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讲义(精选8篇)
黑龙江大学讲义 篇1
武汉大学传播学讲义精华
第一编(1-2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 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3)施拉姆
4)郭庆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共享说)信息的共享。(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二.传播与信息1.信息的定义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见大纲)信息分类: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3.信息的获取与传递编码:译码:讯息与信息:形成与内容的关系,决定作用是内容而非形式译码使信息从一份讯息中“提炼”出来。
4.信息源与信息量信息的元素——信码的集合称叫信息源 信息量:测量信息大小的量。和概率成反比。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人类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极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传播障碍: 传播隔阂:
(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3.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4.传播学的任务
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第二编(第3章)传播中符号、意义及象征性社会互动 社会信息包括符号和意义 一.符号 二.符号的分类 信号和象征符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 三.符号的基本功能: 四.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1.意义:
2.符号本身的意义及分类:
3.传播过程中-符号的意义(2所讨论的是符号本身的意义)五.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行为、象征性社会互动、象征性文化)1.象征行为:
2.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问题---考察以象征符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3.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 4.象征性社会互动: 5.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第三编(第4章)人类传播的过程的模式 一. 从传播过程考察传播模式(内部)引: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1)拉斯韦尔5W模式(2)香农--韦弗模式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1)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2)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3)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4)丹斯模式
(5)纽科姆ABX模式及其平衡模式和互向模式。ABX局限性,把趋向一致视做传播的主要原因和效果。
风筝互相模式:不在认为信息纯粹由信源提供,而是多方面的综合。
(6)韦斯特利和麦克莱恩模式:传播与反馈可以是有目的,也可以是无目的。结:传播过程的特点:
二.从社会系统角度考察传播结构 1.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学角度)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从社会心理学角度)3.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宏观过程研究)第四编(第5章)人内传播 一.人内传播 1.定义:
2.人内传播的环节及特点(唯物主义认为:人内传播是人的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3.人内传播的互动性:(从社会心理过程方面来讲,人内传播具有社会互动性和互动机制)(1)人内传播有双向互动性:(2)米德的“主我客我”理论(3)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4.人内传播的一种形式——内省式思考(1)分类
(2)a内.省式思考只有当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无法判断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才会活跃起来。
b.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而是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与周围的他人有着密切的联系。
c.内省式思考过程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
(3)内省式思考的特点也是人内传播的特点。第五编(第5章)人际传播 一.人际传播 1.定义:
2.人际传播的动机:(1)获取信息
(2)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3)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也是个人从事人际传播活动的一个基本动机。(4)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a.客观的自我认知是使个人能力得到恰当发挥的前提。b.库利“镜中我”1909《社会组织》 <1>镜中我:
<2> 与他人的联系包括三方面: <3>库利认为: 3.人际传播的特点 4.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关于人际传播社会功能的研究领域:
(1)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的作用(如镜中我、主我、客我、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2)对大众传播效果的影响。(意见领袖、两级传播、创新-普及)5.人际传播与自我表达
第五编(第6章)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
一、群体传播 1.群体: 2.群体的特征: 3.群体的分类:
4.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正面功能 负面功能
5.群体传播与内部机制:(1)群体传播:
(2)群体传播对群体意识形成的影响:(群体意识是群体信息在群体传播和互动中形成的)(3)群体规范(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对群体传播的影响:(4)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在传播过程中,群体对个体的影响)6.集合行为中的传播机制:(非常态的群体行为)(1)集合行为:
(2)集合现象发生的条件:
信息传播贯穿集合行为的始终,只不过受到一些特殊传播机制的制约。(3)集合行为的几种类型(特殊的传播机制)二.组织传播 1.组织:
2.组织的结构特点: 3.组织传播及其重要功能: 4.组织传播的过程与机制
(1)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体现了“组织人”的特点(2)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体现了“社会人”的特点(3)组织内传播的媒体形式: 5.组织外传播及其形态:(1)组织的信息输入(2)组织的信息输出: 第六编(第7章)大众传播概论
一.大众传播:(定义、特点、社会功能)1.定义:
2.大众传播的特点: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2)赖特的四功能说:
(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4)拉扎斯菲尔德和莫顿的功能观:
二、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三、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
1.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接触大众传媒,是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
2.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两种观点: 3.大众传播对人及环境的影响(1)人与环境互动过程发生了变化(2)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 a.信息环境
b.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 c.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d.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1> 拟态环境:
2>“信息环境的环境化”,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的行为,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机制。
大众传播是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信息系统,但控制的性质和方向不完全去决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更为复杂的社会机制和条件。
第七编(第8章)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一.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传播制度: 2.对媒介的控制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机制(4)深层的控制:潜网。(别处补充)
二、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1.极权制度下的媒介规范
2.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3.社会责任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4..民主参与理论:(资本主义制度下)5.苏联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的理论: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规范理论:
7.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第八编(第9章)传播媒介
第一部分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1、2、3)
一、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1)媒介即讯息:
(2)媒介--人的延伸(媒介的功能)一种思辨推论(3)“热媒介”与冷媒介
(4)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与局限性: 2.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包括1.媒介内容的影响:拟态环境等。2.媒介形式或工具的特性:本部分介绍)(1)“电视人”和“容器人” 媒介依存症:
(2)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3.新媒介发展趋势及其冲击:(1)新媒介:(2)新媒介的特点(3)新媒介的意义:
(4)防止幼稚的电子乌托邦思想 总结:
媒介技术或工具是中性的他们本身并不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善”或“社会恶”。媒介技术是由人创造的重要的 是人如何使用,利用它来传播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因此,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并不取决于媒介的技术或形式特性,而且取决于掌握和运作它的人和社会组织,取决于它们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内容。第二部分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4)
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1.传播者和大众传媒:(1)传播者:(2)大众传媒:(3)大众传媒的特点: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1)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2)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3)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4)公共性与公益性(制约因素)3.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
(1)把关理论: 库尔特.卢因 第一次提出《人际关系》(2)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3)把关的实质
“把关”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第九编(第十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一.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作为大众的受众)受众
1.大众社会理论: 2.大众的主要特点: 3.大众传播受众的主要特征:
4.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了解即可)(1)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西班牙,奥特伽 《大众的造反》(2)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批判:匈牙利,曼海姆(3)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4)大众社会理论的评价:(5)大众社会成立的六个条件:
(6)大众社会理论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主要提示了:(作为大众的)受众的被动性> 拷贝支配”的社会
二、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三、作为市场的受众:
四、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1)传播权:(2)知晓权:(3)传媒接近权:
五、“使用与满足”----一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微观的)1.使用与满足(定义)2.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
3.制约受众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 4.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六、关于受众的一些基本理论:(1)枪弹论(中弹即倒的受众):(2)个人差异论(有限效果论之一)(3)社会类别论(有限效果论之二)(4)社会关系论(有限效果论之三)(5)文化规范论:如:议程设置 第十编(第11、12章)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部分:概论 1.传播效果的含义: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3.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4.传播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5.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 第二部分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1.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40年代-60年代)
主要研究领域是: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论> 说服与效果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适度效果论> 传播流研究三部曲
有限效果论的五项一般定理:(根据传播流研究总结,提出)3.“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40-60年代的又一研究领域)4.使用与满足研究,从受众的角度考虑效果,<适度效果论> 5.70年代以来的宏观效果研究
第三部分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及制约因素(从传播过程本身研究,微观)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1)信源的可信性效果 霍夫兰(2)休眠效果
(3)传播主体的动机与效果 2.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1)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霍夫兰)“美国对日本的战争还要持续多久”(2)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贾尼斯)(3)明示结论与不下结论(霍夫兰、曼得尔)(4)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哈特曼)(5)警钟效果(恐惧诉求)(6)先说后说
3.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1)意见领袖的作用
(2)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考察群体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的视角:(3)受传者的个性和传播效果 第四部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 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
一.议程设置 麦库姆斯 D.L肖 1972 《舆论季刊》 《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1.内容:
2.议程设置理论的特点: 3.议程设置的作用机制: 4.议程设置的不同类型: 5.不同媒体的议程设置特点: 6.议程设置与受众属性的关系: 7.议程设置理论的意义 8.议程设置理论的不足 9.与议程设置相关的研究: “拟态环境” “环境监测功能”
报刊在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想”时并不成功,但在告诉人们“想什么”方面,却是惊人成功的。不过将大会传播的环境认知影响明确概括为“议程设置功能”并进行实证考察的是麦库姆斯和D.L肖 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与受众的议程认知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
一.沉默的螺旋 诺依曼 1974 《传播学刊》 1980《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 1.沉默的螺旋假说:
(1)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2.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影响的因素:
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几个要点: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4.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1)舆论观
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2)效果观
5.对沉默的螺旋的理论的研究和评价:(不同观点)6.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意义:
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养理论
传媒对人们的现实具有什么影响?如何发生?传媒在提示“现实”之际有什么倾向性? 一. 现代社会人们与三种现实发生密切联系:
二、培养理论:(培养分析、教化分析、涵化分析)1.背景: 2.着眼点: 3.培养分析:
4.“培养分析”理论 关于社会与传播的基本观点:
三、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1.制度分析: 2.讯息系统分析
3.培养分析:是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目的:考察大众传媒的特定倾向所造成的社会结果。
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 “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于潜移默化中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一、知沟理论: 1.背景: 2.内容: 3.知沟假说:
造成知沟扩大的原因: 4.上限效果假说: 5.信息沟理论:
知沟理论以及它的反命题“上限效果”假说,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社会中阶层分化问题的重视。6.信息沟、知沟的应用研究领域: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 地区开发和社会发展研究(1)普及研究:
(2)地区开发与社会发展的研究重点: 7.缩小“知沟”的具体对策:
第十一编(第13章)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第一部分: 1.国际传播
(1)国际传播的基本主体:(2)国际传播与国家和民族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具有很强的政治性。2.全球传播:
关于全球传播的几个研究领域:
3.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全球传播的前提条件是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全球信息传播系统的形成,对人类世界的影响: 4.现代性和全球化的相互关系 第二部分世界信息传播秩序
1.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现状:---信息的生产和流通失衡状况 2.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 背景:
第一阶段:《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发表《大众传媒宣言》 第二阶段 1978《大众传媒宣言》--1980“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 第三阶段 从美英推出到现在教科文组织财政发生困难作出让步 第三部分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重要课题 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的核心是如何看待信息的自由流通问题。1.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 2.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1)信息主权:(2)信息主权产生的背景: 3.文化帝国主义(1)背景:
(2)文化帝国主义研究: 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帝国主义特点:
媒介帝国主义研究关注的两个现实问题
第I部分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 一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传播学研究发端于30—40年代的美国,至50 年代形成自己的体系,我国的研究始于80年代。二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 1. 经验学派 2. 批判学派 传播学界的五大先驱(1)拉斯韦尔:五W模式
(2)拉扎斯菲尔德:意见领袖、二级传播、固定样本法、有限效果论(3)卢因:守门人
(4)霍夫兰:个人差异论、军队(5)施拉姆:开山鼻祖、传播模式 第II部分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一 调查研究 1. 类型 2. 基本过程 二 抽样调查法 1. 随机抽样技术(1)简单随机抽样(2)系统抽样(3)分层抽样(4)多级抽样 2. 问卷设计(1)构成
(2)问卷制作的一般原则(3)问题的回答方式 三 内容分析法 1. 定义和特点 2. 课题和用途 3. 程序和技术(1)分析对象的选定(2)内容的解析操作(3)量化表示的方法 四 控制实验法 1. 用途
2. 基本程序和技术
(1)内容分析法:材料易获取、费用较低(2)社会调查法:民意调查、民意测验
(3)实验分析法(控制实验法):多用于传播对象对传播内容的反应。不一定可靠刺激因素的设计与现实不一致
黑龙江大学讲义 篇2
行政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 教授5人, 副教授3人;拥有博士学位6人, 在读博士4人;博士生导师3人, 硕士生导师8人。目前, 行政管理专业已形成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公共行政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与领导学、行政技术与行政实务为代表的四个稳定的教学与科研方向。其中, 公共行政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以何颖教授为代表的行政哲学研究在学界具有良好的影响。近几年来, 专业成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其中在《中国行政管理》、《政治学研究》等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承担各类科研课题达50余项, 科研经费150余万元, 其中, 主持并承担国家社科规划项目4项, 主持教育部项目2项;行政管理专业已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省级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40余部;专业研究成果获得各类奖励50余项。
在质量工程建设中, 专业学术带头人何颖教授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 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行政组织学和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等四门课程先后获得省级精品课程称号, 行政管理核心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有4人5次先后获得黑龙江大学优秀教学质量奖, 多项教研成果获省、校级奖励。
黑龙江大学讲义 篇3
[关键词] 讲义 出版 大学 中文学科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4-0099-07
民国时期,出版与教育的联系非常密切,出版社不仅为新式教育提供教学用书,还参与教育实践,为新式教育理念的传播提供了重要途径。迅速发展壮大的新式教育又滋养了整个出版行业,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重要出版机构的发展都离不开学校教育的支撑。在高等教育层面,很多教员都与出版机构有密切合作,出版学术专著、担任期刊撰稿人、兼任出版机构编审,是比较常见的几种形式,也有大学与出版机构合作出版学术丛书、合办学术刊物等其他形式。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至三十年代末,大学教员纷纷将个人著作交由出版机构出版,其中多数为其授课讲义,这就形成了我国近代出版史上非常独特的讲义集中出版现象。
民国大学,教员授课一般都会编发讲义,经过民初十余年的发展,各大学、各学科都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授课讲义,其中不乏具学科开创性或奠基性意义的作品。虽然当时仅限于校内印发,但其内容已经过教学实践的反复考验和作者多次打磨,其形态也随着大学出版部多次内部印行日臻规范和完善。这就使大学讲义成为最具学术著作潜质的文本。一旦时机成熟,它们就会破土而出,由校内印发的“准出版”形态转为正式出版;多种学术出版物因此诞生。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至抗战爆发前,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积累了十余年的大学讲义以多种形式不约而同地出版问世,形成一轮讲义出版高潮,而中文学科讲义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此,以考察中文学科(包括文学、语言学、文献学等)为重点,旁及其他文科类学科的讲义出版情况,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对这一独特出版现象及其内部机制有所了解,同时也可从一个新的角度考察民国出版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呈现现代出版业对我国现代学科及高等教育的基础累积和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1 拉开讲义出版的序幕:分校初版的“××大学丛书”
