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建设

2024-08-12

精品建设(共12篇)

精品建设 篇1

一、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

《钢琴》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技能课程之一, 是相关各学科的基础课程, 也是幼儿园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是融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因此, 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钢琴弹奏基本功, 更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弹奏方法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在开发的过程中, 由专业教师到公立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进行调研, 分析本专业的培养需求, 同时组织幼儿园专家、专业教师及校内专业教师参加的课程建设进行研讨, 为幼儿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提供第一手资料。

本课程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以学以致用为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 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结构。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理解音乐、掌握钢琴的基本演奏方法和技能, 熟悉并初步掌握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 提高自身的综合音乐修养, 从而掌握幼教工作中钢琴的实际运用能力, 将演奏技能在掌握基本弹奏方法的基础上, 在边弹边唱、即兴伴奏以及相互配合等综合应用能力上体现出来, 提升组织幼儿音乐歌唱教学、音乐游戏、音乐律动教学等能力, 并熟练弹奏幼儿歌曲和为儿歌编配伴奏, 我们以学生的“能学、易学”为重点, 帮助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学生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 尽快掌握钢琴的基本弹奏方法及实践能力。

二、课程建设目标及具体内容

(一) 课程建设目标

1. 深入课程改革,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做到与幼儿园实践教学零距离接触。

2.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适应幼儿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3. 建立一支高素质, 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4.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良好的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

(二) 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

1. 教材建设。

(1) 调整课程内容, 针对培养目标,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 对幼儿园人才需求进行分析, 改革课程内容, 在内容上对有些课程需求不多的理论知识及技能进行删减。课程组重新编写了《钢琴试用教程》教材, 增加了拓展训练项目内容。 (2) 根据学科发展的现状、特点、规律等, 增加了拓展训练课程。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教学内容上, 为了提高学生手指弹奏能力, 分为四个学习项目:基础训练、练习曲训练、乐曲弹奏及拓展训练。其中前三个项目为基础能力训练项目。基础能力训练项目在课堂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方式完成。拓展训练项目则是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 教师负责检查、指导, 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以实践, 使之更加满足学生学习与幼儿园需求变化的需要。为了适应幼教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 制订了较完整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电子教案、课件、课程学习指南、情境教学、实习报告、习题、考核标准、教学视频、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料。建立了技能试题库、技能测试标准、实习指导书等。

2. 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资源。本课程建设团队9人组成, 从职称结构上看, 高级讲师1人, 讲师2人, 助理讲师5人, 外聘教师1人。其中3人是省、市级“双师型”教师。

三、教学评价与特色

(一) 考核方式

《钢琴》课程考核采取平时考核、阶段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平时考核占20%, 阶段考核占20%, 期末考核占60%。考核评价标准及评价内容如下:

1. 平时考核:

学生平时的出勤和学习态度及完成项目的情况等进行评价, 评价占20%, 评价主体为任课教师。

2. 阶段考核:

通过学习项目的实施, 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进行评价 (练习曲、乐曲及拓展训练) , 评价占20%, 评价主体为任课教师。

3. 期末考核:

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综合能力进行考核, 按级别考核 (A、B、C) 三级。评价占60%, 评价主体为同行评价。

(二) 课程特色

本课程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侧重岗位应用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课程方案无论在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设计与效果均体现了职业教育专业技能课改革精神与人才培养要求。本课程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及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岗位工作目标重新构建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的创新与特色, 注重实践, 通过案例教学和综合实践 (技能表演及各种比赛) 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对钢琴弹奏的兴趣和认识。本课程将理论学习与能力培养融入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 让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演出、各种比赛, 使之教学得到实践, 提高和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 多次参加各种比赛, 屡次获得一等、二等奖。验证和巩固了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 有效化解了知识、技能的难度, 为进一步学习基本能力拓展了平台。具有丰富的音乐教育内涵, 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 加强弹奏基本技能教学与实践和多学科交叉融合, 极大丰富了课程的内涵。

摘要:《钢琴》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技能课程之一, 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钢琴弹奏基本功, 更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本文作者通过课程定位及教学目标、课程建设目标及具体内容、教学特色与评价几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钢琴,学前教育,幼儿教师,课程改革

精品建设 篇2

为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意见》,我学院在上学年开展了深入学生团体的学风建设活动,在学院领导、老师和各位同学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全面促进和完善了学风建设体系,调动了院(系)、学生班级、团体开展学风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提高。在此,我们对本次学风建设以及其一系列精品做以下总结:

一、活动内容

在学风建设月中,我们开展了学生学习纪律与安全纪律教育与专项整治活动。各班级、学生社团制订学风建设计划,召开动员大会,开展学生纪律作风主题教育、自查与整改活动;学生会课室自律部、学习部和生活部成立专项检查组开展查操、查课、查寝“三查”学风检查活动;学院领导、辅导员和班主任成立专项整治督察组,进行学生安全纪律教育与宿舍晚归专项检查整治活动,对专项检查整治中的情况进行网上公布,以此作为班级考评、学生个人综合测评、“奖、助、贷”评定以及入党或者预备党员转正的重要依据,各学生社团组织和学生班级制定本学风建设活动方案,开展“文明守纪迎亚运,创先争优促发展”的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建立学风建设考评奖励和违纪处分机制,开展学风建设评先评优活动,召开学风建设活动总结暨表彰大会,设立学风建设先进班级奖5个、学风建设优秀个人62名(具体通知另发);学生违纪处分参照《学生手册:学生违纪处分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的处分。

二、开展的过程及成果

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学生会组织的考勤活动顺利进行,从以往的只对学生考勤的呆板模式改进为对学生及老师的共同考勤,在要求同学增加上课积极性的同时以让老师每节课签名的形势

来对老师进行考勤;还将考核的地点范围扩大到宿舍,由老师做成的考核小组与学生会自律部助理一起完成考核任务,将我院的学习风气得以提升。提高了同学们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同学和老师在这一个月内的积极配合,我院的学风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在本次活动,通过学风建设的一系列活动,我们严肃了校规校纪,整治了学风;让我院的学生上课出勤率大大提升;我院的学生及老师纷纷对此次活动给于了高度的评价;特别是老师对此活动非常配合,是我们的活动开展的更为顺利,在最后的表彰大会上我们评选出了优秀班级5个以及62个优秀个人,进一步的为下一次学分建设打好基础。

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 本科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

一、引言

课程建设是高等教育一项重要的基础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支撑,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质量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奠基性工作。精品课程对于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改进学校育人环境,激发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重要的作用。

二、精品课程的内涵和特点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不同学科、专业和学校具有各自的课程体系和特点,精品课程是多层次、多样化且各具特色的。但精品课程的核心内涵是永恒不变的,即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适应相应层次的优秀教材为核心,以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基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平台和以科学规范管理体制为保障的课程体系。这是集教育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是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的基本保障。它以大力培育“名师、名课、名教材”为特色,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为目标,建设“五个一流”为标准的高水平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具有相对、发展和动态的特点,是高水平的、前沿的、特色化课程体系。精品课程是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某一体系的精品课程都是相对意义上的高水平。在不同的时期和阶段,课程建设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体现不同的特色。精品课程首先强调的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念和技能,而且还要使学生学到前沿的东西,精品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校通过阶段性验收和不断检查来保证课程的质量,建成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课程,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促进师资队伍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三、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的内容

精品课程建设包括六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学队伍建设,需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二是高校教学内容的整合重组和精选优化,构建先进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三是要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四是教材建设。为配合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积极编写、更新有关教材和借鉴高水平的优秀教材,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大开展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或文献清单。五是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建设。要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课程,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六是评价指标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评估、建设、再评估、完善”的动态过程,按照制定的精品课程评估标准将立项评估、中期评估、验收评估、验收后跟踪衔接起来。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鼓励教授承担精品课程建设,要有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等。

四、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议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精品课程不单指教材或书本,也不单指教师,更不单指教学技术手段。在精品课程建设时,必须要有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和视野。它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倡和促进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

精品课程定位与培养学生的要求密不可分,精品课程明确定位于要造就具有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通识型知识结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议:

1.精品课程建设要与学校整体培养方案相辅相成,要有科学合理的系统规划和整体构架。

在精品课程建设规划的整体构架上,要突出“重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基础理论的传授,研究方法的培养和实践环节的训练;对自然科学、人文素质、专业基础三类课程和相关的实践环节类课程应有所侧重。

