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因素

2024-09-23

学生心理因素(共12篇)

学生心理因素 篇1

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体。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不仅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能促进其他方面素质的形成和提高, 在学生个性和谐发展过程中起到基础性、动因性作用。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时, 如果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不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还会给学校正常的教育工作带来困扰。

对于小学生来说, 学习成绩直接影响今后的升学和前途, 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给他们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调查显示, 78%的学生都存在着“学习压力太大”和“学习成绩不好”的心理焦虑。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 而不是一种情绪, 已被列入心理疾病的行列。在这个充满不确定因素和浮躁的时代里, 人们很容易生活在焦虑当中。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居多, 常常因为学习成绩差, 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 而导致紧张不安, 甚至惶恐不安和敏感多虑。

心理素质差的学生的焦虑症状是内在的症状, 外显性不强, 焦虑使人长期烦躁、急切、提心吊胆、紧张不安, 让人感到似乎大难临头或危险迫在眉睫, 但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危险或威胁, 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不安。当焦虑发作时, 其表现为焦虑不安、睡眠不好、做噩梦、讲梦话、食欲不振、心跳气促、出汗、尿频、头疼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

心理焦虑的人就像一个放哨站岗的士兵, 每时每刻都对周围环境的细微动静充满警惕。由于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警惕状态, 因此影响了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 甚至影响了睡眠。这类心理疾病有敏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很强的性格特点, 容易紧张、多虑、少言寡语, 但这些症状很容易被人忽视, 被认为这只是心情不好。

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 教学过度地追求“高分数”与“高升学率”, 对学生进行“题海战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不仅使学生负担过重, 也使学生易形成过度焦虑、心理压力大的心理反应。

教师的心理素质健康状况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心理素质不好或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多是消极的, 常常表现出态度生硬、没有耐心、总看学生的缺点、时不时就批评学生的行为。而心理素质健康的教师正好相反, 在日常生活中, 对学生和同事的态度温和, 积极向上, 看到光明的一面多, 总是表扬学生, 热爱本职工作, 有荣誉感, 能以教学为乐事, 对学生的说服教育有耐心, 在教学中有教育机智和教育责任感。

教师的心理素质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教师是重要的人, 是参照的榜样。特别是小学生, 由于认知水平有限, 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 还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 很容易模仿别人, 尤其是教师和家长。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 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教师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的爱好程度, 都会影响学生。若教师惩罚、报复学生, 学生会形成敌视和对抗的习惯, 形成心理障碍;若教师处理不公, 乱用权力, 会影响学生对整个社会的看法。

国内外的许多专家研究表明, 家庭有良好的心理气氛, 对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有重要影响, 而家庭良好的心理气氛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教养态度紧密相联。父母要“善为子师”, 和睦相处, 力求给孩子留下一种安全的感觉和美好的印象。安全感是一种基本的心理素质需要, 孩子缺乏安全感, 成天担心父母争吵或离婚, 在这样的不安气氛中, 孩子的心理素质又怎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呢?许多研究表明, 子女看到父母不和, 甚至比父亲或母亲的亡故还痛心, 易产生轻生念头, 心理反应也更为复杂, 这说明在子女的心目中, 父母之间的感情非常重要!因此, 父母应该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想, 多一份关爱和责任感。或许那些因区区小事就吵架而闹离婚的父母, 会从中得到启发和醒悟。

父母要“善为子师”, 就应当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为子女做出榜样, 使子女学有目标、行有规范。例如, 要想子女形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父母在公共场合就要注意个人的一言一行, 在公共汽车上见了老弱病残要主动让座;当遇到他人有困难的时候, 要热情地给予帮助, 这样才能使子女耳濡目染, 逐渐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小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家庭方面。现在的学生很大一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作为家里的“独苗”, 父母给予的爱太多, 期望也多且重。有一些家长溺爱子女, 使他们缺乏锻炼, 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挫折没有承受能力。来自家庭的原因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家庭不关注孩子的教育, 把孩子完全交给学校, 子女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 生活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也得不到父母的指导, 容易走极端, 比如打工者子女出现的问题。另一种是过度保护, 什么都包揽, 也容易让学生心理脆弱, 经不起挫折。另外, 家庭残缺或父母关系紧张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脆弱的一个原因。在这样的家庭中, 家庭关系紧张导致的敏感孤单的心理使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容易一蹶不振, 从而使他们不能正视现实生活中的波动和挫折, 影响其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在家人和周围环境宠溺下长大的学生, 往往有着非比寻常的优越感。生活的一帆风顺让他们习惯了在平静的大海中航行, 以致稍有风波, 就会不知所措, 心理难以承受。有经历才会有成长, 人人都不喜欢挫折, 但挫折是助人成长的重要元素。学生在长期的传统管理方式下绝大多数处于被动地位, 逐渐丧失了主体意识, 依赖父母、依赖老师、依赖他人, 一旦失去依赖便无所适从, 导致心理承受能力很差, 不会独立地处理问题, 喜欢否定自己, 害怕失败和挫折。

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一样的, 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 也会存在性别上的差异以及内心差异。一般来说, 未成年的子女在家庭中都有一些相同的心理需求:求知欲旺盛, 好奇心强烈;渴望交往, 喜欢活动;喜欢游乐, 兴趣广泛。对未成年子女的这些基本心理需求, 父母应当心中有数, 并积极采取措施, 适当加以满足, 及时地进行引导, 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的心理素质提高了, 家庭中的气氛也随之得到改善, 这样会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在现代家庭中父母要有养儿育女的正确动机, 要有稳定的教育情感和耐心细致的处事风格, 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开朗的性格等。只有心理健康的父母, 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充分理解小学生的需要、兴趣、情操, 就是要尽量理解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表现, 使他们学会调适心理, 增强应对能力, 有效地提高心理素质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学生心理现状因素的培养[M].沈阳:辽海出版社, 2011.

[2]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指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7.

学生心理因素 篇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而是具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时至今日,心理健康已成为作为健康人必备的条件之一。而根据世卫组织的这一定义有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本质特征即使是社会适应良好,因而心理健康就是个体内部与外部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大学生处于一个心理逐渐成熟逐渐从单一的环境走向多元环境的转折时期,因此研究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对其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意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复杂而众多,在这里之所以选择家庭因素是基于家庭在个人发展中的根源性和基础性的影响。1.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直接影响了作为子女的大学生所得到的关爱的程度和发展的方向。家庭关系主要由父母之间的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及子女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构成。良好的家庭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障,在一个充满爱、温暖的、积极地家庭里,利于青少年的人格、情绪

自我意识等等方面的发展,反之,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家庭关系里,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以及母子关系是尤为重要的,当这三个关系达到平衡时,才能使整个家庭关系和谐的发展,促使家庭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发展也是起促进作用。但是,当三者的平衡被打破时,对家庭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都极可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

1.1单亲家庭(离异,丧亲)

所谓的单亲家庭即是指父母离异,或丧失单亲等原因子女只和父母中一方生活的家庭。对于离婚而言,在离婚之前子女已受到了不和谐的家庭关系的影响。离婚产生的负面影响将直接影响子女的行为和情感。[1]研究表明,父母因感情不和离异的子女常表现出焦虑,睡眠障碍,攻击行为,易激怒,人际关系减少,孤独以及社会退缩。部分甚至会发展成抑郁症,并呈现出人际交往困难的情况。另一个产生单亲家庭的原因即是父母丧亡,这也是巨大的家庭结构的改变。它对家庭成员的影响早已被证实。众多研究表明青少年居丧期间引起的负面效应持续存在,若在青春期丧失和自己同性别的至亲,容易出现延迟性心理反应,尤其以抑郁症较为明显和持久。另外丧亡者与子女的亲密关系不同其影响所持续的时间和强度也不同。

1.2独生子女家庭和非独生子女家庭

研究发现[2](主要依据“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16PF人格测试”结果),非独生子女和独生子女在心理发展上会呈现出很明显的差异。[3]王光炎等(2005)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躯体化,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九个维度独生子女在大部分维度得分均低于非独生子女,只有在强迫和敌对上无差异;[4]段鑫星(1998)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的SCL-90测评结果得到了类似结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除在躯体化,敌对和恐怖三个维度得分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且独生子女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而这一研究结果也打破了人们认为独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社交能力弱,依赖性强,适应性差的传统观念。而原因复杂多样,一种可能便是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更加优越,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更耐心的教育,而这种优势,是他们更加活泼开朗乐观自信。1.3再婚家庭

再婚家庭是指父母离异或丧父丧母后再婚重组的家庭。而再婚家庭的子女易出现的问题即是难于适应复杂的家庭关系,与继父母沟通不畅,情感交流困难,因而导致家庭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会导致严重的人格和心理异常,绝大多数表现为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情绪起伏较大,缺乏兴趣,不自信,意志力缺乏等症状;[5]根据杜亚松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子女的行为问题在特殊家庭的发生率为8.1%,在再婚家庭的行为问题发生率为8.4%。[6]与初婚家庭子女相比,再婚家庭的子女(婚前已有的子女)的课业成绩普遍差于初婚家庭,还普遍表现出内在行为和心理问题。2.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主要由父母之间的关系(夫妻关系)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构成。良好的家庭关系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障,在一个充满爱、温暖的、积极地家庭里,利于子女的人格、情绪、自我意识等等方面的发展,反之,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2.1 父母关系

