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精品

2024-07-18

文艺精品(精选5篇)

文艺精品 篇1

近几年来, 广播文艺节目数量剧增, 一方面丰富了广播文化的内容, 增强了广播文艺的感染力, 但另一方面, 同时也伴生出现了较多的粗制滥造, 格调庸俗的广播文艺节目, 这对广播文艺文化的传播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听众文化素质修养的提高, 大家对广播文艺文化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那些由文化垃圾参差不齐地只懂一味堆砌的文艺节目普遍表示反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广播文艺要紧紧跟上时代的脚步, 追寻精品路线, 打造高格调的广播文艺作品, 才显得格外紧迫格外重要。下面, 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来谈谈如何让广播文艺在当今社会实现精品化。

1. 注入平民意识

广播文艺是大众的艺术, 它的服务群体也是大众。为什么现在有很大数量花费很大气力的所谓的“精品”节目, 甚至包括某些获奖的作品, 听众也对其产生不了强烈的兴趣。人力、物力的投入与其所造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不能成正比。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所谓的广播文艺精品, 在设计的时候, 没能考虑到听众正常的心理需求和一般听众的欣赏水准, 往往是那种在选材上一味追求高雅精深, 在编辑制作上鼓弄玄虚, 在用语上古奥难懂, 脱离了我们生活的实际, 脱离了大众。因此, 注入平民意识, 是广播文艺实现精品化的第一步。

广播文艺精品化是应该往一个民族的理性思维高度发展。就节目本身而言, 策划人在设计节目时应该注重在节目的深层蕴含影响人生价值取向的主题。针对我国国内而言, 由于近几年的浅俗文化泛滥以及我国历史, 教育, 国情等方面的原因, 目前听众整体的文艺修养、欣赏层次较低。在这种背景下, 广播文艺的工作者要是还没注意到这一点, 就必将在以后的广播文艺工作中造成曲高和寡的情况。归根到底, 除了极少数的高雅素材, 广播文艺最主要的素材来源还是人们生活的实际社会, 它还是丰富多彩的社会文艺。社会文艺有雅俗之分, 也有格调高下之别。广播文艺节目自然选择较高格调的素材, 这是常识。由于在传播链环上插入了编辑制作或主持的环节, 社会文艺实际上是通过一系列改头换面的技术与艺术改造之后成为适合传播的文艺节目, 方能与听众见面。而这一插入的整合过程, 则可以将高雅的阳春白雪式素材变得通俗易懂, 较易为一般民众所接受。

目前, 随着纯功利性的节目在各类媒体日益受到重视, 广播媒体也开始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广播文艺类节目也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 开始变服务为迎合, 变引导为引道。在此种情景下, 坚持走坚守文化品格的广播文艺精品化道路, 正是抵御浅俗低庸的文化入侵以及遏止广播文艺沉沦的中坚力量。注入平民意识, 让广播文艺节目成为一般听众的欣赏渴望, 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广播文艺精品化。

2. 延伸广播文艺市场

2 1世纪, 是信息事业高速发展的时代, 各类媒体的竞争加剧, 广播文艺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虽然广播是局限的, 但广播又是不可取代的媒体, 那么广播文艺要生存, 就应把原有的那块“蛋糕“做大做广, 于是延伸广播文艺市场不经是其在当今社会形势下生存的第一步, 也是实现广播文艺精品化的必经之路。

广播是一种听觉媒体, 在视觉上有着先天的局限。封闭的直播室阻隔了受众与传播者在时空上的交流, 也限制了广播文艺的发展空间。那怎样去延伸广播文艺的市场呢?

第一:将电台从室内办到室外, 从高楼走向小区, 走向生活。事实证明, 依托广播开展看得见的文艺活动, 比其他媒体有着更多的优势, 比传统广播有了更大的市场效益。运用这种手段可以既可以通过节目与活动互动为电台赢得更多的听众, 又以灵活轻巧占领更广阔的舞台, 还有可以利用创意策划吸引更多的投资。

第二:加强国际交流, 拓展海外市场。随着改革开放及现代社会发展, 中国与世界在各方面逐渐接轨, 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们需要融入世界的, 世界也需要我们加入。因而, 海外市场的拓展让广播文艺有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联合其他国家电台一起举办国际性质的音乐会或者是博览会, 策划大型文艺节目和活动, 拓展文艺节目输出渠道。

第三:利用品牌效应, 拓展广播外的经营市场。重点扶植电台现行的优秀广播文艺节目, 根据主持人设计相应的节目策划, 打出品牌, 利用品牌效应, 拓展广播外的经营市场, 如开拓音像出版.节目销售、影视制作.演出推广、音乐制作、艺人经纪、艺术培训等业务。

3. 增强广播文艺的主旋律意识

主旋律应当是宣扬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的作品, 它艺术地反映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 饱含着时代的情绪, 传达着党的声音和人民的呼声, 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典范。

