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

2024-06-07

小学生心理(共12篇)

小学生心理 篇1

从人生发展历程来看,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长身体、长知识的绝佳时期。从学校教育体系来看,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必须从小学教育做起。我们现在实行的素质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其中心理素质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易怒。愤怒是个人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时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许多小学生由于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易冲动,因此常常在不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因为一点儿小事同学之间打架;认为父母、老师的某些做法不够合理而冲他们大喊大叫……

(2)情绪不稳定。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正处于迅速发育期,特别容易兴奋,同时,高年级学生之间在学习与其他方面竞争与压力凸显,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人际交往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善于控制或掩饰自己,常常喜怒皆形于色,便显得情绪忽高忽低而不稳定。

(3)男女同学不能正常交往。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正进入青春发育期,自我性别意识逐渐加强,加之社会不良因素影响,一些男女生彼此“敌对”,互不买账,加之男孩、女孩喜好不同,平时玩耍时自然男孩和男孩玩,女孩与女孩玩。

(4)极度内向。有些孩子特别内向,在心理上几乎是达到了自我封闭的状况。他们不喜欢集体氛围,在家里与亲人关系也非常冷漠,特别胆小,不敢与人交往,和整个社会有些格格不入。这种现象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的表现。

(5)学习焦虑。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营造民主的教育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但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要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学校,让父母们学习孩子的成长知识,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并根据孩子发展规律来教育孩子。让家长们树立对孩子要讲民主,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的思想。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应该是循循善诱的导师,更应该是真诚的朋友。给予家长们“日常生活十建议”:①不要训斥孩子;②尊重孩子,不在他人面前批评孩子;③发现孩子缺点时不要总体否定,应该一事一论;④针对孩子错误提出具体改正办法;⑤不打击孩子自尊心;⑥多表扬,多鼓励;⑦遇事先听听孩子的想法;⑧多让孩子做决定;⑨常交谈;⑩带孩子走出家门,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交往,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2. 实施适时、灵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增强学生自信心。结合教学内容,在老师的帮助下,使每位学生了解自己目前所处的时期,了解自己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使他们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唤起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保健的初步意识,从而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相信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进行自我鼓励和自我欣赏,为自己取得的成绩而自豪,并善于从成绩的进步中体验欢乐和喜悦。在暂时不顺心时,泰然处之,不可心灰意冷,更不可破“罐子破摔”。要牢记“天生我材必有用”“失败是成功之母”,始终把自己看成一个有价值的人。

(2)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好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让孩子们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调控自我的情绪,消除生活中的愤怒、忧愁和暴躁等情绪,坚信一切会重新好起来。各学科教师可根据本学科特点,在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影响,潜移默化地调整学生的心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班主任老师可通过班会的形式,就孩子身边的真实事例,通过“辩论会”“我来帮帮他”等形式在班会上让孩子获得启发,传播正能量,让孩子们认识什么是积极,什么是乐观,从而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体育老师可以教会孩子学习各类体育项目,引导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组织各类体育竞赛,既锻炼身体,又释放学生情绪,并培养孩子积极向上、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语文教师可以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达到教、育共长。如有些学生受不了委屈,因为一点小事便大哭大闹不止。这个问题引起了老师的重视,于是布置了作文《当我受了委屈的时候》。在作文中,有的孩子写道:“当我受委屈的时候,我会非常生气,有时候我会哭;有时候,会静静地坐着不理睬任何人,自己做自己的事……”一看就知道孩子们的处理方式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对于这样的作文,教师就不能只对文章的结构和遣词造句进行批改,而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性化色彩和心理疏导。可以和孩子们谈谈心:“孩子,你和我以前受委屈时的反应很像,而且这种方式确实可以充分地发泄一下,但这样好吗?还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吗?”在老师的启发下,孩子们会开动脑筋,想出很多的好办法。

(3)教给学生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孩子们经常发脾气的危害与后果。当孩子明白了愤怒情绪的严重后果以后,自然会想到自己将如何控制,此时教师趁热打铁,引导他们总结出办法来。比如可以出去走走,听听音乐,或者和朋友们聊聊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可以想一想:我为什么生气?这值不值得我生气?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对我有什么好处?还可以在自己要生气的时候,对自己下命令:不要生气!坚持一分钟!再坚持一分钟!再坚持一分钟!从而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绪。还可以把怒气通过转移目标发泄出来,比如去打沙袋……要注意提醒孩子们,情感的宣泄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不可有过激的行为。

(4)正确认识男、女生。借助各种媒体,让孩子们知道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好处有很多:因为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在情感方面男女也有差异,女孩细腻温和、富于同情心,男孩情感外露、粗犷、热情、有力量。只与同性交往,心理发展会狭隘,男女生相互交往可以差异互补、丰富个性,意志也更坚强。当学生明白这些后,尝试与异性交往时,我们还要提醒他们把握好两性交往的尺度,防止“过”与“不及”。

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们创设安定、愉快、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改善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幸福人生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文章针对小学生的易怒、情绪不稳定、男女同学不能正常交往、极度内向、学习焦虑等具体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营造民主的教育氛围;实施适时、灵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素质

小学生心理 篇2

第一章:小学生心理发展导论

心理发展: 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 客观性原则:是一切科学工作者共同遵循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对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育性原则:指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符合一定的伦理原则,即不能伤害和欺骗被试 最近发展区:儿童当前的发展水平与可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差异,即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心理发展的内涵?

心理现象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狭义:个体心理发展,人生命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广义:种系的发展,从动物的心理到人心理发展过程,人从出生到衰老的过程

小学生活自身生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身体发展的特点:身高和体重的发展 处于第二个发育高峰11、12——

14、15,属于青春发育期,比较平衡的发育速度(不断增长)

2.体内机能的发展特点: 心脏和血管都在不断地、均匀地增长(新陈代谢快,血液循环需要量较大,so跳动快)肺 骨骼 肌肉也都在不断地、均匀地增长

大骨骼大肌肉发展较早,小骨骼小肌肉发展的较晚

3.大脑发展的特点:脑重量基本达到成人的平均水平脑电波发展逐渐由低级电波转为高级电波

小学生客观环境的变化对其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

1.正规学校生活促进了小学生心理活动的自觉性与有意义性的发展 2.促进了智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促进了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 1.快速性(自我克制的意志力:独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2.协调性(道德知识系统化,形成习惯)3.开放性(情绪与情绪富于表情化)

4.可塑性(世界观 人生观,不成熟的幼儿时期)

简述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之争”应该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T1:20世纪世纪初叶 绝对二分法,一方以

