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高校

2024-07-16

新建地方高校(共12篇)

新建地方高校 篇1

0前言

据统计, 全国共有高校2286所, 其中仅有107所为教育部主管, 其余2179所均为地方高校。 (1)

新建本科地方高校, 一般是由地方人民政府主管的高等院校, 大多是由多家院校合并而成。这类院校虽然在专业设置上颇为全面, 但整体的学科水平和教学程度还不高。而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 就更加存在“小、散、弱、全”等现象。 (2)

西安文理学院就是一所新建本科地方高校。西安文理学院成立于2003年, 是由原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先后合并而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现出版三种刊物。《唐都学刊》、《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唐都学刊》就是这样一个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本文以《唐都学刊》为例, 分析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的载文情况及栏目设置, 为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思考。

《唐都学刊》创刊于1985年, 是由西安市教育局主管, 西安文理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 现为双月刊, 每期128页, 单月25日出版。

《唐都学刊》创刊30周年来, 刊发了一系列弘扬主旋律, 贴近时代脉搏, 彰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力作, 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许多有分量的文章还引起了全世界的学术争鸣, 为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据统计, 我国目前有期刊9000余种, 其中高校学报2000余种。高校学报不同于其他期刊, 它是依附于高校而存在。高校学报是展示高校学术阵容、学术水平与人文气息的窗口, 也是塑造高校形象, 打造高校品牌的重要传播媒介。 (4) 尤其是建设好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 更是宣传学校、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的学报界, 如何摆脱“千刊一面”的普通局面, 为《唐都学刊》打造一片独立的竞争空间, 就必须将《唐都学刊》办出自己的特色。 (5)

近几年, 各学报都在讨论特色。教育部也在鼓励学报要办出特色。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在2002年就提出“办学报不能只是一个模式, 要有自己的特色”。 (6)

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 作为一种传统的纸质媒介, 重心自然在其文章内容与学术质量上, 不可能突破这个核心概念, 否则就偏离了学报的主题。因此, 我们只能从期刊的栏目设置、版面编排、封面设计等等方面来突出特色。

本文就以《唐都学刊》为例, 从《唐都学刊》的栏目设置上, 讨论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栏目的特色与创新, 为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借鉴。

1 栏目设置现状

2004年, 教育部即印发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 (7) 教育部一直试图用“名栏建设”为手段, 让高校学报突破传统的“全、散、小、弱”的办刊模式, 办出自己的特色。 (8)

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创办一般受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大多有三种途径: (1) 依托地域文化而设; (2) 依托优势学科而设; (3) 依托文化名人而设。

1.1 依托地域文化而设

《台州学院学报》的“天台山文化”;《襄樊学院学报》的“三国历史文化研究”;《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的“陇右文化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的“越文化研究”;《商丘师范学院学报》的“春秋战国文化研究”;《嘉应学院学报》的“客家学研究”;《黄山学院学报》的“徽州文化研究”;《邯郸学院学报》的“赵文化研究”;《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的“鄂东文史”;《聊城大学学报》的“运河文化研究”;《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的“地方文化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的“渝西文化研究”等。

1.2 依托优势学科而设

《钦州学院学报》的“中国·东盟研究”;《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的“国学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的“徽学研究”;《大理学院学报》的“南诏·大理历史文化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的“三苏研究”;《枣庄学院学报》的“墨学研究”;《康定民族师专学报》的“藏学·康巴学”;《池州学院学报》的“九华山佛文化研究”;《淮南师范学院学报》的“《淮南子》研究”;《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的“三皇五帝研究与讨论”等。

1.3 依托文化名人而设

《柳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的“柳宗元研究”;《丽水学院学报》的“刘基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的“周恩来研究”;《嘉兴学院学报》的“嘉兴名人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的“陈独秀研究”;《钦州学院学报》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商洛学院学报》的“贾平凹暨商洛文化研究”;《惠州学院学报》的“苏轼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的“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等。 (9) (10)

2《唐都学刊》栏目设置及载文统计

本文首先运用文献计量统计学的方法, 对《唐都学刊》2008年至2014年共六年的期刊载文量进行统计 (表1) 。然后对栏目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其六年内特色栏目的设置、出发点、创新、栏目主持、载文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讨论。对《唐都学刊》下一步的特色栏目建设提供思考。

《唐都学刊》2008年-2014年共出版刊物42期。刊发文章1150篇 (其中未包括“学人风采”、“艺术简历”、“会议剪影”、“书法作品展览”、“编辑部介绍”、“征稿启事”、“科研动态”、“科研简介”、“获奖一览”等栏目) 。

《唐都学刊》在30年的发展过程中, 始终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和出版原则。把握正确的政治大方向, 把质量和特色作为期刊的命脉。从地域文化到学科优势, 再到西部名家,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从传统历史到现代人文, 创设了多个优秀栏目。如:汉唐研究栏目;伦理学研究栏目;历史文化研究栏目;文学艺术研究栏目;关学研究;西部可持续发展研究;陈忠实与《白鹿原》研究;哲学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博士论坛;学术争鸣;东亚汉学研究;编辑出版研究;西部文学研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研究;关中五千年;语言文学等栏目。表2统计了《唐都学刊》2008年-2014年诸多栏目的载文量情况。

由表2可以看出, 《唐都学刊》一直以来常设的连续性栏目有“汉唐研究”、“伦理学研究”、“历史文化研究”、“文学艺术研究”、“博士论坛”、“哲学研究”等栏目, 有些栏目为随机性栏目:“关中五千年”、“西部可持续发展研究”、“编辑出版研究”、“影视文化研究”等栏目。有些刊发的文章, 之前一直归在大类里, 没有分设更加细致的栏目, 后来才设置了相关的栏目, 如“关学研究”栏目, “陈忠实与《白鹿原》研究”栏目。“陈忠实与《白鹿原》研究”栏目, 是2011年由原主编陈正奇教授与陈忠实先后经过联系商榷后设置的栏目。

“伦理学研究”栏目创栏于2004年, 栏目设置的宗旨是关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重大伦理问题。原来由本刊副主编王银娥编审主持。2014年, 《唐都学刊》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教授担任栏目主持。特聘栏目主持人也是扩大特色栏目, 提高学术质量, 吸引更多优质稿件的途径之一。邀请该学术领域知名的专家担当栏目主持, 是特色栏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如《滨州学院学报》“孙子研究”栏目, 就聘请了中国孙子研究的权威人物:赵海军博士担任栏目主持。“伦理学研究”栏目设置10年来, 已刊发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有不少优秀文章被各大机构全文转载或摘录, 尤其是聘请特约主持人后, 更是扩大了栏目的社会影响力, 吸引了一大批相关的专家学者纷纷赐稿。

“汉唐研究”栏目创栏于1991年, 是《唐都学刊》最具特色的品牌栏目, 集中刊发汉、唐历史的学术文章, 在海内外有着强烈的反响。曾刊发国外学者池田英雄 (日本) 、狩野直喜 (日本) 、竹本晃 (日本) 、金庆浩 (韩国) 、诸海星 (韩国) , 国内专家王双怀、黄留珠、朱士光、霍松林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文章, 学术成果颇丰。

为了促进学术交流, 吸引更多的专家对某一共同关注的社会学术问题进行探讨, 百家争鸣并约稿, “学术争鸣”栏目应运而生。曾经在2009年二期上刊发的刘九生先生的文章《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兵马俑”证谬》一文, 一经刊登, 就引起了全世界的讨论热潮, 利用该栏目, 后续又跟踪发表了王学理先生的《秦俑是“兵”还是“郎”?——一个貌似学术性的常识问题》以及刘九生先生的《“兵马俑”证谬后叙——兼驳刘庆柱》, 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对历史文化进行探讨。既是对学术问题的研究, 又能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实现了栏目设置的意义和基本目的。

2011年就有关于“关学研究”的相关论文在《唐都学刊》发表, 但当时没有设置专门的关学研究栏目, 当时这类的论文是归属在“历史文化研究”栏目内。 (2009年第3期, 林乐昌“张载礼学三论”;2011年第2期, 周斌“论张载哲学中的尊天思想”) 。“关学研究”栏目是《唐都学刊》2013年第1期新设置的栏目, 由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乐昌教授和陕西关学与实学研究会会长、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刘学智教授主持。关学是宋代以降关中地域思想文化中最为璀璨的奇葩, 也是全国乃至世界性影响的地域性学术流派之一, 身居关中书院的《唐都学刊》开辟“关学研究”栏目, 为关学研究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 期望以此举推动关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通过约稿、征稿等方式, 此栏目也越来越成熟。

*表示第二作者

近年来,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研究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它是当代西方具有深远影响的哲学文化思潮。它是对现代化的反思,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提出, 其核心理论在于否定和批判现代性, 所以起初也被称为否定性后现代主义。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开始在美国流行,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小约翰·科布和大卫·格里芬等, 他们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出发, 通过对现代性的质疑和对否定性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提出了一套兼具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新的哲学思想体系。其中后现代整体有机论和后现代生态文明观以及后现代创造观者三大理论为核心支柱。这一学术理论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教育、艺术等多个领域。建设后现代主义对于唤醒世人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避免重蹈西方现代化的覆辙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唐都学刊》与时俱进, 紧跟学术前缘领域的研究, 与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性后现代研究中心合作, 从2013年第3期开始, 开设“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研究”栏目, 已陆续刊登了多篇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国外学者10篇, 有美国中美后现代研究院大卫·格里芬, 美国中美后现代研究院小约翰B·柯布, 美国中美后现代研究院约翰·H·布坎南, 美国中美后现代研究院克里福·柯布, 美国波士顿大学玛丽·伊丽莎白·莫尔、美国汉瑞克斯大学的杰伊·迈克丹尼尔、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扬·恩伯茨、保加利亚科学院、美国门多西诺学院的克里斯托弗·琼斯等多所大学的专家纷纷赐稿。

