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本科高校(共12篇)
地方性本科高校 篇1
毕业论文是学生内化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技能、获得科研能力的重要实践训练环节。然而, 近年来随着地方性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质量下降, 以及师均指导学生数量的显著增加, 导致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逐年下滑。鉴于此, 笔者以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为例, 结合河南省部分地方性高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和新的教学模式, 并逐步实施,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地方性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论文时间安排较晚
目前, 大部分地方性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一般是在第七和第八学期完成, 各院校基本上是从第六及第七学期开始落实导师, 着手选题, 第七学期开始设计试验, 这就使毕业论文与学生的考研、求职时间有所重叠, 相比之下, 学生更加重视后者, 致使部分学生存有应付心理, 在论文内容上, 抄袭、剽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1.2 选题局限性大
由于导师的水平及研究方向和学生专业兴趣等方面的原因, 在选题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毕业论文的选题总是在指导教师所划定的圈圈内进行,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抑制了学生的研究热情, 有悖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原则。
1.3 学生依赖性强
部分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 自感前途渺茫, 其专业思想不够牢固, 认为自己将来不从事所学专业方面的工作, 这些学生毕业论文基本上完全是按照导师的设计完成。学生的科研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1.4 学校对毕业论文投入资金不足
地方性高校在毕业论文环节投入资金不足, 有的学校按照100~200元/人投入, 有的则不投入资金, 只给予课时补助或者采取实验室常规药品及仪器无偿使用等方式进行弥补。久而久之, 综述性及调查报告式论文比例逐渐提高, 试验性、研究性毕业论文比例逐渐下降, 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则屈指可数。
1.5 导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地方性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校本科生数量逐年递增, 导师数量不足, 面对这种“一对多”的指导方式, 导师只要符合学历、职称等硬性条件即可上岗, 忽视了对导师能力的要求。由于导师的精力和能力有限, 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指导质量。另外, 导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存在局限性, 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方向研究的需求。
1.6 毕业论文环节相对孤立
随着地方性高校办学定位的逐渐明晰, 各地方性高校都相继把培养目标定位成“培养地方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专门设立了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各模块的运行基本还是相互独立的, 没有得到有机整合, 显示不出来整体优势。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笔者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入手, 在毕业论文的组织实施层面进行初步探索, 尝试创新性地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奠定基础。
2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改革
2.1 提前落实导师制
充足的时间保障, 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建议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落实本科生毕业论文导师, 使学生提前介入毕业论文环节, 争取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确定好选题、开题报告及实验设计, 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实验操作、重复试验及数据整理等工作, 学生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搜集所需资料和写作论文。
2.2 加强对导师的培训
学校要完善导师选拔和培养、培训制度。在符合导师资格的教师中, 培养选拔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本科生毕业论文导师, 对导师队伍进行专项培训, 使其明确导师职责和任务, 提高业务指导水平。
2.3 加大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投入
除了给指导教师一定的课时工作量外, 建议学校分学科划拨专项生经费投入到本科毕业论文环节的实践教学中, 根据物价上涨幅度, 逐年增加这些费用, 保证试验性毕业论文的比例和质量。
2.4 促进实践教学各模块整合
实践教学一般包括:知识应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及素质拓展等模块, 主要涵盖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学年论文、专业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及科技创新等内容。改过去每项内容的独立完成模式为交互呼应、交叉融合的有机结合模式, 这样就能使不同模块间相互促进,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5 构建以团队为基础的联合指导教师队伍
学生在专业间和专业内都可以组成团队, 做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大题目, 打破“1人l题”制, 培养团队精神。由团队成员合作完成, 把课题做大、做活, 一个大课题, 分成不同的子课题, 每个学生有所侧重。建立由不同专业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团队指导”就是由学科 (专业) 带头人、骨干教师牵头, 合理搭配青年教师, 组成“指导团队”, 以老带新。“团队指导”机制不但对学生的指导有利, 更有利于青年教师培养, 解决青年教师实践基础差等问题。
3 毕业论文创新模式研究
3.1 教师项目组织下的毕业论文完成模式
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 学生通过参加教师的项目, 可以感受到指导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拼搏和奋斗精神, 指导教师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用敬业精神影响学生的作用。学生还可以感受浓厚的科研氛围, 了解教师的科研思想来源、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科研动态, 专业生产实际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参与科研实践, 全面学习掌握了科研工作具体过程, 从而达到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训练效果,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产生质的飞跃。由于每位教师同时指导多名学生, 每个学生只承担了项目的一部分内容, 学生间既分工又合作, 从而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了其团队精神。
3.2 以科技创新带动毕业论文的完成模式
把科技创新和毕业论文结合起来, 既能促进科技创新工作, 又能促进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首先由指导教师负责组建学生团队。学生团队的组织形式与构成对项目延续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对学生团队的年级构成、成员数量、入选条件等进行细致审核, 以尽可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旨在形成团结协作, 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团队;其次, 制定相应的项目评审程序和制度。为了保证学生自选项目质量, 组织专业教师, 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初步评审, 然后推荐到学校参加立项评审。第二, 对导师队伍进行优化组合。导师在学生项目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 为学生提供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以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第三, 建立完善的评价办法。以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相关文件为基础, 建立一套评价方法, 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通过研究项目撰写的毕业论文水平是否达到毕业标准。
3.3 以设计性实验为基础的毕业论文完成模式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经过常规和综合性实验训练之后结合各自教学或独立于各种教学而开没的一种探索性实验。高级设计性实验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体现科学精神。如果试验选题适宜, 工作量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完全可以作为一篇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来完成。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热衷于试验研究的学生, 能够在试验中锻炼其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
3.4 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结合的完成模式
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都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 这种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选题, 一方面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预先选定后在实习过程中搜集资料、予以实践;另一方面论文选题可以来源于实习环节的生产需要。这样, 能够纠正以往在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过多的形式和走过场现象, 变学生在实践中“骑马观花”为“下马赏花”, 真正实现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的共同提高。
3.5 学生以申报课题形式的毕业论文完成模式
组织科研能力较强, 乐于参与试验研究的学生, 以3~5人组成课题组, 在导师的引导下, 选题论证, 以课题形式撰写论证报告, 填写项目申请书, 由院系组织不同专业教师组成的项目评审小组进行评审立项。立项后, 学生可以在项目内容中选定论文题目, 分方向进行开题论证, 开始设计试验等工作。论文完成后, 项目可以申请结项评奖, 这样学生的研究热情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 同时, 毕业论文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不断改革, 以及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并逐步在2009—2012届洛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学生中进行了改革实践。从学生毕业论文发表情况看, 学生毕业论文翌年 (学生毕业的第2年) CN以上期刊发表率由2008届的7%, 提高到2009届的11%、2010届的17%, 2011届学生的毕业论文目前发表率 (含录稿) 已达13% (其中核心期刊占78%) , 2012届毕业生迄今已有毕业论文被核心期刊录稿。可见, 通过改革, 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显著提高。
地方性本科高校 篇2
一、加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
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本科高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准确定位培养方向,学校要摒弃传统单一的管理和教学模式,根据专业化多学科融合的趋势,完善学科和课程的教学体系,多建设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发展性、综合性的专业学科,与此同时还应该创新教育目标,科学的调整学校的课程体系,更加注重融入应用、技术等课程,要转变传统单一的专业课、基础课授课方式,开展素质选修课等内容,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学校还应该与当地政府、企业密切联系,组织学生进行实习,为学生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构建地方本科院应用型人才体系的科学方法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等为核心,要培养“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新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深化课程教学体制改革,壮大师资力量,提高教育者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明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构建一个能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三、结束语
地方本科高校教材使用的探讨 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材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E22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37-01
高校教材是体现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 是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性环节。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工具,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教材建设是高校教学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师资水平,反映教学改革成果,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是高等学校学科建设的重要。
1 地方本科高校教材使用的现状
高校教材作为联系教与学的纽带,长期以来在高校教学工作与教学的主体(学生)、主导(教师)一起,被列为教育活动“三要素”。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作为教学客体的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门课程全国统一用一个版本教材的状况,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多层次、多目标、多地域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类高校主编、出版的教材数量丰富, 品种繁多。然而,深入分析这些教材的内容与体系时,可以发现这些教材绝大部分为培养学术型人才理论体系教材 。并且长期以来, 教材编写工作主要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重点大学的有关教师承担, 将编好的教材出版并介绍推广,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习惯于选用国家或省级的获奖教材、规划教材、精品教材。虽然许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为这些教材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缺乏适切性而苦恼, 但自主编写教材的意识并不强。再加上各种评估、检查对选用获奖教材的强调, 很多高校更不敢自主编写教材。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招收的学生中, 基础知识薄弱的越来越多, 如果仍然沿用理论体系教材,许多学生自学有困难,教师教起来也十分困难, 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如何引导地方本科高校使用合适的教材,是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
地方本科高校的地方性决定了其必须确立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因此,一方面地方本科高等学校应当通过科技创新,把高校科技创新的资源和能力与地方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积极融人区域创新体系,争取研发经费,在搞好服务和做出贡献的过程中赢得社会的支持和政府的重视。建立健全学校与所在地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为自身的快速发展创造机遇和条件。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要求出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从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逐渐转向培养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敏锐捕捉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生长点,将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3 地方本科高校教材使用的建议
地方本科高校要积极发挥高等教育法所赋予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立足自身实际,发挥特色和优势,因此,地方本科高校教材的使用也尤为显得重要。应用型人才既要有坚实的具备一定宽度的理论基础, 又要有较强的运用理论于实践的能力, 因此教材体系既要考虑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 又要从实践知识出发, 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双向、互动关系。
3.1 统编教材。 统编教材一般理论性较强, 重视理论完整性、结构系统性、逻辑严密性、学术高深性, 有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原理、原则,但其缺点是往往忽视理论的应用, 因而难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因此,地方高校的基础课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使用统编教材较好。
3.2 联编教材
