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普通高校

2024-10-15

地方性普通高校(共12篇)

地方性普通高校 篇1

高等学校的大型仪器平台是从事教学、科研的基础平台,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资金投入的持续增加, 绝大多数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也随之快速增长。但同时, 大型仪器种类和数量的增多, 一方面对专业知识背景的要求逐渐提高, 另一方面对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对于“985”、“211”工程高校的大型仪器管理模式已有很多探讨[1,2,3]。

地方性普通高等高校 (指的是非“985”、“211”工程高校) 具有办学规模小、科研经费和运行经费少、师资相对不足的特点, 尤其是大型仪器中心普遍存在仪器的日益增长与管理者的专业知识不相宜的矛盾。北京工商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普通高等学校, 对大型仪器的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取得了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的若干经验。

一、“985”、“211”工程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模式

1.“985”、“211”工程高校的特点。 (1) 办学和科研经费充足。“985工程”和“211工程”是为了建设国际和国内一流大学而实施的工程, 国家对两类大学的投入巨大。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开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 2011年, 中央将安排资金717.25亿元, 而2010年教育部扶持有特色的高校, 对非“211工程”学校投入总数却只有5亿元[4]。 (2) 国家政策支持。“985工程”和“211工程”普遍具有自行评审和授予教授和博导的权力, 另外, 在人员编制和自主办学方面也有更大的自由。 (3) 国际交流和合作的规模大、层次深, 有易于将国外先进经验直接纳入到本学校的管理中。

2.“985”、“211”工程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模式。据有关部门统计, 全国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 40%集中在高校, 而大型仪器设备在高校的分布, 又主要集中在“985”、“211”等研究型大学[5]。对于此类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已有比较多的研究,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 (1) 源头化管理, 严把采购关, 强调购置论证。一方面要满足学校的中长期发展需要;另一方面要确保要考虑大型仪器设备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需求, 能够达到正常使用和维护的技术条件;还要保证大型仪器设备的场地需求、使用环境等一系列设备辅助条件[6,7]。 (2) 成立分析测试中心或仪器中心进行平台化管理, 有稳定专职技术队伍, 一般一台大型仪器由一个具有博士学位的老师负责, 除了能保障仪器的正常运行外, 也利于申请计量认证, 更重要的是技术力量的加强, 可以充分挖掘大型仪器的潜力, 扩大其应用范围, 有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8,9]。 (3) 稳定实验室队伍, 加强大型仪器中心试验技术队伍建设, 设置合理的晋升通道, 选聘一些大型仪器管理专家为教授级高工[9];通过设立技术成果奖的方式与职称评定相关从而调动积极性[10]。 (4) 大型仪器的管理采取收支两条线, 收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仪器购买时即设立维修基金;学校每年将财务预算一部分作为维修基金;对校内各单位测样采取有偿收费的原则;对外开展测试服务[7,11,12]。以上几部分构成收入部分, 一方面是用于维修仪器、购买耗材;另一方面是作为测试补贴交给测试人员, 以调动职工积极性, 更好的为科研服务。 (5) 强调共享机制, 即在本学校跨学科、跨院系进行资源配置, 分级建立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集中各学科的共享设备建立校级共享平台;集中一级学科及相近学科的共享设备建立学科共享平台;依托重点实验室、校级研究机构等, 集中单学科或某研究方向为主的设备建立松散型共享平台, 从而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12,13,14]。

二、地方性普通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模式

(一) 地方性普通高校的特点

(1) 运行与科研经费较少。 (2) 科研力量薄弱, 以培养本科生为主, 博士培养点没有或是很少。 (3) 由于科研经费有限, 绝大数教师缺乏自购仪器的能力, 科研需要借助仪器中心的平台才能进行, 绝大多数仪器运行率较高。 (4) 仪器中心教师专业能力有限, 不能充分发挥仪器效能。

(二) 地方性普通高校大型仪器的管理模式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属普通本科院校, 食品专业是学校的优势学科。目前, 隶属于食品学院的大型仪器中心设备固定资产总值650万元左右, 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主要有:X射线衍射仪, 全自动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分析仪、气-质联用仪、元素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离子体质谱仪、离子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荧光分光光谱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等共计12台 (套) , 归属于国有资产管理处, 由院系负责使用和维护。

学校借鉴部分高校大型仪器管理的先进经验, 针对我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现状, 提出了地方性普通高校大型仪器科学化管理的一些建议和措施。

1. 合理规划购置大型仪器。

根据学院学科的需求, 对预购置的大型仪器成立以院长为主, 包括教师和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小组, 到拥有仪器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在此基础上, 进行可行性论证会, 目的在于对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有更好的掌握和了解, 并论证可行性和必要性。论证会由5名以上专家组成, 其中3名为相关专业副高职称以上教师, 另外两名分别为财务负责人和设备负责人。技术参数确定后, 进行公开招标, 以选择质优价廉的供货商。

2. 现有仪器的整合和平台化管理。

目前, 正在计划实施网络化管理, 目的是使平台的仪器能够更好地实现共享, 通过网络化平台师生可以了解仪器的型号、参数以及使用注意事项;更重要的是, 可以对仪器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查询与预约, 方便师生更好的安排实验。

3. 大型仪器中心实验室队伍的建设。

通过与北京重点高校测试中心以及仪器供应商合作, 定期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参加仪器培训会、学术交流会等, 了解国内外仪器发展的最新动态、新的测试技术、测试手段等, 提高了自身的实验技能和业务水平。

4. 开展使用培训, 开放大型仪器。

开放大型仪器才能真正提高利用率。结合我校自身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仪器上岗制度, 只有经过仪器老师培训且登记、注册的学生才能进行操作。根据样品是否进入仪器内部, 将仪器分为“样品进入型”和“样品非进入型”两种。“样品进入型”仪器指的是测试样品要经过仪器内部才能分析, 如等离子体质谱仪, 此种仪器易受到样品污染, 一般不允许学生独立操作;“样品非进入型”仪器指的是测试样品的测量不需要经过仪器内部, 如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 此类仪器不易受样品污染, 操作简单, 学生经过简单培训即可独立操作。因此, 我校的仪器上岗制度针对的主要是“样品非进入型”仪器。另外一种仪器由于教师操作, 仪器污染率和损害率很低, 有效地降低了维护成本。

5. 仪器全校无偿共享。

与绝大数高校的有偿共享的机制不同, 我校是无偿共享。原因是地方性普通高校教师的科研经费有限, 如果收取测试费就会造成相当一部分老师科研工作无法进行或是运行困难, 同时, 仪器的利用率就会大大降低。为此, 我校专门预留了相当一部分基金用于仪器的维护和修理。无偿机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仪器的利用率, 调动了教师科研的能动性。另外为了提高从事测试工作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学院鼓励和充分创造条件使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加入课题组, 从而获得相应的科研补贴以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在职称评定方面也会相应降低要求。

6. 深入挖掘仪器功能。

学院领导提出要把仪器“能用、用好、用精、用深”, 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因此, 学院定期组织“将教授请到仪器室”的工作, 目的是在相关学科教师和从事测试工作教师的共同配合下挖掘仪器潜力, 深入开发其功能。例如:在相关教授的配合下, 我校的扫描电镜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领域、化妆品领域和材料领域。

三、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工作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 针对地方性普通高校的特点, 对仪器的共享和使用进行了整合集成、优化配置、合理布局, 并以无偿共享模式替代目前主流的有偿共享模式, 极大提高了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益, 为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条件和技术保障。最合适的模式就是最好的模式。

地方性普通高校 篇2

地方文献是记载某个地区过去与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重要人物事件、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方面的书刊资料。它是地方高校教学、科研、生产活动的丰富情报源。

一、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地方文献收集的范围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地方文献的收藏质量和使用,同时又将制约地方文献对本地区各项事业所起的作用。因此,地方性高校图书馆在收集地方文献时应立足于本校教学科研的需要,立足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的需要,重点确定以下几个范围:

1.地方史料。如地方志(含综合性地方志和部门志)、地方史、大事记、地方统计年鉴以及地方风情录等。

2.历代地方人士著作。地方人士包括原籍在本地的,也包括原籍不在本地但曾在本地任职、居住并有相当影响的人物。他们的著述,如全集、文集、选集、专著、论文、诗词、信札、日记、奏折及其传记、传略、评传、年谱、家谱等。原籍虽属本地区,但改编、缩写、翻译、编辑他人著作的可以不收。

3.地方出版物。它是指某一地区刻印、出版、发行的一切资料。其中符合本地经济文化现实需要,同时能反映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出版物应重点收集。它是反映一个地区文化水准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能反映这个地区在文化、科学、经济发展上的成就和地位。此外,还能反映该地雕板、印刷水平。

二、地方文献的收集方法

地方文献比较分散,收集比较困难,一般可采取以下方法:

1.从现有库藏中挖掘。在新闻、出版事业高度发达的今天,有关本地的文献资料并不只见于有关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的专门著作,地方人士著述和地方出版物中,也夹杂在其它著作中,或散见于外地的书刊上。因而需在平日认真、细心、持之以恒地从现有库藏中进行挖掘。

2.发函收集。可分两步,一是在本地区范围内发函,有目的、有计划地向本地区各市县的图书馆、科委、文联、博物馆、档案馆、文物局、文史办、统计局等单位或个人收集,并与他们保持长期的协作关系,形成收集地方文献的主要来源。二是专门向外地甚至国外有关部门发函,外地与外国有关人士论及本地的著述,外地与海外出版物中论及有关本地的种种资料,亦属收集的范畴。

3.专访收集。对本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可以派人专访,对数量极少的散失在某些单位或私人手中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要耐心细致,不厌其烦地登门访求。

4.发动全馆同志收集。图书馆的每个同志都有自己的关系网,这些分散在各单位的亲朋好友是收集地方文献的又一渠道,馆里可制定具体收集措施,包括收集的重点、范围、内客、奖励办法等,便于有效收集。

