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土木工程(精选12篇)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篇1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 我国经济和高等教育事业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城镇化速度加快对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加。在这种背景下, 一部分新升本高校在原有建筑工程技术及相近专业的基础升至为土木工程本科专业, 另一部分地方高校新增设了土木工程专业。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既丰富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构成, 亦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工程一线所需的技术人才[1]。但与许多知名高校相比, 在教学资源、生源、学生就业渠道及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作为毕业生在校学习与进入工作岗位间桥梁纽带的毕业考核环节, 对考核模式进行改革, 对于实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及就业后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
(一) 教学资源短缺
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只有几年甚至不到十年的办学历史, 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 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具体表现如下。
1. 硬件设施不够完备。
教室、实验室及实验设备数量过少, 学生实训基地条件差及实习基地的管理不够完善, 很多本科课程中基本教学实验很难实现[2]。
2. 教学师资短缺。
新建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时间较短, 师资短缺, 任课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等不合理, 教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不均衡, “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二) 生源质量下降
近十多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 高考录取率持续攀升, 1999年为9%, 2005年提高到21%, 2007、2008、2009年分别达到53%、56.4%、62%, 2012年全国高考录取率达75%, 预计2013年高考录取率或超80%。对重点院校中的一些研究型大学, 其本科招生规模扩大不如地方院校突出, 生源质量没有明显改变;而地方院校扩招后生源质量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三) 学生的就业渠道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
经济快速发展使地方基本建设规模不断增加, 地方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与工程相关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等工作, 亦可称为“工程型”人才, 这填补了知名大学毕业生到工程一线就业可能性不大所造成的人才空区。因此,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必须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 亦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与一流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开来。即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当前毕业考核环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深层次挖掘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环节存在的问题, 本文依托许昌学院教研项目“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模式研究”, 对正在从事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等不同部门的土木类工作人员约200人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为:您对毕业考核环节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您觉得毕业考核环节对您后期的工作是否有帮助?您理想的毕业考核模式是哪种形式?您对毕业考核环节的建议等多个问题。被调查者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基本反映出当前毕业考核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毕业考核模式单一:当前大多学校仅局限于毕业设计, 而对毕业论文等其他考核模式触及的较少, 未有充分考虑土木工程专业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2) 毕业设计选题教条化:未做到既照顾学生的基础知识, 亦未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 (3) “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 工程实践经验严重不足, 师生交流不畅; (4) 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情况严重, 指导教师未将过程控制落到实处, 毕业设计的结果控制环节松懈。
三、毕业考核模式的改革路径及保障措施
毕业考核过于单一的选择毕业设计模式, 且毕业设计选题程序化、教条化, 未能很好地考虑学生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土木工程行业国家注册执业资格工程师制度已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 土木工程行业已要求多重的市场准入。土木类企业资质的重要一项就是企业内具有执业资格证书人员的数量, 是否具有执业资格已成为土木类企业招聘人员、职称评定、工资调整的重要依据, 土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已逐步成为就业的基本条件之一[3]。毕业考核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和后期工作的一个桥梁纽带, 承前启后, 对毕业考核环节进行改革, 意义重大。
(一) 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建议
考虑到学生后续工作过程中的职称评定、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及具体工作能力等方面, 既要通过毕业考核环节让学生对工程结构的概念认识更加清晰, 亦要照顾到学生在将来工作过程中的职业发展, 譬如将自己对具体工程案例的理解分享给大家, 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论文写作和文献运用的能力。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程经验和教学实践, 建议毕业考核模式多样化, 有如下几个模式可参考: (1) 毕业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文献检索运用; (2) 小型毕业设计+工程预算+文献检索运用; (3) 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论文写作 (含文献检索运用等) ; (4) 毕业考试+论文写作 (考试内容要与学生后期获取执业资格考试相联系) ; (5) 教师课题的科研试验+论文写作 (含文献检索运用等) 。
毕业考核模式多样化可丰富学生在毕业考核环节的选题范围,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模式;同时, 同一模式中考核范围相对广泛, 这对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帮助。
(二) 保障措施
多样化的毕业考核模式对毕业生的考核更加全面, 可有效地缩短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在许昌学院实施两届以来, 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映效果良好, 但执行过程必须严格控制, 师资方面必须得到有效保障。
1. 完善过程控制机制。
笔者根据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及关于毕业考核的调研情况, 发现毕业生在考核环节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现象, 或者最终提交的成果质量难以达到要求, 这都与过程控制不得力或制度不健全有关, 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过程控制。
(1) 学生的工作量必须得到保证:在前期的毕业考核环节中, 很多学生选择单一的毕业设计, 题量小, 如果毕业考核环节对学生工作量分阶段安排的大小适当, 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前松后紧”现象[4,5]。
(2) 管理过程应完备:管理过程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指导教师的管理, 应要求指导教师每周至少见学生两次, 解决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从教师角度对毕业考核环节进行过程控制;二是对学生的管理, 毕业设计所处的时间是有一部分学生要考研复试, 或者要提前参加工作等, 所以要求学生对每一阶段做题成果收集整理, 从学生的角度将过程控制落到实处。
(3) 严格答辩环节: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整体评价和全面检查。严格答辩环节:一是答辩资格审查, 指导教师根据过程控制情况和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决定其是否有答辩资格, 这亦是对过程控制的有效补充;二是严格答辩过程, 从答辩形式、答辩委员组成、学生陈述、教师提问等几个方面严格控制[6]。
2. 多渠道建设师资队伍。
毕业考核模式改革可拓宽学生视野, 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要。需要对本专业学科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 这对指导教师在教学经验、知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实践经验薄弱, “双师型”教师极度缺乏, 外聘企业的兼职教师虽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但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相对欠缺。师资建设路径应进行创新性探索, 既鼓励本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考取相应的执业资格证, 又要求有土木类执业资格的兼职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我校近三年来鼓励教师获取执业资格证书、提高工程实践经验的同时, 亦对外聘教师在教师任职资格方面进行了培训, 有效地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 明显改善教学质量与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所提出的要求, 创造性将毕业设计分为多种模式, 而且每种模式既考虑到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需要, 又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并要求学生会查阅文献、运用网络及计算机等多种工具的能力, 使毕业生在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本文根据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资源、生源特征、学生就业渠道及人才培养目标等特点, 结合对土木多个行业现从业人员对毕业考核模式的建议, 指出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路径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林聪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1) .
[2]罗臻等.提高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3) .
[3][4]祝彦知等.土木工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4) .
[5]刘小明等.加强土木工程类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
[6]郑鑫等.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7) .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联盟成员代表:
在教育部高教司的支持与指导下,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燕山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合肥学院、上海电机学院、陕西理工大学9所单位发起,全国100余所地方高校共同响应的“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在上海成立。联盟的成立符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对急需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顺应教育部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发展的新要求,契合地方高校协同发展的新选择。联盟将按照“开放联合、优势互补、协同育人、合作共赢”的原则,致力于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的深入发展,在此,首届理事会倡议如下:
一、创建校企合作教育交互平台,深入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联盟成员单位要积极争取社会资源的广泛支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创建校企合作教育交互平台,基于“互联网+”背景,实现高校与企业的资源互通、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全面对接,构建成员单位间的实践教学资源、实训实习基地共享平台,形成长效的跟踪反馈机制,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
二、加强成员单位间交流与共享,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通过成员单位间的互通交流,加深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以及学生创业 指导服务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共同分享成员单位间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
三、开展成员单位间共同研究,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新形势,联盟将着力推进成员单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地方高校主动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着力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教学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形成一系列可推广的制度成果。
四、加快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步伐
地方高校在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联盟旨在联合地方高校深入推进卓越工程教育的发展,加快地方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步伐,有效地促进地方高校按国际先进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校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联盟旨在为地方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供交流与互动的平台,共享成员单位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
联盟是开放的,是互尊互信的,是合作共赢的。我们坚信,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将集地方高校之优势与合力,进一步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满足国家急需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只要我们和衷共济,携手同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发展的新篇章,为加快建设高等工程教育强国做出新贡献!
