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结局

2024-08-06

妊娠结局(共11篇)

妊娠结局 篇1

高危妊娠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存在一些病理因素或致病因素, 对孕妇及胎儿存在高危险性, 最终会导致难产, 甚至危及母婴的生命健康。大量临床资料表明, 高危妊娠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孕妇患有各种急慢性疾病、妊娠并发症、不良的环境因素等, 均可导致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先天性畸形、新生儿疾病、早产、死亡等不良后果, 增加了新生儿围生期的发病率和病死率[1]。本文回顾性分析高危妊娠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5月收治的孕妇370例进行高危妊娠流行病学调查。将高危评分≥10分的孕妇85例作为观察组, <10分的孕妇285例作为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比较2组的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娩方式

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 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新生儿结局

观察组新生儿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讨论

国内外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高危妊娠产妇围生儿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健康产妇, 且高危妊娠产妇子女的体格异常发生率、求学困难者比例均高于健康产妇[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高危妊娠成为当前剖宫产的主要适应证之一。本结果显示, 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新生儿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高危妊娠已成为影响新生儿疾病发生率的常见病因之一。

高危妊娠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孕产妇、围生儿的发病与死亡, 妇女的生殖健康与预后、围生儿体格发育与生命质量, 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应根据自身的设备和医疗技术水平, 结合不同妊娠阶段高危因素的分布特点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高危妊娠孕产妇的管理, 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3,4]。广泛宣传围产保健知识, 提高早孕建卡率, 及早筛查高危妊娠。每次孕检均进行高危妊娠评分并做好记录, 积极做好高危向中、低危的转化工作。定期产后访视, 早期发现和识别高危新生儿, 进行重点监护, 并积极防治产后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高危妊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1年1-5月收治的孕产妇370例进行高危妊娠流行病学调查。将高危评分≥10分的孕妇85例作为观察组, <10分的孕妇285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新生儿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高危妊娠可影响妊娠结局, 临床应及时诊治。

关键词:高危妊娠,妊娠结局,影响

参考文献

[1]徐香芬.永康市2002~2004年高危孕产妇监测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 (2) :184-185.

[2]杨秀芬.882例高危妊娠监测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0, 21 (4) :247-249.

[3]闫庆霜.319例高危妊娠管理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 2008, 6 (9) :79-80.

[4]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381.

妊娠结局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3月~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抽号方式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40例。常规组平均孕周(33.18±3.75)周,平均年龄(25.84±2.06)岁,初产妇28例,经产妇12例。优质组平均孕周(33.35±3.56)周,平均年龄(25.46±2.51)岁,初产妇29例,经产妇11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孕周、平均年龄、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医护人员加强巡病房频率,给予相对应的药物治疗,定期测定患者的血压,并记录,如若发生突发状况及时进行处理。

优质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心理疏导。患者在确诊后,由于考虑腹中胎儿以及自身健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并表现出明显的忧虑与惶恐,不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因此,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介绍自己信息,赢取患者的信任,有效掌握患者的心态,并通过鼓励患者以及告知治愈案例,引导患者转变消极思维,主动配合治疗[2]。

(2)健康教育认知。患者由于对疾病以及治疗认知的不全面,会对自身疾病的治疗效果有所怀疑,具有较大的心理负担,治疗过程中也容易产生更多的应激反应。因此,医护人员应定期开办讲座,为患者讲解妊娠期高血压的基础知识以及临床主要治疗方案,可以通过互动加深患者对知识的理解与印象,让其知道如何在治疗过程中应对突发状况[3]。

(3)用药指导。患者存在特殊性,所以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时,应更为谨慎,调配好药物使用剂量,并通过恰当的使用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整个药物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明确药物的出入情况,并记录。

(4)日常干预。日常干预内容主要包括饮食与运动,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但也需要对高血压进行控制,因此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多食用富含高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食物[4]。另外,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有氧运动,为分娩提前做好准备。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母婴结局,其中产妇不良结局有剖宫产、胎盘早剥、子痫以及产后出血;婴儿不良结局有早产、宫内发育不良以及新生儿窒息[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不良结局对比

优质组不良结局率为7.5%,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婴儿不良结局对比

优质组婴儿不良结局率为1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母婴的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从治疗疾病的角度予以干预,由于护理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降低不良母婴结局率,护理效果不能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

加强优质护理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患者进行干预,主要内容有心理疏导、健康教育认知、用药指导以及日常干预。心理疏导,排解患者过度焦虑的心理,转变其消极思维,引导积极配合治疗;健康教育认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基础知识以及治疗方案,及时对异常状态进行处理;用药指导,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稳定母婴生命体征;日常干预,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促使患者为分娩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优质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不良母婴结局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晓莉.妊娠高血压加强优质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8):311.

[2] 陈海霞,彭家芳.妊娠高血压加强优质护理对母婴结局影响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4,18(23):216.

