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管理

2024-10-15

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管理(共12篇)

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管理 篇1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 对外开放不断加深, 多元文化和法律思想逐渐渗透到高校当中, 学生的维权意识和法制思想不断提高,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日益复杂, 相关纠纷与日俱增。这一方面反映出高校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需要与社会的飞速发展相适应, 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在学生管理中的法治建设方面的短板与漏洞。

一、高校学生管理中适用法律法规的现状分析

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一环在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光荣使命。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 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在近年来有了显著提高, 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尤其得到了增强, 反映在司法实践中就是学生与高校之间的诉讼案件增多, 诸如刘燕文诉北大案、女博士状告母校案、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等频频发生。这一方面说明权利意识和法治理念逐步渗透到高校当中, 作用于学生的思想和意识, 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高校管理中存在诸多法律困境。下面以刘燕文诉北大案来简单说明目前存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刘燕文在北大攻读博士学位, 1996年1月经过三道论文审查, 北大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不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 而只是授予其博士结业证书。多方询问未果后, 1997年刘燕文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但法院以“尚无此法律条文”为由不予受理。直到1999年7月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才受理了此案, 并按照国家教委《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第33条规定最终判决:责令北大在两个月内颁发博士毕业证书给原告, 并在三个月内对是否授予刘燕文博士学位予以重新审查。

这一案例说明以下问题:

1.高校行政管理权性质不明导致校、生纠纷难以进入司法程序。从法理角度而言, 高校校生纠纷不断的症结在于对学校在管理学生中享有的“处分权”没有明确的法律性质的界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高等院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位学籍管理, 第五十二条规定对有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学生, 学校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学校给予学生的纪律处分, 应当与学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的性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相适应。但是对于学校的处分权是民事权利还是行政权利则无明文规定。如果将其作为一种民事权利, 则在纠纷发生之时即可提起民事诉讼来定纷止争;如果将其作为是一种行政权利, 亦可将争议纳入行政诉讼的调整范围来解决。但无论是何种性质都不会存在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 导致争讼无门, 学生和校方的权益难以得到司法保障。加之高校学生管理方面的立法缺失, 使学校自治权没有被限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从而导致学生权利和校方自治权冲突不断。

2.针对高校行政管理权的立法缺失。首先, 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然而在高校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却存在数量稀少且内容模糊的缺点。社会不断进步,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却与高校的发展速度不同步, 法律法规的内容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内容不对接, 甚至严重滞后。在我国颁布的诸多法律中, 涉及到高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仅有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8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2005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几部有限的法律法规文件, 而且经常出现下位法与上位法规定不一致的情形, 导致法律适用方面的混乱。

其次, 现有的法律法规内容规定的原则性较强,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原则性规定较多, 而对于管理中的具体操作规定偏少, 导致法律的适用性较差, 在执法过程中缺乏严格统一的解释。如《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三条规定, 高等学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但如何保护却没有具体规定。

再次, 学生的权利救济途径单一, 缺乏立法保护。目前,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尚未纳入行政诉讼的调整范围, 学生权利的救济方式和程序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虽然有所涉及但也存在欠缺。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五条规定, 学校对学生的处分, 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第五十九条规定, 学校对学生作出的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依据, 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这些有关高校对学生处分的程序在法律法规中虽然有所体现, 但对于违反处罚程序应如何处理并没有明确规定, 这也导致在实际操作中程序执行的不规范、不正当时有发生。

二、高校管理理念以及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现状分析

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 高等学校中的管理模式一直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模式, 学校与学生的关系是管理与服从关系, 或是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关系。根据我国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 高等院校为独立的教育机构公法人, 享有“依法自主办学”和“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 这一方面为高校自主办校、自主培养创造了便利条件, 一方面也为学生管理在法律方面纠纷埋下了隐患。因为, 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很复杂, 单从教育角度看, 高校是教育机构即教育者, 学生是受教育者, 二者是教育与受教育的关系;但是从管理角度看, 高校制定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 学生应遵守校规校纪, 二者又构成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正是因为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存在复杂性, 导致很多高校学生管理者在管理理念上出现偏差, 过于强调管理职能而忽视法制建设和法律意识, 造成了法律纠纷的不断发生。

姜尚在《太公家教》中强调“弟子事师, 敬同于父”“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观念。尊敬师长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无疑是需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的优良品质, 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在学生管理中就应该片面地放大管理而忽视维护学生应有的权利。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外开放的不断加深, 高校学生接触到信息增多, 思想更加多元, 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于善于接纳新鲜事物的青年, 尤其是大学生来说, 追求个性发展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学生无条件甚至牺牲部分个人的利益绝对服从学校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高校经过近几年的扩招, 学生增多, 管理复杂, 为了方便管理, 更加强调整齐划一, 拘泥于固有的管理模式, 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 不仅与“以人为本”的理念背道而驰, 而且也影响到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学生在社会观念和法律意识增强的情况下, 出于维权而状告高校的案件就屡屡发生。

高校的管理理念影响制度的制定。在传统的以学校的片面发展为主导的管理模式下, 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的权利不够重视。而且为了便于管理, 规章制度往往从严、从重, 甚至与相关的法律相抵触, 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如一些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于违规违纪的处分过于严重, 超出了法律授权的范围, 使得学生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有的学校还将患病或残疾的学生拒之高校门外, 这都构成对学生受教育权的侵犯。在对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中, 一些学校虽然初衷是好的, 但管理中侵犯了学生的权利。例如广东肇庆某中专在学生出操时, 突击检查学生宿舍, 从学生的床上、床下的及未上锁的抽屉里、壁柜中搜出并没收了刀具、打火机等“违规”物品。在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原则的背景下, 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也应成为高校制定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

三、增强高校行政管理的法律适用型的路径探析

1.完善高校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首先, 要及时制定新法, 修订旧法。法律的局限性之一就是滞后性。社会发展变化日新月异, 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不断地变化, 高校学生管理中难免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 这就需要立法机关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修订旧法、制定新法, 保持法律与社会发展的同步性。其次, 要进一步增强法律内容的正当性, 坚持权利义务的对等。授予高校权利的同时也要明确高校的义务, 规定学生义务的同时也要明确其权利。例如对于学生怎样的行为要受到何等程度的处分等一系列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要有统一的规定, 这样既可保证高校在制定规章制度及管理中有法可依, 避免滥用权力, 也可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与此同时, 还可以考虑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争讼纳入行政诉讼的调整范围之中, 让高校行政管理权在行政法的范围合理行使。

实体正义固然重要, 程序正义在保障学生合法权利上也必不可少。程序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于恣意的限制和对理性选择的保证, 保证决定的客观正确。重实体轻程序是在我国法治发展过程中遗留的一个问题, 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也同样存在。往往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处罚的程序上有所欠缺。因此在完善实体法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程序法的相关规定:首先要健全申诉制度, 为避免高校在本校规章制度制定中存在差异, 学生申诉具体流程可以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在校内设立申诉委员会, 其成员的组成要合理, 以保证申诉程序的公允。另外, 要建立仲裁制度, 仲裁制度具有程序简便、费用低、办案效率高的优点, 是世界教育纠纷的基本解决途径, 为世界许多国家所推崇和效仿。通过法律法规对仲裁活动进行规范, 明确仲裁的受案范围、基本流程、人员构成等事项, 从而在实体上和程序上都遵循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2.纠正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管理理念。学生管理的传统理念是学校主导管理, 学生被管理, 其实这是许多高校学生管理者需要纠正的理念。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 在高校中应体现为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本。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 而在现在的国家竞争中, 创新性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盲目强调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会抹杀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这与教育的目的是相悖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 也要注重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学生的发展、高校的发展都需要管理理念的转变和不断更新、完善。而高校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不应局限于教学计划中的法律基础课程设置, 将法制教育等同于法律教学, 而是应该强化法制教育的德育功能和政治教育功能, 将法制教育作为一种个人素质的培养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中, 注重法律能力和法律精神的培育。

3.调整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程序。我国高校在规章制度的调整中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丰富经验, 从而形成具有国际视角而又符合本校发展实际的规章制度, 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比如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的规章制度很具有参考价值。美国的高校以法律为依据来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 其中对于高校的管理权利及禁区都有明确规定。而对于管理权利的禁区规定是我国高校中普遍忽略的问题。

另外, 还可以增强学校的内部管理机制, 如在高校内部建立监督部门, 由高校的管理者与学生代表组成, 监督学校的管理工作。同时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咨询部门, 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大学除了基本的学生管理机构外, 还可以增加顾问及心理咨询服务部、公共安全部、学生纪律管理办公室、残障学生服务中心、性暴力信息咨询中心和学生申诉办公室等。

高校管理的法律法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融入到高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使高校正常的管理秩序得到维护, 学生合法权利得到保护, 促进高校管理的法律适用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文娜, 闻曙明.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问题及实现路径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 (12) :128—130

[2]葛彩云, 李丁, 汤瑞.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理论体系构建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4) :103—105.

[3]简敏.依法治校视野下学生维权的困境与出路[J].社会科学家, 2005 (2) :117—119

[4]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5]孙朝霞.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与高校法制教育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6) :58

[6]彭向忠, 向蓉.中美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比较及其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5) :27—29

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管理 篇2

大学是一个开放性空间,多数学生第一次脱离父母、老师的监护指导,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和适应变化,将会导致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学也是粗放型的,没有监督,要自律.许多人失去他律后又缺乏自律,由放松导致无目标、无动力等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中一个高学历群体,总体上看,心理是健康的,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

作 者:丁青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一年级教学工作部,湖北,荆州,434000 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 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年,卷(期):20xx “”(20) 分类号:B84 关键词:

“问题学生”之问题探析 篇3

一、问题之惑

何谓“问题学生”?学界可谓众说纷纭。在这里,笔者无意罗列各家观点,只期梳理困惑并厘清各种观点的基本视角。

(一)是“问题学生”还是“学生问题”?

