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学高校

2024-10-18

地方医学高校(精选10篇)

地方医学高校 篇1

教育部2005年颁布并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大学生转专业进行了明确规定, 即“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 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从2006年起全国高校相继出台了转专业的相关文件[1], 应该说这是高校以人为本的体现[2]。作为地方综合类高校医学类专业的二级学院, 我校自2006年起也开展了医学类内部、医学类和非医学类专业的学生转专业的工作。经过5年的实践, 现把地方高校医学类转专业的现状、问题进行总结,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我校医学类转专业现状

对我校2009级转专业的学生进行统计, 院内专业互转46人, 外院学生转入我院52人, 我院学生转到外院43人, 学籍变动151人次, 均在我校各二级学院。2009年我院新生人数为980人, 学籍变动人数占15%。对转入我院的学生进行统计, 分别来自12个学院, 其中3个文科类学院, 9个理科类学院。转入学生最多的是临床医学专业 (本专科) , 其次为口腔专业;我院转出学生最多的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2009年转专业情况与2006~2008年基本一致, 这项工作为学生第二次选择专业提供了方便, 但转专业过程中的教学管理和转专业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我们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2 医学类转专业遇到的问题

2.1 学生后续学习、生活的问题

2.1.1 学习吃力

我校规定学生要修满本专业学分一个学期后才可以转专业。对于专科学生来说, 第一学期已经开设了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以后医学类专业课程的基础。从外院转入的学生由于没有修过此类课程, 补修也要在第三学期进行, 从而造成其听不懂或无法理解以后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部分学生失去了对医学的学习兴趣。

2.1.2 补修压力大

我校暂时试行的是学期制和学分制并行的学籍管理制度, 即学生只有在修完本专业所有的必修课并修够选修课的学分才能毕业。对于转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第一学期未修读的课程要在第三或第五学期才能补修。医学类专业课程本身比较多, 很多学生又要补修3~5门课程, 精力不足, 学习压力很大。

2.1.3 转专业的盲从性

部分转专业的学生对拟转入的专业并不了解, 只是觉得原专业不好, 看到其他学生转专业, 也盲目跟从, 或者觉得医学类专业的就业前景好, 对医学类职业的特殊性及就业趋势不了解, 进入医学类专业就读后才发现与理想中的专业相去甚远。

2.1.4 新班级的融入问题

我校是在不增减教学班的情况下让转专业学生插班就读的, 这就需要转专业的学生尽快融入到新的集体中, 部分学生沟通和适应能力较差, 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不仅影响了这些学生的身心发展, 也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2.2 教学管理问题

2.2.1 增加了教学管理正常运行的难度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是教学正常运行的保障。近15%的学生学籍有变动, 大部分学生都要补修一门以上的课程, 转专业的学生补修的同时, 还要进行已修课程在新专业的成绩和学分的互认和转换工作, 这些对教学运行中的学籍管理、考试管理和成绩管理是一种挑战。

2.2.2 教学资源合理利用的问题

学校教室、实验室的大小、数量都是固定的, 教师人数也是一定的, 这些有限的大学教育资源由于部分学生中途转专业, 造成部分热门专业人满为患, 部分专业学生所剩无几, 导致师资力量和教室、实验室资源的紧张或浪费。如转专业后, 2008级口腔专业学生达70人, 导致实验课无法正常进行。转专业后教学班级人数不均, 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

3 采取的相应措施

3.1 增强专业认同感

在新生入校后通过开设专业导读课、学长介绍等方式, 向学生介绍专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兴趣;通过辅导员的引导和沟通, 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打消部分学生转专业的念头。

3.2 参加假期社会实践

医学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根据学科特点, 每年寒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到医药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及见习, 学期初提交社会实践报告。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解自己的专业及以后从事的工作, 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3.3 与转专业学生谈话

对部分提出转专业申请的学生, 辅导员与其单独进行沟通, 了解其转专业的深层次原因, 从兴趣和就业等多角度适当予以引导, 避免转专业从众情况的发生。

3.4 组织专业基础知识考试

基于医学类专业的特殊性, 为避免转专业学生因为缺乏专业基础知识而听不懂以后的专业课程的情况, 我们对转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考试, 只有达到一定分数的学生才可以转专业。

3.5 限定专业转入人数

根据我校的师资力量及教室、实验室资源的实际情况, 划定专业转入人数, 对超过限定人数的专业严格禁止转入, 从而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

3.6 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对转入的学生, 辅导员、班级干部等要经常与其沟通, 热心解答各种疑问, 使转专业的学生尽快熟悉、融入班级、学院中, 避免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 2010年我校转入和转出的学生总数控制在10%左右。在满足部分学生调换专业需求的同时, 保证了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合理地利用了现有的师资及教室、实验室等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永.大学生转专业的动因及其发展研究[J].高教论坛, 2008 (1) :151~154.

[2]周情操.对高等农业院校转专业现状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09 (2) :152~153.

地方医学高校 篇2

【摘 要】介绍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从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升临床能力、开设卓越医师班、组建优秀导师团队、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方面提出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地方医学院校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地方医学院校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71-02

现阶段,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建力度加大。作为地方医学院校,担负着直接为基层培养医学人才的重任。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就是坚定不移地立足地方医学院校办学定位,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医学基础厚实,临床实践能力强,专业思想稳定,能够适应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扎根基层工作的医学人才。基于此,探索地方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培养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关于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由教育部、卫生部决定共同实施的。它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医学人才的培养标准,支持不同类型医学院校参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以试点高校的改革为重点,力争取得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根据区域教育、卫生规划,确定若干所地方医学院校和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开展五年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高等医学院校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面向基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的是形成一批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的示范性改革成果,带动其他医学院校深化改革,提高医疗卫生质量。为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2012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下发《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为医学教育综合改革、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指明了方向。同年12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审批,发布《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的通知》,批准了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桂林医学院申报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获批立项,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之一,也是广西获批的两个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之一。本文试以桂林医学院为例,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地方医学院校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做一探索,以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以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在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框架下,地方医学院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构建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五年制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地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一)改革课程体系

根据国际先进办学理念,围绕《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从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内容着手,实现三个渗透:人格养成与科学教育渗透,医学人文与方法渗透以及基础与临床渗透。实现学生早期学习阶段职业精神、创新意识、科学素养、临床思维、团队协作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优化课程结构,采取双语教学或全英教学、导师制管理、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增加与国内外院校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体现“强外语、重人文、早临床、重科研、全程导师制”等教学模式,创新教育教学。

合理设置临床医学课程。开设与医学相关的人文教育、通识教育课程,实现基础与临床整合、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的新课程体系,克服传统课程体系造成的“基础与临床割裂、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机械被动接受知识、主动学习和探索未知的积极性欠缺”等弊端,以通识教育、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实践训练贯穿整个医学教育过程。

(二)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在运作中动态地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品德,教育功能是教学内容不能替代的。教学方法一旦形成后,基本是相当稳定的,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的境地,对于更多更好地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代,互联网科技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总量急剧增长,更新空前加快,载有教学信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现代教学媒体的多样化,要求教学应着力发展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国内外对此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改革创新出一系列以问题为基础、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如PBL教学法。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方法的内容,而且可以促进教学方法向更高层次、更科学的方向发展。对于医学生,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可以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以引导探究为主,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团队精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PBL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小班授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讲解重点难点;同时发挥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帮助,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思想素养的提高。采用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能够使有效的教学方法得以在相应的组织形式中运用。当然,教学方法本身具有很大的相对性,而且各类方法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发挥整体作用,要善于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依据教学目的与任务的不弄有所侧重而已,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只能是以某种方法为主。