2.精品课程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创新型转变

精品课程教学应该由过去知识传授型向研究创新型转变,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为创新奠定知识、认知和创造的平台,特别要重视课程的基础性和通识性。

3.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六要素”之中

建设精品课程,理念要变革,要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贯彻始终。所谓研究型教学理念,就是教书要以素质教育为主,强调“四基”(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并重;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使学生提高基本素质、夯实基本知识、培养基本能力、提高基本技能;教学方法要由传统的“注入式知识教育”,转变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研究式素质教育”;授课方式要由“连续型细节式授课”,转变为“跳跃型平台式授课”;教学形式要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化为“多形式的互动交流”;教学氛围要有浓烈的研究气氛。各个学科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落实在课程教学的六要素上,即采用与研究型教学理念相适应的教材形式、授课方式、讨论形式、作业类型、实践训练和考核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鼓励并引导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新欲望和探索精神。

4.以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注重网络资源建设,推进网络授课和数字化学习方式,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的教学成果,体现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这需要在建设时考虑到其共享效果,既具有名师共享,也具有资料共享、智慧共享等功能。

精品课程建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向名师要质量。名师有限,过去名师受地域、受时间、受财力物力限制,名师的经典课程优秀教法无法让大多数人共享。数字化网络本身具有共享的特征,以网络课程建设为重点推进精品课程建设,打破了传统教学闭关自守,各自为战的局面,突破了时空局限,让各地的师生都可以通过精品课程的录像目睹名师的风采,学习名师的教学精髓,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但精品课程不仅仅共享名师资源,它也应该是资料的共享。精品课程依托网络而建,正可以借助其高度开放、交叉和无限吸纳的特性,建成集成多样化信息的宝库。这种集成本身要从多媒体信息源中挖掘,它不单是文本的,它还包括了图像音频视频等集成,支持基于联想的学习,扩展知识视野。教师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有效地利用与本课程有关的信息资源。学生开阔了视野,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

营造精品课程网络化、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注重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对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和评审与维护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达到开放、共享、提高的目的。

5.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动态监控和管理,科学组织与有效管理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精品课程的规划、选择、建设和申报、示范的一系列过程都要实现动态、精益求精的管理,需要相应建立一套有效的精品课程建设管理机制。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加强检查、督促和指导。对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实行过程监控,根据课程建设的进度和目标,学校组织专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课程建设负责人根据专家、学生提出的建议与意见,不断完善课程建设内容。保证课程内容和相关网上教学资源及时得到更新和维护。

五、结语

本科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不懈努力的系统工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精品课程建设涉及教师、学生、教材、课程设置、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心理、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应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内容、实现的途径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结合学校的定位、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及学校特色,做好精品课程建设规划。按精品课程的内涵,做好人力、物力等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课程建设体系,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子安,刘克锋,孙曦.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刍议[J].教育与职业,2009,(15):134-135.

[2]童乃诚.谈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全程优化[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21-24.

[3]厉谦,李佳,王瑞钢.完善精品课程建设体系提高课程建设水平[J].纺织教育,2009,(4):22-24.

[4]段远源,杨蕾.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精品课程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16):6-8.

[5]候治富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研究与实践.2006,(1): 39-41.

[6]黄兆信,以质量为核心,加快精品课程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5,(4):57-59.

[7]秦宗会,胡武洪,徐建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07,(2): 66-67.

精品建设 篇4

关键词:基础化学实验,精品教材,精品课程,建设

2015 年我校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行列,这意味着我校高等教育进入了全面提升的新阶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则是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保证,也是当前实施的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我校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2005 年成为校级精品课程,201年成为省级精品课程[1],在课程建设中如何进行教材建设,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1 精品教材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相结合

1. 1 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基础化学实验是农业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实验课程,包含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内容。这些内容相互联系、融会贯通,以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为主要手段,以培养操作技能和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通过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学会和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通过化学物质的制备、合成、分离与纯化实验,学会从农林产品或天然产物中分离和提纯各种有效成分,学会制备和合成自然界难以获得的物质; 通过验证性实验,验证化学理论和物质的化学性质,总结出化学原理和规律; 通过滴定分析和质量分析实验,学会和掌握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及分析结果的表达,并培养正确、规范的操作; 通过化学常数测定实验,学会和掌握有关数据的测定原理和方法及仪器的使用,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出相关的结论或定律; 通过仪器分析实验,了解分析仪器的发展和应用,学会和掌握有关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进行测定,从而对物质作出定性或定量分析; 而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更应注重与实际应用的结合,使实验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发挥的要求。

1. 2 根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写教材

基础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实践告诉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和发展了理论,又通过实验检验和评价理论,因此化学实验与化学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实验不只是验证理论,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感受知识的产生,理解知识的发展,掌握知识的创新,并培养操作技能和思维方法,培养严谨作风和求实品德,培养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的核心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智能,因此实验教学特别强调学生自己动脑和动手,从实践中探索求知。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出一些基本结论或基本原理; 通过得到的实验数据并作进一步处理,求出一些基本常数并赋予一定的物理意义; 通过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培养规范的操作技能和科学的实验方法; 通过总结实验结果,拓宽视野,认识自然并联想演绎,创造出新的知识。基于上述认识并根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反复论证实践,2009 年我们编写出基础化学实验教材,并作为农业部 “十一五”规划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内容包含了以上叙述的各个方面。根据使用情况和效果,2014 年我们对其进行了修订,使教材更加完善,又作为农业部 “十二五”规划教材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2 精品教材建设与教学研究相结合

根据通过基础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对化学物质的 “结构—性质—应用—制备—提纯—测定”的关系有一个整体认识和全面训练的原则,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我们在教材中特别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作为一章独立编写,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并且运用到各个实验项目中,使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并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为此教师们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如建设开放式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平台[2]和建设立体化的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模式[3],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基础化学实验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的建设。

3 精品教材建设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科研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基础,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改革,将教师们的科研成果引入教材是我们进行精品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教材编写中注重对传统实验的优化和对现代实验的创新,并编入了一些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项目和一些涉及科学研究的实验项目,很多实验都经过反复研究实践才写进教材,例如由芳香烃的氧化来制备芳香族羧酸[4],用过量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与乙酸酯化合成乙酸乙酯[5],用石灰乳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及其分离鉴定[6],回收废旧锌锰干电池并提取有用物质[7],从薰衣草中提取精油并加入到雪花膏的制备配方中制备薰衣草精油雪花膏[8],通过海洋微生物发酵提取分离天然药物[9]等。并且这些实验都特别注重综合设计性、探索研究性和实践应用性,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有很大帮助。

4 精品教材建设成效

4. 1 精品教材建设促进了开放实验室的建设

开放实验室对推进开放式教学的全面展开有着重要的作用[10],化学实验室的开放包括实验室和仪器设备、试剂药品的开放,也包括实验时间和实验项目的开放。我们通过实验室的合并优化了实验室的管理,集中了一批仪器设备和试剂药品,在上班时间内全面向学生开放,具体做法是建立了一个开放实验室网上预约管理系统,学生首先通过网上预约并完成相关的安全和环保测试,然后提交实验项目( 这些实验项目既可以是教材中有并且准备好的,也可以是学生根据所学专业或个人兴趣爱好并且设计好的,还可以是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或科技创新活动项目) ,并且这些实验项目都特别注重安全环保和绿色化[11],再由教师审阅批准后,即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填写实验室及有关仪器设备和试剂药品的使用登记表,并且在指定时间内提交实验报告。

4. 2 精品教材建设促进了开放实验项目的实施

在教材编写中,我们注意到除了有让学生在正常教学学时以内完成的实验项目外,还补充了一些教学学时以外的实验项目,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实验室进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并完成相关的实验项目[12]。例如一些综合设计性实验项目如“芦丁的提取、纯化及检验”、 “乙酸乙酯的合成、提纯及测定”、“氯化镍氨的组成及物性分析”等,一些应用性实验项目如 “吸烟与喝酒的检验”、 “几种掺假食物的鉴别”、 “几种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检验”等,一些趣味性实验项目如 “鸡蛋潜水”、“火山爆发”、 “水底花园”等,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还有一些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的实验项目如农林类专业的 “植物绿叶色素的提取、分离及鉴定”,水产类专业的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生物类专业的 “药用植物香精油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的测定”、环境类专业的 “含铬废水的处理”,食品类专业的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等。