广播文艺也有主旋律, 要走精品化路线, 就必须增强广播文艺的主旋律意识。而对于主旋律来说, 由于现在的一些广播文艺节目在宣传和体现主旋律上, 常常表现为内容的空泛, 刻板的说教, 一成不变的形式, 使得人们往往走进了误区, 从而使得不少好题材、丰富内涵的作品脱离了群众。这一问题的出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所谓的具有主旋律的作品不单单要求在其题材和内容上体现出主旋律, 还必须在设计制作上是精良并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影响力的作品。在广播文艺工作中, 我们要弘扬主旋律, 提倡多样化, 实现三贴近的文艺创作, 就必须要杜绝“单调呆板、照搬照套、盲目跟风”的做法, 做到以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深入人民群众, 让他们喜闻乐听。另外在增强和强化广播文艺的主旋律意识的工作中, 必须重视遵循审美规律, 突出广播特点, 用发展和创造的眼光来研究广播文艺, 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广播文艺, 不断增强广播文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让广播文艺具有其现行的时代意义。

最后, 主旋律作品一定要有自己突出的个性。最具民族性的东西也就是最具世界性的东西, 因此增强广播文艺的主旋律意识, 让其具有自己的文化个性, 这样才能使得广播文艺往精品化路线上迈进。

参考文献

[1]王维彤.浅谈广播文艺的特性.影视之窗.2008

[2]陈敬敏.广播文艺精品的创新.新闻爱好者.2009

[3]王宏.广播文艺精品战略刍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

文艺精品 篇2

2015-03-01 04:0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光明专论】

用文艺精品反映和塑造伟大时代

——学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体会

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思想深邃,内容清新,语言鲜活,直面现实,科学回答了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总书记的讲话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要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他强调:“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认真学习贯彻好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就要准确把握当前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全面提升对文艺创作的规律性认识,推出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正确认识文艺创作的现状

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文艺作品数量不断增加、文艺表现方式日趋丰富多彩、技术制作水平不断提高、文艺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文艺对外交流日益增多,生产了一批优秀文艺作品,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文艺创作的主流是好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文艺工作者出现了浮躁情绪和逐利现象,文艺创作短期行为突出,热衷于“赶场”、“走穴”,导致近年来具有较大影响和领风气之先的文艺精品较少,相反,一些平庸之作、应景之作充斥着文化市场,无论书报、演艺、影视,还是网络媒体,确有以丑为美和低俗化、娱乐化现象。正如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在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比如,我们的电视剧,现在一年超过了1.5万集,可拿着电视节目遥控器,翻来覆去,100多个频道却找不到多少好节目看。再比如,我们的电影,现在一年生产达到了600部,然而,近半数影片因质量等问题不能进影院。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文艺创作的健康发展。现在确已到了需要解决的时候了。

二、正确认识文艺创作的有利条件

我国文艺创作有着许多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一是市场巨大。我国有13亿人口,文艺作品的读者、观众和听众数量堪称世界之最,对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有着巨大的需求,特别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当前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凸显。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正是文艺创作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最大动力。二是题材丰富。中国有着5000多年博大精深的文化、960万平方公里辽阔瑰丽的土地、56个民族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100多年反侵略反压迫的英勇斗争、60多年新中国的建设历程、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历程,这一切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三是人才荟萃。我国拥有上千万文艺工作者,特别是拥有一大批德艺双馨的作家、艺术家,他们活跃在各种不同类型文艺创作的前沿,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是党政重视。党和政府不仅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而且科学制定政策,加强人才培训,对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给予扶持和奖励。这些都为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正确认识文艺精品的评判标准

文艺精品的评判标准是什么?什么作品才能真正立得住?关键看“三精两力一检验”,即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所谓思想精深,不是简单的、图解式的表述政治倾向和标语口号,它是艺术作品自然流露的深刻哲理和文化价值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所以千古传诵,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一句台词“不抛弃、不放弃”之所以被人牢记,就是因为它们能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给人以健康向上的力量。所谓艺术精湛,一般要看三个要素:人物、故事和细节。充满独特个性的人物是文艺创作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着作品的得失成败。电视剧《亮剑》为什么深受老百姓喜爱,李云龙式的“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敢于亮剑”的精神刻画得有血有肉,让人记住了。故事是决定文艺创作成败的关键因素,没有好的故事是不可能吸引人看下去的。细节比故事更难找,而它又是更能反映真实生活的。所谓制作精良,就是要精益求精而绝不能胡编乱造;要“讲究”而绝不能“将就”。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演员表演要到位,场景、服饰、道具、音乐等也要用心制作,精美耐看。精品还必须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否则,那只能是昙花一现,时间长了就会被人们忘记。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时期,提出了“文艺放卫星”“人人当诗人”等许多不合实际的要求,甚至一周拍一部电影,到现在没有哪部电影还能拿出来放映。真正好的文艺作品,应该是多少年后还能反复供读者阅读、观看、欣赏,才能称得上经典。

