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牡丹江(共8篇)
黑龙江牡丹江 篇1
教育和经济应是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关系。现在地方高等农业职业院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因素:人才的培养和流向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不相吻合, 科技的创新和转化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政府的支持与协调还不到位。因此, 加强高等农业职业院校与地方之间的农业经济合作是下一步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的工作重点。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是牡丹江地区一所高等职业院校,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与牡丹江周边地区进行农业合作的尝试工作,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论文就是通过研究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与牡丹江地区“三农”之间的关系, 来探索农业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途径, 希望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思路。
1 牡丹江市农业发展计划
近年来, 牡丹江市的农业在市政府的领导下有了长足的发展, 进步很大。2011年, 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198元, 同比增长19.6%以上, 连续九年位居黑龙江省第一。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 与牡丹江市政府制定的农业发展目标和不断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十二五”发展纲要里, 市政府为农业制定的目标也是非常详尽, 简要的讲, 牡丹江市“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是加快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境外农业, 着力把牡丹江市打造成为现代工业体系、绿色有机食品之都。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 强化龙头、市场、品牌、科技“四个带动”, 持续推进特色农业向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境外农业转变,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体来讲, 牡丹江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计划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抓住政策机遇大兴农田水利工程, 重点抓好灌区新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旱田节水灌溉、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8亿元, 新增灌溉面积30万亩, 新增高效经济作物、棚室蔬菜面积1.5万亩和0.5万亩。提高农机装备水平, 争取建设15个投资500万元的农机合作社, 农业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提高到87%。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强化市场信息、农资监控、农技推广和产品营销服务。加强农业生态体系建设, 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
1.2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加快红星、响水等龙头企业建设, 积极引进南京雨润等战略投资者, 谋划建设日本食品工业园, 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60户, 农产品本地转化率达到65%, 引导农业生产由田间地头向市场端头拓展, 由产供销向销供产转变。实施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双带动”战略, 鼓励龙头企业配建基地, 壮大优质米、果菜、食用菌等优势产业, 总结推广东宁黑木耳“地产+集散”、宁安果菜“基地+物流”、阳明菜篮子工程“科技+绿色”的产业发展模式, 推动产业基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达到380万亩, 成为全省东南部蔬菜集散中心和对俄果菜出口基地。
1.3 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重点从技术、市场、品牌入手, 提升高品质绿色有机食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快建设全国农标质检中心和省有机食品质检中心, 加强农产品技术保障和质量监管, 进一步提高绿特产品的信誉度。支持农产品流通网络建设, 完善源丰、雨润等域内市场功能, 新建10个域外绿色有机食品专卖店或专柜, 建设消费者信任的绿特产品市场营销渠道。整合优质米、食用菌等重点品牌, 提升响水米、黑木耳等品牌价值, 全市绿色有机食品认证产品、著名品牌分别达到165个和42个。
1.4 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 进一步优化种养结构, 扩大境外农业规模, 增加经营性收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探索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 增加财产性收入和保障性收入;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农超对接,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非农产业, 带动农民转移增收;提高扶贫开发工作水平, 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2600元。
2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服务牡丹江市“三农”的途径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位于牡丹江市西安区, 是一所农业院校,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学院形成了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传统。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科技活动, 建立“农村工作站”, 开展农村生产调查, 总结生产经验, 推广农业技术, 进行作物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实验研究和技术推广, 为推动牡丹江市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学院有九个院系, 其中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四个学院分别在种植、养殖、加工、农业经济管理方面有着很多教学科研经验。学院培养了近2万名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 大部分毕业生成为黑龙江省农业战线和职业教育战线的骨干, 遍布了黑龙江省农业技术、农业行政管理、科研等部门。近年来学院组织一批批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普经验的专家到牡丹江市周边农村开展科普活动, 举办培训班, 向农民传播实用技术, 利用学院自身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为当地的农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 在科技大集上学院科技服务队免费发放自编的科普读物达5000余册。科普光盘3000余张。提供科技信息1000多条。举办培训班和各类技术讲座50多场, 技术培训近1000人次, 培养501名村村大学生, 牵头成立了宁安市明锋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 学院与牡丹江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农村干部基础科专业函授班, 培养100余人。近三年, 累计培训农民3万余人, 培训农村基层管理干部2000余人。
纵观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54年的发展和办学道路, 一路走来, 一直为服务牡丹江“三农”不遗余力, 心系三农, 服务社会, 同时为推进黑龙江省千亿斤粮食区建设,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做出了突出贡献。
牡丹江市“十二五”农业发展目标是加快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境外农业, 着力把牡丹江市打造成为现代工业体系、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绝非易事需要很多支撑。而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和服务农民的经历正是支撑牡丹江市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石。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支撑。
2.1 加强优良农业品种培育应用, 显著提高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
学院农业应用型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经济效益显著的农业研究成果。学院李忠学教授培育出水稻优质米新品种-农粳一号。2010年该品种推广面积已超过20万亩, 并在2003年延迟型冷害与障碍型冷害严重发生情况下表现出良好的抗低温特性, 每公顷产量仍保持在7750公斤,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年来, 许纪发、杨念福等一大批青年学者快速成长, 使学院农业应用型科学研究的优良传统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今后学院奖继续致力于研究和推广优良农业品种的工作, 为牡丹江的农业发展再立新功。
2.2 进村入户宣传科普, 支撑丹江农业发展
学院近年开展了多项科普宣传的活动。活动以“科技支撑农业发展”为主题,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以农村发展为重点, 组织动员有关部门和人员开展科技专题系列报告会、讲座、科技下乡等, 在周边农村大力推广科技成果、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在2009年和2010年学院先后承担了200人和250人的培训任务。在培训过程通过创新培训方法。采取专家带班的方式, 提高培训的质量, 提升管理和服务的档次, 并且还从社会上请来知名的创业培训专家和学者以及企业家授课, 企业再次加盟培训。同时学院培训部门邀请了农民创业的成功典型, 通过农民成功创业典型讲述创业经历, 对农民触动很大。通过创新培训方法, 使参训农民的创业意识明显提高。通过这种科技人员与农民面对面的交流沟通, 农民受益匪浅, 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这种进村入户宣传科普的方式是助推牡丹江农业大发展的好途径之一。
2.3 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 有力推动牡丹江农业现代化发展
学院始终把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作为己任,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培训。学院作为国家级示范院校, 充分利用师资、信息和设施优势, 大力开展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工作。学院积极培养村村大学生, 培训全省各县区村长、农业相关站 (所) 的站 (所) 长、技术骨干, 共计501人, 促进了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全省快速推广和应用。
学院与牡丹江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农村干部基础科专业函授班, 函授学习二年, 共计100余人。通过学习, 学员们掌握了从事农村工作所必需的种、养、加、管等实用技术, 学员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 为农民提供服务的能力和依法处理农村复杂矛盾的能力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加快了村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为牡丹江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助推了牡丹江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4 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牡丹江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 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 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 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优化结构和布局, 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 减少面源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 这些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如何充分培养急需的农业人才是摆在农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各级领导和教师认真研究市场对农业人才需求, 积极发挥农职院校人才及技术优势, 重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以便提升农业从业者的综合素质, 推动科技兴农。学院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毕业生毕业, 这些农职院校毕业生加入到牡丹江“三农”建设的队伍之中, 为牡丹江“三农”的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 由于学院占有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 依据牡丹江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 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 有计划地对在职的农业推广人员农业从政干部等进行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 更新他们的农业知识。
2.5 积极筹划设立水利专业, 满足牡丹江农业对水利人才的需求
水资源是最基础的自然资源, 水生态是最关键的环境要素, 水利设施是最重要的公共设施, 水利工作是支撑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生态、防灾减灾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并正在积极筹备在学院设立水利专业, 培养水利人才。重点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施工质量监控及管理、工程预算和招投标、中小型水利工程的初步设计等能力, 适应水利水电建设第一线和水利基层单位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当然这些人才的培养不但要紧紧围绕更好地服务“三农”、生态农村建设这一目标, 而且要结合新农村建设, 还要考虑到牡丹江市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 有针对性地研究农田水利建设人才的培养目标, 为牡丹江市发展精品农业、品牌农业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何伟威, 张季中, 高秀杰.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服务三农的方式与途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 1.