(三)提升临床能力

临床能力是医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从世界范围看,国外发达国家医学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基本上有一套成熟的培养模式。如何加强并提升临床能力,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一直是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实施“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目的是提升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使医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临床实践结合,锻炼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改变以往“教师进行讲授,学生聆听;教师进行演示,学生观察”的这种脱离实际的局面,以实训为主,增强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

通过多种临床实践教育方式,让学生早期接触病人,更早和更多地接触到临床。如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利用课余时间到医院做导医等见习实践,耳濡目染,体验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体验医学的社会价值,潜移默化职业道德教育;遴选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强的优秀导师,适时指导临床学生的科室见习,以小讲座的形式加深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使理论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强化实习科室的规章制度,严格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疾病的诊治规律等,培养临床医师的素养。

(四)开设卓越医师班

作为试点,桂林医学院开设了卓越医师班,强调卓越医师班要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载体,作为学校强调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具体实践以及实现精英教育的有益尝试。卓越医师班借鉴国内外医学教育改革经验,以职业道德教育和临床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研究建立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五年制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包括课程体系、教育方式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并进行探索实践。这就为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培养模式提供了经验,制定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地方医学院校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教学方案。

(五)组建优秀导师团队

在临床科室选拔早期接触临床活动带教导师;完善带教导师的遴选和相关管理工作,切实提高早期接触临床活动效果。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把科研放在首位,以科研带动教学;结合实际,调动优质教学资源,发挥学校特色,发掘学生优势,培养拔尖人才,也是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培养精英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同时培养医学生互相学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水平。

(六)充分利用“互联网+”

在当今中国进入“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推动医学信息教学改革,建立科学高效的医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搭建电子化服务平台:以问题为中心,建设具有教、学兼备及互动交流等功能的临床课程及临床实践共享系统;以问题为中心,建设注重问题解决的师生交流平台。再者,创新学习资源,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微课、翻转课堂、混合课堂等,有效帮助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方式创新。

总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个观念、模式、制度的整体变革过程,不是靠单纯的行政推动就能实现,需要创设相关条件,形成驱动和保障。我们相信只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一定会探索出有效地适应地方医学发展的五年制医学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将共同实施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N].中国教育报,2012-05-28

[2]马静,岳毅刚,杜振宗.试论卓越计划下提升医学生临床能力的途径[J].西北医学教育,2014(3)

地方医学高校 篇3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一词的来源, 应该是出自于《辞海》对“模式”的解释, 作为人才培养范本供人们借以模仿。我国最早启用这一概念的文献是教育部1998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 将人才培养模式表述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笔者认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是在办学观念指导下, 依据专业定位、人才培养计划, 本科培养目标与要求, 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所构成的教学内容, 研究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

1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问题分析

国内报道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文献较多。2013年10月, 以选择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 通过中国知网调研了2004-2013年以来25所高校26份报道人才培养研究的论文, 其中:国内文献21份, 中美比较论文文献5份;涉及到综合性院校8所、医科院校 (含中医药院校) 10所;理工科院校7所。

1.1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基本现状

人才培养模式调查基本现状, 在26篇论文文献中, 直接在论文标题中用创新型、应用型词义表达培养模式有7篇, 出现频率最多;其他是卓越型模式1篇、核医技术型模式1篇、本硕连读模式1篇、研究型模式1篇, 没有直接标明模式的15篇 (含4篇中美比较研究论文) [1,2,3,4]。从这些模式中, 可发现高校都处在不同的位置上,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呈现多元化态势。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培养模式, 都是以不同的办学条件、成才环境、不同的方式方法培养出校本特色的专业人才, 均是以实现人才培养为价值基础向社会总体价值转变的质量过程, 最终也实现了人才培养自身的本体价值。

1.2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模式问题的回顾

从26份文献报道中, 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徐州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井冈山大学等5所高校认为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问题, 笔者对其进行分析, 大体上将问题重新归纳为5个方面, 并明晰自己的观点加以综述[1,5,6,7,8]。

1.2.1 培养目标问题

共性问题是培养目标, 它受制于传统教育的影响, 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偏科现象严重, 高校不时地引导学生考证、考级, 并把它作为找工作的砝码, 延误正常学习, 导致专业培养质量目标难以实现;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出现偏离性, 也没能结合生产实际和科技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而及时调整课程目标、更新教学目标。

1.2.2 课程体系问题

过于强调专业课、工科基础, 而忽视医学基础知识和公共基础知识, 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医学工程技术的需要, 工科院校表现突出;课程内容比较分散、教材内容之间时现缺少联系、时现有重复现象, 也有内容老化、结构老化现象, 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课程结构不合理, 重视必修课、轻视选修课的问题突出。

1.2.3 师资队伍问题

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很难融合多学科的知识, 使得课程体系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师资力量薄弱, 表现为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 尤其是青年教师专业知识丰富, 却缺乏实际教学经验, 少数教师专业并不对口, 有的甚至是重点高校毕业的高学历教师凑合到专业教师队伍中来, 形成不稳定的教师结构体系, 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1.2.4 实践教学问题

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内容之间孤立, 仪器设备落后, 教学仪器使用维护、维修不能及时到位, 数量存在不足、质量偏低, 并且有些仪器设备的配套器件不合理, 造成使用操作上不方便, 不能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需要, 达不到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管用、够用、实用”的要求。此外, 还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少数院校接受医院废旧或半旧仪器设备捐赠, 而这些受赠物多数是在临床上应用多年或近年要“退役”的, 技术含量低, 性能不稳定, 仅只能供学生某些项目简陋性、机械性、重复性操作训练用。学生也缺乏机械设计、结构学实作基础, 以致收效甚少。

1.2.5 实验项目问题

5所院校实验项目多以验证实验为主, 创新性实验达不到基本要求;见习、实习也是到医院进行, 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或根本没有联系, 学生难以到企业开展实践活动, 尤其是医学科类院校表现更为突出。课外科技活动开展比较少, 没有开发出科研实践、工程实践、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这势必影响创新意识与思维活动。此外,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医学物理方向) 是具有核医特色的专业, 而从调研26份文献中发现, 有1所院校有核工程与技术教学条件与环境, 而其培养方案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核工程与技术学科的培养优势。

1.3 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从5所高校报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看, 是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可以说问题是全国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缩影;在不同类型、性质、不同办学历史条件下, 它们都有着不同办学观念、专业定位, 发展规划与发展策略。最为普遍的是医科院校专业偏医、缺乏工程技术基础, 只有个别医科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出现偏向工科现象;理工科院校偏工而缺少医学知识, 河北工业大学被认为是典型代表。许多学科彼此偏向问题普遍存在, 这给工程教育类专业建设国家级专业标准、专业认证带来不适性困惑。

此外, 从河北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看, 课程体系结构, 由人文社科类、体育与健康类、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学科基础类、专业模块类、专业选修类、实践教学环节、创新与拓展类等课程教学内容组成[8]。在学科基础类课程中, 总学分与总学时之比是53/864, 1个学分相当于16学时;而医学课程与理工课程总学分之比是4:49。而专业课分为医疗仪器设备、医疗信息处理两个培养方向, 是国内工科院校中偏工为数不多的院校, 又是本、硕、博多层次学科、学位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无论是对工科院校、还是对医科类院校都有很好启发与借鉴作用。