四、坚持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

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这为我们指明了文艺创作的正确方向。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在每一个社会形态中都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而这只能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观念。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社会总有积极的主流。放眼世界,任何国家的文艺作品,都弥漫着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精神”。在美国的文艺作品中,我们处处都能感受到美国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如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电影一开场,美国国旗足足在银屏上飘扬了一分钟,影片的故事也深刻折射了美国的价值观,如个人英雄主义精神、对生命的关爱、对自由的追崇、对战争的恐惧与厌恶。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创作的最强音,自然是题中应有之义。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还要注重多样性,坚持主旋律和多样化的辩证统一,使我国的文艺事业既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又始终保持百花争艳的态势。从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来看,一般有四个层次:一是主旋律,必须弘扬;二是多样化,应当提倡;三是通俗的,只要政治上无害,艺术上有创造,老百姓喜闻乐见,就可以允许;四是低俗的,也就是有害的,必须坚决抵制和反对,决不能让低级庸俗的东西充斥市场。

五、坚持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文艺,就是人民的文艺。新的历史条件下,文艺工作者必须牢牢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性。首先,要满足人民需求。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和品位有了更高的期待。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紧跟时代潮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视角放在一线,把焦点对准基层,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以充沛的激情、优美的旋律,创作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优秀作品。其次,要来源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定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题。历史充分证明,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无不源于人民。一旦离开了人民,任何文艺创作只能是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要把文艺创作的根深深扎在人民之中,好的剧本就是“脚本”,是靠脚印度量出来的。只有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才能创作出群众喜爱的艺术精品。再次,要接受人民的检阅。人民是文艺的最高鉴赏者和评判者。只有人民肯定的文艺作品,才会永葆活力和生命力。文艺工作者应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最高尺度,创作的思想、题材、内容、手段、语言、风格等都必须考虑人民能否接受和认可。那种仅仅把得奖、赚钱作为创作生产文艺作品的目标是完全错误的。

六、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在文艺创作的实践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一是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弘扬真善美,旗帜鲜明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一部作品激励一群人、一批作品影响一代人。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应服从社会效益。二是坚持文艺创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要培育壮大文艺创意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支持文艺创新,提升文化艺术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竞争力、传播力。要健全现代文艺市场体系,促进文艺产品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完善文艺市场管理和市场秩序。三是完善文艺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文艺公益组织和网络建设,完善公共文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展文艺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艺权益,逐步推进公共文艺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七、正确处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关系

文艺无国界。我们的文艺只有仰望人类文明的璀璨星空,同时又足踏中国大地,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塑造中国典型,熔铸中国精神,创作精品力作。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关系。一方面,要弘扬和传承。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一切伟大的文艺作品,都是深深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国文艺在世界文化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因此,文艺工作者在创作中,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深入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核中去,努力寻找到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丰富的优秀文化基因。另一方面,要学习和借鉴。要坚持用开放的态度和世界眼光来繁荣文艺创作。通过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艺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的对话,既充分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展示我国现代文艺创作的累累硕果,又学习研究世界最高水平的文艺成果,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文艺创作的有益经验、有利于文艺事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

八、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加强文艺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具根本性、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一是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庞大、结构合理、富有创造精神的文艺人才队伍。着力培养一批艺德高尚、业务精深、技术娴熟的文学艺术家和技术专家,着力培养一批热爱文艺事业、懂市场、善经营的公司经理,着力培养一批思想敏锐、卓有见识、立言公正的文艺理论家和评论家,着力培养一批政治强、懂艺术、善管理、能够同文艺工作者密切联系的领导者,为文艺的繁荣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二是努力提高文艺工作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文艺人才要成为优秀文艺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就一定要加强自身学养、涵养、修养,做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使其成为思想道德品行的示范者,实现德艺双馨。三是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让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出精品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良好的条件。要充分尊重文艺人才的个性和特点,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建立科学的文艺人才评价机制、公平的职称评定机制、合理的报酬机制、有效的奖励机制、流动配置机制等,为优秀文艺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干建立制度保障。

九、加强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是时代文艺发展有机整体不可分割的部分。当今时代,是大众评论弥漫的时代。数字媒体突飞猛进,社交网络迅速风行,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皆是评论员,文艺评论呈现出即时性、碎片化和迅速传播等特征。同时又是深刻评论缺失的时代。不少专业评论者理论功底和观察能力欠缺,只陶醉小感觉,不关注大现实;只高举赞扬大旗,不亮出批评利剑,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甚至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没有起到文艺评论的应有作用。加强文艺评论,要培养诚实公正、学养深厚、具有独立品格的评论家。评论家要既当“史官”,具备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摒弃门户之见,秉持公心,严守良知。又当“言官”,有一针见血的勇气,以探索真理、揭示问题、真诚批评为天职,对文艺作品作出负责任的审美判断。还当“卜官”,有洞察未来的能力,善于在错综复杂的文艺现象中把握文艺发展本质和规律,以评论之笔引导作家艺术家创作出更多文艺精品,引导群众提高文艺观赏水平。加强文艺评论,要建立和完善文艺评论的中国标准和中国尺度,防止“言必称西方”的倾向,把西方的评论标准作为文艺评论和评奖的最高标准。加强文艺评论,要大力建设文艺评论阵地,既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传统专业权威评论媒体地位,又积极研究和利用新媒体,引领网络话语权,打造和构建线下和线上、现实和虚拟,全方位的文艺评论平台。

