和产业转型提供了一些模式和范例。
摘要:结合黑龙江煤炭城市用地发展的实际, 采用现场调研和文献收集等方法, 剖析了煤炭城市用地的优势和劣势, 提出了黑龙江煤炭城市用地调整的三种模式, 即用地空间布局模式、城市塌陷区用地控制模式、煤炭城市用地协调模式, 得出煤炭城市用地调整的规划对策, 初步构建了黑龙江煤炭城市用地生态调整战略的框架。
关键词:煤炭城市,用地生态调整,生态规划,规划对策
参考文献
[1]Sun Ming, Li Jie, Qin Xin.Innovation Research on Eco-Planning of Heilongjiang Coal-Exhausted Town Subsidence Area[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2012 (368) :1849-1853.
[2]李洁, 孙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阈下黑龙江煤炭城市研究[M].北京:西苑出版社, 2011.
[3]吴宇晖, 郭静, 张嘉昕.东北煤炭城市产业转型战略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研究[J].东北亚论坛, 2006, 15 (4) :9-12.
[4]孙明, 秦鑫, 牟晓梅.寒地林区城镇用地调整对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 (1) :27-29.
生态黑龙江 篇5
森林资源可以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空气, 备受人们的推崇。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人们对森林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是森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 有着巨大的正外部效应, 人们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就享受到经由森林净化过的空气, 但是管护森林的群体就面临一种境地——我付出劳动, 由他人无偿享用, 因此有学者提出要给予生态提供者适当的生态补偿, 这也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国际上也被广泛应用。所谓生态补偿, 就是改善、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调整利益相关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 以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为原则的具有经济激励特征的一种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我国要大力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推动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
一、解决森林资源生态补偿资金来源问题的重要性分析
1.确保林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资金一直是我国解决林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 尽管近几年我国不断加大林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 但面临的资金缺口依然较大。现阶段黑龙江国有林区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来积极筹集生态的补偿资金, 也只有把补偿资金的来源渠道弄清楚, 才能满足林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的资金支持, 保证后续的工作开展。
2. 保护国有林区生态保护者利益
林区环境保护中存在着一个问题, 就是环境的受益者与环境保护者相脱节。受益人由于自身的潜在性、不稳定性、流动性等特点使得无法对其应该付出的生态成本进行衡量, 因此出现“搭便车”的现象;而环境保护者在进行大量的工作投入后不能进行正常的合理的劳动回报, 则其营林造林的意愿就会降低, 劳动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如何改善这种公共产品的外部性为部分群体带来的损失, 可以通过生态补偿资金来进行相应的弥补, 提高林区职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积极性。
3.是实现林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几十年林区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追求政绩, 对森林资源实行无限制采伐, 使得林区已经无法通过自然生成完成更迭, 只能人为对其进行干预禁止采伐。但是一系列的生态环境灾难已经形成, 无可避免的洪涝灾害、沙尘天气等都在破坏人们的生产生活, 也影响了林区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因而需要积极探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构建生态补偿制度, 通过投入生态补偿资金进行林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
二、林区森林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1.资金匮乏
目前的生态补偿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 但由于开展的时间较短, 补偿资金不能完全落实到位, 资金缺口仍然很大。生态补偿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资金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目前国家以及地方政府投入的资金有限, 加之地方政府的财力有所差别, 一些相对贫困地区政府无法根据相关制度兑现补偿资金, 致使目前投入的资金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资金来源机构不合理
目前林区的生态恢复主要由政府来承担, 资金来源也多是地方政府的财政来负担, 这给政府造成了较大的财政压力。而社会上的闲散资金目前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渠道投放到生态补偿中来, 未能充分加以利用, 因此补偿资金来源单一, 会使资金量不足, 同时打击政府的积极性, 使生态补偿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3.资金的提供方和受益方主体不明确
对森林资源开发进行生态补偿时, 需要明确补偿由谁来补, 补给谁, 可以用“生态受益者、损害者”与“生态保护者、受损者”来进行解释。但是在实际区别时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随着时间推移, 主体也会发生变化, 认定的结果也需要适时调整, 将符合补偿条件的主体及时纳入生态补偿体系, 将不再满足补偿条件的主体排除出体系。
三、解决补偿资金来源问题的具体对策
1.完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黑龙江省林区森林资源生态补偿资金缺口较大, 政府作为森林资源生态补偿的主导者, 需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 提高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在财政转移支付中所占的比例, 确保生态补偿资金能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引导推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鼓励受益地区和受益群体与生态保护地区自愿协商建立起横向的补偿关系, 采用多种方式实现横向生态补偿。
2.吸纳社会资本
根据“谁受益, 谁付费”的原则,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政策, 吸引民间资本流入林区进行生态环境治理, 政府还可以通过发行生态彩票的方式, 向社会公众募集森林资源生态补偿基金。
3.推广生态银行