从词语的结构来看,“问题学生”的中心词是“学生”,“问题”修饰“学生”,意指有问题的学生;而“学生问题”的中心词是“问题”,“学生”修饰“问题”,意指学生存在的问题。虽是词序的调换,其理论分歧却非常明显,两者的教育意义更是大相径庭。“问题学生”针对的是人,因此“问题学生”的教育,在实践中表现为教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改造,其原则是“对人不对事”,因而很容易抹杀学生的进步,忽视学生的闪光点。“学生问题”针对的是事,在实践中表现为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因人而异地解决附着在学生身上的问题,其原则是“对事不对人”,因而能够较为客观地评价学生,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仔细梳理有关“问题学生”的界定,我们不难发现,不少教师对这两个概念有所混淆,往往习惯于以学生的问题来给学生贴标签,从而形成了各种基于问题分类的“问题学生”定义。其一,以问题的内容为依据来定义,如有的教师以学业成绩为标准,提出学困生;有的是以思想品德和行为方式为标准,提出品行问题学生;有的是以的心理和生理以及个性特征为标准,提出情绪行为问题学生;有的以上述几个标准合在一起进行界定,提出双差生、后进生等等。其二,是以问题的行为呈现为依据来定义,如扰乱性的“问题学生”,他们的行为表现就是破坏课堂秩序、不遵守纪律、不道德等;心理性的“问题学生”,其行为表现有退缩、抑郁、精神过敏等等。

事实证明,以问题的类型来界定“问题学生”,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具体来说,在学生评价上,教师容易只关注学生的问题,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从而出现片面评价;在教育实施上,教师容易只专注学生问题标签的彻底消除,而忽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错失教育良机,也会挫伤教师自身的教育积极性。这也是当前“问题学生”转化难的症结所在。

(二)是“问题学生”还是“问题学生们”?

单从字面来看,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问题学生”应该指向的是个体,而个体是具有差异性、独特性的,因此其教育应对必然也是因人而异、丰富多彩的;“问题学生们”则是一个类的概念,而类具有共性,因此其教育应对必然存在着普适性的做法。但是,在理论分析和教育实践中,很多教师却习惯于将两者混为一谈。正如文章开篇所言,当我们面对“问题学生”这个概念时,往往在某个人的形象浮现之后,总会想起一类人。

原因何在?这里既有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原因,也有教育实践的功利性原因。其一,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很多“问题学生”的界定总是将“问题学生”置于一定的参照系下,带有很强的主观预设性。比如,在知识本位下,“问题学生”就是指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其参照体系就是考试分数。教师根据自己主观预设的标准线,将学生分为所谓的“优秀生”“中等生”和“差生”。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参照的方式会继续蔓延,成绩的好坏又会成为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评价的参照系,于是就会滋生“问题学生”是一批人,且他们处处是问题,而优等生也是一批人,且他们处处都优秀的现象。究其原因,这是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可以预先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再用这种本质去揭示对象的存在和发展。按照这一思维方式,教师是要追寻“问题学生”背后所隐藏的某种普遍性、规律性、统一性,并且认定它可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被认识。既然存在共性,那么“问题学生”必然是一群人或是一类人。其二,从教育实践的角度来看,教育本应该要照顾个体差异,但是今天的学校教育更多地趋向于制造升学人才的“标准件”,追求的不是学生的“各尽其能”,而是升学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病症”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功利性的教育追求。

将本是个体的“问题学生”理解为“问题学生们”,最大的弊端就在于,当教师谈到“问题学生”时,往往意味着作为“类”的“问题学生”的整体性的存在,作为个体的“问题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差异性被忽略不计。由此,教师漠视教育情境性,以抽象代替具体,就会迷恋于寻找一种能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进行“一刀切”的教育应对。这种做法的更大隐患在于,教师一旦形成了“问题学生们”的群体性认知,就容易形成对问题学生的刻板印象,进而会把这种群体性的认知作为一种共性的认知标准去衡量新成员中出现的问题,一旦新成员出现类似问题,即使是个别的、偶然的,教师也会习惯性地将其归入这一类,于是“问题学生”被不断地制造!

二、问题之源

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问题学生”的概念已经逐渐清晰起来:“问题学生”应该不是一个学生人格的整体性缺陷,而是学生某一个方面的不足;“问题学生”应该不是一个具有共性缺陷的类,而是遭遇困境的差异化的个体;“问题学生”不是一个教师主观预设的本质存在,而是在人际互动中建构而成的过程性存在。这里,笔者引用熊华生教授在《班主任工作教程》中对“问题学生”的定义:不适应学校生活,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处于困境中,急需得到更多关爱和帮助,却因给班级管理带来麻烦,被教育者视为有问题的学生。这个定义以“关系中的人”的方式代替了以问题来定义人的传统定义方式,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克服了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局限,从而较好地表现出“问题学生”本来的面目。其一,“问题学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处于不断建构过程中的人,是在长期的规制中生成的。换言之,学生的问题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在与教育环境的互动中,由于未能很好地适应而阶段性产生的问题。因此,“问题学生”是一个存在着成长问题的学生,他是个体的,而非群体的。其二,“问题学生”是在人际互动中,特别是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形成的他者(主要是教师)和自我的认同。换言之,“问题学生”不是本来如此的,而是人为标定的,是被贴上“问题学生”标签的学生。由此可见,“问题学生”确实是一种“污名”。那么,这种对学生的“污名”是如何发生的呢?

nlc202309022336

在校园生活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同伴,以及由此构成的教育环境,其中,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熊华生教授所言,“问题学生”是教师眼中有问题的学生。那么教师是如何形成“问题学生”的认识呢?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发展愿景与学生发展现状存在的巨大反差。

(一)学生学习成绩不佳阻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呈现

在升学压力下,基础教育成为了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的教育,因此,上级学校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上级学校怎么选拔,教师就怎么训练。于是,过度的知识教学代替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僵化的知识考试代替了全面考察,知识的灌输代替了师生的全面交往,学生已然成为一种学习的工具,而且只是一种知识学习的工具。在学校教育的工具化倾向中,社会评价学校看升学率,学校评价教师看升学率,教师评价学生也只看考试成绩。在这样的评价链上,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生的考试成绩是划等号的,而教学能力又是教师晋级评优的核心要件。那么,此时如果学生在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学习成绩出现滑坡,教师自然无法接受因此所承载的认定自身教学能力差的现实。如前所述,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本是个体性的、情境化的,但如果班上有一群人的成绩都达不到教师的要求,让教师在否定自己与否定学生之间做出选择,那么,“问题学生”的标签便不可避免地会贴到学生的身上。

(二)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挑战了教师权威

现行的学校教育管理体制下,班级成为了一个基层管理组织,强调对学生进行社会要求的单向灌输,因此无论是教育内容的设置,管理形式的选择,还是教育资源的使用,都无不呈现出控制的特点,班级成为了成人控制下的压抑空间,教师是班级发展的唯一权威,学生对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没有选择权,只能不断地“被设计”“被成长”。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日渐增强,渴望在班级里有发言权,渴望在集体里感受到自我价值,渴望在同伴交往中实现个性的张扬,这些都表现出了学生成长的矛盾。试想,如果承载着教师权威的班规遭到学生的随意破坏,无论是迟到早退,还是上课讲话、不交作业,都将激起教师严厉的制裁,而渴望权利、彰显个性的学生自然也不会束手就擒,于是更隐蔽的违规出现。终有一天,学生的行为和借口触犯了所谓的道德原则,在教师权威的规避下,学生自然就成了“问题学生”。

(三)学生思想、心理素质差加剧了教师的职业恐惧

如果问一个班主任,他理想中的学生是什么样的?那答案肯定不是一个普通人,而是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完人。如果问一个班主任,在学校里他最怕什么?答案肯定是怕自己的学生出乱子。这便是教师职业难以避免的恐惧怪圈。作为教师,他是最爱学生的人,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个个都健康、乐观、纯洁;同时他又是最怕学生的人,因为现实的学生不可能是完美的。学生生理、心理的任何疾病都会牵动着教师的神经。尤其在今天,学生的一言一行更容易触发教师的过激反应。如果班里有男女生交往过密的情况,教师便贴上“早恋”的标签,继而严厉禁止;如果学生郁郁寡欢,教师就贴上“抑郁症”的标签,并把责任推卸给家长。凡此种种,皆是因为,今天的教师在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下,已经越来越缺乏育人的责任意识,越来越缺失为师的包容与耐心!