民国初年,大学讲义出版的情况已然存在,只是比较分散,数量也相对有限。以中文学科为例,比较早的有姚永朴在北京大学讲授“文学研究”的课程讲义《文学研究法》,1916年由商务印书馆刻印出版;陈柱尊在南洋大学讲授“庄子文”的课程讲义《庄子内学篇》,1916年由中国学术通论出版社出版;龚道耕在成都高等师范学校讲授“中国文学史”的课程讲义《中国文学史略论》,1919年由成都某出版社出版。至1918年,商务印书馆开始已与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出版“××大学丛书”——丛书冠以诸大学名称,书目由高校选定推荐,经商务印书馆审核即可出版。这为讲义摆脱零散刊行的状况提供了契机,也为大学讲义集中面世拉开了序幕。
商务印书馆1918年的大事记中有这样的记载:“10月 尚志学会丛书开始出版。此为本馆印行学术丛书之始。嗣后续出者有:北京大学,南京高师,武昌高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武汉大学,大同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师大,厦门大学,上海美专,国立音专的学校丛书。”[1]从笔者掌握的资料看,最早的大学丛书是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大学合作出版的《北京大学丛书》。张元济年谱1918年7月9日记述:“后又参加《北京大学丛书》编译茶话会,到会者有蔡元培、夏元瑮、陈独秀、王长信、胡适、章士钊。会上已成三书稿:《人类学》(陈映璜)、《心理学大纲》(陈大齐)、《欧洲文学史》(周作人)。详商版式、字体等出版事宜。”[2]1920年胡适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提高和普及》的演讲,其中提到“大学丛书出了两年,到现在也只出了五大本。后来我们想,著书的人没有,勉强找几个翻译人,总该还有。所以我们上半年弄了一个《世界丛书》,不想我十个月的经验结果,各处寄来的稿子虽有一百多种,至今却只有一种真值得出版”[3]。
由上述材料可见,《北京大学丛书》作为第一部大学丛书,其书稿征集情况并不理想,到1920年也只有五部,新增两部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和梁漱溟的《印度哲学概论》。这五部中,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就是由在北大国文系的讲义整理而成,他回忆说,因在北大开设“欧洲文学史”“希腊罗马文学史”两课,每周需写讲义二十张,经鲁迅添改后交学校油印备用,“这样经过一年的光阴,计草成希腊文学要略一卷,罗马一卷,欧洲中古至十八世纪一卷,合成一册《欧洲文学史》,作为《北京大学丛书》之三,由商务印书馆出版”[4]。究其实,《北京大学丛书》出版的五部著作全部来自授课讲义:梁漱溟的《印度哲学概论》序言第一句即“兹番《印度哲学讲义》与他方讲印度哲学书籍暨上次讲义之编制均不同”[5];蔡元培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所作序言中说:“先生到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几满一年。此一年的短时期中,成了这一编《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可算是心灵手敏了。”[6];陈大齐在其晚年自述中称“《心理学大纲》为《北京大学丛书》之一,商务印书馆出版。本书系就讲义修订而成,以介绍当时心理学知识为主……”[7]。1920年后,《北京大学丛书》又陆续出版了张慰慈《政治学大纲》(1923)、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1923)、高一涵《欧洲政治思想史(上)》(1924)、陈士璋《定性分析》(1924)等著作。
关于《北京大学丛书》与讲义的关系,1924年《清华丛书》编委会作了这样的概括:“目前甚嚣尘上之《北大丛书》,均系其校中讲义所集成。”[8]北京大学将讲义作为本校丛书出版的做法,为讲义稿本转化为学术著作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为很多高校所采纳。《清华丛书之具体办法》中,即将学生毕业论著、各科讲义以及留美回国同学论著作为丛书最主要的三种来源,认为清华之讲义“现虽未备,但自编讲义者亦复不少,苟校中每年选其备者印之,亦未必见弱于北大之丛书。如现校中民国史讲义均一时不可多得之作,印之成书,必能受社会之欢迎也”[9]。
nlc202309051407
随后出版的各大学丛书中也多将本校授课讲义列入其中,就中文学科来看,《东南大学丛书》中有陈钟凡训诂学讲义《古书校读法》、顾实文字学讲义《中国文字学》、目录学讲义《汉书艺文志讲疏》等;《武汉大学丛书》中有刘赜音韵学讲义《声韵学表解》;《北京师范大学丛书》中有黎锦熙《国语文法讲义》;《中央大学丛书》中有吴梅曲选课讲义《曲选》等。
《北京大学丛书》的出版奠定了讲义出版的一种范式,也拉开了各大学丛书出版的序幕,彼时高等教育界由此形成大学丛书出版之风气。当时“国内各大学教授专著杀青付梓,积有种数后,校方往往即冠以校名,名曰某大学丛书,如北大、北师大、东大、南开大学、中大、北高师、南高师、大同大学、武汉大学等等,夥颐至不胜数”[10]。大学丛书之风几乎贯穿整个民国时期,这为民国时期很多大学讲义的面世提供了便利条件。1947年厦门大学出版了该校的大学丛书,其中第一部林庚《中国文学史》的前三章底稿即是林庚1941年在厦门大学讲授文学史时印发的课程讲义。
以《北京大学丛书》为肇始的各大学丛书,旨在加强学术建设、交流,展示本校教师的学术成果,进而体现该校之学科实力。因此,被选入丛书出版的一定是当时该校最优秀的成果,这无形中将讲义在出版领域作了区分。换句话说,对同时期的授课讲义,考察其出版情况,即可判断该讲义彼时在学校和学科中的认可度。以北京大学为例,在《北京大学丛书》出版之时,刘半农文法课讲义《中国文法通论》、刘师培的《中古文学史讲义》业已编写完成,但都未能收入丛书出版,分别于1919年和1920年由北京大学出版部公开出版(虽然刘著后来被公认为学术名著),而陈汉章讲授尔雅和说文课的讲义连正式出版的机会都没有获得,一直处于校内印行的状态。由此可以看到讲义在出版过程中产生的差异。各大学丛书只是其中比较早的一种出版形式,作为一校学科实力的代表,丛书书目必然经历严格筛选,其数量注定不会很多,以此途径出版的中文学科讲义相应也比较有限。基本情况可见下表。
表1 民国各“大学丛书”收录中文学科讲义述例表[11]
2 有规模而未完全实现的教科书宏愿:作为大学用书出版的授课讲义
1931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名为“大学丛书”的出版计划。这一计划是在以蔡元培为首的教育界极力倡导“教科书国化”的背景下酝酿产生的。王云五设想借助大学“教科书国化”的浪潮,使商务印书馆取得经教育部审定的全国通用大学教科书的出版特权。“大学丛书”与此前各大学独立出版的“××大学丛书”相比,表面上看只是少了各校校名,但出版目的有根本不同:各校丛书是以展示本校教师学术研究成果为目的的学术著作,而“大学丛书”则是以规范统一全国大学教学用书为目的的教科书和教学参考用书的汇集。王云五本人也明知两次丛书出版的差异,他站在出版运营的角度指出“为推行此计划之初步,唯有鼓励大学教授的写作尽量由商务印书馆代为印行,将来积有数量,再行严加审查,扩充为大学教本”[12]。丛书以大学教本为最终目的,一直发挥教本作用的授课讲义因而具备了作为“大学丛书”汇集目标的潜在可能。而当时制定的《商务印书馆印行大学丛书章程》,则使这种潜在可能在客观上得以实现。
《章程》前两条规定了“大学丛书”的来源:“一、大学丛书依大学丛书委员会所定目录,经各委员代为征集稿本,由本馆酌量次第印行,或经各委员介绍专家,由本馆约定编著之。二、本馆已出版之专门著作,经委员会审查后,得加入大学丛书”[13]。
可见“大学丛书”来源主要有三种:已出版之专门著作、已基本完成的稿本以及向专家约稿。按照书稿完成情况,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已经完成的,一类是需要从头编著的。两类在出版难度上的区别显而易见,对此当时出版界就有非常明确的分析: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学丛书“一种是将现有的书籍,汇集起来,由出版者划一其装订与版式……。编印人只负校雠之责,至多只加一篇序言。而在选择、版式和装订方面,编印人均可匠心独运,使这套书既便利,又美观……还有一种丛书是由出版者方面特地托人编著成功的。关于此种丛书的发行,困难自较前者为烈。不但各书的编著人方面,需具相当能力,就是出版者方面,亦必先有一个通盘的计划,一贯的方针,而后参差不齐之病,始可避免”[14]。
《章程》第三、四条则规定了“大学丛书”的出版安排:“三、大学丛书第一集暂以三百种为限。四、大学丛书第一集拟分五年出版,除本馆已出版可以归入者外,每年出版四十种。”[15]五年时间出完三百部,时间相当仓促。为了完成出版计划,编委会只能选择业已出版或已形成稿本的出版,而较少选择难度相对较大、周期也更长的临时约请编著方式。这为处于准出版状态的讲义收入丛书正式出版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客观条件。
从实际出版情况看,商务印书馆的这套“大学丛书”累计出版317种,“迄于抗战爆发前的四年时间里,商务印书馆编印出版的《大学丛书》超过200种,已达到原计划300种的2/3以上”[16]。如此高的出版效率,决定了成书再版或完稿出版的比例必然很高,其中多数为授课讲义整理改编而成。以中文学科为例,吴梅在北京大学讲授词曲课的讲义《词学通论》、顾实在东南大学讲授文字学课的讲义《中国文字学》、杨树达在北平高等师范学院和清华大学讲授文法课的讲义《高级国文法》、王力在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讲授音韵学课的讲义《中国音韵学》,都被收入“大学丛书”出版。
1930年代以后,与商务印书馆同样出版大学教科书的,还有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中华书局也是较早参与各级教育课本出版的出版社之一。据吴永贵辑录的中华书局出版大学用书的目录[17],中华书局在民国时期共出版大学用书达91种。其中很多也是授课讲义。属于中文学科的有:梁启超在东南大学暑期班的授课讲义《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黎锦熙在武昌中华大学暑期学校的授课讲义《国语文法纲要六讲》,张世禄在上海暨南大学的授课讲义《语言学概论》,岑麒祥在中山大学的授课讲义《语音学概论》等。世界书局出版大学用书的数量也较可观,从1939年出版的《世界书局图书目录》看,截至其时,世界书局已出版大学用书143种,主要形式有编著和译著两种,涉及哲学系、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史学系、政治系、法律系等13个系的课程[18]。其中中国文学系用书共10种,包括授课讲义出版成书4种:钱基博在无锡国专的授课讲义《古籍举要》,杨树达在清华大学讲授修辞学的讲义《中国修辞学》,姜亮夫在上海大夏大学和复旦大学讲授音韵学的讲义《中国声韵学》和刘麟生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授课讲义《中国文学史》。
nlc202309051407
对大学教科书的出版来说,讲义因体例上符合课程讲授需要,具备作为教科书出版的潜质。同时大学教科书出版计划对出版速度和总量有较高要求,使得实际操作中更加依赖已经有完整稿本的授课讲义。因此讲义借助大学用书这一途径出版的数量是很大的。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学用书出版潮渐渐回落。虽然1940年国民政府推出了“部定大学用书”的出版条例和具体办法,但截至1945年,出版的“部定大学用书”仅有35种,仅涉及当时大学1007个科目的3.5%,统一大学教课书的宏愿未能实现。
上述那些已经出版的大学用书,其贡献与价值值得珍惜,尤其是曾经用于课堂讲授的讲义,兼具学科教育和学术成果的双重价值,成为学科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奠基之作。
表2 民国大学用书收录中文学科讲义述例表[19]
3 未入体系却成大宗:分散出版的授课讲义
前两节梳理了授课讲义作为各个大学丛书以学术著作出版和作为“大学丛书”以大学用书出版的基本情况,并对其中二十余种中文学科讲义出版单独列表呈现。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两种讲义出版方式相对集中且自成体系,不可忽视,但就讲义出版数量而言,这两种并不是最多的。以中文学科为例,1920年代中期至1930年代末,总计出版讲义90余种,通过上述方式出版仅20余种。其余则是由不同出版社以独立出版的方式面世的。这些分散出版的讲义,虽未冠以体系名目,最终却成为大宗。
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上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末分散出版的中文学科讲义约70种。其地域分布特征非常明显,与当时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基本一致,形成南北两大核心区:北片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平津地区各大学,教师一般会选择北平各书店出版其讲义,据笔者统计约有17家在平书店及1家在津书局参与了中文学科讲义的出版活动;南片以东南大学及上海的几所大学为中心,这些学校的教师一般会与上海各书店合作出版其授课讲义,据笔者统计约有15家在沪书店及2家南京书局参与了中文学科讲义的出版。从讲义出版数量和出版机构的数量看,两大核心区可谓平分秋色。此外,具体到某部讲义的出版,笔者发现,极少有教师会突破这一地域界限,也就是说很少有南片教师将讲义送到平津地区书店出版,或是北片教师寻求与上海南京各书店合作出版讲义。这既说明讲义出版依赖编著者与书店之间比较熟悉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也不难看出,当时中文学科全国性的学术圈并未形成或并未发展到成熟阶段,这才造成了学科著作出版如此明晰的区域划分。下面以列表方式对众多中文学科讲义分散出版的状况做一呈现。
表3 北平地区(含天津)中文学科讲义出版情况简表[20]
表4 上海地区(含南京)中文学科讲义出版情况简表
续表4 上海地区(含南京)中文学科讲义出版情况简表
4 大学讲义集中出版的背后
各大学丛书、大学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分散出版的学术著作,三者共同构成了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到30年代末的讲义出版高峰。90余种中文学科讲义借此得以正式出版,成为学科奠基性著作。出版高峰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高质量稿本的积累,高等教育的影响扩张,阅读人群和阅读需求的扩大,出版商的经营策略,印刷技术的提高等等,都有积极推动作用。笔者认为有两点尤其值得关注。
其一是讲义正式出版前独特的传播效应。讲义的对象首先是高校学生。教师将编印的讲义发给随堂听课的学生,获得讲义的学生其实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现下的学习者,同时也是这一专业潜在的研究者和从业者。在高等教育并不普及的民国时期,多数学生毕业后都将从事学术研究和专业教育,他们在课堂上听老师对讲义的讲解,其实是在接受一种深度传播。讲义在他们的脑海中已经与专业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当他们毕业开始从事专业教育后,自然会遵循课堂讲义的套路,甚至选择自己学过的讲义用作教本或参考书。那实际是对讲义的又一次传播。
其二,从校内传播到正式出版蕴含的意义。这一转换,不是简单的形态变化,讲义出版高峰的背后其实蕴含着民国一代知识分子破除狭隘门派观念的局限,逐步接受知识公共化的思想历程,这一思想历程也是出版高峰能够出现的最重要的主观因素。
民初,虽然教学方式已由传统的开门授徒转变为新式课堂教学,但教师的教育心理并未随之彻底转变,“我的知识仅传授给我的学生”的观念仍普遍存在。这一观念突出表现之一就是教师对讲义出版的控制,即讲义仅限于在自己的课堂上使用,拒绝将讲义正式出版使其内容成为公共知识的一部分。即使到了1926年,讲义出版已渐成风气,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呼吁:“我希望诸大学的教授以及国内学者、专家,尽量把穷年累月努力的结果公表出来,不要把学术视为私有。我希望国立编译馆的主事人,多多编译些适于我国情形的大学教本或参考本。”[22]可见知识私有化观念在大学教育中影响之深。传统的知识占有观念直接影响了学科的现代发展,抑制了学术圈的形成。因此民国政府教育部也着力改善这一状况,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将成果、著作出版与教师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通过经济手段扭转教师观念。
1928年中央教育法令中颁布了《大学教员资格条例》,条例将大学教员分为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四等,并对每等教员的任职条件、激励机制等作了规定。其中每一等教员任职资格中都列有对“特别成绩”“成绩突出”的激励机制。那么所谓“成绩”指的是什么呢?该条例第三章为“审查”,要求报送的审查材料包括“履历、毕业文凭、著作品和服务证书”[23]四项,可见成绩专指“著作品”。国家的教育政策在大学中也得到了普遍执行,查看1930年各大学教师聘任规则,对著述均有要求。例如《北京大学所订教员资格》[24],要求的教授资格第一条即是“在学术上有创作或发明者”,副教授资格的第一条为“对于所任学科有专门著述者”;《北平师范大学所订教员资格》要求“教授以国外留学在著名各大学得有学位者为主,此外教学经验及著作均为重要条件”[25]。类似的要求还出现在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学校的教师聘任资格规定中。
nlc202309051407
将著作出版纳入教师评聘体系,在教师充分职业化的时代里,其影响是巨大的。教师们既为学术荣誉努力,也需为稻粱谋,就要不断寻求著作出版的机会,使用多年的授课讲义无疑是最理想的出版稿本。这种主观上的转变成为讲义出版高峰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民初的只为自用拒绝出版,到二三十年代纷纷主动贡献讲义予以出版,从教师心理看,都是出于对学术成果的珍视和对个人生计的考虑,相同的心态,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国家政策推动下的教师职业化进程成为教师行为的主导因素。
注 释
[1]本馆四十年大事记(1935).商务印书馆九十五年:我和商务印书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687
[2]张树年.张元济年谱[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1:155
[3]柳芳.胡适教育文选[M].北京: 开明出版社,1992:77-78
[4]周作人.五四之前[M]//周作人.知堂回想录[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26
[5]梁漱溟.印度哲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1
[6]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1-2
[7]陈大齐.八十二岁自述.陈大齐先生专辑[M].海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海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1988:4
[8]包华国.清华丛书之具体办法[J].清华周刊,1924(10):10
[9][17]吴永贵.中华书局与中国近代教育:1912-1949[D].武汉:武汉大学,2002:185-186
[10]商务印书馆编印大学丛书[J].浙江图书馆馆刊,1933(2):167
[11]表1是笔者在搜集整理民国各大学中文学科讲义施用、出版、存藏等情况的基础上,参阅民国出版史资料,尤其是商务印书馆出版年鉴整理而成。
[12]王云五.岫庐八十自述[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84
[13][15]商务印书馆印行大学丛书章程.转引自吴永贵.民国出版史[M].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475
[14]梁鉴立.对于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目录中法律及政治部分之商榷[J].图书评论,1933(3)
[16]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上册)[M].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392
[18]世界书局.世界书局图书目录[M].上海: 世界书局,1939:20-28
[19]表2是笔者在搜集整理民国各大学中文学科讲义施用、出版、存藏等情况的基础上,参阅民国出版史资料,尤其是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三家出版大学教科书较多的出版社同期图书出版目录整理而成。
[20] 表3、表4之技术路径如下:首先借助校史资料,整理民国各大学中文学科师资与课程开设情况;随后查阅开课教员的年表、年谱、传记等史料,了解其著述情况,重点关注讲义整理出版的有关线索,建立起课程、讲义、著作出版之间的联系;最后通过翻阅著作序跋、学科史料和回忆录等材料进行验证,整理成表。
[21] 1926年4月,北新书局因在其出版刊物《语丝》上刊发鲁迅的文章《纪念刘和珍君》被北洋政府查封,但不久北洋政府即告垮台,查封也就不了了之,北新书局仍正常营业。1926年6月,北新书局在上海开设分部,北平、上海两地经营,直到1928年底书局全部迁往上海。因此本文以“(北平)北新书局”和“(上海)北新书局”加以区分。
[22]华超.大学教育用书问题评议[J].教育杂志,1926(3):3
[23]中央教育条例(甲)[J].大学院公报,1928(1):1-3
[24][25]论我国大学教员任职资格与聘任标准[J].高等教育季刊,1941(9):57
(收稿日期:2015-01-09)
大学新闻系课程传播学复习讲义 篇4
群体传播:指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群体传播的特点:
⑴任何一个群体成员都有传播者和受传播者双重角色。群体传播是多向交织的。
⑵群体传播的形式:群体成员通过语言、动作、表情以及一些物化符号等等直接传递信息或者相互感染、模仿。
⑶群体传播的内容比较集中:大部分的传播内容是围绕群体目标进行的。
⑷群体传播的结果带有不定性:群体传播过程会受到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
组织传播:
定义:由各种相互依赖关系结成的网络,为应付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创造和交流信息过 程。指的是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
分类:⑴组织外传播:信息输入活动,信息输出活动⑵组织内传播
理论:⑴组织是机器⑵组织是家庭(人际关系学派)
批判学派:萌芽于本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兴盛,80年代成为传播学研究中的主流之一。起源于欧洲,欧洲至今仍是基地。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批判学派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学者群体,其内部又分为各种流派。批判学派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美国传播研究的缺点,而且能从另一个角度对复杂的社会传播现象进行全面的考察。但其观点也经常有失偏颇,他们的研究容易走向“头重脚轻”的极端。
知识沟理论:知沟理论又称知识格差,是关于大众传播活动带来的社会分化后果的一种理论假说,其代表学者是美国的传播学家蒂奇诺等。该假说的基本观点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社会责任理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最为流行的新闻传播理论,它来源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但又超出发展了自由主义理论,故有人称这为新自由主义理论。它强调自由须以责任为前提,新闻媒介在享有自由权利时,要克尽对于社会,公众的义务和责任。政府不仅要允许自由,而且还要促进自由。这条观点,实际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传播的理论基础。自由主义理论:强调新闻业不受政府干预的新闻观念。它是以“天赋人权”为主导思想提出的理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新闻学中占主导地位。渊源于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英国思想家J.弥尔顿,18世纪英国法理学家J.厄斯金、美国政治家T.杰斐逊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J.S.密尔顿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主张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传播新闻和发表意见,在“观念的自由市场”中,通过“竞争”使正确的意见最终得到承认。反映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需要。代表著作是美国新闻学者W.施拉姆主编的《报刊的四种理论》。
【拓展】
自由主义理论:报刊自由主义理论主要原理原则有:
⑴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⑵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与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⑶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⑷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两个重要原则:
⑴“观点的公开市场”;⑵“自我修正过程”
缺陷:
⑴资本特权代替了政府的特权,人民的意愿无法得到保障;
⑵追求利润的原则导致煽情新闻泛滥,黄色报纸蔓延;
⑶垄断扼杀了意见自由市场。
社会责任论:社会责任理论包括以下几个原理原则:
⑴大众媒介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⑵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⑶媒介必须在现存的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⑷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报刊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是社会责任论所要阐述的核心问题。
缺陷:
⑴许多观点自相矛盾;
⑵该理论要求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条件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缺乏相应的现实基础。
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
议程设置理论的内容及特点:
⑴议程是指在某一时间点,按照重要性等级进行传播的一系列问题,议程中某个问题 的重要程度,可以被称为问题的显著性。议程描述设置过程,描述了由媒体议程向公众议程传递的过程。媒体对公众的影响被转换成问题排序的传递过程,它分为三部分:第一,媒体确定自己的议程;第二,将议程告知公众;第三,公众在媒体的影响下行程自己的议程并使两者达到同步。
⑵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行动三个方面,议程设置理论将注意力放在了大众媒体对受众人质的影响上,它研究的是人们想什么儿不是怎么想,也就是以想什么的方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至特定问题上。
⑶议程设置理论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导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大众传播一系列报导活动,产生的长期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⑷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传 媒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实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活力。传媒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导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择他们认为的重要不分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次序,然后以报导事迹的方式提供给受众
⑸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对于公众的环境认知具有强大的影响,这是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来在传播界占主要地位的传媒有限效果论的重要修正。
⑹议程设置理论形象说明了大众媒体、公众意见和(没看懂)过程之间的关系。在现实政治过程中,人们总希望自己的议题是要优先考虑的或最重要的议题,所以议程的设置过程是事件的推动者们为获得媒介、公众和政治精英的认同而不断进行的竞争。
4.概述“议程功能设置”假说?
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议程设置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⑴“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
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开展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是b贝雷尔森。20世纪40年代此类研究很多,50年代这类研究进入了停滞期,60年代这类研究的价值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
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效果观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因而应属于“有限效果论”,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果,应属于某种“适度效果理论”。不管怎样,“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有哪些?
