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妊娠分析

2024-10-11

卵巢妊娠分析(精选9篇)

卵巢妊娠分析 篇1

病例资料:患者:27岁, 已婚, 因突发下腹疼痛, 伴全身乏力、恶心、呕吐2次、肛门坠胀不适5小时急诊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则, 末次月经时间为22天前。无畏寒、发热, 无阴道流血, 大小便正常。尿HCG阳性, 血常规示:WBC:17.12x109/L, HGB:121g/L, 中性粒细胞比:91.31%, 子宫前位, 宫体大小正常, 内膜厚约15mm, 左侧卵巢正常大小, 右侧卵巢未显示, 子宫后方探及范围约81x47x78mm杂乱回声区, 边界模糊, 其内探及厚壁无回声区, 大小约13x13mm, 无回声区内未探及实性结构。腹腔、盆腔探及无回声区, 前后间距38mm, 内部透声差。超声提示:子宫后方杂乱回声区 (考虑宫外孕破裂可能性大) , 盆腹腔多部位积液。急诊科以"腹痛原因待查:宫外孕"收入我科。入院查体:体温36.6℃, 脉搏72次/分, 呼吸19次/分, 血压90/60mm Hg体重49Kg。面色稍苍白, 痛苦面容, 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稍膨隆, 腹肌稍紧张, 有压痛及反跳痛。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 宫颈充血, 后穹窿明显触痛, 宫体前位, 稍饱满, 质软, 活动, 左侧附件区扪及包块, 边界不清, 有压痛。后穹窿穿刺落空感明显, 但回抽时阻力大, 仅抽出暗红色血性液体约0.5ml。结合患者病史及体征考虑异位妊娠, 因腹腔内有出血, 有手术指征。积极完善相关检查, 急诊行腔镜探查术。子宫稍饱满, 如40天孕大小, 盆腔内有凝血块约400g, 陈旧性暗红色血液约300ml, 双侧输卵管及右侧卵巢外观正常, 左侧卵巢有约3x3x2cm大小病灶, 呈紫蓝色, 可见活动性出血。取出左侧卵巢病灶组织漂浮试验可见绒毛组织。探查清楚后, 术中诊断:左侧卵巢妊娠、失血性贫血。行左侧卵巢病灶清除术。术后病理诊断:左侧卵巢妊娠。

讨论:娠是一种比较罕见的异位妊娠, 发病率为17000~50000…,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 可能导致的原因: (1) 排卵障碍:由于盆腔炎、卵巢周围炎或以前腹部手术后粘连阻挡卵子排出; (2) 输卵管功能障碍:由于炎症或自发性引输卵管纤毛运动或输卵管蠕动障碍, 受精卵在输卵管伞端不能向前推进或输卵管逆蠕动使受精卵落在卵巢表面, 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卵巢组织有产生蜕膜的能力使卵巢表面利于受精卵的种植; (3) 偶然性:由于卵巢内偶然产生成熟卵子, 受精形成卵巢妊娠; (5) 与官内节育器 (IUD) 有关:IUD能阻止宫内妊娠的发生而不能阻止卵巢妊娠的发生; (6) 应用促排卵药物过程中刺激卵巢也可导致卵巢妊娠。由于卵巢没有肌性组织, 仅有一层纤维组织;加上卵巢血丰富, 且易在早孕期发生破裂出血。故卵巢妊娠患者多数无停经或停经时间短, 多无阴道流血, 而以突发性下腹疼痛就诊。但无论是B超还是腹腔镜检查都难以确诊为卵巢妊娠, 即使手术过程中查见卵巢破裂出血肉眼未见绒毛或胚囊, 也难以明确出血原因。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

卵巢妊娠以手术治疗为主, 术中尽量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和输卵管, 应行卵巢楔形切除。如妊娠破裂排出后血凝块中见有完整的胚囊, 卵巢中确实无妊娠物者, 可行卵巢修补, 缝合创面, 保留的卵巢组织今后不会影响其功能随着对卵巢妊娠认识的提高及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 对于无破裂及破口小的早期卵巢妊娠,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 优点明显高于腹部手术。

卵巢妊娠分析 篇2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治疗对策;妊娠结果

【中图分类号】R71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113-01

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常见于育龄期的妇女中,是妇科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雄性激素上升、胰岛素功能减弱以及血糖代谢异常等。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都处于研究阶段[1]。本文主要就二甲双弧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的效果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患者中随机选取4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年龄为23~38岁,平均年龄为(28±2.31)岁;不孕时间为2~9年,平均不孕时间为(4±1.24)年;其中,继发性闭经17例,月经稀发2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7例。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均参照美国生殖学会相关会议拟定的标准进行确诊,本次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和同意,并经患者和家属的签字同意;本次所选患者均存在经期紊乱或肥胖等情况;经B超诊断发现卵巢增大且基质的密度增强,且至少有一側有卵泡;患者血浆中雄性激素较高;本次所选患者均排除其他高雄激素病因,排除配偶精液异常者。

1.3治疗方法

待患者月经周期2~5日或撤退性出血第6日,口服二甲双弧,一次250mg,一日三次,于每日餐后或随餐服用,连续治疗2个月;2个月后于患者月经周期2~5日或撤退性出血第6日开始,口服克罗米芬,一次50mg,一日两次,连续服用5日后再继续服用二甲双弧。在治疗的过程中以及月经后第11~12日,检查子宫内膜发育情况及卵泡变化情况等;待卵泡成熟后肌肉注射1万IU人绒毛促性脊髓,诱导排卵,连续治疗12周。

1.4评定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以及空腹血糖值(FBG),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排卵及妊娠结果。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均用SPSS17.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X±s),技术资料检验用χ2,P<0.05时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LH、T、FINS及FBG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后,患者LH、T、FINS等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FB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详见表1。

