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监测

2024-10-05

妊娠监测(共8篇)

妊娠监测 篇1

国内外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利用超声临床监测妊娠期宫颈变化, 以筛查有早产危险、保胎治疗预后的估计、宫颈功能不全的诊断、宫颈成熟情况等的研究。本文综述了阴道超声监测妊娠晚期宫颈的临床应用, 证明妊娠晚期监测阴道超声的应用在基层医院可以影响临床治疗方案的决策。

1 方法

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 探头置入阴道内, 频率为5.0~7.5 MHz, 扇形显示, 检查时无需膀胱充盈。

2 宫颈超声显像

晚期妊娠宫颈超声表现为: (1) 宫颈长度:为宫颈内、外口间的距离。在漏斗形成时, 为羊膜囊最低点至宫颈外口间的距离。 (2) 漏斗形成:为部分羊膜囊通过开大的宫颈内口嵌入宫颈管中形成漏斗状。 (3) 漏斗长度:指羊膜囊嵌入颈管最低点至宫颈内口水平间的垂直距离。 (4) 漏斗宽度:指宫颈内口水平羊膜囊嵌入宫颈管部分的距离。宫颈管的长度及漏斗形成后的宽度是可以独立预测自然临产时间的指标:当宫颈管长度≤10 mm时预测24 h内发生自然临产的特异度高。尤其是当宫颈趋向成熟形成漏斗时, 预测临产时间及分娩方式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进一步增加, 当宫颈内口漏斗≥20 mm时, 24 h内的自然临产率几乎达到100%[1].故宫颈管的长度与宫颈内口漏斗宽度两项参数结合用于评估临产时间, 选择分娩方式有很好的临床实用性。

3 超声监测妊娠晚期宫颈的临床意义

长期以来, 指检Bishop评分是临床评价宫颈的常用方法, 但在宫口未扩张情况下, 指检仅能扪及宫颈阴道部, 不能准确测量宫颈长度, 更无法评价宫颈内口的改变以及有无胎膜膨出, 且指检多带有主观性, 可因检查者手指粗细, 检查方法而有不同结果。超声监测则不受此限制。Jackson等[2]在非孕妇女子宫切除标本中比较指检及超声检查宫颈长度结果的准确性, 发现指检宫颈长度较标本宫颈长度平均短1.36 cm, 而超声值与标本实际结果无差异。Jams[3]等报道, 在指检认为宫颈管消退50%时做阴道B超检查, 宫颈长度却波动于6 mm~34 mm之间, 有很大变异。叶美美[4]等应用阴道B超观察晚期妊娠宫颈, 评估其成熟度, 并与Bishop评分相比较, 阴道B超宫颈评分内容为宫颈管长度、宫颈宽度及羊膜嵌入颈管内的影像。结果阴道B超评分>6分者均在短期内自然临产或引产成功。Bishop评分显示宫颈不成熟的22例中, 阴道B超诊断为成熟者18例, 其中24 h内自然临产5例, 引产成功13例;阴道B超诊断为不成熟者4例, 全部引产失败。笔者认为, 阴道B超对宫颈成熟度诊断的正确率高于Bishop评分法。另外, 指检易引起子宫收缩, 不利于保胎, 且有致胎膜早破的危险[5], 超声检查却可以避免上述情况。

Elghororid等[6]也做了一项前瞻性研究, 比较Bishop评分和阴道超声对宫颈的评价预测诱导分娩间期和引产成功率, 指出超声测量宫颈是一个较Bishop评分更好的预测分娩方式的指标, 以超声测量宫颈管长度≤3.4 cm为切割值预测经阴道分娩的敏感度为62.1%, 特异度为100%;而以Bishop评分>5为切割值预测经阴道分娩的敏感度为23%, 特异度为88.2%.

4 阴道超声与其他影像学方法的比较

腹部B超宫颈显像成功率受膀胱是否充盈的影响, 膀胱排空时的成功率仅为46%~60%, 适当充盈时则增加为76%~86%.另外, 妊娠晚期胎头入盆则可减弱声波, 使显像更为困难, 成功率仅为8%~61%.会阴B超常因相邻直肠气体的干扰使宫颈下部及外口不能成功显示。在腹部B超未能成功显像的孕妇中, 会阴B超显像成功率为86%[7], 阴道B超宫颈显像成功率为100%, 优于腹部B超及会阴B超。

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阴道B超检查会导致感染发生率增加, Sautter[7]认为, 即使在胎膜破裂的孕妇中应用阴道B超也不增加其感染发生率。叶美美等比较了妊娠晚期阴道行B超前及产后的体温、脉搏、血象的变化, 结果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但我们认为, 对于即将临产的孕妇, 行阴道B超时最好消毒外阴后再进行检查, 避免感染发生。

综上所述, 超声为晚期妊娠的宫颈变化进行临床监测宫颈提供了有效的检查手段, 监测中能客观地反映宫颈形态及其动态变化, 便于及早发现宫颈异常并进行及时干预以改善妊娠结局, 极大地降低剖宫产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可见阴道B超在基层医院应大力推广应用, 是否可以作为临产的监测指标还需要大量的循证医学的证据。

参考文献

[1]Elghotori MR, Hassan I, Dartey W, et al.Comparison between subjectiveand objective assessments of the cervix before induction of labour[J].J Obstet Gynecol, 2006, 26 (6) :521-526.

[2]Jackson GM, Ludmir TJ, et al.The accuracy of digital examination andultrasound in the evaluation of cervical length[J].Obstet Gynecol, 2004, 84 (6) :40-46.

[3]Iams JD, Paraskos J, Landon MB, et al.Cervical sonography inpreterm Labor[J].Obstet Gynecol, 2004, 29 (2) :657-659.