三、问题之解

问题蕴含着问题的解决之道,从上述对“问题学生”的问题探析中不难看出,“问题学生”的教化之路也必然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分析。

(一)就事论事,厘清问题的边界

学生问题多是通过某些事件来呈现,因此,我们在探索问题的解决之道时,应该关注问题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边界,不要把问题与学生品性、与教师评价、甚至与教育水平关联起来。简言之,就是要就事论事,不把问题扩大化。日常教学中,学生迟到、不交作业是很常见的小事件,但是如果越过问题本身的边界,就很容易将其与学生的纪律意识、道德水平,甚至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相联系,于是教师就会陷入这样的怪圈:出于对自身工作能力的维护,断然从学生的道德品性层次来解决学生出现的迟到、不交作业问题,将其视为集体意识淡薄、自律精神缺乏、不求上进等等,并对其进行集体环境下的“口诛笔伐”。殊不知,一次迟到、不交作业或许只是学生的偶然行为,而当教师把这一偶发事件催化为集体的共性问题,给予学生消极的心理暗示,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就可能真正成了普遍性的问题。

(二)因人而异,关注问题的个性特质

问题与一定的个体,一定的情境相关联,由此“问题学生”的问题之解还在于关注问题发生的具体情境。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三朵花和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教育故事来说明,如果苏霍姆林斯基因季娜采摘鲜花而违反校规,便将其视为小孩子不守纪律,自私自利的典型;如果陶行知先生因小男孩打人,而将其视为不团结同学、好斗自大的典型,以偏概全,大肆批评,那么,这两个孩子该多么委屈!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智慧,都表现在耐心听,细心看,用心做,把“问题”放在它的真实情境中。换言之,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目的不在于找到学生道德缺失或是人格缺陷的突破口,而是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细心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唯有针对具体的问题情境,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实效之道。

(三)个性与共性相结合,探析问题解决的常规之道

在“问题学生”的问题之解中,坚持就事论事的客观性和因人而异的情境性,并不否定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普遍性探求。事实上,在学生问题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似的“特点”。由此,我们探析“问题学生”的问题之解,必须结合“个性”与“共性”的表现,探索出问题解决的常规之道。当然,所谓常规之道,其实是基于个性问题的共性认识,其对问题的解决仍需要结合问题本身及其发生的情境。比如,同样是不交作业,有的是因为忘了写,有的是因为不会写,有的则是忘了带。通过调查分析,教师就可能发现有的孩子长期不交作业的原因是相同的。一般而言,不会做和忘了做是主要原因。一方面,我们可联系任课教师对不会做的学生(们)开展针对性的帮扶;另一方面,对于总是忘了做的学生(们)则可以引导他们制订科学合理的作息规划表,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如此,我们既找到了问题的一般性解决方法,也把准了学生问题的差异性,从而确保了问题解决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 江苏南京 210001)

责任编辑 颜雪梅

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管理 篇4

1. 学生工作者对学生的管理方式手段单一、教育理念陈旧。

有些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方式缺乏人本思想,只会采用简单、易操作、一刀切式的行政命令手段,这类教师不在意学生的个体发展,不关心学生间的流行文化,这种师生间的公式化的工作方式导致师生间缺乏深层次的感情交流和思想共鸣。对学生的了解不深入,一遇到问题无法精准地找出当前工作中的症结所在。因此,学生工作者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必须及早予以改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最终做好学生管理这项工作。

2. 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日益复杂,但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匮乏。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交通通讯手段的迅速提升,地域限制对学生的报考地点的约束越来越小,相反,越来越多的学生更希望到一个离家较远,有着不同的文化氛围、新奇的环境中去学习、生活,希望体验一种不同的人生。但是,对于个别来自偏远乡村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那里的教育条件比较差,他们身上还保留一些比较落后、不合时宜的行为习惯。此外,少数民族学生很多都来自于经济落后的省份,这些学生大多生性淳朴,性格单纯,秉性善良,但经济的不宽裕又使他们比同龄的孩子多了些自卑感。这时,对于如何管理这些来自不同民族、属于不同文化圈子,拥有不同信仰的学生群体,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经验匮乏。

二、探索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新方法

1. 学生工作者对学生的管理方式应趋于多元化。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求学生管理者想要掌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需要与时俱进,积极了解学生所热衷使用的网络用语、热门社交软件,甚至热门网游,通过扩大与学生互动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师生的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有效把握甚至成功引领学生的思想动向。此外,采用多元化的学生管理方式也可以增进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了解学生的习惯用语。大学生是网络用语的重要使用人群之一,且网络流行语也不乏一些诙谐幽默正面的语言,因此,学生工作者大可不必将之一概而论、统统排斥,而是应当逐一甄别,然后在使用上对学生加以正确地引导。此外,对网络流行语的熟知,既可以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有利于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与互动,又可以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

学生工作者应当积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微信在虚拟世界中与学生互动。学生工作者应当主动与学生互加为微信好友。许多教师坚信微信、QQ等手机聊天软件是干扰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实际上,手机并不能决定人的生活方式,只是它的某些功能满足了人们的某种精神需求而已。换言之,手机可能影响学生的生活形态,但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当学生痴迷于手机时,教师更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应关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同时,关注学生是否处于有利学习的外部环境,是否置身于浓厚的学习氛围。此外,在大学校园,禁用手机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学生工作者不应因循守旧,对学生使用新生科技一味地“围堵”,对网络平台一味地抵触,而是应当顺应网络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接受微信等社交平台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这一事实,因势利导,积极思考如何利用微信去正面影响、教育学生,逐步探索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为合理的应用,让现代技术为学生管理工作服务。

(1)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发布信息,倡导正确的价值观,积极传递正能量。此外,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对教师的了解愈加深入,对教师也就愈加信任。因此,微信平台实质上也是增进师生互信的平台。

(2)在现实生活中,师生关系往往较为严肃,学生难以对教师完全敞开心扉。学生工作者可以在微信上面常与学生聊天,主动关心学生,分享学生的喜悦,倾听学生的心声,不吝于给学生取得的成绩点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本身注重个性化发展,而微信营造了一种轻松惬意的社交氛围,学生更可能在朋友圈中对朋友们透露心声,畅所欲言,因此,微信平台极有利于个性化的学生管理与有针对性的教育。

(3)学生的主业就是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微信随时答疑,为学生授业、解惑。师生不必拘于固定时间,可以随时线上讨论切磋,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优质的学习类的微信公众号,比如英语美文等,引导学生将平时一些碎片化的点滴时间利用起来,随时提升自己。

(4)发布学校的重大事件,比如让学生了解学校、系、部获得的新荣誉,在学生产生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的同时,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5)学生在微信上发布一些抱怨之类的信息,教师也要有容人之量,应尊重、理解学生的想法,换位思考,积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在微信的平台上,教师应尽可能维持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交往中贯彻让学生在学生管理中充当更加重要角色的教育思想。

(6)微信作为一种实时的交流工具,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教师可以及时将班级一些事务布置下去,还可以集思广益,即使大家无法同一时间坐在教室里共同商讨,也可以交流意见,打破了师生互动的空间和时间界限。

(7)微信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同学间彼此分享美好的事物、成功的喜悦,可以让学生产生彼此追逐的动力,争取别人也为自己的成功点赞,形成你追我赶、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良好局面。

2.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努力开拓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新举措。

对于生活环境各异、民俗习惯各异、文化基础各异的复杂学生群体,学生管理者应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去对待,并用自己的良好素质和道德修养潜移默化地施以影响,以细雨巧润的功力引导少数民族学生逐步步入规范的行列。同时,学生管理者要积极创新,不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的研究,再结合学校的现状,积极探索学生工作新途径,力求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

(1)鼓励各民族同学间的互动。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其中既得益于文化的传承,也得益于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敢于对各民族文化兼容并包,而不是妄自尊大、盲目排外。学校要构建民族交融的氛围,鼓励各族学生走出自己的圈子,引导各族学生互相交流、学习,这样既有利于彼此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又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形成各民族同学间的良性互动。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要引导这些学生走出自卑的圈子,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清晰的价值取向,即人的自身价值并不以财富多少为衡量标准,而是看为社会做了多少贡献;同时大力赞赏学生在学习中所展现出的过人之处,将学生的关注点和精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3)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级学生管理工作者可以组织一些联谊、聚会,或者给少数民族学生发放节日礼物、提供一定量的节日补助。这些活动既表达了学校对不同民族的尊重,又可以传递各民族同学间的友谊。

(4)鼓励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很多少数民族学生都能歌善舞。在校园文艺演出中,请少数民族同学进行表演。同时,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多参加校园文化活动,更要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到活动策划、活动组织和活动过程中来。这样做等于肯定了少数民族学生的才华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其自卑感、提升其自信心。

(5)体育课和运动会中增加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少数民族擅长竞技体育。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集观赏性、竞技性、娱乐性于一体,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群众性,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已经融入了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在体育课和运动会中,增加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既可以很好地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会让少数民族学生产生被认同感和自豪感。比如,可以将蒙古族摔跤项目纳入蒙古族学生居多的系、班级的体育课,也可以在学校运动会中加入一些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竞技项目等。

(6)在少数民族学生有困难时,要积极予以帮助。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勤于与少数民族学生联系、沟通,要主动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的困难,掌握这部分学生的心理动态。特别是对这些学生的经济困难和心理问题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视其困难和问题的严重程度及时上报系里或学校,有针对性地予以特殊帮助,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及时沟通说明。比如,在少数民族学生生病住院时,辅导员要到医院探望;当少数民族学生家里遇到困难时,学生管理工作者也要组织大家及时伸出援手,在多方面帮助学生渡过难关,让少数民族学生时时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关爱。

参考文献

[1]王守猛.论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4(2):107-108.

[2]佟艳婷.福田中学创新教与学方式转变微信圈成师生“学习圈”[N].深圳晚报,2014-3-25:D04.

[3]秦娟娟,张超.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3(10):224-224.

[4]李铁虎.浅谈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构建[J].职业与教育,2010(33):43-44.

