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结局分析

2024-10-24

母婴结局分析(共8篇)

母婴结局分析 篇1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 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再加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选择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逐年增加,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率随之增加, 使得三次剖宫产率也随之增加[1,2]。虽然剖宫产术能解决难产等问题, 但是毕竟它是一种创伤性手术, 对母亲及新生儿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多次剖宫产会造成手术难度、术中术后出血机会增多, 会对产妇及新生儿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使得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加[3]。本文中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第三次剖宫产的31例产妇的临床资料与同期行第二次剖宫产术的98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第三次剖宫产手术的31例产妇作为观察组, 年龄29~45岁, 平均 (32.8±3.2) 岁, 孕34~41周, 平均 (37.1±2.9) 周。另选取同期行第二次剖宫产术的98例产妇作为对照组, 年龄27~42岁, 平均 (32.4±3.0) 岁, 孕35~40周, 平均 (38.2±3.5) 周。所有产妇入院后均未试产, 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 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取的所有产妇均由笔者所在医院经验丰富的临床妇产科医师进行手术, 两组手术熟练程度无差异, 术中观察两组产妇的盆腹腔粘连情况、子宫下段厚度, 记录出血量、手术时间, 并对新生儿窒息情况、子宫切除情况等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子宫下段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 盆腔粘连发生率4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47%, 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和膀胱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例 (%)

2.3 两组新生儿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胎儿取出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早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自然分娩是发生在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过程, 也是人体的一种自然功能, 它比剖宫产更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和新生儿的健康[4]。剖宫产是作为阴道分娩之外的一种补救分娩方式, 是一种母胎紧急状况下为保证母儿生命安全采取的措施, 剖宫产是一种创伤性、破坏性手术, 有诸多不安全因素及并发症, 对产妇和新生儿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 选择剖宫产的产妇越来越多, 已成为产科最基本的手术。据有关报道, 我国近几年剖宫产率多数医院在40%~60%, 明显高于WHO提出的不大于15%的标准[5,6]。第二、三次剖宫产术产妇也因此随之增加, 由此所带来的问题逐渐引起临床关注[7]。剖宫产后, 子宫留下瘢痕使得再次手术时进腹难度加大, 腹腔脏器的损伤风险增加, 多次的盆腔、宫腔操作史, 无菌性粘连、炎症发生率增加, 再孕时发生前置胎盘和早产的风险增加。尤其对于多次剖宫产的孕妇, 手术难度大、时间长、术中出血多、盆腔粘连重, 组织损伤明显, 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晚期产后出血几率增加[8]。

在本研究中可看出,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胎儿取出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 子宫下段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盆腔粘连、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子宫切除率、膀胱损伤发生率、早产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第三次剖宫产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远远大于第二次剖宫产手术, 故应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证, 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 以减少瘢痕子宫的发生[9]。

首先, 目前很多患者都有“一次剖宫产, 永远剖宫产”的概念。因此, 从本次收集的产妇来看, 所有产妇均没有进行试产就直接选择了行剖宫产手术。医生应当摈弃这种观念, 尽量避免第一次剖宫产手术, 避免瘢痕子宫的产生, 只要无剖宫产指征, 尽量行阴道分娩[10]。其次, 有过第一次剖宫产的产妇在行第二次剖宫产时要打破“一次剖宫产, 永远剖宫产”的观念。如果第一次剖宫产的指征不存在, 本次无新的剖宫产指征, 且无严重的妊娠合并症, 距上次手术在两年以上子宫下段切口且愈合良好的产妇, 可以在专人严密监护下试产, 如果一般情况良好、腹部情况、胎心变化情况下均正常可行阴道分娩, 出现变化时立即行剖宫产[11]。三次或三次以上剖宫产的孕妇, 除紧急情况外, 最好行择期手术, 手术前应完善检查, 充分了解孕妇的健康状况, 预测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应事先备血, 做好全面充分的术前准备, 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保证新生儿的健康[12]。

