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卵巢囊肿

2024-10-12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共10篇)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 篇1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常发于卵巢功能旺盛时期, 是女性育龄期间常见的疾病之一, 其发病率也随着育龄的推迟以及早检手段的提高而呈现上升趋势, 及早发现并及时处理对母婴健康均有裨益[1]。本文将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河南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0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在于分析该病症的临床特性, 为此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为患者的妥善治疗提供保障, 相关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 本院共收治347例分娩患者, 其中有20例合并卵巢囊肿患者, 年龄21~37岁, 平均年龄 (25±0.6) 岁;孕周9~28周, 平均孕周 (12±0.6) 周;初产妇16例, 经产妇4例, 单侧卵巢囊肿患者18例, 双侧2例。病理诊断成熟畸胎瘤9例, 巧克力囊肿5例, 黄体囊肿3例, 系膜囊肿1例, 卵巢黏液瘤2例。全组囊肿直径1~10 cm, 有5例直径>5 cm, 15例直径<5 cm。患者状态良好, 并无严重内科并发症。

1.2 一般方法

20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 10例行开腹手术, 其中9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 其余1例观察至足月后行剖宫手术并同时行卵巢囊肿剥除术行腹腔镜手术, 其中2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者, 行一侧附件切除术, 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均在18~20周孕中期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检验标准为α=0.05, 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全组足月产18例, 早产2例, 母婴情况良好。其中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花时分别为 (56±6) min、 (54±7) min,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60±9) ml、 (55±10) ml, 以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6例行开腹手术患者发生宫缩, 宫缩现象并没发生在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身上;另外, 肛门排气时间分别是 (39±8) min、 (23±10) min。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危害性极大, 早期当肿瘤嵌入盆腔时, 可能引起流产[2];中期会导致妊娠并发蒂扭转, 如果没有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则可能会引起卵巢感染、坏死最终引发流产等情况的发生[3];如发展到晚期, 肿瘤过大会导致胎位不正, 分娩时也会因为肿瘤造成难产, 对母婴的生命造成威胁, 所以, 要尽早对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进行诊断, 及时治疗。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且病理特征多为良性肿瘤, 最为常见的是成熟畸胎瘤[4]。通常在怀孕早期就能通过阴道、直肠和腹部联合检查诊断出来, 配合以超声检查则可以大大提高检出率。本组20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患者中14例在早期便已查出, 在孕18~20周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防止流产, 其中有2例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情况, 发现较晚的则要等月足再行肿瘤切除手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本组选择开腹手术 (10例) 和腹腔镜手术 (10例) 两种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相较于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有明显的优势, 不仅切口小, 且手术时间较短, 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恢复快, 排气早, 无宫缩现象, 并不影响分娩方式的选择。所以在临床上, 只要生理和病理指征达到了做腹腔镜手术的标准, 就应该选取安全可靠的腹腔镜手术为患者进行治疗。并且, 妊娠期女性应该注重早期的预防诊断, 重视定期围产保健, 同时, 要配合医生的治疗进展, 严密观察自己的症状, 避免流产、早产甚至难产等情况的发生, 关爱自己和孩子的健康。

参考文献

[1]黄莲芳.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 3 (24) :115-116.

[2]武崇慧.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及卵巢瘤样病变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2) :506-507.

[3]杨春霞.31例中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2) :179-180.

[4]王娅丽, 何木兰, 袁月娥, 等.腹腔镜治疗中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9例的临床分析.当代医学, 2010 (13) :59.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 篇2

1临床资料

1.1护理方法

1.1.1观察护理尿量、血压、水肿是重要的观察指标,也是判断和考核疗效的基本参数,可为医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辅助依据。妊娠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使母体血流动力学和肾脏的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当血压超过120/80mmHg时,就应引起重视,此时判断血压的标准与一般人不同,控制高血压是防止肾脏疾病恶化的关键。根据具体情况,测血压3~4次/d,必要时行心电监护,动态观察血压的变化,当出现血压骤升或骤降时,要及时汇报医生。观察水肿变化的常用指标是测定腹围和体重。体重的变化提示全身的容量状况,腹围的变化往往可判断宫内胎儿和羊水的变化。尿量可间接反映肾小球滤过率的情况,当出现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液体分布异常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实质性疾患时,可出现少尿,尿量在某些方面可客观反映病情变化。在发生水肿加重、血压急剧增高、少尿时,要警惕发生心、肾功能不全。

1.1.2母胎监测妊娠合并肾脏病,应按高危妊娠的要求加强母胎产前监护。

间歇性吸氧,保证血氧浓度,左侧卧位,可纠正右旋的子宫,解除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有利于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正确按时自测胎动,熟知其正常值范围,每天进行胎心监护1次,每周进行B超检查,及时了解胎儿生长情况;测血、尿雌三醇值了解胎盘功能情况。当出现血压急剧增高、肾功能严重恶化难以控制,有发生子痫的危险时,无论胎儿是否成熟,均应终止妊娠。胎盘功能不良,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差,主张放宽剖宫产术的指征。

1.1.3围活检期护理妊娠期慢性肾脏病和子痫前期两者处理原则和预后不同,必须加以区分。如果肾功能正常,可以不必急于做肾活检,在密切观察下,等到产后进行较为安全,有利于迅速确诊,指导治疗,评估预后和为再次妊娠做准备。本文4例患者均为妊娠后行肾活检明确病理诊断。术前向患者详细交待肾活检的临。停用影响凝血机制的药物,作屏气训练,备好肾穿包和相关物品,术后需避免患者腰背部用力,小心将患者从超声科移至病房,卧床24h,观察尿液外观,严密监测血压、心率,术后指导患者床上排尿和饮食起居等事项,将标本处理好送检。