5.开展各种社会活动收集。图书馆可利用节日或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办宣传栏,召开座谈会、报告会、展览会等形式。深入广泛地宣传地方文献的内容、范围、作用,让更多的社会人士了解地方文献的使用价值,争取他们的支持,或主动捐赠或提供线索,一经采用,可给予相应的报酬或奖励。

6.编制地方文献缺藏或待征目录。待征目录的来源有三:在分类与编目过程中发现地方文献的线索,需要逐条记录,这是最主要的来源;及时翻检收到的有关资料,如县志。内部资料中有关地方文献的信息;在与乡贤前辈及各界人士的往来中获得地方文献线索。编制待征目录,一可使采访、收集人员心中有数,循目访书;二可使收集工作细水长流,坚持不懈;三可确保收集重点。

三、地方文献的分类整理及其开发利用

地方文献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同时还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注入新的内容。笔者认为,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地方文献;另一类是特殊地方文献。把地方文献分为“一般”和“特殊”两类,一方面有利于引导教学科研人员对其形成多层次开发利用的格局,加速开发利用步伐;另一方面有利于突出重点,形成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地方特色。

地方文献的.收集、分类整理的目的在于开发利用。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建立地方文献专藏库,实行统一管理,开架借阅。这样,既可以广泛浏览,又可以对比选择,直观、针对性强,能大大提高文献利用率。

2。完善地方文献目录体系,开展多途径检索。地方文献必须设置分类、著者及出版者、书名三套目录。在此基础上还可编制地方文献馆藏目录、联合目录和专题目录等。这样就比较系统化、条理化,这是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工作。

3.建立特殊地方文献研究室,突出开发特色。如我校除建立了永州地方文献研究室外,还根据永州地方人士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名人较多,如柳宗元、李达、杨万里、怀素、何绍基、陶铸等,建立了永州名人研究室。这就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特殊地方文献研究室,开展特殊文献定题跟踪服务,编制特殊地方文献专题索引、文摘或综述等,便于教学科研人员从事这方面的科研工作,突出特殊文献的单项开发,形成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服务。

4.编发地方经济信息参考。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开发学校的智力资源,利用各科、系的技术力量,发挥各专家、学者之所长,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信息产品。通过编发“地方经济信息参考”,把教师的科研成果推广出去,把农民和乡镇企业有待于解决的难题作为本校的科研项目引进来。图书馆起到中介作用。

5.把地方文献转化为物质文明的同时,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充分开发利用地方文献,组织学校有关人员参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研究,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为地方编纂地方史、地方志。地理书等文化建设提供素材。另外。利用地方文献,在学校开设地方文化课,让学生接触有关家乡富饶的资源、美丽的山川、灿烂的文化、丰厚的著述、杰出的人才、重大的事件等文献资料,以增加其对乡情民情的了解,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推动地方精神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振东 地方文献的征集与利用,河南图书馆学刊, (6)

2.曹淑珍 做好地方文献征集、开发服务地区经济建设,江苏图书馆学刊, (1)

地方高校章程要有“地方”特色 篇3

按照要求,2015年年底,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成所有高校的章程核准工作,这对其余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制订章程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要求。从已经核准的大学章程看,虽结构有别,繁简各异,但各校章程特色不彰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地方高校在制订大学章程时,应着力解决这一问题。我认为,地方高校需秉持“地方”理念,凸显“地方”特点,突破“地方”局限,制订特色鲜明的章程。

秉持“地方”理念

有别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地方高校由地方政府举办,钱从地方来,事归地方管,人由地方任,肩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传承引领文化、提供社会服务的重任。地方高校能否制订好大学章程,不仅事关学校利益、社会公益,而且关乎地方发展。制订章程时秉持“地方”理念,一要坚持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准确的办学定位,应服务对象明确、办学目标清晰、类型指向精准、培养标准充分、办学特色彰显、规模层次适当。

二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地方高校办学资源来自地方,按照资源依赖理论的观点,为了获取这些资源,特定组织必须同它所处的环境内的控制这些资源的其他组织化的实体之间进行频繁互动并努力建立亲密关系。因此,地方高校应利用地方独特的行业、企业资源优势,在章程关于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内容的规定上突出行业、企业在参与办学中的重要作用。可以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吸收政府官员、行业代表、社会贤达、杰出校友等成立学校理事会,为学校搭建更为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争取更多更优质的办学资源。

三要广泛听取地方意见。大学章程规定政府权力、学校权利,涉及地方政府、用人单位、高校、教师、学生等利益攸关体,牵扯面较广,社会关注度高。为了回应好、协调好、保障好各方关切与利益,制订章程的全过程应坚持多向互动,做到“开门立法”。除在校内广泛征求院系、学术组织、教职员工、学生意见建议外,还应加强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关用人单位、行业组织、企业和社会贤达的沟通,充分吸收他们对章程内容的意见建议。尤其对政府权力的规定,要与教育行政部门主动沟通、反复沟通,争取政府的关注、理解与支持。

凸显“地方”特点

一要凸显人才培养特色。源源不断地输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地方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体现。因此,章程要突出强调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建立健全主要满足地方需求、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在章程中明确规定满足地方需求、体现地方特点的专业设置目录、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制度、素质拓展体系、教育教学标准。

二要凸显学科建设特色。学科建设是高校的龙头工作,是培养人才、开展研究、提供服务的重要平台。地方高校要根据地方优势主导产业或相关行业需求建设学科,搭建平台,在章程中确定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战略规划、特色方向。

三要凸显科学研究特色。章程中应明确科学研究主要服务于地方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的指导思想,结合地方特点凝练研究方向,组建研究团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学问题和实用 问题。

四要凸显文化传承与创新特色。章程应明确以地方特色文化为研究对象,凝练、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并与大学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做地方特色文化的研究者、创新者、推 广者。

五要凸显社会服务特色。章程应明确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理念,依托高校人才、科技、信息优势,提供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

突破“地方”局限

制订服务地方、特色鲜明的大学章程,对地方高校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地方高校在章程制订过程中,应深入分析所处环境、全面梳理办学历史、认真总结办学经验、勇于突破“地方”局限。

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思想认识上,地方高校应敏锐地意识到,制订章程是依法治校、深化改革、助推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总结办学经验、科学进行顶层设计、充分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在具体操作上,应“纵向分析,横向比较,广开言路,精雕细琢”。纵向分析,就是要吃透校史校情,吃透办学经验和教训,吃透学校的优势和短板。横向比较,就是要拓展视野,研究国际一流大学、国内知名大学、地方同类大学的章程文本和精髓。广开言路,就是要集中各方面、各层面的智慧,发挥集体的力量。精雕细琢,就是要从理念到定位,从体制到机制,从育人到管理,从当前到长远,甚至从文字到标点,都反复推敲。

二要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相对部属高校而言,地方高校政校不分、管办不离的问题更为突出。地方高校争取办学自主权,关键是要做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地方政府是地方高校的举办者,但举办者绝不是办学者。相对举办者而言,办学者是另一个明确而独立的主体,是治校者集群,包括党委、校长及其管理者团队。坚持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关键是科学界定举办者和办学者两个不同权利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制订章程的契机,与地方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充分沟通协商,力争在大学章程中把政府权力的清单与边界界定清楚,实现政校真正分开,办学真正自主。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限定政府的权力”,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把政府的权力限制在应在的范围以内。政府只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力,除此以外,应减少对高校不必要的干涉。另一方面要“行使高校的权利”,“法无禁止即自由”,政府减少了干涉,高校要学会自己管自己,要改变以往事事请示的工作习惯,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把学校的事办好。

三要大胆改革、创新突破。章程规定要落地,制度保障是关键。章程既是对以往办学经验的总结,更是对远景办学规划的描述。实现远景规划,关键要通过章程建立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科学配置党委权力、校长权力、学术权力,维护师生员工民主监督权利,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在治教治学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制度创新,需要深入动员,广泛吸收师生员工、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坚持开门订章程,激发利益攸关方的智慧,认真总结好的制度,并将其在章程中确定下来。

地方性高校的品牌竞争提升研究 篇4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品牌竞争

地方性高校和部属、省属重点大学相比,有着先天的不足,如教育资源、师资水平、生源、政策扶持力度等。但地方性高校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品牌价值往往受到忽视。因此,地方性高校应该借助品牌,走品牌竞争之路,将有限的资源产出更大效应。

一、地方性高校品牌及品牌竞争的含义

1.

地方性高校品牌是地方性高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社会对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质量、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认可程度。

2.