德国在1974 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生态银行, 为那些被商业银行拒绝放贷的环保项目提供专门贷款。由此生态银行逐步在各国推广开来, 我们可以借鉴别国的经验, 以目前的三大政策性银行做依托, 设立一个独立的部门专门对森林生态保护项目进行审核与信贷资金的发放、监管等工作;或者成立独立的“生态银行”, 为林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
参考文献
[1]裴秀丽.我国森林生态补偿资金来源问题研究:对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补偿经验的借鉴[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 (02)
生态黑龙江 篇6
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旅游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项指标稳步增长,成为全省经济的一大亮点。“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省明确提出打造旅游经济大省的发展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但由于我国总体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有关低碳旅游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政府投入的财力物力有限以及民众旅游观念等原因,致使黑龙江省旅游业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退化等诸多问题。在发展低碳旅游,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同程度地面临各种严峻挑战。
一、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的基础条件
(一) 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为发展低碳旅游创造了国际环境
工业革命以来,经济高速发展、世界人口激增、石油煤炭等资源的过度开发与使用,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气候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使“低碳”一词首次见诸于政府文件。其后,低碳经济迅速成为一种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新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是人类社会又一次重大的进步,也为黑龙江低碳旅游发展创造了国际环境。
(二) 国家低碳发展政策为发展低碳旅游提供了政策保障
我国政府为“低碳”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2007年,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 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2009年,中科院发布《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节能环保,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国家发改委2010年发布《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确立了新的生存与发展道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为黑龙江旅游业低碳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保障。
(三) 得天独厚的低碳旅游资源为发展低碳旅游奠定了物质基础
黑龙江省是全国生态示范省之一,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3个,各级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201个,总面积636万公顷,全省超过八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受到全面的生态保护。各级保护区已形成森林生态系统、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地质遗迹及古生物遗迹等多种类型,初步形成了面积适宜、类型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自然保护区网络, 为全省保持重要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库奠定了坚实基础1。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赋予黑龙江省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资源,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冰雪、野生动物等世界十大自然风景黑龙江省占有九项,这些为黑龙江省发展低碳旅游奠定了的基础。
二、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低碳旅游发展缺乏整体规划,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黑龙江省内各区域之间、景区之间低碳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全省低碳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发展空间布局不够合理、省内旅游区域发展不平衡,行政管理体制不够顺畅、支持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低碳旅游政策扶持力度不强等因素制约着低碳旅游的发展。尤其是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的过渡开采,生态遭到一等程度的破坏,给旅游业的低碳发展带来更大的难度。
(二)低碳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黑龙江省地处高纬度地区,有浩瀚的原始森林,广袤的平原,丰富的水域、辽阔的草原和东北虎、丹顶鹤等珍惜保护动物,这些宝贵的低碳旅游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而且还存在盲目开发现象。目前更多地强调冰雪旅游,冰雪旅游多见于冰灯、雪雕等一般观赏性旅游,缺乏高端的消费性冰雪旅游。全省旅游区和旅游产品缺乏差异性定位,缺少特色,大同小异,没有根据各区域自身特点开发出自己的特色旅游产品,重复建设,趋同性比较严重,尤其是没有发挥出低碳旅游优势。
(三)低碳旅游景区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完善有待加强
以往的旅游业发展方式粗放单一,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产业链不完善,大多数景区收入依赖门票,景区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能充分满足游客需求。旅游新能源利用、 低碳旅游交通工具以及节能减排、防污控制等关键技术不成熟,无法为低碳旅游提供技术支撑。一些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还一味追求奢华的服务方式。旅游从业人员的低碳环保意识和综合素质都有待提高。
(四)公众低碳旅游意识薄弱
虽然旅游业被称为绿色产业,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对低碳旅游的认识还不足,还不能自觉践行低碳旅游。我国在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方面还有一定程度的缺失。大多数旅游者几乎没有或者只有表面的生态意识,具有浅显的环境责任感。低碳旅游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功能,有些旅游行为反而造成生态破坏。由于低碳旅游涉及景区、交通、酒店等各个要素。由此,低碳旅游的宣传推广及观念普及尤为重要。
三、黑龙江省低碳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一)制定低碳旅游发展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黑龙江省要将低碳发展纳入政府规划,无论是总体旅游规划还是专业旅游规划,杜绝沿袭传统粗放式发展思路,重视长远利益,深入考虑生态低碳旅游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明确低碳旅游发展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制定低碳旅游发展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旅游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引导指标,真正实现旅游业发展向低碳转型。
