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共12篇)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篇1
一、引言
一方面, 金融危机以后, 世界经济形势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 自2000年以来, 尽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但由于师范型专科学校整合升级而来的地方本科高校面临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 学生的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同时, 受到区域经济发展过慢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毕业季出现就业难和扎堆的情况。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对应用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不仅涉及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宏观结构的改革, 更涉及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方法等微观结构的调整。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只有通过转型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匹配, 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才能达到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要求。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与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也都基本上按照“老本科院校”向综合型大学的方向进行发展, 既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办学的综合水平也比较低下。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 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地方型本科院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设置的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 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 专业设置大多是在原来基础上建设的本科专业, 虽然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 但随着学校发展陆续新增的专业往往只盯住所谓“热门”专业, 不仅缺乏整体规划, 而且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 导致新增专业与地方社会经济结构严重脱节, 并不能起到服务地方的作用。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也是按照“老本科院校”重视学术型内涵建设的模式进行的, 缺乏自身的特色, 不能突出办学优势。
2. 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新建本科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对于传统优势专业就业走下坡路的时候进行停招或者减招, 使得此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强大但日益过剩。与此同时, 大部分新增热门专业却面临引进人才困难等问题, 使得此类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且增速缓慢。于是, 逐步出现了“同校, 不同工, 却同筹”, 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大锅饭”的局面, 这种情况严重打击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严重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发展。
3.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转型问题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就是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 一方面, 大部分的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都是接受传统的高等教育, 只会理论知识, 没有一线行业或企业实践经验, 动手能力薄弱;另一方面, 地方性本科高校由于编制以及政策等原因, 基本不会对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或管理人员任专职教师。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任重而道远, 主要还是要靠对已有的师资队伍进行自我转型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 部分教师必须面临这转型这一问题, 可能不仅是实践转型, 还有专业转型。
4.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虽然是教学为主的高校, 但是科学研究是本科院校基本职能之一, 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仍然将科研条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 科研设施、科研力量、科研成果有一些改观, 但受科研总体实力差、科研成果水平低、职称科研严重、经费少等方面的制约, 科研方向与社会实践和地方经济严重脱节。
地方本科型高校向技术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同时, 要协调好职称评审条件中到底以科研为准还是教学为重的辩证关系, 到底是应该偏重于产业的效应还是偏重于论文的质量。如果不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势必打击教师从根本上转型的积极性。
三、政府、社会及高校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
地方高校的转型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在艰难的转型过程中摸索着自身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在讨论如何改革和转型之前, 首先要做到溯本清源——高校的转型必须要以政府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导向, 并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主体。下面, 从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来讨论, 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 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配套措施, 积极参与到高校改革中来
尽管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对高校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要求。但通常最有改革意愿与需求的是地方性本科高校, 而大部分地方性本科高校隶属于省级教育部门, 因此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为地方企业与地方高校发展服务, 应出台一系列适应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其中, 在促进校企的全面深化合作方面, 地方政府应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 要打破省属高校被市级政府边缘化现象。
2. 地方企业应制定人才培养与储备策略, 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
地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策的支持, 也离不开当地人才的支持。目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无论是政策还是教育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政策制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来, 要积极为自身的创新发展谋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智力支持。
地方企业要积极发挥行业的参与指导作用。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 建立实践育人基地, 促使培养更多适应于本企业及本行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投入的最小化、利益的最大化, 建立起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
3. 地方高校应该在主动跟进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
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的调整通常周期较长, 地方高校应抓住机遇主动出击, 要为转型谋求更多的机会与资源。转型发展学校不仅要重新审视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定位, 明确转型发展方向;而且还要针对教改、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以及教学梯队、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制等方面的建设, 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安排。不仅如此,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必须立足地方,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邀请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改革中来,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之间对接,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总之, 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又好又快地转型, 三者缺一不可, 而高校转型的成败关系到社会经济结构能否成功转型。
四、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四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1. 建立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目前, 高等教育主要以全日制的在校生为主, 生源主要来自于通过高考的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教育途径和教育方式的单一, 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人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及人才选拔模式。尽管部分地方高校对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笔者认为, 对口招生针对的人群绝大多数还属于中职升学, 但社会中熟练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仍然有进一步深造的需要, 我们将改革的注意力放在统招生与对口生的培养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了继续教育的改革。地方高校应该充分挖掘与发挥继续教育的潜在需求, 在“全民教育”的基础上促进“终身教育”, 做好了这一点, 地方高校将会迎来第二次的招生高峰。
2.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
地方高校要向应用型、实践型转型, 就必须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 将职业技能比赛提升到战略高度。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以及电子大赛等专业性比赛要进一步扩大宣传, 使其深入人心。要将职业技能比赛深入到学校每一个教职工的内心。进一步重视职业技能型比赛, 以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并以此提升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教师转型打好基础。要建立起职业技能比赛与成果转化的机制, 积极考虑将各项比赛的技术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有了经济效应的成果, 才会更受社会的认可和企业的青睐。
3. 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制”
尽管大部分地方高校实行了“学院制”, 但没有实现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二级学院在专业设置、聘用教师等诸多问题上没有话语权, 基本处于被动维持执行学校有关工作要求的状态, 致使学院制有名无实。要想进行深入改革,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及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地方本科高校要转型发展, 必须从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出系统化的改革, 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的主体地位——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要“简政放权”, 推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 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 并且各项办事手续及流程应进一步简化, 提高办事效率。
4. 建立健全“人才战略机制”
学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实际执行的教师, 因此, 学校的改革发展不得不考虑教师的个人发展以及教师质量的问题。笔者认为, 应着手解决以下问题: (1)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该去掉职称门槛, 以“唯才是用”为标准。 (2) 协调好职称科研与以实践为重的转型之间的矛盾。 (3) 协调好个性化教育与统一标准管理的矛盾。 (4) 协调好尊师重道与学校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推进师德的建设与尊师重教的学术氛围的营造。 (5) 打破“大锅饭”体制, 解放思想与生产力。 (6) 推进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以及校企间的实践交流, 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 2014 (06) :29—34.
[2]万娇, 石丽君.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4 (03) :20—23.
[3]高雪春, 陈伟华.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科学大学转型过程中专业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4 (02) :5—7.
[4]刘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 2014 (03) :1—4.
[5]贾冬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之困与策略研究.河套学院学报, 2014 (01) :54—59.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篇2
一、引言
我国经济结构的变革,催生了众多全新的业态模式。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办学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学校无法有效服务行业、地方经济发展。为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紧迫需要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高校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是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具体抓手。专业建设规划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因此,在国家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专业发展规划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二、当前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现状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凸显三个重视与三个不足。首先是重视专业建设与地方、行业结合,注意加强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自身具有行业优势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其次是重视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以建设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卓越工程师计划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再次是重视加强专业基础条件建设,实现资源整合。
三个不足,一是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优势和特色不突出。专业之间没有打破壁垒,无法形成合力,培养复合型、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自身服务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二是在专业建设方向与规模方面,长官意识浓,数据分析支撑弱,申报专业、重点建设专业、各专业招生规模的确定都是校领导决策,而非对专业对地方、行业经济支撑、就业率、第一志愿报名率、现有生师比综合考虑后的决策。这样的决策结果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三是教师本位思想亟待破除。高校本身的中心应该是学生,专业设置与建设也必须围绕学生开展,而不能因人设置专业,建设专业。在学校转型的背景下,教师要有转型的动力和勇气。地方本科高校大多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缺乏,教学名师数量不足、教学团队建设水平不高。
三、专业发展规划设计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设计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切实注重行业企业、地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技能素质、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集中力量办好行业(地方)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
专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明确导向,突出特色;专业发展建设规划要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确保规划可量化、可测评。依托学校现有的专业优势及专业基础,重点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地区与行业经济升级需要;对专业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充分调动和整合各种资源,从组织上和物质上保障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打破学科架构壁垒,有助于发挥跨学科优势的专业集群,促进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全面提高;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进行核心知识点提炼,实现专业方向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与模块化组合,努力形成与行业、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专业设置论证机制,建立各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结构调整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专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对接区域、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应积极引入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探索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重点打造专业集群。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应用科技人才的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设置专业,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改造传统专业、设计复合型新专业、建立课程超市,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并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建成专业集群统筹管理。对接高校所在地区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求变化,重点发展学科专业集群,在资金投入、招生指标、教师引进、新专业申报、办学条件配置等方面向专业集群倾斜,建成一批规模大、有特色、优势明显的支撑性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论证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发展自主设置新专业的机制。
(二)通过大数据分析,规范专业建设
如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本地区要建设地铁的项目,可以预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专业将有人才需求,现有专业的招生规模的确定一定是在分析历年该专业学生就业率(说明社会当前需求情况)、第一志愿率(说明该专业未来预期与社会影响)、生师比等数据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招生规模,确保专业能为地区、行业发展提供数量合理、具有专业水平的合格人才。
(三)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适用度
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打造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形成适应行业、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机制,确保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开展专业与行业、学业与职业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科学制订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专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整合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术应用和实验实践课。进行课程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推进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改革,全面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教学法,提升人才培养对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适应度。
(四)教学信息化建设助力专业发展
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面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速实现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数字化教学支持、使用、评价等服务系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基于网络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分学科专业大类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能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和服务的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环境。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专业建设水平提升。
四、专业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专业发展规划的落实与实施,必须从健全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创新、提升专业能力、建设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入手,这样才能确保专业规划的顺利执行。