[5]李玉明.我国少数民族高职院校德育研究[J].职教通讯,2014(19):60-65.

[6]蔡虹.浅论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以巴音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34):2-3.

[7]栾永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创新[J].职业教育研究,2008(1):57-59.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篇5

海盐县实验中学周玉妹314300

论文摘要: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本文指出了中学生常见的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挫折适应和网络成瘾等几个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家庭社会教育

据新华社最近报道:“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目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其中5.3%的中学生存在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另外,中学生弑母、自杀、报复教师等有关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以上情况说明中学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贫乏,学习成绩不稳,难于应付挫折,青春闭锁心理,并在行为上出现打架,说谎,考试舞弊,厌学,逃学等,严重的出现自伤或伤人现象。对以上表现我把它归类为以下问题。

(一)、学习类问题

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

1、由于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父母期望值过高,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如,某校有一名13岁(初中一年级)的女生,经常用刀片割自己。小学毕业后,该女生被分到一所较差的中学,她的爷爷设法将其转到了一所好学校,于是,女孩更加变本加厉,不读书不做作业,常常打群架、动手伤人,在作文中大骂老师、同学和爷爷、奶奶,并且又哭又闹地用刀片割自己,不去上学。今年2月份下旬,家里人带她到团市委“手拉手心理辅导中心”去进行心理咨询时才发现,原来这个女孩从小随爷爷奶奶长大,平时爷爷奶奶对她要求很严格,自从转到了较好的中学后,女孩接受不了自己总是差生的现实,于是用伤害自己来发泄心中的压力。

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据不完全统计,中学生厌学的有30%,有的县甚至高达60%。有位学生就对我说过:“每当看到听到别人考试作弊时,自己心理就不平衡。当自己成绩不理想时又会埋怨老师不公平,觉得认真学习真没意思,不想再学了”。还有位学生告诉我们学生中有种说法“有出息的靠关系,没出息的靠分数”,学习好的同学在学生中威信不一定高,而成绩平平的人缘好的同学却常常受到青睐,在推举各种代表时常会当选,所以就觉得学习没劲,不想努力去读书了。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主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如有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处于中上,但一到重要考试就不能正常发挥。

(二)、人际关系问题

这也是中学生中反映最多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

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在交友方面,因处理不好朋友之间的关系而苦恼,如有一位女生因两位要好的朋友发生了矛盾,她夹在中间十分为难,与甲交往怕乙不 高兴,与乙交往又怕甲不理解,最后干脆两位朋友都不交往,可内心又十分孤独、寂寞,想恢复与朋友的关系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 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各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如有位学生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吵架。有一次母亲出差时,父亲竟带了一个女人回家过夜。自此以后他再也不呆在那个家里了,恨死了他的父亲,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非常烦闷。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产生了厌世的念头。可见,父母行为的不良,带给子女的不仅仅是厌恶、鄙视、而是更深的内心创伤。

(三)、家庭教育问题

不良家教会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危害,从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良家教 主要表现为:

1、父母品质不好:父母本身行为不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品行习惯。

2、破裂家庭:家庭破裂,孩子受冷落或成了出气筒,从而易被社会上的恶习所吸引,自暴自弃或逆反攻击别人。

3、父母文化素质低,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多表现为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子女无所适从,容易流浪于社会,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4、娇惯溺爱型:由于无止境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容易使孩子形成贪婪、懒惰、自私、任性的性格,适应社会能力差,依赖性强,易受坏人引诱,以至走上邪路不能自拔。

5、放任型: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挣钱,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忽视了孩子的教育;还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管教方法不奏效,无计可施而放任自流。

6、养育态度矛盾:父母间或与祖父母间,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态度不一致,一方管,一方护,孩子利用这种心理,说谎,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7、心理虐待型:除了打骂孩子的身体虐待,还存在对子女的心理虐待。一是剥夺孩

子正常的心理需要,如交友、游戏、自尊等。一切以大人的想法出发,望子成龙心切,逼着孩子学这学那,或盲目地与其他孩子攀比,并常以讽刺挖苦孩子为刺激手段;二是负性心理刺激过强,对孩子猜疑,甚至查看孩子日记、跟踪等,在他们眼里孩子总是不够好。孩子好的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的鼓励,久而久之孩子破罐破摔或逆反,形成的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

(四)、青春期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是花的季节,在这一阶段人的第二性征渐渐发育,性意识也慢慢成熟。此时,情绪较为敏感,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当然也会伴随着出现许多情感的困惑。如,初恋的兴奋,失恋的沮丧,单恋的烦恼等等。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青春期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 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因而闭锁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处于消极情况下的心理而言的。

2、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中学生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使得中学生的性心理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的幼稚性,所以自认为认真的、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五)、挫折适应问题

当今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在非常顺利和备受宠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抗挫折的能力普遍较低,在学习和生活中经不起任何挫折。此外,随着身心发育的成熟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日益增强,开始以一个独立主体参与社会活动。但是由于个性及心理发展尚不完善、不稳定,青少年的情绪容易波动。一旦遇到什么挫折和不幸,极易悲观失望、自暴自弃,有的走上轻生的道路。青少年的挫折感(压力)通常来自下列几方面:

1、生理方面:主要是对自己的外表、身材感到不满意。

2、课业方面:在升学主义挂帅的社会下,竞争越来越激烈,压力也相对的提高许多。

3、人际关系:青少年多渴望能与同学打成一片,但难免会因个性、价值观等因素而有争执或觉得不被团体接受的事情发生,而感到挫折、孤单。另外,青少年对异性的好奇,也是压力的另一个来源。

4、亲子沟通:此方面的挫折主要是来自青少年开始学习从父母的庇护下,独立并寻求自我,然而,在父母眼中孩子仍是孩子,青少年认为父母不能了解他们,从而形成了“代沟”。

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仍以习惯化的方式如

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重的、需要长期而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六)、络成瘾问题

当前对网络成瘾已成为青少年学生中日益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特别是网络上流行的有些活动与内容,如网络游戏、网恋、浏览黄色网站等,已经在青春期心理发展中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表现在:

1、交往方式错位。网民的行为往往在虚拟情景或虚拟情形下进行,这是一种技术性的“人--机式交往”,不是一种人性化的真实的人与人交往。这种情况如果长期下云,就会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交往方式,导致真实的人际交往萎缩,产生偏离式交往。

2、人性异化。沉溺于网络中的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世界的环境、信息污染、信息过剩、信息欺骗等现状,就会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形成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等不良心理,进而导致“数字化”人格。

3、自我迷失。青少年学生网民的自我系统中,有三个“自我”:即真实自我、实现自我和“虚拟自我”。这三者有时相互冲突,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结果有可能导致出现多重人格问题。网络有整合世界的功能,同时也有分裂学生自我结构的作用。

4、道德失调。网络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行为披上了漂亮的外衣,从而造成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现象的发生,在网上做出一些平时不做的明显不道德行为,如粗言恶语、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等。

5、技术崇拜。网络成瘾实质上是一种网络资源迷信,即“信息人”的上网成瘾或技术成瘾,是一种包含人机交互作用非生化成瘾症。

6、社会功能退化。学生网民往往一有时间就去上网,参加社会活动越来越少,人与人互动时间太短,对社会缺乏了解与认同,导致社会适应能力减退。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既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严重影响着我国未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的提高。要求加强中学生心理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也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前不久,教育部发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大中城市,中小学校要逐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那么,该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我以为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应该自觉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心理学知识对学习大有益处,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如果中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的知识以后,能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学习成绩就会有较大的提高。心理学知识还可以解答中学生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还能对正确地处理好人际关系有所帮助。总之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益的,将来的祖国建设需要心理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为了学生的现在也为了将来,中学生应学习一点心理学。

(二)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1、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繁复的系统工程,环节众多,孩子对教 育的接受也是没有选择的。因此,教育者必须首先提高自己的素质。解决了教师的心理问题,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据有关调查,教师对学生的体罚,认为“应该绝对禁止”的占39%,认为“可以”或“偶尔可以”的占61%,甚至有些教师体罚学生从传统的打骂发展到让学生钻桌子、吃苍蝇、动作定型、脸上刺字……怪招迭出。这是部分教师心理失衡的体现。所以,一方面,这些教师需要端正教育观念,接受现代化的、合理的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刻不容缓。

2、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 技术。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等,在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另一部分为活动训练课,这是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活动内容包括:小品表演、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3、在常规的教育活动中渗入心理教学的内容。实际上各科教学本身都包括有心理教 育的内容,只要备课时加入心理教育的导向,就可以使授课内容深入一层,如,语文课就包含有许多情感教育的因素;劳动课、体育课又可安排挫折教育,增加学生的挫折能力、锻炼意志力。最佳的做法是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分节目标,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又如,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会、团队活动中,切实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日常学习、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中健康成长。通过家长学校,向广大家长普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强调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心理气氛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4、开展丰富多彩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如针对中学生参与意识强、表现欲强的特点,可利用出板报、办校刊、知识竞赛以及各种表演等多种课外活动,使学生在现有的文化熏陶中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养成健康心理状态。开展这些教育活动,除了要讲针对性之外,更要讲经常性。

5、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咨询教师的培养。中学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疾病得到治疗,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果学校难以配置专职的心理咨询教师,那么,由团委书记及班主任做心理咨询教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有的放矢、长期跟踪地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对心理咨询教师的培训要舍得投资,培训应课程化,要学习心理咨询理论与技巧、心理辅导概论、心理卫生学、心理测量学、发展心理学等专门课程。

