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地方高校(共5篇)
赣南地方高校 篇1
摘要: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的形成和建筑特点的分析,对地方高校建筑设计地域性的探讨,提出当代赣南高校建筑设计与传统客家民居结合的多种途径,为地域性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借鉴。
关键词:民居,地域性,高校建筑
1 赣南客家民居
赣南史称“南抚百越,北望中洲,据五岭之要会,扼赣闽粤湘之要冲”。唐末五代时,中原衰乱,赣南因地广人稀,相对偏僻安静,因此,大量中原难民拥入赣南,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当时居民的成分和文化结构。于是,在此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慢慢地孕育出一个新的特殊民系——客家。
客家先民进入赣南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相对太平。明代初年开始,由于边境倭寇作乱,山里匪盗横行,客家人为保护自己,维持生存环境,抵制外族与匪患侵略,渐渐地修筑了客家围屋这种建筑形式。赣南围屋是客家特有的民居建筑,其外墙既是围屋的承重外墙,也是整座围屋的防卫围墙。围屋的建筑材料以砖石为主,墙体大多采用俗称金包银的砌法,即1/3厚的外皮墙体用砖或石垒砌,2/3厚的内墙体用土坯或夯土垒筑。赣南围屋集古代祠、家、堡于一体,是具有鲜明防卫特征和宗族群居亲和性的坚固民居。
2 建筑的地域性
民居的形式并非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自然环境和生活形态内外作用的产物。我国各地区的气候、地理、人文环境差异很大,造就了多姿多彩的传统民居建筑——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安徽徽派民居和赣南客家民居等。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化,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性。”他指导我们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将产生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地域文化产生不同的建筑类型。建筑是地区的产物,具有地域性。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到具体地形环境的制约。此外,建筑还受到该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的影响。
3 客家民居与高校建筑结合的多种途径
客家民居是赣南一笔丰厚的建筑文化遗产,其形式多样、营造精巧,是融于青山碧水间的人文景观,更是长久温暖客家人的心灵家园。寻求客家民居与当代高校建筑的结合之路,创作出新型的地域性建筑,是自然环境、生活形态、建筑手段和艺术形象综合的结果,是一种有机的环境观、建筑观。
3.1 应用地方材料和地方技术
当代高校建筑设计在利用先进生产力带来的新技术、新材料的成果时,要注重发掘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使之再现某种独特的人文艺术景观。地域性的建筑材料及建造方式是体现地域建筑特色的重要内容。赣南高校建筑壁画、建筑雕塑或建筑围墙可利用河石、麻石、青石、青砖等客家民居建筑材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用三合土、河卵石构筑法或用青砖、条石砌垒法等建造方式。
3.2 拓展建筑功能
拓展客家民居建筑功能指使用建筑传统形式,扩展现代的用途。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和学校礼堂等这些类型是传统客家民居建筑以往没有的,当代高校建筑可以利用围屋天井式等建筑特征设计出具有现代功能的建筑。这种方式在现代高校建筑设计中将会很受欢迎,因为这种建筑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框架内,而且能够以反复扩展、重叠等方法来强调建筑的地方特色,达到为现代社会服务的功能性目的。
3.3 注重建筑空间和建筑形式
在建筑空间方面,可利用赣南围屋的建筑平面进行校园建筑景观规划,如可从“口”字形和“国”字两大类建筑平面进行探索,也可从部分圆形、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客家民居进行尝试。在建筑形式方面,把客家围屋外墙形式加以处理,运用于高校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删除琐碎的细节,强调建筑的典型符号,突出象征性和文化特色。
3.4 继承传统建筑色彩
不同的民居有着不同的传统色彩,呈现出不同的建筑特色,反映着特定民族的信仰、风俗和社会传统。色彩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建筑的视觉感受。赣南高校建筑合理的继承客家民居色彩,不仅可以很好的融入所在城市的人文环境,还可融入赣州这个青山绿水的生态园林城市的自然环境。
4 结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文化,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早在《易经》中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这些理念在赣南客家民居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然而,它对当代地方高校的建筑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赣南高校的建筑设计应充分研究城市地域文化,因地制宜,以它不同的历史文化内涵设计出不同气质的地域性建筑,带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赣南高校建筑的地域性不等于对客家民居建筑的仿复、复旧,建筑的地域性依然是现代建筑的组成部分,应在建筑功能上、结构上遵循现代建筑的标准和需求,在建筑形式、建筑色彩上吸收传统的精髓。
参考文献
[1]杨崴.传统民居与当代建筑结合点的探求[J].新建筑,2000(2):9-11.
[2]肖锐,符宗荣.建筑色彩设计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分析[J].重庆建筑,2004(5):17-19.
[3]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
[4]王海云.中国传统民居的创作方法借鉴[J].山西建筑,2007,33(22):46-47.
[5]金磊,李沉.中外建筑与文化[M].北京:科学技术名献出版社,2005.
