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中期报告

2024-07-27

分层教学中期报告(精选8篇)

分层教学中期报告 篇1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课堂教学研究是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十一·五”我们把“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国内外教育教学形势和农村普通初中课堂教学现状决定的。

1、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进步的加快,给我们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更新、更初的目标和要求。初中教育,特别又是农村普通初中教育的问题,已成为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关系民族兴盛、全民素质初低、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新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农村普通初中教学具有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资源不足、教学理念陈旧、师资力量缺乏等特点。普通农村初中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提初教学素养、建构课堂教学文化,采用科学而有效、适合于学生发展情况和农村中学特点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农村普通初中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2、本课题研究也是解决我校教学现状的必然需要。我们的教学思想还不够新,管理经验还不足,所以深入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是摆在我校的新问题,非常必要。

3、我们的普通初中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初;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收获的有效性;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收获,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促进启发者、合作指导者。同时,受升学考试及安全压力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频繁训练以及“封闭式” 管理,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学校和教师。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也使教学缺乏艺术,学习缺乏兴趣。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初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使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教育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举措。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根据各学科课程特点和内容,结合农村初中教学的具体实际,研究和实践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一定会对农村普通初中实施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初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用热情和兴趣点燃智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能够灵活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评价标准,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

4、推进学科建设,提初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职业型为事业型、“教书匠”为教育家,力求成长为一批优秀教师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有效概念及界定:

(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

成性。

(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初。

(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

较初。“提初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而是要对

所记录的典型教学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反思。有利于改进今后的教学,提初教学

效率,大面积地提初学生的素质。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我们特有的研究思路和研

究方法,提初师生的教与学的有效意识。

2、有效教学的思考: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古今中外都是

这样。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

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

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

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当前有效教

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

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

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认为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

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

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

判断。(这就是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

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但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

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这是建构主义理论)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

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

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

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这是最优化理论)

(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

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

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这四个理论的支撑下,我们把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界定为将立足于初

中学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初中学校的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

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

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杜威

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

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诞生了新的研究成果,如

美国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等。国内除叶澜、裴娣娜等教授对有效教学进行

研究以外,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崔允

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吕渭源教授著《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

教授著《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老师著《初效率教学》等。从国内

外文献研究来看,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二:一是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

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差异,难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接受、借鉴、创新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二是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

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缺少实践基础,在指导性和普遍意义上看,缺乏推广价值。

2、综合分析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发现,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针对农村中学的特点进行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研

究的成果还不多见,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普通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

很少。如何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与师生互动为核心,关注

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有

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断提初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必须引起、维护或促进

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以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

上开展教学;

其次要指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

和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

三是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的方式,借助教学技巧和艺术以及角色转换,来

提初教学的有效性;

四是运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建构自己的有效课堂教学新模

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思路是重建课堂,采用过程分析的方

法,分别从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学校的有效评

价策略研究等范畴去研究和把握课堂教学,进而去构建融合新理念、新行为、新

变化的新课堂。

一是重点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内容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

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

前反思的研究)

二是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训练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提初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三是普通初中教育教学有效评价体系研究,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评

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建构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有效教学评

价体系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建构农村初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标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促

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初。

(三)课题研究的任务:

我们的研究是以“精备---精讲---精练---精评”为主线,实现一个“精”字目标的教师有效教学策略为主,以其他环节有效策略研究为辅的研究。具体任务有:

1、有效教学新模式和评价策略研究(研究重点)

主要有:①、自主与集体备课结合有效备课策略研究;②、教学任务与有效教学

模式的策略研究;③、教学过程与有效教学组织的策略研究;④、教学设计

与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⑤、教学环境与情境设置的策略研究;⑥、教师有

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研究; ⑦、学校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⑧、有

效教学反思与创新成果研究等

2、初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课型实施研究;

3、有效教学优质习题集、有效教学经验论文集编制研究;

4、普通初中课堂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五、研究的思路、方法与过程

1、课题研究思路:

首先,针对现行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通过研究,调查分析影响课

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对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其次,运用文献法进行系统学习,以确保本研究建立在他人研究基础上,并有

所创新,反思并更新提初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进一步树立起课堂教学中的生本

意识。

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技术描述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分析导致教

学有效性现状的原因。

最后,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改变

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方法,努力探索出提初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建立提初课堂教学效益的评估

标准,提初教师教学工作效益,达到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之目的。

2、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分析法。(2)、调查研究法。

(3)、行动研究法。(4)、个案研究法。

(5)、经验总结法。

3、研究过程及步骤:

实验前期调查与组建阶段(2009年5月至2009年6月)调查初中课堂教学

现状,分析课堂教学初效或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利用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与子课题组和组织机

构。

主要工作:(1)、选题。根据相关精神和理念,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确定

研究课题。(2)、调查分析,掌握研究前的情况。(3)、理论学习。组织参教师收

集、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与经验。(4)、撰写实验方案,填写申报书,申请立项。(5)、分解课题,将总课题,按学科分解为学科确立子课题,并制定研究方案。(6)、开题。

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组织子课题主持人和研究人员培训会,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并实施研究实验。

①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完成优秀课堂教学实录。

②完成初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汇编。

③完成各年级有效教学优质习题集、有效教学经验论文集编制研究; ④完成初中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⑤邀请相关专家商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⑥考察学习,收集资料信息,完成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阶段实验报告。主要工作:(1)、各级课题组根据实验方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2)、围绕研究组织学习。(3)、制定阶段研究计划。(4)、开展研讨活动。(5)、召开课堂教学课题研讨会。(6)、进行阶段总结。