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个体)功能,二是从社会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前者涉及的范围多半属于人际传播,后者则专指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提出的:
⑴环境监测的功能,即大众传播具有的传播各种新闻和信息,为人们提供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的社会功能。
⑵社会协调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所实现的社会整合功能。
⑶文化传递功能,即大众传播承担的传递知识,经验,价值观的教育功能。
黑龙江大学讲义 篇5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理讲义
一、了解命题人的思路、偏好、习惯
连续三年法理都有道分析题基本一样 重复率高,对连续三年的命题做出博弈的思辨 客观题不要随便的涂改,涂改后机器可能不识别 答主观题要简明扼要,要分段落,要分序号
二、(1)法理学重点问题分为:
1、一般重点:主观题占30%—40%
2、不经常的重点
3、非重点:偶尔会考
三、考试类型
(一)选择题:①属于记忆型的选择题;发展趋势:越来越少
②理解型的选择题;考察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情况
③应用型的选择题;这是最难的,考察全面的知识理解
(二)主观题:考生应具备:①法律人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法律实践中的矛盾、争议做更深层次的分析;应以现行的规则、原则来分析。
②法学家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如何备考:重点放在法的本体论上,是解决分析问题的前提
引论
复习提示:《引论》对于教材来说本来就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但从历年试题来看,本部分处于高频出题点,而且本部分的编写者为舒国滢教授。在这简单的“引论”当中却隐含着他的研究理路和学术旨趣,故考生不可轻视之一定要将之揉碎吃透。本部分有不少于10分的题目。
第一节 法学
一、法学的概念
第一节是对法学的全方位论述,从法学的概念、性质到研究对象,最后还引出了法学思维的特点。占据导论三分之二的篇幅,充分说明了法大法理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就学术现状来说,目前法大法理学的最大特征就是注重对法学方法论研究,法律思维也是研究生上课的必修内容之一;在99年的综合课试题中,“法学”是作为一个名词解释出现的,04年的综合课也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过,05年又出了一个6分的简答,因此,建议大家对这节的论述不要
掉以轻心。
二、法学的性质(2005年简答题)
此知识点出过简答。考生在熟读教材的基础上熟记5点性质。
三、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法律制度问题
(二)社会现实或社会生活关系问题(何为法律制度的关联性?)
(三)法律制度与社会现实之间如何对应的问题(结合教材P43法律作用的局限性之(3)“法律与事实之间的对应难题不是法律所完全能够解决的”,正因为该问题凸现了法律的局限性,所以法学家们才要研究它以使法律的作用更优化)
⊙特别提示:考生应该清楚三个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即法律、事实、二者对应关系,这既是它们的逻辑关系,也是考生的记忆规律。
以上内容应当理解透,本知识点出大题的可能性小,但极有可能成为客观题的题点,需要
考生灵活把握。
△ 考法:[案例分析题]在“知假买假”案中,有的法官支持了消费者双倍赔偿的诉讼请求,有的没有支持?为什么面对似乎同样的事实,法官回做出相左的判决?
第二节 法学思维与法学方法(★)
一、法学思维
(一)法学思维是实践思维
(二)法学思维是以实在法(法律)为起点的思维
(三)法学思维是问题思维
(四)法学思维是论证的思维、说理的思维
(五)法学思维是评价性思维
[无须深入理解,记住要点即可]
二、法学方法(以下知识点必须熟记)
1、从广义上,法学方法包括法学建构的方法、法学研究的方法、和法律适用的方
法。
2、狭义的法学方法就是法律适用方法
3、(狭义)法学方法的任务就是“找法”,就法官和其他的法律职业者能够怎样的手段和方式从有效的法律中去获得,从而为法律问题和争讼纠纷提供判断。
4、卡尔•拉伦茨认为法学方法论的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法条理论(2)案件事实的形成及其法律判断(3)法律的解释(4)法官从事法的续造之方法。(5)法学
概念及其体系的形成
5、法学方法论是法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法理学
一、“法理学”一词的演变及含义
作为背景常识了解即可
二、法理学体系
法理学体系由法本体论、法价值论,法认识论、法学方法论构成。其他内容都是纯法理学教
学方面的问题,不可能出题。
三、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2005简答]
重点掌握法理学的地位
四、学习法理学的意义(了解即可)
第一编 法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法
第一、二节 法的名称及概念争议[2006年单选] 所谓三大法学流派,即自然法学派、实证分析法学派、社会法学派。三大学派都在试图说明“法是什么”。P28页,法的内涵与外延部分说明了本书的语境和视角,本书所讲的法,是从实证法的角度理解的,这一观念是必须首先树立的,否则在复习中你会走入死胡同。“国法”即国家制定的法,是本书所指的法的内涵,外延有四,此略。
第一节第二节内容,关键不在于记忆,而在于树立起一种观念或者说进入语境即可
第三节 法的特征[2005单选] 需要明确的是:本节所讲的“法的特征”是指法的外部特征,是在法与相近的社会现象相比
较的层面上说的
一、关于法的规范性
P30,第二段内容至关重要,必须深刻理解并准确记忆
(法律文件包括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二者的区别主要是依据该段的内容。所谓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具有普遍效力的法律文件,可在生效期间内反复适用,简言之,即具有普遍性的法律文件是规范性的法律文件。法律、法规都是规范性文件。所谓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是指没有普遍效力的法律文件(没有普遍效力,但具有法律效力)它是针对个别人个别事项所作出的,如判决书、公证书、委任书、结婚证、遗嘱、合同等)
二、关于法的国家意志性
从体现国家意志角度讲,法总是一元的;法是实现国家意志的重点手段,但法并不等于国家意志,国家意志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选择题出题点]
三、关于国家强制性
法本身只有国家强制性,而不具有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是法外的东西。P31,最后一段。国家强制力即国家暴力,亦即国家权利体系。法的强制性体现国家强制力,国家强制力决定
法的强制性。[选择题出题点]
四、关于法的普遍性
法的普遍性也称法的普遍适用性,法的概括性,应当将法的规范性和法的普遍适用性联系起来理解,二者实际上是对同一问题在不同角度的阐述。这一部分内容教材的说明比较浅析,关键是记住书中某些命题的提法。[选择题出题点]
五、关于法的程序性
程序实际上是说,法和其他社会规范在解决问题的方式上的区别。比如道德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的时候,并不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的。程序性是法的内在品质,其一,法律在本质上要求实现程序化;其二,程序的性质和功能也是对法律效率和权威的保障,防止了人们行为的恣意性。程序性保证了法的确定性和公正性。随着法学界对程序和程序正义的关注,这一
内容的重要性也随之提升。以上的说明主要是针对小题,但是也可能出样案例分析,让你分析法律和道德调整人们行为的区别。遇到这种情况,需要用法的这些外在特征(加上法的“可诉性”)与道德比照解答。
四、法的可诉性 P37页第一段重点。
⊙特别提示:《法理学》P26—31 在法的每一特征下又有分述的几个命题,考生务必记清楚,都很可能转成选择题。第四节 法的作用
一、法的作用的含义
法的作用是指法对人们行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功能。
以义务为本位的古代法和以权利为本位的现代法相比,法的作用的区别:前者更多的是涉及阶级统治。而后者还更多的涉及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作用的目的倾向于保护人权、平等自
由、保障经济效益和秩序等。
二、法的作用的实质
第一、法的作用是国家权利运行和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手段和表现。
第二、法的作用是社会经济状况的具体体现。
三、法的作用的分类(记住作用分类的标准,在选择题中可能以选项的形式出现。)依据什么把法的作用划分为法的规范作用和法的社会作用?这种划分方式其实就是把法是一种社会规范这一命题就行分解之后得出(理论来源于拉兹)。法的规范作用指因法律的规范性(由“法是规范之一”命题分解)而具有的作用,即法律对人们的行为加以规范、指导的作用。法的社会作用是指法作为特殊的社会规范、为实现阶级统治、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等
社会目的而发挥的作用。
四、法的规范作用
(一)指引作用。指引规定人们的可为、能为、必为、勿为。(2001年法理学综合课多选题2选项4),请考生一定要全面掌握教科书中重要命题的。
(二)评价作用
(三)预测作用
(四)强制作用
(五)教育作用
五、法的社会作用(1998、2001年在法理学综合课中出过选择和判断)
(一)维护社会秩序与和平
(二)推进社会变迁
(三)保障社会整合
(四)控制和解决社会纠纷和争端
(五)促进社会价值目标的实现
六、法的作用的局限性
一、法的作用的局限性的表现
1、法只是许多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2、法的作用的范围是有有限的
3、法律与事实之间的对应难题也不是法律所能够完全解决的
4、法律自身的缺陷也影响起发挥作用
⊙特别提示:
3、4点一定要密切关注
二、正确认识法的作用
法律不是万能的,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 第二章 法的内容与形式 第一节 法的内容与形式的概念
一、法的形式与内容的含义
法的内容包括法律规范内容和非法律规范内容,核心是权利和义务。从结构上说分三个层次:
其一、法律规范 其
二、法律部门 其
三、法律体系
此三个层次的内容一定要明确
法的形式,简言之,即法的内容的表现形式。如,法典、判例法、习惯法。就成文法而言,与法的内容相对应,也可分三个层次:
其一、法律条文 其
二、规范性法律文件 其
三、规范性法律文件体系
对于这一节,主要即是掌握上述内容,一看到上述六个概念就要知道它是属于法的内容的范畴还是法的形式的范畴。另外还要明确的一点是:法律条文和法律规范的关系
二、法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作次要掌握,而且其论述与前一部分内容有矛盾之处
第二节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整个法律体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对概念,出太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基于其本身的重要性,略加说明这一部分的复习方法。
一、关于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P48,四点内容,理解性的记忆即可: 其
一、从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角度来讲
其二、从法律关系的角度来讲 其
三、从法律运行的角度来讲 其
四、从法学的基本范畴的角度来讲
二、权利的概念 这一内容不会出题,了解即可
法律的内容包括:自由权、请求权、诉权。三者的具体含义书中表述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自由权是基础,请求权是实体内容,诉权是保障手段。关系可能会在选择题目中出现,明确记忆。
三、义务的概念 其
一、P50最后一段,重点理解
其二、应该区分作为义务(积极义务)和不作为义务(消极义务)
其三、法律义务不同于法律责任,它是构成法律责任的法定前提条件。在一定意义上,法律责任就是因不履行义务(违法)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四、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出小题的可能性相当大,需明确把握分类标准。
五、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该内容是徐显明校长在《公民权利和义务通论》中提出的观点,所以要给予适当的关注,对
于应试而言,只要记住大点即可。第三节 法的成文形式与不成文形式
一、历史上各种法的表现形式
二、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1、概念
一定要明确判例法有文字记载但不是成文法的原因
2、成文法的优点(记住书中主要知识要点即可)
3、不成文法的优点(记住书中要点即可)
三、法的形式与传统
第四节 法系 掌握两大法系的概念和区别 第三章 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
第一节 法的渊源的概念
一、法的渊源的含义
法的渊源的含义在学术上争论比较多,教科书采用效力渊源说,即本书所说的法的渊源是指法的效力渊源,其定义为:有不同国家或机关制定或认可,因而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各种法律类别,如指定法、判例法、习惯法等。
在成文法国家,法的渊源主要是指各种制定法,在判例法国家,主要是指具有法律约束
力的判例。
法的渊源也属于法的分类------从效力上分类。
二、法的渊源与法的形式的区别
[此处内容是法大法理学与中国法理学界通说严重存在分歧的地方,考生应当给予注意。
首先要明确,法的渊源和法的形式不是同一概念,不能混淆。
其次,法的形式是与法的内容相对应的概念,而法的渊源尤其独特的含义(见教材P66末段)再次,法的形式是一个静态描述式的概念,而要理解法的渊源必要在法的运行的动态过程中。最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规范性文件既是(国)法的形式,又是法官寻找的正式法源,但我们不能说二者是等同的。
三、法的渊源的种类 主要掌握P70末段10类法律渊源。
第二节 正式法源
一、正式法源的含义
正式法源是指那些具有明文规定的法律效力并且直接作为法官审判案件之依据的规范来源。
△ 考法:判断题
二、当代中国的正式法源------以宪法为核心的各种指定法为主的形式。
P67。制定法,作为一个概念题把握。
(一)宪法
这里主要把握宪法的修改提议和通过。这一知识点在宪法当中也是必须掌握的。
(二)法律
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和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全国人大常委指定
和修改)
全国人大及常委所作出的决议和决定,如果其内容属于规范性的规定,而不是一般宣言或委
任令之类的文件,也应该视为法律。
(三)行政法规
首先,应当注意与“作为部门法之一的行政法”区别。
其次,国务院根据全国人大授权而制定的有关改革开放的规范性文件不属于行政法规,而是授权立法,其效力应当与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相同。
(四)地方性法规
主要掌握制定的主体: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级)所在地的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以及经济特区所在市的人大及常委。
(五)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制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但应报上一级人大常委批准后生
效。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镇在宪法上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
-----此知识点一定要重视。
(六)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必须明确的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属于法律当中的基本法律,在全国生效,但仅在特别行政区适用。关于生效和适用的区别在第四章法律的效力部分当中有详细叙述。
(七)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
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具有很强的特殊性,表现在:一,可以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不一致,其效力级别相当于法律;
二、适用的范围具有特殊性。
(八)国际条约 国际条约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不属于我国国内法范畴,但就其通过法定的程序具有与国内法同样的约束力来说,也属于国内法的渊源之一。
必须注意的是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上的国际法,但含有国际法内容。从这一点来说,我国的法律渊源包括国际法的内容并不能否定我国法律体系的一元性。★ 以上渊源的名称当中没有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但在阐述过程中涉及到了,所以考生不要“一叶障目”。一定要记住:规章也是我国的正式法源!另外在《立法》颁布以后,经济特区的立法也不宜单独列为法的渊源了。关于法的正式渊源在《法理学》P170—173有更加规范的阐述,请考生在复习当中注意。
三、正式法源的一般效力原则
(一)法律位阶的适用顺序
“下位法优先于上位法”(一定是在不同位阶的法律不存在冲突的情况下)
(二)法律位阶的冲突规则(熟记且能灵活运用)
1、上位法优先于下位法
2、特别法优先于普通法
3、后法优先于前法
4、位阶交叉的法律渊源适用冲突的依据立法法。(具体情形见P77)
(三)国际条约在国内适用的问题
切记:只有当我国某个立法明确规定某项或某类条约可在国内直接适用时,该项条约才可以通过并入的方式直接在我国适用;否则,只有通过制定国内法的方式将条约内容转化为国内
法。
第三节 非正式的法律渊源
一、非正式法源的含义和种类
非正式法律渊源概念见P78 ★ 正式法源和非正式法源的区别主要有二:
1、是否成文
2、是否对法官有直接的约束力
(一)权威法学理论
(二)公平、正义等公认的社会价值观念
(三)公共政策
复习本节的关键,不在于死记硬背知识点,要理解非正式法律渊源的意义和形式,对书中所
举例子应当熟悉,可能成为小题的题点。
二、当代中国的非正式法源
(一)习惯
建国后,我国对习惯采取抑制的态度。在我国,只有法律承认有效的习惯才能作为补充制定法的渊源。这里要提一下的是,历年法理试题中有关瑞士民法典第一条:有法律从法律,无法律从习惯,无习惯从法理。可见在瑞士,习惯是有明确法源地位的一类规范形式。但在中国只有法律明确承认的习惯才能作为法源存在。
重点掌握教材当中的两个观点。
P83公认的国际习惯或国际惯例应该是我国的一类法源
P83部分民族习惯是我国的一类法源
(二)判例
要明确中国现行法律并未明文规定判例法,但最高法院及各高院定期发布的经典案例对法官的裁判的确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将判例视为我国的非正式法源当无异议。
(三)政策
政策作为法律渊源在我国主要表现在民事法律领域,如《民法通则》第6条“„„法律没有
规定的,应该遵守国家政策。”
第四节 法的分类
一、法的分类的概念
二、法的一般分类
(一)国内法和国际法
(二)根本法和普通法
(三)一般法和特别法
(四)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五)实体法和程序法
三、法的特殊分类
(一)公法和私法
(二)普通法和衡平法
(三)联邦法和联邦成员法
⊙特别提示:明确掌握各种法的分类的标准,每年必从中出一题。
第四章 法的效力 第一节 法的效力概述
一、法的效力的意义
二、法的效力的概念
注意区分广义的法的效力----规范性法律文件,还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都有法律效力。狭义的法的效力,见P90页第一段(重点掌握。法的效力包括法的效力层次和效力范围)
三、法的效力范围 法的效力范围的概念P90熟记
法的效力范围具体分三个:一,法的时间效力范围;二,法的空间效力范围;三,法的对人
效力范围。
四、法的效力的层次 第二节 法的时间效力
一、法的生效时间出题将以判断题形式出现
二、法律的失效时间 了解即可
三、法的溯及力 对于定义要熟记
第三节 法的空间效力
一、在全国范围内生效
凡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在全国有效/生效。生效不等于能够适用。要记住:不能认为不具有司法适用效力就没有法律效力。比如《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典型的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适用,但在全国范围内都有效。所以法律发布机关的等级决定其生效的空间范围,但具体使用的空间范围则要看具体的法律内容。
二、在局部地区生效
凡是地方国家权利机关指定的法规只能在制定机关所管辖的范围内生P97。
三、在域外生效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例如我国刑法第7条、8条就规定了刑法的域外效力。
第四节 法的对人效力
一、法对自然人的效力
出题方式:
1、选择题
2、通过法条分析法理
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Ⅰ、对我国公民的效力:
1、对中国公民的效力------一律适用。
2、对中国境外的中国公民------原则上按属地原则,适用所在国法。
Ⅱ、对外国公民的效力:
1、对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原则上使用中国法律。
2、对中国境
外的外国人------原则上不适用中国法
二、法对法律拟制人的效力 了解即可
第五章 法律规范 第一节 法律规范
一、法律规范与法律规则的概念辨析
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回认可的关于人们的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法律规则是指以一定的逻辑结构形式具体规定人们的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及其相应的法律后
果的一种法律规范。△ 考法:选择题
二、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
这是本章的重中之重,是必须掌握的内容。复习时应当特别留意书中所举的例子。
(一)假定
(二)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就是设定具体的权利义务,是不可省略的部分。分为三种模式:可为模式、应为模式、勿为模式。行为模式使法律规范具有普遍性或概括性。
(三)法律后果
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对人们行为的态度,是人们遵守或违反法律规则中规定的行为模式所产生的后果。法律后果使法律规范具有有效性。
三、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对于法律规则必须从逻辑意义上来解释,切不可将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等同。法律规则中必须包含假定、行为模式、法律后果,三者缺一不可。法律条文一般而言是表现法律规则的。法律规则是法的内容的范畴,而法律条文是法的形式的范畴。另外还需说明的是,有的法律条文只是宣示或宣言性的条款,并不包含法律规则的因素。
四、法律规则的种类
这一部分是每年法理必考的内容,且出题方式为分析给出法条,并且很有可能是和法律规则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出题。所以复习时要注意书中所举出的例子,并找出其规律性。
(一)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
授权性规则和义务性规则的划分实质上是根据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的内容的不同而划分的。
授权性规则的行为模式部分一般是“可为模式”,具体包括可为或不可为一定行为,还包括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一般说来任意性规则都是授权规则,它包括如下特征:可选择性和自主确定性。从字面上我们也可以作出如下理解:授予人们一定的权利。
义务性规则的行为模式部分一般“勿为模式”和“应试模式”,有两种情况:(1)命令性规则,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2)禁止性规则,即不得或不准为一定行为(不作
为)
(二)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确定性规则即明确规定了行为模式的内容,可直接做为诉讼中的裁判依据。所有的义务性规则都是确定的,也就是说,凡是义务性规则都是确定性规则。
委任性规则,在教科书P109的表述为,委任性规则是指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委任性规则分为两种,一是立法性委任,如书中所举例子。二是司法性委任,其实际上表达的是自由裁量权。
准用性规则,P109,判定某一法律规则是否属于准用性规则。关键在于看法条中有无“参
照”、“援用”或“依据”等字样。
(三)控制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
第二节 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的含义
1、定义。P109—110
二、法律原则的种类
(一)公理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一般了解)
(二)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
区别:(多选)
1、具体原则以基本原则为基础;
2、具体原则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适用;
3、基本原则体现法的基本精神,在价值上比具体原则更重要;
4、在适用范围上基本原则更为广泛。
(三)实体性原则和程序性原则 P112
三、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区别
(一)在性质上不同
法律规则是确定性的命令,法律原则是最佳化的命令。
(二)在适用范围上不同
(三)在初始特性上不同
(四)规则的冲突与原则竞争的解决方式不同
四、法律原则的功能(一般了解)
五、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方式
(一)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
1、用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
2、除非为了实现个案正义,否则不得舍弃法律规则而直接适用法律原则
(二)法律原则的适用方式
法律规则的适用方式是涵摄(考生可以理解为“三段论”的方式)
法律原则的适用方式是衡量 第六章 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P120
(一)考点:
1、国际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如何?
