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村居民(共7篇)
黑龙江农村居民 篇1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7.4%,对我国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的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当前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消费结构大为改善,消费质量逐步提高,但整体上尚未摆脱以生存性为主的消费模式。消费结构一般还较单调,享受性、发展性消费比重不高。而且,不同收入阶层消费结构差距也较大,愚昧、畸形消费在有些农民中比较严重。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如何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成了当务之急。近年来,不少学者对农民消费结构的一系列问题开展了广泛研究,为正确引导农民消费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总结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消费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
一、农村居民收入状况
地处北国边陲的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素有“北大仓”的美誉。种粮收入在农民收入中一直占据很大的比例。黑龙江省统计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省70%的耕地生产粮食,70%的农民收入来自种植业,其中60%以上来自粮食生产。黑龙江省的水稻产量在全国排名首位,玉米产量全国排名第二,大豆产量为全国之冠。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免征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等惠民政策陆续实施,粮食主产区和广大种粮农民从中受益。另外,畜牧业的壮大和打工经济的发展也对全省农民增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逐年攀升的趋势。“十五”时期(2000-2005年),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148元增长到2005年的3221元,增长49.9%,年均增长8.4%。2003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发展“打工经济”,实施“走一富二”战略,许多农民在政府有组织的培训和输出劳务下,尝到了外出务工增收的甜头;2004年,黑龙江作为全国试点省份率先全面免除了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大关;2006年,水稻玉米等高产高效作物面积明显增加,增产增效的新品种新技术普及范围显著扩大,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加之粮食价格坚挺,全省种粮农民因产量结构及价格因素,合计增收30亿元左右;2008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6482万亩,比上年增加251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0.9%,总量和比重再创历史新高。
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设理论表明消费主要取决于收入,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也增加。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的调查报告显示:十五期间,随着农民负担减轻和收入的增加,黑龙江省农民生活消费支出每年以10.6%的速度增长,消费层次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得以优化。
(一)生产性投入规模有较大幅度扩大
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使支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覆盖范围和领域进一步拓宽。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了贯彻中央文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这些都为农民增大生产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省调查总队对2240户农村住户调查,2008年一季度农民生产费用支出人均648.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56.3元,增长65.3%。其中,农民家庭经营性费用支出人均569.1元,同比增加244.4元,增长75.2%;农民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人均支出79.8元,同比增加12.0元,增长17.6%,购买农林牧渔业机械人均支出52.8元,同比增加17.9元,增长51.5%。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中,第一产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554.8元,同比增长73.7%,其中农业、牧业、渔业生产费用投入呈增长态势,人均投入分别达到307.1元、246.6元和1.0元,分别增长97.0%、51.0%和9倍,而林业生产费用投入则呈减少趋势,人均投入0.1元,降低33.4%。第二产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3.3元,同比增长91.0%。第三产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10.9元,同比增长2.1倍。
(二)生活消费支出增大,消费层次提高
近年来,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健全,商品流通网络改造进展顺利,农民生活消费环境有所改善,消费水平、消费层次进一步提高。2007年黑龙江省农民纯收入突破4100元,收入的较快增长使农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宽裕,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黑龙江省历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总支出大幅度增长,从1990年的585.5元上升到2006年的2618.2元,增幅高达347%。“十五”期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幅为65.1%,食品支出所占的比例从44.3%降至36.3%;衣着类支出从6.8%提高到7.2%;居住类支出从19.7%提高到20.7%;家庭生活用品设备,交通运输,文化娱乐活动支出从29.1%提高至35.8%。表征居民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自改革开放以后成逐年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68.1降至2007年的34.6,降幅达49.1%。因此,这正好反映了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对全省25个市县2240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至2007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117.4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一年度实际增长13%。伴随着生活消费总支出持续快速的增长,消费结构也在悄然改变,食品消费比重降低,服饰消费支出快速增长,农民衣着消费更加注重款式和面料,衣着档次不断提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说明居民消费水平的恩格尔系数正呈普遍下降趋势。立足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当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消费结构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恩格尔系数,消费结构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8.
[2]统计数据-年度数据.黑龙江统计信息网,http://www.hlj.stats.gov.cn/.
[3]王勇,潘昕,聂洪臣.黑龙江省农民消费结构的变迁、问题及其优化对策初探[J].北方经贸.2000(1).
[4]刘洋.加快黑龙江省农村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初探[J].商业经济.2007(12).