十、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切实帮助文艺工作者把握根本方向,引领文艺事业健康发展。一是要坚持规划先行,树立鲜明的创作导向。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切实加强对地方文艺资源整合、人民群众文化精神需求、文化产品生产规律的研究,切实在创作规划、创作主题的精选等方面提出指导性意见。二是要加大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扶持重点创作项目是推出文艺精品力作的重要途径。要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支持,设立文艺创作基金并建立投入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加大对重大题材作品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变事后奖励为事前培育、引导,促进各类资源向精品创作生产集聚。三是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艺创作的生产运行机制。坚决破除一切束缚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的体制机制性障碍,推进风格流派、题材形式的创新,用符合文艺发展规律的方式方法对创作趋势进行科学研判,充分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积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

天津文艺广播精品节目制作回顾 篇3

关键词:天津文艺广播 文艺节目 精品制作

获奖原因

天津电台文艺频率(以下简称天津文艺广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1952年开办的天津电台的第三套节目,至今已走过了五十九个不平凡的春秋。天津文艺广播以巩固名牌节目、创办主打节目、开发个性节目为目标,在文艺专题的制作上精品不断,频频斩获政府大奖:“五个一工程”奖,广播剧实现七连冠;连续十一届荣膺“中国广播文艺政府奖”一等奖;历年的“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各门类的一等奖,天津文艺广播无一漏项……笔者将按照节目分类,对天津文艺广播的精品节目特色进行分析。

一、戏曲曲艺类节目——古韵继承中传递时代气息

中国戏曲曲艺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可是没有了表演的舞台,它们的存在就难以为继。虽然政府多次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传统戏曲的继承保护工作,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剧种陷入困境。天津文艺广播认为,传统戏曲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不仅在一个区域内的农村有着广大的受众,同样在城市中也有数目巨大的“粉丝”,在保持文化底蕴的同时,只要通过恰如其分的改造,使其神韵精髓融入受众生活,对于广播这种现代传媒来说,它仍会拥有忠实的受众群,可以深度开发。

天津文艺广播身处天津这个著名的戏曲曲艺之乡,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围绕发扬光大传统曲艺,天津电台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借重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天津电台库存的十几万盘广播文艺节目资源,借重于天津这个北方曲艺文化重镇的区位优势,天津文艺广播开设了戏曲、曲艺(鼓曲)节目,定期邀请戏曲曲艺专业人士走进直播间,实现了很高的收听率,赢得了受众很高的满意度。天津文艺广播精心打造的曲艺精品节目,在古曲古韵中充满了时代气息,结合文化热点进行节目策划,在力争完美“链接”曲艺选段的同时,注重利用文学性的语言向听众讲述相关知识。这种做法,既得到了市场的肯定,也受到了专家和听众的好评。

比如,荣获第九届“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的戏曲节目《俱是红楼梦中吟》,在聚焦2006年中国的文化热点之一的《红楼梦》的同时,利用“红楼戏中戏”的手法,既让听众欣赏到了红楼戏的曼妙旋律,又引起听众兴趣,和主持人一起探寻这部千古奇书的奥秘,将欣赏性、文学性和知识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荣获第十届“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二等奖的戏曲节目《我的名字叫昆曲》,敏锐地抓住昆曲诞生六百周年以及作家白先勇打造的青春版《牡丹亭》全球巡回演出的新闻热点,采用艺术化手法,将昆曲化身为一个柔美的女性,将电影、文学、昆曲唱段有机地融入其娓娓道来的回忆之中,唯美动人地阐释出昆曲的诱人风姿。

二、综艺类节目——彰显人文立意深远

综艺节目是所有文艺专题节目类型中最能令创作者集合文字和音响“放马驰骋”的一类。它既体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色,又特别能体现编辑对于不同文化类型的熟悉度和掌控力。相对于电视,广播不能借助于灯光影像,只能通过不同种类的声音素材活灵活现地营造一个“可视”的大世界。

天津文艺广播认为,综艺节目的选题是节目成败的关键,优秀的节目应该作为社会生活生动鲜活的、色彩斑斓的有声档案,甚至可以让我们从中听见历史前行的脚步声。注重发掘节目主人公的人性光辉,从而激发听众情感的共鸣,是天津文艺广播打造综艺类节目的选题宗旨。