政府应该建立科学规范、系统完整的低碳旅游制度体系,实现最严格的保护、赔偿、追责制度,完善环境保护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体系、低碳经济责任考核制度体系以及激励和保障低碳消费制度体系,用制度促进发展,用制度保护生态,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将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
吸纳国际先进经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旅游业低碳发展。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机制,通过经济补贴、 税收调节等方式,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对能源消耗高、碳气体排放多、环境污染大的旅游企业,视其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情况和影响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程度,予以征收高额排污税等,促使旅游企业向低碳旅游经营方式转变。
(二)科学规划、合理有序地开发低碳旅游资源
把发展低碳旅游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黑龙江省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河流、 大湖泊、大粮仓等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优势,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根据全省旅游经济发展布局定位,科学规划、合理有序地开发低碳旅游资源,在空间上互利互补,在时间上理性分配,合理布局,力度适中,切忌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掠夺性开发,使资源永续利用,使生态环境呈现运行平稳、协调有序的良性循环状态,从而达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低碳旅游的特点,开发高品质的低碳旅游产品。要区别于粗放式的传统大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走精品开发的道路。
(三)加强低碳旅游景区建设
低碳旅游景区是指那些具备低能耗、低污染、环保措施完善的景区,是低碳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低碳旅游景区建设,从生态、资源和区位等方面着眼, 建设低碳旅游示范区,如伊春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漠河、大海林、兴凯湖等,以示范区为龙头,带动全省低碳旅游业发展,真正构建起点面结合、有效互动、面向全国的低碳旅游发展体系,让低碳旅游成为全省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全省旅游产业呈现生态低碳、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科学开发管理,制定景区的低碳旅游发展计划。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旅游景区低碳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激励景区和相关企业加快推进低碳旅游方式。支持旅游景区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制定相应标准,引入低碳旅游指标对旅游景区进行常规考核与管理。
(四)完善低碳旅游服务
在低碳旅游景区及各类景区内完善低碳旅游服务设施。低碳旅游设施是指基于低碳技术或直接使用低碳技术产品建造的用以提供旅游接待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专用设施。低碳旅游配套设施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环境卫生、 能源供应,以及住宿餐饮、旅游购物、娱乐休憩等。低碳旅游交通设施主要指:建设低碳旅游道路,建设生态停车场,采用替代性能源,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使用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等低碳交通工具。低碳环境卫生设施主要包括:建设生态卫生间、垃圾分类回收装置、循环污水处理装置等。低碳旅游能源供应设施主要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低碳旅游生活设施主要包括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建筑设施。
(五)加强低碳旅游宣传,倡导低碳旅游方式
充分发挥政府、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旅游产业运营主体和主流媒体的示范作用, 利用各种方式宣传低碳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营造低碳旅游氛围,倡导旅游消费者的低碳行为,使公众转变观念,树立低碳意识,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每个人都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
优先选择低碳旅游交通方式,倡导低碳出行,鼓励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尽量选用公共交通工具,鼓励步行、 自行车、合乘等旅游方式。在选择旅游住宿和餐饮服务时,尽量选择带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根据天气变化, 选择适宜的衣服,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频次;不用每天更换床单被罩,不使用酒店的一次性用品。鼓励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自备餐具,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用餐形式多选自助餐的形式、选择食品时,尽量选择绿色、有机、应季食品。自备水具,不喝瓶装水。购买旅游纪念品时,尽量选用本地产品、季节产品及包装简单的产品。自备垃圾回收袋,注意回收垃圾并将垃圾分类,不在景区留下自己的痕迹。
生态黑龙江 篇7
“三农”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目标。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联动功能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 2007年又提出“城乡和谐游”, 并启动了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潮迅速兴起。
(一) 发展乡村旅游是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之举
乡村旅游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宏观环境下, 在广大乡镇和农村创造性地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融合, 从而为农业优化了产业结构, 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为农村拓展了经济的内涵。