3 核心作者群

要想期刊及栏目能够持续、稳定的创办下去,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刊物自己的核心作者群。有了这些专家学者的支持, 期刊的命运才能长久。比如, 我们上面提到了学术争鸣, 没有刘九生先生及王学理先生的大力支持, 栏目也不可能延续。本文统计了2008年-2014年《唐都学刊》各大特色栏目的核心作者群 (见表3) , 以感谢这些专家多年来对《唐都学刊》的大力支持。

4 总结

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作为传递科研动态, 服务学科建设, 培养科研人才, 创新学术成果, 促进学术交流的平台, 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要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 就要不断努力, 开拓进取,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关注学术动态和前缘领域的研究, 在办好自己原有特色栏目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 依托地域文化的特点, 依托优势学科的建设, 依托历史文化名人的优势, 创办特色栏目, 利用特色栏目建设, 进行选题策划, 特邀栏目主持人, 培养作者队伍, 主动约稿, 为专家学者搭建“唱戏”的平台, 也让学报成为新建本科地方高校的窗口。最终还能够为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服务, 并以此得到地方政府和学校更大力度的支持, 相辅相成, 共同发展。

摘要: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是新建本科地方高校的学术窗口, 建设好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 是宣传学校、提升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的学报界, 要摆脱“千刊一面”的普通局面, 办出学报自己的特色。以《唐都学刊》为例, 从《唐都学刊》的栏目设置上, 讨论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栏目的特色与创新, 为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下一步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建本科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唐都学刊

新建地方高校 篇2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十五”计划提出,到,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有关统计数字表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8%,在校生数为623.09万人,经过4年超常规的发展,到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15%,在校生已达1600万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我国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已超过170所,占普通本科高校的24%,且仍呈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将撑起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半壁江山。同时,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体制、经费投入、办学层次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处区域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程度也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者,从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实力出发,发挥自身的优势,大胆创新办学模式。盲目“克隆”重点大学、综合大学的办学特色,只会导致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的趋同化和无个性化,从而失去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竞争的基础,更无法奢谈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建地方高校 篇3

关键词:一卡通 网络化 数字化 数据分析

0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自己的校园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校园一卡通是指基于校园网,采用成熟先进的非接触式IC卡实现数据采集而建成的校园个人数据应用平台【1】,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凡是涉及到现金、票券或者需要对身份进行识别的场合,都用一张卡片来替代,实现“一卡在手,走遍校园”【2】。

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尤其是新成立的地方高校,由于资金的缺乏,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还做的不是很好,有些学校虽然已经基本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校园,运用了很多系统代替传统的办公模式,但很难将这些系统里面的数据统一,如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现在使用的系统有OA系统、邮件系统、教务系统、财务查询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水电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食堂消费系统、资助管理系统,迎新离校系统等,而这些系统之间是相互不衔接、数据不共享的,难以实现系统间的联动,多个系统的管理操作极其繁琐,给管理人员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在学校数据安全、学校权限管理、系统应用等方面带来了管理风险。

目前,了解其它高校一卡通建设模式,多种多样的,有学校自己出经费进行建设的,有与通信运营商合作的,也有与银行合作的。综合以上3种方式的优劣势分析,新建地方高校如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由于资金缺乏,比较适合采用后面两种方式,但不管是哪一种合作模式,基本上都是基于学校校园网络进行建设的。

1 一卡通系统的设计

一卡通系统是采用B/S结构在一卡通管理中心放置服务器,统一管理数据库,对一卡通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备份管理、管理中心通过TCP/IP网络与各子系统相连,采集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及相关数据,实现将OA系统、教务系统、图书管理系统、食堂消费系统等数据整合,从数据中心、统一身份认证、到统一门户平台等系统进行无缝衔接,实现数字化校园统一门户单点登录、数据整合、数据挖掘等功能。要求在学校范围内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能够实现身份识别一卡通,消费服务一卡通,金融服务一卡通,信息服务一卡通,自助服务一卡通。

1.1 网络结构

大多数高校建设一卡通系统都是基于校园网络进行建设的,整个系统采用星型和总线型网络拓扑结构,以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为例,如图1所示。

1.2卡片设计

一般普通高校一卡通的卡片设计方式有3种方式,第一种是金融IC卡和校园一卡通融合,校园卡设备通过银行卡检测中心PBOC检测认证,完全支持银行卡电子现金钱包消费和行业应用钱包消费,这种卡片支持银行金融IC卡刷卡消费,具有普通银行卡的功能,利用校园内各处的自助充值设备(如圈存机),可以自助完成银行帐户中的金额转存入电子钱包的过程,既能实现身份识别,也能实现消费服务的功能,成功的案例有江南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

第二种是通过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合作,兼容三大运营商提供的手机支付标准和卡片,用户不需要专门带卡,只需要带自己的手机即可走遍校园,如中国移动的卡片设计方式有SIM-PASS卡、全卡及NFC-SWP卡,当然,各种卡片有自己的优劣势,成功案例如贵阳职业技术学院、贵州旅游学校、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这种建设方式如果要实现圈存功能,也需要和银行合作;

第三种是使用普通的IC卡,制作卡的時候将使用者的信息写入卡里面即可,这种卡片简单方便。

2一卡通系统的数据应用分析

在校园一卡通标准数据库基础上,建立数据仓库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OLAP(联机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3】,如可以通过学生一个月或者一个学期的消费记录分析该学生的消费状况,为每一年贫困生的评定提供一个参考依据;可以通过学生考勤记录、学费欠费记录、在图书馆借书逾期罚款记录等分析该学生的诚信相关问题,为学校建立学生诚信档案提供参考;可以根据学生在体育俱乐部活动的记录分析有哪些学生、有多少学生热爱体育运动,便于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可以分析学生食堂消费记录分析有哪些区域的食物是学生酷爱的,可以为食堂准备食材提供一个参考,避免浪费;可以根据学生在机房或者在寝室上网的时间来分析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对于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学校采取一些帮助措施;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对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有重大意义。

3结束语

一卡通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进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一个好的一卡通系统的建设,对于促进教育的标准化,构建起优良的数字空间,实现资源共享有很大的帮助,是为数字化校园提供信息采集的基础工程,涉及到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全面的采集各类数据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4】,但在使用一卡通系统的过程中,由于涉及到整个学校的方方面面,尤其需要重视系统的备份与数据安全工作,保证各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郭红芳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1.7

[2]吴铭心 大学校园一卡通的研究与实现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1.6

[3]王娟琳 校园一卡通系统的数据分析与信息标准化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09

新建地方高校 篇4

关键词:新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瓶颈,路径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规模的不断扩大, 以及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 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次新的历史性机遇, 这同时也给高等学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各个高校都在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适应着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趋势。如何在社会发展中能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是每一所高校都在努力做的一项课题。而作为地方高校, 其显著的特点就是依托地方经济的发展, 承担着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的重要职责。特别是新建的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更应该紧紧地围绕着地方经济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 新建的地方高校却因为种种原因, 在发展地方特色即办学特色时, 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这显然已经成为新建地方高校发展的瓶颈。

一、新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的瓶颈

(一) 新建地方高校办学时间短, 经验不足

所谓新建的地方高校, 就是指建校不足20年甚至不足10年地方高校基本上没有办学历史, 也就很难有什么办学经验。所有的基础建设都是靠学习别人的经验来建设的, 也有的是靠一些理论来指导的, 一定程度上缺乏科学性, 也就很难一下子知道办学特色到底是什么。因此作为地方新建的本科院校要想发展自己的办学特色, 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摸索和探索。

(二) 新建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往往不尽合理, 有待进一步加强

新建的地方高校, 在建校之初确定学科专业时往往是“身不由己”, 一方面是由于刚建, 无法确定哪些专业是学校特色甚至是地方的特色, 就会在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情况下, 盲目增设专业, 简单地将此作为学科建设上的“新”[1], 于是仓促开设一些专业和课程, 却不能为地方服务, 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就更别提拥有学校的办学特色了。另一方面, 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也有一定的规定, 这就让地方高校很难科学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三) 新建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提供的应用型人才的质量以及层次有待提升

新建的地方高校, 在一定程度上师资队伍建设, 以及相应的教学实践实训相对比较薄弱, 再加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地方经济社会需求, 特别是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以及需求层次也会越来越高, 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急需高层次的IT人才, 但是我们学校目前还只是在培养初级的技术人员, 该类型的毕业生也就很难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 新建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为一所新建的地方高校, 加强与与地方企业的合作, 是其立足的基础。然而地方高校由于建设的时间比较短, 很多理论还无法很好地在实践中得到印证, 而且, 很多企业对学校的了解也很少, 通常他们寻求的合作的高校都拥有雄厚的实验支撑或者拥有一批高层次的人才, 因此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实际办学中, 很难有企业愿意与之进行校企合作, 这也就制约了新建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发展。

二、新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有效途径

可以说,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和自身的规律, 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地方, 就必须遵循人的规律进行办学。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其办学特色可以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学科专业、课程设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 而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则应该主要体现在应根据地方或区域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点与特定的地方文化资源, 科学规划学科建设, 确定专业方向;培养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技术以及智力优势, 使得所培养人才在某些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优于其他院校人才, 进而形成自身的特色或品牌。据此, 新建的地方高校的发展要坚定特色发展的战略目标, 从自身实际出发, 紧紧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结合地域优势, 挖掘自身潜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各自的层次类型中形成比较优势, 办出自己的特色。

(一) 新建地方高校应该依托地方产业优势, 科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地方高校应找到本校的立足点和生存发展空间, 科学准确地定位办学特色, 进而确立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创建办学特色的前提。一般情况下, 地方高校所处的城市拥有其本身发展的固式。因此作为新建的地方高校应该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中所需的人才, 科学地确定本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求, 即根据自身所处城市的地理环境、人文特色以及产业结构来合理地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如笔者所在的城市, 园林是其特色, 我们就可以加大园林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偏重该方面的教育, 适时为学生提供根据地方特色的产业的技能实习以及实训, 培养地方实用的高级的应用型人才, 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 新建地方高校应该依托地方文化优势, 科学确立办学理念

创新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地方高校努力发展的目标。可以说, 有了科学的办学理念, 高校才能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优势, 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新建的地方高校应该根据“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的理念[2], 根据本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条件以及民俗风情习惯, 挖掘其地域文化的特点, 用一种文化内涵以及一种地方特点的人文精神来塑造学校的文化气息和底蕴。如笔者所处的学校在楚霸王的故乡, 因此当地西楚文化盛行, 所以我们就可以依托西楚文化来研究发展学校的特色。这样就很容易将学校融于地方文化建设的整体中。从而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上有所发展, 形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办学理念。

(三) 新建地方高校应该依托地方项目优势,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的本职。新建地方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己与地方政府及社会各界天然的“亲情”关系[3], 更加主动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同时也可以通过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 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如笔者所在学校就与当地的企业共建各类“虚拟班”, 加强与地方合作。同时新建地方高校还应高度重视应用研究, 牢固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理念, 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重大现实问题, 与地方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进行全面深度合作, 以争取科研项目为抓手, 力争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形成品牌。

参考文献

[1]李晟.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0) .