4. 3 精品教材建设促进了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的举办

多年来,我校不定期举办全校性的化学实验技能大赛[13],基础化学实验教材也被指定为参考书,每次都有近三千名学生报名,通过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由于参赛学生众多而进入决赛的名额又有限,因此学生要通过初赛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学习或复习,进入决赛之后更要全面掌握实验项目的要求,了解有关仪器和试剂,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出实验方案。例如乙酰水杨酸的合成,要查阅有关物质的理化性质,如反应原料之一的乙酸酐遇水会水解,为防止其水解,反应容器必须是干燥的,如果反应容器未干燥,就会造成乙酸酐水解而使另一反应原料水杨酸不能完全反应,从而导致产率降低并且产品也不纯( 产品检验中检出大量的酚羟基) ; 又例如从柑桔皮中提取香精油,如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由于中间的长颈圆底烧瓶仍需加热而使水电消耗较大,学生改用水平放置的蒸馏管代替,这样水蒸气不但能连续通过不被冷凝而且还不需加热,结果大大降低了水电消耗,并且提取率还有所提高。通过这些实验项目的完成,满足了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并且在探索过程中通过思考实验中的具体问题,并寻找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 结语

精品课程录播系统建设计划 篇5

一、项目建设背景与现状

(一)项目建设背景

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建校三十多年来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专业课程建设经验,一批省级骨干教师、专业名师带领着专业课程团队励精图治,刻苦攻关,锐意进取,积极申报省级、部级精品课程,专业骨干课程上网率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一批课程已经或正在申请省级、部级精品课程。课程录播系统建设势在必行。

(二)现状

各课程组已经深刻认识到课程录播系统不可或缺。由于缺少课程录制系统,教师们不得不利用最简易的设备,土法上马搞课程录制,其制作水平、播放效果可想而知,课程视频往往不能和课件实现同步,挂网也很不便,这一切严重挫伤了广大中青年教师高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更甚者,学校花重金请来的国内行业专家教授访问讲座,往往因为录像质量不佳,节目制作困难等原因,宝贵的知识信息资源得不到及时高效完成制作上网共享,而存放在一盘又一盘录像带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流失殆尽。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利用视频摄录编系统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实录,并运用全校的教育网络系统向有关学校进行实时转播,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网上教研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建设课程录播系统的需求十分迫切,刻不容缓。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网上教研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利用视频摄录编系统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实录,并运用全校的教育网 络系统向有关学校进行实时转播,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网上教研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建设课程录播系统的需求十分迫切,刻不容缓。

(二)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

系统将多媒体教室中教师讲课的计算机屏幕、多媒体教学的声音、视频、实物展台、以及手写板书等内容,无需经过任何加工,成为网上可实时直播、点播的学习资源,全真再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优秀教师的课程建设成果和教学资源更方便地生成网络资源,为广大教室同行和校内外学生共享,使教学效益得到时空延伸,符合教育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课程建设指导思想。

(三)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系统集实验室、实训室现场录播,技能训练,精品课程、优秀课、示范课、公开课的自动录制,视频点播、评估观摩、教学研究,日常教学自动生成网络课程,视频会议主播室、电子教室、网上直播教学现场等功能为一体。能够实时记录教学课堂教学的实况,并能迅速得到反馈。同时还可以得到系统的教学资源的支持,申报精品课程,自动积累教学素材,提高教学质量。

三、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一)项目建设规模

只需要选用现有一间或两间普通教室,加装设备简单装修即可实现。是全硬件系统,使用专用的控制板控制,无病毒干扰,安装操作方便、安全,是实用性很强的实时录播编系统。整个系统性能优越实用、稳定可靠、安全,操作使用简单、便捷、灵活,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二)建设目标

通过先进的流媒体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实时将教师教学讲解视频声音、和学生进行沟通实际演练的场景,记录成标准MPEG4/H.264流媒体文件,通过即时的回放和点评,更好地对学生的训练活动进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节目制作时间,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步制作、同步上网。为学校构建自主学习的网络课堂,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建立完善网上教学资源库,开展网上教学,引导学生网上进行沟通的学习、讨论和信息交流。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更多时间、更多地点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建立可以完全自主学习的公安特色教学体系。

(三)系统功能要求

1、全自动多场景自动录制和自动编辑:可实现教师、学生、黑板板书和多媒体设备、计算机VGA信号等多个场景之间的自动切换,进行全过程、全场景的无人值守自动录制和自动编辑(不得进行任何人工干预操作),自动生成基于MPEG4标准的ASF格式文件(必须采用支持文件灾难性恢复、无延时的ASF编码技术),并可以通过网络远程实时直播。

2、录制过程常态化: 教师授课的同时,不需要助理或他人帮助而自动完成授课全过程的录制。在录播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自主的控制开始和结束。

3、录制模式:必须为单画面电影模式,结果不能为多画面、多窗口。

4、支持电子文件和电脑软件:系统必须能够支持任意格式电子文件和任何电脑软件,如PDF、Office、各种图片、CAD、Flash等,在教师讲课时根据需要同步录制,保证录像文件能看清各类教材。

5、多媒体设备的统一控制:为方便教师使用,录播系统应提供一体化的人机操作面板。

6、支持黑板板书录播:要求全自动录播系统所配备的板书摄像机智能定位模块必须采用稳定、绿色的超声波技术的定位模块,而非易受环境光线、湿度等影响的红外定位方式或是对人体有伤害的微波技术定位方式。

7、录播系统的分辨率和码流可根据用户要求自行设定。

8、设置片头片尾:开始录制或直播前,系统应可根据教师个人喜好自动或手动设置、选择合适的片头、片尾图片及文字信息。

9、录播系统应支持在录播完成后,授课教师直接应用录播系统查看录像并导出录像文件。并支持后台非线性编辑:如果需要,教师还可以在后台非线性编辑机上重新编辑已录制好的课件。

10、录播系统应支持用户管理,可以在录播系统上建立教师数据库,教师用账号密码登录到录播系统后,系统能自动找到对应的教师名字、教授的课程名称,并将这部分信息自动添加到录播的画面中。

11、录播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及操作等功能。

12、录播策略调度软件功能要求:能够根据外部各种音视频输入设备和定位模块的工作状态,自动判断并选择最主要的场景,将该场景对应的音视频信号自 3 动即时的记录下来。

13、录播系统必须支持笔记本电脑的录制,并且笔记本电脑也能运用自动策略,当接动笔记本电脑的键盘、鼠标时,录播系统自动开始录播笔记本电脑的画面。

(四)建设内容 建设一套系统包括:

(一)专用讲台、控制台

(二)录播编辑控制器

(三)图形工作站

(四)专业采集模块

(五)摄像机、云台

(六)专业拾音设备

(七)专业录播系统控制软件

四、分项目建设规划与投资需求

(一)2013-2014:项目建设完毕。

(二)2014:初步实现课程资源全部建立网络资源库。

(三)2014:初步实现教育课程教学网络平台化。

五、预期效益分析

(一)该项目将有力配合各专业课程建设进程,促进课程建设成果迅速转化为可共享的知识成果,为教育服务。

建设精品课程,促进师生成长 篇6

一、理念支撑,目标引领

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必须理念先导,行动跟上。只有大家认识统一,方向明确,改革才能顺利推进。所以,在精品课程建设之初,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精品课程、为什么要建、为谁建、由谁来建几个问题;其次要学习先进理念,确定目标,明确责任分工,为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清华大学袁驷教授指出:“精品课程是一种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通过不断地积累、创新和建设,提高课程的水平,同时需要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也就是说,精品课程建设是整合教师、学生、实训环境和优化教学资源的过程,同时也是践行教学理念的过程,需要事事用心、细心、精心,团队合作,长期积累,不断创新、探索和实践。

二、以赛促建,拓展思路,升华理念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是单纯的为建设而建设,要重视以赛促建。以积极的态度,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抓住每一次大赛的机遇,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历练。例如全国“创新杯”教学设计及说课比赛活动,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无论是撰写教学设计、设计课件,还是说课、说课答辩,都需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每一篇说课稿和教学设计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带给教师的不仅是教学理念的转变,还有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转变等。专家、评委们的点评,最后优秀获奖选手的公开展示,让教师找到自身的差距,重新审视自己,再次提升自己。再如,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得到拓展、优化,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学生的技能提升更是不必说的。