比如,荣获第八届“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二等奖的节目《离开雷锋的日子》。它的题目借用了同名电影的名字,可是通篇阐释的却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幸福”——这一主题。节目从新中国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红色一代的代表雷锋的幸福感开篇,以“品味幸福的滋味”作为主线,将当代人的感动点滴融汇其中,在回望雷锋日记当中很遥远的有关“幸福”的话语的同时,彰显并反思了当代人的幸福感。节目中融入了电影、诗歌、音乐等多门艺术,以有力的事实和平实的感悟来印证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并不是一句高不可攀的口号,如今,它已深深融入了社会成员认真负责、孜孜敬业的工作劳动中,融化于社会成员充满奉献与爱心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的场景转换,让听众体味到时代的“幸福感”。荣获第十届“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二等奖的综艺节目《英雄的土地》,抛出了“何谓英雄”这个话题,从中国历史入手,借助影视片断、诗歌古文名篇、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由古贯今地探讨英雄的概念,介绍了中国文化中对英雄的理解。在列举那些领一时风骚的大英雄的同时,将目光瞄向中国大地,传递了现今“身边有英雄、处处见英雄、英雄之气蕴含在每个人胸中”的现实意义。

三、文学类节目——咀嚼内容挖掘作品深度

文学类节目是广播文艺的老牌节目,一般以文学作品欣赏、评析,作者评介和原创文学节目等形态出现。它在广播文艺体系和听众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天津文艺广播认为,广播文学节目的创作者除了要有敏锐的文字鉴赏力和领悟力,还必须树立一种理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彰显文学作品的魅力,给予听众以某种启迪。广播线性传播的特点,注重口语化的特点,决定了广播文艺作品的文字必须自然简洁。巴金先生曾经说过,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是文学和人的一致。这种说法特别适合广播文学作品,广播文学作品不能在听众面前卖弄文字技巧,而是要用浅显的语言去挖掘文学作品内容的深度,让听众意识到作品文字的美不胜收和作品思想的无比深邃。为此,天津文艺广播提出,要用“咀嚼”的态度,引领听众体味作品的深度美。

比如,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二等奖的文学节目《想和天使说说话》。节目中云集了多位为人父母或怀着“赤子之心”的作家写作的关于孩子的作品,通过合理的串联,主创用他们的文字,将生命的美好、命运的风浪用最纯净的语言和最精彩的故事娓娓道来,让听众在聆听时彷佛从日常的喧嚣回到了只闻天籁的“人之初”,重新温习了希望和梦想的意义,最后点出主题“关照孩子,就是关照心灵,关照心灵,就是关照我们自己”。节目风格清新唯美,温馨感人。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的文学节目《纵横放逸尺牍中 别样家书别样情》引领听众细品了中外历史上的代表性的家书——名人的家书,裹挟着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历史扑面而来;普通人的家书,语言平实柔肠百转。节目解读简练入情,恰到好处的音乐穿梭于字里行间,既赋予了家书这种“最温柔的艺术”的流动美,又让听者感受到文字力量之外的音乐意境,令人回味绵长。

nlc202309011319

四、音乐娱乐类节目——行走在优雅和通俗间

有业内人士说,“未来广播将90%是音乐,10%是语言”“娱乐类节目就像媒体的翅膀,没有它,可以行走,但决不会飞翔”。这些说法,强调了音乐娱乐类节目在广播节目中的重要性。但是天津文艺广播认为,音乐娱乐类节目应该“行走于优雅和通俗间”更为合理,更有生命力。天津文艺广播从来没有因为音乐娱乐类节目的性质,而放松对这类节目的要求,相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讲求节目娱乐性的同时,也要求节目要有较高的美誉度。

天津文艺广播的音乐娱乐类节目喜欢推陈出新,希望用音乐和娱乐节目更多地关照听众的内心世界,而不在于追求听众浅层次的愉悦和认同。天津电台的音乐娱乐类节目的形式不断创新,而在“优雅和通俗间行走”的定位却始终没有改变,雅俗共赏、哀而不伤的节目风格既显示了天津文艺广播作为主流媒体的品位,也成功地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欣赏品味的受众的关注,取得了良好的收听效果。

比如,荣获第九届“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一等奖的音乐节目《弦音雅韵通人心》。它的节目内容是介绍中国民族乐器,专业性比较强。为了增加节目可听性,主创人员采用拟人化手法,将十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乐器,描绘成为不同性格的人物,用不同的人物形象阐释这些乐器迥异的特征,从而让听众感受到——和自己相遇的不是一件件冰冷、无生命的乐器,而是一位位鲜活的“知心”朋友。主创人员将自己的灵犀印入乐器之中,使种类繁多的乐器有了生命,有了千姿百态的人的性格。节目风格清新隽永,如诗如画、雅俗共赏。荣获2009年度“广播创优娱乐节目”一等奖的娱乐节目《幻想奥运》更是天津文艺广播年轻的编辑和主持人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来的一档“笑点极多”的优秀节目。主创人员借助多种传统艺术手段,利用幽默的语言、夸张的情节来吸引听众,将多位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或神话人物化身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的选手——项羽参加举重比赛、孙悟空参加田径比赛、武松参加拳击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他们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来解说:以河南豫剧来介绍花木兰,以山东快书介绍武松。他们又加进了多种现场音效,使得节目在轻松逗趣的同时,又显得紧张热烈。