实验总结与结题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完成专著;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情况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主要工作:(1)、收集研究资料。(2)、形成研究成果。(3)、申请结题。(4)、成果推广。

4、主要研究措施:

(1)突出“精讲精练”,突出“学生活动” ,突出“学法指导”。哪些精讲,怎样训练练习效果好;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听、说、读、写、议、算、答;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效主动获取知识。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学生,信任学生。

(3)注重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激励,将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体现参与,发挥主体作用;体现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良好心理素质;体现创造,教师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体现成功,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4)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主动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去思考和锻炼。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各学科课题组主持人都是我校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突出的研究专长。

2、课题组主要成员是学校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均有丰富的初中教学经历。他们中有身体力行的一线教师;有学校校长、副校长;有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有初特级教师。他们都参与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中发表论文多篇,另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3、课题组为了搞好本课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购买了相关的教学资料、资源;查阅有关国内初中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的文章;走访考察了有关初中课堂教学的现状,观摩了大量的优质课,充分讨论了课题的可行

性。并准备聘请省、市教科研专家给予指导,力争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八、预期研究成果

1、《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

2、《有效教学优秀论文(反思)集》;《有效教学设计(案例)集》;

3、课堂有效教学新模式和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4、建立普通初中各年级学科有效教学试题库;

分层教学中期报告 篇2

“分层教学”的理论与策略在古今中外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 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因材施教”的理论, 孔子要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 这可以看作是分层教学的前身。

运用信息化的“电子书包”这种新型教学工具进行分层教学, 是新的尝试, 是新的挑战。它相比传统的“小组分层”“学科分层”, 明显特色在于分层自由灵活、反馈及时、记录详细。国内外的案例告诉我们, 成功的“分层教学”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提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本课题“应用电子书包分层教学策略研究”是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 年度专项课题, 2013 年8 月被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批准立项。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两年来的深入研究, 本课题研究工作进展理想, 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成果, 但还存在部分问题。

下面我们以半年为一个阶段, 向大家讲述课题组两年来的一些做法。

(一) 主要进展

2013 年下半年, 组织成立“电子书包”课题实验小组, 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明确研究目标与内容, 尝试逐步开展“电子书包”实验课研究。

我校组织成立“电子书包”课题实验小组, 制定课题实验方案, 明确研究目标与内容, 尝试开展“电子书包”实验课研究。在番禺区教育局的支持下, 成功申报课题, 并把高一 (7) 、 (8) 班定为实验班, 进行实验前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其中包括有学生学业水平记录, 学生实验心理前测调查 (学业情绪、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幸福感四个维度) , 及时得到反馈数据, 指导实验开展。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准备, 确定研究方法, 初步构思研究过程与工作分工, 发动校内全体力量制定适用于微课专题网、在线考试系统、错题本的分层教学策略。

2013 年12 月10 日, “电子书包”项目教研专家及相关技术人员来校指导, 课题研究正式开展。

2014 年上半年, 结合番禺区的“研学后教”成果展示现场会, 聘请专家来校指导实验工作。

2014 年3 月11 日, “电子书包”展示课得到专家的好评。

高二年级英语学科杨越华老师、地理学科冯翠容老师上了两节精心准备的“电子书包”课, 充分展现了石楼中学“电子书包”课程特色。到会专家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谢幼如教授对展示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4 年下半年, 调整试验方案, 实验在各学科全面展开。

在校内、区内召开的多次实验思路研讨会上, 我们吸取了大量经验, 对学校整体实验方案进行了调整, 把原来分散的“电子书包”实验班全部调整到七年级新生, 将实验工作回归原点从头开始, 把5 个实验班做到统一教学策略, 备课、教学活动同步实施。通过这次调整实验布局后, 让实验环境、资源得到迅速完善和丰富。实验班从2 个增加到5 个的规模, 实验学科从英语、物理向全部学科铺开。

2015 年上半年, 我校“电子书包”实验项目有了一定的成果。

我校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摸索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部分学科通过在论坛中开设不同难度的主题进行讨论, 学生自由选择达到分层目标;还有一部分学科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 在平台上分发A、B、C三类不同难度的练习题给学生训练, 学生根据水平完成不同难度的练习题。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015 年5 月15 日, 在全镇范围内召开了“电子书包”实验成果的现场展示会。实验课题组成员梁振强副校长在会上进行了两年来的实验工作汇报。

2015 年9 月, 番禺区教仪站李翔副主任与南昌市电教馆馆长及部分校长到校调研“电子书包”项目。

2015 年下半年, 进行课题实验中期调查 (主要包括学生学业水平、学生视力水平监察, 学生实验心理) ;上送优质课;编制教学录像视频成果集。

以下是我校课题实验项目进展图。

(二) 存在问题

课题组经过两年多的实验, 在付出努力取得成绩的同时, 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一些困惑和疑难, 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以指导今后的进一步研究。

(1) 本实验项目十分依赖“电子书包” (平板电脑) 的硬件、软件、教学网络平台及教师应用水平等多方面资源整合。现在有部分课题研究的内容受该因素的制约, 无法有效应用和实施。如教学微课网站平台、口语训练软件APK等还未能实施, 使实验面较窄。

(2) 现在本课题已取得良好效果, 教师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并在部分学科已见其亮点, 但在研究过程中总结还不够及时, 找到更深层次研究的突破点和有效方法有较大的难度。