黑龙江农村居民 篇2
一、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
(一) 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与建设用地变化
根据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现状2007年变更资料, 全省共有农村居民点面积759748.1公顷, 占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的1.68%。根据黑龙江省统计局、民政部门的统计资料, 截止2007年末, 全省共有13个省辖地市;69个市 (地) 辖区, 65个县 (市) ;944个乡 (镇) 和9157个行政村, 至2007年末, 农村人口总数为1802.3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47.2%。黑龙江省近几年农村居民点面积及建设用地面积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 自2002-2007年黑龙江省建设用地总面积一直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与此同时除2005-2006年略有减少外, 农村居民点面积也保持增长的趋势;2002-2007年全省农村居民点面积共增加3174.13公顷, 年均增加634.83公顷;增长比例为0.42%, 年均增长0.084%。由农村居民点占建设用地比重的变化情况来看, 随着建设用地总量的提高农村居民点所占比重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 由2002年的52.54%下降到2007年的51.68%。其原因并不在于农村居民点面积的下降或是其增长速度的放缓, 而在于建设用地增长速度过快。
(二) 黑龙江省各地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与年度变化
截至2007年末, 黑龙江省各地区农村居民点面积及人均面积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2002-2007年农业人口有较大增长, 同时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也相应下降, 2003-2007年农业人口呈缓慢下降趋势,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逐年增加, 2003-2007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总面积也是逐年增加的。
注:数据来源于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更表, 单位分别为公顷
二、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
(一) 人均用地和户均宅基地规模偏大
按2003年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统计数字比较, 2003年末黑龙江省共有农村宅基地36.89万公顷, 当年户均宅基地面积708平方米, 超出省标准近2倍。
据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资料,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达759748.1公顷, 农村人口按黑龙江省2007年统计年鉴为1802.3万人计算,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达421.5平方米, 户均宅基地面积平均为874.6平方米。可见, 全省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无论整体水平还是人均、户均指标都明显偏大。
(二) 人均用地面积各地不平衡, 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不断增长
2007年末人均农居点面积为421.54平方米, 省内各地区平均水平最低为哈尔滨280.0平方米, 最高为鹤岗890.0平方米, 相差悬殊;其余各地方人均水平也相差较大。与此同时从2002-2007年全省农居点面积增加了3174.13公顷, 年均增加634.86公顷;农村人口却由2003年最多时的1829.6万人减少到1802.3万人, 年均减少6.8万人。
(三) 闲置地比例偏高, 村庄内部土地未尽利用
通过样点调查显示, 全省各地区农村居民点内部均存在不同程度土地闲置情况。大部分地区仍存在宅基地闲置、空置的现象。全省农居点内部, 闲置或未尽利用土地面积达到农居点总面积的7.15%, 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这一比例相当高。调查的村 (屯) 中, 黑河、鸡西的农村居民点土地闲置比例最大达到了15.90%、22.07%, 绝大部分地区闲置地比例高于5%。据不完全统计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内部的土地利用率仅为80%左右。另外, 在调查中还发现大部分地区的村庄外围都划定了一定数量的农田作为建设预留地, 用于村庄个人建房和工商企业用地等。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 村庄却在不断地外延蚕食着周围的良田, 占用耕地现象日益严重。另一方面, 黑龙江省在经历1998年洪水后, 部分村庄由于另行选址新建多处农村居民点, 再加之原有居民点未被完全废弃, 造成了新建居民点剩余大量闲置宅基地的现象, 成为另一种“空心”问题。
(四) 整体缺乏规划, 功能无分区, 利用效益较低
调查中发现除极少数城市近郊农村居民点受城市经济、建设影响较大, 有自己的村屯建设规划或用地计划, 其余绝大部分村屯都没有自己的规划。内部建设还停留在各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上, 缺少必要的内部详细规划, 加之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建设的粗放经营, 农村居民点建设中还存在着私占、滥占、少批多占土地, 超规划用地等情况。全省农村居民点的建设不仅在空间上、甚至数量上都不能实现有效的调控。农居点内部基本上是一户一院, 除乡政府和中心村外, 其他村庄行政事业及工商用地比例很低, 内部交通设置、公共绿地与其他公益用地配置就更少。另外, 生产、生活双重性明显, 居民点功能混乱, 不能较好地实现人口、经济和产业集聚,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 土地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均较低。
(五) 生活配套设施相对不完善, 建筑容积率低
农村居民点中, 特别是历史较长的农村居民点, 公共设施配套很不完善, 村中道路更是大小不一, 曲多直少, 占地多、效率低、效果差。即使在一些经济发展较好城市近郊, 农村居民点内部配套设施与中心村镇相比仍不够完善。卫生、教育、排水、交通等设施投入较少, 客观上也造成了全省大部分地区农民生活质量不高。全省95%以上的村屯中, 农民居住建筑仍以平房为主, 建筑容积率较低, 平均水平只有0.45左右, 直接影响了土地利用率。
(六) 农村居民点内部用地管理相对松散
相比建设用地而言,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的用地管理相对较为松散。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村中空闲宅基地、老宅大院、小家大院、超标准建房、一户多宅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宅基地超标是普遍现象, 往往院内门前屋后用地是实际住宅用地的2-3倍。而新批宅基地中建新拆旧的政策措施落实不够, 村集体未能及时把旧宅基地收回集体所有。
三、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合理用地的对策
(一) 改革和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 规范审批程序
严格宅基地用地审批手续, 坚持按规划、按计划、按定额、按程序、按权限依法审批宅基地的原则, 严把审批关, 规范农村宅基地转让市场;改革和完善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办法, 各地区要适应各地农民住宅建设的特点, 按照严格管理, 提高效率, 便民利民的原则, 改革农村村民建住宅占用农用地的审批办法;规范农村宅基地申请报批程序, 农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 应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 并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张榜公布。公布期满无异议的, 报经乡 (镇) 审核后, 报县 (市) 审批。经依法批准的宅基地,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应及时将审批结果张榜公布。
(二) 强化土地日常管理
加强土地日常管理, 以土地使用证为凭证, 定期检查持证人与宅基地使用者是否一致, 土地用途、面积、位置与土地证上的登记是否相符, 严格日常监管制度, 各地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动态巡查制度, 切实加强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用地的日常监管, 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土地违法行为, 要重点加强城乡结合部地区农村宅基地的监督管理, 严格控制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 严格控制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要强化乡 (镇) 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职能, 充分发挥乡 (镇) 国土资源管理所在宅基地管理中的作用。积极探索防范土地违法行为的有效措施, 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强化土地用途管制, 对规划区外的农用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 若村镇建设规划需占用耕地, 必须持有县、市级以上土管部门批准的耕地转换用途许可证;建立农居点超占用地有偿使用和监督机制, 以经济手段强化农宅管理, 规范用地行为, 同时加大整治“空心村、屯”的力度。
(三) 建立完善的村镇建设规划与用地计划体系
加强村镇建设规划的编制与管理, 完善乡 (镇)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按规划从严控制村镇建设用地, 加强农村宅基地用地计划管理。要统筹安排, 合理布局,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合理安排村内的商业用地、交通用地、绿化用地和大型农业机械的维修、存放用地。
(四) 持续加大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
