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转移

2024-10-15

卵巢转移(精选7篇)

卵巢转移 篇1

结直肠癌的卵巢转移发生率为3.6%~7.4%[1], 由于结直肠癌卵巢转移预示着晚期病变、预后差, 存活时间短, 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结合我们近4年来收治的36例结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6例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病例的中位年龄46.

5岁 (29~76岁) , 其中未绝经21例, 已绝经15例。肿瘤位于结肠13例, 直肠23例。结直肠肿瘤大体分型:溃疡型20例, 肿块型16例。组织学分型:高中分化腺癌9例, 低分化腺癌15例, 粘液腺癌8例, 未分化癌4例。肿瘤Dukes分期:B期7例, C期19例, D期10例。

1.2 外科治疗 (1) 治愈性切除:

包括直肠原发灶与转移灶、子宫、双附件的联合后盆腔器切除者18例, 患侧卵巢及附件切除者9例。 (2) 姑息性切除:直肠原发灶及卵巢转移同时切除, 但卵巢有部分残留者7例;直肠原发灶切除, 卵巢取活检者2例。所有病人术后均行正规化疗。

2 结果

随访3年, 8例一年内死于全身转移, 1~2年内有3例死亡, 2~3年有9例死亡, 3年以上存活16例。

3 讨论

卵巢转移瘤占全部卵巢恶性肿瘤的8~10%, 结直肠癌卵巢转移率更高, 而且多为双侧转移, 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多发生于绝经前。各部位结直肠癌发生卵巢转移的几率, 似乎与原发性大肠癌的发生相似, 以乙状结肠和直肠多见, 然后为右半结肠。鉴于此, 对此类患者应常规询问胃肠道病史, 必要时行纤维结肠镜检查。

结直肠癌的卵巢转移途径尚不十分肯定。一般认为, 有直接侵犯、种植性播散、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4种。邻近卵巢的肠段如盲部、乙状结肠和上段直肠, 可以直接侵犯卵巢形成转移, 术中可以发现转移灶与原发瘤的粘连。卵巢包膜存在着周期性破裂, 有利于肿瘤的种植性播散转移。但是,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许多卵巢的转移癌灶多位于卵巢的深部, 其外周包膜完整。虽然种植性转移多源于已侵出浆膜的肠道肿瘤, 但原发癌局限在浆膜内, 甚至在肌层者, 临床上也可能发现有卵巢转移。绝经期前患者卵巢功能旺盛, 血供丰富, 因此, 较绝经后者更容易发生卵巢转移。研究表明, 癌细胞可经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到腰淋巴结[2]。而卵巢的淋巴循环是引流入腰淋巴结内的, 因此, 癌细胞可通过腰淋巴结逆流入卵巢内。在双侧卵巢之间、卵巢和结肠之间均有交通支, 利于淋巴转移的发生。另外, 结直肠癌的卵巢转移常合并盆腔腹膜种植转移, 国外文献认为, 此种转移虽为多处复发, 但肿瘤多局限于盆腔[3]。

直肠癌卵巢转移的外科治疗包括治疗性切除和预防性切除, 治疗原则上首选手术。本组资料发现, 治愈性切除者平均生存时间大大长于不能切除者;手术后卵巢残余肿瘤直径越小, 预后越好。女性直肠癌病人在术前应常规行妇科检查, 即使是腹膜返折以下的低位直肠癌, 也会发生卵巢转移, 然而其转移率明显低于直肠中上段癌卵巢转移率[4]。有研究证实两侧卵巢间具有血管联系, 即使仅发现一侧卵巢转移, 应争取在根治性切除直肠肿瘤的同时, 联合后盆腔器切除, 消除同时和异时性转移, 以达到肿瘤根治的目的。不过, YoungFadok等人前瞻性研究报告显示结直肠癌手术时行预防性卵巢切除结果表明,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综上所述, 虽然结直肠癌卵巢转移为晚期病变, 预后很差, 可是对于有卵巢转移者, 治愈性切除能提高病人的生存时间。但是对于无卵巢转移者是否预防性双侧卵巢切除应采取个体化原则。

摘要:目的 探讨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的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我院收治病理确诊为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36例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多发生于绝经前;双侧多见, 原发灶主要位于直肠中上段, 多为粘液腺癌与低分化腺癌, 浸润多达T3T4, 临床分期以DukesC期居多。结论 对于女性结直肠癌有卵巢转移患者, 应行直肠原发灶与转移灶、子宫、双附件切除的联合后盆腔器切除, 以提高长期生存率。

关键词:直肠癌,卵巢,转移

参考文献

[1]Chouhei S, Akeo H, Junya Y, et al.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follow-up and surgical treatment for krukenberg tumor from colorectalcancers[J].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04, 51:1350-1353.

[2]Asbun HJ, Hughes KS.Management of recurrent and untastutic colorectal car-cinoma[J].Surg Clin North Am, 1993, 73:145-148.

[3]Daniel R, Elaine B, Frances W, et al.Outcome after ovarianadnexal metastec-tomy in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rcinoma[J].J Surg Oncol, 2000, 75:186-192.