[2]俞海洛.依托地方文化走出地方高校特色发展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09) .

新建地方高校 篇5

从“网大”的排名来看,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排名都是在300名之后,综合得分是8分左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手大都是由师专和教育学院以及当地的中专学校合并而成的,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上,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太少,培养的人才从规模和质量上还很难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科研和直接服务社会方面,这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地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基本不具备,社会认同度比较差,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模式不明确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从建校之初就要把办学模式的创新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在当前高教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主要由地方财政支持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创新办学模式,才能实现非均衡跨越式发展,从而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在高等教育大家族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新建地方高校 篇6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服务能力;学科建设;专业建设

学科与专业建设是大学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载体。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缺一不可。其关键是如何寻找一条与研究型大学不同的路径。这是实现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的根本问题。本文拟以福建工程学院升本以来的发展实践为例,阐明通过切实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并自觉地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之中,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对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认识

如何认识学科与专业建设,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出现的大批新建本科高校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人才培养分类是其根本特征。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应是满足区域产业发展的一线技术人才、工程人才及管理与服务行业人才,这类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核心是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具体工作的能力,形象地说就是在产品生产、工程实施、管理组织与服务实现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能力。以“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特征来标志应用技术人才,可以较清楚地区分与研究型大学以知识发现来解决重大技术问题或人类关切重大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人才培养的重大差别,也可以较清楚地区分与高职院校以技能训练为主的人才培养的重大差别。应用技术人才需求的产生应是源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的结果,而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然而,中国高等教育扩张主要是基于政治与文化的需求而非经济的自然需求,高等教育结构是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结构的“扩充版”,没能建立起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多样化高等学校[1]。当前,我国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研究与讨论常常忽略了其经济发展前提和根本特征。因此,清晰界定应用技术人才的根本特征极为重要,这是讨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逻辑前提。

依据上述前提,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以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对员工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能力的要求为标准,而不是以学术水平为标准。但不能因此说,学术水平不重要,而是强调学术水平要服务并服从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社会实际检验。或者说,学术水平是重要支撑与基础,而不是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就可以清楚地说: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努力提高学科建设对专业建设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必须重点加强专业建设,紧紧围绕“具体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而不是“普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组织并实施科学的教育教学过程。非常重要的是,这种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一是要动态地根据区域产业发展技术水平来确定,核心是要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来具体分析;二是要动态地根据学校具体专业建设基础与培养能力来确定,重点是要考虑本校基础与内部不同专业建设的不同状态来具体分析。由此,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不可能有统一模式,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特色性。从另一个视角看,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必须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在专业建设中要有清晰的增强学科建设引领与支撑作用的方向、队伍与平台,而在学科建设中要有清晰的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指向、着力点与立足点。

二、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加强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基本路径在于不断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提高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的中心工作。这一中心工作完成得如何?就集中体现在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的能力。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是目的,提升服务能力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与基本载体,而后者能力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前者目的的实现。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往往就是后者能力不强所致。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要有高度的自觉,要坚持人才培养与科研、技术服务的统一,使后者紧紧围绕前者来展开,并使后者真正融入前者。

但是,现实中往往多数地方新建本科高校难以有效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除了自身基础与能力所限外,常常是感到无从着手、无处着手。通过对部分较为成功破解这一难题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发展历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类院校提升科研与技术服务能力有以下共同特点:

一是确立正确的科研与技术服务观念。新建本科高校要自觉地摆脱“985工程”、“211工程”建设高校的科研模式,就是建立不依赖高水平实验室与博士群体的科研与技术服务机制,而是根据实际把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立足于在企业生产、管理与服务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是适应区域产业发展不断增强的对技术进步的要求,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原则,主动寻求区域内具有一定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进行产学合作,共同选择并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通过技术积累带动学术积淀,提升项目水平,形成平台,不断增强解决企业关键技术或产业共性技术的能力。

二是强化专业布局的学科特色与交叉。现代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知识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新建本科高校的专业建设迫切需要有学科视野。新建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共性问题是专业散与能力弱,因此,在发展进程中应当强化专业之间的学科关联性,力求形成围绕区域内某一支柱产业与重点行业的专业集群布局,从而形成大学科布局[2],产生集成优势,增强对共性技术或关键技术以及重大问题的解决能力。由于大学必须有一定的学科生态,因此,新建本科高校在坚定不移地强化主干与骨干学科的同时,还要努力推进学科交叉,培养更加符合现实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增强对现代工程日益大型化及产业、行业问题日益复杂化的服务能力。endprint

三是不断提升服务项目与平台的承载能力。新建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的根本就在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水平与平台层次。实际上,不仅科研与技术能力需要项目与平台,真正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同样需要项目与平台,否则就落不到实处。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要有强烈的项目与平台意识。对于项目,要力求真,是企业生产与管理过程中的真技术难题,不惧小,以小显效,积小为大;对于平台,要力求实,以切实解决企业生产与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产生实际效益。要不断加强对项目与平台建设的谋划,以服务能力提升为导向,持续充实条件,持续集合资源。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普遍是从高等专科学校或高职院校发展起来的,依然围绕技能而不是上升到围绕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具体问题能力来开展专业建设是制约其完成向本科教育转型的主要障碍。同时,没有在学科视野下进行专业建设同样是阻碍其完成向本科教育转型的重要原因。而要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切实提升服务能力是基本路径与重要举措。

三、构筑服务大项目、大平台是学科与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的基本经验

2002年升本以来,福建工程学院经过持续实践与积淀,逐步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科与专业特色,发展不断取得突破。近年来,福建工程学院的招生录取分数不断走高,2014年在福建招生的理工类整体高于“一本”分数线,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福建省前列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先后取得多项省级科技进步及社科成果一、二等奖,并取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2年),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学科与专业建设不断推进,两个建筑类专业通过住建部认证,具备学术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资格,被增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这些成绩的取得,基本经验就是切实把握并紧紧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提升服务能力,通过项目实施与平台建设初步实现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内在统一。

1.通过有效推进项目实施不断增强承接大项目能力

多年来,福建工程学院始终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围绕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实际问题,找准项目、做实项目,努力以承接大项目作为深度服务地方的载体。

(1)与企业联合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通过不断强化校企合作,支持教师形成科研团队扎根“企业”、深耕“产业”、融入“行业”,及时将企业生产过程、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生成课题,集成大项目。2010年以来,学校联合省内大型企业、科技型企业生成了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14项(资助额度在500万元以上),以及若干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项目子项等,形成了课题项目来源于企业、研发过程实施于企业、技术成果运用于企业的服务企业基本路径。

(2)全省千名乡镇长及村建站长美丽乡村建设培训。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在福建省住建厅支持下,2014年开展了千名乡镇长和村建站长培训及县级建设行政部门负责人大规模培训,服务于福建省政府实施的“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努力为八闽山水增添魅力。大规模培训项目的实施,使学校获取了更全面的基层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与需求信息,获得了更实效的校地、校企“产学研用”合作机会。

(3)林纾研究。以研究学校前身“苍霞精舍”(1896年)重要创办人、我国近代著名翻译家文学家林纾为切入点,通过编写出版《林纾读本》、《林纾年谱长编》、《林纾书画集》,举办高水平林纾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14年),致力于汲取、转化蕴含在办学历史中的教育资源,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通过讲好福建故事、讲活福建文化,服务福建文化繁荣发展。

通过有效推进以上述大项目为代表的项目,我们认识到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是要准确选择项目,深入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不断地服务企业、服务基层中凝练方向,生成项目;二是要开放推进项目实施,既坚持做力所能及的事,又敢于“牵手”高水平大学与科研机构突破能力所限,既服务企业,又提高自身。

2.通过具体平台建设的逐步积淀不断提升大平台构筑能力

近年来,福建工程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围绕“四化”深度融合下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以增强应用研究能力为重点,不断夯实学科基础,强化平台对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努力构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平台。

(1)学科平台。狠抓重点学科建设与学位点建设。依据学校发展基础及升本前专业优势,坚守以工为主的办学特色,实行集约化发展,坚持以服务福建省建筑行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为重点,重点建设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5个省一级重点学科和3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3个专业学位点,进一步强化了“大土木、大机电”学科优势。

(2)研发平台。强化科研平台建设与重点实验室建设。与国内知名高校联合共建“工业机器人应用研究所”、“‘国家数控系统工程中心福建分中心”,发起组建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福建省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争取并不断建设的17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着力建设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1个省级社科基地。

在平台建设上,我们的基本体会是:一是要敢于倾斜,集中有限资源,支持重点发展,增强能力,形成优势;二是要强化实效,长期发展与近期成果产出相结合,重视成果实际效用的转化,激励教师进一步积极参与更有实效、更高水平的平台建设。

3.始终坚持将项目实施与平台建设融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根本连接点在于支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福建工程学院坚持从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需要出发,实施项目,构筑平台,并始终坚持通过项目实施反馈教学、平台建设促进教学,努力使社会特别是企业通过项目、平台体会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是融入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与素质提升过程。努力通过项目实施、平台建设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建设。同时,据此建设一批教学项目与平台,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54个校外实习基地。由此,学生创新实践空间得到拓宽,机会明显增加,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知识产权研究院、创新方法中心建设和文化研究项目实施与社科基地建设,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是融入专业建设过程。通过项目实施、平台建设,特别是通过服务能力提升成果的转化,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提供更真实的场景;也为依照国际工程师教育认证标准、住建部专业评估要求开展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城乡规划、土木工程两个专业已先后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

通过坚持将项目实施与平台建设融入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过程并取得实效,我们认识到: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过程要从提升服务能力过程中感受并“消化”社会反馈信息;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组织实施应当把提升服务能力的过程作为一条重要途径,使服务能力提升过程成为教学能力增强过程。形成这样的自觉与有效机制,就可以把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统一在不断推进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 李立国.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模式的转变[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17.