由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本文从新农村建设的视角出发, 采用刘建平等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乡村旅游是指以城乡互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思想为指导, 以乡村独特的生态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旅游吸引物, 以都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 以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学习、参与、购物等为旅游功能, 以城乡间的文化交流、人群迁移为表现形式, 兼具乡土性、知识性、参与性、高效益性、低风险性以及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性等特点的特色旅游活动。
(二) 乡村旅游是增加新农村建设效益的助推器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乡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 乡村旅游以其强大的产业关联性和牵动作用, 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乡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 从而优化了乡村产业结构, 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的非农化和经济的多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在为当地居民拓展就业渠道、拓宽致富道路的同时, 也是促农增收的一剂良方, 在农民的收入有所增加的前提下又促使农民投资和消费结构趋于完善, 最终形成乡村经济的良性循环体系。在乡村社会环境方面, 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环境品质和村容村貌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在城市旅游者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科技理念的熏陶下, 农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为培育新型农民发挥了积极作用。各级领导与村民齐心协力谋发展, 领导为百姓出谋划策办实事, 百姓积极配合, 工作热情高涨, 促进了生产, 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进而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建设。
二、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现状
黑龙江省依托“三农”旅游资源和富有特色的“北国风光”旅游区及产品体系, 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把握产业机遇,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06年黑龙江省旅游局专门推出哈尔滨—阿城、哈尔滨—大庆—杜蒙、哈尔滨—五大连池、哈尔滨—伊春等七条乡村旅游线路。2007年全省评比推出了涉及乡村旅游的各类省级示范区 (景点) 276家, 其中涉及“三农”的示范区 (景点) 76家。2008年, 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200.6万人次, 创汇8.7亿美元, 全省乡村旅游的经济总量约占全省旅游业各项指标的60%左右。2009年初在深刻认识和理解新农村旅游的重大现实意义后, 提出将“发展乡村旅游”升级为“新农村旅游工程”, 真正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2010年黑龙江省旅游局出台了《全省推进新农村旅游工作指导意见》, 系统阐述和明确了黑龙江省新农村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等, 这是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性、指导性、规范性的纲领性文件。在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指导下, 目前全省已评定北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省农科院园艺分园、齐齐哈尔甘南县兴十四村等50余家乡村旅游示范点, 100多个乡村旅游目的地, 向全国申报了10余家全国工农业示范点, 并开发了大海林雪乡、向前乡新合村、镜泊湖朝鲜民族村、帽儿山吕家围子屯、年丰朝鲜民族自治乡等多处农家乐旅游景点。牡丹江等一批城市被国家定为“全国十个乡村旅游”典型城市之一, 北极村、兴十四村、达斡尔哈达新村、扎龙自然保护区等引起了国内外的极大关注。
三、黑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基层政府管理水平低, 行业法规缺乏
目前黑龙江省的乡村旅游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层次水平还不高, 自发、盲目、无序的状态还随处可见。虽然省政府相关部门为了全省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并作出了全局部署, 但是一些基层政府尚未健全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我国旅游法尚未出台, 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 各地基层政府也未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经营者及游客的权利,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二) 粗放型经营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
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乡村旅游能否持续发展。在调查中发现, 一些乡村缺乏发展乡村旅游的长效机制, 部分农民的生态环境意识薄弱, 急功近利, 着重眼前利益, 缺乏长远和全局规划, 盲目跟风开发等使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农家乐”是乡村旅游发展初级阶段主要形式, 在全省“农家乐”的热潮中大批游客进入乡村,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餐馆旅店生活垃圾的剧增、旅客旅游过程中制造的垃圾等都超过了当地环境的自身净化能力, 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务必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三) 缺少文化内涵和创新模式
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文化是真正的旅游吸引因素。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基于这种独特、传统的乡土文化, 挖掘其内涵, 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用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吸引和感染旅游者。在发展中传承传统乡土俗文化, 避免开发过程的过度现代化。现阶段初级乡村旅游的“农家乐旅游”存在产品雷同、项目单一、活动内容乏味等普遍现象, 这种经营模式势必会引起乡村旅游市场的萎靡。依据乡村旅游的资源环境优势, 只有采取将生态内涵注入乡村旅游的这一创新模式才能使乡村旅游持续健康的发展。
(四) 旅游配套支持体系不健全
乡村旅游是在农业与旅游业两大产业交叉的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新型旅游模式, 这就需要发展地具有完备且与之相适应的旅游支持体系。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一方面是黑龙江省农村地区面积较大, 只有距城市较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较强, 部分非常富有潜力和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较差, 相应的旅游基础设施、交通以及餐饮和住宿环境都有待于改进。另一方面是从事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主要是当地农民以及部分企业投资者, 相应的旅游知识和管理能力都比较欠缺, 从而导致服务水平和质量都不尽人意。再者就是缺乏健全的对外宣传和营销体系, 各自为政没有形成纵横交错的整体营销网络。
四、黑龙江省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的路径