[4]左明, 刘宝善, 徐琳, 等.女性直肠癌卵巢转移及手术选择[J].华西医学, 2006, 21 (3) :447-448.

[5]Young-Fadok TM, Wolff BG, Nivatvongs S, et al.Prophylactic oophorectomy in colorectal carcinoma:prcliminary results of arandomized, prospective trial[J].Dis Colon Retum, 1998, 41:277-285.

胃癌致双卵巢转移癌1例 篇2

讨论

卵巢癌病死率极高。由于卵巢所处位置为盆腔深处, 早期症状不明显, 发现时多数已属晚期, 5年生存率仅为30%~40%[1]。本例患者, 初中文化, 系下岗职工, 无预防保健意识, 自16年前外院住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至今, 未曾到医院行健康体检, 且其家族史中, 父亲患“胃癌”于11年前死亡, 未引起足够重视, 直至胃部肿瘤转移至盆腔, 引起腹痛才来院就诊。故育龄妇女健康体检特别重要, 尤其是家族中直系亲属有癌症病史, 尤要提高警惕,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例盆腔肿物由于缺少典型的消化道临床表现, 术前很难确诊, 常易误诊为卵巢瘤蒂扭转、子宫肌瘤变性等。当患者肿瘤标记物异常时, 应考虑到原发病灶有可能来源于其他部位, 从而更加完善术前相关检查, 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卵巢转移 篇3

患者, 25岁, G3P0, 因孕34+6周, 不规律腹部胀痛2小时于2009年9月27日入院。孕3月外院B超检查提示双胎。孕期未建卡, 不定期不定点产前检查。孕5+月于外院行阑尾切除术, 手术情况不详, 术后病理检查为阑尾腺癌, 术后未行化疗。期待孕周至34+6周出现不规律腹部胀痛, 考虑先兆早产, 入院待产。末次月经:2009年1月26日, 预产期:2009年11月3日。既往体健, 无特殊病史。查体:BP 130/86 mmHg, 心肺检查无异常。产科检查:宫高34 cm, 腹围104 cm, 双胎心音正常。辅助检查:WBC 8.62×109/L, Hb 100 g/L, PLT 116×109/L, N 0.7284。B超检查示双胎儿均为头位, 胎儿1:双顶径84 mm, 股骨长63 mm, 疑脐带绕颈1周;胎儿2:双顶径87 mm, 股骨长64 mm;胎盘Ⅱ级, 羊水深度45 mm。入院后行保胎治疗, 予硫酸镁静脉滴注抑制宫缩, 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 每天1次, 连续3天, 促胎肺成熟。至孕35+2周, 患者出现规律宫缩, 血压升高至160/100 mmHg, 尿常规检查蛋白 (++) , 合并重度子痫前期。于2009年9月30日在持硬麻醉下行剖宫产终止妊娠。两新生儿均为男婴, 新生儿1:体重2600 g, Apgar评分10分, 脐带绕颈1周;新生儿2:体重2700 g, Apgar评分10分。两新生儿体格检查均未见异常。术中探查双附件, 见右侧卵巢及右侧阔韧带分别有10 cm×10 cm×4 cm及8 cm×5 cm×4 cm大小包块, 囊实性, 粘连固定于子宫后陷凹。表面可见部分包膜, 包块大部分与子宫后壁、直肠及周围肠管粘连无明显边界。子宫体表面浆膜、右侧圆韧带、肠管、腹膜上可见广泛散在粟粒状结节, 色白, 质硬。左卵巢外观无异常。剥除右侧卵巢部分包块, 质地糟脆, 外观灰黄色, 送快速冰冻切片, 报告为右侧卵巢转移性黏液腺癌。与患者家属沟通后要求行包块切除, 拒绝扩大手术范围。遂行右侧附件切除及右侧阔韧带包块剥除术。术后检查为右卵巢、盆腔转移性黏液腺癌。患者产后于上级医院进行化疗, 连续7个疗程后放弃进一步治疗。产后跟踪随访1年, 出现肿瘤盆腹腔广泛转移及远处转移病灶, 病情危重。两新生儿体格、智力发育等观察至今未见明显异常。

2讨论

威胁女性生殖健康的妇科恶性肿瘤约占整个肿瘤数的1/5, 而此类患者合并妊娠者少见, 发生于年青女性的肿瘤主要是宫颈癌、卵巢癌。据国外文献报道其中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仅为0.2/万~0.5/万, 北京协和医院报道为0.75/万。有学者指出, 近年来随着生育年龄的增大及促排卵治疗的应用,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但合并转移性卵巢恶性肿瘤者发生率较少, 国内外鲜见大样本统计数据及研究报告。