2、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律体系的关系如何?构成法律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法律部门而不是法律规范,而法律部门是由法律范围构成的。
3、法律部门和规范性法律文件是什么关系?(重点)
NOTE:
1、立法体系是一国的规范性文件体系
2、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立法体系是法律体系的表达形式,法
律体系是立法体系的内容。
3、教材P124—125 页,重点出题处。
(二)特征即概念的展开(小题出题处)
(三)法律体系与法系、立法体系和法学体系的区别(小题出题处)
P121:
1、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的区别和联系
A、从根本上说都是法律规范的组合,只不过立法体系注重的是法的形式,而法律
体系注重的是法的内容。
B、当立法体系是法典式的法的形式时,它同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调整地社会关系是一致的。如民法典会成为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部门的主要载体,刑法典会成为调
整刑事法律的刑事法律部门的主要载体。
2、法律体系和立法体系的区别
A、立法体系的组成要素是法的渊源即法的外在表现形式,它是以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不同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统一体系:而法律体系的组成要素是法律部门,以法律部门的分类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B、立法体系是以各种法律规范的制定机关在整个国家法律创制中的地位及与此相联系的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和效力等级为分类组合标准,而法律体系则是按照法律规范所调整的不同社会关系和不同调整方法作为划分该体系的组成要素——法律部门的标准。
C、立法体系侧重于法的调整的外在形式,而法律体系侧重于法的调整的内在内容。讲到立法体系,应该想到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等法的不同的外部形式的组合,而讲到法律体系,应想到是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等的组合。
(四)法律体系的形成及研究的意义
1、法律体系形成的特征
2、研究法律体系的重要意义
二、法律部门的概念
(一)法律部门的含义和特点
(二)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一、当代中国的主要法律部门
构成中国法律体系的法律部门,在中国法理学界无统一的说法。所以这部分内容依教材观点
(一)宪法法律部门、(二)民商法律部门
(三)行政法法律部门
(四)经济法法律部门
(五)社会法法律部门
(六)刑法法律部门
(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对上述内容要有了解,有助于对法学理论体系的把握。
可能出现的“题眼”
▽▽
1、宪法=宪法法律部门?否。后者包容前者。宪法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
法法律部门主要包括下列文件:
(1)宪法法典和宪法修正案(2)关于国家象征、国家机关的组织、职权及其活动程序的法律,包括国旗法、国徽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等(3)选举法(4)立法授权法(5)地方自治法规(6)关于人民基本权利的立法(7)[该点非常重要在教科书中并没有提及],有关国家行为和公民权利的国际条约,这类条约,包括1981年参加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1980年批准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1986年签署的《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公约》、1987年批准的《第159号残疾人职业康复和就业公约》、1996年签署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98年签署的《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注意部分国际法
在国内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
2、行政法法律部门和行政法规是交叉关系。
注意:作为法律部门的行政法是由各种效力等级的关于国家行政组织、行为、救济的法律规则与原则组成,它可以来自多种法源: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性文件、次要的法源等。而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中绝大部分是行政法,但也有属民法和环境法等其他
法律部门,故二者是交叉关系。
二、“一国两制”与当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划分问题。该部分不可能出题。
第七章法律行为与法律意识
第一节 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法律事实的一种,该部分内容可结合第八章法律关系第五节复习。
一、法律行为的含义与特征
(一)法律行为的涵义[1997、2000、2005] 法理学中法律行为是来自于民法,但又不同于民法。
法律行为是指人们所实施的一切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人们所实施的一切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人们所实施的能够发生法律上的效力,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现象的总称。(1997年、2000年法理学专业课名词解释),在传统民法中法律行为指合法的表意行为,在我国民法学界对法律行为的观点分两派:
一、释法派(与民法通则保持一致),认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
二、学理派认为民事主体基于意思表示,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所以法理中的法律行为是把民法中的法律行为包括在内的。
(二)法律行为的特征(区别于民法的法律行为)
1、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性的行为,又称交涉性。
2、法律行为是具有法律性的行为。
3、法律行为是具有意志性的行为。
(三)法律行为和其他行为(非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在这里是中性词,违法行为是法律行为吗?回答是肯定的,法律行为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详见法律行为的分类)。这里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行为。
二、法律行为的结构(概要掌握)
三、法律行为的分类(小题)注意合法行为是法律行为的一种。
法律行为的概念(1997年、2000年法理学专业课名词解释)
法律行为的特征(2002年法理学专业课简答题)行为意思的概念(2002年法理学专业课名词解释)合法行为的概念(1998年法理学综合课名词解释)
第二节法律意识(2001年选择题)
一、法律意识的含义、结构及形成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整个法律现象(特别是现行法)的观点感觉、态度、信念和思想的总
称。
从认识过程看,法律意识在结构上可以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两个认识阶段或认
识层次。
法律意识的形成需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考察。见教材第143页。
二、法律意识的分类
1、从意识的主体出发,可以分为(个人法律意识)、(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
群体法律意识和社会法律意识有何区别?
2、依据现代性为标准,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传统法律意识)、(现代法律意识)和(后
现代法律意识)
3、依据是否从事法律职业为根据,可以把法律意识分为(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意识)和(非
法律职业者的法律意识)
4、按照不同主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法律意识分为(占统治地位的法律
意识)和(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
三、法律意识的功能 第八章 法律关系
本章说明:可以说,这是法理学考试的重点,是每年必考的章节,是整本教材中最难理解的一章。就备考而言,这一章重点准备大题,但是小的知识点也决不能忽视。而且,本章内容与其他知识点有着紧密地联系,比如,法律规范、法律行为、法律责任、法律制裁等。关于这一章在本书中的安排,应该说,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这一范畴的问题,与本编前几章的内容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状态之一。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定义: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
系。——准确记忆这一概念
★法律关系的特征
对于法律关系的论述,其意义在于,帮你从不同的层面理解法律关系,特征需要真正的理解。
(一)、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
对“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的理解:
第一、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无法律规范就无法律关系。这里的法律规范,不经指国家正式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还包括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的法律渊源,如国家事实上确认
和保护的社会习惯。
第二、法律关系≠法律规范所调整和保护的社会关系本身。简言之,法律关系是经过法律规
范调整的社会关系。
第三、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的实现形式,法律关系是发的实现的状态之一。
(二)法律关系是体现意志性的特种社会关系
1、法律关系及可能体现国家意志,也可能体现当事人意志,也可能同时体现二者;如果只
体现其中之一话,那么必是国家意志。
2、承认法律关系的意志性,并不否认它的客观性。
(三)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实际上是用“应然的权利义务”规制“实然的权利义务”。所以法律都有使法律抽象的、一般的规定现实化的问题,都存在法律关系。因为任何法律规范如果不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不转化为法律关系的话,那么这一法律规范只不过是一纸空文。所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法律关系就是将抽象的权利义务现实化。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一)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重中之重] 二者的区别标准是: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执行的职能(执行法的调整性职能还是保护性职能)、实现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实现法律规则的行为模式的内容还是否定性后果的内容)不同划分。换句话说,区别某一法律关系是调整性的还是保护性的法律关系,从三个方面来判断:
1、产生该法律关系的行为是否合法;
2、该法律关系执行了何种法的职能;
3、该法律关系实现的是法律规则逻辑结构中的哪一部分。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范畴。调整性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正常形式,不需要适用法的制裁。保护性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的非正常形式。
如果上面的内容你仍然无法理解,那么记住以下的一个原则:
法律关系双方主体是平等的,没有制裁的情况是调整性法律关系;如民事法律关系,行政合同关系等。
法律关系双方主体是不平等的,有制裁的情况是保护性法律关系。如刑事法律关系。
(二)纵向(隶属)的法律关系和横向(平权)的法律关系。P150
(三)单向、双向和多向法律关系
目前法学界公认的单向法律关系仅有一种——不附条件的赠与关系(见P150页所举案例)。由于这个特殊性,所以这一分类的内容掌握起来就简单了,因为单向法律关系只有一种,如果给出题目中不是不附条件的赠与关系那么只可能是双向的法律关系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多向的法律关系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双向或单向的法律关系。
所以从出题的技术和应试的技巧而言,只要记住这唯一的一个单向法律关系,这一分类的问题就解决了。
(四)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这一部分内容较容易,而且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属于一两句话带过的问题,重要程度不高,所以只要一般了解就可以了。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和种类
主体一定是特定的、具体的、没有一个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所有的人。
法律关系主体的定义——参见P151 法律关系主体的分类——该内容较简单,且书中表述简洁明确,此不赘述。
二、法律关系主体构成的资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006单选]
这两个概念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P153
(一)权利能力和权利的区别:权利本身不包含义务,而权利能力则包括义务。无权利能力则无权利。有权利能力一定有法律权利,但不一定有现实权利。
(二)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的标准有二:其
一、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其二,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1、责任能力是行为能力在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特殊表现形式。
2、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和法人的行为能力的区别P154
第三节法律关系的内容
一、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指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
保证的法律手段。
法律义务——指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应该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的行为或不行为,以满足
权利人的利益的法律手段。
二、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与法律规范内容的权利和义务的区别:
1、前者属于“实然”的权利义务,因为法律关系是法的实现状态之一,所以法律关系的权利义务是现实化(现实化并不比然实现)的权利义务;后者属于“应然”的权利义务,并未
现实化。
2、针对的主体不同,前者是特定的主体,后者是不特定的主体。
3、效力不同,前者不具有普遍的效力,后者具有普遍的效力。
三、权利行使和义务履行之界限
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行使有一个适度的范围和界限,超出这个限度就可能构成“越权”和
“滥用权利”
“滥用权利”和狭义的违法行为的外延并不是等同的。滥用权利者本身是享有某项权利的主体,只是说他超出其权利的界限而行事。而违法行为者可能根本没有不享有任何合法权利而直接对其他人的合法权利进行干涉或侵害。也就是说滥用权利的制度设计关注的是权利享有者行使权利的范围,而违法行为的制度设计关注的是任何人都应当承担的不侵害他人合法权
利的消极义务。
义务的限度具体体现在:(1)实际履行义务的主体资格的限制(2)时间的限制(3)利益的界限。其实这三种限制都是由法律规定的,也就是在法律设定义务之初已经将上述限度。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客体
一、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概念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该对象是某种利益的存在形式。关于法律关系的客体,舒、郑二位老师的观点有所不同,郑老师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法律关系内容(权利义务)的客体。舒老师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虽与权利的客体紧密联系但又有所不同:当权利客体处于一种交互行为(关系)中时,即变成法律关系的客体。由于二位老师的观点有所不同,所以关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这部分出题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如果出题,按照惯例,只要是答了二人中任何一个的观点,均会给分。
二、法律关系客体的种类
(一)物
物理意义上的物要成为法律关系客体,须具备的条件:
1、应得到法律的认可
2、应为人类所认识和控制
3、能够带来物质利益
4、须有独立性
有三种物不能成为私人法律关系的客体:
1、人类共有之物或国家专有之物,如海洋、山川、水流、空气
2、军事设施、武器
3、危害人类之物
(二)人身或者说人身利益 人身成为法律关系客体的条件:
1、活人的整个身体不能视为法律上之物
2、权利人对自己的人身不得进行违法或者有伤风化的活动
3、对人身行使权利时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超出法律授权的范围
(三)精神产品:即物化的思维成果
(四)行为结果
行为结果是义务人完成其行为所产生的能够满足权利人利益要求的结果。分为两种:一是物化结果,即义务人的行为凝结与一定的物上;二是非物化结果,行为没有转化为一定的物化实体,例如。演员与观众的法律关系中,演员作为义务人其行为的结果就是非物化的,表
现为一定的行为过程。第五节 法律事实
一、概念
法律事实的概念——P159 条件有二:一是法律规范,二是法律事实,前者为法律依据,后者是直接的前提条件。
二、法律事实的种类
划分依据: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法律事件是具有法律关联性的、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客观事实。法律事件又分成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种。[法律事件在理解上的难度不大,复习只需要注意教材中所举的例子即可] 法律行为见第七章第一节。注意将法理学中的法律行为和民法学中的法律行为相区别。违法行为是不是法律行为?答:是。法理学中的法律行为概念中的前置定语 “法律”不是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褒义词,而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法律行为就是看它是否能够引起法律关
系的形成、变更或消灭。
复杂情况:
1、一种法律事实却引起多种法律事实关系的变动(产生、变更、消灭),如杀人行为是单个法律事实却可能引起多种法律关系发生。
2、法律事实构成(苏联法学家创造的概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事实引起同一个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婚姻法律关系形成必须具有两个条件:(1)有适婚条件的主体去申请登记婚姻,(2)婚姻管理机关的登记行为。
第九章 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
法律责任是法理学的基本概念,但不是初始概念,责任是从权利和义务派生出来的概念。法律责任的概念应当熟记——P162第二种含义,出题人上课驳斥了责任是义务的观点,认为那是不准确的使用责任。在概念中要注意:“不利后果”是什么不利后果?其实法律责任就是法律规则中法律后果中的不利后果。(1999年法理学综合课名词解释)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有三:
(一)违法行为;
(二)违约行为;
(三)法律规定。
责任是义务吗?义务是责任的前提条件。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为
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
↓ ↓
义务 → 责任
1、责任和义务分属于法律规则的不同领域
2、责任是以义务规定为前提的,不承担义务的人不可能承担责任
3、责任和义务是相互关联的,在义务被违反的情况下存在责任。责任是以无人在没有遵守行为模式中的义务而应承担的不利法律后果。
二、法律责任的特点
(一)承担法律责任的最终依据是法律。
其实上述产生法律责任的三种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广义的“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最终承担责任依据是合同法,无过错责任的应用是直接出于法律的规定,尽管行为人无过错,但出于社会整体利益衡量的考虑而使其承担责任。
(二)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这点教材归纳的较为勉强,这其实把法律责任的特点等同于法律的特点(关于法律的国家强制性可以参见第一章核心笔记内容)。其实法律国家强制性正是通过法律责任来彰显的。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分类与竞合
一、法律责任的分类 一般性了解,掌握分类标准 ★考法: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
A、刑事责任 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国家赔偿责任/违宪责任
二、法律责任的竞合
概念(P167)熟练掌握(2001年曾经在法理学专业试题中出现过名词解释)
区分责任聚合和责任竞合? 掌握责任竞合与规范竞合的关系。责任竞合实质上是规范竞合的表现形态,责任是以规范为
载体的。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归结与免除
法律责任的归结,简称规责,是指针对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法律规定而产生的法律责任,进行判断、确认、追究以及免除等活动。一、一般法律责任的构成
⊙特别提示:一定要注意教材当中阐述责任构成是行为人承担过错责任时的情况,而并非所
有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一般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为:
(一)违法行为
(二)损害事实
(三)因果关系
(四)过错 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则不以过错为要件。教材当中认为法律特别规定是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这一点是和我们掌握的民法通说理论是矛盾的,因为过错责任的归结也是有法律规定作为基础的。通常认为无过错责任的构成要件为三个:违法行为、损害事实、因果关系。
二、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
复习这部分内容要注意逆向思维:确立这些原则的原因何在?规则原则的确立,是人类法制文明的象征,这些原则都遏制一些旧时代的“恶”行的作用。这点要注意把握。可能嵌入案
例分析。
(一)责任法定原则——确立依法原则,排除人为擅断。典型体现为刑法中的“罪行法定主
义”
(二)因果联系原则 要注意直接因果关系和间接因果关系在归责时的考量。例如A欲伤害B,B在奔跑过程中被C所驾车撞死,A对B的死亡要承担责任吗?应当承担,A对B的死亡存在间接因果关系,C对B的死亡是直接因果关系
(三)责任相称原则——法律责任与违法行为性质、结果和主观心理状态相适应。
(四)责任自负原则——“从身份到契约”运动的体现。反对株连和因身份而归责。
三、免责及条件
注意私法和公法免责条件的不同。
司法上的免责条件有法定免责条件与意定的免责条件。
法定的免责条件包括:(1)时效免责(2)人道主义免责(3)不可抗力、正当防卫和紧急
避险免责。
注意:关于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属于免责条件,这是值得商榷的,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都是合法行为,不存在免责问题。所以这里要分清免责和无责的区别,免责的前提条件是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出现,但无责任的行为根本没有承担法律责任这样的状态出现。现举例说
明图示如下: 免责条件
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免除责任 ∣合法行为————→无责(无责任状态)(正当防卫)(无责任状态)
免责图示 无责图示
意定的免责条件包括:(1)自愿协议(2)受害人放弃(3)有效补救
公法的免责条件见教材P172 ⊙特别提示:从考试角度,考生按照《法理学》P66掌握即可
第四节法律制裁
可能出题点: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不同。见P173(考生熟记)[2003年选择(民法专业的法理卷)]
二、法律制裁的种类(2001年曾经在专业课中出过简答题,2003年出过小题)
(一)民事制裁
一定要搞清楚是“谁”对“谁”进行制裁。舒国滢教授课堂案例:甲和乙是邻居,甲在翻盖房屋时房屋的一端占了乙的宅基地,当时乙不在家,后乙回来后发现此事,与甲协商解决,甲态度消极。乙将甲告到法院,甲在收到法院送达的起诉状副本后立即将房屋进行了重修,将占用乙宅基地的部分恢复原状,问乙在收到起诉书副本之后的行为属于民事制裁的内容
吗?为什么?