(一)健全专业建设管理体制
为加强学院对学科专业建设的.统一领导,可成立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效地调动人财物等资源为专业建设服务,落实和监督专业建设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做好专业建设的检查评估工作。对专业建设所涉及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室与图书设备建设等工作,学校将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与协作,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二)加强专业管理制度创新
建立特色专业的遴选及专业评估制度。制定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考核、验收办法,加大对专业建设中期检查、评估和成效验收工作的力度。滚动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探索建立专业预警、评估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一整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专业管理规章制度和高效运行机制。专业建设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各项有关专业建设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实现专业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三)提升专业应用,服务创新能力建设
更新教育观念,以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方向,形成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注重个性发展、主动适应建材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把学科专业平台,建设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加强产业技术技能积累,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确保专业建设引领行业与技术进步。
(四)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教师的双向流动实现“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师结构,探索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有计划选派中青年学者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做访问学者;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力争形成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
五、结束语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篇3
[关键词]转型;地方本科;专业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20-03
一、引言
我国经济结构的变革,催生了众多全新的业态模式。部分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办学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专业设置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就业困难,学校无法有效服务行业、地方经济发展。为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紧迫需要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是高校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是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具体抓手。专业建设规划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方向和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特色。因此,在国家推进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专业发展规划研究具有现实意义。[1] [2] [3]
二、当前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现状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凸显三个重视与三个不足。首先是重视专业建设与地方、行业结合,注意加强与地方经济密切结合、自身具有行业优势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其次是重视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以建设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卓越工程师计划等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再次是重视加强专业基础条件建设,实现资源整合。
三个不足,一是学科专业发展不平衡,优势和特色不突出。专业之间没有打破壁垒,无法形成合力,培养复合型、适应经济结构转型的应用型人才,专业自身服务行业及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有待加强。二是在专业建设方向与规模方面,长官意识浓,数据分析支撑弱,申报专业、重点建设专业、各专业招生规模的确定都是校领导决策,而非对专业对地方、行业经济支撑、就业率、第一志愿报名率、现有生师比综合考虑后的决策。这样的决策结果往往缺乏科学依据,必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三是教师本位思想亟待破除。高校本身的中心应该是学生,专业设置与建设也必须围绕学生开展,而不能因人设置专业,建设专业。在学校转型的背景下,教师要有转型的动力和勇气。地方本科高校大多师资力量分布不均衡,高水平专业带头人缺乏,教学名师数量不足、教学团队建设水平不高。[4]
三、专业发展规划设计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设计专业发展规划,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切实注重行业企业、地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技能素质、动手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服务生产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集中力量办好行业(地方)急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
专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明确导向,突出特色;专业发展建设规划要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确保规划可量化、可测评。依托学校现有的专业优势及专业基础,重点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地区与行业经济升级需要;对专业建设实行统一领导,充分调动和整合各种资源,从组织上和物质上保障专业建设的顺利进行;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结构,打破学科架构壁垒,有助于发挥跨学科优势的专业集群,促进教学质量及办学水平全面提高;通过对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进行核心知识点提炼,实现专业方向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动态调整与模块化组合,努力形成与行业、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专业设置论证机制,建立各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结构调整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专业结构调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对接区域、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应积极引入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探索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重点打造专业集群。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对接应用科技人才的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设置专业,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改造传统专业、设计复合型新专业、建立课程超市,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并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建成专业集群统筹管理。对接高校所在地区的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求变化,重点发展学科专业集群,在资金投入、招生指标、教师引进、新专业申报、办学条件配置等方面向专业集群倾斜,建成一批规模大、有特色、优势明显的支撑性专业。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论证评议制度,形成根据社会需求、学校能力和行业发展自主设置新专业的机制。
(二)通过大数据分析,规范专业建设
如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本地区要建设地铁的项目,可以预计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专业将有人才需求,现有专业的招生规模的确定一定是在分析历年该专业学生就业率(说明社会当前需求情况)、第一志愿率(说明该专业未来预期与社会影响)、生师比等数据的前提下,合理确定招生规模,确保专业能为地区、行业发展提供数量合理、具有专业水平的合格人才。
(三)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适用度
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打造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形成适应行业、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机制,确保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开展专业与行业、学业与职业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科学制订符合应用型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专注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整合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术应用和实验实践课。进行课程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推进教学方法与课程评价改革,全面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教学法,提升人才培养对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适应度。
(四)教学信息化建设助力专业发展
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全面实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和文化建设的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速实现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集成共享。加强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数字化教学支持、使用、评价等服务系统,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基于网络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分学科专业大类建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能提供全方位学习支持和服务的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库。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环境。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推进专业建设水平提升。
四、专业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为保障专业发展规划的落实与实施,必须从健全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创新、提升专业能力、建设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入手,这样才能确保专业规划的顺利执行。
(一)健全专业建设管理体制
为加强学院对学科专业建设的统一领导,可成立学校专业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有效地调动人财物等资源为专业建设服务,落实和监督专业建设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做好专业建设的检查评估工作。对专业建设所涉及的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实验室与图书设备建设等工作,学校将统筹规划,周密部署,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与协作,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
(二)加强专业管理制度创新
建立特色专业的遴选及专业评估制度。制定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及考核、验收办法,加大对专业建设中期检查、评估和成效验收工作的力度。滚动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探索建立专业预警、评估与退出机制。建立健全一整套较为科学完善的专业管理规章制度和高效运行机制。专业建设管理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各项有关专业建设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实现专业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三)提升专业应用,服务创新能力建设
更新教育观念,以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为方向,形成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要求、注重个性发展、主动适应建材行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把学科专业平台,建设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加强产业技术技能积累,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确保专业建设引领行业与技术进步。
(四)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教师的双向流动实现“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师结构,探索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有计划选派中青年学者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做访问学者;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力争形成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
五、结束语
要全面落实《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升地方高校服务行业、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能力,地方高校专业发展规划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与具体行动的抓手。它架构了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结构及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适应度,提升了社会对人才的满意度,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使地方高校真正实现转型发展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郎耀秀,邓维安,邓琴.基于服务地方的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研究[J].福建论坛,2011(4):112-114.
[2] 高小泉.基于产业集群的高职院校专业布局规划[J].教育与职业,2014(32):15-17.
[3] 熊鹰.理工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研究——以长沙理工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3(3):67-68.
[4] 吴亚琪,朱恺军,陆张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2):44-45.
[5] 戴军,宣卫红.应用型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2):14-18.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篇4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评述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及其分类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模式,就是可供地方本科高校参照、借鉴或学习的经典方式方法体系。
20世纪初,范·海斯在担任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校长时,通过传播知识和推广技术、提供专家咨询服务等方式,将高校直接服务社会的理念发扬光大,后人对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加以总结,称之为 “威斯康星思想”[2]。 刘献君从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出发,提出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概念,指出地方本科高校应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形成为地方全方位服务的体系[3];王玉丰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趋向,并提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存在“渐进式转型”和“跃进式转型”两种演进方式[4];陈新民根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前期的不同表现,提出自然催变式、脱胎跨越式、中间跳变式三种基本转型模式[5];王鑫、温恒福从组织变革理论出发,提出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三种转型发展模式[6]。
20世纪70年代,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等人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发展要经历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 总结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典型发展模式, 即传统精英主义模式、 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并认为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应该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流模式[7]。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瓦茨提出了三螺旋理论, 他认为高校-产业-政府三方应当相互协调,形成动态三螺旋,创业型大学在三螺旋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中,创业活动是研究的延伸,集中在部分易于与产业对接的院系或学科专业,是非全局性的,在欧洲模式中,创业活动是教学的延伸,积极探索在如何干好自己的事业中创新,是全局性的[8]。 顾永安等人认为走创业型大学之路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念和模式选择[9]。
本世纪初, 潘懋元等人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应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为地方培养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0]。 石伟平、夏建国等人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借鉴德国、日本、英国、 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的应用技术大学模式,指出技术本科教育是与传统本科教育(包括高等科学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并行于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三类教育类型[11,12]。 部分升本较早、具有行业背景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基础较好、具有校企合作的传统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率先举起了“应用型”的大旗,于2002年发起成立了“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进行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13]。部分升本稍晚的非行业高校,为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也先后开始主动探索转型发展,走出了校企合作、 校地互动等创新发展之路。 《决定》出台后,教育部指出转型发展 “可以是学校里的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 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专业转型”[14]。 河南、湖北、浙江等地相继出台了支持转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确定了一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试点高校。
上述转型发展模式,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结果。 威斯康星模式,以及教学服务型大学模式,是根据大学的职能进行分类;应用型本科模式,是根据知识生产方式分类;技术本科模式,是根据知识的类型和知识生产方式分类; 传统精英主义模式、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是根据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式分类;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是根据创业面的广度和发展路径分类; 渐进式转型模式和跃进式转型模式,是根据演进方式分类;自然催变模式、脱胎跨越模式、中间跳变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动力来源和发展方式分类;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转型发展模式,是根据发展方式、广度、深度和资源来源分类;整体转型模式与部分转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广度分类。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转型发展模式, 如:内源型模式和外源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动力来源分类;自发转型模式与自觉转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发展阶段分类;深度转型和表浅转型,是根据转型的深度分类;经验总结模式和前瞻指导模式,是根据与实践的关系分类。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分析
虽然转型发展模式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但其分类标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首先,应用型本科、教学服务型大学和技术本科三者相似。 教学服务型大学秉承威斯康星思想,侧重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而服务社会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典型表现, 因此教学服务型大学就是应用型高校;技术本科强调技术教育,而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应用型知识,因此,技术本科也是应用型高校的一种。这三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归宿的问题,因此,我们称其为目标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