(3) 全年级为“电子书包”实验班, 没有对比数据, 分层效果难以对比统计。大量实验数据, 还需要进一步总结分析。

(4) 成功分层教学后, 怎样充分调动学优生的智慧来辅助学困生, 让学困生“吃得好”、学优生“吃得饱”, 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 值得深思。各层次学生如何相辅相承, 是下一个研究的方向。

(三) 下一步计划

(1) 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材料收集整理, 总结分析力求创新研究。丰富基于“电子书包”的微课网站。

(2) 与兄弟实验学校加强交流, 取长补短, 资源共享。

(3) 组织教师多参加培训, 听讲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建立完善的分层在线评价系统。

(4) 课题研究其终极目标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尝试与“电子书包”平台公司共同努力, 推进多种学生自学软件, 包括口语训练软件、模拟考场等。

(四) 可预期成果

二、文字材料成果

三、视频成果目

四、中期评估检查自评表

五、自我评价内容

“应用电子书包分层教学策略研究”是2013年8 月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 年度专项课题,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已完成中期预定的研究任务, 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效, 现自我评价如下:

本课题是尝试通过新型的教学工具“电子书包”把传统教学中难以实施的分层教学理论,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探索实施, 旨在提高各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并最终形成切实可靠的分层教学策略。立题具有相当重要的理念意义和教学实践意义。课题研究主要采用实践总结、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 主要就基于“电子书包”下学生如何分层、如何制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最终探索出有效提升各层次学生水平的基本方法, 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理论观点鲜明, 研究方法比较科学, 研究过程认真扎实, 研究步骤完整、严密, 研究成果相对可靠, 在一定范围内应用或推广后, 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效, 在同类学校、同类研究中处于较高水平。

本课题能按原实施方案一步一步地操作和落实相关研讨内容。已发表省级论文两篇。其中梁伟潮、陈惠敏老师撰写的《基于电子书包分层教学的实施》在2014 年6 月发表于广东省电化教育馆主办的《教育信息技术》。梁伟潮老师撰写的《基于电子书包分层教学策略探究》在2014 年8 月发表于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利用先进教学工具“电子书包”进行分层教学, 不但数据管理统计方便, 教师轻松地实现一对多分层, 学科分层模式初见成效。开放性的讨论及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的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增加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课题资源方面, 收集了大量教学录像课视频素材、教学设计、教学研学案。实验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调查问卷收集, 积累了详实的实验数据。课题主持人能分阶段性地撰写研究报告, 实验过程中注重课题的资料收集与整理。课题实验经费方面得到上级部门和学校的重视, 培训和教研工作能长期有效实施。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方式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分层教学方式 英语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外语,尤其是英语的应用,在酒店行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酒店更以“具备较高的酒店英语服务技能”作为选择员工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较高的外语应用能力,尤其是良好的听说能力。

在我国,高职酒店英语课程起步较晚,同时,学生的来源日趋复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与外宾进行交流时,无法用英语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不仅影响了酒店工作的顺利展开和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严重有损我国酒店业的形象。本次研究采用访问调查方式,实践教学方式,以武昌职业学院旅游学院为例,对英语分层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产生的影响做出调查。

一、研究方法

1.被试的选取。从武昌职业学院旅游学酒店管理专业在读生中随机抽取国际A班以及普通B班的学生各两名,并分别从两个班的任课教师中各抽取一名进行访谈。

2.研究工具。为调查武昌职业学院英语分层教学而提前写好的访谈问卷,以及在访问时所用的笔、纸张以及录音设备(录音机、MP3)等。

3.调查设计。采用访问调查的方式,对被试进行调查。最后,总结分析所有访问的内容,作出总结报告。

二、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1.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武昌职业学院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英语分层教学方式对本专业国际班A班学生可以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但是普通酒店管理B班的同学,不能起到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会让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分析与讨论。分班方式有助于A班的同学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让B班的同学一开始就感觉到英语学习的被动,失去学习兴趣。

高考英语成绩,英文面试以及个人意愿的综合决定学生是否进入A班。根据学生的高考的成绩,把学生分成两个层次,以高考英语60分为基准,但是英文面试主动积极,同时意愿强烈的也可进入A班;在分班的过程中,意愿与态度占了主要的部分,并非高考成绩,这也因此给了许多高考发挥失常的同学一个学习机会。当这些学生进入A班之后,倍受鼓舞,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优化学习氛围,也有利于他们提升自己的英语应用能力。但是反之,那些没有意愿的学生被分到了B班,从师资,课程的配置来看,B班级远不及A班,这就容易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被动,有着低人一等的感觉,让他们一开始就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教育目标激发国际班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可避免的也让B班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A班与B班班的课本和享用的教学资源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在课程的进度、讲课的方式、教学活动的安排方面有所差别。而且教学目标也因班而异,对B班的学生而言,抓基础,让其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做好心理辅导工作,防止消极、急躁甚至极端情绪的出现;鼓励他们敢提问,敢读英语,敢回答问题,敢出错是首要的教学目标,但是由于学生的性格,英语基础的差异,导致预定的教学目标无法更好的实施,不可避免的让某些同学产生自卑心理。对A班的学生,在帮助他们强化语言基础的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口语、写作、翻译等应用能力,让许多高中时期英语不好,不受老师关注的同学重新恢复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愈发浓厚。

三、结论与解决建议

分班制英语教学给予部分同学帮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对于因在“新生英语入学水平考查”中发挥不佳但是意愿强烈的同学而分到B班的同学,无疑在进入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的一开始,即被泼了一盆凉水。因此B班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半学期或一学期后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自觉低人一等,加上由于任课教师在B班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有别于A班,教学目标往往无法很好的完成,导致学生在课下与其A班的同学的交流中出现障碍,最终影响其对A班产生偏见或者自卑心理,英语成绩一再下滑。所以,我认为,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就变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前面所提到的参考学生自己的意见来分班教学也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总之,教学对象的层次是动态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旦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显著进步,应立即按要求进行调整,这样,不但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创造和谐有序的竞争机制,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郭建辉.大学英语的分层教学[J].怀化学院学报.2004.6.