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县市和乡 (镇) 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结合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与“村村通”工程, 科学制定和实施村庄改造、归并村庄整治计划, 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提高城镇化水平和村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努力节约使用集体建设用地;加大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力度, 各地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对“空心村”和闲置宅基地、空置住宅、“一户多宅”的调查清理工作;加大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投入, 对农民宅基地占用的耕地, 县 (市) 、乡 (镇) 应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进行补充。省 (区、市) 及市、县应从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中拿出部分资金, 用于增加耕地面积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
四、结论
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的深入分析, 截至2007年末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为759748.1公顷,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421.54平方米。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及多年变化情况的分析,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还存在着用地规模偏大、闲置地比例较高、缺乏相应规划等一些问题。本文提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合理用地的4点对策:完善宅基地审批制度;强化土地日常管理;完善村镇建设规划与用地计划;加大农村居民点整理力度。
摘要:文章以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为研究对象, 通过多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情况的统计数据, 深入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及存在问题, 最终提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合理用地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对策,黑龙江省
参考文献
[1]、葛雄灿, 张三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地理, 2002 (22) .
[2]、潘裕元.对农村居民点合理用地的思考[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0 (2) .
[3]、夏义.农民不要空心村[N].国土资源报, 1999-06-18.
[4]、朱红波.湖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 2003 (33) .
[5]、周智, 毛尔炯.农村居民点土地合理利用研究——以湖北省枝江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6) .
黑龙江农村居民 篇3
邢明 (2011) 分析了黑龙江省与辽宁省、吉林省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 从协调场县协调发展和加大劳动力转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增长的建议[1]。安杰等 (2010) 从农产品价格下降、乡镇企业增长乏力等方面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2]。朱腾明 (2011) 实证分析了制约黑龙江农民增收的因素, 指出金融贷款是重要的因素。本研究仅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构成进行分析[3]。
依据表1中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绘制图1, 可知2008-2012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上涨, 在四项收入中, 除财产性收入在2009年略有下降外, 其它所有收入在研究年度内均是上涨的。在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以及其构成部分不断增长的条件下, 黑龙江省这四个构成部分在人均收入中的比例如何呢?为此对人均纯收入的构成进行了分析。
单位:元/人·年;%
资料来源:黑龙江统计年鉴2009-2013。
说明:总增长率是以2008年为基期, 使用公式:
2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构成基本情况
依据黑龙江统计年鉴可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部分构成。表1列出了2008-2012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构成, 在研究期间内, 依据表1、图2与图3分析如下:
2.1 四个收入项目构成比例的排序一直没有发生变变化, 按由高到低的比例依次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 且各项指标构成比例均无较大波动, 如图1所示。
2.2 在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四项构成中, 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例一直最高 (见图2) , 但是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说明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生产经营获得的收入扣除其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在农村居民纯收入中的重要的地位略有下降。马庆雨 (2013) 在分析黑龙江省2006-2010年的农村居民收入构成时指出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明显下降[4]。这一点与本研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这说明农村居民纯收入对农、林、牧、渔传统产业的依赖性有减弱的趋势, 农村居民收入形式更加多样化。但是家庭经营收入的这一指标的绝对数额却一直呈上升趋势, 且在5年中的总增长率达到了71.75%。
2.3 在总构成比例中, 工资性收入所占比例仅次于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例, 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 在研究期间内, 仅有2011年低于2010年0.28%, 且绝对数也一直呈上涨趋势, 总增长率分别为98.17% (见表1) , 仅次于财产性收入。说明农村住户或成员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靠出卖劳动而获得的收入, 即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在本地劳动得到的收入以及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2.4 在分析的四个指标中, 转移性收入的构成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见图2) , 可见, 无须农户付出任何对应物而获得的货物、服务、资金或资产所有权等所占比例存在波动。但是该指标绝对数额却连续在增长, 且总增长率为45.41% (见表1) , 在四个构成项目中是总增长率最低的指标。
2.5 财产性收入在农村居民纯收入构成中的比例一直都是最低的, 且在研究期间内出现了较小的波动, 整体趋势呈现稳中有升的走势。但是从总增长率来看, 该指标是四项指标中增长率最高的, 达到了138.22% (见表1与图3) , 这说明利息、股金、租金、红利或者是土地征用费用等在农村居民纯收入中增长较快, 活跃的农村市场成为财产性收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3 提高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建议
3.1 增加非农就业收入
黑龙江省的农民工已经融入到城市的各个行业, 并从事季节性的、临时的、不稳定性的工作。在黑龙江省农村, 也有部分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待解决。相关部门应该简化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 消除进城就业的歧视性, 对有固定住所, 生活来源的进城常住人员一视同仁, 使其有机会参加职业培训, 并获得劳动保障等服务, 提高农民素质, 进而增加非农就业收入。
3.2 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
政府应该大力提倡新型农业转型, 提高农村居民对新型农业经营的技能, 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既要考虑广大农民的适应性, 又要使得农业向高端农业发展, 使农民的生产劳动符合现代农业企业市场经济规律和投入产出比价值更高。
3.3 增加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近年,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增收途径的进一步拓宽,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 但投资渠道和理财方式却没有同步。这就需要拓宽农民投资渠道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创业投资。对农民的投资理财进行培训以引导农民更新投资理念, 并鼓励农民合理合法利资金进行创业与投资, 促进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加。
摘要: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对其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2008-2012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构成比例由高到底依次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与财产性收入, 且财产性收入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收入构成
参考文献
[1]邢明.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几点建议[J].华章, 2011 (27) :66.