“全国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联盟”首届理事会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篇3
【摘 要】阐述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从办学定位、课程设置、质量保证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地方高校 办学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090-02
一、工程教育认证的发展
工程教育认证作为一种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最早始于美国。1847年,美国医学协会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医学教育的委员会,旨在“保护本行业的发展,与行业低质量的专业教育作斗争”,此为专业认证之滥觞。这一举措,不仅有效保证了医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了医学院的竞争力,也大力促进了其他专业积极开展认证工作,使得工程教育认证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蓬勃发展,极大促进了这些国家工程技术人才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专业认证对于国际工程教育相互承认的重要作用,普遍把专业认证制度作为国际性的工程教育相互认可协议的基础。1989年,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6国就在各自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础上,在华盛顿签署了一份有关工程学士学位专业认证国际相互承认的协议——《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国际互认协议,目前共有15个正式成员、7个预备成员。2013年6月19日,我国被全票通过接纳为该组织的预备成员。
工程教育认证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工程人才成长的必然要求,符合国家的发展目标。我国从2006年开始引入国际高等工程教育认证方法,并于当年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进行了国内工程教育认证试点。2008年适当扩大规模,增加了采矿工程、环境工程、水资源工程、食品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安全工程等新的试点专业。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预备成员,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认证进入到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特别是给处于困境中的地方高校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二、地方高校办学模式的弊端
我国地方高校兴起始于1999年。为了配合我国高等教育有精英化向大众化的战略转变,改变以往高校过分集中与省会城市、地级城市高等教育不发达的状况,从1999年起,国家开始大力调整高校布局结构,通过合并升本、独立升本等方式,大规模地在地级城市布点本科院校。截至2010年,全国共批准设置262所新建本科院校。这些高校在管理体制上按照“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模式运行,由省级政府统筹管理,形成与所谓教育部属学校相对应的地方高校。这些地方高校诞生于中国教育的大变革之中,一方面忙于自身办学模式的转型升级,由专科甚至中专层次的教育向本科层次的教育调整;另一方面又要承担高校扩招的重任,教学资源、教学模式难免难以适应,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受到用人单位诟病,学校声誉受到影响,进一步的发展举步维艰。综合分析,地方高校在办学模式上存在以下弊端:
(一)定位不准,办学没有特色。地方高校一般从专科升级而来,对于如何办好本科,办什么样的本科缺乏理性思考,对学校的发展方向缺乏合理的定位,往往急于求成,盲目照搬老牌本科院校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等方面与老牌高校同质化严重,未能凸显自身特色。显然,由于在办学资源、办学经验等各方面所存在的差距,按照这种办学模式,地方高校要想在全国1000多所本科院校中脱颖而出是非常困难的。
地方高校诞生于我国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其承担的使命与老牌本科院校并不相同,这决定了地方高校不能走老牌本科院校那种研究型或者教学研究型的发展道路,而应该采取错位发展战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以在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而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提供了这样的机遇,在研究型人才需求日渐饱和的同时,工业界对高端工程应用人才的需求缺口却非常之大。
(二)重心偏失,教改难以落实。一些地方高校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积极推行应用型大学的建设,并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教学改革,但结果并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学校的教学重心有所偏失,改革没有对症下药,各项措施无法真正落到实处。
现代工程应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是基于结果的教育。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高校通行的做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投入为导向。对教师各方面要求较多,重投入轻产出,各项教育改革中学生角色严重缺位,制度设计没有围绕学生进行,学生也缺少参与的热情。从而各项教学改革较少真正付诸实践,学生很少从中受益。
要想真正进行应用人才的培养,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学生作为学校和专业首要服务对象;坚持市场导向,以用人单位和学生对学校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各项教改活动必须围绕学生而不是围绕教师进行,从而形成良性教改氛围,上下合力,师生齐心,让教学活动真正奔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轨道上。
(三)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不当。地方高校对于如何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缺乏清晰的认识,从而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也缺乏针对性。课程结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相匹配,专业划分较细,学科壁垒森严;政治、经济、管理、法律等人文社科课程安排较少;实践课比重偏低,实践环节严重脱离生产实际。有的学校虽然大幅度提高了实践课时,但实践实训内容陈旧,仍然沿用几十年前的东西;校外实习基地缺乏,学生得不到真枪实刀的锻炼。或者虽有实习基地,也只是认识性的,只起到走马观花的作用,不能深入到生产的过程之中。这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差,缺乏现代工程设计思想以及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endprint
三、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办学模式改革
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大力发展工程教育应该是地方高校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套标准流程,工程教育认证是保障工程技术人才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其认证标准就是办学规范和指导方针。地方高校应该以争取通过工程教育认真为契机,大力推进办学模式的改革,发挥承担工程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自身也得到长足发展,在我国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牢牢站稳脚跟。办学模式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面向工业界的办学方向。采取多种措施与企业联合办学,将实训实习环节建立在生产线上,使学生的实习成为生产活动的一部分,学生得到真刀实枪的锻炼。与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教师的科研能与实际相结合,丰富教师工程经验和工程教育能力。开设企业课程,由企业工程师进行授课;或者聘请高级工程师担任“产业教授”,在实践实训、毕业设计等方面进行指导。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企业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这需要政府和学校共同努力。政府从法律和财政税收政策两方面双管齐下,对企业参与教学作出硬性规定,同时也提供优惠政策让企业产生内生动力。学校也可以通过学费共享等方式与企业获得“双赢”。总之,工程教育没有工业界的热心参与,没有企业提供的实践基地,也就没有了奋斗的方向和灵魂。地方性高校由省市共建,“立足地方,服务社会”是其承担的任务之一。因此,与工业界的联合是它的优势,工程教育认证对这一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改变过去重投入轻产出的办学理念。工程教育认证的7条评价标准全部聚焦于学生,把学生作为学校首要的服务对象,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这种导向,其实正是大学本质精神的回归。地方性高校应该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导向,不把科研论文、科研项目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应把有限资源重点投入到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设施的建设上。
(三)根据自身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厘定毕业要求。根据学生所应达到的能力设置课程体系,使培养方案的制订有章可循,有的放矢,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工程教育认证对每门课程在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有较为明确的要求,这一要求看似僵化,实则有效。目前各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是比较盲目的,哪些课程应该设置,为什么设置,并不是十分清晰。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则能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而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建立学生质量跟踪评估及反馈机制,及时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这是工程教育认证所要求的,也是高校所普遍缺乏的。学生是否合格,不能仅在毕业时进行认证,而应该在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就进行把关。课程的每一项要求如果没有达到,要检讨原因,并将结果反馈到教学活动中,以便及时改进。通过这种“流水线”式的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提高合格率。
工程教育认证对于促进和保障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优化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契机。地方高校更应抓住这一机遇,通过认证重新审视办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借助工程教育认证夯实教学基础,健全规章制度,达到以认证促建设的目的,摆脱目前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境,在工程应用技术人才方面赢得先机。
【参考文献】
[1]靳遵龙,王珂.专业认证与工程教育的持续改进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9)
[2]缪江.试论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J].中国电力教育,2007(11)
[3]杨振宏,杨书宏.国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分析与借鉴[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2)
[4]邵辉,葛秀坤.工程教育认证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与改革思考[J].常州大学学报,2014(1)
[5]姚加惠,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现状分析与准确定位[J].龙岩学院学报,2006(8)
【作者简介】赵 杰(1975- ),女,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技术经济;钟黎萍(1970- ),男,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电气传动与电力电子。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篇4
一、土木工程专业现状分析
目前, 我国高等院校中设有土木工程专业的约三百所, 其中一些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无论是办学历史、办学条件, 还是办学经验都已发展成熟。而新办土木工程专业的院校在办学历史、办学条件和办学经验上则相差甚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还处于探索时期, 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办学规模、教学管理、教育经费等条件上都远远不及老牌院校;并且新办土木工程专业的院校在生源及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困难。培养宽基础、宽口径、能广泛适应社会需要的大土木人才, 是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新办土木工程专业的院校目前要达到土木工程专业宽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 在硬件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此种情况下, 新办土木工程专业要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个合理的定位。地方高校新办土木工程专业应以培养区域性、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主。人才培养的区域性, 是指地方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 应当主要是为本地区服务。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等方面, 必须与本地区紧密地结合起来, 必须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为地方建设服务[1]。例如, 对于我院来说, 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以齐齐哈尔为中心, 涉及黑龙江省地方建设,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发展方向。
二、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总体规划
(一) 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
人才培养应立足地方, 结合地方实际, 满足地方人才需求, 建立起注重专业素质教育, 采用传授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与提高专业素养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建设的需要, 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个性化发展,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分方向指导和培养。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桥梁、公路与城市道路、房屋建筑、矿山建筑等的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素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 对文学、艺术、伦理、历史、社会学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学习。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工科数学, 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 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应用前景。
3.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 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 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测试与试验的基本技能, 了解建设项目管理方面的基本内容。
4.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 (包括外语) 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5.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
6.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 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 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二)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根据人才需求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定应借鉴老牌院校成功经验, 并结合自身实际, 制定出适合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地方院校与重点院校的专业最大差别是学生的毕业去向问题, 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当定位在为土木行业的施工建设单位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这些单位对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有关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具有工程经济分析的能力和工程质量管理与评估的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制图、结构设计、工程测量、材料试验、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设备使用的基本能力;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具有进行工程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在培养计划的设计上, 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结构要求来设计教学目标和制定教学计划, 要突出针对性, 有侧重点, 用人单位的需求应是教学培养方向的主导因素。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体现“足够广度、必要深度”的原则[2], 一般基层单位工作比较复杂, 专业划分不细化, 大部分是多工种, 相关专业交叉和综合。因此, 这样就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中体现“广度”的原则, 拓宽学生的专业涉猎范围, 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深度”的把握。
2.注重与行业接轨。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应用技术型学科, 考虑到其学科性质并结合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 其培养对象主要应迎合社会需求, 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因此,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突出实践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际操作技巧,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 使学生能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 毕业后到单位能够尽快适应, 直接上岗。
一方面,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在一定范围内选用技术力量强、设备先进、管理水平高、信誉好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 结为合作伙伴, 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保证实习、实践的质量。另一方面, 加强实践性教学建设。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的体系, 成立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小组, 指导小组主要组织编写和审批各类教学大纲、指导书, 检查实践教学进展情况和对指导教师进行考评等工作。实践大纲要通过有经验的教师来制定, 大纲应包括训练目的、内容、深度、实施方法和有关规定及要求, 具体操作流程, 尽可能做到直观, 供学生提前参考。同时, 注重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掌握理论、技能、素养三者之间的潜在联系, 把专业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在具体工程中吸收有用资讯, 鼓励和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
三、加强和完善校企合作
以往, 在人才培养方面, 对于课程安排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论教学, 关于专业研究的最新发展、最新技术、工艺缺少相应的讲授, 与具体实践操作上联系不够紧密;教学方法则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充分的提升, 造成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较差, 创新能力更差的现状。另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已不再仅仅满足于适应当前工作的状况, 而是着眼于未来行业的发展空间, 并倾向选用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 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适合行业发展的要求, 与企业合作, 与行业接轨。提升专业科技含量, 使学生掌握新结构形式、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 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依赖, 在合作的过程中, 有效促进彼此发展。以教学为例, 校企合作对于人才培养贯穿于共同设计培养目标, 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共同实施培养方案, 有针对性地打造专业人才。校企合作是实现学校、企业各方利益共赢的办学模式, 更是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应主动争取, 依托行业搭建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平台, 创建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不断扩大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 从而提升地方高校的社会适应性, 寻求地方高校优势, 走适应地方发展需求、特色鲜明的教学发展之路[3]。
总之, 新办土木工程专业的地方院校要正视与重点院校的差别, 取长补短, 发挥自身优势, 并与重点院校分开层次, 有所侧重, 摸索出适合自己特色的道路, 这样才会培养出有活力、有能力的专业人才, 才能在改革和发展的巨浪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文军.刘春花, 等.地方综合性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9, (2) .