研究发现,[7]不健康的父母关系会造成孩子不良的人格特征,甚至是心理疾病父母在家里发生的冲突越频繁,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就越差,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感,对生活的满意度下降。[8]家庭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如果父母的相互关系是建立在互爱、互敬、互信、互相关心的基础之上,那么就会培养出孩子人道主义、诚实等品质。相反,如果孩子在父母关系中看到的是冷漠、疏远、互不信任,那么会让孩子变得冷酷、自私,会妨碍培养他们爱和友情这类重要的道德品质。2.2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它是家庭关系中最为稳固的关系,亲子关系因其血缘关系而不可替代。它是连接父母和子女的桥梁如果父母与子女之间不能相互理解与正确相处,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于子女来说,家庭是学会具体人际交往形式和技巧的第一个社会群体,父母对他们采取热情、温和、尊重抑或冷漠、急躁与轻视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与人的交往。亲子间不同的交往方式对孩子的个性、道德与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无数研究证明,孩子的道德品质与家庭中的亲子交往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人的许多重要的品质,如同情心、自尊心、独立性等,在许多方面都取决于父母与子女良好的相互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爱的关系,缺乏精神上的亲近,则常常是子女心理发育缺陷的根源。[9]有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影响到子女心理健康,并具有预测作用,特别影响子女情感关系、社会性方面等方面的发展。[10]另外根据吴念阳等人对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80%以上的青少年家庭至少存在一种不良的亲子关系,不良类型的亲子关系容易使子女产生焦虑,抑郁,敌对等不良心态。3.教养方式

[11]父母教养方式是指在家庭生活中以亲子关系为中心的,父母在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待孩子的相对稳定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倾向,是父母传达给子女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特是最早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她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authoritative style)、专制型(authoritarianstyle)和宽容型(permissive style)三种类型。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有显著影响已经被研究证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焦虑,抑郁,自尊,社会化,人格发展,问题行为的产生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而父母的教养方式又受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父母的生活环境等条件制约。[12]吴科启的调查发现, 在教养方式上,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家长的专制管理更为突出, 对子女有不利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受教育水平较高的通常会趋于使用比较温和的家庭教养的方式,而温和的家庭教育更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13]史桂生等的调查发现, 在家庭教养方式上, 说理型与和睦型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要好于严厉型和溺爱型家庭的大学。由此可见,家庭教育过犹不及。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和态度才会使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4.经济条件

家庭是当下中国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和经济依靠。就家庭社会地位的影响而言, 主要集中在不同经济地位家庭, 特别是家庭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因为资料及能力所限,在此不对家境富裕的大学生的成长进行猜测和臆断,本文也只结合相关研究成果着重于家境贫困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表明,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程度地要低于经济状况较好家庭的学生。但总体而言, 贫困生心理仍属普通人群常态心理健康水平的范围之内, 没有充足的证据与理由认为贫困生属于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同时一些研究也揭示了更为具体的情况和影响机制。[14]如张晓文与吴胜红的调查显示, 在SCL-90的测试结果上, 不同经济状况家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但贫困生有高度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倾向。[15]张发斌等人的调查发现,西部贫困大学生在SCL-90 的测试结果上, 不仅显著差于中国常模, 而且存在性别差异。在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女生高于男生。农牧区贫困生的状况差于城镇地贫困生。同时也存在年级差异。[16]刘兵等人的调查则发现, 贫困大学生与对照组无总体差异, 认为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属于正常范围, 忧虑与焦虑不是主要症状, 而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是主要症状。[17]另外, 陈红霞、徐静英、陈世民等、姚春、吴艺等均发现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且在性别与年级等维度上不同程度地存在差异。5.结论

[18]“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综合上面所述,家庭关系、家庭结构缺陷、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家庭生活环境确实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一般说来,不健全不正常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对于幼儿和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复杂的,这些影响因素能作为独立变量,也可能作为中介变量,而且各种家庭因素之间也会发生交互作用。但是这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不能包括所有的因素,并只揭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部分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究。对于家庭变故和不正常的家庭关系,在影响子女成长方面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本文的作用旨在做出非常浅略的分析,并尝试做出合理的推断与解释。参考文献:

【1】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孟文,杨青春,卢慧《.魅力中国》.2010年2月第104期.【2】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综述.李国强.《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年11月第二十五卷第六74-80;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陈慧君.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王光炎,王佳,李继国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8):72-76.【4】独生子女大学生SCL-90测评结果.段鑫星.《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 6(1)73-75.【5】十类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研究.杜亚松,唐慧琴.《教育学术月刊》.2002 16(1)41-43.【6】Reinvestigating Remarriage: Another Decade of Progress.[J].Coleman, M., Ganong L., & Fine, M.Marriage and the Family,2000(62):1 288-1 307.【7】家庭关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谢清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2012.11.29卷第六期.【8】家庭在青少年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由娟,原玉珍.《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15)2:61-62.【9】家长心理健康、亲子关系及其对子女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骆风,陈秋梅,刘惠良.《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6):93-96.【10】青少年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吴念阳,张东昀.《心理科学》.2004,27(4):812-816.【11】Parenting Style as Context:An Integrative Model.Nancy Darling & Laurence Steinberg.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3:113(3).【12】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吴科启.《聊城大学生命学院学报》

【13】家庭状况对军校大学生心理影响的解析[J].史桂生《.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3(3): 185-187.【14】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收入及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J].张晓文,吴胜红.《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1:75—78.【15】青海省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张发斌.《中国公共卫生》.2007, 23(5): 548-549.【16】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刘兵,吴宇萍,陈建红,李媛,谢琦,李映章,何军峰.《中国全科医学》.2006,9(12):1005-1006.【17】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的性别研究[J].陈红霞.《青年探索》.2006年06期;河北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徐静英.《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6):98-100;高师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陈世民,韩凤娟,李斌.《教育探索》.2006年05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姚春,吴艺.《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1期。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因素调查 篇3

关键词:动机;兴趣;性别;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5-0139-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2.038

1 . 前言

影响外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多种多样。Rod Ellis在他的划时代著作《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4)中曾有过详细论述,从学习者态度、情感、年龄、性格、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诸多方面全面总结阐述了性别与这些因素对二语习得所造成的影响。近三十年来,国内出现了许多对学习者心理因素与动机相互影响的研究(罗嘉文,2004;张雪莲,2009;李小元,2009;倪清泉,2010;卢春艳,2010;赵咏,2011;刘滨,2011等)。大多数研究认为女性学习者对英语的爱好程度胜于男性学习者,决定了女性在学习中动机更加强大,进步比男性快。这个结论符合中国大多数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但研究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以及普通高校大学生,忽略了职业院校的学生。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到2008年仅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学生已超过820万,高职生人数达到300万,占每年大学生招生人数的一半左右(见2008年3月31日《中国教育报》)。他们有与普通高校学生不同的特质,不同的心理特征。遗憾的是目前对他们英语学习的心理特征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检索了近两年的外语类核心期刊,竟找不到有关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态度、信心、性别等因素的研究论文。刊登于其他学术刊物的相关论文也多仅限于探讨学习动机分类,培养,激发,很少涉及其他影响英语学习的因素(李楠、吴一安,2010;王冰,2010;顾立芬,2011;曹令秋,2011;赵凛,2011;俞萍芳,2012;盘玉兰,2012等)。本文是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国家教职委课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因素探究”课题组2011年课题第一阶段问卷调查结果的汇总,试图通过对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学生的性别及影响英语学习的其他几个相关心理因素,如学习信心、态度,难度感受对学习风格以及策略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找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为课题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2 . 调查基本情况

2 . 1 调查样本

参加问卷调查的均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9月入学的学生,共1324人,男生666人,女生658 人,来自艺术设计、文秘、社工、计算机、机电一体化、电子、营销、酒店管理、旅游等英语每周学时为4节的专业,不包括商务英语和其他每周学时超过4节的专业,年龄在21岁至23岁之间。

2 . 2 问卷设计

问卷调查表共计25项,均为A,B,C三个选择(见附表1)。问卷设计选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选项4、19、20、21旨在考察学生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2)1、2、3、5、6、22考查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3)8、9、18考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4)11、12、14、15、16、23、24、25考查学生的学习风格。调查采用匿名方式,但注明性别,以便观察分析在各选项的性别差异。

2 . 3 数据统计方法及结果

调查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2.3.1 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比较

下列图表考查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喜好程度的性别差异:

图1、表1、2显示:女生较男生更喜欢英语,只有约7.5%的女生不喜欢,远低于男生的20%。通过卡方检验,p≤0.05,证明男女生之间调查数据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对英语的喜好程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3.2 英语学习信心性别差异比较

下列图表考查学生在英语学习信心程度上的性别差异

图2、表3、4显示:女生比男生对学习英语更有信心,有信心的达到36.5%,高于男生29%的水平,通过卡方检验,发现P=5.818E-08< 0.05,因此可以认为信心程度和性别之间的相关达到了显著水平。

2.3.3 英语学习难度感受的性别差异比较

下列图表考察的是英语学习难度感受的性别差异

图3、表5、表6显示:英语对男生来说比女生更难学,47.5%的男生将英语视为压力最大的课程,而只有29.9%的女生有相同感受。 采用卡方检验可获得P值=1.466E-06≤0.05,证实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从而可以认为性别与英语难度的感受有实质性联系。

2.3.4 为了比较几个重要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程度,调查将各选项分别赋予3、2、1连续性数值,如:我对英语喜欢记3分,一般记2分,不喜欢记1分,分别代入公式Cov(X,Y)=E(XY)-E(X)E(Y)将所获数据填入下表,得到协方差相关矩阵表及X值,显示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

表7显示:在几个重要因素中,对英语的喜欢程度与对英语难度之间呈高度负相关,换言之,学生越喜欢英语,对英语难度的感受就越低;反之越不喜欢英语,对英语的难度感受就越高。而课外学习英语的时间,取决于对英语的认识和喜欢程度,虽不是心理范畴,调查仍将它列为考察的重要因素。