赣南地方高校 篇2
地方文献建设即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利用和保护,历来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对开辟具有地方特色的服务领域,增强办馆效益,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尤其对地方高校图书馆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方文献的概念及特点
1.1 地方文献的概念
国内外关于地方文献概念的解释,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广义的理解是:地方文献是指一切与地区有关的文献,即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和内容述及本地的出版物;狭义的理解是:地方文献是指内容与地区有关的一切文献,从而排除了内容不涉及本地的地方人士著述和本地出版物。
1.2 地方文献的特点
1.2.1 区域性
区域性特征是从此类文献所反映内容的空间范围界定的。我们之所以称之为地方文献,就是因为它所承载的社会发展信息是局域性的,反映的是―个特定地区的历史与现实。如历史流传下来的方志类著作,地方的公私档案,各类文物古迹资料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征。
1.2.2 多样性
地方文献的多样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存在形式,即种类的多样性,它包括了文字的和非文字的各种类型。二是内容的多样性,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关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大体,到一地地理^文、民风民俗,甚至种族延续、名人轶事等无不涵盖。
1.2.3 连续性
从地方文献所反映的社会发展内容看,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特征。虽然地方文献的留存形式一般都是十分零散的,但当我们把他们搜集起来并经过整理后。就可以看出它大多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出一个社会发展的连续的、完整过程。
1.2.4 分散性
分散性是指地方文献的保存不集中。主要表现为:地域分散,馆藏分散,保存文献的人员分散。由于文献形成的时间不同,流转的次数不同,虽然地方文献内容是反映某一特定区域的,但其保存则比较零散。
1.2.5 稀缺性
无论是古代文献和近现代文献,很多地方文献资料都不是可以随便得到的。有的甚至是唯一的,有些是一次性出版,有些是偶然性出版,不少地方文献发行后就变成孤版、绝版。即使在印刷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在地方文献的收集中依然发现,许多非常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印刷量也是极少的。如部分县(区)花费十几年时间,数十人整理的近现代史类,仅内部印发几百册,古代文献更不待言。
2 建设地方文献的意义
2.1 有助于图书馆保存地方文献典籍并形成馆藏特色图书馆进行地方文献建设,不仅有助于完整保存地方文献典籍,而且对本馆的文献资源和文献工作都是极为重要的补充,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一个图书馆的藏书所具有的地方文化特色。
2.2 能为本校及本地区的教学科研和修志等提供丰富的资料近年来,到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查阅地方文献的读者显著增多。出于对地方志的纂修、地方剧目的编写、地方人物的研究及资料整理等目的的人员,以及地方史研究的人员等,经常都到图书馆特别是地方高校图书馆来借阅此类资料。
2.3 对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地方文献不仅是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且可以背离文献老化规律,有反复提供使用的信息价值。由于地方文献可以作为地方各界人士和有关部门,特别是当地政府部门的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发展与建设的历史与现状,以及本地区自然条件与资源等,所以地方志又被称为地方的“资政要览”、地区性的“百科全书”,各地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3 地方文献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对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上还不够到位
到目前为止,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法规性文件,所开展的地方文献工作也多是“自发”式的,因此一些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将地方文献工作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有的虽然制订了地方文献工作计划,但并没有真正去落实,导致地方文献工作不能顺利地有计划地开展。
3.2 地方文献保障体系不够完善
地方文献与其他文献一样,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具有不同的载体、版本,不同的生产、出版、发行单位,不同的保存单位和个人,而且还有内部档案、内部资料和许多未开发的零次(口头、实物)文献,仅靠市场订购或购买是很难搜集全的。在地方文献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各地政府部门虽然制定了许多措施,但并没有将地方高校图书馆纳入其中,而一些高校图书馆也没有积极主动地与地方建立协作关系,导致馆藏地方文献资源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
3.3 地方文献工作缺乏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仍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全国统一规划,没有具体的工作条例和标准。在地方文献的收集上,对文献的收集标准、范围认识不一致,对收集重点、收集渠道不明确。在地方文献的整理上。没有统一的分类、著录标准,缺乏便利、快捷的检索途径,没有进行集中的入藏、展示。在地方文献书目数据库建设方面,缺乏统一标准,多数难以入网,严重影响了地;h-3c献资源的共建共享。
4 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
4.1 收藏地方文献要遵循的原则
收藏地方文献要“广、全、精”,由于地方文献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广泛性、连续性和无序性等特点,所以,收藏地方文献要注重“广、全、精”的原则。“广”是采集的范围要广。凡是涉及有关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宗教、民风、民俗和社会发展动态的相关资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发行的均应列为收集的对象。“全”是采集地方文献的内容要全面。无论哪一学科专业,无论地方上发生的每一件重大事情,只要属于地方文献采集的范围,就必须对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乃至产生的重大影响都完整地收人。“精”是收录的`地方文献要精。收集的内容精。质量高。
特别是一些非正式出版的内部资料,民间流传的资料以及来自网上的资料,要进行认真的筛选,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内容详实,文字精练的地方文献资料才具有实用价值和保存价值。
4.2 收藏地方文献要注重整理和加工
如果文献工作仅仅停留在收集和积累阶段,这样的文献资料是“死”资料;只有对收集和积累起来的文献资料,进行适当的整理、研究和加工,并很好地利用起来,才能使“死”资料变为“活”资料。具体措施是:第一,要分类集中管理,设立专门的地方文献藏书室,把以往分散的地方文献集中起来管理;第二,编写地方文献目录,方便读者检索;第三,把报刊中有关地方文献的资料制成题录索引,要把文章题目、刊目、日期、关键词等著录清楚,方便查阅原文;第四,地方文献目录和题录索引用卡片编制,将这些卡片按不同内容分类放人卡片柜,或输入电脑存贮;第五。将收集到的地方文献加工编辑成文摘、综述、述评、专题索引等二次、三次文献,编制加工力求傲到信息面广,内容集中,观点全面,最后把筛选加工的信息及时提供给读者。
4.3 地方文献的利用