前期单用二甲双弧治疗过程中,出现排卵现象的患者8例,妊娠成功4例;未成功妊娠的4例与未出现排卵现象的37例,进行后期二甲双弧结合克罗米芬治疗后,出现排卵现象的有30例,成功妊娠21例;总成功妊娠25例,成功妊娠率55.56%。

3.讨论

育龄妇女中,多囊卵巢综合症的发病率高达12%,有研究认为,该病主要是因为患者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排卵异常、雄性激素上升、胰岛素功能减弱等,并因月经紊乱、卵巢增生等致不孕[2]。当前,临床上对于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的治疗主要是以调节月经周期、预防子宫病变以及促进排卵为主。

二甲双弧能够有效降低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情况;而克罗米芬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排卵功能[3]。本次研究中,应用二甲双弧结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后,患者LH、T、FINS等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下降;且治疗后患者总成功妊娠25例(55.56%)。由此可见,二甲双弧结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虎,张凌,蔡一玲,等.探讨多囊卵巢综合症不孕症的治疗方法及妊娠结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9(3):208-209.

[2]王彬,王建萍.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13):2599-2600.

卵巢妊娠20例临床分析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1626例, 其中卵巢妊娠20例 (1.2%) 。患者年龄18~37岁, 平均26.5岁;20例中2次妊娠8例 (40.0%) , 3次妊娠6例 (30.0%) , 4次妊娠4例 (20.0%) , >5次妊娠2例 (10.0%) 。放置宫内节育器12例 (60.0%) , 工具避孕3例 (15.0%) , 无避孕措施5例 (25.0%) 。临床特征:20例均有明显腹痛, 性质为剧痛、撕裂样痛、隐痛或伴肛门坠痛, 多为突然发作。有停经史12例 (60.0%) , 无停经史8例 (40.0%) ;平均停经天数 (35±4) d;20例均有阴道出血, 出血时间最短6d, 最长20d。

1.2 方法

1.2.1 卵巢妊娠诊断标准

(1) 患侧输卵管完整, 与卵巢无粘连; (2) 胚囊位于卵巢组织内; (3) 卵巢与胚囊是以子宫卵巢韧带与子宫相连; (4) 胚囊壁上有卵巢组织, 甚至胚囊壁上多处有卵巢组织。

1.2.2 术前检查

20例均行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检查, 其中阳性18例 (90.0%) , 可疑1例 (5.0%) , 阴性1例 (5.0%) 。行后穹隆穿刺16例 (80.0%) , 抽出不凝血3~5ml;行腹腔穿刺4例 (20.0%) , 抽出不凝血6~8ml。行B超检查13例 (65.0%) , 其中10例提示附件区混合性包块及盆腔积液, 2例提示异位妊娠, 1例提示盆腔不均质包块。术前20例妊娠部位均未确定, 3例误诊为卵巢黄体破裂。

1.3 结果

20例均行开腹手术, 发现患侧卵巢均增大有破口和活动性出血;12例 (60.0%) 见绒毛或胚囊;5例 (25.0%) 合并黄体囊肿。左侧卵巢妊娠9例 (45.0%) , 右侧卵巢妊娠11例 (55.0%) 。20例输卵管均完整, 与卵巢无粘连, 合并输卵管炎2例 (10.0%) 。20例均有腹腔内出血, 出血量400~2500ml;其中出血量1500~2500ml者7例 (35.0%) , 表现为失血性休克;出血量800~1000ml者9例 (45.0%) , 400~700ml者4例 (20.0%) 。行卵巢楔形切除术18例 (90.0%) , 卵巢修补术1例 (5.0%) , 单侧附件切除1例 (5.0%) 。20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卵巢妊娠, 术后2周血HCG降至正常水平, 均痊愈出院。

2 讨论

卵巢妊娠绝大部分以早期破裂出血而告终。若流产后在腹腔内继续种植则形成继发性腹腔妊娠或石胎, 可存在于腹腔数年。少数孕卵在卵巢内发育到足月经剖宫产术获活婴。本组20例卵巢妊娠结局均为卵巢早期出血破裂流产而告终。卵巢妊娠的病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确, 据文献报道可能与宫腔操作史、腹部手术史、盆腔炎症等因素相关。由于反复多次宫腔操作, 可导致盆腔炎症, 使子宫环境不良, 不利于孕卵生长, 以及卵巢炎症, 使内膜增厚, 卵泡内压力相对不足, 造成排卵障碍, 使卵细胞滞留在破裂的卵泡内, 在卵巢内受精导致卵巢妊娠。此外, 放置宫内节育器对卵巢妊娠无阻滞作用, 还可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 从而增加卵巢妊娠的风险。本组20例均有宫腔操作史, 其中放置宫内节育器12例, 占6 0.0%;20例均有人工流产史, 其中3次以上流产者占6 0.0%。由于反复宫腔操作和盆腹腔手术, 可导致盆腔炎症, 增加卵巢妊娠的发病率。