英国优生学创始人高尔顿为代表的遗传决定论,结论“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

另一方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美国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

T2:20世纪中叶,会合论或辐合论 一方 德国的斯腾 认为“心理发展不单纯是天赋本能的渐次显现,而是内在本性和外在环境的辐合的结果” 美国的吴伟士认为“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不似相加的关系,而较似相乘的关系”

T3:近二、三十年 研究的重点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如何起作用。代表人物有瑞士的皮亚杰、法国的瓦龙、德国的沃纳和前苏联的维、列、鲁学派

(作用)研究贡献在于:注意到了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是相互依存、相经转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

简述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之争”。应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一种看法认为心理发展是不连续的、分阶段进行的,有时心理发展是平稳的,有时又会发生质变,使前后表现截然不同的心理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时间维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应该是一个阶梯状的、非平滑折线。代表人物:认知学派的皮亚杰和精神分析学派的佛洛依德、埃里克森。强调成熟因素在心理发展中起突出作用,内部有遗传的方向性,并遵循一定的顺序发展。

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心理发展是连续的、渐进的、没有阶段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是渐进式的、持续的变化过程。从时间维度上看,心理发展曲线应该是一条平滑上升的曲线。代表人物: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社会学习理论的班图拉。强调社会因素和经验因素。

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在不同阶段虽然具有一些质的的区别,但这种差异并不是接力式的由后者取代前者,而是前一阶段之末已蕴含着后一阶段之初的一些特点;后一阶段的初期也还保留着前一阶段后期的一些特点,前后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表明个体的心理发展既有一定阶段性,又有连续性,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如何正确看待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教育是环境条件中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2.教育起着引导和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3.教育的效果在于选择适当的时机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第二章:不同心理学派别的心理发展观

本我:人格中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成分,是与生俱来的、储存力比多的人格结构

自我:人格结构中的理性成分,它调节着本我与社会的关系,为满足本我的需要而服务,它既要满足本我的本能需求,又要控制和压抑本能的冲动,使它只能获得为现实所许可的那种快乐

超我:是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内部代表着,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代表的是习俗,道德和法律等社会约束力

恋父恋母情节:在佛洛依德个性本能决定论中,性器期3.4-6.7岁时,儿童开始对父母中异性的一方产生情感

自我同一感: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中,五阶段青少年期12.13-18.19,自我同一感是一种关于“我是谁”,我在社会中占什么地位,我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会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等的一连串体验

适应:个体的心理结构发生改变,以便使个体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 格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把环境因素(刺激)纳入机体已有的格式之中的过程,顺应是改变主体已有的格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运算:指心理运算,是一种内化了的动作,动作既能朝一个方向进行,又能向相反的方向运转

守恒:是指儿童能认识到一个事物的知觉特征(形状、方向、位置等)无论如何变化,它的量始终保持不变

如何理解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核心思想是主张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基本动力,是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设想一个人的个性(人格)是由三个方面组成的,本我,自我,超我,三个组成部分都有各自的功能,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人的行为 佛洛依德将儿童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p24)1.口唇期0-1 2.肛门期1-3.4 3.性器期3.4-6.7 4.潜伏期6.7-11.12 5.生殖期11.12-20 艾里克森将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他如何描述学龄期的心理社会危机? 第一阶段婴儿期0-2【基本的信任对不信任】 第二阶段儿童早期2-4【自主对羞耻和怀疑】 第三阶段学前期或游戏期4-6.7【主动对内疚】 第四阶段学龄期6.7-112【勤奋对自卑】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13-18.19【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19-30【亲密对孤独】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30-65【生产(繁殖)对自我专注(停滞)】 第八阶段老年期或成年晚期65-死亡【完善对失望】 艾里克森与佛洛依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有哪些主要区别?

1.佛洛依德过分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只是本我与超我的奴仆;艾里克森则更强调理性自我的力量,认为自我在个人及其周围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

2.佛洛依德在研究人格时,仅把儿童放在与父母间的狭隘关系中;而艾里克森则把儿童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重视文化和社会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3.佛洛依德过分关注病态人格的发展,而忽视了健康人格的发展;艾里克森不像佛洛依德那样悲观,认为儿童在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普遍发展的任务。每个儿童完成任务的程度各不相同,一般都介于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点上。一个阶段的任务若未完成,仍有机会在以后的阶段里继续完成,并不像佛洛依德所说的那种病理性后果。如何理解皮亚杰关于“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的观点?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识或思维起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即儿童心理发展(智慧)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皮亚杰认为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理解各因素的影响作用?

1.成熟:成熟的因素是指受遗传程序控制的主体,主要是神经系统的逐渐发育成熟的过程 2.经验:儿童通过动作作用于外部的自然环境时,既使动作本身得到了练习,也使主体获得了经验,从而促进了儿童智慧的发展

3.社会环境:主要涉及教育、学习、言语等影响作用

4.平衡化:平衡是先天的一种机制,它是认知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或最高原则。平衡把成熟、经验、社会环境等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格式以确定的步伐和顺序,从一个平衡状态向着更高水平的平衡状态发展。

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感知运算阶段0-2 是儿童的言语和表象产生前的阶段,特点:儿童主要凭借感知运动的手段,反应外部刺激协调并适应外界环境1主客体分化2形成了最初的因果关系的联系 2.前运算阶段2-6.7 特点:儿童有了言语和表象,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能够凭借表象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具体有了运用语言,表象等符号的能力1 3.具体运算阶段6.7-11.12 特点: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了表面现象的束缚,能从多个维度认识问题对具体问题可以进行逻辑运算1获得了守恒 2已经脱中心化3运算有了系统性 4运算必须以经验作支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命题运算阶段】特点:儿童的思维已经摆脱具体事务的束缚,能将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可以不再具体事物的支持下,依据抽象逻辑思维结构对假设性时间进行演绎推理,可以想象尚未实现的种种可能 如何评价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

肯定意见:1.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理论,具有辩证法的因素,并强调儿童自身在认知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种交互作用的理论受支持与赞同 2.通过质量守恒的研究,揭示了儿童逻辑思维发展的规律

3.第一次最为详尽的论述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阶段和思维机制 质疑:

1.在研究中经常采用抽象的科学任务测查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离儿童生活经验太远,所以理论中存在着低估儿童认知能力的倾向。