母婴结局分析 篇2

【关键词】妊娠期;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妊娠结局;母婴健康

妊娠期女性生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也导致其心理状态的改变[1]。本文选取我院自2013年12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待产的92例产妇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妊娠期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及母婴健康的影响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选取92例产妇进行本次研究(无严重妊娠期并发症),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30.09±2.14)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19±0.76)周,产次:经产妇31例、初产妇61例。按照抽签方式将92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年龄、产次、孕周、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对照组产妇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研究组产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记录两组患者满意度(自拟满意度调查表)、护理前后心理焦虑(SAS量表)及抑郁(SDS量表)变化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1.2.2 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①建立心理护理小组,产妇入院初期积极询问其生活所需,通过交谈等方式掌握产妇心理情绪。②根据每位产妇实际心理状态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产妇对分娩结果过度担忧,应例举临床成功案例适当增强其自信心;产妇无法适应新的社会角色,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产妇分娩,以言语及行动鼓励产妇,使其感受家庭关怀;产妇不了解分娩过程,讲解分娩注意事项,适当说明分娩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并讲解处理方法。③提供音乐、书籍等物品分散产妇注意力,使其身心放松。④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利于产妇充足休息。⑤讲解良好生活习惯对分娩结局的重要性,及时纠正产妇的不良生活习惯[2]。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经不同护理后,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较护理前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研究组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但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研究表明,妊娠期患者常表现出不利于分娩的负面心理,如焦虑、抑郁、紧张等,若未对其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将可能影响产程顺利进行,甚至造成严重后果[3]。有研究显示,对妊娠期产妇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其负面情绪,保障分娩顺利进行,利于母婴健康[4]。本文研究可知,对妊娠期产妇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后,其心理负面情绪较护理前显著改善(程度优于仅进行常规心理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且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与上述结论相符。但本文中研究组新生儿Apgar评分虽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因此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是否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仍有待今后工作中继续深入研究方可得出结论。

综上所述,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妊娠期产妇负面心理,提高产妇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保障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忠娥,郎雅娟.心理护理在产科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 8(2):97.

[2] 柏景爱,朱利华. 心理护理在妊娠期及分娩时的应用体会[J]. 中华全科医学,2008, 6(7):712-713.

第二产程剖宫产母婴结局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产时剖宫产783例, 其中第一产程剖宫产571例 (对照组) , 年龄25岁~40岁, 平均年龄 (27.6±3.13) 岁, 孕周 (39.34±2.02) 周;第二产程剖宫产212例 (观察组) , 年龄24岁~38岁, 平均年龄 (28.2±2.60) 岁, 孕周 (38.23±2.06) 周。2组病例均为单胎初产, 无妊娠合并症。均采用下腹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 连续硬脊膜外麻醉。剖宫产指征为头盆不称、胎儿窘迫、持续性枕后位等, 2组在年龄、孕次、手术方式、手术指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2组病例的术中出血、子宫下段裂伤、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比较。

1.3 监测指标标准

(1) 剖宫产术中出血的诊断标准:剖宫产术中出血≥500 m L者诊断为术中出血。出血量的估计用容积法+面积法。 (2) 羊水污染:0度:羊水性状正常, 无胎粪污染;Ⅰ度:羊水呈淡绿色或淡黄色, 且稀薄;Ⅱ度:羊水污染呈深绿色较稠且浑浊;Ⅲ度:羊水呈黄绿色或黄棕色, 黏稠。 (3) 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 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本组结果显示, 第二产程剖宫产术中出血、子宫下段裂伤、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第一产程。国内的有关报道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靳冬梅等[2]对第二产程剖宫产363例患者和第一产程剖宫产423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前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后者。

第二产程剖宫产母婴并发症升高的主要原因为:由于产程长, 先露下降较低, 甚至胎头嵌入盆底, 取胎头困难娩头时间较长;胎儿在产道中受宫缩及产道挤压时间较长, 子宫及腹主动脉受压, 减少了子宫及胎盘血流的灌注, 造成胎儿宫内慢性缺氧, 导致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产妇精神疲惫、体力衰竭, 子宫下段由于先露压迫引起水肿, 或过度伸拉致下段菲薄, 均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加之胎头过低, 术中取头困难, 易引起子宫下段切口裂伤。上述原因均可导致术中出血。