[4]叶美美, 翁霞云.应用阴道超声波观察妊娠晚期子宫颈成熟度[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4, 29 (3) :657-659.

[5]Lenihan JP.Relationship of antepartum pelvic examination to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J].Obstet Gynecol, 2004, 63 (5) :33-37.

[6]戴晨燕, 王志群, 等.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26 (4) :266-268.

[7]Sauttier T.Transvaginal sonography[M].Louis:Mosby, 1992:187-188.

妊娠监测 篇2

本文介绍《妊娠期妇女的监测与护理管理》说课的设计,从课程单元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分析5个方面对《妊娠期妇女的监测与护理管理》进行说课。大力开展说课这种教研活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教学业务素质与教学科研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课程单元分析

课程定位:《母婴护理》主要研究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的孕妇、产妇、胎儿、新生儿的特点及护理。是基于医学基础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的临床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

课程目标:培养高职护生为孕妇、产妇、新生儿提供护理所必需具备的专科护理理论知识、专科护理技术以及较强的能力及职业素养。

本节内容的地位及作用:本节《妊娠期妇女的监测与护理管理》是《母婴护理》第2章《正常妊娠期妇女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妊娠期妇女进行监测及护理,是产科护士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包括了孕妇健康史的问诊、孕妇的全身检查及产科检查。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围生期概念、产前检查时间安排;掌握妊娠期妇女护理评估的要点、孕期监护健康指导内容。②技能目标:学会为孕妇进行腹部四步触诊、听胎心音、骨盆外测量;学会对孕妇进行孕期监护健康指导。③情感目标:关注健康、热爱护理专业的道德情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关爱与尊重护理对象的服务理念。

教學重点:围生期、围生期Ⅰ概念;推算预产期;产前检查的内容及方法。

教学难点:腹部四步触诊法;骨盆外测量。

教 法

教学思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训练为主线。

教学方法:①教学方法之一:启发式: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以病例和问题为先导,教师进行启发式讲解。提出问题(提供病例)-教师启发讲解(教师主导)-学生分析讨论(学生主体)-得出结论(解决问题)。②教学方法之二:图片教学法:对腹部四步触诊法、胎心听诊部位、骨盆外测量,充分利用图片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③教学方法之三:直观演示:对操作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利用视频、多媒体、模型等再现或演示教学内容。④教学方法之四:角色扮演:在骨盆外测量练习中让学生分别扮演护士和孕妇,使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体验到患者的感受,培养学生关爱患者的职业道德素养。

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建设:《母婴护理》教材、多媒体教学课件、图片、教学录像片、模型;护理专业临床课程实验指导用书(我院自编);护理专业试题精选;《母婴护理》试卷库;借助于校园局域网拓展学生知识;充分利用学院的实训基地。护理专业临床课程实验指导用书(我院组织资深教师自编),护生在上实验课之前可以通过实验指导先预习相应实训课内容,熟知实训操作流程及考核要点。

学 法

教学对象分析:我院护生以高中毕业生为起点进入学院,在大2阶段学习本节内容,大部分学生存在医学基础知识薄弱,甚至知识遗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差,临床思维未形成;对角色扮演、具体实践感兴趣,学习主观能动性尚可。

学法指导: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①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课前主动预习教材,主动复习旧知识。课堂上积极思考及讨论,主动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课后及时复习并按时完成作业。课余看参考书多做习题巩固知识、上网查资料了解最新信息,拓展知识面。②探究学习:对学习充满兴趣,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探寻解决方法,最终得出结论。③合作学习:理论教学课堂上展开讨论,交流看法;实践练习中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开展互评和自评,共同探讨骨盆外测量操作技巧,纠正正确。

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课时分配:总课时6课时:理论3课时,实践3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程序设计:⑴理论教学(3课时):①设置病例提出问题引入新课(2分钟)。以病例为载体,以常见的临床场景引出课题,设置病例:患者,女,28岁,因“孕28周,常规产检”来产科门诊。既往月经规则,28~30天行经1次,经期5~6天。末次月经2003年5月2日。生育史0-0-0-0。请思考:如何为该孕妇推算预产期。该如何对该孕妇进行妊娠期的监测及护理。②讲授新课(多媒体课件、图片、板书设计,100分钟)。③课堂讨论病例(10分钟):新课讲授完毕,返回授课初的病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结束,教师提问。④评述总结(6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述总结。⑤布置作业(2分钟):根据课堂目标设计作业,采用名词解释和单项选择两种题型,进一步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⑵实践课安排(3课时):①观看录像片(15分钟);模型示教听胎心音、腹部四步触诊,学生练习(25分钟);②骨盆外测量分组示教、学生练习、教师指导(1课时):将学生以10~12人为1组分组后,教师示教骨盆外测量。然后让学生2人为1组进行练习,采用角色扮演法进行测量。测量完毕角色互换。③骨盆外测量考核(1课时):在练习课后马上安排1节课进行考核。学生在练习时就知道下节课就要考核,因此练习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态度认真抓紧时间练习,不懂就问,提高了效率。因此考核课绝大多数学生都已掌握了测量技巧,获得较理想成绩。

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效果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学生操作考核、课后作业情况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知识及技能掌握的程度,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近年来我院作为一所卫生类高职院校,大力开展说课这种教研活动,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教学业务素质与教学科研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浅谈高危妊娠的护理监测 篇3