1.1.4血液净化的护理做好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注意观察有无感染征象,每天换药1次,检查导管固定线,防止导管滑脱,做好沐浴、换衣的管护,严禁用导管输液,协助医生制定透析方案,透析过程中观察血压、心律的变化,防治发生恶心、呕吐、抽搐。1.2.6用药护理避免选用对肾脏有损伤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降压药物选择的原则:对胎儿无毒副作用,不影响心排量、肾血浆流量和子宫胎盘灌注量。使用降压药的依据为舒张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常选用肼苯哒嗪、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不追求将血压降至正常,仅避免发生高血压危象、脑血管意外即可。利尿剂应用后,应观察尿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尽可能应用输液泵或注射泵,以便有效控制给药速度。

1.1.5留取尿标本注意事项不同的尿液检查对尿标本均有不同的要求,如留取不当直接影响检查结果。作尿常规宜留晨尿;24h尿蛋白定量的检查要准确记录尿量,在留取第1次尿液时需加防腐剂;尿细菌培养宜在使用抗生素前留取,其尿液应在膀胱中至少保留6h以上;尿酶测定宜新鲜尿液送检。

1.1.6出院指导先兆子痫通常出现在妊娠20周以后,如在产后12周后仍有蛋白尿,应高度怀疑慢性肾脏病。因此,与妊娠相关的肾脏病,通常需密切门诊观察3个月。与妊娠无关的肾脏病则需较长时间的肾内科门诊随访。随访内容包括监测血压,观察眼睑、下肢水肿的消长情况,宜每周查尿常规1次,每月查24h尿蛋白定量1次,观察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监督患者遵医嘱服药,按时预约就诊。产后42d内严密观察子宫复旧,恶露性状、量,子宫出血超过月经量时,及时就诊,严禁性生活。42d后做好避孕工作。

1.2护理目标

孕妇及其亲属了解妊娠合并肾病在妊娠期的严重危害,自觉配合医护人员接受相关的诊治;孕妇顺利通过分娩,母子平安,受累器官功能得到恢复或控制。

1.3结果

1.3.1产科情况分娩时间分别为妊娠34+1、37、39+4、39+6周。分娩方法:3例行剖宫产术,1例自然分娩。3例为第二胎,1例为第一胎。出生后Apgar评分:1例早产儿评分2分,其余3例均为10分。出生体重:1例早产儿为1800g,其余三例分别为2500g、2900g和3200g。3例剖宫产平均出血量220ml,1例平产出血量180ml。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

1.3.2肾科情况1例为产前检查时发现尿检异常,另3例出现眼睑、下肢水肿后才发现有肾脏疾患。1例血压正常,3例出现高血压,最高血压达230/140mmHg。4例均有高尿酸血症,2例低蛋白血症,3例高脂血症,出现腹水1例。尿蛋白定量分别为0.4g、1.95g、4.67g、10.4g。贫血2例,显著的肾功能损害1例。临床诊断:慢性肾炎2例,肾病综合征1例,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1例。病理学诊断:IgA肾病1例,系膜增生性肾炎1例,妊娠相关性肾病伴急性肾小管坏死1例,膜性肾病1例。发生肾衰竭者行2次血液透析后实施肾活检。

1.3.3预后4例产妇均痊愈出院,其中发生肾衰竭患者通过治疗,肾功能恢复正常,遗留尿检异常,其出生的早产儿送新生儿病房抢救无效死亡,另3例新生儿健康存活。4例患者肾脏疾患接受正规的.肾内科治疗,定期门诊随访。

2讨论

2.1妊娠与肾脏病的相互影响

妊娠合并肾脏病有多种病因和发病机制,大致分为妊娠合并慢性肾脏病和妊娠相关性肾脏病两大类,后者包括尿路感染、妊娠期肾病综合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急性肾衰竭四个方面,鉴别诊断在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母婴预后方面十分重要。在整个妊娠期,肾血浆流量增加35%,肾小球滤过率增加50%,妊娠期的肾小球处于高滤过、高灌注、高滤压状态,使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加,甚至出现短暂蛋白尿。子痫前期和妊娠晚期外周血中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自身抗体明显增高,对血管加压物质反应敏感,可产生高血压、水肿,提示有免疫机制参与。胎盘组织微血管密度降低,血管数减少,也与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妊娠本身就是自然的同种异体移植,当母婴间出现异常免疫,胎盘与肾脏具有共同抗原,其免疫复合物可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以上综合因素均可使原有的肾脏病加重,且妊娠会造成原有的肾功能恶化,易发生子痫前期。

