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方高校

2024-08-04

普通地方高校(精选12篇)

普通地方高校 篇1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高校就业压力加大的同时特色专业却面临企业需求旺盛,人才供给不足的状况。部分单位由于特色专业人才急缺,为吸引人才,加强了学校的进一步合作,在大三甚至更早就和学校、学生签到定向培养协议,吸引学生到企业就业。但特色专业学生就业仍面临一定的问题。

1 行业特色专业学生就业目前面临的问题

(1)院校归属关系变化导致生源结构变化,导致就业区域发生变化。行业院校一般原属于行业部门,具有鲜明的行业特殊性,主要承担为行业培养急需人才的任务,如北京印刷学院原属于新闻出版总署,以为全国印刷出版行业培养人才为主,招生主要面向全国,学生毕业后也是流向全国为主,特别是印刷产业发达的广州、深圳等地。划归地方(北京)后,招生以面向北京为主;北京生源数量从不足10%逐步增加到目前大约60%,北京学生几乎都在当地就业,但是印刷产业的中心却是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为主,特别是广州、深圳地区,造成企业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

(2)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劳动环境有待改善,影响学生就业意向。如印刷工程主要面向印刷领域,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印刷是出版产业中属于低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企业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较差,如工作噪音大,气味重;而且随着北京市城区搬迁改造,很多企业陆续迁往郊区,导致交通不便,导致部分学生放弃行业工作,转而进入其它行业。

(3)部分学生对行业专业不认可,但未做好其他行业就业准备。由于我国特有的招生制度,很多考生在高考报名时仅考虑是否能考上某所学校,并不太关注专业,导致部分学生入校后不喜欢现有专业,在专业课学习上缺乏动力,导致成绩较差,由于行业特色专业学习内容涉及知识面相对较窄,领域相对有限,而学生未能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导致在行业专业外就业困难,影响学生就业。

2 特色专业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招生体制与学生职业兴趣的矛盾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高考依然是学生进一步深造的主要途径,势必造成学生把考入大学生当作第一目标,在进入大学生之前太关注专业的就业去向和个人兴趣之间的结合,同时学生对不同专业的内涵缺乏了解,导致进入学校后随着职业意识的启动,有部分学生开始从朦胧转向不喜欢专业,甚至发展到不愿意大学的学习,对其他专业或者行业也未能进行探索和强化自身能力,导致面临就业是缺乏竞争力,影响就业。

2.2 学校培养体制与就业领域拓展的矛盾

高等教育是属于专业教育,特别是特色专业。特色专业的知识学科经常使用领域相抵较少,有些专业知识几乎在其它行业中不会出现,因此导致不喜欢本专业的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缺乏吸引力,可选择面小,知识面的拓展范围有限,导致就业选择面前缺乏信心,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影响学生就业。

2.3 生源结构与行业特点之间的矛盾

普通高校的特色专业大多与行业相关,工作有特殊行业背景。以印刷工程为例,对数面向的是印刷包装企业,相对工作环境较差,部分学生特别是90后的学生不愿意选择,同时印刷包装行业在传统中是男性为主,企业招聘中也倾向于男生,但是目前在招生中却一直都是女生占半数甚至更多,影响到该专业学生的就业。

2.4 毕业生能力与满足企业要求之间的矛盾

学生能力是就业的基础。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归根到底取决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当前许多学生在能力上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除了部分学生自身的缘故,如专业素质不足或其他因素外,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息息相关,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相对落后于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未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需求,导致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专业知识背景单一等缺陷,使人才培养技能方面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影响学生就业。

3 推进特色专业学生就业的思考

3.1 注重专业内涵建设,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专业建设必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需求,同时确保特色,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按企业和市场需求,对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关改革,寻求适合专业的独特发展空间和模式,办学特色与所在区域经济产业特色相连,与学校历史传承相连,与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相连。

3.2 加强专业教育引导,提高学生专业认识和认可度

高考制度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识,逐步接受并认可专业,从而愿意在本行业领域内就业。专业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专业是做什么的,学习哪些相关课程,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他的职业发展道路是什么,在行业中就业有哪些就业领域,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专业教育应采用多种形式,如通过专业讲解、参观实习、校友的讲座和访谈等多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行业发展的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专业、用好专业知识的决心。

3.3 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学生职业意识

针对学生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学生自我意识,促进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个人职业意识培养,通过职业规划和专业教育,促使学生合理安排大学生的学生、生活。特别是促使对自身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认识并开始逐步去了解到自身适合的行业,以及通过大学生学习、课外实践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获取自身感兴趣的行业的知识,为将来毕业时转行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3.4 加强市场开发,拓宽学生就业途径

特色专业学生就业主要依托行业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就业基地建设等模式不断强化,促进了特色专业本行业就业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但是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深,跨行业就业学生比例不断提高,在挖掘本行业中从事非专业工作机会的同时,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促进学生多渠道就业。

特色专业的学生就业问题产生是在高等教育社会化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是产生的,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高校充分做好基础性工作,同时大学生本人积极主动地就业,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色专业学生的就业工作也会走出特色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则强,程文明,董大伟.新时期特色专业就业之路的探索与实践.职业时空,2009.5(1).

[2]肖云忠.以特色专业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中国电力教育,2011(5).

普通地方高校 篇2

我熟悉的地方有很多很多,有我的家乡,我的学校。在学校有很多值得回味的地方,有值得回忆的趣事,有值得一生铭记的老师。初三下学期,参加高中考试,老师得知我们每天晚上还想多学一会儿后,老师就在她的寝室给我们安排了一张大桌子,每天晚上让我们去她的寝室再看会儿书。我们几个没有辜负她的期望,都顺利提前批考上了重点高中。这其中的故事对我个人而言,又有特殊的意义。每次回想发生的这一切,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时的校园,那时的教室,那时的办公室,那时的食堂和寝室。

我的家乡,它的气候也很宜人,当春回大地,万物刚苏醒的时候,天空就很善解人意地下起蒙蒙细雨,伴着春风,柔柔地扑向一切,仿佛在倾诉着它对大地,万物生灵的那份深深的倦恋。到了夏季,天气又变得热中带着一丝凉意。此时的夏天,是个让少女们实现穿短裙的梦想的好季节;此时的夏天是工作后人们享受清闲的夏天;此时的夏天,是晚饭后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的好佳境;此时的夏天,是晚上人们可以尽情欢乐的一份好心情。。随着夏天之后的秋天,这里的秋天爱下雨,可人们却也喜爱,喜爱着下雨后带走了身上所有的烦恼和闷气。冬天,一年中最后的一个季节,是一个让人高呼的季节,它是冬天没错,但它没有其它地区的冷冷的寒意,没有足以让人冷得直打哆嗦呼呼的北风,它有的是温暖的气候,即使穿着两三件衣服也不觉寒冷。这些都是我熟悉的地方带给我很多的回忆。

普通地方高校 篇3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学报优质来稿不足困境

[中图分类号]G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2) 04-0031-04

当前,地方普通高校学报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优质稿件的吸引力越来越小,校内教师高质量稿件外流现象势不可挡,严重影响了学报质量的提升。充足的优质稿源是保证学报质量的前提,更是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那么,究竟是哪些原因导致地方普通高校学报优质稿源日趋匮乏?为提高学报质量,地方普通高校学报又该如何开拓优质稿源的源头活水呢?

1地方普通高校学报优质稿源不足的原因

1.1职称评审因素

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件明确规定,教师参评教授、副教授职称的必须要有若干篇SSCI、SCI、EI、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1]。教师为了晋升职称,纷纷将优质稿件投向核心期刊,一般稿件投向本校学报,致使校外优质稿件进不来,而大量校内优质稿件却不断外流。地方重点高校由于整体学术实力较强,声誉较好,学报从业人员素质较高,还能吸引到一批优秀稿件。地方普通高校由于学校整体科研力量相对较弱,反映到学报上往往表现为学报整体学术水平无法与地方重点高校和其他名校学报相比,在吸引优质稿件方面更加艰难。

1.2作者学历层次因素

研究生扩招以来,在校硕士研究生数量急剧增加。各高校一般规定,在校研究生读书期间必须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1—2篇论文才能毕业。由于核心期刊和名校学报门槛较高,稿件录用率较低,硕士研究生们纷纷将稿件投向地方普通高校学报,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学报从稿源上看并不算少,但质量不尽如人意。以《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的163篇语言学方面投稿为例,作者为在读硕士研究生的共有66篇,占40%,助教、中学教师和在读本科生来稿16篇,占9.8%,两项合计占50.3%。副教授来稿12篇,占7.4%,博士包括在读博士来稿24篇(与副教授来稿数量上有交叉),占14.7%,教授来稿只有6篇,占3.7%。而且,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之所以将稿件投向地方普通高校学报,或者因为核心期刊刊发的可能性不大,或者因为核心期刊审稿周期较长而课题急需结项,或者因为是完成年度科研工作量的需要,因此这些投稿中虽不乏精品,但质量总体一般也是客观事实。

1.3科研成果评奖因素

各高校为鼓励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均制定有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奖励金额按期刊级别的高低依次递减,在本校学报发表的论文不在奖励之列。优秀科研论文评选中,评奖委员会也往往把论文是否发表于核心期刊作为评奖标准,本校教师尤其本校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漠视本校学报也就成为目前各地方普通高校的一种常态。十年内未向本校学报投过一篇论文的教授大有人在。

1.4学报“等米下锅”的被动办刊因素

虽然有诸多外部因素导致学报优秀稿源匮乏,但地方高校学报“等米下锅”的被动办刊模式也是导致优质论文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很多地方普通高校学报在约稿、组稿方面几乎没有作为,来什么稿,登什么稿,无规划,无统筹,危机意识、竞争意识不强。实在没有好的投稿,为完成发稿任务,只有差中选优。这就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中低水平科研人员看到质量不高的文章也能刊发,于是也将自己尚欠火候的论文投过来;高水平科研人员看到这些学报刊发的论文总体质量不高,为珍惜名誉起见,更不愿意向这些学报投稿。长此以往,地方普通高校学报不仅质量提升难以保证,生存状况也不容乐观。