1 高危妊娠相关因素

高危妊娠不是由某一种疾病或因素所形成的, 诸如年龄过小或过大、有异常分娩史、伴心脏、肝脏疾病、肾炎、糖尿病等。作为一个护理人员, 要深入、全面地了解孕妇情况, 掌握妊娠的经过, 了解发现与高危妊娠有关的因素。查阅病史, 估计危险因素的所在, 了解孕妇既往及本次妊娠的危险因素, 有助于开展护理工作。如年龄过小, 小于16岁者早产率增高;年龄过大, 大于35岁者, 胎儿易发生遗传缺陷或产力异常的情况。再如产道异常、子宫畸形, 可造成流产、早产、难产, 此类患者应严格注意胎儿变化, 注意羊水颜色, 对胎头浮动应特别谨慎, 让其能顺利生产。如果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等疾病的妊娠者, 应观察血压、血糖等, 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并应低盐低脂饮食。

2 认真做好入院检查

确定是否为高危妊娠, 深入细致的检查至关重要, 一般有如下几点。

2.1 注意身材

身高<150 cm, 骨盆小的患者, 体重过大, 有水肿, 或羊水过多的可能, 血压>140/90mm Hg, 或收缩压上升>30 mm Hg, 舒张压>15 mmHg者防止妊高征发生。

2.2 检查心脏

注意观察心脏, 看有无杂音, 排除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 以及妊娠贫血。

2.3 检查子宫

看子宫大小与孕期是否相符, 观察羊水多少, 双胎或胎儿生长迟缓, 或胎死宫内。

2.4 测量骨盆及骨腔

注意生殖道脱垂, 软产道异常, 宫颈、子宫附件肿物及畸形等。

2.5 血压及贫血情况有无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出血现象。

3 监测高危妊娠

重在观察产程诸如上述检查, 能及早发现问题, 针对性地处理, 针对性的护理, 有利于消除危害因素, 让患者顺利度过产前期。

在生产过程中, 仔细观察各种变化, 了解婴儿和孕妇的全部情况, 做好监测工作, 一般有如下几种。

3.1 测孕妇的宫高、腹围、体重随着妊娠的进展, 了解胎儿在宫内的生长情况。

3.2 监测胎心音

正常胎儿心率120~160次/min, 节律规整。胎心音>160次/min或<120次/min, 伴节律不齐, 脱跳。应逆行B超检查, 了解胎儿在宫内有无缺氧, 心脏畸形的可能。.

3.3 监测胎动

胎动可反应胎儿在宫内状况。自妊娠16周起, 孕妇可感到胎儿的活动, 妊娠中期胎动次数增多, 足月时相对减少, 一般以4次几以上为正常。对胎儿慢性宫内窘迫时的胎动消失, 应予以重视, 进一步检查, 及时处理。胎动过于频繁, 继之胎动停止, 为胎死宫内的先兆。

4 提高护理监测的质量

4.1 精通专科知识, 及时排除故障

分娩时, 高危孕妇异常情况非常明显, 如心脏病孕妇, 第二产程频繁用力, 常致心力衰竭, 子痫孕妇产时发生抽搐。有些低危孕妇因产程中某种因素的影响, 或产前检查不详细, 临产后成为高危孕妇。产时用麻醉药, 止痛剂可造成低血压或平卧低血压综合征, 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 做好一个产科护士不但要有熟练的产科技术和理论知识, 还必须具备各科医学基础知识, 这样才能掌握难产的发生规律, 及时地发现异常, 以做到正确处理, 保障母子的安全。

4.2 做好心理护理, 避免刺激

高危孕妇心理因素多不稳定, 易产生恐惧、焦虑、紧张、急躁且多疑、善问, 常因“七情”的刺激导致血压增高、头晕、眼花、下肢水肿、头痛、产后大出血、休克等, 因此, 鼓励患者, 让患者了解病情, 树立信心, 这样就有利于患者生产, 消除危险。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必须懂得如何接近患者, 和患者接触时, 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修养, 在外貌、服饰、言行和表情上, 给人以沉着、稳定、诚恳的感觉, 使孕妇感受到医护人员是和蔼可亲, 真挚、体贴的, 以减少她们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 同时要注意礼貌, 尊重患者, 孕妇叙述病情或家庭情况时要耐心倾听, 不要表示厌烦。对病情和预后要注意保护性医疗制。

另外, 加强护理宣教, 做好个案护理, 准确掌握产程, 处理果断及时, 这样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高危妊娠的护理监测需要掌握的内容, 高危妊娠能够引起难产且给胎儿、孕妇造成一定危害, 它的原因多、机制复杂、危害性大。我们要及时了解各种不同情况, 并第一时间内报告给医生。首先应了解孕妇年龄、有异常分娩史以及内科疾病等。其次, 要认真做好入院检查, 确定高危妊娠。一般要做到:注意身材、检查心脏、子宫、测量骨盆及骨腔、血压及贫血情况。另一方面, 观察产程, 定时给孕妇做检查以及早发现问题, 给予针对性地处理、针对性地护理, 有利于消除危害因素。不仅要精通专科知识, 还要做好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妊娠监测 篇4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 在本院自愿要求终止妊娠手术, 且无终止妊娠手术禁忌证的健康妇女210例。平均年龄26岁 (18~40岁) , 平均孕龄39 d (35~45 d) , 孕次最多7次, 最少1次。经彩超诊断为宫内妊娠, 且胚囊<20 mm。

1.2 方法

210例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5例, 采用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研究的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术前膀胱充盈, 采用上海ALKa-39OM型仪器, 凸阵探头, 频率3.5 MHz。术前常规同人工流产术。彩超医生将探头置于耻骨联合上缘, 根据子宫位置不同作纵横斜扫查, 尽量使子宫体显示清晰, 测量子宫内胎囊大小, 并告知术者子宫位置及胎囊着床的部位。同时切换图像, 选择两副图像, 一幅冻结术前早孕图像, 另一幅图像进行监测, 告知术者探针是否到底, 不需扩宫, 直接运用微管吸出胎囊, 使整个操作过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对照组105例, 直接按照人工流产操作常规, 由专业技术熟练的医生进行操作。专人监测手术时间、出血量、不良反应及受术者满意度。