由于恶性肿瘤死亡率极高, 当合并妊娠时多因妊娠而忽略或妨碍对恶性肿瘤的及时诊治, 从而导致不良后果。尤其对于转移性卵巢恶性肿瘤, 体内任何部位的原发性癌如乳腺肿瘤, 生殖道肿瘤、胃肠道肿瘤等均可转移到卵巢, 故患者多为中晚期病例, 预后较差。因此, 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孕期进行常规产前检查, 必要的妇科检查, 超声动态观察, MRI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均可明确肿瘤位置、大小、形态、质地、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 可初步判断其性质, 提高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处理原则与非妊娠期相同, 一旦确定或怀疑为卵巢恶性肿瘤, 应尽早施行手术, 而不必顾及妊娠的时期。但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病例, 以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及上皮性交界性肿瘤为多, 由于其临床期别较早 (多为FIGO分期Ⅰ期) , 细胞分化程度较高, 故孕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相对较好[2]。美国Leiserowitz等[3]报道中, 对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母婴结局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研究结果亦支持该结论。因此, 对于此类病例妊娠期期待治疗的可行性研究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 而不是采取以往不管孕周而终止妊娠同时行根治性手术的方法。有调查显示, 选择合适病例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取期待疗法, 待分娩结束同时或结束后再进行根治术是可行的。但医生需对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治疗对母婴的不利影响和妊娠结局综合考虑。妊娠结束后, 卵巢恶性肿瘤在处理原则上以手术治疗为主, 辅以化疗。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不管期别均可实施保留生育功能手术, 术后酌情予以3~6个疗程化疗。对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的ⅠA期患者可行单侧附件切除, 待妊娠结束后再行手术治疗。对超过ⅠA期的上皮性肿瘤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包括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 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及转移灶清除术。对于转移性卵巢癌, 由于原发灶常在消化道、乳腺及肝脏, 母亲预后差, 如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继续妊娠, 在无急腹症的情况下, 可以维持妊娠, 如有产科手术指针行剖宫产时, 可一并切除子宫附件。

妊娠期化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根据肿瘤类型、分期、预后及孕周等综合考虑。多数化疗药能通过胎盘屏障, 导致胎儿畸变最为敏感的时期为孕前3个月。孕4个月后致畸危险相对不大。但化疗对胎儿的远期影响也备受争议。有报道孕早期化疗会增加胎儿畸形率和自然流产率, 孕中晚期化疗不会引起胎儿畸形, 但可能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 也可能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但国内外也陆续有报道孕中晚期合并卵巢恶性肿瘤接受化疗的病例, 其母婴结局良好。据Cardonick等报道, 对孕期接受化疗孕妇分娩后的新生儿进行长时间观察, 并未发现明显的神经生物学及生长发育异常。因此对于孕期确需化疗的患者, 应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本病例中, 患者系双胎合并卵巢转移性黏液腺癌, 期待妊

参考文献

[1]Kobayashi F, Monma C, Nanbu K, et al.Rapid growth of an 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 expressing LH/HCG receptor arising from endo-metriosis during early oregnancy[J].Gynecol Oncol, 1996, 62 (4) :309-313.

[2]胡琢英, 卞度宏.妊娠合并卵巢良恶性肿瘤相关急腹症的诊治[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8) :453-455.

筛窦横纹肌肉瘤卵巢转移1例 篇4

患者,42岁,因鼻腔右侧筛窦肿物切除术后7月,B超检查发现左侧附件区包块1天于2012年9月25日入院。患者因“头痛2年,加重伴鼻塞、回吸血涕1月余”于2月15日在外院行鼻腔右侧筛窦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横纹肌肉瘤。2月26日我院CT检查示下颌淋巴结肿大。2月26日至6月28日行表柔比星 + 氮烯咪胺方案静脉化疗4周期 ( 表柔比星100 mg,d1,氮烯咪胺0. 3 g,d1 ~ 3 ) 。化疗期间进行体外调强放疗,剂量: 右侧筛窦病灶、右下颌转移淋巴结DT 66 Gy; 右侧筛窦、额窦、双侧上颌窦、咽旁及中上颈部淋巴引流区域DT60 Gy; 双侧下颈部淋巴引流区域DT 54 Gy。9月24日,复查B超提示左侧附件区囊实性包块,腹水。月经史: 13岁初潮,月经周期30天,经期5 ~ 6天,末次月经: 2012年9月11日。22岁结婚,G1P1,育有一子。有青霉素及阿莫西林过敏史。查体:面部皮肤呈放疗后状态,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妇科检查: 阴道黏膜光滑,扩张性好; 宫颈肥大,直径约4 cm,子宫大小正常,前位,活动度好; 于子宫右后方触及一8 cm×8 cm×5 cm大小包块,活动度好,轻压痛。CT检查示: 右侧附件区肿块,考虑卵巢癌; 左侧附件区饱满; 盆腔、腹腔积液。见图1。CA125110. 9 U / ml。9月28日行阴道后穹隆穿刺,细胞学查到恶性瘤细胞。于10月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 腹盆腔内淡血性腹水1300 ml; 腹主动脉旁触及一直径约0. 5 cm大小淋巴结,活动度好; 子宫大小正常,后壁见一直径约1. 2 cm肌瘤外凸; 右侧附件见一约8 cm×6 cm×5 cm大小囊实性肿物,结节状,包膜完整; 左侧卵巢约4 cm×3 cm大小,表面见数个卵泡外凸。切除右侧附件及部分左侧卵巢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示: 右侧附件恶性肿瘤,具体类型待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标记确诊; 左侧部分卵巢为卵巢组织。行全子宫切除 + 双侧附件切除 + 大网膜切除 + 阑尾切除 +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选择性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 右卵巢: 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结合病史,考虑为转移性;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查见转移瘤组织; 大网膜查见瘤组织; 子宫平滑肌瘤; 子宫内膜未见瘤组织; 慢性宫颈炎; 慢性阑尾 炎。免疫组化: HHF-35 ( + ) ,Desmin部分( + ) ,Myo D1 ( + ) ,Myogenin ( + ) ,广谱CK ( - ) ,CAM5. 2( - ) ,LCA( - ) ,CR( - ) ,a-Inhibin( - ) ,HMB-45 ( - ) ,Syn( - ) ,Cg A( - ) ,CD30( - ) ,PLAP( - ) 。见图2。术后诊断:筛窦横纹肌肉瘤卵巢转移。术后给予顺铂80 mg腹腔化疗2次,并给予顺铂 + 氮烯咪胺 + 依托泊苷方案全身静脉化疗4周期,多柔比星 + 异环磷酰胺方案静脉化疗2周期。现随访14个月,患者生存良好,复查PET-CT无异常发现。