对地方高校图书馆来说,地方文献作为一种稀有的宝贵文献资源。其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特另U是从地方文化建设的地区性、专属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来看,能否在做好地方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保护、收藏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做好利用工作,是直接决定着地方文献建设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性环节,也是这项工作能否健康开展,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地方文献的利用,要注意从高校自身需求和地方社会需求两个方面出发。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密切联系本校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地方文化研究,提供文献资源服务,并把重放在地方课程建设、乡情和区情教育、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上;第二,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利用高校文献管理的人才、条件、资源优势,为推动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文献咨询和文献外借服务,并可参与有关的研究活动;第三,为校内外、国内外文化交流服务。把地方文献作为专有资源,获取与校际乃至于国际间文化交流的资本,使之成为既不改变其地方文化属性,又成为民族、世界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赋予其新的存在价值;第四,为文献原主和生成单位服务。与地方文献的捐赠单位、个人,文献搜集、制作单位、个人保持永久的交流关系,并为其提供优质服务,以利于更好地开展后续文献和更大范围的文献搜集、整理工作。地方文献的利用和服务形式可根据各校、各地区实际灵活确定,但其主要的形式不外是馆内流通、馆际交流、专项服务(专题会议、专题活动、专题研究等)、社会借阅等几种。由于地方文献是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个特殊分支,又有着较强的社会性,为更好地开展文献的利用工作,可成立专门机构予以管理,以确保其服务的规范、快捷、优质。
5 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5.1 数据库建设的原则
(1)地方文献数字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在数据库建设中,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和本馆现实业务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本馆的业务指导作用,对本地区的地方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和统筹规划。
(2)数据库的建设要突出馆藏特色和地域特色,亦要考虑它的传播意义和价值,有步骤、有计划地建设。
(3)数据库内容的选择要先易后难,避免求大求全,着眼点应小,但力求傲到精深。达到唯我独有的效果,同时也要兼顾现实的需求,应选择需求迫切、广泛的资源。
(4)数据库建设不能是单纯地把纸质文献转为数字信息,更重要的是对纸质文献内容的分析与品质的提升,要投人编辑力量,进行二次、三
次文献的创作,要充分考虑资源与资源之间的关系,按一定的知识或专题体系将资源重组。
5.2 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5.2.1 数据库的划分和确定
地方文献种类繁多,一个馆不可能同时建全所有的地方文献数据库,应根据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选择和确定可行的方案,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确定是建立书目数据库还是全文数据库。
5.2.2 数据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数据库建设成功与否的标志。它不仅直接影响数据库的使用效果,更决定其应用前景。在建库时,必须对数据库结构、录数据格式和字段的定义给予规范化界定,并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全面性,使其符合图书馆网络建设发展的要求。
5.3 以创新服务带动资源建设
地方文献具有“存史、资政、励志”的作用,三方面的作用都要发挥,不仅仅是为子孙后代保存地方史料,更重要的是能提供良好的服务,起“资政、励志”的作用。提供服务与资源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深化服务可以拉动资源建设的速度,资源的不断丰富可以提高服务档次。地方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提供地方文献的书刊借阅,还要提供缩微品阅读、音像资料服务、计算机浏览、网上查询等方面的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进而促使工作人员加速文献资源建设,不断改善技术手段和硬件环境。同时,读者也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人物资料线索,为人物资料的搜集、整理提供不可或缺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易雪梅,赵萍萍.地方文献工作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国家图书馆学刊,2005(1):23―25.
(2)张月娥.试析地方文献情报资源开发.晋图学刊,2004(2):25―26.
(3)程文娟.试析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 现代情报,2004(5):2O一22.
(4)邹华享.地方文献工作若干问题的再认识.图书馆论坛,2004(6):35-36.
(5)俞红国.高校图书馆的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探讨 .图书馆学刊。2003(4):29―30.
(6)骆伟 洙晓华.试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图书馆论坛,2000
(黎邦群,广东省惠州学院图书馆技术部主任)
赣南地方高校 篇3
一、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人文素质课程的研究现状
现有的关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文献数量非常多。在中国知网的文献检索中搜索篇名包含“人文素质教育”的文献多达11700余条,而关于“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其文献数量则寥寥无几。这方面的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如:高二旺(2010)的《利用地方文化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南阳汉文化为例》,龚连英、李雪(2011)的《利用历史名人文化增强地方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底蕴——以九江学院为例》,董继兵(2011)的《浅谈地方历史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徐晓芳(2011)的《地方文化视野下的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以浙江文化为例》,王振星、朱松涛(2011)的《地域文化视野中的高校人文素质校本课程建设——<孔孟之乡地域文化概论>课程刍议》,田耕(2011)的《地方高校开设人文素质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论语解读>课程教学为例》,张有闻(2013)等的《地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载体初探——以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沈学玕(2013)的《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南京地域文化资源的运用》,沈之乐(2013)的《地域文化视野中的校本课程开发——以“海文化”课程开发为例》,毛攀云(2014)的《梅山文化融入地方高校课程教学的思考——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王明德(2014)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基于山东省潍坊地区视角》,黄艳(2014)的《依托地域文化加强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以安阳为例》,等等。
以上列举的研究文献有一点特别值得注意:论文发表时间几乎都在2010年以后,这说明“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的确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势、新热点。此外,分析发现,现有的关于地方文化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关系的论文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分析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何重大意义和独特作用。这些文章理论思辨多于具体策略。第二类是初步分析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对策和建议。这些文章结合具体地域实际,对问题及对策的探讨更为深入,但仍不免于浅尝辄止。第三类是结合具体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具体实践演绎将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真实范本。此类文章是本文关注的重点,我们认为它们代表了此类研究的科学方向:务实不务虚,有具体的教学实践和让学生切实受益的成果。