[2] 吴仁华. 大学科布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工科的重要策略[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66.

新建地方高校 篇7

一、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

(一) 教学资源短缺

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只有几年甚至不到十年的办学历史, 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 教学资源相对短缺, 具体表现如下。

1. 硬件设施不够完备。

教室、实验室及实验设备数量过少, 学生实训基地条件差及实习基地的管理不够完善, 很多本科课程中基本教学实验很难实现[2]。

2. 教学师资短缺。

新建土木工程专业办学时间较短, 师资短缺, 任课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等不合理, 教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不均衡, “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二) 生源质量下降

近十多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 高考录取率持续攀升, 1999年为9%, 2005年提高到21%, 2007、2008、2009年分别达到53%、56.4%、62%, 2012年全国高考录取率达75%, 预计2013年高考录取率或超80%。对重点院校中的一些研究型大学, 其本科招生规模扩大不如地方院校突出, 生源质量没有明显改变;而地方院校扩招后生源质量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三) 学生的就业渠道及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

经济快速发展使地方基本建设规模不断增加, 地方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与工程相关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等工作, 亦可称为“工程型”人才, 这填补了知名大学毕业生到工程一线就业可能性不大所造成的人才空区。因此,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必须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要求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 亦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与一流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开来。即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当前毕业考核环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深层次挖掘当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环节存在的问题, 本文依托许昌学院教研项目“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建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模式研究”, 对正在从事工程施工、工程监理、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等不同部门的土木类工作人员约200人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为:您对毕业考核环节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您觉得毕业考核环节对您后期的工作是否有帮助?您理想的毕业考核模式是哪种形式?您对毕业考核环节的建议等多个问题。被调查者所提的意见和建议基本反映出当前毕业考核环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毕业考核模式单一:当前大多学校仅局限于毕业设计, 而对毕业论文等其他考核模式触及的较少, 未有充分考虑土木工程专业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2) 毕业设计选题教条化:未做到既照顾学生的基础知识, 亦未考虑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对新知识的吸收能力; (3) “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指导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 工程实践经验严重不足, 师生交流不畅; (4) 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上“前松后紧”情况严重, 指导教师未将过程控制落到实处, 毕业设计的结果控制环节松懈。

三、毕业考核模式的改革路径及保障措施

毕业考核过于单一的选择毕业设计模式, 且毕业设计选题程序化、教条化, 未能很好地考虑学生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土木工程行业国家注册执业资格工程师制度已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 土木工程行业已要求多重的市场准入。土木类企业资质的重要一项就是企业内具有执业资格证书人员的数量, 是否具有执业资格已成为土木类企业招聘人员、职称评定、工资调整的重要依据, 土木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已逐步成为就业的基本条件之一[3]。毕业考核环节是学生在校学习和后期工作的一个桥梁纽带, 承前启后, 对毕业考核环节进行改革, 意义重大。

(一) 毕业考核模式改革的建议

考虑到学生后续工作过程中的职称评定、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及具体工作能力等方面, 既要通过毕业考核环节让学生对工程结构的概念认识更加清晰, 亦要照顾到学生在将来工作过程中的职业发展, 譬如将自己对具体工程案例的理解分享给大家, 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论文写作和文献运用的能力。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程经验和教学实践, 建议毕业考核模式多样化, 有如下几个模式可参考: (1) 毕业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文献检索运用; (2) 小型毕业设计+工程预算+文献检索运用; (3) 工程质量事故案例分析+论文写作 (含文献检索运用等) ; (4) 毕业考试+论文写作 (考试内容要与学生后期获取执业资格考试相联系) ; (5) 教师课题的科研试验+论文写作 (含文献检索运用等) 。

毕业考核模式多样化可丰富学生在毕业考核环节的选题范围,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模式;同时, 同一模式中考核范围相对广泛, 这对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有帮助。

(二) 保障措施

多样化的毕业考核模式对毕业生的考核更加全面, 可有效地缩短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在许昌学院实施两届以来, 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映效果良好, 但执行过程必须严格控制, 师资方面必须得到有效保障。

1. 完善过程控制机制。

笔者根据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及关于毕业考核的调研情况, 发现毕业生在考核环节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现象, 或者最终提交的成果质量难以达到要求, 这都与过程控制不得力或制度不健全有关, 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过程控制。

(1) 学生的工作量必须得到保证:在前期的毕业考核环节中, 很多学生选择单一的毕业设计, 题量小, 如果毕业考核环节对学生工作量分阶段安排的大小适当, 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前松后紧”现象[4,5]。

(2) 管理过程应完备:管理过程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指导教师的管理, 应要求指导教师每周至少见学生两次, 解决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从教师角度对毕业考核环节进行过程控制;二是对学生的管理, 毕业设计所处的时间是有一部分学生要考研复试, 或者要提前参加工作等, 所以要求学生对每一阶段做题成果收集整理, 从学生的角度将过程控制落到实处。

(3) 严格答辩环节: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整体评价和全面检查。严格答辩环节:一是答辩资格审查, 指导教师根据过程控制情况和学生任务完成情况, 决定其是否有答辩资格, 这亦是对过程控制的有效补充;二是严格答辩过程, 从答辩形式、答辩委员组成、学生陈述、教师提问等几个方面严格控制[6]。

2. 多渠道建设师资队伍。

毕业考核模式改革可拓宽学生视野, 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要。需要对本专业学科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 这对指导教师在教学经验、知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实践经验薄弱, “双师型”教师极度缺乏, 外聘企业的兼职教师虽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但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相对欠缺。师资建设路径应进行创新性探索, 既鼓励本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师考取相应的执业资格证, 又要求有土木类执业资格的兼职教师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我校近三年来鼓励教师获取执业资格证书、提高工程实践经验的同时, 亦对外聘教师在教师任职资格方面进行了培训, 有效地缓解师资不足的压力, 明显改善教学质量与毕业设计的指导质量。

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所提出的要求, 创造性将毕业设计分为多种模式, 而且每种模式既考虑到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需要, 又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发展, 并要求学生会查阅文献、运用网络及计算机等多种工具的能力, 使毕业生在未来土木工程领域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本文根据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资源、生源特征、学生就业渠道及人才培养目标等特点, 结合对土木多个行业现从业人员对毕业考核模式的建议, 指出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针对性的改革路径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建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考核,模式

参考文献

[1]周林聪等.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1) .

[2]罗臻等.提高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 2010, (3) .

[3][4]祝彦知等.土木工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4) .

[5]刘小明等.加强土木工程类毕业设计质量控制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

新建地方高校 篇8

安康学院地处秦巴山中的安康市, 该市是西北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学院图书馆的发展不仅受建设起步晚及区域环境的限制, 更受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现有条件下, 如何利用有限的财力物力既弥补先天的缺陷, 又充分保有大学品位, 且使馆藏资料丰富, 同时又能保障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地方性高校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智力与技术支持作用就是安康学院图书馆建设的首要问题。基于安康学院的地理环境和特色学科建设及办学定位, 笔者认为应该是以满足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为根本, 以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为支撑, 以地方名人效应扩大图书馆影响为发展策略, 将安康学院图书馆建设成为本区域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献信息中心, 是学院图书馆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以建设学科特色馆藏为发展根本

安康学院是2006年由原安康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安康农业学校和安康教育学院共同组建而成的地方本科院校。学院现有12个院系, 51个本、专科专业, 学科门类比较齐全, 是一所综合性地方大学。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秦巴, 坚持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根据这一办学定位, 图书馆应从宏观到微观全面规划具有地方特色的馆藏建设的整体思路, 使之切实地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服务。

1. 搞好现有基础专业学科馆藏建设。

从学院综合性学科实际出发, 图书馆在文献收藏上应当既要满足各学科教学需要体现大学品位, 又要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建设好能够适应教学科研发展需要的图书馆馆藏体系, 扩大师生的知识面, 充分保障师生查阅文献的需求, 是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因此, 图书馆要紧紧围绕学院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 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对馆藏文献收藏的建议, 让各系部教研室老师直接参与到图书文献采访工作中来, 提高图书馆藏书质量, 确保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

2. 搞好优势专业学科馆藏建设。

安康学院前身是师范类专科学校, 长期以来为地方教育培养了大批的中学教师, 已经成为本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长期积淀的教育理念在本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师范教育类专业目前仍然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农学专业是2006年由安康农业学校合并后精炼而成的又一个优势专业。原安康农业学校60多年办学经历, 同样为本地区农业事业培养了大批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特别是该学科教师对本区域农业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扩大了学校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因此, 图书馆应继续搞好传统学科文献建设, 密切注意教学部门教学计划的修订以及课程建设的变化, 加强基础学科专业的图书期刊文献资料的建设。

3. 搞好特色学科品牌专业馆藏建设。

根据学院远景规划, 到2015年“校级重点建设的二级学科将达到10个以上, 获准建设1-2个省级重点学科;本科专业达到33个, 校级重点建设的本科专业10个以上, 省级品牌示范专业达到2个以上”的中期目标, 图书馆要围绕重点学科和品牌专业的建设规划, 跟踪相关学科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研究动态, 提前采集该领域的文献资料和数字资源, 为重点学科与品牌专业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二、以建设地方特色文献馆藏为有力支撑