卵巢妊娠分析 篇4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内蒙古010017)【摘要】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越来越多,搞好其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护理质量的新思路。【关键词】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71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54-01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卵巢肿瘤的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病率约10%。而妊娠期卵巢肿瘤发生蒂扭转者较非孕时多2~3倍,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母婴生命。当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时,需要手术治疗,但患者及家属往往因害怕手术致流产、早产、死胎及感染等并发症,多数患者选择放弃胎儿。事实上只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及时治疗,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患者及胎儿的安全。2008年4月~2009年4月我院共收治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32例,其中24例因各种原因患者要求放弃肿胎儿,8例经手术治疗后母婴平安。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例患者,年龄22-31。孕11~23周。均以腹痛及恶心、呕吐来院就诊,B超示盆腔包块及少量积液。入院后3例行右侧附件切除术,3例行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1例行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术,1例行左侧附件切除及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病理显示畸胎瘤4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1例为输卵管系膜囊肿。住院时间8~11d,平均9.1d。随访8例均足月分娩,新生儿均健康。2 护理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往往起病急、病势凶,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较大,一方面担心患者生命;另一方面担心术中术后用药对胎儿的影响。因此,护士应协同医师一起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其病情,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发病的原因、病理过程、预后、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过程和风险,以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同时,列举同种疾病治疗的成功病例,以积极的信息进行心理疏导,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增强其治疗信心。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及时清除被患者呕吐污染的床单等,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并运用微笑、抚摩、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其紧张情绪。(2)病情观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患者,常因突然的下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来院就诊。因此,患者来院后应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测血压、脉博、呼吸、体温等情况;观察腹痛的性质、持续时间,评估疼痛的程度;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烦燥不安、出汗、脉细弱、血压下降等内出血及休克的症状;检查局部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判断是否发生了囊肿破裂或继发感染。同时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整个过程中都要观察患者有无宫缩及阴道流血的现象,如有宫缩或阴道流血,及时汇报医师,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放松,并遵医嘱合理安排补液,正确使用保胎药。本组患者做入院后积极进行补液支持治疗,未出现休克及阴道出血等症状,也无囊肿破裂及感染。2.2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本组手术均采用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能使腹肌放松,减少对子宫的刺激。术后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给予吸氧、多功能监护,每30min观察1次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并记录,直到平稳。6h后协助患者翻身,鼓励其床上适当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肠功能。血压平稳的情况下可心取半坐卧位,24h后如无宫缩可以下床活动。(2)疼痛护理。疼痛是患者术后常见的问题,主要由子宫收缩、切口痛和肠涨气、肠蠕动等引起。因此,术后要仔细辨别疼痛的性质,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由于手术的刺激可以引导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及死胎,所以术后要严密观察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宫缩痛时应观察其频率、节律、强度、持续时间并做好记录。并详细记录,遵医嘱使用止血及保胎药物,以确保母婴安全。术后患者切口痛一般为持续性疼痛,活动时加剧,在血压平稳后可以取半坐卧位,以减轻切口张力,咳嗽或改革体位时轻按切口,减少切口牵拉,向患者介绍有关疼痛的知识和自我缓解方法,請家属配合,获得心理支持。采用转移注意力和深呼吸方法可以减轻疼痛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和镇静剂。肠蠕动引起的疼痛一般发生在肠蠕动未完全恢复前,疼痛沿肠蠕动方向游走,术后可鼓励顺时针方向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尽快恢复,减少肠胀气的发生。本组患者均未使用镇痛泵,3例术后出现切口疼痛,注射杜冷丁后缓解,未出现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无肠胀气发生。(3)用药护理。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术前术后常预防性使用的保胎药物,如硫酸镁、黄体西酮等,在使用时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可以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等,同时加强巡视。如硫酸镁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减轻疼痛,但对血管平滑肌也有舒张作用,使用时要严格控制滴速,如有潮红出汗、口干等症状时嘱患者不必紧张,可减慢滴速;如出现恶心、呕吐、心慌、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汇报医师并暂停用药,等症状好转后再缓慢滴注。黄体酮是油剂,使用时应先择粗长针头做深部肌内注射,然后用干棉签按压,防止药物外渗影响药效。如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倦怠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处理,并做好宣教。(4)饮食护理。手术后由于分解代谢在于合成代谢,出现明显的负氮平衡,为保证母体及胎儿的能量供应,需要比一般的患者提供更多的营养素。在肠蠕动恢复前,可进食米汤、鱼汤等清淡流质食物,忌食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以免引起肠胀气。待肠蠕动恢复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给生素的食物,并适应患者的口味,心软烂为主,鼓励其进食,少量多餐。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还可防止便秘。2.3 出院指导: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术后患者,虽然病灶解除,但手术创伤及妊娠期,使患者身心处于虚弱疲惫及负荷状态。因此,出院时指导患者休息和增加营养,多吃水果和蔬菜,逐步增加活动量,防止感冒和便秘,避免一切引引腹压增高的因素。按时做产前检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注意观察有无宫缩和阴道出血征象,如有异常,及时就诊。参考文献[1]张光玗.产科争症.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2]段如麟,陈解民,徐增祥.妇产科急症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盂维云,常奎芳,阙红利.妊垦合并卵巢囊肿手术的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6.[4]张 娟,龚志华.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扭转的护理体会.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

卵巢妊娠18例临床分析 篇5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5年1月—2004年11月间, 我院收治卵巢妊娠18例, 平均年龄31岁 (21岁~39岁) , 其中10例有宫腔操作史, 3例有慢性盆腔炎史, 5例有腹部手术史。避孕方式:10例宫内置节育环, 工具及药物避孕3例, 5例无措施。

1.2 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 表现为突发性剧痛或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有停经史的13例 (占72.22%) , 最短30 d, 最长58 d, 平均停经36.33 d;阴道出血8例 (占44.44%) 。13例盆腔内可扪及包块, 5例未扪及包块。全部病例均行后穹隆穿刺或腹腔穿刺, 仅2例阴性。

1.3 实验室检查

18例均行尿妊娠试验检查, 16例阳性, 1例弱阳性, 1例阴性。11例 (包括1例弱阳性, 1例阴性) 行血妊娠试验检查, 测定值在140~3 800 IU/L.