3.2.1 校校合作编写: 教材编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集众人之所学。随着学科发展的相互交叉和渗透, 有必要将以往教材编写的个体户模式转变为优质教学资源的团队研发模式。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较, 地方本科高校的人力、物力资源等条件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 发挥团队作用显得更加重要。编写团队的成员不局限于本校的教师, 还可扩展到与其他地方高校的教师合作编写。特别是凭一所高校的力量难以完成编写知行体系教材任务的情况下, 联合多所高校共同完成编写任务是明智之举。联编教材就是高校教材建设中的重要方面,以两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为例:《大学物理实验教程》是以山西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王云才教授为总编,由沈阳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5所地方院校共22名教师集体编撰而成。而《大学物理》是太原理工大学多年来联合太原科技大学共同建设的成果。由老教授领衔,多名教学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参与,吸取了多年来采用本教材一线教师的宝贵经验,几经修改、不断提炼而成。
3.2.2 校企合作編写: 实践教材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只有将实践性比较强的内容与现代生产实践、职业工作实践相结合才能编出适切的教材, 所以, 应该采取措施鼓励高校教师与有关工厂的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合作编写实践教材。 例如,北京联合大学出版的几本业内很有影响的实践教材,就是由该校教师与北京全聚德集团有限公司、黎昌餐饮集团、北京饭店和香港丰琪食品有限公司等饮食企业的高级技师共同合作编写的。这种校企合作编写的教材,图文并茂,生动具体,及时反映了业界最新技术动态,满足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合编教材的使用适合地方本科高校专业课的教材。
3.3 自编教材。 地方高校因受资源和发展要素的局限,在达到基本办学标准的基础上,更应立足于当地历史文化和社会需求,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办出特色,以特色确立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自编教材就是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地方性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弹性的教材。地方高校应该有重点地支持教师自已编写教材。可以通过设立了多项教研课题,专门研究应用型层次人才的知识特征,为自编教材编写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些教材为办学特色的形成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等组织编写的《鄂东地区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正是基于黄冈新农村建设而形成的研究著作,有关专家认为该研究成果全面分析研究了鄂东地区新农村建设实践,为黄冈、湖北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借鉴。 《鄂东特色农产品及其产业化研究》是学校就鄂东15种特色农产品及其产业化经营而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阐述了鄂东特色农产品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该书现已作为黄冈市干部培训教材。自编教材可作为特色教材,供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使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实施工作的若干意见,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资料和经验汇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探析 篇4
一方面, 金融危机以后, 世界经济形势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 自2000年以来, 尽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但由于师范型专科学校整合升级而来的地方本科高校面临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 学生的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同时, 受到区域经济发展过慢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毕业季出现就业难和扎堆的情况。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对应用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不仅涉及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宏观结构的改革, 更涉及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方法等微观结构的调整。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只有通过转型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匹配, 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才能达到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要求。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与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也都基本上按照“老本科院校”向综合型大学的方向进行发展, 既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办学的综合水平也比较低下。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 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地方型本科院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设置的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 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 专业设置大多是在原来基础上建设的本科专业, 虽然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 但随着学校发展陆续新增的专业往往只盯住所谓“热门”专业, 不仅缺乏整体规划, 而且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 导致新增专业与地方社会经济结构严重脱节, 并不能起到服务地方的作用。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也是按照“老本科院校”重视学术型内涵建设的模式进行的, 缺乏自身的特色, 不能突出办学优势。
2. 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新建本科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对于传统优势专业就业走下坡路的时候进行停招或者减招, 使得此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强大但日益过剩。与此同时, 大部分新增热门专业却面临引进人才困难等问题, 使得此类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且增速缓慢。于是, 逐步出现了“同校, 不同工, 却同筹”, 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大锅饭”的局面, 这种情况严重打击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严重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发展。
3.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转型问题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就是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 一方面, 大部分的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都是接受传统的高等教育, 只会理论知识, 没有一线行业或企业实践经验, 动手能力薄弱;另一方面, 地方性本科高校由于编制以及政策等原因, 基本不会对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或管理人员任专职教师。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任重而道远, 主要还是要靠对已有的师资队伍进行自我转型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 部分教师必须面临这转型这一问题, 可能不仅是实践转型, 还有专业转型。
4.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虽然是教学为主的高校, 但是科学研究是本科院校基本职能之一, 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仍然将科研条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 科研设施、科研力量、科研成果有一些改观, 但受科研总体实力差、科研成果水平低、职称科研严重、经费少等方面的制约, 科研方向与社会实践和地方经济严重脱节。
地方本科型高校向技术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同时, 要协调好职称评审条件中到底以科研为准还是教学为重的辩证关系, 到底是应该偏重于产业的效应还是偏重于论文的质量。如果不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势必打击教师从根本上转型的积极性。
三、政府、社会及高校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
地方高校的转型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在艰难的转型过程中摸索着自身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在讨论如何改革和转型之前, 首先要做到溯本清源——高校的转型必须要以政府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导向, 并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主体。下面, 从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来讨论, 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 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配套措施, 积极参与到高校改革中来
尽管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对高校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要求。但通常最有改革意愿与需求的是地方性本科高校, 而大部分地方性本科高校隶属于省级教育部门, 因此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为地方企业与地方高校发展服务, 应出台一系列适应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其中, 在促进校企的全面深化合作方面, 地方政府应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 要打破省属高校被市级政府边缘化现象。
2. 地方企业应制定人才培养与储备策略, 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
地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策的支持, 也离不开当地人才的支持。目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无论是政策还是教育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政策制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来, 要积极为自身的创新发展谋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智力支持。
地方企业要积极发挥行业的参与指导作用。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 建立实践育人基地, 促使培养更多适应于本企业及本行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投入的最小化、利益的最大化, 建立起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
3. 地方高校应该在主动跟进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
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的调整通常周期较长, 地方高校应抓住机遇主动出击, 要为转型谋求更多的机会与资源。转型发展学校不仅要重新审视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定位, 明确转型发展方向;而且还要针对教改、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以及教学梯队、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制等方面的建设, 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安排。不仅如此,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必须立足地方,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邀请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改革中来,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之间对接,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总之, 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又好又快地转型, 三者缺一不可, 而高校转型的成败关系到社会经济结构能否成功转型。
四、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四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1. 建立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目前, 高等教育主要以全日制的在校生为主, 生源主要来自于通过高考的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教育途径和教育方式的单一, 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人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及人才选拔模式。尽管部分地方高校对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笔者认为, 对口招生针对的人群绝大多数还属于中职升学, 但社会中熟练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仍然有进一步深造的需要, 我们将改革的注意力放在统招生与对口生的培养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了继续教育的改革。地方高校应该充分挖掘与发挥继续教育的潜在需求, 在“全民教育”的基础上促进“终身教育”, 做好了这一点, 地方高校将会迎来第二次的招生高峰。
2.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
地方高校要向应用型、实践型转型, 就必须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 将职业技能比赛提升到战略高度。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以及电子大赛等专业性比赛要进一步扩大宣传, 使其深入人心。要将职业技能比赛深入到学校每一个教职工的内心。进一步重视职业技能型比赛, 以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并以此提升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教师转型打好基础。要建立起职业技能比赛与成果转化的机制, 积极考虑将各项比赛的技术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有了经济效应的成果, 才会更受社会的认可和企业的青睐。
3. 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制”
尽管大部分地方高校实行了“学院制”, 但没有实现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二级学院在专业设置、聘用教师等诸多问题上没有话语权, 基本处于被动维持执行学校有关工作要求的状态, 致使学院制有名无实。要想进行深入改革,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及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地方本科高校要转型发展, 必须从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出系统化的改革, 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的主体地位——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要“简政放权”, 推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 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 并且各项办事手续及流程应进一步简化, 提高办事效率。
4. 建立健全“人才战略机制”
学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实际执行的教师, 因此, 学校的改革发展不得不考虑教师的个人发展以及教师质量的问题。笔者认为, 应着手解决以下问题: (1)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该去掉职称门槛, 以“唯才是用”为标准。 (2) 协调好职称科研与以实践为重的转型之间的矛盾。 (3) 协调好个性化教育与统一标准管理的矛盾。 (4) 协调好尊师重道与学校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推进师德的建设与尊师重教的学术氛围的营造。 (5) 打破“大锅饭”体制, 解放思想与生产力。 (6) 推进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以及校企间的实践交流, 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 2014 (06) :29—34.
[2]万娇, 石丽君.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4 (03) :20—23.
[3]高雪春, 陈伟华.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科学大学转型过程中专业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4 (02) :5—7.
[4]刘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 2014 (03) :1—4.
地方性本科高校 篇5
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研究的经济学视角
根据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定位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企业人力资本团队的构成以及科层组织和就业制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的思路,并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根据高校人才供给、企业人才需求以及市场资源配置三个维度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定位的问题.然后对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地方高等学校经管类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定位的依据和基本思路.