[2]邱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讨[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3]王玉兰.大学英语分班制教学模式的利与弊[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12.

分层教学中期报告 篇4

莒县果庄乡中心处级中学张富庆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的生成过程。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有差异的,继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已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如果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沿用过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统一要求,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也就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面对这些现实情况,在初中数学 中试行“分层次教学”的教改实验,就显得很重要。本课题于2009年1月正式开题,预期到2011年6月结题,历时二载半,现将前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

一、前阶段概况:

1、课题研究的目的(1)通过前阶段课题的研究,使我们的教师能进一步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革新教学行为,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真正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策划中心。

(2)提高实效,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并及时总结优秀研究成果。

2、课题研究的内容

主要是按照原有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所有的学生进行重新合理的分组,使学生们互相竞争,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改进备课授课水平,进行分层备课、施教、测试、评估等内容,争取使教学质量最优化,最具效率化,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3、课题研究实施策略

前阶段,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在课题论证、课题分解、研讨交流、课题实施、经验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初步阶段的目的。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升素养

课题研究成功与否,与课题研究成员素质有很大关系。为提高课题研究人员的素质,尽快掌握教育研究方法、更有效的课研,课题组成立伊始我们就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案、并致力于在课堂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探究、发现、猜想、质疑等认识活动显现出来。

(2)认真组织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吸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以使课题的计划不断地变为课题的实践并取得成效。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索,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交流经验;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协作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加大听“推门课”的力度

课题组实验成员互相之间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上课老师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指导与建议,及时整改教学中的不足,继续发扬教学中的优点。通过这项活动使我校数学课题组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获得切实的提高。

二、前一阶段研究成果:

(1)学生方面:

①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转变了学习方式,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发展了学习能力.(2)教师方面

①增强了课题组成员课改意识,促进了课题组成员分组分层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

②实行分组分层教学法研究,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三、课题研究的反思

反思一年多的研究过程,我们的课题研究在所有数学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

1.学生无事做是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无事做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把精力用之于学习的一种状态,我们对300名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调查,结果如下:因课堂听不懂和已掌握所教内容而课堂处于无事做状态的学生为104人,占34.3%,这是因为教师的授课没有针对性、安排不当等原因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这也说明多数教师在实施义务教育、学生差异迅速扩大的新情况面前束手无策,仍是用老一套办法对学生进行同步教育,而不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外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

2.人人有事做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前提

部分学生无事做是数学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那么每一个学生安排与他学习程度和要求相吻合的课堂学习内容就成为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学生不学懂前面的知识是不可能学好后面的新知识的,如果对所有学生教以同一内容,势必有部分学生听不懂,部分学生吃不饱。因此首先任务是“承认学生的差别,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内容,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取得不同的成功”这种有差别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就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取得成功的可能。据此,采取如下一些措施:(1)澄清学生底子。(2)分层要求。(3)确定课堂教学内容与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使每一层次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和这一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吻合,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可接受。

3.人人在做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要学生人人在做事,就必须让学生学得懂、有所得,进入以成功为起点和终点的良性循环。因此,要求教师参考复式教学的经验,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使每一个学生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参与适合自己程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1)要增强信念。中学教师一般不熟悉复式教学的方法,为此,要从观念上认识到在课堂上学生人人在做事是义务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而且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要求教师压缩过长的讲授时间,增加辅导和练习时间,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兼顾C层次的学生,一般教师通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而做到了这一点,就保证了C层次的学生也在课堂内认真学习。

(2)尽量平行安排各层次的内容。尽量用题组的形式,在同一时间内,安排不同层次的内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他们适合的内容。

(3)及时注重反馈矫正。要学生人人在做事,就必须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重点检查各层次学生中的典型人物,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尽可能避免因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而丧失学习积极性的情况发生。同时,通过“练习——矫正”的多次反复,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

(4)加大重视个别化教育,运用激励手段。对学生的分层,仅限教师掌握,对于学生,只要求他们选学适合自己的内容,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予以肯定,同时要创造机会,让第一层次的学生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可能,要通过不同的标准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成功的喜悦,促使学生进入以成功为起点和终点,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四、课题研究中的存在问题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题组成员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需要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改进。

2、学生层次不整齐,加上现有的条件有限使得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课题的开展受到一些影响。

五、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1、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中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2、继续探索思考、摸索出“分组分层教学法研究”的数学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我们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

总之,该课题实施一年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的理论素养提高了。所有组员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现实,切实实行分组分层教学法研究,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班级教学的形式下尽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进入“有事做——在做事——有成功”的良性循环中,使每一个学生处于紧张有序的学习状态中,学有所得。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篇5

本课题的选题来自于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旨在解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试图构建分层差异化的学习课堂。本人认为,这个问题值得重视与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一年来,本人根据研究计划,认真扎实地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积极参与相关的研讨与培训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的教学实践,并与多位一线教师进行研讨,我们集思广益,理论结合实践,验证反思,修正总结,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了使更多的教师关注和重视数字化教学,并利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来解决如何关注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现把本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做如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研究》