3 . 讨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1)学生对英语的爱好程度与学习信心程度和对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呈现明显的相关性;直观来看,有36.8%的学生喜欢英语,相对应有信心学好英语的学生亦达到32.7%,认为英语十分重要的人数也有49%;反之13.5%的学生不喜欢英语,相应没有信心的学生则达到15%,说不清楚英语重要性的有7.5%。用T-test检验,在0.05水平上p值仅为0.0035,这告诉我们:学生有没有信心学好英语与喜不喜欢英语、对英语重要性的认识直接相关;因此为了让学生对英语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有必要在学生入校后英语课开始之前着力宣讲学好英语的重要性,邀请英语成绩好的学生现身说法,都可能会有好的效果。

(2)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的认识清楚:超过百分之54.3%的学生认为学好英语对前途十分重要,加上认为对前途有一定影响的学生,总数超过96%;虽然半数以上学生感觉英语难学,但只有37%的表示会支持将英语改为选修课,而表示反对的超过40%;同时82%的学生打算毕业后继续提高英语水平,明确表示要放弃的仅占6%。可见目前高职生对待学习英语的态度十分积极,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和为就业增加砝码,更是着眼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或对英语的兴趣。

(3)不同性别对英语难度的感受可能受到学习内容的影响:在更需要记背的词汇学习上,男生感到困难的比例达到34%,高出女生近(17.9%)一倍;在更需要理解的阅读上,相反21%的女生感到困难,高出男生(15.5%)近六个百分点。因此31.7%的男生认为老师要多讲语法,显著低于女生(39%),30.3%的男生认为应当多讲词汇,显著高于女生(23.7%)。男女生在学习上的不同特点:男生擅长理解,女生擅长记背再一次得到了印证。但在英语学习收获的选项上,男女生无明显差异:由高至低排列是词汇及其用法,学习英语的方法以及如何分析句子。

(4)在学习态度和风格上,男女生也有明显差异:40%的男生课外根本不学英语,而女生只有27%。但在课外经常学习英语方面男女生无明显差异,分别为4%和4.7%。调查发现男女生的学习风格不同:虽然认为老师的教学大有帮助的男女生比例没有显著差异,但认为没有帮助的女生达到16.3%,高于男生的10.5%,说明女生对老师的教学更依赖。这在另外两个选项中得到印证:在听老师讲课、自学、与同学讨论三者孰更有帮助时,超过62.5%的女生选择了听老师讲课,而男生只有47.4%;选择自学的只有17.5%,男生则达到28.6%;选择与同学讨论的只有20%,低于男生四个百分点。51.1%的女生认为在英语学习中影响最大的是老师,而男生大幅低于女生,只有40%;认为同学和朋友帮助最大的却达到52.5%,女生只有45.9%。研究表明男生更倾向合作学习,与同学交流,借用他人资源;而女生更愿意自主学习,依靠自己的能力。

(5)在学习内容上,男女感到困难的都是语法,占总人数的55.8%,其余依次为词汇和阅读,分别占26%和18.2%。但主张老师多讲语法的学生只有35.3%,而主张多讲听说的占到37.2%,反映目前大学生越来越注重听说,懂得将其作为交流的工具,语言最大的功能是交流思想,只有掌握了听说,才真正掌握了语言。英语教师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听说。对于授课方式,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老师过多提问,主张多讲、多组织活动的人数达到87.8%,可见学生更接受传统教学方法,对独立学习,自主思考不适应。在学习方法上,许多学生将认真听老师讲课视为成功最重要的原因,远远高于信心程度(32.7%)。其中,45.4%的学生表示老师的讲课对英语学习有帮助,55.2%的学生更喜欢听老师讲课。然而,在对英语学习影响最大的外在因素上,48.6%的学生选择了同学和朋友,45.6%选择老师。可见要帮助学生学好英语,老师固然重要,创造好的学习氛围同样重要,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4 . 结论

从以上的调查数据,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英语学习动机与性别显著相关。由于高职院校女生学习态度、学习目的、认知水平明显好于男生,所以学习动机强于男生,学习更认真,更愿意花时间,保证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2)性别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影响之一是男女生对待不同语言技能有不同感受:女生对待要求理解的技能,如阅读理解、语法等,感觉难度更大;而男生对待强调记忆的技能,如词汇等,感觉难度更大,因此男女生对老师课堂教学有不同的需求。但男女生都更注重听说,说明学生对英语的工具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3)性别对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另一重要影响是学习策略:女生对老师的依赖甚于男生,因而她们对老师的授课更挑剔;男生在英语学习中更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同学和朋友对男生的影响远大于女生,因而男生比女生更善于利用团队资源,而女生则更擅长自主学习。

(4)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校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感觉入校后英语水平没有进步,甚至退步了;面对这种现状,女生焦虑更多,压力更大,不满意情绪会更甚。值得引起重视。

本文所使用数据仅为课题调查的初步数据,仍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而男女生在学习英语重要性的认知、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和学习风格上的不同最终会不会导致学习成绩上的差异,则要依赖课题后期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才能看出。

参考文献

James. M. Sawrey & Charles. W. Telfor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 Fourth Edition)[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 0 0 2 .

曹令秋、李水春.学习动机规律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12):72-73.

顾立芬.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1(11):63-65.

李楠、吴一安.任务特征与学习动机研究[J].外语教学,2007(2):37-40.

盘玉兰.非英语专业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2):47-49.

王冰、刘永兵.外语学习动机量化研究中的方法问题[J].外语教学,2010(4):43-45.

俞萍芳.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与需求变化调查——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25-28.

浅析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 篇4

关键词: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家庭环境,教师心理素质

古语有云:“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其主要是从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的,即幼儿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对以后的心理和个性有着必然的影响,或者说是一种雏形。原因在于这一时期是幼儿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而三岁到七岁又是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的时期,所以学前期教育的重要性有目共睹。如今社会不论公立还是私立的学前教育机构可谓琳琅满目,虽让许多家长挑选时应接不暇,但足以说明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为什么有如此变化? 在诸多原因中有一点不容忽视,即心理成长,也就是说学前期的幼儿所形成的心理特点对其之后的中小学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观念和想法的传播即使足不出户也能知晓,上到教育学者下到普通家长,不仅仅局限在纵向比较,视野放宽到了横向借鉴,拿中国教育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现状进行比较,多少会拿来一些认为比较科学的方面为己所用。 眼界拓宽后可以发现国内外对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十分重视,这也是本文讨论的意义所在。

一、家庭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孩子三岁之前基本依靠家庭教育获取各种信息、培养各种技能,所以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了给孩子一个完好的启蒙教育而放弃事业,亲子育儿,不论上早教班还是在家育儿,都体现了孩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说到家庭教育,首先必须提到的是亲子关系的培养。现代育儿理念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基本态度、行为模式、人格结构,在婴儿期的亲子互动过程中已奠定基础,再经其后的儿童期、青年期等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逐渐形成个人的独特人格。所以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子女的生理健康、态度行为,甚至未来成就。 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人格形成和社会人际关系都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原因在于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和安全感,奠定了他们与他人间良好的适应基础,反之无爱的孩子在人际交往中缺乏信任,难以沟通。 由此,良好的亲子关系通过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进而延伸成为学习成绩好坏的制约因素。 有调查显示,人际关系差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会相对不好,而成绩提升也显得较为缓慢,究其原因,是因其与同学沟通交流较少,缺乏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

其次,和睦的家庭环境极大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孩子受到父母的共同呵护才有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妈妈是情感的代表,爸爸是理性的代表,他们靠情感滋养内在生命,靠理性发展外在世界,所以家庭和谐必然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情绪,在处理问题上也会显得正面、积极一些,对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向正面发展有极大帮助。 反之,家庭不和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孩子的性格也会带有消极特点,缺乏信任,难以沟通,更不必谈及日后学习工作中的与人合作,长此以往,必然严重影响着日后中小学的学习生活。

以上两点笔者抛开就事论事的方式,而是追根溯源,从心理特点形成前期即学龄前期入手,原因有二:(1)学龄前教育日益重要,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形成初期对日后心理和个性的影响不可小视。(2)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相比,其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父母之间的关系、 他们与子女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子女的身心发展、日后处事的态度行为,甚至未来成就,而且在孩子成长的各阶段,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是正面的、有益的。

二、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师又是维系学生和学校关系的重要纽带。 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如何育人,理念和方法很重要,最基本的一点是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分优差,不能仅限于教授知识,而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实中由于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案例也不少见,往往是由于教师过度强调学习成绩,独断专行,甚至给学生划分等级,不尊重学生的人格, 种种恶行激化了师生之间的矛盾, 影响学生的心理,极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不必谈学习成绩。所以教师首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树立一种公平、积极的育人理念,能够调节好自身情绪,带着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进行工作,以学生为本,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好纽带和桥梁的作用。

影响中学生叛逆行为的心理因素 篇5

在现今社会,许多家长都渴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家长的严格要求,学校的严格规章制度加大了学生的心理压力,稍不顺心就会郁郁寡欢,严重者往往产生叛逆心理,做出叛逆行为。因此,针对中学生众多的叛逆行为,我们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教育政策,帮助他们安全度过青春期这个叛逆期,促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教育专家认为中学生处于身体生长的高峰期,自我意识也高速膨胀。然而,他们心理的发展却跟不上生理的发展,他们自我意识在加强,总想自己独立,不依靠父母,在经济上却又不得不依赖父母,这就导致了青少年中学生生理跟心理的矛盾。因此,我们常说青少年中学生正处于 “心理断奶期”,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个矛盾,那中学生就有可能走上歧路。