1.3 镇痛效果评定标准

优级:术中无下腹痛、痛苦表情及全身不良反应, 始终保持安静合作;良好:术中仅有轻微下腹痛, 略显痛苦表情, 全身不良反应轻, 仍保持合作;差级:术中较剧烈的下腹痛, 明显痛苦表情, 全身不良反应重, 难保持安静合作。

1.4 术后随访

按门诊手术要求, 术后10 d免费彩超复查一次, 随访是否漏吸、是否完全流产、有无感染, 有无月经推迟来潮。

1.5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情况

两组对象年龄、体重、孕龄、孕次,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2.2 镇痛效果比较见表1。

两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1) ,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3 观察组

手术时间平均2.3 min, 术中出血2~10 ml, 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4.1 min, 术中出血量5~20 ml;两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4 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比较, 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见表2。

2.5 两组不良反应

极少部分受术者出现发热、出汗、乏力、恶心等, 经休息后自行缓解, 无一例意外事故发生。

3讨论

传统的人流盲刮术主要是凭借操作医生的经验与手感。孕囊小的时候手感差, 盲刮时无具体目的, 只能大面积吸宫, 经常是整个子宫内壁都吸刮一遍, 这对子宫内壁的损伤较大, 尤其是做过几次人流后的子宫内膜变得非常薄, 容易出现粘连、不孕或习惯性流产。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操作具有实时、安全、准确、创伤小、费用低等特点 [1] 。近十年来, 应用日趋普及。本研究B型超声监测下实施人工流产术, 克服了常规人工流产盲目性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改盲视手术为近直视下手术, 能够清晰的显示子宫位置、大小、孕囊着床部位, 明确病变部位与孕囊之间的关系, 可引导器械准确到达手术部位, 避免了多次吸宫及器械多次进出损伤子宫内膜及宫颈管, 缩短了手术时间, 减少了手术中出血量, 减轻患者痛苦, 提高了手术的安全准确性, 明显地降低了人工流产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对照组有2例吸宫不全, 1例漏吸, 1例粘连, 这正说明了太小的孕囊有必要在超声引导下行人工流产术, 最大限度地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

传统人工流产术, 采用金属器材, 反复扩张宫颈和吸取胚胎组织, 手术创伤大, 疼痛, 有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子宫的感觉神经末梢在宫颈内口较为丰富 [2] 。人工流产术中对子宫颈的扩张及牵引, 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而导致胸闷、心慌、头昏, 严重者可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虚脱的症状 [3] 。本研究105例观察组结果显示, 微管微创早早孕人流新技术具有以下特点:①微管沿袭负压吸宫术原理, 一次性吸引胚胎组织, 效果可靠;②微管采用高分子医用材料制作, 质地柔软, 手术无需扩张宫颈, 减少了扩宫的疼痛, 减少了刺激;③微管前端光滑柔软有弹性, 角度可适当弯曲, 吸管开口小, 吸引压力易控制, 吸引面创伤小, 受术者感觉无痛或微痛;④微管管径仅4.4 mm, 尤其适宜孕囊<20 mm的早早孕妇女, 将人工流产手术时间提前了10 d, 基本上可做到当天发现, 当天手术;⑤微管为一次性医用材料, 一人一管, 一次性使用, 理论上可防止交叉感染。

本研究两组对比充分显示, 在彩超监测下选用微管用于早早孕人工流产术, 孕囊定位准确, 无需扩张宫颈, 吸取胎囊方便, 减痛效果明显, 出血少, 损伤小、时间短, 不良反应少, 交叉感染可能性小。尤其适合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开展。

参考文献

[1]唐杰, 黄宝玮.腹部和外因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2.

妊娠监测 篇5

关键词:糖尿病,妊娠,动态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妊娠结局,低血糖

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妊娠前即患有糖尿病和妊娠后首次发生和发现的糖尿病, 前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后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妊娠期会因激素及代谢水平的变化使糖尿病的病情加重, 其母婴并发症增加, 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母婴生命[1]。因此, 血糖监测对糖尿病合并妊娠至关重要。当今社会, 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监测血糖的方法就是测指尖血糖, 而指尖血糖的检测方法会存在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常见的就是要承受反复针扎手指的痛苦, 使糖尿病患者对测血糖具有恐惧心理, 这也会间接影响到指尖血糖的准确性, 甚至是主动自我减少监测次数, 致使治疗依据相应减少;另外, 指尖血糖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就是监测血糖的时间[2]。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CGM) 是当前比较流行的血糖监测手段, 能预警高、低血糖发生的可能性[3]。然而, 糖尿病合并妊娠妇女是否也能从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中获益尚缺乏研究资料。本研究对间歇性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未经筛选的孕前糖尿病妇女中是否能改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进行了前瞻性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205例, 年龄23~35岁, 中位年龄29岁;初产妇158例, 经产妇47例。所有孕妇孕前均诊断为1型或2型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125例, 2型糖尿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 观察组102例, 年龄 (26.8±6.8) 岁, 1型糖尿病60例, 2型糖尿病42例,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为5.3%~10.0%, 平均值为 (6.6±0.9) %;平均体质量指数 (23.4±3.5) kg/m2。对照组103例, 年龄 (27.2±7.3) 岁, 1型糖尿病65例, 2型糖尿病38例, Hb A1c为5.3%~10.7%, 平均值为 (6.8±1.0) %;平均体质量指数 (23.5±3.7) kg/m2。2组年龄、糖尿病类型、Hb A1c水平及体质量指数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与胰岛素治疗及饮食、运动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糖监测, 即每天7次自我监测血糖 (记录每日0点、三餐前30min及进食第一口食物后2h共7次末梢血糖值) , 具体胰岛素用量根据孕妇血糖水平及时调整。观察组除了常规血糖监测外, 并分别于第8、12、21、27、33周进行为期72h的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将动态血糖监测感应探头置于孕妇腹部皮下组织, 由孕妇输入进食、运动等情况, 进行连续72h血糖监测, 每12小时输出血糖记录1次, 并每天校正动态血糖监测结果, 根据血糖结果调整次日胰岛素用量。