2.把形式运算阶段看做最高阶段是不对的,个体思维还可以进一步发展,最终达到辩证思维

3.采用小样本的临床研究法,有时候代表性不够

4.研究过程中过多强调了生物因素和自然环境对儿童认知的发展影响,低估了社会交往和教育对儿童认识发展的影响 总结:尽管皮亚杰的理论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不足,但这并不能抹杀或降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儿童心理发展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皮亚杰在儿童认识发展领域的影响是划时代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理论仍然是儿童认识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理论,它至今为我们研究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改革提供着新的思想和新的启示。

第三章:小学生的学习

学习:广义:指个体获得经验及行为变化的过程。凡是通过摸索、模仿、交往获得经验,使行为变化的过程都是广义的学习。

狭义: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 动机: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活动,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愿望和意图

兴趣:兴趣是一种力求探索某种事物,并带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学习的含义是什么?动物学习与人类学习有何区别? 学习的含义:个体获得经验及行为的变化过程 区别:

1.动物的学习仅限于满足其生理需要,而人除了满足生理需要外更多的是满足社会需要。2.动物的学习只能以直接的方式获取个体的经验,而人类除了直接获取经验外,还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在与他人交往中,以简洁的方式获取大量丰富的间接经验。

3.人类的学习主要以语言为中介,不仅能使个体获得具体的经验,更能掌握抽象、概括的经验,这是动物根本无法实现的

学生学习有哪些特点?学习儿童心理发展有什么作用?

1.间接性【学习过程中,学习主要是接受前任的经验,而不是亲身去发现经验】 2.定向性【学生的学习是在经验传递条件下进行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活动】

3.连续性【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前后学习的内容相互有关联,当前的学习与过去的学习有关,同时也将影响以后的学习】 作用:1.通过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2.学习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3.学习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 简述小学儿童学习动机特点

小学儿童的学习动机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一般地说,他的发展趋势是

1.从比较短近的,狭隘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自觉的远大的学习动机发展 2.从具体的学习动机逐步向比较抽象的学习动机发展 3.从不稳定的学习动机向稳定的学习动机发展 试分析小学儿童学习兴趣的特点?

1.由最初的对学习过程和学习外部活动感兴趣,逐渐发展到对学习内容或需要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感兴趣

2.从不分化到对各种不同学科的内容产生初步分化的兴趣

3.从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到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产生了初步的兴趣

4.游戏因素在儿童的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

5.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阅读童话故事发展到阅读文艺作品和通俗的科学读物

6.从日常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到对社会生活的兴趣 小学儿童的学习态度都表现在哪些方面?试分析说明

1.对教师的态度(低年级儿童对教师常常是无条件的信任和服从,有一定特殊的尊敬和依恋;中年级有选择性,只对思想作风好、教学水平高、对儿童有耐心、处事公正的老师尊重和信任)

2.对班集体的态度(低年级:没有形成班集体的关系,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教学的影响下,儿童逐渐开始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中年级起,儿童开始有了比较有组织的、自觉的班集体生活,明确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并主动服从班集体的要求、完成班集体交给的任务、重视班集体的舆论和评价的作用、维护班集体的荣誉等。)

3.对作业的态度(刚入学:把作业看成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不能经常以负责的态度对待作业,有时会因为贪玩不能完成作业。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能主动安排学习时间,认真准备功课、完成作业;自觉排除外在诱因的干扰,完成作业)4.对评分的态度(低年级儿童已经逐渐理解分数的客观意义,但在理解上往往带有片面性。从中年级起,儿童开始了解学习是一种客观义务,能把优良的分数看作高质量地完成这一社会义务的客观表现

简述小学生成功的进行学习的因素及形成儿童智力活动能力要经理的阶段

因素两个方面:

一、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主要体现在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及学习态度方面

二、儿童的学习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意志力 智力活动的五个阶段: 1.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

2.运用各种实物完成活动的阶段

3.有外部言语参考与依靠表象完成活动的阶段 4.只靠内部言语参与,在头脑内完成活动的阶段 5.智力活动的简约化阶段

为什么要注意“小幼衔接”与“小中衔接” 小学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既与幼儿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也与中学的学习有许多的不同,但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上仍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外界环境的要求与儿童内在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适当的引导下,这种差距可以转化为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的动力,引导不当则可能导致儿童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成为学习的阻力,因此,教育者应该注意“幼小衔接”与“小中衔接”

小学生入学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1.学习态度的准备(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初步明确学习目的等)2.学习习惯的准备(例上下课的时间有严格的要求)

3.学习能力的准备(1.言语能力的训练2注意力和感知能力的训练3记忆力的训练4思维能力与想象力的训练)

4.社会性能力的准备(个体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时所需要的心理条件)

第四章:小学生的注意与感知能力的发展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所有心理过程的特性,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开端,并伴随心理活动的始终。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 方位知觉:是人脑对物体所处的方向位置的反应 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1.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步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2.小学生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概述小学儿童在各注意品质发展上的主要特点?

1.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的发展(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生学习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呈正相关。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是逐步发展的。)

2.注意广度的发展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注意所能把握的客体的数量。注意广度的大小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注意广度大者,在同一时间内比注意广度小者能把握更多的相关内容或事物,他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注意广度与年龄有一定关系,与过去经验有关,与刺激物的特点密切相关】小学二年级学生注意广度不足4个,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广度为5——6个。随着年纪的升高,小学生的注意广度在不断发展

3.注意分配能力的发展(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能力)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注意分配能力在比较平缓地发展着

4.注意转移能力的发展(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的品质【注意转移的快慢难易的制约因素1.新任务的重要意义和对新活动的兴趣2.原来注意的紧张度3.个体神经活动的特点】 教师应如何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充分利用吸引学生注意的有利因素

<1>教师讲话的声音必须清晰,有足够的响度 <2>教学方法要生动多样,教学内容要有新异感

<3>教学内容难易适度,讲解要深入浅出,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2.尽量避免与控制分散学生注意的无关因素

<1>保持教室周围环境的安静,教室内的布置要朴素、整洁、适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线充足、课桌椅的高度适合学生的身材

<2>教师的穿着要适宜,言语举止要朴实大方,避免口头禅

<3>教具的呈现要适时,需用时及时、充分地展现;不需要用时,要及时收起、隐蔽 <4>不提倡学生使用玩具化的学习用品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使学生经常保持换了、愉快的情绪与良好的健康状态 以一堂课为例说明如何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

1.开始阶段,教师通过组织教学(点名、提问、复习旧课等)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注意由上节课或课间活动转向课堂,准备接受新知识。

2.授课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生动形象的实例、使用教具、师生互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艺术,使两种注意处于自然的相互转化中

3.下课前,学生的注意容易涣散,而此时又是总结一堂课的要点、布置家庭作业等的重要时刻,教师要使学生转入有意注意,以有利于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为什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写字或精细动作不能要求过高