[2]石静, 王新征.新办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篇5
1、地方高校首先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
观念决定行动,思维决定出路。只有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行动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一向被人们誉为“象牙塔”的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自我封闭的教学管理模式,缺少对社会、对市场的了解,更缺少对社会服务的理念。因此作为地方高校,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思考,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彻底破除为办学而办学与社会脱节的传统思想,要强化办学理念中的服务意识,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科研等优质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地方高校要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最终要通过人才才能得以实现。当前地方高校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高校既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又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条件;既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状况,又要结合地方市场需求。要把学科建设融入到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及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来;要立足于地方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将那些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浪费资源、不适应市场需求、脱离地方实际的专业停办、转型。在人才培养上,要着力培养出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综合型、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地方高校要坚持走“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道路,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
在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推动产学研合作成为重中之重。规划指出,要加强高校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努力把高校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作为地方高校要紧紧把握住这一大好良机,把产学研相结合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高校要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广大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项目,要集中优势资源,组建团队开展技术攻关,要不断寻找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形式、新方法,这样既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又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地方政府要重视高校建设,加强与高校合作,为实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提供机制保障。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智囊团。高校是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高校建设直接关系到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为此,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的协调作用,加强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建立起高校与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机制与平台,引导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海.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探讨.商情..3
[2]杨小冲.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3
[3]潘伟强.大学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研究——以常州大学城(现科教城)为例.现代商业.
[4]白旭东.高校服务地方的思路及对策分析.西昌学院学报.2008.20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篇6
[摘 要]结合“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项目建设,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构建了突出“实践、应用、创业、创新”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六年的创新研究与实践,提出“2+2+主干专业交叉课程”特色课程体系和长达18周的专业综合实践模式,并配套建立了教学质量全过程控制高效评估与反馈系统和“有效动员—严密组织—全程指导—过程控制—风险防范—严格考核”的质量安全监控系统。该模式有效培养了学生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社会责任与劳动意识等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与企业的联系,拓展了教师产学研服务范围,提升了教师的施教水平和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同时为学生和就业单位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了解和双向选择的平台,让学生就业更趋合理、选择更加多样、就业成功率更高。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2-0001-05
一、引言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八个土木相关专业合并成土木工程专业。国内现代土木工程的建设、管理、投资,与规划、建设、施工、管理与维护等相关学科有关联,重点体现出个性与综合性。第一,个性。土木工程是单一的、无法连续复制和试做、难以退货或召回处理的项目。第二,综合性。土木工程项目包括论证、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与维护阶段,考虑投资效益、建筑法规、环境、地质、测量、力学计算、防洪水文、材料、工程机械、施工技术、组织管理等事项,关联教学、科研、政府管理等单位。[1] [2]施工企业从单一专业施工向综合总承包、多方式经营发展。现代培养模式应顺应现代土木工程的个性与综合性,内涵多学科、宽口径、综合性特征,且类型不同的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应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3] [4] [5] [6]
二、培养模式的定位
我国高等院校目前分为两大类:“985”、“211”类高等院校(简称重点高校)、一般地方高等院校。一般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知识结构方面一直仿效重点高校的模式[3],如土木工程按大类招生,多模块灵活设置教学的培养模式,主要遵循了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的基本思想。一般地方高等院校相对重点高校有如下差别[3] [4]:1.受学校学术地位和地域影响,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存在不足;2.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多模块灵活设置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实现;3.学生毕业的去向主要施工企业与基层单位,对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要求。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办学过程中,2002年始才真正意识到地方高校与重点高校存在的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教育部国家质量工程“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立项建设,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适应学校办学历史、特色,主要面向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突出“实践、应用、创业、创新”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目标是为土木工程相关企业培养合格的工程师。
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针对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学校将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等本科专业整合为土木工程专业并按土木工程专业大类招生。
(一)一专多能的课程设置模式
对参编1998年教育部规定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的重点高校,其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表明:具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重点高校大部分采用了按土木工程专业大类教学,设置多模块课程,由学生进行选择的培养模式。我校基于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资源,模仿重点高校设置方式设置了3个课程模块:建筑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二年级结束之前由学生自主选择。经历了按学生成绩选择、按入学成绩选择等多种方式的探索,但均存在下列问题:各方向模块对应的二级学科社会影响、师资力量、市场人才需求期望不同,导致各方向模块的选择人数相差巨大——人数多的方向模块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教学要求,而人数少的方向模块存在教学资源浪费问题。特别是按成绩选择,导致了选择人数少的模块几乎全部是成绩差的学生,进而出现学风下降、学生心理畸形等问题,形成恶性循环。由于重点高校各课程模块的学科建设、师资、社会影响几乎没有差距,在高校扩招过程中,重点高校的本科生增长量相比地方高校少得多,生源质量是最优秀的,因而重点高校不存在上述现象。我校根据教学模块设置的实践和现代土木工程施工企业特点,提出了按方向模块招生,相对固定专业课程模块,主干专业课程交叉设置,以达到触类旁通、一专多能的课程设置模式,即“2+2+主干专业交叉课程”设置模式。实践表明,该课程模式符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目标。
(二)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
重点高校的培养是以优质生源为基础,着重培养创新精英,而地方高校主要是面向基层,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业精神。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以经典数学为基础,以牛顿刚体力学和拉格朗日分析力学体系课程群为主体与专业规范课程群组成的。虽然牛顿刚体力学和拉格朗日分析力学体系200多年来几乎没有变化,但在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或技巧方面变换无穷。随着现代数值计算技术、个人PC机、友好界面的商业程序软件的发展,当人们面对复杂结构计算问题时,只要具备力学基本概念,就不需要更多解决力学问题的技巧,利用商业程序可很快进行复杂结构计算。在商业软件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传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教学设置将不再适用。通过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力学课程概念教学,可达到巩固力学基本知识、强化对力学分析软件的应用的目的,使学生获得对软件输入与输出的正确性的判断能力(例如学生应准确确定某个结构边界条件,大致判断正负弯矩的位置、受力较大的部位,而具体数值的计算主要是由软件完成,对软件输出的计算结果基本能够判断其正确性)。
现代施工企业不再只是单一经营土木工程施工,还包括投资、项目管理,其管理者的身份可能在甲方和乙方之间转换,所以学生应有一定的投资、商业、管理、人文的基本知识,具备成为企业家、创业家的潜力。学生要成为企业家、创业家,大学的学习经历仅是一个方面,其家庭背景、成长过程、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方面与之也有密切联系。大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成为企业家或创业家提供必备知识背景,非专门培养企业家或创业家,课程体系设置需兼顾经济、管理、人文方面的知识课程。
(三)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设置
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化教育,且地方高校起主要作用。地方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加之社会环境的变化,实践环节的要求与现实实践条件之间存在很大反差。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是三个模块:实验、实习、毕业(课程)设计。学校内部的实验可以增加设备台套数,减少分组的人数,在短期内增加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实验的完成质量和效率,对此,经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价的学校基本上能达到要求。传统的课程设计是专业规范课完成后用1-2周的时间完成某种结构设计,实现对专业规范课程学习的理解与应用。由于PC机和教师命题存在单一性,学生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普遍存在抄袭现象。课程设计应按PBL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模式,精心设计能力训练环节,构建能力考查题库,随机选择题库试题,通过答辩把关考查学生的能力。土木工程毕业设计重点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主动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同样,由于PC机普遍存在学生毕业设计相互抄袭的现象,毕业设计过程控制比以往更为重要,应多方位过程控制,设计多样化的题目(毕业设计与实际工程、指导教师研究课题、就业三结合),实现能力培养目标。
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土木工程专业实习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实施非常困难,一般包括三类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对于认识实习,通过教师带队与讲解、学生参观基本上能达到实习目的。[7]对于生产实习,土木工程企业大多没有固定的厂房,流动性大,即使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但无论是安全方面还是食宿方面,企业的管理尚未到位,且一次接待学生的容量十分有限,大多数的情况下只能采用类似认识实习的方法,即由教师带队讲解、参观,没有达到生产实习的目的。如果采用分散实习的方法,由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大部分没有完成,且实习时间短(一般4周左右),学生在企业实习基本上成了企业的负担,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接受学生实习。毕业实习一般在春节过后的第八学期,受气候环境影响大,一般为雨雪天气,不适宜土木工程的施工,影响了实习的效果。显然,传统的实习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否则无法达到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目的。只有调整课程设置、整合实习类别、延长实习时间,打破学期和假期的界限,选取企业愿意接纳学生实习的方式与时间,建立新的实习模式,才能通过实习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我校基于“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项目,结合调研明确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土木工程基层单位,依托现代土木工程特征,凸显“实践、应用、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出“一专多能、工经管知识融合、实践能力强、创业与创新能力高”的应用型人才,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对经营管理有所了解的复合型土木工程师。为此,我校建立了“二平台+主干课程交叉设置”、“力学概念全过程教学”、“学期和假期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二平台”是指公共与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方向平台(2+2),并且按专业方向平台招生,避免了第三学年分方向带来的不利影响。“主干课程交叉设置”是在专业方向平台中相互开设专业方向平台的主干课程1-2门,如道路与桥梁专业方向设置房屋建筑学、隧道工程等交叉课程,建筑工程、岩土工程专业方向设置桥梁工程、路基工程等交叉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学时为专业方向的60%左右,着重使学生获得其他专业方向的基本专业知识。通过某方向平台课程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专”;通过交叉设置的主干课程学习,保证学生的“多能”与综合性。