(三)重视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

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是第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的身体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家庭决定着人们的心理和人格的发展,奠定孩子成才的基础。然而不良家教却束缚着孩子心身健康的发展,影响着孩子成才,并对社会的危害严重。因此,(1)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消极思想、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有一位离了婚的中年妇女,恨死男人,她经常对她女儿说,男人都不是好东西,得提防点。女儿就在她的这种告诫中读完初中、高中、大学,再进工

厂。这个女孩由于患异性恐惧症而来看心理医生,原来病因都在她母亲身上,是由于母亲不良的教育方法导致她对异性的恐惧。(2)父或母应该给孩子更多的父爱或母爱。不可因为自己工作忙和心情不好而对子女不闻不问和弃之不管。此外,有的家长对孩子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只关心孩子身体的健康。因此,父母加强自身的修养,注意孩子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才是避兔不良家教的关键,也是孩子成材的基础。家长应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对孩子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父母在关心子女成长时,要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要及时矫正他们的心理缺陷,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独立性、自尊心、自信心和承受力、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精神。

同时,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净化社会环境,通过学生参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塑造学生的心理品质。如由学校、家庭和社区有计划有意识地增加青少年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的机会。为青少年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各种设施。如组织中学生体验自然(观察自然和野营活动等)、社会志愿活动(护理老年人等)、劳动体验(参加工农业劳动)和参观科研机关等。这些活动能够陶冶性情,有助于形成良好道德情操,对解决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与成功。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又要分析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要不断探索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资料:1、《大众心理学》2002年第10期

2、《引导人生-心理卫生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3、《发展心理学与你》,北京大学出版社,(英)朱莉娅、贝里曼等合著,陈萍、王茜译

4、《父母必读》2003第1期

问题学生家庭成因探析 篇6

一个问题孩子的形成往往折射出一个问题家庭教育。现在有一部分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整天忙于工作,做生意赚钱,而很少关注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百依百顺,娇生惯养,无原则的迁就和过度的溺爱,重养而不重育致使孩子成为家庭中的小太上皇。这些孩子处处唯我独尊,事事我行我素,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而家长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显得唯唯喏喏,这样的小孩有些孤癖自傲,很难与老师同学交住,听不进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遇到问题时就拿自己的家长当挡箭牌,不守信誉,逃避责任,而家长又缺乏教育的意识和教育的方法,对孩子身上的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不到位,家长来到学校非但不能很好地配合老师纠正孩子错误的行为,反而百般地为自己的孩子袒护和辩解,不愿主动反思孩子问题的成因,大包大揽,深怕学校追责,这给学校的管理和老师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案例1:学生甲(男,父母经商)爱耍小聪明,喜与女生打闹,学习浮躁,怕吃苦,不诚实,因玩手机和私藏香烟打火机和其家长作了一次交流,面对这些问题家长却看似很淡,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反而一个劲地标榜自己孩子身上的各种优点,丝毫觉察不出这些不守规矩、不良习惯与孩子的成长之间的重大关联,总觉得自己孩子是一个完美的化身,避重就轻,祈求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看起来这样的家长充满了父慈母爱,其实教育意识淡泊,对自己孩子的成长不负责任。

案例2:学生乙(男,普通家庭)性格活泼,喜与同学交往,自我管控能力差,烟龄很长。因第一次在厕所抽香烟,家长来到学校,先是臭骂了一顿,后又当其孩子的面为其求情,还一个劲地说自己的孩子胆小老实,抽烟定是被他人带坏的。并对自己的孩子说在学校有规定不能抽,影响不好,高考结束后回自己家想抽多少就抽多少。面对这样的家长真是哭笑不得,未从根本上认识抽烟的危害,结果时隔不久,烟瘾又犯,家长再次来到学校还试图为其孩子担保,无奈学校条例不许,不得不劝其家长将其带回,真是可悲啊。

案例3:学生丙(女,单亲家庭)平时沉默寡言,喜猜疑,独来独往,不信守承诺。家长对其孩子倒是挺关心的,三天两头电话短信,不间断询问孩子的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要求老师多多地给予开导开导,并且小心翼翼反复强调不能将其谈话内容告诉孩子,否则将遭到孩子的责怪。曾有一次放假后学生未能及时返校,家长劝说乏力,孩子不理不采,不愿与其沟通,没有办法不得不向老师求救,让老师电话动员其返校,甚至就其不返校的原因都说不清楚,这样的家长真是可怜之至。

诚然爱自己的孩子没有错,但应注意爱的方法和方式,爱也要有原则,爱不能放纵,不能泛滥,要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孩子千万不能丧失道德和良知的底线,要为孩子人格的树立和心智的成熟负责,始终不能放弃成材必先成人的育人理念。给养孩子容易而育好孩子难,在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应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使其明白做人的道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细心观察孩子的细微变化,做好孩子成长的有心人,不放过孩子身上的任何问题,耐下性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他们分析各种利害关系,知道轻重环节,净化孩子的内心世界,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其脚踏实地,潜心修炼,认真过好每一天,真正意义上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管理 篇7

一、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定位的重要意义

专业培养方案一般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以及课程设计体系, 能力培养定位大多属于培养要求的范围, 我们认为: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存在方案设计过于笼统, 缺少能力培养定位, 因此, 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定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学生能力培养的定位能使教学方案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 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更具操作性。其次,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目的是为毕业生就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在学校所获得的能力培养与未来的胜任工作的能力密切相关, 能力培养的定位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

二、市场需求与财会人才的能力结构

1. 财会人才能力结构内涵。

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从心理学角度说, 一般将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人在一切活动中所必需的一些基本能力, 例如感觉、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特殊能力是指在完成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 财会人才的一般能力指在社交等一切活动中所必需的一些基本能力, 如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财会人才特殊能力指在是指在完成会计业务和理财业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按照岗位可以分为胜任会计岗位的会计人员特殊能力, 如凭证编制、报表编制等;胜任财务岗位的财务人员特殊能力, 如预算编制、财务预测等。浙江工商大学裘益政认为:“管理型财务人才 (财务主管) ”的能力结构包括未来财务总监 (CFO) 应具备的能力:制度设计能力;战略执行能力;创造能力;风险规避能力。显然, 这里所指的能力结构仅仅是特殊能力, 不包括一般能力。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温素彬通过对118家企业调查显示:企业要求的财务管理专业人员的个人能力主要有分析决策能力、自学能力、公关能力、应变能力、合作能力等。显然, 这里的个人能力包括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分析决策能力即属于特殊能力。我们认为:财会人才的能力结构在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的基础上, 再进一步细分, 形成包含能力结构要素及能力形式的能力框架, 有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定位。

2. 市场需求变化决定了财会人才能力结构的动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全球化, 企业并购行为日趋增加,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集团化、国际化的道路, 社会对财会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某一区域而言,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将对财会人才的数量及能力要求会发生极大变化, 财会人才能力结构具有动态性。

三、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与财会人才能力结构关系

学生能力结构与财会人才能力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财会人才结构和学生能力结构之间的联系: (1) 财会人才结构和学生能力结构都最终决定于市场需求; (2) 财会人才结构和学生能力结构都具有动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企业对财会人才等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对学生能力培养结构需要变化; (3) 财会人才能力范围决定了学生能力结构范围, 即高校培养学生能力的构建框架在财会人才能力结构范围内。财会人才的能力结构与学生能力结构之间的区别: (1) 财会人才的能力结构侧重的是基于当前及未来职业需求的能力要求, 学生能力结构侧重的是高校对本科毕业生达到何种能力的规划。 (2) 财会人才结构与人们对一定时期社会对财会人才能力需求的认识相联系, 学生能力结构与办学条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相联系。

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定位因素分析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定位就是各高校在设计专业培养方案过程中构建的本科毕业生的能力结构, 从目前看, 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的就业岗位普遍在财务和会计岗位, 所以, 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框架设计应该在财会人才能力结构之内, 但是, 各高校如何设计本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 则主要考虑办学条件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办学条件方面:从办学条件看, 重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 学生综合素质高以及就业状况占优势等, 在特殊能力培养上, 由侧重于会计核算能力、预算编制能力转向财务控制能力、制度设计能力、税务筹划能力成为趋势, 独立学院则侧重于会计核算能力、财务预测能力、预算编制能力、财务决策能力等特殊能力培养。区域特色方面:地方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毕业生主要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 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看, 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差异大, 社会对财务人才的能力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刘力群以浙江企业为例, 得出以浙江区域特色的财务管理人才应具备综合管理能力 (主要是正确处理财务关系的能力, 包括团队合作能力、应对压力及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等) 为重心的专业能力。因为家族管理是浙江企业的一大特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财务管理人才需要具备服务于区域特色产业的能力结构成为趋势。

摘要:明确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定位, 能使专业培养方案的设置更具针对性。本文探析了能力培养与财会人才能力结构的关系, 对能力培养定位的办学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财会人才,财务管理专业,能力结构,专业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温素彬, 等.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J].会计之友, 2009, (12) .

[2]刘丽群.区域特色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初探——以浙江为例[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9, (12) .

[3]裘益政.基于管理型财会人才导向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研究.http://www.asc.net.cn.