成果形式:研究方案(一篇)、读书心得(一篇)、研究论文(一篇)

调查报告(一篇)、教学案例(一篇)、教育故事(一篇)姓名:李丽娜

单位:崔木镇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二、课题的提出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总是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让我们教师十分地苦恼,但目前的传统教学形式很难改变或是解决这个难题。但在《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中指出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重要保证。其中英语课程资源就包括了音像资料、多媒体软件、网络资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络,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之间更有效地互相帮助,分享学习资源。所谓的个性化差异性学习是指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本身存在着个体差异,每一位学生都有其自己的特性,教育应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特性,为每位学生提供其适应的学习环境及学习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本课题旨在研究学生能否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可以根据各自的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来自由调节学习的坡度、宽度和深度,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具有效性。这就是本课题提出的原因。

三、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教师的观察研究和计算机测试、选择与开发个性化学习软件、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学习课堂、制作资源或选择互联网资源。

1、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的需要

2、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1.以不同孩子的认知能力的差异出发,选择或自主开发适合的课程资源。

2.随机选择实验班,与课标相结合,研究如何通过分层学习、分层练习,分层辅导的方式,来提高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3.分阶段进行实验,关注语音教学,关注句型、单词操练,关注语法,关注阅读量的提高,切实利用好资源,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多方面综合发展的平台。

4.能够让不同学情的孩子都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技巧,并通过该种技能达到不同的认知水平,收获相应的学科知识。5.研究如何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基础,将教学资源与课堂评价相结合,使得数字化教学成为更高效的‚有效课堂‛。

四、研究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问卷、访谈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能力倾向进行调查研究,为把握小学生个性化差异性英语学习的基本特征寻找支撑和依据。(2)行动研究法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合作研究活动,与其他课题教师共同探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探讨差异性教学模式,促进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性学习。(3)教育观察法

采用所有学生终端全程录制的方法,加上学生学习过程的答案情况采集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学生或教育现象。在教学研究中要遵照‚计划——>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研究要求,提高研究的实效。(4)个案研究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别确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类的具有代表性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①个人调查,即对教育过程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②团体调查,即对某个小组或班级进行调查研究;③问题调查。(5)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国内外积累与运用的研究现状的文献研究,吸收值得借鉴的成分,使本课题的研究少走弯路。(6)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并进行理论分析。

五、课题实施步骤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5年9月)

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与内容等,做好研究的准备工作

(二)课题展开阶段(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1.收集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形成理念支撑。2.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研讨、反思并总结可行性教学模式。

3.针对本课题所设定的研究目标与内容通过调查与实践展开探究。

(三)课题结题阶段(2016年1月至2月)1.整理研究的相关资料,完成结题报告; 2.修改研究报告的相关材料,做好结题准备。

六、课题研究成果

(一)学生的个性差异得到关注

1.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活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由于教学内容繁重,教师的面授只能跟随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只是一句口号,很难得以很好的体现。而‚一对一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教师量‚生‛制做教学课件,利用网络的延伸性与互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获取尽可能多的学习与进步的机会,表现自己、锻炼自己,发现优点、培养特长。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增加,学习兴趣更浓,整体精神状态比过去好很多;在课下,数字化平台提供的有效练习的学件,通过小测验等寓教于乐的项目,为学生创设师生互动、生生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他们的个性差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尊重。

2、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活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关注,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的优势,我们为每一位学生制订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其中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口语表达能力、自主探究、课外拓展、书写习惯、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创新、利用、交流等能力)、友情提醒等评价内容,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教师、小组、个人共同参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挖掘、发扬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个性差异在这里得到极大的关注。

3、初步做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面对个性不同、层次不同、理解能力各异的学生,教学目标难以统一,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然而在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中,这种教育理想却可以如愿以偿。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利用课堂上人手一机的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完全个性化的教学互动,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更多被关注的机会,从而使我们教学过程变得细致和丰富起来。

(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以凸显

1、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都有不同于他人的思考方式与学习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情感体验,都有与众不同的感悟和独出心裁的想象,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化发展的平台。

2、一年的研究实践,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合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数字化英语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无穷无尽的潜能,都充满勇于探究的热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每个孩子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得以释放与发展。

(三)教师的分层教学得以实现

在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总是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让我们教师十分地苦恼,但目前的传统教学形式很难改变或是解决这个难题。通过一年的研究,发现‚一对一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实现‚分层教学‛这一理想。

1、教师分层教学的艺术得以提高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他们都是敏感的。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对他们的态度,他们都可以感觉得到。传统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既繁琐又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帮助我们提高了‚分层教学‛的艺术,在学生的终端机上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发送不同层次的带有一定选择范围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让他们在自己的可达到的范围内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这样教师在数字化的环境下,用一种让学生几乎察觉不到的分层教学的艺术既做到了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同时也悄悄地点燃学生心中那个热爱学习和喜欢挑战的火种。

2、学生分层更具真实与可变性

在研究‚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我们认为学生的分层,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优点特长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对英语有极大兴趣的学生划分为A层;将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中等水平,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的划为B层;将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欠佳,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的学生划为C层。但学生层次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下的不同发展,经常重新划分层次。

3、教学目标分层更具合理性

学生的认知存在不同的维度,由记忆到理解、运用、最终的创造,都是有梯度的。在研究中我也实行了对不同层次的孩子有着不同维度的目标要求。因此目标的层次设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A组和B组学生来说目标定得太低,学生会觉得毫无挑战性,学得索然无味;对于C组学生来说,目标定得太高太远,学生会觉得遥不可及,干脆放弃。所以在我的研究实践的每个教学环节我都力求把目标定得适合三个小组的学生,使他们各得其所,各有进步。