[2]安杰, 孙境鸿, 刘顺.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商业经济, 2010 (8) :14-18.
[3]朱腾明.黑龙江省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3 (3) :1-3.
黑龙江农村居民 篇4
随着农村家庭规模的缩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被征地农民的增多, 家庭和土地等农村传统养老方式的保障功能日益削弱, 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议题。商业保险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农村居民晚年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养老负担、促进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定福, 2005) , 然而保险公司供给的乏力和农民有效需求的不足 (徐文芳, 2009) , 以非市场化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的农村养老体系缺乏有效的市场运营 ( 胡豹, 张丽梅2008) , 使我国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 而对农村居民养老保险需求的测算, 将为政府、市场和个人在农民养老问题中的责任分担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魏华林, 2010) , 有助于丰富和完善不断发展的农村金融市场。 近年来, 有关养老保险需求的预测, 大多集中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与其相比, 农村居民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测算的数据收集相对困难。修正后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是分析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工具 (俞威, 朱健倩2013) , 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横截面数据计算参数估计值, 可以测算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商业养老保险人均最低需求和基本需求, 进而对未来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水平进行预测, 为完善黑龙江省农村地区养老保障体系、丰富农村养老保险类型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 研究方法
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即ELES模型, 是一种需求函数系统。 其基本形式如下:
利用农村居民收入和相关消费支出数据, 通过最小二乘法即可得出 αi和 βi, 进而可以算出农村居民对各类商品及服务的基本需求总和为:
(二) 数据来源
为了更好地揭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特点、预测未来的需求水平, 并使参数估计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本文提取了 《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3 年全国31 个省区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各项消费支出数据, 按聚类分析的思想, 将其分为三类, 选取了除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西藏以外的25 个省份的2008~2013 年相应数据。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将整理得到的2008~2013 年黑龙江等25 个省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其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等八大项消费支出数据利用Eviews软件通过最小二乘法 (OLS) 进行参数估计, 得出这六年八项指标的边际消费倾向aj和bj, 此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基本上都通过了各项假设检验, 拟合优度较高, 且符合相关的经济学原理。
ELES模型中将消费支出分为两个部分, 基本消费支出和超额消费支出, 其中某种商品的基本消费支出量就是其基本需求量, 而农村居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其老年生活的基本生活需求。 因此, 通过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选取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六项消费品计算人均最低商业养老需求;选取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这八项消费品计算人均基本商业养老需求。
通过将2008~2013 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八大项消费支出的边际消费倾向数据带入ELES模型, 从而得出表2 的结果。其中人均最低商业养老保险年需求从2008 年的1644.04 元上升至2013 年的3690.95; 人均基本商业养老保险年需求也由1921.93 元上升至4180.60元。 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商业养老保险需求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这需要我省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 以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商业养老保险需求。
单位:元/年
单位:元/年
根据上述对于人均基本商业养老保险需求和人均最低商业养老保险需求的预测结果, 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可以测算得到未来几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商业养老保险需求量, 具体结果见表3。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采用了黑龙江等省份农村居民的相关收支数据, 以ELES模型为基础, 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水平进行了测度。 从测算得出的数据来看,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对养老保险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对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意愿不断增强, 需求数量日益增多;在现有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下, 多数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对商业养老保险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为此, 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引导, 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以增加农村地区商业养老保险的有效供给;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不同人群的实际养老需求, 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养老保险产品, 加强对农村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上的创新, 不断拓展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市场, 从而满足农村居民不断增长的养老保险需求。
摘要:文章选取了20082013年黑龙江省与聚类分析选出的吉林等省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食品、衣着、居住等八大项消费支出数据, 运用Eviews软件分别计算出黑龙江省关于食品、衣着等八项指标的边际消费倾向, 再根据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得出黑龙江省2008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最低养老需求和人均基本养老需求, 最后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并预测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未来几年的商业养老保险需求水平。研究表明: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商业养老需求连年增加, 需求意愿不断增强。
关键词:需求水平测算,商业养老保险,农村居民,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参考文献
[1]吴定富.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J].保险研究, 2005 (10) .
[2]徐文芳.我国农村商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基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视角[J].保险研究, 2009 (08) .
[3]胡豹, 张丽梅.农村商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 (11) .
[4]魏华林.保险市场环境变化值得关注[N].中国保险报, 2010 (01) .