品牌竞争,即在满足消费者某种愿望的同种产品中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竞争是产品、技术、资本等各方面竞争的有机结合,是企业等主体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二、地方性高校实施品牌竞争的必要性

1. 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现状迫使地方性高校需要品牌竞争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高等教育市场从“卖方市场”逐步向“买方市场”转变,地方性高等教育更是如此。首先是高校间的竞争已经弥漫全国,尤其是地方性高校更是需要在夹缝中求生存;其次是生源危机,2009年我国参加高考的人数首次出现下降,这种趋势严重威胁到地方性高校的生死存亡。因此,高等教育市场也迫切需要品牌竞争时代的来临,提升高校竞争力,必须提升其品牌竞争力。

2. 地方性高校的特点决定了其引入品牌竞争的必要性

地方性高校的特点主要有:①历史形成多样性,地方性高校主要来自于以下形式:专科院校升格、学校合并以及新建院校;②生源范围相对较窄,地方性高校在高等教育市场化以前,主要以本地生源为主,外地学生较少,学校对外知名度较低;③学科建设和科研能力不足,受师资水平、生源和办学条件等因素影响,导致学校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核心能力不足。地方性的这些特点导致其缺乏特色品牌优势,品牌知名度较低,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引入品牌竞争不仅在于能适应高等教育市场发展的要求,关键在于借助品牌竞争这一工具,降低或消除地方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因素,寻求更加明晰的发展战略,突出特色,逐步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拓宽学校的发展空间。因此,引入品牌竞争是地方性高校适应高校竞争的重要手段。

三、‘地方性高校的品牌竞争提升研究

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一是创造知识;二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而高校品牌分为三个层次,一为学生品牌;二为专业或学科品牌;三为学校品牌。高校品牌和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都以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为己任,以奉献社会为最终目的。这就为地方性高校的品牌竞争提供了思路。

1.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创造学习氛围

校园文化是指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在一定的组织和管理下,运用现有的校园基础条件和制度规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并形成多角度、跨学科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校园风气。

校园文化建设要本着开放、创新的思想,注重对校风学风、校园精神的提炼,与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完善。

应鼓励鼓励学生通过选择本专业以外的活动,以建立跨学科、综合性社团等方式,形成多维智力结构,加速信息交流,以达到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了解科研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改善学生心智模式的目的。

2. 加强学科建设,增强软实力

科研能力是衡量大学水平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地方性高校的软肋所在。地方性高校由于缺乏组织性,科研凝聚力差,学术梯队建设缺乏有效机制,导致学科建设没有重点,难觅突破口。因此,将地方性高校的科研实力整合,集中攻关核心课题,形成学科群,是增强学校软实力的唯一途径。

以当前的市场经济需要为基础,重点推出具有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学科门类,发展特色专业,培养精品人才,将学校资源向这类学科倾斜,做专做精,寻求科研成果的突破,重视学术梯队的建设,提升竞争软实力。进而发展交叉学科,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学科间的结合,增强学校特色专业的亮色,增强学术梯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地方性高校的品牌传播策略

(1)积极参与校外合作是关键。学校让外界认识自己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多与校外单位合作。让外界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不仅能为地方性学校本身带来效益,更能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争取到与重点大学相竞争的机会。

(2)学生是学校品牌的最大招牌。借助学生推广学校品牌应抓住两个重要环节:招生和毕业生。

招生阶段是向各学生家长和社会推荐自己的绝佳时机。地方性高校往往在综合实力方面和重点大学相形见绌,但他们可以突出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强调其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既是对学校品牌的传播,又对生源有了一定的把控。

毕业生是学校实现服务社会的“终极成果”,因此,毕业生的就业程度和取得的成果都是学校的活字招牌。地方性高校生源较为集中,毕业生的就业分布也会较为集中,因此,学校和毕业生的联系和沟通方式较为全面和及时,这是地方性高校比重点大学具有的先天优势。因此,地方性高校可以借助校友会等多种方式,掌握优秀毕业生的相关资料,抓住典型毕业生的成功案例更具说服力,是学校向外界宣传的渠道。

(3)公关活动是展示学校品牌形象的必要手段。借助传媒的力量,将学校的学术报告、科研进展、成果奖励等对外宣传,可以提升学校的学术知名度和社会好评;多参与当地政府政策的发展战略规划,献计献策,促进产学研结合,为服务社会不仅只提供学生这一“产品”,更能增砖添瓦,作出更大贡献,扩大地方性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罗凤兰.地方性高校品牌建设探析[J]理论导报,2008,(12)

[2]谢祁.高校品牌延伸战略体系及其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 2006,(1)

地方性普通高校 篇5

1、地方高校首先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意识。

观念决定行动,思维决定出路。只有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行动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功。一向被人们誉为“象牙塔”的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自我封闭的教学管理模式,缺少对社会、对市场的了解,更缺少对社会服务的理念。因此作为地方高校,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思考,要利用自身的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此,高校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彻底破除为办学而办学与社会脱节的传统思想,要强化办学理念中的服务意识,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科研等优质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地方高校要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改革专业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最终要通过人才才能得以实现。当前地方高校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不断提升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科和专业建设上,高校既要考虑国家宏观经济建设的长远需要,又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现实条件;既要考虑学校自身的实际状况,又要结合地方市场需求。要把学科建设融入到地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及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上来;要立足于地方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要将那些设置陈旧、结构不合理、浪费资源、不适应市场需求、脱离地方实际的专业停办、转型。在人才培养上,要着力培养出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综合型、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3、地方高校要坚持走“产、学、研”有机结合的道路,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

在教育“十二五”规划中,推动产学研合作成为重中之重。规划指出,要加强高校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资源,努力把高校的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作为地方高校要紧紧把握住这一大好良机,把产学研相结合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高校要以科研项目为纽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广大教师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项目,要集中优势资源,组建团队开展技术攻关,要不断寻找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形式、新方法,这样既促进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又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地方政府要重视高校建设,加强与高校合作,为实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提供机制保障。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高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智囊团。高校是国家经济建设的生力军,高校建设直接关系到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为此,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的协调作用,加强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建立起高校与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机制与平台,引导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军海.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对策探讨.商情..3

[2]杨小冲.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曲靖师范学院学报..3

[3]潘伟强.大学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研究——以常州大学城(现科教城)为例.现代商业.

[4]白旭东.高校服务地方的思路及对策分析.西昌学院学报.2008.20

地方性普通高校 篇6

[关键词]地方政府 地方高校 管理机制 创新

[作者简介]毛克平(1962- ),男,湖南长沙人,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湖南 怀化 418000)

[中图分类号]G40-0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28-03

一、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理论关系

(一)相互依赖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不再处于社会边缘,而是成为社会的中心组成部分。地方高等学校能不断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进步,有助于地方的繁荣昌盛,这使得地方发展对地方高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地方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在力争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又会要求地方政府给予其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持,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协调其与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关系。所以,随着地方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对地方政府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二)相互制约的关系

无论地方高校是完全自治还是受到地方政府的严格控制,其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控制过大,会对教学和科研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一方面,由于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社会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加强和扩大,地方政府和社会对地方高校的需求也同时在增多,地方政府也就必然增加对高等学校的干预,控制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规模等。另一方面,地方高校作为当地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通过培养当地所需要的高级人才、创新的知识和技术,为地方政治和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重要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地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

(三)在动态制衡中寻找合适的度

在地方政府控制与地方高校自治之间,应有一个“弹性区”,既要尊重学术、尊重知识,又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目前,世界各国都根据当前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从各种不同的政府与高校的协调发展模式中吸取有利于高校发展的经验。一些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由于与社会联系日益增加,正在从传统的“自治”走向自觉地接受政府的干预。而我国高校却为免于政府的过多干预而追求办学自主权,虽然这两种发展态势相反,但其目的却都是为寻求一个合理的“度”,也即在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动态制衡中,寻找合适的度,从而使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的关系达到协调与平衡。

二、当前我国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过多地表现为管制型、全能型政府。在对地方高等教育的管理上,地方政府直接参与管制的成分比较大,对地方高等教育的直接干预比较多,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之间的关系突出表现为政府本位,即地方政府处于主导地位,是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决策者,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是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地方高校必须接受地方政府的领导,这种管理方式在相当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地方高等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地方政府集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三种角色为一身,角色多重合一

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人们一直认为只有政府才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唯一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也只有政府管理才是解决高等教育公平以及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唯一有效途径。因此,地方政府在具体的高等教育管理中,集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三种角色于一身,对地方高等教育进行严格的行政性管理和直接干预,在地方高校的办学、资源投入、成果分配等方面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直接干预地方高校的具体工作运转,干涉地方高校办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使得地方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中于地方政府并直接由地方政府行政权力进行支配。这种完全由地方政府垄断的模式必然造成地方高等教育服务质量差、缺乏竞争力和主动性、效益低下,甚至导致高等教育领域里寻租和腐败现象的产生。此外,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长期规划、宏观调控、评估监督角色过弱,对具体细节执行角色过重,这样的角色错位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不利影响,无形中加重了地方政府的责任和负担。

(二)地方政府管理地方高校的法制化程度不高

由于相关的高等教育立法中缺乏对政府职能转变的强制性规定,而且在有关政府与高校法律关系的规定中政府始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权力关系的规定中也是政府想放就放,想收就收,忽视法律的制约和监督,使得地方政府管理地方高等教育的职能无法真正奏效,有关法律法规的笼统性、模糊性的弊端显而易见。即使有了规范的法律界定,但如果相应的教育行政部门不能严格地加以执行,执法和管理人员不能按规定有效地加以操作,那结果一样是徒劳无功。目前,我们有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由于长期受传统科层制和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在其行政机构内部的横向管理中,还是在与外部的沟通等纵向管理中,均出现机构臃肿、结构失调、冗员众多、责权不分等现象,导致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加之部分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管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素质不高、无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丧失应有的责任感和进取心等,致使其行为有失公正。对于这些现象,如果政府部门不能制定出相应的制度规范来加以约束的话,将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管理效果的最终实现。

(三)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尚难有效落实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当立法权与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手中时,自由便不复存在了。”这句话其实真正道出了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实质,就是说如果政府将立法制定权和执行权全部集中到自己的羽翼之下,那追求自由便将成为无稽之谈。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几乎包揽了高等教育的一切,从招生规模、专业结构到课程设置等均由国家计划做出统一安排,严重束缚了高等教育的自主发展。一直以来,高校办学自主权问题都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在对地方高校的管理中过多注重的是自己的行政管理权,高教法中也只是从高校角度做了自主权的权限规定,而对政府如何履行应有的权责等内容却没有明确规定。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插手地方高校办学过程中的内部事务管理,而不是执行其宏观管理职能,地方高校始终不能摆脱被动从属的地位,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有效落实。

(四)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制度计划经济色彩严重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是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集中体现,其拨款方式对地方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不利于地方高等学校的稳定持续发展,主要表现为:

1.地方政府对高校投资的总量不足、渠道单一。目前,我国政府财政压力过大,高等教育经费严重不足。据相关资料统计,2003年,世界平均高等教育费用支出占全年GDP的4.9%,而我国高等教育费用支出仅占GDP的3.14%,与世界平均水平还相差近两个百分点。从高等教育人均教育经费来看,1998年,美国为19802 美元,日本为9871美元,而中国只有2100美元。这不难看出,尽管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总量仍然不足,我国高等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和预算内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处于世界低等水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事业给国家财政带来较大负担,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远远满足不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高等教育经费不足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是由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性拨款,这对本来就拮据的政府财政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也将引发新的社会不公问题。