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是力学,传统的力学教学注重解题的技巧,对基本概念本身和演化强调不够,课程之间同时存在重复、脱节的问题,如大学物理与理论力学同时包括刚体力学内容,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设计均包括构件内容。力学教师如果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在教学中就难免存在与专业脱节的情况。对有重复内容的力学课程编排教学大纲时,要按照不重复、递进、全过程不间断的学习模式来设置,形成“力学概念全过程教学”模式。
整合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8],调整课程设置,使基本专业课在第三个学年完成,开展从第三个学年6月开始至10月左右(至少18周)结束的综合分散实习(主要去向: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科研院所、教师科研或服务课题)。采用上述实习模式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第一,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主干专业学习后,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经过2至3周的跟班和培训,可以在实习单位完成一定的工作,并在多个工作岗位实习。由于实习时间较长,并且在6月至10月这一时间段,一般的施工企业工作任务饱满,实习生可以起到技术管理的替补作用。近4年的实践表明,随着劳动力短缺和劳务成本增加,施工单位越来越愿意接收专业实习生,并且会按月发1500元左右的劳务费。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一定报酬,有效培养了自信、自立精神。第二,方便学生择业。学生和实习单位通过4个月的相互了解,为单位选择人才提供了考察机会,也为学生选择就业单位提供了窗口。由于每年10月是企业进校选择学生最多的时段,学生在第4个月的实习有一定的弹性,企业面试与课堂教学互不影响。第三,第七学期从11月开始集中进行课堂教学,主要课程为专业方向交叉课程,如管理类、经营创业类、专业拓展类课程,这类课的课时控制在40学时以内,学生的实习经历有利于上述课程的学习。第四,有利于实行扬长教育,为教师吸收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参与科研和技术服务提供了时间保障,学生在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后,才有可能与教师更好地交流,否则即使参与了项目,也难以满足扬长教育能力培养的要求。
五、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质保措施与效果分析
(一)组织与领导
湖南科技大学为了保证“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的实施,成立了由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任组长,成员主要由教务处和土木工程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土木工程专业相关教授、基础课程教授等专家组成的领导小组,通过4年的实践及调研制订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了学校的审定。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先试点后铺开”的原则,首先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设立教改班,经过2009级、2010级试点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局部修改,然后在土木工程其他三个方向进行全面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保证措施
按照“过程控制出精品”的原则,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持续改进、全面管理的工作机制,建立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全过程控制评估与反馈体系。
1.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截至2015年3月,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有专业教师47名,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有41名,40岁以下教师比例为75%。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获得企业委托横向科研经费约1.1亿元,荣获省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5项,组建湖南省桥梁与隧道科技创新团队,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近5年来引进的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新引进的青年教师通过指派指导教师重点培养、参与学院工程检测中心技术服务等方式提高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传帮带使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并在申报科研项目方面向青年教师重点倾斜,100%由青年教师主持、承担了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通过独立承担项目促进了其学术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在大跨度桥梁分析、桥梁与结构风工程、结构振动控制、岩土基本力学性质、隧道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等方向形成了紧密的教学科研团队。
2.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近年来通过中央部省共建项目、湖南省土木工程重点学科、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施工与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施工与质量安全产学研基地、湖南省土木工程重点专业等平台建设资金、学校自筹资金等,学校先后投入4500多万元,建成了力学实验中心,水泥、混凝土、沥青、路基路面、土力学、水力学、工程地质、结构静力、结构动力(4×5T振动台)、风洞等实验室,实验室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为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实验室的全体教师都具有政府部门颁发的土木工程职业试验工程师证书,由于实验室教师具有一专多能的实验指导技能,所以能实现多人同时指导同一实验,能有效减少实验小组学生数量。实验过程中每个学生均具有动手实验的机会,杜绝了“观”实验的现象。
3.教学全过程质量控制评估与反馈体系特色
基于“过程控制出精品”的土木工程建设原则,按照课堂教学、实习(实验)、设计等类别建立不同的过程控制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督导团专家抽查、领导重点跟踪的教学过程控制与反馈机制。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主要场所,教师课堂教学充分投入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坚持做好开学前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期末教学检查,重点检查新开课、开新课的教师,建立新开课、开新课的教师准入制度。坚持院领导与系主任针对性听课(院领导每年平均听课10次以上)、教师相互听课制度,坚持学生写课堂日志制度,这是了解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根据听课情况、学生课堂日志定期召开教风、学风分析评估会,向任课教师通报到课率、听课情况、学生意见,对在教学效果、课堂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教师,要监督其整改,形成督查机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评教体系是综合考察教师教学效果的基本依据。通过建立评教数据分析系统,消除个别学生恶意评教的失真数据,是充分信任、尊重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自主权的体现。学生评教数据作为教师年终分配考核依据之一,作为对教师进行心理干预的依据(院领导与评教效果差的教师进行戒免谈话、建立教师教学效果长期不能提高的教师退出机制等),对教学效果差的教师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以巩固专业知识为目的,构建课程设计质量过程控制机制。选题控制:课程设计注重专业知识的应用与巩固,避免做成小而全的毕业设计翻版,基于项目式学习方式,设计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主体,时间与授课同步,具有工程与应用背景的多种选题。要求控制:对主要知识点应有直接计算书和手工绘制图表。考核控制:对课程设计的主要知识点,建立相应的考核题库,通过答辩考核学生能力,评出成绩。
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验证与获取知识能力为目的,构建实验教学质量控制机制,限制实验小组人数,统一实验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标准,进行过程控制,推行学生评教,促使实验教师充分投入,对实验材料、实验仪器设备、实验过程、学生签到、实验报告批阅、实验资料等实行标准化管理。在保证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开设统一的土木工程基础实验、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土木工程基础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巩固已学知识,与课程同步开设,为必做实验。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验以综合性设计实验为主,主要包括金属力学综合性能(拉、压、弯、扭)、混凝土材料综合性能、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设计、配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钢筋安装与混凝土浇灌、梁体试验方案、测试传感器和加载系统安装)、土力学综合性能试验等四个主要综合性试验。构建适合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同时鼓励学生结合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IT)、学校科研创新计划(SRIP)等创新性项目的完成,增加可提高知识运用能力的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学生自行设计项目)。
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专业综合分散实习的过程监控机制(整合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调整课程设置,使基本专业课在第三个学年完成,从第三个学年6月开始至10月左右结束,至少18周)。为确保学生长时间实习的效果、达到预定目标以及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特制订了一套全面、系统、有效的专业综合实习质量安全监控模式:有效动员—严密组织—全程指导—过程控制—风险防范—严格考核。该模式重点保障学生的实习质量与实习安全,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社会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知识应用与创新意识。有效动员:按时召开学生动员大会,明确实习目的、规定、要求等,强调安全问题。严密组织:(1)教师联系实习单位,2-3名学生组成实习小组并由教师指定负责人,形成学生实习信息表,提交与实习单位的实习协议,系部批准;(2)允许学生自主联系、向系部提出自主联系实习申请表,教师核实、系部批准;(3)专题研究: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形成学生实习信息表,系部批准。全程指导:制定实习大纲,每位学生确定一名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学院联系),按照实习大纲进行指导。过程控制:指导教师每周电话联系或到工地检查、系部定期电话抽查或组团到工地抽查、系部定期与工地指导教师联系、听取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风险防范:学生与学院、与实习单位签订安全承诺协议,学校统一为实习学生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实习期间),学生实习期间需通过手机短信、QQ信息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定期向指导教师和家长汇报实习安全情况,若有学生没定期进行安全汇报,指导教师与家长需立即核实该学生具体情况,及时向系部、学院、学校逐级汇报情况,确保该学生实习安全。严格考核:学生实习期撰写的工程知识实习日记不低于50篇,工程实习(专题)报告不低于5000字且要图文并茂,在实习单位整理的文字资料、图纸、数据表格等(实习单位发放的劳务费签证资料)要规范;指导教师严格考勤、系部定期抽查情况、实习单位配合考勤,实习单位(指导教师)的总结评价要客观,由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情况答辩与检查,对优秀学生给予表彰。
4.效果分析
我校“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立项建设,通过6年(2009年-2014年)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已走向成熟,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通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创新实践和过程控制,全方位、多渠道培养学生主体一专多能和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程知识竞赛(测量仪器操作竞赛、大学生力学竞赛等)、科技竞赛(结构建模竞赛、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大学生创新项目(SIT、SRIP等)或教师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协作精神等。近6年以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完成国家、省级等资助的创新项目74项,获得科技竞赛国家、省级奖励49项,校级奖励300余项。长达18周的专业综合实习,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社会责任与劳动意识等综合能力。形成了“有效动员—严密组织—全程指导—过程控制—风险防范—严格考核”的专业综合实习质量安全监控模式,彻底解决了因专业扩招学生人数多、实习安排困难、实习质量差、安全隐患大等一系列问题,并有效保证了学生的实习质量和人身安全。通过综合实习,学生知识运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大幅度提高,实习单位给予学生的劳务费从2009年人均800元/月上升到2014年人均1500元/月,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实习单位对学生能力提高的肯定,且有效培养了学生自信、自立的精神,也减轻了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教师在联系学生实习单位和检查实习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与企业的联系,进一步拓展了教师产学研服务的范围。更重要的是该实习模式为学生和就业单位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了解和双向选择的平台,让学生就业更趋合理、选择更加多样、就业成功率更高。在全国高校辅导年度人物“就业爸爸”皇晓东老师的工作带动下,近6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立项建设,以科研促教学,持续开展课程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项目实施期间每年都有90%以上教师的学生评教测评分在95分以上。
六、结束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可通约性,使其效果评价更需要长期的检验和实践。如何保持时代特色,如何正确定位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服务社会的主体地位,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下去,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动力。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律,持续不断地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永恒的任务。
[ 注 释 ]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11.