作 者:顾志良 于丽娟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101刊 名:辽宁教育研究 PKU英文刊名:LIAONING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10)分类号:G649.21关键词:管理型人力资本 企业科层组织 就业制度 人才培养定位
地方性本科高校 篇6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
一、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现状
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受区位、经济的限制,发展速度比较慢。
1.学校定位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设置专业,导致专业特色不明显。在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校中,部分学校没有结合自身特点去发展此专业,定位不准确,这造成很多地方院校培养出的播音主持人才竞争力不足。
2.课程设置
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方案,修订更新的速度很慢,多年没有更新调整,很难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课程设置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
3.师资力量
地方本科高校由于城市吸引力不足,给人才引进带来障碍,造成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匮乏。
(1)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招生规模急速扩张,而师资并不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院校为了教学的需要,培养选拔了一些非专业出身的教师从事播音主持教学,比如一些表演教师、中文教师被短期培训后,承担播音主持教学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师资不足的问题,但是从长远看,非专业出身的教师比例不宜过大,培养一支专业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2)有播音主持行业从业经历的教师偏少。很多教师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后就进入了学校工作,没有从业经历,缺乏第一线的实践经验。
(3)缺乏专业带头人。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起步较晚,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太合理,缺乏高职称、高素质的学术技术带头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进展缓慢的原因
1.部分院校改革意识不强,人才培养方案陈旧
很多院校的市场意识不强,没有主动适应时代变化对传媒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能与时俱進,人才培养方案比较陈旧,不能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传媒人才的要求。
2.实践条件不足
很多地级城市往往只有一家广播电视台,提供的实习机会比较少,对实践教学环节不利。播音主持专业是一个投入比较大的专业,需要提供完善的实训条件,相关的录音、录像设备,一定数量的演播室都是必需的。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由于投入经费不足,实验实训条件亟待改善。
3.教学改革的能力偏弱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缜密的教学改革研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都是近几年创办的,相关的教学研究起步较晚,教学改革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三、加快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数量庞大的地方本科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承担着培养大批传媒人才的重任,加快教学改革,创新办学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1.适应全媒体时代,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逐步融合,全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才能更好地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播音主持人才。很多地方本科高校因为所处的城市限制,在接受新观念、改革教学方案方面迟缓了一些。要适应新的媒体生态,就要及时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中不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内容,加大实践类课程比重,增强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2.应对社会需求,调整培养目标
现在,全国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比较多,仅笔者所在的河南省,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院校就有20多所。在这些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地处非中心城市,升本时间也不是很长。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都瞄准央视和地方卫视,这也是不现实的。作为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找好自身定位非常重要。培养的人才一方面要瞄准中小城市广播电视媒体、小型传媒公司、互联网行业等,也要拓宽培养渠道,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许多和语言传播有关的岗位,如导游、讲解员、少儿口才教师、配音演员等,都是播音主持专业的就业方向,都是大有可为的岗位。
3.引入项目教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部分播音主持专业引入了项目课程的训练。所谓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要求加强与工作岗位的衔接,直接与媒体和传媒公司合作,打通人才培养通道,让学生参与合作媒体的实际工作,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比如媒体和传媒公司的一些配音、主持、制作等工作,可以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来完成。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对企业来说,也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制作成本。
4.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以前播音主持专业在创业教育这一块的教学设计上是一片空白,就业指导类课程也很少涉及这一内容。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后,很多行业都加大了创新创业的工作力度。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措施鼓励高校学生创业的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也要主动适应国家的战略布局,加快实施创业教育,让一部分有创业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在学校层面,可以成立创业学院,加强创业教育,给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和设备等,引导学生合理创业。在教学环节上,也要增加创业教育板块,让学生了解创业需要的素养,比如传媒行业创业特点,微小企业的管理,财务知识的储备等,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5.加强专业教师与传媒一线的交流,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只有具备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要办好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现在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都提供了较高的人才待遇,也看到了人才对于专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引进的同时,还要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力度,比如选派一些教师到媒体和传媒公司挂职锻炼,增强教师与传媒行业一线的联系,加快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提高教师队伍的媒体素养。
我们正处在媒体技术剧烈变革的时代,社会对传媒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方本科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担负着培养大批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传媒人才的重任。只有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洁.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探讨[J].青年记者,2012(23).
[2]郑勇,张阳.浅析地方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3]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思考[J].新华文摘,2013(4).
[4]党君.中小城市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新西部,2015(17).
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研究 篇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法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到2008年底, 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30所, 在校法学本科生超过30万人。其中既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大学这样的老牌院校, 亦有大量综合性地方高校。其中地方高校由于对自身定位不清晰, 加上高等院校评估所采用标准的同一性, 各院校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上都大体相同, 这样既造成了法学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又导致培养出的法学学生大同小异, 缺乏竞争力, 就业率低。为此, 需要重新审视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
一、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定位
对于高校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克服同质化倾向, 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争创一流”。所以, 对于地方院校的法学教育, 各高校应找准自身定位, 走独具特色的法学教育之路。笔者认为, 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应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
(一) 地方高校应注重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首先, 地方高校适合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法律人才, 主要分法律应用人才和法学研究人才。国内一流法学院校诸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这些院校, 由于其综合实力强, 可培养研究型法学人才;地方高校则由于师资力量不强、办学条件较差, 培养研究型法学人才会力不从心, 培养中低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可以胜任。而且,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优势, 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其次, 从已毕业的法科生就业状况来看, 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法学毕业生缺乏实际运用能力, 对法律实务实际运作方式不了解, 以致他们不愿招用刚毕业的法科生。这反映出高校法学教育忽视了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 不适应社会需求, 故应转换观念, 改革法学教育培养模式, 注重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二) 地方高校应注重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
首先, 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 不仅需要其精通法律知识与法律技能, 还要求其对社会、经济生活以及其他一些专门领域的知识有基本了解。如金融领域、房地产领域、国际贸易领域等, 都亟需掌握相关知识的法律人才。其次, 地方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 与专门的政法院校相比, 学科开设范围较齐全, 在学科交叉融合进而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学科设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等培养各自有特色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二、实现培养目标的相关举措
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找准定位, 致力于培养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 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改革, 以确保培养目标实现。
(一) 完善课程体系
目前地方高校法学本科课程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 偏重于理论讲授, 实践性课程偏少。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法学教育仍然偏重于法学理论讲授, 注重向学生讲授法律领域的原理、原则、基本概念和具体规则, 使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基本上是从条文到条文, 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探讨和论证。学生缺乏锻炼法律职业技能的机会, 无法胜任法律实务工作。2) 单科性的部门法学课程多, 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少。大部分地方高校高校基本上都是在十四门核心课程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法学选修课, 跨学科的课程很少。法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却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必须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知识, 来充实法律学科的发展。单单传授法学专业知识, 而不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只会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针对上述弊端, 地方高校在法学教育中应完善课程体系。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重要依据, 合理安排课程体系, 关系到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
首先, 应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 增加实践性课程比重。就课程内容而言, 法学理论知识仍是学生掌握的重点, 本科阶段的法学专业理论课程仍应占较大比重, 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结构, 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专业认同感以及法律专业思维能力。实践性法律课程的设置, 关系到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应增加比重, 同时注意与理论课程衔接, 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法律实践课程目前主要有法律诊所、模拟法庭和司法实习等。模拟法庭可以从大二时起开设, 放在三大诉讼法理论课程开设时间之后, 一门诉讼法开设一门模拟法庭课程;法律诊所课程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课程, 由经验丰富的律师或教师指导学生直接代理法律援助案件, 能够让学生学习律师的职业技巧和人际交往技巧, 有利于培养学生法律执业技能。该课程要求学生对法律知识有较好的、全面的掌握, 故而放在大三开设比较好;司法实习则可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下学期, 这样既便于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掌握所学法学理论知识, 又不会与在校学生参加司法考试时间冲突。
其次, 在法学专业学科课程外适当增加一些跨学科课程供学生选修, 同时规定必须修满10个以上学分, 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 这样既可拓宽学生知识面, 又可加深其对法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对地方高校而言, 选修课程的开设, 完全可由学校结合本校优势合理定位其培养特色, 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法律人才。如财经类院校可开设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课程;理工类院校可开设工程造价、环境资源保护等课程。
(二) 改进教学方法
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方法受我国长期以来教育方法的影响, 主要是灌输式、填鸭式、经院式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不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面对现实的法律问题, 解决法律争议;师生互动性差, 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为此, 应对传统教学方法加以改进。
1.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加强教师和学生互动性
学校的课堂教育仍是法学教育的主导形态, 但课堂教授的方法应当有根本性的变化, 应提倡互动式教学方法。这种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只是引导者, 非权威的标准答案认定者。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功能只是其次, 重要的是充当推动者、协作者和启发者, 鼓励和引导学生发挥判断力、创造力和深入思考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引导学生找出每个案件背后的基本原则, 然后把思想清晰的表达出来。互动式教学方法具体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辩论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辩论, 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提出自己观点,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2. 改进案例教学法