2.地方政府对高校投资存在严重的学校类别差异及地区差异。除了上述政府对高教投入总量不足、渠道单一以外,在教育资源既定的前提下,政府也并没有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致使出现了严重的政策性分配不公现象,突出表现为政府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和级别的高校加以区别对待。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的是“扶优保重”政策,使得中央部属高等学校与地方高等学校之间、重点高等学校与普通高等学校之间的差距人为地加大,有限的教育资源过多地集中在少数所谓的重点高校身上。如果我们按约定成俗的规则将中央部属高校称之为重点高校,将地方高校称之为非重点高校的话,那么,两类高校在教育经费收入方面的差距极为明显。曾经有研究者做过统计调查并得出结论:地方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仅为中央部属高等学校两类经费支出的49%和43%,而且地方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为地方政府拨款,占经费投入总数的46.15%,中央政府拨款仅占经费投入总数的1.92%。由此可见,地方高校的财政压力直接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相关,与部属高校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校相比,中央政府对地方高校的关注显然远远不够。从地区差异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呈现出以地方政府拨款为主,学校自筹和收取学费为辅的多样化趋势,可以说,东部地区高校具有较强的自我筹措资金能力和较大的自我发展空间。而西部地区高校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中央政府的财政性政策倾斜力度也不够,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学校自筹经费能力比较薄弱,导致西部高校缺乏竞争力和办学主动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普通高等学校生均经费甚至低到难以保证基本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缺乏相应的物资设备和师资力量,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地方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拨款方式欠缺激励机制。从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方式上看,我国主要经历了“基数加发展”和“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两个发展阶段。“基数加发展”就是指当年各校的经费分配额以其前一年所得份额为基础,考虑当年变化情况而确定。这是一种渐进式的经费分配方法,是以历史的支出结果为基础的,而不是基于当年实际和合理的成本分析之上。这种拨款模式的结果是在短期内使单位成本越高的学校获得的经费越多,导致各高校盲目扩大学校规模和增加教育培养成本。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分配方式下,高等教育经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综合定额,是指由拨款机构在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制定生均教育经费定额标准的基础上确定财政拨款的一种方式;另一部分是专项补助,是对“综合定额”的补充,由拨款机构在考虑学校的各种特殊需要后单独做出的经费安排。可以说“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较之“基数加发展”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克服了前一种模式中的某些缺陷和不足。但是,后一模式中的综合定额的成本核定比较困难,难以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特别是一些地方高校人为地加大教育成本,导致教育经费分配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逐渐下降,这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反思的问题。因此,我们说,正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缺乏公开公正以及科学论证的决策程序,缺乏对地方政府拨款效益的评价制度以及与绩效挂钩的相关激励机制等,助长了部分地方高校滋生对政府财政资助的“等、靠、要”心理,从而限制了地方高校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对自我发展空间的开拓精神。

(五)地方政府管理地方高校的辅助性措施不完善

1.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参与交易的双方在掌握信息上的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高等教育领域也同样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高教事业的发展和政府高教体制改革产生了不利影响。从政府管理层面上看,所谓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由于忽视市场机制在教育中的作用,缺乏地方高校办学的详细信息以及评价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专门知识等,无法准确掌握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信息,使得地方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文件失真,地方政府对地方高等教育的管理脱离社会发展实际,使得高等教育供需发展不平衡,也使得高等教育消费者以及家属无法准确把握地方高校服务质量的真实信息。

2.资助不到位。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其产品属性直接规定了高等教育应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参与提供。目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已经在社会上得到的广泛认同,高校收费成为必然。然而,面对持续高涨的学费,地方政府对相当数量弱势群体的资助制度却相对不够完善,没能及时建立起有效的学生资助体系,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公共资源分配的公平程度。如有些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和地方高校对处于弱势地位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认识不足、资助力度不大、资助政策落实也不到位。有些即使开展了助学补助等活动,受资助的学生范围也是比较小的,而且资助的比例偏低,尤其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迟迟未能真正开展,有关银行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也不高。

3.教育中介机构发展薄弱。教育中介机构作为一种协调地方政府与地方高校关系的团体,能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我国的教育中介机构只是近年来才刚刚开始发展,类型比较单一,多为学术性机构。有关高等教育评估、拨款和信息咨询性质的中介机构还不够完善,运作也不规范。从地方政府负责的层面上看,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中介机构的性质主体、服务客体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审批的具体程序、收费具体标准、评估监督等相应体制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并没有赋予中介机构真正参与管理的权力,机构内部组织成员结构也不合理,专业权威性不高,从而无法发挥应用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刘丹,肖春飞.大学学费10年涨20倍[N].新京报,2005-07-27.

[2]吕炜,等.高等教育财政:国际经验与中国道路选择[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94.

[3]王保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发挥好地方高校的作用[EB/OL]. http://learning.sohu.com/20051016/n240545409.shtml,2005-10-16.

[4]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高等教育财政的国际比较研究[EB/OL]. http://search.sherc.net/files/20060625/1823334.htm,2006-06-25.

[6]孙亮,柏静儒,等.信息不对称与高等教育[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5(5):86-89.

浅谈地方性高校信访工作启示 篇7

随着科学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高校师生员工的知识面越来越广, 知识层次越来越高, 思维也越来越活跃, 师生员工的民主意识、参政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关注高校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 满足其迫切要求, 越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于是, 高校信访工作显得日益重要, 成为高校秩序稳定、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是联系高校与师生员工的桥梁。

二、高校信访工作的特点

信访工作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高校信访, 是指师生员工、法人和其他个人、组织等信访人, 通过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 向学院及各部门反映情况, 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 依法由学院及各部门处理的活动。地方高校是我国强化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领域, 其信访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信访反映了师生的切身利益和迫切要求, 体现了师生员工对学校发展的关注, 对学校的工作的满意度, 为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请求帮助。高校信访的内容具有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由于思想观念的不同, 所在立场的不同, 无法避免碰撞和波动, 因而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 关于招生分配、教学管理、工资待遇、学生管理等方方面面, 范围宽广, 情况复杂。信访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信访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增加。

三、高校信访工作的对策

(一) 提高信访干部的素质

作为一个从事信访工作的人,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职责就是要帮助师生员工处理问题, 解决存在的矛盾, 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许多难以想象的事。在日常工作中我负责协助科长 (主任) 党委信访办和纪委教育信访科日常工作, 也负责省“公共互动网”, 市“政府热线”、“阳光热线”, 学校“莞工热线”网页等一系列的管理和对其反映的问题处理、回复工作, 以及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的调查工作。在工作中, 我发现要处理好信访工作, 必须具备过高的政治觉悟, 深入了解法制知识, 以及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实践科学发展观, 帮助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并掌握一定的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从而促进信访事宜的解决。上访者大部分是因为遇到了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或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这时上访者难免情绪不好, 甚至是怒气冲冲、牢骚满腹, 在过程中, 信访工作者必须态度诚恳, 耐心倾听, 仔细询问相关情况, 让上访者感受到真诚和关怀, 缓和情绪, 从而为协调纠纷, 化解矛盾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 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当前, 许多高校忽视了信访工作, 对信访制度的认识不足, 没有重视其机制的建立及完善, 面对信访问题态度不积极, 存在推让敷衍, 草草应付的现象, 导致问题层出不穷, 相互交织, 矛盾迟迟得不到解决, 甚至出现激化。为促进高校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 学校要设立专门的信访部门, 安排专职的信访工作者, 使信访工作机制反应灵敏, 高效运转, 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学院信访秩序, 使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更好地依法治校,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根据国务院《信访工作条例》、《教育部信访工作暂行规定》,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制定确实适合本校的信访制度, 包括信访监督制度, 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信访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等。

(三) 畅通信访渠道

信访工作需要从组织上、制度上和条件上给予支持和保障。畅通信访渠道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信访工作办法, 对于来访者的来信、来电记录、受理、拟办、阅办、协调、督办和反馈。坚持开展领导的接待活动和走访的活动, 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安排一位学校领导接待师生员工的来访或者走进师生员工了解相关情况, 使学校领导与基层群众面对面, 直接沟通问题。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 是信息飞速地传播, 远远超越了以往的速度和广度。这就要求信访部门必须高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否则个别的小问题也可能在短时间内演变成广大师生员工共同关注的问题, 愈演愈烈, 形成不可收拾的事故, 从而使学校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教学和办公, 影响了学校的稳定与和谐。

通过办公自动化来提高处理问题的效率, 开通网络信访渠道, 如邮箱、博客、视频、微信、QQ等, 让师生员工能够方便快捷地将问题反映到相关的部门, 信访工作者也能及时问清楚具体的情况, 有针对性得解决。对于领导, 可以开通“校长信箱”、“书记信箱”以方便师生员工有途径联系上领导, 加强信息的沟通, 又不影响领导的日程规划。

各部门应当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 包括来访、来信、来电、传真、学校论坛、QQ群、信访专用信箱等, 让信访人员可以匿名交流, 真实地反映问题, 提出建议和意见, 表达个人意愿, 或者是投诉请求。信访工作者也能掌握更加准确的信息, 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解决各种纠纷, 从而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信访工作涉及面比较宽广, 纷繁复杂, 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立足实际生活,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为了学校的和谐和稳定发展, 要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总结规律和特点, 找寻有效地方式方法, 与时俱进, 通过健全信访工作机制、完善信访渠道, 积极有效地做好信访工作, 为群众排忧解难, 维护学校稳定工作, 努力开拓高校信访工作的新局面, 为学校的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马振家.浅谈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的成因、及对策[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0 (1) .