(一) 制定法律法规, 强化经营管理
面对目前黑龙江省乡村旅游散而乱的局面, 各级政府亟需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 强化管理, 使之依法健康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对当地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再规划, 加强各要素间的流通组合, 促进农村非农经济的全面发展, 从而提高非农经济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经营行为进行管理是现阶段工作的重点, 相关部门应组织力量对目前的乡村旅游状况进行认真排查, 该整顿的整顿、该关闭的关闭, 树典型、学先进, 使新农村建设下的生态乡村游有序健康发展。
(二) 依托资源打造品牌形象
黑龙江省拥有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 大森林、大湿地、大湖泊以及享誉中外的北国冰雪, 除此之外还拥有现代化的大农场, 清新朴实的山野民舍, 北方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 边境异域风格的小镇, 大森林山居风格的农舍, 湿地休闲小屋等, 黑龙江省生态乡村旅游发展所具有独特的优势资源。在今后的开发过程中要利用这些优势资源, 深度开发富有文化内涵且独具特色的旅游系列产品, 增加游客的体验价值, 使其游有所乐、游有所学。要始终以创龙江生态乡村精品游的品牌为宗旨, 积极对外宣传树立龙江生态乡村旅游品牌形象。
(三) 辟建生态型发展路径
过去黑龙江省生态乡村游的项目开发一直沿袭传统粗放型模式, 比如常见的“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园”等, 它们属于大众普通型项目, 开发模式缺乏地域独特性和生态理念。黑龙江省的生态资源优势和潜力没有得到深层次的开发利用, 在项目开发中必须开拓创新, 另辟生态型发展路径, 结合新农村建设下生态农业的成效开展农业生态乡村游;结合黑龙江省特有的冰雪资源开展冰雪生态乡村游;结合大森林的自然康体功能开展森林生态乡村游;结合湿地及野生动物观赏开展湿地野生动物生态乡村游等。只有引进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森林、冰雪、湿地等生态环境的开发过程中所占的比重, 才能真正优化现有的农村产业结构, 使当地的生态乡村游得到优化升级。
(四) 严把质量关
质量是发展的根基, 只有根基牢固才能长远发展。目前, 乡村旅游中存在的服务质量、卫生质量等不过关问题已成为旅游业界不争的事实。应引起高度重视, 并加大力度解决。首先应在经营过程中强化服务质量意识, 严把质量关, 完善奖惩机制, 将质量管理落到实处。专业培训和职业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质量有效手段, 相关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 有计划地学习各类培训班, 加快旅游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要改善不符合标准的设备设施, 健全疾病卫生防御体系。最终在质量兴旅的指导方针下实现高质量的生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发现黑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着基层政府管理水平低, 行业法规缺乏, 粗放型经营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 缺少文化内涵和创新模式, 旅游配套支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完善法律法规, 强化经营管理, 依托资源创建品牌形象, 新辟生态型发展路径, 严格把好质量关的具体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的措施。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生态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苏永军.新农村建设中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以宁波市为例[J].宁波经济 (三江论坛) , 2009 (5) .
[2]皮玫瑰, 邹新树.农家乐产业功能及可持续发展初探[J].中国集团经济, 2008 (10) .
生态黑龙江 篇8
(一) 冰雪文化
黑龙江赏冰玩雪的冰雪文化民俗主要来源于少数民族。由于黑龙江特殊的地理环境, 冬季漫长且多冰雪覆盖, 就使得生活在这里的各少数民族为了抗寒强体,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赏冰玩雪的体育运动, 从而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冰雪体育文化。满族的冰雪体育活动是最多姿多彩的, 有抽冰尜、跑冰鞋、冰上足球、溜冰车、滑冰表演、冰上杂技、雪地走、舞蹈、轱辘冰与做冰灯等。其他各少数民族的冰雪体育运动也各有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些冰雪体育运动渐渐消失, 还有一些则推陈出新, 形成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雪博会、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和亚布力国际滑雪节等集冰灯、冰雕和冰景的冰雪文化, 成为黑龙江民俗文化中最重要的旅游景观。
(二) 饮食文化
黑龙江独特的饮食文化和少数民族先民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如以渔捞狩猎为代表的鄂伦春族和赫哲族:鄂伦春族用木棍和猎刀进行现场烤肉, 赫哲族喜食生鲜———用鲜活鱼或刚死的鱼做杀生鱼。以游牧畜牧为主的蒙古族和达斡尔族:蒙古族以牛羊肉、乳制品及其畜乳加工品为主要的食物来源, 如烤全羊、手把肉和奶茶等饮食习俗。达斡尔族除了喜食牛羊禽肉类, 还辅以荞麦等主食, 如加有野味卤汁的荞麦面条和肉汤面片。还有以农耕稻作为典型的朝鲜族和满族, 他们食品的主要来源是米面果蔬:满族人用十几种谷物和果仁进行长时间熬制成腊八粥。朝鲜族用糯米和黄米等做打糕、冷面, 腌制各种干菜和家蔬野菜, 用黄豆和辣椒制作豆酱和辣酱等。同时哈尔滨啤酒也体现了黑龙江饮食文化的特色———哈尔滨是中国第一桶啤酒的生产地, 是中国啤酒的故乡。
(三) 娱乐习俗
黑龙江独特的娱乐习俗主要有秧歌和二人转等。秧歌和二人转是黑龙江人民喜欢听, 愿意看, 很受群众欢迎的文化娱乐活动。无论是在黑龙江的城市还是乡村, 每逢各种节庆和开业庆典都少不了秧歌和二人转助兴。
二、生态翻译学概论
继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之后, 近年来翻译界悄然兴起了一种比较新的理论———生态翻译学理论, 它是在翻译学跨学科研究和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转型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适应选择论为基础, 胡庚申教授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的理论范式, 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所谓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 源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 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 以及作者、读者、委托人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在此基础上, 他又提出了生态翻译学的概念, 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整体性研究, 它的特征之一是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同时以“生态学”和“翻译学”为理论基础, 是具有跨学科特征的交叉研究。他提出“翻译过程是一个适应选择的过程, 译作需符合其所在的生态环境, 即语言本身, 语言的文化背景及交际的需要如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和翻译任务发出者的要求”, 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单概括为三维转换, 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其原则为“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 译评标准为最佳翻译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生态翻译学是从全新的视角对当代翻译学理论进行研究, 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其理论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翻译学界的重视。