黑龙江牡丹江 篇2
骄阳探出时,整个地下森林沐浴在霞光中,清新的晨风匀和着青山的气息,令人心情舒畅。一号火山口经探测深度为122米,东西直径为385米,隐蔽在原始森林的深处,火山口东北侧有一个深坑,是火山喷发最后一次喘息性的喷气锥。深坑表面除生长地衣外,没有其他植物。二号火山口属于气喷性火山口。它状似井口,无熔岩喷出,四壁陡峭,形势险峻。三号火山口是十座火山口中最大的一处,直径500余米,深达200米,火山口的巅峰有做亭榭叫做“齐天亭”,这里是镜泊湖海拔最高点。第三号火山口于第四号火山口之间由熔岩隧道贯通,隧道洞高3-4米,宽8-12米,长20余米。洞口有一棵直径50厘米的椴树,人称“迎客椴”。进入洞口,只见怪石孤悬,巨岩倒挂,遥遥欲坠。潜到四号火山口谷底,则别有洞天。由谷底仰望,头顶蓝天玉镜般碧透晶莹,朵朵白云不时飘过,谷底酷暑时亦有结冰、冻土,严冬之时尚有清泉流淌。环顾四周,火山喷发的堆积物历历在目,各种奇观数不胜数,可以想象到当年火山喷发时雄伟壮观的奇景。这不仅是火山爆发后陷落的大坑,它引发人们去思考和探求自然界深奥的哲理和美学价值,更是一座大自然启迪人们思维陶冶人们情操的殿堂。
黑龙江牡丹江 篇3
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 主要内容是提升沿边地区的整体开放水平, 最终目标是发展区域经济。众所周知,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决不可能是孤立的、割裂的, 必然和外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特别是牡丹江市这种经济外向度很高的地区。对外联系越密切, 经济就越活跃。无论世界范围内还是国内, 区域集团化、一体化已成为发达国家、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有效途径,
(一) 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举措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深化沿海开放, 加快内地开放, 提升沿边开放, 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 牡丹江市应该在回顾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 坚定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加强与邻近国家的贸易、投资和资源开发, 扩大在基础设施、物流、信息资源和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协力构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国际走廊和国际经济合作带, 从而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参与国际竞争, 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和改革。所以, 打造黑龙江沿边开放先导区, 是牡丹江市从实际出发, 创造性地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二) 搭建俄远东开放的重要平台
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深化和俄罗斯远东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当前中俄关系已进入到历史最好时期。我国从2003年开始正式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地区振兴战略, 黑龙江省充分抓住对俄、对韩交流合作的便利条件, 确定了加快推进对俄对韩经贸科技合作战略升级的目标, 发展势头强劲。与此相呼应, 俄罗斯政府于2009年制定了远东地区开发计划, 提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设立经济特区,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也定于2012年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可以预见, 未来的东北亚地区, 必将成为一个新的国际区域性经济集合区和交流平台, 牡丹江市在其中的作用越发显现, 打造黑龙江沿边开放先导区应运而生。
(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中构思黑龙江省的未来
黑龙江省在中国的版图上是内陆省、边疆省, 但在世界版图上看是沿边开放省份、近海省份, 如果把眼光始终放在国内, 黑龙江省永远是末梢, 但如果放到世界版图上, 我们有自身的优势和发展的潜力。因此, 谋划黑龙江, 必须把眼光从中国东北转向整个东北亚地区、转向全球。从对俄合作看, 黑龙江必须在固本强基的前提下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国家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与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开发计划形成了国家间的互动, 而中俄两国合作的结合点主要在黑龙江与俄罗斯三千多公里的边境结合带上。从东北亚区域合作来看, 黑龙江必须抓紧搭建合作平台, 抢占制高点,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提升沿边开放。如果黑龙江下步没有大的动作, 有可能在未来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丧失优势, 甚至被边缘化。
二、牡丹江市打造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先导区的基本构想
(一) 发展理念
一是国际化发展理念, 从全球视角实施全面开放战略, 把开放热点由口岸向腹地延伸、扩散, 提升哈牡绥东沿边开放先导区对俄、韩、东北亚乃至全球的影响力。二是品牌化发展理念, 挖掘、发挥哈牡绥东经济带独特的对俄和生态资源优势, 培育并传播哈尔滨、牡丹江市区域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和形象, 提升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知名度。三是一体化发展理念, 把整个哈牡绥东区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规划、建设, 整合城市与产业的优势资源, 使哈牡绥东经济带成为沿边开放先导、先行、试验区的主体, 主动融入东北亚经济增长圈。成为黑龙江省外向型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提升哈牡绥东在黑龙江省和全国沿边开放大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二) 发展定位
1.目标定位。
一是要在全国提升沿边开放的大局中成为先导和示范。全面推进对俄、日、韩及太平洋地区的开放。主动融入到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中, 强化中国东北沿边开放国际枢纽及桥头堡的战略地位。成为中俄门户、枢纽和桥头堡, 新亚欧大陆桥上的国际通道重要节点, 提升沿边开放的先行者, 中、俄、韩、日经贸合作的首位区域, 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推动者。二是要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中走在前面。转变东北经济“内向化和边缘化”的基因, 实施内向型发展与外向型发展双轮驱动, 积极推行外向型的发展战略, 畅通国际陆海联运大通道, 打通“东北第二出海口”, 大力发展邻岸经济、邻港经济、邻海经济、近海经济, 带动黑龙江省和东北地区从“内陆经济”走向“海洋经济”, 成为黑龙江省从内陆走向海洋的先导城市, 驱动黑龙江省发展的外向化引擎。三是要在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强势打造黑龙江经济发展的第二走廊。努力形成“西有哈大齐, 东有哈牡绥东”, 共同带动黑龙江省的生态功能区和煤电化基地, 形成拉动黑龙江经济崛起的东西两翼, 比翼齐飞的格局, 成为黑龙江省新的经济增长极。
2.区域定位。
先导区不仅要实现区域内的一体化, 更要与周边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一体化, 没有固定的规范和模式, 也没有固定的边界。目前, 从地理的角度、经济的角度来看, 牡丹江市一体化发展的外部区域可以分三个圈层考虑。第一圈层应该是哈牡绥东—海参崴;第二圈层应是以此为基础扩展到吉林长吉图、俄罗斯远东、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第三个圈层应是以第二个圈层为载体, 在东北亚经济圈中发挥重要作用, 共同参与全球更大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基于这些考虑, 牡丹江市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的着眼点和立足点应定位在环牡丹江市的整个东北亚地区。推进与周边地区、国家的交流、交融、合作、共赢。