在临床工作中, 既要掌握剖宫产指征, 又要避免和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 产时剖宫产时机的选择对于母婴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鉴于此笔者有如下体会: (1) 对临产或有试产指征的孕妇进入产程后, 应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 如有异常应及时分析病情及时处理, 适时剖宫产或阴道助产以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及并发症的发生。避免盲目观察产程或试产过度, 对能否经阴道分娩最好在活跃晚期前综合病情作出判断, 准确把握剖宫产时机。 (2) 在第二产程出现的难产可根据病情, 比较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母婴的利弊, 如果剖宫产利大于弊, 选用剖宫产是相对安全的, 但如果宫口已开全, 胎头达出口或S≥2时, 应用低位产钳、出口产钳、胎头吸引器仍是安全有效的阴道助产方法。产科医生要认真把握病情, 采用最合适的分娩方式, 第二产程的难产不能被剖宫产完全替代[3]。 (3) 第二产程剖宫产如胎头过低、深陷或嵌顿盆腔者, 不能强行娩取胎头, 宜消毒外阴, 助手从阴道内将胎头上推至切口下, 与术者配合娩出胎头, 术者娩头手法要轻巧, 以防切口撕裂, 新生儿颅内出血。或术者上推胎肩使胎头与骨盆松动后娩出。子宫下段切口的高度、长度应适当 (根据胎头大小、高低、子宫下段形成情况而定) 。 (4) 预防宫缩乏力性出血, 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宫壁注射缩宫素和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片, 立即徒手剥离胎盘并将子宫娩至切口外, 两手相对紧压子宫进行按摩3 min~5 min, 并及时缝合子宫切口, 往往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隗洪进, 隗伏冰, 叶玲.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19 (7) :413.

[2]靳冬梅, 颜景花.不同产程剖宫产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15) :25-28.

母婴结局分析 篇4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待治疗

孕34周前发病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母婴结局存在"三高"倾向[1], 即母亲并发症高, 胎儿早产率高, 新生儿死亡率高, 对母婴健康威胁巨大, 近年越来越受到临床妇产科医生的重视。收集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共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early onset severe pre-eclampsia, ESOP) 患者56例, 回顾性分析该组母婴结局, 为进一步诊治该类患者提供一些经验或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符合以下条件的纳入本次ESOP研究对象[2]: (1) 发病孕周<34周; (2) .BP>160/100mmhg; (3) 尿蛋白>++; (4) 血清肌酐>106umol/L; (5) PLT<100×109; (6) 血LDH升高; (7) 血ALT或AST升高; (8) 持续性上腹鄣不适。患者具体资料如下:所有患者均单胎妊娠, 平均年龄为26.64±8.23岁, 平均妊娠时间为 (32.16±1.30) 孕周, 平均产次为0.53次。

1.2 方法

1.2.1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将病情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 同意期待治疗并签定病情知情同意书。

1.2.2 具体治疗方法以传统的解痉、降压、镇静、促胎肺成熟, 营养支持治疗, 必要时给予扩容利尿治疗, 同时每位患者入院后给予复合维生素片口服, 每日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患者入院后密切监护胎心, 自测胎动, 每3~4d行电子胎心监护, 每周B超检查胎儿了解胎儿发生情况, 同时测胎儿脐动脉S/D值。第3~4d检查血常规及血凝四项, 每周检查肝功能, 肾功能及电解质, 每周请眼科医生检查眼底情况。患者血压维持在140~150/90~100mmhg, 胎心胎动正常, 电子胎心监护及B超S/D值正常, 各项化验指标基本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继续期待。具体期待治疗情况15±6d, 分娩时孕周32.8±2.3周。

1.3 终止妊娠原因

如果患者胎心胎动异常, 胎心监护及B超提示胎儿宫内缺氧, 或者实验室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 肾功能异常, 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凝血功能异常, 心功能异常, 大量腹水并剧烈腹胀, 视物不清, 向患者家属讲明病情行终止妊娠。如果患者突发胎盘早剥, 胎死宫内则积极终止妊娠。其中主要因为胎儿宫内窘迫32例 (57.1%) , 重度子痫前期血压高控制不理想15例 (26.8%) , 大量腹水患者自腹胀难以忍受15例 (26.8%) , 胎盘早剥3例 (5.4%) , 肝肾功能异常10例 (17.0%) , HELLP综合征2例 (3.5%) , 心功能衰竭3例 (5.4%) 。但是具体终止妊娠原因往往不是单一因素, 而是多重因素造成的, 详见表1。