[3] 林玲.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述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10-117.
[4] 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1):1-5,47-50.
[5] 杨光,郑鑫,刘金云,郭巍.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方法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5(1):65-66.
[6] 李煜科,徐佳琳,王晖.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8):65-66.
[7] 聂忆华,王齐仁,钟新谷,刘丽芳等.土木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高效模式化教学实践探索[R].第三届高等教育理工类课程教学研讨会(HESEC).2013(12):1065-1068.
[8] 聂忆华,钟新谷,王齐仁,刘丽芳等.土木工程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捆绑模式改革[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2(11):14-15.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篇7
关键词:注册工程师,土木工程,实践能力
1前言
注册工程师制度是一种职业资格制度是国家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工程技术工作实行的一种准入控制, 要求工程技术行业的专业人员在依法独立开业或独立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时, 其学识、技术、能力、品德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 获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实行强制性注册登记制度。发达国家多年的实践证明, 它有助于统一工程专业人员的水平, 便于国际间在工程领域内的交流和互认。
以注册土木工程师 (岩土) 为例, 注册土木工程师工程师 (岩土) 资格考试包含两部分内容, 首先必须通过基础考试 (包括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 , 基础考试通过后满足相应的工作年限后再进行专业考试。
基础考试共包括17个科目, 即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电工学、法律法规、 工程经济、土木工程材料、工程测量、职业法规、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土力学与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等。
专业考试包括岩土工程勘察、浅基础、深基础、地基处理、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基坑与地下工程、特殊条件下的岩土工程、地震工程、工程经济与管理、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等十大类别, 涉及规范40余项及16项法律法规。
整个考试的难度就在专业考试部分, 专业考试内容注重工程设计中的“有理有据”, 即考查的是考生对规范、手册的熟悉程度。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所以基础考试通过后必须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才能参加专业考试。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作为以教学为主的地方高校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不得不下功夫。
2师生实践能力培养
在本科生实践环节中, 包括课堂教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 显然教师是整个过程中的主体, 而现在的一些年轻教师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 理论论文水平较高, 但由于没有相关企业单位的工作经历, 工程实践能力不足, 而土木工程专业又是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一门学科, 如何提高师生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强化实验教学和毕业设计改革, 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的改革应充分认识当前教育体系存在的弊端, 摒除传统的教学模式, 向新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模式转变。毕业设计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 选择合适的课题, 最好是与工程项目相结合的课题, 在导师的指导下, 学会独立的完成课题的设计工作。
2) 积极参与创新训练平台。
积极参与创新训练平台, 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意义十分重大, 应合理利用各级 (国家级、省部级及校级) 创新项目以及各类综合性的创新比赛和学科竞赛 (如“挑战杯”、各种专业设计竞赛等) , 调动师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3) 开展校企合作教育, 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更贴近生产实际, 师生可通过校外实习对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全面性的初步认识, 在企业中见习实习, 可全面培养师生的工程意识、动手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等, 使得师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完善。因此, 与相关的公司、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开辟见习实习基地, 对于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 参加注册考试, 锻炼设计能力, 实践专业理论。
教师可以通过获得国家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的途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以注册土木工程师 (岩土) 为例, 首先教师能保证较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其次高等院校教师讲授过专业基础课程中的一门或几门课程, 对于较难的基础考试中的专业基础内容能很好应答;最后考试的专业考试部分也是考试中最难的部分, 考核的主要为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及设计手册。教师参加考试的优势是能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涉猎, 而真正从事设计的人员可能只熟悉或精通考试内容中的某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而由于教师未参加过任何的设计过程, 教师需要在专业考试部分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教师在通过注册考试后即拥有了执业资格, 可以参加企业勘察设计活动。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证是被用来作为公司资质材料之一, 以此条件为媒介, 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实践环境中锻炼。
3结语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是未来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工程师, 而目前衡量工程师水平的除了专业技术职称, 就是各类注册工程师资格证书, 这类证书的难度在于专业考试部分, 其与工程实践结合较为密切, 如何在本科阶段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 以适应注册工程师考试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提高的途径, 以引起思考。
参考文献
[1]王文仲.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0) :79-80.
[2]张智钧.工科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改革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6) :81-82.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篇8
土木工程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应用型专业, 是理、工、管结合, 以工为主的老牌复合型专业。1998年土木工程专业目录重新调整以后, 各著名高校本着“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 修改了原来的培养模式。目前, 办学经验的积累已有十四五年的时间, 土木工程专业新的办学模式初步形成, 但办学模式有点趋同性, 各层次学校都紧紧跟随着国内土木工程专业一流高校的步伐, 特色不突出。尤其是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 教学资源严重不足, 土木工程专业在很大程度上注重的是理论教学, 学生理论成绩好, 但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严重缺乏,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紧紧追随土木专业强劲高校, 那么会大大降低毕业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社会竞争力。如果长期如此, 对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发展尤为不利, 将会使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招生和就业处于困难境地。
2 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过去土木工程专业由于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和刚升格的本科院校办学经费紧张, 加上扩招造成教学软硬件资源严重不足, 而且土木工程专业本身的实验 (践) 教学需要的设备投入非常大, 师资素质要求不但理论水平比较高, 而且实践经验要比较丰富, 这些因素造成土木工程专业无法开展良好的实践教学。因此, 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更侧重于理论教学, 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随着国家对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 以及对地方本科院校实验设备等经费投入力度加大, 例如随着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项目深入实施, 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验条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已经在逐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水平。因此, 有必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探索和构建以培养现代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地方经济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使之更适应区域建设产业发展的要求, 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培养出更能符合社会需求的土木技术人才。只有这样, 土木工程专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才会走持续可发展之路。
3 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3.1 改革和优化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体系
在对地区建筑产业现状、发展、人才需求, 以及渝内外兄弟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进行调研, 对问题进行研讨之后, 我们认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体系的整合和扩充, 应突出理论和实践并重, 体现实践培养为主线。具体可以按照以下三方面进行整合与设置。
1) 建立和优化适应地区建筑产业发展的专业基础课程群, 突出理论和实践并重。在保证理论体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情况下, 整合相互交叉的理论课程, 将不同课程相同理论教学内容整合。
2) 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和比重, 在选修课中大量增加建筑产业发展急需的课程群, 结合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方向、道桥方向、造价方向, 开设专业方向交叉理论课, 加强综合知识理论学习, 增强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兴趣, 扩大学生毕业就业机会。
3) 强化应用性知识的学习。将理论课对应的实验课以独立方式开设, 但强调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互联系, 防止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脱节。增加应用性强的交叉性选修课程, 改变土木工程专业历来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 增强土木工程专业运用建筑科学理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兴趣, 改变现有土木工程专业择业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 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3.2 构建和优化适应建筑产业发展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
1) 应用型实验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分别在学科基础阶段、专业学习阶段和毕业阶段设置相应的实践实训平台, 强调学生运用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中, 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独立又能有机结合,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
2) 提高综合性实验课程比例, 增加综合性、应用性强的实验选修课程, 提高学生兴趣, 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3) 建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地区特色和建筑产业发展趋势, 以及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 建立多模块、多层次的,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学科基础阶段, 独立开设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 强调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专业学习阶段, 将交叉性强、涉及多科性理论知识的实验课设置为综合性实验课程, 强调学生融会贯通, 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在毕业阶段, 以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等为实训, 要求学生把在实验课中所学的实践能力运用到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中, 强调学生运用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3.3 结合建筑产业发展和需求, 开展学生创新体系的研究
1) 创新体系内容的设置。在创新体系中设置大量创新项目供学生们选择, 主要包括各种国家、省部及校区级专业竞赛, 科研立项, 发表论文, 发明专利, 省部级及以上资格证书, 参与教师科研、院 (系) 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设计以及各种院 (系) 级科研和教学活动等。
2) 创新体系的实施措施。要求上述创新内容选修完成8个左右学分才能毕业。创新体系中的创新实践项目以人才培养方案加以贯彻和落实, 避免以前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始终游离于人才培养方案之外, 对学生毕业无影响, 学生主动性差, 投入不够, 达不到真正锻炼学生的目的的情况。
3.4 改革与优化产学研结合的途径、模式和机制