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管理 篇8

一、提出问题

工学结合使学生逐步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并在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劳动观念、工作能力等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提高就业竞争力, 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上岗初始阶段, 对企业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工作强度的不适应, 加之到了新的环境, 接触全新的人际关系, 学生会感觉书本与现实.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差距。容易对实习失去原有的热情, 甚至产生逃避情绪.消极怠工。这一切将会给管理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二、分析问题

1) 角色的转变:从单纯的学生身份转变为学生与学徒双重身份。学生进入企业后, 企业会像对待其他员工一样严格要求他们, 这将使学生感到不适应, 如、工作技能的不足、环境的不适应、新的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以及心理上的不适应等。学生在工学结合的实施中, 以学生心态来应对社会工作情况, 认识不到工学结合对能力培养的作用, 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诱发不良情绪, 往往在工作中表现出情绪低落、消极怠工的现象, 影响个人和学校形象;反过来, 这也容易招致企业对学生的负面评价, 进而影响工学结合的顺利实施。

2) 情感上的变化:学生上课迟到只是教育, 上班迟到了就要罚款;作业不做或做错了是教师的耐心教育与辅导练习, 可品质出现问题则要被扣工资;学校打架有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在工作岗位上就会被开除等。在产线上要按照操作规程去做, 只有适应该厂的规章制度, 追求顾客满意, 达成顾客无抱怨;学生做出的必须是优良品, 杜绝次品, 只有这样才能与企业文化精神相吻合, 才能在这儿立足。

3) 任务的转变:作为每个学生个体来讲, 他们以前主要在学校完成学业, 在学校与家庭的环境之中, 每天要做的事情只是学习, 或者说要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 可是到了实习岗位的话, 环境和任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具体的讲, 每天要做的事情只是生产, 完成一定的合格数量的产品。

4) 生活环境的转变:居住环境的变化:以前大多数学生在家居住, 生活舒适无人打搅可进入实习工作后得多人居住, 生活环境吵杂, 很多不是同龄人, 人际关系也比较复杂;饮食上的变化:在家父母疼爱, 饮食可口, 可在工作单位大家统一吃食堂, 无个人喜好, 很多同学一时间不好接受。

5) 教育环境的变化:由单纯的校园转变为校园和企业的交替变换。学生到企业实习, 会在一定时期内脱离熟悉的校园环境, 处于社会环境中。学校和企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机构, 各自的运行规律和追求的目标不同。学校以育人为主要目标, 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 两种价值取向的变化、紧张而规范的生产、严格的企业管理都会给学生带来新的问题。

三、解决问题

1) 强化管理教育, 转变学生的观念。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践实习, 首要问题是如何摆正自我位置, 这就需要尽快转变观念。学生此时具有双重角色, 既是学校派出的学生, 又是企业的工作人员;既要接受学校的培养、管理, 更要服从企业的安排、要求, 所有这些都需要学生尽快转变观念, 摆正心态。

2) 进行岗前培训, 明确实习任务。实习动员对于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践工作来说是重要的一环。学校要对即将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的学生进行岗前教育, 让他们明确实习的目的及意义、内容与要求、时间与形式、实习企业的详细情况、具体要求、管理制度等;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情况、文化、规章制度及发展前景。通过教育与培训, 使学生对实习的认识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 为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打下的基础。

3) 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实习实践效果。如对于顶岗实习的管理, 应制定一套比较详尽的实习管理资料。在工学结合管理中, 企业应配合校方安排稳定的管理人员, 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 确保实习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4) 创新工学结合学生实习实践考核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应做到, 每个实习学生自始至终在学校、企业、家庭三个方面的管理范围之内, 做到管理、沟通、关心三到位。对学生的工作评价由企业管理员工和管理部门根据学生的劳动态度、工作主动性、学习能力、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合作意识、服从情况、出勤等做出综合评价。

5) 积极确定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面的结合点。工学结合模式的推进, 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 都能从中得到利益, 体现“多赢”, 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 应该主动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 根据各专业不同要求, 设计工学结合方案, 争取政府支持, 与企业寻找利益的结合点, 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的负担, 同时要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制度性改革, 以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四、结论

充分利用企业环境资源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约束、规范作用, 将会成为一种良好的养成教育企业环境对学生具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通过实习, 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环境, 缩短入厂适应期。通过实习, 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在实践中启发、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有利于树立基层观念, 提高敬业合作意识、自律意识。

摘要:学校针对既是学生又是“企业员工”双重身份的教育对象, 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学生被随机地分配到不同的科室不同的生产线, 班主任如何配合各生产线领导对员工在生产线上的要求, 从而挖掘学生在生产过程中的最大潜能、创造更大价值, 班主任工作仍然是从教育的角度来帮助和改变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 以提高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意识, 发挥在企业与学校、学生与公司领导之间的桥梁作用。这将是笔者本文中探索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汽修,工学结合,学生管理

参考文献

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管理 篇9

一、高师院校四年级学生教育管理失范现状及成因

1. 高师院校四年级学生教育管理现状。

大学生活“前3年紧张, 后1年放羊”, 是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存在的普遍现象。对于大多数高师院校来说, 四年级学生, 大致可分为三种群体:一是休闲类 (保研和已确定就业单位的学生) , 他们没有就业和升学的压力, 学习、生活轻松悠闲;二是备考类 (考研、出国、考公务员等) , 他们在夜以继日地备考的同时, 还要惦记着工作, 学习压力大、情绪敏感、安全隐患大;三是就业类, 他们几乎把全部精力投放到找工作上, 处于东奔西走的状态、就业压力大、信息沟通差、安全无保障。而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就业工作的现实需要, 绝大多数学校都把本科生的课程安排在前3年完成, 四年级的任务仅剩实习、部分选修课和毕业论文 (设计) 。学校对四年级大学生管理的重心是保证学生安全, 确保稳定就业、按时毕业;而任课教师除了对毕业论文 (设计) 进行指导外, 对学生上课和管理则处于放任状态。这些做法虽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却造成了学生管理的缺失和混乱, 导致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乏力和常规保障的疏漏。

2. 高师院校四年级学生教育管理失范的成因。

面对四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 目前, 高师院校尚缺乏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和指导, 这既不利于保证教育质量, 又不利于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因素有以下6个方面:

第一, 制度缺失、管理无据。面对复杂的社会因素、就业方式的变化及四年级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 从国家层面讲, 尚缺乏专门有效的文件规定, 同时, 绝大多数高师院校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及配套的具体措施, 导致高师院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十分被动, 并造成了诸多安全隐患。

第二, 实习多维、管理无序。多数高师院校都将学生实习安排在大三暑假和大四第一学期初进行。目前, 由于高师院校学生实习形式多样且落实实习单位较为困难, 加之学生实习目的不明确, 导致实习流于形式, 直接的影响则是学生管理难度加大。一些接待实习的学校出于对自身教学质量和升学的考虑, 从局部利益出发极少给实习学生安排实习课程, 而有些学生出于各种原因也不主动要求实习学校排课, 致使实习不能正常运转, 导致实习管理无法有效开展。

第三, 就业全程、管理无效。随着就业压力逐渐加大和竞争的日趋激烈, 一些单位的就业要求和学生的学业过渡在衔接上出现了严重的冲突。为了提高就业率和方便学生就业, 学校不得不放松教学要求, 同时, 由于就业全年化, 大四学生基本不在学校, 导致信息传达受阻, 无法避免的管理失效和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之间的矛盾, 使四年级学生管理和人身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第四, 课程失调、教育乏力。当前, 出于方便学生就业和考研的多重考虑, 多数高师院校都将本科课程压缩到前3年, 这种越来越普遍的“大四学业缩水”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与管理。由于不能安排切实合理的课程配置, 大四课程教育十分有限甚至形同虚设, 教育乏力问题异常突出。虽然从表面上看有助于就业率的提高, 但从根本上说, 这样的“缩水人才”就如同“偷工减料的商品”一样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导致就业状况更加严峻。

第五, 就业危机、心理恐慌。就业问题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业难更使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大四阶段出现担忧, 甚至恐慌现象, 这种现象的蔓延造成四年级学生群体心理的复杂化和不稳定性, 导致学生行为方式的不可预测性, 使学生管理工作存在不确定性和难于预见性。

第六, 感情变故、情绪不稳。恋爱是一些大学生情感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年级学生恋爱关系面临多重选择, 是争取在一起工作, 还是一起出国、考研, 还是各走各的路, 这些问题急速聚集一起, 导致学生压力过大难以承受, 出现情绪急躁、易冲动等现象, 甚至导致很多严重后果。

二、高师院校四年级学生管理教育的应对策略

1. 转变理念、积极应对。

首先, 由学校管理向社会管理转变, 实现学生管理由校方单一执行的现状, 变为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管理;其次, 实现由集体管理向个体管理的转变, 学校应转变被动思维和无效的应对模式, 实行学生个性化管理, 同时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第三, 实现由消极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 建立常态科学管理机制, 将非常规管理纳入有效的监督管理的范围, 适时更新管理内容, 创新管理手段, 变被动为主动, 提高管理时效性。

2. 创新方法、提高水平。

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高师院校应创新管理方法, 提高管理实效。首先, 要建立“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实现全方位管理。建立学生、家庭、单位 (实习、就业) 、学校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其次, 建立有效信息沟通机制。通过网络、信息群发等现代工具, 建立无间断信息联络体系, 确保学校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动态。

3. 规范制度、提升效率。

首先, 要完善学生安全责任制。由辅导员代表学校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 具体责任到人, 明确辅导员、学生、家长各自的责任, 提高安全意识, 增强防范能力。其次, 完善学生请假制度, 加强实习学生管理。第三, 完善学生校外居住安全制度。校外环境复杂, 学生校外居住安全隐患多, 意外事件频发, 学校要严格管理, 同时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宁静的生活环境, 尽量减少校外居住。