一、中学生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

1、父母教管方式的不当。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有的家长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要么娇宠,要么严厉,甚至体罚,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形成偏激的心理。他们一旦到了新的环境或进入心理发展高峰的青春期,他们的性格就会变得特别敏感,极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父母的关系、家庭气氛等对学生的叛逆心理也有影响。如果父母关系紧张,时常争执,家庭充满矛盾时,学生会因为缺乏家庭关爱而产生叛逆。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是心理叛逆的易发群体。

2、学校或老师教育的原因。

目前大多学校依然只看重学生的成绩,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试的教育制度导致学校的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开展。有些老师偏好成绩好、平时表现佳的学生,他们偶尔违反纪律,老师也会适当偏袒,其他的学生肯定会有不满,即使他们没有把话说出来,也会以顶撞老师、课堂开小差、阳奉阴违等方式来表示他们的内心不满,久而久之就产生逆反心理。

3、成长阶段的引导不力。

众所周知,青少年中学生的叛逆行为是和年龄相关的,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必经阶段。中学生自我意识成长,他们喜欢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不再盲目听从父母或老师的话。作为教师,我们要理解他们这种心理,要好好引导、耐心教育他们。但有的学生因为从小被娇惯溺爱,任性叛逆,即使出了错,父母或老师也不加以纠正,放任自流。待到长大后习惯已成自然,要改也就难了。

二、如何消除青少年的叛逆心理

1、学会沟通,以身作则。

影响中学生叛逆行为的因素除了青少年自身生理的发展之外,还有家长、老师和朋友对他们的教导或态度。作为老师或父母,我们要学会超脱自己师长的角色,以朋友的身份来耐心听取他们的心声,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他们叛逆的根源。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领袖而不是监工;教师应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模仿的榜样。”作为老师,应该处处、事事以身作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自觉自愿地接受老师的教导和指引,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青春期是形成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时期,而父母是中学生接触最早最多的老师,如果父母没有作好榜样,青少年很有可能会以父母不好的行为为学习对象,形成叛逆行为。

2、艺术地批评;学会赞赏。

有的家长和老师见青少年做错了事就毫不容忍,一味地批评,这样很容易伤害到青少年的自尊心,使他们失去自控能力,产生逆反心理。如果家长和老师先对青少年的优点或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然后再指出错误之处,青少年就能接受批评并尽快改正错误,这是自尊心得到满足的表现。实践证明,这些青少年  是可以养成自控能力的,消除逆反心理的。所以请学会以赞赏的眼光来教育青少年,赞扬是一种艺术的批评。徐州励志少年教育机构的教育专家李老师认为:人们的心灵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在人们心灵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下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

3、循循善诱。

有些问题,如早恋、迷恋言情小说等,必须尊重青少年的情感和人格,应对他们进行有情、有理、有据的说服、疏导,启发他们去思考,去认识,给他们独立自主、痛下决心的时间和机会。同时,还要用具体事例打破青少年幼稚的理想化思维,用长辈的冷静、善诱,去换取青少年明智的选择。

三、预防青少年产生叛逆行为、心理的措施

教育专家认为青少年的叛逆行为、心理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通过比较,叛逆的青少年都有以下几个共同点:不良的亲子交流;亲子间缺乏依恋;过于易变、严格或宽容的家庭约束方式;父母婚姻不和;父母缺乏对子女的监管。这些家庭教养方式都跟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要预防青少年产生叛逆行为,首先就要从父母做起。首先要注重和孩子的亲子交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形成正确的依恋关系;教育孩子时不能过于严格,也不能过于溺爱。其次还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夫妻不能在孩子面前大吵大闹,要维持和谐的家庭关系,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

★ 人际交往论文

★ 人际交往的作文

★ 人际交往沟通心得体会

★ 关于3分钟人际交往讲话稿精选

★ 关于《人际交往心理学》读后感

★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 有关人际交往心得体会作文

★ 人际交往的四个定律

★ 关于人际交往的初中作文精选

学生心理因素 篇6

1.家长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

希望孩子成才是每个家长的共同愿望,然而有些家长对孩子提出的目标要求脱离孩子实际,使孩子失去努力的信心;有的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上不去,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家长便产生了各种不健康的心理,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恨铁不成钢心理:家长对孩子达不到自己既定的目标,产生出一种强烈的恨铁不成钢的心理,致使他们容易以粗暴的态度对待孩子,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失落心理:家长看别人的孩子学有所成,总是去和人家的孩子对比,便产生一种失落感,于是对自己孩子埋怨、讥讽、训斥,导致孩子自暴自弃。

补偿心理:不少家长因种种原因,自己没能上大学,于是便希望子女在将来跨入高等院校,以此来补偿家长的理想。一旦发现孩子不能实现家长的理想,便大失所望,沮丧之心便会产生,对孩子的态度就会来个180°大转弯。

2.教师对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影响。

言语影响:有的教师对学生讽刺挖苦、嘲笑贬低,说各种过头、偏激的话,或不符合事实的结论。学生逐渐地反抗老师的教育。

态度影响: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必要的热情,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更缺乏热情。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强烈不满,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行为影响: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动辄向家长告状,或责令学生写检查、做检讨、发动学生孤立某一个人等等行为,给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要想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对于学校来说,应加强师德教育,纠正师德师风中存在的问题,以热忱和真诚爱护每个孩子。学校领导要不断了解教师的情绪,主动解决教师的困难,对教师给予充分的理解、关心,这对教师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十分有益的。同时,教师应提高自身修养,提升自己的素质,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自觉克服不良心理,清除不良情绪;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宽容学生,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总之,只要家长和教师都能认真地提高自身的心理品质,并以自己优良的心理品质去影响、教育学生,那么学生的心理问题一定会减少。

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篇7

随着大学生慢慢的接触大学、社会, 大学生会对大学、社会有一定感知能力, 并且会逐渐地去适应, 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 就形成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大学生生活的外界环境、内部环境-个体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表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其能否适应学校的生活, 能否适应社会的要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仅是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也有很多。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因素

(一) 外部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1) 社会竞争的压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社会行业的不断增加, 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且, 大学生入学率在逐渐增加, 社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但是, 有很多高校盲目扩招, 使得招生人数的增长远远高于就业机会的增加, 所以使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比如, 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优先考虑社会有经验的人才, 而不愿意接纳刚刚就业的大学生, 就是有些单位愿意接纳应届毕业生, 但是都会选择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进行培养。因此, 这对当前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时, 对大学生培养实行的是“订单培养式”,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有就业单位接纳, 而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方式,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很多时候是单位选择学生, 而不是学生选择单位, 这样, 使大学生的“天子骄子”的优越感备受冲击, 还有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的不正之风等都使大学生感到很迷茫和失落, 这失落感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2) 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错误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推进,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有对大学生有激励性的信息, 但是也有很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不利的信息。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现在大学生几乎有70%左右拥有电脑, 所以在接触有利信息的同时, 也会接触地很多不良信息, 而由于大学生自我约束力还比较薄弱, 老师又很少直接参与大学生业余生活的指导, 这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 从而使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 而不思进取, 但是这又使得大学生感觉到很矛盾, 觉得自己整天无所事事, 不思进取, 感到自责, 但又不能自控, 这种自我心理的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 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问题。

2、家庭环境的影响

(1) 父母期望的压力。在当今社会,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子女升学, 诸如考入大学、考取硕士研究生、能够出国深造、甚至考取博士研究生, 许多家长可谓是煞费苦心, 不惜一切代价。这种父母的殷切期望, 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也无形中给进入大学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这种长期的、无形的压力, 很容易给大学生带来心理问题。

(2) 家庭条件的压力。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全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 但是现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因此, 由于家庭条件不同, 在高校中, 学生家庭收入悬殊问题也比较严重。尽管高校学生都不愿意被别人认为是“贫困生”, 但是他们却无法逃避这样的事实:从吃穿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大差别, 他们为了使自己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尽量赶上大城市的同学, 他们除了努力学习以赶上、甚至超越大城市同学的之外, 为了能够负担起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 因此很多学生还要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 这样, 这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承受的心理负担远远超过了别的大学生, 从而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不平衡,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3、校园环境的影响

(1) 生活环境的压力。生活环境的压力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素质发生问题。大学生从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时代, 很多同学是有原来的在父母照顾下生活转为个人独立的、集体式的生活。大学生步入大学之后, 其面临的校园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 大学生为了适应新的校园环境, 其心理也会慢慢地进行调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时, 很多生活方面的问题都有父母帮忙解决, 甚至学习方面的问题父母也会帮上很多忙, 而进入大学以后, 这些学生开始和同学一块生活, 这就要求既要独自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 又要求学生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 由于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所以很多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帮助而缺乏自理能力和过不惯集体生活, 特别是刚进入大学的学生, 很多事情感到无所适从, 又不知道和同学进行交流, 因此而感到孤独和寂寞, 长时间的压抑和焦虑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 学习环境的压力。很多同学进入大学校门之后, 学习环境和方式都有很大变化。原来是在老师指导下一步一步进行学习, 老师让学习什么就学习什么, 并且大部分同学都很认真地学习;而考入大学后, 学习知识很多是靠自觉学习, 老师上完课之后, 很少再直接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如何学习。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 很多学生感到迷茫, 不知道该学习什么, 该如何学习, 慢慢的会失去自信,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此外, 在大学校园里面, 竞争的内容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还有独立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文体特长等各个方面。原来的学习能手, 进入大学之后在社交方面变成了一名“呆子”。这使得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从而导致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整体的否定。学习环境的压力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 内在因素———个体因素