2 国际化视野的地方高校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战略选择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作为一门医学与工程技术相互结合、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 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的特点[9]。那么, 人才培养模式也就必须从专业的复合性、交叉性的要素来考虑, 从服务于地方性、区域性、行业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以“厚基础、宽口径”作为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平台, 以市场导向的专业选修课为后续培养方向, 把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选择。

2.1 树立办学思想理念

实现理念价值向实用价值转换, 从价值论观点出发, 明确专业办学指导思想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照教育教学规律, 由学校所处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学校办学内在条件所决定, 在学校内部形成高度共识的学校党政集体意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 坚持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并重, 在人才培养策略上,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人才培养质量观上, 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 使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实现观念价值向实用价值大转换, 体现思想价值的指导性与方向性。

2.2 明确专业定位

确定本科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关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问题,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专业介绍》 (2012年版) 明确指出:“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在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卫生技术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攻读研究生, 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与工程科学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从教育部确定的专业目标内涵看, 在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 它含有很多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基团或定位因子, 在不同类型院校办学理念影响下, 形成独特的办学定位、显示办学的个性特色。专业目标对人才培养基本素质与专业知识与能力的规定性, 受制于社会发展、区域需要、行业要求, 对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及相应规格的质量标准, 受制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学生自我实现个人发展愿望的多元共生或相互制衡, 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中决定性要素, 也决定着专业的定位多样性。

2.3 专业人才标准

人才标准是质量标准的体现, 要求符合国家标准、社会行业标准, 并具有国际化视野。制定人才标准必须从三维度上战略设计。 (1) 专业人才标准以适应地方性、区域性、行业性需要为根本,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医学与工程技术相互结合、渗透和交叉的一门新边缘学科, 具有复合性、交叉边缘性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人才培养以宽口径基础知识为根基。 (2) 考虑专业人才培养服务面向的地方性、区域性、行业性等要求, 决定课程体系结构的多层次性、内容多学科性、体现知识与技能素质的多元交叉复合。 (3) 我国地方高校大多数是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校, 少数研究型、应用型的新建本科院校。所有这些高校, 都承担着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 必须考虑“教学与科研创新并重”的人才培养标准, 也要思考“产学研”功能化标准。不同的高校, 有形式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式, 就有必不可少的多元化的标准。

2.4 面向市场需求

面向市场, 就是立足国内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中国、美国、日本是医疗器械市场大国, 培养适应国际化医疗器械市场需要的人才, 要建立符合“大基础、宽口径、后分流”的分段式培养模式, 并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从现有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来看, 绝大多数院校大多是采用五段式课构 (不含集中实践环节、毕业设计或论文) , 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3所院校, 其知识层次构架有通识教育课、医学基础课、理工基础课, 工程技术课、专业方向课等五层阶段的课构, 每阶段课程多数设必修课与选修课。市场化的课程体系改革, 专业要求必须开设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医疗器械与国际贸易等课程, 适应国际化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新市场。

2.5教育面向未来

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视野, 教育面向未来, 就是要有国际化视野, 尤其是工程教育类专业标准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近年来,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制订的我国专业认证通用标准, 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紧密对接”[9]。这为地方院校深入开展“产学研结合工程”建设改革创设了优良环境。在办学实践中, 走出了一条校企、校医多元合作双赢的工程人才培养路径。在教育国际化视野下, 做好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精品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国家级实训基地作为创新平台、试验场等特色工程项目建设, 寻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国际化新的切入点、以“大类基础知识理论为根基, 多维技术技能为本体, 以工程技术为核心, 以解决应用问题为目标, 走做强、做实、做出个性特色的专业发展之路, 把强素质、重能力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现, 实现有国际视野、国家标准的要求。

3 小结

总之, 笔者从调研分析中, 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人才培养的专业目标、标准要求及其培养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或手段, 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个性特色培养模式。所有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在办学思想、理念指导下, 按照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以课程结构体系为核心、构成相对稳定教学内容, 并通过管理制度与实施人才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以培养方案的文件形式全面体现出来;他们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 正式以实践探索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内核, 形成了自己的个性特色、表现出工程专业技术优势、促进了医学发展, 专业声誉在社会与行业领域已具有较高个性风貌, 对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发展起着积极的引导与良好示范、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洪波, 罗梅兰, 陈真诚.“卓越计划”背景下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6 (17) :88-90.

[2]潘佚, 刘良军, 邱蕾.具有核医特色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学园, 2013 (8) :12-13.

[3]郭圣文, 吴效明.理工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3, 30 (2) :4084-4088.

[4]田心, 郑旭媛, 刘婷, 等.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 2007, 15 (5) :899.

[5]张怀文, 胡博.创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 (3) :227-228.

[6]赵丽萍.浅析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现况[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 (6) :473-475.

[7]余祖龙, 王玉, 艾信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江西教育:综合版, 2009 (3) :24-25.

[8]黄小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5) :162-163.

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开设的探讨 篇4

摘要:选修课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培养个性,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地方性医学院校的选修课程开设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开设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22-01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医学上取得巨大成就,而医学作为一门学科,所需学习的内容也在不断更新。选修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现阶段我国医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中,对选修课程依然存在不重視的现象,严重与当今的教学理念脱轨。因此,加强选修课的程建设已成为医学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建设的原则

1.以人为本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代的教育理论推崇以人为本,相比以往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通过学校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往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多半是死记硬背,更有一部分学生对大学的理解存在误区,认为自己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仅为一纸文凭,这样的思维方式违背了教育的初衷。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学校需要建立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单纯依靠主修课很难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需要通过建设选修课程对其进行补充,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更好的传播知识[1]。

2.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首先是育人,其次是对于专业知识的传授,第三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简单来说,全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知识储备丰富、各方位全面发展的人才。全人教育通过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渗透,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选修课设置的根本依据。

作为主修课的补充,地方性医学院校需要跟据教学计划制定相关联的选修课程,课程可以涵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语言、艺术、体育、政治历史、经济等各个方面。满足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同时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

二、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选修课缺乏重视且课程安排不合理

选修课作为主修课的补充,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往往得不到重视。一方面,教师的授课形式死板,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单纯为拼凑学分而选修课程,其兴致不高,导致教学成果不明显。同时,相对于主修课而言,选修课的场地设施和教师团队的建设投资不足。由于医学院校的专业性强,一些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的内容依然无法脱离主修课。在课时安排上,选修课的课时较少,知识零散。同时,由于场地的限制,一些选修课在人数上也所有局限,导致一些学生无法选中自己喜欢的课程。

2.缺乏引导

一些学生对与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在选修课的选择上主要考虑是否能够达到学分的要求,对自己的学习没有规划,却想在短时间内修够所有学分,同时选则多门课程,这样徒增了自己学业上的负担,不仅影响了知识吸收的质量,也占用了学校的教育资源,影响了其他学生的选课。

3.监管不足

由于对选修课的不重视,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也没有进行有力的监管,有些课程课前没有点名,学生常有迟到、逃课的现象。同时,对在选修课成果的考核上,一般采取考察的方式,即教师凭主观感觉评分,不计成绩只记学分,而教师平时授课时甚至都叫不出学生的名字,因此在评分的过程中,常会出现所有学生都能拿到学分的状况,更加助长了某些学生只为修够学分而选择了多门课程。让原本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失去了选择的机会[2]。