三、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
(一) 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的语言维适应性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进行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上进行的。翻译工作者在进行民俗文化翻译的过程中, 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语言形式, 所以他们首先要做生态环境的适应者, 在充分考虑翻译的整体生态环境后, 再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对译文做出与翻译生态环境相适应的选择, 从而对译文进行转换。例如:
原文: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是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文化盛会。园区位于松花江北岸, 是集冰雪动漫、冰雪演出、冰上杂技、冰雕展览等项目为一体, 将科技、艺术和文化完美融合的大型冰雪乐园。从2000年起, 已逐渐形成了南有三亚、北有哈尔滨的中国旅游新格局。
译文:Harbin Ice and Snow World is a unique ice and snow tourist festival meeting.The park is located on the north shore of Songhua River, and is a set of ice and snow animation, ice and snow performance, ice acrobatics, and sculpture exhibition, and is a perfect fusion of science, art and culture.Since 2000, the new tourist situ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formed that there is Sanya in southern China and Harbin in northern China.
(二) 黑龙江民俗翻译的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行为, 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转换模式。由于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语言思维、表达方式、民俗、美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差异, 就使得在一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传播到另一种文化时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去解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侧重于关注黑龙江民俗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 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因此, 译者在翻译黑龙江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保留原语中的文化传统和最大限度地再现原语文化, 使读者体会到原汁原味的文化差异和异域特色, 实现文化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原文:“大秧歌源于200多年前的中国北方农村, 是汉族传统民间民俗舞蹈。90年代成为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健身活动。”
译文:“Yangko Dance, originating from the rural area in northern China 200 years ago, Yangko is a traditional folk dance popular with Han nationality.”
“Yangko”是我们特有的文化娱乐运动, 在我们境内游客的生态环境中耳熟能详, 但对于一些外国游客和读者而言却深感晦涩难懂, 为了避免他们对此产生歪曲和误解, 我们使用了“Yangko Dance”使他们既了解了秧歌是一种民间民俗舞蹈, 又可以突出黑龙江民俗文化的特殊性, 丰富和发展目的语文化, 扩大外国游客和读者的文化视野,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 实现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三) 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在黑龙江民俗翻译中的交际维适应性选择转换中, 译者除了要考虑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转换, 即考虑原文、原语、译文、译语的不同语言思维方式、表达习惯和文化背景, 还要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上, 关注原文中特定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实现了其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
原文:“哈尔滨在20世纪初就已经生产啤酒, 哈尔滨啤酒厂已有百年历史。主要品牌是‘哈尔滨’和‘新三星’。”
译文:“Beer Drinking Harbin began to produce beer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 century.The main beer brands are‘Harbin’and‘Three stars’.”
啤酒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成为哈尔滨人们信息沟通、社会交往以及商品流通的桥梁。哈尔滨人喝啤酒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在这里当某人邀请别人去喝啤酒或被邀请去喝啤酒的时候, 就意味着双方交际的开始。“Harbin”and“Three stars”是哈尔滨特有的啤酒品牌, 这种译法巧妙地保留了原语的发音, 简单直观但深入人心, 保留了原句中的文化差异和异域特色,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表达尊重了原意, 突出了哈尔滨特有的文化和地域特色, 并能够扩大游客对未知事物的文化视野, 加深游客对该品牌的记忆, 同时增加了哈尔滨啤酒的广告效应, 起到一个宣传、呼吁的作用。
四、结语
黑龙江面积广阔, 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黑龙江, 翻译工作者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传播民俗文化的职责。成功的翻译有助于外国友人对黑龙江民俗文化的了解, 翻译不当则会失去民俗文化的独特性, 使人产生歪曲和误解。因此, 如何用生态翻译学的理论来研究民俗翻译以达到翻译的最佳标准仍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摘要:文章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 以适应和选择原则和三维转换翻译方法为指导, 旨在阐释生态翻译学对黑龙江民俗文化翻译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黑龙江民俗文化,生态翻译学,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交际维转换
参考文献
[1]张磊.翻译目的论与旅游翻译实践[J].旅游经济, 2012 (6) :198-199.