注: (1) 符合诊断HELLP综合征2例, (2) 其中2例宫内死胎, (3) 其中2例为胎盘早剥引起。

2 结果

56例患者中无产妇死亡, 均因孕妇和 (或) 胎儿异常行终止妊娠, 其中剖宫产终止妊娠48 (85.7%) 例, 阴道分娩8 (14.3%) 例, 胎儿宫内死亡3例 (5.4%) , 剖宫产分娩活婴45例 (80.4%) , 死婴3例 (5.4%) , 阴道分娩中活婴4例 (7.1%) , 死婴4例 (7.1%) .产后24h新生儿总死亡率为12.5%.产后一周新生儿共死亡15例 (26.8%) , 产后1月新生儿共死亡18例 (32.1%) 。自然分娩中及手术中发现羊水中重度污染27例.

3 讨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过程是产科医生非常棘手的问题, 但迄今对于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尚无统一界定[3]。有学者将发病于32孕周前或发病于34孕周前的重度先兆子痫称为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 (ESOP) , 在此后发病者称为晚发型重度先兆子痫。ESOP一方面是产妇本人的高并发症, 严重危胁孕妇的生命, 另一方面是孕产妇家属对胎儿的高期望值, 同时胎儿存在高早产率, 高死亡率, 对医患双方的压力非同一般。本组资料中, 产妇并发症如果包括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为100%, 新生儿总体死亡率为32.1%, 其中包括术前死胎, 术中死产, 术后1周死亡, 术后1月死亡病例。面对如此高的产妇高并发症, 新生儿高早产率, 新生高死亡率, 给我们产科医生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如何去预防, 如何去治疗是我们以后应该仔细探索的问题。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 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发病原因上是不是有不同之处目前临床上尚无共同意见.人们已经意识到早发型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存在不同的病因或发病机制, 遗传的异质性在个体发病时间和发病类型中所发挥的作用正在受到重视。EOSPR的遗传模式并不遵循孟德乐遗传规律, 可能是多个易感基因与其它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母亲的基因类型决定PE的易感性, 近年来父源性基因在PE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 父亲因素对发病的影响使遗传模式更为复杂。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在沿续以往的治疗方法, 通过解痉, 镇静, 降压, 促胎肺成熟等治疗, 必要时给予扩容、利尿治疗[4]。期待治疗的目的是指在保证母亲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妊娠周, 提高胎儿成熟度, 从而获得较理想的母婴结局.如果病情能够在短时间稳定者纳入期待治疗的范围内。解痉治疗药物首选硫酸镁, 具体用药时机, 疗程, 周期以及用药途径各家说法不一.降压药物首选肼屈嗪, 拉贝洛乐, 硝苯地平, 使用肼屈嗪比其它降压药物更易引起持续性低血压, 也更易引起母体胎盘早剥、少尿, 对胎儿心脏有不良反应, 可出现死产等并发症, 因此认为拉贝洛尔和硝苯地平可作为肼屈嗪的替代用药。拉贝洛尔能够将血压降低到和肼屈嗪同样的水平, 而且短期应用, 并不会引起明显的母婴并发症, 硝苯地平虽能够快速降低血压, 但会引起较高的致命或非致命的心血管并发症。尤其在年龄较大的妊娠妇女。血压最好将收缩压控制在140~155mmHg, 舒张压控制在90~105mmHg, 扩容治疗目前较为一致的说法是, 在早发型子痫前期病例, 当血容量急剧减少或出现降压治疗过度, 低血压危险才需补充血容量。近年来国内一些医院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 取得很好的疗效[5]。低分子肝素能够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降低血液的黏滞度及血管阻力,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增加胎盘血液供应, 还可以阻断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防止其在胎盘血管基底膜上的沉积, 促进胎盘血液循环, 改善胎盘功能, 从而在根本上改善宫内微循环。促进胎儿生长。小剂量阿斯匹林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使用研究表明对预防子痫前期, 提高新生儿出生体重没有明显作用, 但同时有可能提高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因此小剂量阿斯匹林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糖皮质激素减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围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的作用已经很肯定, 但是如何把握用药时机, 剂量和疗程大家仍未达成共识, 目前主张单疗程分娩前一周使用将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我院在期待治疗期间常规给予补充复合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并持续补充钙剂, 同时给予丹参10 ml静点,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力.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的影响及围产结局[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4 (25) :245.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99.