1.3观察指标记录2组孕妇Hb A1c水平、血糖值、严重低血糖发情况和羊水异常、妊娠期高血压、脂膜早破、胎盘早剥、早产剖宫产等妊娠结局, 重点观察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χ2)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水平2组孕妇Hb A1c、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2组孕妇羊水异常、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早产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2组新生儿窒息、大于胎龄儿、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提示孕期周期性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并不能改善孕前糖尿病妇女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

3讨论

妊娠前患有糖尿病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妊娠期间, 胎盘产生的某些激素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胎盘胰岛素酶及类固醇激素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因此, 糖尿病患者怀孕后极易使病情加重或发生许多严重产科并发症[4]。因妊娠期母体需消耗葡萄糖为胎儿提供能量, 以及母体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从而导致经尿液排出葡萄糖增多等原因, 妊娠期女性血糖水平较非孕期下降, 且孕期血糖控制欠佳与妊娠不良结局相关, 因此, 血糖的监测对糖尿病孕妇至关重要。血糖监测是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通过评价糖代谢紊乱的程度, 判断糖尿病药物治疗效果, 达到降糖的理想目标, 确保母婴安全[5]。关于血糖监测的方法,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为自我血糖监测及Hb Alc水平测定, 自我血糖监测可了解1d内三餐前、后及0点的血糖变化, Hb Alc水平测定可了解患者目前及近2~3个月血糖的总体水平, 但这些方法都无法了解患者血糖全天的动态变化;且指尖血糖检测不但给孕妇带来痛苦, 而且不能准确发现夜间低血糖情况以及餐后高血糖状态的持续时间, 不能给血糖控制提供及时的数据, 容易造成漏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GMS) 是一种新出现的连续式动态血糖监测手段, 能够提供完整、详细的血糖波动情况, 可以及时发现无症状的低血糖或高血糖, 为糖尿病孕妇制定个性化血糖控制方案提供依据[6], 可以更好的降低血糖, 减少血糖波动, 从而改善糖尿病的远期预后[7]。有研究报道显示,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有助于精确监测血糖的动态变化, 及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是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和合并症的监测方法之一[8,9]。但也有研究显示, 当糖尿病女性患者怀孕时, 间歇性实时持续血糖监测可能无法改善血糖控制或妊娠转归[10]。

本文结果显示, 2组孕妇Hb A1c水平、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与常规自我血糖监测均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 且间歇性实时动态血糖监测避免了以往多次间断日间血糖检测的局限, 无需反复针刺采血, 但二者在血糖控制及改善妊娠结局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综上所述,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与常规自我血糖监测均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血糖水平, 除了每天进行7次自我监测血糖外, 孕期周期性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并不能改善孕前糖尿病妇女的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但是, 本研究是在未经筛选的糖尿病孕妇中进行的, 并不排除实时CGM在严格筛选的孕妇中可能会有效, 血糖控制不佳且重度低血糖高风险的女性以及妊娠前已接受持续血糖监测者是否能减少严重低血糖风险和改善妊娠结局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冬梅, 韩秀林, 梁婉迪, 等.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分娩前后糖尿病的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 7 (5A) :197-198.

[2] 鲁雅娟, 黄雪玲, 唐林, 等.72小时动态血糖监测在临床中的应用[J].北方药学, 2014, 11 (2) :120-121.

[3] 吴静, 薛耀明, 李晨钟, 等.利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观察妊娠糖尿病患者孕中晚期的血糖漂移[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0, 18 (6) :449-451.

[4] 唐大寒.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营养治疗原则[J].糖尿病新世界, 2012, (4) :44-45.

[5] 宁能斌.妊娠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与指尖血糖监测对血糖漂移的对比研究[J].健康必读, 2010, 1 (5) :104-105.

[6] 王艳萍.动态血糖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26) :4154-4155.

[7] 隋淼, 陈军, 丁凯, 等.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J].吉林医学, 2014, 35 (10) :2107-2108.

[8] 王娟, 陈学敬, 杨香菊, 等。24h动态血糖监测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 (16) :143-145, 153.

[9] 郭莲, 刘维娟, 李彦, 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河北医学, 2011, 17 (9) :1153-1156.