答:不是。法律制裁的一方是国家机关,另一方是违法者。在本案中,法院并没有判决令其恢复原状。而是甲自己主动的行为,故不是民事制裁。通常所说的民法通则的十大类责任,只有在人民法院令责任主体承担时才能称之为民事制裁。
(二)刑事制裁
(三)行政制裁
(四)违宪制裁 第十章 立法 第一节 立法与立法体制
一、立法的含义和特征
1、狭义的概念与广义的概念。
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其中包括中央权力机关和地
方权力机关两大部分。
2、立法包括发的创制和立法认可,包括对法的补充、修改和废止。P182 立法认可的例子
二、立法体制(每年必考)
(一)立法体制的含义
理解立法体制的概念,了解立法体制有一元、二元多元之划分,知道并理解一个国家的立法体制和一个国家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式密不可分,和国家的大小、历史传统的差异密切相关,结合我国的立法体制与联邦制国家的立法体制进行对比的理解。
(二)我国现行立法体制
我国的立法体制:一元二级多层次分支
★P184 立法职权的划分
1、P183“国家立法权”概念
2、P184 “法条授权”与“特别授权”
3、P18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主体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不包括其常务
委员会。
三、立法原则 第二节 立法程序
一、立法程序的含义与特点(了解、熟悉)
二、当代中国制定法律的程序
1、立法议案也可以称为立法案、法律案、法律议案,不同于立法建议。前者必须由特定机关与人员依照特定的程序提出,一旦提出,就可以进入立法程序,及办公机关(如主席团)必须提请有关机构(如各专门委员会)审议;后者则是任何公民都可以提出,且办公机构可以先行决定是否提交有关机构进行审议,不一定进入正式的立法程序。提出立法议案与立法
建议都可以附带法律草案也可以没有。
2、注意全国人大的立法议案提案权的主体,一共9个。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案的提案主体
市个,注意记忆相关的法条。
3、注意本节对各种规范性文件公布方式的总结。
第三节 规范性文件的系统化
一、规范性文件与非规范性文件
注意区分:原理同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别。重复使用性、对象的不确定性、普遍的约束力等是规范性文件区别与非规范性文件的重要标准。
二、规范性文件系统化的形势
了解即可
三、规范性文件系统化的形式
本问题为重要考点。理解的基础上记住三种系统化的形式即可。尤其是法律汇编与法律编撰的区别。第十一章 法的实施 第一节 执法
执法是该章中出题最频繁的知识点。
一、执法的含义与特征
执法的概念以及狭义与广义的划分如同立法的概念一样,必须记忆。结合教材掌握特征。
二、当代中国的执法主体
应对执法主体形成框架,记忆其中的三个类型。
三、执法的基本原则
合法性原则就是依法行政的原则,是现代法治的主要精神意蕴之所在,也是当下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一原则是四个原则中组重要的原则:合理性原则是对行政机关自裁量权的一种限制;效率原则是对行政职能的一种规范与督促;《法理学》提出了应急习惯内原则,其实和效率性原则有暗合之处,但作为一个行政行为的基本原则还谈不上,注意理解即可。
第二节 司法
一、司法的含义与特征
了解概念。注意我国的司法机关、司法权与英美的差别。在实行三权分立的英美,司法机关只是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从属行政的,司法独立是指法官独立;而我国实行的是议行合一的体制,司法机关包括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我们的司法独立是法院独立,而非法官独立。
二、司法的基本原则
这是本章的重点,司法独立原则是重点。建议复习时以《导论》为主,参照《法理学》补充
学习
1、平等原则:记住教材上的三个要点。
2、合法原则:这是对具体司法活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3、司法独立原则:本原则注意司法独立与司法监督之间的辨证关系。
4、司法责任原则:联系错案追踪制复习本原则。
第三节 守法
1、注意守法的主体。立法、执法、司法机关都是守法的主体,外国组织、外国人、无国籍人也要遵守我国的法律。守法主体的范围及地位是由国家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
2、守法的 范围:所有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
3、守法的条件:理解记忆4个条件。
第四节 法律监督
法律监督可以作为选择考题。我国法律监督比较复杂,要注意掌握框架,然后在根据不同的监督类型进行逐一的划分
一、法律监督的含义与构成 要素
法律监督包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法理学研究一般都是从广义的角度下定义的。法律监督的构成要素包括主体、客体和监督的内容。主体和客体都是全部的单位与公民,内容包括所有的公民、单位的所有可以被法律评价的活动。
二、法律监督的分类
了解即可
三、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体系:理清概念和框架
注意当代中国法律监督的核心是权力合理划分与相互制约,基础是人民民主。
(一)国家监督
1、权力机关的监督。注意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区别。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有权撤消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这里的“监督是何意?法律监督,具体说是立法监督,那么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撤消违宪的行政法规,这属于违宪审查吗?
2、行政机关的监督:一般行政监督与专门行政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检察机关监督与审查机关监督
熟记各机关的监督种类,存在出小题的可能。如狱所监督属于行政监督还是司法监督?在中国监所监督属于检察监督的一种,因为检察机关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而监所的具体工作是由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的,而其系统内部也有监督,那只能归如工作监督之中。
(二)社会监督
1、执政党的监督
2、其他社会组织的监督
3、社会舆论的监督
4、人民群众舆论 第十二章 法律推理 第一节 法理推理概述
重点把握的问题:法理推理与法律解释同属法学方法论的范畴,以一种法学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司法判断的具体过程就是一个法律推理的过程。司法工作的核心是司法判决的正当性证明。当事实清楚,规范明确的时候,可以运用简单的三段论的逻辑方法作出一个具备可接受性的判决,这就是所谓的演绎推理的方法。但是,当事实也规范哪个不完全对应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更多地运用辨证推理的方法或者说类比推理的方法来分析认定事实,发现法律,然
后作出一个具备可以接受性的判决。
演绎法律推理与类比法律推理是法律推理的两种主要形式,一般认为,类比推理 是判断法中进行法律适用的方法,演绎推理是成文法国家适用的方法。
另外,注意演绎推理与类比推理的区别。
第二节 演绎法律推理
在成文法国家中,法律判断形成的过程主要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演绎推理的过程就是一个司法三段论的过程,司法三段论是艘有法律适用的最普遍的基石。
应注意,司法三段论并不象一般想象的那样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套用的过程,其间应用辨证的分析、辨证的推理等,其实是一项“严禁、精致、艰难的法律思维过程”。结合教材中的案
例领会以上问题。第三节 类比法律推理
遵循先例的原则是普遍法国家司法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而类比法律推理则是遵循先例进行裁
判的法官所必需采取的方法。
在一种普通法的语境中,了解类比推理中的“识别”与“区别”
法律推理的特征是这些章节中最有可能成为考点的地方,要重点记忆和理解。
第四节 法律推理的价值
单选及多选
一、法律推理与法治
法律推理可以理解为不带价值判断的一个思维方式,思维过程,法治则是我们赋予其正确意义的一种东西,但是,法律推理与法治却关系密切。
1、法律推理的逻辑推导功能是法治原则的要求;
2、法律推理使得社会和当事人对法律问题的预测成为可能;
3、法律推理或法律论证为司法实践中的法律问题提供必要而充分的理由;
4、法律推理为立法、司法提供正当性的证明,这是法律推理的最直接的目的与意义,也是法律推理之所以具有上述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二、法律中的逻辑与经验
理解现实主义法学派的大师霍姆斯的名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第十三章 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是自萨维尼以来法学研究的传统命题,也是法大法理学出题每年必考的命题。但是,主要是对基本知识的考查。第一节 法律解释的概念(06单选)
一、法律解释得还以和必要性
法律解释是指由一定的人、组织以及国家机关对法律法规的内容所作的必要的说明。
法律解释的必要性可以出为选择题,注意以下问题:
1、通过法律解释静态的法律规范与动态的社会事实得以联系,法律得以实施,“书本上的法”转换为“行动中的法”。
2、法律会出现冲突、漏洞,如同法的基本原则所发挥的作用一样,此时可以通过法律解释来弥补立法之不足,弥补社会生活无限复杂性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3、统一大家对法律的认识。
4、法律具有滞后性,一旦订立就落后于社会生活,通过不断的及时的法律解释,可以解决法律所要求的稳定性与社会生活发展的内在矛盾。
注意:
2、4
二、法律解释的特点
重点掌握法律解释的实践性与目的性。
三、法律解释的历史发展
重点记忆西方法学叙事中法律解释的发展
在西方法学视野中,法律解释的正式成规模的出现是古罗马时期的五大法学家,他们的解释在当时与法律一样具有同等的约束力。成为近代西方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的罗马法复兴运动也正是两个法律解释学派展开的,即前期的注释法学派与后期的评论法学派,教材称之为注
释法学家和后注释法学家。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目标与方法
一、法律解释的目标
目标作为了解内容,增加法学背景知识,不会作为考点出现。重点把握法律解释的方法。
二、法律解释的方法
以选择题出现,掌握各种分类的标准和辨别某一解释是何种法律解释。
(一)、根据解释主体与效力的不同,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正式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解释权的人按照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限,对有关法律、法令所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答和说明,又可称为有权解释、法定解释或有效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三种。
非正式解释是指未经法律明确授权的机关、团体、社会组织、学术机构以及公民个人对法律所作出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包括学理解释和任意解释。
1、立法解释
立法解释是指由立法机关或其授权的国家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所作出的解释。见《立法法》第42条。严格的立法解释仅指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宪法和狭义的法律所作的解释。清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解释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办公厅对各地、各部门提出的一系列
法律问题所作的答复不属此列。
2、司法解释
司法解释是指由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解释。司法解释的对象是法律(狭义);权利专属于最高法和最高检;在适应法律过程中。司法解释分为:审判解释(最高法)、检察解释(最高检)和联合解释(审判检察共同解释)。
下面是选择或改错中可能遇到的命题
A、我国的审判解释权是由国家最高审判机关统一行使,地方各级法院无此权。且这种解释是指导性的,对各级法院的审判权具有约束力,使办案的依据。表现形式为“批复”“复
函”“答复”等。
B、检察解释对下级检察院有普遍的约束力,但是对各级法院无。C、两高的解释发生冲突,应报请全国人大常委进行解释或作出决定。D、司法解释的方式是颁布专门的文件个案批复,解释是司法工作的原本内容。
E、各级法院的解释是特定的效力,仅在本院有约束力。
3、行政解释:司法解释的对象仅为法律(狭义),不包括行政法规。
4、学理解释:了解
5、任意解释:是指在司法活动中的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律师对于法律的解释和公民在日常
生活中对法律的解释。
(二)、根据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和目的解释。
(三)、根据法律解释的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和扩充解释。
文义解释包括:
1、字面解释:严格按照字面含义,不扩大不缩小。
2、限制解释和扩大解释
例
一、“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如果对“子女”作限制解释的话,前一个应理解为未成年或丧失生活能力的子女;后者应理
解为成年并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
如果对“子女”作扩大解释的话,则可解释为: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例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对法律的解释应该作扩大解释,即法律渊源中所包括的各种形式。
例
三、“机动车禁止入内”,这里对机动车是否包括小孩儿用的电动车,可视情形作扩大或
限制解释。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
1、注意本章节中教材所举例子。
2、注意“司法解释的作用”
3、法律推理与法律解释
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职业、法律思维相互之间的关系
法律解释与法律推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所要完成的任务和针对对象不同,法律解释是对法律规定的涵义进行说明,而法律推理则是在法律辩论中通过运用法律理由,以理服人。前者针对的是法律规定,通过研究法律文本,阐发其意旨,后者则不仅对法律规定,还包括案件事实,通过演绎、归纳和辩证推理等方法得出令人信服的法律结论。二者又具有有机的联系。首先,它们都与具体的法律问题有关。其次,二者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可分割的,在进行法律解释时,离不开推理方法的运用,而在法律推进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法律规范进行解释然后运用于具体案件事实,特别在法律规定不明确或涵义有争议的情况下,法律解释更是法律推理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与法律职业、法律思维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职业的独特性与其所特有的法律思维是分不开的,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应该在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识基础上运用法律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法律思维是抽象的,他具体体现在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中,特别是法律推理,由于其演绎、归纳和辩证等推理方法的运用以及受到的现行法律的约束,更能体现法律思维的特点。通过进行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培养和深化法律思维,有助于保持法律职业的自律和自治,并促进法律职业者更好的开展法律活动,在社会分工体系中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
第十四章 法的实现与法律秩序
第一节 法的实现
一、法的实现的概念
法的实现有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一个就是法的实施,另一个就是通过法的实施达到立法者的立法目的。
二、法的实现的阶段
法律规范的确定——法律事实的出现——权利义务实现
法律关系是静态的法律规范和动态的社会现实之间的桥梁,正是因为法律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法律规范抽象行为模式所意图指向的主体、内容才能够确定。
三、法的实现与法的实施的区别
注意两点:
1、法的实现是正值,法的实施可能是正值,也可能呈现为负值;
2、可能出简答
第二节 影响法的实现的因素(选择)
第三节 法律秩序
一、法律秩序的概念
法的实现大致有宏观上和微观上两种结果。从微观上讲就是通过法律关系和非通过法律关系两种方式而实现的守法状态;宏观上就是整体的法律秩序的形成。
对于法律秩序的特征的理解释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法律秩序是通过法律规范和法的实现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条不紊的社会关系状态。
教材着重强调法律对法律秩序形成的作用。但可以通俗的解释其理论根源。亚里士多德对“法治”这一概念的定义是至今为止最为广泛接受的一个定义,他认为,法治包括两个要件,一就是已经制订的法律能够得到遵守,二是这些得到遵守的法律是良好的法律,即,治,且为良法之治。教材所论述的也就是其第二个条件,一种良法前提下的法律秩序的形成就是法治的实现。法律规范至于法律秩序形成之重要性可见一斑。
随后的两段论述也要加强理解,可作为选择题出现,而且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回答简答
论述题。第三编 社会中的法 第十五章 法的产生与演进
本章导读:根据对试题的分析与对教材的解读,本章最大特点是简单,最大可能的出题点是法的继承和移植。按照出题人的学术兴趣和出题偏好,本章基本都是出一些选择题,而且出题人更喜欢从教材中拿出一段其引用的名言来考察大家对它的理解,因此,将重点点出重要考点。鉴于这部分知识的性质以及在学界的研究现状,不用再看其他材料,否则会适得其反,建议对本章认真看,结合笔记将教材中一些重要的点找出来即可。对于其中的一些重要的标志性的区分要好好体会,就是出题点,就是你容易犯错的地方。
第一节 法的产生
1、重点结合三次大分工理解法的产生的过程与标志
2、对于法与氏族习惯的区别是出题点,要注意认真体会。
3、法产生的一般规律04、06年均有考题。
第二节 法的演进
1、理解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是:其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
2、了解四种法的历史类型,多为选择题
第三节 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
法的继承和移植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要把握谁对谁可以继承,什么不可以继承;注意哪对哪可以移植,移植的意义与形式有哪些?这一节每年都是出题点。
第十六章 法的其他社会现象 本章采取同上一章一样的复习方法
第一节 法与经济
与后面三节相比,本节是最重要的。而且本节出题比较容易结合社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因此,要重点把握。
重点把握法与生产关系之间是怎样产生联系,发生作用的。其中中国社会主义法与经济的关
系了解一下。
考法提示:恩格斯曾言:“无论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正确理解这句名言的是:ABCD。具体的出题技术分析可见本材料第一部分试题分
析与出题技术分析相关内容。
第二节 法与政治
05年出多选,有一定的难度,出错较多,建议重点认识两者的区别。
第四节 法与科学技术
重点把握现代可以对法律理解对人类的伦理道德所带来的挑战,所导致的冲突,可以结合社
会热点。
第五节 法与文化 历年未曾涉及。
第十七章 法与其它社会规范
本章导读:对于本章的四节内容,你需要掌握的是法与各种社会规范的关系,包括区别,包括联系,更重要的是区别。教材中对于道德、习惯、宗教、政策本身的分析与介绍作为阅读
材料即可,不会考。第一节 法与道德
“自然法学家关注法律与道德的共同之处,而法律证实主义更加重视他们之间的差别”“恶
法非法与恶法依法之差别”
一、法与道德的关系
(一)作为社会规范在功能上相辅相成,共同调整社会关系
(二)法治确立法律的首选地位,但此法必须依赖道德基础而成为“良法”
(三)法律、道德皆和利益有关
(四)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
二、法与道德的区别
(一)产生的方式不同
(二)表现形式不同
(三)调整的范围不同
(四)内容结构不同
(五)实施的方式不同
考点:
1、法治 与德治的关系(2003年问答)
2、在课堂讨论中,一学生认为:实行法治,道德就不应当作为社会调整方式存在了,否则社会就会出现混论,使人们无所适从。请对该学生的观点做出评价。
3、在泸洲遗产继承案件中,关于“二奶”是否有继承权的问题。
法律与道德,自由与秩序是法学上永恒的命题。法律与道德是否存在泾渭分明的楚河汉界?个人自由与公共秩序能否并行不悖?法的安定性与社会妥当性之间的张力如何调和?法院在水火不容的价值冲突之中到底应当扮演何种角色,法律的“自动售货机” 或道德家个人自由的捍卫者还是公众舆论的代言人?泸洲遗增纠纷案将现代法治的这种紧张关系凸显出来,学者们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得以从不同视角予以审视和思考。媒体的关注与炒做更使之招谤惹讼,沸沸扬扬,抛开“第三者”、“包二奶”等敏感的大众话题,对于我们这个正在法治之路上上下下求索的转型中的社会而言,这个公序“公序良俗第一案”或许能给人