妊娠结局 篇3

【关键词】妊娠中晚期;饮食控制;巨大儿;剖宫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临床上巨大儿的发生率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分娩并发症如产伤、产后出血等及剖宫产率均明显增加[1]。但孕期体重增加的速度以妊娠中晚期为最快[2]。我科通过对妊娠中晚期孕妇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营养,控制每天饮食热量的摄入,从而降低了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2009年1月——2010年12月进行产前检查的无任何内外科疾病的孕妇1800例,将其随机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0例。观察组平均年龄(28.4±5.5)岁,妊娠初期体重(68.8±9.7)kg,平均孕次(3.1±1.5)次,平均产次(1.3±0.6)次;对照组平均年龄(27.8±4.9)岁,妊娠初期体重(70.4±9.4)kg,平均孕次(3.2±1.3)次,平均产次(1.2±0.7)次。两组患者在年龄、妊娠初期体重、孕产次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孕期营养指导及饮食控制方法孕中期热能供给每日150-180kj/kg,孕后期每月增加800kj,主食每日235-400g(其中碳水化合物200-250g);孕中期蛋白质每日1.5g/kg,孕晚期每日增加2.5g/kg。5-6餐/日;妊娠全过程孕妇体重增加控制在10-12kg,孕7月后孕妇每周体重增加控制在0.5kg。对照组饮食未作任何控制。所有孕妇孕前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并在我院住院分娩。比较两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值、胎儿出生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剖宫产率。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孕妇的平均体重增加为(11.01±1.65)kg,对照组为(15.92±3.21)k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胎兒的平均出生体重为(2991.64±415.34)g,对照组为(3421.18±489.12)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观察组共出生巨大儿1例,巨大儿发生率1.25%,对照组共出生巨大儿5例,巨大儿发生率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观察组施行剖宫产分娩12例,剖宫产率为15.00%;对照组施行剖宫产分娩29例,剖宫产率为3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妊娠期妇女的营养对妊娠结局和母体健康的影响均很重要,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生理需要,维持自身的健康,还要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顺利分娩和产后的乳汁分泌。但是,营养过剩,则会增加分娩的并发症。有文献报道,孕前肥胖人群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肥胖人群[3]。肥胖者具有较强的胰岛素抵抗水平和葡萄糖不耐受性,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接受胰岛素的作用能力减弱,从而增加了发生糖尿病的风险[4-5]。孕期体重的增以妊娠中晚期为主,因此,提倡孕期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对照组孕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加,巨大儿远期影响与儿童单纯性肥胖、成人单纯性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发病风险增大有关。出生时体重增加还会增加患乳腺癌和其它癌症的风险[6]。

综上所述,在妊娠中晚期,应指导孕妇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少食多餐,既不能使孕妇营养过剩,又可保证提供胎儿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和剖宫产率。

参考文献

[1]王志群,任新萍,胡娅莉,等.妊娠晚期妇女营养状况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12(2):33-34.

[2]杨晓光,杨默,李云辉.妊娠期妇女的营养与膳食原则[J].中国妇幼保健,2008,11(1):21.

[3]Scholl TO,Sowers MF,Chen X,et al.Maternal glucose concentration influence fetal growth,gestation and pregnancy complication[J].Am J Epidemiol,2001,(154):514-520.

[4]李莉,刘从英.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作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1):665-666.

[5]刘元萍.妊娠期糖尿病与围生儿预后29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5):307.

高危妊娠筛查管理与妊娠结局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社区内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58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其中存在高危妊娠的孕妇进行筛查,并以高危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以其余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共筛查出高危妊娠孕妇713例,其中初产妇315例(44.18%);经产妇398例(55.82%)。正常妊娠产妇1872例。孕妇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26.24±2.42)岁。

1.2 方法

充分遵循卫计委关于对高危妊娠的监测标准,对每例孕妇建卡,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查。要求孕妇填写高危妊娠孕妇管理手册,对孕妇不同阶段的高危妊娠评分情况以及处理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对在检查中确诊为高危妊娠的孕妇加强产前检查的力度,并依照制定的高危妊娠管理办法对孕妇加强管理,对各项高危因素进行处理。对存在高危妊娠孕妇以及正常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记录比较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孕妇高危妊娠情况及高危因素分析

共筛查出高危妊娠孕妇713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7.58%。高危妊娠孕妇中轻度高危妊娠孕妇489例(68.58%);重度高危妊娠孕妇224例(31.42%)。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中存在1种高危因素、2种高危因素以及3种高危因素的孕妇所占比例分别为43.34%、33.66%和23.00%。见表1。

2.2 高危妊娠孕妇高危因素构成及所占比重

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年龄≥35岁、巨大儿及胎位异常等,以上几项占到所有高危因素的98.16%。见表2。

2.3 孕妇妊娠结局情况

观察组中出现死胎死产26例,出生缺陷7例,早产16例,新生儿死亡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高危妊娠所存在的各类因素对孕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或者处理不当极易产生死产、难产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高危妊娠危险因素相对较多,其中最为主要的为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年龄≥35岁、胎位异常、胎膜早破、巨大儿等几项。高危孕妇对新生儿的致死率以及致病率有着密切的关联,加强对孕妇系统化的管理和筛查管理可以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