1)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 建立与相关建筑企业的相互联系。鼓励学生从低年级起深入到企业、公司实践学习, 积极参与学术活动, 鼓励学生结合专业方向特色开展“挑战杯”项目研究, 创新试验项目研究, 以及鼓励学生参与教师项目申报和课题研究。
2) 探索在一部分应用性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把教学的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考核与课题项目研发和地区企业生产需求相连接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并将这种教学模式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实施“产学研”教学模式的相应教师激励机制、学生考核机制、实施方式。
3.5 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及评价机制的研究
1) 实施机制研究。探索建立学生在各个实践实训环节中的机制, 如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设计) 研究中相应的教师指导机制、学生考核和激励机制、学生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 并制定相应的教师和学生配套制度和奖励措施, 聘请建筑企业担任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
2) 评价机制研究。为保证质量, 在实施过程中, 对每一个过程进行定量化的时间安排, 对每一个考核程序严格执行, 实行量化的时间安排及考核程序。用在改革与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教师和学生获奖、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挑战杯”项目立项和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的情况, 社会信息反馈等多方面对培养模式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价。
4 小结
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 结合地区特色及建筑产业发展, 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形成以“理论教学”为教学基础, 以“实验实践”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始发点, 以“创新实践”提升学生实践综合能力, 以“实习实践”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多体系、多模块、多层次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 结合地方特色及建筑产业发展, 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建立适合地方建筑产业发展需要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探索和构建能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篇9
1 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境
围绕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这一主题,我们遴选了湖南三所开办电气工程专业历史在15年以上的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它们是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以及湖南工程学院。我们通过连续三年对电气工程的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了许多比较真实的数据。
一是,就业的难度在增大。就业的难度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毕业生就业成功的时间在延长。如湖南工业大学,在2013年,在当年的11月,就有20%的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获得第一个工作机会;而到了2014年,在当年的11月,只有10%的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获得第一个工作机会;到了2015年,在当年的11月,只有不到5%的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获得第一个工作机会。在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获得第一个就业成功的机会的时间也在延长。其二,毕业生就业成功需要的求职机会在增多。如湖南工业大学,在2013年,一次就业机会就成功签约的毕业生比率只有10%,2014年,这个比率降到7%左右,到了2015年,这个比率只有3%。湖南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在2013年,一次就业机会就成功签约的毕业生比率在15%,到了2014年只有10%,到2015年则降到了5%;湖南工程学院的情形也基本类似。其三,毕业生就业成功需要借助外力的人数在增长。如湖南工业大学,在2013年,通过家庭实现就业的比率在10%,到了2014年,这个比率达到13%,到了2015年则超过20%。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的情形也基本相同。其四,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的可能性在降低。比如女生的就业难度显著提高。如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女生顺利实现就业的比率是70%,到了2014年只有60%,到了2015年则降到45%。
二是,就业的选择面在缩小。就业的选择面指的是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够选择的行业和单位数量,还有岗位的数量和质量。如湖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毕业生可以进入的行业在收窄,进入电网的学生比率在显著下降。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的情况也非常类同。单位数量也出现不同程度地减少。如湖南工业大学,2013年,来校招聘电气工程的单位有100多家,到了2014年降到80多家,到了2015年则减少到50多家。岗位也出现大幅度的变化。2013年,提供电气工程的岗位数量超过1000多个,到了2014年降到800多个,到了2015年只有不到300多个。
三是,毕业后就业稳定性在下降。随着进入电网和发电企业的毕业生人数大幅度减少,电气工程毕业生进入其它行业的人数则大幅度增加。这些新兴的就业行业包括制造业、电力设备公司以及服务业。进入新兴就业行业的毕业生稳定性逐年降低。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2013年,有60%的电气工程毕业生进入新兴就业行业,但半年后跳槽的比率达到50%;而到了2014年,65%的毕业生进入新兴就业行业,半年后跳槽的比率达到55%,到了2015年,70%的毕业生进入新兴就业行业,半年后跳槽的比率达到60%。湖南工业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半年后跳槽比率都在逐年提高。
2 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原因
2.1 传统就业部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电气工程毕业生出现的这些就业困境与传统就业部门发生的深刻变化有非常大的关系。电气工程专业传统的就业部门包括电网、发电厂(火电、水电等),但这些年,这些部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电网,过去对于电网子弟是有特殊的照顾政策,相当长时间只要是本科毕业,通过地方电网基本的资格审核就可以成功入职。但从2013年开始,国家收紧了进入门槛,所有进入电网的毕业生都必须参加国家电网的统一考试,并达到达标线才有资格进入复试。我省许多选择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大的比率是电网子弟。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2013年,进入电网的毕业生在30%,到了2014年只有20%,而到了2015年降到10%。而对于电网子弟,2013年到2015年,进入电网的比率从95%降到70%。发电厂,特别是火电厂,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发电厂在逐年缩减,用人需求也在逐年降低。这也直接影响了电气工程毕业生的就业。如进入湖南大唐的难度就在逐年加大。湖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毕业生进入湖南大唐的比率,2013年在2%,2014年为1%,到了2015年只有0.5%。
2.2 新的就业部门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
对于电气工程毕业生,这几年新兴的就业部门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用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进入制造业的比率在增长。湖南工业大学的电气工程毕业生进入制造业的比率2013年在10%,2014年达到15%,到了2015年则达到25%。但进入制造业的这些毕业生稳定性非常差。2013年,流失率在50%,2014年在60%,到了2015达到65%。分析原因,主要是作为电气工程就业新兴部门的制造业等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对于毕业生的吸引力还不够大:其一,岗位主要集中在设备维护和保养部门。这些部门通常实行两班倒,工作比较累,而且比较单调乏味。其二,待遇普遍不太高。制造业的工资水平基本处于中等水平,要获得较高工资,需要大量的加班。其三,对于专业的应用不够多。毕业生毕业后非常希望能在工作中应用专业知识,但制造业提供的设备维护岗位对于电气专业的知识应用不是很多,对于毕业生的专业满足度不够大。毕业生在比较电网和制造业岗位时,自然而然会对电网岗位情有独钟。
3 解决思路
为了应对电气工程毕业生就业困境,根据这几年我们探索的一些方法,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电气工程毕业生成功就业。
其一,从就业观念入手,转变毕业生固有的就业观念。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1]毛泽东也强调,“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2]我们应该适应现时代电气工程毕业生就业市场在公开招聘上的新变化以及薪酬待遇上的大幅减少和规范化趋势,并抓住可能代替以往以电网、电厂、钢铁冶金等为电气工程毕业生就业主要部门的新兴就业部门的蓬勃发展现状,从这些新兴就业部门在发展空间、工作安排、薪酬待遇等相对于传统就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出发,从就业的实际获得感入手,让毕业生在取得实际“利益”的获得感的同时,改变在“一棵树上吊死”的陈旧就业观念,大胆选择新兴就业部门,从而实现更高就业质量。
其二,从现有电网政策入手,提前为学生提供相关培训。随着国家加大国有企业公开招聘的力度,国家电网公开招聘的力度也相应在加大。这几年,凡是要进入国家电网的毕业生,都必须按照统一招考安排,参加统一笔试和面试。这里面,所有电网子弟概莫能外。这种公开招聘客观上阻断了电网子弟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国网的通道,但却为更多的毕业生提供了进入国网的可能性。通过对这几年国网笔试和面试题目的研究,我们发现,这和现在公务员考试比较类似,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提前培训达到目的的。由此,我们认为,为了增加电气工程毕业生进入国网的比率,可以按照国网提供的考试大纲,由学校出面,组织专业教师编写相应的课程资料,在大三就开始提供相应课程的培训,提早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
其三,从毕业生不同类型入手,采取不同的针对措施。毕业生有不同的情形,这是毕业生的常态。我们应该按照不同毕业生的实际情形,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对于有着专业提升潜力并立志从事专业研究的学生,我们可以提前在大三对这些学生提供考研培训和指导,并在其考研准备阶段为其提供相应的保障和方便;对于对专业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提前对其进行一对一的职业生涯指导,在未来职业选择上提前提供相应的非专业方面的培训,比如管理技能、人际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让其在毕业后可以适应非专业方面的工作需要;对于一直以来处于就业劣势的女生,我们可以提前在大三对其进行职业生涯辅导,让其改变固有的专业就业观念,比如疏导其接受进入新兴就业部门的一般工程技术岗位;而对于想从事电力行业而可能在将来通过电网公开招聘无法通过考试的学生,我们可以鼓励其进入电网下面的事业单位或工程建设企业,虽然说可能没办法解决编制,但在工作中一样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并获得相应的可观报酬。
其四,从开拓新兴就业部门入手,增加毕业生就业选择面。国家电网的大改革和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电气工程毕业生提供了更加巨大的市场前景。这里面,主要是一些新兴电力设备公司、各种新兴电类服务部门、国家在“一带一路”的许多大工程等。作为学校就业部门,应该主动适应这种新趋势,主动对接这些新兴就业部门。比如通过参加各种民营电类招聘会、民营电类展销会、国家“一带一路”推介会等主动了解新兴就业部门的人才需求,在不断提供毕业生的同时开拓新兴的就业市场。
其五,从与老牌电气工程强势院校合作入手,着力拓宽毕业生就业途径。在长期的发展中,因为国家的倾斜政策,在电气工程专业就业市场中形成了一些老牌的强势院校。在新时代,这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并没有改变。由此,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必须主动去适应这种趋势,并想方设法通过与这些强势院校的合作来获得生存和发展。在湖南,电气工程老牌院校有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我们可以借助其通用的面向社会开放的就业平台,与用人单位取得亲密接触并获得其合作意向。比如这些院校每年定期举办的双选会和大公司的专场招聘会。
其六,从地方电力系统入手,挖掘毕业生就业机会。地方高校毕业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毕业生的当然出路。地方电力系统在国家电网大改革的背景下,一些电力系统的服务机构和下属关联公司对毕业生的背景开始放松要求,这对于地方高校电气工程毕业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可以主动和地方电力系统对接,了解其需求,在大三开始通过输送学生开展课程实习实训,让地方电力系统提早了解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大四选择毕业生打好基础。
摘要:非中心城市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困境。主要原因是传统就业部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新兴就业部门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解决的思路要主客观入手,从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到学校就业部门主动作为。
关键词:地方高校,电气工程毕业生,就业困境,解决思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篇10
应当看到,质量工程建设工作为高等院校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展示平台。但相对于重点大学而言,地方高校由于自身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项目申报工作中存在着较大的劣势。笔者认为,建立质量工程培育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高校建立质量工程成果培育机制的必要性
一方面,对于地方高校而言,由于受学术地位、经费投入、科研实力、教师及学生层次等因素的影响,与国家重点大学相比,在竞争中总体上处于劣势[3]。同时也应该看到,从2003年至今,一些地方院校经过多年积淀下来的优势与特色项目基本已经申报完各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在今后的申报中竞争力将进一步下滑。因此,即使仅从项目申报成功率的角度来看,对拟申报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也将十分有利于地方高校在劣势中找寻“相对优势”,进行集中建设,提高成功率。
另一方面,对于绝大多数地方高校而言,教学工作均是立身之本。因此,通过对各类质量工程项目的培育工作,不但可以为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培育后备梯队,同时可以调动各级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参与本科教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已申获质量工程项目和培育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其本科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地方高校质量工程培育机制的基本原则
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质量工程项目培育宜采取遴选、建设、考评、滚动的机制,列入培育计划的项目应以立项的目标责任制的方式进行管理,一般坚持以下原则。