B超检查:8例显示盆腔包块, 17例 (占94.44%) 显示盆腔积液, 1例腹腔镜诊断为卵巢妊娠。

1.4 治疗

除1例行腹腔镜手术外, 其他均行开腹手术。术中见:妊娠卵巢80%增大, 全部发生破裂, 其中右卵巢占13例 (占72.22%) , 左卵巢5例 (占27.78%) , 均有腹腔内出血, 出血量为300~2 500 m L.卵巢妊娠伴输卵管炎及慢性盆腔炎3例, 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除1例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外, 其余均行部分卵巢切除及修补术, 术后经病理均证实为卵巢妊娠。

2 讨论

卵巢妊娠在妇科急症中极为少见, 我院10年间共发生卵巢妊娠18例, 同期异位妊娠1 176例 (占1.53%) 。目前, 国内外报道卵巢妊娠发病率差异很大, 占异位妊娠的0.17%~2.74%, 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有关卵巢妊娠的发病机制有诸多学说, 有学者认为属机械性因素使其受精于卵巢内, 即由于各种不同因素阻止卵子从滤泡排出, 而受精于卵巢内;也有学者认为卵子在输卵管内受精, 然后由输卵管到卵巢种植于卵巢表面或卵巢间质髓质内或排卵后破裂的卵泡内。

本组资料显示, 有宫腔操作史者、放置宫内节育环者各占55.56%, 由此可见, 卵巢妊娠发生与宫内环境不良有关[2]。另外, 盆腔炎症及盆腔手术史均有增加卵巢妊娠的可能。

卵巢妊娠术前难以诊断, 需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标准为: (1) 患侧输卵管正常, 与卵巢无粘连; (2) 胚囊或绒毛位于正常的卵巢组织内; (3) 胚囊壁上有正常卵巢组织, 或在胚胎与周围组织之间有卵巢组织; (4) 胚囊通过卵巢韧带与子宫相连。本组患者除1例经腹腔镜确诊卵巢妊娠外, 其余术前均未能诊断卵巢妊娠。由于此病症与黄体破裂及输卵管妊娠在临床症状及体征上无特殊差异, 极易误诊。

卵巢妊娠的临床诊断:对于停经史短或无停经史的明显腹痛者, 结合妊娠试验测定要警惕卵巢妊娠的可能性, B超检查虽然对卵巢妊娠的诊断价值不大, 但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有帮助, 腹腔镜对卵巢妊娠的确诊极有价值。

卵巢妊娠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因为卵巢组织血管丰富, 含血量多, 故极易破裂, 又由于卵巢缺乏肌性组织, 一旦出血不易止住。当绒毛浸润卵巢血管时, 大多数卵巢妊娠伴有内出血休克征, 故急需急诊手术处理。根据病灶范围可施行病灶挖除后卵巢修补术, 或行卵巢楔形切除术, 术中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和同侧输卵管, 以减少卵巢功能早衰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黄荷凤, 徐毓萍, 石一复, 等.卵巢妊娠的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4, 29 (10) :598.

卵巢妊娠16例临床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年7月至2008年11月我院共收治异位妊娠864例, 其中卵巢妊娠16例,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 发生率为1.9%;患者年龄18~35岁, 平均26.4岁;未产妇3例, 经产妇13例;16例中12例 (75%) 有人工流产或清宫史, 6例 (37.5%) 有剖宫产史, 7例 (43.8%) 放置宫内节育器, 1例有输卵管妊娠病史。

1.2 临床表现

①停经史:13例 (81.3%) 有停经史, 停经33~64天, 平均42.6天, 其中6例小于40天;3例 (18.8%) 无停经史。②腹痛及阴道流血: 15例 (93.8% ) 有腹痛症状, 表现为下腹一侧突然隐胀痛或剧痛;11例 (68.8%) 有少量阴道流血。③晕厥与休克: 3例 (18.8%) 出现晕厥及休克。④妇科检查: 7例 ( 43.8% ) 扪及一侧附件囊性包块。

1.3 辅助检查

①HCG测定:16例尿HCG均阳性;术前均行血β-HCG测定, 测定值为265.0~15405.2 U/L, 平均1543.2 U/L。②B超检查:16例均行腹部B超检查, 其中2例在卵巢内发现妊娠囊, 诊断卵巢妊娠可能性大, 14例探及附件混合性包块, 提示异位妊娠可能;盆腔积液16例, 深10~43 mm。③阴道后穹隆穿刺:16例患者全部行阴道后穹隆穿刺, 均抽出1~5 ml不凝血。

1.4 治疗情况

16例全部行剖腹探查术。患侧卵巢均可找到破裂口, 破口直径0.8~2.0 cm, 在破口处或血块中有13例可找到绒毛, 其余3例未找到明显的绒毛, 但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卵巢妊娠。患侧及对侧输卵管均正常, 并发现患侧的卵巢经子宫卵巢韧带与子宫相通。16例均行卵巢楔形切除术, 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卵巢妊娠。

1.5 随访

随访至今, 3例未产妇中2例正常妊娠, 1例暂未妊娠, 月经较前无明显改变;13例经产妇中随访到10例, 月经较术前亦无明显异常。

2 讨 论

2.1 病因

卵巢妊娠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 然而不少学者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与宫腔操作、盆腔炎、腹部手术有关[4]。宫腔操作可造成宫腔环境不良, 不利于受精卵生长, 而易致异位妊娠发生;盆腔炎症或腹部手术都可能会导致卵巢炎症, 使白膜增厚, 造成排卵障碍, 使卵细胞在卵巢内受精、发育。本组16例卵巢妊娠中, 12例 (75% ) 曾行人工流产或清宫术, 6例 ( 37.5% ) 曾行剖宫产术, 5例 (31.3% ) 有盆腔粘连, 进一步支持此观点。②与放置宫内节育器 ( IUD) 有关。早在1987 年Sandvei 等[5]就指出:放置IUD 者发生卵巢妊娠的机会是非放置IUD 者的6倍。IUD能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 造成输卵管的逆蠕动, 使受精卵逆行种植于卵巢表面或卵巢皮质、髓质内, 或排卵破裂的卵泡内。本组7例放置了宫内节育器, 是否与卵巢妊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③近年随着各科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IVF-ET) 病例中发现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升高, 大部分是输卵管妊娠, 但也有卵巢妊娠者。还有学者认为, 卵巢妊娠可能仅是一种偶然的机遇, 即卵子排出前在卵巢受精, 或卵子在输卵管内受精, 然后由输卵管到卵巢, 种植于卵巢表面或卵巢组织内或排卵后破裂的卵泡内。