3.功能定位。
沿边开放先导区也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开放区、生态区、旅游区和经济增长区。着眼于国际化、外向化和市场化, 借助两种资源, 面向两个市场, 主要功能定位为“三大中心 (中俄商贸旅游中心、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五大基地 (先进制造业基地、对俄进出口加工基地、中俄韩跨国投资的总部基地、国际冰雪与避暑度假基地、生态农业基地) ”。
(三) 空间布局
先导区近期建设布局应为:以口岸城市为前沿、哈牡绥东经济带为主要载体, 以大牡丹江市都市区为综合服务中心, 以哈尔滨地区为后方基地, 以西部旅游度假区、北部资源富集区、南部生态农业区为支撑。
(四) 发展思路
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总体要求, 抓住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加速的战略机遇期, 打通陆海联运大通道, 提升哈牡绥东经济带, 打造大牡丹江市都市圈, 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一体化进程, 突出一产特色、提升二产总量、做大三产规模, 内联吉林, 外拓俄、日、韩, 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的战略升级, 加快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辟建全国提升沿边开放先导区, 向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过渡。
三、牡丹江市打造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先导区的产业支撑
(一) 发挥外贸优势,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充分发挥对俄合作这一核心优势, 提升对韩、对日合作水平, 大力发展贸易、金融、物流、旅游、文化和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 创新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结算经济等新经济业态, 提高服务业对GDP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外贸、外经、外资并举, 以对俄韩日为重点, 优先发展商贸产业。以服务东三省, 面向太平洋为重点, 发展现代物流业。实施金融强市战略, 努力培育金融业, 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的重要支撑。积极发展旅游、会展、房地产业和文化产业。
(二) 以“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为载体,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以“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为载体, 加快工业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构筑以新型工业为主导、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依托的黑龙江东南部先进制造业基地、面向俄罗斯市场, 实现双向过埠增值的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依托牡丹江市外贸、物流、资源和技术优势, 重点发展四大主导产业。坚持“工业立市”战略,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依托大产业、大项目和大基地建设。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提升制造业水平, 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牡丹江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积极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 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为动力, 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产业。培育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高、未来发展前景巨大的新兴产业, 推进优势资源转化, 强化出口导向产业。
(三) 服务大牡丹江市, 鼎力发展现代化、外向型的绿色有机农业
未来的牡丹江市农业, 是服从和服务于大牡丹江市、新牡丹江市建设的新农业, 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型的农业, 是高产优质、精准集约、绿色有机型的农业。基于牡丹江市实际, 不求大, 但求精、求强。为此, 牡丹江市的农业应是运用工业化手段和规模经营方式, 由主导产业支撑的产业化农业;发展绿色有机、可持续和多功能的生态农业;发展以对俄、对韩农业合作为依托的国际农业;发展加速“三个集中”为途径的城市化牵动型农业, 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走国际化道路, 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实现农业园区化, 创新发展生态农业。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 大力发展境外农业。推进城乡一体化, 加速农村城市化。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沿边开放提升到与沿海开放同样的高度, 明确指出要提升沿边开放, 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这对牡丹江市来说既是机遇, 也是挑战。牡丹江市作为黑龙江省沿边开放大市, 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沿边开放, 以开放为牵动, 把牡丹江市由半开放状态转向全面开放状态,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这是牡丹江市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大势所趋。如何抢抓机遇、主动应对、大胆探索、走出新路, 事关未来、事关长远、事关牡丹江市的兴衰成败。牡丹江市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化、外向型的绿色有机农业, 同时以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为载体, 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为全力打造全省沿边开放区提供坚实的产业基础。
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导游词 篇4
相传,大约百余年前,这座古城早已沦为废墟。古城彼岸,有一老翁名叫姜儒隐居此地,故亦又人称此地为“姜家窑洞”。盛夏一天傍晚,姜儒之侄路经此地,叔侄偶然相遇,甚为欣喜。老人劝其侄放弃戎马生涯,与他一同在湖滨仙洞中共享人间之乐,夜里聆听对岸的仙乐钟鼓之声。并言称崖下尚有一渤海之陵墓,金银财宝,应有尽有。但因自己年迈,未敢近前,说话间,夜幕尽退,已是翌日凌晨,这位年轻人为好奇心驱使,忘记军务之急,随其叔父由西南沿山径盘旋而下,绕道回转来到崖底,拨开荆棘灌木,在一块巨大石屏后面果然发现有个深邃的洞口。二人步入其中,见大厅正中灯火辉煌,一尊朱红灵柩停放在中间,大厅周围未见有路可循。忽然间,石壁间两扇石门豁然大开,石门内奇峰林立,怪石巉岩,一潭壁水环绕村落,拦住去路。潭水清澈,波光粼粼。叔侄二人正愁不知去向,忽见一位渔翁垂钓水边,便趋前借问。渔翁笑指岸边小舟作答。叔侄登舟前往,驶入山涧深处,发现更是
花红柳绿,山青水秀,到处呈现一派鼓乐升平的繁荣景象。叔侄为遇此仙境而欣喜若狂,回归途中,小侄胆大心细,做下种.种标记,以为后人指路。
黑龙江牡丹江 篇5