三、如何加强地方性医学院校的选修课建设

1.加强重视

加强对选修课的重视,需要从教师做起。教师首先需要端正教育态度,精心备课,个性化授课,使课堂氛围活跃,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吸引学生。其次,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根据实际条件对优秀的课程进行奖励,激励教师的授课积极性,并开展多种类型的课程,提高非医学类相关的选修课比率,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宽视野和专业知识。

2.改进教学方式合理引导学生

在针对选修课的教学手段上,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基础理论知识传统的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改进考核方式,通过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宣讲会等方式,加强引导学生的受教育目的,让其了解学习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仅仅为了毕业证,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于社会,造福于社会。让学生从观念上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看,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加强管理

对于选修课,需要像主修课一样,课前课后进行点名,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逃课现象的出现。教学办公室可以定期抽查,对选修课进行监督,实时了解选修课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同时,可以通过学生教师的互评问卷,对学生及教师的不良行为进行良好的约束。重视选修课的成绩管理,用成绩说话,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无法取得相应的学分,让学生产生责任精神,避免为修学分而选择多门课程却不重视课程的现象,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避免学校资源被不合理利用,可以使对课程感兴趣的学生选到心仪的课程,提高教学质量[3]。

四、结论

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而社会的进步要求教育需要以人为本、全人教育,为社会提供多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选修课程作为拓宽学生视野、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一种体现形式,有着鲜明的作用。针对现阶段地方性医学院校选修课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重视不足、资源有限、课程设置不合理、引导不足、考核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本文给出了加强重视选修课程、改进教学模式、合理引导学生观念和加强管理等解决方案,希望能为地方性医学院校的选修课程开设提供有效的参考。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好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进而实现地方性医学院校全人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童渐,周丽霞,郑金平,等.地方医学院校公选课学生需求调查与分析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4):49.

[2]杨慧,梁海荣,倪进东,等.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公共卫生专业设置和教育模式创新初探[J].大学教育,2016(2):101.

[3]关红丽.医学院校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当代医学,2017(3):158.

作者简介:

黄平(1989-),男,湖南益阳人,助教,主要从事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2016 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指导性项目(B2016506)资助.

湖北医药学院2016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3249006)资助.

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新任教师的培养 篇5

一帮助新任教师过好“三关”,缩短工作不适应期

新教师从学校毕业分到高校从事医学教育教学工作,面临新的工作环境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一时难以适应教学要求,压力比较大。搞好新任教师的培养工作,要尽快帮助新教师过好三道“关卡”。

“角色关”,即从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向一名大学教师的角色转换过程。要过好这一关,重要的是让新任教师尽快熟悉教师职业的特点,首先应帮助新教师认识教师职业的重要意义,明确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其次要帮助新任教师深入学习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明确大学教育的目的,规律,过程,内容。再次就是要使新任教师了解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及时调整心态,做好教书育人的思想准备,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缩短不适应期,尽快进入到教师角色。

“师德关”。教师的职业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因此,与其它行业的职业道德相比较,教师职业道德在内容上更加具有丰富性,深刻性和全面性的特点,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而言,过好“师德关”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三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开展师德教育,组织新教师认真学习《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教师的相关政策和规则,掌握学校关于教师方面的基本要求,使教师懂得依法履行教师义务,增强师德教育中的刚性因素。二是营造师德建设良好氛围,通过演讲会,座谈会,读书会,开展争优创先活动等形式,创设一个宽松,向上的环境,增强凝聚力,激发新教师的热情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培养新教师乐业、敬业思想和创新精神。三是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弘扬高尚师德。通过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向先进典型感人事迹的学习,可使新教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明确努力方向和前进目标。请优秀教师、师德模范与新教师进行面对面的经验交流,可使新教师注重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激励和鞭策新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人师,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教学关”。分配到高校从事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毕业生,尽管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但绝大多数没有经过师范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对于如何组织教学知之甚少。过好“教学关”,首先要帮助新教师抓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开展教学所应具备的功力,对一名大学教师而言,基本功的内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三字一话”的范畴,理解教学大纲、分析教材、编写教案、组织课堂教学、运用教学语言、进行板书设计、绘画板图、使用常规教具等,都是基本功内容的组成部分。现代教育的发展和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对教师基本功要求越来越高,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熟悉使用一门外语,开展双语教学,都是一名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要求。其次要帮助新教师熟悉学校教育工作,掌握教书育人的基本方法,尽快熟悉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各教学环节及讲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教学常规,熟悉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点,掌握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学方法。

二为新任教师拟定三个目标,指明成长方向

新任教师的成长是一个渐进过程。新教师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到成为一名能胜任医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大学教师,一般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模仿性阶段———进入教师角色,独立阶段———成为合格教师,创造性阶段———能胜任教师工作。为此要根据新任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促进新教师尽快成长。

第一层培养的目标是“入门”。新任教师进校后,见习一年期满,转正定级,最基本的要求是能够尽快进入教师这个角色,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初步具备有适应大学教学需要的教育、教学能力,熟悉教学常规和教学环节,弄清各项常规教学要求之间的关系。掌握所教的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能博采众长,学习其他教师好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在资历高教师的指导下,担任一门专业课部分章节的教学任务,教学上达到“站稳讲台”,能够满足学校对教师工作成效的一般要求。

第二层培养的目标是“合格”。新任教师工作2~3年内,要求能够独立开展教学活动,基本掌握专业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和说课、听课、评课的一般特点。掌握大纲和教材,正确讲授一门专业课,能较好地把握所授知识的深度,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教学基本功底扎实,熟悉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专业课CAI课件。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明确,能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具备一名大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

第三层培养的目标是“胜任”。在合格的基础上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力度,3~5年内使新教师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和特色,会讲授一门以上专业课,会上各种课型,并根据学生和专业特点组织教学。掌握说课、听课和评课的一般技巧,具备课堂教学机智和技巧,课堂教学效果较好。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会熟练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和辅导,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能够尝试开展双语教学。善于学习研究,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能运用现代教学思想,在专业教学大纲的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三对新任教师实行“三制”,加速成长步伐

对新工作青年教师实行“三制”,即岗前培训制度,导师配备制和教学考评制是加快新任教师成长步伐,促进新教师早日胜任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行之有效的办法。

“岗前培训制”。新任教师刚刚加入教师行业,对如何开展大学课程的教学,怎样遵守教师职业道德都还比较陌生。通过岗前培训,集中新教师学习《高等教育法》、《大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高等学校教师道德规范》等教育理论的学习,可使新教师获得三个方面的收获:一是能较快地了解并掌握大学教师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新教师步入教师行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二是明确医学院校教师所要遵守的基本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三是初步掌握教育基本理论,掌握基本的教书育人的方法,为今后教学工作做好准备。

“导师配备制”。新任教师从大学毕业到大学教书,教什么,怎么教,教学工作应该做到哪些方面,这些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实践自己摸索,但可能需要漫长的过程,实行导师制,给新工作的青年教师配备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对他们进行思想和业务上的传、帮、带,是新教师迅速成长的捷径。一方面指导教师可以帮助新任教师开展一些最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培养他们从事教学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指导教师手把手直接指导新任教师备课、上课,给新教师上示范课,传授课堂教学的经验和方法,并经常性的督促指导,可以使新教师少走弯路,缩短岗位不适应期,更快地过好教学关。同时,新任教师通过拜师学艺,也可从中学习到指导教师良好的师德风范、教学态度,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促进自己进步。