其次,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从易于与市场结合的学科专业或院系入手,寻求重点突破,以引领学校发展,对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正在探索的部分转型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而欧洲模式强调自下而上各个方面都实现变革, 以便为学校赢取更有前途的态势,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正在探索的整体转型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这四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如何做的问题,因此,我们称其为战略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
第三,除渐进式转型和跃进式转型模式是根据演进方式这一单一标准分类之外, 传统精英主义模式、 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自然催变式、脱胎跨越式、中间跳变式转型发展模式,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等五类模式的划分标准中,也含有演进方式或发展路径的成分,是根据多标准进行多维度划分的结果。这五类模式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转型发展的演进方式、发展路径或发展特点,我们称之为路径层面的转型发展模式。
第四,内源型模式和外源型模式、自发转型模式和自觉转型模式,深度转型和表浅转型模式、经验总结模式和前瞻指导模式,这四类模式均与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有关, 我们称之为价值层面的转型发展模式。 目前虽然也有在政府引领下假转型、表浅转型的高校,然而,我们更关注的是主动的、自觉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转型, 更需要的是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对转型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的转型发展模式。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重构
根据前面的分析, 笔者构建了 “目标-战略-路径”三位一体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体系。 其中目标层次是方向和统领, 战略层次是核心和枢纽, 路径层次是关键和着力点。
(一)目标: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 ”作为我国提出最早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方向, 并且写入了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部牵头起草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按照试点一批、 带动一片的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发展模式”。
(二)战略: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
整体转型是从办学思路、治理结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条件、 学校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的一种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改革,整体转型后转型主体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达到一个新的发展状态。一般来讲,学校领导、师生对转型发展有一定的认识,接受度较高,尤其是有一定的前期探索和建设经验的高校,可选择整体转型战略。
部分转型虽然也会涉及办学思路、 治理结构、人才培养等上述各个方面,但只是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或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改革,从而使得新旧模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时间内共存。部分转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以下简称部分转型Ⅰ),其目的是通过部分转型积累经验、树立信心,为最终过渡到整体转型做准备;另一类是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以下简称部分转型Ⅱ),其目的是在保留学术型教学传统和优势的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应用型教育,从而形成二者和谐共存的中间状态。
(三)路径:组织创新创业之路
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组织创新创业和创业型大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创新创业的路径如下[15]:
第一步:理念引领。 转型高校应该确立以下三种理念:一是应用型办学理念。可以通过专题报告、考察学习、学术研讨、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等形式,促进教师员工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更新。二是创新发展理念。 打破对粗放型增长、外延式发展、投资驱动、政府主导等传统路径的依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高校和高职高专的第三条道路。三是岗位创业和自主创业理念。学校教职员工应立足自己的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学校事业发展促进个人发展;在完善的制度保障基础上,鼓励部分教职员工开展自主创业,以个人发展反哺学校发展。
第二步:制度保障。 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有效地保证办学理念的落实。 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确保转型发展的持续推进。 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类型定位和转型战略等,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决议、 “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形式明确下来。 另一方面,要构建有利于师生员工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以及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质量保障、人事分配等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应用型高校建设需要的制度和体制机制。
第三步:文化驱动。 在转型发展中适时地将先进理念、拼搏精神、发展经验、经典事件凝结为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文化的无形之手,潜移默化地熏陶和驱动每一个人,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和持续变革。 一是打造创新创业文化。 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将创新创业精神作为遗传基因传下去。 二是打造应用技术文化。 深刻理解技术与科学、社会、人文的关系,形成崇尚技术创新、应用和推广,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文化风尚。 三是打造社会服务文化。 地方高校一定要立足地方,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提供各种服务,形成“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文化。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一般均需经历上述三个步骤, 这三个步骤虽然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但三者不是截然割裂的,而是相容共存,互相促进,逐渐过渡的。当然学校校情不同,转型战略不同,在具体运行时其行动策略也会有不同。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运行
(一)地方本科高校主要要素的转型
办学定位转型。虽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有应用型之名,却无应用型之实,部分高校还是以生产知识、发展科学为导向进行办学, 只有真正转向以知识应用、 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导向进行办学,才能使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名副其实[16]。 另外,部分高校因业务、人事、经费等不归所在城市管理,因此与地方的关系若即若离。 地方本科高校应立足地方,建立与所在地政府的战略合作关系, 面向地方的产业和事业办学,使转型要素资源与地方创新要素资源对接,才能够真正办好“地方高校”。
治理结构转型。 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 如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等,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工作,增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实行扁平化管理,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 探索建立院系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逐步下放财务管理权、资源配置权、教学管理权等,构建责权利相统一、资源配置合理、机制运行畅通、民主监督有力的院系管理体制。
人才培养转型。 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邀请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融合,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科专业建设转型。 围绕地方产业链、创新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造、整合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依托学校-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转型。 调整教师结构,一方面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培养联动机制,通过进修培训、挂职工作、实践锻炼等途径,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另一方面与行业企业共享人才资源,通过引进、 聘任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另外,改革人才引进、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制度,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
科学研究转型。结合地方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工艺创新等应用型科研活动; 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等的协同创新研究;通过应用型科研将最新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产业发展动态引入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性品质和应用型课堂教学质量[17]。
社会服务转型。 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各种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与行业企业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推广、 科技评估、技术咨询、工业设计等活动,聚焦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关键领域,为地方提供社会决策咨询、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服务;将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实验室、研究所、科技园等文化、体育、科研等基础设施与地方社会共建共享。
办学条件转型。 改造、建设一批“教学做一体化” 教室、实训室,与行业企业、政府等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并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和跨专业类的各种平台。
(二)转型发展战略的运行策略
三类转型发展战略主要有两大不同:一是涉及范围不同, 整体转型发展战略涉及学校内的所有人、所有事,部分转型Ⅱ战略仅涉及部分人、部分事,部分转型Ⅰ战略由涉及部分人、部分事,逐步发展到所有人、 所有事;二是办学思路不同,采用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战略的高校,以知识应用、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导向进行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而采用部分转型Ⅱ战略的高校,还兼有生产知识、发展科学的办学导向,可定位为应用型,也可定位为学术型, 还可定位为混合型。这两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三类战略在运行时的策略也有不同:
在办学定位方面,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从开始就以应用型为办学导向;而部分转型Ⅱ却需要始终保持两种办学导向,并且,在与地方的关系上,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的联系, 尊重应用型教育的 “外生性”规律,另一方面需保持学术型教育的独立性,尊重其学科“内生性”规律[18]。
在治理结构方面,整体转型的高校应尽早建立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而部分转型Ⅰ和部分转型Ⅱ高校应适时建立;整体转型的高校和部分转型Ⅰ高校的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制度大体相同,而部分转型Ⅱ高校的理事会(董事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作用使命、代表来源等方面会有不同;另外,部分转型Ⅱ高校在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方面也会与其他两类有较大区别,如学术管理权问题。
在人才培养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并不是应用型教育的专利,部分转型Ⅱ高校在培养学术型人才时也可以借鉴, 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更多地产生于应用的语境中。但毕竟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不同, 部分转型Ⅱ高校可能会办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但更需防范和提早应对在应用型和学术型之间切换不畅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分裂危险。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任何一所转型高校都需要认真考虑和仔细权衡这几个问题: 哪些专业需要撤并? 哪些专业需要改造? 哪些专业需要保留? 哪些专业需要新增?哪些专业可以率先转型?一般来讲,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高校,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尤其是地方的社会需要)的多少、类型和趋势,去撤并、改造、保留、新增专业,部分转型Ⅰ高校可选择产学研合作密切、服务能力较强、应用性特色鲜明的专业(专业群)进入试点,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进行渐进转型。 部分转型Ⅱ高校除根据上述策略进行转型外,还需根据学科专业的学术基础和领先程度、学科发展规律和趋势等选择需要保留的学科专业, 切不可急功近利, 草率地根据就业率、报考率等指标将其粗暴裁撤。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兼聘有机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尽可能地要求每位教师都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多面手;而对部分转型Ⅱ高校,可以采用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方法解决,即团队中的个体可以是双师型教师,也可以是单一的学术型教师或实践应用型教师,但有机地组成教学团队后,却可以胜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在科学研究方面, 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高校, 应重视应用型研究,紧盯应用技术前沿;而对部分转型Ⅱ高校,还需紧盯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并充分利用其内部的学术型资源,与应用型资源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以及科学技术的开发转化研究。
在社会服务方面,应用型教育一般是直接服务社会,而学术型教育一般是通过媒介或转化机制间接服务社会,各类高校均可加强社会服务功能,但部分转型Ⅱ高校需要有定力,保持一定的学术独立性。
在办学条件方面,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统筹使用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是一个重要趋势,各类学校均需大力去做,然而学术型教育的实践教学资源与应用型的实践教学资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通互用,但可共享的程度有限,这是部分转型Ⅱ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指导性和参考性的转型发展方式方法体系,可分为目标、战略、路径三个层次。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有整体转型、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和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三种战略,转型发展可走组织创新创业之路,包括“理念引领、制度保障、文化驱动”三个步骤。学校校情不同,转型战略不同,转型发展模式在运行时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和行动策略。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篇5
作者简介解德渤,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赵光锋,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圈圈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界广泛关注的核心议题。这主要是因为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高等教育强国战略中的关键环节,其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然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可谓“荆棘丛生”:办学定位模糊、办学特色不够鲜明、与地方发展结合不紧密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空间始终处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夹击之中,这些学校在“学术性”与“应用性”发展定位中摇摆不定,从而陷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办学窘境。事实上,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其办学定位从一开始就是应用型的,只不过在具体教育实践中误入他途。就此而言,地方本科院校“要不要转”似乎已经没有讨论的必要,需要我们迫切解答的是“如何转”的问题。可以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势在必行,否则其发展前途令人堪忧。在此需要澄清的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不是简单的名称的改变、更不是地位的下降,而是办学理念的根本转变。尽管“应用技术大学”这一术语是从德国引入的舶来品,但是从办学理念上加以考究的话,美国的“威斯康星理念”(Wisconsin Idea)则为这类大学的办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一、“威斯康星理念”的中国遭遇圈圈为实现西部开发的目标,美国林肯政府于 1862 年签署了著名的《莫雷尔法案》。该法案规定各州通过赠地获益的方式开办农工学院。此法案被视为现代大学第三大职能— —直接服务社会的肇始,同时也 被认为是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干预。受惠于《莫雷尔法案》,一大批州立大学发 展起来,包括我们所熟知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等。1904 年,威 斯康星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Charles Van Hise)在就职典礼上作了“为州服务”的主题演说。在他的 带领下,大学通过提供专家服务与广泛传播知识等方式将大学的社会服务活动推向高潮。1912 年,麦卡锡(C.McCarthy)教授将威斯康星大学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抽象为“威斯康星理念”。用一句话来概括,“威斯康星理念”的实质就是“大学的边界即州的边界”。也就是说,大学需要通过 专业化的学术活动在公共事务和政治活动中发挥广泛参与和积极引领的作用。历史证明,赠地学院的创 建不仅为美国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而且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开创了高校服务社会的先河。圈圈“过去的终将成为历史,但历史未必都会过去”。美国“威斯康星理念”在百余年后的中国拥有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2013 年 6 月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2014年4月达成“驻马店共识”——这些都 不是偶然的,已然是中国教育改革、社会改革行至十字路口的关键抉择。毫不讳言,教育改革在相当程度上折射出时代的要求以及社会变革的诉求。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 调整与升级亟需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一个严峻的事实就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们仍然固守着 精英教育时代的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忘却了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使命。可以说,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甚至是后大众化时代既需要学术型人才也呼唤应用型人才。但从整个高等教育格局 来看,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也更迫切。然而,现实中人才培养的“倒挂”现象就成为“威斯康星理念”的一重遭遇。圈圈高等教育体系中人才培养的“倒挂现象”有其内在的生发逻辑。必须明确的是,单一的不合理的高校评价体系形塑了地方本科院校效法研究型大学发展模式的观念,而政府所掌握的优质资源与分配权力 则迫使地方本科院校认可评价体系及其制度观念的正当性,从而评价体系与资源分配的“联姻”进一步 强化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逻辑。具体来说,地方本科院校按照统一的学术标准培养人才致使办学目标趋同,由此培养出的学生与就业市场需求始终处于一种“隔离”状态,从而导致就业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的“死结”。这一连锁反应直接导致地方本科院校无法满足地方社会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地方发展的步伐。正因如此,地方政府和社会团体不愿投入过多的资金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这种境遇就进一步诱使着地方本科院校千方百计通过 “升格” 获取某些社会资源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附加值,“专业升本”、“跑硕士点”、“争博士点”等升格行为迫使地方本科院校接受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规则,进而强化了办学目标趋同化的社会事实,从而饱受社会的质疑。这也就是“威斯康星理念”在中国语境下遭遇搁浅并使得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怪圈的基本逻辑。因此,各高校发展的“趋同”现象成为“威斯康星理念”在中国语境下的第二重遭遇。圈圈应该说,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就是为转变人才培养“倒挂”现象和办学模式“趋同”现象而做出的努力。遗憾的是,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者仍囿于以往教育发展的怪圈,在办学理念上还未获得实质性突破。那么,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在服务社会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理念偏差”呢?