1、个人情感的压力。个人情感的压力在大学生中间比较常见, 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目前我国情况来看, 我国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 对感情问题比较敏感, 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 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很多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只是凭感觉, 很少考虑家庭条件、生活背景、生活习惯、地域问题的差异。在确定男女朋友之前, 很少征求父母的同意, 但时间长久了会感觉两者差异和分歧太多, 对恋爱对象过分依赖, 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由于家庭条件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很多问题, 当双方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时, 一方很可能会提出终结感情, 另一方由于没有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能力较弱, 很容易情绪波动较大, 很难从恋爱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些大学生, 在最初恋爱时, 而不是因为爱本身才进行恋爱, 就是为了弥补内心的无聊和空虚, 很多大学生是看到同学都在恋爱, 自己也想找一个陪自己的“同伴”才进行恋爱, 没有把最终走入婚姻的殿堂作为恋爱的最终目的, 这种恋爱动机是不单纯的, 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还有少部分大学生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显示出自己的所谓“魅力”, 同时会和很多异性“恋爱”, 这样最终会伤害到与之“恋爱”的很多异性, 也会伤害的自己。由此可见, 大学生感情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人际关系的压力。如果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累积, 从而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生活环境属于人员密集型场所。因此,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特别是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由于很多同学来自于不同的地域、家庭, 同学之间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很不相同, 这就会使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产生很大的摩擦和冲突, 这样导致同学之间交往受阻。也有很多同学觉得在同学中间找不到自己的知己而感到苦恼, 这样, 就会出现很多人际关系焦虑, 从而产生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压力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间, 如若处理不好, 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对策

(一) 提升外界环境因素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开设就业指导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让大学生明确自己来大学的目的。只有确立了学习的目标, 大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获取知识。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积累丰富的职业知识, 而且为其毕业后的就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增强大学生就业时的自信心, 提升大学生毕业就业时的心理素质, 为大学生就业做好准备工作。

开设《就业指导课》是解开大学生就业“迷雾”的重要手段。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际, 感到就业很迷茫、无助, 造成其心理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从大一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主要是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一些就业相关的指导文件, 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就业现状。国家每年的就业情况都在不停的发生变化, 使学生每年了解就业的相关情况, 可使大学生根据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 补充自己的知识, 可以使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做好就业的准备, 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竞争力, 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2、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摇篮, 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一环。虽然大学生上大学期间离开了家庭, 但是大学期间, 仍与家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家庭是大学生强力的后备支持。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娇惯的比较多, 而且这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比较差。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可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 家长要多鼓励自己的孩子, 不能溺爱他们。其次, 家长要多支持子女参加暑假、寒假的社会实践, 增强他们的独立能力。最后, 家长要多与自己的子女沟通, 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 做得好的要表扬, 做错的一定要严厉批评。总之, 通过家长对子女的鼓励、支持与沟通, 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生活的精神世界, 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大学生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有助于提高其心理素质。一方面在大学校园里, 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 (比如: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生源地等) 开展校园艺术活动, 增强大学生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 增强校园文化的氛围,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学校园的校园网络来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综上所述, 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有力地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二) 加强大学生自身建设

1、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几乎都受到父母的溺爱, 缺乏独立能力与外界交往的能力。他们踏入大学校园的大门, 面临着种种问题, 当处理不好这些问题时, 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影响其心理素质的提高。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与健康课程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可以从大一开始开设, 让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 从而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送,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来引导大学生。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 可以使学生及时咨询心理问题, 引导大学生从心理误区中“走出来”, 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突发性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2、开展校园活动, 增加学生的交流。校园活动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是加强大学生自身建设的外在补充, 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益补充。首先, 学校可以经常开展校园活动 (如组织各类知识竞赛、文体活动、班级集体活动等) , 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自信心的培养和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 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帮助;第二, 学校经常开展校园活动, 可以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 从而使大学生多交朋友, 开阔心胸, 有问题可以跟朋友及时交流, 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璇.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研究[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2.

[2]张春燕.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优化体育教师素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 2010.

[3]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篇8

媒体对于这些最终告别自己生命作为大学生活结束的年轻人的生存环境的采访调查中, 无不发现这几个大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问题, 而且这种心理问题并非只是突发性地偶尔冒出来, 几乎都是存在了大量时日。

其实, 大学校园里农村生源中的问题远不止这些。前不久媒体报道, 北京某外经贸大学法学院一个来自江苏农村申领助学贷款的女研究生, 在与他人以恋爱名义同居的过程中, 为了手机电话充值卡或廉价服装之类的小便宜, 从而同时与两个男人周旋。抛开道德层面不谈, 从经济层面上看, 应该是三农问题在大学校园里的很有意味的反映, 显示出如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面对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时的位势落差;而从心理层面上看, 与老乡瓜葛则至少是对于城市壁垒的逃避和对故土的回归。

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着农村大学生的行为呢?下面从社会环境和个人心理品质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1 社会环境对农村大学生的影响

(1) 城乡差别导致农村大学生的严重自卑心理。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 来自偏僻山村或城市远郊的学生一旦步入喧闹的繁华城市, 难免眼花缭乱、新鲜好奇。当他们看到别人的穿着是如此的入时和得体, 方才发现自己的衣服是多么的土气和寒酸;当他们看惯了乡村里那些慵懒散漫的面容, 再看看都市人的神采飞扬和自信, 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当他们看到城市学生潇洒地旋转于舞厅和卡拉OK厅, 而自己连每日的三餐都难以应付的时候, 自卑之感便油然而生。笔者曾在心理咨询站接待过几位农村籍的男学生, 他们几乎都同样地倾吐了这样的心声:这个城市的繁华离我太远, 似乎与我无缘, 我们一下火车, 就被淹没在茫茫的人群中, 在繁华的大上海面前, 我们是多么的黯然无光, 我们内心很自卑, 但又不愿让人知道, 于是我们处处设防, 十分敏感, 生怕上海同学笑话我们, 所以我们觉得活得很累。还有一位同学说:“为了不使自己在上海同学面前显得土气, 一到上海, 我就上街去买衣服, 当我买来减价的西装穿在身上后, 本想扬眉吐气一番, 不料, 还是引来了议论, 说这衣服档次太低, 便宜没好货, 等等, 反正, 在这个城市里, 我们是处处受气, 抬不起头来”。

这些问题, 在农村籍大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近几年来, 由于经济改革, 我国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农村的物质生活条件或多或少得到了一些改善, 但是, 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 不是短期内就能改变的, 许多地方依然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甚至农民的温饱都成问题。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引起的。当人原有的心理定势不能随着外界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改变, 当人们的思想状况、情感态度, 意志活动等个体内在诸因素来不及协调, 那么, 人就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 个体就会与社会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 当他们不能及时渲泻解脱这种不安和焦虑的时候, 就会产生迷茫、空虚、焦虑、压抑、紧张等感觉。

(2) 农村大学生在群体中地位变化, 心理没有重新定位而致强烈的失落感。

这些外地或郊县的学生在当地从小到大可谓都是出类拔萃的, 是当地的优秀生和学习尖子, 有的甚至在进大学前还受到过全体摆宴庆祝的厚爱, 然而到了强手如云的高校中,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保持住这份光荣的, 他们当中许多人的优势不见了, 有的甚至落在了别人的后面, 他们的心理怎么能一下子扭转过来呢?于是心理问题便产生了。笔者曾经接待过这样两个咨询个案。女学生A是上海原川沙某重点中学的学生, 中学时是学习尖子, 学生干部, 一直是老师的宠儿, 然而到了我校后, 成绩再也没有名列前茅, 各方面也并不显突出, 于是自尊心受到严重损伤, 心情一直不好, 羞于见人, 不愿与人交流, 把自己锁在一个封闭的圈里, 最后终于导致神经性厌食, 体重从原来的90多斤下降到60多斤左右。男学生B, 外语系本科学生, 他在中学时一直是优等生, 英语的笔试成绩也不错, 一直是村里孩子们的楷模, 他的自我感觉一直很好, 然而, 在大学开学的第一节英语课上就出了洋相, 他在课堂上的英语朗读被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打断, 老师也说他的英语发音带着浓重的外地口音, 不标准。这个堂堂的优等生一下子发现自己原来连A、B、C字母都没念准过的时候, 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沮丧啊!还有一位河南籍的中文系男学生C, 在当地也算是一小秀才, 作文常常被当作范文在同学中传阅, 然而, 当他操着浓重河南口音的普通话到中文系报到时, 教师和学生都听不懂他的话, 最后只能借助于纸和笔才完成了报到的手续, 他此时的心理失落感是可想而知的。如果说, 生活上的差距尚能靠着自己的意志力忍受下来的话, 那么学习上优势的失去, 对于这些从小到大一直被奉为学习尖子的农村籍学生来说, 这种打击则是巨大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正是由于生活条件的自叹不如, 才使他们发奋努力把所有的自信和希望都寄托在了学习上, 一旦连这点优势都不存在的话, 他们的心理便严重的失衡, 产生了强烈的“失落”的感。

(3) 长期来, 农村学校教育中忽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因而造成学生心理的脆弱和缺陷。

据了解, 大多的农村学校, 一直没有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来予以足够的重视, 他们的老师只告诉学生, 读书好了, 可以出人投地, 光宗耀祖, 可以改变贫穷, 却没有教会学生们如何去面对挫折, 如何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 如何化解心理适应不良反应等等。试想, 这种忽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又怎么能够培养出具有坚强人格和意志品格的现代都市人呢?