“教学考评制”。学校对新任教师定期实施教学考评制,最根本的就是以评促进,以评促改,发现不足,及时改进。考评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表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业务能力、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等方面,考核的主要目的是看新任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培养,是否能履行教师职责,能否胜任大学教学工作。对新任教师进行教学业务的考核评估,考评侧重于教学思想认识,课堂教学基本功,教师教案编写,课堂教学设计、安排,教学方法运用,驾驭教材能力,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是否达到要求,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基本规范,是否达到专业学科教学一般的要求。教学考评的过程是一个促进、提高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把新任教师磨练成为具备深厚的学术修养、为人师表的风范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具有独立性的大学教师。

地方医学高校 篇6

1 客观自评, 合理定位, 突出地方特色

1.1 存在的问题

地方性医学院校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为地方培养合格医药卫生技术人才的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 目前, 国内地方性医学院校管理运行体制多样, 层次不齐, 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部分甚至缺乏临床医学本科培养的经验, 缺乏综合性大学管理模式下临床医学培养经验。许多地方性医学院校在新的形势下对自身实际、发展环境、发展趋势等认识不足, 容易受到综合性大学总体发展水平和培养理念的影响, 甚至受到理、工、文等其他学科的影响, 缺乏客观自评和调查分析, 没有把握时代脉搏和社会需要, 定位不清。在临床医学教育方面, 表现为培养理念和发展思路不清晰, 培养目标不明确[1], 专业方向单一, 没有各自特色和专业倾向, 重复培养和不均衡培养, 院校之间出现了不必要的竞争, 发展不协调, 不利于我国临床医学教育总体良好发展格局的形成和国际竞争的需要。

1.2 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各级地方性医学院校应该汲取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把握时代需要和国家政策, 积极开展新形势下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策略研究。必须从学校性质、管理运行机制、自身师资力量、办学水平、所处地区、学生来源和去向、临床医学专业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客观自评,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定位。作为地方性医学院校, 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必须倾向于“培养多元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有别于部属院校的“研究型人才”和“科研型人才”, 必须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 真正紧贴当地实际的医疗、预防、保健和康复等需要, 突出地方特色和 (或) 民族特色, 这是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保持发展优势和获得支持的首要保证[2,3]。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定位, 可以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临床医学教育的投资积极性, 弥补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教育投入不足, 又可以促使地方高等医学院校更积极更主动地根据区域社会经济、科技和医疗水平及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整办学方向。有利于建立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 避免临床医学教育与地方医疗卫生事业需求相脱节[3], 也有利于地方性临床医学院校自身培养特色的形成, 避免和部属院校以及其他地方性医学院校竞争, 更有利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总体上良好发展格局的形成。

2 以市场为主导, 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 彰显时代特色

2.1 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属于“计划模式”, 人才培养成本较低, 有一定优势。但是在招生人数、招生地区、学制、专业方向、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发展就业等方面缺乏客观调查分析, 考评机制不合理, 缺乏监督机制。随着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 部分医学院校引入了市场调查和学生就业理念, 但是受传统模式的影响, 大部分院校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 目前已经造成了学校培养和市场需求不平衡、省市地区不平衡、城市和农村不平衡、专业方向之间不平衡等现象, 影响了毕业生的合理就业, 影响了临床医学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和快速发展。地方性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教育如何适应我国各地区新形势下医疗卫生事业实际发展需要, 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

2.2 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具有以市场为主导、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的特点[4], 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活力, 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肯定与认可。众所周知, 高等学校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作为一所高校主要培养什么类型的学生, 主要从事什么专业的学科研究和主要提供什么样的社会服务, 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来确定[5]。针对这个问题, 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要高度重视, 作为发展规划课题和教学研究课题设立科研基金, 经常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到卫生行政单位、人才市场、用人单位、教学基层、街道社区进行调研, 充分听取各层次单位和个人对学校临床医学教育的意见与要求;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学科发展优势, 本着以“学生和就业为中心”的原则, 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造就一批“医德高尚、基础知识扎实、临床技能突出、适应能力强、有一定创新精神”, 有志服务于各级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各级地方性高等医学院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以市场为主导、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 在临床医学专业招生人数、招生地区、学制、专业方向设置、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 要根据地方需要、学校实际、发展趋势,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彰显时代特色。可以这样说, 学生就业是地方性高校存在的基础, 特色则是地方性高校快速发展的保证。

3 革新教学方式, 构建新型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

3.1 存在的问题

综合性大学的管理模式为地方性医学院校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生存空间与环境, 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6]。但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 许多地方性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后, 临床医学本科生实施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尚处起步阶段, 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套用, 没有成功的实施经验可以借鉴[6]。有学者通过调研, 我国绝大多数医学高等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 学生对目前的本科生导师制效果并不认同, 收益不大[7]。主要表现为部分导师对职责不清楚, 导致带教过程方向不明确;部分学生对导师制认识不充分, 把导师的指导当成负担, 以至于师生沟通不良;导师的指导内容与学生需求不完全一致;导师带教人数过多, 师生双方都不够主动, 见面时间间隔太长;导师责、权、利不均衡, 导师的积极性偏低, 缺乏完善的导师绩效评价体系[7]。更有甚者, 许多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后, 由于各种原因, 医学院校的教学方式被其他文科、理科、工科院校所“同化”, 忽视了临床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 放弃了“严进严出”的考核标准, 导致毕业生“高分低能”, 甚至“低分低能”, 无形之中延长了毕业生的临床培养周期, 增加了人才培养成本, 造成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不满。

3.2 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无论是从职业教育、中国传统医学还是从科学发现来看, 师徒制都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而师徒制最大的特点就是“手把手”教学、个体化教学、现场和实物教学[8]。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应用性较强, 十分适合“师徒式”教学, 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为“师徒式”教学奠定了基础。但是, 临床医学又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专业越分越细, 这就对导师制和师徒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性医学院校要牢记培养目标和定位, 以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主线,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原则, 以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基础,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 淡化课程意识, 适当进行课程整合或重组,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学习和时间浪费。引入职业技术教育元素和师徒制教学, 完善目前的本科生导师制, 构建新型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新型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导师对学生在思想生活、专业选课、学年规划、临床思维培养、临床技能培训、学位论文、科研方法、考研和就业等方面全方位指导和“师徒”式教学。加强制度建设, 明确导师的责、权、利关系, 提高本科生导师的待遇。尽量选择责任心强、临床和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作为本科生导师, 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 在不同专业的导师内作“双向选择”。例如, 妇幼医学方向的学生主要倾向于由经验丰富的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作导师, 以此类推。集体授课的基础上, 在不同导师的指导下, 采取分散式、个体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导师和学生分别填写指导记录和学习记录, 开展双向评价。学院加强监管, 定期检查和考评, 列入教师和学生年度考核指标, 采取奖惩制度, 年终总结, 不断完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允许老师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 鼓励老师尽量采用现场和实物教学, 利用教学模型、病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医院见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临床意识, 为临床实践奠定基础。鼓励老师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争取做到边学边消化、现场掌握, 毕业后就能上岗, 快速承担临床医疗工作。