1. 搞好地方经济产业特色馆藏。

安康地处秦巴, 介于秦岭和巴山之间, 属于亚热带气候, 非常适合中药材的生长, 据中草药资源普查, 全市有天然野生中草药1299种, 占全省种类53%以上, 居陕西省之首, 占2000年版《中国药典》规范290种的68.4%, 历史上传统出口的杜仲、党参、川牛膝、银耳、桃仁、柴胡等中药材近百种, 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独特的地位。安康兴桑养蚕历史悠久, 蚕桑产业一直是安康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 是陕西省蚕茧主产区, 西北地区有名的蚕桑大市及全国优质蚕茧基地。设在安康学院的省级重点蚕桑实验室成为全省蚕桑产业科研基地, 将解决制约安康蚕桑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安康还是国内仅发现的两个天然高硒区之一, 该地区有八个县属高硒环境, 当地的支柱产业——茶叶和粮油作物、中草药、矿泉水、畜禽都含有丰富的硒元素, 由此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下, 安康的富硒食品产业已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由于生态环境俱佳并得到有效保护, 境内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成为南水北调供应首都北京的饮用水源。按照设计规划, 汉江7级水电开发方案, 安康境内占了6级, 总装机容量达到1650MW, 目前已建成3级, 在建一级, 待建两级。安康山清水秀, 生态资源十分丰富, 加上几条高速公路和贯穿东西南北的铁路构成的交通枢纽优势, 有“西安后花园”之美誉, 按照全市“一心三线”旅游总体布局, 大力发展汉水文化游、原始森林游和巴山风情游, 打造安康生态旅游精品。基于安康地域环境和特色资源, 地方政府从安康的实际出发, 确定了“建设绿色安康”的目标定位, 突出培育以“药、水、游”三大产业为主干的———包括绿色能源、富硒食品、安康茧丝、新型材料、秦巴药业、生态旅游等富有安康特色的六大支柱产业。这些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兴起为学院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高校图书馆广泛搜集当地历史上有关的文化资料和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目标以及六大支柱产业, 采集相关前沿的文献资料, 建立特色馆藏库, 供当地政府决策参考和方便区域内科研人员查找资料。

2. 搞好地方文化馆藏建设。

地方文献是记录某一地域知识的一切载体, 包括地方史志、地方出版物、地方人物传记、地方人士著述、族谱等, 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是地方院校图书馆需着力建设的特色资源项目。安康居川、陕、鄂、渝交通要冲, 历史上汉江航运比较发达, 是汉江中游比较重要的港口城市, 又由于躲避战乱外迁人口居多, 民族大融合形成了本地区方言颇多, 至今仍保留的民族民俗饮食习惯, 构成了该地区特殊的文化。为此学校升本后, 先后成立了汉水文化研究基地, 全方位展开对区域文学、戏曲、乡土文化等的挖掘研究, 并成功举办了国际方言研讨会, 推动地方政府作出将紫阳民歌、汉剧 (汉调二黄) 、龙舟节等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优势决策的出台。因此图书馆应注重对地方文化的搜集整理, 建立比较翔实的地方文化特色馆藏, 为阅读、教学、研究提供便利的条件, 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1) 收藏散落民间的地方史、志、谱。地方史是对某个地区某一方面发展沿革的系统描述, 地方志是以一定的体例记载某一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历史与现状的著述, 家谱则是对某一家族延续情况的记录。 (2) 收藏本区域年鉴、统计资料、概览、指南、地方风情录, 能反映本地概况的资料。 (3) 收藏历代安康地方贤达、社会名流著作、手稿及其研究作品。 (4) 收藏具有乡土气息的地方文化资源, 如安康的紫阳民歌、汉剧 (汉调二黄) 、地方方言、民风民俗、饮食文化等。

3. 以建设名人纪念馆为发展策略。

安康“东接襄沔, 南通巴蜀, 西联梁洋, 北控商虢”, 自古为秦头楚尾一大都会, 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文武人才辈出。如南北朝时期的“慷慨善谋划”、“抚驭群下, 甚得其情”的武将李迁哲;创立南岳佛教派学说, 影响所及达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各国, 对佛教和文化交流有过重大贡献的唐代著名禅宗僧人南岳怀让;清朝慈禧太后对其画作“叹为神品”的绘画大家甘棠;现代著名的同门三沈 (著名学者、庄子研究专家沈士远;书法大师、诗词大家沈尹默;汉字学家、“国士”级人物沈兼士) ;当代著名学者和书画家陈少默;著名青年作家李春平等。图书馆通过对这些名人贤达的著作、手稿及研究作品的收藏, 既增强了图书馆内涵的底蕴和文献质量, 又填补了本地区无地方人物馆藏的空白, 对提高地方高校图书馆在本地区的影响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如学院领导经过积极争取将著名学者和书法家陈少默纪念馆建在了图书馆之后, 成了图书馆一大亮点, 近年来经常有国内外人士到访参观, 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 图书馆要用好这个发展平台, 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宣传安康让外界了解安康, 进一步扩大图书馆在本地区的文化影响, 促进学院图书馆馆藏建设和发展, 将图书馆打造成为本地区的文化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邢晓亮.论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9 (4) .

[2]宦咏梅.地方性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个案分析[J].晋图学刊, 2009 (5) .

[3]冯伟娟.安康蚕桑产业发展思路探析[J].经济与管理, 2007 (5) .

[4]张茜.专升本地方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 2009 (7) .

新建地方高校 篇9

构建新建院校成本效益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是旨在通过成本效益管理的理念和要求, 全面、规范、有效的实践执行, 改革财务政策执行体制, 改革办学成本控制方式, 在法规、科技、人员、机制等保障下,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 不断提高校财务管理效率,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 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对高校成本效益管理模式的构建提出现实思考。

一、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明晰的一个目标

学校推行成本效益管理是为了达到降低办学成本, 提升管理效能, 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效能, 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按照全面、规范、有效的要求, 明确职责分工, 优化业务流程, 完善岗责体系, 加强协调配合, 千方百计地向管理要效益, 最大限度地盘活学校的人、财、物、信息等方面的资源, 避免粗放式低效或无效管理, 减少损失与浪费, 抓住学校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抓紧、抓细、抓实, 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效能。

二、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贯穿的两条主线

为有效推进成本效益管理达到主体目标, 就要抓好“两条主线”, 并将其始终贯彻于成本效益管理的整个过程中。

一是培植意识。成本效益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 是一种学校经营的文化。我们应该区别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群体深入浅出地向人们灌输和传授成本效益管理的基本原理, 什么是成本效益管理?成本效益管理管理的现实意义、必要性是什么?成本效益管理的精髓体现在哪里?管理的重点是什么?成本效益管理对学校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对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要弄清楚, 形成共识, 从精神深处形成追求成本效益管理的文化氛围, 从思想根源上牢固树立成本效益管理的理念, 使成本效益管理成为人们乐于接受的自觉行为付诸实施。尤其是, 在办学指导思想和理念上, 不要把成本效益仅仅看成是纯技术性的事情、财务工作部门和人员管的事情, 是权宜之计, 而应该作为治校理政的一个基本原则, 一个主要因素, 一个始终要提到学校领导面前的重要议题, 一个始终要坚持正确解决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永恒性课题。

目前, 新建院校要注重以下五种意识的培植:一是忧患意识;二是质量意识;三是成本意识;四是效益意识;五是节约意识。要以降低学校运行成本为目标, 强化节约意识, 建设节约文化, 要培养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建设节约型校园新观念、新精神, 让节约意识深入人心, 让节约行为到处可见。

二是实践执行。具体分以下三个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 调查研究。财务是学校实现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 学校财务涉及学校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施成本效益管理必须把管理对象的情况掌握清楚。

第二步, 明晰权责。管理对象由很多主体构成, 只有明确各主体的责任, 各个主体不折不扣地承担起了其责任, 成本效益管理推进才有意义。各个职能部门或教学机构是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 学校财务部门既是监管预算执行的责任主体, 也是学校资金收付运行管理、调拨和资金支付、综合分析研究预算执行情况的责任主体。

第四步, 总结完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 要适时总结, 客观评价成败得失, 对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进行全力推广;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分析、纠偏。针对改进后又出现的新问题, 再分析、再完善、再总结、再提高, 做到循环递进, 不断完善, 实现高校财务管理效能的有效提升。

三、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重视的二项改革

一是推行二级管理, 改革财务政策执行体制。学校可以考虑面向各二级教学机构, 部分甚至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构建校院二级管理的政策执行体制, 推动成本效益管理顺利进行。学校制定的财务政策, 一部分由学校职能部门和人员承担, 另一部分可以面向二级教学机构, 适当引入社会其他组织执行。同时, 在财务政策执行体制中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问责机制。要将财务监督融入学校财务管理全过程, 实现全覆盖, 切切实实使财务监督在成本效益管理进程中“有为、有位、有威”, 确保学校财务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运行。要对每个执行机构及执行人员行使权限、尽职尽责的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 对没有完成执行任务, 或执行效果不佳, 造成严重损失者, 追究其执行责任。其中, 要注重建立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实现理财行为的权责统一, 不断强化成本效益管理的责任意识。

二是强化成本管理, 改革办学成本控制方式。比如, 可以引入作业成本法, 加强成本控制。新建院校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管理主要是基于学校教学业务的特点:首先, 职工执行“作业”。其次, 作业耗用“资源”。资源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作业”这种活动本身发生的耗费, 如教学过程中教室的照明用电、粉笔的耗用等等;另一部分是“作业”的执行者的劳动耗费, 这种无形的耗费构成学校人力资源成本的一部分。第三, 作业形成“产品”。产品体现为学校的办学效益,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量化为教职工的教学课时、作业批改数量、命题份数、评卷份数和发表论文的数量等。

四、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提供的四项保障

一是法规保障。我国高校财务会计法规规章虽已出台不少, 但法规规章之间有的层次不清、衔接不紧;有的甚至脱离、冲突等;有的明显过时以致与成本效益管理模式不相符。为适应规范管理的要求, 保证学校事业的发展,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 建议修订高校现行有关财务与会计制度, 以建立全面、规范、有效的成本效益管理的法规保障体系。