2 讨 论

横纹肌肉瘤是起源于横纹肌细胞或向横纹肌细胞分化的间叶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脂肪肉瘤,居软组织肉瘤的第3位。成人少发,男性多于女性。横纹肌肉瘤是软组织中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无横纹肌器官的横纹肌肉瘤远较横纹肌本身发生率高,原因是多能原始间叶组织化生为横纹肌细胞或早期横纹肌母细胞异位到伴有畸形的异常部位[1]。横纹肌肉瘤组织学亚型分为: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多发于8岁前儿童( 平均年龄为6岁) ; 腺泡型横纹肌肉瘤,多见于青春期男性( 平均年龄为12岁) ; 多型横纹肌肉瘤常见于成人,也可见于儿童。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约占横纹肌肉瘤的2 /3,来自未分节及未分化的中胚层,常见于头颈部( 尤其是眼眶、鼻咽、中耳和口腔) 、腹膜后、胆道和泌尿生殖道[2]。绝大多数发生于3 ~ 12岁之间的儿童,也可能发生于青年人和成人。主要症状为痛性或无痛性肿块,肿瘤大小不等,质硬,就诊时多数肿块固定。肿瘤生长较快,可有皮肤破溃、出血。肿瘤压迫神经时可出现疼痛。头颈部肿块可有眼球突出、血性分泌物、鼻出血、吞咽和呼吸障碍。源于头颈部、靠近脑膜表面的肿瘤,其直接向脑膜发展的几率较高。晚期多伴有血行转移。本例患者为成年女性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原发病灶为筛窦,经手术及放化疗后出现卵巢、大网膜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转移途径较为罕见。

卵巢转移 篇5

患者, 24岁, 已婚, 孕1产0, 因宫内孕34周, 卵巢癌术后4个月, 于2008年8月29日入院。患者末次月经:2007年1月4日, 预产期:2008年10月11日;停经2个月时查盆腔B超提示:宫内早孕;孕4+个月因左下腹痛到当地妇幼保健院就诊, 诊断为: (1) 宫内孕16+4周; (2) 双侧卵巢肿物, 左侧卵巢肿瘤蒂扭转合并破裂。急诊行“左侧附件切除+右侧卵巢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双侧卵巢癌。术后到上级医院会诊病理切片示:卵巢癌;行胃镜检查, 活检提示: (胃小弯溃疡处) 腺癌;再次会诊双侧卵巢手术标本切片:双侧卵巢黏液性腺癌 (符合转移性印戒细胞癌) 。建议引产后行“胃+子宫+右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家属拒绝。孕5个月感胎动至今, 孕期B超检查提示:胎儿发育正常。3 d前因视物模糊, 测BP 150/100 mm Hg (1 mm Hg=0.133 kPa) , 来我院就诊。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及压痛;腹部膨隆如正常妊娠月份大小, 下腹部可见一纵形手术瘢痕, 电子胎心监护提示:胎心好;行腹部MRI检查示:右腹部占位性病变, 约113 mm×106 mm×214 mm, 恶性可能性大, 腹水少量;腹部B超提示:宫内孕约35周, 胎儿发育正常;尿蛋白 (++) 。入院诊断: (1) 宫内孕34周, G1P0, LOA; (2) 妊娠合并卵巢转移癌; (3) 晚期胃癌; (4) 妊娠高血压疾病; (5) 左侧附件切除加右侧部分卵巢切除术后。建议行“剖宫产+子宫+右附件+阑尾+大网膜及胃切除术”, 家属拒绝。入院后给予解痉、降压等保守治疗, 于2008年9月1日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右侧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术”, 术中见子宫增大如孕8+个月大小, 取一男活婴, 婴儿情况好;探查:子宫表面光滑无结节, 左附件阙如, 右侧卵巢增大约280 mm×200 mm×250 mm, 色暗红, 质脆, 下壁与肠管有两处粘连;胃大小正常, 质硬, 呈结节状;肝、脾未触及异常;腹壁、盆壁未见明显转移灶;分离瘤体与肠管粘连带, 切除右侧附件、大网膜与阑尾;剖视右侧卵巢标本见切面呈实性, 组织脆, 呈胶样。术后病理诊断: (1) 卵巢转移性腺癌。以印戒细胞为主, 腺管内癌栓; (2) 慢性阑尾炎。阑尾肌壁间见灶状细胞核异质; (3) 输卵管及大网膜未见转移。术后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及家属拒绝化疗) , 术后8 d切口愈合出院。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好, 无肿瘤复发征象, 在继续随访中。