4 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4.1 存在的问题

地方性医学院校并入综合性大学后普遍存在重科研而轻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重形式而轻实效、重医学专业教育而轻医学人文教育、重传统道德而轻职业态度和价值的现象[1,9,10], 对临床医学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造成了不良影响, 学生毕业后无法快速承担临床医疗工作, 无法适应社会环境和医疗环境的变化。所以, 对于临床医学专业而言, 纳入综合性大学的管理模式, 既是机遇, 更是挑战。另外, 教学医院选择标准不严, 缺乏制度建设和有力监管, 教学医院普遍存在重医疗而轻教学的现象, 见习实习流于形式。其三, 由于医患关系紧张、患者法律意识增强以及医院的自我保护意识等, 限制了学生实习期间自主操作的机会。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下降, 与临床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格格不入, 地方性医学院校教管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4.2 改革思路与发展策略

临床医学既具有自然属性, 又具有社会属性, 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地方性医学院校既要抢抓机遇, 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又要积极规避其他学科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在任何时期和任何环境下都必须始终坚持高标准和高要求培养目标, 时刻牢记医学的神圣性和临床医学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学校既要注重专业教育, 重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又不能忽视医学人文教育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环境和医疗环境的变化, 能够熟练处理各种社会关系, 尤其是医患关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高低主要取决于临床实习、见习效果的好坏, 院校教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见习和实习, 不要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际效果。通过加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附属医院、实习基地的建设, 为学生见习、实习提供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平台。学校在加强教学医院的建设的同时, 同时加强对教学医院的监管, 确保教学医院坚决贯彻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严格按照各科实习大纲的要求, 重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技能培养, 加强出科考核的监管。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前提下, 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操作的机会, 尤其是要加强学生的“三基”培训。例如内科实习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一定量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开医嘱、常见诊疗技术等。外科实习必须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一定量的治疗操作和常见手术, 包括清创、换药、包扎、止血、缝合、拆线、穿脱隔离衣、无菌技术等。加强临床教师的培训培养和继续再教育工作, 建立一支医、教、研、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尤其应该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 重视临床医生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加强制度建设, 提高带教医生待遇, 奖惩分明, 吸引更多的德高医精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

综上所述, 面对新形势, 地方性医学院校应该根据临床医学的学科特点, 适当引入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元素, 客观自评, 合理定位, 突出地方特色, 以市场为主导, 以就业为第一价值取向, 彰显时代特色, 不断革新教学方式, 构建新型的临床医学本科生导师制, 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多元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佟凤芝, 刘希龙, 刘明开, 等.高等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9, 3 (3) :17-23.

[2]肖纯凌.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9 (9) :33-34.

[3]姚华英.立足海峡西岸建设构建应用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福建高教研究, 2009, 5 (5) :34-36.

[4]纪望平, 周清华.中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及其走向[J].理论纵横, 2007, 6 (5) :26-27.

[5]陈小虎, 屈华昌, 邵渡.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2 (2) :58-60.

[6]王健, 孙琳.学分制下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3 (1) :97-100.

[7]戴琴, 张翠华, 周厚秀.医学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1, 1 (1) :27-29.

[8]张卫民.职业教育呼唤师徒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职业教育版) , 2008, 2 (2) :13-15.

[9]吴云, 戴洁, 王松灵.国内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8, 4 (4) :27-35.

地方医学高校 篇7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的逐渐升温, 为了体现“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适应性, 扶持优势专业, 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 各高校不断地优化专业结构。一些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力图改变原来的单一学科造成的招生生源不足, 学科发展受阻, 竞争力下降的局面, 纷纷以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为生长点, 积极发展近医或非医专业, 逐步向多学科综合性院校趋势发展。以新乡医学院为例, 除医学外, 学校还有理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其他地方医学院校也是在以医学学科为主的基础上逐渐开展多学科教育, 形成多学科、多维发展的格局。

1 我国医学教育专业设置的历史回顾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学科专业调整。第一次自1982年开始, 历时5年, 于1987年完成了各科类本科专业目录的全面修订, 专业种数为671种;第二次调整于1993年完成, 并于当年颁布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专业种数为504种;第三次调整于1998年完成, 专业种数由504种调整到249种[1]。

我国开始有计划地按专业培养人才始于1952年。到1953年初, 全国高校共设置专业215种, 其中医科为4种。1955年增设了儿科医学专业, 并将牙医学改名为口腔医学专业, 医科专业数共5种。1956年增设了中医专业, 医科专业数共6种。在此阶段, 各专业的修业年限得到了调整, 除口腔医学、药学专业为4年外, 其余专业均为5年[2]。

1958-1962年间, 医科专业数从8种增至19种类。这一阶段, 医科专业数发展较快, 主要表现为药学类专业数的增加 (如新增药化、化学药物制造工业、抗菌素制造工业、制药工艺等) 和中医类专业数的增加 (如新增中药、正骨、针灸等专业) 。1963年9月, 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教育部《关于修订 (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和 (高等学校绝密、机密专业目录) 的报告》, 增列了一些国家建设所需要的新专业, 调整了一些专业的业务范围, 归并了一些过窄的专业, 统一了专业名称, 对部分专业称呼进行了订正。在《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中, 医科专业共10种, 即医学、卫生学、儿科学、口腔医学、中医、药学、中药、药物化学、护理、医学检验。1964年, 增设了蒙医学专业。1965年, 全国实际设置医药本科专业11种, 共布点103个[2]。

十年动乱期间,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学制及专业设置均处于混乱状态。直到1977年, 全国普通高等医药院校才开始恢复招收正式本科学生, 从此高等医学教育才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 全国普通高等医药本科专业设置共20种, 在1963年《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中设置的10种医科专业的基础上, 新增加了五官科学、煤矿医学、卫生检验、毒理学、针灸推拿伤科、药理学、药剂学、化学制药、抗菌素制造、化学等专业。各专业布点共180个。到1986年, 医科专业数增至48种, 专业布点总数共333个[2]。

1986年, 为尽快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制定科学、规范的专业目录, 国家教委组织了大规模的医药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1987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医药本科专业目录》共分为10大类57种, 其中试办专业10种[2]。此次专业目录修订, 合并了一些相近的专业, 增设了一些新专业, 统一了各专业名称, 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 规范了各专业学制。

1989年, 为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适应性, 国家教委组织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 并于1993年7月正式颁布了修订后的《专业目录》。此次专业调整幅度较小, 基本上仍沿袭1987年的专业目录框架。该《专业目录》共设9大类, 37种专业。但此次修订的专业目录, 从某种程度上并没有减少各专业总的布点数, 专业种类减少的幅度也不够大, 仍然存在医药教育本科专业面不够宽、毕业生社会适应性不够强等问题。

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需要, 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教育的发展趋势, 改变高等学校存在的本科专业划分过细, 专业范围过窄等状况, 从1997年4月开始, 教育部全面组织对1993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修订工作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 在立项研究、分科类调查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 形成了新的专业目录。在1998年颁布的最新《专业目录》中, 医科专业共8大类, 16种专业 (不含分布到其他科类中的专业) 。1998年颁布的《专业目录》是历次《专业目录》修订中对医科专业设置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 基本上体现了我国医药卫生专门人才的类型需求, 专业面得到了拓宽, 医科毕业生的适应性得到了极大地提高。[2]