二是科技保障。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依托, 加快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在统一的数据库应用支撑平台基础上, 重在建立系统运行通畅、资源信息共享、监控辐射有力、覆盖学校全部资金的学校财务管理网络信息系统。通过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让每一笔资金都处于财政部门的掌控之中, 每一笔资金运行都留下轨迹, 切实提高成本效益管理水平。

三是人员保障。要真正实现学校财务的成本效益管理, 必须有一大批合格的财务管理人才和相关人员, 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要按照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 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切实提高其依法理财能力, 使成本效益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固化到每个人的工作习惯之中。这里, 成本效益管理人员可以分为成本效益管理个体人员即财务人员、成本效益管理领导人员 (包括单位负责人和群体领导者) 和成本效益管理相关人员即经手或办理财务第一手资料及其他相关事项的非财务人员。

四是机制保障。通过机制的建立健全, 解决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保障高校财务管理效能的提高。对于新建院校而言, 应着力以下机制的形成: (1) 以财务战略管理为导向的成本效益管理长效机制。要围绕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这个中心, 根据自身财务的实际情况, 合理定位财务战略, 准确构建财务战略思想, 确立财务战略目标和财务战略重点, 制定有效的财务战略措施, 使成本和效益、风险和收益达到最佳组合, 从而优化高校资源配置。 (2) 以“大财务”为理念的成本效益管理全员机制。成本的发生涉及到学校内部每一个部门, 每一位教职工。每一位教职工都负有成本责任。学校任何会发生成本的活动, 都是成本效益管理的范围。单靠财务部门是做不好财务管理工作的。这就要求, 财务人员尤其是学校领导应按照“大财务”的观念, 对财务、资产、基建、后勤各部门和所属单位的状况结构深入研究和思考, 努力构建组织严密、管理科学、运行畅通、工作高效的全员成本效益管理机制。

五、成本效益管理模式须弹好“五根弦”

学校成本效益管理, 不仅是个理念问题, 更是个实践课题, 必须通过切实可行的一系列举措, 才能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一是弹好“定位”弦, 向特色要效益。这是新建地方高校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前提。从办学效益上说, 学校的竞争表现为办学成本的竞争。同一层次的学校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 才能在竞争中求得发展。办学特色一方面体现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 同时也反映在学生的培养方式和培养规格上。所以, 合理确定办学定位, 应该在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方面多下功夫, 增强竞争力。如果脱离自身发展基础和实际, 不惜投入巨资争硕博点, 最终会因办学定位的错位、竞争不利而影响办学效益, 有的甚至要被淘汰出局。

目前, 新建院校弹好“定位”弦, 要强调以下二点:首先, 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 制定符合实际的规划。规划制定的科学是最大的节约, 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细致程度直接影响高校发展的好坏, 直接影响高校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其次, 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 谋求地方高校地方发展新模式。比如, 建立包括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成长、院系教学与企业 (社区) 等在内的互动机制等。

二是弹好“收入”弦, 努力做好做大蛋糕。这是新建地方高校发展步入良性循环和提高办学效益的根本途径。撇开体制因素不谈, 就学校管理来说, 增收要做好以下“二篇”文章: (1) 做好“争取”文章。要找信息、找项目、找政策, 建立稳定可靠的多渠道的经费筹集机制。比如学校在做发展和项目规划时, 特别是做基本建设、质量工程、学科专业建设等规划时, 要充分领会国家和上级部门的规划意图, 结合学校实际, 提出恰当的、严密的方案, 以争取省市政府的更多的财政支持。 (2) 做好“整合”文章。就“人”来说, 应坚持后勤服务改革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方向, 使其不断完善;简化校内机构设置;提高专任教师对行政工勤人员的比例, 通过扩招, 使行政和后勤两类人员逐渐消肿, 在分配政策上也要向一线教师倾斜。就“财”来说, 主要是处理好学校基建支出和经费支出的关系以及各项基建支出和各种经费支出的关系。就“物”来说, 提高物的使用效率根本的途径在于校内管理体制的创新。比如, 根据不同情况, 有的可尝试全校集中管理使用的办法;有的则可采取经济手段, 实行校内有偿使用, 调动各单位积极性, 面向全校师生开放。

三是弹好“预算”弦, 充分发挥预算的配置效益。一是细化预算管理程序。要在上年预算执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学校发展计划编制预算, 并建立各部门经费支出信息库。二是完善和细化预算项目。为提高预算真实性, 增强预算权威性, 要规范预算项目的设置, 使预算项目更加完善。三是健全预算监督机制。根据高校实际, 建立和完善包括财务监督、审计监督、民主监督、全过程监督的学校预算监督机制。

四是弹好“资金”弦, 切实资金的使用效益。目前, 在健全资金集中支付制度及资金监督约束机制的同时, 学校资金管理要侧重以下两点:一是优化业务流程, 提高报账效率, 方便单位用款。二是严格财政专项资金管理, 提高财政资金实效。财务部门要以优化财务支出结构为核心, 以整合学校专项资金为突破口, 以推行“绩效财务”为契机, 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上, 实行专项资金项目库滚动管理, 杜绝事权部门的“闭门造车”, 使专项资金的管理做到“四规范一考核”, 即规范项目申报程序、规范项目立项机制、规范资金分配办法、规范资金支出行为、考核资金使用绩效, 实现财务专项资金由“分配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变。

参考文献

[1]刘春晖:《教育成本、效益与成本管理》, 《投资与理财》2007年第1期。

[2]柳延峥:《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办学成本核算研究》, 《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24期。

[3]秦少卿等:《新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控制模式》, 《财会通讯》 (理财) 2007年第9期。

[4]邵一江等:《立足地方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发展》, 《光明日报》2008年8月5日。

新建地方高校 篇10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

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地方高校向培养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应用型高校发展,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我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始终坚持“高起点、高层次、有特色、国际化”建校方针,坚持错位发展的理念,打造品牌专业;秉持“学兼中外,知行合一”的校训,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面向全国,主动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勇于改革创新,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

1 学校转型发展的多方探索

1.1 以学科专业建设为核心,初步形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群

学科专业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高校的办学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专业特色,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形成服务地方(行业)独具特色的学科专业群。”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涉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我校紧紧瞄准市场就业导向,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在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坐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和特色。

在确立办学定位中,学校领导层坚持把学科专业定位作为重点和核心,紧紧围绕外国语言文学、经济学、管理学、人文艺术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大力建设学科专业群,密切面向就业市场、面向生产实践,突出应用性和技能性。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校一方面加快发展小语种专业,开设英、德、法、俄、西班牙、日、韩、阿拉伯语等8个语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涉外经济、管理、人文艺术类专业。基于“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延伸全国,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过硬、综合素质较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定位,到2015年,学校本科已建立了涵盖文学、管理学、经济学三个学科,包括外国语言文学类、经济与贸易类、工商管理类、金融学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9个专业类,20个本科专业。经过“十二五”跨越式发展,我校已基本构建起了以外语为基础,以涉外经济、管理、贸易、旅游、艺术、语言等专业群为主干,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

我校能够紧密结合市场需求,适度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院系专业布局,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增强专业集约度。强化外语和以外语为基础的应用型专业建设,组建相应专业群;瞄准就业导向,大力发展新兴专业;根据社会需求、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对部分专业作必要的院系间调整;逐步停止部分专科专业招生,提升专业层次和人才培养水平。

我校坚持做到因时、因地、因势谋求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移”与“低就”。在谋求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移”时,能够充分考虑地方乃至全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动态性平衡,科学评估我校的办学实力、优势项目及发展潜力,预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景及对高层次人才的潜在需求量。在谋求人才培养目标的“低就”时,坚持立足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认真调研安徽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态势和产业状况,分析就业潜力大、发展前景良好的产业,并以此对相关学科专业进行适当调整,坚持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使人才培养工作更加“接地气”,从而实现专业培养、学生就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

1.2 依托地方特色优势,不断坚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我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和完善本科教学体系为主导,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普通本科合格评估标准为引领,强化本科办学理念,加强本科基本教学制度建设和教学过程管理,加强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倡导教学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质量。

继续坚持错位发展,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从培养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转变,在认真总结自身经验,充分借鉴省内外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提出新要求,丰富新内涵,将语言技能的训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多年探索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外语+专业+综合素质”或“专业+外语+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内涵指着力培养外语基础扎实,专业特长明显,综合素质较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宽广国际视野、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外语基础扎实”,主要是指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外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外语应用能力强,能够胜任涉外岗位对外语的要求;“专业特长明显”,主要指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胜任职业岗位的要求;“综合素质较高”,主要指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较强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

一方面,外语类专业增加应用型专业方向和语言技能培养课程,强化实践环节教学,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基础上,同时学习定向专业课程,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另一方面,涉外经济、贸易、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则在主修本专业的同时,强化外语基础及行业外语的应用。

我校还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系统整合各类教育活动,形成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加强学生成长设计,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根据学生实际,突出学习引导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活生存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把专业知识教育、操作技能培养、基本职业能力训练和学校精神塑造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开设综合课程、开展社会实践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者的有机结合,力求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相关的学科知识面、一定的复合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作为外语类专业院校,我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拓展交际外语、应用性外语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努力强化双语教学,继续推进英语分层教学;围绕外语口语教学开展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积极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紧紧围绕本科专业,特别是小语种专业、特色和重点建设专业,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推进教学改革,谋求教学创新,努力形成我校的教学特色和优势。

我校在充分发挥外语教学特长和优势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各类科学研究。继续强化翻译、外国语言与文化、安徽涉外经济、安徽历史文化旅游等重点研究方向,积极开展特色科研,努力在应用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外语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教学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科研是高校发展的动力。作为新建本科高校,只有依托地方特色的优势,着眼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在探索中思考定位,在实践中凝练特色,走出一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特色发展之路,才能顺利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②

1.3 立德树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以立德树人、建设和谐校园为根本任务,以构建学生工作大格局为目标,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辅导员队伍建设为重要抓手,我校建立健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体系。