一、黑龙江垦区走出去企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毗邻, 是我国对俄展开境外农业合作最早的地区。俄罗斯在2011 年取消粮食出口禁令, 并于2011 年12 月6 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截至目前,黑龙江垦区在俄罗斯、巴西、哈萨克斯坦、蒙古、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共同开发土地120 万亩, 累计生产粮食超过15 亿吨,境外注册公司超过15 家,“域外垦区”建设已经启动。
在2007 年中央1 号文件正式提出“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后,牡丹江管局从2011 年开始先后在俄罗斯与华信集团阿尔玛达公司组建了新友谊农场,850 农场与丰缘麦业集团在澳大利亚组建了境外西奥分场,宁安农场与吉林省延峰国际公司在朝鲜罗先开发区组建了万亩千斤水稻试验基地。经过四年的探索实践,初步完成了境外农业开发总体布局、 经营模式探索、品牌创立、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等阶段性目标,为农垦国有企业走出去,强局富民,农业增产,企业增效,职工增收,探索了一条新路。结合国家提出的“一路一带”和黑龙江省“中蒙俄经济走廊” 及东部路海丝绸经济带战略要求,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不仅是垦区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二、黑农垦新友谊公司概况
2011 年, 牡丹江管理局与东宁华信集团达成合作意向,计划“以跨境代耕服务合作为主、租赁土地为辅”的方式,采取“先代耕后承包,先做强后做大,先种植再加工,先市场再流通”的原则, 并与华信集团合作对俄进行农业资源开发。2012 年3 月13 日黑农垦新友谊公司正式获准成立, 注册资金2 000 万元,率先在环兴凯湖俄方一侧组织大规模境外农业开发。 主要采取合作经营、 自主经营和技术服务经营模式, 其目标是对俄罗斯农业土地种植、加工、养殖等综合项目开发。 截止到2015 年, 公司在俄罗斯组建18 个分厂, 在这三年多里由开始的十多个人、七八台车代耕代种2 万多亩地,发展到现在的过境机车达到1 600 多台套,总播种量达到60 万亩,过境人员达到400 余人, 聘用当地俄罗斯人员200 余人,累积生产粮食近40 余万吨。
三、对黑农垦新友谊公司财务状况的调研
(一)资金来源与占用情况
1.资金来源情况。 黑农垦新友谊公司是一家以种植业为主的小型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金为2 000 万元,均为国有资本,实收资本2 000 万元,其中,国有资本2 000 万元。 黑农垦新友谊公司2012 年12 月31 日的资产总额为39 912 257.07 元;2013 年12 月31 日的资产总额为149 222 315.05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109 310 057.98元,增长273.88%;2014 年12 月31 日的资产总额为805 341 106.29 元,比2013 年同期增长656 118 755.24 元,增长439.69%。 在过去的3 年里,企业的资产规模以年均356.79%的速度递增, 这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企业来说整体势头良好。 通过分析黑农垦新友谊公司的资金来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规模扩大的原因。 2012 年到2014 年公司的资金来源见下页表1。
单位:元
由表1 可知:2012 年投入资金总额为39 912 257.07 元,且债权人投入的资金高于所有者投入资金, 但相差仅为523 472.93 元, 占投入资金总额的1.31%,资金来源结构较为合理。 通过该公司的报表发现, 本年度公司的负债主要来自“其他应付款”,主要包括境外土地开发费用借款、 各分厂过境费用、各分厂自筹款。
在2013 年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投入资金总额增加到149 222 315.05 元,比2012 年增加了109 310 057.98 元,负债的比重也由2012 年的50.66%增加到了87.23%, 债权人投入的资金比2012 年增加了109 944 834.55 元,表明2013 年资金主要是债权人投入的,财务报告可知,增加的债务资金主要是专业应付款,金额为120 000 000.00 元。
2014 年,公司投入的资金总额增加到805 341 106.29 元,比2013 年增加了656 118 791.24 元。 其中债权人投入的资金总额比2013 年增加了538 534 392.37 元, 所有者投入的资金总额比2013 年增加了117 584 362.87元, 即在2014 年增加的投入资金中,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占82.08%。 由财务报告可知, 增加的债务资金主要表现为短期借款(50 000 000.00 元)、应付账款和应付职工薪酬(6 261 312.71元)、专项应付款(113 602 815.55 元)。
需要说明的是, 公司自2013 年起每年都会收到国家下拨的超过1 亿元专项应付款,这部分款项在会计上虽然作为负债核算,专款专用,但企业不需要以资产或新的负债偿还,将在下一年转入资本公积。 2012 年以后公司资金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负债的大幅增加,负债规模较大,但负债结构单一。
2.资金占用情况。 通过分析黑农垦新友谊公司的资产结构可以知道企业面临的资产风险。 2012 年至2014年,黑农垦新友谊公司的自用资产(包含货币资金、存货、待摊费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在资产总额中, 2012年的自用资产所占比例较小, 由于公司刚刚建立,只拥有少量的固定资产。2013 年和2014 年,自用资产的占用比例变大, 最高达到82%。 因自用资产的变现能力远远大于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等,而且自用资产变现风险低。这说明黑农垦新友谊公司的变现能力较快,安全性水平较高。
(二)财务状况
1.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一般而言,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是对企业流动性的要求, 指企业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 反映企业日常偿付到期债务的实力,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标志。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主要采用比率分析法,衡量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债务的承担能力和对偿还债务的保障能力。 它的大小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与否及安全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和企业的获利能力两个方面,比率分析见表2。
(1)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表示企业每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 反映了企业的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 反映短期偿债能力就越强,企业的财务风险越小,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债权人权益也越有保障,通常该比率的标准值为2 较为合适。从表2 可以看出, 黑农垦新友谊公司2012 年流动比率为1.97,该比值较为正常。随后该项指标有上升的趋势,在2013 年高达14.67。 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货币资金逐年上升, 而流动负债规模较小, 所有者权益投入逐年增加,资本结构发生了变化。 可以看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没有问题。 但是在2013 年和2014 年企业该指标偏离正常值过大,证明短期偿债能力过剩,或者资金利用效率不高。