[2]徐泽浩.论新时期的高校信访工作[J].广州工业大学学报, 2009 (3) .

地方性普通高校 篇8

一、协同创新的概念

协同创新是指各组织单元在基于共同目的情况下, 通过相互间的联系与交流, 构建一个可以互通资源的联系体, 发挥学校及其他教育体系自身的优势, 利用优势资源, 解决各自问题, 搭建合作与互通桥梁, 创新教育管理, 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帮互助氛围, 以达到创新事物与管理的结果, 最终带动组织的发展。协同创新的具体办法与过程与简单的创新形式不同, 对于教育体系更是这样, 一个学校的力量毕竟有限, 教学实验的机会也没有那么多, 引进消化吸收他人的成果再创新是个协同的过程, 其本质是协同发展, 共同创新。实际意义上, 协同创新就是把有限的资源有效利用, 用各自的优势去弥补他人的劣势, 从中找到创新点, 打破封闭性的研究手段。最终的通过不同创新合作、整合资源, 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对于地方性高校, 地方教育资源有限, 招收学生也有其局限性, 对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成了地方性高校最重要的问题, 既不能对教育资源造成浪费, 又要极大限度的开发现有资源, 保证教育质量, 走协同创新的路子十分必要。

二、地方性高校协同建设的内容

1) 目标协同的建设。协同创新首先要做到目标协同。目标是人们为之奋斗的预期,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 各方需形成统一且符合实际的目标, 要对最终达到的效果做出一个预估, 这样才能步调一致, 称之为协同。目标协同能够加速协同创新制度的建设, 能够促进地方性高校的共同发展。高校间及学校院系间, 都要做好目标协同发展。在协同创新中, 一些高校的相关学科的专业性比较强, 可以围绕着强势的学科为中心, 发展相关联的其他弱势学科。学校在优势院系优势学科的研究与对外联系上赋予更多的自主权, 尤其是对于合作人员与单位的选择上面。协同建设的第一步要选定人员组成目标 (项目) 拟定小组, 一般由有经验的教授、讲师与青年研究骨干为主, 再依照自身的强势学科主体, 通过实际调研与理论探讨、对社会发展与市场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提出创新办法, 进行不断的探讨与共享成果。之后对目标进行分析与阐释, 使提出的项目能够不空洞, 有研究前景。参与合作的其他团体也要积极配合, 对于协同的意义不仅仅是在于提供资金, 更重要的是提出意见。指导组或是领导小组要对拟定的创新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定, 同时, 协同创新也要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 并请其他地区、其他高校的专家对创新项目进行审查与指导, 使之能有利于创新发展, 有利于高校教育水平提高。协同创新对于高校来说, 与企业的协同, 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 企业可以为高校的创新或是建设提供资金资源与实践机会, 高校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等知识层面的支持。因此, 对于地方性高校的协同创新制度, 更加要提倡创新的实践性, 与企业合作, 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2) 协同操作共建。高校协同操作共建体现了高校间的人才交流与互通、是知识汇聚交流的一项举措;其将创新的观点与成果带入共同项目攻关的实质操作阶段;是协同创新的实际操作与重要组成。在高校的协同操作共建阶段, 就要建立一个由内到外、内外结合、多方参与的大创新平台, 让操作变得顺畅。例如, 高校院系里的教师承担着教学任务与学术任务, 这样精力有限, 顾此失彼, 与学生间的交流也少, 因此, 协同创新的平台搭建, 就给老师与学生创造了协同的可能。很多高校都搭建了自己的平台, 设立了独立的机构。比如, 一个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 它的出现, 就是协同的结果, 它不但可以使专业与就业协同, 还提供了企业与学校, 企业与学生, 学校与学生一个交流的平台, 这样的平台用于创新, 可以大大的提高高校的创新效率与协同关系。再如主要是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构成的研究所, 在资金与人员方面都体现了平台的好处。平台建设好了, 下一步就涉及操作部分的交流, 它们的功能主要是协同创新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例如, 信息系统、网站建设等传播方式的建设, 让企业实时掌握研究近况, 并给予资金与技术上的支持。最重要的还有资金链的建设, 对于创新来说, 协同的最大优势就是资金链的形成比单独研究要容易, 无论是院系之间协同, 或是学校之间协同, 还是学校与企业之间协同, 资源与资金的整合都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没有经费是很难进行的, 高校教育资金又十分有限, 对于有限的资源, 资金方面的操作协同显得十分重要。

3) 管理协同的建设。组织的协同创新的过程在形式上属于教育的管理创新。其模式要以协同为条件, 创新为核心。管理协同都要作为学校协同创新的核心, 高校管理协同的要成立创新活动责任小组与管理机构, 最终构建一个创新体系。在内容上有以下几点:一是制定管理规章, 规章是管理的基础, 也是高校协同的约束, 尤其是对地方性高校。地方性高校在一些制度上比其他高校要灵活, 对于协同, 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才行。二是资金的分配管理要严格科学。严格科学的资金分配, 避免了协同中出现的矛盾, 也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办大事, 也可以体现出高校在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所在。三是风险管理。创新必然有风险, 一个管理机制健全的协同体系, 一定要有监管与风险控制季候, 这样才能保证创新给企业带来的威胁最小化。四是要使创新管理起到效果, 得到收益。协同组织的长期合作与组织稳定的根本在于利益分配。参与协同创新的主体的最终目标就是协同创新的结果达到收益的目的, 在学术上与收益上有所成就, 并且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这样才能上保证组织的稳定性。与学校联系的投资企业投入了人力物力, 承担了较大的风险, 所以也应享有到更多的经济利益。五是绩效考核要公平。公正的评价一个单位在协同中的地位与作用很重要, 可以激发这个单位的积极性, 督促其他单位更好做好创新工作。绩效考核更要注重公平, 公平、公正、公开是协同创新能够进行下去的前提, 因此, 做好绩效管理十分重要。

三、地方高校提升协同创新能力的建议

1) 地方性高校要做好基本定位。地方性高校有其独特之处, 也面临着进一步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要求。地方性高校的办学, 在如今更加注重特色, 特别是在创新方面。高校应当积极与科研所、本地企业和政府从战略性、公益性等长远发展为出发点, 多角度的进行协同创新, 抢占学术与科技的制高点, 这是行业创新发展的要求, 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是多单位多方向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必须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 在投入产出上符合国家发展的大局, 努力带动产业技术在未来收到收益, 将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全面提高为, 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上的优势, 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撑与企业的经济支援, 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需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指向, 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科技含量, 作为学校提升研究水平与协同创新程度的目标, 进一步提高地方的经济水平与行业竞争力, 打造科研与服务品牌, 充分的发挥地方高校作为面向企业创新能力支撑的重要载体功能, 努力提升企业及区域经济的贡献水平, 确立区域技术与科研的优势;高校还要兼顾发展与培养人才的任务, 使得人才有输出, 学有所用, 企业能够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 政府可以给学校人才提供实践机会等协同方式, 实现人才培养与利用的共赢。因此, 地方高校要在特色的学科与人才培养上找准切入点, 找准与政府及企业的联系点, 形成协同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凝练协同创新方向。应重点围绕区域产业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 加快领域人才、自然资源的有效结合, 有利于形成区域创新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引领其他企业行业的发展。

2) 加快对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是对高端人才培养的基地, 企业是人才历练的工厂, 政府是人才提升的支撑。高端人才从高校到企业, 之间要经历理论到实际的转变, 这就更需要高校与高校, 高校与政府, 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 对于行业建设来说, 专家与精英毕竟是少数, 在协同创新活动中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将是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重要保障。政府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与留住人才方面, 要提供充分发挥人才自身才能与价值的环境与平台, 最大程度的挖掘人才的最大潜能。同时, 重视高校内部高端人才的培养工作, 选择一批年轻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作为主要培养对象, 为其提供更多学习与提升的机会。由于国家对创新能力的需求, 高校承担着很重的人才输出的任务, 高校的教授的比例较小, 时间有限, 对于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之间, 存在着矛盾, 因此, 高校对人才培养的模式要以协同为手段, 对于理论的教学必须加上实践的磨练。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速度太快, 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又相对滞后。因此, 高校应加大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人才力度,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 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同时, 企业与高校的合作, 有利于高校学生解决就业问题, 激励了学生面向社会而研究的积极性, 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3) 加深课程改革与跨学科建设。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 应加大高校实际研究的能力, 增加实践性课程、新型的应用课程内容, 加强核心专业与社会需要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方法上应强调学生创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协同创新将致力于学生与学校多方参与, 扩大研究内容与涉及面, 加深实践研究活动层次, 依靠多学科之间的联系组建成强大的学科知识体系, 更好的进行学科创新研究的运转, 多学科之间的密切合作将是高校发展的趋势。

4) 科学的管理促进协同发展。协同是否能够长期的发展下去, 首先要有科学的管理手段与有效的激励机制, 没有管理与机制, 协同就会出现解决不了的矛盾, 更会形成一种协同的表象, 最终还是各自为战, 创新更无从谈起。因此要研究一套在利益分配与管理机制方面十分有效的手段, 来约束高校间的协同, 来激发高校的创新活力。

综上所述, 发展地方性高校的协同创新机制, 有利于一个区域的经济、教育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整合, 有利于留住人才, 有利于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最主要的是, 协同创新是在高校迅速扩张的后期要实现的转变与改革, 改变的结果必然是将教育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 最大限度的开发高校的创新能力, 进而提升一个区域的民众素质、教育水平与经济水平。

摘要:在我国高校提出协同创新发展的概念以后, 利用地域特点与优势发展地方性高校成了快速提升大学办校实力,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协同创新机制的运用, 大大加深了高校间、院系间的联系, 形成了共同目标、共同运作和协同管理等内容, 极大挖掘了高校创新潜力。

关键词:地方性高校,协同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陈春阳.协同创新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2]冯玉萍.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科研团队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3]郑世珠.地方高校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管理, 2010.