2 讨论

来自胃肠道的卵巢转移瘤的概况:卵巢转移瘤是指原发肿瘤的瘤细胞经淋巴、血管或经体腔侵入卵巢, 形成与原发瘤相同的肿瘤, 二者没有解剖部位关系, 则称卵巢转移性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5%~10%, 体内任何部位, 如乳腺、胃、肠、生殖道、泌尿道等的原发性癌均可能转移到卵巢, 其中胃肠道转移最多见, 占卵巢转移性肿瘤的67%, 来自于胃肠的卵巢转移瘤首先由库肯勃克发现, 又称Krukenberg tumer即印戒细胞癌[1]。

来自胃肠道的卵巢转移瘤的临床特征:来源于生殖器官以外的卵巢转移瘤, 患者发病年龄较轻, 多在生育期, 此期的卵巢血供丰富, 更适合转移性肿瘤生长;同时, 此期促性腺激素 (FSH与LH) 的分泌处于高峰期, 促性腺激素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患者可表现为腹痛、腹块、腹水, 盆腔双侧性肿块、原发肿瘤史;原发肿瘤也有不易核查者, 本例即是, 也可能在怀孕之前早期胃癌已经存在。

来自胃肠道的卵巢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卵巢转移性肿瘤的术前诊断率不高。为提高卵巢转移瘤的诊断率尤其是来自胃肠的, 石一复 (1988) 提出: (1) 对内、外科收治的消化道肿瘤的女性, 宜请妇科会诊或常规做盆腔检查; (2) 女性胃癌手术时应常规探查盆腔; (3) 妇科检查发现下腹部双侧实性肿瘤, 首先应考虑卵巢转移性肿瘤, 如生长迅速则可能性大, 进一步行胃镜检查; (4) 妇科手术发现双侧卵巢实质性肿瘤宜常规探查胃肠; (5) 有胃肠肿瘤手术史的女性, 除外科随访外, 应作妇科随访; (6) 有条件者可进行CT检查[3]。

来源于胃肠的卵巢转移瘤的病理:来源于生殖器官以外的卵巢转移瘤多为双侧性, 中等大, 多保持卵巢原形, 呈肾形或卵圆形, 无粘连, 表面光滑, 常见结节状隆起, 包膜完整但较薄, 常为灰黄色或淡棕色, 有光泽;切面实性胶样, 多伴腹水;镜下组织形态多种多样, 可见典型印戒细胞, 能产生黏液[4]。

来源于胃肠的卵巢转移瘤的治疗:目前认为, 治疗是否合理对卵巢转移瘤患者的预后影响很大, 在未经系统治疗的情况下, 患者常在数月至数年内发展为恶病质;若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主要是术后化疗, 可延长患者寿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切除原发肿瘤, 如原发肿瘤已经切除且无其他转移和复发迹象, 转移瘤仅局限于盆腔, 可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术后化疗[5]。卵巢转移性肿瘤患者全身情况尚可, 能耐受手术者, 应积极手术。其原因是:术后可明确诊断;因原发或继发术前难以定论, 如为原发性不手术将使患者失去治疗机会;切除继发转移瘤可缓解症状, 减少腹水的产生;在探查的基础上明确原发瘤的部位、性质, 估计能否切除;力争对原发灶同时切除, 则对预后更佳;单纯切除转移瘤, 预后不佳, 极易复发、扩散而致死亡。

来源于胃肠的卵巢转移瘤的预后:预后很差, 平均术后生存时间为3个月~10个月。在卵巢转移瘤切除之前已行原发肿瘤切除者较仅做卵巢转移瘤切除者存活时间长, 说明仅做卵巢转移瘤切除者因原发病灶未去除, 肿瘤与机体势必未能根本改变, 肿瘤细胞过多, 大量抗原及免疫抑制因子不断释放, 全身免疫力低下, 即使术后加用化疗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

[2]王鸿雁, 王常玉.促性腺激素与卵巢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8, 43 (8) :635~637