速动比率, 是指速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 表明每一元流动负债都有一元易于变现的资产作保障。 它是流动比率的辅助指标, 更能准确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速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项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 通常认为该比率的标准值为1。 黑农垦新友谊公司近三年的速动比率都大于标准值1, 说明该公司存货规模小,占用资金少,公司可变现的流动资产多, 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很好,但也表明公司存货量不足。
(2)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率,是指企业全部资产中, 靠负债吸收的资金所占比重,比重越小,说明企业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 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适宜比重为40%到60%之间, 不宜超过70%。 其计算公式如下: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从表2 可以看出,黑农垦新友谊公司在2012 年的资产负债率比重保持在正常值范围内, 随后两年比重明显增加,都超过了70%。 在2013 年达到87.23%,2014 年有所回落, 但仍超过了80%,说明其长期偿债能力在明显下降,公司承担的财务风险较高。
(3)产权比率偏高。 产权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与资产负债率的经济意义相同。 高产权比率意味着高风险、 高回报的财务结构;而低产权比率意味着低风险、低回报的财务结构。目前,企业设置的标准值为1.2。
从上页表2 可以看出, 黑农垦新友谊公司在2013 年以后的产权比率是偏高的,2014 年有所下降, 但也达到4.89。 这说明企业2013 年和2014年负债程度偏高,财务结构不稳定,企业财务风险偏高,长期偿债能力较低。
2.现金流量分析。 企业的现金流量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部分构成。 分析企业现金流量及其结构, 可以了解企业现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收支构成, 评价企业经营状况、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通过对现金流量分析, 可以得出企业现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以及现金耗用的主要情况, 对相近几年的现金流量表分析, 又可以得出企业现金来源渠道及现金耗用的变动情况及变动趋势。
在近三年的现金流入中,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的比重分别是0.09%、1.12%和5.20%,表明近三年来企业的经营收益是很低的,维持企业运行、支撑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大部分资金是依靠投资和筹资而产生的, 这也是公司刚刚起步, 还处于创立阶段的正常现象。在2012 年黑农垦新友谊公司的投资活动对企业的现金流没有贡献,在2013 年和2014 年企业收到了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在2013 年所占比重较大, 为80.52%, 在2014 年比重为53.37%。而银行借款、收到外部投资和其他相关的筹资活动形成的现金流入对企业的运行和发展起到了支撑和补充性的融资作用。
在黑农垦新友谊公司近三年的现金流出量中, 经营活动所占比重分别为5%、28.05%、10.45%;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所占比例0.07% 、0.30% 、49.98%;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所占比例94.87% 、71.65% 、39.57% 。 可见, 黑农垦新友谊公司的现金流出主要在筹资活动方面。
对于黑农垦新友谊公司近三年的现金流入量和流出量的分析, 可以看出, 现阶段该公司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得是其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主要来源,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很少。
表3 显示,企业近三年来净现金流入均为正值,黑农垦新友谊公司创建初期为企业带来了可用的现金流入,但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现金流入主要来自投资和筹资活动,企业的经营活动尚未步入正轨,近三年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都为负数, 这说明企业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还尚未得到经营成果。
单位:元
四、结论
(一)目前的发展状况良好
通过对黑农垦新友谊公司的实地调研和财务状况分析, 可以看出该企业资产总额逐年增加,发展势头良好。在过去的三年里, 企业的资产总额增长速度为356.79%。其中自用资产所占比例较大, 变现能力强, 安全水平较高。 公司的偿债能力方面,短期偿债能力较强,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很高。在现金流方面, 近三年的现金流净量均为流入正值。
(二)在良好的发展趋势下也隐藏了较大的经营风险
其负债规模较大, 大部分为其他应付款,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过大的往来款比重, 使企业的资金链过度依赖应付和应收款项, 一旦资金链发生断裂,企业将面临巨大风险。 而在企业扩大规模的同时, 经营状况还尚未步入正轨。 三年来的营业利润均为负数,在2014 年取得营业收入515 748.76 元。从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来看,2012 年到2014 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73.64%,负债结构过于庞大。 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偏低, 也侧面说明了企业的经营获利能力较低。 企业的财务结构有待改善,面临着较高的财务风险。
(三)应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加强资产管理
针对现阶段的问题,企业应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 管理层应重视财务管理。 从财务指标中可以看出,企业的资产结构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企业应尽快制定财务控制制度, 加强内部财务控制,使公司尽快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能力。 公司财务部应按照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流程对所有项目进行监督和核算。公司内部应设立分析岗位,对公司每一个项目和总体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公司管理层做出经营决策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使公司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同时,也要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营运能力,应加强对往来款项的监督和管理。利用公司的现有资产,流动资金充足的有利条件,使资金利用率大大提高。
(四)应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黑农垦新友谊公司作为黑龙江省首批“走出去”的企业,在种植业有丰富的经验,其竞争力不容小觑。 但在境外的开发项目刚刚实施,存在着地域方面的限制, 和国外的经营模式存在差异。企业要提高盈利能力,首先生产技术要不断优化改善,同时要寻找良好的投资项目,开拓企业投资渠道,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黑农垦新友谊公司作为在境外刚刚起步的农业企业,今后的发展还需要努力和改进, 可以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使企业步入良性发展循环。
参考文献
[1]翟雪玲,张雯丽.中国农业走出去:特点、问题及发展思路[J].跨国经营,2013,(7).
[2]王进猛,沈志渔,陈梅.中国“走出去”企业资本结构安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12).