地方性普通高校 篇9

众所周知, 专业是高校培养人才的载体, 是高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 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求, 适应程度如何, 是要通过高校设置的专业及培养的人才来体现,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国高等教育重视知识灌输, 缺乏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很多教材是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前编写的, 授课的方式和课程基本上一成不变。再加上有些高校基本上不研究社会需求, 因人设岗, 学校有什么条件就办什么专业, 看到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 在新兴、交叉、综合性专业发展上缺乏力度, 使紧贴市场、适应社会需求的一批专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长此以往, 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窄, 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差, 普遍缺乏社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无法与单位所需要的实用性强的岗位相适应。因此, 对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高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的关系

高校的专业结构设置主要是指各高校具体专业所构成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 其中包括不同种类高校和学科专业的数量、布局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等设置。高校专业设置和就业市场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通过市场特有的调节机制, 专业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持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 从而使专业结构系统与外部环境系统二者的结构都不断趋于合理化。

具体而言, 首先, 两者存在着统一关系。一方面, 高校进行专业设置要根据社会发展、职业变化的需要, 依托学科优势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而对专业进行调整就是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职业变化对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 在操作层面上表现为根据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来决定专业的取舍和招生规模, 目的是使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另一方面, 由于现代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 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升级, 社会需要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宽厚知识背景, 又掌握高精尖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而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大学在加强通识课程教学的同时, 还必须不断强化专业教育, 通过专业的设置调整来不断提高专业教育的水平。

其次, 两者还存在对立关系。对专业设置来说, 它既要满足职业岗位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 又同时要满足知识系统传授和科研向纵深发展的要求, 两者很难同时兼顾。我国的专业设置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专业设置及其调整、课程安排、招生规模等权力基本掌握在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手中。一旦专业设置好, 在几年内很难进行改变, 当发现在教育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或教学效果存在问题时, 就不能及时调整。学生在稳定专业设置情况下学得的知识也是相对固定的。但由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 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 就业状况呈现不规则波动。因此, 专业设置的稳定性、滞后性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波动性、即时性存在较大的矛盾[2]。

2 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校很多专业设置特点优势并不明显, 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岗位需求不成比例, 培养出的学生就业与专业不对口, 且课程内容脱节甚至滞后于社会发展, 再加上高校扩招加重了毕业生竞争压力, 部分专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 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高校本科专业的变动计划, 涉及2 596个高校专业调整, 其中两个专业同意撤销, 撤销的原因就在于就业情况不理想。由此可见, 社会需求的影响对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目前高校专业设置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脱节

很多高校由于缺乏认真的市场调研, 造成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符甚至脱节。主要表现在:第一, 有些学科在设置时参考内在逻辑发展规律, 出现了很多长线专业如历史学、考古学、基础教育学等。这些专业的设置很少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即便部分高校考虑到这一点, 却由于专业开设时间长、教学实验设备齐全, 从事的名师、专家较多, 从而不能进行改革, 这一点在承担培养大量地方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上显得尤为突出;第二, 目前, 高校毕业生就业普遍存在工科就业形势明显优于人文社科类的现象。工科学生尤其是技能性较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并不困难, 而人文社科类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则不尽如人意。据统计, 哲学、历史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78.6%和66.1%, 相对较低;教育类、农学类的就业率也明显低于各学科的平均水平, 分别为52.5%和52.3%;法学近年来就业率也不高, 仅为71.0%, 而工科类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需求率;第三, 很多高校为争取优质生源, 盲目开设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 并不断扩招生源。当“热门”专业的扩招速度大于社会实际需求的增长速度, 市场趋于饱和, 无法吸收, “热门”自然就变成了“冷门”, 也就出现了招生挤破头, 毕业遇冷门的现象。由此, 可以看出, 目前毕业生就业存在结构不平衡的问题, 不是社会没有需求, 而是需求没有对称。因此, 如何调整“刚性”学科的专业设置, 合理链接学科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成为当务之急。

2) 高校缺乏专业设置的自主权

按照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 专业设置自主权和调整权属于高等学校, 学校设置什么专业, 开设什么课程应由高校按照自身情况自行决定。但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除了少数学校拥有自主设置专业的权力以外, 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地方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计划的权力都掌握在政府手中, 高校无权调整专业设置。因而, 即使高校已经意识到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也无能为力, 最终导致某些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 就业困难在所难免, 所以, 对于整个高等教育体制而言, 还有很多地方有待于完善和发展, 学校的权力和义务、利益和责任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高校的法人实体地位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在专业设置、课程计划设置等方面还没有完全达到自主办学的地步。

3) 高等教育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3]

听到频率比较高的是通过就业来调控招生, 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协调高等教育中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所谓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矛盾, 即指招生录取是超前性的, 就业是滞后性的。四年学校的教育培养很可能滞后于市场的发展变化,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 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这种滞后会越来越明显。但现实情况是, 即便高校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也不会做出调整专业的决定, 其原因就在于目前高校的财政拨款和学费都是与招生数量挂钩的, 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关系不大。扩招可以增加学校的经济收入, 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无关痛痒。因此, 大部分高校更关心的是生源的数量和质量, 而不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3 几点建议和思考

1) 融合高校专业特色与社会市场需求

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专业设置既要符合社会需要, 也要具有学校特色。如果高校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要,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顺利就业, 该专业就没有任何生存的意义。如果学校的专业没有品牌, 没有特色, 就很容易被其它高校相同专业所取代, 最终命运同样是被社会所淘汰。因此, 高校在专业设置时一定要融合专业特色与市场需求。教高[2007]1号文件提出:要按照“分类指导、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 加强内涵将设, 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4]因此, 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 进行广泛调查研究, 紧抓学校特色, 把相关专业做大做强, 形成优势学科、品牌专业, 充分把握市场节奏, 牢牢占据相对应的就业市场。以地方性院校——上海师范大学为例, 该校在教师教育、艺术教育等相关专业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学校就应该充分发挥优势, 加大在相关学院的投入力度和宣传力度, 并根据上海教师培养, 艺术人才培养的要求, 调整专业, 改进课程, 使专业建设紧跟潮流, 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普教教师, 艺术人才, 牢牢抓住上海基础教育就业市场, 并在艺术教育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力争把学校的优势品牌发挥的淋漓尽致, 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在招生上有好的生源, 在就业市场上有抢手的人才, 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此外, 学校也要下定决心, 坚持摈弃劣势学科, 对就业不理想的专业进行大力改造, 减招或停招相关专业, 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雷声大雨点小, 最后不了了之。只有这样, 专业发展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培养的人才才会受到社会的欢迎。

2) 整合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发展需求

教高[2007]1号和2号文件提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合理设置学科专业。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 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对地方高校来说, 学校的发展除了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以外, 还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其专业设置主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 走“立足地方、依托地方和服务地方”之路。以上海为例, 根据上海的发展规划, 上海将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 因此对相关专业如金融、贸易、物流等专业的缺口很大。同时上海近几年来不断加大城市建设, 提高环保意识, 因此相对应的机械、建筑、环境、园艺等人才是必不可少。作为上海地方高校三架马车之一的上海师范大学, 除了发挥自身优势品牌之外, 还必须全面推广学校的其它专业, 将其它相关专业也做大做强。学校要以战略性的眼光把握住市场节奏, 提前规划, 并根据上海发展可能需要的人才以及对人才的要求对专业进行调整, 同时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以期更好的适应企业的需求, 跟得上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节拍。唯有如此, 学校才能在上海城市日新月异发展的同时, 也能向前跨出一大步。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 以其独特的魅力, 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人才涌入。在这场持续的人才竞争战中, 作为一所地方高校, 如果不能及时抓住政策上和地理上的优势, 转变观念, 加大投入, 及时调整专业的话, 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学校地位将一落千丈, 甚至会被其它高校所取代。

3) 迎合高校专业发展与政策需求

一方面, 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 进一步为高校松绑, 让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就业等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 主动建立起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运行机制;另一方面, 国内高校学科发展, 专业建设等都离不开政策的扶持, 中国需要怎样的人才, 什么地方缺少人才, 政府会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做出统筹安排。近年来, 国家加大西部开发, 加强农村建设, 鼓励毕业生到西部, 到基层,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先后推出“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村官”等项目。因此, 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 应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 应进一步加大对这些政策的支持力度, 鼓励毕业生去西部, 扎根基层, 同时针对有立志于服务西部, 服务基层的学生在相关专业上加强学习, 并结合政策的需要, 加强相关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等知识的学习, 以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再如, 近年来国家希望培养创新型人才, 提倡以创业带动就业,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并在政策上给予很大的扶持。因此, 各高校应及时把握政策, 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鼓励本校毕业生创业, 特别是科技型创业, 在提高学校声誉的同时, 也可以帮助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4) 其他高校专业设置技巧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高校可以在专业设置上采取灵活的方式。特别是地方院校, 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转变思路, 开辟途径, 努力把学校的非优势学科转化为优势学科。例如, 上海师范大学就专门成立金融学院, 对热门专业—经济学采取中外合作的方式, 把专业建设成中美合作、中法合作专业, 并选派学生到美国和法国学习, 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 并和该校商学院传统的经济学专业错位竞争, 效果显著。目前, 该校金融学院经济学专业学生出国人数占很大比重, 其余学生基本上都进入外资银行或外资企业。再如, 该校信息与机电信息工程学院在机械专业上选择中美、中德合作, 同样取得不错的效果。这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转变思路, 把非优势专业变为优势专业的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学校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社会输送优秀对口人才, 调整专业设置, 采取错位竞争, 明确定位, 对学校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例如, 同济大学建筑专业的学生在建筑行业非常吃香, 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也有建筑类专业, 如何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满意就业, 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学校及时调整办学思路, 明确学校定位, 在专业设置、专业教学上做出调整, 把目标放在实干型、应用性人才培养上面, 取得满意的效果, 学生就业状况良好。因此, 如果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做不到人无我有, 专业优势也不够明显的话, 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调整教学思路, 进行错位竞争, 方能使专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张文双, 等.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8.