小学生的骨骼柔软,骨骼的骨化(钙化)尚未完成,一般来说7岁时腕骨的钙化完成 9-11岁掌骨,指骨的钙化完成 小肌肉5-7岁才开始发展。所以对儿童的写字或精细动作不能要求过高

低年龄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初入学的儿童是以自己的身体来分辨方位的,他们能较早的分辨上、下、前、后的方位,但对左右的分辨发展较晚,一般规律 5岁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左右脚,7-8岁能辨别对面人的左右手和左右脚,11-12才能完全掌握左右概念的相对关系。

简述观察力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及小学儿童观察品质的特点(12年选择)1.目的性(不明确、不具体排除干扰的能力较差、错误多)

2.精确性(一年级精确性很低,三年级有明显提高,五年级略高于三年级)3.顺序性(低年级:零乱不系统,跳跃性不大,中高年级相对规则,五年级不能系统观察)4.深刻性(表面明显特点忽略事物间的关系,三年级有所提高,五年级有显著发展)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1.每次观察前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

2.要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观察是一种思维的知觉,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揭露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点)

3.每次观察后要作观察总结

4.观察要持之以恒,注意养成观察习惯

第五章: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而采取的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 复述策略:复述是简单的记忆策略,是不断重复识记材料直至记住的过程 中介缺失:是指儿童完全不能利用言语这个中介手段来帮助记忆

说出缺失:是指儿童不能自发地运用说出的言语帮助记忆,但在成人的提示下,记忆时可以利用言语中介手段 组织策略:是将记忆材料中所有包含的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并成单元或系统以帮助记忆的方法

归类:归类是把要记忆的材料按某种标准或关系加以分类,以帮助记忆的方法 系统化:是指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或心理结构,对记忆材料进行加工把记忆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成为其中的一个有机的成分,以帮助记忆的方法 元记忆:一切有关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能力

或 人们对自己的记忆过程或记忆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小学儿童记忆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1.从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发展到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 2.从机械识记占主导地位向意义识记占主导地位发展 3.从形象记忆为主导逐步发展到对词的抽象记忆 为什么年幼儿童主要采用机械识记的方法? 1.思维水平较低,抽象逻辑思维尚未发展起来

2.知识经验不足,对学习材料不会独立地分析和理解 3.词汇量不足,难于用自己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为什么整个小学时期具体形象的记忆占有重要的地位? 小学儿童的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还占优势,因此头脑中第一信号系统的联系(形象记忆)就容易建立

什么是记忆策略?如何理解小学生儿童常用的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是人们为了有效地记忆而采取的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 小学生常采用的记忆策略有:复述策略和组织策略 复述策略是不断重复识记材料直至记住的过程 组织策略是将记忆材料中所包含项目,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并成单元或系统以帮助记忆的方法

什么是元记忆?儿童记忆的发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元记忆:一切有关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能力

或者说:人们对自己的记忆过程或记忆活动的理解和认识 影响因素:1.儿童对记忆本身的知识和记忆技能的掌握

2..取决于一般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

3.一般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

什么是有意识记?如何培养小学儿童有意识记的能力?

1.有意识记是指有预定的目的必要时需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识记 2.1.有明确识记的目的任务

2.提出较长远的记忆要求

3.培养独立检查记忆效果的习惯

什么是意义识记?如何培养小学生儿童意义识记的能力?

(意义识记相对于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有智力活动积极参与,所以效果优于机械记忆)

1.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教材

2.培养儿童分析、综合的能力,交给学生良好的记忆方法 3.人为地赋予无意义材料以意义 如何帮助小学儿童组织合理的复习?

1.复习一定要及时: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要交给学生“尝试回忆”的复习方法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尽可能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为什么尝试回忆的记忆效果好呢?12年简答

1.尝试回忆可以使学习者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容易较清楚地接收和存留信息;

2.通过回忆能了解自己的记忆效果,哪里没记住、哪里记错了,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能看到自己每次的进步,及时得到强化,激发记忆兴趣 为什么多种感官参与复习能提高记忆效果

这可以从不同角度在大脑皮层上建立起神经联系网,从以后遇到其中一刺激信号,就可以引起其他相关神经联系复活,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第六章: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突然判断:即反应事物单一联系的判断,是以事物的外部特征为依据的一种判断 盖然判断:反应对象和属性间可能有多种联系的判断 直接推理:由一个前提引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间接推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前提推出某一结论的推理 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对象的某些属性的相同而推出这两个对象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归纳推理:由个别事实得出一般原理的推理方法 演绎推理:由一般原理得出个别事实结论

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2.思维结构从不完善向比较完善过渡 3.处于辩证思维能力发展的初始阶段

举例说明小学儿童概念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概念内涵逐步深化 2.概念外延逐步丰富 3.逐步形成概念系统

前苏联的安托诺夫认为小学生下定义的方式有哪几种? 1.指出事物功用 2.指出种类规定

3.指出种类和属性的特征 4.指出事物本质特点

简述小学儿童判断能力的发展状况 小学儿童判断能力总体趋势: 从简单到复杂

从反映事物单一的联系到反映事物的多方面联系 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到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简述小学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状况p91-92 小学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概念和进行判断,同时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低年级掌握简单的直接推理,并形成可逆推理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发展,形成间接推理的能力

推理是从已知的判断推理出新的判断的一种思维形式或方法 举例说明小学儿童的思维品质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自觉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独创性

自觉性:虽能正确地解答一些简单应用题,但不能回答他是怎么算出来的,头脑中是如何想的,或者说:“我是看出来的”

批判性较差有较强的依赖性:常常不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盲目地迷信教师或成人的意见,常以教师和家长的意见为衡量事物对错的标准

灵活性:小学生比多比少问题,条件稍加改变就会发生困难 独创性:指经过独立思考,有创见的思维品质(发展较晚)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在思维自觉性方面,要重视交给学生在头脑中“打底稿”,要使学生意识到把完成的任务线主动地在头脑中过几遍,理出头绪,训练学生学会自我检查的方法并养成习惯 2.根据学生思维批判性较差,有较大的依赖性,正确引导他们发展思维的批判性,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3.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 4.增加思维独创性的适度发展

第七章: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发展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评价他人和自己的言行举止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充分认识到所采取的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一定要求的良好品质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作出决定,并及时采取相应行动的良好品质

意志的自制性:指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动的良好品质

意志的坚持性:也称意志的顽强性,是指能以坚韧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百折不挠地去完成任务的优良品质

具体说明小学儿童情绪情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化(小学生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学习成了主导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成了突出的需要,从而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情绪与情感体验 2.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责任感、义务感、集体主义情感等)3.情感更富有稳定性(控制与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逐步加强)举例说明小学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特点?