们更多的启示。第二节 法与宗教
一、法与宗教的相同之处
1、都是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
2、宗教戒律的实现也曾经象法律一样有专门执行机构
3、执行都需要特定的解释机构
二、法与宗教的区别
1、产生的方式不同
2、内容不同
3、实施方式不同
4、适用原则不同
三、注意在政治合一的国家中的“法律的宗教化”与“宗教的法律化”。
考法:见《法理学》P267第2题分析题。这种分析题是典型的考法,也是2005年法大硕考
改革后法理学主观的出题模式。
考法:(多选)下列有关习惯法与习惯的区别有哪些是正确的?(先别看答案,自己做一下,并且把错与对的理由写出来。每做一道选择题都要经过这样的练习。)
A两者均体现阶级性B两者实施方式不同C两者实现的目的不同D 两者均具有规范性。
一、习惯与法的区别
1、在形成方式上
2、在实施方式上
3、在实现目的上
4、在表现形式上
二、法与习惯的关系
1、法对习惯肯定
2、法对习惯否定
3、法与习惯共存
注意把握法、习惯、习惯法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法与政策
考法:下列选项中关于法与政策的表述,哪一些是正确?(2005年多选)
A法律的效力是普遍的,政策没有约束力
B政策可以是法的非正式渊源 C法治国家不需要政策,只需要法律 D法律和政策的表现形式不同
答案:BCD习惯法就是法,此题可以还原为法与习惯的区别。注意将习惯和习惯法的区别掌
握。如同法与道德一样,这两年连续出题,重点把握社会主义法与共产党政策之间的关系,见下
表
制定机构 规范形式 实施方法 约束对象 稳定程
度
法 立法机关 表现形式特定;内容具体明确;权利义务体系 国家强制力 所有公民、法人和国家机关的行为 较高
执政党政策 党领导机关 表现形式一般纲领、决议、宣言、指示;内容比较原则;带有号召性和指导性 宣传动员、组织工作 党员的行为 一定的灵活性
第十八章 法制与法治
考法:
1、下列有关法制与法治、人治之间关系有哪一个说法较为合适?(单选)
A法制与法治均以民主为前提
B有了法制即有法治
C人治之中有法,法治之中也有法
D人治与法制不相容
3、下列表述正确的有?(多选)
A法制与法治同时出现
B在法制社会里,法律一经制定,任何人 不能凭他自己的权威逃避法律的制裁 C、在法制社会里,统治者是法律的臣仆,他的全部权力都建立在法律之上。
D、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以法治国,以法制约合合理运用公共权力。
第一节 法制的概念
一、法制有动态意义上的与静态意义上的区分
二、我国法制的基本要求(2001年简答)
(一)有法可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前提
(二)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三)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关键条件
(四)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有力保障
第二节 法治的概念
一、法治的涵义
了解亚里士多德、洛克的观点,了解《德里宣言》的相关问题,考生对于《法理学》P271戴雪、拉兹、富勒的观点也应有所了解,法大老师出题的方式之一就是把西方学者的观点转变成选项,不知道这些观点的考生还要仔细推敲也不一定能选对,而知道该观点的考生,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我们认为,即使抽象的法理也可以象部门法一样掌握的细致入微。
二、法制与法治的区别(2005年多选、2003年单选、2004年任选)
(一)与静止意义上的法制区别
(二)与动态意义上的法制区别
(三)法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直接联系
第四部分 相关问题解析
1、三大法学流派
一、2001年综合第四题:1944年,德国一妇女为了陷害当时正在服役的丈夫,便向纳粹当局密告其夫休假在家时曾经讲过有损希特勒的话。结果,其夫被纳粹当局以1934年纳粹政府法令判处了死刑(未执行)。法西斯倒台后,该妇女在联邦德国法院被控犯有1874年刑法典规定的非法剥夺他人自由的犯罪。联邦德国法院的中审判决是:被告犯有罪行,纵然其丈夫是按照纳粹政府的法令被判刑的,因该法令本身违反了一切正直人的正当良知和正义感,尽管该妇女是依照纳粹法律告密的,由于纳粹法律本身是违反一切正直人的正当良知和正义感的,所以她必须接受法律制裁。但该妇女辩成,根据那项法令,其丈夫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当时有效的法律的犯罪,其告发仅仅是使一个犯罪得到制裁而已。法学家们对该妇女是否应当判刑所涉及的法理学基本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并由此导致了法学史上的著名的、长达数年的哈特与富勒之间的论战。
分析:案情较简单,可借助此案例对三大法学流派进行梳理。
二、延伸:该案例实际上涉及到了两大法理学命题:从表面上看是一个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恶法是不是法?)而实际上是西方法理学传统中的自然法学和法律实证主义法学之间的问题。
(一)分析实证主义法学: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核心就是对于法律进行一种实证的分析,或者说,对于一个国家制定法的客观分析。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国家有了自己的一套法律制度,就存在对于这种法律制度的解释和适用,这种对于法律的解释,就是最原始意义的分析。
在西方法理学文献中,我们经常发现与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相关的名词是“分析法学”、“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法律实证主义”和“新分析法学”。在不太严格区分这些名词的法学家那里,这些名词是可以通的。如果我们要严格地区分这些名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这
里可以作出这样的界定。
“分析法学”更多的是指19世纪边沁和奥斯丁所创立的法律命令说,他们在法律研究的方法方面,采取一种分析的方法,总结出法律制度的一般概念、范畴和原则,用奥斯丁的话说,是“一般法理学”所采取的科学的方法,他们严格区分立法学(或者他们称为论理学)和法理学,将法理学的范围严格地限定于一个国家的实在法。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是“实证主义法学”的一部分。“实证主义”的概念来源于孔德,他把知识的进化分为三个时期,即所谓神学时期、形而上学时期和实证主义时期,他认为实证主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把这种实证主义运用到法律领域,便有了实证主义法学。这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即包括对于制订法的实证法学,即所谓分析法学,又包括对于法律历史的实证法学,即所谓历史法学,还包括对于法律在社会中的实证分析,即所谓的社会法学。“法律实证主义”是“实证主义法学”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广义的法律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法学同义,狭义的法律实证主义特指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从内涵上讲,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泛指奥斯丁到哈特,以及到拉兹、麦考密克的法律理论。
“新分析法学”泛指20 世纪对于奥斯丁分析法学的最新发展,严格地讲,哈特的法律规则说是新分析法学的典型代表,但是,从广义上看,“新分析法学”同时包括了哈特的法
律规则理论和凯尔森的法律规范理论。
实证主义法学(在此特指奥斯丁哈特传统的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基本特点:
1、严格区分实然的法律与应然的法律
2、强调对法律概念的分析并依靠逻辑推理来适用法律
3、否认法律与道德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实证法学在关于法与道德的关系表达出如下的理论:
(1)法与道德是两个实践和文化上都是相互独立的领域。他们具有不同底 渊源,不同的确立和认可的标准,因此二者完全是自足的。他 们只是在各自的领域之中产生作用
并不对其他领域发生影响。
(2)但是,这并不表明与道德就没有共同性存在。在实践活动中的一些规范是二者共同的内容,这也得到历史的确认。如禁止杀人,禁止欺诈等等。但是,这些内容一旦被确立为法,它就法律化了,而不再具有道德的属性了,而变得与其他可能的法的内容一样,都成为法的内容。换句话说,这些规范不是从事实上作为道德的内容这一事实之中取得其法律性或约束力,而是因为这些规范符合了关于法的确立和承认的实在的独立于道德的标准,基于这一事实,而具有约束力。
(3)采纳实证主义并非意味着对于法不能从道德的角度进行批评。这样的批评是可以的而且是值得鼓励的,它代表了一种推动法的发展的重要的工具和立法政治。但是,它并不进入法的内部也不改变法的性质。这也就是说,一条受到批评的因而显得不正义的规则,只要符合关于法的确立和承认的标准,即不因此而失去法律性和约束力。它在任何一方面仍然具有法的属性,因此也应该得到社会大众的遵守,权威机构也可以要求人民服从它。换言之,只要符合有关法的确立和承认标准,法的内容甚至可以与道德相冲突(即恶法亦法)。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说,实证法学理论在法与道德之间进行严格的区分。法与正义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虽然他们并不相冲突。如果从体系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我们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的或相互区分的领域。道德是一回事,法是另一回事。二者具有某些共同的内容这样的事实并不导致它们的联合。对于这些共同的内容,如果仔细观察,可以说并不是真正的共同:虽然它们有着相同的社会文化表述在法之中变为法律性的,在道德之中变为道德性的,因此在此相区别。
因此,从分析实证法学的视角看来,该案例中的法令在当时是有效的,所以,那位丈夫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该妇女的行为不能构成犯罪。
(二)自然法学
1、自然法学代表了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思潮。这一思想决定性的影响了直到今天的整个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一般特征。从一个方面来看,自然法是一种完美的模型,实在法应该与之看齐,否则的话就要失去其作为法的资格,因此而不具有约束力,也将使大众失去服从法的义务以及要求人民服从的权威。因此,一条人为制定的法律如果与自然法相冲突就不是真正的法,不具有法的属性,而是任性的武断,人民可以、甚至应该去违反它(即恶法非法)。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实在法又可以看作是自然法在现实世界得以落实的一种工具。因此,如果实在法不具有它的模型---自然法---的性质的话,这种落实的目的也就没有得到实现。
2、自然法学家在法与道德的关系上提出了以下的理论学说:(1)道德在法的领域的表现也就是正义,在事实上与自然法相同一。
(2)道德是作为合法性的标准而存在,也就是承认法之为法,法本身具有法的属性的标准。这对自然法和实在法都有效。由于实在法之成为法具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如果它表现出与自然法因此与道德不相吻合的特征,它就不成其为法。
(3)因此,道德就深深地渗透到法的世界之中。法不是一种独立于道德之外的事物,它与道德具有相同的内涵,它不过是相同的道德以及不同于自身的法的方式而表现出来而已。这样的表达,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之中进一步落实。法,就其实质而言,无论是先前存在的自然法还是后来存在的实在法,不过是实现体现了法的本质,承担了确认法,取得法的资
格的标准的道德的一种工具。
3、所以,从自然法的角度来说,该案件所涉及的那项纳粹法令违背了自然法原则,那位丈夫并没有触犯法律,该妇女应当被判刑。
(三)社会法学
社会法学是19世纪末叶以来西方法学 中的一个派别,又绎社会学法派。西方法学家一般认
为该派具有下列的一个或两个特征:
A社会学观点和方法研究,认为法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或效果以及
各种社会因素对法的影响;
B认为法或法学不应该象19世纪那样仅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而应强调社会利益和“法的社会化”。
庞德曾将社会法学派和其他法学派(主要是分析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的区别归纳为以下几点:该派着重法的作用而不是它的抽象内容;它将放大当作一种社会制度,认为可以通过人的才智和努力,予以改善,并发现这种改善手段为己任;它强调法要达到的社会目的,而不是法的制裁;它认为法律规则是实现社会公证的指针,而不是永恒不便的模型。
在20世纪的西方法学中,还有不少派别虽与庞德等人的社会法学派观点有所不同,而在许多基本观点上又极为类似,因此可列为社会法学派的支派,如社会连带主义法学派、美国的现实主义法学派、欧洲大陆各国的自由法学派、利益法学派、北欧各国的斯堪地纳维亚法学派以及心理学法学派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法学派在理论上并无显著改变,但在方法论上日益与自然科学或综合、科学结合而成成为一种应用法学。
2、对重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思考
目前,教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项目-----“重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这一研究项目从本质上讲的是一道政治家出题,理论家作答的难题。期间大致有十大难题:
1、这一重构,是意识形态主导还是以科学来主导?如果是前者,与政治学又如何区别?如果是前者,又如何完成这一“任务”?
2、期间逻辑与实践的差异(用逻辑的理论不能 解释非逻辑的实践)
3、如何处理开放与封闭、正宗与非正宗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之间的矛盾?
4、共融与排异的问题(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协调与冲突)
5、法理学是个性的,而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是强调共性的,两者如何结合?
6、目前的理论家是否具备这种能力?(近几十年来对马克思主义法理学都鲜有研
究进展)
7、以公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为中心,还是以问题为中心来重新构建一套体
系?
8、守成与创新的问题
9、如何处理其与对西方的法律进行移植之间的关系?
10、要建立一个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还是马克思主义法理学说史?
3、法的价值的若干问题
一、简要说明:
这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对于法理学专业的考生亦然。
对于教材,我们的建议要熟悉,并且注意教材中所举的例子,这往往会成为出题的材料。我们在此将着重从宏观上对这一论述题进行梳理。
二、法的价值解释释义:
法的价值是一个十分艰深的问题,我们可以简要地给法的价值下一个定义。法的价值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作为基础的,法对于人所具有的意义,是法对人的需求的满足和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法的价值的探究实际上是法的意义的探究,是以法与人的关系为基础,并以
人为归宿的法的意义的探究。
法的价值即法对人的意义的第一个方面是法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其方式主要是两个,一是将人的需要法律法律制度化,使之具有合法的、为法律所保护的性质。二是将已经法律制度化了的人的需求现实化为法律的现实。法的价值在实际生活之中对于人的需求的满足,必须需要法律实施作为中介,并在法律实施中得以完成。这两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着法的价值。
法的价值即法对人的意义的第二个方面是人关于法的绝对超越指向。法的价值这种“绝对超越指向”性质,为法的价值 的崇高与神圣奠定了基础,对人类关于法的行为和思想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甚至是人关于法的精神企求和信仰。
法的价值的两个方面的意义,经过了千百年的凝练,固化为了法治、自由、平等、人权、人的全面发展等价值目标或价值准则。
二、法的价值的属性
法的价值属性是法的价值所固有的属性。它决定着法的价值表现形式、应有功能和社会
作用。
(一)属人性和社会性
(二)客观性和主观性
(三)应然性和实然性
三、法的价值的意义(注意要区别与教材上的法的价值研究意义):
(一)法的价值是法的制定的必需。法的价值是立法的思想先导。严格意义的立法活动都是
在一定法的价值观指导之下的国家行为。
(二)法的价值是法的实施的意义也体现在这两个方面。
(三)法的价值是防止法的失效的屏蔽。法的失效问题实际上也是法的价值背离问题。它可能是因为立法的错误或者法的实施的畸形所致,都是对应有的法的价值的,对于防止法的失
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法的价值是校正恶法的准则。纽伦堡审判、东京审判都充分运用了法的价值对恶法和恶法下恶行的批判意义,并把平等、正义、人权等作为基本的法的价值准则来校正恶法、校正恶法下的恶行,对恶法予以否认,对恶法下的予以制裁。
(五)法的价值是法的演进的动因。新型法代替旧型法的历史推进,法的消亡和取代法的共同生活准则的形成,都不是简单的历史现象。这些历史进步都有一个重要的内在精神依据和精神动力,即法的价值。尤其是法的消亡和法向社会共同生活准则的过渡,更离不开人类法的愿望的善良和美好,离不开法对秩序、文明、自由、平等、人权、正义等崇高价值的执着
追求。
四、法的价值的冲突(事实上,学界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基本上就是一种折衷主义):
(一)自由与平等的冲突
自由与平等的冲突是以它们在人性上的差异性质作为依据的。自由以人的个性为首要的基础,而平等则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冲突也可能随时发生。
自由与平等的侧重点不同也就决定了二者之间会有冲突产生。自由侧重于个人意志的自由、行为的不受约束,以及自身的发展,而平等则侧重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对等。自由立足于主体自身,平等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自由与秩序的冲突
自由强调的是主体个性的发挥,而秩序强调的是有序状态的建立与维持。自由难免有打破既有平衡----秩序的趋势,秩序有在一定程度上压抑自由,维持平衡的规定性。因此,二者之间的冲突就再所难免。在我们看来,自由与秩序之间的关系是辨证的对立统一。法既要体现和保障社会生活参加者一定历史阶段所能有且应有的行为自由,又要维护适应一定生产房事 的社会秩序。要将二者统一起来观察。当然,在不同的条件下对自由或秩序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但无论如何,二者不可偏废。
(三)秩序与正义的冲突
从抽象的意义上讲,秩序与正义各有其利。一般地说,秩序有利于统治,有利于创造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稳步前进。然而没有正义作为基础的秩序,必然是难以长期维持的秩序。正义有利于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平衡,有利于创设和维护良好的秩序,或为了秩序而不得不牺牲一定的正义。法的价值,在秩序与正义之间,谋求的正义理应是有秩序的正义,谋求的秩序理应是正义的秩序。
4、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
法律实效是法律实际上成为行为规则,即被人们(所有社会主体,包括立法机关在内)遵守或被有权机关加以适用和执行。法的效力是法存在的表现,是一种社会力量,法的实效是一种社会事实。法的效力用来分析法律的生存领域、法律的结构,而法的实效则用来分析法律的实施状况。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规定的破产程序条款是有效的,但是实际上许多应当破产的企业大量存在而无法启动破产程序,这说明这一法律的实效低,但不能说这一法律没有效力。