在本文的研究中共筛查出高危妊娠孕妇713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7.58%。所存在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年龄≥35岁、巨大儿及胎位异常等,以上几项占到所有高危因素的98.16%。且观察组中出现死胎死产26例,出生缺陷7例,早产16例,新生儿死亡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危妊娠对妊娠结局产生严重的影响,需要切实的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管理工作,有效的提高母婴的安全。

摘要:目的 探究高危妊娠筛查管理方法与妊娠结局,为有效提高高危妊娠筛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58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其中存在高危妊娠的孕妇进行筛查,并以高危妊娠孕妇作为观察组(713例),以其余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1872例)。观察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共筛查出高危妊娠孕妇713例,高危妊娠发生率为27.58%。其中轻度高危妊娠孕妇489例(68.58%);重度高危妊娠孕妇224例(31.42%)。高危因素的孕妇中存在1种高危因素、2种高危因素以及3种高危因素的孕妇所占比例分别为43.34%、33.66%和23.00%。观察组出现死胎死产、出生缺陷、早产、新生儿死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妊娠对妊娠结局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切实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管理工作,有效的提高母婴的安全。

关键词:高危妊娠,筛查管理,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刘展.高危妊娠的筛查管理与妊娠结局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6,31(3):501-502.

[2]徐灵.基层高危妊娠筛查管理情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450-1452.

[3]包红霞,高阳.3166例高危孕妇高危因素与妊娠结局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6):5951-5952.

[4]肖玉会,李淑娟,袁会文,等.1720例高危妊娠临床资料分析.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2):1914-1915.

[5]张丽萍.清苑县高危妊娠筛查管理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8):2840-2841.

妊娠结局 篇5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并发症围产儿结局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5.099

资料与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住院分娩产妇2843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病228例,发病率8.02%。年龄18~44岁,发病孕周27~41周,平均孕周35+4。初产妇112例,经产妇116例,双胎妊娠5例。重度子痫前期118例,轻度子痫前期41例,妊娠期高血压37例,子痫6例,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16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10例。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结果及围产儿结局情况。

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断以《妇产科学》(第7版)[1]为准。对各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并发症、妊娠结局进行比较。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

各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孕产妇并发症包括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心功能衰竭,肝肾功能损害,HELLP综合征。产妇无1例死亡,孕产妇严重并发症包括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心功能衰竭、肝肾功能损害等,在子痫、重度子痫前期及慢性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组中发生率明显增加,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产儿结局分析,见表1。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脑水肿、充血、贫血、血栓形成及出血等,严重威胁母婴健康。国内报道发生率为9.4%。孕产妇死亡率在城市为18.9/10万,全国为46.9/10万,围产儿总死亡率为2.68%,本组资料与国内报道一致[2]。

因妊娠期高血压基本病理生理改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良,以及抽搐发作时全身组织缺氧,使胎儿胎盘血循环中的氧含量明显下降,更易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因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以减少子痫的发生、降低母婴死亡率意义重大[3]。特别是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早产、足月低体重儿、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严重威胁母儿生命安全。通常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发病早,随妊娠进展,病情逐渐加重,虽经积极治疗仍得不到有效缓解,适时终止妊娠是一重要的治疗措施,可有效地保证母体安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2.

2万淑梅,余艳红,黄莺莺,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规律及其对母儿的影响.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8):510-514.

妊娠结局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7年4月我院分娩产妇11 030例,其中双胎妊娠106例,发生率为0.96%。产妇年龄20岁~41岁,平均年龄25.6岁;孕周28周~40周,平均35周;初产妇66例,经产妇40例,有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者34例。

1.2 方法

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62例,剖宫产组44例,剖宫产指征为有妊娠高血压疾病10例,胎膜早破8例,第1胎儿为臀位12例,前置胎盘4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2例,内科合并症2例,胎儿宫内窘迫4例,引产失败1例,骨盆异常1例。106例共获新生儿212例,记录每例产妇的孕周、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计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胎儿窘迫诊断标准以乐杰主编的《妇产科学》为标准[3]。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分娩孕周、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体重比较

阴道分娩62例(58.49%),剖宫产44例(41.51%),分娩方式与分娩孕周无明显关系(P>0.05);产后出血量亦与分娩方式无关(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2 500 g者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说明胎儿体重大者宜行剖宫产。见表1。

2.2 分娩方式与围生儿病死率

剖宫产婴儿88例,3例死胎,2例畸形,无1例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自然分娩婴儿64例,死胎2例,畸形1例,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5例。阴道手术助产60例(胎头吸引22例,臀牵引、横位内倒转38例),死胎4例,畸形3例,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8例。经比较,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剖宫产明显低于自然分娩(χ2=5.57,P<0.05)和阴道手术助产(χ2=8.38,P<0.01)。见表2。