2.2妊娠合并肾脏病的护理要点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 篇3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内蒙古010017)【摘要】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越来越多,搞好其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文章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护理质量的新思路。【关键词】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图分类号】R71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354-01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卵巢肿瘤的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病率约10%。而妊娠期卵巢肿瘤发生蒂扭转者较非孕时多2~3倍,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母婴生命。当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时,需要手术治疗,但患者及家属往往因害怕手术致流产、早产、死胎及感染等并发症,多数患者选择放弃胎儿。事实上只要采取合理的方法及时治疗,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可保证患者及胎儿的安全。2008年4月~2009年4月我院共收治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32例,其中24例因各种原因患者要求放弃肿胎儿,8例经手术治疗后母婴平安。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例患者,年龄22-31。孕11~23周。均以腹痛及恶心、呕吐来院就诊,B超示盆腔包块及少量积液。入院后3例行右侧附件切除术,3例行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1例行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术,1例行左侧附件切除及右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病理显示畸胎瘤4例,浆液性囊腺瘤3例,1例为输卵管系膜囊肿。住院时间8~11d,平均9.1d。随访8例均足月分娩,新生儿均健康。2 护理2.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往往起病急、病势凶,患者及家属心理压力较大,一方面担心患者生命;另一方面担心术中术后用药对胎儿的影响。因此,护士应协同医师一起做好解释工作,告知其病情,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发病的原因、病理过程、预后、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过程和风险,以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同时,列举同种疾病治疗的成功病例,以积极的信息进行心理疏导,赢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增强其治疗信心。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保持环境的安静整洁,及时清除被患者呕吐污染的床单等,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并运用微笑、抚摩、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缓解其紧张情绪。(2)病情观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患者,常因突然的下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不能进食来院就诊。因此,患者来院后应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测血压、脉博、呼吸、体温等情况;观察腹痛的性质、持续时间,评估疼痛的程度;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烦燥不安、出汗、脉细弱、血压下降等内出血及休克的症状;检查局部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判断是否发生了囊肿破裂或继发感染。同时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在整个过程中都要观察患者有无宫缩及阴道流血的现象,如有宫缩或阴道流血,及时汇报医师,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放松,并遵医嘱合理安排补液,正确使用保胎药。本组患者做入院后积极进行补液支持治疗,未出现休克及阴道出血等症状,也无囊肿破裂及感染。2.2术后护理:(1)一般护理。本组手术均采用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能使腹肌放松,减少对子宫的刺激。术后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给予吸氧、多功能监护,每30min观察1次血压、脉搏、呼吸情况并记录,直到平稳。6h后协助患者翻身,鼓励其床上适当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肠功能。血压平稳的情况下可心取半坐卧位,24h后如无宫缩可以下床活动。(2)疼痛护理。疼痛是患者术后常见的问题,主要由子宫收缩、切口痛和肠涨气、肠蠕动等引起。因此,术后要仔细辨别疼痛的性质,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措施。由于手术的刺激可以引导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及死胎,所以术后要严密观察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宫缩痛时应观察其频率、节律、强度、持续时间并做好记录。并详细记录,遵医嘱使用止血及保胎药物,以确保母婴安全。术后患者切口痛一般为持续性疼痛,活动时加剧,在血压平稳后可以取半坐卧位,以减轻切口张力,咳嗽或改革体位时轻按切口,减少切口牵拉,向患者介绍有关疼痛的知识和自我缓解方法,請家属配合,获得心理支持。采用转移注意力和深呼吸方法可以减轻疼痛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痛药和镇静剂。肠蠕动引起的疼痛一般发生在肠蠕动未完全恢复前,疼痛沿肠蠕动方向游走,术后可鼓励顺时针方向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尽快恢复,减少肠胀气的发生。本组患者均未使用镇痛泵,3例术后出现切口疼痛,注射杜冷丁后缓解,未出现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无肠胀气发生。(3)用药护理。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术前术后常预防性使用的保胎药物,如硫酸镁、黄体西酮等,在使用时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作用、可以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等,同时加强巡视。如硫酸镁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减轻疼痛,但对血管平滑肌也有舒张作用,使用时要严格控制滴速,如有潮红出汗、口干等症状时嘱患者不必紧张,可减慢滴速;如出现恶心、呕吐、心慌、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汇报医师并暂停用药,等症状好转后再缓慢滴注。黄体酮是油剂,使用时应先择粗长针头做深部肌内注射,然后用干棉签按压,防止药物外渗影响药效。如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倦怠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处理,并做好宣教。(4)饮食护理。手术后由于分解代谢在于合成代谢,出现明显的负氮平衡,为保证母体及胎儿的能量供应,需要比一般的患者提供更多的营养素。在肠蠕动恢复前,可进食米汤、鱼汤等清淡流质食物,忌食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以免引起肠胀气。待肠蠕动恢复后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及富含给生素的食物,并适应患者的口味,心软烂为主,鼓励其进食,少量多餐。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还可防止便秘。2.3 出院指导: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术后患者,虽然病灶解除,但手术创伤及妊娠期,使患者身心处于虚弱疲惫及负荷状态。因此,出院时指导患者休息和增加营养,多吃水果和蔬菜,逐步增加活动量,防止感冒和便秘,避免一切引引腹压增高的因素。按时做产前检查,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注意观察有无宫缩和阴道出血征象,如有异常,及时就诊。参考文献[1]张光玗.产科争症.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2.[2]段如麟,陈解民,徐增祥.妇产科急症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盂维云,常奎芳,阙红利.妊垦合并卵巢囊肿手术的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6.[4]张 娟,龚志华.妊娠合并卵巢囊肿扭转的护理体会.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

宫内妊娠合并卵巢妊娠1例报道 篇4

患者34岁, 住院号21932, 因早孕人流术后17天, 突发左下腹疼痛3天, 伴头晕心慌于2011年5月1日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2011年2月25日, 孕2产1, 曾人工流产1次。平素身体健康, 17天前在门诊行人流术, 术中顺利, 刮出绒毛组织, 术后未诉不适, 5天后阴道出血干净。查体:生命体征平稳, 神志清楚, 精神差, 面色苍白, 扶入病房, 心肺正常, 腹平, 下腹压痛 (+) , 反跳痛 (+) , 移动性浊音 (+) 。妇科检查:宫颈光, 抬举痛 (+) , 后穹窿饱满, 触痛 (+) , 子宫后位, 大小正常, 压痛 (+) , 左附件区压痛 (+) , 未及包块, 右附件正常。后穹窿穿刺抽出暗红不凝血5mL。辅助检查:B超提示腹盆腔积液, 盆腔非均质包块。诊断:宫外孕, 失血性贫血。立即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 术中见腹腔内出血约1 200mL, 子宫后位, 大小正常, 双侧输卵管外观正常, 左卵巢大小正常, 表面有一约0.5cm大小的破口, 无活动出血及组织嵌顿, 周围有血凝块附着。右卵巢正常, 双侧阔韧带后叶均有挫伤, 左侧约3cm×2cm, 有活动出血, 右侧1cm×1.5cm, 有少许渗血。因不能明确有无人流致子宫损伤后致迟发性腹腔内出血, 中转开腹探查双侧阔韧带后叶挫裂口与子宫不相通, 裂伤处组织质脆, 剪除部分组织送病检, 并予以缝扎止血。清除左卵巢破口处黄体样组织送病检, 并予以缝扎止血。术后第4天病检报告为:变性坏死的胎盘组织, 病理号;2011-6835。为明确异位妊娠部位, 请病理科医师进行切片复查阅片, 卵巢组织切片中同时找到变性坏死的胎盘组织及卵巢黄体, 阔韧带处组织切片为出血坏死组织, 诊断为卵巢妊娠, 而非阔韧带妊娠。阔韧带处出血考虑与卵巢妊娠破裂后, 滋养细胞侵蚀有关。术后7天痊愈出院, 术后10天血β-HCG降至正常, 随诊3个月无不适。