1.5责任编辑因素

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审稿,责任编辑审稿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报质量的高下。但高校专家学者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基本上不大乐意从事编辑工作,认为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与此同时,由于经费和人员编制问题,学报编辑很多是兼职。兼职编辑在处理本人的教学科研任务和审稿任务时,往往有主次之分,审稿方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和智力都明显不足,无形中可能就错过了很多虽有瑕疵但经过打磨完全有可能成为优秀论文的稿件。

2地方普通高校学报走出优质来稿不足困境的策略

2.1争取学校管理层的智力支持和经费支持

一些文章在讨论如何解决高校学报优质稿源不足问题时,都提到争取学校管理层的政策支持是关键,如付春玲提出“核心层次”文章政策,即本校学报刊发的校内作者文章,如果经博士生导师认定为已达到核心期刊水平,学校可以在各种考核中以“核心期刊”文章对待[2]。金淑兰建议高校领导“在评职称时将本校学报和核心期刊同等看待,打分相同”[3]。付春玲没说明“各种考核”的具体内容,但笔者认为与高校教师关系最密切的考核应该是职称评审、论文评奖和聘任期科研工作量考核等,核心期刊文章在这些考核中占有极大分量,所谓“核心层次”文章能有多大作用实在不敢期待。金淑兰的建议对能自主制订高级职称评审条件、自主评定高级职称的地方重点高校也许是可行之举,但对既无自主评审高级职称权更无自行制订职称评审条款的地方普通高校来说,这条建议难以实施。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学报争取学校管理层的智力支持和经费支持比争取政策支持更切合实际。所谓智力支持,一方面是指高校领导积极动员本校高素质人员在完成规定科研工作量的基础上,将优质稿件投向本校学报,尤其要动员无职称评审压力的教授们主动扶持本校学报,学报对于校内优质稿可以启动“优稿优酬”机制予以奖励;另一方面是指高校领导要将素质好、水平高、责任感强、事业心强的人员充实到编辑部中,并通过各种措施稳定编辑队伍。而增加编辑人员编制、优稿优酬、编辑部组稿约稿等措施的施行都依赖于学校经费的大力支持。

nlc202309040113

2.2发挥“近水楼台”优势,主动吸纳本校博士和有学术潜力的青年教师稿件

近些年由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生活成本过高,房价居高不下,大批博士毕业生向地方高校流动。与重点高校相比,地方普通高校为了招贤纳士,在提供住房、发放科研启动经费、解决配偶就业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了更多优惠,因此流向普通高校的博士生也不在少数。这为普通高校学报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遇。编辑部应改变过去“坐等皇粮”的姿态,主动与校内博士沟通,密切关注他们的研究动态和课题进展情况。毕业不久的博士尽管有一些新颖而深刻的学术思想,但由于专业积累还不深,知名度还不高,论文能被有影响力的高级别学术期刊登载的几率还不大,如果这时候本校学报编辑能及时对他们加以鼓励和支持,并提供发表机会,将极大地调动博士们深入研究的积极性[4]。经过严格学术思维训练的博士的论文,经过修改成为优秀稿件的概率高于其他稿件,学报应充分发挥这一“近水楼台”的优势,努力开拓优质稿源。同时,省级和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是各高校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正处于积累学识、蓄势待发时期,是潜在的优质稿源作者群。但他们中不少人学历和职称都不高,学报也应当将他们作为组稿对象积极扶持和帮助,优稿先发,急稿先登。这样做势必能激发他们的学术创造力,催生出更多优秀学术成果,也会进一步增强他们向本校学报投稿的热情和信心。

2.3立足本地,以地方文化特色专栏吸引优质稿源

以上两点都是谈如何吸引校内优质稿源,学报要生存和发展还必须有充足的校外优质来稿。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学报或者以本校优势学科为依托,打造专业特色栏目,或者以与地方经济文化密切关联的研究课题为基础,打造地方文化特色栏目。在吸引优秀论文方面,这些做法已产生积极效应。但“对于地方普通院校来说,其优势学科是相对于本校其他学科而言的,与部属重点大学、省内外名牌大学同学科相比,却又显示不出优势”[5],好稿件还是很难进来。“学报的综合性特点和地方高校科研实力的制约决定了地方高校学报追求篇篇佳作是不可能的,但打造一个或几个特色栏目,每期有几篇富有特色、质量高的文章,发挥局部强势是完全有可能的”[6]。因此,地方普通高校学报更应该结合本地特色,立足地方文化,以地方文化特色栏目吸引优质稿源。地方普通高校所在地通常都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为学报开辟地方文化特色专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例如《安庆师范学院学报》所在地安徽省安庆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戏剧之乡”“黄梅戏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是统领清朝文坛近三百年的“桐城派”的故里,是新文化运动巨擘、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的故乡。该学报充分利用所处的地理优势,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开设了《桐城派研究》《陈独秀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皖江文化研究》等特色栏目,吸引了全国各地一大批优秀来稿。该学报200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6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陈独秀研究》栏目获“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陈独秀研究》栏目获“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其他如安阳师范学院学报《殷都学刊》的《殷商文化研究》,《襄樊学院学报》的《襄阳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扬州大学学报》的《扬州文化研究》,均以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优秀学者为学报撰稿,学报的学术品位不断提升,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

2.4组建一支能够“慧眼识才”,具有“琢璞为玉”能力的编辑队伍

尽管采取以上措施可以吸引一批好稿,但地方普通高校毕竟缺乏强劲的学术实力与专业期刊及地方重点高校学报相抗衡,优质来稿率不高的情况还会存在。但现有来稿中有一定创新思想和学术价值的论文并不少见,因为即使是研究生的稿件也都是作者的心血之作,只不过这些文章还不够成熟,还是一块块需要雕琢的璞玉。这时候,责任编辑是否能够“慧眼识才”,是否能够“琢璞为玉”,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报责任编辑不仅要具备一般编辑应有的素质,还应当具备学术编辑的素养,即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相关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唯其如此,责任编辑才会具有敏锐的学术识别能力,才能“慧眼识文”,从那些稚嫩的稿件中发现闪光点,进而对作者的选题、立意、论证角度及表现方式等加以正确指点,引导作者完善文稿。对地方普通高校学报来说,责任编辑是否具有独到的学术眼光,是否能够“披沙沥金”显得尤为重要。

要组建这样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首先要高度重视,严把进人关。应将那些既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高度的责任感,又愿意从事编辑工作并将其当成事业为之奋斗的人员充实到编辑队伍中来。其次,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编辑队伍。学术编辑的工作很多时候是在奉献,是在“燃烧自己,点亮作者”,个人的学术研究时间受到很大冲击,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再优秀的编辑也很难留得住。第三,提供条件鼓励和支持编辑在职进修、攻读学位、申请课题、出席各种学术会议等,进一步提高编辑素质和工作能力。第四,给予编辑一定的约稿组稿权限,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作用,依托学报的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制定学报短期和长期的选题计划。

2.5注重优秀论文的二次推荐工作,努力培养稳定的优秀作者群

目前国内有几家颇有影响力的文摘类期刊,如《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专以二次检索、转载和摘编优秀论文为己任。非核心期刊刊发的文章若被这些期刊转载和摘编,各高校考核科研成果时都视为核心期刊文章。这就增加了包括地方普通高校学报在内的非核心期刊的办刊信心,也增加了作者的投稿信心,只要文章质量足够好,即使发表于普通高校学报,仍然会有被转载和摘编的可能。学报应充分利用好这个机会,注重优秀论文的二次推荐工作,及时将每一期的优秀文章推荐给这些文摘机构。只要有论文被转载或摘编,就及时与作者联系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地方普通高校学报由于财力所限,奖励金额也许不会太高,但这种做法是对优秀论文作者的尊重和鼓励,可以激发作者的投稿热情,提高优秀作者的投稿积极性,有利于学报与作者、编辑与作者之间良性循环关系的形成和保持,从而有望为学报培养稳定的优秀作者群,优质稿源缺乏的问题也可以得到缓解。

2011年5月,中央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其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是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要分期分批转企改制。紧接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11]19号)正式下发,标志着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全面启动[7]。属于非时政类报刊单位的高校学报自然属于改革之列。优质稿源不足问题一直是制约地方普通高校学报发展的瓶颈,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地方普通高校学报很有可能面临生存危机。笔者结合自己的编辑工作实践,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希望业内人士批评指正。

注释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通知(教育部[1998]3号)[ Z].1998-04-01

[2]付春玲.普通高校理工学报防止优质稿件流失的若干措施[J].编辑学报,2007,19(5):375 -376

[3]金淑兰.地方高校学报走出稿源不足困境的制度探讨[J].编辑之友,2011(12):60-62

[4]张世海.地方文化、学术研究与编辑:兼论地方高校学报编辑的学术使命[J].中国出版,2011(6上):68

[5]余昌谷.地方高校学报缺失了什么?[J].中国出版,2005(6)

[6]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北京大学学报,2002( 6):5-13

[7]梁恒.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制启动[OL].[2011-07-20].http: / /www.banyuetan.org /gsxs / zcjd /110720 /48064.shtml

浅谈地方普通高校财务风险预警 篇4

一、地方普通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一) 宏观经济形式带来的筹资风险。

由于政府在实行高校扩招政策、高等教育迅速扩张的同时未能给予地方普通高校足额的经费保障, 同时近年来学生欠费问题严重, 地方高校无担保及抵押贷款, 银行“惜贷”问题的出现, 对高校教学、科研及学生生活保障的正常运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筹资的困难, 部分地区生均教育经费与办学硬件不足, 给教学质量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影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 学校办学质量将会出现进一步的滑坡。

(二) 规模扩建带来的债务风险。

地方普通高校为了吸引招生, 扩大办学规模, 导致征地、建楼、购置设备等一系列“刚性”支出, 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融资和社会引资, 在学校建设的高峰期过后, 地方普通高校都面临着按期偿还到期贷款本金和利息的风险。

(三) 支出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可持续经营风险。

高校财务支出负担着学校科研、教学等各项事业发展的经费开支的需要。学校对各个院系及机关支出一方面实行预算管理, 另一方面实行了不同形式的财务包干制度, 以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在支出预算的核定上, 基本沿用基数加增长比例的办法, 虽然保证了各部门的既得利益, 但部门的各项支出能增不能减, 又使实际已经变化了的支出格局得不到调整, 增强了财政支出的刚性, 该方法一方面造成各单位之间经费供应上的不均, 另一方面导致支出中的不足与浪费并存, 支出结构不足又直接制约了教学、科研的长远发展, 威胁着学校的健康和可持续经营。