建立制度、强化机制,落实具体职责、推进全员育人;狠抓纵向培养环节,从招生宣传、入学教育,到在校四年学习全过程指导,再到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应聘培训、毕业后的跟踪服务等,实现全程育人;拓展培养领域,抓住教室、公寓、校园、校外等关键阵地,构建“责任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教育体系,实现全方位育人。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将“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厚德明理、立足国情、放眼全球,增强学生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全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育大学精神,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校园文化,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学校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如:加强校园网、广播、校报、宣传栏等新闻宣传阵地建设,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及重大活动、典型人物、重要事件、特色和亮点,积极主动地开展对内对外的新闻宣传工作,增强舆论宣传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塑造学校品牌形象,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建立融创新性、趣味性、职业性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打造社团活动精品,丰富教职员工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创业素质和职业素养。

1.4 以市场就业为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我校立足安徽,辐射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面向全国,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勇于改革创新,形成了鲜明的涉外型应用型人才优势和特色。在办学思想上突出“地方性”这一鲜明特征,在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设置和办学体制机制上体现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针对性,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为此,我校充分整合和科学优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我校坚持以生源市场为基础、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大学生就业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不断提高新生素质水平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着力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工作指导体系,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就业工作流程,建立毕业生动态管理系统和实训就业信息平台;深入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连续多年被授予“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保障机制

我校在转型发展中,能够主动适应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型发展的主线,坚定不移地发挥民办体制优势,建立可靠的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既能够不断总结经验、坚持优良传统,又能够做到统筹兼顾,创新举措,促进发展。

(1)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继续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人才队伍优先发展。牢固树立“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办好学校的理念,把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摆在全局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强领导,构建大人才工作新格局,形成上下联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着眼长远,高度重视制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总结经验,部署任务,表彰先进;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骨干人才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

(2)统筹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坚持规模与质量并举,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的方针,同时兼顾效益。从本校实际出发,用好国家对民办和新建本科院校的政策,积极发展本科专业,努力扩大本科招生规模,适当控制和合理调整专科招生规模,以保持总规模得到适度扩大;更加注重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更加注重深化教学改革,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实践环节,加强条件保障和经费保障等措施,切实提高办学质量。

(3)统筹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关系,突出人才培养核心地位。把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核心,全力以赴做好提高生源质量、建设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设施、保障实训条件等方面工作,千方百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着眼于长远发展、学科建设和提高师资水平,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从本校实际出发打开服务社会的局面,逐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知名度;走文化立校之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培育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

3 关于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我校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经验积淀少,如何适应社会的需求,顺利实现向应用型职业高校转型,还有一段较长的探索之路。笔者认为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以下几方面应予以关注和深入思考:

(1)坚持产学研深度合作,走合作办学之路,要成为服务域内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供给地、主要的科技支撑地;

(2)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格局,走地方化之路,要成为服务域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经济社会发展引智的有效服务地;

(3)瞄准市场就业导向,走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之路,要成为服务域内专业人才的储备地、社会建设的积极参加者。

注释

1陈阳,王永刚.试论经济转型时期的地方高校发展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4(14):34.

新建地方高校 篇11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04-0003-03

Practice Teaching should be Reinforced in Major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New Local University//Gong Weiyu, Zhang Youlu

Abstract This essay is mainly discussing and analy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ability and knowledge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major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being a competent teacher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n the cour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same time put forward some tactics for education reform on the base of reading and investigating related materials widely.

Key words major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practice teaching;problems and solutions

Author’s address Hexi University, Zhangye, Gansu 734000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以及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之后,呈现出高速度、超常规的发展。特别是从1997年以来的连续扩招,办学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趋势已基本形成。据《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546万人,而全国各类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已由1998年643万人提高到1 738万人。同时,许多大专院校升为本科院校。这表明在今后的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仍将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1 应用性、技能性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

1.1 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我国的有关专家把我国当今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划分为4个类型:第一类是学术型、研究型的综合大学,以培养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承担精英教育任务为主;第二类是专业型、教育研究型大学,研究与教学并重,在这类大学中既有学术型专业,培养研究型人才,也有应用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三类是专业型、应用型的普通院校,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第四类是职业型、技能型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这一类学校突出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培养具备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人才[1]。根据《中国教育报》统计,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 864所,其中本科院校755所,高职(专科)院校1 109所。很明显,第三类和第四类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

1.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应凸现应用性、技能性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属于第三类,这类院校的定位应该以培养专业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很好地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强,敢于实践。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

2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由于教育技术实践领域是教育实践的一个特定的组成部分,它是应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手段和方法来分析、解决教与学实际问题的一个领域[2],所以它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2.1 应用性特点由于地方院校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所以基本的实践知识、规范的操作技能是学生形成信息技术能力结构的基础,是学生从业的基本功。就像原来师范学生的“三字一话”的训练一样,需要进行严格、规范的训练,最终达到熟练驾驭和应用各类教学媒体以及软件,为学生教育技术专业能力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创新性特点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岗位面向教育、教学、教研、教学设计、媒体应用与开发等工作,这就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仅仅停留于操作技能阶段,而是要具有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与手段,还要有一定的在技术应用层面上的规划、设计、开发以及创新能力。为此,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尽可能地体现创新性[3]。

2.3 先进性特点采用适用和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与辅助管理是教育技术教学的基本属性,也是教育技术教学的命脉。在教学规划时一定要将新技术、新手段等来源于实际的实用技术引入学校教学中,根据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为学生储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4 动态性特点由于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是零碎的、渐进的、综合的,因此,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需要在完成一定的实践学习任务的动态过程中使实践能力得到固化,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智技能得以形成。即实践教学必须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及技能,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渐进地开展,通过内部与外部物质化的交互活动,融思维及操作为一体,最终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3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师范类专业,其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3.1 校内教学校内教学是通过学校提供现有的场地条件给学生一边学习理论,一边从事应用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受到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1)课堂教学训练,包括现场教学、媒体设备的分析与演示、课件实例制作讲解、上机操作练习等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训练,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2)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分为基础实验和专业实验。基本实验分为纯验证性实验、基本仪器使用实验及以培养基本测试方法为目的的实验,主要分布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

3.2 教育见习通过教育见习,使学生初步接触学校教学实践,观摩课堂教学和教育活动,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使用情况和电教设备的配备与管理情况,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同时,使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检验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加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为教育实习打下基础。

3.3 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学校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理论的综合实践课,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需环节,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和实践,使学生在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得到全面的锻炼,掌握教育教学技能,能够初步独立从事学校教学工作。这也利于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4 专业实习教育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除了学校的教学工作,现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因此专业实习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在电台、电视台、电教馆等专业实习场所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就业面。

3.5 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意味着应用性和实践性应该是开放教育的首要特征,因此设计与创新能力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内容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4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1 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现在大多实践教学都从属于理论教学,导致实践教学往往侧重于验证书本理论;而且有的实践设备及手段落后,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与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根本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中各门课程实践自成体系,使学生不能从实践教学中获得探求未知、研究设计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4.2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统一的实践课程和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在能力和个性化需求方面的差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大多按教师设定好的方案及步骤进行,缺乏主动参与的热情。

4.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中心的高等教育,要搞好实践教学环节,必须要有硬件设施的支撑,要有一定的实践、实训的物质条件,即实验、实训的场所,教学仪器设备,学生实践操作的机械设备等。新建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普遍滞后于实践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基地缺乏,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即使有实践教学基地,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影响人才培养质量[4]。

5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对策

5.1 实践课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实验课和专业实践课,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得到培养,使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而非传统的灌输者;学生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尤其是学生可以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焕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如在“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中都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实践学习。

5.2 可设综合课程,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工作岗位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教学实验课进行细化,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编写相应的实验课教材。要改变过去实验课仅仅为了验证理论知识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做法,要让学生学习一些技能训练的方法,熟练掌握技术性课程有关技能操作要求。

5.3 重视学生课余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来说,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实验课、专业见习活动和实习活动等实践环节。但由于受条件、时间等因素的限制,学生能够实际操作、锻炼的机会十分有限。许多院校在解决学生实习、锻炼问题方面往往忽视本身便利的条件。大专院校各种电教设备、设施比较齐全,校内电教设施就是最好的实践场所。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认真组织本专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电教服务活动,经过2~3年的实践课时间,将会使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5.4 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竞赛活动开展技能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技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教育技术技能水平的有效方式,也是检阅成绩、交流经验、展示专业优势的有效途径。教育技术专业可以组织与本专业基本理论、技术特点联系密切的摄影、DV节目制作、教学课件制作、动漫制作及网页制作等竞赛活动,推动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充分展示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媒体制作方面的技能、特长和优势。

6 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对学生的实践训练从严要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的科学习惯以及科学的思维方式,才会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邢运民.本科教育应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J].高等教育研究,2006,6(1):44-46

[2]林金忠.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2007(12):49-50

[3]王太昌,等.关于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1,3(1):53-57

新建地方高校 篇12

一、全面建构办学思想体系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由中专晋升而来的, 原有的中专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办学需要, 不能顺应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 进一步明确“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样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 学校领导班子把学校的发展建设放在未来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新目标、新使命中加以谋划, 对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及同行中的位置、服务方向、发展目标及任务进行了一系列的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和规划。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把建构办学思想体系放在学校建设发展的全局考虑。因此, 学校教育的改革和进步必须以办学思想体系为突破口, 实施顶层设计, 注重内涵发展, 并将其作为先导。办学思想体系一旦形成, 必将渗透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质量及教学工作的全过程, 并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符合实际的办学特色。