大赛不仅磨炼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拓展了专业技能,升华了理念,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师生在磨砺中共同成长。不经历大赛的艰苦磨炼,不会有师生坚定有力的蜕变历程。同时比赛的过程材料、比赛成绩,反过来又可以作为精品课程的有力支撑。

三、积极研究,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精品课程建设不但需要激情,还需要付出艰辛,经历挫折、忧虑、痛苦和徘徊,而且还需要团队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本精品课程建设中,课程团队以学生为本位,积极研究,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打造特色技能书包平台

在课程建设中,贯彻人本理念,突出学生技能培养,以实践教学为主线进行课程设计,将教学导向生活,导向职业,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职业,培养学生的适应性,从而形成职业能力,养成职业素质。该书包平台分探究体验、演练实训、拓展应用、配合阶段实训手册、综合训练与探索设计五个层次,由点到面到体,逐步提升学生技能,符合职业技能形成规律。

2.创新“教、学、做、评、悟”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做、评、悟”一体化。在该模式中,既能够有效地开展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又利于激发学生团队合作、参与评价、互帮互助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勇于展示自己;在“悟”的环节中实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在此得到升华。

3.设计个性化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感悟成长

学生要学会学习,才能有超越,才能立足于社会。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思考,课程组设计了反思感悟记录页,引导学生课下对课堂实践进行反思归纳,感悟创新,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知识技能得以内化。实践证明,记录页能促进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活力的实践,可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四、动态建设,持续更新,赢在后续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建设过程,需要持续更新。一门精品课程参与评比,被授予称号后,不是课程建设的终结,而是课程建设新的开始。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真正理解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和意义,持续建设,才有持续的精品。

精品建设 篇7

1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我院自2003年4月开始建设精品课程。2004年9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列为广西高校“重点课程”, 2006年,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院的课程建设工作, 学院制订了《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精品课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 提出以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明确规定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评审标准、运行管理、资助和奖励等措施;按照“争创国家级-稳保自治区级-优化校级”的课程建设思路, 争取在2010年建设成2门国家精品课程、6门以上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以及20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 建设一批课程改革理念新、课程标准明确、内容反映市场需求、课程资源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

目前, 我院已建设有校级精品课程18门, 自治区级精品课程3门, 其中, 建筑工程测量课程已成功入选广西教育厅2009年推荐国家级精品课程名录。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累计投入近30万元, 编写并出版有20余部校本教材;在校级精品课程中, 集中了一流的师资力量、形成了教师梯队;精品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历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中均获优良以上;充分发挥了精品课程的辐射作用, 带动了其他课程的建设, 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然而, 在建设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学院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真正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设明显滞后;进行实质的课程建设、理论与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课程建设, 真正体现行动导向教学思想、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较少;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讨不够深入, 使得精品课程的形式和内涵缺乏和谐与交融, 建设的内涵不到位;建设完成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性不强, 利用率偏低。

为了顺利实现国家精品课程零的突破, 实现2010年建设成6门以上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门以上校级精品课程的目标, 学院整合了建设力量, 成立精品课程创建办公室, 形成了以课程组成员为核心、精品课程创建办公室为中心、相关工作小组为协助的建设机制, 迈上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新台阶, 开创了一条精品课程创建的探索之路。

2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

课程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要建设好这项系统工程, 需要切合高职院校的总体规划、深刻理解和把握建设内涵、科学分工以及教师持续不断的艰苦工作方能实现。

2.1 制定建设方案, 明确建设目标

参照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精品课程评选办法及标准, 结合学院课程建设规划, 制定了《2008-2010年加快优质专业与精品课程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成立了建设领导机构, 明确建设目标、工作思路、创建步骤以及保障措施, 为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

2.2 下达建设任务, 开展建设工作

学院下达建设任务, 提出工作要求。各教学系、部根据自身课程建设情况, 提交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精品课程创建办公室统筹审定各系、部的建设计划后, 做好近期和长期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分层次地开展精品课程建设。2009年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1) 深入学习精品课程建设内涵, 把握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组织机构成立后, 立即组织了相关教师深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让教师理解精品课程之“精”的内涵, 知晓精品课程建设是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学习的基础上, 明确了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是建设有特色的课程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建设紧跟行业发展前沿的课程内容、突出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优势。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强调“双师”结构和教研教改成果。师资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动力支持, 高水平的主讲教师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有力保障。为此, 学院通过相关政策鼓励和激发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专职教师的教学潜能, 提升自身水平;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师资队伍的结构问题, 从双师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角度重新整合课程组成员;要求主讲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教研和教改活动。

(3)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优化教学内容。在创建过程中, 要求课程组以实际应用为基础,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 以职业资格标准作参照, 以职业岗位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整合和序化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指导课程负责人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引导教师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4)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建设过程种, 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与课程体系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引导课程组建立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转变以课程、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 建设“一体化教室”, 采用“教学做”的教学模式;合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 依托学院精品课程网上建设与申报平台,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

(5) 注重培育课程特色。精品课程之“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特色鲜明。在建设过程中, 课程组成员及精品课程创建办成员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综合素质培养以及教改、技术服务等方面, 挖掘课程亮点, 培育和提炼课程特色。

2.3 整合学院资源, 支持课程改革建设

为了保证精品课程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制订了《2009年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工作攻坚时间安排表》以及《2009年创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工作攻坚时间安排表》, 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分解为多个操作性强的子项目, 并根据建设进度确定完成任务时间;安排相关工作小组或专人负责, 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2.4 众志成城, 精品建设出成效

经过有计划、有目的、分阶段、分层次的建设,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李向民老师主持的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经过自治区教育厅评审, 在全区申报国家级的25门课程中脱颖而出, 成为我区教育厅向教育部推荐7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中的一门, 该课程组正在对申报的材料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争取早日实现我院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刘志坚老师支持的建筑工程计价课程和李战雄老师支持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课程向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现正等待专家的评审。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性增强, 有6门校级精品课程争创自治区精品课程, 经过两次校内的评审, 推荐文桂萍、陈红、李克彬、谢滨老师主持的课程 (共4门) 申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 目前已基本完成建设工作。精品课程的建设, 已逐步形成了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 并初步形成了良性的竞争机制。

3 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1) 解读高职精品课程的内涵, 也就是深刻理解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与评价标准的内涵, 即“五个一流”的课程标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体系;一流的实践教学基地;而贯穿这“五个一流”的精神主线, 也就是精品课程的教学思想, 这一教学思想在教学行为上的特征就是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 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学科教育的本质特征。

(2) 要进一步提炼课程特色。精品课程就是在质量上追求“精”, 在综合性上体现“品”。课程特色就是反映某学科、专业在长期办学和课程建设中形成的独特风格, 而风格源于创新。因此, 精品课程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课程建设就要结合实际, 不断的积累和总结, 通过教师团队的建设, 授课对象的研究, 专业定位等方面来考虑该课程的核心“竞争点”, 从而凸现其特色。当然, 特色与创新根植于改革与实践, 惟有改革实践与创新, 方显“本”色、“特”色。课程特色最终还是落实在教学目标的落实, 要有效的反应在学生学习和应用的效果上。

(3) 要进一步鼓励教师加强教学研究, 打造特色与标志性成果。精品课程建设重在过程, 但衡量课程的精品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特色和标志性成果体现出来。其主要体现的内容包括教师群体的影响和声望、重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人才的素质和质量, 并且在教学改革方面应具有鲜明特色, 在课程建设中具有长久的发展和积淀。精品课程建设中, 教学论文和教学科研项目是反映教学研究的亮点, 应大力提倡和支持鼓励教师开展教学, 反思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 为创建精品课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4) 继续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基于真实工作环境的学习情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就是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景中学习“如何工作”。紧紧把握住这条主线,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工作”内容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 包含“工作”的方方面面, 课程组要继续以工程过程为导向,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 构建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平台;创设尽量真实的工作环境, 让学生有机会完成与典型工作任务较为一致的学校任务。

(5) 科学规划, 继续坚持课程建设, 保证课程的先进性。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涉及教师、学生、教材、教育技术手段、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等。课程建设规划反映了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和专业特点。努力完善教学内容和课题体系的改革建设, 结合工程实践不断修订、编写教材;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多媒体辅助教学全面启用的条件下, 尽快实训交互式网络教学。