二、地方普通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

(一) 强化预算约束管理。

从制度上保证预算从编制、执行、调整的科学规范。细化学校预算编制、制定预算定额标准。从编制综合预算逐步延伸到经常性预算、采购预算、滚动项目预算。在对过去的支出效益与支出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 对未来的支出需求做出预测, 重新确定预算资金分配计划, 使预算过程更加简捷和高效。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有利于控制各种随意性开支, 遏制预算不断膨胀的恶性趋势。

(二) 设计相关财务预警指标, 测度各项财务监测指标的“预警临界指标值”。

1. 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反映高校偿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这类预警指标主要包括: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预警临界值为1.5-2.0, 是区间型变量。 (2)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预警临界值为0.4-0.6, 是区间型变量。 (3) 负债自有资金率=借入资金÷自有资金, 预警临界值为1.0, 是稳定型变量。 (4) 已获利息倍数=科研事业结余÷利息, 预警临界值为1.0, 是极大型变量。 (5)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 , 预警临界值为0.9, 是极大型变量。 (6) 现金负债比=年末累计负债额÷年末现金余额 (年末现金余额=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证券投资+其他货币资金) , 预警临界值为0.1, 是极小型变量。 (7) 基建项目投资负债率= (年末基建借款+年末基建应付) ÷年末基建货币资金, 预警临界值为1.0, 是极小型变量。

2. 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反映高校合理、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完成预期目标的能力。这类预警指标主要有: (1) 招生计划现金比率=本期招生实际收费÷本期招生应收费, 预警临界值为1.0, 是稳定型变量。 (2) 固定资产增长率= (固定资产总额-上年固定资产) ÷上年固定资产, 预警临界值为1.0, 是极大型变量。 (3) 赤字与事业基金比=当年赤字总额÷累计事业基金, 预警临界值为0.3 (取0.3, 是考虑到事业基金储备在正常下至少应当可以弥补三年的预算赤字) , 是极小型变量。 (4)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事业支出, 预警临界值为0.5, 是极大型变量。 (5) 事业基金现金储备率= (现金净额-未完项目现金结余) ÷ (专用基金+事业基金) (其中, 现金净额=可存现金+银行存款+短期证券投资+其他货币资金-外债额;未完项目现金结余=未完项目收支差额-项目暂付款) , 预警临界值为0.6, 是极大型变量。 (6) 生均学费收入支出比=生均学费收入数÷生均支出数, 预警临界值为1.0, 是极大型变量。 (7) 应收及暂付款占年末流动资产的比重=应收及暂付款÷ (学校总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 预警临界值为0.5, 是极小型变量。

3. 获利能力。

获利能力反映高校运用自身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最佳办学效益的能力。这类预警指标主要包括: (1) 总资产收益率=事业结余÷ (年末总资产+年初总资产) ×2, 预警临界值为0, 是极大型变量。 (2) 校办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 (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 ÷年初所有者权益, 预警临界值为2.25% (相当于现行1年期存款利率) , 是极大型变量。 (3) 教学科研性资产收益率=教学科研结余÷平均收益性资产, 预警临界值为0.1, 是极大型变量。 (4) 投资收益比率= (校办企业投资收益+其他投资收益) ÷ (校办企业投资+其他投资) , 预警临界值为1.0, 是极大型变量。 (5) 经费自给率= (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 ÷ (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 预警临界值为0.2, 是极大型变量。

4. 增长能力。

增长能力反映高校未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现有资产状况、办学条件、自我筹资等能力。主要预警指标有: (1) 自有资金动用程度= (应收入暂付款中非正常周转垫款+年末对校办企业的投资+年末其他对外投资+年末借出款项) ÷ (年末事业基金+年末专业基金-留本基金) , 预警临界值为1.0, 是极小型变量。 (2) 其他资金占用程度= (年末学校基金及其他基金暂付+年末对外投资+年末借出款) ÷ (年末流动资金来源合计-年末科研类拨款与收入-年末对外服务收入-年末其他借入款) , 预警临界值为0.2, 是极小型变量。 (3) 现金净额增长率= (年末现金余额-年初现金余额) ÷年初现金余额, 预警临界值为0.1, 是极大型变量。 (4) 未来三年平均招生增长率= (第3年计划招生数÷第1年计划招生数-1) /3, 预警临界值为0, 是极大型变量。 (5) 经费自筹率=自筹经费收入÷学校总经费收入, 预警临界值为0.4, 是极大型变量。 (6) 净资产比率=净资产总额÷资产总额, 预警临界值为0.5, 是极大型变量。 (7) 校办产业负债率= (对校办产业投资÷校办产业实收资本) × (年末校办产业负债总额÷年末校办产业资产总额) , 预警临界值为0.4, 是极小型变量。

(三) 预报警度。

即确定警情的严重程度。测度各项财务监测指标的“实际指标值”;根据各项财务监测指标的“预警临界值”和“实际指标值”测度各财务监测指标的预警综合指数, 并预报警度。

现在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是功效系数法, 通过确定综合功效系数的大小, 设定一个警限, 警限综合功效系数为:巨警≤60, 重警界60-70, 中警界70-80, 轻警界80-90, 无警≥90。确定了各类警限的区间后, 便可通过观测综合功效系数所在的区间监测警度, 确定实际警情的严重程度。

(四) 制定财务风险控制方案。

针对财务监测中出现的问题与隐患的预警, 对不同的财务风险类型, 在权衡财务风险控制成本基础上提出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制定财务风险控制方案, 如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 节约开支, 有效处理不良资产等。在制定好控制方案后, 还应定期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 并根据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重新对财务风险评估系统作出的预警进行适当性、有效性、及时性的分析, 并对基本信息系统的风险信息进行修正, 使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结语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要以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为指导, 根据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保持预警系统的先进性和有用性, 淘汰不适用的指标, 参考社会平均水平、行业水平、高校的特点、产业政策、本单位或同类高校先进经验, 增加反映单位实际问题的新指标, 制定出适合于本单位财务特点的预警指标体系。

摘要: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对地方普通高校财务风险的预警也成为高等教育界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实用性出发, 指出地方普通高校财务风险的类型, 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提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是防范与化解地方普通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预警,高校

参考文献

[1].邓立华.浅谈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J].财会通讯.综合, 2010, (6) .

[2].徐博韬.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其防范[J].会计之友 (下) , 2008, (5) :31-32.

我向往的地方普通话说话 篇5

鸡鸭,乡下人家大多会养,野鸭鸡不算少,随便一个路旁小溪都能看见,鸭妈妈带领着小鸡们戏水觅食。小鸭子扑扑翅膀,抖抖身上的水,挺起脖子,踏着步子,去晒太阳了。小鸡还会趁主人不注意钻出家的空隙偷偷溜出去,鸡鸭也不光是可爱的动物,也是乡下人家口中的美食,香喷喷的,肉嫩嫩的,金黄金黄的。一想起就那么诱人。

种地,田园里必不可少,春天播种种子,一排排整齐的嫩嫩的绿叶钻出土壤,但也偶尔有几个掉队的。夏天,小种子也顽强地顶挡着太阳的热情。秋天,可是植物最猖狂的时候呀,猛烈的长高,争着主人宠爱。冬天,我们可以大饱口福了,菜一道,接着一道。都来不及吃了。

劳作,挖土豆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两两合作,人们手握锄头倾斜的朝着土豆进攻,左翻翻,右翻翻,蚯蚓都跑出来找土豆了,另一个人找着土豆,粉嫩的土豆,扁扁的,似乎在别处没有见过。不一会儿,一扁担都装满了。粘上了一些泥巴。

小沟,小溪那可是我们玩耍的乐园,鱼虾螺,那可是随处可见,随手一捞,满满一罐带回家。

山上的雾环绕着山,一座山,若有若无,加上瀑布,清水,灰蓝色的天,不知是山围着雾还是雾围着山,构成了一幅山间的水墨画。

空气,空气的新鲜,能把你从城市呼吸的汽车尾气。排出,给你一场新鲜的洗肺之旅,那功劳还不是有了绿树成荫的大树,或者有了绿色植物。

普通地方高校 篇6

关键词:地方普通高校 专业教学团队 研究与实践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已成为目前教育界关心的主要问题。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对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明确提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教学团队建设是推动高等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本文在其它学者关于教学团队的基本概念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结合园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任务及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教学团队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近年来,学术界对教学团队涉及到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教学团队的概念及内涵;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教学团队的构建原则;教学团队的价值取向;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作用;教学团队的管理以及我国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

1.教学团队的概念。综合现有的文献资料,对教学团队概念的界定,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从“团队”的概念延展的“教学团队”概念。该理论认为“团队(Team)”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具有一定互补技能,愿意为某一共同目标而相互协作组成的一个共同体或正式群体。有5个基本构成要素(5P),即目标(Purpose)、人员(People)、定位(Place)、权限(Power)及计划(Plan)。“教学团队”作为团队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团队的一般属性,同时体现“教学团队”的特殊性。因此,从这一理论延展,“教学团队”的概念较多的表述方法是“教学团队是由教学科研实践能力互补,并为负有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协作的教师组成的正式群体”;“是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知识技能互补的教师为主体的学术组织”;“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分工明确,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师组成的队伍”;“指在高等院校中,由一定数量业务能力互补、教龄年龄梯次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他们认同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共同目标,并能够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分担责任,其行为和谐统一,为共同打造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而努力的集体”。另一种是基于教育部、财政部“质量工程”中对教学团队的要求进行的概念界定。“教学团队”是“由某一专业或某一课程的教师组成,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共同承担责任的教师群体”;“以教学工作为主线,以先进类重大的教学改革项目为牵动,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等建设为重点,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建设的核心队伍”;“为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建设目标,由教学任务相近的教师组成,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与负责,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有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的途径,经常性地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改革的教研,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经常性地开展学术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实现携手前进的教师群体”。