黑龙江农村居民 篇5
农民消费结构是指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各项组分的比例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能够反映一个区域内农民生活水平及农村、农业的发展水平。长期以来,消费不足特别是农村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因此,研究农村居民消费及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就显得十分必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主要受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而且与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有一定的关联。由于对农村居民来说,在统计上得到的统计数据大多不准确,属于“灰色数据”,因此,用灰度关联分析方法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则可以较贴近地分析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从而分析这些经济现象的基本态势,提出有益的政策建议。
2 灰色关联理论及方法
灰色系统理论是由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一种系统科学理论。它以“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系统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生成、开发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运行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确切描述,并据以进行科学预测[1]。而其中的灰色关联分析则是一种以各因素的样本数据为依据,用灰色关联度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的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分析,完成对系统内时间序列下有关统计数据列几何关系的比较,求出各行为因子序列与主因子序列的灰色关联度。与主因子序列关联度越大的行为因子序列,其发展方向和速率与主因子序列越接近,与主因子的关系越紧密,对主因子序列的影响程度也越大[2]。
根据文献[3,4],将灰色关联分析的一般步骤及方法归纳如下:
设主因子数据列X0={X0(k),k=1,2,…,n}
行为因子数据列Xi={Xi(k),k=1,2,…,n}
(i=1,2,…,m)
第1步:初值标准化。对主因子数据列和行为因子数据列进行初始化处理,使之无量纲化、归一化。将主因子数据列和行为因子数据列中各时刻的数据分别用X0(1)和Xi(1)除之即得。
第2步:求绝对值。△i(k)=|X0(k)-Xi(k)|(i=1,2,…,m;k=1,2,…,n)。
第3步:求关联系数ξi(k)。计算各行为因子数据列与主因子数据列在各时刻的关联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min=miinmkin△i(k);△max=miaxmkax△i(k);σ为分辨系数或称白化值,取值范围为0~1,本文取0.5。
第4步:求关联度ri。
第5步:排序。按ri的大小排序,区分其关联程度的大小。ri的值越大,说明其关联的程度越大;反之ri的值越小,则其关联程度越小。
3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及结果
农民消费支出依统计口径可由8大类构成,即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运输、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和服务。根据黑龙江省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选取了黑龙江省人均GDP指标、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纯收入指标和以下7个消费支出指标,分别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运输、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
根据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在1990~2007年间的消费结构及黑龙江省人均GDP和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纯收入的数据资料,按照以上步骤分别求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纯收入、黑龙江省人均GDP与黑龙江省农民消费结构的关联系数。对其求算数平均值可得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别与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纯收入和黑龙江省人均GDP的关联度及其排序,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1991~2008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4 结论解释与政策建议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发现,1990~2007年以来,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相对于两种不同的主因子序列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关联度排序,对此,进行如下解释并做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从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与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纯收入的关联度排序来看,关系最紧密的是居住支出,其后依次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食品、衣着、医疗保健支出,最后是文教、交通和运输支出(需要说明的是,观察原始数据可知,2007年的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从2006年的79.3元激增为105元,较之前每年的平稳增长出现大幅波动,这对其关联度值会有一定影响)。
总体来说,住、食、衣在黑龙江省农民消费结构中占前几位的位置,这基本上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同时也说明了黑龙江省农村目前还处在温饱型小康水平,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结构还处于较低层次。因此,目前乃至以后若干年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仍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消费结构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在增加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的同时,黑龙江省政府部门应该调整农村公共支出结构,继续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加大对农村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优化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提高农村整体消费水平。
(2)从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与黑龙江省人均GDP的关联度来看,排序第1且关系最紧密的是医疗保健,其次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再后是居住和食品支出,最后依次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交通和运输。这与上组关联度排序有很大的不同,反映出农村居民消费的被动性和非自愿性。近20年来,黑龙江省农民消费支出中,医疗和教育支出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农村“看病难、看病贵”是农民生活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传统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制基本解体后,农民医疗保健消费支出迅速增长并成为家庭消费的一大主要构成部分。此外,黑龙江省很大一部分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在农村,在国家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以前,这些教育经费几乎完全由农民自己负担,教育支出就成为农民家庭消费的另一大主要构成部分。制度变迁是造成农民消费被动性和非自愿性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黑龙江省政府积极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投入资金也一年比一年多。今年黑龙江省将在132个县(市、区)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省1 638万农村人口,覆盖率达到100%。而且2008年9月1日起,全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些制度改革都将对优化农民消费结构起到积极作用。
(3)从以上两种关联度排序中可以发现,单看居住、食品、衣着3项,无论是与人均GDP还是与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纯收入的关联度排序,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始终是居住支出排在最前,食品支出其次,衣着支出排最后。这一方面表明,近20年来,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在持续下降;另一方面说明,随着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农民的住房消费需求在持续增长。因此,解决农村居民住房问题也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黑龙江省政府应当适当放宽农村建房管制,积极扶持农民建房。
(4)对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这一项,在与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全年纯收入的关联度排序中占第二位,说明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水平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的关联影响较大。然而,在与黑龙江省人均GDP的关联度排序中排在第5位,说明二者之间的关联程度较小。这两个关联度排序之间的明显差异说明: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仍相对落后,农民的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除此之外,这两种关联度排序的差异还说明,“不是收入水平,而是基础设施不足是限制广大农村地区的居民实现其消费意愿的主要原因”[5]。因此,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有钱消费的基础上,还应该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使农民有处消费。
(5)在两种关联度排序中,交通运输邮电业支出排在最末位。这说明,在集中改善城镇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条件的背后,黑龙江省农村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基础设施落后,这方面的投资力度较城镇而言明显不足,不少农村地区的供电、电话、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黑龙江省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投资力度。此外,农村交通条件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因此,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也应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5 结语
消费、投资、净出口被称为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其中,消费的贡献率又比投资和净出口大,也就是说,在国民经济总量结构中,消费需求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我国一直是高储蓄、低消费的国家,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居民的消费率一般低15到20个百分点,消费水平偏低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不利因素[6]。而且,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近九亿农村人口,因此,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的灰色关联分析,可以看出,优化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增加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一方面应该注重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和整体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对黑龙江省农村的资金投入,改善农村基础教育、医疗保健及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优化农民的消费结构。这些都是现阶段从根本上改变黑龙江省农民消费结构、增加农民消费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启宇,张文秀.四川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15):3585-3586.