黑龙江牡丹江 篇6
1 地层、岩性、构造与地温场特征
1.1 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特征
本区的东南部有上二叠纪中粒花岗闪长岩 (P3γδ) , 西北部有侏罗纪中粒二长花岗岩 (Jηγ) 出露。均呈岩珠状产出。其余大部分被第四系全新统橄榄玄武岩、拉斑玄武岩 (βQ41) 覆盖。玄武岩厚度55米, 下伏为细~中粗粒花岗岩。现将本次地热钻井揭露的地层岩性分述如下:0.00~45.00玄武岩:黑灰色, 隐晶质, 弱风化, 具气孔状构造, 斜长石占55%, 辉石占45%。柱状节理裂隙发育。含孔隙裂隙潜水。45.00~48.62m粉质粘土:黄褐色, 手捻具滑感, 切面光滑硬塑状态, 手按不易变形, 韧性、干强度中等, 无摇振反应。不含水。48.62~55.00m玄武岩:黑灰色、隐晶质, 弱风化, 气孔状构造, 斜长石占55%, 辉石占45%。柱状节理裂隙发育。含孔隙裂隙水。55.00~65.00m花岗岩:灰-黄褐色弱风化, 中粒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成分长石约占60%、石英占35%, 云母占5%。含风化裂隙水。弱含水。65.00~108.00m花岗岩:黄-灰白色, 花岗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弱风化。中粗粒, 石英约占30%, 长石占55%, 余者为云母。含风化裂隙水。弱含水。108.00~112.00m花岗岩:灰白色, 细粒花岗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 矿物成份长石占65%、石英占30%、黑云母占5%。不含水。112.00~1800.35m花岗岩:灰白~灰黑色, 花岗变晶结构, 块状构造。中粗粒, 石英约占25%, 长石约占65%、黑云母约占10%。局部地段构造裂隙较发育, 含构造裂隙水。弱含水。
1.2 构造
本次物探工作了解, 有4条断裂构造贯穿本区, F1、F2呈北东南西走向, 在本区控制长度F13.25km、F24.15km, 产状较陡, F3、F4断裂走向近平行为135度左右, 贯穿于工作区, 根据构造走向与规模推断东南部与敦密断裂镜泊湖段地堑热储层相连, 倾向南西, 向角55~59度, 两构构造带控制宽度达1.05~1.62Km, F3长约2.18Km, F4长约4.10Km。控制面积4.025Km2, 延深大于1500m。虽具有导水导热作用, 但其导水导热能力很差。
1.3 地温场特征
由敦参1井、镜泊地热1井钻孔物探测温得知:镜泊湖段地堑内地层埋深1000m处测得地温为41℃, 埋深1500m处测得地温为54.8℃, 埋深2000m处测得地温为72.8℃, 埋深2500m处测得地温为90.8℃。由区域大地热流场对比分析表明, 地温梯度等值线呈北北西向延伸, 其值由南西向北东方向逐步递增见。但镜泊湖湖北村地热井所揭露的地温梯度仅1.1℃/hm。原因是本区已接近海浪盆地边缘, 不具备地热资源生成的地质条件。
2 物探推断热储特征及其埋藏条件
解释方法以视电阻率等值线数值大小、形态特征, 结合相应的地质资料定性确定岩层分布范围、构造位置。现分述如下: (1) 瞬变电磁法。经综合分析并结合地质资料与本工区确定了具有一定埋藏深度和一定规模的储热构造带2条F3和F4。构造带走向是大致为北西南东向, 它们的构成较为复杂。其浅部分支较少, 深部分支较多, 其倾向总体上是南西向, 但局部又有不同程度上的变化。结合当时提供的地质资料:初步推测顶部视电阻率等值线较为平缓, 为玄武岩分布的特征, 其厚度大约200m左右;其向下有一密集的梯度变化带, 推测可能是白垩系风化带, 或者说是岩石裂隙相对发育的岩层, 其厚度在150~400m不等;再向下则是呈明显高电阻率异常的地段应是花岗岩 (或火成岩) 岩体侵入的反映。由此形成了晚于F1、F2的次级构造F3、F4。 (2)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分辨出该断面大致地质结构是:a.在0~200m大致范围内为视电阻率数值相对较低的;b.200~1500m大致范围内变化较为复杂, 呈现一个高低起伏的上层为低电阻率, 为构造破碎带的反映;c.下层高电阻率为完整花岗岩基底的反映。这一特点与瞬变电磁法推断结论还是相吻合的。
3 钻探与抽水试验验证结论
经钻探揭露和物探测井结果, 地热流体埋深在331.80m以下岩性为二叠纪花岗岩, 岩性整体致密。测井资料显示, 本井自然伽马普遍较高, 电阻率较高, 与花岗岩地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一致。该段地层总的特点是地层比较致密, 容水孔隙比较小, 有效孔隙度低, 可能的地下水储集空间应该是裂缝和溶蚀孔隙, 因此测井解释主要是在该类地层中寻找裂隙和溶蚀孔隙发育段, 并根据发育程度判断地层产水能力。其主要方法是在高电阻率背景下寻找低电阻率异常, 并通过自然伽马分析电阻率降低的原因是否是岩性变化影响, 若不是则可能是地层裂隙发育所致, 再进一步分析自然电位、井温曲线有无异常变化, 通常较大规模的裂隙发育段会出现泥浆漏失, 从而引起自然电位异常, 井温偏低。值得注意的是, 在本井有部分高伽马薄层, 对应的地层电阻率有所降低, 分析主要是地层岩性变化所致, 是花岗岩地层中夹的部分岩脉, 其并不是地层裂隙发育引起。本井电阻率整体较高, 且纵向变化较小, 反应地层致密、粒间孔隙度比较小, 原生孔隙容水性比较差, 地下水主要靠溶蚀孔隙和裂缝容水。因此根据岩性特点, 测井解释的重点是分析溶蚀孔隙和裂缝, 其主要方法是寻找自然伽马稳定, 同时匹配有电阻率曲线高电阻率背景下的降低, 以及自然电位的正 (或负) 异常, 伴随有井温的低温异常则表示裂缝规模较大。因此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 根据测井响应特征分类划分了裂缝层。总的来说本井地层岩性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仅依据测井资料很难准确划分具体岩性, 但测井资料和地层的纵向变化规律显示, 地层的容水粒间孔隙度很低, 渗透性也很差。而在溶蚀孔隙和裂缝发育的层段, 测井解释通过岩性特点分析和响应特征识别寻找和划分了次生孔隙发育地层。在测井解释的各类裂缝发育层段应能获得少量的地热水产能。全井共揭露热储层24层, 累计厚度179.60m。电阻率133.58~506.70 (Ω·m) ;最小值为59.94 (Ω·m) ;声波时差168.73~184.95 (us/m) ;孔隙度1.45%~4.83%;渗透率0.10~0.67 (10-3um2) ;泥质含量3.62%~10.06%;井温23.3~37.2℃。由于花岗岩热储的孔隙度、渗透率很低, 故自身的富水性和透水性很差在有热源的前提下, 只有在构造裂隙发育段并有一定的空隙才能有一定的导水和导热能力, 因此物探测井定性解释为一~三类裂缝层。经本次物探勘查与钻探及抽水试验结果:工作区有4条断裂构造, 其中F3、F4走向135°, 倾向225°左右, 倾角55~59度, 贯穿于工作区, 延深达1500m以下, 根据其走向与规模推测其东南端与镜泊湖地堑热储层相连, 在勘查区两条构造带控制的热储宽度约1.15Km, 长约3.5Km, 控制面积4.025Km2左右。施工的S1号探采结合井位于F3、F4构造带之间, 经抽水试验降深123.21m时出水量为145.843m3/d。井口出水温度为19℃。究其原因是断裂构造导水能力差, 加之有10Km的迳流路途, 散失了部分热量, 亦有西侧花岗岩区地下水倒灌的可能。故经钻探和各项现场试验验证结论:在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没有赋存地热水的热储层存在。
4 结论与建议
黑龙江省牡丹江镜泊湖地热勘查区在钻探所揭露的1800.35m深度内未见有赋存地热水的热储层。黑龙江省东部敦密断裂带上的盆地有很多, 如:海林、林口、东宁、鸡西、勃力等盆地, 皆是后续寻找地热资源的有利区域, 可作为进一步找热的远景规划区。在敦密断裂次级构造, 特别市花岗岩地区找热要慎重, 注意研究其导水导热能力。建议政府部门在地热的勘探、开发、利用方面应重视统筹规划,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把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申请国家、省财政资金进行地热勘查, 以地热资源的广泛利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 要积极引进、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 采取科学方法, 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我省地热资源的利用程度。
摘要:针对黑龙江省镜泊湖地区地热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
黑龙江牡丹江 篇7
1 农业科技创新的必然性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国情做出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使压力加大, 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 国际竞争力度逐渐加强, 巩固和发展农业大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加大农业科技资金投入, 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使科技力量首先在农业生产上转化为生产力, 才能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因此, 加强科学技术创新是结合当代国情下推动农业现代化强有力的动力。
1.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只有不断提高农业创新科技水平才能使土地增产、增效, 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实现农民致富, 最终使农村农业改革发展走上一条投入少、损耗低、产出高的农业发展模式。同时, 在“理论结合实践”指导方针的正确引导下深入开展科学技术创新, 推出经得起农业生产实践检验的最新农业技术, 并将其普及推广。