2.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近来来,不少学者根据教学团队的概念的界定,对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较多的探索,笔者认为,教学团队最主要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五个方面。①有明确的建设目标。明确的目标是教学团队组建和形成的原动力,也是教学团队建设的归宿。目标应是多层次的,如专业教学团队,其目标是建设具有示范和辐射功能的达到某一等次的品牌专业、特色专业或优势专业,由于专业建设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可以有下一层次的目标,如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基础条件、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等均是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但不论组建何种类型的教学团队,其顶层目标应该只有一个,就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②有结构合理的人员梯队。人是决定性的因素,团队目标最终是通过人去实现的。因此合理的人员梯队,其合理性体现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专业领域结构,甚至性别结构等多方面。一个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是完成团队目标的根本保证,也是团队建设是否可持续的决定性因素。③有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团队的意义所在是成就事业,尽管在成员类型上,有团队负责人、团队核心(骨干)人员和一般人员,在分工上承担不同的任务,但教学团队所承担的任务和所实现的目标随着学科领域的发展、交叉和融合,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攻关。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才能形成“整合效应”,达到1+1﹥2的效果。即使团队成员是强强组合,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也很难完成团队目标。④有保证团队持续运行的长效机制。教学团队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学改革是必由之路,改革的结果或是成功或是失败,成功的成果如何分享、失败的风险如何分摊,如何发挥团队成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就必须建立完善的保证团队持续运行的长效机制。它是实现团队目标,保持团队协作精神的制度保证。⑤有明显的绩效或取得绩效的趋势。绩效明显是衡量教学团队建设成效的指标,教学团队的成果应在教学水平、教学效果、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加以体现,如在具体的教学建设中取得的各级教学成果奖、精品课程、示范中心、品牌(特色)专业等。或者通过教学团队的短期建设,有取得明显绩效的良好趋势。

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

教学团队的建设任务,由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论述,我国目前对教学团队的建设任务大部分集中在课程建设的研究上,而对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任务的研究报道不多。以湖北省省属普通高校湖北民族学院的园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例,我们根据园艺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确定的园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其基本目标是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根据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趋势,适时跟踪人才需求状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校级、省级、国家级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中取得明显绩效。

2.专业办学条件的建设。其基本建设任务是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加强教学科研设备、专业图书、网络资源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在校级、省级、国家级等各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习实训基地、重点实验室建设及教学研究成果方面取得明显绩效,达到“设备精良,条件优越”的目标。

3.课程建设。其基本任务是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适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规格的核心课程群;深化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教材的选用与建设。在校、省及国家级精品课程,优质课程的建设中取得明显绩效。

4.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其基本任务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明显绩效。

5.教学管理建设:其基本任务是修订和完善教学规章制度,改革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使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评价达到规范化、系统化。在教学管理方面取得明显绩效。

三、专业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教学团队的基本特征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和任务,本文以湖北民族学院园艺专业教学团队为例,论述专业教学团队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湖北民族学院园艺专业教学团队,在园艺专业开办20年后于2003年开始组建,经过7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成为一支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良好,精诚团结,开拓进取,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该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9人,平均年龄41岁,其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讲师3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4.2%;有博士11人,硕士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3.7%;有享受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湖北省优秀教师1人,学校第一、二、三届教学明星3人。该团队于2004年确定了园艺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高本科人才质量、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为核心,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通过专业建设工作,使我校园艺专业达到设备精良,条件优越,师资雄厚,教学优秀,在同类型高校中具有辐射示范作用,具有自身特色与优势,且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本科专业。”并在总体建设目标基础上,确定了五项专业建设的基本任务,根据分块目标和任务,在专业教学团队中,按照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和分工,确立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专业办学条件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和教学管理建设等五个小团队。发挥各负其责和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制订了《园艺专业教学团队运行的管理机制和实施办法》,通过七年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先后于2004年、2006年、2009年和2010年4次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四年的立项建设,2008年完成了“湖北省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随着“高海拔地区蔬菜产业模式的建立与推广”、“武陵地区柚类种质资源圃”和“农业现代化工厂育苗基地”的建立,园艺专业的本科教学实验室、科研创新基地以及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得到了根本改善。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验及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改革;近五年来先后承担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7项,校级教研项目14项,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及教育研究成果3项;共建设省、校、院三级精品及优质课程10门,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该专业2008年被湖北省教育厅授予“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称号,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园艺专业教学团队也被确定为“湖北省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李淑芬.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6).

[2]张德良,李德才,等.基于大学本科“质量工程”意义的省属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08,(1).

[3]李桂华.高素质教学团队特质及其培养[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1).

[4]孙丽娜,贺立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改革与教学团队建设[J].河北刊物,2007,(5).

[5]俞祖华,赵彗峰,等.本科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鲁东大学学报,2008,25(2).

[6]王志蔚,张彩云,等.近年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述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23(1).

[7]陈世平,彭瑶,等.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22(6).

普通地方高校 篇7

1.重视程度不够, 管理滞后。 教学、科研与招生工作是地方高校的主要精力所在, 语言文字工作不影响学校大局, 而非师范类高校对学生普通话水平则更不重视。 同时, 这类学校测试员数量严重不足, 也没有测试员选拔发展机制, 相关工作开展需要别的测试站予以协助, 考务工作缺少专门机构, 一般由学校教务处组织, 管理工作相对不够规范。

2.测试站缺少专业的管理。 地方高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站一般挂靠在高校的教务处, 缺乏既懂业务又有管理经验的专职人员。 由于事务繁多, 造成管理人员精力过于分散。 测试工作仅限于临时组织学生的报名和测试, 而对测试员的选拔培养、管理和考核、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及建档等工作缺少全面管理, 普通话科研工作与研讨会议工作基本没有展开。

3.测试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是数量不足。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项要求很高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测试员要求取得相应的国家级或省级资格。 目前参加测试的学生逐年增多, 地方高校测试员队伍数量却严重不足。 以湖南城市学院为例, 每年参加普通话测试的考生近3000人, 而测试员仅15人。 这些测试员中, 真正从事汉语言教学和语言文字工作的仅有3人。 二是测试员水平参差不齐。 队伍中专职人员少、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少, 从事相关研究的就更少。 由于语音本身的模糊性及语音识别的复杂性及个体打分的操作方法等干扰项较多, 评分中较多存在主观性偏差。

4.考务管理经验不足。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考务管理侧重于对考场环境和考场秩序的规范管理。 特别要求考场环境相对封闭防止外来噪声干扰, 还要注意测试室内的灯光明暗度和备考考生的管理, 另外考试设备检查、考场巡查、出现问题时的应急处理都需要专业管理人员。 在考务管理工作中, 地方高校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存在专业管理人员较少、经验相对不足、考场规范度不够、应急措施办法不到位等问题。

5.测试员工作量太大。 普通话测试是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于一体的繁重工作, 需要测试员注意力高度集中, 稍有放松就会影响测试准确度。 部分地方高校测试站为了节省成本, 测试员每天测试量很高达到五六十人, 有的还要承担一些考务工作。 如果只按每位考生用时10分钟计算, 那么测试员一天要工作9小时左右, 中间完全没有休息时间。 这样做的结果既影响了学生测试成绩, 造成考试的信度降低, 又伤害了测试员的健康和积极性, 不利于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

6.测试结果不尽公正。 有些高校测试站为节省成本, 测试组人员安排不尽合理, 每组只有两名测试员, 甚至还全是新手, 由于个体测试的差异和经验的缺乏而造成评分的失误;因为测试工作在校内进行, 监管不力, 测试员主观因素及场外因素干扰较大, 人情分较多, 造成结果的不公正。

二、主要对策

1.普通话测试组织管理工作必须规范化。 学校要出台政策性指导专门文件以加强对普通话测试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明确工作责任, 形成有序的自上而下的协调机制体系。 各部门必须积极配合, 责任到人, 处理各类相关事务。 根据测试工作实际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工作守则, 出台运作细则具体规定测试工作的组织实施及原则方式方法, 明确测试人员、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责, 以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为保证测试工作的公正严明, 实施问责追责制度以杜绝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

2.制订科学有效的测试方案。 地方高校有不同的专业, 学科涵盖面很宽, 水平参差不齐, 因此, 具体方案要对不同专业实行不同的过级要求, 培训要针对性地安排在测前。 为保证测试质量, 要根据测试员队伍和各专业实际情况制订培训测试的计划, 如专业对象、人数、测试次数、时间等, 有计划地分期分批进行。 师范专业及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必须严格要求, 多次培训, 多次测试, 以达到相应等级要求。 非师范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身程度选择测试时间, 学校须提供多次机会参加培训和测试。

3.不断提高测试员业务水平。 一是要加强测试员的培训, 坚持基础培训和后续培训相结合、 集中培训与长期分阶段培训相结合原则。 要实行测前复习、测中讨论、测后总结的培训三大原则, 通过不定期评分训练、以老带新、专家讲座等方式促进测试员队伍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是要加强对测试员队伍管理, 遴选、培训、考核和奖惩等方面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 以规范队伍。 不但要注重对测试员的普通话专业水平、测试经验能力的考察, 而且要对测试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作风纪律方面有严格的要求。 实行定期考核制度, 内容可以涉及理论水平、测评能力、口语能力、工作量、工作表现等方面, 既有业务素质的考核还有综合能力考核。 考核不合格即暂时取消测试员资格, 在规定时间内考察合格予以再次聘用。 对严重违反测试纪律或工作出现严重失误的还应给予相应的处分, 对表现突出的测试员实行奖励。

4.规范考务管理。 要严密组织、精心安排考务管理环节, 严格报名程序、试卷管理、成绩评判、核对发证及档案管理等考试内务工作, 做好考前宣传、考场安排、考场秩序、设施巡查检测、人员安排调度、应急处理等工作, 做好测试过程的现场管理工作及测试后情况统计、归档、上报、核发等工作, 确保整个测试工作的严肃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5.合理安排测试额度。 为保证测试的质量, 根据国家语委办有关的规定, 每个测试员每天的工作量不得超过30人。 各测试站应该妥善分配测试经费, 严格执行国家对于测试工作量的规定, 切实维护测试员的权益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这项工作。

6.完善测试站建设工作。 要尽快加强完善测试站平台建设, 加大投入进行软硬件建设, 充分发挥其在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宣传和推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尽量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积极加强对测试站管理工作的研究, 发挥其科学研究、宣传与推广、师资培养、测试员管理、课程设置、培训的组织、测试的安排、考务管理、档案的完善等方面的多元功能, 提高整个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工作的质量和信度, 更好地服务地方高校, 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宋欣桥.创建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 (PSC) 理论体系[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

[3]李卫红.加快推进普通话培训测试的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建设, 努力开创新时期新阶段普通话推广工作新局面——在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语言文字应用, 2011 (2) .