[2]吴学文,晏路明.福建省农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及其变动预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5.
[3]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4]邓聚龙.灰色理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5]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1):19-24.
黑龙江农村居民 篇6
耕地是土地资源中最核心的部分, 也是最容易受到侵害的资源。近几年, 耕地的迅速减少, 为了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 保障粮食安全, 土地整理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超标和普遍存在的“空心村”现象展开的建设用地整理等是我国目前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在整理实践中, 有效、合理地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进行估算, 是农村居民点整理规划的重要依据, 也直接关系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目标的实现。红兴隆垦区是国家主要的产粮基地, 但其农村居民点占地面积大, 利用效率低下, 因此, 全垦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较大。本文以红兴隆垦区所辖12个大型国有农场为研究区, 借助GIS技术, 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了研究和测算, 以期为当地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
二、研究区概况
(一) 自然状况
红兴隆垦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中南部, 东临乌苏里江, 西至倭肯河畔, 南靠完达山, 北濒松花江、挠力河。所辖的12个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 (江川、二九一、宝山、曙光、八五三、八五二、五九七、双鸭山、饶河、北兴、友谊农场八分场) 与四市七县 (佳木斯市、双鸭山市、富锦市、七台河市。七县为:宝清、集贤、友谊、桦川、桦南、饶河、勃利县) 的土地穿插交错, 是黑龙江省占地面积较大的农垦分局之一。东西长330km, 南北宽170km, 海拔高度在40~800m之间, 总面积87.68万hm2。红兴隆垦区地势低平、土质肥沃、集中连片, 水源丰沛, 为粮食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属9个分局中的农业大局之一, 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二) 经济与社会概况
2009年, 红兴隆垦区农业人口为34.68万人, 农户总数12.19万。全垦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2.55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4万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22.06万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31.03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24万元, 三大产业结构为59.7:16.9:23.4,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7亿元, 总播种面积438808hm2, 粮食总产量达318.4万t。
三、农村居民点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9年, 红兴隆垦区城乡建设用地面积19520.07hm2, 占土地总面积2.23%, 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2443.79hm2, 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63.75%, 占土地总面积的1.42%。从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 布局、效率、设施、规划、代价和意识等成为全垦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开展整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 空间分布散。因传统耕作习惯影响, 农民为便利耕种, 散居而成的分布散乱、数量多、规模小的村庄, 村庄内部布局不合理。应用GIS技术分析, 全垦区范围内有近1278个独立的农村居民点斑块, 其中显示大于0.03km2的农村居民点斑块有603个左右, 约占总量的47.18%。
第二, 用地效率低。2009年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358.82m2, 户均用地1020.82m2;均远远高于《村镇规划标准》中规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最高限度140m2和户均250m2的平均标准。
第三, 基础设施差。对全垦区12个农场的100个行政村调查, 100个样本村的基础设施普遍没有达到《村镇规划标准》的要求,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第四, 规划严重滞后。据统计, 全垦区近859个村委会, 编制规划的仅占1/10, 大量农村居民点没有规划的指导, 盲目发展, 无序建设。
第五, 整理成本高。根据有关测算, 平均整理每平方公里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投资远远高于村均村级经济收入。另外, 开展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得出资金不足同样是农民新建住房的首要困难, 其中以北兴农场最为明显, 认为资金不足为新建住房首要困难的村民比例高达71%。新建住房困难的问题导致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划难以有效实施。
第六, 守土意识浓。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撤并, 牵扯到大量农村人口的迁移, 而受乡土意识影响, 多数农民不愿离开世代故居的土地。
四、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生产水平下, 从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 使农村居民点土地在提高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基础上挖掘用地潜力, 即增加土地有效利用面积。本文采用人均占地、户均占地和空闲地三种指标预测红兴隆分局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一) 以人均用地标准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法是《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手册》中规定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它依据居民点用地现状和国家规定的人均居民点建设用地整理标准所形成的理论用地面积的差值来计算整理潜力。这实际上是通过整理, 将人均超标的用地作为整理的潜力。
计算公式为:
式中, A为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潜力;A0为现状农村居民点面积;P1为人均用地标准;Q1为现有农村人口数。根据国家颁布的《村镇建设标准》规定, 人均建设用地大于140m2/人的应减至140m2/人以内。以此为标准, 式中整理后人均用地标准为140m2/人。