另外由于环境的闭塞以及忽视青春期教育, 特别是性教育, 使一些农村籍学生不懂得爱与被爱, 在课堂上谈爱色变, 而与此相对照的是民间对性的极度渲染, 造成农村学生一方面在性意识上早熟, 另一方面又是性知识的贫乏和偏差, 因而与异性交往时他们往往会手足无措, 无法区分友谊和爱情, 不知如何选择理想的朋友, 有的则出现性心理的障碍或变态。

(4) 家庭教育的不利而致农村学生的心理品质不良。

由于农村学生的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低下, 有的甚至是几代文盲, 在学习上无法帮助自己的子妇, 对子女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动则训斥、打骂, 很难使子女养成良好的意志和个性品格。而有的父母在学习上无法帮助子女, 一旦有条件, 便想在生活上弥补, 虽然自己省吃俭用, 也要让孩子体体面面、不显寒酸, 他们对孩子百般溺爱, 使孩子目中无人, 任性骄横, 于是, 在新的集体中便不能适应, 与人格格不入, 难怪有的学生会向社会求助, 发出“寻找精神义父”的呼吁。

2 不良的个体心理品质对农村大学生的影响

(1) 心理品质的脆弱。

由于上文曾经叙述过的农村教育和家庭的影响等原因, 这些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 以往的生活模式已经形成了心理定势, 心理素质脆弱, 只能接受成功和荣誉, 而不能经受失败的压力, 因而在新的环境里容易受挫折, 一旦挫折强度较大, 或持续时间较长时, 就会失望自卑, 心灰意懒, 萎靡不振直至造成轻生、出走等事件的发生。

(2) 个性缺陷。

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压力和挫折, 对不同的人来说会有不同的反应模式, 这与主体人的个性特征是有直接联系的, 农村的孩子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郁压抑, 过于自卑, 过于自尊, 或急躁、冲动、或多疑、好钻牛角尖, 或有太强的个人欲望或有较高的期望值, 或不善人际关系等, 这些都是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心理 缺陷。

(3) 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正处于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阶段, 成熟和不成熟常常会交迭在一起, 农村籍学生尤其明显。这些较集中地反映在他们的内心矛盾中, 如, 自立与依赖, 自尊和自卑, 理想与现实, 感情与理智, 要求与满足, 冲动与压抑等等。当这种远离父母、亲人的农村籍学生长期处于内心矛盾, 特别是内在矛盾冲突强度加大时, 便会心理失衡, 引发一系列的生理疾病和严重的心理疾患, 象神经衰弱、癔病 (歇斯底里) 焦虑、强迫症大都出于这样的原因。

(4) 青春期发展的不稳定性。

青春期的大学生是情绪最丰富、最强烈、最复杂、最动荡的时期, 他们的情绪富有冲动性, 虽然农村籍学生的外在表现没有城市籍学生显得外露, 但这种不稳定性也是同样存在的, 他们越压抑不外露, 越容易失去心理平衡, 因而他们的苦闷和烦恼远比城市学生体验得多, 这是容易产生心理障碍乃至精神疾病以及自杀出走的重要原因之一。

3 启示

我们要正视农村青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给他们补上青春期心理教育这一课, 引导农村大学生在生活中要敢于迎接各种挫折考验, 培养坚强的、稳定的人格素质。

学生心理因素 篇9

但是, 学生手机使用律越来越高, 手机产生的不良影响也受到了媒体和学术界的关注。广州日报记者对广东省的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工业大学等四所高校的500多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 近95%的大学生拥有手机[1];据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团委、学生会对在校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 80%以上的学生认为手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2];南开大学学生的一份调查显示, 73.2%的受访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3];张瑾在《职业院校学生德育课堂使用手机等网络传媒的调查报告》一文中指出职校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或电子产品上网的为95.7%, 而其中, 经常使用的为36.2%[4];李小琴在《高职院校学生手机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研究》一文中指出“目前手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普及率达99%以上”[5];赵琼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手机使用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提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手机使用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6]。

1 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表现

1.1 手机的频繁使用, 甚至滥用[7]

首先, 使用短信息闲聊, 消磨时间。短信息方便快捷, 适用于远距离传送简短的信息。逢年过节, 使用短信息相互问候、祝福也符合现代社会人们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但是使用短信聊天以打发闲暇时间的做法, 就会对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 随着手机的用途越来越广泛, 许多高职学生利用手机听音乐、玩游戏或上网。有的学生在重大考试中边用手机听音乐边答题, 即使监考教师发出警告, 他们仍然不肯关闭手机。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 手机已经不仅仅是高职学生的交流沟通工具, 在不同程度上已经成为他们的生活寄托。

1.2 手机过多地影响生活和学习[8]

手机的频繁使用和滥用占用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可能使学生无法专心于学习, 比如上课或上自习时, 一些学生发短信聊天、听音乐、玩游戏, 有的在上课时接打电话。过度使用手机进行交流还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比如一些学生过度依赖短信相互问候, 见面以后却不知道应该如何交谈。此外, 手机信息量日渐增加, 出现了一些内容不良的内容, 信息来源与内容难以监控, 也可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 这一点与网络稍有相似。在不久的将来, 手机普遍的可以快速方面的直接上网, 发挥于计算机网络相近的作用, 就可能对高职学生生活和学习造成更大的影响。

1.3 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 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 包括心理和生理反应。[9]

过度地使用手机有时会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每隔几分钟就要查看手机是否有新信息和新电话;别人的手机响了也急忙看自己的手机。

2 高职学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因素

当代高职学生一方面渴望得到他人与社会的承认, 渴望与周围的同学及他人沟通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他们自我不成熟, 情绪性格不稳定, 社交技能不完善, 使得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所产生的苦恼和困惑显得格外突出。[10]手机作为当代高职学生人际沟通和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 他们使用手机的方式与其交往心理相互影响。高职学生在社会沟通交往心理方面的问题决定他们是否能用健康的方式使用手机, 这种方式又可能加重心理问题。乐于与人交往、掌握良好交往技能、能建立和保持和谐人际关系的人能够适当、健康地使用交流工具, 利用它们扩大交际范围, 与朋友保持持久的交往关系;相反, 一些高职学生在人际沟通方面存在某些心理障碍, 手机的交往方式正好成为他们与人直接沟通的屏障, 满足他们的某种心理障碍, 从而使他们产生手机依赖。

2.1 羞怯心理

羞怯心理是指人们由于不自信而产生的在熟悉的环境中压抑自己的表现欲的心理。[11]一些高职学生在课堂讨论问题的时侯, 明明知道问题的答案或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 可就是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有的高职学生因为羞怯而不敢在班会上发言, 或不能完全说出内心感受。[12]羞怯心理使高职学生在人际沟通中哦大大约束自己的言行, 难以清楚地、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情, 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视, 唯恐有差错。由于缺乏自信, 他们往往惧怕直接、明确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害怕自己的言行得不到同伴的肯定和认可。有羞怯心理的高职学生更喜欢使用手机短信或网络与人交流, 这两种沟通方式都属于用书面语言进行的间接交往方式。使用这两种方式, 避免与人直接地、面对面地交流。运用书面语言的间接方式,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修改空间, 这使他们能更多、更好地思考该如何应答对方的话语, 如何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又不必害怕会冒犯对方。因此, 具有羞怯心理的高职学生在运用手机短信息和网络交往时比他们与人面对面交流时显得活跃, 因为这两种方式使他们感觉到能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显示出自己在直接交往中不易显示的优点和特长。

另外, 手机的使用也避免了非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是指人际沟通过程中人们运用自己的肢体运作 (如眼光的接触、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等) 和周围的环境因素 (如交谈时的灯光、气温、地点、衣着、外貌等) 交流思想、感情与信息的沟通形式。[13]非言语行为在沟通中支持、修饰或否定语言行为, 有时可以直接代替语言行为, 甚至表达出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内容。[14]非语言在无意之间会流露出真实思想, 只要认真观察对方的表情、姿态、手势等, 常常可以窥探到对方的内心世界。[15]有羞怯心理的高职学生在交往中往往表现出腼腆、忸怩、不好意思、脸红等不自然的情况, 这些在使用手机打电话或发短信息时都不会表现出来, 因此, 他们可以更自然地交流。

2.2 封闭心理

有的高职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形成不同程度的封闭心理, 表现为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欲望掩盖起来, 试图与世隔绝。[16]他们长期将自己封闭, 不与人进行情感或思想沟通交流, 产生孤独、无助的心理体验。这些高职学生外表冷漠清高或内向孤僻, 内心却孤独无助, 渴望与人交往, 却又不能敞开心扉。他们最容易借助一些间接的交际手段, 或沉迷于“自娱自乐”。

上文已经提到, 直接沟通时, 人们可以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使用手机交换信息可以避免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 可以满足封闭心理。

2.3 追求时尚的攀比心理

手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生活用品, 还是一种文化时尚, 类似于名牌服饰, 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高雅品位, 成为高职学生追求和炫耀的某种资本。作为文化时尚的手机具有某种流行时尚的要素:首先, 功能和款式翻新快。[17]随着手机从开始的直版到翻盖再到滑盖, 从蓝屏到彩屏, 从没有摄像头到有摄像头等样式不断翻新, 人们对手机的追求也逐步升级。其次, 新奇性。[18]手机每一次新增加某种功能, 都对有强烈好奇心的高职学生产生吸引力。比如不停地更换铃声, 增加彩铃、彩信等功能, 用手机上网等, 恐怕更多吸引的都是青年人。高职学生更易接受新鲜事物, 更易感受时尚的前沿, 因此, 也更容易受到时尚的影响, 加上某种程度的虚荣心和面子心理, 更容易在时尚方面形成攀比, 在同辈群体的交往中取得自信和他们的尊重。根据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栏目报道, 有些高校学生, 家境困难, 在校期间一直接受社会捐赠, 但是他们也和一些家境很好的同学一样用新型手机, 穿名牌服装, 周围的同学并不知道他们是接受捐赠完成学业的贫困学生。[19]有些高职学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却要使用四五千元的手机, 有的在上学期间就更换了四五部手机。这种追求时尚前沿的攀比心理也是形成手机依赖的心理原因之一。