[3]连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5

[4]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15~316

卵巢转移 篇6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转移性卵巢癌,预后

转移性卵巢癌是妇科较为少见的晚期肿瘤, 原发部位在胃肠道, 肿瘤转移至卵巢, 大部分卵巢转移瘤治疗效果不佳, 预后很差, 我院回顾性分析18例胃肠道来源转移性卵巢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 探讨转移性卵巢癌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常州市肿瘤医院自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胃肠道来源转移性卵巢癌18例, 其中农民6例, 工人2例, 无业人员8例, 职员1例, 护士1例;年龄为22~56岁, 平均年龄40.6岁;绝经前为16例, 绝经后为2例;1例患者为未婚, 17例患者为已婚。所有病例均经过我院病理科病理证实, B超检查为盆腔有混合性肿块, 原发肿瘤部位中14例来源于胃癌, 4例来源于结肠癌。

1.2 临床表现

1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5例 (27.78%) , 腹胀5例 (27.78%) , 腹痛4例 (22.22%) , 合并有腹腔积液12例 (66.67%) 。血CEA>10ng/ml有6例, 血CA125>35µ/ml有9例, 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12例患者有腹腔积液, 其中4例腹腔积液>4000ml, 手术中发现双侧卵巢肿瘤11例, 单侧卵巢肿瘤7例, 其中卵巢肿瘤直径大于10cm的有8例 (最大直径可达22cm×16cm×12cm) , 卵巢肿瘤直径在5~10cm的有9例, 卵巢肿瘤直径小于5cm的有1例。

1.3 转移卵巢癌与原发恶性肿瘤的间隔时间

18例转移卵巢癌患者中, 10例在原发胃癌手术治疗后的6~28个月发现, 3例在原发结肠癌手术治疗后7~9个月发现;5例因初步诊断为卵巢癌来院治疗, 其中2例在手术治疗中发现原发肿瘤不在卵巢而行原发肿瘤切除术, 2例在手术中行原发肿瘤姑息性手术, 1例术中无法切除原发肿瘤。

1.4 病理类型

18例转移性卵巢癌中11例 (61.11%) 为双侧卵巢转移, 7例 (38.89%) 为单侧卵巢转移, 分别为左侧转移5例 (27.78%) , 右侧转移2例 (11.11%) 。组织类型:1例是印戒细胞癌, 2例是中分化腺癌, 15例是低分化腺癌。

1.5 治疗方法

12例转移性卵巢癌患者在原发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有9例行静脉化疗, 1例行腹腔化疗, 2例未行任何化疗;18例转移癌患者均行妇科手术治疗, 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5例, 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阑尾切除术4例, 2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原发肿瘤姑息术, 2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原发肿瘤切除术, 5例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肿瘤细胞减灭术;妇科手术治疗后3例患者因经济困难未进行任何治疗, 其余15例患者均采取术后化疗。

2 结果

本组18例转移性卵巢癌患者, 生存时间为5~25个月, 其中13例患者进行了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 5例患者进行非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

3 讨论

转移性卵巢癌多发生在绝经前妇女, 本组病例中16例患者为绝经前妇女, 占88.89%。可能是因为女性在生殖期卵巢生理功能比较活跃, 血液和淋巴供应丰富, 并且生殖期妇女在排卵时卵巢表面有破裂口, 在破裂处有利于肿瘤细胞的转移和生长。Yada-Hashimoto等[1]报道, 转移性卵巢癌约占卵巢癌的10%~30%, 原发肿瘤部位为胃肠道的转移性卵巢癌占36% (胃23%、结肠11%) 。Taylor等[2]报道, 原发肿瘤部位为胃肠道的为74% (胃61%、结肠13%) 。源于胃肠道的转移性卵巢癌的症状和体征无特征性, 手术前容易误诊, 对于年龄<40岁, B超检查提示有盆腔包块, 尤其为双侧盆腔包块并且合并有腹腔积液诊断为卵巢肿瘤的患者, 明确诊断前要常规行胃镜检查、肠镜检查, 以排除胃肠道恶性肿瘤、转移性卵巢癌, 并要检查肿瘤标记物。妇科医生若怀疑是转移性卵巢肿瘤时, 在盆腔手术中要进行全面的上腹部探查。外科医生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女性患者进行手术时要同时探查盆腔, 以了解卵巢是否有转移, 有学者提出在切除原发癌的术中行探查性诊断[3], 主张对40岁以上绝经前后妇女在原发癌手术的同时施行双侧预防性卵巢切除, 而对年轻妇女宜行卵巢楔形切除并活检, 以提高早期诊断率[4];外科手术治疗后常规行定期随访, 行B超检查了解卵巢大小, 定期到妇科进行妇科检查, 定期查血CEA、CA125, 以排除卵巢是否有转移。转移性卵巢癌, 不管肿瘤大小、症状轻重, 都属于晚期, 预后很差, 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提高转移性卵巢癌的治疗效果。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应全面考虑问题, 切勿只局限于专科知识领域中, 应将与临床症状有关的疾病都仔细考虑, 并一一排除, 以明确诊断。本组18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怀孕3个月恶心、呕吐, 诊断为妊娠剧吐治疗一段时间未见好转, 才行胃镜检查示胃癌, 行胃癌根治术, 术后静脉化疗4个疗程, 6个月余发现双侧卵巢转移性腺癌, 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阑尾切除术, 术后3个疗程腹腔化疗、二次静脉化疗, 术后存活5个月。因此, 定期常规体检极为必要, 尤其是平时有胃肠道疾病患者更应定时体检, 定期行胃镜、肠镜检查、B超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转移性卵巢癌主要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 可耐受者行手术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转移性卵巢癌应尽可能行彻底的肿瘤减灭术, 使残留病灶<2cm, 术后再辅助化疗以提高生存率。本组患者中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13例, 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 非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5例, 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术后化疗能明显提高转移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报道术后化疗达13个疗程, 术后生存1年以上者均接受4个疗程以上化疗[5]。因此, 术后化疗非常重要, 只要患者无化疗禁忌症, 都要进行化疗, 以控制肿瘤进展, 延长患者生命。同时应注意患者的饮食营养, 注意心理疏导, 增强患者信心, 配合并同意治疗, 不恐惧化疗。