注:*与自然分娩比较,χ2=5.57,P<0.05;与阴道助产比较χ2=8.38,P<0.01。

3 讨论

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与单胎妊娠相比,具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生早、病情严重等特点,并易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及低体重儿甚至胎死宫内,并且双胎的死产是单胎的2倍,其围生儿病死率是单胎妊娠的3~7倍[1,2]。随着促排卵药的应用及辅助生育技术的提高和广泛开展,遗传因素、营养因素等使双胎妊娠的发生率近年有上升的趋势,如何做好双胎妊娠的孕期管理及分娩期处理,越来越被妇产科医师重视。而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与新生儿窒息率密切相关,所以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尤其重要。

3.1 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

双胎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最重要的是如何降低围生儿窒息率、病死率。决定分娩方式,应根据孕妇的健康状况、既往分娩史、孕周、胎儿大小及胎位综合判定,其中最重要的是胎儿的胎位和体重。胎儿孕周<34周者由于我院对低体重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护理条件有限,缺乏经验,加之孕妇及家属对胎儿存活及健康缺乏信心,而且胎儿发育不成熟,有较高的病死率,故以阴道分娩为宜[3]。对胎儿的孕周≥34周或体重在2 000 g以上者胎位是决定分娩方式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双胎头/头先露者国内外文献皆主张阴道分娩,而头/非头及臀/头或非头先露者的分娩方式存在较大分歧[4],一种观点认为如果第1胎儿是头位则可考虑从阴道分娩,若第1胎儿为非头位则以剖宫产为宜[3]。而另一种观点认为第1胎儿或第2胎儿非头位经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病死率明显增高,故认为除两胎均为头位外其他胎位都应剖宫产[5]。本文剖宫产率为35.8%,说明大部分双胎可以阴道分娩,笔者认为头/头位可以从阴道试产,头/非头位亦有试产的机会,但阴道分娩必备条件为胎儿储备能力良好、宫颈成熟、第1胎儿已衔接、有自发宫缩、还要有熟练阴道助产技术。从表1可以看出两种分娩方式与孕周无明显关系,两种方式的产后出血率亦无差异,但胎儿体重显示大胎儿剖宫产率增多,这可能与我国低体重儿存活希望较小,多主张阴道分娩,而较大胎儿剖宫产相对安全有关。

3.2 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第1胎儿的窒息率无差异,而第2胎儿阴道产组窒息率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5),考虑可能与第1胎儿出生后子宫收缩弱、胎盘血流量减少有关,第2胎儿宫内滞留时间越长,缺氧越重,越易导致出生时窒息。故在第1胎儿出生后应维持第2胎儿纵产式,并同时对第2胎儿进行监护,若胎儿正常且无脐带先露可适时进行人工破膜,第2胎儿先露较高破膜时需先将先露部分导入阴道以防止脐带脱垂,宫缩乏力时应经静脉滴注缩宫素加强宫缩,若宫颈回缩不易扩张、胎儿窘迫、子宫出现缩窄环、脐带脱垂而胎儿不能在短时间分娩、胎位异常、羊水流尽、经阴道分娩困难者,为抢救第2胎儿应行剖宫产。本研究表示剖宫产第1胎儿、第2胎儿发生新生儿窒息率无差异,可能因为剖宫产术中可以人为控制两个胎儿娩出时间,第2胎儿娩出方式简单、迅速,可避免宫缩时血流动力学改变对母婴的影响。

3.3 重视围生期保健,预防并发症

双胎妊娠孕期并发症多,本文显示第一位并发症是早产,其次为妊高征和贫血,严重影响围生儿预后。因此,一旦确诊双胎后,要定期孕检,连续观察胎儿发育,增加蛋白质、铁、钙及其他微量元素等,减少脂肪摄入。妊娠28周可试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维生素E等预防妊高征。适当卧床休息以增加子宫血流量,减低双胎对子宫颈消失和扩张的物理性力量,预防早产,尤其要防止30周~35周早产[2]。

参考文献

[1] 王绍娟.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 科杂志,2004,20(8):490~491

[2]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 (上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418~436

[3] 廖文燕,左绪磊,陈涤瑕.双胎妊娠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 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7):433~435

[4] 乐杰.妇产科学[M].第 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9~130

妊娠结局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6364例,其中双胎妊娠82例(164名新生儿),双胎妊娠发生率为1.29%。将82例双胎妊娠产妇设为双胎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单胎的产妇800例设为单胎组。2组产妇年龄、身体条件、孕产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比较2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如妊娠高血压疾病、贫血、胎膜早破(PROM)、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剖宫产率、产后出血、低出生体质量儿、围生儿病死率、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妊娠期并发症

双胎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PROM、早产、FGR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与单胎组比较,*P<0.01

2.2 妊娠结局

双胎组剖宫产、产后出血、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注:与单胎组比较,*P<0.01