[2]曹洪军.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关系[J].辽宁教育研究, 2008 (9) .

[3]孙百才, 吴克明.多学科视角中的高校专业设置滞后[J].高等理科教育, 2006 (3) .

地方性普通高校 篇10

1 地方性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环节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论文时间安排较晚

目前, 大部分地方性高校在培养方案中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一般是在第七和第八学期完成, 各院校基本上是从第六及第七学期开始落实导师, 着手选题, 第七学期开始设计试验, 这就使毕业论文与学生的考研、求职时间有所重叠, 相比之下, 学生更加重视后者, 致使部分学生存有应付心理, 在论文内容上, 抄袭、剽窃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1.2 选题局限性大

由于导师的水平及研究方向和学生专业兴趣等方面的原因, 在选题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毕业论文的选题总是在指导教师所划定的圈圈内进行,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抑制了学生的研究热情, 有悖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原则。

1.3 学生依赖性强

部分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 自感前途渺茫, 其专业思想不够牢固, 认为自己将来不从事所学专业方面的工作, 这些学生毕业论文基本上完全是按照导师的设计完成。学生的科研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1.4 学校对毕业论文投入资金不足

地方性高校在毕业论文环节投入资金不足, 有的学校按照100~200元/人投入, 有的则不投入资金, 只给予课时补助或者采取实验室常规药品及仪器无偿使用等方式进行弥补。久而久之, 综述性及调查报告式论文比例逐渐提高, 试验性、研究性毕业论文比例逐渐下降, 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则屈指可数。

1.5 导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地方性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校本科生数量逐年递增, 导师数量不足, 面对这种“一对多”的指导方式, 导师只要符合学历、职称等硬性条件即可上岗, 忽视了对导师能力的要求。由于导师的精力和能力有限, 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指导质量。另外, 导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存在局限性, 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方向研究的需求。

1.6 毕业论文环节相对孤立

随着地方性高校办学定位的逐渐明晰, 各地方性高校都相继把培养目标定位成“培养地方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专门设立了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各模块的运行基本还是相互独立的, 没有得到有机整合, 显示不出来整体优势。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笔者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入手, 在毕业论文的组织实施层面进行初步探索, 尝试创新性地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奠定基础。

2 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改革

2.1 提前落实导师制

充足的时间保障, 对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建议在三年级的第一学期落实本科生毕业论文导师, 使学生提前介入毕业论文环节, 争取在三年级第一学期确定好选题、开题报告及实验设计, 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实验操作、重复试验及数据整理等工作, 学生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搜集所需资料和写作论文。

2.2 加强对导师的培训

学校要完善导师选拔和培养、培训制度。在符合导师资格的教师中, 培养选拔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担任本科生毕业论文导师, 对导师队伍进行专项培训, 使其明确导师职责和任务, 提高业务指导水平。

2.3 加大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投入

除了给指导教师一定的课时工作量外, 建议学校分学科划拨专项生经费投入到本科毕业论文环节的实践教学中, 根据物价上涨幅度, 逐年增加这些费用, 保证试验性毕业论文的比例和质量。

2.4 促进实践教学各模块整合

实践教学一般包括:知识应用、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及素质拓展等模块, 主要涵盖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学年论文、专业技能竞赛、社会实践及科技创新等内容。改过去每项内容的独立完成模式为交互呼应、交叉融合的有机结合模式, 这样就能使不同模块间相互促进,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5 构建以团队为基础的联合指导教师队伍

学生在专业间和专业内都可以组成团队, 做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大题目, 打破“1人l题”制, 培养团队精神。由团队成员合作完成, 把课题做大、做活, 一个大课题, 分成不同的子课题, 每个学生有所侧重。建立由不同专业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团队指导”就是由学科 (专业) 带头人、骨干教师牵头, 合理搭配青年教师, 组成“指导团队”, 以老带新。“团队指导”机制不但对学生的指导有利, 更有利于青年教师培养, 解决青年教师实践基础差等问题。

3 毕业论文创新模式研究

3.1 教师项目组织下的毕业论文完成模式

在毕业论文完成过程中, 学生通过参加教师的项目, 可以感受到指导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拼搏和奋斗精神, 指导教师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用敬业精神影响学生的作用。学生还可以感受浓厚的科研氛围, 了解教师的科研思想来源、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科研动态, 专业生产实际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参与科研实践, 全面学习掌握了科研工作具体过程, 从而达到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训练效果, 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产生质的飞跃。由于每位教师同时指导多名学生, 每个学生只承担了项目的一部分内容, 学生间既分工又合作, 从而在研究过程中培养了其团队精神。

3.2 以科技创新带动毕业论文的完成模式

把科技创新和毕业论文结合起来, 既能促进科技创新工作, 又能促进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首先由指导教师负责组建学生团队。学生团队的组织形式与构成对项目延续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对学生团队的年级构成、成员数量、入选条件等进行细致审核, 以尽可能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旨在形成团结协作, 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团队;其次, 制定相应的项目评审程序和制度。为了保证学生自选项目质量, 组织专业教师, 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初步评审, 然后推荐到学校参加立项评审。第二, 对导师队伍进行优化组合。导师在学生项目实施中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 为学生提供相对完整的知识结构, 以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第三, 建立完善的评价办法。以学校对毕业论文的相关文件为基础, 建立一套评价方法, 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通过研究项目撰写的毕业论文水平是否达到毕业标准。

3.3 以设计性实验为基础的毕业论文完成模式

设计性实验一般是经过常规和综合性实验训练之后结合各自教学或独立于各种教学而开没的一种探索性实验。高级设计性实验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体现科学精神。如果试验选题适宜, 工作量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 完全可以作为一篇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来完成。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热衷于试验研究的学生, 能够在试验中锻炼其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

3.4 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结合的完成模式

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都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 这种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选题, 一方面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预先选定后在实习过程中搜集资料、予以实践;另一方面论文选题可以来源于实习环节的生产需要。这样, 能够纠正以往在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阶段过多的形式和走过场现象, 变学生在实践中“骑马观花”为“下马赏花”, 真正实现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质量的共同提高。

3.5 学生以申报课题形式的毕业论文完成模式

组织科研能力较强, 乐于参与试验研究的学生, 以3~5人组成课题组, 在导师的引导下, 选题论证, 以课题形式撰写论证报告, 填写项目申请书, 由院系组织不同专业教师组成的项目评审小组进行评审立项。立项后, 学生可以在项目内容中选定论文题目, 分方向进行开题论证, 开始设计试验等工作。论文完成后, 项目可以申请结项评奖, 这样学生的研究热情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 同时, 毕业论文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地方高校普通话推广模式研究 篇11

摘 要: 地方高校学生普通话测试成绩必须达到相应等级。但目前方言区学生成绩偏低,主要原因是:学生语文水平下降,学习态度不端正,方言干扰大语音难点多;不了解测试要求等。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做针对性克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推普机制。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普通话 推广模式

由于国家政策的要求及工作学习交际的需要,也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语言文字工作的纵深发展,规范和纯洁祖国语言,普通话水平测试已在我国多数省区开展,特别是在师范类大专院校中早已广泛开展,且已成为关系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的一个“硬件”。

根据国家语委湖南省语委文件精神,地方高等院校部分与口语密切相关专业大学生需要测试普通话,并逐渐推广到所有专业。湖南城市学院从2010届起,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必须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将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达不到合格标准者应缓发毕业证书。由此可见,地方院校的普通话推广工作势在必行,大力推广普通话,提高学生普通话测试水平意义重大。

湘方言区的地方高校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成绩整体偏低,以地处湘方言区中心地带的湖南城市学院为例,由于其学生普通话水平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我们对2014届随机抽取的867名毕业生的测试成绩做了一个统计,除中文、外语、音乐专业之外,其他各专业合格率还是不令人满意的。应该说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毫无疑问,这里表明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普通话水平亟待提升。

一、现状研究

益阳地处湘中,与长沙、岳阳、娄底、怀化、常德相邻,属典型的湘方言区,学生以前以本地区居多,现在则涵盖全国,学生的普通话状况在地方院校中具有代表性,基本情况虽是一年年好转,但目前整体水平不高,主要原因如下:

(一)学生语文水平有所下降。据笔者这几年从事现代汉语教学的经历,虽然现在学生更开朗、更活泼,更具有独立性,表达欲更强,但语文综合素质并不高。在《现代汉语》教材上(黄伯奇、廖序东主编)第53页思考和练习第五题的注音当中,我让学生把我国31个省、直辖市简称的拼音注出来,三个年级没有一个学生完全答对,最好的情况也错了两个,多的达到了十来个。虽然笔试和口试有许多不同之处,但试想一想,如果连音都注不出来,那么他读的时候又能保证有多高的正确率呢?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值得语文界和教育界认真探讨。

(二)浓厚的地域方言气氛。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学生、教职工以本地区或大方言区的人居多,另一方面是即使说也说不好,很多时候说方言更能听懂,说普通话有障碍,所以干脆不说。

(三)学生学习态度冷淡。学生普遍对普通话的重要性没认识清楚或不以为然,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明显发现,很多常用字读错,并不是他发音有问题,而是识记方面认真度不够,对测试程序及其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一点不了解。

(四)语音难点较多,在不同程度上磨损了自信心。应该说,造成学生对普通话学习态度冷淡的原因在一定程度是方言区人在学习过程的语音难点较多,纠正困难,导致不耐烦情绪的产生。

二、推普策略

(一)严格要求,加强组织。要加大普通话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同时通过社会就业情况反馈,以及与毕业证挂钩、严格测试等手段给学生施加压力,适度压力是可以增加动力的。

(二)培养兴趣,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朋友,培养学习说普通话的兴趣,可以有很多,各部门和各人都可以献计献策,只要有利于实现这个共同的目标。和谐、轻松、开放的校园文化气氛是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理想环境。