如果说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渠道, 则案例教学可谓实现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案例教学是从在英美法系中比较盛行的判例教学法改进而来, 是指在法学教育过程中, 采用课堂案例分析、案例专题讨论、现场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 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和分析案例, 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法律职业素质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实现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和法治信仰的同步建构,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分析、推理和表达能力。出于案例教学法的上述优点, 我国大部分高校在法学教育中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 但在具体实施中, 存在所采用的案例过于随意, 真实性、新颖性和典型性不足;组织手段简单, 学生参与程度不高, 互动性较差等缺陷, 鉴于此, 各高校应对目前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加以改进。
首先, 应收集、编写和运用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案例收集应以实际案例为主, 每一个案例都有其侧重反映的理论问题, 选编的案例应有新颖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其次, 应完善案例的使用。应将案例进行分类使用, 如预习案例, 一般由较为简单的案例组成, 要求学生结合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理解性分析, 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内容, 能够带着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教学案例, 这是教师在授课时穿插使用的案例。教学案例要能非常紧密地结合知识点;讨论案例, 这是课堂上供学生讨论分析的案例, 要求结合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前沿, 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能够迅速地把握实践的发展方向与时代接轨。
(三) 师资力量方面
人才队伍建设是法学教育的根本, 只有保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 才能使法学教育达成既定目标。为此, 应注重加强师资力量。具体措施如强化对本校法学教师的培养, 鼓励专业教师进修、深造, 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准;完善竞争机制, 使老师产生危机意识, 激发老师的潜在能力;完善外聘机制, 聘请司法实务部门的兼职教授, 如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讲授法律实务课程、举办法律实务专题讲座、开展法律诊所教育、安排专业实习、指导实践课程等
三、结语
“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定位应该符合法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 并结合当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力求科学合理。
摘要: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晨光教授认为, 我国法学教育仍然处于一种摸索和开创的阶段。无论实在法学教育的指导理念、培养目标、结构设置等宏观方面, 还是从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和课程设置等微观方面, 我们都还存在很多问题, 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成熟经验和模式。
关键词:大学法学院,本科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波斯纳.苏力译.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2]江国华.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河北法学, 2012.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篇8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评述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及其分类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模式,就是可供地方本科高校参照、借鉴或学习的经典方式方法体系。
20世纪初,范·海斯在担任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校长时,通过传播知识和推广技术、提供专家咨询服务等方式,将高校直接服务社会的理念发扬光大,后人对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加以总结,称之为 “威斯康星思想”[2]。 刘献君从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出发,提出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概念,指出地方本科高校应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形成为地方全方位服务的体系[3];王玉丰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趋向,并提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存在“渐进式转型”和“跃进式转型”两种演进方式[4];陈新民根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前期的不同表现,提出自然催变式、脱胎跨越式、中间跳变式三种基本转型模式[5];王鑫、温恒福从组织变革理论出发,提出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三种转型发展模式[6]。
20世纪70年代,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等人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发展要经历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 总结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典型发展模式, 即传统精英主义模式、 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并认为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应该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流模式[7]。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瓦茨提出了三螺旋理论, 他认为高校-产业-政府三方应当相互协调,形成动态三螺旋,创业型大学在三螺旋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中,创业活动是研究的延伸,集中在部分易于与产业对接的院系或学科专业,是非全局性的,在欧洲模式中,创业活动是教学的延伸,积极探索在如何干好自己的事业中创新,是全局性的[8]。 顾永安等人认为走创业型大学之路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念和模式选择[9]。
本世纪初, 潘懋元等人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应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为地方培养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0]。 石伟平、夏建国等人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借鉴德国、日本、英国、 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的应用技术大学模式,指出技术本科教育是与传统本科教育(包括高等科学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并行于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三类教育类型[11,12]。 部分升本较早、具有行业背景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基础较好、具有校企合作的传统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率先举起了“应用型”的大旗,于2002年发起成立了“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进行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13]。部分升本稍晚的非行业高校,为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也先后开始主动探索转型发展,走出了校企合作、 校地互动等创新发展之路。 《决定》出台后,教育部指出转型发展 “可以是学校里的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 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专业转型”[14]。 河南、湖北、浙江等地相继出台了支持转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确定了一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试点高校。
上述转型发展模式,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结果。 威斯康星模式,以及教学服务型大学模式,是根据大学的职能进行分类;应用型本科模式,是根据知识生产方式分类;技术本科模式,是根据知识的类型和知识生产方式分类; 传统精英主义模式、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是根据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式分类;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是根据创业面的广度和发展路径分类; 渐进式转型模式和跃进式转型模式,是根据演进方式分类;自然催变模式、脱胎跨越模式、中间跳变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动力来源和发展方式分类;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转型发展模式,是根据发展方式、广度、深度和资源来源分类;整体转型模式与部分转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广度分类。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转型发展模式, 如:内源型模式和外源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动力来源分类;自发转型模式与自觉转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发展阶段分类;深度转型和表浅转型,是根据转型的深度分类;经验总结模式和前瞻指导模式,是根据与实践的关系分类。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分析
虽然转型发展模式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但其分类标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首先,应用型本科、教学服务型大学和技术本科三者相似。 教学服务型大学秉承威斯康星思想,侧重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而服务社会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典型表现, 因此教学服务型大学就是应用型高校;技术本科强调技术教育,而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应用型知识,因此,技术本科也是应用型高校的一种。这三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归宿的问题,因此,我们称其为目标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
其次,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从易于与市场结合的学科专业或院系入手,寻求重点突破,以引领学校发展,对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正在探索的部分转型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而欧洲模式强调自下而上各个方面都实现变革, 以便为学校赢取更有前途的态势,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正在探索的整体转型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这四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如何做的问题,因此,我们称其为战略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
第三,除渐进式转型和跃进式转型模式是根据演进方式这一单一标准分类之外, 传统精英主义模式、 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自然催变式、脱胎跨越式、中间跳变式转型发展模式,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等五类模式的划分标准中,也含有演进方式或发展路径的成分,是根据多标准进行多维度划分的结果。这五类模式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转型发展的演进方式、发展路径或发展特点,我们称之为路径层面的转型发展模式。
第四,内源型模式和外源型模式、自发转型模式和自觉转型模式,深度转型和表浅转型模式、经验总结模式和前瞻指导模式,这四类模式均与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有关, 我们称之为价值层面的转型发展模式。 目前虽然也有在政府引领下假转型、表浅转型的高校,然而,我们更关注的是主动的、自觉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转型, 更需要的是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对转型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的转型发展模式。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重构
根据前面的分析, 笔者构建了 “目标-战略-路径”三位一体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体系。 其中目标层次是方向和统领, 战略层次是核心和枢纽, 路径层次是关键和着力点。
(一)目标: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 ”作为我国提出最早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方向, 并且写入了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部牵头起草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按照试点一批、 带动一片的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发展模式”。
(二)战略: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
整体转型是从办学思路、治理结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条件、 学校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的一种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改革,整体转型后转型主体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达到一个新的发展状态。一般来讲,学校领导、师生对转型发展有一定的认识,接受度较高,尤其是有一定的前期探索和建设经验的高校,可选择整体转型战略。
部分转型虽然也会涉及办学思路、 治理结构、人才培养等上述各个方面,但只是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或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改革,从而使得新旧模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时间内共存。部分转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以下简称部分转型Ⅰ),其目的是通过部分转型积累经验、树立信心,为最终过渡到整体转型做准备;另一类是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以下简称部分转型Ⅱ),其目的是在保留学术型教学传统和优势的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应用型教育,从而形成二者和谐共存的中间状态。
(三)路径:组织创新创业之路
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组织创新创业和创业型大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创新创业的路径如下[15]:
第一步:理念引领。 转型高校应该确立以下三种理念:一是应用型办学理念。可以通过专题报告、考察学习、学术研讨、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等形式,促进教师员工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更新。二是创新发展理念。 打破对粗放型增长、外延式发展、投资驱动、政府主导等传统路径的依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高校和高职高专的第三条道路。三是岗位创业和自主创业理念。学校教职员工应立足自己的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学校事业发展促进个人发展;在完善的制度保障基础上,鼓励部分教职员工开展自主创业,以个人发展反哺学校发展。
第二步:制度保障。 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有效地保证办学理念的落实。 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确保转型发展的持续推进。 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类型定位和转型战略等,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决议、 “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形式明确下来。 另一方面,要构建有利于师生员工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以及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质量保障、人事分配等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应用型高校建设需要的制度和体制机制。