[2]张东东, 牡丹江市冰雪旅游英语翻译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12 (4) :112-113.
[3]李霞.目的论视角下非文学文体的翻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 :142-143.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08 (6) :11-15.
[5]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128-147.
再创龙江生态旅游新品牌 篇9
一、以省会旅游为引领, 打造龙江特色品牌
近年来, 哈尔滨市不断挖掘文化内涵, 营造艺术氛围, 放大时尚亮点, 深入挖掘旅游业发展潜力, 连续3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超6000万人次, 力争在2016年实现接待游客6600万人次, 旅游收入超1000亿元。
目前, 哈尔滨旅游业实现从“一枝独秀, 一季红火”到“两季繁荣, 四季发展”的转变。连续两年, 中央大街的客流量日均达到近70万人次, 主要商圈的客流量比同期增长15%。在旅游的带动下, 铁路、公路客运量全线飘红, 太平国际机场客流量连创新高。2014年冰雪节期间, 旅客吞吐量月平均增长19.5%, 增幅列全国30个旅客吞吐量超千万机场之首, 上半年旅客吞吐量在东北地区四大机场中位列第一。
据哈市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 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 “冰雪节”成为黑龙江省唯一保留的节庆活动, 每年由国家旅游局、省政府、市政府联合主办, 哈市冰雪游在国内外领军地位进一步巩固, 连续3年冰雪节实现旅游接待人数超千万, 旅游收入超百亿。而夏季, 哈市成功打造“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 湿地节、啤酒节、哈夏音乐会、五花山赏秋节等旅游文化活动知名度不断扩大。抽样调查显示, 目前哈尔滨游客满意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打造“龙江两极酷中国”品牌
任何一个地域和国家都有它的东、西、南、北四个极。中国的四个极是:南极在海南三亚, 天涯海角做标志。西极在新疆, 地域166万平方公里, 人口2320万, 与中亚五国接壤, 是西进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中国的东极在黑龙江的抚远, 每天最早见阳光。雄踞沿边开放的重要口岸, 三桥 (同江、绥芬河、黑河) 一岛 (黑瞎子岛) 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中国的北极在黑龙江的漠河, 找北最顺当。现建有“北极村”做标志, 是对俄贸易的桥头堡和枢纽站。由此可见, 中国仅有的“四极”, 黑龙江省独占“两极” (东极、北极) , 其地域的独特优势必将酷遍中国。
龙江“两极”还有另一面内涵, 即中国的东、北两极由大界江———黑龙江相连通。北极漠河在黑龙江上游, 抚远在黑龙江的下游, 独居在黑龙江进入俄罗斯的拐点上, 其独特的地域优势为东北亚六国所瞩目, 影响巨大, 魅力四射!黑龙江独占中国两极的地域优势, 要好好总结宣传, 形成品牌效应, 增加生态旅游感召力和影响力, 以此吸引全国更多的游客到黑龙江来, 开展“两极”游、界江游, 市场前景广阔, 商机无限。
三、打造“冰夏两都生态游”的品牌
黑龙江是全国纬度最高的省份,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冬、夏两季独具特色。冬天有全国的大冰雪, 雪层厚、冰期长, 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为此享有全国“冰都”之称。每年的11月初到第二年的四月底, 都是赏玩冰雪的最佳季节。现在黑龙江省建有亚布力滑雪场, 曾举办过“大冬会”等国际大赛;在省城哈尔滨建有冰雪大世界等旅游景点;在海林市建有亚洲最大的雪乡, 雪层厚度和雪期长度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 对南方的游客独具吸引魅力。2015年春节前后的冰雪节期间, 全国的冰雪游出现了新的突破。据哈尔滨民航局统计, 今年冰雪节期间, 航班数提升了20.2%, 游客量提升了19.3%, 货运量也随之提升了20.2%。可见黑龙江冰都生态旅游的发展之势, 独具特色, 前景广阔。
黑龙江的夏季更具魅力, 从每年的6月15至9月15日, 有三个月的避暑期。黑龙江有大森林、大湿地、大草原、大湖泊的夏季生态游优势。生态学认为, 森林吸碳吐氧, 是地球之肺;湿地涵养水源, 是地球之肾。黑龙江的肺和肾都是全国最大的。经科学检测, 伊春森林公园的负氧离子高达4.6万, 与海南三亚市不相上下。
今年9月24日, “2015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在昆明举行, 会上发布了避暑旅游城市名单, 哈尔滨市进入排行榜, 被授予“避暑旅游城市”称号。
2015中国避暑旅游产业峰会以“发现目的地、培养新增长点”为主题, 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联合主办。会上, 组委会为哈尔滨市颁发“避暑旅游城市”证书, 昆明市、大连市、烟台市、青岛市等城市也榜上有名。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等部门共同发布的《2014年中国城市避暑旅游发展报告》显示, 2014年7月份, 我国60个避暑旅游城市中, 哈尔滨名列第一。《2015中国城市避暑旅游发展报告》显示, 8月份哈尔滨在全国避暑旅游城市中排名第二位。评比结果对游客选择到哪座城市避暑起到了较大的引导作用, 有调查显示, “冰城夏都”的游客知晓率已达到95.3%。