2.2 诊断

卵巢妊娠这一概念由Muurice在1682年提出, 并于1878年由Spiegelberg提出了诊断标准并使用至今。内容包括:①患侧输卵管完整并与卵巢分开;②胚囊位于卵巢组织内;③卵巢与胚囊以子宫卵巢韧带与子宫相连;④胚囊壁为卵巢组织。在有第①、②项的基础上, 加上第③项或 (和) 第④项即可确定为卵巢妊娠。本组所有患者均符合此诊断标准。由于卵巢妊娠部位出血较早, 容易误诊, 一些患者往往无明显停经史, 即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就诊, 不易与黄体破裂相区别, 有时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卵巢肿瘤等。本组有18.8%的患者无停经史, 11例 (68.8%) 患者出现阴道流血。由于卵巢妊娠的症状和体征与输卵管妊娠相似, 故术前鉴别诊断较困难。本组16例卵巢妊娠患者中, 术前均诊断为“异位妊娠", 缺乏准确定位。根据胡丽娜等[6]的研究, 卵巢妊娠比输卵管妊娠更易出现腹痛、肛门坠胀、妊娠部位破裂、失血性休克等症状, 而有停经史、阴道流血症状的比例较低。所以对无确切停经史, 无阴道流血但有下腹疼痛或休克症状者, 结合血β-HCG阳性, 应高度怀疑卵巢妊娠。Comstock等[7]报道, 卵巢妊娠B超下可表现为:以外带宽回声环的囊肿形式出现在卵巢表面或卵巢内, 囊的大小落后于孕龄。随着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 使卵巢妊娠的术前诊断成为可能。其声像特征为:子宫正常或略大, 宫腔内未见胚囊;卵巢内部或表面见完整的胚囊结构或不均质回声;或附件区见杂乱不均质回声, 其内可测及或未测及完整的胚囊结构, 盆腹腔常见多量游离液体[8]。综上所述, 卵巢妊娠的确诊必须靠病理检查。

2.3 治疗

卵巢妊娠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因为卵巢组织血管丰富, 含血量多, 故极易破裂, 又由于卵巢缺乏肌性组织, 一旦出血不易止住。术式根据术中情况行卵巢楔形切除、胚胎清除后卵巢修补术或卵巢大部切除, 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卵巢妊娠病变未累及输卵管, 正常卵巢组织的保留, 对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和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16份病例全部剖腹探查行卵巢楔形切除术, 术后随访到的13例患者中2例正常妊娠, 其余患者月经较前无明显改变。近年来腹腔镜用于卵巢妊娠的诊断及治疗已有不少报道。Shiau等[9]研究认为:腹腔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且能同时完成诊断与治疗, 更有利于保存生育功能, 特别适合于经阴道超声检查提示未破裂的卵巢妊娠。关于卵巢妊娠的保守治疗可在B 超介导下胎囊内注射甲氨蝶呤等药物, 但疗效不确切。由于卵巢血管丰富、不易止血的缘故, 笔者认为对保守治疗的风险应有足够的认识。卵巢妊娠囊剔除或卵巢楔形切除后仍可能残留有滋养细胞, 术后需复查血β-HCG至正常。

通过有关卵巢妊娠病因的文献报道及本研究资料的分析, 笔者认为预防盆腔炎性疾病, 有医学指导的流产对降低卵巢妊娠的风险性非常重要。同时, 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健康教育, 提高妇女健康意识十分迫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6.

[2]Melilli GA, Avantario C, Farnelli C, et al.Ovarian pregnancy:a case report[J].Clin Exp Obstet Gynecol, 2001, 28 (1) :63-64.

[3]Itoh H, Ishihara A, Koita H, et al.Ovarian pregnancy:report of four cases and reviewof the literature[J].Pathol Int, 2003, 53 (11) :806-809.

[4]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329-1330.

[5]Sandvei R, Sandstad E, Steiver J.Aerd ovarian pregnancy associated with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J].Acta Obstet Gyneool Scand, 1987, 66 (2) :137-141.

[6]胡丽娜, 崔陶, 方芳, 等.卵巢妊娠与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特点比较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7, 16 (5) :63-65.

[7]Comstock C, Huston K, Lee W.The ultrasonographic appearance of o-varian ectopic pregnancies[J].Obstet Gynecol, 2005, 105 (1) :42.

[8]胡香英, 应伟雯, 赵梅.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妊娠价值的初步探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04, 13 (12) :916-918.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治分析 篇7

关键词:妊娠,卵巢肿瘤,诊治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45例, 探讨诊断及治疗方法,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45例, 患者年龄在22~38岁, 平均年龄 (29.6±2.1) 岁, 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诊断, 确诊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1.2 诊断肿瘤大小、并发症:

肿瘤直径为2~30 cm, 本组45例患者中, 出现并发症5例, 并发症发生率11.11%, 其中囊肿扭转3例, 囊肿破裂1例, 恶变1例。5例患者中, 发生在妊娠早期1例, 妊娠中期1例, 妊娠晚期3例。随着肿瘤增大, 并发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诊断途径、并发症情况见表1。

1.3 治疗方法:

肿瘤增大, 直径≥6 cm, 孕周为16~20周可采取囊肿剥除术治疗, 并给与硫酸镁和硫酸舒喘灵进行治疗。期待治疗的患者, 可采取选择性剖宫产分娩及囊肿剥除术治疗。有各类产科并发症、合并症、难产行剖宫产患者, 术中检查卵巢囊肿, 需行囊肿剥除术治疗。各期发现肿瘤及治疗情况见表2。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都是采用专业的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所有计数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 组间t检验, 平均值以 (±s) 表示, 并且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良性卵巢肿瘤43例, 其中畸胎瘤18例最多, 其次是卵巢浆液性囊腺瘤5例和内膜样囊肿6例;卵巢非良性肿瘤2例, 其中卵巢透明细胞癌1例, 黏液性囊腺交界型1例。足月产43例, 占95.56%, 早产2例, 占4.65%;1例患者停经50 d后, 由于囊肿扭转而进行手术治疗, 35周后妊娠, 但由于胎膜早破而造成;1例患者因肿瘤增大, 在怀孕第16周后, 行囊肿剥除术, 36周后妊娠, 但由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 行剖宫产;1例患者妊娠35周, 但由于囊肿破裂行剖宫产手术治疗;1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妊娠35周后, 由于中央性前置胎盘大出血, 行剖宫产, 在术中发现左侧卵巢有6 cm肿块, 病理结果显示卵巢透明细胞癌, 给予恶性肿瘤治疗、手术及化疗。妊娠期手术情况、妊娠结局见表3。