1.道德感的发展:在集体生活中发展了他们的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在语文、历史、地理的学习中发展了爱国主义、人道主义情感等

2.理智感的发展: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上,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学习和掌握相应的知识。从幼儿时期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发展成“为什么,怎么样”。

3.美感的发展:能很好的欣赏动物塑像,对人类造型美的欣赏能力逐渐发展,在音乐美感上认为流行歌曲比较通俗易懂,旋律优美,而对传统歌曲和民歌则接触不多。小学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道德情感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低年级以社会反映为情感依据,中年级以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高年级以内化的抽象道德观念为依据 2.道德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转折期,一般在小学三年级

3.道德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例如义务感等良心范畴的情感体验发展的较早、较好,而与政治道德有关的爱国主义情感发展的则相对较晚、水平低 4.道德感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5.自然的、直接的由客观现实引起的道德体验,以及高度概括性、并带有激励作用的崇高道德观,对小学儿童的道德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儿童理智感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主要表现在求知欲的扩展和加深上,从幼儿时期提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发展成“为什么,怎么样”。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积极的情绪

1.将儿童的各种活动与其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使其情绪高涨、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活动中,较易获得优异的成绩)2.加强对小学儿童高级情绪的培养(优良的学风、校风、正确的传统教育,都有利于道德感的培养,一般来说,小学儿童倾向于体验积极的道德情况,应尽量避免是儿童产生愧疚、自责、不安等消极的情感体验)3.重视培养小学儿童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经常帮助儿童全面分析和提高对自己的认识,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教育小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适时地教给儿童调控情绪的策略和手段)

小学儿童在意志品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意志的自觉性:是指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充分认识到所采取的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一定要求的良好品质

2.意志的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作出决定,并及时采取相应行动的良好品质

3.意志的自制性:指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动的良好品质 4.意志的坚持性:也称意志的顽强性,是指能以坚韧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百折不挠地去完成任务的优良品质

小学儿童在意志的自觉性的发展上有哪些特点?

1.小学生的意志自觉性较差,易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特征较为明显;

2.自觉性品质发展的较迟缓。整个小学时期,意志的自觉性品质基本上处于低水平。小学儿童在意志的果断性的发展上有什么特点? 1.小学生的果断性随年级的升高不断发展

2.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表现出悠游寡断和草率决定的特征

3.小学生的果断性品质还很不稳定,三年级后达到一个高峰,随即又呈下降趋势,直到六年级才有所改变

小学儿童在意志的自制性的发展上有什么特点? 1.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步发展 2.行为明显受内外诱因的干扰

小学儿童在意志的坚持性的发展上有什么特点? 1.在各项品质中是发展得较好的 2.随年级的升高而迅速发展

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意志力?

1.培养小学儿童行为的目的性,减少行动的盲目性(1.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要求都要让学生明确完成的目的和重要性,而不是教师泛泛地布置,学生机械的完成。2.帮助和逐步教会学生根据目的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遵照执行。3.通过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参观访问、听战斗英雄故事、年龄相仿儿童顽强斗争的事迹等生动活动,培养他们具有为实现正确信念和远大理想而努力学习的精神和意识)

2.注意对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要求儿童养成按时作息、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克服贪睡、贪玩、抵制有趣的游戏、影视等诱因干扰

3.创设克服困难的情景,在实际锻炼中培养意志品质(组织参加运动会、徒步郊游、智力竞赛等活动)

第八章:小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个性: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指某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社会化:按照一定社会文化的要求使一个生物个体成长为一个社会个体的过程;或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反映形式,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我意识:指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概括的说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及其周围关系的认识。自我概念:是指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自己的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自我评价: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想、行为、个性特征等的判断与评估。

自我体验:是指一个人关于自身的情绪、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属于自我意识的情感成分)自尊感:是一种对自己可以胜任、值得人尊重的自我体验(是自我体验的一种重要形式)道德认知:是指个体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以及道德信念的形成三个方面)

E:皮亚杰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地追踪儿童道德认识,研究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心理学家 他律道德(道德实在论)皮亚杰道德判断发展三阶段(前道德判断2-

4、他律道德4-

7、8、自律道德9-11)中第二个阶段;指儿童只根据外在的道德法则所做的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外部结果,不考虑行为的动机;他们的是非标准取决于是否服从成人的命令或规定。是一种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自律道德(道德相对论)皮亚杰道德判断发展第三阶段,大约9-11 特点:1.认识到规律是由人们相互协商而制定的,可以依照认得愿望加以改变。2.能将行为的动机与后果结合起来进行道德判断;3.把惩罚看作是对过失的一种教训,是改变错误行为的一种手段。(2012年填空)

集体(正式群体):一般指学校或其他组织帮助下形成起来的团体,像小学儿童的班集体、少先队等。特点:有明确的共同目标、有同一的领导、有共同的纪律和共同的舆论等。自发团体(非正式群体):一般由3-9人组成,有1个或几个核心人物;群体成员间有强烈的归属感、忠诚感和内聚力;还有属于自己群体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其活动内容页很广泛。特点: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通常是松散的,但它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态度的影响却是十分突出的。

什么是自我意识?成熟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自我意识指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概括的说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及其周围关系的认识。成熟的自我意识包括:

1.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

2.能认识并体验到内心的心理活动,或者说能知道自己头脑中的活动过程,即能解释或描述自己头脑中的活动,可以称作心理自我的时期 3.能认识并感受到自己在社会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 说明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趋势

随年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但发展不是直线的、匀速的,既有上升时期,又有平衡发展的时期,具体表现为:

1.1-3年级处于上升时期,1-2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 2.3-5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 3.5-6年级处于第二个上升期 说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两个特点:?教材p114(3.小学高年级儿童的自我概念有性别差异和内容差异)1.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的心里术语的描述发展 2.以具体形象来看待自己,而且把自己的特征视为绝对的和不可变更的 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

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升高而增强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3.有了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但直到高年级,进行抽象评价和内心世界评价的仍不多

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步增加 简述小学儿童性格结构的发展特点

1.性格的情绪特征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情绪的强度、稳定性和主导心境几个方面。小学儿童情绪特征是不断发展的,并在六年级出现高峰,其中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发展很快,而小学二年级主导心境的分数不是很高。但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情绪是稳定的,各年级之间无显著差异。