3 讨 论

本文双胎妊娠82例,发生率为1.29%,略高于姚丽华等[2]报道的0.99%。与单胎妊娠相比,双胎妊娠具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生早、病情严重等特点,可导致FGR及低体质量儿甚至胎死宫内。随着促排卵药物的应用及辅助生育技术的提高及开展,双胎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做好双胎妊娠的孕期管理及分娩期处理,是产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3.1 双胎妊娠最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是单胎的4倍[3],发生率高。双胎合并妊娠高血压疾病母婴的围生期病死率皆高于单胎妊娠,其发生机制主要与子宫迅速增大,造成子宫胎盘缺血有关,而且发生时间更早、病情更重,易发展成子痫;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等,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发生率高,造成低体质量儿。(2)早产及PROM:由于子宫过度膨大、子宫压力高,双胎妊娠50%发生早产,PROM发生率为14%[1],双胎妊娠的平均妊娠时间是260d,比单胎妊娠短20d[4]。早产可造成双胎低体质量,易患早产、低体质量儿相关疾病如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呼吸暂停、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感染等,胎龄越早,体质量越低,死亡风险越大。(3)贫血: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双胎妊娠更易发生。因为双胎孕妇血容量的增加比单胎时明显多,且同时孕育2个胎儿,需要铁增多,往往出现缺铁性贫血且程度更重。随贫血程度的加重,胎儿发育受限,孕妇可并发贫血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也增加。(4)FGR:30或32周前,单胎与双胎胎儿体质量相似,之后宫腔迅速膨大,血液循环受阻,胎儿生长迅速减缓,所以双胎胎儿体质量比单胎相对轻,甚至发展成FGR,发生率约为12%~34%[1]。(5)产后出血:主要由于子宫膨大、肌壁变薄、肌纤维过度伸展及弹力下降,使产后子宫收缩不良,血窦关闭不全所致。我院对于产后子宫收缩不佳者及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可有效减少产后出血。(6)其他:除上述并发症外,双胎妊娠多有胎位异常,而羊水过多,胎儿畸形也较为常见。本结果显示,妊娠期并发症往往同时存在2种以上,常导致妊娠结局不良如难产率增加和围生儿患病率及病死率高。

3.2 双胎妊娠妊娠期并发症的防治

(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防治:妊娠早期应测基础血压,并测定平均动脉压。孕中期注意血压、水肿及尿蛋白情况。双胎妊娠本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因此可充足补钙,从孕20~24周开始,每天补钙2g,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双胎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处理原则与单胎妊娠相同,均给予解痉、降压、镇静等治疗措施。治疗过程中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慎用扩容药物。总之,双胎妊娠属于高危妊娠,可导致多种母婴并发症。(2)早产的防治:预防早产是降低双胎妊娠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做到早确认、早监护,及时了解胎儿宫内发育情况,一旦确诊双胎妊娠后要加强孕产妇保健,增加产检次数。同时注意孕前治疗宫颈炎和阴道炎,孕期纠正胎位,孕晚期禁止性生活,防止腹部外伤。24周起减少活动,孕28周开始卧床休息,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流灌注及减少对宫颈的压力,减缓其容受及扩张的速度。先兆早产表现者应住院绝对卧床休息,并给予宫缩抑制剂。早产难免时,及早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每天1次,连用2~3d,促胎儿肺成熟,减少RDS发生。(3)贫血的防治:加强营养,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铁剂、叶酸等。一般每天补铁60~100mg、叶酸1mg,以预防贫血。严重贫血者住院治疗,少量多次输血可短时纠正贫血。

总之,加强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护和指导,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提高分娩质量,是改善双胎妊娠母婴预后的有效措施,对改善双胎妊娠预后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妊娠期并发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双胎妊娠(双胎组)的主要并发症、妊娠结局及同期800例单胎妊娠(单胎组)的病例资料,比较2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双胎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胎膜早破(PROM)、早产、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双胎组剖宫产、产后出血、低出生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单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强双胎妊娠的产前监护和指导,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对改善双胎妊娠预后和降低围生儿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双胎妊娠,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5.

[2]姚丽华,季树荣,孙关珍,等.双胎308例临床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10(1):71-72.

[3]临床产科学编委会.临床产科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6:207.

肥胖孕妇妊娠结局分析 篇8

关键词:肥胖,妊娠,剖宫产,并发症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肥胖孕妇不断增多, 肥胖也早已列入到高危妊娠, 肥胖孕妇分娩也得到重视。回顾分析河源市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分娩的115例肥胖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新生儿体质量, 得出肥胖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为加强肥胖产妇的围生期保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715例产妇均为单胎、活产。产妇年龄20~35岁, 平均 (26.7±1.5) 岁;妊娠37~42周, 平均 (40.0±0.6) 周。妊娠过程正常, 无妊娠合并症, 无任何饮食限制。

1.2 方法

根据2000年国际肥胖特别工作组提出的亚洲人体质量指数 (BMI) 指标[1], 计算体质量指数 (BMI) =体质量 (kg) /身高 (m2) 。BMI≥25诊断为肥胖。所有研究对象在妊娠12周以内在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建立围生保健册, 测量体质量, 身高计算BMI, 定期产检并于24~28周进行糖筛查试验, 筛查妊娠期糖尿病。据报道, 孕前正常体质量指数的妇女孕期体质量增加在9~15kg, 较为适宜[2]。本研究肥胖组孕期体质量增加≥15kg, 非肥胖组<15kg。