第三步:文化驱动。 在转型发展中适时地将先进理念、拼搏精神、发展经验、经典事件凝结为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文化的无形之手,潜移默化地熏陶和驱动每一个人,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和持续变革。 一是打造创新创业文化。 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将创新创业精神作为遗传基因传下去。 二是打造应用技术文化。 深刻理解技术与科学、社会、人文的关系,形成崇尚技术创新、应用和推广,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文化风尚。 三是打造社会服务文化。 地方高校一定要立足地方,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提供各种服务,形成“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文化。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一般均需经历上述三个步骤, 这三个步骤虽然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但三者不是截然割裂的,而是相容共存,互相促进,逐渐过渡的。当然学校校情不同,转型战略不同,在具体运行时其行动策略也会有不同。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运行
(一)地方本科高校主要要素的转型
办学定位转型。虽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有应用型之名,却无应用型之实,部分高校还是以生产知识、发展科学为导向进行办学, 只有真正转向以知识应用、 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导向进行办学,才能使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名副其实[16]。 另外,部分高校因业务、人事、经费等不归所在城市管理,因此与地方的关系若即若离。 地方本科高校应立足地方,建立与所在地政府的战略合作关系, 面向地方的产业和事业办学,使转型要素资源与地方创新要素资源对接,才能够真正办好“地方高校”。
治理结构转型。 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 如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等,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工作,增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实行扁平化管理,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 探索建立院系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逐步下放财务管理权、资源配置权、教学管理权等,构建责权利相统一、资源配置合理、机制运行畅通、民主监督有力的院系管理体制。
人才培养转型。 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邀请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融合,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科专业建设转型。 围绕地方产业链、创新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造、整合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依托学校-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转型。 调整教师结构,一方面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培养联动机制,通过进修培训、挂职工作、实践锻炼等途径,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另一方面与行业企业共享人才资源,通过引进、 聘任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另外,改革人才引进、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制度,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
科学研究转型。结合地方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工艺创新等应用型科研活动; 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等的协同创新研究;通过应用型科研将最新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产业发展动态引入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性品质和应用型课堂教学质量[17]。
社会服务转型。 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各种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与行业企业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推广、 科技评估、技术咨询、工业设计等活动,聚焦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关键领域,为地方提供社会决策咨询、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服务;将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实验室、研究所、科技园等文化、体育、科研等基础设施与地方社会共建共享。
办学条件转型。 改造、建设一批“教学做一体化” 教室、实训室,与行业企业、政府等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并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和跨专业类的各种平台。
(二)转型发展战略的运行策略
三类转型发展战略主要有两大不同:一是涉及范围不同, 整体转型发展战略涉及学校内的所有人、所有事,部分转型Ⅱ战略仅涉及部分人、部分事,部分转型Ⅰ战略由涉及部分人、部分事,逐步发展到所有人、 所有事;二是办学思路不同,采用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战略的高校,以知识应用、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导向进行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而采用部分转型Ⅱ战略的高校,还兼有生产知识、发展科学的办学导向,可定位为应用型,也可定位为学术型, 还可定位为混合型。这两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三类战略在运行时的策略也有不同:
在办学定位方面,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从开始就以应用型为办学导向;而部分转型Ⅱ却需要始终保持两种办学导向,并且,在与地方的关系上,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的联系, 尊重应用型教育的 “外生性”规律,另一方面需保持学术型教育的独立性,尊重其学科“内生性”规律[18]。
在治理结构方面,整体转型的高校应尽早建立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而部分转型Ⅰ和部分转型Ⅱ高校应适时建立;整体转型的高校和部分转型Ⅰ高校的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制度大体相同,而部分转型Ⅱ高校的理事会(董事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作用使命、代表来源等方面会有不同;另外,部分转型Ⅱ高校在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方面也会与其他两类有较大区别,如学术管理权问题。
在人才培养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并不是应用型教育的专利,部分转型Ⅱ高校在培养学术型人才时也可以借鉴, 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更多地产生于应用的语境中。但毕竟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不同, 部分转型Ⅱ高校可能会办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但更需防范和提早应对在应用型和学术型之间切换不畅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分裂危险。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任何一所转型高校都需要认真考虑和仔细权衡这几个问题: 哪些专业需要撤并? 哪些专业需要改造? 哪些专业需要保留? 哪些专业需要新增?哪些专业可以率先转型?一般来讲,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高校,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尤其是地方的社会需要)的多少、类型和趋势,去撤并、改造、保留、新增专业,部分转型Ⅰ高校可选择产学研合作密切、服务能力较强、应用性特色鲜明的专业(专业群)进入试点,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进行渐进转型。 部分转型Ⅱ高校除根据上述策略进行转型外,还需根据学科专业的学术基础和领先程度、学科发展规律和趋势等选择需要保留的学科专业, 切不可急功近利, 草率地根据就业率、报考率等指标将其粗暴裁撤。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兼聘有机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尽可能地要求每位教师都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多面手;而对部分转型Ⅱ高校,可以采用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方法解决,即团队中的个体可以是双师型教师,也可以是单一的学术型教师或实践应用型教师,但有机地组成教学团队后,却可以胜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在科学研究方面, 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高校, 应重视应用型研究,紧盯应用技术前沿;而对部分转型Ⅱ高校,还需紧盯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并充分利用其内部的学术型资源,与应用型资源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以及科学技术的开发转化研究。
在社会服务方面,应用型教育一般是直接服务社会,而学术型教育一般是通过媒介或转化机制间接服务社会,各类高校均可加强社会服务功能,但部分转型Ⅱ高校需要有定力,保持一定的学术独立性。
在办学条件方面,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统筹使用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是一个重要趋势,各类学校均需大力去做,然而学术型教育的实践教学资源与应用型的实践教学资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通互用,但可共享的程度有限,这是部分转型Ⅱ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指导性和参考性的转型发展方式方法体系,可分为目标、战略、路径三个层次。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有整体转型、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和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三种战略,转型发展可走组织创新创业之路,包括“理念引领、制度保障、文化驱动”三个步骤。学校校情不同,转型战略不同,转型发展模式在运行时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和行动策略。
地方性本科高校 篇9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个别的还是普遍的
这是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中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我们认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转型是普遍的,是大势所趋,而非仅仅涉及部分学校,更不是个别学校[4]。这样一个回答就能够打消许多高校领导人的顾虑,坚定应用导向的办学方向。表面上看,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转型似乎不成问题,他们大部分本身就脱胎于应用性比较强的专科或高职院校,因而他们走应用技术发展道路比较顺畅。然而事实上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很大,因为他们大多都具有一种“摘帽”情结,希望通过“升格”来改变传统的“职业”身份,现在让他们重新回归职业教育体系,似乎千般努力都化作了泡影。而对于那些老本科院校而言,这种心理压力就更大,因为社会上已经形成了学术性高等教育高人一等的思维定势,而职业性高等教育似乎就矮人半截。显然,这是传统的等级文化心理在作祟,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尤其不适应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发展要求。事实上,无论学术性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性高等教育,最终都需要面向职业市场,只不过职业类型不同而已。因此,我们必须尽快从“职业高等教育矮人一头”的心理中解脱出来,不然就无法突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这一心理障碍。高校转型发展首先就需要面对这一挑战。
我们知道,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是大量的应用技术人才,而对理论型人才或学术人才需求非常有限。如果我们仍然继续扩大理论人才的培养队伍,那么不仅无法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而且也会使高校的理论教学与实际脱离的弊端越来越严重。就此而言,向应用技术转型不仅是地方本科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本科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只不过向应用技术转型的程度和要求不同而已。
实事求是地说,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一个普遍问题,决不是一个个别问题,换言之,几乎所有的地方本科院校都面临一个转型问题,但怎么转,转到什么地方去则是另一个问题。毋庸讳言,国家“转型”政策出台就是基于不少新建本科院校都急于改变自己原来的应用型的形象,盲目走向学术化的途径,希望借此来提高身价,并希望进一步继续升格的现实背景。这种思想已经变成了此类高校一种内在的办学动机,既是一种动员全员职工的手段,也是领导人展示自我政绩和能力的标志。而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走传统的学术型高校发展的老路。很显然这个路径是走不通的,因为他们不具有学术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而且日前学术性高校市场渐趋饱和,竞争异常激烈,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上没有什么优势可言。所以,除非他们借助已有的应用性专业的基础,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应用型的学术,否则就面临逐渐被淘汰的危险。换言之,随着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低走,入学人口不断下降,招生危机必将逼近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如果他们没有明确的办学方向,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那么在将来的招生市场上会输得很惨。
所以,只有认清楚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形势,通过建立一种新的品牌形象,牢固地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才能避免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千万不要再走传统的学术型高校的老路。因为即使传统的学术型高校,其本科教育也面临向应用转型的问题,因为纯学科型的发展道路对于本科教育而言是不适宜的。这些高校需要通过加强社会服务环节来提升自己的应用方向的学术研究实力,适应本科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要求。这告诉新建本科院校,无需再走传统学术型高校的弯路。
二、哪些高校应率先转型:是老本科还是新建本科
国家出台“引导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转型”,究竟政策指向是哪一部分高校呢?换言之,是那些具有办学经验的老本科院校呢还是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呢?从理论上说,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想包袱会更轻一些,因为他们还没有走上真正的学术化的道路,所以顾虑不会很大,而且可以把自己原先的应用性的特质继续发挥出来,即只要提升其应用服务的层次和面向,即可迅速实现转型。这个转型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提升自我品牌的过程,但如果学校领导人认识不到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就可能出现很大的徘徊。事实上,他们面临的竞争压力最大,因为他们的学术积淀比较浅,很难在学术实力方面形成竞争优势。
相对而言,老本科院校在转型方面则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他们的学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声望,如果他们转型的话就获得了一种无形资源。如果他们不转型也面临着两头夹击的危险:要进一步提升学术层次很难,因为那些“985”大学和“211”大学已经占据了先机,他们之间的竞争已经处于白热化状态,地方本科院校很难在其中异军突起,除非他们改变发展策略,走应用型学术发展道路。但要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则缺乏如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方面的基础,从而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师资结构、实践基地建设方面面临的压力更大,因为他们的转型发展应该起点更高。这也说明,转型不应是“一刀切”,不能采用一个模式,而应该依据专业不同、发展定位不同,采用不同的发展方式。进而也说明,转型不应设定一个固定起点,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显然,这挑战教育管理者的智慧。
作为转型改革试点学校,自然应该选择那些转型发展愿望强烈、自身应用型发展机制比较成熟的学校,因为这些学校既具有内在动力,也具备外在条件,从而容易成功,进而容易产生示范效应,能够带领更多的学校成功转型。一般而言,具有“亲产业”定位和“创业”定位的高校,那些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则比较容易实现转型。换言之,高校的市场定位越清晰则越容易实现转变,而市场定位不清晰的高校则转型发展很难。进而言之,那些走向综合化发展方向的高校,那些强调理论教学的专业,都不宜作为改革试点。
毋庸讳言,目前不少地方在宣传国家政策导向时缺乏深入研究,往往采用一种囫囵吞枣的方式进行,从而使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颇感困惑,即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种类型,不知自己究竟是转好还是不转好,也不知如果转的话往哪里转,而如果不转的话也怕失去发展机遇。我们知道,许多地方本科院校原本就是以应用型为自己办学定向的,特别是一些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他们的专业设置和办学基础应用性都比较强,他们该怎么转?