3 讨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以往认为发病率较低, 但随着近年临床超声技术越来越先进, 检查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该病检出率明显提高, 而结合多种检测手段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进行检查是必要的[1]。可以帮助早日鉴别出恶性肿瘤。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中大多数为上皮性肿瘤, 且90%以上为早期肿瘤, 恶性肿瘤并不常见[2]。而早期肿瘤检查出后, 给予适宜的治疗, 预后较好, 因此提示该病应早诊断、早治疗[3]。

超声检查是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最为常用的检查方法, 其检出率较高, 并且可检测肿瘤大小, 方便结合声像学检验进行全面的评估[4]。例如恶性肿瘤在数周内无明显增大, 而阻力指数改变以及混合回声出现则提示病情的进展, 为进一步积极处理提供依据。但需注意的是, 超声检查应尽量在孕早期进行, 孕中期易因为子宫阻断而无法检测。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一般采用手术治疗, 而手术时机的选择尤为重要。一部分患者肿瘤情况为生理性, 在3个月左右受孕激素影响可自行消退, 而未消退, 肿瘤仍然存在的患者应进行详细检查, 当肿瘤直径5 cm时, 可进行手术。而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 手术对妊娠结局无直接关系, 因此, 可以根据情况在孕中期进行手术, 减少因肿瘤引起的并发症。需要注意, 当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孕妇在孕周28~32周时, 手术时机应根据胎儿发育、孕龄、胎盘成熟度、并发症等综合情况进行评估后选择, 尽力做到既不因为延误病情对母儿造成危害, 也不影响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彭惠媛, 张颖, 马冬惠, 等.妊娠合并卵巢肿瘤156例诊治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18 (8) :1067-1069.

[2]邹杰, 张唯一, 卢彦平, 等.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1, 13 (6) :464-466.

[3]胥琳璟, 杨钧, 鲁顺琼, 等.妊娠合并卵巢肿瘤103例诊治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2, 28 (5) :408-409.

98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分析 篇8

1 临床资料

自2003年5月至2007年3月期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明确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孕产妇98例, 同期在我院分娩人总数为14625例,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发生率为0.67%。患者年龄为21~40岁, 平均28.2岁。其中初产妇75例, 经产妇23例;发生在单侧有86例, 双侧12例, 肿瘤直径1.5~18cm, 出现12例并发症, 其中6例囊肿扭转、2例囊肿破裂以及5例恶变。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时间98例中, 孕前发现9例, 孕早期 (1~3个月) 发现18例, 孕中期 (4~6个月) 发现17例, 分娩期发现3例, 剖宫产术中发现51例。

2.2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病理类型

98例经手术确诊的病例均经病理诊断。切除肿瘤的组织学分类采用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72) 制定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其中成熟畸胎瘤57例, 巧克力囊肿23例, 黄体囊肿13例, 5例发生卵巢肿瘤蒂扭转, 其中良性肿瘤92例, 占93.9%, 6例恶性肿瘤, 占6.1%。

2.3 肿瘤标志物AFP及CA125检测结果

本研究中, 出现2例AFP升高, 其中1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畸胎瘤AFP为335ng/mg, 另1例卵巢成熟畸胎瘤AFP358ng/mg。8例CA125高于正常, 分别为46.5~5000kU/L不等, 最高者病理为黏液性囊腺瘤, 1例黏液性囊腺瘤交界型为105.6kU/L。

2.4 妊娠并发症处理方式

本组研究中92例良性肿瘤手术治疗者中有88例行肿瘤剥除术。8例人工流产后手术剥除, 早产1例, 胎儿宫内窒息死亡1例。6例恶性肿瘤, 均在孕早、中期行肿瘤剥除术, 继续妊娠至足月, 3例平产, 产后化疗, 1例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在剖宫产术中发现复发, 而行左侧附件切除加大网膜切除加右卵巢楔形切除术。1例在剖宫产术中发现粘液性囊腺瘤, 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同时按照恶性肿瘤治疗常规进行手术及化疗。

3 讨论

3.1 发生率与并发症

近年来,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发病率上升, 可能与人们的保健意识及孕期保健的加强, B超检查的广泛应用, 以及剖宫产率上升而在术中发现肿瘤的增加有关。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国内文献报道1:487和1:327。本研究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发生率为0.67%, 恶性肿瘤占6.1%, 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并发症方面早期妊娠卵巢肿瘤易嵌入盆腔可能引起流产, 中期妊娠时易并发蒂扭转, 晚期妊娠时若肿瘤较大可导致胎位异常, 分娩时肿瘤易发生破裂, 若肿瘤位置低可梗阻产道导致难产。其中蒂扭转发生率最高, 主要与妊娠期骨盆漏斗韧带变长、变软及随着子宫增大卵巢肿瘤位置随之入腹腔, 活动空间变大有关, 本组发生蒂扭转5例, 以单纯性囊肿、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及良性囊性畸胎瘤多见、均发生在孕早中期。

3.2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1) 常规妇科检查:妊娠早期常规妇科检查是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中3例在临产前内诊发现盆腔包块, 经阴道B超进一步诊断发现肿瘤直径>8.5cm而行剖宫产术, 同时进行肿瘤剥除术。