普通地方高校 篇8

一、测度高等教育生均投入差异的指标与数据选择

目前, 测量教育生均投入地区差异的诸多指标都是从发展经济学中关于收入分配差异的分析方法中借鉴过来的, 常用的指标有标准差、极差、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笔者根据需要选择了基尼系数 (Gini Coefficient) (1) 和泰尔指数 (Theil Index) (2) 。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指标, 主要是因为二者都具有可分解性, 即前者可以对高等教育投入地区差异做静态分项分解和动态差异变化的来源分解, 而后者可以对高等教育投入地区差异进行分组分解。另外, 由于这两种指标的计算方法有差异, 使得基尼系数对分布中段的变化比较敏感, 泰尔指数对分布两端的变化比较敏感, 把这两种指数结合起来分析, 有时就可以发现一些细微的变化。

(一) 基尼系数估算及其分解方法

基尼系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 但在对基尼系数进行测算时, 如果每个样本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地区, 那么就需要对每个样本的人口进行加权——这一点很重要, 否则结果很容易造成误导 (万广华, 2004) 。同时也为了便于分解, 我们选择了黄祖辉等在Silber (1989) 的矩阵算法基础上给出的简便算法 (限于篇幅推导过程略) 。其简便算法为:

其中, 当i=1时, ;当i=n时,

式 (1) 中G为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的基尼系数, e为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 ei表示i省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 si代表i省地方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占全国地方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比重。基尼系数越大, 表明省际差异越大;反之亦然。

假设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由k项投入构成, 以Sk=ek/e代表生均分项投入在生均总投入中的比重, 那么G可以表示为:

式 (2) 中Ck表示生均分项投入的集中率, 也可以视为分项投入的基尼系数。Ck的计算与G类似, 只不过计算Ck是根据生均总投入而不是分项投入由低至高排序的。Adams (1994) 曾定义Ck/G为相对集中系数 (Relative Concentration Coefficient) 。如果某项投入的相对集中系数大于1, 则认为该项投入对总体差异是差异促增的 (inequality-increasing) , 反之亦然。那么, 各种分项投入对总投入分布不平等的贡献率可以表示为:

基尼系数的分解固然有用, 但某分项投入对基尼系数的百分比贡献也许不大, 却有可能是导致投入差异或基尼系数变化的重要因子。为了进一步分析生均投入省际差异变化的原因, 根据万广华 (1998) 的研究, 还可以对其差异的变化进行分解。用t和t+1下标代表时间, 基尼系数的变化可以表示为Gt+1-Gt。定义该变化为ΔG, 则有:

根据这个分解公式, 基尼系数的变化可以分解为三种影响因素:一是分项投入份额变动的影响, 称之为结构效应;二是分项投入集中率变动的影响, 称之为集中效应;三是两种因素变动的共同影响, 称之为综合效应。

(二) 泰尔指数估算及其分解方法

泰尔指数也是衡量教育投入不平等程度常用的一种指标, 其最大优点是能将总体差异分解为组内差异与组间差异, 而基尼系数进行这方面的分解后有冗余部分。为了探讨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不平等是由地区间还是地区内投入差距的扩大所引起的, 我们也估算了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地区分布差距的泰尔指数, 并对其进行了分解。泰尔指数一般表达形式为:

式 (4) 中, Theil为泰尔指数, ei和e的意义同前。如果将各省按一定方法划分成组, 则泰尔指数可进一步分解如下:

式 (6) 中, m为组数, Nk表示各组内含有元素个数, 用ea表示a组生均高等教育支出, 泰尔指数进一步分解为

式 (7) 中, va表示组权重, W与B分别表示为组内和组间差距部分。

(三) 分析单位、教育投入数据选取与来源说明

1. 基本分析单位。

省 (直辖市、自治区) 是我国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筹资和管理的责任主体, 故笔者选择以省 (自治区、直辖市) 为基本分析单位, 对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支出省际差异进行考察。另外, 在运用泰尔指数的分解公式对其差异进行分组分解分析时, 我们还将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区。其中,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辽宁省;中部地区含有吉林省、黑龙江省、山西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西部地区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 。

2. 教育投入数据选取与来源。

教育投入数据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来获取, 但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 我们选择了教育支出数据代表省际教育投入的数据。另外, 教育投入包括维持性经费 (占总支出的95%左右) 和基建投入两个部分, 笔者所用的教育投入未包含基建投入, 主要是因为基建投入没有纳入经常性预算, 而是根据需要来确定的, 各年份波动较大, 若把基建投入与维持性经费放在一块分析, 其结果会产生误导。

所谓维持性经费, 在我国又称事业性经费, 是指学校每年用于购买维持学校正常运转的各种资源的支出。在利用基尼系数分解公式对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差异进行分解时, 我们又根据教育事业性经费来源不同, 将地方普通高校生均事业性总经费分为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和生均预算外事业性经费。其中, 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来自财政拨款, 而生均预算外事业性经费主要来自学生缴费。文中所用分地区地方普通高校事业性经费、生均事业性经费和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数据均直接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1997-2007) (1) 。生均预算外事业性经费是用生均事业性经费减去生均预算内事业性经费求得。在校学生数分别用相关年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事业性经费总额除以该省 (自治区、直辖市) 生均事业性教育经费计算求得。

二、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差异测度及其变化趋势

利用上述公式 (1) 和 (5) , 我们分别估算了1996-2006年的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分布差距的基尼系数 (见表1第二列) 和泰尔指数 (见表4第二列) , 并根据估算的结果绘出了其省际差异变化的趋势图 (见图1) 。

首先, 从估算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分布差距的基尼系数来看, 如果我们借用人均收入基尼系数的相关成果, 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判别标准是, 将基尼系数的0.4视为收入差距的警戒线。从这一标准来看, 我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的省际差异还不算高, 且也远小于全国中小学生均投入的省际差异 (2) 。原因可能是办高等教育不像办义务教育, 它对教育各要素投入的基本要求比较高 (办高校门槛高) 。从趋势上看, 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1996-1999年, 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差异的基尼系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由1996年的0.1566下降至1999年的0.1334, 这表明在高校扩招前, 各省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差异在逐渐缩小。1999年始, 受高等教育管理权限进一步下放和大面积扩招的影响, 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的省际差异逐年上升, 且上升幅度比较大, 即由1999年的0.1334上升至2006年的0.1742, 共上升了30.58个百分点。

其次, 从估算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分布的泰尔指数来看, 其变化趋势与其基尼系数基本相同。1996-2000年, 总泰尔指数呈下降趋势, 其中, 1996-1998年总泰尔指数的下降幅度较1998-2000年大。2000-2006年, 总泰尔指数由2000年的最低值0.0343逐年上升至2006年的0.0771。由于两种指数估算方法不同, 使得个别年份生均投入省际分布的泰尔指数与基尼系数变化略有差异。如前所述, 某一年份 (如2000年) 的基尼系数较前一年高而泰尔指数却出现相反变化, 说明该年份生均投入中段分布更不均等, 而其两端分布绝对差距在缩小, 反之亦然。值得注意的是, 总体上, 无论是用基尼系数还是泰尔指数衡量的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的省际差异, 在高校扩招后都明显高于扩招前,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三、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差异分项分解分析

为了对高校扩招前后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差异及其变化有更多的了解, 根据上述给出的分解公式 (2) , 我们分别估算了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投入和生均预算外投入的集中率, 用来反映各分项投入分布的不平等程度。如前所述, 如果集中率大于总投入的基尼系数 (即相对集中指数大于1) , 那么可以认为该项投入的分布对总投入的分布不均等具有扩大效应, 反之亦然。利用公式 (3) , 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各分项投入对总投入分布不平等的贡献率 (见表1和表2) 。

表1和表2给出的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分布的基尼系数分项分解结果显示:预算内生均投入所占比重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除2006年略有上升之外) , 且下降幅度比较大, 即由1996年的81.51%下降至2006年的44.22%, 共下降了37.29个百分点;而其集中指数在1999年以前并没有明显的时间趋势, 基本维持在0.15左右。1999年后, 该项支出的集中指数大幅上升, 即由1999年的0.1491上升至2004年的0.2391, 2005年和2006年又小幅下降至0.2299和0.2234。由于该项投入自1998年以来对总体差异都是促增的 (相对集中指数均大于1) , 使得它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要远大于其所占份额。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外投入所占份额由1996年的18.49%大幅上升至2006年的55.78%。而其集中指数先由1996年的0.1735逐年下降至2000年的0.0964, 后又逐年上升 (除2002年略有下降外) 至2006年的0.1351。与预算内生均投入不同的是, 生均预算外投入自1998年以来对总体差异都是促减的 (相对集中指数均小于1) , 相应地它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也要远小于其所占份额。不过, 值得注意的是, 近年来预算外支出对总体差异的促减 (或均等化) 作用在逐渐减弱。

四、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差异变化的分解分析

通过上述的分项分解分析, 初步了解了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的省际分布不均等与生均总投入省际差异间的关系。但仅仅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尚需要进一步了解的是, 我国高校扩招前后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差异的变化, 究竟主要是由各分项投入构成单独变化 (结构效应) 引起的, 还是主要由各分项投入集中程度单独变化 (集中效应) 引起的?或者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弄清这一问题很重要, 因为在缩小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差异上, 处理结构性效应的政策与处理集中效应的政策是不同的。运用前面给出基尼系数变化的分解公式 (4) , 生均总投入的基尼系数的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由分项投入构成变动引起部分 (结构效应) , 由分项投入集中程度变化引起部分 (集中效应) 和两方面变化共同作用部分 (综合效应) 。分解的结果见表3 (限于篇幅, 表3中我们只给出了分解后各分项投入的结构效应、集中效应和综合效应加总后的净效应) 。