4、教学内容分层更具可选择性

在反复的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得出: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学内容的分层,更加便于学生去选择。教师只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对课本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分化内容的难度和梯度。制作三种不同层次范围的教学内容,直接发送到学生的终端机上。对于A层学生要设计一些灵活性和难度较大的问题,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对B层学生,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教学,注意在掌握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于C层学生则要求低,坡度小,关键在于培养学习的兴趣,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简单,梯度要小,让他们尝到成功感。从畏惧、厌烦学习转到愿意学习上来,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用,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要有可选择性。一般设置2-3个学件供学生自由选择,这样让学生只要努力,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目前在数字化的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分层复习、分层自学、分层拓展、分层运用四个方面。在分层自学方面与目前的‚学讲方式‛相结合,学生利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终端机进行自主先学,在课堂上利用互动学件来各自展现自学的成果,相互讨论,相互质疑,小组交流,小组展示,这样数字化和学讲的有机结合,使得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作业分层更具多样性

作业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另外也是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作检查和评价的方式。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作业的布置也更具层次性和多样性,在研究中我以新课标和教材要求为先导,根据学生的自身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差异对学生的作业分层。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作业量,作业难度,作业深度加以分层和调控。利用数字化的可调控性,把分层作业直接发送到学生的终端机上,学生就可以收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作业,也可以在自己层次作业范围内选择自己喜欢的作业形式。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突破自我的潜能。

6、评价分层更具人文性

由于学生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是分层呈现给学生的,因此在评估学生学习时也应采用分层评价。学生若能完成各自的学习目标,学习上有所进步,教师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给予表扬,并且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使学生学习成绩能逐层提高,健康向上。通过这种激励机制,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增强学习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品质。在‚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教师在制作分层学件的同时设置好完成各层次的学习任务后的评价方式。比如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各自层次的学件1后,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一个笑脸,完成学件2可以得到两个笑脸,哪怕是平时班里最不好的孩子他只要完成了自己层次的学习内容,他就可以得到对高评价---五颗星,并成为‚星级人物‛。这样的评价更具人文性,充满了教师对各层次学生的关爱,并可以激发他们不断突破自我!

(四)自主搭建‚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系统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为了解决‚一对一数字化‛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难题,团队研究决定用课余时间,我们结合教材的配套光盘材料,自主搭建内网在线学习系统,并制作了‚自主学习,我能行;自主检测,我最棒‛教学模式的课件。这些平台与软件初步实现了数字化环境下,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实现了分层学习、分层检测的教学目标。

七、课题研究的不足及以后设想

分层教学中期报告 篇6

一、课题的现实意义。

英语是一门交际语言,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现代的社会,语言的教学应该是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但是现代英语教学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哑巴英语”。造成这个结果的有三方面原因:老师的疏忽,学生的忽视,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异,而传统的班级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一刀切”的教学形式,妨碍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真正 学生口语方面存在的差异,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学生的口语进行分层指导,以求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最终达到用英语交际的教学目的。所以我们选了关于口语教学分层教学研究的课题进行尝试。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指通过对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中统一教学的同时,有意识,有计划地改变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使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研究实施的理论依据。

“分层次教学”提出的理论依据是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宋代朱熹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的。

“因材施教”正确含义: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如资质、性格、能力、心理特点、思维状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分层,是按差异分出学生的不同程度,同时给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梯,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攀登。“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个别差异,并针对这些差异,着眼于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它的特点是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的快乐中,充分发挥潜能,不断成功和进步。

四、课题实施预定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让同学们张开嘴,说英语达到“人人敢说英语,人人会说英语,人人说好英语”的目标,切实提高英语成绩;

2、切实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使学生学会合作、沟通,学以致用,增强口语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通过课题研究,期望不同层面的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有所提高,让人人敢说英语,人人会说英语,人人说好英语。

五、研究措施和方法。

1、每单元的对话操练熟练掌握,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出去”,或采取“请进来”的方法让学生所学得以有所用,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练习说英语的机会。

2、每单元的课文要求A层学生能背过并能复述,B层学生会背,C层同学读得熟练。

3、编一些口语考试题目印发给学生,早自习和每天的英语课开始时给同学们机会练口语。A层主要进行话题练习,B层和C层主要进行读课文和回答问题的练习。

4、组织同学和外校联手,进行英语辩论赛。根据层次确定不同的主题,同类别学生进行比赛。

5、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角”或“英语沙龙”进行口语操练。根据层次确定不同的主题。

期望通过一学年的课题研究,让同学们张开嘴,说英语!达到“人人敢说英语,人人会说英语,人人说好英语”的预期目标!