(2) B超检查:B型超声是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重要的辅助手段, 对判别卵巢肿瘤的良恶性也有一定作用。妊娠早期子宫不大, 通过妇科检查并辅以B型超声通常可以诊断。本研究中有37例经B超检查发现表明妊娠期卵巢肿瘤在早孕期的超声检出率较高。因此对早孕患者, 应常规行B超检查, 防止漏诊。

(3) 肿瘤标志物AFP及CA125:肿瘤标志物在妇产科领域一直被用于良恶性肿瘤的判断及监测肿瘤的复发。甲胎蛋白 (AFP) , 是主要由人的肝脏和卵黄囊 (胎儿具有的) 产生的一种胚胎性蛋白, 只有胎儿才有, 测定孕妇血清及羊水中AFP含量, 对观察胎儿发育和早期报告胎儿畸形, 有一定帮助。CA125是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上皮表达的一种大分子糖蛋白。目前被认为是上皮性卵巢癌最敏感的标记物。研究表明CA125的值在妊娠各期及产后会发生波动性的变化, 但CA125值在孕期对于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鉴别意义目前尚不明确, 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

3.3 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的处理

孕前发现的卵巢肿瘤若能排除卵巢非赘生性肿瘤, 宜在手术治疗后再考虑妊娠, 可以避免妊娠期卵巢肿瘤的扭转, 破裂及流产和早产的发生。排除生理性囊肿后一般认为手术、最佳时机在14~18周, 因为此时子宫的敏感度降低, 胎盘形成, 并发流产的几率也大大下降, 且此时子宫也不大, 不影响手术操作, 术前术后均须用宫缩抑制剂等安胎。在随诊中若肿瘤越来越大, 且囊内出现实性成分, 可疑恶性肿瘤时则应尽快手术治疗。在确定手术治疗时, 手术一般选择经腹或腹腔镜下进行, 无论对单侧性或双侧性肿瘤, 均可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3.4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处理

从本资料看畸胎瘤为其主要类型, 但畸胎瘤多为双次, 且有时很小, 所以术中一定要仔细探查对侧, 常规应剖视对侧;对取出的囊肿一定要剖视, 若有乳头或为多房性囊肿术中一定要冰冻病理, 以防肿瘤恶变, 若为恶性应行双侧附件子宫及大网膜切除;对双侧卵巢异常增大者, 应结合病史若为多囊卵巢可做楔形切除, 切除时一定要考虑孕期卵巢的代偿性增大, 要多留一些组织。妊娠期合并卵巢恶性肿瘤在处理原则为手术治疗为主, 辅以化学治疗, 国外最新报道发现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这可能与生育年龄增大及促排卵治疗有一定关系, 若肿瘤属Ia期上皮性癌或病变属于低度恶性, 患者要求继续妊娠, 可予孕期行附件切除, 孕期尽量不用化疗药, 至产后再行系统的化疗, 或剖宫产术中行根治性手术, 术后辅以化疗, 对超过Ia的上皮性癌应终止妊娠, 行肿瘤细胞减灭术, 包括全子宫及双附件、大网膜、阑尾切除, 腹膜后淋巴结及转移灶清除术, 对恶性生殖细胞或性索间质肿瘤, 即使病变已有种植转移, 为保留生育能力, 亦可保留妊娠子宫及对侧附件。

参考文献

[1]郑怀美.妇产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l991:293~294.

[2]季冰, 李志刚, 唐家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65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0, 9 (2) :125.

[3]Jolles CJ.Gynecologic cancer associated with p regnancy[J].Semin Oncol, 1989, 16:417~424.

[4]许文秀, 孙永, 宋敏.妊娠合并卵巢肿瘤113例诊治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19 (12) :753~754.

[5]孔北华, 李鹏.卵巢恶性肿瘤合并妊娠[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 17 (4) :191.

卵巢妊娠分析 篇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 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患者年龄22~37岁, 平均年龄27.5岁。肿瘤直径大小3~22 cm。

1.2 肿瘤诊断时间与方法

孕早期经超声诊断42例;孕中期因常规检查超声诊断15例, 因急腹症经超声诊断的卵巢肿瘤9例;剖宫产术中发现卵巢肿瘤37例。孕期经超声检查发现的病例占孕期诊断总例数的64.08% (66/103) 。见表1。

1.3 病理类型

良性卵巢肿瘤99例 (96.12%) , 以良性畸胎瘤及浆液性囊腺瘤最常见, 其中良性畸胎瘤共33例 (32.04%) , 浆液性囊腺瘤21例, 黏液性囊腺瘤6例, 卵巢冠囊肿5例, 巧克力囊肿4例, 黄体囊肿14例, 单纯性囊肿16例。非良性肿瘤4例, 3例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1例为黏液性囊腺癌。

1.4 处理方式

由表1可见, 孕早期发现卵巢肿瘤42例患者中行手术治疗28例, 其中因卵巢肿瘤蒂扭转急诊行患侧附件切除术2例, 不完全蒂扭转行卵巢肿瘤剥除术1例, 术后均常规给予黄体酮20 mg肌内注射, 每天1次, 至孕10周, 随诊无流产和早产的发生;其余25例为择期手术。孕中期发现卵巢肿瘤24例患者中行手术治疗9例, 其中6例肿瘤蒂扭转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另3例为择期手术, 肿瘤平均直径22cm,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术后常规予黄体酮和间苯三酚、硫酸镁等安胎治疗。孕早期和孕中期发现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因超声检查随访无异常变化而予期待治疗共29例。103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期待至孕足月后行择期剖宫产, 其中26例同时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另9例已在急腹症时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有37例因各类产科合并症、并发症或难产而行剖宫产术中探查发现卵巢肿瘤并行肿瘤剥除术;另有31例待足月顺产后择期再行卵巢肿瘤手术治疗。其中1例为足月产后出现腹痛, 产后1周行手术探查, 术中发现左侧卵巢囊实性肿瘤, 行患侧附件切除,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癌, 随后行卵巢癌分期手术。