二、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人文素质课程的理论依据
将地方文化引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具备显著的必要性和较强的可行性,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
首先,从人文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内容构成来看,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入是提升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一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过程。完成这一过程的主要途径包括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等[2]。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以及人文精神等四个方面[3]。其中,人文知识教育主要侧重于传授,人文思想教育主要侧重于启发,人文方法教育主要侧重于体悟,人文精神教育主要侧重于引导[4]。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包含上述四方面,但在实际教学中各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一个显著误区:将人文素质教育简单等同于传播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误以为只要教授了人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事实上,虽然人文知识的传播非常重要,但是人文知识的传播与某种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形成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单纯依赖讲授人文知识并不是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的有效方法[5]。而且,当前各高校在“传播人文知识”的实践中,大多传授的是古今中外较为经典的人文知识,这些知识虽然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可以说很多内容都是在中小学各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已经接触过的,现在再次学习无非是深化了一些而已,这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如果将地方文化资源纳入到人文素质教育中,则不仅仅提供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学习内容,便于完成“知识传授”,同时,由于地方文化近在咫尺且亲和力强,它还便于完成“环境熏陶”和“自身实践”两个关键环节,这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切实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次,从地方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特殊魅力来看,地方文化资源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沈学玕指出:地域文化是某一地区文化传承的载体和该地区历史文化的纽带,是一个地区文化生命基因的延续,是人文精神及活态文化的深刻印记,将持续而深远地影响着一方民众的精神世界。多姿多彩、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资源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身处地方高校的大学生们可以从地方文化中获得一种历史记忆,更能够从中获得感情体验和审美熏陶[6]。钟舟海等指出:地方文化资源具有独特性、稀缺性的特征并具备良好的亲和力,在地方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去发掘和利用[7]。熊荣元指出:地域文化能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置身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教育上的方便,故而是一种极具潜力和特色的优势教育资源[8]。相比于其他人文课程资源,地方文化课程亲切生动、具体可感,学生们可以因地制宜就近对地方文化进行观察、考察、调查、访问、体悟、思辨,可以在一种非常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获得人文体验,其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因此,通过在地方高校开展地域文化资源的教育、传承、培养、熏陶,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切实可行的途径。
三、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人文素质课程的现实依据
“地方文化进高校”是不是教育者的一厢情愿?受教育者是否对此产生共鸣与认同?为了以具体实践演绎将赣州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真实范本,我们开展了一次关于“地方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问卷调查”,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坚定了我们对于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人文素质课程的信心。
在调查中,我们拟定了20个不同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或是为了了解被调查对象对人文素质课程基本认识和态度;或是为了测试被调查对象对本地文化的掌握、认同程度;或是为了了解被调查对象对于开设富有本地地方文化特色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态度、愿望和诉求。调查人员分别在江西理工大学、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医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三本独立学院)四所驻赣州高校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为上述院校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97份,其中有效问卷968份(这里所谓的“有效问卷”是指完整作答的问卷,失去耐心没有全部作答的视为无效问卷),有效率达96.8%。
经过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地方高校“生源本地化”特征非常明显,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本省,其中的一半则直接来自本市,来自外省的生源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这是“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对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有着高度的认同,但对于提升的具体路径则还存在诸多迷惘和诉求。例如,对于“目前学校开设的人文类课程是否能满足你的需求”这一问题,有50%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类课程“开设太少”,另有17%的学生认为已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学时太少”,只有32%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3)分析表明,被调查对象对本地文化认同程度较高,愿意去接触和了解学校所在地的历史文化,但目前他们对本地文化的了解掌握程度却不高。例如,表示自己“虽不是客家人但认同客家文化”的64%的学生,加上本身“是客家人并热爱客家文化”的人,两项合计达到了85%,可见客家文化不愧为本地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吸引力。本地文化的另一张重要名片则是“红色文化”或“苏区精神”。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三观”,能够积极弘扬正能量,对于苏区精神并不排斥,他们了解并愿意传承苏区精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对本地风土人情的人文课程感兴趣,并且希望开设赣州旅游资源、苏区革命精神、赣州饮食文化、客家文化及历史、赣州民俗与人文等内容的课程。这一结果振奋人心,使我们有理由相信,赣南地方文化进校园有着坚实的群众基础,将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课堂切实可行。