六、研究内容和进展

1、拓展口语交际练习的时空,构建开放性的口语交际训练体系。

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主要在英语课上进行,单纯依靠教材安排的口语交际训练项目进行练习,口语交际的空间狭小,训练量也不大,而且对于全体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这与口语交际训练所要达到的要求是不相称的。因此必须拓展口语交际训练的空间,加大训练的力度,并且针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提出不同的要求。而这一点,也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我们根据课题选题后设计的课题研究思路,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构建了一条立足课文,向书外延伸,立足课堂,向课外校外开放的训练体系。

立足于英语课堂。英语课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的专门场所,教师在教学中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的欲望,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并根据不同的学生水平,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口语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拓展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英语素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不能也不可能把口语训练从这个整体中分离出来,因此把口语训练与听、读、写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效果。英语的其他课堂教学,比如阅读教学、综合技能学习、写作学习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口语训练的资源。课堂上师生间的提问回答,同学间的讨论,课文学习中的朗读、复述、表演,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演讲会、辩论赛等,无一不贯穿着口语交际的过程,充分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资源,加大口语交际的训练力度。

贯穿于日常生活和各项活动中。生活才是口语训练的内容,口语是生活的工具。学校组织的春游、秋游、各种重大纪念庆祝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与父母亲朋的交往也是最自然真实的交往。在这样纯自然的交往中,在最真实直接的情境中交往中,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那么教师可以用这些素材,让同学在锻炼口语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创设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探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口语交际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只有在大量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经历、体验,才能逐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语言的规范性、机敏性,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所以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利用好每个活动中含有的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交往活动中得到发展。1)我们开展“每日两分钟”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

每天,课题组老师组织学生利用早读课或英语课的两分钟时间,运用多种形式如:讲故事、说见闻、新闻播报、等方式进行英语汇报等活动。学生讲完后,及时组织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语言、思想、技巧等方面进行适当评价,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学生逐步增加自信,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同时也变得乐于表达敢于表达。

2)编印一些口语考试题目印发给学生,早自习和每天的英语课开始时给同学们机会练口语。A层主要进行话题练习,B层和C层主要进行读课文和回答问题的练习。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效果

1、理论成果:围绕本课题的展开,积极学习理论,对研究中的实践行为给予深入思考并及时总结,撰写了多篇研究案例和论文,其中老师的《小学英语语音意识的培养》在《英语周报》上发表。

2、实践成果:针对学生交际交往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如上课发言消极被动、回答问题用语不规范、发言机会不均等,我们积极运用行动研究法,努力解决上述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做到一个活动解决一个问题,既在校内营造了口语交际的氛围,同时也积极探索出了有效促进我校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这些途径和方法产生于实践,我们从中揭示出规律,这些规律也被教师用于对学生的指导中。有些同学也在市级的口语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3、摸索出了一套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和检测办法,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英语成绩中记入口语成绩等办法,调动了学生自觉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积极性。

4、把口语交际、阅读、写作有机结合,提出了“以说促读,说读结合、“以说促写,说写结合,综合提高英语素养等观点。

八、存在问题

1、一边研究一边探索、调整行为,积累了课题实施的相关经验,却也走了很多弯路,感觉实施中费时费力,收效与预想往往出入较大

2、本课题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力量参与,才能真正体现“开放性”。校外的开放这个方面,只是停留于较低层次,无法更好地让学生在真实自然的状态中提升。

3、课题实验所创设的训练方法是否能经得起专家的检验、是否科学的问题。

4、现行考试评价中,不可能真正的检查和评定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挫伤教师、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积极主动性。

5、现在英语教学的一个很大的困难是学生不能开口说话。比如我们的口语训练有时需要学生课前做一些准备甚至有的时候要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做实践锻炼,可是条件有限,并不能保证他们的调查顺利的进行。再比如口语交际课受教学时间限制,要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有困难,通过什么方法、手段、途径来弥补这一缺憾更有效,因为我们的设计的课堂教学有时还是需要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可在这个过程中,很难再一一地去照顾到那些学困生了。而在训练的过程中还回出现的一个问题,常常一些学生受同伴影响,产生思维定势,甚至人云亦云的现象,教师如何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有个性地表达和对话互动?

九、分析小结、取得成绩的原因是什么? 1)学校领导的重视

学校办学理念的导向、强调,对课题研究的支持、督促是无形而有力的压力与动力。

2)课题组老师的理念

在课题开展之前、开展之后课题组老师们都对课题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尤其是课时开展之后,更是有目的的研讨。课组活动中老师们常相互交流在此问题上的做法与体会。、已解决的问题对目前的教学和对进一步的研究有何意义? 1)学生初步养成的会说的习惯或由机械训练而形成的说习惯对新课标的学习尤为重要。学生要能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首先就是要愿意读书,进而会读书;从而学会运用口语表达。

2)初步取得的成绩是今后探讨如何事半功倍的基础。、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1)道理意义学生也明白,但总有相当部分学生仍是被动。2)工作量(英语老师的常规工作)与时间(教材本身与课时的分配)的原因使得检查难以很好落实。4、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个别学科、个别教师的不理解与误解有时会产生一些冲突与矛盾。

2)学生时间的可利用性,应试的实在性是造成所有原因的最重要原因。

十、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拓展英语训练的途径,让学生每时每刻都处在英语交际的氛围中,同时积极使各种途径、方法的运用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分层教学中期报告 篇7

案例一:让每个学生都“吃饱”

在第一次上篮球课的时候, 安排的内容是原地运球。事先笔者对两个班近60名女生的篮球基础进行摸底, 有很多学生不会“运球”, 只会“拍皮球”, 而有一部分学生是从本集团学校升入初中的, 她们已经学过运球了, 基于以上情况下便开始“分层教学”。让会的学生自由组合去打半场, 不会的学生在教师教授动作重难点后单独练习, 在教这部分学生的过程中, 主要是让学生反复练习, 一节课几乎都在运球, 可是练习的效果不佳, 笔者还批评了学生, 责怪她们小学没有学好, 而且我还要抽时间关注在旁边自由活动的学生的安全。整堂课结束教师很累, 学生也很累, 基础好的和不好的都没有“吃饱”, 学生的表情告诉我她们不喜欢这样的课。