精品课程建设重在长效。无论建设的条件、现状、环境如何, 都应坚定不移的建设下去, 不断完善课程体系, 充实课程内容, 改进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形式, 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为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做出新的探索。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阐述了探索精品课程建设之路, 提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加强电网建设打造精品工程 篇8

1 坚持规划先行,大胆进行探索实践

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台前县供电局坚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及时组建了农网改造升级项目部,出台了《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原则》、《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的实施细则,在建设标准、建章立制、工作流程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在电网规划过程中,该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融入该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因地制宜,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制定台前县农网五年规划,力争电网布局更合理、更坚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该局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推广成熟适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试点一批智能化水平较高的物资和国家电网公司科技进步支撑框架推广的新技术,逐步提升农网智能化水平。在主网架规划上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在该县后方乡建设1座110 kV变电站,所有35 kV变电站除了实现双电源供电外,部分变电站之间实现了“手拉手”供电,网架结构进一步加强。

2 严格规范管理,着力打造精品工程

2.1 贯彻安全方针,加强安全管控

落实现场人员安全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从主管局长到施工人员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增强施工安全意识。狠抓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技能水平。开好班前班后会,及时总结当日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整改措施。组建“反违章纠察队”,采取不打招呼深入施工一线的方式,及时纠正和查处违章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加强竣工验收管理,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同时,加强工程建设的透明度,在资金、物资、工程量等方面根据审计办法加强全过程审计,打造廉政工程,做到干好事、不出事。

2.2 确保工程质量,推广典型设计

严格落实工程监理制,成立了“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督,将质量管理贯穿于从物资采购到工程验收的各道关口。严格落实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从项目设计、施工到工程监理都严格按照合同法签订合同。规范竣工验收,要求验收人员认真对照设计图纸,现场核对设备材料的型号、数量与工程竣工图、竣工材料单是否相符。狠抓工艺管理,积极应用典型设计,推行样板工程。严格按照上级典型设计建立示范样板工程加以推广,工程项目验收合格与否对该项目经理和施工队同样奖惩考核,在事中监督和验收环节严把工艺关,将每项工程都打造成精品工程。

2.3 强化过程监督,实施节点控制

严格执行工程里程碑计划,合理分解省公司下达的里程碑计划各单项工程关键节点,根据省公司下发的建设策划方案有序开展工作。加强在资金拨付、物资配送、工程建设等工程关键节点的严格控制,做到进度管控“三统一”,即资金拨付、物资配送、工程建设进度相统一。坚持对里程碑各关键节点建立日报告、周通报和月调度制度,对不符合节点进度的工作要查明原因,落实整改。项目成员分组深入现场检查,对完工单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签字确认,确保工程完工一个,验收一个。为确保施工进度,该局实行项目进度台账管理,将项目的名称、资金、时间、结算及负责人等内容建立工作台账,严格督导落实。

2.4 加强档案管理,真实反映工程建设水平

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中,加强项目档案管理是实现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科学管理的专业性和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档案资料,是保存工程原始记录、积累工程全过程管理和施工经验的重要手段。以往工程建设重施工管理、轻档案管理,在后期查找有关资料时往往一无所获。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中,该局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坚持工程立项、档案整理同步走的原则,严格按照省公司下发的农网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凡是与工程有关的重要活动、具有查考价值的各种形式的文件材料和载体,都齐全收集,做到不漏项、不重项,合理归档。

3 坚持民生优先,合理组织施工

精品建设 篇9

精品课程, 即一流水准的课程, 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全国示范性课程。

中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 重视岗位技能的训练, 在实践中, 其遇到的问题如下。

1. 经费来源问题。

开发精品课程需要经费, 在国家对中职学校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 需要学校自行筹措。对一些重点职业学校, 困难较小。但对一些县级小型职业学校, 显然, 精品课程建设经费面临困难。

2.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中职精品课程一般是自愿开发设计, 服务于中职学校的教师及学生, 设计者拥有知识产权。如果制作者不愿意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公布于众, 就失去了推广为精品课程的意义。

3. 网络技术支持问题。

精品课程主要通过网络对外公开, 并能有效共享。这需要聘请专业的网络技术顾问对服务器的运行进行跟踪管理、定期维护, 尤其是采用了会员制的网站, 还必须做好网络安全工作, 确保账户密码的安全。

4. 课程特色问题。

要想建设属于中职的精品课程, 首先, 必须要有中职特色, 即注重岗位技能的培养, 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其次, 不同的课程也应当有其自身的特色。例如, 我们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中职机电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组成员是到数控加工企业进行充分调研之后, 围绕企业岗位技能要求, 将数控加工与编程的技术精心设计成项目课例, 以加工产品为主线,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逐步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编程知识和操作技能, 形成了课程自身的特色。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人员。

5. 课程评价问题。

一门精品课程, 应当如何去评价, 由哪些人来评价?仅仅公开, 而没有评价反馈机制, 没有一个封闭的控制回路, 这样的开式控制方式 (图1) 是无法提高质量水平的。而闭式控制方式 (图2) 在两个端口间有一个反馈的回路, 建设者能够获得反馈情况, 并依此去调节、改进课程的建设及运作方式, 因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精品课程的质量。

一门精品课程, 当以三维视角来评价和反馈, 即从建设者的角度、行业专家的角度、使用者的角度来评价它的质量水平。

精品课程的建设者们应当跳出“自以为是”的圈子, 可以采取网络征集的方式, 制定出合理的评分表, 然后依据评分表对课程进行中肯的自我评价;行业专家的评审, 可由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来执行, 使用者的反馈则可以采取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然后, 再根据自我评价、专家意见、使用者的反馈情况对精品课程进行改进, 改进过程中尤其注重岗位的针对性、知识的前沿性,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并能反映最新的学科成果。此外, 一个优秀的精品课程网站, 必须要加强互动, 设置意见箱、留言栏、解惑之窗等。

二、中职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笔者与本课题组成员一起以数控加工与编程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对中职精品课程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下面为笔者建设中职精品课程的几点思路。

1. 重组课程内容。

由于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 我们组织力量重新编写教材《数控加工与编程实用指导书》, 该书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相互融合, 循序渐进编排课程内容, 形成合理的模块单元, 并将培养目标 (应知、应会、应能) 分解到每一模块中。每一模块皆以任务驱动的方式, 通过创设情境给出项目任务, 然后再编排理实一体的知识点, 最后, 给出理论练习题和实践练习题。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

(1) 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当前, 课改的教育理念便是学中做、做中学, 所以, 绝大多数的知识内容皆基于工作过程而展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认真编写项目课例, 确定项目的学时分配;根据大纲要求, 联系学情, 合理制定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及学习内容, 创设情境, 考虑好需要的教学资源 (如刀具、量具、夹具、图纸、坯料、评价表、工件互测表等) 。通过项目的实施, 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零件加工的具体过程;最后, 通过填写过程评价表、工件互测表, 获取学生的掌握情况。

如葫芦的加工制作, 课前, 教师将图纸发放到学生手中, 布置任务, 教师先加工一个成品出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完成任务 (图样分析、确定装夹方案、确定工件坐标系、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用量、确定加工工序和加工路线、编写程序、仿真加工、操作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检测等) 。

(2) 采用学案导学法。根据教学内容, 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编写课前学案、课堂学案、课后学案。课前学案, 可以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课堂学案, 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学案的引导下, 学生自己可以完成自学;课后学案, 可以让学生有效复习, 巩固所学。

(3)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满堂灌的知识传授型课堂早已不适应现在的能力培养型课堂, 采用“启发式”学习法, 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采用网页式教学课件授课。网页式教学课件, 是可以像浏览网页一样浏览课件, 新颖的设计让课程知识的框架结构非常明晰, 即使是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 学生也可以自学, 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3. 使用好网络资源, 打造自己的精品课程。

由于高校精品课程资源散乱, 东南大学和天空教室在2006年起便采用云技术解决了精品课程的资源共享问题, 通过人工提取各个精品课程的资源的方式, 建立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 (http://jpkc.seu.edu.cn lib) , 该资源库收录了2003年至2007年全部国家精品课程信息, 以及超过6000门的省级精品课程信息。虽然这是高校的资源库, 不适用于我们的中职课程, 但是, 它给了我们两个方面的指引:一是可以建立中职精品课程资源库, 且为了避免课程资源的散乱, 所有中职精品课程皆以统一的Office格式存储;二是可以借鉴高职的精品课程资源库, 开发自己的中职精品课程。

摘要:中职精品课程建设是中职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有其必要性但又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以中职数控加工与编程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阐述了中职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关键词:中职精品课程,困惑,对策,建设思路

参考文献

[1]周光礼, 张文静.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七年回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1) .