二、“理念偏差”是阻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实践的关键因素
(一)“功利化”教育倾向占据上风圈圈与 19 世纪德国洪堡大学的“纯粹学术”相比,美国州立大学更加强调“应用学术”,这实际上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传统密不可分。可以说,威斯康星大学是将这种服务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典范。如果说,德国对世界所贡献的大学模式是理性主义的,美国为全球瞩目的大学模式是实用主义的,那么我国大学的 发展模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甚至说中国有自己的大学模式吗?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事实上,我国的大学模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德国模式,尽管我们强调科学研究,但不是旨在“达至修养”的科学研究。我们的科研是排行榜的数字、指标,与加强人才培养、改善人民生活的目标相去甚远。尽管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学习美国,但是我国的大学发展模式也不能完全划归至美国模式的范畴。服务社会的精神并没有走向大学办学理念的核心地带,仅仅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中的些许点缀品而已。尽管我国历史上就有实用主义的传统,但在相当程度上不是重视行为结果之功效与价值的“实用主义”,而是关注行为背后所蕴藏的利益、资源乃至权力的“实利主义”。圈圈一个无需辩驳的论点就是,今天中国的大学无一例外地加入了“经费大战”、“生源大战”和“排名大战”,这是极端功利主义教育的鲜明例证。在这种“功利化”教育倾向日趋严重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学术挂帅”思想作祟的评价逻辑、“资源至上”办学实践的制度逻辑。不得不说,这是我国大学发展的严重误区,也是一种为追赶世界一流大学而做出的短视行为。这种行为能够称得上是实用主义哲学精神指导下的教育策略吗? 显然是不可以的。圈圈在这一基本逻辑下,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考虑自身办学实际情况,一味地迷恋于学术评价标准、追随研究型大学和一些老牌的地方本科院校的脚步,而对自身的应用特色弃之如敝履。依循这一分析理路,学校往往采用“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激励制度与评价制度威逼、利诱身处“制度铁笼”的教师们,使得他们无心教学而只是慌乱地为加薪晋升而发表文章、出版著作。除此之外,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来源大多是研究型大学中年轻博士们,他们已经习得了“研究至上”的游戏规则或共享思维,他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往往更为关注研究而不会对教学表现出太多的兴趣。这也就使得“重科研而轻教学”的景象由研究型大学开始向非研究型大学扩散,从而成为各类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圈圈在制度规约与自我规训的双重机制下,教师很难有额外的时间与精力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我们并不反对地方本科院校从事科研活动,我们排斥的是那种不顾学生需要的科研、不顾应用特色的科研。如果地方本科院校普遍从事“纯粹学术”而抛弃“应用学术”的话,未免有些“越俎代庖”的讽刺意味。如此一来,地方本科院校就不免会陷入极端功利主义的泥淖中并散发着庸俗卑微的市侩气息。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对学术精神的损害以及对服务社会的渎职。
(二)“依附性”发展思维依然严重圈圈目前许多高校习惯于在政府的襁褓中喃喃自语、听命于政府的指令,这应该是中国高校的通病,地方本科院校也不例外。这种依附性发展思维看似是大学对政府的一种依赖心理倾向,但深层反映出的则是一种策略空间,大学为规避风险、推诿责任而寻找到的一种“明哲保身”式的生存之道;反映出的是一种利益关系,它们总是寄希望通过政府的支持获得办学的合法性以及获取资源的正当性。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的依附性发展思维还表现在企图复制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路径。在两种依附力量对比中,地方本科院校对政府的依赖是一种实质性依赖,对研究型大学的依赖仅仅是一种策略性依赖。归根结底,这就说明了当前许多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性与使命感。圈圈实际上,这是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所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或者说,社会经济的转型并未带来我们所预期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更新。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分工的概念还比较模糊,高等教育的供给与需求似乎总能被设计。“大政府、小社会”的政治理念比较盛行,政府包办高等教育的雄心规训着高校的“懒汉思维”。那时,大学的教学、管理、就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并没有机会得以暴露,但市场经济的到来确实对大学造成了极大地冲击,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则加速了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战— —供需矛盾愈加凸显。这种挑战使得政府采用原有的对高校的管辖方式有些捉襟见肘。试想,如果一所大学失去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品格与勇气,即便在大学排行榜上遥遥领先,距离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承诺却越来越远,在美国哈瑞·刘易斯(Lewis.H.)那里不过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因此,只有 大学管理者从“依附性”发展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地方本科院校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被激发出来,服务地方发展的许诺才有望实现。圈圈完全依靠行政意志来办学的时代逐步在褪去,社会将在未来的高校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说,大学为社会服务的精神之所以在我国难以“落地生根”,关键就在于大学、政府、社会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难以协调。如今高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提出就是国家积极调整几者关系的有利证据,这也就呼唤社会作为第三方力量参与到高校治理结构中去,用社会力量来缓冲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直接冲突,进而实现政府支持、高校自主、社会参与的高校治理理念的更新。
(三)“一次性”教育观念尚未转变圈圈在范海斯担任校长的14年间(1904-1918),威斯康星大学通过大学推广部开设和组织了各式各样的课程与活动,从大学专修课程到普通教育补习、从理论知识研讨到职业技术培训不一而足。这鲜明地体现了美国州立大学在继续教育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当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功利化”教育观念与“依附性”发展思维致使其忽视了社会的真正需要,在长官意志与学术怪圈中难以自拔,从而限制了“终身教育”理念的现实拓展。事实上,终身教育不仅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在不久的将来更将成为一种具体实践。这一使命将主要落在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身上。圈圈当前我国旨在统筹中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行,这项工程可谓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不容否认,未来产业结构更新升级速度越来越快、周期越来越短,这一社会现实对社会工作者在学校中所习得的原有知识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就此来说,终身教育将成为不可回避的时代话题。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在这方面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美国州立大学的经验已经证明其在“回炉教育”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这也是地方本科院校显著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方面。由于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行政区划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从而其办学定位也主要是立足地方、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地方性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区位优势。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实践内容主要是应用型教学、应用 型科研、应用型服务,应用性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特色。圈圈与其他类型学校相比,地方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立足地方需要、发挥应用特色、面向终身教育。尽管社会上普遍认同“活到老,学到老”朴素的终身教育理念,但是人们更多地选择企业培训或其他的进修方式,而不是选择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承认,我国许多高校的粗放式的专业设置与精细化的社会分工不相匹配,这是一个事实。但更令人尴尬的是,高校的陈旧的教学内容与当前的社会需求相差太远。美国康奈尔大学围绕牛奶的生产、运输、营销以及保鲜等方面开设了一系列的专业课程、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培训了不计其数的社会人员,从而实现了为当地牛奶产业服务的宗旨。就我国而言,如果地方本科院校仍不顾及社会的迫切需求而独自在象牙塔内“孤芳自赏”的话,那么“一次性”教育观就不能及时得以扭转。其结果是,这类高校就很难满足地方人民的学习需要,难以得到地方人民的支持,从而自身未来的发展也必将是“步履蹒跚”。
三、“理念转型”是实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第一要务圈圈“威斯康星理念”的胜利不仅仅是美国的胜利,也理应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共享的精神财富。毋庸置疑,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完全复制美国模式是不明智的,也是不足取的,但“威斯康星理念”中蕴涵的“实用主义”、“独立自主”、“终身教育”的办学思想是值得我们挖掘的文化精髓,进而可以指导地方院校的办学实践。
(一)秉承实用主义的办学理念,树立服务地方精神圈圈“威斯康星理念”的核心在于“为州服务”,这与美国实用主义传统一脉相承。由于知识生产模式与知识承认逻辑的差异,地方本科院校不可能完全模仿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样式。借用美国博耶学术类型的理论框架加以分析,研究型大学的知识生产属于“探究的学术”、地方本科院校则属于“应用的学术”。在知识承认逻辑方面,研究型大学更加看重同行评价、同行认可,地方本科院校更加强调社会评价、社会认可。进一步来说,研究型大学坚持的是传统的理性主义办学理念,而地方本科院校则秉承着实用主义的 办学理念。圈圈英国伯明翰大学首任校长约瑟夫·张伯伦(JosephChamberlain)曾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为了学者自己的学问不过是一种优雅的自私,为了州和人民的利益而做学问才是优雅的爱国主义。”这警示我们不要从趋同发展的认识误区走向另一种截然对立的认识误区:研究型大学只强调理论研究,地方本科院校只重视实际应用。事实上,二者都是在学术的框架内从事研究,只不过学术取向不同而已。地方本科院校就要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与研究能力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即扮演着“服务站”、“瞭望塔”的角色。“服务地方”应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抉择。譬如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技术转让、创建科技园区或 者落实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圈圈我们对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发展战略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忧虑的是其过于讲求实际、追求实利而走入功利化教育的陷阱。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真正发展还有赖于杰出的大学校长、优秀的教 师和毕业生们,需要他们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伟大雄心和深谋远虑来统摄和匡正大学对 “效用”和“功利”的强调和诉求。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学理念,走出特色发展道路圈圈如果按照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伯顿·克拉克关于政府、高校、市场关系的“三角协调模式”进行解释的话,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既要服务地方政府又要满足市场需要的双重使命。这其中涉及一个原则性问题— —独立性,即地方本科院校需要警惕沦为政府附属机构的危险,也不能因过分市场化而损害教育的公共性。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美国的创业型大学在教育实践上的成功在世界 范围内享有盛誉,近些年来我国也一直在借鉴这方面的发展经验。倘若中国高等教育包括地方本科院校 无法突破后殖民主义时代“自我殖民化”的心理自卑情绪,那么“亦步亦趋,终为奴仆”的命运则是难以逃 脱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需要走出依赖行政指令的误区、走出研究型大学模式的困扰,也要避免 落入别国发展模式的窠臼。诸多实践经验已经宣告上述种种发展思路的破产。圈圈这就呼吁地方本科院校坚持独立自主的办学理念,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轮的地方本科院校不是也不可能全部转型,而是地方高校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在政府的政策引导下所做出的 一种自觉行为。如果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演变成一股“趋之若鹜”的潮流的话,这种行为不过是新一轮的资源争夺而已。实事求是地说,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生命力在于与地方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它只有不断地回应社会需求,其专业发展特色才能逐步得以凝练,方可兑现大学对社会的承诺。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其区别于研究型大学的特色发展道路。也许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会带来短暂性的隐痛,但从长远角度来看,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是其根本出路甚至是唯一的出路。这将是地方本科院校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篇6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不敌高职高专,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以致“拖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后腿”,这种非正常现状正是国家下定决心要求600所地方本科院校逐步转型职教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一堪称“高教领域革命性调整”的政策,已然承载了“终结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冰火两重天同时并存”“打破高教同质化困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等众多的期待和功能,可谓新形势下高教改革的重要发展战略。
联想起这几年教育部定期公布的中职毕业生就业率持续超过96%的新闻,虽然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尚有待考证,却很难否认中职毕业生比大学生“吃香”、技工人才比研究人才紧缺的现实。然而,令人一直感到困惑的是:在中职高就业率、供不应求的背后,其就业质量却始终差强人意;在中职“免费”读书的背后,其吸引力却越来越低,口碑越来越差,以致成为弱势群体子女万般无奈下的被迫选择,这与全国上下大张旗鼓地出台各种政策促进职教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国内为数众多的“三星”以下的乡镇普通高中,却正在中等教育层次扮演着与“地方本科院校”几乎相同的角色,遭遇相同的尴尬: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角度看,这些学校不屑做也没有能力去做;从培养学生冲击研究型高校的角度看,其本二以上的录取率已经低得不能再低。而这些“三星”高中却因为沾了“普通高中”的光,成为不少爱面子家长避免让子女就读中职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甚至成为向一些“注册入学”高职院校有偿输送生源的交易端,在很大程度中扰乱了教育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据此,笔者认为,在国家逐步推行“分类高考”的宏观形势下,职教体系内各级院校的生源需求将会远远大于(约占70%)研究型高校。如果听任那些数量庞大的乡镇普通高中(三星以下)毫无目标和责任地固守现状,不仅是教育资源的重大损失和巨大浪费,更是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隐患。
毫无疑问,作为一项国家层面的战略决策,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必须与中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同步进行,以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中等教育的总体布局来看,传统的“普职大体相当”的强制要求,既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成长需要,又没有顾及企业的人才需求,因而只会滋长地方政府和职业学校想方设法作弊做假以确保“完成招生任务”,非法套取国家对于免费中职教育的扶持资金,此举于国于民于社会均有害无益。我们必须摒弃基于政府集权的凡事“一刀切”的行政思维,在确保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规模平衡对接的前提下,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机制,及时、科学地引导乡镇普通高中顺势转型职业教育,使其成为应用技术大学的生源真基地,而不是研究型重点高校的生源伪基地。另一方面,初高中是人生的重要分化期,既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更是专业技能培养的关键时期,是青年学生选择走研究报国或职教成才之路的最佳时期。从这个意义上讲,扩大中职学校在中等教育总体格局中的规模比例,让乡镇普通高中明确定位,转型职教,不仅为高一级职业院校储备了充足的生源,也为学生的及早职业“定向”指明了方向,更为众多宝贵的高中教育资源找到了用武之地。
