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妊娠流产

2024-06-12

中期妊娠流产(共7篇)

中期妊娠流产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流产药物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中期妊娠引产孕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B组单纯采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比较2组引产效果。结果 A组用药至规律宫缩时间、总产程时间短于B组, 出血量少于B组, 且产道损伤率及清宫率低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利凡诺,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

以往中期妊娠引产的主要方法是利凡诺羊膜腔穿刺注射引产术, 其缺点在于引产产程长, 宫口扩张慢, 约需48~72h。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则是国内临床广泛应用, 疗效肯定的终止早孕药物。我院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 并在产程中适当应用地西泮,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月我院中期妊娠要求流产的孕妇200例, 入选标准:年龄17~40岁;孕周为12~25周, 月经周期规律, 经妇科检查和B型超声确诊为宫内妊娠;血、尿常规及心、肝、肾功能正常;无用药禁忌;排除瘢痕妊娠。其中有剖宫产史40例。所有孕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 2组年龄、孕周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A组:

嘱孕妇排空膀胱, 取仰卧位, 在严格无菌操作下, 行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 然后即刻予以米非司酮50mg口服, 每4小时1次, 共3次。嘱孕妇每次服药前、后2h空腹, 以利于药物充分吸收。第3次服完米非司酮后1h, 予以米索前列醇0.6mg口服, 亦空腹服用, 住院观察。规律宫缩后若宫颈韧且硬, 宫缩强, 给予地西泮10mg静脉缓注。

1.2.2 B组:

单纯行经腹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100mg, 住院观察。

1.2.3 引产后注意事项:

引产后要注意休息, 加强营养以促进身体恢复;禁性生活6周左右, 禁盆浴;产后抗感染治疗;适当应用回奶药, 维生素B6片100mg口服, 每天3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至规律宫缩时间, 产程进展, 药物不良反应;记录胎儿、胎盘娩出时间, 引产总时间, 出血量;产后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若有残留即行清宫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用药至规律宫缩时间、总产程时间短于B组, 出血量少于B组, 且产道损伤率及清宫率低于B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B组3例胎儿经后穹窿排出, 行后穹窿修补术;1例子宫瘢痕处破裂, 行小剖宫产术。

注:与B组比较, *P<0.05

3讨论

利凡诺是一种强力杀菌剂, 经羊膜腔穿刺注射利凡诺可通过药物本身刺激引起子宫肌兴奋, 机制是注入羊水后作用于蜕膜, 使细胞分解, 引起子宫内膜组织变性、坏死, 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 增加子宫肌收缩的频率及紧张度, 羊膜腔注射后引产结束的过程与足月分娩的过程相同。由于妊娠中期, 胎盘产生大量的孕激素, 使子宫处于被“抑制”状态, 宫颈成熟度差, 子宫充血, 引产时诱发宫缩比较困难, 故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尚令人满意, 成功率≥95%。缺点: (1) 其本身并无促宫颈成熟作用, 易产生不协调宫缩和强直性宫缩, 宫颈扩张慢, 与宫缩不同步, 可造成宫颈裂伤, 甚至会发生胎儿从阴道后穹窿或子宫瘢痕处排出; (2) 利凡诺使胎膜坏死, 黏附于宫壁上不易剥离, 导致胎盘、胎膜残留, 出血量多, 清宫率高。

米非司酮作为一种拮抗孕激素受体的甾体类药物已应用于妇产科多个领域, 其终止妊娠的作用机制是:米非司酮与孕酮竞争结合其受体, 致使体内孕酮水平下降, 蜕膜组织发生变性坏死, 与绒毛板分离, 胚胎游离排出;通过与孕酮竞争受体, 使雌和 (或) 孕激素受体的比值增加, 改变局部雌 (孕) 激素平衡, 从而干扰孕酮对妊娠的支持;还可使胶原纤维发生降解, 引起与足月妊娠自然分娩时相似宫颈成熟扩张变化, 刺激子宫蜕膜细胞及内膜间质细胞产生前列腺素F2α, 提高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性, 同时降低前列腺素分解酶的浓度, 抑制前列腺素分解, 使前列腺素增加, 宫颈软化, 子宫收缩, 发动分娩。而子宫收缩又进一步刺激前列腺素产生, 形成外源性前列腺素启动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的循环, 进一步促进妊娠终止, 故米索前列醇有利于妊娠物排出。规律宫缩后, 若子宫颈韧且硬, 宫缩过强, 予以地西泮10mg缓慢静脉注射, 可以协调宫缩, 机制为:地西泮能使宫颈环肌松弛, 降低宫颈阻力, 舒缓平滑肌, 促使宫颈软化、扩张;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及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