2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科技创新方向
近几年来, 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在开展农业科研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不断加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 除了在科研项目上力求创新实用, 在科研项目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技术路线上均加大了创新性科学技术的投入, 其产出效果明显好于以往传统农业科研的产出效果;在国内外进行学术交流的同时与兄弟院所的学术交流也进一步加强, 农业科研创业新思路不断开阔, 科研技术手段不断更新, 实现了农业科研课题研究又好又快地开展。
虽然该院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科技力量已经初显成效, 但是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之路还很长, 发展不足之处还很多, 在以后的工作中应重点开展以下方面。
2.1 继续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 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不断增加创新性科技的投入, 广泛采用先进的科研技术、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 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较高的组织化程度, 为此, 为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立并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 主要包括园区规划中道路建设、喷滴灌设施的建设、农经学校现代化试验温室的建设以及对俄园区建设、综合试验室建设等。
2.2 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 有效整合科技资源,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
成立了中国农民大学牡丹江分院和牡丹江分院博士后流动站, 并与国内外10余家大专院校及科研单位展开了合作, 每年不定期的组织科研人员下乡活动, 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到农民手中, 今后该院将继续与周边大专院校开展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大好局面。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的科研项目合作, 加强专业知识交流, 共同创新技术, 共享创新成果。继续开展农业知识推广下乡活动, 普及农业最新科普知识, 实地考察农民的农业行情,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果留在农民家”。
2.3 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
该院具有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4个综合试验站, 分别为国家蜜蜂产业技术体系、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和东北寒地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牡丹江综合试验站, 又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果树与蜜蜂工作分站, 分别承担了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蜜蜂、食用菌和苹果3个综合试验站、黑龙江省果树工程中心、黑龙江省寒地果树育种与栽培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果树中试基地和黑龙江中俄农业高新技术合作示范园区的建设任务, 因此, 具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去开展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
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将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 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为同类科技领域服务、为农民服务。
2.4 大力开展种业技术创新
近年来, 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分院育种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其中水稻品种牡丹江19、牡丹江26、牡丹江28, 玉米品种牡单9、牡单10、牡单13, 果树品种龙冠苹果、金香水梨、矮甜李、牡红杏、寒丰黑穗醋栗, 晒烟品种龙烟三号、龙烟六号等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作物新品种、自主研制的各种农化产品在全省和全国适宜区域累计推广面积达3 333.33万hm2以上, 科研成果累计创社会效益200亿元以上, 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该院的大豆研究科室于2007年成功培育出了牡丰7号并通过审定, 2012年又成功审定了牡豆8号, 于2011年成功建立了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牡丹江试验站, 提高与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合作能力, 加强与大学的合作研究, 不断提升科研水平, 尽快出成果, 更好地为当地大豆生产提供科技支撑。今后该院将继续加强育种技术创新能力, 积极吸取国内外种植资源, 学习创新型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 改良育种材料, 加快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加强种子扩繁基地建设, 尤其是海南扩繁基地建设, 同时与大型种子企业建立合作, 共享优良的育种平台, 争取建立以该院的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2.5 提高科研部门下属公司企业的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 逐渐扩大农业企业规模, 使大规模的机器应用于生产
水稻生化技术研究所下设的嘉禾农化公司引进了一批先进机器设备和专业化的现代试验工具, 具有年产5万t壮秧肥和2万t农药的生产能力, 同时具有产品质量和原材料的检测能力, 该公司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建立了推广销售协作网, 实现生产规模化、网络经营化、管理集约化的壮秧肥和农药的产销体系。该院的春苗种业公司、科馨优质米公司和土壤肥料研究所下设的牡丰专用肥公司均是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推广服务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 最近几年大型科学技术的引用与实施使该院的科研和生产能力发展迅速。今后将重点加强该院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 不断扩大企业规模, 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充分武装和提高该院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产品研发方向与三农问题紧密结合, 进一步深化服务领域, 为实现服务三农、服务社会而努力奋斗。
3 总结
在过去几年里, 在省农科院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下, 该院不断开展科技创新工作, 实施现代农业创新发展各项措施, 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 在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土壤改良、植保、育种、栽培等科研方面, 农业生产的田间用具广泛应用技术经济性能优良的拖拉机、耕耘机、联合收割机、农用汽车等。该院现代机器体系的逐步形成和农业机器的广泛应用, 再加上科研工作者不断与外界科研领域人员的积极交流, 使该院农业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 科研水平再上一个崭新的台阶。相信在未来的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之路上, 有省农科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国家政策强有力支持, 该院的科技创新之路必将推动现代化农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冬梅, 单新建.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再认识[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 (15) :67-69.
[2]董树婷.现代农业发展趋势[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6 (3) :33-39.