对基尼系数的变化作进一步分解的结果 (见表3) 表明, 结构效应在高校扩招前为正或者是差异促增的, 在扩招后绝大多数年份都为负或者是差异促减的;而集中效应在高校扩招前为负, 在扩招后几乎全为正。值得注意的是, 估算的所有年份的集中效应变化方向与总体差异的变化方向完全一致。两者的综合效应在改革前后基本都为负。由于结构效应和综合效应的绝对值都非常小, 在制定政策时这两方面的因素可以不予考虑。从各效应对年份间基尼系数变化的贡献率来看, 除了2001年和2002年间基尼系数的变化主要是由结构效应引起之外, 其余各年份间基尼系数的变化则主要是由集中效应——各分项投入的分布差距的变化引起的。由此我们不难判断, 扩招后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分布差距逐年扩大, 主要是由生均预算内和预算外投入省际分布更加不均等所导致的。

五、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支出差异分区域分解分析

我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差异不仅表现在省际之间, 且还表现在区域之间。为更全面了解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支出差异形成的原因, 我们还利用泰尔指数的可分解特性, 根据传统的东、中、西经济带的划分形式将全国31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分为东部 (11省) 、中部 (8省) 和西部 (12省) 三大区域, 进一步将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总体差异分解为区域之间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表4给出了1996-2006年间隔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及其各自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

从表4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分布差距的泰尔指数分解结果来看, 东部地区内部各省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差异较大, 且在1999年以前呈下降趋势, 而在此后呈现出明显逐年扩大的趋势。中部地区内部各年份的生均投入差异最小, 且其变化趋势与东部地区、总体差异变化趋势相同。西部地区内部各年份生均投入差异小于东部, 但大于中部, 且无明显的时间变化趋势。区域间生均投入不平等指数, 除2002年有所下降外, 其余年份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且2001年后平均差异比2001年前平均差异几乎扩大了一倍。不过, 与区域内生均支出分布差距的泰尔指数相比, 区域间生均投入泰尔指数仍然很小。

从贡献率来看, 无论是扩招前还是扩招后, 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的总体差异主要是由各区域内部差异所引起的, 共解释了总体差异的70%。其中东部区域内部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差异对总体贡献最大, 高校扩招后它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在逐年提高, 2006年达到了60%以上。原因是, 东部内部发达省市 (如北京、上海、广东) 与欠发达省份 (如河北、辽宁等)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太大, 这必然会导致高等教育投入的巨大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率维持在30%左右, 除2002年外, 扩招后各年份组间差异贡献率都在逐年下降。

六、总结性结论与政策建议

笔者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的分解公式系统地分析了高校扩招前后全国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差异及其变化的原因。其结论归纳如下:一是总体上, 无论是用基尼系数还是用泰尔指数估算的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差异, 扩招后都要明显大于扩招以前, 且没有出现收敛的迹象。二是运用基尼系数分解公式对各年份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的省际总体差异分项分解分析发现, 生均预算内投入对总体差异贡献最大, 且除1996年和1997年外, 它都是差异促增的。自1998年以来, 生均预算外投入对总体差异都是促减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投入的均等化作用在逐渐减弱。三是对生均投入省际差异变化的进一步分解结果发现, 扩招后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差异的扩大, 主要是由集中效应引起的, 即主要是由于各分项投入的分布更加不均等引起的。四是将全国31个省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 并利用泰尔指数分解公式将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总体差异, 分解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差异, 分解结果还发现生均投入的总体差异主要是由组内差异引起的, 共解释了总体差异的70%左右, 其中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贡献率最大, 且在不断提高, 2006年达到了60%以上。

从上述分析的结论不难发现, 扩招后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省际分布的差距逐年扩大, 不是由结构效应——生均预算内和预算外投入相对份额变化引起的, 而主要是由集中效应——生均预算内和预算外投入分布更加不均等引起的。其中, 生均预算内投入对总体差异贡献率最大。生均预算内投入分布不均等又主要是由各省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严重不平衡造成的。就短期而言, 理论上, 中央可以通过加大欠发达省份地方普通高等教育专项补助力度, 遏制住不断扩大的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的省际差异。但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尚未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且义务教育生均投入省际差异也较大, 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央投资重点仍会放在义务教育。基于这样一种现实, 短期内比较可行的做法是, 中央在为欠发达省份高等教育提供补助的同时, 欠发达省份要严格控制招生的规模, 将原本用于扩招的财政资金, 用于提高生均支出水平。发达省份尤其是中央部属院校应适当增加欠发达省份的招生数, 解决入学机会不均等问题。就长期而言, 在分权财政体制下, 地方普通高等教育经费由地方负责筹措, 要从根本上缩小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投入地区差异, 需要建立规范的、能均等各地财政能力的转移支付制度。

参考文献

[1]万广华.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1998 (05) .

[2]刘精明.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04) .

[3]米红, 郭书君.未来十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状况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 2005 (01) .

[4]华成刚.194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03 (08) .

[5]陈廷柱.在公平与不公平之间——论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异[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09) .

[6]Adams R.Non-farm Income and Inequality in Rural Pakistan:A Decomposition Analysi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4, 31 (01) .

地方普通高校就业指导的几点建议 篇9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我, 使他们能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 选择最能发挥个人才能的职业, 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而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就业指导理念不清晰, 目标不明确;指导体系不健全, 缺乏连贯性;指导内容空洞, 形式单一;实践指导不理想, 缺乏有效考核;职业道德教育不重视, 大学生诚信缺失;就业指导重共性, 缺个性;指导效果不明显, 人职匹配难实现;指导水平薄弱, 专业化程度不够。

针对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 吸取国内外有关就业指导的经验, 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要提高认识, 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理念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现在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有效的就业指导是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条件, 因此我们首先要从各方面来认识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只有提高认识, 才能真正做好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 首先要清楚全程化的涵义, 全程就业指导是依据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和大学生成长规律, 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对大学生分年级、分阶段的进行各种形式的就业教育与指导, 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终实现学生的发展性就业。因此提高认识, 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的理念有助于明确学校就业指导的目标, 有助于学校就业指导的开展。

二、要丰富内容, 满足大学生对就业指导的实际需求

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成功经验以及温州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调查分析告诉我们,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只是指导学生如何找工作, 而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力。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务虚多, 务实少, 理论知识介绍的多, 实践活动开展的少。因此在今后的就业指导中我们应该完善内容体系, 开展积极有效的就业指导。如从温州大学近几年的就业状况来看, 学生的就业渠道趋向多元化, 除单位就业外, 部分学生选择了出国深造, 自主创业和志愿者服务。对此, 我认为就业指导内容在原有的升学, 考公务员, 求职技巧等的指导基础上, 还应该加强创业指导, 出国指导, 实践活动指导, 基层就业指导等。

三、要创新方式, 完善就业指导的各种途径

目前普通高校的就业指导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就业教育为主, 要完善就业指导的各种途径, 需要我们纵观就业指导的全过程, 加强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有效的指导方式。如很多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 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就业指导课的开课时间、形式、内容和所要达成的目标都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引导学生积极地了解环境, 认识自我,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实现课程的收效最大化。而就业咨询是目前很多高校现有就业指导方式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高校应该统筹规划, 系统地开展就业咨询, 满足不同阶段, 不同情况的学生对就业指导的需求。

除此之外, 高校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 如利用讲座、宣传栏、校报、座谈等多种形式, 介绍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分析就业形势, 介绍社会不同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同时, 指组织学生到企业体验工作, 深化学生对职业的认识和具体职业知识技能的掌握, 并通过职业体验及早发现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欠缺, 及早加强学习和培养,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学校的就业网和各学院的就业网站, 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

因此就业指导过程中采用多种方式并用, 能循序渐进将学生的需求引导到更高的层次上去, 最终实现学生能自觉地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 并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方法, 达到就业指导的目标。

四、要重视个性化教育, 提供针对性强的就业指导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的最大缺陷就是忽视个人的个性特征, 而系统有效的就业指导不仅仅是集体教育, 更应该是个性化教育。市场需求与毕业生的专业不匹配、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之间的不平衡, 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就业市场的需要存在矛盾, “产”“销”不对路。因此, 我们必须面向市场,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 最大限度地实现“产销对路”。

对此我认为对于高校学生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就业指导问题可以采用课堂教学、讲座、报告会等方式, 对于某一个特殊专业 (如就业率较低的专业, 应用型很强的专业等) 、特殊群体 (考研的, 出国的, 创业的等等) 或特殊问题的大学生 (就业弱势群体) 要以个性化教育为主, 将个性化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中, 达到就业指导的效果。

因此, 开设职业测评与咨询室, 为学生提供面对面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是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有效方式, 高校就业指导应该在这些方面作出改革, 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五、要提高水平, 培养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是开展专业化和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开展这项工作的队伍水平高低。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基本是由从事就业管理工作的老师兼任, 专职就业指导人员非常缺乏, 指导队伍中专业化水平不够, 兼任老师又以各学院的辅导员为主, 日常事务繁忙, 投入就业指导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 因此导致就业指导的效果不理想。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实现指导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就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指导队伍。因此高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质量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笔者认为除了保留原有就业工作人员外, 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人才学、信息学等专业基础的专职教师, 因为他们具备社会学、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 知识广博, 注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发展, 精通职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了解毕业生就业心理, 熟知有关劳动就业法规等。同时也可以聘请社会上优秀的职业指导师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来担任职业指导师。

培养就业指导专业化的队伍, 还要进行有针对型的专业化培训。学校应该为就业指导人员提供培训机会, 一方面邀请专家开讲座, 进行指导上的沟通与交流, 另一方面也要适时的请培训机构为指导老师进行培训或外派指导老师进行学习和培训。通过培训, 使就业指导老师丰富和充实业务知识, 如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心理调适、人才素质培养、人力自愿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全面提升综合就业指导的能力。专业化培训要使每位就业指导人员都显示出各自的就业指导主攻方向和强项, 最终形成优劣互补的就业指导综合体。

参考文献

[1]王翠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3 (06) :75-77.

[2]唐玲, 蒋舜浩.对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变革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 (01) :81-82.

[3]陈钦华, 钟云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学生与就业.2006 (06) :45-47.