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局部的调整都只是治标而不治本,不仅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反而会引起系统性的混乱。在国家紧锣密鼓地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职教转型的今天,中职发展层面的配套改革亦当及时提上议事日程,以求全国教育协同、和谐、健康发展。■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篇7
一、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困难
2014年3月25日,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试点范围、主要任务、配套政策措施、工作推进机制等进行了原则规定, 但地方高校在转型中遇到很多具体的困难,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 来自高校自身的阻力。
尽管很多地方高校招生困难, 就业率低, 但真正敢于转型的高校并不多, 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很多高校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认知存在偏见。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定位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种定位不少高校很难接受, 原本希望学校能不断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 现在却转向层次低的应用技术型高校, 抵触情绪自然会存在。二是地方高校难以承受为转型而付出的代价。地方高校的转型是全方位、根本性的改革, 这意味着原有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都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出调整, 上至学校领导下到教职员工的工作任务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习惯于原有工作模式的教职员工很难承受这种充满竞争性的变革。三是各转型高校具体转型方案的制定难度很大。转型意味着高校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如何找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切入点, 如何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质性的合作, 需要地方高校下功夫做调研, 并拿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设置及运行的方案, 这是有一定难度的。
2. 当地政府执行政策及承担责任的程度。
除了地方高校本身的原因外, 当地政府在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是否到位, 职责是否履行也成为高校成功转型的关键。首先, 有了《指导意见》的原则性规定, 地方政府需要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体的, 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这需要地方政府做调研、搞试点才能出台正确的实施方案。其次,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是确保地方高校成功转型的关键。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实习实践多于理论的教学特点要求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要高于一般普通本科学校, 中央财政要按地方和企业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予奖补。[1]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转型效果显著的试点高校的经费支持力度, 重点用于支持当地促进产业升级的专业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再次, 在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 当地政府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我国需转型的高校大多属于公办, 不仅需要转型的顶层设计, 而且需要政府在高校转型过程中强有力的引导、鼓励和支持, 特别是政府对转型成功高校的经验推广、典型宣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地方高校转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校要转变以前的办学理念, 走出校门, 调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地区的支撑产业是什么, 辅助产业有哪些, 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等都需要哪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需要什么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当地政府掌握着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信息, 高校和政府的合作必不可少。同时, 地方高校应结合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科目主动与地方及企事业单位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地方高校的转型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 关于专业设置问题。
转型高校要在已有优势和特色专业的基础上针对当地需求设置专业, 大胆改革以致停招一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关联不大或者是需求不旺的专业, 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需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为此, 积极引进地方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在职工作人员, 倾听他们对于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的意见, 并聘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 尤其是一些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一线工作人员的讲授更能有的放矢。
2. 关于师资问题。
除了聘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外, 本校原有教师队伍需要作出较大的调整和转变, 以使大多数教师成为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人才。无论是专业类教师还是基础课教师, 从授课内容到授课方式等都需要做出改变, 企业各岗位实际需要的技术技能是教师授课的重点, 案例教学、实训教学、互动教学是教师主要的授课方式。同时, 还要积极为任课教师提供到企业实习、培训的机会, 以便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并为优秀教师提供海外学习的机会, 增强其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3. 关于生源及培养问题。
转型高校要打破仅从应届高中毕业生招生的惯例, 由于转型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所以各类型学生包括高职生、中职毕业生、各类技术、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在职一线员工、在职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校企订单”的学生都应有资格和机会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生, 转型高校要为不同来源的学生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达到因材施教、培养多类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4. 关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完善的实验、实习、实训体系的支撑。《指导意见》指出, 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 实训实习的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 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1]
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不仅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也是解决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同时又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因此, 地方高校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
摘要:部分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中存在两大困难, 一是来自高校自身的阻力, 二是当地政府执行政策及承担责任的程度。高校转型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生源及培养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本科高校,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参考文献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篇8
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座谈会”。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指出,职业教育是教育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除了保留一两百所研究型大学之外,一大批高校都将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这一想法源于专家对德国和瑞典等国家的考察,即这些国家在金融危机后恢复较快并且都以制造业为主,其结论是: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的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因而经济得以迅速复苏。
由于对应用技术大学的解读还不是很充分,社会上出现了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的误读,甚至有观点认为地方本科院校都应该转变为应用技术大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存在错误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的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科研工作,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其中尤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典型。这其实说明地方本科院校还是存在战略定位与战略选择的问题,在现有的四分法的高校分类体系中,除掉两端的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之外,地方本科院校既不满足教学型大学的定位,又达不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高度,处于一种“纠结的”地位,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驱动使得其开始寻找新方向,而国家层面大力主张的应用技术大学为其提供方向性的指引。但是应用技术大学不是一种办学类型,也算不上是一种办学定位,它只能归类于学者提出的教学服务型大学中的五类大学之一,也就是新建本科院校可选择回到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本位,而无须去追逐学术型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找回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优势和自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新建本科学校646所,超过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50%,2012年培养的毕业生占全国非“985工程”“211工程”普通本科高校的45%,已经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这6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正是1999年后从专科升格成本科的一批地方本科院校,这些高校原本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有着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优势,如果一味追求培养学术型人才反而让其心力不足,失去了特色和竞争力。国家引导其回归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道路是非常及时的,既符合国家的发展需要大批技术人才的国情和社会需要技工的社会现实。也阻断了这些地方本科院校追逐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和培养与其基础不符合的学术人才的错误路径。因此,推动这类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将极大地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推动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认为“应用型”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学校的战略定位并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谈到应用型技术大学与教学服务型大学之间关系时,他认为应用型技术大学的提法与教学服务型大学并不矛盾。笔者跟随刘献君教授的团队调研发现,此两者具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式和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作用上没有任何差别。“应用型”是强调人才培养方式,而“教学服务型”主要强调的是办学定位。应用技术大学可以作为教学服务型大学中的一个子类型,同时作为新建本科院校选择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的方式,也就是让新建本科坚持技术技能型而非走学术型道路。而原先选择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老牌本科院校和一些具有一定科研实力和办学特色的高校还是应该围绕教学服务型大学来做文章,通过服务型机关建设带动校内活力,通过服务学生带动学生就业,通过服务社会促进高校的校区与社区、产区的三区融合。
我国现阶段对于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发展模式、面貌、建设路径尚不清楚,在不确定国外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路径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及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需求之时,在高等教育领域业已展开的教学服务型大学自主探索的成功经验和转型路径就成为此次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借鉴。
二、地方本科院校的战略选择
在西方,地方本科院校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是通过赠地运动推动了一些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高校发展,这一举措为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对构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起了重要作用。在英国,随着各地方城市工商业活动的蓬勃发展,19世纪新大学运动拉开了区域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序幕。德国为了解决区域发展差距问题,采取了鼓励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改革措施,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更紧密的结合。法国通过《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要向社区开放,继而各大学广泛设立了跨学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教学和研究机构。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度、泰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中也都十分注重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强调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在经历着一个重要转型,地方本科院校在这种转型过程中遭受到严重的挑战。地方本科院校迫切需要打破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高等教育的弊端,迅猛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有了强烈的特色化的发展需要。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围绕核心力量办学,选择合理的办学定位,遵循适切的办学理论,围绕核心竞争力变革组织结构,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更具地方区域特色的高校。地方本科院校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高等学校的发展路径,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体制,构建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体系。
(一)承担三大任务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力军。换言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由地方区域院校来承担,它承担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主体任务,承担着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的重任,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不同层次高等教育需求的重任。
1. 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主体任务