综上所述, 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 并在产程中适当应用地西泮, 可促使宫颈软化、扩张, 大大缩短产程, 减轻患者痛苦, 产程中软产道无损伤, 胎盘、胎膜残留少, 阴道出血量少, 清宫率低, 且应用方便,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期妊娠流产 篇2

1 一般资料

患者36岁, 孕3产1。因停经24周, 下腹阵痛伴发热2 d, 就诊于我院门诊, 门诊彩超报告:中期妊娠, 死胎, 颅骨变形, 胎儿头皮水肿。入院途中胎儿胎盘娩出, 阴道流血量同月经量, 既往身体健康, 月经规律, 有一子8岁。入院时查体:体温39.5℃, 血压150/90 mm Hg (1 mm Hg=0.133 kPa) , 脉搏98次/min, 呼吸18次/min, 意识清, 中度贫血貌, 心肺未闻及异常, 下腹轻压痛,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无移浊。妇科检查:阴道内少量暗红血, 宫口容一指, 宫颈无举痛, 子宫软如孕3个月大, 压痛, 双附件区增厚压痛。检查完患者10 min, 患者突然意识消失, 皮肤、口唇发绀, 一过性肢体抽动, 大小便失禁。查体:体温41℃, 脉搏140次/min, 血压130/90 mm Hg, 呼吸20次/min, 中度贫血貌, 心肺未闻及异常杂音, 无跟踺反射。辅助检查:血常规示WBC 14.12×109/L, N∶L为94.8%∶3.1%, Hb76 g/L, 血小板191×109/L。B超示:宫内混合回声44 mm×44 mm×27 mm。入院诊断: (1) 中期妊娠24周死胎流产。 (2) 产前感染。 (3) 感染性休克。 (4) 中度贫血。立即进行抢救, 开通大静脉通道, 口腔放置压舌板, 心电监护, 留置导尿, 吸氧, 抗感染、抗休克及对症降温治疗, 并请脑外科、神经内科、循环内科会诊协助治疗。抢救半小时患者无尿, 给予呋塞米40 mg静推, 为排除失血性休克做阴道后穹隆穿刺, 未抽出不凝血。5%碳酸氢钠250 ml纠正酸中毒, 给予多巴胺10 mg维持静滴, 甘露醇250 ml降颅压防止脑水肿, 并输新鲜血600 ml, 西地兰0.2 mg静推强心, 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 地塞米松30 mg静推, 30 min后无明显疗效, 予甲强龙40 mg静推抗休克, 抢救过程中急测电解质:Na+132 mmol/L, K+3.7 mmol/L, Cl-103 mmol/L, 血尿素氮10.5 mmol/L, 血肌酐124μmol/L。血气分析:pH 7.572, PaCO2:2.64 kPa, PaO214.5 kPa, DIC指标化验在正常范围内, 心电图大致正常, 脑CT未见异常。胸片:两肺未见实质病灶, 心影正常。经过4.5 h的及时抢救, 患者恢复意识, 能应答, 饮水, 体温降至37.5℃, 脉搏102次/min, 血压 (90~100) / (55~60) mm Hg, 呼吸20次/min, 液体出入量基本平衡, 阴道流血量不多, 第2天体温降至36.5℃, 并予清宫, 清出机化的脱膜组织及血块, 抗感染治疗3 d后患者因经济困难要求出院, 复查血常规:WBC 8.15×109/L, Hb 72 g/L, 血小板89×109/L。