根据红兴隆垦区现状调查结果和统计年鉴, 2009年, 全垦区农村居民点面积S0为12443.79hm2, 农村人口34.68万人, 由公式计算得出,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7588.58hm2 (下表) , 占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的60.98%, 可见,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非常可观。
(二) 以户均宅基地标准计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通过现状农村居民点户均用地与国家规定的户均宅基地控制标准所形成的理论用地面积的差值来测算整理潜力。计算公式为:
式中, A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A0为现状居民点用地面积;H1:整理后户均用地标准;M1:现有农户总数。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及更新调查数据, 2009年, 红兴隆垦区农村居民点面积S0为15901.11hm2, 农户数为12.19万户, 按每户宅基地250m2测算, 由公式计算得出, 全垦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9396.29hm2 (下表) 。
(三) 农村居民点内部空闲地整理潜力
虽然农村居民点中人均占地面积严重超标, 但其内部的土地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存在大量的未被利用的空闲地, 有很大的整理潜力。从理论上分析, 农村居民点内部空闲的未利用地面积即是整理的潜力面积。
通过对红兴隆垦区居民点内部土地闲置率进行典型样点调查, 计算得出红兴隆垦区的土地闲置率为0.0851, 并以此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内部改造模式是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相对集约, 但不适宜大规模拆并的村庄, 针对农村居民点内部闲置的土地或“空心村”进行综合整治, 以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计算公式为:
式中, A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A0为现状居民点用地;a:土地闲置率。
经测算, 研究区农村居民点内部空闲地整理潜力为1058.97hm2, 虽然整理潜力远小于其他两种方法, 但这部分土地却几乎可以转化为现实的整理潜力, 可行性非常强。
五、测算结果分析
第一, 通过不同方法测算得到的红兴隆垦区所辖12个大型国有农场居民点整理潜力值差异很大, 按照人均和户均居民点用地标准测算出来的潜力值远远大于通过农村居民点内部空闲地抽样调查测算出来的潜力值。前两者分别是后者的7.17倍和8.87倍。“户均法”测算出的潜力值为9396.29hm2, 它是理论上的潜力, 代表了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最大潜力;以“人均法”测算出的结果, 是每个农场必须达到的平均指标, 即为可实现的远期潜力。但这两种方法测算出的数值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完成挖掘;以内部空闲地整理潜力测算出的数值为近期比较易挖掘释放的潜力, 几乎完全可以转化为现实的潜力, 其数值达到1058.97hm2。
第二, 不同整理区域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存在较大差异。经“人均法”与“户均法”测算整理潜力由大到小大体依次为八五二农场、八五三农场、五九七农场、二九一农场、北兴农场、友谊八分场、饶河农场、双鸭山农场、江川农场、曙光农场、红旗岭农场、宝山农场。无论是按照“人均法”还是按照“户均法”测算, 八五二农场整理潜力都为12个农场中最大, 分别是1699.19hm2和1982.64hm2;宝山农场整理潜力始终为12个农场中最小, 分别是5.06hm2和66.16hm2。
第三, 红兴隆垦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较大。三种测算结果表明, 全垦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为1058.97~9396.29hm2之间。
六、对策与建议
我国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在实践工作方面都尚处于摸索阶段, 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推进红兴隆垦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顺利进行, 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 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并与相关规划衔接
红兴隆垦区应根据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 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进而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做总体安排和布局;在红兴隆垦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专项规划, 拟定重点整理区域, 明确需要整理的农村居民点的数量、规模及分布状况, 确定具体实施时序;各部门、各行业编制的城市、村镇、交通、水利、能源、旅游、生态建设等相关规划, 应与红兴隆垦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衔接。
(二) 拓展资金渠道, 保障整理顺利开展
农村宅基地整理经费支出主要包括拆迁费、复耕费、基础设施费、建房费, 资金的使用, 严格按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其他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坚持实行专户专款专用, 单独核算, 不截留, 不挤占挪用。坚持财经制度, 规范财务手续, 规范资金的正常运行, 保障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整理经费由农垦总局的拨款同时, 红兴隆垦区及各农场也可采用自筹出资和部分采用银行贷款等多方集资来解决资金问题。
(三) 实施挂钩政策, 建立指标周转制度
依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总量控制, 严格管理, 自愿合法, 维护权利”的原则, 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试点工作, 以“总量控制, 计划安排;周转使用, 封闭运行;定期评估, 到期归还”的原则探索建立挂钩周转指标的相关配套政策, 及时总结挂钩试点经验, 形成完善的居民点整理制度与机制。
(四) 完善宣传机制, 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深入对居民点整理的主要内容和土地基本国情和国策进行广泛宣传, 提高全社会依法依规用地意识, 增强全民对科学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使遵守土地利用法律、规划、政策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保障居民点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红兴隆垦区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要扩大公众参与, 切实增强居民点整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在具体安排土地整理复垦方面应当广泛听取公众意见。经批准的居民点整理项目应当依法予以公告, 接受公众监督。
参考文献
[1]陈荣清, 张凤荣, 孟媛, 等.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4) :21
[2]王玉波, 雷国平, 唐莹, 等.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效益评价方法探讨[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29 (2) :4