据原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关于中西部地方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报告》中的一份数据表明,全国普通高校由1998年的1,022所增加到2008年的2,263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由1998年的759所增加到2008年的2,152所,增加了184%,地方本科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也由74%上升到95%。从在校生规模看,地方本科院校本专科在校生数由1998年的225.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850.5万,由占全国本专科在校生数的70%上升到93.2%。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力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承担着主体任务,功不可没。
2. 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的重任
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成为当地人才科技支撑的主力军,是支撑和引领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的重要力量。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为直接,服务面更为广泛和深入,已经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办学优势和办学传统,其中有的大学办学历史较长,基础较好,社会声誉较高,经过体制的整合调整,以及多年的重点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在当地高等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3. 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不同层次高等教育需求的重任
中华民族有重视教育良好的文化传统,特别是随着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而地方本科院校的兴起不仅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拓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不同层次类型高等教育的愿望过程中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应服务区域发展,即增强地方本科院校的造血能力。“突出应用服务、支持区域急需、强化特色发展、发挥主题作用、注重分类指导”是振兴计划的五大指导原则。在获得资金支持的100所地方大学的选择上,发展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明确提出“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需求、地方产业结构特点高度契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学科优势特色突出,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等要求。这一新政的发布给地方本科院校选择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定位打了一剂强心针,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历史机遇。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形态,其理论提出源于两大需要:办学定位需要和高校本科评估的需要;经实践证明符合两大规律:教育基本规律的外部关系规律和“主动适应”规律。它高度契合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内外部发展诉求,为其外部带来高等教育系统的正确定位选择和由行政化向服务化转型发展的契机,得到地方本科院校的广泛关注和实践,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新选择。它既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战略选择,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选择和实践选择。
(二)满足两大需要
1. 高校评估的需要
在现有的分类体系中,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无法找到自己合适的分类,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很多高校在现有体系下无法找到自己的坐标和适合的评价标准。教学服务型大学这一新的办学类型的提出为原有体系中无所适从的一些高校带来福音,也便于国家在进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时制定更加适切的评价标准。
2. 办学定位需要
邬大光教授指出教学服务型大学适宜于新建本科院校、独立院校、民办院校将其作为办学定位的选择,上述高校正是属于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的地方本科院校。而另外一些高校,虽然不属于上述三类高校,但其无论是地方性还是区域性或者行业性的,仍然可以归为地方本科院校的类型。这些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教学服务型大学可能更加适合自身在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的发展定位,可以作为其策略性甚至战略性定位选择。在探求学校新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时,办学定位往往作为各高校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写进该校纲领性的规划文件。
(三)符合两大规律
1. 符合教育基本关系的外部关系规律
潘懋元先生曾在《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果把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那么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教育发展必须符合并且服务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教育规律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一定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1]地方本科院校选择教学服务型大学正是符合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它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从社会服务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科研的针对性,同时从社会服务中获得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2. 符合高等教育“主动适应论”规律
教学服务型大学理论的提出是基于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与国外基于威斯康星思想而建立的服务型大学组织模式相近,两者的发展趋势和远景目标都是走向伯顿·克拉克基于政府对教育领域经费投入减少背景而提出的创业型大学。笔者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国外“服务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两种组织模式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背景之下融合后的一种变体,是一种新兴的产物;它同时具备这两种大学组织模式的特征,是两种模式的综合,它是高等教育寻找自身发展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产物,很好地迎合了中国高等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并且很好地结合了中国高等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四)契合内外部需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提出“高校要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要搞好教育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表明地方高校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需要全方位开展服务。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纵深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外部出现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动力,内部出现毕业生就业不畅与教育经费紧缺的双重压力。从地方本科院校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提出满足了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发展所需要的智库和动力源的需求。从地方本科院校所需的内部变革来说,从令人诟病的行政化走向服务型管理成为必然,地方本科院校内部资源配置也将按现代服务业的理念来进行优化配置。
1. 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内部变革的一种战略之选
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提出得到了武汉纺织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浙江树人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等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与探索。当前经济处于转型发展期,高校转型转向何处、如何转是摆在决策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难题。如果走一刀切强制转型必然会带来不良后果,但是如果借鉴现有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成功经验和办学模式作为参考,其转型路径和发展模式对于其他想要转型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高校将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 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外部突围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完成量的突破,走向质的变化之际。这类大学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一些在研究实力、综合程度、地理位置上与教学研究型大学存在差距,但不满足于“教学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由于处于地方或行业的中心位置,为当地经济社会或某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或行业企业提供科研支持,这一类高校有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迫切需求。[2]这些地方本科院校急需寻找方向,选择好自己的战略定位,提前进行战略布局与规划。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开始寻找方向,一批地方本科院校领导开始寻路,一批研究者己经开始探路,教学服务型大学开始走入地方本科院校的视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一历史背景提出的,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教学服务型大学满足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学校系统进行合理定位的迫切需要,也满足了地方本科院校进行办学定位和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的外部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提出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经济社会所需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战略性办学定位。
三、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选择
笔者自2012年起作为课题组成员,先后对黑龙江科技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等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专项考察或专题调研,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实地考察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通过专访或座谈的方式与几十位地方本科院校的各级领导和百余名的师生进行交流,形成了一系列前期研究成果。
黑龙江科技大学原校长赵国刚教授在《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其思想的核心就是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服务型转变,突出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通过服务功能的发挥,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高校“两个不适应”的问题,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有机联动、互融互通,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两个不适应”即高等教育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3]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大发展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普遍趋势。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潮流来看,地方本科院校选择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路径符合高等教育区域化、地方化的发展规律。
实践选择一: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院校。如黑龙江科技大学根据自身条件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把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其策略性办学定位,在就业和人才培养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和较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的快速发展问题。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战略让该校有了更好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黑龙江科技大学从就业这个出口倒逼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狠抓工程教育,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居全国前50名。其发展路径可以总结如下:教学与就业结合,所教所学与所用密切结合,社会服务与企业需求结合,科研与企业结合;课题成果用于企业,在研课题源于企业;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解决企业的实际需要;坚持“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就业教育”三结合的原则。
再如武汉纺织大学经历几次更名,根据自身特点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其战略性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找准学校定位、解决了学校的发展方向问题,在人才引进和科研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和较大突破。武汉纺织大学在人才引进方面,瞄准国际产业转型发展,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二级学院院长、“团队”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才引才”的团队建设模式等多项举措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长得快”。作为“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遵循“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引起国际顶尖人才所用”,强调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分配制度向教师倾斜。武汉纺织大学在科研成果方面位居湖北省属高校榜首并获得多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在科学研究方面有了跨越式发展,其科研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发明奖,其科研成果成功地通过拍卖并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一批对纺织产业具有革命性影响的重大成果。尚钢书记结合该校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成功经验提出,高校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服务和满足政府、企业、社会团体、高校自身、媒体对于高校的诉求。
实践选择二:师范类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如海南师范大学起初虽然没有明确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但在自身的办学实践中围绕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论进行了探索,遵循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路径,以服务海南省基础教育为己任,开展的“播种希望”行动计划、周末流动学院、顶岗支教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北平教授认为该校正是基于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迫切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师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优势开展社会服务,找到了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突破口。海南师范大学服务海南基础教育得到领导层面高度认可,刘延东同志曾在光明日报《情况反映》第101期上肯定了海南师范大学确立“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并亲笔批示将海南师范大学的服务型大学建设经验在教育系统进行推广。