四、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建议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增设介绍本地区风土人情的人文课程(如“人文赣州:客家文化与苏区精神”)持欢迎态度,但也存在观望、怀疑情绪,需要我们拿出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去赢得他们的支持。例如,针对“学校增设介绍本地区风土人情的人文课程,您是否愿意参加”这一问题,选择“兴趣浓厚”的仅占25.7%,选择“有点兴趣”的高达59.1%,说明持观望态度的占了绝大多数,有7%的人认为“无所谓,反正都是混学分”,另外还有8.2%的人觉得“没意思”。虽说反对者只是极少数,但却有将近70%的人持观望和无所谓态度,说明地方文化类课程如果要开,就一定要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足功课、务求实效。
首先,在教学定位上,重在塑造人文精神,而非传播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塑造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虽然开设地方文化选修课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在课程定位中同样要贯彻这一原则。以“人文赣州”为例,该课程不仅需要介绍赣南地区的乡土历史、区域地理、民风民俗、本地乡贤、特色文化等知识性的内容,更要着力弘扬其中的客家精神和苏区精神。其中,客家人的精神与性格主要是:爱国爱乡、勤朴好洁、吃苦耐劳、崇儒重道、尚文习武、热情好客、团结互助、奋发自强、开拓奋斗、性情豪爽等[9];苏区精神则主要包括: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10]。这些都是本地区留下的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弘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内容的讲解,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要牢记“人文精神的塑造”。例如在讲授客家人的节日习俗时,不仅要介绍习俗本身的主要内容,更要着力渲染客家地区人与人之间那种和睦友好、亲密交往的人伦关系,以及淳朴善良、乐观豁达的精神世界,让当前沉迷于虚拟世界,人际关系隔膜的大学生们受到一种感染和震撼。又如在学习苏区革命史时,历史大事件固然需要介绍,但如能将感人的革命故事呈现在学习者面前,他们对于苏区精神的理解一定会更加触动灵魂。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合理安排内容体系,并精心选取生动资料。虽然地方文化选修课往往缺乏现成的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取决于开课教师自己的兴趣偏好,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可以随心所欲。只要是一门课程,就应该有其合理的内容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效果。以贵州为例,贵州省在其普通高中地方课程“贵州自然与人文”中,参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标准,兼顾高中地方课程普适性原则,把多姿多彩的贵州文化按照“民族服饰”“民族建筑”“手工技艺”“节日文化”和“歌舞戏剧”等五种文化形态纳入地方课程范畴,这就较好地解决了课程内容体系的问题[11]。在我们开设的“人文赣州:客家文化与苏区精神”校级公共选修课中,本着“自成体系、生动有趣”的指导思想,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安排:(1)赣州的历史沿革与地理地貌;(2)赣州中心城区名胜介绍;(3)赣南十八县市风景名胜简介;(4)客家摇篮赣州(4集系列专题片);(5)客家文化介绍(主要是衣食住行、文化艺术以及客家人精神与性格等);(6)苏区革命简史;(7)苏区感人故事(如:苏区干部好作风、红土地上的望夫石);(8)蒋经国和他的新赣南运动。以上内容,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体系,有利于贯彻“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严肃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设计理念,避免了信息轰炸,防止了空洞说教,符合问卷调查中所体现的学生诉求的内容安排。
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既要注重采用多媒体手段,又不可忽视传统课堂的魅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声音和图像作为基本表意系统的视觉文化,已在人们的审美文化生活中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12]。电视电影、网络视频、电子屏幕等构成的影像世界,成为当前人们阅读和审美的主要形态,这是不争的事实。问卷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学生普遍偏向于多媒体教学,多数学生表示希望教学中多呈现一些图片和影音资料。因此,顺应时代变迁,适应受教育者的愿望诉求,更多地以形象化、视觉化的方式组织教学是必须的。但是,视觉审美并不能替代传统阅读,单纯播放图像和视频未必能使人文精神直达受教育者的灵魂。调查发现,对于课堂,超过半数的学生表示喜欢幽默、接地气的老师,有不少学生表示,听一个幽默的老师讲课远比观看影音资料有趣得多。可见,传统课堂教学的诸多元素依然有其魅力。幽默精彩的讲解、不容走神的提问、思维碰撞的讨论以及学生亲自上讲台的教学体验,都还是地方文化人文素质课堂的精彩亮点。
摘要:将鲜活生动的地方文化元素融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建设别具特色的人文素质校本课程,是新形势下更新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的有益尝试。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理论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当前地方文化元素融入人文素质课程的研究现状,探讨了赣州地方文化融入当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并对地方特色人文素质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教学定位上,重在塑造人文精神,而非传播人文知识;教学内容上,应合理安排内容体系,并精心选取生动资料;教学方法上,既要注重采用多媒体手段,又不可忽视传统课堂魅力。
关键词:赣南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刘芳.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和反思[J].高教探索,2012(5):110-112.
[2]陈永明.刍议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教育学刊,2014(S3):38-39,42.
[3]眭国荣.构建理工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J].江苏高教,2010(6):72-73.
[4]杨艳秋.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省思[J].教育探索,2013(7):36-39.
[5]孙志海.当前人文素质教育问题的实质和研究误区——兼论人文素质教育呼唤一种新的教育理论[J].江苏高教,2009(3):90-93.
[6]沈学玕.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南京地域文化资源的运用[J].教育评论,2013(5):120-122.
[7]钟舟海,钟育楠,王敬华.浅论地方文化资源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8(4):45-46.
[8]熊荣元.试析地方特色文化教育资源在高校“三生教育”中的特殊作用[J].文山学院学报,2010(3):86-90.
[9]吴永章.客家传统文化概说[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72-283.
[10]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11-05.
[11]王先华.贵州“千岛文化”的呈现形态与课程实施路径——基于贵州普通高中地方课程《贵州自然与人文》开设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4(7):222-226.