1.3 观察指标

妊娠过程中记录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孕妇肥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见表1。

2.1 分娩方式比较

肥胖组阴道分娩49例 (42.65%) , 剖宫产分娩66例 (57.35%) ;非肥胖组阴道分娩443例 (63.28%) , 剖宫产分娩257例 (36.72%) 。两组比较肥胖组剖宫产率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

两组产妇在妊娠并发症中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比较, 肥胖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在产后出血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产妇肥胖组新生儿的巨大胎儿的发生率高,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肥胖是高危妊娠因素之一, 会给母婴造成一定的危害, 肥胖孕妇的增加也引起了产科医生的注意。本研究中, 河源市妇幼保健院肥胖孕妇的阴道分娩率为42.65%, 明显低于非肥胖组63.23%。

3.1 肥胖对分娩方式的影响

肥胖孕妇的剖宫产概率增加。其原因在于肥胖孕妇盆腔脂肪堆积, 占据盆腔空间, 胎头难以入盆, 下降;腹壁脂肪过厚第二产程难以用力;肥胖孕妇易发生巨大胎儿, 子宫体积增大, 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张导致宫缩乏力;巨大胎儿可导致相对头盆不称等。以及肥胖引起的其他妊娠并发症均是剖宫产增加的原因。

3.2 肥胖对妊娠并发症的影响

肥胖通常与多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相关联, 目前研究发现, 胰岛素抵抗在超重和肥胖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生率。超重和肥胖孕妇, 妊娠糖尿病发生率较BMI正常孕妇增高1.5~20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增加2~21倍。在肥胖和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 胰岛素和瘦素的作用机制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肥胖及高血压患者均存在瘦素抵抗, 进而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孕妇孕期脂肪的增加改变了胰岛素的分泌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导致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是胰岛素抵抗形成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使血清基础胰岛素水平升高, 形成高胰岛素血症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另一方面, 胰岛素可显著增加脂肪瘦素的产生, 瘦素可与胰岛素相互作用, 通过调节内皮一氧化氮 (NO) 的释放来影响血管紧张度, 进而调节血压[3]。据段涛等[4]的研究, 孕妇BMI>29, 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为10.1%, 明显高于BMI<25的发生率。

3.3 肥胖对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

胎儿的生长发育取决于遗传因素及宫内生长环境。供给胎儿的营养过多可增加胎儿生长, 随着BMI的增高, 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增加。故对于肥胖孕妇应加强监护, 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希望看到本篇报道的孕妇要注意了, 肥胖是高危妊娠, 孕期更要合理控制饮食, 以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葛秦生.临床生殖内分泌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379-381.

[2]沈艳辉, 李竹.孕前体重、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00, 3 (2) :77.

[3]Vecchione C, Aretini A, Maffei A, et al.Cooperation between insulin-and leptin in the modulation of vascular tone[J].Hypertension, 2003, 42 (2) :166-170.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篇9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60例 (高血压组) , 年龄22~39岁 (平均27.6岁) , 体质量46~73kg (平均65.34kg) , 孕产0~3次, 平均1.6次;随机选择同期正常孕产妇60作为对照组, 年龄21~41岁 (平均28.5岁) , 体质量48~74kg (平均66.31kg) , 孕产0~4次, 平均1.7次。两组孕妇在年龄、体质量、孕产次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方法

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 比较孕妇的子痫、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产妇的分娩方式和胎儿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死亡情况。

1.3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2]

轻度:孕妇妊娠20周后血压≥140/90 mmHg, 或者较基础血压上升30/15 mmHg, 蛋白尿 (+/-) , 水肿 (-) ;中度:140/90mmHg≤血压<160/110 mmHg, 蛋白尿 (+) , 24 h内尿蛋白量超过0.5 g, 水肿 (+) , 无自觉症状;重度:血压≥160/110mmHg或者更高, 24 h内蛋白量达到或者超过5 g, 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发生, 并有一系列自觉症状。

1.4 采用SPSS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以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q检验, 多组间显著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比对照组, 高血压组孕妇发生子痫、妊娠高血压心脏病、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的情况明显多于对照组 (P<0.05) , 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围生儿Apgar评分高血压组亦低于对照组 (P<0.05) ;胎儿宫内窘迫及死亡患儿, 高血压组均较对照组多,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 以全身小动脉痉挛为基本病变, 因小动脉痉挛造成官腔狭窄, 周围血管阻力大, 造成血管内皮损伤, 血管通透性增加, 蛋白质易从血管内露出, 临床上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因动脉官腔狭窄, 全身各器官组织因缺血和缺氧而受到损害, 严重时可导致心、脑、肝、肾等实质脏器病变。