1.建立分级培育体系的原则。学校构建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体系,并在三级建设体系的基础上开展分级建设。列入培育计划的项目原则上应为校级或省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同时各地方高校在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时,原则上应从入选培育计划的项目中遴选。
2.注重助优扶强、补缺补弱的原则。对入选质量工程培育计划的建设项目,应按照国家级、省级评选标准查缺、查弱,重点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校本科教学基本建设的优势和特色项目,在这些优势和特色项目中充分挖潜,整合资源,重点培育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项目,并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育和建设,使得入选项目尽快具备申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基本条件,提高项目中选的成功率。对于已经获得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学校还应加强对此类项目建设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3.发挥集聚效应的原则。应当看到,质量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建设工程,各分项项目互为建设条件和基础。例如,教材对于精品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而精品课程又是申报名师的重要影响因子,名师又可以增强教学团队的竞争力等等。因此在选择培育项目时应注重发挥集聚效应,对优势和特色项目进行系统化的培育和建设,以形成优势特色项目群,增强各分项项目建设成果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
三、地方高校实施质量工程培育计划基本措施
1.明确组织领导机构。地方高校应成立专门的质量工程培育管理机构,负责各建设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培育指导、中期检查、经费管理、结项等工作。学校质量工程推进办公室及时向各教学单位提供质量工程项目申报评选信息,为各教学单位质量工程建设提供培育建设方向指导,并根据学校落实质量工程的总体规划,通过立项的形式,对初步具备申报省级、国家级质量工程条件的项目,按照相应评审标准,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先期投入,重点培育建设。
2.设立质量工程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列入培育计划的项目进行建设工作,以保障培育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可以参照项目的类别、培育的级别、现有的基础条件等诸多因素,制定不同的经费扶持额度标准。对于需要进行较大硬件投入的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及经济状况另行配套经费,支持和鼓励全校各教学院部对质量工程项目进行主动投入。对于经费相对不足的高校,也可以采取先行投入,先行建设,申获后扣除的办法。即,先由学校根据培育项目的类别和级别的不同垫付一定数额建设经费,待该项目经过培育建设,成功申获省级或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资助时,从上级拔款中扣除学校先行垫付的部分经费。
3.确定培育的层次。一般而言,笔者提倡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体系,即国家级、省级、校级。但从培育的角度分析,笔者认为培育计划项目最好按级别划分为国家级、省级两个层次。即将有可能申获国家级、省级各类质量工程项目的列入培育计划,这些项目一般应来源于校级项目。对于不是校级的质量工程项目拟申报校级的,建议二级学院(系)自行培育。
4.科学评选培育对象。培育对象的选择将直接关乎培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评选方式上,建议应设立专门的质量工程项目评选专家委员会,遴选有质量工程项目评选、建设经验的专家作为评委,以保证评选的权威性。在评选标准上,应根据培育的类别和级别,以国家、省的评选标准作为培育对象评选的基本标准。在评选方式上,宜采用比对的方式进行,例如,某课程拟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那么可由该课程组按照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标准,逐项对比本课程的建设情况,找出优势与特色、缺点和不足,由专家进行评议,如差距不大,经过建设有较大可能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标准,可列入培育计划。即要贯彻“看得见,摸得着”的原则。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培育计划时,应特别注意各类项目全国分布情况,对于已布点较多的项目,应适当考虑暂缓建设,如对教育部已暂停申报的精品课程等。
5.培育对象的立项式管理。对于已列入培育计划的项目,应根据项目类别、级别、现有基础等因素,为其确定项目完成周期。在此基础上,要求项目组形成完整的项目建设计划书,将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诸多任务纳入其中,如教学论文发表计划、教学改革项目申报计划、教材出版计划、教学成果奖培育计划等。经过专家论证通过后立项建设。
6.培育项目实行中期检查制度。项目培育进入中期阶段时,由各负责人提交项目建设中期报告与阶段性建设成果,接受专家组的检查审核。对检查合格的培育项目可按计划培育进度继续建设;对未按时完成培育任务,工作进展不力的项目进行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项目可予以撤销。
7.培育项目实行结项验收制度。培育项目完成培育目标并申获相应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认定为完成培育目标直接通过结项验收;培育项目完成培育目标但未申获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经学校质量工程培育计划评审委员会验收通过,可以继续申请培育计划项目立项,但原则上每个项目不能超过两轮。对于新建学院、新办专业,学校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培育周期。
四、正确认识培育机制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质量工程培育机制不能仅仅以是否申获相应的国家级、省级培育项目为唯一目标。列入培育计划并入选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固然成绩喜人;但对于经过建设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由于其它各种不确定因素未能入选国家级、省级的培育对象也不能盲目认为该项目未完成培育任务。事实上,如果某一项目组,在学校政策的扶持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教学和科研的标志性成果丰厚,课堂教学效果突出,学生反响较好,对本专业或本院(系)的教学建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虽然它没有完全完成既定的争取国家级或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的目标,但我们仍应认为对该项目的培育是相对成功的。正确树立这种培育观念,不仅能够避免地方高校步入为了申报而申报的误区,也可以促进已申获的项目和正在培育的项目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和带头作用,促进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惠青山.高校实施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问题与策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2).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育部教高[2007]2号.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篇11
关键词:双语教学 教学模式 教材 考核形式 水污染控制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8(b)-0147-0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剧,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占据了科研领域的语言优势,英文成为全世界科研成果交流的通用语言。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工作者,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求具有熟练应用英语的能力,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因此,本科教育除英语公共课以外,有必要开展专业课的英语教学,才能满足时代发展对复合型和国际型人才的要求[1]。自2001年9月21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全国各高等院校开始积极推广使用英语等外语讲授公共课和专业课,目前,双语教学不仅受到高校管理层的关注与重视,而且已成为我国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地方性高校学生素质的限制,相关的双语教学配套设施建设不足,该文针对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水污染控制工程》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确保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从而达到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的目的。
1 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
环境工程专业双语教学是以英语为教学辅助手段讲授某一专业基础或专业课为目的,从而使学生掌握这门课的系统知识,因此双语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然而地方性高校的学生素质与国内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有着很大的差别,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体不是很高。在大学英语教学过于偏重应试教学,与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没有根本区别,学生并没有把英语作为语言交流一种的工具,因而有效的参与双语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在推行双语教学的实践中,要达到双语教学双重功效的目的,教师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加大英语的使用力度[2-3]。
在课程教学初期宜采用渗透式教学模式,首先加强学生对污水处理行业专业词汇和术语的识记,在这个阶段的课堂讲授过程中宜以中文讲解为主,对所讲述的污水处理基本理论、公式计算提供英语参考资料,在多媒体课件中以英语作为注释。学生逐渐适应双语教学后,可采用穿插型双语教学模式。在这个阶段,所讲授的内容以水污染控制外文原版教材为主,多媒体课件基本以英语为主。对于污水处理的一些基本理论、水质特征与水质指标等较易的内容以英语讲解为主,对污水处理方法、技术以及各种污水处理系统等较难的部分采用中文进行解释,要求学生能用较为完整的句子回答水污染控制理念与技术等相关问题。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沉浸式教学模式,即教学中采用的教材、教学语言、教学多媒体课件、课堂作业、考试等全部采用英语。这一阶段不仅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有,授课的专业老师也必须具备熟练的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对于地方性高校尤其是处于不发达地区的高校是很大的挑战。要达到这一阶段的教学模式,需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加强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同时加强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直接聘用海外留学背景的专业教师,或者安排专业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有条件还可到国外相关专业进修。
2 合理选择符合教学需要的教材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广西师范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结合目前我国严峻的水环境现状,在双语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了解并熟悉发达国家的水污染控制理念与技术,及时把握水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进展,对于将来快速有效地改善我国水环境质量具有实际意义。在水污染控制领域,缺乏适合地方性大学学生语言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双语专业教材;虽然有大量的英文原版书籍,但如何选择适宜地方性高校的英文原版教材成为一大难题,而且直接使用英文原版材料生词量大,比较难懂,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无法完全消化[4]。在双语教学的推进过程中,结合高等教育出版社《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为主教材,合理选取和总结国外优秀教材《Wastewater Engineering:Treatment and Reuse》(Metcalf&Eddy,4th ed.)相关章节内容和实例自编双语课件及英文资料,在教学中结合中文教材授课,从而保证了双语教学的正常进行。作为开展双语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英文信息资源,选择国际上权威的环境污染控制学术网站,如美国环保署(www.epa.gov)网站上关于水污染控制相关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大大丰富教学内容。
3 双语教学教学考核形式
在双语教学的尝试阶段,合理有效地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使学生对双语教学不产生抵触情绪,是双语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5]。在教学考核方式可采取课堂多媒体报告、平时作业、专题讨论和期末考试等多种手段;还可以针对课程内容,适当设计一些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吸纳外文文献的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这一阶段,由于教学方式还很不成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所要求翻译的英文摘要,直接采用翻译软件翻译或百度等网络翻译内容。因此教学中需加强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环节的质量监督与管理,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及时的调整。水污染控制涉及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内容广泛,只有加强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的监督与管理,才能保证双语学习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较好地实现良性循环。在双语教学的初期阶段,期末考核中宜部分试题以英文命题,减少客观性试题的比率,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6]。
4 结语
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地方性高校应该制定完整的双语教学体系,才可能达到预定的效果。在双语教学的推进过程中由于地方性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较差,使双语教育付出专业教学以外更大艰辛劳动,都难达到较好效果。地方性高校应加强公共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的衔接,使两者相互促进。此外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鉴于目前目地方性大学双语授课大多处在汉、英共用的过渡阶段。教材选择应以符合大纲的国内优秀教材为主,结合有英、美特色的教材,根据学生水平实施双语教学,形成一套全英语,互动性强的教案,在施教中经考核、评估及学生信息反馈并及时调整。最后在有条件实行双语教学的的学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大双语教学的改革力度与投入,使教师有机会得到双语教学的培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断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为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韦红桦.高校推进双语教学的实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7(4):104-106.