赣南地方高校 篇4
赣南红歌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 且在历史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然而在如今这个和平的年代, 人们仿佛认为对红歌的需要越来越少, 很多人认为目前社会已经度过那种战争期, 人们需要更多的是和平、欢快、相反之前的那种斗志昂扬及战争的气氛越来越少, 这就导致目前赣南红歌有着濒临灭绝的危险, 然而, 红歌仍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更是弘扬中国人民爱国情结的重要工具, 因此我们必须要将其重新发扬壮大。
一、赣南红色歌谣发展的背景及源流
赣南地区是中共中央的摇篮, 早在20世纪初期, 中共抗日战争的火种就在这里发芽, 赣南地区质朴的村民们为了欢迎红军战士, 将自己的民间歌谣谱与抗战口号结合, 谱写出很多优美的歌谣。这些歌谣既具有情感真挚、比兴铺陈、一气呵成等特点, 同时又不缺乏红军的英勇奋战的的性格。
红歌的创作主要源自广大劳动群众的社会需求及共产党领导的鼓励。为了倡导群众发扬红歌的创作, 1934年中共编制了一本名为《革命歌谣集》的书, 这部书中包含了大量的红色歌曲, 既有著名的山歌《哎呀来》, 也有至今仍深受人们喜爱的《十送红军》, 这本著作奠定了红歌的发展历程, 是红歌能够保留下来的重要原因。
尽管红歌的出现时间是在20世纪初, 但其实红歌的渊源却是非常久远的, 红歌源自与中国赣南地区的古代民谣和客家民歌, 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红歌产生之前, 赣南古代民谣及客家民歌主要内容是鼓励群众努力工作, 共创美好家园以及对封建社会的大胆讽刺, 而当红歌产生后, 才逐渐向承载腥风血雨的政治内涵一步步转化。
与红歌发展受到中共中央影响重大不同的是, 红歌的产生是革命根据地的人们自发创作出的, 民众们为了歌颂当时苏区共产党员的精神作风, 宣传革命工作, 而自发创作出的这些脍炙人口的段子, 因此它是是根据地军民的集体创造, 更是革命斗争的产物。
二、赣南红色歌谣的艺术特点
(一) 音调大都以中高音为主
赣南红歌的第一个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它的音调方面, 赣南红歌的音调与客家民歌相类似, 前面提及到, 赣南红歌源自于客家民歌, 因此它继承了客家民歌的音调关系, 以中高音为主。其音域在sol和re之间。红歌风格明快, 曲调节奏分明, 斗志昂扬, 人们听了无不为之所振奋。
(二) 节奏特点
红色歌谣的节奏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以16分音符为主, 节奏较自由, 不受太多的外界影响;第二个忒单表现在主体多以四乐句为主。
(三) 内容多以生活事件为主
在赣南红歌中, 红歌所描绘的内容多以生活事件为主, 在曲目中往往会穿插很多生活场景, 以互换性的词语来增加歌曲的亲近感, 让整首歌变得更加完整。红色歌谣是时代政治的产物, 它的萌生与发展始终处在党和红军战士的关注和引导下, 内容带着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其直接的目的是为了宣传群众起来革命, 扩大和支援红军, 建立、发展、巩固红色政权。
三、赣南红色歌谣在高校的传承与再生研究
高校作为青年人的集结地, 自然承担了传承红歌的重要场所, 这主要是因为红歌对于高校的青年人来说, 既是一个新鲜的事物, 但同时又是能够深深影响他们的事物, 因此下面我们分析如何在高校中弘扬中国传统赣南红歌文化。
(一) 高校应重视对学生爱国情结的培养
目前高校教育往往过分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 却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及爱国精神的培养, 很多大学生在升入大学之前, 有很强的爱国心, 然而到了大学后, 他们发现爱国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 在这种背景下, 他们将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流行歌曲、球赛、网络游戏等内容, 即使学校举办一些红歌大赛、欢度国庆节能节日, 他们也往往会觉得不管自己的事情, 因此要想在高校中弘扬红歌精神, 让红歌走入校园, 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开始做起, 当他们重新拾起以前那种对党、对祖国的热爱和激情时, 自然会发自肺腑的喜欢上红歌以及红歌精神。
(二) 学校应主动宣传一些红歌内容
当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爱国情节时,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学校应多主动的想学生推荐一些红歌, 让他们自觉不自觉的吸收并接纳这些红歌。所谓自觉接受, 是指学校领导应多安排一些红歌演唱赛或者课堂中多放些红歌的曲目, 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的去学习这些红歌;而不自觉的吸收, 则指的是学生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接受着红歌的熏陶, 比如学校可以再每天的广播中播放一些著名的红歌, 当他们每天都听这些红歌的时候, 自然就将其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 从而渐渐接受红歌。
(三) 音乐教师及民歌爱好者应多创作及摸索
拯救红歌仅考学生还是不行的, 在高校中, 教师所处的地位也不容忽视, 学校应该多鼓励教师探索及创作红歌作品, 让教师能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寻找出拯救红歌的道路。
四、总结
红色歌谣是苏区民众和红军战士在党的领导下, 为了同一目的, 即幸福、自由, 而创作出的英雄画卷。赣南客家民歌与红色歌谣传承中起到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教化民众、宣传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 促进了客家音乐文化功能的发展。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它在社会中所占的地位却越来越小, 为了让红歌不至于灭绝, 本文提出了从高校学生抓起来拯救红歌的观点, 认为高校要想拯救红歌, 必须从学生和教师入手, 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红歌能够长久不衰的走下去。
摘要:赣南是中国抗战时期的红色根据地, 在中国抗战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这里备战的同时, 为了鼓舞气势, 增强民族战斗力和凝结力, 红歌随之产生, 红歌质朴亲切、振奋人心、气度山河, 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红军战士勇往直前, 奋力杀敌, 中国才有了如今的和平时代。现如今, 如何保护这些红歌成为我国社会所关注的一个问题之一, 青年作为社会的接班人, 自然承担了保护红歌的重大责任。本文就赣南红色歌谣在高校的传承与再生做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赣南红歌,高校,传承与再生
参考文献
[1]陈丽.中央苏区红色歌谣兴起缘由探析[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04)
赣南地方高校 篇5
关键词:地方院校,随书光盘,网络化管理