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妇的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 再次基础之上, 血管内皮更容易损伤, 形成血栓, 机体处于慢性DIC状态, 由于血供不足, 胎儿容易发育迟缓[3]。因此, 高血压孕妇行解挛、扩容、改善微循环治疗十分重要, 这样增加胎盘灌注量, 缺氧状态得以纠正, 胎儿的生长状态得以改善。妊娠孕周≤32周的孕妇经积极治疗病情缓解者可采用期待疗法, 如经积极治疗后仍然得不到缓解, 可考虑适时终止妊娠。

对于孕早期检查收缩压≥135 mmHg, 舒张压≥85mmHg, 双下肢水肿休息后可以恢复的孕妇, 尿常规、肾功能检查正常时, 应加强孕妇的心里安慰[4], 缓解孕妇对高血压的紧张情绪, 有助于病情的缓解, 并指导孕妇改善营养情况、预防性补钙[5]、应用维生素E[6], 对于降低孕妇高血压的发生很有帮助[7]。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50-154.

[2]陈瑞华, 鲜恩英.妊娠高血压的疾病分类与诊治进展[J].西藏医药杂志, 2008, 29 (1) :26-27.

[3]王建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 (5) :82.

[4]彭波, 袁秀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危险因素Meta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37 (2) :144-146.

[5]董轲.妊娠高血压疾病治疗中应当注意的问题[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6, 13 (6) :27-28.

[6]魏永芹.维生素E在预防重度妊高征发生中的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 2005, 35 (2) :63.

妊娠结局 篇10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明显低于对照组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有1例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围术期;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120-01

急性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死及致残率,且高血压人群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人群。急性脑出血患者常并发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因此急性脑出血患者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接受恰当、合理的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对围术期综合护理及常规护理在此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男27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9±7.6)岁;伴有意识障碍13例;出血量平均(64.7±11.2)ml。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53.4±8.5)岁;伴有意识障碍15例;出血量平均(66.4±9.8)m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常规药物治疗;控制血压,降颅内压;检查并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吸氧及给予营养物质;预防感染。

1.2.2 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 医护人员分配:护理人员统一培训并接受考核,护理操作统一规范化,考核不合格者不可参与护理工作;每位患者均有一名固定的责任护士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如有困难及时寻求帮助;护理人员分组后由一名护士长及一名主治医师对其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明确赏罚制度。

术前护理:①患者入院后由其责任护士安排病房,并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全面了解,测量血压、血糖、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作详细记录;插导尿管,重症患者可给予吸氧,定时吸痰保证呼吸畅通,预防坠积性肺炎;②责任护士参与医师查房及治疗方案的探讨,详细了解所管患者的病情,明确护理要求及注意事项,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③进行健康宣教,阐述病情、手术治疗的目的及优势,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耐心解答,消除其不安心理,让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④检查各项仪器运行是否正常,清点手术用具及药品,如有缺损及时补充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术后护理:①垫高患者头部,促进静脉回流;对术后眼睛无法完全闭合者,在其眼部涂抹抗生素,并覆盖清洁纱布;定时清理口腔,患者如张口呼吸,则将纱布用温水浸润后覆盖其口部,但不可过厚而影响患者呼吸;室内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洁;②应用疼痛反射或角膜反射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如反射消失或迟钝则考虑颅内再次出血;绘制体温曲线图,体温升高则采取戴冰帽、冰敷、灌肠或输冰液等方式降温;鼻饲前要倒吸胃管引流胃液,确定胃管在胃体内后进行食物注射,记录胃液颜色,确定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鼻饲后注入适当果蔬汁确保无食物残留,预防吸入性肺炎。

康复护理:被动运动患者的各个关节,防止关节僵硬、挛缩;指导患者进行有节律的深吸气和呼气,促进肺部功能的恢复;如患者恢复良好可活动则协助患者进行坐位平衡、站立平衡或行走锻炼[5],促进身体机能的恢复。

延续护理:患者出院后,责任护士对其定期回访,时刻关注患者的预后情况。如患者出现不适症状,督促患者及时来院复诊,以防病情复发或恶化。

1.3 效果评价 分别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死亡人数,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值檢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有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有1例死亡,(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具有创口小、操作简便、恢复快等优势。但急性脑出血患者术后常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合护理能够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利于护理工作规范、安全、有效的进行。明确责任护士及赏罚制度能够使护士更具有责任心,护士长及主治医师的监督能够给予护理人员正确的指导,使护理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康复护理的实施,能够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预防感染及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病痛,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总之,与常规护理相比综合护理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能大幅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金梅.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4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04:64-66.

[2]任丽芳.急性脑出血患者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09:300.

[3]孙自杰,李健,王小渠,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华西医学,2009,08:2187-2189.

[4]李红梅.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及出现问题的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1,Z1:20.

[5]周俊.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创清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3:220-221.