[3]黄张聪, 黄靑广, 刘哲存, 等.科技创新: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13) :6-7.
黑龙江牡丹江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在牡丹江市城市居民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的网站、相关重要文件和论文等各方面的理论资料, 并进行整理归纳, 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
(2) 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在牡丹江城市居民发放问卷, 了解居民体育开展的基本状况, 以及存在的问题。
(3) 访谈法:通过访谈了解居民的基本状况, 及参与体育运动情况。
(4)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根据研究的需要对调查所得数据用常规数理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牡丹江市居民的体育健身态度和意识
决定着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要的是正确的体育意识。我们通过调查看到, 社区居民已经普遍意识到体育不仅能娱乐身心、强身健体、健美减肥、防病治病、增进与人交往、改善精神面貌, 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这证明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正在逐步提高, 文化素养的提升促使居民参与运动的激情随之高涨, 文明的生活行为和方式更加自觉, 居民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生活方式体系”[2], 在社区居民生活中开始逐步形成。
调查结果表明, 居民中有86.6%的人认为全民健身活动是重要的, 只有极少数认为全民健身活动不重要, 由此可见, 牡丹江省市居民的体育锻炼得态度是比较好的。
2.2 参加体育锻炼的牡丹江市居民情况
2.2.1 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与时间
调查中中只有13%的人每周或每天有固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 64%偶尔参与体育锻炼, 15%的居民不参加体育锻炼, 了解到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每天的生活太忙, 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一般老年人有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就比较有规律一般时间安排在早上或晚上, 体育锻炼时间多在30min以上, 青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就没有什么规律, 因为青年人大多时间忙于上学和上班。
2.2.2 参加体育活动的场所
牡丹江市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大多集中在“居住区周围”和“免费公园、广场和路边街道”, 9%的居民在“社区健身器材”锻炼, 调查中了解居民大多愿意能在闲暇时间在小区中的健身器材锻炼身体, 但是由于健身器材很少, 只有的极少数小区有健身器材, 市民呼吁要求在居住区附近都能有健身器材, 为居民锻炼提供一定有效场所;只有4%的人在“消费性的体育场所及俱乐部”锻炼, 可见居民的花钱进行消费的体育观念还比较弱。
2.2.3 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方式
牡丹江市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 约38%的人选择“独自个人锻炼”;约32%的人选择“与家人一起锻炼”;约28%的人选择“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 我们可以看到方式多种多样的牡丹江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剩下大约只有6%的人“参与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 可见, 牡丹江市城市社区在带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不大。
2.2.4 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
调查结果可知, 牡丹江市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项目前五位分别是散步约占65%的人口;球类 (篮球、乒乓球、羽毛球) 约占23%;社区健身器材约占19%;跑步约占15%;社区健身舞、扭秧歌约占15%。散步这项体育项目无论多大年龄段的均可参与, 并且不受场地器材等限制, 因此具有极广的普及性, 参与的人群比较多。球类具有竞技性、娱乐性、表演性深受广大青年人的喜欢, 与其是青年男子的喜好, 也是不少全民健身比赛中首选的比赛项目。
2.2.5 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 是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动力。通过对牡丹江市城市居民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进行调查, 通过显示调查结果, 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居民参加体育运动的多种需求, 在居民参加体育运动的几大动机中, 打发时间约占5%, 增进与人交流约占13%;兴趣爱好约占15%;休闲娱乐约占19%;改善精神面貌约占20%;健美减肥约占20%;防病治病约占27%;强身健体约占70%。可以看出, 大多社区居民普遍认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防病治病、健美减肥、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健康, 改善精神面貌, 有利于个体、社会、民族和国家的发展, 说明社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有较大的参与欲望和认同感, 也有比较到位的思想认识。
2.3 牡丹江市居民的体育消费状况
社区居民最主要的体育消费集中在报纸杂志、体育彩票及体育服装。体育消费为200元的居民家庭年用于体育消费支出占15%;体育消费的支出在0~100元的居民家庭年用于体育消费支出占30%;体育消费支出为0的占48%, 这说明大多数居民还未被所接受“花钱买健康”[3]的观点。
3 结论与建议
(1) 体育意识较好的牡丹江市城市居民, 大多数认为全民健身活动比较重要, 有明确的目的性参加体育运动, 由此可见, 全民健身体育发展的前景令人乐观。但现在只有小部分人每天或每周进行固定时间的体育锻炼, 大部分居民由于自身各种原因不能参加。因此, 进一步加强引导、教育和宣传依然是实现社区体育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
(2) 牡丹江市城市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比较多样, 当前社区体育锻炼的项目日虽然有较多种, 但居民普遍选择的体育项目就集中在少数几项上, 主要是从事散步、球类、社区健身器械、跑步、社区健身舞、扭秧歌, 选择锻炼项目仍受一定的技术和场地的限制。其中从事最多的是散步, 主要是此项目不受场地、技术和年龄的限制, 通过社区健身器械锻炼的人不多, 据了解大多数居民愿意在小区内或周边的健身器械进行体育锻炼, 但是和多小区周边都没有, 希望政府能从全民健身的角度考虑多投放一些资金在小区健身器械上。
(3) 多以清晨或晚上参加体育锻炼的牡丹江城市居民, 大多在“免费公园”、“居住区周围”、“路边街道和广场”进行体育锻炼, 由此凸显设施数量和社区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为了保证社区体育实现必要的改观, 就应加大对社区及周边地区的设施改造和体育场地。
(4) 体育消费观念比较低的牡丹江市居民。对此我们应该转变社区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 引导并加强对居民体育消费行为, 提供为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有利条件。
(5) 牡丹江市城市居民体育锻炼仍以居民自行组织开展为主, 缺乏科学的管理与组织, 只有小部分居委会对此进行有所认识并有益尝试。因此, 我们仍需加强对社区体育工作的管理和投入, 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 切实提高有组织体育锻炼人口的数量[4]。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EB/OL].www.gov.cn, 2008-12-20.
[2]毛俐亚, 等.成都市街区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1) :11~12.
[3]汤国杰.现阶段实施全民健身的必然性及其面临的问题[J].辽宁体育科技, 2002 (2) :23~24.
[4]鲁勇, 等.对新疆两市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 2006 (6) :91~92.
[5]董立群.宁波市农民工体育开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浙江体育科技, 2010, 5:21~25.
[6]骆秉全.对北京市全民健身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J].体育科学, 1997, 17 (4) .
[7]王凯珍.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 1997 (3) .
[8]任海.我国城市社区体育概念、构成要素及组织特征[J].体育与科学, 1998 (3) .
[9]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