(三)查清症结,加以纠正。要提高普通话水平,除了多记、多读之外,还要找出自己的症结加以克服纠正,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迅速提高。如果拼音能力不行,则须认真识记;如果发音不正确,则须找到相应的部位以正确发音方法加以反复纠正,把坏习惯扭转过来,即说梦话时也用普通话。笔者在此根据教学经验简要谈谈在难点音克服上的一些心得:1.备一台复读机以听辨或让老师及水平较高的同学听辨。2.记住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3.备一面小镜子以观察口型和舌头位置。学生普遍对发音理论有所忽视,导致发音中的种种不规范。

(四)了解测试程序、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测试过程中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根本不了解相关测试要求和程序,糊里糊涂,这样既耽误了时间,又容易使自己紧张。另外,这种情况多了对测试员的情绪有一些副作用,所以学生一定要参加集中培训,了解相关要求和程序。另外,听辅导老师讲一些要注意的事项也是很有用的,可以减少失误,少扣冤枉分,如对错误和缺陷的判定,上声的要求,朗读的要求及其注意事项如回读、漏读加字等情况的克服,还有话题的准备技巧和心理要求,等等。从测试来看,不了解测试程序和注意事项的学生一般都要多扣一两分冤枉分甚至更多,这一两分说不定就影响了一个等级,本来有希望得二甲可能只得了二乙,或可能拿二乙只得了三甲,因而,学生有必要了解这些相关事项,认真加以对待。

参考文献:

[1]郭百灵.谈普通话教学效果的提高[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3).

[2]李卫红.加快推进普通话培训测试的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建设,努力开创新时期新阶段普通话推广工作新局面——在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语言文字应用,2011(2).

[3]高群.机测背景下的高师普通话教学与培训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2).

刍议地方性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 篇12

一、 通识教育的概况与现状

通识教育 (general education) , 源起于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 是一种强调精神解放、心智释放, 适合自由人的教育, 而非外在需要所迫而接受的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身体、智慧和道德的和谐发展, 注重纯理性的追求, 从而将人从偏狭和愚昧中解放出来。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剧, 高等教育逐渐湮没在实用主义、职业主义、功利主义教育哲学之中, 对知识的追求逐步沦为实用性的附庸。界限分明、口径狭窄、工具思维的“贫乏型”专才教育占据了主导优势, 自由教育理念被逐步淡漠、抛弃, 也由此产生了西方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复归。以纽曼、赫钦斯、科南特等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学家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里, 从不同的哲学视角出发, 传承与推动通识教育的开展, 逐步奠定了通识教育在当代西方高校的基础性地位。

回顾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早在1918年, 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即提倡“沟通文理”, 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更明确提出“通识为本, 专识为末”的办学理念以及“诸育并进”的教学内容观。众多学者, 如朱光潜先生“养成宏正通达之士”的目标, 金岳霖先生“所有的人文学科都应该丰富年轻人的性格”的主张, 都显示出上世纪前期教育学界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然而,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 迫于特殊的国际环境与经济形势, 为迅速完成国家重建与经济赶超的应急之需, 我国高等教育复制前苏联模式, 采取了条块分割、划分细致的专才教育培养体式, 多数重点单科院校直接隶属各部委管理, 文、理、工科分科壁垒分明, 注重知识的灌输与技能的培训, 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文理的贯通, 通识教育日渐式微。

近年来, 面对专才教育日益受到的诟病, 教育界开始重新审视高教领域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自1995年原国家教委 “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会”召开以来, 以北大、复旦、浙大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启动了对通识教育的实质性探索:在招生与教学组织等重要环节上, 打破院系与专业界限, 按文理大类分类;新生混编入校, 进校的一至二年内, 延迟专业确定, 夯实基础, 增加通选、自选课程学科领域的跨度与交叉;在课程与专业选择方面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与选择权。

然而, 应该正视, 进行类似实践的基本为国内一流研究型综合大学, 相形之下, 为数众多的地方性普通院校对通识教育明显缺乏热忱, 其开设的有限的通识教育也流于表面化、形式化, 呈现出一种“精英们说着精英们理解中的通识教育, 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人员做着自己能够做到的通识教育”①的尴尬。

二、地方性高校通识教育推行乏力的原因

1.资源禀赋的客观差异, 导致地方性普通院校与综合性重点高校在对待通识教育的认识定位上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相对于后者, 地方性普通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储备、生源素质、人文环境等方面“先天不足”。而通识教育实践具有的成本显著、收益隐性、成效滞后等特性, 使得地方性普通院校的管理高层普遍缺乏深入推动的内在动因, 仅将其定位于专业教育之外的一种补充或点缀, 相应的政策支撑与管理力度明显不足。

2.从课程体系类型上考察, 地方性普通院校多属于教学型高校,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不同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 通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三者比例呈金字塔的特征, 教学为主型大学三种类型的课程比重, 基本相近。因此, 目前阶段地方性普通院校采取北大、复旦等校的模式开展通识教育, 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3.功利主义思想制约通识教育的发展空间。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大众化趋势凸显, 当下的地方性普通院校面临着巨大的生存竞争压力。学校在专业开设与课程设置方面, 不得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满足学生谋职就业的需要, 从而确保稳定的招生规模。因此, 相对远离现实、不具实用性的通识类课程, 明显受到冷落。即使开设, 也属于“豆芽科”、“兴趣课”, 徒有形式。

三、对策与思考

从现阶段的实际状况分析, 地方性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应重点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高层的认识高度以及推行热忱是基本前提。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基础历来薄弱, 因此, 必须自上而下地贯彻力度进行外部的助推。只有高校领导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的必要与重要, 才会给予相应的资源倾斜、政策激励、制度支撑, 才能引导与鼓励师生全身心投入, 所开展的通识教育才能具备行之有效的基础。

2.教学双方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认同及重视程度是根本动力。对通选课程价值判断转变的过程, 实质也是对通识教育理念认同和理解的过程。这一过程不是形式上“开设了多少门通选课, 通选课平均出勤率有多高”所能表征的。而参与师生对通选课课程价值的判断与态度的改变, 亦不是单纯的行政措施、制度或硬性规定能够解决的。应当通过显性宣传与潜移默化, 引导学生摒弃急功近利的学习观, 明晰通识教育对其成才与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并外化为端正的学习态度;激励优秀教师承担通选课程并确保教学质量, 除通过合理计算工作量、给予适当酬劳等物质补偿外, 更应让教师感受到开设通选课本身的光荣与责任。

3.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进行督导是重要保障。目前状况下, 地方性院校的通选课普遍由各院系设课、报课, 纳入教务处的常规管理, 极少设立专门的通识课程管理部门。而院系之间缺乏沟通、统筹, 因人设课、各自为政, 选派师资差强人意、开设课程无法体现通识效果;教务处事务繁多, 无暇实质性关注通选课程的质量与效果。因此, 必须设立由校级领导、教务专家及学术专家共同组成的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 其主要职能包括: (1) 结合总体培养目标及学科融合需要, 全局统筹, 确定本校通识课程开设的主要领域及方向。 (2) 制定严格的申报程序, 打破以院系为单位的常规, 从全校范围内审批申报通选课程。 (3) 对审批通过的通选课具体教学计划进行指导, 包括其课程目标、具体学时、教学进度及教学要求。 (4) 对优秀的通选课给予资源的适当倾斜, 如印刷选课指导手册、选派助教以及师资津贴等。 (5) 收集各方信息, 制定系统的考核指标, 定期评鉴, 动态调整课目。

4.优化通选课的课程质量是关键。环顾地方性院校的通行做法, 通选课即为“兴趣课”, 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要求与任务目标, 而异化为教师充抵工作量、学生赚取廉价学分的场所。因此, 如何确保通选课的课程质量成为重中之重。 (1) 精选通选课目。通选课程的选择需学校通识教育管理委员会的专家共同研讨审定, 课程本身必须具有基础性、整合性、前瞻性。 (2) 确立通选课程的地位与价值。全校性通选课应定位于各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 并采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方式, 规定必选与任选的课程范围。 (3) 提供优质师资。深化通识教育, 其目的并不寄希望于课堂能传授所需的全部知识, 而力图通过教学活动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度思考, 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专业以外的人文、自然、社会学科的求索热情, 并以此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理性思辨的习惯。因此, 对授课教师素质及水平的要求也就成为题中之义。 (4) 必需的教学任务与训练要求。应力戒照本宣科、考前死记、考后忘记的传统模式, 提倡多采用专题探讨、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方式, 并以课后作业、读书笔记、必要测试等形式明确课程的重点与要求。 (5) 建立师生沟通的多元渠道, 通过课堂提问、心得写作、教学网站留言等形式加强互动, 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动态。 (6) 科学评价, 适时调整。引入适当方法, 评价通选课的课程效果并作为教学改进的参考。

5.利用校际沟通资源互补, 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等方式积极营造通识教育的外部氛围地方性院校由于其学科门类及师资实力所限, 单纯依靠本校力量, 往往无法完全满足通识教育学科交叉、跨度较大、课程内容综合化的要求。通过地区内校际联合、交叉开课, 实现学科互补、师资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 对地方性院校通识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能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 要消除传统的思想痼疾, 确立“通专并重”的教育氛围, 仅仅依赖课堂教学的形式, 显然是单薄的。它需要通过办学理念、校训传统、校园文化、讲座宣传、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等显性课程以外的方式渗透、潜移默化。只有这种长期的积淀与熏陶, 才能成为通识教育在地方性普通院校生长的肥沃土壤。

参考文献

[1]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7)

[1].张寿松, 徐涛[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5 (5)

[2].庞海芍.通识教育的三个层面[J].复旦教育论坛, 2007 (1)

[3].杨秀芹, 陶美重.通识教育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1)

上一篇: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管理下一篇:卵巢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