[3]杨孜, 李蓉.早发型重度先兆子痫的临床界定及保守治疗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5, (40 (5) :302~305.

[4]廖丽君.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2007, 34 (2) :140~142.

母婴结局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 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该中心进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妇女200例,其年龄为28~41岁,平均年龄为(35.6±2.3)岁。多由产妇均符合下述纳入特点 :1单胎 ;2妊娠前无糖尿病症状)该中心对所有对象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

1.2 方 法

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常规血糖检测。

1.3 诊 断标准

妊娠糖尿病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检测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血糖值在5.8 mmol/L。2血糖负荷试验中, 血糖值在7.8 mmol/L以上 , 再进行糖耐量试验 (OGTT), 常规饮食3 d后 ,禁食12 h,口服75 g葡萄糖,空腹血糖检测值在5.6 mmol/L以上、餐后1 h血糖值在10.6 mmol/L以上、餐后2 h血糖值在8.1 mmol/L以上、餐后3 h血糖值在8.1 mmol/L以上;符合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上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糖尿病。

此次观察结局指标为:①早产;②子痫前期;③羊水过多;④巨大儿;⑤胎儿窘迫;⑥新生儿低血糖;⑦胎儿畸形;⑧死胎。

1.4 统计方法

以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组间以t检验作为计量资料、以χ2 检验作为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妊 娠糖尿病筛查结果

在此次调查的200例妊娠期妇女中, 共筛查出妊娠糖尿病患者14例,发病率为7%。

2.2 妊 娠糖尿病筛查与母婴结局的相关性

14例产妇中 ,早产5例、新生儿低血糖7例、巨大儿5例、子痫前期4例,该类病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糖尿病产妇,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此次调查过程中,未出现产妇或新生儿死亡事件。具体情况见表1:

[n(%)]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是妊娠期女性特有的一类临床病症, 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妊娠糖尿病危害性较大,除了对妊娠期妇女自身所造成影响外,还可严重降低新生儿的出生质量,造成早产、子痫前期、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事件。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新生儿死亡。因此,尽早的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工作,做好积极的防护措施,可降低上述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与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尤其是胎盘产生的胰岛素受体相应减少, 导致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进而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有关[2]。有报道指出,妊娠糖尿病多发生中晚期妊娠妇女,且通常情况下其发生率约在5%左右[3]。在此次调查中, 该中心200例妊娠期妇女中共检测出妊娠期糖尿病女性14例,其发病率为7%,略高于研究报道数据,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且可能由于样本容量过小及区域因素等原因,造成此次发病率检测有略微升高趋势。在此次妊娠糖尿病筛查与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探讨中,该中心研究发现,妊娠糖尿病妇女的早产、巨大儿、子痫前期、新生儿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妊娠糖尿病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可见,妊娠糖尿病可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且由此次调查结果可知,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较大,可见,巨大儿及新生儿低血糖是妊娠糖尿病对新生儿造成的最主要影响。

综上所述, 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妊娠糖尿病筛查具有重要性及必要性。临床上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妇女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对新生儿造成影响。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糖尿病筛查与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期间在该中心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200例,对其进行糖尿病筛查,并观察母婴结果。结果 200例孕妇中,筛查出糖尿病孕妇14例,妊娠糖尿病发病率为7%。14例产妇中,早产5例、新生儿低血糖4例、巨大儿5例、子痫前期4例,该类病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妊娠糖尿病产妇,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此次调查过程中,未出现产妇或新生儿死亡事件。结论 妊娠糖尿病筛查,可有效控制孕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出生质量。

母婴结局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部分2012年5月~2013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2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观察组110例,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为(25.52±1.74),初产妇102例占93%,经产妇8例占7%。轻度妊高症者20例,中度妊高症者74例,重度妊高症者16例;对照组110例中,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6.67±1.81),初产妇105例占95%,经产妇5例占5%;本次选取的两组研究对象排除了孕妇本身存在高血压或肾脏等疾病,另外在年龄、体重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孕妇妊娠期血压标准为:孕期出现血压升高(≥140/90mm Hg,至少间隔4h测量2次),尿蛋白标准为蛋白质含量≥0.30g/24h即为妊娠高血压病症。