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做如此理解:首先,这些学校应该坚定应用型办学方向,不要在学术型与应用型之间进行徘徊,因为只有集中好精力才能办好学校。为此就需要做一些说服工作,说服那些仍然具有升格情结的员工或校友坚持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其次,虽然不少学校原先的专业特点就是应用型的,但这无法保证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乃至培养标准是按照应用型特征进行办学的。毋庸讳言,许多标牌为应用型的高校在教学上仍然是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没有改成真正培养应用人才的模式,所以向应用转型是要看实质,而非仅仅看专业的属性。再次,对于向应用转型的政策应该从精神上去把握,而不要仅仅从字面上来理解。从精神上去把握就是要促进地方本科高校的领导人进行反思,究竟自己所培养的人是否是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或者说是否真正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办学了,而非仅仅看专业属性是什么。因为完全局限在课堂内教学是培养不出应用型人才的。这也意味着,要真正转型的话就必须在办学机制上进行转变,这对许多公办高校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这需要真正面向市场。最后,我们认为,那些具有行业特色或很强应用背景的高校应该作为试点高校率先进行转型,他们容易成功,进而容易发挥出示范效应。
三、高校转型发展目标:何谓应用型人才
高校无疑是以育人为中心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高校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转型高校究竟该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才?这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转型发展的评价问题。
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也是理论性比较强的问题,因为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并没有阐述清楚,在此情况下,政府部门也不可能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定,从而也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由此可以看出,理论的导引作用在此时显得非常重要。毋庸置疑,缺乏了一个明确标准,就缺失了明确的目标导向。这既是对理论界的一个挑战,同样对实践者也是一个考验,而且只有两者协同起来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虽然国内不少人在做高校分类研究,但基本上是一种经验性的分类,而非一种科学分类,缺乏严格的理论基础,从而对实践的指导和引领意义有限。上海在新发布的《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中提出了“十二宫格”设想[5],即把高校分成综合性、多科性和特色性三个类别,人才培养区分为学术型、应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这样就出现了“十二宫格”。但学术人才与应用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究竟该按照什么进行区分?合理的方式是专业协会分门别类地建设自己的职业标准,他们之间只有技术层级的区别,而无需划分那么细,因为人才的类型都是相对的,很难进行精细界定。一般而言,只有理论人才相对容易确定一些,这是因为从工作性质上可以看出有的人就是从事理论研究工作,从而可以归属为理论人才。当然,从事理论工作不一定都能够成为理论人才,因为人们习惯上认为只有那些在理论上有建树的人才可以称为理论人才。换言之,那些比较成功的理论工作者才称得上真正的理论人才,如果一个人虽然从事理论工作,但却是默默无闻,就很难说他也是理论人才。
从高校的具体实践看,应用型人才的规格最难界定。如果技能型人才可以采用一定的技能等级进行认定,技术人才可以采用技术级别测试进行,那应用型人才该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测定呢?而技能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算不算应用型人才呢?从直观上看,应用型人才就是善于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的人,这些就不仅仅是进行理论上论述,而是能够把理论变成实际行动。这意味着他们的理解力是非常强的,善于把握理论的要旨,从而很快地把理论变成行动。难道技术型人才不需要学习理论吗?完全是一种技术培训吗?不言而喻,技术型人才也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这就说明,无论什么人才,都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都需要把理论知识变成实际操作。所以,各类人才的区别仅仅是一个相对概念。换言之,学术型人才的理论性最强,应用型人才次之,技术型人才再次之,技能型人才对理论的需求最小。
但一具体到人才培养过程,这样的区分又变成了一个问题,因为一个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可能完全是一个规格的,首先是专业性质不同,有的专业理论性强一些,有的就差一些。所以即使在研究型大学中也有非常强的应用性的专业,如会计专业、外语专业、工程类专业等。而即使一般性的本科院校,部分专业也是理论性非常强的,如数理化等,尽管它们也分化出应用类与理论类,但总体上理论性比较强,尤其是它们要求必须以数学为基础,如此就增加了其理论性。其次是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不同,有的人擅长进行理论思考,有的人则善于实践操作,只不过经过高考选拔之后,同一层次类型的高校的学生之间的同质性强一些,但仍然有不同偏向的区别。所以,进行过分的细化容易造成实践上的困难。为此,西方学者把人才分成两类,一类是偏重理论的,一类是偏重应用的,这种分类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比较实用。因为划分得越细,操作起来也困难,而且越容易造成一种刻板化印象,越容易造成一种标签化、等级化思维,无形中似乎仍然要强化以理论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所以,我们主张按照行业进行技术等级划分,而无需对人才类型进行过细的划分。
我个人认为,应用型人才实质上是一种通用性人才,虽然具有一定专业性,但专业的适应性比较强。它对人才的交流沟通能力要求比较高,而对专门技术、专门技能要求并不高,所需要的往往是一些通用的技能和技术。技术人才则要求比较专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性更强,如果不经过专门训练就难以胜任。应用型人才培养则需要大专业培养或大类培养,故而专业性不强。
四、转型发展的关键:如何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毫无疑问,师资问题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如果没有一支强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转型发展往往就是一句空话。在过去,许多高职院校提出了建设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的目标,但至今仍然在路上。在今天,地方本科院校要向应用技术方向转型,同样需要具有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德国高校把在企业的工作经历作为在应用技术院校任职的基本条件,一般要求具有五年的企业工作经历[6],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拥有一个技术或技能证书,而且要真正懂得实践操作的实际过程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唯如此,技术和技能才可能是活的,才是可以实际运用的,也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实践实习的。
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即所有的高校都注重学术型的教师,不太注重教师的实践经历,也不注重教师是否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等。这样的同质化现象与当前高校评估标准过分单一有关,因为大学基本上都陷入科研的排名中无法自拔,所以只是单方面地强调应聘者的科研成绩,不关心教师的实践经历如何。显然,这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提升眼前的科研业绩而言是有利的,但对于实现转型发展和持续长远发展及特色发展则是不利的,对于学生成长而言尤其不利。因此,不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来招聘教师,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发展的一大障碍,必须突破。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建设中应该注重教师的实践经历这一块,注重与企业部门合作,弥补师资队伍实践经历短缺的短板。高校不能为了评估的需要,仅仅通过短期集中培训的方式,以获得技能证书或工程师证书的方式来掩盖自身的实践型师资的不足。无疑,这是对办学者的办学理念的一个挑战。一旦高校认准了应用技术发展方向,就会真正弥补师资队伍不足而非掩盖这些不足。
此外,地方本科院校师资建设应该转变思路,改变机制,广泛地吸收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与专职的教师队伍组成一个整体,不必完全依靠自给自足的方式建设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事实上,随着市场变化越来越大,高校专业调整的频率越来越高,过分地依赖专职教师的思路并不利于高校对招生市场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适应,而兼职教师队伍则具有这种优势,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办学成本。
无论如何,必须尽快地弥补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实践经历短缺的短板,因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决不可能依靠传统的理论灌输方式来培养,必须创造一切机会使学生亲近实践,使学生具有提高自身应用实践能力的意识,进而也使学生主动寻求机会参与企业的实践实习,完全依靠学校、学生被动等待实践实习机会是无法真正培养起应用实践能力的。因为培养应用技术技能人才的关键是通过实践环节完成,而仅仅记住一些书面知识是无济于事的。但如果教师不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不参加实践过程,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可以说,单纯的理论灌输是没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对理论知识根本没有兴趣的学生。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按照现在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单一培养方式,基本上不可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或技能型人才的,因为这些人才都是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而非是被灌输出来的。课堂理论教学确实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但也是在教师的教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下发生的,不然,理论教学就可能变成了无效教学。从实际情况看,课堂教学的最大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非在于灌输系统的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点在于灌输系统知识,而且运用考试的手段来强化,但学生并不知这些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混沌中度过了差不多四年的时光,他们往往是为了学分而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这些东西过后都返还给老师了。而且大量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只能进行浅层学习,无法进行深入理解学习,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真正的学习就是学生采用探究式的方式进行,而非被动地接受学习。高校只有改变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特别是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和评价方式改革,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五、转型发展的机制建设:如何促进校企双方有效合作
现在高校普遍感受到与企业合作比较困难,认为企业的营利性目的太强,没有公益心,不乐意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场地等。那么,该如何来激发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呢?这确实是困扰绝大多数高校的一个棘手问题,也是转型高校必须应对的一个挑战。
对企业不积极参与学校实践实习工作首先应该从高校自身找原因。高校需要反思的是:高校开展的实习实践活动是否真的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真的从这个方面进行设计的话,企业是比较欢迎学校进行的实践实习活动的,因为这相当于为企业提供了一次体检机会,能够帮助企业查找问题和促进企业改进。如果学校的实践实习活动仅仅是简单地参观一下,不能对企业发展产生任何促进价值,那么企业当然是不欢迎的。所以,单方面要求企业配合也未必合理。合理的机制必然是一个双赢的机制,从而也是一个良性的相互促进机制。企业必然希望从合作中获得益处,没有益处他们就没有积极性,毕竟他们是依靠营利来生存的。这就要求高校首先在人才培养定向上是应用型的,其次教学内容上是联系实际的,而非一种空洞的理论教学。所以,高校一旦具有应用导向,具有探究问题意识,就容易获得企业的青睐,也容易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如果高校坚持自己的理论教学导向,对实践问题不关心,对于实践教学也仅仅是一种应付公事的态度,那么企业也不乐意做这样的被动配合者。
故而,高校办学首先必须具备明确的应用导向,使企业感受到高校就是自己发展可依靠的伙伴,有了这一前提之后,后续的合作活动才容易开展,否则搞“拉郎配”的活动是没有意义的。其次要求高校必须具有很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在希望企业主动配合的时候一定要想到究竟能够为企业做什么。再次要求高校的实践指导教师确实是一个技术行家,不仅能够指导学生实践实习,而且确实能够帮助企业把脉,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咨询意见。最后,也要求高校的实践实习课程不应该由高校自己关起门来设计,应该与企业进行联合设计,这样的话不仅企业能够进行针对性的配合,而且企业也可以从中选拔自己中意的人才加入自己的团队,从而为双方合作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前景。
这说明,要建立双方有效的合作关系,高校的社会服务意识应该放在优先的位置来思考,真正建立应用导向的课程体系,建立一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团队,从而才能应答企业的需要。厦门理工学院提出建立“亲企业型”大学[7],这说明高校只有首先具有社会服务意识,才能主动拉近与企业的距离。西方高校提出与企业建立“伙伴型”关系,也是这个目的。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合作的动机可能就在于高校无法为企业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或者说明高校根本不理解企业的需要,这样就导致了两者关系的疏远。当然,政府没有搭建双方合作的机制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西方的一些国家,法律规定企业必须为高校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并作为企业等级认定和享受税收优惠的标准和依据,这就能够激发企业与大学主动接近。
当然,如果企业具有长远战略规划的话,它内心必然是亲近知识的,也应该是亲近大学的,因为企业发展的竞争力最终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必然需要知识的支持,而大学恰是提供这种服务的理想人选。而大学认识到为企业服务也是自身内在的任务目标的话,就会在教学、科研等方面主动接近企业,从而建立一种相互协作的伙伴型关系。做到这一点,学校与企业开始走向融合状态,也会彻底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的两张皮状况,也会吸引大量教师主动投身企业实践,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有机流动。
当然,要做到这一步,高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判标准必须改变,必须丢弃传统的学术型评价路线,以为社会服务的成绩来评判教师。进而也要求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对学校评价中,不能再采取传统的评价标准,应该更多地听从市场的声音,从满足市场需要的角度来评价高校。有了这一转变,高校管理者才敢放心地去改变自己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否则,高校管理者要大胆迈出这一步还很难。在此,新成立的应用技术高校联盟应该主动作为,为建立新的评价标准探路,引导政府主管部门在评价方式上进行转变。因为只有团队的力量才是迅速有效的,从而也容易带动办学观念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推动成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开启地方高校转型大幕[EB/OL].[2016-01-22].http://news.163.com/13/0629/09/92HE32NQ00014JB5.html.