2.性格的意志特征的发展: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性格的意志特征的发展曲线是平直的、差异不显著。说明小学儿童性格的意志特征尚未真正发展起来,3.性格的理智特征的发展:2-4年级呈稳定发展状态,4-6年级呈迅速发展状态。与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相同的。而且小学儿童的求知欲在不断发展,六年级达到高峰。但小学儿童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比较缓慢,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水平都是比较低,各年级间没有显著差异

总之,小学儿童的性格发展既有稳定器(2-4年级),又有骤变期(4-6年级)。说明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特点

第一阶段特点:儿童的认识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这一阶段儿童还不能对行为作出一定的判断。第二阶段特点:

1.认为规则是万能的、不变的,不理解规则是由人们自己制定的; 2.在评定行为是非时,总是抱极端的态度,非好即坏

3.行为的好坏根据后果的大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作判断

4.把惩罚看作是天意,是一种报应,而不是把惩罚看作是改变儿童行为的一种手段 第三阶段特点:

1.认识到规律是由人们相互协商而制定的,可以依照认得愿望加以改变; 2.能将行为的动机与后果结合起来进行道德判断

3.把惩罚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是改变错误行为的一种手段 说明柯尔伯格关于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理论

柯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每个水平中包括两个阶段)一级水平:前习俗道德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取向(认为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必须无条件服从,违背了规则就应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利己主义取向(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认识到任何问题都是多方面的)

二级水平:习俗道德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儿童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的关系,要求自己不辜负重要人物如父母、朋友、教师的期望,保持相互的尊重、信任。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定行为)

第四阶段:社会制度、道德、法律和秩序取向(儿童注意的中心: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三级水平:后习俗道德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与个人权利取向(看待法律上比第四阶段灵活)

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取向(不仅认识到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领悟到不是所有的社会都能实行完美的原则的)

柯尔伯格与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有哪些区别 1.虽然二人都认为幼儿是指服从的阶段,但皮亚杰认为幼儿的这种早期服从是依赖和尊重权威;柯尔伯格则认为是为了避免惩罚和得到奖励

2.皮亚杰认为第二阶段的儿童已能根据行为的意图作判断;柯尔伯格认为要到第三阶段才有此特征

3.皮亚杰认为9-11岁的儿童已发展到自律道德阶段,属于道德法则内化阶段;柯尔伯格则认为只有到了三级水平,道德判断才是合乎理性的、内化了的,这时儿童的行为才能相对地独立于他人的批评或表扬

4.柯尔伯格认为在同一阶段可以同时有几种道德判断类型,在这一点上与皮亚杰也不完全相同

试分析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我国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点就是协调性和过渡性

1.小学儿童的道德认识表现出从具体形象性向抽象逻辑性发展的趋势 2.小学儿童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小学儿童自觉纪律的形成过程,是儿童外部和内部动机协调的标志

总之,小学生的品德是从习俗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监督向自我监督过渡,从服从型向习惯型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学阶段的品德是过渡性的品德。这个时期品德的发展比较平稳,冲突性和动荡性较少,显示出协调性的基本特点 与幼儿时期相比小学生的亲子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1.交往时间上的变化(比幼儿时期明显减少,父母关注儿童的时间也减少了)2.处理问题类型的变化(幼儿时期:打架、发脾气,小学时期增加:如何要求儿童做家务,如何监控儿童的学习任务的完成。。)3.冲突数量的变化(减少)

4.控制和约束方面的变化(小学生比幼儿易控)小学生在师生关系方面有哪些新变化?

1.小学儿童对教师态度的变化(对教师充满了崇拜和敬畏。教师的要求甚至比家长更有威力,从三年级开始,小学生不再无条件地副总信任教师,开始对教师作出评价,对不同的老师也表现出不同的喜好)

2.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对学生产生正向的期望)试述小学生的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

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与爱的需要。美国人本主义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归属与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时人类基本需要的重要部分。儿童进入学校后。大部分时间在集体中度过,这个年龄的儿童寻找同伴的冲动十分强烈,如果找不到同伴或者在同伴集体中不能被它能被同伴接纳,就会感到无助、孤独与焦虑;如能被同伴接纳、受到同伴的赞许和尊重,能在集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就会使归属与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就会增强自信、产生安全感并体验到安慰,自然也就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发展

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行为的机会;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习到儿童如何建立良好关系,如何保持友谊和解决冲突,怎样对待敌意和专横,怎样处理个人和小团体的关系等等。儿童常常模仿被同伴认可的行为,并将其同化到自己的行为结构中去。因此同伴的榜样在改变儿童的行为和态度中具有极大的潜力 第三,同伴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评定自我行为的参照框架。当在集体中发生规范冲突时,儿童会思考同伴提供的信息和团体规范,而表现出众行为。另外,同伴间往往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会从同伴对自己行为的反应中,以及同伴的比较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提供许多有关自我的信息,从而较客观地作出自我评价,以及更自觉地完善自我。

第四,同伴关系也可以起到感情的补偿作用。当儿童面临陌生或恐怖情景时,同伴或好友在场,也可以起到与父母等成人详细的作用——消除紧张、恐惧和压抑 小学儿童在友谊关系的发展上有什么特点?

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同学等建立起来的特殊亲密关系。它提供了儿童相互学习社会技能、体验情绪和进行认识活动的源泉,为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友谊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亲密性、稳定性和选择性等方面。塞尔曼儿童友谊发展阶段:3-7(儿还未形成友谊的概念)4-9(属于单项帮助阶段)6-12(属于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的合作阶段)9-15(属于亲密的共享阶段)12开始友谊发展到最高阶段

影响儿童被同伴接纳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哪里?教师应如何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儿童交往技能、智力水平、学业成绩、成熟程度、甚至外貌特点 主要在于儿童的内在因素: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表现在注意力分散、活动过渡、有攻击性、没有礼貌、不善于解决冲突。

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小学生进行广泛的同伴交往,组织优良的班集体使儿童在良好的同伴交往环境中健康成长;另一方面教师或承认要注意指导、培养和锻炼儿童的交往技能、掌握交往策略,如合作、分享轮流、礼貌、对同伴采取支持与鼓励的态度等等。

第九章

心理健康教育总论

1.什么是健康?什么是心理健康?