天津文艺广播之所以能够获得众多的国家级荣誉,根本原因是队伍“能打硬仗”。天津文艺广播不单拥有诸多功底扎实的编辑,还有充满活力、业务过硬的播音主持人才,并且他们当中的很多人是集编播、制作于一身的“多面手”。天津文艺广播的王连生、张庆长、息国玲等前辈,在全国广电戏曲曲艺领域的名头都是“响当当”的。他们是天津广播宝贵的人才基石,一直在悉心培养天津文艺广播的接班人。现在,天津文艺广播的中青年人才中坚力量的作用已经逐渐凸显,涌现了很多优秀的复合型主持人。

荣获第九届“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音乐主持人奖的浩然和第十一届“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十佳音乐主持人奖的高明祎,都是复合型的主持人。浩然的代表作《音乐盛宴》荣获了第八届“中国广播文艺专家奖”娱乐节目一等奖。他别出心裁将演奏的舞台,变成了一队新人的“结婚典礼现场”,让所有观众都做了“证婚人”。他在整场“婚礼”中运用剧场化的演绎风格,以婚礼现场的多个身份出现,使婚礼现场中西合璧、火爆热烈、欢笑不断、“包袱”连连。同样,在高明祎的代表作《青葱岁月草原情》中,他集编辑、记者、主持于一身。经过精心策划和大量前期采访准备,高明祎将这期采访天津草原情合唱团的节目做得丰满动人。他以音乐为主线,以层层递进的情感节奏,引出合唱团成员富于感染力的讲述,再加上他娴熟地现场互动技巧,他搭建了一个立体的主持人、嘉宾、听众的三方平台。

“精办节目,提高品位”一直是天津文艺广播的追求。目前,广播的发展已经进入分众化、对象化的类型化频率阶段,天津文艺广播在重视类型化的同时,也将打造更立体和时尚的广播,以展现广播宽广的气度和多姿的魅力。

结合电视文艺主旋律打造艺术精品 篇4

“流淌的歌声”是武汉广播电视台于2006年创办的一个电视文艺活动。八年来, 一直立足社会, 扎根民间, 通过歌手演唱比赛和文艺晚会等形式, 吸引了国内数万名选手参赛和演出, 受到电视观众的广泛关注。“流淌的歌声”因其宽阔的辐射面, 广泛的参与度, 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成为湖北及武汉地区有口皆碑的电视文艺活动品牌。

2013年, 第22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武汉举行, 这既是中国电影界一年一度的艺术盛会, 也是武汉谋划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一大举措, 更是武汉市委、市政府为武汉人民群众筹办的一份文化盛宴。借此契机, 第六届“流淌的歌声”电视文艺活动, 为电影节造势助威, 发挥市民踊跃参与、社会关注聚焦的优质平台效能, 举办“电影之歌”主题活动。活动以中外电影歌曲为题材, 吸引社会大众广泛参与, 让广大市民在歌声中激荡情怀, 在光影里找寻记忆, 增添生活正能量。

电影之歌———第六届“流淌的歌声”电视文艺活动, 6月5日在汉口江滩露天电影放映场启动。整个活动历时四个月, 分报名、海选、晋级赛、决赛、音乐盛典等阶段进行。在海选阶段, 近千名选手分别在常青花园、爱家国际华城、西北湖广场等社区、广场等地献歌比拼。当时, 正值武汉的夏天, 酷暑都无法阻挡武汉乃至湖北的音乐爱好者的脚步。每场海选, 都吸引了数千名街坊邻居现场观摩, 在消夏纳凉的同时, 尽情享受电视文艺工作者文化亲民、文化惠民带来的音乐大餐。经过晋级赛和决赛, 操奕恒、陶奕江、陈玥等选手脱颖而出, 占得鳌头。

作为电影之歌———第六届“流淌的歌声”电视文艺活动的重要环节和结尾高潮, 我们创作团队精心策划了一场“碧桂园之夜·电影之歌———第六届“流淌的歌声”音乐盛典”, 晚会时长130分钟, 晚会的形式新颖独特, 浓情演唱、燃情舞蹈、特色舞美、精彩视频、炫目灯光等多种艺术形式交相辉映, 力求唯美、大气, 引人入胜。在厉行节俭的前提下, 走百姓路线, 我们选择了在碧桂园小区内酒店广场举行, 倡导大众参与, 注重节目品质, 追求艺术水准, 强化社会效益。

“碧桂园之夜·音乐盛典”没有搭建豪华舞美, 而是巧妙利用了碧桂园·生态城希尔顿酒店的楼体、下沉广场、瀑布、喷泉、假山、树木、植被、台阶等自然景观, 有机构成天然整体舞美, 通过区域合理布局、灯光创意造型, 营造出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纵深通透、景致多变的室外露天舞台效果。虽然属于低成本运作, 整个舞美既有整体的恢宏壮观, 也有局部的深情温婉, 与高端大气上档次迥异, 实现了低价高质有内涵的舞美追求。