[2]国务院: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EB/OL].(2014-02-26)[2016-01-22].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2-26/5887245.shtml.
[3]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6-01-22].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
[4]王洪才.中国如何发展应用技术大学[J].高校教育管理,2014,(6):16-20.
[5]上海未来15年高等教育将布局“十二宫格”[EB/OL].(2015-12-29)[2016-01-22].http://edu.qq.com/a/20151229/033369.htm.
[6]高鹏.学术型大学如何转向应用技术型[EB/OL].(2014-07-15)[2016-01-23].http://edu.southcn.com/jygd/content/2014-07/15/content_104327928.htm.
地方高校本科生能力培养刍议 篇10
一、基本能力的培养
(一) 适应能力
对于地方高校的学生而言, 加强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 以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显得更为重要。为更好地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 应构建立体层次的培养模式, 学校、教师、学生是这个培养模式中需要关注的焦点。学校应当为学生的培养提供必备的软硬件设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将自身所学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
(二) 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
地方高校的学生要从主观上加强沟通能力、沟通技巧的学习和培训, 教师应当努力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和细化培养方案。在教学环节上, 应进一步加强案例教学, 引入国内外新颖、前沿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强调师生互动,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团队, 让每一位学生的思想理念都能够清晰完整地表达出来。同时激励学生勇当团队发言人, 并适当地给予学分奖励。
(三) 自我学习的能力
地方高校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比较薄弱, 这就对学生的自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 需要学生具有自我探求、独立思考、自练和能动应变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教师、同学的参与和帮助。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中, 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条件, 需要同学参与讨论和交流,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提高。
(四) 组织管理能力
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因此, 地方高校应当尽可能地为在校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尽量担任一些社会工作, 不断增强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 以使自己尽快适应就业岗位。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 注重实践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应用性
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的设置应紧贴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 同时应当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主体参与的氛围[1] 。
1.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中, 应强调学生的全程参与。在理论知识讲授“为什么这样做”的同时, 更应强调“具体怎么做, 做什么”, 学生既要学习理论知识, 更要动脑筋想方案, 要亲自动手动口, 全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
2.理论课授课形式要新颖。
改变目前一门课程由一个教师全程讲授的模式, 结合课程的特点由几位教师从不同的角度, 以讲座的形式开设课程, 与企业实际联系较紧的教学内容亦可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授课, 使授课内容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3.设置特色鲜明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
在设置实验和实践环节时, 一定要突出本专业能力培养的特色。如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开设项目管理案例实训等, 通过这些反映学生专业技能掌握状况的实践课程, 能够显著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
4.抓好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质量。
基于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基本就业去向, 在学生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工作中应当强调: (1) 选题要注重理论联系企业的实际; (2) 教师的指导应是全过程参与,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深入到企业实地指导[2] ; (3) 应聘请部分企业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二) 全过程、全方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改变已有教学理念。
(1) 地方高校的教师应改变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状, 建立起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融合的教学理念。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局限于传授理论知识, 更要着眼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从学生自身来说, 应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与兴趣。应在学好专业课、丰富自身知识的同时, 主动通过适当的途径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 培养对社会实践的兴趣, 并积极参与实践教育活动。
2.帮助学生做好大学生涯规划。
引导学生先确定毕业后的职业目标, 再针对目标作出规划, 并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进一步调整。这样使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逐渐培养其实践意识, 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
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在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学生会与各个学生社团, 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为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平台。通过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4.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寻找实践机会。
学校也可以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 鼓励学生在学习之余, 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主动寻找机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 通过主动寻找实践机会, 使其能够了解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就业环境、行业发展趋势等, 有利于他们找到与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和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三) 创造实践环境, 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机
地方高校应当加强教学改革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为学生提供相对优越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平台。首先, 在教学设计上, 应倡导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指导的模式, 由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通过网络查找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 然后在课堂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形成以案例、问题、项目为中心的教学组织模式。其次, 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利用各种实验工具和技术, 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运行和操作, 对本专业所涉及的领域的知识, 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提前做好准备。第三, 加强工学结合, 通过资源整合, 使教学过程能够与职业技能活动完全重合[3] , 这样也能使学生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知识, 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 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构建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大学的学习模式和中学不同, 自主性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特征, 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校、学院及各专业系应当为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创造条件。笔者认为学校和学院应注重:
1.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并重。
学生的创新性学习和探索性实践需要教师的精心指导和组织。学校和学院一方面要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持久性, 另一方面应当选择部分具有科研兴趣的学生, 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对希望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 让有经验的教师对其加强指导, 组织学生参加该门学科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术活动的定期开展。
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学术讲座, 组织校内学者和专家定期举行学术活动, 定期向学生介绍该门学科和专业领域内的学术动态, 激发学生学术创新热情。开办创新论坛, 及时发表学生的观点, 凡是有益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活动, 都应给予鼓励与支持。
(二) 完善评价体系, 引导督促学生创新。
地方高校不应该仅将学生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作为评价的指标, 而应该把能够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和内容也纳入评价体系中来。在将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指标纳入学生评价体系的过程中, 应特别注意这些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动态性原则, 并要强调突出重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原则。
摘要:在高等教育不断扩张的同时, 大学生能力培养质量令人担忧。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的能力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文章就地方高校本科学生能力培养如何适应市场化、国际化的需求, 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 从三个层面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地方高校,本科学生,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陈有毅.浅谈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 2008, (9) .
[2]徐伟君, 许伟.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 007, (3) .
地方性本科高校 篇11
【摘要】在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二级学院如何发挥主体功能,通过管理创新找到突破口和发展路径,是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案例研究,总结出推动转型发展的四个必要管理因素:顶层设计、师生共同体、地方特色、制度建设。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二级学院 转型发展 管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11-02
随着高校管理重心逐渐向二级学院转移,二级学院办学主体和管理实体功能不断强化。在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进程中,二级学院如何发挥主体作用,通过管理创新找到突破口和发展路径,是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办学经历始于1969年美术专业(中专),1989年升格为美术教育专业(专科),1993年成立工艺美术专业(专科),2004年更名为艺术设计专业(专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学校发展大局需要,2005年开始相继申办绘画、动画、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等本科专业。
一、顶层设计——转型发展的方向
2011年,该学院在艺术设计专业着手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它是对“艺术”、“技术”与“市场”如何深度融合的进一步探索,更加符合外部环境和专业内涵发展的要求。2013年,该学院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凝练为“点、线、面”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点、线、面”三结合,即一点突出、两线平行、三面交汇。“一点突出”指突出学生的基本技能,“两线平行”指“一专”与“多能”并举,既强调本专业理论与技能学习的重要性,又强调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三面交汇”是指创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兼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点、线、面”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固化,已扩展为该学院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共同特色。
同时,“艺术、技术与市场相结合”的办学思路,背后有着先进的理念指导。专业建设早期就深入研究了现代设计领域著名的德国包豪斯学院,其在设计和现代艺术方面开展工学结合,提出“集体工作是设计的核心;艺术家、企业家、技术人员应该紧密合作;学生的作业和企业项目密切结合”,并坚持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正是该学院“艺术、技术与市场相结合”办学思路背后的理念内涵,也是其坚持专业特点创新课程体系,尊重师生发展规律建立师生共同体,逐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以及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活动的理论依据。
二、师生共同体——转型发展的动力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教师队伍转型,一个核心的标志是所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在该学院,教师职业发展、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共同需要,与专业转型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转型发展是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师生共同体实现的,依靠的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力量。具体有三种形式:教师共同体、学生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共同体。