2讨论

卵巢妊娠发病率为1:7 000~50 000, 少见, 其合并宫内妊娠同时发生, 尤为罕见。因受人流影响在前, 以致卵巢妊娠破裂内出血腹痛, 患者不能及时就诊而延误病情。本病例说明人流术后一定要注意随诊, 术前B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 亦要仔细检查双侧附件, 以免漏诊。

参考文献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 篇5

入院后行保守治疗,腹痛无加重及减轻。6月5日妇科检查:于右附件区触及女手大小囊性包块。复查彩超回报:子宫7.4cm×5.6cm×3.2cm,内膜线居中,略增厚,肌间回声均匀,子宫后方偏右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囊性暗区,最大7.5cm×5.1cm,子宮直肠窝及腹腔未见液性暗区。于6月9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察术。术中见子宫正常大小,左附件正常,右输卵管壶腹部近伞端增粗、膨大,约2.5cm×2.0cm大小,边面呈紫黑色,挤压膨大处,有少量新鲜血自伞端流出,右卵巢囊性增大,表面分别突出7.0cm×5.0cm×5.0cm及4.0cm×4.0cm×3.0cm大小囊性包块,表面光滑。行右输卵管切除术,右卵巢囊肿剥除术。术后切开大体标本,见大的囊肿内有分隔,各囊腔分别充满无色液体和黏性液体;右输卵管内见凝血块及胚胎组织。病理诊断:右输卵管妊娠,右卵巢黄体囊肿。术后5天痊愈出院。出院诊断:宫内、宫外同时妊娠,合并右卵巢黄体囊肿。

讨 论

宫内、宫外同时妊娠指宫腔妊娠与异位妊娠同时存在,极罕见,诊断较困难,往往在宫内流产确认宫内妊娠后,很快出现异位妊娠的临床症状[1]。本例患者停经39天,在门诊通过超声诊断早孕,行药物流产,见绒毛组织排出,故宫内妊娠诊断成立。药流后持续下腹痛,当时认为是流产继发感染所致,经消炎治疗腹痛无好转,进一步体检各项辅助检查方确诊异位妊娠。

黄体囊肿以妊娠期更多见。而本病极其少见,故当时误认为囊肿为异位妊娠的妊娠囊。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同时,囊肿快速增大,给术前确定囊肿性质带来困难。术后根据病理结果,方明确囊肿为黄体囊肿。笔者认为,本例黄体囊肿的形成,可能与异位妊娠使体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高有关。

黄体囊肿的声像图特征:多位单侧,直径2~3cm,圆形无回声,偶达10cm,内可有分隔[2]。本病例的彩超回报结果与黄体囊肿的声像图相符。

早孕常规检查时发现单侧直径<6cm的卵巢囊肿应考虑黄体囊肿,一般在妊娠3~4个月时缩小而自行消失,故可随访观察。笔者认为本病例在终止早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降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同时,发现黄体囊肿形成并迅速生长,术前囊肿如女手拳大小,故以手术治疗为宜。

参考文献

1 丰有吉,沈铿,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3.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 篇6

讨论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的发生率为0.05%, 由于妊娠合并卵巢囊肿多数为良性肿瘤或者生理性囊肿, 因此对于腹痛轻微、盆腔及B型超声检查提示卵巢囊肿不完全扭转者, 可以在密切观察下保守治疗, 如果密切观察过程中腹痛进行性加重或者不除外恶性肿瘤时需要及时行探查术。由于妊娠时盆腔充血, 骨盆漏斗韧带变软、变长, 随着子宫增大, 卵巢囊肿位置随之改变, 突入腹腔, 活动空间变大, 卵巢囊肿蒂扭转在孕期发生率较非孕期高3倍。如果诊治不及时, 可以导致卵巢坏死、功能丧失, 甚至危及母儿生命。针对附件扭转可能引起的血栓脱落, 根据卵巢具有双重血液循环 (卵巢动静脉和子宫动静脉分支) 的解剖特点, 先结扎卵巢动静脉再剔除卵巢肿瘤, 这既能切除卵巢病变, 保留卵巢及其功能, 又能避免由于卵巢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卵巢血供大部分来自卵巢动脉, 卵巢动脉经骨盆漏斗韧带通过卵巢门进入卵巢, 其末梢在宫角附近与子宫动脉上行的卵巢支相吻合。卵巢肿瘤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由于蒂扭转使卵巢静脉的血流回流受阻, 卵巢静脉内易形成血栓。如先将扭转复位, 则卵巢静脉内形成的血栓可经卵巢静脉再经心脏造成肺动脉栓塞。采用近端结扎卵巢动静脉的方法阻断血栓脱落通道, 使血栓停留在卵巢静脉内, 避免了肺动脉栓塞的发生。但同时也阻断了卵巢动脉的血供。由于有子宫动脉上行的卵巢支及其后形成的侧支循环也为卵巢供血, 故这种术式是有理论依据的[1]。目前对蒂扭转持续多长时间会导致卵巢不可逆的功能丧失尚无定论, 此患者扭转后>24h, 先行剖宫产后高位结扎患侧卵巢动静脉再复位后剥除囊肿, 卵巢功能恢复正常。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 减轻了患者术后的心理负担, 无严重并发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妊娠足月,卵巢囊肿蒂扭转,保留卵巢