普通地方高校 篇10

地方性普通高等高校 (指的是非“985”、“211”工程高校) 具有办学规模小、科研经费和运行经费少、师资相对不足的特点, 尤其是大型仪器中心普遍存在仪器的日益增长与管理者的专业知识不相宜的矛盾。北京工商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普通高等学校, 对大型仪器的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取得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若干经验。

一、“985”、“211”工程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模式

1.“985”、“211”工程高校的特点。 (1) 办学和科研经费充足。“985工程”和“211工程”是为了建设国际和国内一流大学而实施的工程, 国家对两类大学的投入巨大。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2011年, 中央将安排资金717.25亿元, 而2010年教育部扶持有特色的高校, 对非“211工程”学校投入总数却只有5亿元[4]。 (2) 国家政策支持。“985工程”和“211工程”普遍具有自行评审和授予教授和博导的权力, 另外, 在人员编制和自主办学方面也有更大的自由。 (3) 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规模大、层次深, 有易于将国外先进经验直接纳入到本学校的管理中。

2.“985”、“211”工程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模式。据有关部门统计, 全国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 40%集中在高校, 而大型仪器设备在高校的分布, 又主要集中在“985”、“211”等研究型大学[5]。对于此类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已有比较多的研究,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 (1) 源头化管理, 严把采购关, 强调购置论证。一方面要满足学校的中长期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确保要考虑大型仪器设备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需求, 能够达到正常使用和维护的技术条件;还要保证大型仪器设备的场地需求、使用环境等一系列设备辅助条件[6,7]。 (2) 成立分析测试中心或仪器中心进行平台化管理, 有稳定专职技术队伍, 一般一台大型仪器由一个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负责, 除了能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外, 也利于申请计量认证, 更重要的是技术力量的加强, 可以充分挖掘大型仪器的潜力, 扩大其应用范围, 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8,9]。 (3) 稳定实验室队伍, 加强大型仪器中心试验技术队伍建设, 设置合理的晋升通道, 选聘一些大型仪器管理专家为教授级高工[9];通过设立技术成果奖的方式与职称评定相关从而调动积极性[10]。 (4) 大型仪器的管理采取收支两条线, 收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仪器购买时即设立维修基金;学校每年将财务预算一部分作为维修基金;对校内各单位测样采取有偿收费的原则;对外开展测试服务[7,11,12]。以上几部分构成收入部分, 一方面是用于维修仪器、购买耗材;另一方面是作为测试补贴交给测试人员, 以调动职工积极性, 更好的为科研服务。 (5) 强调共享机制, 即在本学校跨学科、跨院系进行资源配置, 分级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集中各学科的共享设备建立校级共享平台;集中一级学科及相近学科的共享设备建立学科共享平台;依托重点实验室、校级研究机构等, 集中单学科或某研究方向为主的设备建立松散型共享平台, 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12,13,14]。

二、地方性普通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模式

(一) 地方性普通高校的特点

(1) 运行与科研经费较少。 (2) 科研力量薄弱, 以培养本科生为主, 博士培养点没有或是很少。 (3) 由于科研经费有限, 绝大数教师缺乏自购仪器的能力, 科研需要借助仪器中心的平台才能进行, 绝大多数仪器运行率较高。 (4) 仪器中心教师专业能力有限, 不能充分发挥仪器效能。

(二) 地方性普通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模式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属普通本科院校, 食品专业是学校的优势学科。目前, 隶属于食品学院的大型仪器中心设备固定资产总值650万元左右, 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主要有:X射线衍射仪, 全自动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气-质联用仪、元素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离子体质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荧光分光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等共计12台 (套) , 归属于国有资产管理处, 由院系负责使用和维护。

学校借鉴部分高校大型仪器管理的先进经验, 针对我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现状, 提出了地方性普通高校大型仪器科学化管理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1. 合理规划购置大型仪器。

根据学院学科的需求, 对预购置的大型仪器成立以院长为主, 包括教师和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小组, 到拥有仪器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 进行可行性论证会, 目的在于对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有更好的掌握和了解, 并论证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会由5名以上专家组成, 其中3名为相关专业副高职称以上教师, 另外两名分别为财务负责人和设备负责人。技术参数确定后, 进行公开招标, 以选择质优价廉的供货商。

2. 现有仪器的整合和平台化管理。

目前, 正在计划实施网络化管理, 目的是使平台的仪器能够更好地实现共享, 通过网络化平台师生可以了解仪器的型号、参数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 可以对仪器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查询与预约, 方便师生更好的安排实验。

3. 大型仪器中心实验室队伍的建设。

通过与北京重点高校测试中心以及仪器供应商合作, 定期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参加仪器培训会、学术交流会等, 了解国内外仪器发展的最新动态、新的测试技术、测试手段等, 提高了自身的实验技能和业务水平。

4. 开展使用培训, 开放大型仪器。

开放大型仪器才能真正提高利用率。结合我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仪器上岗制度, 只有经过仪器老师培训且登记、注册的学生才能进行操作。根据样品是否进入仪器内部, 将仪器分为“样品进入型”和“样品非进入型”两种。“样品进入型”仪器指的是测试样品要经过仪器内部才能分析, 如等离子体质谱仪, 此种仪器易受到样品污染, 一般不允许学生独立操作;“样品非进入型”仪器指的是测试样品的测量不需要经过仪器内部, 如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 此类仪器不易受样品污染, 操作简单, 学生经过简单培训即可独立操作。因此, 我校的仪器上岗制度针对的主要是“样品非进入型”仪器。另外一种仪器由于教师操作, 仪器污染率和损害率很低, 有效地降低了维护成本。

5. 仪器全校无偿共享。

与绝大数高校的有偿共享的机制不同, 我校是无偿共享。原因是地方性普通高校教师的科研经费有限, 如果收取测试费就会造成相当一部分老师科研工作无法进行或是运行困难, 同时, 仪器的利用率就会大大降低。为此, 我校专门预留了相当一部分基金用于仪器的维护和修理。无偿机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 调动了教师科研的能动性。另外为了提高从事测试工作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学院鼓励和充分创造条件使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加入课题组, 从而获得相应的科研补贴以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在职称评定方面也会相应降低要求。

6. 深入挖掘仪器功能。

学院领导提出要把仪器“能用、用好、用精、用深”, 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因此, 学院定期组织“将教授请到仪器室”的工作, 目的是在相关学科教师和从事测试工作教师的共同配合下挖掘仪器潜力, 深入开发其功能。例如:在相关教授的配合下, 我校的扫描电镜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化妆品领域和材料领域。

三、结束语

普通地方高校 篇11

[关键词]教学团队 双语教学 师资培训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高丽婷(1973-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程序设计、网络安全;丁学钧(1962-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教学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算法、计算机专业教学;王利霞(1976-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语言及多媒体技术教学。(河北张家口07502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71-02

一、引言

尽管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国内很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真正能在某专业实现双语全程教学的学校屈指可数,多数仅限于某一门或几门课程。因此,我们进行了在某一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全方位注入双语教学的课题研究,基本思路为在大学的四年教学过程中保证每学期至少有一门专业课用双语进行教学,使双语教学贯穿本科四年不断线,使学生一直都能沉浸在双语的环境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英语和专业课水平,同时取消原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外语课,并将其课时分配给双语教学的课程。

上述研究课题“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系统模式研究”被列为“2006年河北省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计划起止时间为2004年9月~2008年7月。课题研究历时四年,期间对课题的理论研究思路、实践教学方式等进行过多次修正,最终按原计划时间圆满完成了该课题研究,双语教学成效显著,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2008年7月通过了河北省教育厅的项目鉴定,专家鉴定委员会给出的鉴定意见之一是:“该课题组重视双语教学团队建设,提出‘树立团队精神’的教学理念,完全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双语教学师资培训模式,对地方性普通高校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二、双语“教学团队”的建设背景

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位和实践定位都较高,对学校、师资、课程、教材和学生也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国情下,一步到位地是实施双语教学不现实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地方性普通高校。为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对双语教学改革的认可程度,我们对参与双语教学的学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学生将“教师的外语水平”列为影响双语课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就目前情况而言,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比较满意。计算机系的中青年教师多数具有硕士学位,因此在课题组成立之初,都有着很高的积极性,然而却没有一位教师有过在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这是与重点大学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本质差距。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在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为地方普通高校双语师资培训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2007年出台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要求,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为此,课题组明确提出组建了双语“教学团队”,提出“树立团队精神”的教学理念。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授课教师也大多交叉重叠。双语“教学团队”是以计算机七门双语课程群为核心组成的教师群体,在团队内部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双语建构主义是构建于“质量工程”背景下的建构主义,其意义与作用重大。

三、双语“教学团队”的建设

1.“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在群体中,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希望并且要求相互之间提供帮助和支持,以团队方式开展工作。“教学团队”建设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训练、总结、提高的活动。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单位的凝聚力,提高团队成员的整体素质。因此,“教学团队”建设必须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教学团队”必须要有一个奋斗目标。团队成员必须清楚了解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理解这一目标所包含的重大意义以及对于团队和个人的价值。团队成员要把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团队目标,每位成员对其团队都怀有强烈的认同感,能够调动和发挥团队成员的最大潜能。(2)创建良好的团队环境。团队必不可少的特点之一就是良好的沟通。高校的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而教师水平除了自身努力和功底外,还取决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高素质的团队,是由一群有能力的成员组成的。他们具备实现团队目标所需的技能和素质,相互之间能够很好地合作,从而出色地完成任务。在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中,领导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领导者能够率领团队共同度过艰难的时期,为团队指明发展方向,鼓舞成员的自信心。

2.“教学团队”建设过程。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双语教学的基本保障。一方面要使团队成员在职称、年龄、学历和教学经历等方面形成梯队形式,既保证成员在教学交流中的各层次的全面性,又保证团队发展人才的不断层。目前计算机系“教学团队”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为50%、中级职称比例为4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为80%,中青年教师占绝对多数。另一方面,要加强团队成员自身素质建设,既要有高超的师德修养,也要有精湛的业务素质。在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收到了良好的实效。(1)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不定期开设英语讲座,让我们的师生与高水平的专家学者直接面对面接触。(2)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原版教材培训及双语教学培训;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以及与其他高校双语教师交流经验。(3)聘请我校外教或外语系教师对双语教师进行持续不断的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交流水平。