[3]杨庆媛, 田永中, 王朝科, 等.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渝北区为例[J].地理研究, 2004, (4) :469-477
[4]张明举, 孙钰霞, 刘今朝.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实务全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
[5]师学义, 陈丽, 杜轶, 赵敏.潞城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3) :268-272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理财行为分析 篇7
关键词: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理财行为
近年来,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也保持较快增长。这使得我省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有了进一步改善, 人们手中的富余存款逐渐多了起来, 研究其理财行为特征、降低理财风险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理财行为特征
随着黑龙江省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增长, 该省凭借着资源、地区等优势, 吸引省外的投资渠道不断增多, 股票型基金、货币基金、信托、外汇理财以及人民币理财逐步人们的视线,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的理财视角不断放宽, 并且对投资理财观的培养日趋年轻化。但是, 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 85.8%的城镇居民仍倾向于储蓄, 其中, 44.2%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 41.6%偏好储蓄存款, 14.2%的倾向于更多消费。各主要方式所占比重如下表所示:
(一) 投资理财方式与产品的选择较为保守与理性
据调查我省这类投资者占总投资者的70%以上, 居民曾经和正在投资的项目中, 储蓄和房产投资仍高居前两位。城镇居民储蓄目的包括子女教育、防病、养老等。根据国家统计局对黑龙江省居民家庭的调查, 在2000年至2011年, 我省城镇居民对文化教育的支出提高了4.4%, 占家庭消费的比重达到12.6%, 成为城镇居民食品之后居第二位。另一方面,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 居民用于投资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比例持续增加, 中国人民银行目前进行的2012年第一季度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 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达25.1%, 比2011年末减少1个百分点, 仍为居民投资首选。
(二) 投资理财行为逐步趋于成熟
目前投资理财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 居民的投资理念也不仅仅局限于储蓄, 于是乎“投资组合”的概念应运而生。各投资比例变化如表二:
从表2可以看出, 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 除储蓄外, 基金理财产品21.9%, 股票投资13.5%, 前者比2010年末增加1.5个百分点, 后者减少1.2个百分点。随着居民对理财产品认知度的加深, 基金投资越来越受到居民的青睐, 基金由于其特有的属性将逐渐取代储蓄的投资地位, 和储蓄比, 它的收益更大, 和股票比它的风险较小。而如今的股票市场前景每况愈下, 导致居民对股票的投资意愿不是很高。
(三) 投资行为随意性强, 灵活性和盲目性并存
居民投资缺乏科学分析和理论指导, 主要是先行者的示范作用引导周围的居民家庭效仿。这主要表现在投资周期短, 投资规模小, 投机性强。信息传播的快, 决策的快, 投资倾向十分灵活。大多数城镇居民希望新投入的资金尽快收回, 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 注重短期效益, 容易急功近利。下表是黑龙江省城镇居民关于投资相关情况的调查问卷的总结。
二、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理财行为存在的问题
心态决定了居民投资理念的倾向与特点。在对待风险的态度上, 居民的心态较为平和保守, 投资心态较为理性, 不盲目追求高回报。其理财行为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理财知识匮乏
投资活动具有明显的从众行为, 在实际生活中, 不是所有人的成功经验都能被他人借鉴, 主要还要考虑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以及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回报率。在股票市场上, 铺天盖地的“行情分析”、“分析股评”, 绝大多数居民的决策方向往往更偏向于口才好、感染力强的言论。决策的盲目性归根到底还是源于理财知识的匮乏。
(二) 投资决策过于片面
以股市为例, 广大的投资者缺乏理性, 运作上快进快出, 投机性强, 带来操作的高风险。70%的投资者不能全面分析投资信息, 这主要表现在有意识寻找支持心理既定的有利消息, 忽视不利消息, 过度自信会导致理财方向的偏差, 忽略自身因素的影响, 不能科学的做出理财决策。
(三) 投资信息不对称导致理财产品单一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居民对理财信息不能够很好地进行判断, 投资机会不平衡, 接近决策层可能利用内幕消息, 率先找到致富之路。再者, 居民理财产品的单一性是在居民理财中广泛存在的问题, 将资金全部投入到一种理财产品就等于将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 并且由于投资者心理作用不断放大, 居民会存在赌博的心理。
三、对黑龙江省城镇居民理财行为的优化建议
(一) 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理财本来就是一种贯穿一生的财务规划, 需要一步步实施。获利和避险是居民投资永恒不变的两大宗旨, 正确认识和对待风险, 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 不断吸收新的理财知识, 持续了解社会经济环境、公司环境、银行存款、股票等一些理财工具的特点、种类、功能、风险决策的定量于定性分析方法和理财运作技巧, 从而培养良好的理财观念。
(二) 确立适合自己的理财目标
根据自身的月平均收入, 平均支出, 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 订立各阶段投资目标, 明确并量化目标, 确定主要目标、次要目标。结合不断变化的投资市场, 适时调整投资目标, 发现不利情况能做到及时中止投资, 并相应的制定投资策略。
(三) 确定理性的投资组合
拒绝盲目从众, 拒绝单一的理财方向, 同时在投资新的理财产品前能够充分的进行风险评估并实施风险跟踪分析策略。从根本上优化理财结构, 兼顾稳定与持续收益, 在最大收益和最小风险之间找到多样性的平衡。从资金的流动性角度考虑, 注重投资时间的组合;从资金在各种金融工具间合理分配的角度考虑, 注重投资比例的组合。当然, 我们也不要仅仅局限于金融投资, 也可适当转向房地产、黄金、古玩、邮票等实业投资。
参考文献
[1]王积田, 张家琳, 李大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居民理财行为问题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
[2]王积田, 陈彤.望奎县城镇居民投资心理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 (8) .
[3]郭洪生.欠发达地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黑龙江金融, 2009, (2) .
[4]程晖.居民理财的投资组合分析[J].理论建设, 2009,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