2 一些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设置的比较

截止2007年, 地方医学综合院校 (不包括独立院校) 共有 56 个, 地方中医类院校 (不包括独立院校) 共有 23 个, 各类地方院校均根据市场需求对医学相关专业和非医学专业进行了设置, 尤其是非医学类专业的开设已经达到了 45门, 其中开设比较多的是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英语、汉语等专业, 还有一些专业仅有1-2个院校开设, 如俄语、电子商务、日语等。

56 所地方医学院校中, 大部分医学院校是以目录内专业为主的, 专业开设最多的是泰山医学院和温州医学院 (见表1) ;非医学专业开设比重较大的院校有温州医学院、潍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广东药学院, 均达到了该校开设专业总数的 50%以上 (见表2) ;医学相关专业设置比重较大的有首都医科大学、承德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等 7 个高校, 均达到了该校开设专业总数 20%以上 (见表3) 。23 所地方中医类院校中, 大部分院校如成都中医药大学, 开设专业达 20门以上;医学相关专业开设的比例均较少;非医学专业开设比重相对较大的院校有辽宁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等。

数据来源:教育部《2007全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大全》

3 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设置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日益发展及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提高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卫生服务水平及医学科学研究的能力等, 成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首要任务。调整专业设置, 加强专业建设成为高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医学院校在专业设置和发展过程中, 积极转变教育思想, 更新教育观念, 加大对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力度, 体现出了“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适应性, 扶持优势专业, 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与此同时却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如:缺乏自我发展、自我调整的专业管理机制;特色专业、优势专业、重点专业不明显, 综合实力不强;热门专业布点不少, 但办学水平不高等等。

优化调整我国高等医药教育的专业结构, 既要体现出本科教育的基础性教育特点, 也要体现高等教育的专业性教育特征。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在调整专业结构, 加强专业建设的过程中, 要在认真分析评价自身实力和优势的基础上, 合理地设置专业 (包括专业方向) , 并将专业结构调整工作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结合起来, 优化课程体系, 重组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应充分认识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以专业内涵发展及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突出人才培养定位与特色, 确保新设专业的办学水平。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要明确自身的发展定位和办学方向, 努力培育和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专业, 并依据自身的优势设置专业, 在有优势且师资又较强的学科门类上多设一些专业, 从而形成专业结构上的优化布局。

摘要: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的逐渐升温, 为了体现“拓宽专业口径, 增强适应性, 扶持优势专业, 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 各高校不断地优化专业结构。一些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力图改变原来的单一学科造成的招生生源不足, 学科发展受阻, 竞争力下降的局面, 纷纷以医学等传统优势学科为生长点, 积极发展近医或非医专业, 逐步向多学科综合性院校趋势发展, 形成多学科、多维发展的格局。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专业设置,历史,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宾齐.农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趋同化现象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10) :64-67.

地方医学高校 篇8

关键词:地方院校,教学管理队伍,现状调查

教学管理人员是地方医学院校行政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教学管理水平。 [1]因此, 审视教学管理队伍现状,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是地方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法及访谈法, 以某地方医学院校专任教学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 就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结构及发展需求展开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9份, 收回问卷49份, 有效率为10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学管理人员队伍结构合理 。

学校现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49人 (不含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学历层次高、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队伍稳定;具有高级职称者24名;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30人;专职教学管理人员平均年龄41岁。

2.教学管理人员在职培养情况堪忧。

调查显示, 近三学年来, 教学管理人员攻读研究生的人数逐年下降, 这主要是因为新近人员均为研究生, 且在岗人员大部分已完成学历提升。进修人数虽逐年增长, 但所占比例十分小。

3.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研究水平有待提高 。

调查发现, 虽然教学管理人员发表论文和申报各级各类课题的数量逐年增加, 但获得奖项的成果非常少, 这主要是由于教学管理人员长期从事事务性工作, 缺乏相应的教学研究指导, 教学管理人员的教学研究水平有待提升。

三、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议

教学管理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事关地方院校教学质量, 必须多管齐下,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1.完善岗位职责 , 规范教学管理。

学校应制定和完善教学管理岗位职责和教学各环节的管理制度, 规范教学管理, 坚持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检查、事后有总结, 实现职责、管理、服务、落实四到位, 确保教学计划及其他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2.注重能力培养 , 提高综合素质。

学校应积极支持各层次教学管理人员开展教育理论、教学管理研究和外出学习考察等活动, 扩大视野, 提升素质;利用假期组织各院 (系) 分管教学的负责人、教学秘书和教务处工作人员, 对教学改革某一方面的主题进行研讨, 总结教学管理经验, 探索教学管理规律, 了解国内外教学管理的最新动态;利用假期实施教学休假, 缓解职业倦怠;根据在教学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 对各院 (系) 的教学秘书进行不定期培训;积极支持教学管理人员在职学习、进修、攻读学位, 使教学管理人员逐步确立创造性思维和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

3.建立激励机制 , 优化队伍结构。

学校要关心、重视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将教学管理队伍发展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在职称评定、奖金发放、评先评优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激发广大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全面调动其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做好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地方医学高校 篇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026-01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高速发展,医疗卫生行业呈现出新的矛盾:一方面,生物医学领域科研成果不断,医学科技向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疾病预防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迫切,急需改善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而以往大而全、小而全的医疗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新形势。为此,党和政府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标,医疗卫生改革已成为今年两会解决的重点问题。作为承担着推动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社会责任的医学期刊,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根据刊物特点探索新的思路,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医疗卫生市场,是医学编辑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根据地方性医学期刊特点,总结多年来的编辑实践经验,提出一些思考意见,与同行商榷。

医学科技期刊对于医学科技的发展有着无量的价值,这个价值是无形的。作为科技期刊,它记载、传播、积累了人们精神创造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知识、经验、信息[1],促进医学科技的向前发展。对于我国的医学期刊来说,地方性医学期刊一直占有半壁江山,其自身特点让它们在浩如烟海的期刊世界中生存,有些期刊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它们对当地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人民健康功不可没。

1地方性医学期刊的特点

对于地方性医学期刊来说,首先是其稿源具有较强的地方特点。笔者曾对与本编辑部交换的地方性医学期刊做过统计,约有70%左右的稿件来自于当地和周边地区(内刊尤其如此)。其读者也大都是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医务人员。

其次,从内容来看,地方性医学期刊所载论文大多是临床应用类文章。临床医学或临床实践类文章占主导地位,实用性较强,具有临床指导性,而基础类、研究类文章较少。

第三,地方性医学期刊的质量受当地医疗水平的制约。期刊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论文所表达的信息内涵,其内容所含的科学性、前沿性的表达,反映当地的医疗水平和卫生管理水平。

第四,地方性医学期刊的作者队伍大多是中级以下职称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学历大多是大学本科和大专,高职称和高学历者较少。

2新形势下地方医学期刊编辑思路探讨

我国目前医疗卫生行业现状和国家对医疗卫生改革的政策及地方性医学期刊的特点,决定了地方性医学期刊理应承担起帮助推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建设的重任。为此,编辑部要顺应新的形势,作出相应调整。重新做好市场定位,找对服务群体,满足基层广大医务人员的需求。

首先,作为地方性医学期刊,需结合其特点做市场定位,明确办刊宗旨和服务的群体,在此基础上进行编辑策划。在编辑策划的过程中,除了本着临床需要的原则,为临床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新观点、新技术、新知识外,还应考虑基层特别是农村牧区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的医务工作者,为他们提供一个业务交流的平台。鼓励他们积极学习,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提高专业水平。