[2]倪伟国.基于项目驱动教学的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设计与实践[J].江苏教育, 2011 (4) .

高职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探析 篇10

高职教学应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的, 以就业为导向, 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要有合适的教材作为保证。我国高职英语教学起步较晚, 教材大多沿用普通本科或专科的大学英语教材, 这些教材起点过高, 难度过大, 加上实用性不强, 和学生职业关联度低等因素令高职学生无法接受, 并且由于教学形式单一, 教师主要靠一本教材一台录音机来完成教学任务, 无法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兴趣, 因为其内容的局限性, 也无法获取更多和更新的教学资源, 封闭且落后, 由此成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阻碍。

高职英语教材应应强调实用性、趣味性, 始终贯彻听说领先、培养能力的宗旨, 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把学习语言首先当作技能训练, 而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课文不宜过长, 但要求有实用性并容易引起讨论, 学生学后不仅理解课文内容, 而且能用英语就课文有关内容表达自己的意见;听力和口语应相互配合, 创造情景, 由易及难, 循序渐进, 使学生在不断的听说过程中加强语感, 达到准确和流利。大部分语法训练也要与口语训练结合在一起。整体突出读、译能力的培养, 兼顾听、说、写的基础训练。这样的教材才能做到听说领先, 真正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有利于创造微观的外语环境, 彻底摈除“哑巴英语”的陋习。教材表现出实用性、实践性、时效性的“三实”特色, 使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和社会需要结合得更加密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只有通过打造更加直观、系统的立体化的教材。

立体化教材是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 以多媒介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 为课程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立体化教材不仅要有主教材, 还应有相应的辅助出版物;不但有纸介质教材, 还要有音像制品、电子与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 从形成整体教学能力出发, 集成多功能、多媒体的教学包和系列化的教学解决方案。建设立体化教材, 可以克服以往教材形式的单一、提高其适用性, 满足现代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 为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促进优秀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 从而保证和促进高职英语精品课程建设。

高职英语立体化教材建设内容, 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 电子教案 电子教案是为教师在多功能教室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后复习服务的, 将教学内容提纲挈领地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使用者, 通常用PowerPoint开发, 用光盘或网络服务器存储。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开放性好, 教师在拿到范本后可以随意修改, 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需要, 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 博众家之长, 建立一份综合、全面的电子教案。

(2) 电子图书 电子图书又叫E_Book, 它将教材用特殊的数据格式数字化以后存储在网络服务器或存储卡中, 用软件或硬件阅读器阅读, 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信息的携带和存储问题。由于其存储信息量大, 还可以检索, 使用价格低等优点深处师生欢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很重要的, 如何把大量的有关于西方社会的文化信息传递给学生一直是老师们头疼的问题, 利用电子图书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去了解英语言文化, 查找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语言知识, 从而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3) CAI课件 CAI课件是可以单独运行的教学软件, 通常用专用的开发工具开发或者直接用高级语言编程。主要目的是用动画、仿真等技术讲解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辅助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效果。英语教学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方方面面的信息, 有些并不能通过平面的展示来达到教学目的, 所以需要能做成立体画面的软件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 英语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就是对话多, 语言互动性强, 使用CAI课件可以很好地解决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人机对话的问题, 丰富了语言学习的形式。同时, 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CAI课件来打造和学生专业相关的对话主题、场景, 从而真正实现情景化教学。

(4) 试题库 试题库包括试题管理系统和大量在科学的

指标体系控制之下的试题, 在成卷策略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下, 完成试卷的抽取工作, 为制卷做好准备, 或者提供给学生进行在线测试。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英语试卷多为选择题, 题目多分值小, 每年出题工作是老师们一项繁重的工作, 建设试题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老师们的工作压力, 并且提高了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

(5)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资源, 它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课程的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 它存储在网络服务器中以Web页的形式呈现给使用者。支持学生自主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协作式学习等先进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连网PC的浏览器访问网络课程, 浏览教学内容、检索相关知识、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和自我测试, 可以在学习本门课程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在信息化社会中学习能力与素质。网络课程可以为远程教育和学校内的网络化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固定的书本教材的内容过于呆板, 高职英语教学必须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来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时代性。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 学生也提高查找资料、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体现出网络时代教学的优越性, 充分建设和利用网络课程来协助完成教学工作。

(6) 资料库 资料库是采用数据库技术在教学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系统, 按学科或按课程将教学资料以知识点为单位、以微小课件或不同媒体 (文字、图形、图象、音频、视频、动画、流媒体等) 为载体的文件为表现形式, 按科学的存储策略组织起来, 用光盘或网络的方式提供给使用者。主要目的是供教师在备课、开发电子教案和网络课程时根据需要检索、下载使用, 支持教师提高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水平。 过去的教师备课只是参考一本固定的教参, 所有老师教出来的课是一个模式, 可供选择的资料范围很小, 不能满足以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根据高职学生专业特点以及教学环境和具体的教学目标的要求, 查找选择合适的资料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 通过建设资料库, 可以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建设, 打造适合于高职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立体式教材, 从而更好地为高职英语精品课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费显伟.教材建设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8) .

[2]何唐梅.论立体化实验教材建设[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 (13) .

[3]何增强.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5, (01) .

[4]李海平.高校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北京教育 (高教版) , 2004, (11) .

开发资源平台 建设校本精品课程 篇11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在二十多年的办学中,一直坚持狠抓专业技能教学,特别是近几年,围绕“行动导向”,开展了模块化、项目化、专题化、案例化以及分层、分项式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然而在改革中,学校也碰到了一些严峻的困难:

一方面,教材内容与市场企业的技术规范脱节。市场和企业已更替了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规程、新标准,而教学内容仍然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如一日,技能培养与市场的脱节导致了学生就业的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教材内容与学校实训条件脱节。教材的实训内容与学校的实训条件犹如两张皮,实训室的实训设备、实训条件与现有的教材内容千差万别,教材内的实训任务和实训要求无法在实训室内实施,教师在教材内容和实训教学之间难以取舍。

这一对矛盾严重制约着实践教学的开展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为此学校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参阅了教育部及部分省市有关精品课程的文件,借鉴了高职高专在精品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校本精品课程”建设的设想。

二、主要目标

学校“校本精品课程”的建设重在“校本”。课程的建设目标不仅能够代表学校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和手段、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而且必须要融入了本地区应用技术特色,充分利用学校实训基地,充分满足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人才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的一体化课程。

“校本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必须能够有效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通过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示范性的精品课程,对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实训条件和教学管理进行建设和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向纵深发展。

珠海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校本精品课程”建设的创新点:

1. 独具特色地提出了“校本”概念

第一,“校本”定位准确,精品课程首先是在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先行先试,2010年广东省中职学校开展精品课程研究并无先例。学校提出“校本”概念不仅借鉴了高等院校的建设经验,同时又能兼顾地方和学校的环境和条件,做出独具学校教育教学文化的特色。这不仅影响着精品课程的建设质量,也影响着教师的建设热情,从这一点上说,其定位高度适中、难度适中、角度适中,具有独创性。第二,“校本”定位意味着精品课程必须依据地方和学校的资源和条件,充分调研当地企业的人才需求和技术水平,充分了解本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充分利用和改进学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和实训设施等等,从这一点上说,学校精品课程将是架通企业技术与学校资源的桥梁,这是一条创新之路。

2. 开创性地由学校自主开发精品课程资源平台

纵观各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建设资源平台无一不是从企业购进,如此“拿来”固然可行,但学校由一线专业教师组建团队开发平台不仅锻炼了一支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同时使得学校的精品课程更加具有“校本”特色。特别是在精品课程项目设想之初,精品课程“是什么?”“能否建?”“如何建?”等诸多问题困惑着学校管理层和骨干教师们的时候,学校教师开发的网络课程《网络综合布线》在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以此为蓝本开发的精品课程资源平台,其设计思路和组织架构也必然具备创新性和引领性。这无疑给学校管理层们和各课程建设团队注入一剂强心剂,因此,学校毅然决定“自创”而非“拿来”。如此,有全国获奖课程作为引领,有资源平台作为依托,有学校教师的开发团队作为技术后盾,精品课程建设进程才得以稳步推进。从这一点上说,自主开发精品课程资源平台是学校管理决策上的一个创举。