2.4 暂时的心理问题

手机依赖的心理很复杂, 一些暂时性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与沉迷于网络的高职学生相似, 一些高职学生进入大学的校门以后感觉到没有了中学学习的压力, 一时之间找不到精神寄托;还有一些高职学生中学时学习兴趣就不高, 进入大学后对自己的专业也提不起兴趣, 因而产生了失落感和迷茫感, 就求助于手机或网络来消解苦闷;另有一些由于中学时有家长和教师督促, 而进入大学后, 自主安排的学习和生活时间非常丰富, 一时无法适应, 不能很好地安排自己的大学校园生活, 兴趣爱好又不广泛。也有一些高职学生由于个人情感等问题出现了暂时的苦闷和无助, 产生了手机或网络依赖, 沉迷其中, 难以自拔。虽然, 这些心理问题是暂时的, 但是如果不加以疏导和干预, 就可能形成比较严重的依赖。

3 摆脱手机依赖的对策

手机依赖其实来源于一种心理渴望和心理孤独感。[20]现代生活节奏加快, 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机会变少。高职学生的某些心理问题或苦闷、烦恼使往往他们的内心孤独, 但又无法敞开心扉, 与人坦诚相待。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与人际交往的渴望和需求产生了矛盾, 使交流沟通过分依赖于手机媒介。因此, 手机依赖并非严重的心理疾病, 但是如果心理不加以干预和调整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针对手机依赖的形成因素, 要使高职学生摆脱手机依赖需要高校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3.1 高校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摆脱手机依赖提供平台

3.1.1 高校的学习环境

与中等教育阶段不同, 高等教育的知识水平加深, 但是同时又不能忽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增强。因此, 高等教育的课程需要将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 再利用这些知识对本学科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高职院校的学习则与学生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技能密切相关。这就需要同学之间密切合作, 相互交流、互相切磋, 在沟通交流中不断取长补短, 丰富知识储量, 拓宽知识面。这样还可以增进接触, 加深了解, 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平台。因此, 高校的课程与教学中, 应该有意识地鼓励合作, 增进互动。

3.1.2 校园文化的建设

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价值观, 改善不良的心态。公平的良性竞争环境可以改善学生的攀比心理, 正确认识自我需求, 积极评价自身价值;客观多元化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发挥个性和特长, 并使他们在与展现自我的同时认识到其他同学的长处, 增加彼此的认同感。各种社团或党团组织可以拓展学生学习之外的生活空间, 为学生创造发挥潜能、培养特长的条件,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包括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让高职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和提高, 充分展现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 充实课外时间, 并在活动中找到友谊和自信, 在他周围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

3.1.3 校园的心理咨询

校园心理咨询对于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对解决暂时的心理问题, 一时的苦闷和困惑是有效的。新生入学指导可以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高职学生活。此外, 在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宿舍关系以及恋爱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给与引导和帮助。

3.2 学生自身努力是克服手机依赖的关键

3.2.1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拓宽视野, 打开心胸的人格优化过程。事实上, 有不少人因为无知而自卑、粗鲁, 也有许多人因为丰富的知识而自信、坚强、理智。[21]培根曾经说过:“史学使人明智, 诗歌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22]可见, 对人大有裨益的不仅仅是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本身, 还有蕴藏于其中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全面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 也是提高思维能力, 增加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过程, 也是学习如何做人、如何生活的过程。因此, 对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 解决心理冲突都是有益的。

如果知识是构建智慧大厦的砖瓦木料, 那么实践活动就是建造智慧大厦的过程。通过有益的实践可以磨练勤奋、坚韧、乐观等性格, 有助于身心健康。

3.2.2 主动交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在探求高深学问的同时, 也应在分析解决问题、社会交往、获取信息等方面提高自身能力, 同时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价值取向。大学校园文化生活的多样, 高职学生可支配时间的增加为交流沟通提供了条件。高职学生应该主动与他们交往, 在交往中学会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社团伙伴关系、同寝关系等。[23]处理这些关系的过程中, 增加了阅历和社会经验;取长补短的相互学习可以增长知识, 提高能力;以交往作为一面镜子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 改正自身缺点。

自觉与他人交往可以克服, 与人坦诚相待, 逐渐克服羞怯与自卑心理;尝试向好友吐露苦闷, 逐渐克服封闭心理。参加社团活动, 将注意力集中在活动内容上, 逐渐克服手机依赖;独处时多读书、看报、散步, 有助于填补空虚的生活, 经常锻炼身体也有助于克服焦虑、抑郁、恐惧和烦躁的情绪。

摘要:随着手机的普及, 职业院校学生手机的使用率提高, 他们中的许多人产生了手机依赖。本文针对这个现象, 描述了职业院校学生手机依赖的表现, 分析了产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因素, 并提出了克服手机依赖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手机依赖,心理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莫让手机依赖症缠上你[OL].健康报网, 2007-6-24.

[2]影响青少年健康的五大类问题[OL].学生大心理网站, 2007-6-24.

[3]调查显示:73.2%大学生手机依赖是一种疾病[N].中国青年报.http://edu.QQ.com, 2006-11-6.

[4]张瑾.职业院校学生德育课堂使用手机等网络传媒的调查报告[J].科技致富向导, 2013 (11) .

[5]李小琴.高职院校学生手机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1 (4) .

[6]赵琼.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手机使用问题及对策[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2 (9) .

[7][8][9]十大表现辨手机依赖综合症[J].心理健康网, 2005-5-21.

[10][11][12][13][14][15][16][17][18][23]陶国富, 王祥兴.大学生社会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139, 142, 141, 332, 333, 132.

[19][20]你有手机依赖症吗:29版[N].江南时报.人民网, 2004-10-21.

学生心理因素 篇10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影响因素,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一、引言

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突出。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仅要承受经济困难带来的难于顺利完成学业的压力, 还要承受经济困难带来的心理问题。大量研究证实,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较多, 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大学生的平均水平。

郑州大学位于中原地区, 学生大部分来自河南省各地, 经济落后地区较多, 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略高于全国高校的平均水平, 约占学生总数的20%~25% (月生活费用低于200元的学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及城镇下岗职工家庭, 家中缺乏经济来源, 难以维持日常的基本生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益成为校园内最大的弱势群体, 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着学校日常的教学和学生工作, 影响着在校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进而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

国内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截至目前, 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动态。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 (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社会交往状况等。由于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的因素很复杂, 笔者运用SPSS软件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合起来对家庭经济困难生的心理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评价模型。实践证明, 笔者给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评价的问题。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建立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并不是偶然的, 它是心理、生理、社会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于个体的结果, 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社会因素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 基于以上观点, 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分为两大部分, 如图1所示。

三、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模型的构建

1.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 它是将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 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根据因子的不同还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本文之所以选择用因子分析法, 一是因子分析法是一种科学有效的降维手段, 二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较强, 满足因子分析法使用的条件。

第一, 根据原始数据源, 确定指标体系, 建立因子分析一般矩阵模型。

第二, 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组成矩阵X。

第三, 建立样本相关矩阵R。

第四, 解特征方程, 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当累计贡献率超过85%时, 取前k个主成分代替原来m个指标, 计算因子载荷矩阵A。

第五, 对矩阵A进行最大方差旋转, 得矩阵B。计算各公共因子得分, 然后计算因子综合得分, 并进行排序。

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又叫簇分析, 就是基于“类内差异尽量最小化, 类间差异尽量最大化”原则, 通过分析各事物之间的性质, 然后将性质相近或相似的归入一类, 将性质差异较大的归入其他类, 是一种依据某些特定准则对样本 (或变量) 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 我们需要经常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对象 (又称样本) 进行分类, 以便能总结归纳出一些规律, 达到方便解决该问题的目的。该方法的形成与发展的时间都较晚, 但是在实际应用上, 它却成为一种仅次于回归分析而常被运用的方法。

四、实例分析

1. 变量及样本选取

自变量:家庭环境x1、校园氛围x2、高校助学措施x3、社会文化x4、认知的统一x5、心理的脆弱程度x6、个体的性格差异x7、人生观价值观x8、心理内在矛盾x9、情绪的不稳定性x10。

因变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评价值。

样本:本文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郑州大学2013级新生中的100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经过问卷调查及信息分类整理, 选取其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20名学生作为样本。对其中的定性指标根据专家评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最后按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其优先等级。

2. 提取公共因子

通过SPSS15.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产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综合指标评价值。样本指标的KMO值为0.437, Bartett’s球形检验的Chi-square=453.023, 且相伴概率sig=0.000, 显著性水平α=0.05, 相伴概率小于显著性水平, 说明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 本文中的检测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中得到的评价指标相关矩阵, 再次利用SPSS15.0软件得到因子的特征根, 以及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从运算结果可以看出, 前3个公共因子中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6.389%, 因此取其代替原来的10个指标。除此之外, 由因子分析的初始解可知, 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 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均较少。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较理想。

对因子载荷阵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旋转, 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由因子载荷矩阵发现, 公共因子1主要反映了x1家庭环境、x2校园氛围、x3高校助学措施、x4社会文化, 故命名为社会环境因子, 同样根据10个变量和其他两个公共因子的的相关程度, 给其他两个因子分别取名为情绪心理因子和认知文化因子。利用SPSS15.0软件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公共因子F1、F2、F3的因子得分表达式为:

以特征根贡献率为权重, 综合因子得分为:

3. 聚类分析

把从因子分析中提取出来的3个公共因子作为聚类分析的3个变量。根据实际情况, 适当选择距离和聚类方法。本文采用最广泛的欧式距离和类平均法, 利用SPSS15.0软件计算聚类分析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聚类分析结果综合因子得分较高的1、2、3类样本数量较少, 这类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受影响的因素较少, 基本符合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要求, 可通过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使这些同学拥有健康阳光的心理。以第4类样本的下限48.98和第五类样本的上限47.36的平均值48.17作为两类样本的划分值, 综合因子得分在48.17以上的学生, 其心理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虽然基本不影响学生常的大学生活, 但是需要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的确切因素后由辅导员或其他老师和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谈话, 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综合因子得分在48.17以下的这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心理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已经严重影响学生本人及周围同学的正常生活, 甚至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必须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进行系统的、正规化的心理咨询治疗, 必要时应转到专业的心理卫生医院进行诊治, 待学生心理问题好转后方可参加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综合评价和决策情况见表3。

五、结论

本文所运用的因子聚类分析的综合评价模型综合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优点, 公共因子的提取、综合因子得分的计算等使得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研究结果可以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提供可靠的指导性的意见, 也可以作为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的理论参考模型。

参考文献

[1]彭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3) .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 篇11

一、目前中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现今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日常交往中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的交往需求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扩大且十分强烈,但由于中学生自身成长过程的特点及涉世不深、经验不足、对人际交往的认识不够,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为:

(1)认知障碍。这点表现得较为突出。因为社会阅历有限,中学生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认知上容易片面,同时,他们常以理想的自我确定择友标准,一旦与理想不符,往往造成人际交往障碍。

(2)情感障碍。中学生由于情感丰富、变化快,有时对人对事过于敏感和不重视客观,冲动时说话做事不计后果,导致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

(3)人格障碍。一般而言,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大容易交到朋友,活泼外向的学生则常常朋友成群。有些学生人格不健全,动辄发火、生气、脾气暴躁,态度生硬,对人充满敌意,甚至想找同学打架,或者自我陶醉,常常觉得受了委屈。还有一些同学表现出自私自利,严以律人,宽以待己,为人不正派,脏话连篇,不尊重他人等,这些都较容易引发人际冲突。

(4)能力障碍。生活中,不少学生缺乏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他们想关心人,但不知如何做起;想赞美人,可怎么也开不了口或词不达意或南辕北辙;向往异性之间的交往却常常把握不好“度”,如此等等,阻碍了中学生交往的顺利进行。中学生人际交往障碍会给他们的学习、生活、情绪、健康等方面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

2.平日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极深极广,从小学到高中,分数一直是学生心理上的一个沉重的包袱,特别是高中阶段,社会、家长、学校的高期待使家长、学校自觉不自觉地剥夺了孩子们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妨碍了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影响了他们创造力的发挥,学生把学习视为畏途,恐学、厌学的心理加剧,如不及时引导,将发生逃学或辍学现象。

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所处的客观环境(社会、家庭、学校)的影响。例如家庭纠纷、父母离异等造成孩子的迷茫与抑郁;社会不良风气,人际复杂关系造成孩子内心矛盾冲突与困惑疑虑;学校不得法的教育与教师的严厉或放任,造成孩子对抗情绪或退缩畏惧等心理问题。

二、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教师需做的工作

1.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念。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说:教师的唯一工作是帮助学生成功。教师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心理工作时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要对症下药。学生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经验问题、方法问题、心理问题,一般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多属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粗暴急躁,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刺打击。要朋友式地谈心,循循善诱,“润物细无声”。要尊重、信任、理解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为学生设立合适的目标,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到达目标要求,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加他们成功的心理体验,分享满足的心理感受,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弥补自信心丧失的心理创伤。同时,教师在设立目标时应注意目标的层次和具体化,因为有层次的目标会使各类学生都有成功的机遇和体验,具体化的目标可使学生找到努力的方向,在初始阶段就能体验获得成功的感觉,从而有信心逐步承担起更困难的学习任务。

2.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尤其是学习中的自我鞭策能力。自我教育即主要依靠自己解决自身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教师不可能教学生一辈子,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过多的失败体验使学生很容易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客观地自我评价,找到自我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产生自我激励,形成健康向上的自我体验,从而实现自我调控是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的关键。一方面,坚持悦纳原则,教师不仅要善于愉快地接纳每一个学生,而且要注意培养他们的自我悦纳情感,使得学习困难的学生,勇于面对自己的问题,并有信心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意识,将心理活动与行为效果紧密结合,学会总结学习失败的教训和进步的经验,增强自我约束、监督和调控能力,促进学习不断进步。

3.要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对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中学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开始由单纯幼稚走向成熟完善。学校是他们生活、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及对其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评价都有显著影响。中学生虽不再像小学时那样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但是作为学生心目中权威形象的教师,其一言一行仍会在学生心中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健康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对知识不理解、学习成绩下降等问题,这时学生如果能积极面对,在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后其学习自我评价会随之上升。相反,如果遇到问题时只是一味地责怪自己,甚至想要逃避,听之任之,那么问题不但不能得到解决,对自己的自我评价也会降低。在人际关系、自我评价方面也是如此。如果学生善于以积极的方式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应付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战,其自我评价会越来越好,相反,那些遇到问题常常进行消极处理,经常自责的同学,就会变得越来越没有自信,自我评价也会越来越低。而自我评价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帮助、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减压。

学习之余,教师要努力多开展一些丰富多采的文体活动,如演讲、辩论、表演、拔河比赛等,给学生创造一个情绪转移、宣泄的机会,生活中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若有必要,可设立心理咨询室,帮助学生解难答疑。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篇12

一、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结构主要指一个家庭的组成情况和家庭成员的构成情况。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良好、完整的家庭,其子女的心理也是完美的,相反,破碎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是有负面影响的, 尤其在大学阶段对感情没有安全感,恐惧婚姻等。下面分析几种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 )独生子女家庭

我国长期以来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大学生主体。普遍出现六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的现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中大人以一个孩子为中心,容易出现过分保护与溺爱,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性。与此同时,独生子女在成长环境中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 无法体会到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及相互间的交流与分享。而这些对踏入大学校门、需要独自与众多同学相处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

(二 )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指父母离异或者一方去世的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既少不了来自母亲的温柔细心、对事物细腻观察的教育,又离不开来自父亲勇敢负责等方面的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任何一方的教育都容易变得极端,他们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与此同时,由于单亲家庭父母本身少了另一半的关怀, 因此单身父母自身就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容易导致女孩男性化,或者男孩女性化,出现人格极端化,妨碍心理健康发展。

(三 )重组家庭

重组家庭指夫妇双方至少有一人经历过一次婚姻,并且有一个或多个前次婚姻的子女及夫妇重组的共同子女。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在新的家庭中跟后爸后妈们需要相当长的磨合期,在这期间孩子容易有心理上的抵触与抑郁, 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进入大学,同学之间对家庭的了解是陌生的,在重组家庭长大的孩子会逃避谈论自己的家庭,处理人际关系时有一定困难。

(四 )留守儿童家庭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外出外地打工, 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长期隔代监护、他人监护甚至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亲情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多数留守儿童性格软弱,有自卑、孤独无靠的心理,甚至怨恨自己的父母。进入大学,面对与自己成长经历不同的同学,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不善与人交往,甚至出现一些超越道德、法律底线的行为。

二、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成长过程中,除了老师在学校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外,很重要一部分教育是家庭里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可分为民主式、放羊式、强迫式。

(一 )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

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能够尊重学生, 并且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进行积极交流, 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 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奖惩, 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提高。父母的关心照顾,以及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父母的及时沟通与解决,有利于孩子形成自信、独立、坚强的性格,进入大学后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二 )强迫式家庭教育方式

当今中国大教育环境是应试教育, 一切以升学和找份好工作为孩子成才标准。在这种背景下,很大一部分家庭会给孩子制定硬性目标,采用命令、责罚甚至毒打的方式强迫孩子学习。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卑性格, 甚至会厌学,对学习生活充满痛苦。长期目标任务使孩子一直在压力下生活, 实现不了目标的惩罚会使孩子丧失尊严, 产生强烈自卑。这种教育下的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发生悲剧。

(三 )放羊式家庭教育方式

与强迫式教育方式相反的是放羊式教育方式,放羊式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教育完全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不管孩子学习状况,在孩子遇到生活中各种困难时不予交流帮助。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这种教育一般发生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除了给孩子交学费、给他们零用钱外,剩下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问题一概不了解。这种教育下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和意识,很容易形成散漫放纵心理。

三、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除了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方式,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还有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家庭背景, 不同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及对子女的期望、学生来源地。

(一 )家庭经济收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经济收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庭贫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利的。进入大学大学生需要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费,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吃穿用度上会感到自卑,容易忧郁、焦虑。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但家庭经济收入接近一般整体水平时,促进作用会停止。而相反当家庭经济收入比较富有, 大学生在学校中生活费会比较富裕,使学生出现挥霍、自傲等心理问题,也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 )父母文化程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孩子的第一生存环境是家庭,大学生在其身体、心理发育过程中最先受到的教育来自父母, 父母的文化程度直接关系孩子的教育问题。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会更注重有关教育知识的学习,对孩子的教育手段会更合理,其子女心理发展更为健康。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由于自身知识限制,对孩子的指导缺乏合理性,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会较多。

(三 )家庭来源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进入大学, 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离开成长的地方进入新环境,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普遍低于城市,城市文化、政治、教育和公共环境等诸多因素都优于农村。家住城镇,尤其大城市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要明显高于那些生活在农村,尤其生活在边远农村的大学生。

上一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策下一篇:煤层钻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