早产:在妊娠的第28周~37周之间分娩;剖产:产妇发生难产、胎位异常、胎儿窘迫等前提下需进行剖产;产后出血:分娩后产妇出现量在24小时内超过500ml。

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直至分娩期,在胎儿未分娩的情况下,胎盘的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剥落。

胎儿窒息:胎儿在宫内缺氧,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呼吸障碍,产后1分钟内无法自主呼吸或无规律呼吸[2]。在两组标准均参照《妇产科学》第七版。

1.3 观察方法

对比正常产妇和围生儿与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病症的产妇及围生儿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例数以及围生儿早产、胎盘早剥、胎儿窒息的结局。

1.4 统计方法

对所采得的数据使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两组的有效数据比较用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妊娠合并高血压对母婴结局产生较大不良影响,观察组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胎盘早剥、胎儿窒息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3.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间特有的疾患,大多发生于妊娠后2 0 周~产后2周间,也可能发生在2 0 周之前,是导致围生儿和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国内外均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3.2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研究认为是和孕妇的遗传因素、免疫系统、新陈代谢、精神因素等有关,各种原因使孕妇免疫低下,受精卵吸附子宫壁浅,当妊娠到一定时期易影响胎盘供血,胎盘缺氧,胎盘正常功能降低,使胎儿及胎儿窘迫发生。其次血压过高时,血管的冲击力加大,当超出小动脉弹性限度时,产妇即会出现痉孪易引发胎盘剥、早产、产后出血[3]。用组织学上H&E染色后的显微镜影像中可以明显的看到高血压而导致血管细胞组织受到的损害,血管通透性提高后导致血液中蛋白外流,产妇引发尿蛋白,围生儿和产妇出现低蛋白血症。另外羊水过多、营养不良、产妇年龄偏大或偏小、气温低下变化大、患有慢性高血压或家族有高血压史产妇也认为是原因之一。

3.3有研究表明,在低钙孕妇中适当补充钙剂虽不能预防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但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产妇及围生儿病症程度,另外使用抗氧化剂也能降低能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但缺少临床试验[4]。如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尿蛋白,低蛋白症,在饮食方面应多摄取高蛋白、高钙、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例如鱼、肉类、蔬菜水果、蛋类等。避免食用含盐高的食品,摄入过多的钠致使血管阻力增大,容易进一步增加血压上升,因此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应特别控制每天盐的摄入量。

3.4众多产妇都是在孕期发生高血压和蛋白尿之后才被确诊,发病隐蔽,所以妊娠前预防困难,如何对可能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的产妇进行积极的预防尤为重要,除了对产妇血压和尿蛋白含量的检查外,其他相对的辅助检测必不可少:(1)血液检中应检查了解有无血液浓缩和是否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血红蛋白是否异常;(2)视网膜小动脉可反应身体其他主要器官的小动脉情况,所以眼底微小血管变化是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的一项重要指标;(3)其他方面还应进行心脑检测、B型超声检测、胎儿胎位情况、羊水指数等,不定期的产前检查能提前发现妊娠期高血压,及时做好防范工作[5]。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高血压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明显,合理预防与治疗可减少不良影响的发生,但发病机制及从根本上做到有效预防娠期高血压疾病仍需要探讨和研究。

摘要:目的 妊娠合并高血压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部分2012年5月2013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2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0例妊娠期间高血压孕妇作为观察组,110例为正常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妊娠期间以及围生儿结局。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的正常产妇,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观察组产妇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胎盘早剥、胎儿窒息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母婴关系密切,且并发症严重,由于发病隐蔽,早期预防困难,如经检查为妊娠期高血压应予以警惕。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尿蛋白,母婴结局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学导刊,2013.15(7):1143-1145.

[2]李美江,李妹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并发症与母婴结局的关系,2013.24(3):345-347.

[3]郭含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2012.23(8):68-69.

[4]卢丽敏,张明会,张小金.26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母婴结局分析,2010,12(6):582-583.