2 讨论

死胎流产导致感染性休克发生, 在临床上较少见到, 患者入院前已发热2 d未及时到医院治疗, 考虑已有产前感染。随着胎儿胎盘的娩出, 子宫血窦开放, 导致大量细菌或毒素进入人体, 患者贫血,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由于细菌或毒素引起微循环灌注不足导致感染性休克的发生, 易导致多个脏器功能衰竭, 可发展至不可逆性。感染性休克晚期死亡率高, 因此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感染性休克分型:高排出量低阻力型和低排出量高阻力型, 该患者的临床表现较符合低排出量高阻力型, 意识消失, 皮肤及口唇发绀, 脉搏细速, 为100~130次/min, 尿量<25 ml/h, 虽然发生机制不同, 但有效血容量减少和组织缺血低氧则基本一致, 仅程度不同。

我院能够成功抢救如此危重患者并且未留下脑低氧等后遗症, 未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及DIC, 这与及时诊断及治疗是分不开的。针对感染性休克, 妇科常用地塞米松及氢化可的松, 但休克无明显改善,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请内科会诊后用甲强龙40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静推后, 患者病情迅速好转, 值得同道借鉴。

关键词:中期妊娠,感染性休克,流产

参考文献

[1]汪锋.外科感染性休克现代概念与治疗[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3) :148-150.

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研究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住院的14~27周妊娠的主动要求引产的患者108例,年龄在18~39岁,平均年龄27.6岁。将其随机将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进行引产,共计55例,对照组采用利凡诺尔进行引产,共计53例。试验组平均年龄(22.2±3.5)岁,平均孕周(20.6±3.9)周;对照组平均年龄(22.6±2.9)岁,平均孕周(21.3±2.5)周。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孕次、产次间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无用药禁忌证。

1.2 引产前检查

用药前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胸透、心电图检查、凝血常规检查等均无异常。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胎位、羊水池深度等证实。

1.3 引产方法

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实验组55例,给药方法为,口服米非司酮,3次/d,2d,口服第1片米非司酮,同时行80mg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尔对照组53例,给药方法为,80mg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羊膜腔内注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即嘱患者排空膀胱,取平卧位,医师寻找腹部穿刺部位,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将子宫固定在下腹部正中,在距子宫底2~3横指下方中线上或中线两侧,选择囊性最强的部位或肢体侧作为穿刺点,用9号有针芯的腰椎穿刺针,从选择好的穿刺点垂直刺入,一般经过两个抵抗后有空虚感,即进入羊膜腔内[2]。穿刺针确切进入羊膜腔后,拔出针芯便有羊水溢出,或回抽空针见羊水后注射完全。注射闭先将插入针芯迅速拔针,针眼处盖以无菌纱布一块,按压片刻,胶布固定纱布。若胎儿分娩后超过30min,胎盘胎膜仍未娩出或娩出不全则给与患者清宫术。

1.4 给药后观察内容及结果判断

两患者均在给药后观察药物起效时间、发动宫缩直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及整体时间的差异。除此之外还要观察,患者引产前后血相变化、产后出血量、产道损伤程度、胎盘胎膜滞残留率或清宫率、患者感染率、引产后患者在医院住院天数等。在用药后的72h内,若胎儿胎盘完全娩出则为成功,否则为失败。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在药物起效时间方面,试验组平均28小时34分,对照组平均38小时25分;在发动宫缩直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试验组平均7小时58分,对照组平均13小时12分;在整体时间方面,试验组平均35小时52分,对照组平均平均48小时46分;所有时间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引产成功率方面,两组均全部成功,组间无差异。在胎盘胎膜滞残留率方面,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组17/55,单纯应用利凡诺尔组27/53,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后出血量方面,在50~120m L,两组间无差别。两组患者血象在引产前后无显著变化。两组患者引产后无1例发生产道损伤,两组间无差别。在引产后患者感染率方面,两组无1例发生感染、发热现象,两组间无差别。在住院天数方面,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4.9d,对照组平均5.8d,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米非司酮本身并无孕酮活性,但同炔诺酮和孕酮一样都与孕酮受体有亲和力,是一种具有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作用的甾体类药物,此药可以干扰妊娠活性,阻断孕酮与孕酮受体结合,加强宫缩的规律性。米非司酮与孕酮受体结合时,可引起绒毛变性和坏死,抑制胎盘和蜕膜的黏附,使宫颈胶原分解加强,胎盘胎膜易于脱落排出,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利凡诺尔引产引产机制主要是刺激子宫收缩,使胎盘胎膜变性和坏死,胎儿中毒而死导致流产。因其较高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在终止中晚期妊娠上已被临床广泛使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用于14~27周中期妊娠引产,可明显缩短引产时间,提高成功率、较少清宫率、减少宫腔操作、减轻因此带来的疼痛,减少患者在医院的住院天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用于14~27周中期妊娠引产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安全性、缩短引产时间和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在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接受的自愿要求引产的中期妊娠108例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进行引产,共计55例,对照组采用利凡诺尔进行引产,共计53例,比较二者在药物起效时间、发动宫缩直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及整体时间的差异。结果在药物起效时间方面,试验组平均28小时34分,对照组平均38小时25分;在发动宫缩直至胎儿胎盘娩出时间,试验组平均7小时58分,对照组平均13小时12分;在整体时间方面,试验组平均35小时52分,对照组平均48小时46分;所有时间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用于14~27周中期妊娠引产,可明显缩短引产时间,提高成功率、较少清宫率、减少宫腔操作、减轻因此带来的疼痛,减少患者在医院的住院天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中期妊娠引产,米非司酮,利凡诺尔