B超在犬妊娠实时监测中的应用 篇6

1 早期妊娠诊断

应用B超进行早期妊娠诊断, 能直观地在屏幕上显示胚囊、胚胎等怀孕特征, 准确率高。根据犬的品种、个体不同, 其妊娠期为58~65d, 一般为62d。卵子在受精后15~18d开始着床;一般在配种后20d左右即可用B超探测到孕囊 (GS) , 但也有最早15d即查到GS的报道[1]。当见到有1个或多个GS暗区时即可判为已孕。但亦需与积液的肠管或子宫积液相鉴别。当横切面和纵切面均为圆形液性暗区且管壁较厚、回声较强时则为GS;而横切面为圆形、纵切面为条形液性暗区且管壁较薄者则为管腔积液。犬早孕阳性准确率对熟练的操作者可达100%;犬早孕阴性判断需慎重, 因为犬子宫角在未孕和妊娠20d之前均很细 (一般直径不到1cm) , 且几乎看不到管腔, 故B超难于探查到。当怀疑早孕阴性时, 应在23~25d甚至更后的妊娠期多次细致复查, 怀仔数很少时更易出现早期妊娠阴性判断失误。

2 胚胎发育的监测

2.1 胎心与胎动

心脏搏动、胎儿移动是胎儿活动的标志。随着妊娠时间的延长, 在配种后的26~28d, 胚囊、胚体逐渐增大, 可在胚体部观察到有规律快速闪动的光点, 是同胚胎搏动的小回声区, 也就是心脏结构和心脏搏动的反应。妊娠40d后, 因胎体增大, 探头才能扫查到胎儿胸腔内的心脏搏动, 同时能观察到比较明显的胎动、妊娠35d可观察到胎儿四肢的摆动, 妊娠49d可观察到胎儿头颈摇动。胎儿的心律大约是母犬心律的2倍。

2.2 胎儿骨骼

在犬妊娠31~35d的这个时段里首先观察到颅骨反射, 这是与头部固有形态相一致的较强反射带。随着胎儿颅腔和眼眶随骨骼的形成及钙化, 形态越来越清晰, 呈现出由弱到强的回声光环, 形成比较明显的颅骨声影。随后可以看到脊椎肋骨, 以及四肢骨的影像反射。妊娠36~38d, 基本上可以观察到胎儿的整体骨骼轮廓。

2.3 胎儿内脏

31~35d时, 根据颅骨反射和其他骨骼的影像回声可以辨认胎向[2], 通过胎向以及心脏搏动可以确定心脏、胃和膀胱的位置。妊娠36d左右, 在胎儿腹部靠前部分, 可观察到一椭圆形暗区, 是充有液体的胃。胎儿腹腔后部可观察到一个比胃略小的椭圆形暗区是积尿的膀胱。妊娠38d左右时在胎儿背部, 可观察到椭圆形的胎儿的肾, 回声反射较周围组织弱。胎儿发育到39~43d, 相对于肝脏、肺脏的位置也有些弱回声。与先前看到的肾回声相似。到43d可以分辨胎儿的眼、嘴。直到临近分娩的一段时间, 才能够看到胎儿腹腔内的肠管。

2.4 胎盘与脐带

犬是带状胎盘, 围绕胎囊中部, 在妊娠后第31d左右, 可在子宫壁一侧观察到扁椭圆形隆起, 为均质的弱回声区的胎盘层和胎盘带, 随妊娠天数增加而不断增长, 妊娠45d后胎盘大小不再随妊娠天数的增加而增长。

2.5胎动最初观察到胎动是在妊娠第33d, 表现为胎儿的整体浮动, 3例试验[3]犬中2例观察时每次只动1下。妊娠35d又有3例观察到胎动, 有1例是49d观察到头颈摇动。在此期间, 胎动一般1~2min出现1次。妊娠43d起胎动次数逐渐增加, 56~63d观察到1min胎动1~5次不等, 一般胎动间期胎儿静止, 至下次胎动, 不是每分钟都有胎动。从跟踪探查发现, 犬胎动出现的早晚与胎动次数无直接相关性。

2.6胎儿性别与胎儿数量B超探测可根据胎儿外生殖器阴囊和乳房来预测胎儿性别[4]。但是因胎动、胎儿体位的

经验交流

鸡啄癖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李晓凤 (山东省成武县畜牧局274200)

中图分类号:S858.31文献标识码:B

啄癖又称为异食癖、恶食癖、啄食癖, 是鸡只常见的一种病, 多指鸡群互相啄食引起损伤, 影响生长发育, 严重时啄出内脏, 引起死亡或者胴体质量下降等等。严重啄癖多发生于3周龄后, 最常见的有6种。

1常见啄癖

1.1啄肛癖啄肛癖这种恶癖最常见, 常见鸡群追啄一只鸡肛门, 致使肛门破伤或出血, 严重时直至肠脱出而死, 内脏争吃一空。多见于雏鸡和患有鸡白痢杆菌病的产蛋鸡。患有泄殖腔炎或输卵管炎的病鸡, 鸡群一旦发此病, 有一只鸡被啄, 常被同群更多的鸡只啄食并很快蔓延全群互啄。

1.2啄趾癖鸡群相互啄食脚趾, 引起出血或跛行, 重者可啄断脚趾。啄趾常常由于喂料时间不定或饲料缺乏, 致使鸡为了寻找食物而误啄脚趾;育雏期间光线过强时, 鸡只会把脚趾上的血管误认为是食物而啄食。轻者运动障碍, 重者脚趾坏死脱落。

1.3啄羽癖鸡群互相啄扯断羽毛, 直至啄光为止。多发生于产蛋鸡, 尤其是高产蛋鸡, 常由于饲料中缺乏钙、硫、维生素B12等。此外, 体表寄生虫, 如虱、螨, 鸡只为了止痒, 常常会啄自己的皮肤及羽毛, 最终会导致

变化, 做出正确判断的比例不是很高, 早期, 肠内气体叠压, 可能误认为多孕囊存在, 晚期, 胎体增长, 往往造成影像重叠或在一个视野中不能完全显示整个胎体, 而影响判断。受孕28~35d是判断胎儿数目的最佳时间。

3 妊娠后期的监护

在妊娠后期, 利用B超诊断胎儿的生命力, 根据胎心搏动和胚胎结构可鉴别死胎、气肿胎、判断胚胎吸收和流产。根据产中、产后子宫内部结构监护分娩, 对确保母犬顺利地分娩或人工剖腹术的成功实施都是很重要的。在分娩后, 监测子宫产后复旧状况等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