4. 注重关怀、加强疏导。

四年级是学生人生启承转接的特殊阶段, 出现心理问题较多。因此, 高师院校必须将教育预防工作做在前面,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是针对个体教育疏导。学生管理者要关注四年级学生的思想变化, 多进行单独沟通, 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针对学生自身特点, 进行有针对性的关怀和疏导, 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增强自信心, 同时增强学生互信意识, 出现问题及时向老师、家长和同学寻求帮助。二是注重调研、积极引导。学生管理者要及时了解学生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帮助他们认清形势, 提高承受能力, 化解不良情绪。

5. 理顺模式、畅通实习。

实习环节的优劣制约学生的就业与未来发展, 为能够保证实习和就业的有效衔接, 高师院校与接纳实习的学校和企业必须加大联姻力度, 实现双方供需、共赢。首先, 拓展实习基地是基础和保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以实习、见习、实训等方式组织学生进入基地学习, 在基地中提高才能。其次, 集中实习注重效率和整体指导。加强集中实习的管理与指导, 既要保证学生专业技能提高, 又要保证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到位。第三, 分散实习注重质量和管理。高师院校要在与分散实习学生、接纳学校建立联系、签订协议的基础上, 加强巡回督导, 保证实习质量和管理实效。

面对大四学生管理日趋复杂的现实问题, 高师院校作为未来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的培养基地, 必须加大管理力度, 从战略高度, 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这是培养合格师范生的重要环节。

摘要:高师院校学生实习、就业方式的变化, 导致四年级学生教育管理出现了无序和乏力等现象, 既不利于高师院校稳定发展, 又不利于学生安全保障。针对这一问题, 高师院校要全面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 转变理念、创新方法、规范制度、注重疏导, 才能保证教学秩序, 提高管理实效。

关键词:高师院校,四年级学生,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冯晓桦, 刘钊, 彭军.高师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4) .

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管理 篇10

关键词:高校,学生档案,科学化

学生档案管理是高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08年9月1日施行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指出:“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的检查、考核与评估制度, 定期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 明确岗位职责, 强化责任意识, 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水平”。学生档案对学生今后的升学、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希望进入公务员系统的学生, 学生的档案的重要性更加明显。所以学校应当加强管理, 将之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 更好的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

一、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档案管理比较松散。学生档案汇集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业成绩水平、思德状况、社会实践能力以及身体心理发展状态等多方面的信息, 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把握, 如果缺少了这些信息, 就会在临时对学生进行评估时出现问题, 无论对学校、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是一种损失。但是在目前的很多高校中, 学生档案管理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基于学校规模性质的不同, 学校管理学生档案的部门也有不同, 有的是档案馆, 有的是人事处, 有的是学生处, 有的是把档案分散到各院系管理, 由于缺乏人力物力财力, 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协调, 大家常常是各自为战, 或者是临时抱佛脚, 难以使工作深入开展。

(二)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档案管理的良好成效离不开优秀的档案管理人员。目前高校中普遍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在许多院校中, 学生档案存储于院系中, 并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 大都由团委书记、专职辅导员或党委秘书兼任。这些人大都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 在档案管理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再加上他们的时间精力有限, 流动性较强, 档案管理的成效将大打折扣。还有专职的档案人员意识不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工作中容易出现疏忽, 导致学生档案出现错误, 对学生毕业求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三) 档案内容较为陈旧。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 创新能力成为了与时俱进的人才评价机制中的重要标准。一个单位认识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档案, 但因为高校目前档案内容比较陈旧, 使用人单位很难从中认识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生档案中, 学生的履历与成绩主要以表格为主, 缺乏新意,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 主观性的套话较多, 无法充分展现一个学生的特点、特长和优势, 非但不能给学生的求职提供便利, 反而会给学生的求职带来一些不便。

二、解决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 完善档案管理机制。完善档案管理机制, 就是要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针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松散的情况, 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改善。第一, 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管理行为。要以国家的政策法规为指导, 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以及学校的自身情况, 出台相应的管理细则, 完善档案管理部门行为, 提高档案管理的成效。第二, 完善档案管理手段, 提高工作效率。管理的松散与工作效率有着直接的关系, 所以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 档案部门利用它们来帮助自己, 并且实现学生档案的动态化。

(二)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人员对学生档案的重要性, 把培养一直优秀的档案管理队伍列入到学校今后的发展之中,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档案便利。一方面学校可以对外招聘一些素质较高, 专业能力较强的档案人才, 他们的加入不仅能提高学生档案管理成效, 也能带动或帮助其他员工。另一方面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鼓励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定期或不定期聘请专业人才来授课讲学, 为参加继续教育的员工提供工作和生活的便利, 切实提供学生档案管理能力。

(三) 丰富档案的形式及内容。一方面是上级部门要给予高校一定的自主权, 鼓励高校在学生档案的形式及内容方面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是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部门要解放思想, 开拓脑筋, 多去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式, 了解企业的招聘要求,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的自身情况, 制定出一套真实的、新颖的、可靠的档案形式及内容。如学生诚信档案和心理档案的建设, 使用人单位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 方便学生的就业。

三、总结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不仅关系到高校档案建设, 更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发展, 所以学生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加强档案管理意识, 提高档案管理能力, 真正做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于立华.对高校毕业生电子档案管理的思考[J].云南档案, 2010 (5) :64-65.

[2]张俊双.毕业生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及思考[J].山东档案, 2009 (3) :67-68.

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管理 篇11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9-001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9.00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家庭婚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家庭离婚率逐渐上升,催生了许多单亲家庭孩子,这些孩子在失去父爱或母爱的同时,他们的心理会有很大的变化,与同龄孩子相比会产生许多心理问题。现阶段,在学校教育中,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已成为老师们最为头疼而又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说说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疏导。

一、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性格由阳光开朗走向自卑孤僻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时会发现班里某个孩子突然像变了个人似的,上课总耷拉着脑袋,即使抬头也心不在焉,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漠不关心,不参与讨论交流,下课后也不会主动与同学聊天交流,这时教师心里多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孩子平时爱说爱笑,不是很活跃吗,这是怎么了?如果这个孩子很长时间都是这个样子,原因往往是他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故,或是父母离异,或是父母一方由于突发事故离开了自己,自己变成了一个单亲孩子,他们的性格久而久之变得自卑孤僻,不爱说话,不爱与人交流,整天表现得心事重重。

(二)由遵规守纪的好孩子变为放任自流的捣蛋鬼

有的孩子家庭由正常变为单亲后,因失去了父母一方的经济来源,另一方迫于家庭压力要为生计奔波,每天忙于工作,会对孩子疏于管教。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如果没有父母监管,各种不良思想和坏习惯就会接踵而至,可能就会在班级会惹事生非,不服班干部管教,由老师眼中的好孩子逐渐变成不听话的捣蛋鬼。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成绩下降,成为班里的学困生

单亲家庭学生大多家庭教育缺失,而家庭教育缺失最大的危害就是影响学生的学习。他们因为缺少父母学习上必要的关怀,感受不到家长在学习上对自己的期望,所以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对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置之不理,逐步跨入了学困生的行列。

二、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

(一)用爱心使自卑的孩子走向阳光

首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广施爱心。对心理自卑孤僻的单亲家庭孩子,教师要多找其谈心,让孩子正视家庭现状,告诉他们:虽然你们失去了父爱或母爱,但是还有其他的亲人、老师、同学在关心你们,老师、同学都没有看不起你,不要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要用阳光的心态战胜心中的阴霾。教师在课堂上要刻意让这些孩子去回答问题,即使他们回答不出来也不要进行责备,而要使用亲和的语言多进行鼓励,发现他们的一点点进步也要及时进行表扬,慢慢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特殊关照,从而使他们逐渐找回失去的自信心。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多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正面刺激,使他们摆脱自闭心理,激起自信心和上进心,重新融入到班集体中。

其次,要依靠班级同学的真心帮助。班主任可以安排几个思想上进、性格开朗的同学主动和单亲家庭学生聊天交流,找他们交朋友,和他们结成生活学习互助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尽可能多的帮助。同龄人之间的友谊,会逐渐让他们慢慢忘记家里的烦恼,紧张的学习生活也会慢慢充实起来,同时他们也会敞开心扉主动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同学,主动找人交流。

(二)用信任感化惹事生非的问题学生

任何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单亲问题学生也不例外。如果教师经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批评,次数多了他们会觉得无所谓,有时还会和老师顶嘴,使你下不来台。对待不守纪律的捣蛋鬼,教师必须多一点耐心,加强心理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说服教育。教师可以把这些学生单独叫到办公室,进行谈心式的沟通说服,给他们讲道理、说规矩,多给他们讲讲一些青少年违纪违法的事例,告诉他们如果在学校经常干坏事,长期下去如果将来走向社会后就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并鼓励他们多为班级做些好事,如做卫生、擦黑板这些小事,用他们的小贡献来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好感,使他们明白老师和同学都愿意帮他们改掉自己身上的坏毛病,老师是充分信任他们的,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好孩子的。当这些问题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他们一定会幡然悔悟,慢慢改掉身上的不良习气。