编辑思路确定之后,要与编委统一认识,达成共识,从编委审稿开始转变思路。在实施编辑计划中,从选题、稿件评价、栏目设置等诸方面适当向基层倾斜。选题时,可有意识的考虑编排一部分来自农村牧区和城市社区的稿件作为专题;由于基层的医务人员大多是初、中级职称,面临的多是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所以对于来自基层稿件的评价,不宜用以往的学术性、前沿性作为衡量标准,只要有独到的观点、经验、心得、体会可供基层医务人员临床实际应用或研讨即可收录编排;设置栏目可根据以交流、研讨、学习、提高为目的的原则,既要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开辟出一块园地,又要帮助他们提高专业学术水平,设置一些高水准的栏目,诸如“专家笔谈”、“专题研讨”、“专题讲座”等栏目,增强其可读性。

编辑部有责任指导作者规范写作。有条件的编辑部可经常下到基层卫生机构举办讲座,选题约稿。同时扩大刊物的影響,增加发行量,使作者市场逐步向读者市场转换,拓展地方性医学期刊的发展和生存空间。

地方医学高校 篇10

关键词:农村定向医学生,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服务,地方高校

北华大学是一所省属地方综合性大学, 医学专业和医学教育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为国家和吉林省地方医药卫生领域培养了一大批合格医学人才。2010年, 国家下发《关于印发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 部署在高等医学院校开展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 重点为社区、乡镇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具有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等综合医疗及预防医学实践能力的全科型医疗卫生工作人才[1,2,3,4]。我校从首届开始就承担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的培养工作, 并获批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计划项目校。现就这几年来我们在农村定向医学生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与实践介绍如下。

1 探索与实践的背景

1.1 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变化和公共卫生安全新形势赋予了高等医学教育新使命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疾病谱改变, 特别是近年来新发传染病如SARS和禽流感的暴发与流行以及公共卫生事件和食品安全事件的突发、频发, 使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公共卫生服务与预防医学实践技能培养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医学门类下包括“农村定向”在内的所有医学生必备的能力要求。“人人享有健康”的大背景下, 培养社会急需的、具有现代公共卫生理念与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1.2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启动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机遇

自2009年以来, 国家已按社会全员、妇老婴幼易感人群和慢性疾病患者重点人群3个层次, 分别提供了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孕产妇健康、老年人健康、慢性病与重性精神疾病防治、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和中医药健康管理等11类43项主要起疾病预防控制作用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和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也必将对深化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未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把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 项目又主要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向居民和各类人群提供, 因此, 农村定向医学生培养自然成了地方高校办学的增长点。

1.3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带来了新挑战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是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力军。基层特别是农村乡镇是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地区, 从项目开展预期目标上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较高要求, 相对应的, 也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数量和能力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否则难以圆满完成项目工作。然而, 在项目实施过程所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中,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队伍建设问题。

从国家层面建立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所需要的定向人才培养机制, 从高校层面探索农村定向医学生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 在全社会开展择业就业观教育, 鼓励并从政策上给予学费支持报考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 这样才能不断地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注入新鲜血液, 从常态上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提供人才队伍建设保障[5]。

2 探索与实践的内容

2.1 总体思路与原则

针对现行医学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彼此割裂、临床医学生重治轻防、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和公共卫生服务基本能力不足、医学教育难以满足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要等问题, 在原有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 结合我校“卓越医生培养计划”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项目, 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知识能力需求情况的针对性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需求情况, 并对医学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培养和预防医学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 以期对基层订单定向的本科医学生培养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2.2 探索与实践的主要做法

(1) 整合课程体系内容。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要求, 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学科基础、专业主干和选修课程群的全部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充分调研论证, 重新整合, 打破原有以教学篇章或课程为单位的界限, 删减重复, 实现教学体系篇章间、课程间及相近学科间3个层面的知识融通。分别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能培训目标整合, 优化重组后的教学综合体系主要包括:①面向社会全员提供服务的健康教育与居民健康管理教学模块;②面向妇老婴幼易感人群提供服务的免疫规划与疾病预防教学模块;③面向慢性疾病患者重点人群提供服务的疾病监测与控制教学模块;④公共卫生实践现场资料收集与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教学模块;⑤公共卫生服务综合实践与预防医学科研创新教学模块。

整合后的课程体系将预防医学、全科医学及社区公共卫生保健服务有机结合, 更加强化了学生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能力的培养。

(2) 调整课程教学安排。按公共卫生服务实践的工作程序调整原有的教学时间安排。预防医学课程知识体系不仅与临床医学联系紧密, 且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很强, 突出体现在公共卫生服务实践能力的提升上。以往多放在前期医学基础课阶段, 也只进行理论教学, 现将预防医学课程体系的主要教学内容安排在临床课程之后, 使学生结合临床医学更好地理解预防医学的内涵, 并在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时适当增加预防医学社区实践的学时。

(3) 改革教学方法。按认识规律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使用多样化实践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尽可能采用案例教学等方法, 引用社区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服务实践相关的典型案例讲授分析, 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见习实习活动, 让预防医学教学走出课堂、走进社区。

(4) 编制修订教学大纲。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需求调研、课程内容体系调整和社区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上, 围绕基层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教育的总目标, 制订出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工作需要的较完善的农村定向医学本科培养的预防医学教学大纲。

3 实践的主要经验与成果

3.1 主要经验

需要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走访同类院校相近医学专业, 了解掌握当前国内同类院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教学现况, 并对照自身找问题, 评估差距, 确立主要建设方向与目标。走访了解各级各类城乡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机构对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能力的需求,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能力要求及新时期实用型、创新型医学人才规格要求确立预防医学知识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结构框架。

充分发挥地方综合性高校丰富的共享资源优势, 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计划”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撑。整合人力物力资源, 增强课程教学效果, 加大教师队伍进修与培训力度, 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工作水平。

需要建立测评改革效果的指标体系, 制订评估包括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动手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的评价表, 对学生进行专项调查, 组织教师和学生座谈、访谈, 对相关课业成绩进行分析等。通过反馈—完善—再反馈—再完善的机制, 验证、评价改革效果, 总结经验, 不断完善。

需要成立教学改革实施领导小组, 统筹安排, 总体规划, 认真落实, 确保多部门多环节协调联动。需要争取学校教务处、科研处等部门的支持与指导, 科学论证, 发挥项目经费的最大作用, 确保研究出成果。

3.2 主要成果

经过两年的初步探索, 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初步建成了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教学内容体系科学、专业特色鲜明的培养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成了规章制度相对完善, 空间布局合理, 仪器配套齐全, 以医学类本科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实践教学为主、研究生疾病预防控制科研训练教学为辅, 兼顾教师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一体化的实训平台。编制了公共卫生能力培养与预防医学综合实验教材 (试行稿) , 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及动手操作、实践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在这个平台上完成国家级本科生大学生创新项目4项, 省级8项, 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8项。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是在我校近二十年来医学类专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 还有很多新情况与新问题, 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参考文献

[1]申颖, 韦波, 张海英, 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 (8) :3-4.

[2]朱传波.安徽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实践与思考[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2 (1) :13-14.

[3]辛颖, 李冲, 杨蔚利, 等.综合性大学培养农村订单定向临床医学本科生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 (2) :1-2.

[4]梅武轩, 高卉, 熊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4, 28 (2) :212-214.

上一篇:商务新征程下一篇:西部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