办学思想是新建地方高校对如何进一步做好教育的深层次思考, 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确立了“钟灵毓秀”的办学宗旨。学校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倾注全部的智慧与力量实现以“灵”生“秀”, 学校要把“钟灵毓秀”作为始终如一、上下求索的教育责任, 整合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凝聚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灵气, 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 为社会培养最富气质的、才淑兼备的幼儿教师。“钟”:以合生灵, 做教育的探索者。所谓探索, 就是富有开拓和开放的意识。学校的每位教师要善于开发和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 汇聚古今中外名家的教育智慧, 积累教育经验, 生发教育灵感。“灵”:以灵促教, 做教育的创新者。所谓创新, 就是具有与时俱进、超越自我的精神。学校的每位教师都要根据环境和生源的情况随机应变, 能够挑战现状、挑战自我, 不断改进教育理念和方法, 使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毓”:以教育秀, 做教育的传道者。所谓传道, 就是怀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责任。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优秀的老师, 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 既要精于授业、解惑, 也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学校的每位教师要把立德树人时刻装在心间, 把学生培养成为真善美的新人。“秀”:以秀立校, 做教育的优秀者。所谓优秀, 就是拥有“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情怀。学校的每位教师都要谨记“国将兴, 必贵师而重傅”的名言, 追求卓越, 追求优秀,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学校把办学理念确定为:熔铸才淑气质, 雕琢灵秀人生。办学理念阐明了学校在办学上所秉持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追求。学校把青铜器工艺的思路巧妙地应用于人才的培养上, 因为培养人就像潜心打磨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一样, 需要有匠心独运的智慧、细致入微的态度、乐此不疲的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境界。气质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 气质的培养不是附于皮肉表面, 而是需要深深融入到一个人的血液和骨髓中, 这就是熔。才淑是一种标准, 这就需要每位教师按照才淑的指标体系对每个学生进行科学系统的塑造, 这就是铸。人生如果是一幅追逐梦想的图画, 那么, 这幅画轴上的精美图案和纹饰就来自于全心的探索与创造, 这就是雕。灵秀是一种底蕴, 需要每位教师用心思考, 通过生动美好的教育让人生的图画活灵活现、多彩多姿, 这就是琢。

学校致力于才淑气质的培育, 在教育的过程中为每一个学生熔入才女的智慧, 熔入淑女的优雅, 培育不俗的气质。学校致力于灵秀人生的奠基, 让每一个学生获得灵性的滋养、灵动的生发、优秀的熏陶和雅秀的浸润, 最终成为一个富有灵气、蕴含秀气的灵秀之人。

办学特色是对办学思想的有效落地与具体实践, 是在办学中追求某一领域的独特与领先。办学特色需要继承中的发展与传承中的创新, 它具有六个属性:一是积淀的长期性, 二是成果的突出性, 三是影响的广泛性, 四是经验的成熟性, 五是整体的推动性, 六是价值的引领性。

学校的办学特色是“才淑兼备、习行兼修”, 这既是对学校文化思想性、独特性的呈现与深化, 也是对职业教育前瞻性、适切性的践行与提升。学校把才淑兼备作为特色之一, 是站在培养幼儿教师的视角上, 洞悉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最应具备的核心素养, 明确了品德与才能两者的不可或缺性。学校把习行兼修作为特色之一, 是站在职业教育的视角上, 深谙职业教育最适合的培养模式, 明确了求知与力行两者的互融共生性, 就是要强调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职业教育特点。

学校把“幼师教育典范, 灵秀人才摇篮”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典范意味着一流,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要做一流的教育, 要在办学思想、师资力量、育人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活动、管理机制、办学条件、环境建设等方面有突出的成绩, 要树立甘于奉献、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精于品质的敬业精神和进取意识, 不断提高幼教事业的水平, 为中国幼教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学校的价值目标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才淑俱佳的灵秀人才。摇篮意味着发源地,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要成为灵秀幼师的发源地, 让每一个走出校园的学生都成为新时期优秀女性的代表, 让她们身上所展示出的内涵和修养都成为幼儿教师独有的文化气质和素质标准, 让她们能够引领幼教队伍发展的明天, 更让安阳这片土地因为有了“灵秀教育”而重新焕发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活力。

二、全面建构课程育人体系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明确提出要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 建构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 要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 (包括职业院校) , 进一步明确各学段的教育功能定位, 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 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 充分体现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意见》中提出的第一项措施就是研究制定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体系, 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贯穿各学段, 融合各学科, 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

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都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讲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 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基于这样的目的, 学生核心素养应涉及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 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学校在认真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幼师职业的综合素质, 建构了体现灵秀教育内涵的“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模型”, 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保证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前提下, 充分突出女校特色, 逐步探索、建立了具有学前教育时代特征和女性特色的课程体系, 使学校的办学特色能在课程体系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一是坚持“淑女做实, 才女做精”的原则, 完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试行) 》和《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要求各教研室以三个《标准》和一个《指南》为依据, 进一步完善学前、早教、音乐、美术、体育、英语和语文等七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二是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的学习领域、建议模块和学分要求, 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特点, 科学设置五大教学模块, 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五大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女性特色课。五大模块的课程按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分为核心课、背景课、相关课、兴趣课四大层次, 按授课性质分为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三个层次。核心课 ( 必修课) 为当前知识必不可少的课程, 背景课 ( 必修课) 为核心课所必有的理论和技能, 相关课 ( 指定选修课) 为扩大专业或相关知识的课程, 兴趣课 (任选课) 为学有余力学员开设的选修课程系列和第二课课堂计划课程。三是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大纲, 使教学大纲与课程方案相互匹配, 既有理论教学大纲, 又有实践教学大纲, 突出了教学大纲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四是推动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建设。五是初步建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建立与幼儿园合作开发校本课程的机制, 形成一批特色课程, 构建适合幼师实情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六是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组织开展教师说课竞赛、公开课观摩、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三、全面建构现代治理体系

体制问题是新建地方高校发展的关键。体制问题解决好了, 学校内部优化资源配置就有了保障, 而学校升格不是在原有体制基础上的叠加或翻版, 而是一种体制的创新。因此, 实现领导管理体制的转变, 即在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有利于培养出一大批坚定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 学校根据《高等教育法》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 尽快实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确立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 贯彻执行党委领导学校的领导制度;健全学校领导班子的工作制度, 即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和健全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 从而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合力和战斗力, 有力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其次, 实现办学体制、校内管理体制等由中专模式向大专模式的转变, 大胆创新用人机制, 改革人事制度, 使学校的办学体制、招生与就业体制、校内管理体制等逐渐健全、完善, 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 充分展示体制转变的成效。

逐步建立民主法治、以人为本、刚柔相济的校园制度文化, 即师生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以及组织形式, 是校园文化的行为准则。在宏观上,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与民主管理相结合,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同时加强民主管理与监督, 逐步构建以人为本的女生管理模式, 确立以女生成才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建设女生专职辅导员队伍, 成立各类学生自治性机构, 鼓励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微观上, 学校施行刚柔相济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 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做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 在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 充分考虑女性的性别特点, 高度关注女性的心理需要, 注重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四、全面建构干部发展体系

干部的信念、人格和实干精神, 是全体师生的价值风向标, 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只有干部首先鲜活起来、灵动起来, 才能引领广大师生努力实现“幼师教育典范, 灵秀人才摇篮”的办学目标。因此, 全面建构干部发展体系是学校实现美好愿景的根本保障。

干部发展体系的建立是对“钟灵毓秀”办学宗旨的有效践行, 是构建“灵秀教育”特色育人体系的强大力量。一切教育改革离开了干部的引领, 脱离了教师的参与, 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 学校干部不仅要立德、立身, 还要立功、立业, 为学前师范教育的改革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能。

干部发展体系的建立是对“润泽灵秀”发展定位的有效指导, 是推进办学实践体系建设的动力之源。“润泽灵秀”首先是润泽自我, 成为具有灵秀气质的干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就是灵与秀的完美结合。其中, “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代表了干部的意识、思维和能力, “信念坚定、清正廉洁”代表了干部的理想、人格和作风。

干部发展体系的建立是对“四个观察”评价机制的有效对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核评价是选人用人的重要基础, 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指挥棒”, 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 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四个观察”, 即要看干部的见识见解、品质情怀、境界格局和能力水平。因此, 以“为民服务”为核心的五大意识就是考察干部的境界格局;以“勤政务实”为核心的五种思维就是考察干部的见识见解;以“敢于担当”为核心的五个能力就是考察干部的能力水平;以“清正廉洁”为核心的五项作风就是考察干部的品质情怀。

学校对习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的思考:“信念坚定”就是把理想高高举过头顶, 坚定信仰,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义无反顾地向着确定的目标奋勇前进。对学校干部而言, “信念坚定”就是对党的教育事业忠诚, 始终坚守“钟灵毓秀”的办学宗旨, 信以致远, 止于至善, 做润泽灵秀的导师。“为民服务”就是把民众时时放在心上, 以锐意进取、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精神, 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民众的根本利益。对学校干部而言, “为民服务”就是以发展促服务, 以服务为师生谋福祉, 树立价值意识、发展意识、改革意识、责任意识与合作意识, 为广大师生创造发展的空间, 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勤政务实”就是把发展深深装在脑里, 在遇到困难与问题时, 能够理性面对、科学处理, 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智慧。对学校干部而言, “勤政务实”就是拥有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精准思维和法治思维, 既抬头望远, 又脚踏实地, 不断提高执政水平。“敢于担当”就是把责任稳稳扛在肩上, 有胆识和胸怀, 尽心尽力尽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既能干成事, 又能靠得住。对学校干部而言, “敢于担当”就是具备以身作则的执行力、共启愿景的思想力、挑战现状的创新力、使众人行的组织力和激励人心的凝聚力, 时时想在前, 事事干在前。“清正廉洁”就是把名利远远抛在身后, 始终保持一颗正直之心, 时刻审视自我的言行、举止和作风。对学校干部而言, “清正廉洁”就是一展激浊扬清之风、真抓实干之风、劳谦君子之风、追求卓越之风和廉洁自律之风。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经划定了学校发展总纲, 下一步无疑是要“捋起袖子, 大干一场”。蓝图已经绘就, 号角已然吹响, 学校全体干部要以“马上就办”的精神状态狠抓落实, 全面强化五大意识、全面建树五种思维、全面历练五个能力、全面提升五项作风, 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接着一锤敲, “做润泽灵秀的导师”, 最终承载起“钟灵毓秀”的办学使命。

参考文献

[1]秦金亮, 朱宗顺.中国幼儿教师教育转型[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 2008.

上一篇:情感与策略下一篇:急诊胃镜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