妊娠结局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站在近8年间从孕初至临产前共查出梅毒血清患者117例, 其中妊娠合并梅毒者86例, 患者年龄在20~37岁之间, 平均为26.4岁;其中62例为初产妇, 24例为经产妇;8例为早期梅毒, 78例为早期隐形梅毒;受教育程度65例为初中及以下;其中84例孕妇自身或其配偶曾有性乱史;13例孕妇要求终止妊娠, 全部新生儿中, 52例为正常者, 21例为先天梅毒患儿。

1.2 诊断标准[2]

按照孕妇流行病学史、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诊断。妊娠梅毒诊断标准为:孕妇本人或其配偶存在婚外性行为以及梅毒感染史;存在各期梅毒的临床表现与体征;梅毒血清学结果呈阳性 (RPR+TPHA) 。先天梅毒诊断标准为:产妇有梅毒阳性病史;新生儿具有临床表现 (包括新生儿窒息、呼吸困难、病理性黄疸、皮肤受损、宫内生长受限、肝脾肿大、骨骼变化、低体质量以及贫血与血小板低下等) ;新生儿梅毒血清学结果呈阳性 (RPR+TPHA) 。

1.3 方法及分类

在全部妊娠梅毒患者中, 13例孕妇要求终止妊娠, 其余孕妇处于孕早期者22例, 孕中期者有33例, 孕晚期者有18例。对首次接受产检的孕妇在进行常规产检外, 还需实施RPR进行初筛, 阳性患者进行TPHA确诊。对新生儿采用常规梅毒筛查及治疗。

1.4 治疗过程

治疗前做好沟通工作。全部患者妊娠梅毒经确诊后, 按尽早、足量以及规范治疗的原则实施驱梅治疗。并要求孕妇的性伴一并接受治疗, 治疗期内禁止性生活。首选药物通常为青霉素, 给予240万单位的苄星青霉素分成两侧臀部进行肌肉注射, 每周1次, 治疗3周为1个疗程。对于妊娠晚期者再重复1个疗程。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采用红霉素。全部新生儿均进行治疗, 按5万单位/kg给予水剂青霉素, 第1周为12小时1次给药, 第2周可每隔8小时给药1次。

2 结果

2.1 妊娠梅毒的发病率

妊娠梅毒近8年发病率分别为:4.40‰、4.50‰、5.0‰、3.40‰、5.50‰、5.58‰、6.00‰及7.60‰, 整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之势。

2.2 不同孕周者的治疗时机与患儿状况

全部妊娠梅毒患者根据开始治疗时间分成孕早期25例、孕中期43例以及孕晚期18例, 三组经治疗后梅毒患儿的发病率依次为8.62%、47.83%及82.94%。三组发病率进行比较, 孕早期组梅毒患儿的发病率最低, 差异显著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孕周的治疗时机与妊娠结局状况

在孕早期实施治疗的孕妇均足月分娩, 未见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孕中期与孕晚期者其足月分娩率分别为79.03%和35.14%, 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20.45%和65.96%。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差异显著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梅毒螺旋体能够穿越胎盘造成宫内感染, 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胎盘受螺旋体的感染, 血管出现炎性变化, 导致血管栓塞, 胎盘组织发生变性, 造成胎儿的营养供应异常[3]。先天梅毒患儿通常体形瘦弱, 发育滞后, 抵抗力下降, 易出现继发性感染, 甚至可伴畸形[4]。梅毒对妊娠孕妇产生的危害十分严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梅毒近4年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之势, 孕早期组梅毒患儿的发病率最低。在孕早期实施治疗的孕妇均足月分娩, 未见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孕中期与孕晚期者其足月分娩率分别为79.03%和35.14%, 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20.45%和65.96%。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 尽早实施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梅毒的预后, 应规范开展孕前以及孕早期的血清学筛查, 尽早开展抗梅疗法, 在治疗孕妇梅毒的同时, 改善妊娠结局以及围生儿的预后。

摘要:目的 分析并评价妊娠梅毒在不同时期进行诊治对妊娠结局所带来的影响。方法 我站在近8年间从孕初至临产前共查出梅毒血清患者117例, 对其中妊娠合并梅毒者86例的妊娠结局与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妊娠梅毒近8年发病率分别为:4.40‰、4.50‰、5.00‰、3.40‰、5.50‰、5.58‰、6.00‰及7.60‰, 整体上呈现出逐年上升之势。全部妊娠梅毒患者根据开始治疗时间分成孕早期25例、孕中期43例以及孕晚期18例, 三组经治疗后梅毒患儿的发病率依次为8.62%、47.83%及82.94%。三组发病率进行比较, 孕早期组梅毒患儿的发病率最低, 差异显著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孕早期实施治疗的孕妇均足月分娩, 未见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孕中期与孕晚期者其足月分娩率分别为79.03%和35.14%, 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20.45%和65.96%。三组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差异显著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尽早实施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妊娠梅毒的预后, 应规范开展孕前以及孕早期的血清学筛查, 尽早开展抗梅疗法, 在治疗孕妇梅毒的同时, 改善妊娠结局以及围生儿的预后。

关键词:妊娠梅毒,妊娠结局,围生儿预后

参考文献

[1]陈健.妊娠梅毒50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 22 (1) :109.

[2]杨国亮, 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367.

[3]杨森, 李卉, 王红艳.妊娠梅毒感染的相关因素及诊治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 9 (23) :505.

上一篇: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下一篇:创作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