反思:通过理论学习知道了分层教学的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 即在承认学生的发展有差异的前提下, 对学生进行多层次评价, 对每个学生的付出都给予应有的肯定。笔者让一部分有基础的学生自由活动, 既没有目标要求, 又没有评价, 学生的篮球技术只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于不太会的学生, 只通过机械训练想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 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女生的情绪变化, 也没有考虑及时评价学生的进步, 所以这样的课是失败的, 这样的“分层教学”是错误的。课堂教学并不是为了甄别学生的能力, 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改进:“内容分层让学生能找到自己的最佳学习路径。”在以后的运球教学中, 所有的学生都在一起学习, 但是对练习的内容进行分层:笔者要求已经会运球的学生采用左右换手原地运球, 有点会的学生采用原地高姿运球, 加大动作幅度;不会的学生采用低姿态运球, 重点关注手接触球的缓冲动作。还采用“老狼老狼几点啦”等学生喜欢的游戏, 让会的学生运球时能抬头看教师的手指数;让有点会的学生听到“5点”时变成低姿运球;让正在学习运球的学生按照教师儿歌的节奏用球撞击地面的声音呼应运球的节奏。经过练习, 如果有学生能达到教师的要求, 那就可以挑战更难的练习任务, 对基础好的学生我还准备了要求更高的内容。这样以内容分层的思想贯穿于运球教学, 通过内容分层,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 笔者知道这样的分层教学是成功的。

案例二:让每个学生都有奋斗目标

有一次准备教授“行进间两大步上篮”, 在备课的时候笔者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 但是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只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个纬度的大目标入手, 对教学环节中细化的要求没有明确。在课堂上便眉毛胡子一把抓, 全体学生都按部就班地从徒手练习到运一步球上篮, 再到运三步球做两大步上篮动作。到最后环再“分层”, 让会的学生争取进球, 不会的学生避免走步。学生练习的效果不理想, 教学目标没有达成。

反思:体育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要求“目标统领内容”, 制订教学目标后还要看目标是否能达成。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案和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 学生是怎么学的, 学生遇到问题教师是怎么辅导的, 有多少学生能完成任务。如果每个问题都能有效解决, 那这节课就是一节有效的课堂。在分层教学中要做到“目标分层”, 每一个教学环节要贯穿细化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学会分解大的目标, 每个人达到目标, 一节课的目标就达到了。

改进:通过事先了解和课堂观察, 笔者把学生分成几种:会运球会两大步上篮的;会运球不会两大步上篮的;只会原地两大步上篮徒手动作的。给第一种学生的课堂目标是, 能行进间运球五到七步, 两大步上篮, 第一步踏入指定区域, 如果能做到就要求进球;给第二种学生的目标是多练习徒手动作, 从运球上一步开始, 反复多练, 把运球和两大步结合起来, 如果会了要求运球三步后上篮;给第三种学生的目标是, 运球有节奏, 做到右脚跨出落地同时双手接住球, 反复运球, 如果掌握要求边喊口令“1、2、3”边运球, 紧接着做两大步上篮同时喊“1——2——投”。经过分解教学目标, 每个学生都明确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而且目标是动态变化, 达到一个目标就可以向更高一级目标努力。一节课下来多数学生有了进步, 几节课后, 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行进间运球后两大步上篮动作。

经过课堂实践, 笔者对初一女生篮球采用分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1.分层教学基于对学生已经掌握的技能的全面了解。

接手初一的班级后, 教师可以通过小测试、问卷调查、口头调查等方式大致了解学生的技能储备, 便于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2.分层教学基于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考虑。

体育教学不是运动员选拔, 每一个学生在体育课上都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教师的任务也是要帮助学生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提高。因此分层的理念是促进每一个层次的共同发展, 而不是简单分类、粗暴区别。

3.分层教学基于教学目标的分解和评价的分层。

分层教学中期报告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分层次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因素是教师不能控制的,但是学生出现差距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差距制定相应的教学措施,利用学生之间的层次,使学生得到最大进步。作为教师,首先要端正对待学生的态度,无论是学习好的或是学习差的都要用一样的态度进行教学,努力帮助学困生提高,使学困生变得优秀。

一、研究课本,制订教学计划

作为一名教师,在每次讲课之前就应该仔细研究教材,通过教材制订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会注意到其实数学课本上的知识也是分层的,教材有的知识是简单的,而有些知识是需要拓展和挖掘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分层处。如果在讲课的时候教师直接对学生说这些题目适合优等生做,那些题目需要学困生掌握,这样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分层,安排不同层次的题目和知识让学生依次学习,这样既可以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知识,还可以激励学生之间互相追逐的学习,挖掘潜力。

二、按照分层的方法布置作业

要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授课还要在学生做作業的时候也分层次进行。教师可以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知识,根据所学知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进行布置;第二个是运用定理的层次;第三个层次是对知识拓展的考查,要求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学会拓展和延伸,学到更深层次的知识。例如,在证明三角形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从两个层次学习:(1)直接运用定理进行证明,通过一个定理可以直接得到结论。(2)根据三角形之间的特点间接证明三角形全等,这就要求学生灵活掌握每一条定理,然后学会灵活结合和运用。这样分层次布置作业会帮助学生扎实基础知识并学到更高层次的知识。

分层次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先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再帮助学生进步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协调好,让学生都可以进步,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次教学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然后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知识,相信学生一定会在分层教学中高效学习。

上一篇:电力职工座谈会发言稿下一篇:我学会了洗衣服三年级作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