“碧桂园之夜·音乐盛典”的演员全部来自武汉本土, 由王丹萍、陈春茸、胡承忠、吴姿霖、谭赟等歌手, 董研峰、操奕恒、陶奕江、陈玥等历届“流淌的歌声”优秀选手, 徐沛、张中秋、留扬、啸天等武汉广电主持人构成, 演员阵容接地气, 耳目一新, 得到观众的认可和赞许。

“碧桂园之夜·音乐盛典”上演了《红星照我去战斗》、《渔家姑娘在海边》、《妈妈留给我一首歌》、《甜蜜蜜》、《那些年》、《红莓花儿开》、《草帽歌》、《如果爱》、《那些年》、《光阴的故事》等三十多首中外经典电影歌曲。这些歌曲, 具有独特音乐气质, 老百姓耳熟能详, 通过演员深情款款的演绎, 唤起了观众的时光记忆, 引发了情感共鸣, 亲切感人, 扣人心弦。

“碧桂园之夜·音乐盛典”破除了以往主持人串场的传统模式, “角色演员”在不同场景、不同区域, 深情动人的进行“情景讲述”, 或怀念一段电影往事, 或分享一段电影经历, 或秀上一段经典台词, 或抒发一点人生感悟, 这些“电影故事”、“电影情结”、“电影心得”, 把观众带进了抚摸记忆、心驰神迷的电影怀想之中。

晚会的结尾独特别致, 全体演员、工作人员和现场观众集体演唱了《中国合伙人》的主题曲《光阴的故事》, 以“演唱会结尾”的新颖形式, 以全场激情互动的方式, 把晚会引向沸点。

整台晚会, 独唱、对唱、重唱、大合唱与情景讲述、燃情舞蹈、特色舞美、精彩视频、炫目灯光等多种艺术形式交相辉映, 这台具有视听力度、情感厚度和艺术高度的精品晚会, 温暖了观众的情怀, 带给市民轻松愉悦、高雅蕴藉的艺术享受。

文艺精品 篇5

(2016年4月1日)

为深入贯彻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推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力作,下大力气扭转我市文艺创作既缺“高原”更缺“高峰”问题,结合巴彦淖尔实际,决定在“十三五”期间组织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特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创作生产优秀作品、推出优秀文艺人才为中心环节,以项目支持为载体,努力推出一批具有较高水准、较强影响力的文艺精品,推动巴彦淖尔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二、工程目标

《文艺精品创作工程》以会员为基础,以相关艺术门类为板块,以相关协会和旗县区文联为具体组织者,以自愿参与、扶持重点、精心推出为总理念,旨在创作推出一批具有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文化气派的文艺精品佳作,并实现这些作品与社会需求的基本对接,不断扩大作品的影响。

三、作品入选条件

1.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化深厚底蕴的作品; 2.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梦、中国精神丰富内涵的作品;

3.具有“放歌巴彦淖尔、书写百姓”情怀,生活气息浓烈,正能量充足的作品;

4.具有厚重历史感、现实感、时代感,攀登“高峰”意识强烈的作品;

5.具有浓厚地域气息,有鲜明的“民族文化”、“河套文化”人文情怀的作品;

6.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思维新颖、创意独到的作品; 7.符合各门类其他细化条件的作品。

四、工作内容

根据文学艺术门类的不同和繁简有别,制定各门类单位创作基本指标和资金扶持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地扶持文学、舞台剧、影视剧微电影、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民间艺术作品的创作,促进各文学艺术门类繁荣。

——文学创作。重点扶持1 5万字以上中长篇小说、中长篇纪实文学、中长篇报告文学、中长篇散文、中长篇叙事诗或专题系列组诗、儿童文学、中长篇幅网络文学等5—10部蒙汉文作品。

——舞台剧创作。重点扶持“二人台”、“蛮汉调”、“爬山调”、“山曲儿”、多幕蒙古剧、多幕话剧、多幕音乐剧蒙汉文剧本2—3部,不断提升现实题材、民族题材剧本创作。

——舞蹈创作。重点扶持独舞、双人舞、群舞等舞蹈作品2—3部,加强蒙古舞创作,进一步打造蒙古舞品牌。

——音乐创作。重点扶持草原文化、河套文化气蕴深厚、具有推广与流行潜质的歌曲作品5首左右,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争取部分歌曲广泛传唱。

——影视剧作品。重点扶持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各类蒙汉文微电影剧本1—2部,卡通动漫片等蒙汉文剧本2—3部。

——曲艺作品。重点扶持可推广、复制的蒙汉曲艺作品2—3部。

——美术、书法、摄影作品。重点扶持能够代表巴彦淖尔水准,并具有收藏潜质的各类美术作品20一25幅、蒙汉文书法作品40一50幅、摄影作品50-100幅。

——民间艺术作品。在所属民间艺术门类中,每年选择扶持可推介并具有市场需求的一个艺术门类8—10件作品。

五、工作方式

《文艺精品创作工程》由巴彦淖尔文联组织实施。文联相关文艺家协会为本门类创作工程具体实施单位,在文联领导下开展工作。由相关文艺家协会根据本方案制定实施精品创作工程的作品征集、作者申报、专家评选办法,并下发至直属机关会员和各旗县区文联,再由旗县区文联下发至相关文艺家协会组织。由旗县文联逐级将申报作品按艺术门类汇总报送相关文艺家协会,由巴彦淖尔各文艺家协会在文联分管领导指导下按