鸡只自食或互相啄食羽毛。商品代肉鸡达到上市体重时, 如果过分拥挤, 也会暴发啄羽癖, 引起胴体品质下降。

1.4啄伤口因伤口出血、脱肛等形成异常颜色或化脓形成的异臭, 如刺伤的鸡冠;混群时啄斗建成新序群时更容易啄伤

1.5啄蛋癖常见于高峰产蛋期的母鸡, 时常和产软壳蛋和无壳蛋并发。发生该病主要原因是饲料中钙及蛋白质含量不足引起。病鸡常把自己产的蛋啄食掉。

1.6异食癖多见于育成鸡或成鸡, 啄食正常情况下不食或少食的异物, 如石子、沙子、石灰等等。

2啄癖原因

(1) 饲养密度大, 无运动场地;一般养鸡场平面饲养时每群可养200~400只。专业户养鸡每群100~200只即可。鸡群太大, 过于密集, 使鸡的情绪烦躁, 易发生恶食癖。 (2) 多批鸡混养, 强弱不一。 (3) 运动地方小或舍内无沙浴池, 又不喂沙粒等。 (4) 光照过强, 照明时间太长;灯光颜色与啄食癖发生率有关, 灯光过于明亮最容易啄肛、啄羽的发生。除1~2周龄需20Lx的较明亮的光照外, 生长期用5Lx光照度, 产蛋期用5~10Lx, 这样既可防止或减少啄食癖, 产蛋期也能获得理想的产蛋水平。 (5) 中途放进新鸡或某鸡因打斗受伤等。

3 啄癖的防制

(1) 据报道, 啄肛、啄趾可能饲料缺乏食盐和其他矿物质, 应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添加剂和钙、磷等矿物质。可将饲料中食盐含量提高至2%, 连喂2d, 并保证充足的饮水。切不可将食盐放入水中, 因鸡的饮水量比采食量大, 易引起中毒, 且越饮越渴, 越渴越饮。啄羽可能是饲料中缺含硫氨基酸, 可适当添加蛋氨酸和胱氨

参考文献

[1]邓立新.犬繁殖及疾病诊疗的B超应用[J].中国养犬杂志, 2001 (4) :11-13.

[2]郑星道, 张晓华, 乔成礼等.实时超声扫描对母犬早期怀孕诊断的研究[J].经济动物学报, 2002, 6 (1) :53-56.

[3]梁成彪, 董君艳等.应用B超3.5 MHz探头体表监测拉布拉多犬妊娠[J].畜牧兽医学报, 2005, 36 (11) :1206-1209.

[4]禹泽中, 王萍.犬B超扫描妊娠诊断技术[J].畜牧兽医杂志2008 (2) :96-97.

妊娠监测 篇7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之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1岁,其中初产妇23例,经产妇7例;对照组产妇30例,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6岁,其中20例为初产妇,10例为经产妇;患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正常;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孕次和分娩体重等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既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75gogtt:空腹血糖5.1mmol/l,1小时10.0 mmol/l,2小时8.5mmol/l.任何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既可判断为妊娠期血糖。

1.3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日常饮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严格的血糖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制定严格的饮食指导计划,限制能量及营养素供给量。

1.3.1制定饮食计划首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要求其了解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指导其掌握如何通过饮食控制进行血糖控制,了解血糖水平异常的危险因素,预防各类并发症。妊娠糖尿病的特殊性,要求患者和家属需要共同参与,才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饮食指导,为提高治疗效果给予支持。

1.3.2制定食谱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控制,既要保证为母婴健康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又要防止摄入量过多,导致血糖水平的变化,引发并发症。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程饮食控制,以餐后1h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为标准进行饮食控制。具体措施如下:采用少食多餐的原则,根据孕妇的体重、孕周、血糖水平等对所需的总热量进行计算;按照三餐三点进行进行进食,即早餐、早点、午餐、午点、晚餐和晚点;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为主,多进食豆类、谷类、瘦肉、蔬菜水果、蛋奶、水产品等,禁食甜食和高糖水果,饮食少盐、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烹饪方法以凉拌和清蒸为主;晚点需要补充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保证夜间婴儿需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为产妇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控制体重,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孕期体重增长10—12kg为理想控制目标[2]。

1.3.3能量及营养素供给量计算能量供给量计算公式:标准体重(kg)×能量供给标准[kj(kg·d)];标准体重计算公式:身高(cm)—100(适用于身高165以上及年龄在40岁以上患者,否则为:身高—105;妊娠糖尿病能量供给标准:休息状态:104.6—125.5kj,轻度劳动状态:125.5—146.4kj,中度劳动状态:146.4—167.4kj,重度劳动状态:167.4—188.3kj[2]。本组研究中,能量和营养供给量在妊娠前4个月内与妊娠前相同,4个月后每天增加300—400kcal,其中蛋白质供给量应该占15—20%,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应占55—65%,脂肪供给量应占20—25%;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每日控制在30g左右,限制食盐摄入,每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1.4方法对观察组30例患者与对照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回顾性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并发症和影响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进程表示,计算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产妇摄入过多营养及能量所致,一方面得益于人们对妊娠期健康检查工作的开展,使得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明显上升,便于及时有效的进行控制[3]。由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特殊性,其主要的治疗方式为饮食控制,不宜采用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等,以免对母婴健康造成影响。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3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通过加强血糖监测,制定合理的饮食指导计划,与采取常规护理指导的对照组对比,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均明显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加强血糖监测和饮食指导,具有重要意义,需要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张丽华.饮食控制对妊娠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245—246.