四、双语“教学团队”的示范性作用

1.“教学团队”是师资优化的体现。课题组始终坚持“高起点、重实践、整体改革、稳步推进”的原则,让师生在参与这项教学改革中,得到颇多的收益。一方面,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有很大的扩充,专业知识也在英语环境的熏陶下得到更好的拓展和收获;另一方面,学生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用英语学习、用英语收集处理学科信息、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这也是双语教学取得的最大收获。同时,教师也获得了很大的收益。每一位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得不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练习英语的口语表达,主动征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双语教学,我系的英语学习氛围提到一个新的台阶。

“双语教学系统模式”要求将单一的教师个体优化为具备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将单一的课程优化为以双语课程群为核心,使团队成员更注重教学技能的沟通和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讨产生创新性知识,从而保证双语教学质量。

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是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有效方式。参与“教学团队”的教师成员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交流和互相促进,在提高教学研究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真正使学生受益。教师也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逐步驾驭双语教学的课堂。

2.“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有效的“教学团队”必定能促进教师之间形成良性沟通,开拓思维,实现育人和自身提高双丰收。双语“教学团队”的成员既要开展教学研究,也要开展学术研究,密切跟踪国际上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研究计算机学科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通过不断吸收新成员、开设新课程,使双语教学在本科四年的教学中不断线,逐步形成了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最终将产生一批教学成果、精品课程、教研项目等标志性成果,“教学团队”自身和团队的这些成果成为教学改革的示范。我们的“教学团队”获得了学院教学成果奖多项、课程教材建设奖励多项,合作翻译国外精品计算机教材一部,其中双语课程之一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于2008年6月通过了省级精品课评审。

五、结束语

双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受益学生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获取了大量前沿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学改革要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一个必然方向,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建立具有团队精神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并使这项改革更具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丁学钧,等.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系统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7).

普通地方高校 篇12

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在全国创办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其后差不多国内所有的综合性大学、财经院校也陆续办起了同样的专业。1998年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 把原来的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等专业合并为管理学学科门类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以下简称信管专业) , 以期培养适合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 全国有信管专业的高校多达200余家, 已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专业体系, 信管专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机遇, 但也给信管专业的建设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

目前, 虽然该专业在全国各高校的分布点在逐年增加, 但专业布点数的增加并未带来专业就业率的持续增长, 除信管专业外, 还有计算机科学专业本、专科生、硕士生, 工程硕士, 软件工程硕士, 各重点大学办的软件学院毕业的本科生等, 全国每年有此类毕业生58万多人。信管专业、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未来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甚至有些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种现象的产生, 不但对大学生和学生家长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 实际上也严重浪费了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重点高校毕业生凭借名牌院校的优势, 还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而普通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就没有这个优势资源。对于普通地方院校, 应当建立什么样的实践培养模式, 使信管专业毕业生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不断提升竞争优势, 就成为我们急需研究的课题。

二、普通地方院校信管专业现状分析

由于信管专业发展历程的多样性, 使得各院校在本专业的教学上有各自的特点, 但都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地方性院校由于学校实力及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可能更加突出, 表现在:

1、专业培养目标的误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由于信管专业产生于多学科的融合, 为体现管理加技术的专业特色, 各高校均开设了管理和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 根据院校特色的不同所侧重的方面有所不同, 但普遍存在没有将专业课程融合的问题, 对专业内容、专业范围的理解不一致, 导致培养目标模糊, 教学方案混乱。这些不确切的认识, 导致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不能充分贯彻培养目标的偏差。而实际教学中并未真正做到课程的融会贯通, 学生所学也仅是多门课程知识的简单堆砌, 不能有效地把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因而造成该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该专业所要求的培养目标相差甚远, 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缺乏竞争力。

2、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

信管专业的学科性质具有时代性, 即信息技术与社会需求的发展直接推动了该专业的学科发展, 这决定了信管专业课程的设置也应当紧随信息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发展, 具备时代性特点。虽然教育部规定了信管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 但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教育部规定的核心课程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而且规定的核心课程也不够合理, 没有考虑到重点高校与一般高校之间的差异。全国各高校信管专业教学计划差异较大, 大多数普通高校课程结构的特点是拼盘式, 所设置的课程远远落后于用人单位的要求, 有很多新的开发工具, 学生在学校根本都没有接触过, 基至听都没有听说过。比如, 近几年, 软件测试工程师的需求较大, 但是大多数普通高校都没有开设和软件测试相关的课程。

3.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师资力量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质量。全国各个高校之间师资水平差异很大。相对于重点大学, 普通院校的师资水平可能更差一点。信管专业的专职教师大都是从学校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 很多教师本身没有工程实践背景,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面临着很大的难度, 讲课时总是从书本到书本。现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教材倒是不少, 但还有一个外界难以理解的怪事, 编书者不从事具体的实践工作, 如软件开发等, 而搞开发的从来不编书。现在一般开发水平高的人总是在公司, 而公司也不愿意将研发的最新成果编到书上去。现在看到的教材或实战中的示例, 大多大学毕业生或研究生的毕业设计, 离商品化的成果非常遥远。

4. 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完整

信管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应侧重于知识面, 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 学生在掌握时往往是什么都会一点, 但又什么都不能实际应用, 其根本原因在于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上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 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是从所讲授的课程出发, 实践教学不系统, 重理论轻应用, 给学生造成实践教学没有明确目标的感觉。另外, 由于信管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 许多院校都是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一些科目或者对这些科目做一些扩展, 然后进行实践教学的, 很少根据院校的特色制定实践教学计划, 这种没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由于地域和普通院校实力的限制, 同时由于信管专业还未被社会与企业完全认识, 某些院校不重视与企业建立联合教学, “产、学、研”脱节, 不能为学生提供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的实习基地。这就造成了该专业教学培养中存在一个恶性循环:一方面, 无实习基地, 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也就不能有效地增强, 致使毕业生在就业时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力;另一方面,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未能在企业面前树立专业实践能力高的形象, 使得企业对信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整体素质不信任, 不愿与相关院系建立长期合作以及提供实习基地。因此, 现阶段大多数普通地方性院校与企业合作还是比较困难的, 学校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探索一条适合普通院校进行专业教学的道路。

5. 经费投入不足, 学校重视不够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集中在少数重点学校, 国家对于"985"以及"211"工程的大学财政补贴比较多。与中央有关部门所属高校相比, 普通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存在较大差距, 部分地区普通高校生均经费太低, 甚至难以保证基本的教育质量与正常的教学秩序。另一个方面, 由于现在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 各个学校的专业很多, 院校总是把有限的经费投入到一些重点专业, 而一般非重点专业也只能维持正常教学了。信管专业在普通院校一般都是非重点专业, 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投入是明显不足的。由于没有相应的经费, 信管专业不太可能与外界企业, 特别是IT企业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这样信管专业联合教学能力较弱, “产、学、研”互相脱节。

三、普通地方高校信管专业创新建设

1、专业定位要更明确, 专业特色要更鲜明

普通地方高校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要参照教育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目录的要求, 在符合教育部下达的专业培养总体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 从地方性本科院校的自身特点出发, 适当地学习国外的合理经验, 根据学院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 确立人才培养应具有的知识体系、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 保障就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由于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主要是面向中小企业, 所以其学生的培养一定要注重实用性, 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最新流行开发工具从事信息技术工作, 毕业以后, 一到工作岗位马上就能用。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注重最新软件开发工具的教学, 又要注重运用这些工具对具体应用的实训, 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2、课程设置紧跟最新技术

信管专业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这一专业不是可以由已有的计算机技术或管理专业所能代替的, 也不是若干专业知识的简单累加 (即所谓"拼盘式"的专业) , 它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课程结构。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要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某些课程的滞后开设, 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对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利于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因此, 课程设置应该紧跟最新的发展技术, 如:数据挖掘及数据仓库技术、ERP的原理与实施、CRM的原理与实施、软件测试等课程, 同时也应该开设与此类课程配套的随课上机实验、课后实践、课外实习等实践课程, 往往是这些课程的设置及上机实验、社会实践, 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信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由于信管专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专业, 如果教师没有多学科的知识, 就不可能引导学生用多学科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 在引进教师时吸收不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做到学科交叉, 优势互补。其次, 从社会上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成功人士加盟教师队伍或兼职上课或开展讲座, 这样即有利于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还可以通过一些前沿性课程和讲座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方法与成果, 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真正需求,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4、不断完善信管专业实践培养体系

信息系统学科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注重实践、注重将工程化的方法和人的主观分析方法进行结合的学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信管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需要从实践教学的体系、内容、过程等方面切实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常信管专业学生的能力构成体系如图1所示。

因此,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从单项实践能力到综合实践能力的形成, 需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完成, 才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目标的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通过社会实践、上机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来完成。

5、争取得到学校和社会更多资金投入, 不断更新实验条件

由于各院校专业较多, 每个专业的投入有多有少, 作为信管专业的负责人不但应主动争取学校经费支持外, 还要开源节流, 积极争取得到企业和社会更多资金投入。信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本身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源, 应将他们组织起来形成团队与IT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合作, 做软件外包、网站设计等方面的工作。这样可以积累一些资金用于专业建设。为了加强实践, 对信管学生要有相对固定的机房, 给学生营造一个外部实验环境。机房除了安装信管专业课内上机, 课程实践等所需的常用软件之外, 还应装有最新的各种开发工具以及数据库, ERP系统, 电子商务模拟系统等。尽可能的让学生多上机、多实践, 加强实验训练, 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 把课本上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掌握实际应用的技能, 加强感性认识及实际操作、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四、结论

总之, 信管专业的专业建设是一个不断地创新与实践的过程, 由于信管专业自身的特点, 对于软件、硬件均还在不断发展中的地方性院校来说, 应抓住自身的特点进行专业建设,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体现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才是专业长期发展之路。

摘要:结合普通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发展的现状, 本文探讨了普通地方高校在该专业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考核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普通地方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沈群力: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J].计算机教育, 2007, (02) ;

[2]本科二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与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05) ;

[3]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缩小差距:中国教育政策的重大命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36;

上一篇:语篇理解的推理研究下一篇:压铸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