参考文献

[1]Yada-Hashimoto N, Yamamoto T, Kamiura S, et al.Metastatic ovarian tumors:a review of 64 cases[J].Gynecol Oncol, 2003, 89:314-317.

[2]Taylor AE, Nicolson VM, Cunningham D.Ovarian metastases from 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cies:the Royal Marsden Hospital experi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adjuvant treatment[J].Br J Cancer, 1995, 71:92-96.

[3]张广德, 陈惠祯.转移性卵巢瘤[J].实用癌症杂志, 1989, 4 (2) :133.

[4]莲利娟.林巧稚妇科肿瘤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640-649.

卵巢转移 篇7

关键词:消化道来源卵巢转移性肿瘤,腺癌,印戒细胞癌

经卵巢外部器官所发生的恶性病变转移到了卵巢, 该类型肿瘤称之为卵巢转移性肿瘤, 其发生率经国内外大量研究, 发现统计结果不具有确定性, 我国卵巢转移性肿瘤的发生率在7%~28%[1], 发生原因主要与患者所在不同地域及自身的原发癌发生率有一定关联, 经总结, 最为常见的卵巢转移性肿瘤多为消化道, 如胃转移、结直肠以及阑尾等, 据相关文献报道[2], 卵巢转移性肿瘤的预后情况与原发癌的所在部位有一定联系, 同时不同的原发癌部位, 其普遍的病理类型是不尽相同的,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 腺癌, 印戒细胞癌等, 笔者就根据病理类型对来本院诊治的56例消化道来源卵巢转移性肿瘤, 进行了研究, 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 现总结分析后, 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资料

2 0 1 0年1月至2 0 1 3年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患者共5 6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所选患者均为消化道来源卵巢转移性肿瘤患者, 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 总结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全部患者在本院均接受了手术治疗, 并在术后行病理检查, 得以确诊为卵巢转移性肿瘤, 同时经检查, 确认患者有原发性的消化道肿瘤, 或者在手术中, 经探查发现有消化道的原发癌病变, 并经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确认均为消化道来源。本文主要探讨的病理类型为印戒细胞癌以及腺癌。分别为30例和26例。

1.1.1 临床病理基本情况

主要为:①年龄;②是否绝经, 绝经期具体定义为, 以年龄为界限, 40岁或者>40岁患者闭经1年及以上, 50岁及以上患者有子宫切除史, 绝经前期定义为, 40岁患者有过子宫切除史, 50岁及以上患者闭经低于1年;③月经情况;④腹痛及腹胀症;⑤腹水是否>300 m L;⑥有无原发病灶;⑦卵巢转移病灶直径是否>10 cm;⑧转移部位是单侧亦或为两侧;⑨是否卵巢外转移;⑩血清CA125水平是否正常 (>30 U/L) 为升高。

1.1.2 免疫组化CK7/CK20结果为, 部分或者全部或者局部病灶显示+均为阳性。

1.2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全部涉及到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建立数据库, 并行统计学检验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检验可行t检验, 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可采取χ2检验, P<0.05可视为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病理情况

主要分析印戒细胞癌与腺癌两种类型, 总结比较两种病理类型的临床病理情况, 见表1。由表1可见, 两种病理类型患者的年龄、绝经期情况、腹痛及腹胀症、阴道流血、绝经前期以及原发病灶情况比较, 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余包括消化道原发病灶、卵巢转移灶直径等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05) 。卵巢外转移患者共45例, 主要包括子宫、输卵管、大网膜、盆腔淋巴结以及宫旁结缔组织等。

2.2 免疫组化CK7/CK20的表达

56例免疫组化的结果, CK7表达阳性, 印戒细胞癌与腺癌间差异经分析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 CK20表达阳性, 两种病理类型间比较, 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情况见表2。

3 讨论

卵巢外部器官的原发肿瘤通过淋巴管以及体腔血管最终侵袭入卵巢, 最终可形成与原发肿瘤想类同的卵巢转移性肿瘤, 在妇科肿瘤的研究中发现, 这种卵巢转移性肿瘤比较常见, 在经相关研究中报道, 卵巢转移性肿瘤的发生率在25%左右[3], 且经分析发现, 卵巢转移性肿瘤与不同地域有关, 并与原发癌的情况也有直接关联, 据文献称[4], 与原发性的卵巢癌患者相比较, 卵巢转移性肿瘤患者的年龄相对小, 且在绝经前的妇女中居多, 究其因素, 可能与患者的血运情况好, 以及功能旺盛有着直接关系, 更适合于转移肿瘤的生存[5,6]。