母婴结局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于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分娩的无出生缺陷、单胎的足月 (过期产、正常产) 活产巨大儿、正常体质量儿的产妇及新生儿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比较所选取2590例分娩例子中的2315例正常体质量儿和275例足月巨大儿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在2315例正常体质量儿和275例足月巨大儿中, 产妇的剖宫产率分别为34.41%、50.92%;产妇的阴道分娩助产概率分别为5.43%、7.62%。

1.2 方法

制定统一规格的产妇产程情况调查表, 由江都人民医院医院的产妇病例 (及新生儿病案) 进行调查, 并详细填写调查表。调查病案中, 正常体质量儿2315例, 巨大儿共275例, 共计2590例。

采用统一的新生儿体质量衡量标准, 助产率计算公式及剖宫产率计算公式进行产妇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的统计, 具体标准如下。①新生儿体质量衡量标准:巨大儿为新生体质量不少于4 kg的无出生缺陷、单胎的足月 (过期产、正常产) 活产儿;正常体质量儿为新生体质量介于2.5~4 kg之间的活产儿[2]。②助产率计算公式:助产率= (产钳助产的例数+吸引助产的例数) / (产钳助产的例数+自然产的例数+吸引助产的例数) ×100%。③剖宫产率计算公式:剖宫产率=剖宫产的例数/ (阴道分娩的例数+剖宫产的例数) ×100%[3]。

1.3 统计学分析

将所有数据, 如产妇分娩正常体质量儿与巨大儿的助产率、剖宫产率输入电脑, 建立Excel表格, 整理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分娩数据进行t检验, 对产妇的组别 (初产妇、经产妇) 与新生儿组别 (正常体质量儿、巨大儿) 、助产率及剖宫产率之间关系进行显著性检验[4]。若差异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

在2315例正常体质量儿和275例足月巨大儿中, 产妇的剖宫产率分别为34.41%、50.92%, 产妇分娩巨大儿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正常儿概率 (χ2=129.03, P<0.05) ;产妇的阴道分娩助产概率分别为5.43%、7.62%, 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χ2=2.47, P>0.05) 。将产次这一因素控制, 初产产妇分娩巨大儿的剖宫产率高于分娩正常儿的概率 (χ2=125.33, P<0.05) , 经产产妇分娩巨大儿的剖宫产率高于分娩正常儿的概率 (χ2=12.49, P<0.05) ;无论是初产还是经产产妇, 其阴道分娩的巨大儿与正常体质量儿概率均无明显差别 (分别是χ2=1.57, P>0.05, χ2=1.09, P>0.05) 。

2.2 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巨大儿的窒息比率与产妇分娩方式不相关, (χ2=0.13, P>0.05) , 正常体质量儿的窒息比率与产妇分娩方式相关 (χ2=6.78, P<0.05) 。产妇在分娩巨大儿后的出血比率 (χ2=18.47, P<0.05) 高于分娩争产体质量儿的出血比率 (χ2=7.91, P<0.05) , 产妇分娩正常体质量儿与巨大儿的产后出血比率均与分娩方式不相关 (χ2=0.03, P>0.05;χ2=0.97, P>0.05) 。

2.3 产妇住院时间:

产妇分娩正常儿后住院天数的中位数为6.00 d、天数均值为5.58 d、天数标准差为2.69 d, 产妇分娩巨大儿后住院天数的中位数为6.00 d、天数均值为6.21 d、天数标准差为2.57 d。根据显著性检验, 产妇分娩正常儿和巨大儿后住院天数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 通过自然产与剖宫产方式分娩巨大儿产妇的住院天数都长于正常体质量儿天数, P<0.05;通过阴道助产分娩正常儿和巨大儿后产妇住院天数无统计学意义, P>0.05;通过剖宫产与阴道分娩方式分娩巨大儿产妇的住院天数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3.1 巨大儿分娩方式

大多数认为当胎儿体质量>4.5 kg时应该实行剖宫产, 但实际过程中上有争议。本文章发现, 产妇以剖宫产方式分娩巨大儿的概率高于分娩正常体质量儿概率 (50.92%>34.41%) , 这与其他文献中的叙述一致[5];产妇以阴道助产方式分娩巨大儿的概率高于分娩正常体质量儿概率 (7.62%>5.43%) , 然而无统计学意义, 这可能与所选例案较少有关[6]。巨大儿分娩中, 初产妇和经产妇方式差异显著, 因此目前临床上已经适量对经产妇放宽试产指征。

3.2 巨大儿和母婴并发症关系研究

本资料相关数据表明, 新生足月巨大儿之息比率与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比率均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相关指标, 这与其他文献中的叙述一致[7]。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 胎儿过大会导致产妇的子宫膨胀过度, 难免造成肌纤维被过度拉长, 致使子宫收缩障碍;另一方面, 在阴道分娩过程中, 巨大儿分娩产程相对较长, 会带来产妇宫缩乏力, 使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增加。

参考文献

[1]王雪峰, 赵苗青.川芎嗪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0例临床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11, 23 (9) :969-971.