答: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一种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而已”。心理健康是一种适应良好状态,即个体对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2.简述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答:1)智力发展正常;

2)正确认识、悦纳自我;

3)情绪稳定,心情良好,开朗、乐观、愉快;能控制和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情绪,能正确调控不良情绪。

4)行为协调;能适度地调节自己的言行,其行为与年龄特征相符。

5)人际关系良好,乐于交往;

6)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3.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答: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着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从而帮助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及行为方式,维护其心理健康,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发展其个性的教育。4.简述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状况。

答: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各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由矫治性转向发展性,即由注重个别学生的心理障碍的治疗及职业指导扩展到对全体学生的生活辅导、学业辅导和职业辅导,其中生活辅导是对学生整个人生、整个人格的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涵盖面更宽、适应范围更大、针对性更强。辅导目标也由单一的矫治变成由矫治、适应、发展组成的多层次目标。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日趋明显。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已由学校领域延伸至家庭与社区,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现代技术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5.简述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答:现状:

在我国小学儿童大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社

会竞争的日趋日烈,他们所承受的心理 压力越来越大,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教育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只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中的心理问题非常普遍。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1.流于形式,缺乏实效2.师资匮乏,专业水平低3.操作缺乏科学、规范

发展趋势:

1.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将不断提高

3.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技化程度将迅速提升

4.家、校、社会相结合,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将逐步形成5.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将更加明显 6.试论述影响小学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答:

一、生理因素:1.遗传因素(心理卫生学研究表明,人的某些心理障碍或疾病同遗传因素有关)2.孕期及分娩因素(母亲孕期身体有病、情绪不好或营养不良,可影响胎儿的生理发育,并进而影响其心理功能的正常发展。)3.发育迟缓因素(在个体生长过程中,发育状况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4.生理疾病因素(儿童在发育过程中的疾病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研究发现,具有高度惊厥、颅外伤和其他严重病史的学生,比正常学生表现出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结构(家庭结构不完整,如父母离异或缺失,会使儿童形成许多心理健康问题)2.家庭气氛(家庭人际关系不良,家庭的生活氛围紧张,亲子关系疏远,也会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3.父母期望(父母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则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4.父母教养方式(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儿童有很大的影响。)5.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家庭成员的举止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6.家庭重大的生活事件(包括父母离异、父母下岗、亲人生病、去世等。)

三、学校因素:1.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我国中小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造成相当一批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身心劳累,厌恶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2.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感、情绪情感、个性及意志品质等都对学生起着感染作用。如果教师的心理不健康,存在明显的个性和行为缺陷,这将直接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学校的人际关系(在学校因素中,教师对学生的恶劣态度、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导致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4.学校的环境(学校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心理环境包括校风和班风。积极的校风(班风)催人奋进,给人温暖,可促进教育目标实现;消极的校风(班风),使人消沉,给人压抑,会瓦解学生的心理健康。)

四、社会因素:1.社会环境(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节奏加快,新旧观念的矛盾冲突、激烈残酷的社会竞争、人际关系的复杂化、传媒作用的增强、生活紧张事件的增多„„这些给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了复杂的影响。)2.社会风气(一个儿童的心理是否健康既与他自身因素有关,也受其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环境和学校对儿童心理健康起着重大影响。)

第十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与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根本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具体目标: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ji)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答: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使学生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1.因材施教原则

2.面向全体学生和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

3.学生主体性原则

4.尊重性原则

5.坚持预防、发展重于矫治的原则

6.参与性原则

7.协同工作多样性原则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1.创设符合小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环境;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3.通过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在班队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个别心理辅导。5.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答:1.谈话与咨询面谈法(教师通过谈话,运用心理学有关知识和原理,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排除心理障碍。咨询免谈的基本任务是在良好的咨询关系中,澄清来访学生的真正问题,进而找到适当改变现状的途径和方法。)

2.建立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一般由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心理发展状况构成。)

3.角色扮演(创设某种特定情景,让学生扮演某种角色,练习某种行为方式,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情绪和情感。)

4.讨论法(教师组织小组或全班同学,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的、开放的讨论,通过沟通观点,交流体会,以使小学生明辨事理、改变观念和行为的方法。)

知识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第一,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第二,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指导。

第三,及时发现学生中的心理行为问题。第十一章 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分析

1.什么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它们有何不同?

心理问题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问题泛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与行为的不正常状态。可以分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一般的心理问题两

大类。一般的心理问题即狭义的心理问题,是指程度比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调节的心理与行为失调状态。日常人们往往将其简称为心理问题。严重的心理问题也叫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是心理与行为的病态和变态,一般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且自己不能自我调节。

2.小学儿童心理障碍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1.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障碍:主要包括儿童厌学症、儿童焦虑症、儿童强迫症、儿童恐惧症、儿童抑郁症等。

2.小学生的行为障碍:主要包括儿童的退缩行为、依赖行为、抽动症及抽动-秽语综合症、多动症、品行障碍等。

3.小学生的学习与沟通障碍:主要包括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口吃等。

4.小学生育健康相关的障碍:主要包括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3.小学生儿童的情绪、情感障碍主要有哪些?如何判别?

答: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障碍:主要包括儿童厌学症、儿童焦虑症、儿童强迫症、儿童恐惧症、儿童抑郁症。

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小学生不想学习,不爱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从内心讨厌学习。广泛的焦虑症主要表现是:长期或过度的担忧和紧张;在没有任何迹象的情况下,持续不断地预期灾难的发生,并且是恐惧性地预期,常伴有发抖、肌肉紧张、头痛、恶心等躯体症状。分离性焦虑多见于学前儿童或小学低年级儿童,表现为与亲人分离或即将分离时出现明显的焦虑反应,表现出过度的痛苦和忧伤。

强迫症的主要表现为:1.强迫观念表现为反复出现多种毫无意义的想法或印象。2强迫意向表现为内心有某种内在驱动力或立即行动的冲动感,但从不表现为行为,为此儿童深感紧张、担心和痛苦。3.强迫行为表现为反复重复毫无意义的动作,如强迫性洗手、强迫性计数、强迫性自我检查等等。

恐怖症是指儿童具有一种在正常情况下对某一特定事物、人际交往或处境,产生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或紧张不安的内心体验,从而出现回避表现,焦虑不安,且难以自控。儿童抑郁症是一种持久情绪低落状态为特征,常伴有孤独、不安、敏感、忧伤

身体不适和失眠的情绪障碍。轻度抑郁症主要变现为中日闷闷不乐,唉声叹气,情绪压抑,但基本上能适应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度抑郁症则长期处于一种异常悲观、沮丧的情感状态,主要表现为兴趣淡漠、被动消极、悲观绝望、难以投入现实生活。

4.什么是儿童焦虑症?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对患有焦虑症的儿童进行辅导? 答:儿童焦虑症是个体对具有潜在威胁的人、物或事件时的适应性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负性情绪(紧张、烦躁、恐惧等)和紧张的身体症状(哭泣、心慌、出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失眠、疲乏、头痛等)。

产生原因:1.环境因素主要与家庭影响有关。溺爱或管教不严都可以导致儿童的焦虑。2.就个人历史原因来说,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不良的情绪体验是导致儿童焦虑的重要原因。辅导:1.首先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儿童产生焦虑的原因,消除和处理好使之紧张焦虑的刺激因素。2.在生活和学习中家长与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品质。3.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儿童客服焦虑。如可通过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自我暗示法、松弛训练等方法帮助儿童战胜焦虑。

5.什么是儿童学校恐怖症?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对患有学校恐怖症的儿童进行辅导?