参考文献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治 篇7

1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在0.13‰~12.3‰。患者多无临床症状, 据统计因腹痛、腹胀就诊者分别占31%和15%, 剖宫产发现者占4%, 50%患者在产前检查时发现卵巢肿瘤。妊娠早期卵巢肿瘤容易嵌入盆腔, 引起流产。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大, 子宫体积增大, 位置改变, 肿瘤随子宫进入腹腔, 活动的空间增大后更容易发生肿瘤蒂扭转、破裂和感染。妊娠晚期如肿瘤较大, 可能导致胎位异常, 分娩可能造成肿瘤破裂。按肿瘤类型划分, 功能性肿瘤是妊娠期间较常见的肿瘤, 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 其他较常见的良性肿瘤按发病率高低有成熟性畸胎瘤、浆液性囊腺瘤、卵巢冠囊肿、粘液性囊腺瘤和巧克力囊肿;交界性肿瘤占恶性肿瘤的21.7%;恶性肿瘤仅占2%~3%, 最常见的是未成熟畸胎瘤和无性细胞瘤。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 一旦有症状大多数已属于晚期。最常见的症状有腹痛、腹胀、阴道流血等。

2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 大多数妊娠前已出现卵巢肿瘤了, 因孕前无体检所以并未发现, 妊娠后容易与功能性卵巢肿瘤相混淆, 功能性肿瘤特点:直径小于6cm, 单囊, 单侧, 妊娠16周前多自行消退, 通过B超动态监测可辨别。良性肿瘤超声特点多为壁薄、单房、囊壁内无乳头, 无分隔。恶性肿瘤多为直径>6cm、双侧、实性结构、囊内有>6mm乳头、乳头突起中可探及血流, 伴腹水, 持续至妊娠16周后, 增长速度>0.35cm/周。核磁共振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强, 可探及直径>10mm的淋巴结。CA125特异度较差, 生理情况 (妊娠、月经、化疗、放疗后) 和非恶性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良性肿瘤、子宫肌瘤) 都会导致CA125增高, 部分生殖细胞肿瘤如未成熟畸胎瘤内含内胚窦成分可有甲胎蛋白 (AFP) 升高, 乳酸脱氢酶 (LDH) 是无性细胞瘤的标志物, 部分卵巢癌细胞有癌胚抗原 (CEA) 升高。LDH和CEA不受妊娠影响。

3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治疗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以良性为主, 影像学检查未提示恶性可进行动态观察, 期待过程中不良妊娠结局主要与卵巢肿瘤的扭转、破裂和出血有关。对于孕中期手术患者与急腹症手术患者的比较分析中, 孕中期患者手术的足月率明显升高, 提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可在孕中期行手术治疗, 此时期胎盘取代黄体功能, 子宫敏感性降低, 胎儿丢失率降低, 此时胎儿已完成主要器官的发育, 可避免胎围手术期药物导致的畸形, 而且子宫大小适宜, 有利于手术操作[1]。良性肿瘤可行单纯肿瘤剥除术。当然卵巢肿瘤蒂扭转时出现卵巢坏死, 考虑扭转部位已形成血栓时可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对于交界性卵巢肿瘤可采用保守手术, 行患侧附件切除、腹水细胞学检查和腹膜活检。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持肿瘤包膜的完整性。双侧卵巢肿瘤或患者仅有单侧卵巢时可行卵巢肿瘤剔除术。虽复发率高, 但复发后多仍为交界性肿瘤可在此手术, 不会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对于上皮性卵巢癌基本上与非妊娠状态一致。对于I期上皮性卵巢癌, 可行双侧或单侧附件切除、腹水检查、多点腹膜活检的基础上继续妊娠。根据病理结果在妊娠期或产后进行化疗。如果在妊娠24周内诊断上皮性卵巢癌II-III期, 则不建议继续妊娠, 尽快行分期手术或细胞减灭术。铂类是治疗卵巢癌的主要药物, 妊娠妇女接受卡铂化疗后均未发生新生儿畸形及严重并发症, 而接受顺铂化疗后新生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但仍无法确认妊娠期使用卡铂的安全性。紫杉醇目前应用较少, 由于病例数少, 随访时间有限, 也无法评估紫杉醇的安全性。对于孕期化疗的孕妇建议在化疗结束2周后终止妊娠, 此时期患者及胎儿的骨髓抑制得以缓解。妊娠不影响卵巢癌患者的预后,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1-79.31%, 高于一般卵巢癌患者。对于胎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有必要的, 肿瘤最易侵犯的部位就是绒毛间隙, 它可以通过血液向胎儿转移, 肿瘤侵犯胎儿时, 新生儿属于高危人群, 需进行2年的严密随访。

摘要: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目前临床上并不少见, 及时的诊断并进行合理治疗是临床医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妊娠,卵巢肿瘤,诊治

参考文献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42例临床体会 篇8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5月~2013年5月间在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诊断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孕产妇42例, 年龄在20~39岁区间的患者。其中初产妇39例, 经产妇3例。患者平均年龄25.6±3.1岁。