实践选择三:民办院校类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如浙江树人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按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路径进行学科专业资源配置、组织模式变革和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紧紧围绕社会服务这一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做文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和获得社会好评如潮。浙江树人大学徐绪卿校长认为该校通过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大大地提升教学内涵,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宁波大红鹰学院党委书记孙慧敏教授介绍该校根据地方需要开办大宗商品学院、动画学院,把学院办学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并把服务中小企业作为办学宗旨,学院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系列举措获得宁波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实践选择四:独立院校的地方本科院校。如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构建服务型机关,院长刘献君教授提出教学科研是目的性活动,行政管理是手段性活动,行政管理是服务教学和科研的。该校聘用潜能导师服务学生成长,提倡个性化教育,给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深入探索和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周日晚点评制度、潜能导师制度及“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实践选择五:成人教育转型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如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服务对口单位——光谷九小,教育专家谭细龙教授驻点为其制定全能教育理念和各项顶层设计,使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小一跃成为各方面都得到提升的明星学校。
实践选择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湖北理工学院、呼伦贝尔学院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把自己的发展路径与地方、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融入到地方、行业的发展之中,服务于地方、行业发展需要,选择与地方、行业发展同步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绩和良好的社会效应。湖北理工学院程幼金书记介绍该校结合黄石的矿业资源开展服务得到矿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与反哺。呼伦贝尔学院地处内蒙古草原,借助地缘优势,与俄罗斯、蒙古等国高校合作办学,在办学特色上始终坚持突出民族特色、地区特色,成为该地区师资、旅游、外经贸、采矿、煤化工、建筑业、信息产业等人才培养基地。
以武汉纺织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围绕教学服务型大学这一主题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并成功转型为教学服务型大学。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相当多的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院校仍处于观望中,希望借鉴现有转型成功的高校的发展路径与办学模式转型为教学服务型大学。上述高校的实践表明,地方本科院校选择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路径需要在高校组织内部进行变革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达到融入外部环境的发展目的,因此教学服务型大学成为发展中的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之选。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篇9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2014年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转型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国制造2025》都明确要求引导、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转型发展改革的高度重视,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进一步坚定了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信心。三部委关于高校转型的意见发出后,已有13省(市)已经陆续出台方案,确定了181所高校完全转型为应用型高校或部分专业进行转型。转型工作不仅让各级领导干部得到了高度的重视,同时高校教师也在积极响应转型的各项工作,并积极投入转型建设中。
目前,很多学者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如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转型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方面。而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一直备受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也成为转型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很多学者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养[1]、科研能力的提升[2]、师德培养[3]、可持续发展[4]等都有一定的研究。而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的青年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研究还有所欠缺,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的青年教师的发展进行探索并给出积极意见。
2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青年教师的现状
由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工作势在必行,青年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所占比例大,因而,作为教师队伍中的核心力量,在整个转型工作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能大大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而作为中坚力量的青年教师,大多是从学校毕业然后直接到学校工作,完全没有实践锻炼机会,无法领会所学到底有没有用,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中甚至无法回答学生提出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学这门课,这门课学了以后出去能有什么作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很多高校与企业合作,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不仅把学生送到企业锻炼,还把部分教师送到企业,特别是青年教师,让教师真正体会到学有所用。政策落实了,但执行的效果却不如人意。一般为方便学校考察和教师上班方便,要求教师所到企业最好在学校附近或在同一个城市,但这也为教师不按要求到岗到位提供了便利。部分下企业锻炼的教师总认为到企业锻炼没有上课要求高,上课迟到一分钟就算教学事故,而企业作息时间比较宽裕。作为企业主管方也不会因为教师一次两次迟到或不去而对教师进行何种处罚,这样就导致了教师出勤状况恶化。最后结果可想而知,在考勤都不能保证的前提下,如何得到锻炼?再则,教师的确是到企业锻炼了,也到岗到位,但所分配的工作却与专业不挂钩。
为适应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尤为重要,同样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也不可或缺。为鼓励教师走出去,部分高校将教师送往各大名校进行教学技能或科研进修。接收学校也会对进修教师进修考核,通常要求参加技能进修的教师跟班学习几门课程,通过期末考核或导师给出评定等级。而要求科研进修的教师完成一定量的科研成果作为考核成绩。教学技能进修一般要求跟导师一起上某几门课,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科研进修就相对自由,基本靠教师自觉,平时不用上课,只需到学期末交一定数量的科研作业即可。经考察某高校教师进修情况,发现很多科研进修教师一学期都不在学校或者很少时间在学校。试想不与导师沟通,不了解导师项目,如何参与到导师的项目中去。闭门造车不能从实质上提高科研水平,也无法达到进修的目的。
转型的地方本科高校大多是二本三本院校,这些院校有个共同特点,师资力量薄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比例不高。有很多高校青年教师还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学历阶段,而对一个本科院校不仅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综合水平。
虽然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但落实不到位。若能解决这些问题,相信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将更加顺利。
3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青年教师的发展途径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背景下,青年教师的成长尤为重要。根据青年教师自身特点可以将青年教师分配到企业锻炼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可以针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不足将青年教师安排到高校锻炼学习。为提高整体教师的学历职称水平,可以鼓励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或出国锻炼。青年教师的发展途径有很多,但归根究底还得抓落实。
对到企业锻炼的青年教师,首先青年教师自身要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力。保障到岗到位,多与企业工程师沟通,主动深入企业的各个环节。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在每学期或每学年结束后要能拿出一份完美的答卷。学校要对到企业锻炼的教师进行考核,将考核与绩效挂钩,奖惩严明。企业多与学校和教师沟通,了解教师在企业的工作情况,对不适合的岗位要及时进行协调,真正做到三位一体,从而达到校企合作的目的以及教师企业锻炼的效果。
对进修学习的教师,学校同样要对教师进行考核。委托院校与院校之间要定期沟通,了解教师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不仅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考勤,还要对教师进实验室和教研室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提高教师科研考核标准,改革教师课程进修考核方案。将原来的由导师根据教师综合表现给出书面评语的考核方式,转变为多方位多对象考核。导师考核只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部分成绩,青年教师在跟班学习时,导师可以安排青年教师给学生上试验课,学生对青年教师的考核也可以纳入最后成绩。
为提高青年教师的学历水平和职称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出国留学或考博等进修学习。学校应从政策上放宽对青年教师出国留学的条件,提供进修渠道,提高进修学习期间的待遇。让还没有高学历高职称的青年教师尽早博士化、教授化。
总之,青年教师的发展方向有很多,不同教师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才能在竞争的长途中得以生存。
4 结语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下的青年教师的培养是转型中的重要环节。认清现阶段的发展状态,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各个击破,才有可能将转型工作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高丽娴,于威,王学明.高职高专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20):75-76.
[2]嵩天.大学教学改革中的科研方法与探索——基于青年教师的视角[J].中国大学教育,2015(1):15-19.
[3]滕永青,苏庆伟.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责任感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8):114-115.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篇10
2014年5月2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 提到“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 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 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2015年10月21日, 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这一系列的政策出台, 使得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工作不断推进。
在国家政策不断出台的背景下, 如何在地方本科高校更好地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 在转型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转型过程中有哪些制约因素? 笔者就相关问题做了积极探索和思考。
一、在转型过程中转变高校领导观念
长期以来, 地方高校都是以“学术性”、“研究型”、“教学研究型”作为发展模式, 以学术性为第一引导, 强调科研成果, 以能申请国家级“社科基金”、“自科基金”为目标, 重学术、轻技能;重理论, 轻应用。 在领导的观念里, 似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水平比“研究型”、“学术型”人才水平低, 或多或少有一种心理, 认为办成“应用技术型大学”是一种降格、降层次、沦为职业院校, 因而从本能上排斥。
所以, 高校转型成功的第一步是高校领导的观念必须转变。 高校的办学模式、办学理念主要取决于高校领导, 如果不能实现领导观念的转变,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就会出现等待观望、犹豫迟疑, 存在抗拒心理。 或者迫于大环境做表面文章, 拿一个宏观方案, 不积极主动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一个金字塔结构, 其中“学术型”人才是塔尖, “应用型”和“技能型”分别是塔的中间和底座。 欧洲一些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我国共有本科院校1200多所, 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和“211”大学110多所, 其余为非重点的地方本科大学。 也就是说, 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主要责任应该是培养“学术型”人才, 而地方本科院校的责任则是以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为主, 这符合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层次。 如果地方高校结合所在区域的经济特色, 使地方本科高校的办学方向、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与当地产业对接, 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高校转型成应用技术型大学是大有可为的。
地方高校领导应该意识到: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大学不仅仅是为换一个学校名称, 更要改变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 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 基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目的, 从内部管理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学科专业发展、课程变革、师资建设等方面寻求突破和转型, 把学校真正办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为了加强对地方高校转型工作, 转变地方高校领导的思想观念和办学理念, 在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对转型发展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 举办转型试点高校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和师资培训班, 坚定改革信心, 形成改革合力”。
只有高校领导的观念转变了, 地方高校转型工作就会化被动为主动, 各地方高校就会积极试、大胆闯, 就有了第一动力。
二、在转型过程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缺少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是制约地方高校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地方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 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地方高校的现状是:90%以上的高校老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到学校工作, 缺少企业工作背景。 虽然多数高校教师都是硕士、博士毕业, 但读书期间从事的是理论研究, 普遍缺乏工程技术的经验, 如何培养现有的高校教师的“工程思维”方式? 如何才能把企业的优秀工程师引进高校? 这里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瑞士、英国和德国等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比较好的国家, 都对应用型技术大学的教师队伍有自己的要求。 比如德国, 应用技术大学的教师须有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大学之外的工作经历。 这种做法值得地方高校转型成应用技术型大学时借鉴。
除此以外, 我们可以根据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 探索其他一些方法以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 地方高校可以出台政策, 鼓励专业教师脱产到企业“挂职”锻炼, 通过参与企业的项目的研发、生产、技术维护等环节, 了解企业的新产品研发和生产组织管理方式, 这样老师回到学校后, 就能把企业的最新成果和要求引入学生教学, 充实实践教学内容, 使得教学更生动活泼, 解决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经常问的问题:为什么要学? 学了有什么用?