参考文献

[1]王晨虹.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0(5):967-968.

中期妊娠阴道流血的临床探讨 篇4

关键词:中期妊娠,阴道流血

中期妊娠阴道流血是常见的产科急诊, 因其病因多, 胎儿孕龄小常引起临床诊断与处理的困难。总结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中期妊娠阴道流血患者33例, 探讨该病的发生机制、诊断、处理及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于本院门诊及住院处的患者, 中期妊娠阴道流血病例33例, 患者年龄21~37岁, 平均27.8岁;孕周23~27周, 平均25.7周;平均流产次数2.1次, 其中经产妇12例, 初产妇21例, 占64%。其中妊高症3例, 占9%;子宫肌瘤1例。

1.2 临床表现

症状:均出现持续阴道流血, 其中有2例出现宫底持续性升高, 29例无明显体征。

4例有持续性腰背酸胀, 2例有持续性腹痛, 1例有阵发性腹痛;体征:其中3例有子宫高张状态。

1.3 临床检查

所有病例均行阴道窥诊、血常规、DIC和超声检查。其中发现3例为宫颈出血, 3例出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进行性下降, 1例出现了DIC;BUS检查发现4例为胎盘早剥, 25例胎盘前置状态, 1例宫颈机能不全, 3例无异常发现。

2 结果

中期妊娠阴道流血威胁孕妇的生命影响胎儿的健康。由于妊娠期循环血容量增加, 血浆加大于红细胞增加, 出现血液稀释, 本组资料中4例被诊断为胎盘早剥, 其中3例因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而行剖宫产术中止妊娠, 1例经阴道分娩, 胎儿均死亡;25例被诊断为胎盘前置状态, 均药物治疗, 维持至28周后中止妊娠, 其中2例为足月分娩;其中剖宫产术19例, 经阴道分娩6例;3例被诊断为宫颈出血, 经纱布阴道填塞后出血止, 均足月经阴道分娩;1例被诊断为宫颈机能不全, 予宫颈缝扎术后足月经阴道分娩。平均孕龄34.6周;早产率81.8%, 剖宫产率66.7%, 平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1 kg;1 minApgar评分平均6.8分, 5 minApgar评分平均8.7分, 围生儿死亡率12.1%。

3 讨论

中期妊娠阴道流血发生率较高, 其病因与子宫内膜病变有关, 如产褥期感染、多产、多次人工流产或刮宫, 引产以及刨宫产等。有报道认为, 人工流产术使前置胎盘的发生提高7~15倍;人工流产后再妊娠者, 前置胎盘发生率为4.6%。Hendricks等研究表明, 既往剖宫产与前置胎盘有显著相关性。并且随着剖宫产次数的增加其发生的危险性亦增加。Felice等认为引起胎盘早剥的诱因有吸烟、吸毒、高血压、胎膜早破、慢性羊膜炎、子宫肌瘤、营养不良等, 妊高症占一半以上。Ananth等研究认为, 多产与前置胎盘有明显相关性, 与胎盘早剥相关程度稍差。而多次孕产造成子宫内膜炎进而导致再次妊娠发生绒毛膜羊膜炎是发生胎盘早剥的重要原因。多次的人工流产会导致宫颈内口机能破坏, 已被广泛的接受。