自2012年开始, 我市开始整合夏季文化、旅游、体育、经贸等节庆活动, 开创性地推出了“迷人的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时尚活动, 避暑旅游产品愈加丰富,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大项目建设方面也多有成效。哈尔市旅游局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 今年1至6月份哈尔滨累计接待游客3123.6万人次, 同比增长9.0%;旅游总收入435.1亿元, 同比增长16.32%。
黑龙江的夏季, 凉爽宜人, 昼夜温差大, 正适合南方过腻了酷热生活的游客, 到龙江来享受一下生态避暑游的幸福感。为此, 黑龙江省要善于抓冰都、夏都这两大亮点, 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两季游。地域优势上看游东、北“两极”, 时空优势上游冬、夏“两都”, 彰显这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把龙江独具特色的“两极”游、“两都”游做出品牌, 做出特色, 做出规模, 做出效益来, 助推黑龙江由生态大省建成旅游强省。
四、打造“五养圣地”品牌
黑龙江的地域优势、生态优势得天独厚, 是别的省份可望而不可及的。要把这些独有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紧紧围绕风靡全国的养生养老服务业, 打造全国仅有的“五养”圣地, 为全省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改革开放后, 全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改造升华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和幸福指数。现在我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已达2.6亿, 高档消费人数急剧增加, 人们追求回归自然, 感受生态, 崇尚养生养老, 已成为一个崭新的消费理念, 已经形成推广普及之势。要善于抓住这一新势头, 新机遇, 充分利用好黑龙江的原生态优势, 把大冰雪、大界江、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湖泊这六大生态优势用好用足, 打造生态养生和健康养老的两大品牌优势, 吸收全国更多的富人和老人到黑龙江来养生养老, 真正打造出一个全国知名的“五养”圣地, 展现龙江生态优势。
优势之一:山川秀美, 观赏养眼。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看了养眼又养心, 养生寓于其中, 不可替代, 独具魅力。
优势之二:空气清新, 呼吸养肺。有全国知名的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区, 空气清新, 负氧离子全国最高, 到此旅游、生活、呼吸养肺。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阴霾不断, 大气污染的今天, 到龙江换空气养肺, 保健身体是难得的机遇。
优势之三:绿色食品, 安全养胃。黑龙江是全球仅有三大寒地黑土带之一。第一条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畔, 第二条在乌克兰的第聂伯河畔, 第三条就在黑龙江的两大平原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黑龙江这一寒地黑土带全球少有、全国仅有, 其中生态农业构建了生态食品产业带, 打造了绿色、有机、非转基因食品的三大品牌, 在全国独具吸引力。到龙江旅游不仅赏风景, 还能吃上绿色有机食品, 养胃保健康。
优势之四:渡假旅游, 休闲养生。黑龙江有冰都、夏都的生态比较优势, 最适应全球游客带家人和朋友到此渡假、旅游、休闲、保健、养生。以此扩大消费人群, 延长旅游消费链条, 提升旅游效益。
优势之五:候鸟北上, 居家养老。我国候鸟族已达2600万人, 每年消费量在3000亿元以上。候鸟族的消费文化是:花钱换环境、环境换心情、心情换健康、健康换长寿, 养老消费空间巨大。生态旅游要着力瞄准全国的候鸟族这一高档消费群体, 吸引他们到龙将来居家养老。
目前, 我国已提前进入老龄社会, 人口老龄化来得早、来得急、来得重。现在全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2.1亿, 十年之后将达4亿人, 全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 中国的养老压力将成为世界上最重的国家。为此, 国家大力号召发展养老服务业, 民办的养老公寓政府都给予必要的补助。黑龙江省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 应吸引全国的候鸟族北上龙江, 居家养老。
着力打造和宣传龙江旅游品牌, 是当前和长远的重要任务, 也是龙江经济提升的后发优势, 务必要在总结提炼上有深度, 打造品牌上有高度, 宣传推介上有广度, 做大做强上有力度。这样, 黑龙江的生态旅游产业才能成为全省的最大朝阳产业, 其市场广阔, 前景无限。
摘要:黑龙江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开放优势和生态优势。为此, 要注重发掘优势, 以省会哈尔滨的旅游开发为引领, 着力打造“龙江两极酷中国”品牌、“冰夏两都生态游”品牌、“五养圣地”品牌。把打造这些品牌作为当前和长远的重要任务来抓, 以此推进黑龙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