多于大多数患者来说, 其卵巢功能较为正常, 而出现月经异常或者阴道不规则流血作为首诊的患者不多见, 本文研究中, 阴道流血3例及月经异常21例患者在来院就诊后发现为盆腔存在肿物, 并经检查最终确诊为了卵巢转移性肿瘤[7,8]。

在对大量的研究文献进行研究发现[9], 患者的主要以及常见症状为腹胀、腹痛以腹水, 有部分患者是自身发现下腹部有包块而来本院就诊, 但也存在部分患者未见自身有何症状, 在经过体检彩超检查后发现盆腔内有肿物, 或者在对原发肿瘤进行治疗中, 探查发现了卵巢转移病灶。

本文研究结果与研究文献具有一致性, 对于卵巢转移性肿瘤的主要来源部位一般以消化道为常见, 据统计约占89.7%, 国内外报道稍有不同, 且目前经大量的研究证实了, 来源于结直肠的转移肿瘤要较来源于胃的转移肿瘤多见, 在本文结果中显示, 来源结直肠者30例, 来源于胃26例。本文的研究也依照病理类型, 进行了分析, 且发现印戒细胞癌患者多会来源胃, 而腺癌则会多来源结直肠, 这有助于患者术前未见原发肿瘤, 或者在术中未探查到原发灶, 那么在术后可以通过病理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随访, 着重观察上或者下消化道情况来发现原发灶, 据相关报道, 卵巢转移性肿瘤一般多为双侧转移, 占60%~80%, 本文结果中, 双侧转移患者共37例, 与报道无太大出入[10], 同时结果还发现, 印戒细胞癌的双侧转移情况要多于腺癌, 其仅有4例为单侧转移, 而且是经外科手术探查发现一侧卵巢肿物且为单纯性地切除该侧卵巢, 而相对一侧的卵巢, 有无镜下转移病灶, 未行进一步的探查。

免疫组化方面, 对于卵巢转移性肿瘤的主要免疫表型一般为CK7 (-) 以及CK20 (弥漫+) , 而一般来源于结直肠的卵巢转移性肿瘤其表型多见CK7 (-) 以及CK20 (+) , 而来源于胃的转移性肿瘤则多为CK7 (+) 及CK20 (-或者弥漫+或者局灶) , 且有相关研究证实, 下消化道转移癌只表达CK20, 而上消化道则CK7与CK20均表达, 笔者研究中, 也是首次采取病理类型进行分析, 其印戒细胞癌与腺癌的免疫表型主要情况为, 印戒细胞癌的主要表现为CK7 (-) /CK20 (+) , 腺癌的主要表现表型为CK7 (+) /CK20 (+) , 且发现免疫组化以及病理结果间, 发现有一定的关联, 利于对临床的指导。

总之, 对于卵巢转移性肿瘤, 其发病具有一定的隐匿特点, 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 且在当前, 仅从影像、病理及临床上进行诊疗还尚缺乏一定的特异指标, 因此需要各科医师积极配合, 不可拘泥于本科室的局限, 对于外科医师, 要在消化道肿瘤手术中, 注意探查卵巢, 若发现有病灶, 需及时做活检术排查, 对于妇科医师, 在手术中, 一旦发现卵巢肿物, 特别是双侧肿物, 必须行常规消化道检查, 从而排除原发癌, 若未探查出原发肿瘤, 应继续给予常规的免疫组化, 最后综合分析考虑, 从而尽早作出诊断。

参考文献

[1]谭景浪, 韦海明.卵巢转移性肿瘤37例临床与病理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2, 5 (7) :610-613.

[2]姜展红, 吴宜勇, 刘冬戈, 等.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CK7、17、18、2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0, 26 (1) :106-107.

[3]Shanbhogue A K, Shanbhogue D K, Prasad S R, et al.Clinicalsyndromes associated with ovarian neoplasms:a comprehensive review[J].Radiographics, 2010, 30 (4) :903-919.

[4]牟晓玲, 唐良萏.围绝经期卵巢肿瘤所致阴道流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28 (10) :734-736.

[5]岳宇, 刘颖, 王吉涛, 等.来自胃肠道的卵巢转移癌12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9) :407..

[6]吴岩, 侍立峰.38例卵巢转移性癌临床诊治疗效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2 (10) :1124.

[7]Lee IH, Choi CH, Hong DG, et al.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granulosa cell tumors of the ovary:a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study[J].J Gynecol Oncol, 2011, 22 (3) :188-195.

[8]Varras M, Vasilakaki T, Skafida E, et al.Clinical, ultrasono-graphic,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histo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s of ovarian steroid cell tumou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our experience of a rare case with female virilisatio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Gynecol Endocrinol, 2011, 27 (6) :412-418.

[9]魏民.卵巢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当代医学, 2010, 16 (10) :108.

上一篇:地方性普通高校下一篇:内控缺陷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