1.2 肿瘤发生部位及大小肿瘤发生部位

右侧2 9例, 左侧1 1例, 双侧2例。肿瘤直径大小3~19cm。

2 结果

2.1 病理类型

42例患者中, 卵巢良性肿瘤占41例 (97.62%) , 以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为主, 包括卵巢畸胎瘤31例 (73.8%) , 其次是卵巢浆液性囊腺瘤4例 (9.5%) 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6例 (14.3%) ;1例卵巢透明细胞癌 (2.4%) 为卵巢非良性肿瘤。

2.2 诊断方法及肿瘤处理方式

孕前超声波检查已明确诊断的2例;产前常规超声波检查发现4例;有4例患者因急性腹痛入院, 超声诊断为卵巢囊肿蒂扭转。其中2例患者, 因腹痛程度较轻, 在B超引导下行囊肿穿刺术, 以后进行常规B超监测, 直至附件区包块消失, 至足月妊娠。另外2名患者, 因住院期间腹痛加剧行急诊手术治疗, 并根据卵巢是否坏死确定手术范围, 1例患者行肿瘤剥除术, 另1例患者进行了患侧附件切除术, 术后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保胎治疗。其余32例患者卵巢肿瘤是在剖宫产手术中首次发现, 并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2.3 妊娠结局

足月产38例, 占总数的90.5%, 早产4例, 占总数的9.5%。

3 讨论

临床上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并不少见, 在过去通常是在产科检查时偶然发现, 或因行剖宫产, 肿瘤蒂扭转、破裂发生急腹症行急诊手术而确诊。近年来, 超声技术在产前检查中广泛应用, 可以使更多的患者在妊娠期间明确诊断。对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病率, 曾有文献[1]报道约占妊娠妇女的0.08%至0.90%, 而这些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患者, 其良性肿瘤占大部分, 约95%至98%, 而只有2%至5%的患者为恶性肿瘤。在病理方面, Jolle等[2]发现, 在妊娠期间, 上皮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2/3, 其余为生殖细胞肿瘤。本组研究主要是生殖细胞肿瘤居多, 究其原因, 可能与种族差异有一定关系。当然, 本组缺乏大样本研究也是一方面因素。而所有这些现象, 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超声检查在监测和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在孕早期通过盆腔检查、B超检查大多即可确诊。因而应密切监测妊娠16周后持久存在的卵巢肿瘤, 并根据超声特点对肿瘤进行必要的评估。但超声检查在妊娠期亦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肿瘤生长在阔韧带或孕晚期因子宫增大, 肿瘤被挤压到腹部侧方或肝脏背面, 或因肿瘤与子宫粘连等情况下B超检查易出现假阴性, 增加诊断难度。李玉等[3]认为超声检查漏诊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原因有多种, 除了上述子宫增大等因素外, 还可能涉及到以下几个因素:孕妇因较多肠胀气影响B超探查, 检查人员因经验缺乏或只关注胎儿及附属物检查而忽略了附件区。本组42例病人中, 妊娠早期通过B超明确诊断的病人较少, 与文献报道的有些差距, 究其原因可能与基层医院的医务人员对于此类病人的诊断水准及关注度不高有关, 因此, 对于基层医院的妇产科医务人员还应逐步提高对于此类疾病的认识。

有报道[4]称妊娠早期发现的卵巢肿瘤多为直径<6cm的瘤样囊肿, 如果没有严重的并发症, 或高度怀疑恶性肿瘤, 可以采取保守治疗, 因为在怀孕3个月内大部分卵巢囊肿会自行消失。而且, 盲目的早期手术治疗也会带来诸多弊端, 如诱发流产等。再者, 对于术后的妊娠结局, 手术操作也很关键, 无论是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 手术过程中都应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同时给予保胎治疗。结合本组病人, 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不影响妊娠结局, 正确恰当的处理可降低对母婴的危害。

可以预见,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治方案将不断被完善和改进。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时卵巢肿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诊疗方法上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确诊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42例患者中, 41例为卵巢良性肿瘤, 成熟畸胎瘤常见, 大多数无症状, 有4例出现卵巢囊肿蒂扭转。结论 成熟型畸胎瘤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中最常见的。对于监测妊娠期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将不影响妊娠结局, 正确恰当的处理将降低对母婴的危害。

关键词:妊娠,卵巢肿瘤,超声检查,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唐良萏.卵巢良性肿瘤合并妊娠[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1, 17:189-191.

[2]J olles C J.Gynecologic cancer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J].Semin On col 1989, 16:417-424.

[3]李玉, 仇岩.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超声诊断及漏诊原因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4, 5:615-617.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诊治观察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疾病患者共计46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上46例患者均为妊娠期孕妇, 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平均年龄为 (28.7±2.5) 岁。临床表现方面:30例患者伴随剧烈腹部疼痛, 9例患者伴随慢性下腹部隐痛, 7例患者表现为下腹部阵痛。所有患者行妇科检查可显示附件包快触痛、活动较差、边界较清晰。患者肿瘤发生情况方面:46例患者均为单侧肿瘤, 肿瘤均直径为 (7.8±1.3) cm。平均病程为 (11.5±2.3) d。

1.2 方法

根据患者所处孕期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针对早孕期患者, 给予抗炎治疗, 延长至足月后给予急诊手术治疗, 手术中以及术后均预防给予患者维生素E以及黄体酮进行保胎治疗;针对中孕期患者, 在控制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基础之上, 给予急诊手术治疗, 并进行快速冰冻切片组织学检查。患者手术中、手术后均预防性给予黄体酮以及利托君药物进行保胎治疗;针对晚孕期患者, 在控制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基础之上, 给予急诊手术治疗, 手术同时行剖宫产手术分娩。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与计算, 计数资料以%表示, 以χ2检验, 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6例患者中共检出浆液性囊腺瘤26例, 所占比例为56.52%, 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中孕期患者共计33例, 所占比例为71.74%, 明显高于早孕期及晚孕期患者, 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患者所处孕期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 共42例患者成功分娩, 分娩成功率为91.30%, 另3例患者流产 (见表1、2) 。