1.学生共同体。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建构、自我生成,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型,促进学生的能力、素质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真正提高。该学院跨年级、跨专业组织学生创作、创新、创业团队,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通过(1)学生课堂作品和毕业创作毕业设计收藏;(2)学生学科竞赛活动;(3)学生展演活动;(4)学生创新创业实战项目;(5)企业实训锻炼;(6)其他实践活动(参加艺术团体、参加社会调查活动、参加各类培训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形式,使学生共同体实现纵向上传、帮、带的示范传递效应和横向上的交叉融合效应。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案例是:2008级和2011级的2名学生,依托原有的工艺制作车间,与企业合作,投入10万元购买喷绘打印雕刻等设备,开展设计服务自主创业,累计带领过30多名在校学生参与设计制作服务,至2014年已经收回成本,开始盈利。
2.教师与学生共同体。旨在注重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相长,这是创新的不竭源泉。在核心课程和实践技能训练课程中,强调教师、教辅技术人员和学生互动合作。在多门课程中,教师将自己承担的设计项目、合作企业提供的项目案例、本地正在进行招投标的项目案例,布置给学生,学生分组模拟公司各岗位职能,分工协作,进行企业实战设计。在课堂外的实验室开放项目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对学生的分层辅导和因材施教。2014年,教师与学生共同体创新组织形式——成立了18个教师工作室,140名学生参与到其中。教师依据个人专业能力特长建立工作室,通过双向互选吸纳学生加入。通过搭建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互动的学习平台,建立教师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关系,有计划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业指导、技能辅导、创作指导、组织艺术和设计现场参观体验、引入企业项目进行商业绘画创作、开展设计服务等,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成人成才。
三、地方特色——转型发展的抓手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向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转,地方不同,特点不同,地方高校发展特色的立足点就不同。在转型发展中要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就必须抓住地方特色。该学院最早从大庆油陶项目一个“突破点”开始,逐步形成一条文化“生产线”,并进一步带动多个艺术创作和创业"层面"的共同繁荣。
大庆油陶项目是从2008年起步的,领军专家带领师生团队在研究大庆地区林甸瓦盆窑百年烧制古法的基础之上,借鉴中国传统黑陶制作工艺,首创石油“熏烟渗碳”技术,选用地下深层的黄粘土加入岩芯等珍贵地质原料,经多次反复实验,开发出了极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大庆油陶。大庆油陶艺术的本质和灵魂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该项教学科研成果丰富了油城文化,在黑龙江城市文化的软实力发展中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力。油陶研究所被授予“大庆市十佳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黑龙江省文化厅优秀艺术设计机构”等荣誉。应邀参加“哈洽会”文化旅游产业展览、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国·龙江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博览会、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工艺美术年会理事长会议等。目前,油陶标识已在国家商标总局进行了注册;现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外观专利12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4项。该项目与绥棱黑陶文化艺术公司进行了3年的深度合作,该企业派技师来校传授技艺、学院派师生去绥棱学习、企业也注入资金帮助大庆油陶研发等,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共同开发项目。
四、制度建设——转型发展的保障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深层组织变革,改革势必伴随着多元利益的冲突,因此,围绕转型发展的目标和各项任务建设完善配套制度,协调各个部门及全体成员的集体协作行为就至关重要。
引导、帮助教师实现转型,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引领、规范、鼓励和保障。为提升教师专业技能,该学院专门制定了《教师参加艺术创作、参观和实践活动管理办法》。一是依据专业发展需要和教师发展特点加强专业、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落实。由学院主管科研创作的负责人会同各系负责人与各教师进行创作目标定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分析、督促、合作、沟通等。二是开辟路径,鼓励专业教师利用教学工作之余,从事多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参观和实践锻炼、展览比赛等活动。三是在鼓励教师参加实践和专业能力提升各项活动的同时,对教师的学习成果加以规范要求和管理。确保教师成长与学生成长、个人成长与集体成长的相互促进。四是加大对高水平、应用型教师的支持、奖励力度。配套修改奖金分配管理办法。对应用型教学名师给予重点扶植,在职称评审上给予优先考虑等。
在做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工作推进力度,由院长亲自负责推进,通过制度的规范、完善,来固化、保障、延续好的做法。目前实习实践环节占总学分40%以上。学院一直将如何抓好实习实践各环节,联系企业做好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帮助学生寻求就业岗位等作为工作重点之一。从2011年之后,逐步完善了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过程考核体系,包括组织实习动员会、向学生下达实习任务,签订安全协议、指导学生如何完成实习鉴定、实习日志等,重点检查学生到企业和现场的佐证照片、提交参与设计的图纸等。此外将课内创意思维训练延伸到课外,实行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制定实施细则,实行学分管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为此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保证实施过程的严肃性,验收结果的真实性。
不断探索,建立完善适合艺术类专业实际的校企合作共建运行机制,保障校企合作逐步走向深入。从2008年至今,学院与地方20多家在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协议”。2011年和2014年将9家设计公司的广告制作生产线,引进到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企业实训室,学生直接参与设计、制版、安装、动画等实践项目。学院在多家企业长期支持办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运行和管理模式:一是通过“企业工作室”和“艺术名家工作室”的制度,推动教师与企业合作,搭建企业设计师及著名画家与学生直接交流互动的学习平台。二是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推进行业、企业、学院的深度合作。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四化”——细化、序化、深化、优化方面进行完善和梳理,制定切合实际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实施办法。三是成立“校中厂——创意实训工厂”,在投入体制、管理运行机制上研究并出台各方的责、权、利,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各方的合作内容。
五、案例启示
(一)顶层设计是转型发展的战略性前提。
转型发展是以改革来推动的发展,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从案例研究来看,一个成功的“顶层设计”,至少应具备下列主要特征:(1)建立在学习本领域先进理念、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闭门造车;(2)能够适应环境发展变化的需要,将未来行动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动无序的状态;(3)基于领导者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判断力及勇于承担责任的执行力;(4)能够具有持续的影响力,一以贯之,并随着实践的不断推动而完善成为一个理念体系。
(二)转型发展必须要有自下而上的动力。
顶层设计必须要有自下而上的动力才能良性运行,教师、学生是办学的基层力量,能够激发起师生群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改革就能无往不胜。从案例研究来看,师生共同体的关键在于:(1)努力构建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2)真正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3)师生具有共享的价值和远景,协作性的学习和共享的实践。具体对于二级学院而言,须充分发挥院系的领导能力,按照专业转型发展目标为师生建设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在有限的办学条件下,充分利用外部和自身优质资源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教师团队的整体提升和学生的广泛、深度参与。
(三)转型发展要在地方特色上做大文章。
政府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目的就在于推进以高等教育整体结构分类优化为基础的高校多样化特色发展,从而使高等教育内涵的丰富性能够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的丰富性。地方本科高校的“类特色”以其地方性为基础。从案例研究来看,扎根地方,服务地方,从关注地方发展需要来演绎发展的课题,从满足地方需要来获取发展的空间和资源,从地方“与人不同”的需要来汲取特色培育和创新的灵感,从点生线,由线成面,是可取之路。基于地方特色的社会服务项目,为领军人才的脱颖而出,优秀团队的迅速成长,自身品牌和社会声誉的形成创造了机遇和途径。
(四)制度决定着转型发展最终的成败。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制度才是“学校发生的一切事”的“灵魂”,“通过它,一切产生、生长和发展。并达到完美的程度。”“哪里制度松垮,那里便一切松垮和混乱。”从案例研究来看,转型发展的制度建设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抓住了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制度建设,把好的想法、做法通过制度固化下来,并伴随实践不断完善制度体系;(2)注重制度的正向引导、激励,并给予保障。使师生不是“考虑如何消极避错”,而是“积极思考如何改进工作和提高工作绩效。”(3)形成制度有效发挥作用的良性运行机制。一系列政策有效衔接,相互配合,以实现转型发展的整体目标,并通过细化、序化、深化、优化的制度建设将转型发展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1-9.
地方性本科高校 篇12
我国现有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基本上是一种以静态管理方式为主的管理方法, 信息反馈较慢, 主动服务意识差, 更无法随时调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势和社会需求。在地方院校转型的大背景下, 探索影响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动态因素, 无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初选出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 并编制调查问卷, 通过定量计算进行筛选, 最终确定了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动态影响因素。
一、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初选
(一) 文献法
通过对现有本科高校教学评价指标的研究及文献的梳理, 整理出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27项。分别为学校目标定位、教学中心地位、教育思想观念、教学经费、教学基本设施、教学资源利用、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主讲教师水平、青年教师、专业课程建设、培养计划、学科建设、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环境与氛围、教师风范、学生风貌、教学改革总体规划、教学改革、教学档案管理、教学管理队伍、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学习风气、社会评价、办学特色、领导作用。
(二) 行为事件访谈法
选取辽宁省地方本科院校的专家学者13人, 作为访谈对象, 并应用Nvivo9.0对访谈结果进行编码与分析。抽取出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24项。分别为生源质量、教学与科研条件建设保障、高校学术生态环境、高校质量监控机构作用、高校学生评教作用、高校教师参与质量监控、毕业生职业发展水平、学位论文水平、学校办学思想、学校办学条件、生师比的合理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落实、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社会对于质量监控效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反馈的渠道、教师的自我反思、政策法规保障作用、政府对于质量的监控效能、学校总体规划、教学档案管理、教学管理队伍、办学特色、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毕业生就业率。
(三) 对通过文献法和行为事件访谈法得到的影响因素进行同质合并, 得到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初选项 42项
分别为生源质量、教学与科研条件建设保障、院校学术生态环境、院校质量监控机构作用、院校学生评教作用、院校教师参与质量监控、毕业生职业发展水平、学位论文水平、学校办学思想 (目标定位) 、学校办学条件、生师比的合理性、实践 (实验) 教学、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社会对于质量监控效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反馈的渠道、教师的自我反思、政策法规保障作用、政府对于质量的监控效能、学校总体规划、教学档案管理、教学管理队伍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毕业生就业率、青年教师、教学中心地位、教育思想观念、教学经费、教学资源利用、师资队伍整体结构、专业课程建设、培养计划、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管理、环境与氛围、教师风范、学生风貌、教学改革、学生学习风气、社会评价、领导作用。
二、问卷调查
依据前文得到的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 编制调查问卷, 并对191位在辽宁省地方本科高校工作的教师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基本情况见表1。
三、研究结果
根据对调查数据的频次分析, 在42项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中, 有21项因素的选择频次超过25%, 说明这21项因素是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动态影响因素, 受到高校工作者的重视。
在得到的21项地方本科高校教学质量动态影响因素中“教学经费”、“政策法规保障作用”、“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资源利用”、“专业课程建设”、“领导作用”、“生源质量”这些要素都是反映政府或其他机构对学校的投入, 学校所占有的资源, 教师、学生、管理者在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投入, 因此, 归类命名为“输入要素”;“教学中心地位”、“培养计划”、“教学管理”、“教师风范”、“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环境与氛围”、“实践 (实验) 教学”七个方面。与教学过程的组织是否优化、教学活动中的一切是否指向于教学目标或教育目的相关, 因此, 归类命名为“过程要素”;“学生学习风气”、“学位论文水平”、“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职业发展水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反馈的渠道”、“社会评价”。这都与学生的发展变化如何, 以及这种发展变化达到某一标准的程度, 满足目标公众的期望的程度等有关, 因此, 归类命名为“输出要素”。
四、结论
【地方性本科高校】推荐阅读:
地方性新建本科高校09-10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05-19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11-06
地方高校本科生07-10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08-12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06-10
新疆地方性高校11-02
地方性普通高校10-15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05-26
建地方本科院校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