馆藏文献是高等院校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服务的物质基础。特别是,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 图书资料的表现形式已从简约单一的形式向复合多样的形式转变, 大部分图书资料在出版纸质印刷品时, 会在书中附带相应的学习用光盘。随书光盘的作用很大, 它不仅拥有大量的信息, 而且便于检索, 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这就使读者在阅读文献资料过程中, 通过使用随书光盘, 不仅大大提高了读书的效率, 而且还有助于理解和把握所读资料的内容。因此, 怎样加强对随书光盘的管理, 使之做到物尽其用, 发挥最大效用, 是地方院校图书馆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笔者工作所在的赣南师范学院为例, 对地方师范院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略作探讨。
一、我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管理和利用现状
赣南师范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58年6月, 随着学校各专业的不断增加和拓展, 该馆已形成了学科专业设置和办学规模相适应, 印刷型文献与数字化文献、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互为补充, 突出师范教育特点的藏书体系。至2010年12月, 图书馆和各教学学院资料室藏书为175万余册, 其中中文图书171万余册, 外文图书4万余册;另有期刊合订本8万余册, 电子图书57万种, 订阅中外文期刊2200余种。随着馆藏图书资料的大量增加, 随书附带的电子光盘也大大增加, 尤其是在计算机类书籍和外语类图书中, 随书光盘的数量更是迅猛增加。据初步统计, 我校馆藏图书的随书光盘附带率已达到5%~20%。对于这些数量巨大的光盘资料, 目前我校在使用和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收藏但轻视有效使用
由于随书光盘能够具有信息量大、使用方便且携带方便的特点, 深受读者喜欢, 但在图书馆的实际工作中, 读者对随书光盘的阅读要求却往往得不到满足。以笔者自己在图书馆的亲身工作体验为例, 读者对随书光盘的借阅要求很大, 但这种要求往往都很难得到解决。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一是随书光盘在借阅过程中, 被刮伤、损坏, 所以后来的读者即使看到电脑查书系统中标有“有随书光盘”的标志, 但也无法借到光盘;二是我们图书馆虽然制订了随书光盘的借阅制度, 但由于随书光盘极易刮伤、损坏, 而工作人员在还书验收过程中, 很难把握光盘的损坏程度, 以致他们大都不愿意把光盘借出, 而是以光盘已损坏、或被借阅出去的理由搪塞过去;三是在借阅过程中, 由于老师与学生的借阅时间长度相差很大, 一些教师在借走随书光盘之后, 迟迟不肯还馆, 致使其他学生无法借到光盘, 这样就使随书光盘的利用率大大降低。
2、图书和光盘分离式管理
我校图书馆对书籍和随书光盘的管理模式大致是这样的:首先, 学院图书馆在购得书籍和光盘后, 两者一同由编目部进行图书分类编目, 在这一过程中, 随书光盘连同图书编在相同的编目分类号和索取号。其次, 图书和光盘在编目室编好后, 就把它们送到流通部。流通部在接到图书和光盘后, 却进行书盘分离式管理, 也就是把随书光盘从图书中抽出, 将图书排放在书库中的书架上, 而把随书光盘集中起来存放在另外的地方。他们这样做也有其充足的理由, 也就是随书光盘盘片易沾灰尘、不耐挤压、容易磁化、划伤, 如果随同书籍排放, 很容易在抽取、整理时挤压坏, 不如集中保管, 以延长光盘寿命。尽管这种分离式管理有一定的理由, 但这种做法无疑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查找程序, 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 所以致使他们在借阅过程中, 为了减少麻烦, 干脆以光盘已损坏来搪塞其责。
3、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目前, 我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以教师家属随调的形式进馆工作的, 他们缺乏相应的图书管理知识和能力, 加上随书光盘本身所具有的易损坏、寿命短的特点, 更使他们对光盘的管理过度小心。宁愿把它束之高阁, 任其资源大量浪费, 也不愿将光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 实现光盘的效益最大化。这种行径显然与现代图书馆所倡导的“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相违背, 且与随书光盘的促进文献内容的理解和学校的本来目的相违背。加上大多数电子书籍的随书光盘的时效性很强, 如果任由收藏不用, 无疑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二、图书馆随书光盘进行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图书馆随书光盘进行网络化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 实行网络化的资源管理, 可以增强对随书光盘的保护。在传统管理模式下, 由于随书光盘本身的特点, 这种数据资源的丢失、损坏是难免的。如果实现网络化管理后, 光盘上的数据就可以以网络资源的形式进行使用, 而原有数据则仍可在光盘上的储备。这种数据的使用和储备分离式管理, 既避免了资源的损坏, 又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可谓一举两得。
其次, 网络化管理也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也节省了图书馆的存储空间。随书光盘资源实现网络化管理后, 原来那种理架、倒架、借出、验收等人力工作就大大减免了。, 不需要像图书一样经过人工借阅, 省时省力。并且, 实现网络化管理后, 光盘数据存储到了网络上, 同一本书籍的若干份随书光盘只要保留一到了、二份光盘就可以了, 这样就大大节省了图书馆的储存空间。
再次, 也方便了读者的借阅, 提高了随书光盘的使用效率。读书愿意使用随书光盘,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光盘在检索和阅读时十分方便。如果随书光盘实现网络化管理后, 就可以满足读者的这些愿望。并且, 我们在做网络化数据时, 还可以提供了更多的检索途径, 并实现同一数据在同一时间内多人共享, 这就极大方便了读者使用, 大大提高了随书光盘的使用率。
最后, 网络化管理也有利于满足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态势。近若干年来, 地方高校获得了高速发展, 尤其是师范类院校, 因为其就业情况良好, 所以发展更是迅速, 这就要求图书馆也必须随之发展, 这样才能满足学校规模的发扩大。从我们赣南师范学院的情况来看, 由于扩招, 我们建立了章贡校区、黄金校区和白塔校区共三个校区, 所以也在这三个校区分别建立了图书馆。由于多馆区的建立, 使图书馆的建设经费大为增加。而如果能使藏书资源实现网络共享, 则可大大节省建设经费。
2、图书馆随书光盘进行网络化管理的可行性
要将随书光盘在图书馆进行网络化建设, 还需要相关的技术支持。目前, 随书光盘的操作系统, 和图书馆网络管理系统的出现, 都为随书光盘进行网络化建设, 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