5、法律、法律体系与实际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法律一旦产生,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追求更多的独立性。立法,不能不考虑法的自身的逻辑体系,不能对性质相同的问题,这个法这么规定,那个法那样规定,互相矛盾。但是,归根到底,实际是母亲,法律是子女,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是“经济关系反映为法的原则”。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发展了,实际发展了,法也要发展,法的原则、法律体系也要发展。由此至少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实践没有止境,法律体系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它必然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封闭的、固定的,一定阶段所称“法律体系”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尤其在我国,整个国家还处于改革、转型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都还没有定型,因而反映、规范这种制度和体制的法律规范、法 律体系就更加明显地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相统一的特点。二是,加强立法工作 与形成法律体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我国二十四年来的立法实践来看,立法从来都是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体系出发的,都是根据需要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经验基本成熟的,至少有了科学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典型经验,才能立法,需要成熟一个,制订一个。这是立法问题。法律体系则是法学研究问题,有了若干法律、法规后,对它们加以研究、归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明确不同法律规范的不同性质、不同特点、不同效力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内在逻辑,逐渐形成科学的体系。因此,这个体系不可能是一开始就有的。概括的说,先是制订法律、法规,然后形成法律体系;法律体系形成后,又会指导立法实践,防止法律规范之间相互矛盾、“打架”,把法的自身逻辑体系搞乱。这就是为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并没有提出法律体系的问题,到了党的十五大,在我们已经有了一部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宪法和一批基本的、主要的法律、法规之后,才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要求。这是符合客观
规律的。
6、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调整手段的关系
现在,各方面的立法积极性都很高,这是好事。同时,这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解决哪些问题应该立法,解决哪些问题不宜立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没有相当一批法律、法规,特别是基本的、主要的法律、法规当然是不行的。现在,我们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问题都要用法去解决,法并不是万能的。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历来是多种多样的,除法律规范外,还有市场机制、行业自律、习惯规则、道德规范以及先进管理、技术等手段。这些手段所要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是各不相同、各具特征的。其中,需要用法律手段解决的,一般来说,应该是那些在社会生活中带普遍性的、反复出现的、用其他手段解决的,一般来说,应该是那些在社会生活中带有普遍性的、反复出现的、用其他社会调整手段难以解决、最终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解决的问题(既然是最终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那就不是凡是都要依靠国家强制力,运用国家强制力是需要格外慎重的)。能够用其他社会调整手段予以解决,却不能或者基本上不能依靠国家强制力解决的问题,如思想道德问题、具体工作问题、具体技术问题、科学实验问题等,就不宜或者不必通过立法去解决。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当然需要考虑制定、修改法律、法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运用、发挥市场机制、行业自律、习惯规则、道德规范以及先进管理、技术等手段在调整社会关系中的作用,不可能什么问题都是用法律手段去解决即
最终依靠国家强制力去解决。
7、法律思维 A法律思维的十大要义
1、合法律性优于合道理性;
2、普遍性优于特殊性
3、形式优于实质
4、程序优于实体
5、复杂优于简约
6、严谨优于标新
7、谨慎优于断信
8、过程优于结论
9、精确优于比喻
10、逻辑优于修辞,推理优于描述
B训练法律思维的要求
1、以情感而开理性
2、重视学术训练,少事机制
3、既要有人文的关怀又要有科学的精神
4、知行统一,勇于实践
8、法律意识及其相关概念区别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1)法律意识是社会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它直接为维护某种生产关系或改变某种生产关系而服务;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则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较为间接,往往需要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才能与经济基础联系起来。(2)法律意识涉及的对象是法律现象,这是法律意识与其他社会意识相区别的主要特点。虽然政治意识、道德意识以及其他社会意识有时也涉及到法律现象,但它们都不是以法律现象作为专门的对象。(3)法律意识与其他社会意识相比,具有较强的强制性,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指令性,它对社会生活的法律调整的反映比较及时、敏感;而其他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影响,常常是通过思想指导、情感熏陶、心理感召、习俗的维护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起作用,对社会生活的法律要求作用缓慢而持久。
法律心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不系统的,自发形成的感受和情绪。
法律思想体系,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观点。
法律思想体系,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水平的概念,它是法的制定、法的实施、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等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知识的总和。
9、法与道德
法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体现国家意志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国家以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道德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人们基于一定物质条件而形成的对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当与不正当等标准来评价人们行为的观念,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的信念来维持。对于提高立法质量非常重要。有时社会反映强烈,要求立法机关立法的事情恰恰不属于法律的调整范围。另一方面,在有些问题上,法律和道德互相渗透,法律中
也会包含一些统治阶级认可的道德要求。
10、法治与法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法治表达的是法律运行的状态、方式、程序和过程;而法制是一个静态的概念,是“法律制度”的简称。现代法制概念包括如法律的至高权威,法律的公正性、稳定性、普遍性、公开性和平等性,法律对权力的制约与对人权的保障等一系列原则和基本要求;法制则不必然地具有这些内涵。只要有法律和制度存在,但不一定就是实行法治。法治表明了与人治根本对立的立场。强调依法治国以及法治与人治的
根本对立,是法治概念具有的鲜明的本质特征。法制强调人民主权和法律的统治,反对个人的专横独裁或者少数人的訾议妄为;它倚重法律治国的必要性和稳定性,着眼国家的长治久安,以法律防止“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悲剧的发生;它坚持法律的至高权威,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反对法律之外和法律之上的特权。法制则不具备这种特性,它非但不能表明与人治的必然对立,而且还可能出现“人治底下的法制”。法治是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基础,是市场经济基础上、民主政治体制之中的治国方略。法制则既可以与各种政治体制为伴。]所以,有法制的国家就可以成为“法制国家”,但它并不必然地成为法治国家,法制有需要通过法治来体现。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和法制建设尚不完善,长期以来形成的权力至上的传统观念和人治习惯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思想中还有一定的影响,法律权威至上还没有稳固地树立起来,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压法等问题时有发生,干扰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及司法不公的现象,人民群众反映还较强烈。
11、法理学与相关的法学分支学科的关系
在整个法学体系中,法理学居于一个非常独特的地位:一方面,法理学所研究的是法的一般原理、原则、概念、制度,这种研究对象与人类的生活样式、理念、价值和人文的总体精神息息相关。因此,法理学总是要站在法学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来追踪、吸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反思法的基本问题,同时也从法学的角度对各种人文思潮作出回应。在一定意义上,法理学也属于研究人类精神的学问的一种,与那些专注于法律的应用与操作的学科是存在很大区别的。另一方面,从法学体系的内部关系看,法理学在整个法学体系中具有“基础理论”的地位。它是建立在诸应用法学之上的具有普遍意义、属性和职能的法学学科,其内容具有基础性、根本性、一般性、普遍性和抽象性,从而对各种应用法学发展的水平。法理学研究的不发达,必然会对法学其他学科的研究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强化法理的基础地位,深化法理学的研究,对于建立一国法学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法理学与法学其他学科的结合,反过来对于法理学自身的发展也同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法理学是一门开放性的学问,这不仅指它的对外开放,而且也指它的对内开放,即法学体系之内与其他法学学科的结合,不断从其他学科中获取理论和方法上的资源,以丰富和完善法理学自身的理论。例如,法律制度史的研究,国内部门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宪法学)的研究,在某些方面有各自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它们对历史上的法和现实的法所进行的实证考察,是法理学所不能替代的,而且它们从各自学科出发对法的本质和现象问题所做的结论,对于法理学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法理学若不与法律史、国内部门法学结合,很可能会陷入空泛和游说无根的窘境,也不能起到前导学科的作用,不能对法学其他学科予以理论上的指导。然而,法理学与其他法学学科的结合,决不意味着法理学可以完全照抄、照搬法律史学、国内部门法学的理论,将别的学科的东西据为己有,否则,也就失去了
法理学自身的特色。
在中国,当代法理学面临的问题既具有普遍性,也具有特殊性,例如,法理学研究的学术环境的培养和保护,法理学学术传统重建,中国的现实对法学家们所提出的时代课题,法理学与应用法学的结合,法理学方法的变革,法治进程中的知识转变,法理学研究的国际化、规范化与本土化,等等。
12、中国当代的法理学发展的理论资源和发展方向。
应当是以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为指导,吸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进步的法学思想而又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法理学。显然,它的理论资源包括:(1)古今中外优秀进步的法力文化、法学思想;(2)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3)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实践经验。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学,提出一整套适应中国国情而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般法律问题的独创理论体系。如果说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与同时代的西方法理学,有什么不同的话,那么中国的实践及其经验就是其最有生命力的、雄厚的理论资源,也就是这种区别形成的标志。可见,同民主与法制建设实践相结合,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最为重要的步骤。您所 查 看
的帖子 来 源
于 ka o y a
n.c o
m 考研 论
黑龙江大学讲义 篇6
北京大学讲义费风潮再回顾
1922年10月12日,北京大学新学年开学,由评议会通过的征收讲义费决议付诸实施。10月18日出版的《北京大学日刊》,刊登有朱希祖、王世杰、沈士远、丁西林、李书华、沈兼士、周鲠生等评议会成员联名写给蔡元培的来信连同蔡元培的回信。前者建议:“本校讲义印刷费,岁达一万余元;然图书扩充费,为数极微。现在学校既决定收纳讲义费,我们为学校计,为学生计,谨向先生提议,将所收讲义费,尽数拨归图书馆支出,„„将来学校图书充足,学生外国文程度增高,即可完全废除讲义。”后者表示:“此次征收讲义费,一方面为学生恃有讲义,往往有听讲时全不注意,及平时竟不用功,但于考试时急读讲义等流弊,故特令费由己出,以示限制。一方面则因购书无费,于讲义未废以前,即以所收讲义费为补助购书之款。至所印小券,不照他校之规定每学期讲义费若干者,取其有购否自由之方便。彼等若能笔记,尽可舍讲义而不购也。”
北大校评议会是蔡元培教授治校的产物。他到北大不久,就设立评议会作为全校最高立法和权力机构。负责学校各种章程、法规的制定,同时各学科的废立、各门课程的多少及改革、学校的财政安排、聘请新教授等事项均须经评议会严格的审核通过。评议会的评议员全部是教授,任期一年。因此,经评议会研究决定的事实际上是一种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集中制形式的决定。所谓讲义,是老师将授课内容诉诸文字后油印或铅印发给学生。按照北大惯例,教授一般都会在课堂上免费发放讲义,但讲义的制作费用由学校承担。这项规定由来已久,北大学生早就习以为常。至于评议会部分成员给蔡元培的联名信和蔡元培的复信内容,实际上蔡元培早在五年前已经提到过。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在其最近要做的两件事中说:“一曰改良讲义。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惟恃教员讲授,尤赖一己潜修。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二曰添购书籍。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蔡元培上台之后,致力于革新校内其他诸如制度修订、人才延揽等事务,对于讲义改良事宜虽有要求,但似乎并未落到实处,这从周作人制作讲义的过程可以得到证明。1917年9月北京大学正式聘任周作人为北京大学文科教授,担任欧洲文学史和希腊罗马文学,周作人每周要编写二十多张稿纸的讲义,由于时间紧迫,周作人白天写好草稿,交给哥哥周树人(鲁迅),周树人帮其修改,并誊写,一周的讲义完成后就拿去学校油印并分发给学生。蔡元培没有立刻实行自己对大学讲义改革的设想也不足为奇,蔡元培刚接任的北京大学虽说在教学硬件设施上是当时全国先列,但校内思想落后,远不适应国际教育的需求。摆在蔡元培面前最重要的事还是具有新思想教师的延揽。等到这些新思维教育人才延揽工作告一段落,一浪高过一浪的**又让蔡元培应接不暇。接任蔡元培北大校长职务的蒋梦麟描述过他当北大校长时的情景:“学生要求更多的行动自由,政府则要求维持秩序,严守纪律,出了事了,不论在校内校外,校长都得负责。发生游行、示威或暴动时,大家马上找到校长,不是要他阻止这一边,就是要他帮助那一边。每次电话铃声一响,他就吓得一跳。他日夜奔忙的唯一报酬,就是两鬓迅速增加的白发。”其实蔡元培又何尝不是这样。在这样复杂的大环境下,改革讲义的事的确不可能一蹴而就。
1922年蔡元培再次提出5年前的革新任务,一个原因是此时的北京大学经历最近五年的发展,各种教育制度、各科教育人才已经齐备,而学生经历了五四运动的洗礼后也再次静下心来钻研学问,蔡元培有必要继续推进自己的治校方略;另一原因是教育经费短缺。鲁迅曾说过,“钱――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所卖掉。„„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长时,北洋政府还相对稳定,尽管教育经费不多,但还能勉强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但随后,随着军阀割据的混战,军费开支急剧飙升,按1919年中央预算,海陆军费用占预算支出42%,而教育经费却不及预算支出1%,许多学校因经费短缺而难以维持,教员薪酬难以按时发放,更谈不上发展。在此情况下,一年一万多元的讲义印刷费对于北大来讲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由此在蔡元培的支持下,才有了北大评议会征收讲义费的决定。但这个决议还没有公布,北大校园内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更有学生在1922年10月17日齐聚校会计室,对工作人员恫吓、谩骂。18日又到校长室讨要说法,蔡元培亲自向学生承诺最近几天暂不收费,学生仍然不肯退去,甚至出现了谩骂、推搡现场教师的行为。面对此,蔡元培愤然提出辞职,北大全体职员发布《暂时停止职务宣言》。据《京报》报道,10月19日,北大“遂陷于停课状态之中。除预科由主任丁燮林之布告及第二院理本科各系要求教员照常上课外,其余第一、三两院文理本科各系学生均因职员停止办公,教室锁闭,未得受课。”面对蔡元培的辞职和教职工的罢教,北大学生分成了挽留和反对挽留蔡元培的两派。经教育部和绝大多数北大学生的劝留,在开除“肇事者”冯三省的前提下,蔡元培及全体教职工25日到校视事,北大讲义费风潮到此结束。
蔡元培在讲义费风潮中的是与非
在讲义费风潮中,蔡元培面对学生欲找工作人员理论时曾说,征收讲义费的事由他负责。他在负责这件事的时候到底有无过错?
三年前,面对群情激奋的学生运动,蔡元培置政府“命令”于不顾,对学生运动誓死捍卫,奋力与政府抗衡,无畏保护全体学生,并认为学生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应该关心国家大事;而三年后,对于这样一次小小的风潮,蔡元培却以“**”称之,并以开除学生来惩戒。纵观蔡元培对这两次运动的不同态度,似乎的确有点匪夷所思,小题大做。但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我们还是能看出蔡元培的良苦用心。他在呈总统和教育部的《为北大讲义费风潮辞职呈》中写道:“此种越轨举动,出于全国最高学府之学生,殊可惋惜。废置讲义费之事甚小,而破坏学校纪律之事实大,涓涓之水,将成江河,风气所至,将使全国学校共受其祸。”蔡元培将这次讲义费风潮与学校纪律联系起来,认为这是北大学生缺乏纪律观念的表现,并认为这种不遵守校纪校规的行为将会成为其他学校学习的“榜样”,因而必须予以制止。实际上在五四运动中,就有人认为学生过多参加游行“将遇事生风,不复用功了”。但蔡元培却认为“结果乃与之相反,盖学生在此次运动中,有了两种经验:一是进行的时候,遇者艰难,非思想较高,学问较深的同学,不能解决,于是人人感力学的必要;二是专靠学生运动,政府还是不怕,直到工商界加入,而学生所要求的,始能完全做到。觉得为救国起见,非启发群众不可。所以五四以后,学生一方面加紧用功,一方面各以课余办平民夜校、星期演讲及刊布通俗刊物,这真是五四运动的收获”。蔡元培之所以对五四时期的学生运动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就在于五四运动是由于民族危机引发的。
在国难当头时,蔡元培支持学生运动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另外一些人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蒋梦麟在回忆录《西潮?新潮》中谈到五四运动之后学生的状况时说:“各地学生既然得到全国人士的同情与支持,不免因这次胜利而骄矜自喜。各学府与政府也从此无有宁日。北京学生获得这次胜利以后,继续煽动群众,攻击政府的腐败以及他们认为束缚青年思想的旧传统。学生们因为得到了全国舆情的支持,已经战胜了政府„„至于北京大学,他(蔡元培)认为今后将不容易维持纪律,因为学生们很可能为胜利而陶醉。他们既然已尝到权力的滋味,以后他们的欲望恐怕难以满足了。”果然在五四以后,“学校里的学生竟然取代了学校当局聘请或解聘教员的权力。如果要求不遂,他们就罢课闹事。教员如果考试严格或者赞成严格一点的纪律,学生就马上罢课反对他们。他们要求学校津贴春假中的旅行费用,要求津贴学生活动经费,要求免费发给讲义。总之,他们向学校予取予求,但从来不考虑对学校的义务。他们沉浸于权力,自私到极点。有人一提到‘校规’他们就会瞪起眼睛,噘起嘴巴,咬牙切齿,随时预备揍人”。蒋梦麟的说法可能有夸大之词,但也并非空穴来风。这实际上反映出了五四以后北大的校风校纪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胡适1922年10月22日在《努力周报》的文章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北京大学这一次因收讲义费的事,有少数学生演出**的行为,竟致校长以下皆辞职。这件事,在局外人看起来,很像是意外的风潮;在我们看起来,这确是意中之事。‘五四’、‘六三’以后,北京大学‘好事’的意兴早已衰歇了。一般学生仍回到那‘挨毕业’的平庸生活;优良的学生寻着了知识上的新趣味,都向读书译书上去,也很少与闻外事的了。因此,北大的学生团体竟陷入了绝无组织的状态,三年组不成一个学生会!这几年教职员屡次因经费问题,或罢课,或辞职;学校竟完全无主张的地位。懒学生落得不上课,不考;好学生也只顾自己可以读书自修,不问学校闹到什么田地。学校纪律废弛,而学生又无自治的组织,一旦有点小变故,自然要闹到‘好人笼着手、坏人背着走’的危险境地。目前的风潮,也许可以即日结束;但几十个**分子即可以败坏二千六百人的团体名誉,即可以使全校陷于无政府的状态,这是何等的危机?”