其次, 引进企业优秀工程师走上高校讲台。 企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走上讲台, 会把企业工程一线的成果和自己的项目研发的经验带进课堂, 这样可大大缩短高校专业和企业一线的距离。 在这个问题上, 学校可以直接把企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引进学校做教师;也可以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人才互用”的模式, 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
另外, 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德国、荷兰等欧洲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较好的国家去考察、 学习、进修, 提升教师追踪学科前沿的能力, 同时学习国外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模式和经验。
只有多管齐下, 才能建设出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在转型过程中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的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提出:“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 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 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 ”
应用技术型大学和传统综合型大学的区别是前者更多地强调应用, 强调实验、实训、实习环节。 但目前地方高校由于教育经费紧张的原因, 实验、实训的设备投入比较小, 大多数地方高校实验设备的情况是仅仅满足专业教学的基本要求, 专业实验课时往往是几个同学共用一套实验设备, 开展一些验证性的实验项目。 以湖南省2013年的数据为例:8所一本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学生人均1.05万元;22所二本高校学生人均0.63万元; 其中15所新建二本高校学生人均0.55万元。地方高校的生均实验设备投入差不多只有一本学校的一半, 这样的实验仪器设备的投入是难以满足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 如果要做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强调的“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 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 就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
所以, 要做到地方高校真正转型必须在实验、实习、实训环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没有实验、实习、实训环节的保证, 很难做到真正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 但在现有情况下能做的是:第一加大政府财政的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同时地方高校自身要有意识、合理分配教育经费预算, 把钱更多地投入在构建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环境上。 第二可以借助企业的研发、生产环境, 把学生的实训、实习环节安排在企业进行, 甚至让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深入生产、研发的第一线。 这样做既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又可以减少相应的资金投入。
四、结语
应用技术型大学建设, 是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任务, 也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 只有在领导观念、师资建设、教学实验设备投入等环节上动脑筋、下力气、做文章, 才能使地方高校更快地朝着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迈进, 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摘要: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工作已经逐步展开, 文章针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积极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高校转型,领导观念,双师型,设备投入
参考文献
[1]杨忠泰.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和路径探析[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8) :122-128.
[2]陈拥贤.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J].职教论坛, 2015 (1) :21-30.
[3]董云川, 邓凡.转与不转——地方本科院校的新抉择[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5 (9) :40-49.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篇11
摘 要:目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已成必然趋势。然而,转型发展之路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分析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经验欠缺、师资差、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明确转型发展的必然性,探索一条自政府层面到高校自身的改革之路是必然要求。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型;转型
自《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阶段。在此背景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于2013年7月由各地方本科院校发起建立;国务院于2014年2月29日举行的常务会议强调,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特别是要将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为技术型高校。在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的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建设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时遇到的问题
与一些底蕴深厚的资深大学相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起点低、资历浅,追赶和提升的任务异常艰巨。许多学校成为本科院校后,在探索本科教育以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办学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1.区域优势不强
多数新建本科院校为专科或者成人院校,当地经济欠发达,有些学校甚至是由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区域优势较弱、生源质量不理想、高水平人才吸引力小等问题成为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通病。
2.办学经验欠缺,特色定位模糊
相比高职院校办学体制灵活、实践针对性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鲜明的优势,新建本科院校因由高职高专升格而成,从原来的资深专科级的“老前辈”变为本科大家庭的“新人”,导致多数学校在摸着石头过河,不能准确把握办学定位,甚至照搬其他高校的办学经验,故常造成“水土不服”的症状。这种变化就是高校的转型。
3.师资整体实力偏弱,教师教学经验不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对于教师的企业实践经历大多没有强制要求。有些高校将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双师型师资的认定标准,且企业与高校间的交流活动也存在政策上的层层障碍。
4.实训设施不完备,学生缺乏实践
良好实践实训环境是实践应用能力提升的保证,但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升本以来学生人数激增,所需基本设施的需求加大,因此学校无力更新教学设备,导致学生的实践实训环节与社会生产脱节。
5.缺乏政策扶持,办学经费紧张
当前是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需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转型建设中去。然而,由于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能为其投入的转型发展经费及扶植政策更是少之又少。
二、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必然之路
1.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各行业因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与调整,对引进人才的规模、结构层次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麦肯锡全球教育研究院的一则报告指出,我国到2020年对高层次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将骤增,如若不提高高等人才的技能水平,将会导致超过2000万的岗位空缺。地方高校如能成功转型,将会很快融入到产业转型升级和地方生产建设的行列中,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
2.转型发展是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战略布局
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具有了明显的区域性,培养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便成为了地方高校的战略布局。因此高等院校要及时调整当前教育结构,积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
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探索
1.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前提
政府要扮演好“掌舵者”角色,通过强化行政责任,制订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1)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建设目标。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高校数量还是发展难度都较大,必须在国家整体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在制度政策上明确目标,要鼓励一些学校大胆去创新改革,创立一个良好的转型发展环境。
(2)匹配帮扶政策,建立评估体系。政府必须为转型发展匹配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体系,既体现引导功能,同时保证高校规范发展。政府一是要引导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人才培养,对校企合作给予一定政策支持;二是制订符合应用技术大学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相应评估指标体系,专业设置权下放到各院校,由学校根据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自主设置专业。
2.高校自身改革是根本
(1)明确办学特色,坚持应用型培养。许多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由侧重于实践教学的高职院校发展而来,过去的实践教学资源和传统恰恰是它们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因此,这类院校应在保证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下,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优势和特色,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2)深化校企合作,共谋发展。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与真实生产环节相联系,积极应对现代技术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注重实践应用,将教学方式与方法结合起来,要从“学中做”,从“做中学”。将科学研究、实践教学、技术应用及创新创业四个层面整合起来,尤其要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和科研成果转换环节,这些环节要与企业应用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周世厚,江芳.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歧途”与“正路”——基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审视与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2012(8):50-54.
[2]夏建国,易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之路——上海机电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4-4-21.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 篇12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思想观念影响着高校转型的实施
在我国教育体系发展中,一直存在着重视系统知识教育教学、轻实际操作能力训练的传统意识,且这种观念深入人心。传统的思想一直认为普通大学毕业的学生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所以这一认识的偏差影响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然而,思想观念决定行动的方向和方法。在高等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看重学术研究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办学定位上出现盲目的求大求高,不断扩大自己的办学规模,只是一味地注重传统专业学科,没有依据本地区的发展特点及人才市场的需要进行专业设置。这些传统的思想导致学生就业率下降。
(二)缺乏明确可行的法律体系以保障转型实施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构想到提出一直都没有指导性、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文件推动改革的进行。同时,在社会资源支持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对企业支持进行指导,导致企业参与程度不够高。要真正对企业进行指导与支持,这样企业热爱对应用技术型学校招生,让学校技术型学生进行实习,进而促进学生就业。制定相应保障措施,让学校、企业真正感受到为他们的切实利益进行保护,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学校与政府、企业欠缺良性可持续合作机制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需要学校与政府、企业保持良性可持续合作。政府要时刻关注本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同时要重视政府与学校合作,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经济发展。地方本科高校要积极应对本地区经济状况的变化,如果政府支持一种经济产业的发展,那么学校要努力培养相应的技术技能型学生。但是,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并没有考虑这一方面,仍然实施所谓的“封闭式”教育,没有快速应对政府对经济发展做出的各项决定。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的发展对策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必然的,是地方本科高校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所以对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
(一)转变传统观念,构建适合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评价标准
首先要用同一的眼光看待学术型高校与应用技术型高校,把它们的办学规模、特色及标准定位于同等地位上。建立地位相同、符合各自特点的评价标准,同时也要根据各个学校规模和层次的要求建立相应标准。我国应该改变以往的统一采用学术性评价标准来对一切高校进行评价,改变将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列为排行榜底层的不当举措。
(二)完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法律保障
在地方本科院校进行转型的过程中态度不是很明确、意志不够坚定的情况下,上级教育部应该根据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特点和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相应的整体布局,尽快制定地方高校转型方面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相关方面的制度,加快转型的进程。政府应该制定一系列符合转型需要的政策优惠及规范制度引导地方本科院校进行转型,真正做到政府主导、学校真正实行符合地方经济的发展规模,克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产生恐惧心理。
(三)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合作,构建多元治理结构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就是要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合作。同时,要引导用人单位、行业企业及政府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多元化的现代治理结构。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应该与政府加强合作,通过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签订协议或者产学研备忘录等形式,共同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要加强与企业、行业之间的联系,企业可以参与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
新时期教育的发展需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地方本科高校在应对转型这个大形势的环境中,从地方经济需求状况出发,要积极弥补自身缺陷,为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摘要:我国当下正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换代,从而也极大地提高了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成为我国转型发展过程当中的重中之重。但是在转型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因此,为了地方本科高校成功转型,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参考文献
[1]赵新亮,张彦通.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战略[J].高等教育管理,2015(9):38-42.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推荐阅读: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10-30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05-19
地方性本科高校06-17
地方高校本科生07-10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08-12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06-10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09-10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05-26
建地方本科院校11-08
地方医药类本科院校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