由于中期妊娠阴道流血的病因较多, 准确了解病史、全面的产科检查、认真的观察是提高确诊率的前提。多次血常规及DIC检查有助于判断出血量及凝血功能, 而彩色多普勒检查具有较高的异常检出率, 有助于判断病因。由于中期妊娠胎盘早剥症状极不典型, 进展快, 并发症多且重, 故须高度重视, 严密观察, 如胎盘剥离程度轻, 无进行性出血, 可经阴道分娩;如病情进展迅速, 应尽早剖宫产中止妊娠。如为胎盘前置状态, 应卧床休息, 抑制宫缩, 予支持治疗, 尽量延长孕周。对于宫颈机能不全患者, 应尽量卧床休息, 予抑制宫缩后行宫颈缝扎术。

中期妊娠流产 篇5

1.1 病例资料

患者, 女, 31岁, 因左下腹痛1 d, 加重半天, 于2008年7月26日以“异位妊娠流产?”收入院。平素月经不规律, 1 d前出现下腹痛, 伴少许阴道出血, 呈持续性隐痛, 半天前突感下腹痛加剧, 呈绞痛, 给予肌注山莨菪碱针、口服颠茄片等解痉治疗, 效差, 左下腹痛无缓解, 查尿妊娠试验弱阳性。患者系产后10个月, 哺乳期, 平时经量少, 发病后少许阴道出血, 较月经量明显少。

1.2 查体

一般情况可, 心肺检查无异常, 无贫血貌。腹软, 肝脾未触及, 下腹压痛及反跳痛 (+) , 以左下腹明显。阴道双合诊:子宫前位, 正常大小, 有压痛, 右侧附件正常, 左附件区压痛明显, 未触及包块, 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 尿hCG (±) 。盆腔B超检查显示:盆腔积液。实验室检查:WBC5.4×109/L, Hb 119 g/L, N 61.1%, L 36.9%。入院诊断: (左侧) 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 (左侧) 卵巢黄体破裂?

2 临床处理

2.1 入院后完善检查, 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腹腔内有血性液体约200 ml, 子宫前位, 正常大小, 右侧附件正常, 左侧卵巢体积略大, 左侧卵巢前面有一约1.5 cm×2.5 cm规整破裂口, 有活动性出血, 行左侧卵巢楔形切除修补术。术中仔细探查盆、腹腔, 并用纱布滤过盆腔血性液体, 未找到绒毛组织。术后病理报告:卵巢囊肿破裂 (病理号6410) 。

2.2 术后第2天, 患者自诉左下腹隐痛, 阴道少许出血, 复查盆、腹腔B超:

盆、腹腔未见异常。术后第3天, 患者仍诉左下腹隐痛, 阴道少许出血, 测尿hCG (+) 。术后第4天, 仍有左下腹痛, 阴道出血减少, 再次复查盆、腹腔B超:盆、腹腔未见异常, 尿hCG (+) , 血β-hCG 774 nmol/L。术后第6天, 仍有左下腹痛, 阴道无出血, 复查血β-hCG 1 014 nmol/L, 复查盆、腹腔B超未见异常。当时分析:患者系产后10个月, 无明显停经史, 哺乳期避孕措施不力, 很可能是卵巢妊娠流产继发腹腔妊娠, 抑或是正常产后的原发绒癌, 恰好与排卵期黄体破裂同时发生, 给予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第10天, 患者仍有左下腹痛, 无阴道出血, 复查血β-hCG 1 900 nmol/L;再次复查切除卵巢标本示:卵巢滤泡囊肿, 未见肿瘤;复查盆、腹腔B超示:左下腹混合性包块约3.7 cm×2.8 cm, 左下腹可触及包块。术后第11天, 复查血β-hCG 2 134 nmol/L, 复查盆、腹腔B超:左侧腹腔囊实性占位肿物约5.2 cm×4.1 cm, 左下腹可触及包块, 再次分析:血β-hCG值短时间内迅速升高, 腹腔B超检查提示:左腹腔内肿物迅速增大, 考虑恶性占位可能较大。术后第12天, 患者仍有左下腹痛, 无阴道出血, 左下腹包块明显触及, 复查腹腔B超:左中腹囊实性占位约7.0 cm×4.2 cm;急诊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见:左侧肠间隙包块, 被大网膜包裹, 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显示: (胚胎) 绒毛组织。确诊是卵巢妊娠完全流产致继发性腹腔妊娠。术后病理诊断:大网膜内绒毛组织 (胚胎组织) 。