[2]张秀娟董青华.23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及护理[J].医学信息,2013,6(6):367—367.

妊娠监测 篇8

1 临床资料

收集该院妇产科2009年8月—2011年5月之间,孕22~27周经糖尿病筛查和口服葡糖糖耐量试验确诊为GDM的孕妇30例,年龄26~36岁。满足诊断标准的病人30例,依据由中华医学会结核学会制订的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指南,50 g糖筛查≥7.8 mmol/L;5.8 mmol/L空腹血糖2次,口服葡萄糖100 g后1 h血糖为10.6 mmol/L,2 h血糖为9.2 mmol/L,3 h血糖为8.1 mmol/L。以上4个数据,如果有2个或2个以上数值等于或超过以上数值即能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2 监测护理方法

2.1 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的孕妇除了承担疾病本身带来的身体痛苦之外,还要担心胎儿是否畸形、是否会导致自己早产,甚至担心胎儿胎死宫内,常有焦虑情绪。种种心理因素导致孕妇心理压力很大。再者因为临产后孕妇有比较大情绪波动,大幅度的情绪波动均可引发血糖大幅波动,所以心理护理对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在护理过程中,有关于糖尿病的知识护理人员必须告知病人和其家属,同时予以病人充足的心理支持,使其能主动配合医生的治疗。

2.2 自我监测

进行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是对胎儿的监测特别重要的步骤,通过宫高、腹围测量、B超检查和胎心监测等,可以全面地了解胎儿宫内的生长发育情况。此外,还要教会孕妇注意数一下胎动的次数,因为胎动计数是监测胎儿宫内情况的一项有效措施,胎动如果出现不正常现象要尽快进行检查。

肾功能的检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并发肾病或者尿路感染,则胎儿的死亡率将会非常高,达到50%,所以孕妇必须每月对肾功能状况、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眼底检查,32周后每周产检1次、注意孕妇血压、水肿、尿酮体、尿蛋白监测情况,尽早发现并发症,积极治疗。

定期监测血糖,建议患者每月监测血糖1次,如血糖水平过高或波动较大,除嘱其饮食控制外,视情况给予胰岛素治疗,并适当增加血糖监测次数。

2.3 饮食的控制

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举措。饮食控制可以降低产妇并发症如产后感染、妊高症等,降低胎儿畸形儿、巨大儿等并发症的发病率。理想的饮食应该既可供应维持妊娠的热量和营养,又不会导致餐后血糖过高。在供应碳水化合物的主食里,小麦比大米更适合病人,干饭比稀饭更适合帮你改人。同时应指导病人多吃蔬菜,选择高纤维素的食品进行饮食。另外还应当多吃些降糖的食物,如南瓜、豆制品、洋葱等,以及坚果、牡蛎、玉米等含铬丰富的食品。3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为44~76 kg,每日主食5~6两,每日蛋白质按体重1.5~2.0 g/kg,每天进食4~6次,为保证供给婴儿的需要必须在睡前进食1次,以防夜间发生低血糖。饮食控制是否合适,还要进行血糖和尿酮体的监测,按上述饮食方案对30例患者进行管理后,到妊娠36周时,需胰岛素治疗的6例,至孕末期未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24例。

2.4 药物治疗

除了只使用饮食控制就能把糖尿病控制很好的病例外,只要需要用药,一律使用胰岛素,原用口服降糖药的病人应一律停药,改用胰岛素治疗,以避免口服药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如畸形、新生儿低血糖症及新生儿乳酸性酸中毒等等。胰岛素是唯一的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治疗药物。它因为不透过胎盘,所以对母婴均安全。通过教育、指导使孕妇及其家属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应用胰岛素的重要性,掌握剂量、注射部位,每日有序更换,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硬化。

2.5 产后护理

子宫收缩乏力是糖尿病孕妇患者容易发生的病症之一,这种病症会导致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高,所以为了预防产后出血的状况发生,应当使用缩宫素促进产妇的子宫收缩,同时指导并提倡产妇母乳喂养,以便有利于子宫收缩。

3 统计方法

采用χ2检验。

4 结果

30例妊观察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其孕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发病率除早产外,其他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5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能提高围产期的各种发病率,例如引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泌尿系感染、养水过多和产后出血;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血钙和产伤等症状。在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监测护理中,必须对不同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具体的医学分析,比如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饮食问题、用药问题、感染问题等等。

产时护理孕妇临产后情绪紧张和疼痛都可引起较大的血糖波动,不易掌握胰岛素的具体用量,应该严密监测产程中的血糖变化,临产后应该设置专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状况、呼吸变化及呼气有无酮味,心率、血压变化及胎心、宫口及宫缩等产程发展情况。

另外,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血细胞吞噬功能明显降低,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帮助孕妇建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根据妊娠不同阶段到户外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不仅有益健康,还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 把60例妊娠期妇女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30例病例同时患有糖尿病,对照组30例是正常孕妇,比较在不同的经护理干预后2组的母婴并发症情况。结果 30例观察组的孕妇经过恰当的护理干预后除早产率高于对照组孕妇外(P<0.05),其他母婴并发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病人加强的监测和相关护理,能显著控制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于晶.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影响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063.

[2]郭彩霞,王山米.妊娠期糖尿病[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636-639.

【妊娠监测】推荐阅读:

重度妊娠07-21

梅毒妊娠05-08

妊娠甲亢05-22

高危妊娠06-04

妊娠误诊06-17

妊娠引产07-07

妊娠死胎07-31

妊娠结局08-06

妊娠成功08-11

延期妊娠08-18

上一篇:课堂教学的能力培养下一篇:六一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