1.5 并发症

103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并发蒂扭转者共9例, 其中3例发生在孕早期, 另有6例发生在孕中期。9例发生蒂扭转的囊肿直径6~14 cm。其中1例于孕6周突发下腹痛, 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见一直径7 cm黄体囊肿扭转达90°, 蒂部血供尚可, 未破裂, 遂行囊肿剥离术, 其余8例完全蒂扭转伴肿瘤坏死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2 讨论

2.1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

近年来, 由于不孕症患者促排卵药物的应用, 使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 要重视孕前检查, 避免带瘤妊娠。孕早期常规的妇科检查是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据统计, 孕早期盆腔检查可以发现70%的卵巢肿瘤患者。但多数患者因担心流产, 不愿接受妇科检查, 故超声检查成为重要的检查手段, 本组孕早期42例超声检查卵巢肿瘤检出率最高也予以证实。盆腔B超检查不仅可以准确了解卵巢肿瘤的大小、形状和内部回声, 还可对其声像学作出评估。若超声检查显示肿瘤为多房、囊实性、内部乳头状结节、血流信号丰富、阻力指数小、伴腹水则提示恶性肿瘤可能, 尤其彩色多普勒提高了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但随着孕周增加, 增大的子宫在不同程度上阻挡和掩盖了肿瘤, 故B超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肿瘤标志物如CA125、AFP等诊断价值不大, 在妊娠期其血清值均不同程度生理性升高, 但治疗前后监测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指导治疗, 判断预后。有报道血清CA19-9浓度与卵巢畸胎瘤有明显的相关性, 其中与畸胎瘤的大小、畸胎瘤的成分及是否出血、水肿、坏死、炎性反应等因素直接相关。因卵巢畸胎瘤双侧发生率高, 文献报道为8%~12%, 在剖宫产术中, 附件探查也非常重要, 术中发现一侧卵巢为畸胎瘤, 应常规仔细探查对侧, 必要时剖视对侧卵巢。妊娠期一般不行CT检查, 但MRI检查对母儿较安全, 且可提高确诊率。

2.2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病理类型

孕早期发现的卵巢肿瘤部分是生理性的, 一般直径小于5 cm, 但也有功能性囊肿增大至11 cm的报道, 比较罕见。90%功能性囊肿在孕3个月左右消退。有文献报道肿瘤直径大于5 cm, 其并发症增加, 故对持续存在的直径大于5 cm的卵巢肿瘤宜在16~18周进行手术治疗[1], 因此时腹腔空间大, 妊娠稳定, 对子宫干扰小。持续存在者病理类型多为良性, 妊娠期卵巢恶性肿瘤较少见, 有文献报道约占妊娠期卵巢肿瘤的1%~8%, 以上皮性肿瘤为主, 且大多为早期[2]。大量报道认为, 卵巢良性肿瘤中, 以瘤样病变中的内膜样囊肿、非瘤样病变中的成熟性囊性畸胎瘤[3]及浆液性囊腺瘤最为多见;而恶性方面则以无性细胞瘤及交界性卵巢肿瘤为主, 且分化常常是低度恶性的。本组研究中则是以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及上皮性肿瘤为主, 共76例, 其中良性畸胎瘤共33例, 浆液性囊腺瘤21例, 黏液性囊腺瘤6例, 单纯性囊肿16例。

2.3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并发症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蒂扭转、破裂、分娩梗阻及感染。其中蒂扭转最常见, 发生率约为1%~12%, 易发生在孕中期。随着孕周的增加, 肿瘤随上升的子宫进入腹腔后活动范围增大, 加之直径偏大扭转后不易回复, 因此发生率增高。本组资料中9例孕妇发生囊肿扭转, 不完全蒂扭转1例, 完全蒂扭转伴坏死8例。

2.4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治疗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本组资料显示, 孕期发现卵巢肿瘤行手术治疗9例患者均足月分娩, 无流产、早产病例, 提示孕期适时、合理手术治疗并不增加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流产、早产率。对于16周后持续存在的卵巢肿瘤应进行严密的超声监测, 根据其大小、回声表现、血流等方面的变化对肿瘤进行评估。排除生理性囊肿后, 一般认为适宜手术时间为14~18周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此时子宫的敏感性降低, 子宫不大, 手术操作方便, 胎盘形成, 流产率 (约2%) 明显低于孕早期的流产率 (35%) 。术后均需用宫缩抑制剂等安胎治疗。对18周后发现的卵巢良性肿瘤, 如果肿瘤不大, 且随诊中无明显变化者, 可至足月后剖宫产时一并切除或产后手术切除。本组资料66例孕早期及孕中期发现的患者中, 有35例患者期待至孕足月后行择期剖宫产, 26例同时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9例已在急腹症时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 31例顺产后择期再行卵巢肿瘤手术治疗。对于28~32周的可疑卵巢恶性肿瘤患者, 处理时宜谨慎, 应结合孕龄、胎儿发育情况、胎盘成熟度、有无产科并发症等情况综合分析, 权衡利弊并与孕妇沟通后再决定处理时机。本组资料中有1例为足月产后1周手术确诊的卵巢黏液性囊腺癌, 新生儿足月顺产, 无并发症;患者产后也得到满意的手术治疗。孕晚期卵巢肿瘤患者应在确保胎儿成熟度的前提下同时处理肿瘤, 同时, 手术中常规应探查双侧卵巢以防漏诊、误诊, 尤其对于术中发现一侧畸胎瘤者, 常规应剖视对侧卵巢。

参考文献

[1]宋坤, 孔北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9) :523-525.

[2]Machado F, Vegas C, Leon J, et a1.Ovarian cancer during pregnancy:analysis of15cases[J].Gynecol Oncol, 2007, 105 (2) :446-450.

上一篇:制作效果下一篇:唇腭裂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