3 讨论

3.1 卵巢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卵巢着床和发育, 发病率为1∶7 000~1∶5 000;

术前正确诊断卵巢妊娠十分困难, 往往误诊为输卵管妊娠或卵巢黄体破裂, 多数需经术中仔细探查方能诊断, 有时单凭术中探查也可被误诊为卵巢黄体破裂, 因此必须常规进行病理检查[1]。本例即是左侧卵巢妊娠完全流产孕囊种植到肠间隙。腹腔妊娠[1]是指妊娠位于输卵管、卵巢及阔韧带以外的腹腔内, 发生率约为1∶15 000, 又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以继发性腹腔妊娠多见, 往往发生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 偶可继发于卵巢妊娠或子宫内妊娠而子宫内在缺陷 (如瘢痕子宫裂开或子宫膜瘘) 破裂后。

3.2 由于卵巢的组织学特点, 一旦胚胎植入, 无论皮质和髓质均不堪滋养叶细胞的侵蚀, 易早期破裂或流产[2]。

因此, 不少卵巢妊娠血β-hCG值低, 致尿hCG值也低, 阴道不规则流血不明显, 甚至无停经史, 继发性腹腔妊娠在停经期间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史。因此, 要详细询问病史, 重视妊娠早期一过性下腹痛情况, 术中系统寻找病灶来源, 防止绒毛种植于腹腔, 尽早诊断、治疗。如第1次手术未找到绒毛, 可腹腔灌注化疗药物, 或口服化疗药, 杀死绒毛组织, 可能会避免2次手术。本例第2次手术才确诊, 感受颇深。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10

中期妊娠引产致急产1例 篇6

1 临床资料

患者岁因孕周超检查提示宫内死胎在外院引产失败, 于2009年5月21日收入我院。该患者平时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2008年12月11日, 预产期2009年9月18日, 停经40余天时自觉恶心、乏力、择食等早孕反应, 孕18周自觉胎动, 6d前自觉胎动消失, 在外院做B超检查提示宫内死胎, 于5月18日在外院行羊膜腔注射乳酸依沙吖啶100mg引产, 3d无宫缩, 转入我院。入院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清语利, 骨盆各径线测量无异常, 宫高20cm, 腹围72cm, 胎心未闻及, 无宫缩, 无阴道流血、流液, 盆底组织松软, 宫颈管长约1cm, 宫口未开, 宫颈质地较硬。B超提示:宫内死胎。入院诊断: (1) G 1P0孕23周宫内死胎, (2) 羊膜腔注射乳酸依沙吖啶引产失败。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 化验肝肾功能正常。5月22日早口服米非司酮50mg, 晚口服米非司酮75mg, 5月23日早口服米非司酮50mg, 晚口服米非司酮75mg, 5月24日晨8点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后无宫缩, 于下午3点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0.2mg后无宫缩, 于5月25日晨8点口服米索前列醇0.4mg, 下午2点阴道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0.2mg后无明显宫缩, 于5月26日晨8点给以静滴5%葡萄糖500mL加缩宫素2.5U, 以8~12滴/min速度静滴, 直到晚10点, 期间缩宫素逐渐加量至7.5U, 仍无明显宫缩, 停滴后, 患者能安静入睡。5月27日早8点静滴5%葡萄糖500m L加缩宫素5U, 以8~12滴/min静滴, 于10点腹痛难忍, 立即调慢滴速至3~4滴/min, 患者腹部剧痛无明显缓解, 立即停滴缩宫素。妇科检查:宫口开大2cm, 宫颈管长约0.5cm, 羊膜囊未破, 后穹隆放置米索前列醇部分存在因宫缩过强取出所有剩余药物于点分给予25%硫酸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抑制宫缩, 于10点30分患者宫口仍开大2cm, 腹痛稍减轻, 于11点宫口开全, 以头位分娩一女性死婴, 分娩时出血不多, 检查宫颈及阴道无裂伤, 经抗感染治疗3d后出院。