3 讨论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疾病发病机制在于:在妊娠过程当中, 妊娠子宫将肿瘤挤入患者腹腔内部, 导致卵巢肿瘤的活动范围扩大[1], 引发肿瘤蒂流转, 多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胎儿的生存情况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我院本次回顾性分析实证研究中, 总结以下经验:

第一, 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疾病发病率的角度上来说, 妊娠期卵巢肿瘤蒂扭转多为良性肿瘤[2], 且以浆液性囊腺瘤最为常见 (本组46例患者中, 浆液性囊腺瘤共检出26例, 所占比例为56.52%) 。且肿瘤蒂流转多为中等大小, 质地不均, 无粘连, 重心偏于一侧肿瘤。临床表现以持续性的剧烈腹部疼痛为主。

第二, 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疾病诊断的角度上来说, 早期诊断是提高本病治疗干预效果的关键。临床证实: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的早期诊断较困难。主要原因是许多孕妇未行孕前或孕早期检查, 本组病例中46例患者中, 40例发病前无产前及孕早期检查记录。此外妊娠期子宫增大, 使盆腹腔脏器位置改变, 急腹症的体征不明显;由于被增大的子宫掩盖, 卵巢肿瘤难以及时发现。B超检查可作为主要的辅助诊断方法, 但孕期B超检查常偏重胎儿, 而忽略对附件的探测。本组46例患者中, 共39例B超检查提示附件包块, 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卵巢血流指数改变, 可作为诊断本病的关键依据;

第三, 从临床治疗的角度上来说:当前对于本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案。一般来说,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一经确诊, 均应及早手术, 以免卵巢及肿瘤发生坏死、出血、破裂。肿瘤蒂扭转时, 静脉回流及动脉循环受阻, 瘤体充血, 静脉怒张而破裂, 此时需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在本组46例患者治疗干预期间, 根据患者所处孕期的不同, 采取了不同的干预方案。具体如下:对于早孕期阶段的患者而言, 由于此阶段内本病表现相对较轻, 患者临床症状大多稳定, 可通过保守治疗的方式延长至足月后给予手术, 其优势在于可避免因急诊手术对子宫产生挤压, 引发子宫应激反应并导致流产。同时, 在预防性保胎治疗用药的选择方面, 早孕期阶段患者所给予保胎药物多为维生素E或黄体酮, 而中孕期~晚孕期阶段患者所给予保胎药物则以黄体酮或利托君药物为主。数据证实, 此种方法效果较佳。

综上所述,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蒂扭转疾病患者根据病情轻重以及患者所处妊娠期的不同, 可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案, 尽早给予临床诊断是提高本病疗效的关键, 需引起关注。

参考文献

[1]黄志华, 马莉, 屠蕊沁等.microRNA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 2013, 20 (3) :280-282.

妊娠合并卵巢囊肿 篇1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 均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患者年龄22~37岁, 平均年龄27.5岁。肿瘤直径大小3~22 cm。

1.2 肿瘤诊断时间与方法

孕早期经超声诊断42例;孕中期因常规检查超声诊断15例, 因急腹症经超声诊断的卵巢肿瘤9例;剖宫产术中发现卵巢肿瘤37例。孕期经超声检查发现的病例占孕期诊断总例数的64.08% (66/103) 。见表1。

1.3 病理类型

良性卵巢肿瘤99例 (96.12%) , 以良性畸胎瘤及浆液性囊腺瘤最常见, 其中良性畸胎瘤共33例 (32.04%) , 浆液性囊腺瘤21例, 黏液性囊腺瘤6例, 卵巢冠囊肿5例, 巧克力囊肿4例, 黄体囊肿14例, 单纯性囊肿16例。非良性肿瘤4例, 3例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1例为黏液性囊腺癌。

1.4 处理方式

由表1可见, 孕早期发现卵巢肿瘤42例患者中行手术治疗28例, 其中因卵巢肿瘤蒂扭转急诊行患侧附件切除术2例, 不完全蒂扭转行卵巢肿瘤剥除术1例, 术后均常规给予黄体酮20 mg肌内注射, 每天1次, 至孕10周, 随诊无流产和早产的发生;其余25例为择期手术。孕中期发现卵巢肿瘤24例患者中行手术治疗9例, 其中6例肿瘤蒂扭转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另3例为择期手术, 肿瘤平均直径22cm,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为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术后常规予黄体酮和间苯三酚、硫酸镁等安胎治疗。孕早期和孕中期发现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因超声检查随访无异常变化而予期待治疗共29例。103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期待至孕足月后行择期剖宫产, 其中26例同时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另9例已在急腹症时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有37例因各类产科合并症、并发症或难产而行剖宫产术中探查发现卵巢肿瘤并行肿瘤剥除术;另有31例待足月顺产后择期再行卵巢肿瘤手术治疗。其中1例为足月产后出现腹痛, 产后1周行手术探查, 术中发现左侧卵巢囊实性肿瘤, 行患侧附件切除, 术中冰冻病理检查结果为卵巢黏液性囊腺癌, 随后行卵巢癌分期手术。