一方面, 随书光盘一般都提供了较好的光盘进行检索、在线浏览、在线操作、部分下载、全盘下载等功能, 可以比较好地进行网络化使用。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随书光盘的操作系统还提供了很好的网络连接接口, 可以十分方便建立网络化管理模式。目前, 功能比较齐全, 用户较多, 评价较好的随书光盘开发系统有:由南京优康科技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优康图书馆非纸质资源检索系统 (NRMIS) 、由江苏汇文软件有限公司研发的“非纸质资源管理系统”、由北京畅想之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畅想之星非书资源管理平台”、由杭州麦达公司研发的“博文随书光盘发布系统 (Metadata ISO) ”、由北京清大新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非书资料管理系统 (Gcs FS) ”、由美国Sirsi公司研发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 (Hyperion) ”、深图朗思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 (ILAS) ”等。
另一方面, 现有的网络管理技术比较成熟, 它通过把随书光盘的数据进行压缩后, 上传到网络上, 读者再通过服务器的联网服务, 实现上机查询、下载信息。无论是拨号还是专线, 只要网络通畅, 读者下载不受地域的限制。目前我国大学图书馆常用的网络管理模式,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建立在光盘塔和光盘库的基础上实现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光盘塔”出现时间最早, 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它的优点是读者在检索阅读时十分方便, 但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是成本高昂, 且读写速度慢。“光盘库”则是在“光盘塔”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它存储和读取数据的速度快, 操作十分方便, 维护也比较简单, 且能允许多用户同时使用。“网络镜像光盘服务器”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 与“光盘库”相比较, 它的存储容量更大, 读取速度更快, 允许同时在线访问人的数量更大。
(2) Web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以ASP技术、Access数据库、OPAC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 其中Web服务器是最重要的一个核心部分。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 只要在书籍查询主页上做好“随书光盘”的链接, 就可以读取所存储的光盘数据。这种模式操作简单方便, 适合大多数地方高校图书馆的推广使用。
(3) 基于FTP的网络管理模式。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 的英文简称, 而中文简称为“文传协议”。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在这种模式下, 只需给读者一个单独的IP, 读者就能在网络上读取到到随书光盘的数据库。
三、在图书馆随书光盘进行网络化管理建设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图书馆随书光盘进行网络化管理建设中, 需要注意的以下几点情况:
1、充分使用现有的软件资源。
由于地方院校在图书馆的经费、人员、财力、技术等方面的条件十分有限, 单独自主开发随书光盘的网络管理系统不太可能。所以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软件资源, 尽量选用能与现有的图书管理系统无缝连接的网络管理软件。
2、合理使用光盘资源, 避免侵权。
随书光盘在使用方面也存在知识产权和版权保护的问题。图书馆对随书光盘资源进行网络化管理时, 虽然大大扩大了阅读量, 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方面, 但如果没有进行很好的技术处理, 很容易出现资源随意下载的情况, 这样就极易出现侵犯知识产权和出版权的问题, 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了解版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防止资源过度泛滥使用。
3、注意提高馆员自身业务能力。
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是一种新兴技术, 它的正确使用和大力推广, 还有赖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本身业务能力的提高。只有馆员具备了相应的专业知识, 和网络技术, 才能帮助解决读者, 尤其是新生读者的所遇到的问题, 同时, 网络资源也随时面临着病毒的侵扰,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还需具备相应的网络资源维护技术,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推广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管理, 实现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周爱民.高校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实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257.
[2]吴慰慈.图书馆学新探[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7:248-249.
[3]徐忻.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网络化网络化管理利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9 (8) .
[4]何继红.随书光盘馆际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 2007 (11) .
[5]林敏, 王庭熙.也谈随书光盘的处理[J].图书馆杂志, 2005 (7) .
[6]周晓兰.利用FTP实现随书光盘的管理[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5 (6) .
[7]张莉.书刊附盘管理和利用技术新探[J].图书馆杂志, 2005 (5) .
[8]杨华.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05 (4) .
【赣南地方高校】推荐阅读:
赣南脐橙08-01
赣南采茶09-03
赣南采茶舞蹈12-21
赣南医学院06-13
江西赣南采茶戏07-26
赣南脐橙电子商务12-06
赣南客家舞狮文化解读论文10-17
赣南脐橙网络营销方案11-18
赣南医学院奖学金名单08-28
乘“世界橙乡”之风,促赣南苏区发展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