三、实施过程

1. 学习与培训阶段(2010年2月-2011年4月):设想、考察、培训、规划

此阶段提出建设校本精品课程设想,邀请戴士弘教授作精品课程建设讲座,精品课程建设小组赴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科技管理学校等地考察。

经过培训与考察,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小组统一了思想,确立了“校本”的定位,制定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推进的总体路线:以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先导,以专业主干课程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校企合作为支撑,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主要任务,以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的,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根本上保证课程建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启动与论证阶段(2011年4月-2011年7月):调研、论证、审批、立项

此阶段通过了23门课程的立项申请,决定由学校教师成立团队开发与组建精品课程教学网站。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经过调研与论证,制定了学校《“校本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并对参加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出建设内容“四个五”的要求:

教学内容“五”统一:指课程标准、教学材料、教学模式、实训项目、考核标准五个教学文件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统一。

教学资源“五”一体:指理论与实操、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就业岗位与学习学位、学习教室与岗位车间的一体化。

实训环境“五”一致:指企业需求、实训内容、实训设备、技能考核、技术发展五层面保持一致。

师资队伍“五”个“入”:指教师必须学习、引入先进技术、行业标准、操作规程、企业文化和先进的教学模式。

3. 建设与研究阶段(2011年7月-2012年9月):调研、分析、建设

各建设小组根据建设计划,通过教师与工程师合作开发相结合、项目化管理与专家引领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自主开发与引进技术相结合等的渠道,开展技术调研、讨论规程、分析提炼、训练技能、编写教材等建设工作。

例如,《汽车维护》校本精品课程对汽车维修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及要求、汽车维护(二级保养)综合作业、汽车维护(二级保养)作业项目及汽车维护企业习惯用语等四个方面调研,组织召开了由行业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和本课程建设小组成员参加的本课程建设论证会,制定了将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建设、教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环境建设融为一体的课程建设方案。

学校也加大了力度对校本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和管理。此阶段,自主开发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平台并投入使用,召开了大大小小的培训会、交流会、检查会、汇报会、工作会等不下十次,多次邀请省、市教育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参加指导。此外精品课程也纳入学校常规管理范畴,于每次教研组会议上实时指导、交流、反馈、检查建设情况。学校还制定了“校本精品课程”相关管理制度、指引和系列精品课程标准文案。

4. 试验与调整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

各课程组将初步建立的校本精品课程投入教学试验,对本课程的实施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进行试验研究,并根据试验情况予以调整。

5. 修改与完善阶段(2013年1月-2013年3月)

各课程组修改与完善建设内容,收集与整理建设材料、规范管理教学资源。

6. 总结与验收阶段(2013年3月-2013年7月)

此阶段,各课程整理与制作评审资料,学校精品课程领导小组制定了验收评审标准,从课程团队、教学文件、教学条件和教学实施四个方面,通过材料审查、示范教学、汇报演示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方式,对精品课程进行验收评审。为展示建设成果,起到交流与辐射作用,学校还邀请职教界和企业界专家参与,召开了“校本精品课程”汇报总结会。

四、实施条件

1. 组织保障

精品课程建设以备课小组为基础,组成校和教研组两级精品课程建设领导机构。

(1)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校中层领导和专业部部长担任组员,另特聘教育界专家和各专业的1~2名企业技术人员担任组员。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其职责是负责全校精品课程的规划、审批、过程管理、评审验收等工作。

(2)各教研组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教研组长、专业方向带头人和有关教师组成,负责本教研组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申报、指导和实施等工作。

2. 经费保障

对于每个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学校投入经费4~5万元,于建设期内每学年按比例投入。课程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参考资料、教学辅助材料的购买,进行与本课程相关的学术研讨活动、调研以及对外合作费用等。

3. 制度保障

(1)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陆续出台精品课程评审标准、各年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文档,引领、指导并保障各课程顺利开展建设研究。

(2)学校于每学期末组织建设进度检查和阶段评审,推进各课程按照计划落实建设研究。

4. 其他保障

学校在总体教学环境建设上,优先保障精品课程建设所需购置的硬件设备等。对于精品课程的负责人及参与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聘任、评先评优及晋升工资级别时给予优先考虑。

五、实施成果

1. 本项目共申报立项了23门校本精品课程,其中22门课程于2013年7月通过了验收。各课程制定了实施性课程标准,完善和丰富了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课程平台、教学视频、习题试题、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自主研发了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通过网络环境,汇集、展示和共享了海量优质教学资源,部分课程更基于此平台实现了人机交互、师生互动的自主性、远程性数字化教学模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学校教师多次说课比赛、技能比赛获省、全国获奖,其中,精品课程参与建设的教师近年来在全国获奖的就有9人次。

4. 改善了实践教学环境,改造和完善了一体化教学实训室共8间,如自控实训室、发动机实训室、电工技术实训室、汽车保养实训室、制冷技术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物流配送实训室和印刷专业实训室等。

5. 开发了一批特色教材。在建设中,各精品课程落实了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引进先进的教学模式,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方法,行业规范和企业文化,开发和编写了一批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在与兄弟学校交流中,学校的校本教材得到了一致的肯定和好评,也得到了出版界的关注和认可,目前已与人民大学出版社达成出版意向的精品课程教材有17本。

6. 学生培养卓有成效,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近两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9%,专业对口率和稳定率每年不断提高,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95%,其中有218位优秀毕业生受到企业高度评价和奖励,成为企业骨干力量。培养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奖项目和获奖人数在全省居于领先位置,近三年在国赛中获奖的项目就有18项。尤为值得庆贺的是:学校2012届计算机应用毕业生、同时也是学校留校教师叶志伟,参加在日本举办的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综合布线项目(该项目为精品课程建设课程)亚洲预选赛获得特等奖,并且创下了该赛事的2013世界记录。这是迄今为止学校师生获得的最高荣誉。

7. 精品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效为学校带来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许多兄弟学校慕名前来参观、交流,或者邀请学校领导前往讲学。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学校校长受邀赴广州、佛山、东莞、湛江、清远等地市教育局、职业学校做“精品课程”专题讲座达10余次,另外兄弟学校来访就精品课程专题进行交流达到20余次。

8. 学校精品课程建设促进了校企深度融合。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邀请了珠海泰坦科技等十余家当地知名企业的技术专家参加精品课程的论证会、评审会、汇报会等,指导课程的建设。各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依据企业调研的资料改革教学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将企业文化和职业标准引入课程,实现校企深度的融合。

六、体会与思考

学校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能“走多远”、“走多好”取决于学校领导意识的高度和举措的深度。

1. 广闻博记,把握职教发展新脉动

“内涵质量、课程建设”,这是(下转第119页)(上接第81页)中职学校发展的永恒课题,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育技术的进步,不同时代的课程建设必有不同的内涵。作为学校发展掌舵者的学校领导必须要广闻博记、广征博览,才能把握职教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紧扣新时期“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职教改革新主题,着力促进校企深度融合,通过对企业工作岗位与工作任务的调研,将职业技能标准引入课程,使得学校课程建设更富时代内涵。

2. 高瞻远瞩,抢占职教竞争制高点

2010年,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唱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强音之后,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与发展的春天,各地职业学校风风火火争先改革、争创优势。然而,职业学校如何在这一轮发展中抢占制高点,做出特色与典范,这需要学校领导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思路提出之时虽有高职院校的先行先试,但在同类中职学校却未有先例,改革之初困难与疑惑重重,如果没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何来今日的丰硕成果与社会效应?