1.5 并发症

103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并发蒂扭转者共9例, 其中3例发生在孕早期, 另有6例发生在孕中期。9例发生蒂扭转的囊肿直径6~14 cm。其中1例于孕6周突发下腹痛, 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见一直径7 cm黄体囊肿扭转达90°, 蒂部血供尚可, 未破裂, 遂行囊肿剥离术, 其余8例完全蒂扭转伴肿瘤坏死行患侧附件切除术。

2 讨论

2.1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诊断

近年来, 由于不孕症患者促排卵药物的应用, 使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发生率有所上升。妊娠合并卵巢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 要重视孕前检查, 避免带瘤妊娠。孕早期常规的妇科检查是诊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据统计, 孕早期盆腔检查可以发现70%的卵巢肿瘤患者。但多数患者因担心流产, 不愿接受妇科检查, 故超声检查成为重要的检查手段, 本组孕早期42例超声检查卵巢肿瘤检出率最高也予以证实。盆腔B超检查不仅可以准确了解卵巢肿瘤的大小、形状和内部回声, 还可对其声像学作出评估。若超声检查显示肿瘤为多房、囊实性、内部乳头状结节、血流信号丰富、阻力指数小、伴腹水则提示恶性肿瘤可能, 尤其彩色多普勒提高了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但随着孕周增加, 增大的子宫在不同程度上阻挡和掩盖了肿瘤, 故B超检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肿瘤标志物如CA125、AFP等诊断价值不大, 在妊娠期其血清值均不同程度生理性升高, 但治疗前后监测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指导治疗, 判断预后。有报道血清CA19-9浓度与卵巢畸胎瘤有明显的相关性, 其中与畸胎瘤的大小、畸胎瘤的成分及是否出血、水肿、坏死、炎性反应等因素直接相关。因卵巢畸胎瘤双侧发生率高, 文献报道为8%~12%, 在剖宫产术中, 附件探查也非常重要, 术中发现一侧卵巢为畸胎瘤, 应常规仔细探查对侧, 必要时剖视对侧卵巢。妊娠期一般不行CT检查, 但MRI检查对母儿较安全, 且可提高确诊率。

2.2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病理类型

孕早期发现的卵巢肿瘤部分是生理性的, 一般直径小于5 cm, 但也有功能性囊肿增大至11 cm的报道, 比较罕见。90%功能性囊肿在孕3个月左右消退。有文献报道肿瘤直径大于5 cm, 其并发症增加, 故对持续存在的直径大于5 cm的卵巢肿瘤宜在16~18周进行手术治疗[1], 因此时腹腔空间大, 妊娠稳定, 对子宫干扰小。持续存在者病理类型多为良性, 妊娠期卵巢恶性肿瘤较少见, 有文献报道约占妊娠期卵巢肿瘤的1%~8%, 以上皮性肿瘤为主, 且大多为早期[2]。大量报道认为, 卵巢良性肿瘤中, 以瘤样病变中的内膜样囊肿、非瘤样病变中的成熟性囊性畸胎瘤[3]及浆液性囊腺瘤最为多见;而恶性方面则以无性细胞瘤及交界性卵巢肿瘤为主, 且分化常常是低度恶性的。本组研究中则是以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及上皮性肿瘤为主, 共76例, 其中良性畸胎瘤共33例, 浆液性囊腺瘤21例, 黏液性囊腺瘤6例, 单纯性囊肿16例。

2.3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并发症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蒂扭转、破裂、分娩梗阻及感染。其中蒂扭转最常见, 发生率约为1%~12%, 易发生在孕中期。随着孕周的增加, 肿瘤随上升的子宫进入腹腔后活动范围增大, 加之直径偏大扭转后不易回复, 因此发生率增高。本组资料中9例孕妇发生囊肿扭转, 不完全蒂扭转1例, 完全蒂扭转伴坏死8例。

2.4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治疗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本组资料显示, 孕期发现卵巢肿瘤行手术治疗9例患者均足月分娩, 无流产、早产病例, 提示孕期适时、合理手术治疗并不增加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流产、早产率。对于16周后持续存在的卵巢肿瘤应进行严密的超声监测, 根据其大小、回声表现、血流等方面的变化对肿瘤进行评估。排除生理性囊肿后, 一般认为适宜手术时间为14~18周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此时子宫的敏感性降低, 子宫不大, 手术操作方便, 胎盘形成, 流产率 (约2%) 明显低于孕早期的流产率 (35%) 。术后均需用宫缩抑制剂等安胎治疗。对18周后发现的卵巢良性肿瘤, 如果肿瘤不大, 且随诊中无明显变化者, 可至足月后剖宫产时一并切除或产后手术切除。本组资料66例孕早期及孕中期发现的患者中, 有35例患者期待至孕足月后行择期剖宫产, 26例同时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9例已在急腹症时行卵巢肿瘤剥除术) , 31例顺产后择期再行卵巢肿瘤手术治疗。对于28~32周的可疑卵巢恶性肿瘤患者, 处理时宜谨慎, 应结合孕龄、胎儿发育情况、胎盘成熟度、有无产科并发症等情况综合分析, 权衡利弊并与孕妇沟通后再决定处理时机。本组资料中有1例为足月产后1周手术确诊的卵巢黏液性囊腺癌, 新生儿足月顺产, 无并发症;患者产后也得到满意的手术治疗。孕晚期卵巢肿瘤患者应在确保胎儿成熟度的前提下同时处理肿瘤, 同时, 手术中常规应探查双侧卵巢以防漏诊、误诊, 尤其对于术中发现一侧畸胎瘤者, 常规应剖视对侧卵巢。

参考文献

[1]宋坤, 孔北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9) :523-525.

[2]Machado F, Vegas C, Leon J, et a1.Ovarian cancer during pregnancy:analysis of15cases[J].Gynecol Oncol, 2007, 105 (2) :446-450.

上一篇:手写文字下一篇:输尿管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