(三)用家长的配合转变单亲学生的学习态度

单亲学生成为学困生多半是家长没有尽到学习监管责任造成的,要转变这些学生的学习态度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联系,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即使家庭不完整,家务事再多,也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同时,教给家长一些家庭教育的方法,让他们在家里经常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提出一些较高的期望值。另外,文化程度高的家长还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辅导,即使不会辅导,也要保证督促孩子保质保量地完成家庭作业。取得家长的配合后,教师在学校再对这些学困生格外关照,抽时间给他们开小灶辅导。通过家校共同努力,这些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不再厌烦学习,慢慢地转变学习态度,一点点提高成绩,找到学习的乐趣和价值。

三、结语

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家庭的不健全产生的心理问题很多,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正视这些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问题归因,及时对他们开展心理辅导,不让他们成为问题学生,从而使他们和正常家庭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生心理问题探析管理 篇12

一、高校学生隐私权的界定

高校学生隐私权就是高校学生就读期间所享有的私人生活不被他人知晓、干预和侵犯的权利[1]。具体而言, 高校学生隐私权主要表现为以下内容:姓名、电话、通信、日记、家庭关系、亲朋关系及其他私人文件等秘密不被非法刺探、公开的权利;私人生活不受他人非法监视、监听、窥视、调查或公开的权利;学习成绩、名次、处理或评议结果不被非法公开或扩大知晓的权利;纯属私人情况 (如疾病史) 或私人数据不受非法搜集、公开、传输、处理和利用的权利。根据以上对高校学生隐私权的界定, 结合高校助困实际, 在资助管理工作中, 针对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而言, 有以下四大个人隐私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家庭贫困这一事实;二是贫困程度;三是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四是学生在校的实际消费行为。

二、高校资助管理中学生隐私权的丧失

高校资助工作作为一项助困举措, 对于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其积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 贫困学生在享受这项救助的同时, 却要以公开个人的隐私为代价。

(一) 个人家庭信息的暴露

学生的家庭情况在生源地 (如村、镇) 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 对于生源地相关组织来说, 贫困家庭学生的个人及家庭情况不属于隐私;而对于高校这一新环境来讲, 则属于学生的隐私, 尤其是造成家庭贫困的原因更是学生的绝对隐私, 高校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没有权利主动地对其进行调查或打探[2]。从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具体的操作程序来看, 对于贫困生的资格认定, 首先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具体包括家庭年收入多少、家庭成员人数、有无老弱病残人员等, 从而要求学生提供有关个人家庭情况的详细证明材料。由此, 学生接受救助不仅意味着要暴露自身家庭贫困这一事实, 此外, 家庭贫困程度以及造成贫困的原因这些更为详尽的信息也要随之公开。

(二) 个人消费信息的暴露

在贫困资格认定过程中, 除须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信息外, 同时为防止有些学生造假行为的出现, 还要了解学生本人在校的实际消费行为。诸如每月的生活花费情况如何, 是否有手机, 是否购买了一些与其家庭经济情况不相符合的消费品等等。这些本属于个人日常消费行为的信息, 却成了资助中判定是否贫困的一个重要标准。

三、隐私公开对贫困生的影响

据与一些贫困学生的交流发现, 很多学生并非是自愿公开个人信息的, 隐私的公开通常是他们在面对隐私权与救济权两者之间的矛盾时权衡抉择后无奈的选择。并且, 当个人信息公开后, 又使他们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

(一) 个人自尊受到伤害

一个人家庭的贫困通常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致贫的原因归于家庭致富能力的低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又往往不无感受到人们对于贫困的认识已打上了价值的烙印, 人们总是把贫困与能力低下等同看待, 把贫困看成是可耻的事情。所以, 当了解到某个学生家庭贫困时, 一些人就会以一种居高临下的眼光来对待他, 在言行举止中流露出对贫困生的蔑视, 这显然是对贫困生自尊的极大伤害。

(二) 个人行为自由受到限制

由于贫困生的资格认定与学生的在校实际消费行为相联系, 所以被评上贫困生的资格之后, 他们的消费行为就不再仅仅是个人的隐私, 而要公开受到他人的处处监督。很多贫困生明显地感受到, 在被贴上了贫困生的标签后, 即便是连吃饭、买衣服及一些生活必需品的购置也有可能招致其他同学的非议, 从而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心理困扰。

(三) 个人信息存在安全隐患

为保证资助的公正与透明, 学校不仅在资助过程中扩大参与者的范围, 而且对获得资助的学生名单也予以公示。从目前实施情况看, 很多学校通常都会将受助学生名单公布在学生住宿区或学校宣传栏等公共场所, 甚至公布于学校网站上, 以接受广大师生的评议与监督。这种做法有合理之处, 但是, 信息的过度公开带来的知情权任意扩大, 也使得一些无须知晓、没有利害关系的群体获得了受助学生的个人信息, 甚至让一些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利用所获得的信息对学生家长进行敲诈勒索, 这种情况已在很多高校出现, 并已给受助学生及家庭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四、高校资助管理中学生隐私权的保护策略

当前, 高校资助管理中对学生隐私权的漠视, 已经给贫困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 还有一些贫困生为避免因个人隐私权的侵犯而造成的心理伤害, 宁愿放弃受助机会, 这对于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也是极为不利的。由此看来, 在高校资助管理中如何既保护贫困生的隐私权, 又能实现对他们的资助, 这是一个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宏观上看, 针对国家在隐私权方面法律的缺失与不完善, 从制度的层面完善高校关于学生隐私权的相关规定, 明确规定学校和教师应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隐私权作为一项法定义务, 并对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给予法律制裁, 以为高校学生隐私权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除此之外, 在高校内部, 为确保学生隐私权与资助工作者知情权的和谐统一, 确保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努力营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气氛良好的校园环境。之所以很多人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贫困生, 可以说这种认识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贫困有着错误的价值判断, 把致贫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的低下。归根结底, 这既有中国传统的“嫌贫爱富, 等级门第”等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 又是受到当前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对金钱利益的追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 高校作为育人场所, 应切实肩负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责任, 让广大学生认识到:贫困只是衡量个人经济实力的一个尺度, 并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标准, 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 这种平等也不是以占有钱财的多少为基准的, 而是当前法制社会中人的一项基本人权。如此, 我们才能以一种尊重的心态正视贫困生的隐私, 避免对他们的人格施压。

(二) 高校资助工作者要确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与法律观念

首先, 在资助管理中侵犯学生隐私权行为的发生, 可以说与资助工作者管理理念的错位存在很大关联。长期以来, 在儒家“师道尊严”思想影响下促成了学校及教师对学生的权威和意志的单向性, 这种做法延伸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 则体现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以学校和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 管理者拥有绝对权威, 学生只能被动服从。这样, 造成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因此, 在高度彰显人文精神的当下, 为避免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 高校资助工作者应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 视学生为平等的主体, 尊重学生拥有的隐私权, 采用人性化的方式开展资助工作。如需要对接受资助的贫困学生予以公示, 应当注意公开的时间、场合和内容, 语言表达应尽量客观、一般化, 不可过分详细, 最大限度地保护贫困学生的隐私权, 维护其人格尊严。

其次, 高校资助工作者之所以在资助过程中出现过度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 给学生造成极大的精神困扰, 一定程度上也与他们自身法律意识的淡薄, 缺乏法制观念有很大关系。因此, 高校资助工作者应加强自身法律知识的学习, 合理运用法律协调好学校知情权与学生隐私权之间的冲突, 在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只有在关系学校管理秩序、以支付为代价时, 才能涉足学生的隐私;要尽可能以最低限度的必要知情权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下公开学生的隐私;要承担保密、不得扩散和泄露学生隐私的义务;当必须要获知学生隐私时, 应通过正当程序或通知学生本人获得。

(三) 提高学生隐私权的自我保护意识

高校资助管理中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日益严重与当前大学生隐私权保护意识的淡薄也有很大关系。根据“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课题小组的问卷调查显示, 在涉及隐私权问题的回答中, 回答“如果他人宣扬您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的情况时, 会不会影响您的生活”的问题时, 只有10%的人回答影响很大, 35%的人回答有一些影响, 24%的人回答影响不大, 12%的人回答没有影响, 其他的回答为“说不清”[3]。事实上, 有很多大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隐私权正在遭受侵犯, 甚至当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时, 也只是觉得不妥, 而且害怕向学校提出后, 失去受资助的机会, 并未想到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利, 从而为侵权行为提供了可能。因此, 高校学生一方面要认识到隐私权在个人生活、个性发展中的重要性, 知道在隐私权受到侵犯后该如何进行维权, 提高自身对隐私权保护的主体意识, 以更好地应对个人隐私权和资助人知情权间的矛盾与冲突;另一方面, 在提高自身权利保护意识的同时, 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不做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当前, 人们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确保高校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更需要我们不能无视学生的隐私问题。当然, 虽然我们强调高校资助管理中对学生隐私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但也并非是要高校不能过问学生隐私, 而是强调在工作过程中要掌握好度, 要注意方式方法, 要本着对学生权利尊重的态度, 营造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校园与社会环境, 以达到对学生的救助与对学生权利保护两者的和谐统一。

摘要:高校资助管理中对学生隐私的过度暴露, 不仅使受助学生自尊心受到伤害, 个人行为自由受到限制, 还为个人信息埋下安全隐患。因此, 为处理好学生隐私权与高校知情权间的矛盾与冲突, 除了从法制层面完善国家关于高校学生隐私权的相关规定外, 还需要高校、资助工作者及学生共同努力, 以实现对学生的救助与对学生权利保护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资助管理,隐私权,高校

参考文献

[1]王利明, 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5:415.

[2]倪再羊.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隐私权保护探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7, (3) .

上一篇:三维传感下一篇:地方性普通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