3. 推陈出新,引领职教改革新浪潮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着眼点,课程建设永无止境。然而职教改革潮起潮落,课程建设有高潮也有低谷,特别是在教师们工作压力巨大、个别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之时,学校领导如何勇立潮头、推波助澜,考验着学校领导推陈出新、“老菜新做”的智慧与决心。学校“精品课程”的提出无疑是一个激奋人心的口号,掀起了课程改革的新浪潮。

4. 脚踏实地,激发职教改革源动力

教师永远是课程改革的源动力。学校领导在改革推进之时,不仅要掌控前行方向和搭建顶层架构,而且还要脚踏实地、准确定位,才能激发教师的教改热情。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提出“校本”概念、切合教师内在教学需要,关注教师专业发展、从制度上给予保障和激励,从而调动了精品课程改革的源动力,这是精品课程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有力保障。

《EDA技术》精品课程建设 篇12

EDA技术是现代电子工程领域的一门新技术, 发展极为迅速。根据高职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掌握现代EDA设计技术是高职电子类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要求和必备技能,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EDA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拥有电子设计工程技能, 通过电路板设计, 制作印制电路板, 在动手安装调试后, 使实物达到设计要求。要让学生面向工程实际来完成项目或课题, 学生经历了“要做、能做、会做”的过程, 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经历了将书本知识向工程实际迁移和延伸的过程, 同时在各种实践活动中,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处事及与人交流的能力等, 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 课程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课程体系、管理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案等方面已形成独特的、特色鲜明的一门课程, 该课程于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

一、创建精品课程的核心是整合课程内容和建立课程结构体系

《EDA技术》通常包括Protel、电子仿真、可编程逻辑器件三部分内容, 以往把三部分内容分成三门课来讲授, 所需课时较多, 内容分散, 联系不紧密, 学生学习效率较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可供选择的EDA软件越来越多, 如何在众多的软件中选择一款既适合教学又适合行业的EDA系统, 是很多电子工程技术人员所关心的。高职《EDA技术》课程, 不可能面面俱到。该课程应以EDA软件使用的普遍性、技术的先进性、操作的易用性、文档资料的兼容性为出发点, 同时兼顾到国内印制电路板制造业的情况, 通过调研, 从众多的EDA软件中选择了Protel 99SE与multisim两款EDA软件, 树立了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案例教学为形式、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突破学科框架, 融“教、学、做”为一体, 建立了基础实验、模拟仿真、技能训练、综合实践四个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把技能证书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参加技能证书考试, 可同时获得《Protel中级》与《无线电调试中级工》证书, 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及就业竞争力。突出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 确保整个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见表1) 。

二、先进的教学中心和教学网站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基础

教学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图文并茂、动态展示、通俗易懂;并充分利用EDA设计软件进行演示教学, 使学生对EDA软件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有了更加直观清楚的认识理解。

学院建立了完整的实验实训体系, 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制定了实验大纲、实训大纲、实验指导、实训指导和实验实训考核方案等教学资料。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自编了课程的实验实训指导书, 实验实训教学占总教学课时的75%。共有三个计算机机房150台PC机, 三间装配与调试实训室, 150个安装焊接调试工位, 可同时容纳三个班150人进行实验或实训。有4名专职指导教师, 负责实验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以及实验、实训的指导工作。每次实验或实训, 确保有两名及以上的指导教师,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从而保证了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学生除了通过课堂学习之外, 也可以利用学院校园网进行学习, 同时还可以上网留言, 教师可网上答疑, 主讲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实时互动, 使沟通和交流更方便快捷。

三、工学结合是创建精品课程的鲜明特色

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与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课程大纲。以典型应用电路为工作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设置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课程形式。以学生为中心, 以活动为过程, 创设典型的工作环境, 融“教、学、做”为一体, 有效实施工学结合。实验、实训指导手册, 实验报告真实体现企业生产过程及工艺要求。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讲课 (8课时) 。以项目为工作过程, 每个项目包括工作计划、任务、实施、检查和评估五个环节。通过项目的实施, 使学生掌握原理图设计, 元件库的设计, Multisim仿真在电路、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PCB板设计, 实物制作。

把企业产品的部分实际应用电路及对电路设计的工艺要求引入教学中, 通过对技能证书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学习, 参加技能证书考试, 可同时获得《Protel中级》 (全国网络CAD) 与《无线电调试中级工》 (劳动部) 证书。

教学中安排两次到企业参观学习, 掌握目前企业对《EDA技术》的要求及使用软件的版本。注重《EDA技术》的提升。有部分学生直接进入校外实训基地, 由企业专家进行培训, 通过培训考试合格颁发企业证书;还有部分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 通过进一步培训考试合格颁发《Protel高级》 (全国网络CAD) 证书。

四、加强实践教学是创建精品课程的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和手段, 重点培养学生面对工程实际, 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现以实践能力训练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部分我们以任务驱动式的方式分为五个模块:

1. 电路原理设计模块:

主要由Protel99se基础、简单原理图设计、复杂原理图设计、层次电路图设计、原理图元件库的设计五部分组成。

2. PCB设计模块:

主要由PCB设计基础、PCB设计规则、制作元器件封装、PCB板设计四部分组成。

3. Multisim仿真模块:

主要由Multisim基础与虚拟仿真仪器、Multisim仿真方法、Multisim在模电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Multisim在数电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四部分组成。

4. Altium Designer 6.

0模块:主要由AD6原理图设计、AD6PCB设计二部分组成。

5. 综合实践模块:

主要由串联型稳压电源、场扫描电路、三位半A/D转换器、OTL功率放大器、脉宽调制控制器、数字频率计、交流电压平均值转换器、可编程定时器八部分组成。

曾经对三届学生进行过上述的实践教学, 效果较好。从毕业学生及相关单位反馈信息得知, 学生毕业到电子公司、企业即可对其产品进行PCB图纸设计及仿真, 制定相关工艺文件, 进行相关质量检测等。

五、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

在创建精品课程中, 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双高的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是课程质量的保证, 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和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近年的《EDA技术》的教学过程中, 我系已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 教学经验丰富, 责任感强、团结协作, 教研气氛浓厚的教师队伍。课程组成员共11人, 硕士4人, 本科7人。副教授2人 (18%) , 高级工程师 (企业) 2人 (18%) , 讲师与工程师4人 (36%) , 助教3人 (27%) ;45岁以上4人 (36%) , 30-45岁4人 (36%) , 30岁以下3人 (27%) ;课程组教学人员均来自电子、自动化专业, 承担全部理论与实践教学。师生比为1:28。

六、先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案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关键

精品课程建设要切实加强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案的改革。每门课程必须有一套适合本门课程教学并行之有效的方法, 能显著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多数学生所接受。

树立了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案例教学为形式、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内容。把技能证书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参加技能证书考试, 可同时获得《Protel中级》与《无线电调试中级工》证书, 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及就业竞争力。依托行业办学, 把企业的实际应用电路及工艺要求引入教学中, 以任务引领的方式实现工学交替。以技术应用开发岗位的要求为出发点, 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原则设计教学过程, 运用任务驱动, 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开展教学。

采用平时考核和项目考核。平时考核 (占50%) 包括学习态度、课堂学习、完成作业、实验项目实施过程及完成情况;项目考核 (占50%) 包括综合项目软硬件成果、项目分析报告质量、理论与实践答题质量。

七、切实有效的组织机构与激励机制是创建和实施精品课程的动力

要使课程达到“精品”的标准, 就要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教学工作, 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与创建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建设、实施和维护, 需要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这就要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 要使建设和实施精品课程所付出的努力和精力得到鼓励和肯定, 以提高教师推广精品课程的积极性。

学院成立了院长挂帅的“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和政策制订, 分管院长领衔的“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教务处具体组织协调, 系主任“务必”跟进每门精品课程的建设。“课程建设项目组”和“课程建设服务组”分工合作, 开展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建设经费列入学院单独预算, 平均每门课程按照2万元列支。经费分为“课程建设经费”、“课程奖励经费”和“课程发展经费”。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 开展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的培训工作。培训经费由学院统一划拨, 不占课程建设经费。培训采用“分级管理、分层培训”, 学院组织教学理念、课程设计等高职教育理论培训和精品课程建设培训, 系部组织具体课程建设的业务研讨和学习。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始终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围绕“一门课程一个实验 (训) 室”的原则建设,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教、学、做一体化。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发展中心承担网站平台建设, 提供技术服务、网站美化和优化、视频的录制和编辑。教学团队中设有“网站建设专员”, 协助教学团队进行教学资源的搜集和整理。

八、社会认可是创建精品课程的根本目标

《EDA技术》课程的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程满意度达95%以上, 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肯定, 受到专家和企业人士的一致好评。企业人士普遍认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系的学生不论是到单位实训还是就业, 在电子绘图方面有良好的应用软件进行绘图的能力, 理论知识比较扎实, 来公司后能较快适应工作。学院开设的《EDA技术》课程教学方法先进, 教学模式合理, 实践教学设施完善, 教师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强, 能使学生较快掌握EDA技术, 对就业有较大的帮助, 使学生符合企业用人的需要。

上一篇:黑龙江农村居民下一篇:创新、实效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