[2]李真, 林桂兰, 成娅.妊高征胎盘组织中TGF-β1变化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 2010, 33 (6) :858-859.

[3]杨秀丽, 赵幸.围绝经期抑郁症三种治疗方法的比较[J].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1, 21 (4) :344-345.

[4]郝淑芳, 黄醒华.巨大胎儿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 5 (3) :230-232.

[5]沈树娜, 李翠萍.卵巢癌的预防[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1, 21 (1) :97-98.

[6]赵孟军, 魏文红.胎膜早破320例临床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10, 25 (4) :封3.

母婴结局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其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分娩的15例巨大儿及孕妇为试验组, 其余65例孕妇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孕周36~41周, 平均孕周 (39.3±0.1) 周。试验组孕周37~42周, 平均孕周 (39.1±0.2) 周。两组患者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法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筛查, 在实施OGTT试验前1天的晚餐后应最少禁食8 h, 在试验前的连续3天应正常饮食, 正常体力活动。在检查的过程中, 将无水葡萄糖粉75 g溶解在300 m L水中, 在5 min内服完, 分别对服糖前、服糖后1 h及服糖后2 h的静脉血进行抽取, 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对血浆葡萄糖水平进行测定[1]。

1.3 诊断标准

75 gOGTT诊断标准:孕妇在空腹时、服糖后1 h及服糖后2 h的血糖值分别是5.1 mmol/L、10.0 mmol/L及8.5 mmol/L, 其中任何一点的血糖值达到或者是大于上述标准则可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新生儿并发症主要包含:高胆红素血症、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低血糖等;而孕妇并发症主要包含: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及软产道损伤等。对照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试验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中常见与多发的妊娠期疾病, 其主要指的是妊娠期女性在妊娠前糖代谢就存在潜在的糖耐量异常或减退情况, 而在妊娠的过程中刚刚出现糖代谢异常[3]。妊娠期孕妇体内激素及环境等, 非常容易出现变化导致糖代谢异常, 由此促使孕妇电解质、脂肪、糖及脂肪等代谢紊乱, 非常容易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 对孕妇及其新生儿带来非常严重威胁[4]。相关资料指出, 现阶段, 我国巨大儿发生率已经达到了7%, 其中妊娠期糖尿病发生巨大儿的几率更高, 巨大儿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常见的并发症, 随着发病率的不断增多, 其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断升高[5]。因此, 在临床中, 若孕妇已经确诊成妊娠期糖尿病, 则应该及时的控制孕期增重, 有效的避免巨大儿的临床发生情况, 降低相关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试验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临床中, 若孕妇已经确诊成妊娠期糖尿病, 则应该及时的控制孕期增重, 有效的避免巨大儿的临床发生情况, 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临床发生情况以及母婴结局。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其新生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分娩的15例巨大儿及孕妇为试验组, 其余65例孕妇为对照组, 分析全部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基本临床资料。结果 对照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试验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临床中, 若孕妇已经确诊成妊娠期糖尿病, 则应该及时的控制孕期增重, 有效的避免巨大儿的临床发生情况, 降低相关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苏宏业, 潘海林, 黎英荣, 韦佩颜.妊娠糖尿病诊断时间、发病年龄及糖尿病家族史特点的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 21 (10) :37-39.

[2]杨慧霞, 赵怿, 段晓华, 吴北生.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结局影响的前瞻性对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2 (11) :115-117.

[3]When spring Yan, Yang Huixia, Xie Cuiying, Dong Yue.Effect of abnormal glucose metabolism during pregnancy and other issues related to the incidence of macrosomia[J].Chinese Journal of perinatal medicine, 2015, 15 (11) :60-62.

[4]梁考文, 周丛乐, 杨慧霞, 侯新琳, 汤泽中, 刘云峰, 王红梅, 刘玉洁.母亲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 5 (02) :68-69.

上一篇:征兵宣传下一篇:出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