[2]刘廷凤,李红艺,丁克强.《环境土壤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教论坛,2011(2):56-58.
[3] 王建光.提高我国大学专业课双语教学水平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9,25(2):34-37.
[4]耿慧霞.影响地方性高校双语教学效果因素分析[J].读与写杂志,2009,6(10):21.
[5]张晓波,刘丽荣.《化工材料与防腐》双语教学实践与体会[J].考试,2008(22):79-80.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篇12
根据信息产业部调查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预计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广东省“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也包含了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必将成为人才需求的热点。由于嘉应学院地处广东省梅州市, 90%生源来自广东省内, 就业统计中95%以上的学生在广东省内就业。因此结合广东省“十二五”规划内容来调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针对“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的就业结构型矛盾, 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的改革。今后, 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 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 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1,2]。从国家层面, 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对象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高校将率先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向职业教育转变。嘉应学院于2001年升为本科院校, 在改革院校之列, 应做好规划应对学校即将到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的转型。
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目标
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包括了软件和集成电路、数字家庭以及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本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应契合产业发展方向, 针对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和智能安防领域,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此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强调与产业的对接, 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实现该目标, 需要对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3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3.1 培养学生的职业定位
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研究型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系统软硬件底层开发。硬件相关工作方面:学生通过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元件等基本原理的学习, 能够从事相关基础元器件的研发工作。软件相关工作方面, 学生通过操作系统、处理器内部体系结构和外围接口电路工作原理的学习, 能够编写硬件的底层接口程序, 从事一些基础的研究工作。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 需要熟悉生产设备的工作过程, 能够应用和操作设备生产出合格的产品[3,4]。
应用型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层次处于上述两种类型学校学生的中间, 必须要实现差异化培养, 具有自身不同于研究型和高职高专学生的特色, 在产业结构中寻找自己的定位, 这样才能保证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应用型高校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应该熟悉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 了解元器件的性能参数以及影响其工作的因素, 能够根据客户提出的设备的性能指标和不同要求, “选择”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元件, 通过合理的组合连接, 形成生产设备, 或是能够测量某些物理参数的仪器和仪表, 或者是智能家居中的控制系统、安防系统等等。该类型学生主要从事的是系统集成工作。从目前我国产业发展结构来看, 大部分企业还是生产型的, 从事研发的企业和研发方面提供的工作岗位相对较少, 所以对从事底层设备研发的人才需求有限, 而对系统集成人才需求较大。
3.2 工作岗位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 确定嘉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改革思路。智能化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未来的仪器设备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和算法运行, 脱离人的控制, 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基于此, 确定培养的学生的未来的职业定位为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广东省电子行业发达, 提供的相关产业岗位较多, 95%以上的学生会在广东省内就业。就业的学生主要从事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调试和安装工作。作为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 就业之初可以做为企业研发部门的软件、硬件工程师, 随着相关经验和技术的积累, 以及自己本人的不断努力和学习, 有部分优秀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可以成长为产品的项目工程师。如果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 则可以成为企业的技术负责人, 只要努力, 职业提升空间较大[5]。
3.3 课程模块设置
学生要想在将来能够胜任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和系统集成工作, 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包括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信号转换变换、总线接口和软件编程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学习的模块设置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和产业对接模块。针对学生将来从事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作, 要求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如下:基础模块包括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信号与系统、传感与检测、数字信号处理、虚拟仪器设计和C语言程序设计。提高模块包括了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微机与单片机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产业对接模块含有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和智能家居等课程。基础模块电子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分析方法, 为提高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提高模块中的课程主要学习由8位, 16位和32位处理器内部体系结构和编程方法和系统硬件描述语言, 这些是智能电子产品的核心。而产业对接模块开设的课程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智能电子产品系统。
4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框架
4.1 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该模块包括国防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与技能课、体育和全校性公共任选课, 总计57学分, 1004学时。具体课程为军事理论与训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廉洁修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I-IV, 含口语与写作) 、大学计算机基础、健康与心理教育、大学语文 (含应用写作)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体育 (含选修) , 公共任选课。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法律和国学知识, 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 成为一个道德和人格上成熟的人。
4.2 专业课程教育模块
该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设计) , 总计105学分, 1498学时。其中专业必修课包括学生必须了解的本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其中学科基础课电子类工科学生必须学习的本学科的基础知识, 含30学分, 总计548学时, 主要课程有:大学物理及实验、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工程制图与Auto CAD、电子工艺训练、电路分析基础、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 是本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组合, 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含18学分, 总计287学时, 主要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实验、通信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及见习。专业课程组合则是本专业的一些较为重要的课, 按照不同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课, 总计13学分, 204学时。智能电子系统方向主要专业课程有智能电子系统方向、信号与系统、微机与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专业选修课是本专业的一些特色课程, 包括专业限选课18学分, 289学时, 课程主要课程有: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技术、传感与检测、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专业任选课10学分, 170学时, 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印刷电路板设计、Matlab程序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等。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 需要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符合生产实际的能够实现一定功能的智能电子系统。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活动, 相当于入职前的岗前培训, 均为8学分, 8学时。
4.3 职业教育模块
该模块均为选修课程, 包括心理学2学分, 32学时;教育学2学分, 32学时;教师职业技能2学分, 32学时;教育实习4学分, 4周。学生可以在修完此模块后申请教师资格证, 扩大就业面, 从而拓宽就业途径。
5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内容
5.1 调整专业方向, 强调产业对接
紧密结合广东省十二五规划中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内容和专业的发展方向, 根据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 将专业方向调整为智能电子系统方向。为实现专业调整和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最终摆脱学生所学知识与到企业工作后所需能力相脱节的现状, 开设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近的课程, 如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和智能家居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 真正做到与企业生产实际的对接, 让学生到企业工作后可以尽快进入角色, 找到自己在企业的一席之地。
5.2 突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核心地位
针对学生到企业工作后主要从事智能电子系统设计相关技术的工作, 专业基础课中的核心课程设置为: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通信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及见习、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方向课中的核心课程设置为: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技术、传感与检测、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及见习。强化学生在智能电子系统设计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 为学生将来在本行业从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此基础上, 能够有较大程度的职业上升空间, 使开设的专业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将来在专业技术方面的成长和发展。由于专业选修方向的调整, 增加了相应课程, 如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和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删除了理论性较强的相应课程, 如信息论基础和数字图像处理。
5.3 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特点, 提出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工作的几项措施: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鼓励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二是推进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 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三是加大经费投入, 通过优化、整合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四是推进产学研合作, 建设好大学生实习和实践基地;五是实施好卓越工程师计划, 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工程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重要方面。
6 结语
契合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规划, 围绕地方院校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响应国家关于专业培养目标转型的号召, 针对广东省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 确定产业对接和强化学生就业能力的专业改革目标, 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培养方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使专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专业特色更加突出, 使本专业的发展符合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
摘要:依托广东省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围绕地方院校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针对广东省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人才的需求, 对嘉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突出专业特色, 使本专业的发展符合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要求, 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应用型,地方院校
参考文献
[1]李松松, 郭显久, 曹立杰, 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22) :51-52.
[2]赵明富, 罗彬彬, 胡新宇, 等.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大学学报 (理学版) , 2012, 58 (s2) :25-31.
[3]蒋胜永, 杨慧瑛, 刘世荣.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探索—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0)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