征集、评选办法组织专家评选出当重点扶持作品,并报文联审定。经市文联确定的作品即为当被扶持的重点作品,由文联按一定扶持额度给予扶持资金。

(一)作品入选后,相关文艺家协会协同旗县区文联对作品创作进行全程管理,直至创作完成。

(二)为体现文艺理论评论在创作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相关文艺家协会和旗县区文联对入选作品要进行专业指导,确保将理论、评论的作用发挥在创作过程中。

(三)专业指导可按一对一指导、专家组指导、研评会指导等多种灵活有效的形式进行,力争将每年入选的作品打造成当年本门类精品佳作。

(四)根据管辖职责,文联相关文艺家协会主要负责对直属机关作家、艺术家入选作品进行指导,各旗县区文联选送并入选的作品则由各旗县区文联负责指导。

(五)除文字量较大的作品外,其他入选作品须在当完成。

六、成果发布及推介

为缩短个体作品与社会需求间的距离,努力推动作品与需求的对接,本工程对入选作品按门类组织专家,邀请媒体及社会需求有关方面进行专题发布,力争实现作品与需求的互动。

由文联分管领导负责组织各自分管艺术门类作品的发布与推介工作。

七、工作要求

本工程是创新性综合工程,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和改进,以使其更加符合文联的工作职责,更加适应文学艺术创作的新形态,为此:

1.承担组织任务的各文艺家协会、旗县区文联对创作管理、专业指导工作做好记录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

2.自召开成果发布会开始,文联组联部对发布过程、需求反应等进行全程记录,每年形成一本图文总结资料;

3.发布会结束后,召开总结会,盘点得失,谋划下工程工作;

4.充分利用自媒体作用,尤其利用文联网站做好宣传工作。

八、2016主要工作计划

今年拟按工程内容安排,重点做好文学、书法、美术、微电影剧本、曲艺剧本、民间艺术作品的扶持,同时加大对扶持作品的发布及推介力度,努力实现文艺作品与社会需求的基本对接和良性互动。根据门类作品及社会需求的不同,发布推介分别按如下形式进行。

(一)文学作品

1.由作家协会筹办,在适当场所进行;

2.邀请自治区、市级文学传统媒体、新闻媒体、文学网络媒体参加;

3.邀请1家自治区级出版社和大型文学刊物,编辑人员和相关出版社及杂志社编辑人员参加;

4.由作者向与会人员介绍自己的作品,由筹办单位或指导

专家对作品进行点评推介;

5.有用稿意向的出版社、杂志社与作者接洽。(二)书法作品

1.由书法家协会筹办,在适当场所进行; 2.邀请市内外有关专家及媒体参加;

3.邀请具有收藏、展示、宣传推介能力的单位、企业、展览馆、博物馆、文化传媒公司及个人等参加;

4.由作者向与会人员介绍自己的作品,由筹办单位或指导专家对作品进行点评推介;

5.有使用意向的单位与作者接洽。(三)美术作品

1.由美术家协会筹办,在适当场所进行; 2.邀请市内外有关专家及媒体参加;

3.邀请具有收藏、展示、宣传推介能力的单位、企业、展览馆、博物馆、文化传媒公司及个人等参加;

4.由作者向与会人员介绍自己的作品,由筹办单位或指导专家对作品进行点评推介;

5.有使用意向的单位与作者接洽。

(四)曲艺作品

1.由戏剧曲艺家协会筹办,在适当场所进行; 2.邀请自治区曲艺家协会、市内相关媒体参加; 3.邀请市内有曲艺作品需求的演艺单位、播出部门、俱乐部及个人参加;

4.由作者向与会人员介绍自己的作品,由筹办单位或指导专家对作品进行点评推介;

5.有使用、演出意向者与作者接洽。(五)微电影作品

1.由广播影视家协会筹办,在适当场所进行; 2.邀请市内各相关媒体参加;

3.邀请具有拍摄能力的制片公司、制片人、影视单位、导演、投资人及市内相关单位负责人等参加;

4.由作者向与会人员介绍自己的作品,由筹办单位或指导专家对作品进行点评推介;

5.有拍摄意向的单位及个人与作者接洽。(六)民间艺术作品

1.由民间艺术家协会筹办,在适当场所进行; 2.邀请自治区民协、网络媒体及市内相关媒体参加; 3.邀请若干收藏、经营、推广有关民间艺术作品的公司及个人参加;

4.由作者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由筹办单位或指导专家对作品进行点评推介;

5.有收藏、经营、推广意向者与作者接洽。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上一篇:人才下一篇:光明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