2 讨论

中期妊娠引产常用羊膜腔注射乳酸依沙吖啶, 多数在72h内发动宫缩, 如果此法失败, 多数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可引产成功, 但此患者对乳酸依沙吖啶无反应, 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无反应, 继续用缩宫素诱发宫缩均失败, 如此对多种药物不敏感, 实属少见。米非司酮可增加子宫对PG的敏感性, 间接软化宫颈, 米索前列醇可以兴奋子宫平滑肌, 扩张和软化宫颈[1,2]。此病例提示产科临床医生, 对于药物引产患者, 用药种类及用药量个体差异明显, 尤其对多种药物联合使用者, 有可能使宫口在短时间内开全, 造成急产, 严重者可致宫颈、阴道裂伤, 因此, 对于中期妊娠引产患者, 尤其联合应用引产药物, 要高度警惕, 应严密观察产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孕产妇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吴平, 程利南.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终止妊娠的效果[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7, 42 (11) :787-789.

51例中期妊娠药物引产疗效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在本院引产后102例, 无禁忌证的孕妇, 年龄在18~39岁, 其妊娠12~27周, 初产妇43例 (42.16%) , 经产妇59例 (57.8%) 随机分双米与己烯雌酚组 (A组) , 双米组 (B组) , 每组各51例在年龄、孕产次、宫颈条件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米非司酮25 mg与米索前列醇0.2 mg均有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 己烯雌酚0.5 mg有合肥久联制药公司生产。第1、2天口服非司酮50 mg, 10~12 h/次, 因药后2 h饭后加服己烯雌酚2.5 mg, 第3天顿服米索前列醇0.4 mg, 根据宫缩情况可续用米索前列醇0.2 mg。B组:米非司酮25 mg与米索前列醇0.2 mg均有北京紫竹药业公司生产, 己烯雌酚0.5 mg有合肥久联制药公司生产。第1、2天口服非司酮50 mg, 10~12 h/次, 第3天顿服米索前列醇0.4 mg, 根据宫缩情况可续用米索前列醇0.2 mg。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对宫颈评分的效果 (见表1) 。

表1提示两组用药均有促宫颈成熟的作用, 但A组变化显著, 用药后比用药前Bishop评分增加4~5分。

2.2 引产效果 (见表2) 。

2.3 退奶效果 (见表3) 。

注:A组、B组之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注:A组、B组之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2.4 A组与B组产后出血量及胎盘娩出情况 经χ2检验和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阴道流血量平均为150 ml, 胎盘均能在30 min内娩出, 无产道损伤, 产后常规给予清宫。

2.5 不良反应 A组有6例出现为恶心、呕吐, 2例腹泻其余均正常。

3 讨论

在中期引产过程中促进宫颈成熟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雌孕激素的比质增高, 也是分娩发动的主要原因[2,3]。米非司酮能使宫颈胶原纤维降解而发生溶解, 有促宫颈成熟扩张作用, 而己烯雌酚增加了雌激素的水平, 又具有软化宫颈, 促宫颈成熟, 抑制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及催乳激素的分泌液。对产后退奶作用明显, 同时米非司酮为孕酮受体拮抗剂, 二者协同形成高的E/P环境, 利于分娩发动, 再配伍米索前列醇能使子宫肌层间隙连接数目增多, 大小改变, 从而引起一系列与分娩发动有关的连锁反应[4]。三者协同作用, 在引产过程中, 引产时间短, 引产成功率高, 产后退奶明显, 均优于单纯使用双米引产。患者痛苦小, 并发症少。由此可见, 只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充分做好术前有关检查, 用药后严密观察副反应情况及产程进展情况, 并有充分应急措施的条件下应用米非司酮伍用米索前列醇与己烯雌酚在中期妊娠引产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起斌, 刘逸萍, 谢熙, 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疤痕子宫妊娠12~16周引产.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3, 11 (9) :553.

[2]相关平.对足月妊娠妇女采用三种促宫颈成熟方法的临床比较观察.航空航天医药, 2002, 13 (3) :188.

[3]王晨红.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18 (5) :267.

上一篇:使用权期满续期下一篇:智能建筑设计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