对北大校风校纪败坏理解最深刻的还应是蔡元培。他在10月25日北大演说时说:“我对于十八日的暴举,实在看得很重大。第一,此等蔑视他人人格、即放弃自己人格的举动,虽极无知识的人,犹所羞为,今竟出于大学的学生。第二,尔日所要求的事,甚为微末,很有从容商量的余地,为什么要用这种横蛮的手段,显系借端生事,意图破坏。第三,二千几百人中,偶然有几个神经异常的人,不算奇怪,但是最少数人有这种异常的计画,为什么竟有一部分的人肯盲从?为什么其他大多数的人都像隔岸观火?事前既不加纠正,临时又毫无制裁;数千人的社会,其中分子,彼此不相关切如此;将来土崩瓦解的状况,可以预推了。”蔡元培所提的三点,第一、二两点毫无疑问是对学生目无法纪、目无师长的行为而言。经历了五四运动,蔡元培对学生参与政治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认为学生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在国难当头,学生应该用自己所学知识唤起国民的爱国热忱,但读书是学生救亡的基础,学校是为研究学术而设的。因而一旦在环境相对宽松的情况下,蔡元培还是希望学生能认认真真做学问。无论是从传统还是从现代角度,蔡元培都希望学生能尊师重教,专心于学术问题的研究。但五四后北大的学习风气却并不见好转,反而有了下滑的趋势。这种下滑现象,胡适和傅斯年早在1920年的《北京大学日刊》就有所表述。傅斯年认为,“北大此刻之讲学风气,从严格上说去,仍是议论的风气,而非讲学的风气。就是说,大学供给舆论者颇多,而供给学术者颇少„„大学之精神虽振作,而科学之成就颇不厚。这样的精神大发作之后,若没有一种学术上的贡献接着,则其去文化增进上犹远”。胡适也说,“我们今天反观北大的成绩,我们不能不感到许多歉意。我们不能不说:学校组织上虽有进步,而学术上很少成绩„„然而我们北大这几年的成绩只当得这几个字:开风气则有余,创造学术则不足”,这是蔡元培所不希望的,因而他曾在1921年12月8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劝北大学生尊重教师布告》,希望学生能尊敬师长,平心静气地与教师探讨,而不应“为鄙悖之匿名书信,匿名揭帖,以重伤教员之感情”。至于第三点,蔡元培实际上是不指明地批评了北大的派系斗争。关于北大法日派与欧美派等派别的明争暗斗,这里不再赘述。但毫无疑问的是,蔡元培对这些派系的斗争应该很清楚。蔡元培希望在历经各次运动、迭历数次讨薪后,北大师生应该团结起来,而不应该内部相斗。
尽管蔡元培是为了整饬学校纪律而采取了辞职与开除学生的举措,其出发点是毋庸置疑的,但其做法的确有所不妥。就其辞职一事,当时就有学生认为:“蔡校长毫无辞职之必要,„„且蔡氏即辞,对于课务亦(不)应立即恝置不理,任职员宣告停公,而置吾辈学业于不顾。”由于蔡元培的声望,他的辞职引起了学校几乎整个领导层的集体辞职和全体教师的罢教。作为一校之长,因个别学生而导致全体学生无法上课、导致整个学校机构无法运转,不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有所不妥。
就开除学生而言,似乎也有操之过急之嫌。周作人曾回忆说:“我在北大做讲师,有一回在上第四小时的课,看见(冯)省三也混在那里偷听,十一时五十分下课回家,次晨翻看《北大日刊》来看,说昨日学生闹讲义风潮,为头的是冯省三,开除学籍。原来有些学生因为征收讲义费,准备抗争,与事务主任和校长争论甚烈,省三下课走去看热闹,参加说话,后来大家看看形势不佳,陆续退后,只剩他在最前线,成了为头的了。我觉得这事很冤枉,与教务长谈及,他也同意,但是那时他确是挤在前头,学校只能认他为首。”查周作人日记,10月17日,天阴,学校放假。10月18日,晴,上午往北大。10月20日再去北大就因为讲义费风潮不上课了。由此看,冯省三偷听周作人的课应该是10月18日上午,而这天上午学生到校长办公室找校长理论。如果冯省三参加也应该是在下课之后。换句话说,他不可能是始作俑者。但周作人的这段回忆我们也不能过分相信,因为第二天,也就是19日,北大日刊就停刊了,直到25日才复刊。同时他提到与教务长(胡适)讲了冯省三的事也值得考证,因为在这几天周作人和胡适的日记中都没有提到这件事。但后来钱玄同也回忆说:“我事后打听,才知道真正的主谋者早已经销声匿迹了,省三是临时去看热闹的人(自然他也不免夹七夹八地说了几句话),大家快要散完了,他还不走,于是他就得了开除的处分!”钱玄同很坦诚地说是听别人讲的,如果这能与周作人的回忆印证,倒似乎有一定的可信度。
冯省三到底是不是这次风潮的替罪羊?或许能从蒋梦麟的回忆中得到一些启发。蒋梦麟在《西潮?新潮》中说:“闹得最凶的人往往躲在人们背后高声叫骂,我注意到这些捣乱分子中有一个高个子青年,因为他个子太高,所以无法逃出别人的视线。我不认识他,后来被学校开除的一批人之中,也没有他的名字。若干年之后,我发现他已经成为神气十足的官儿,我一眼就认出他来。他的相貌绝不会让人认错,他已经成为手腕圆滑的政客,而且是个手辣心黑的贪官,抗战胜利后不久故世,留下一大堆造孽钱。”
蔡元培通过开除学生来惩戒、警示北大学生,我们姑且不论这种做法对错与否。但就关于开除冯省三一事,从上面众人的回忆中看,蔡元培有失公允,操之过急。
1922年北京大学讲义费风潮在历尽沧桑的北大历史上的确是一件极小的事件,但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透视那个时代背景下北京大学学生群体的思想、了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件事更能体味到蔡元培为中国高等教育所作出的努力。任何时代,大学生都不能只在象牙塔中学习,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命运是每一位大学生应尽的义务与责任。但大学生的首要责任在于学习,在于用知识救国、用知识为国效力。民国如此,当代亦如此。
作者单位: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黑龙江大学校庆报道中的议程模式 篇7
关键词:议程设置,舆论引导,校庆
一、议程设置理论
议程设置理论是大众传播学的重要理论贡献之一, 在传播学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理论的提出具有深厚的学术思想渊源, “议程设置” (agenda setting) 的基本思想最初来源于美国新闻工作者及社会评论家沃特·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 。1922年, 李普曼在他的经典著作《舆论学》 (Public Opinion) 中提出了他的观点:“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并由此影响人们的行为, 这成为议程设置理论的雏形。
1948年, 拉斯韦尔在其《社会传播与结构》一书中, 提出大众传播具有三大功能, 其中之一就是监视环境, 传播媒介引用施拉姆的比喻, 即为:“社会雷达” (social radar) , 能够满足受众对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变化的信息需求;
1963年, 伯纳德·科恩 (Bernard Cohen) 提出了对“议程设置”最有影响力的表述:“在多数时间, 报界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 却是惊人地成功”, 这清楚地指出了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20世纪70年代,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 (Mc Combs) 和肖 (Shaw) 首先提出“议程设置”概念, 他们认为, “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 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笔者将以黑龙江大学校庆报道为例, 结合相关理论浅谈在此之中议程设置的运用。
二、校庆报道中体现的议程设置 (1) 校园内部
根据我国现行的新闻传播理论, “议程设置”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舆论导向的媒体功能, 即通过对某个问题或者事件的突出报道, 聚焦热点问题, 使其成为公众关注和议论的问题。
依照这种观点, 在黑龙江大学70周年校庆前后, 学校通过在校报、校园网以及省内国内媒体上发布报道, 引导校庆宣传, 议程设置势必要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
从传播的角度来看, 校庆筹备期间, 校园网以及校报上大片有关校庆的报道以一种软性的形式进行了议程设置, 它表达的倾向是“在某些时候, 我希望或者引导大家去关注某个问题”。这种行为一定程度上属于“软力量的入侵”所谓软力量, 是指“意识形态、文化和道德诉求, 其通过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 以促使他们产生预期的行为。”当今社会, 随着新闻报道的多样化趋势以及对于贴合受众心理的进一步追求, 这种“软”性方式将被更多地运用。
(2) 对外传播
除校内各媒介, 在省内以及国内部分媒体中进行校庆报道, 体现出希望通过议程设置来引导公众对议题的关注从而吸引更多的政策宣传对象。从这个角度来讲, 媒体对于黑大校庆的报道, 为公众了解黑大提供了一个窗口, 也为黑大扩大影响力提供了一个平台。
传播学研究者发现, 媒体往往扮演着类似“舆论领袖”的形象, 在这种效应的影响之下, 校庆报道作为一种能够弘扬主流价值观的正面宣传方式, 当获得更多媒体关注并加以报道的时候, 自然会形成更大的影响。在传播学学者眼中, “议程设置”并不是单个媒体一厢情愿就可以完成的, 它需要媒体、公众甚至官方等共同参与, 从而形成一种舆论强势, 并以此获得更好的议程设置效果。
(3) 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这三个层面, 在我国舆论导向研究包含了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以及行动的全面引导。而“议程设置”理论则关心引导至特定方向, 着眼点在于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 也就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如果把媒介报道及其他内容总体上概括, 并作为一种传播的形式 (form) 和氛围 (tone) , 那么在一段较长的时期内, 它们会在无形中给公众议程带来某种新的观念或议题。这种宏观的媒介议程设置功能, 对公众议程的影响将是强大并且潜移默化的。
大众传播理论是极具实践性的, 纵观黑大在各新闻媒体上的校庆报道, 或回顾历史, 或展望未来进行系统规划, 或聚焦优秀教职工, 实现了对于受众关注焦点有计划有意识的引导, 并且通过对内对外的双向联合, 立体传播, 扩大了传播效果, 体现了议程设置功能。
三、通过议程设置引导高校舆论建设
校庆报道是高校舆论引导中的典型形式, 因此其议程设置的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是按照重要性以及显著性等新闻价值标准, 对每天发生的大量新闻进行选择性的报道, 在时效、版面、时段、配置等报道手段上进行区别对待;同时媒体采用相关言论来帮助受众理解和思考这些新闻事件的意义”。由此可以看出, 事件是“议程设置”的操作对象, 媒介对于事件的选择是“议程设置”的首要内容, 之后才进入到对选中的事件进行何种程度的报道等其他阶段。
因而根据对黑龙江大学校庆报道的分析, 在引导高校舆论建设方面, 首先应根据传播要求进行选择, 再根据所选的切入点进行议程设置, 从而在广度与高度上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赛弗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1]赛弗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4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2]李希光著, 《软力量与全球化》, 摘自www.media.tsinghua.edu.cn[2]李希光著, 《软力量与全球化》, 摘自www.media.tsinghua.edu.cn
[3]陈力丹议程设置理论简说1999[3]陈力丹议程设置理论简说1999
黑龙江大学讲义 篇8
我国进行外语教学的历史并不长,如果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始进行正规的外语教学算起,仅有大约150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外语教学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经验不断得到积累,这一方面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摸索,另外还得益于对国外外语教学法的借鉴。”[1]语法翻译法是国外诞生的第一个教学法,也是我国引进的第一个教学法,该教学法在国内外曾经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对外语教学产生过极大的影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哲学、教育学、语言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更新,语法翻译法的主导地位已逐渐被交际法等其他教学法所取代,似乎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然而,在我省大学俄语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语法翻译法还普遍存在。正确认识语法翻译法在大学俄语教学中的利与弊,有利于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大学俄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俄语教学质量。
一语法翻译法简介
语法翻译法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命名的立足点不同,有几种不同的名称:根据在外语教学中运用翻译而被命名为“翻译法”;根据以语法为语言教学的基础而被命名为“语法法”;根据该教学法倡导者的姓氏而被命名为“奥朗多弗氏法”或“雅科托氏法”;根据其继承和发展了拉丁语教学的传统而被命名为“传统法”。虽然该教学法名目繁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概言之,所谓的语法翻译法,是指“用母语来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而且顾名思义,在教学中以翻译为基本手段,以学习语法为入门途径。”[2]
中世纪时期,拉丁语是欧洲文化教育、著书立说的国际语言及教会和官方的语言。由于拉丁语语法极其繁杂,拉丁语语法就成了训练智慧的重要手段。18世纪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国家现代语言(法语、德语、英语)日益兴起,它们替代拉丁语成为学校现代外语的课程,但是作为教学法的语法翻译法仍保留了下来。在历史比较语言学一统天下的背景下,学者对大量现代语言进行分析、比较和分类研究后,认为古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和现代印欧语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有些语言学家便得出一切语言都起源于一种语言、受共有规律制约的结论。认为各种语言的词汇所表述的概念和语法范畴几乎都是相同的,只是发音和书面形式不同而已。[3]
语法翻译法的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基本原则:(1)学习外语就是掌握它的语法和词汇;(2)学习外语,语法既是学习的目的,又是学习的手段;(3)教学用母语进行,翻译是讲解、练习和检查的基本手段;(4)以词为单位进行外语教学;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学材料教材。(5)以文字为依托,教学伊始就做到读、听、写、说齐头并进;
二黑龙江省大学俄语教学法现状
(一)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大学俄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的现状究竟如何?我们做了一份简单的调查表,对黑龙江省十所高校的200名语种为俄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通过调查结果回答这个问题。为了尽可能扩大调查的范围,提高信度,我们选取的高校有重点院校,也有省属普通院校。所调查的高校名单如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由于学生在理论上对教学法可能不太熟悉,我们在调查表中并没有直接使用“语法翻译法”这一术语,而是提取了语法翻译法的表现形式。调查表内容如下: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语法翻译法在大学俄语中不但存在,而且还居于主导地位
问题1的调查结果显示,用汉语或俄汉语并用授课的教师比例达到了94%;问题2的调查结果显示,非常强调或强调语法的教师比例达到了85%;问题3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翻译课文、进行翻译练习的教师比例达到了86%,而不进行的比例为0%。这三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已经清楚得表明,在大学俄语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语法翻译法。
2学生已经适应了语法翻译法,对该法基本满意
问题4的调查结果显示,对语法翻译法非常满意的学生占11%,基本满意的学生占47%,不满意的学生占42%。由于受中学俄语教师师资力量的制约,以及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中学俄语教师一直采用语法翻译法。到了大学阶段,学生已经适应了这种方法,因此对该方法满意的学生超过了半数。
3教师应该重视教学法,尝试用其它教学法对语法翻译法进行补充
问题5的调查结果显示,非常期待或期待教师尝试其它教学法的学生比例达到了85.5%。这看似与问题4矛盾,事实上虽然大部分学生对语法翻译法基本满意,但是他们也愿意教师尝试其它教学法。这就要求教师在保持语法翻译法优点的基础上,用其它教学法来补充该方法的弊端。
语法翻译法在大学俄语中占统治性地位,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客观条件的限制。由于俄语生数量较少,几乎所有学校都打破专业限制,所有俄语生在一起上公共外语课,往往造成班型较大。受到课时的限制,使用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实施,加之教育教学条件落后,有限的多媒体教室往往被英语教学占据,缺乏使用其他教学法的硬件设施。二是教师主观条件的制约。黑龙江省大学俄语任课教师中,专门以教学法为研究方向的很少,而且“教龄在11~20年的教师在师资队伍中比较多”;“与大批高质量的老教师相比,中青年教师在俄语基本功、经验、能力等方面还有所欠缺,在教学法上所用的力度不够,观念落后,教学方法比较传统”。[4]三是应试教育影响严重。大学俄语教学大纲规定,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学俄语四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阅读理解都占了40%的比例,无疑是老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可见,语法翻译法符合教学大纲和各种考试的要求,这也是它存在并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原因。此外,语法翻译法符合语言的本质特征和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语法翻译法符合我国的教学类型;语法翻译法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及特定的心理文化等等,也是语法翻译法盛行的主要原因。[5]endprint
总之,调查显示,无论对语法翻译法持何种态度,它在大学俄语教学中广泛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在其它外语教学法传入中国以前,用语法翻译法也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外语人才。因此,对语法翻译法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深入认识该教学法在大学俄语教学中的利与弊,在发扬其优点的同时,探讨降低该教学法弊端的方法,更好地为大学俄语教学服务。
三语法翻译法的利与弊
(一)大学俄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的利
语言迁移理论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所产生的迁移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借助于母语知识教授与学习俄语,在大学俄语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如对某些抽象概念和某些单词的解释,以“刳卣刂匮剌”为例,其俄文释义为“劁剜,亻劁剜劂剜劂劁匮赜剌伛刂劁赜仨劂仃劐仞罔刂剌仡卣刂伛劁刂剌仡剡剜劂劁刳,劂劁剽刂剞剌刂剡刿.”(现代俄汉双解词典)。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一俄文释义很可能引起误解或费解。而如果用汉语解释“理想”,就要简洁明了得多。在一定的条件下,借助于母语教授与学习俄语确实是简便可行的。
语法知识的传授更是无可指责,就连倡导交际教学法的威尔金斯本人也认为,学习的第一阶段可侧重语法的规则,第二阶段则偏重语法的应用。这足见语法教学的重要地位。俄语是典型的屈折语,语法形式的变化纷繁复杂,因此俄语学习者必须掌握好语法。阅读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人们交流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与俄罗斯人直接交流的机会远不如间接交流的机会多。他们获取新知识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阅读俄文资料。因此,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符合客观现实的。
(二)大学俄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的弊
过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语法翻译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读和写上,很难提高读和写以外的语言技能。由于听、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学生虽然能够具备比较好的语言基础,熟知语法规则,但其口头表达能力较弱,口语交流的意识不强。往往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只能勉强从事相关领域的书面翻译,而无法胜任口译方面的工作。
语法翻译法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消极的地位。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实践环节比较单调,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学过程脱离语言实际,强调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对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枯燥,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法中最为古老的教学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其不足之处。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利弊。“比较合理又确实可行的做法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利大于弊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无需厚此薄彼,只要是利大于弊的、行之有效的外语教学法就要大胆使用。”[6]尽管语法翻译法还有很多弊端,但它在大学俄语教学中广泛存在,而且居于主导地位。我们相信,只要用之有道,语法翻译法一定还能在大学俄语教学中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如何扬语法翻译法之所长,避其所短,把它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我们的大学俄语教学实践中,是需要每个俄语教师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郑庆珠,孙会军.翻译教学法:回眸与展望[J].外语研究, 2004(4): 52.
[2]王铭玉.新编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84-87.
[3]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37.
[4]张艳杰,黄蕊,乐莉.黑龙江省大学俄语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俄语教学,2009(3):91-92.
[5]常宏.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合理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157.
[6]杨改霞.从交际法的局限性看外语教学语法翻译法的适用性[J].中国高教研究, 2001(3):5.endprint
总之,调查显示,无论对语法翻译法持何种态度,它在大学俄语教学中广泛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在其它外语教学法传入中国以前,用语法翻译法也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外语人才。因此,对语法翻译法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深入认识该教学法在大学俄语教学中的利与弊,在发扬其优点的同时,探讨降低该教学法弊端的方法,更好地为大学俄语教学服务。
三语法翻译法的利与弊
(一)大学俄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的利
语言迁移理论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所产生的迁移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借助于母语知识教授与学习俄语,在大学俄语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如对某些抽象概念和某些单词的解释,以“刳卣刂匮剌”为例,其俄文释义为“劁剜,亻劁剜劂剜劂劁匮赜剌伛刂劁赜仨劂仃劐仞罔刂剌仡卣刂伛劁刂剌仡剡剜劂劁刳,劂劁剽刂剞剌刂剡刿.”(现代俄汉双解词典)。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一俄文释义很可能引起误解或费解。而如果用汉语解释“理想”,就要简洁明了得多。在一定的条件下,借助于母语教授与学习俄语确实是简便可行的。
语法知识的传授更是无可指责,就连倡导交际教学法的威尔金斯本人也认为,学习的第一阶段可侧重语法的规则,第二阶段则偏重语法的应用。这足见语法教学的重要地位。俄语是典型的屈折语,语法形式的变化纷繁复杂,因此俄语学习者必须掌握好语法。阅读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人们交流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与俄罗斯人直接交流的机会远不如间接交流的机会多。他们获取新知识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阅读俄文资料。因此,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符合客观现实的。
(二)大学俄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的弊
过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语法翻译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读和写上,很难提高读和写以外的语言技能。由于听、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学生虽然能够具备比较好的语言基础,熟知语法规则,但其口头表达能力较弱,口语交流的意识不强。往往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只能勉强从事相关领域的书面翻译,而无法胜任口译方面的工作。
语法翻译法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消极的地位。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实践环节比较单调,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学过程脱离语言实际,强调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对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枯燥,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法中最为古老的教学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其不足之处。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利弊。“比较合理又确实可行的做法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利大于弊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无需厚此薄彼,只要是利大于弊的、行之有效的外语教学法就要大胆使用。”[6]尽管语法翻译法还有很多弊端,但它在大学俄语教学中广泛存在,而且居于主导地位。我们相信,只要用之有道,语法翻译法一定还能在大学俄语教学中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如何扬语法翻译法之所长,避其所短,把它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我们的大学俄语教学实践中,是需要每个俄语教师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郑庆珠,孙会军.翻译教学法:回眸与展望[J].外语研究, 2004(4): 52.
[2]王铭玉.新编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84-87.
[3]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37.
[4]张艳杰,黄蕊,乐莉.黑龙江省大学俄语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俄语教学,2009(3):91-92.
[5]常宏.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合理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157.
[6]杨改霞.从交际法的局限性看外语教学语法翻译法的适用性[J].中国高教研究, 2001(3):5.endprint
总之,调查显示,无论对语法翻译法持何种态度,它在大学俄语教学中广泛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在其它外语教学法传入中国以前,用语法翻译法也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外语人才。因此,对语法翻译法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深入认识该教学法在大学俄语教学中的利与弊,在发扬其优点的同时,探讨降低该教学法弊端的方法,更好地为大学俄语教学服务。
三语法翻译法的利与弊
(一)大学俄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的利
语言迁移理论认为,母语对外语学习所产生的迁移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借助于母语知识教授与学习俄语,在大学俄语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如对某些抽象概念和某些单词的解释,以“刳卣刂匮剌”为例,其俄文释义为“劁剜,亻劁剜劂剜劂劁匮赜剌伛刂劁赜仨劂仃劐仞罔刂剌仡卣刂伛劁刂剌仡剡剜劂劁刳,劂劁剽刂剞剌刂剡刿.”(现代俄汉双解词典)。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这一俄文释义很可能引起误解或费解。而如果用汉语解释“理想”,就要简洁明了得多。在一定的条件下,借助于母语教授与学习俄语确实是简便可行的。
语法知识的传授更是无可指责,就连倡导交际教学法的威尔金斯本人也认为,学习的第一阶段可侧重语法的规则,第二阶段则偏重语法的应用。这足见语法教学的重要地位。俄语是典型的屈折语,语法形式的变化纷繁复杂,因此俄语学习者必须掌握好语法。阅读是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人们交流信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与俄罗斯人直接交流的机会远不如间接交流的机会多。他们获取新知识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阅读俄文资料。因此,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是符合客观现实的。
(二)大学俄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的弊
过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语法翻译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读和写上,很难提高读和写以外的语言技能。由于听、说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学生虽然能够具备比较好的语言基础,熟知语法规则,但其口头表达能力较弱,口语交流的意识不强。往往在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只能勉强从事相关领域的书面翻译,而无法胜任口译方面的工作。
语法翻译法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消极的地位。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实践环节比较单调,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教学过程脱离语言实际,强调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忽视对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枯燥,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语法翻译法是外语教学法中最为古老的教学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其不足之处。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利弊。“比较合理又确实可行的做法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利大于弊的教学方法。对于不同的外语教学方法无需厚此薄彼,只要是利大于弊的、行之有效的外语教学法就要大胆使用。”[6]尽管语法翻译法还有很多弊端,但它在大学俄语教学中广泛存在,而且居于主导地位。我们相信,只要用之有道,语法翻译法一定还能在大学俄语教学中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如何扬语法翻译法之所长,避其所短,把它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我们的大学俄语教学实践中,是需要每个俄语教师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郑庆珠,孙会军.翻译教学法:回眸与展望[J].外语研究, 2004(4): 52.
[2]王铭玉.新编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 84-87.
[3]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37.
[4]张艳杰,黄蕊,乐莉.黑龙江省大学俄语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俄语教学,2009(3):91-92.
[5]常宏.论语法翻译法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合理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2): 157.
【黑龙江大学讲义】推荐阅读:
黑龙江大学11-09
黑龙江科技大学06-09
黑龙江开放大学论文10-17
黑龙江大学实验报告07-21
黑龙江科技大学图书馆07-09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图片10-06
黑龙江科技大学大学2014-2015第一学期放假安排05-28
黑龙江工程学院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表07-25
黑龙江西部07-18
黑龙江绥棱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