答:儿童学校恐怖症的主要症状是害怕上学,有些儿童常以头痛、肚子疼为理由不去上学;有些儿童一进校门就恐慌不已,千方百计予以逃避,严重者则逃学、旷课。

产生原因:1.首先是儿童生活经历中一些创伤性的体验课导致恐怖症。2.家庭中的一些因素也可导致孩子产生恐怖症。3.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考试压力过大,教师不当的言行等都可能导致儿童产生恐怖症。

辅导方法:1.首先要尊重、理解这些孩子,千万不要以此讥笑、羞辱孩子。2.引导儿童科学地认识周围世界,消除儿童的恐怖意识。3.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等良好的性格也可减少恐怖症的发生。4.学校和教师也要端正教育观念,减轻儿童的学习压力,让儿童放飞心情,快乐成长。

6.小学儿童常见的行为障碍有哪些?如何判别?

答:常见的行为障碍常见的行为障碍:1.退缩行为(儿童的退缩行为是指胆小、畏缩、孤独、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不愿与其他儿童交往,常独处,与玩具相伴,但无其他精神异常。)2.依赖行为(指儿童入学后依然对父母或其他成人表现出过分依赖。)3.抽动症及抽动-秽语综合症(抽动症又称习惯性抽动,是指一种突发、快速、重复或交替出现、仅限于局部肌群的不随意运动;抽动-秽语综合症又叫多发性抽动症,是以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复发性、不自主、快速无目的抽动伴喉部异常发音及猥秽语言为特征的综合征候群。)4.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动作过多、学习困难且对学习不感兴趣、冲动任性)5.品行障碍(是指与儿童年龄不符的、不恰当的、违背家庭愿望和社会规范的、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的行为和态度。)

7.什么是儿童多动症?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如何对患有学校恐怖多动症的儿童进行辅导?

答:儿童多动症即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活动过多(部分病例无活动过多的表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产生原因:1.轻微脑组织损害2.遗传因素3.微量元素缺乏4.家庭心理因素5.有害物质中毒 辅导:(见12题)

8.什么是品行障碍?其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品行障碍即儿童的品行问题和反社会行为,是指与儿童年龄不符的、不恰当的、违背家庭愿望和社会规范的、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的行为和态度。

主要表现:第一类,攻击行为的表现。经常欺负、威胁或恐吓其他人;经常挑起打架;使用能导致他人严重身体伤害的武器。

第二类,欺骗或偷窃。

第三类,外逃。逃学或离家出走。

9.什么是学习障碍?有哪几种?它们各有哪些表现?

答: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看上去聪明,只是在听、说、读、写、算能力的获得与运用上出现困难,并因为这些能力的落后导致学习上的失败。

学习障碍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即书写障碍、阅读障碍、数学障碍(又称非语言学习障碍)表现:有书写障碍的儿童写作业十分粗心;患有阅读障碍的学生记不住字词,听写于拼音困哪,或朗读时增字减字,写作的文字干巴巴,阅读时,逐字阅读,速度特别慢;患有数学障碍的孩子,在机械图形与数学任务上能力落后,他们记不住人脸的图形,交往能力差。在运动和机械记忆方面有困难。10.如何矫治儿童的口吃? 答:儿童的口吃虽然大多可自愈,但如迁延不愈则会形成慢性口吃,所以一经发生即应及早矫治。咨询和教育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矫正口吃首先需解除造成儿童心理紧张的社会因素。这就要求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不要过分注意或议论孩子言语的缺陷,模仿、嘲笑或谴责他,甚至严厉地强迫他矫正。孩子感到轻松、无压力是矫正口吃的关键。家长过多的提醒,会增加孩子的紧张心理,使口吃变得更严重。家长和教师要注意鼓励儿童树立矫正的信心,另一方面要提醒周围的同学不要嘲笑或轻视口吃的儿童。

第二,进行言语训练。即通过认识并纠正患儿不正确的说话方式及习惯,寻找适合患儿的最流利的说话方式,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具体的训练方法有多种,如练习说话时拉长音节、放慢速度及调整呼吸等。11.案例分析。(P190)答:儿童恐怖症。

1.首先要尊重、理解这些孩子,千万不要以此讥笑、羞辱孩子。2.引导儿童科学地认识周围世界,消除儿童的恐怖意识。3.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等良好的性格也可减少恐怖症的发生。4.学校和教师也要端正教育观念,减轻儿童的学习压力,让儿童放飞心情,快乐成长。

12.案例分析。(P190)答:儿童多动症。

小学儿童多动症的咨询矫治:一般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心理治疗主要采用支持疗法、环境治疗和行为治疗等,通过自我控制训练、放松训练等帮助儿童学会自我调控。

除了实施药物治疗和专门脑心理训练外,对待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家长和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儿点:第一,明确疾病性质,克服对患儿粗暴、冷淡、歧视的态度,做到相互协作,耐心而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第二,要求适当,一开始对患儿的要求不能与一般孩子一样,只能要求将他们的行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随后再慢慢提高要求。第三,满足患儿的活动需要,对他们过多的精力要给予宣泄的机会。可指导他们参加跑步、踢球等有系统程式的体育训练,同时要劝止一攻击性行为。第四,做到生活规律化。家长、教师督促患儿遵守作息制度。在儿童吃饭、做作业时,家长要控制环境,不要主动去分散他们的注意,以培养患儿一心不二用的好习惯。

第十二章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概述

1.什么是心理咨询?

答:心理咨询是指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帮助咨询对象消除心理问题,从而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达到自强自立的过程。什么是心理治疗?

2.答:心理治疗是在治疗者与来访者建立的良好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过程,是激发和调动来访者改善其动机和潜能,以消除或缓解来访者的心理问题与障碍,促进其人格的成熟和发展的过程。3.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信赖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个体咨询与集体咨询相结合原则、预防性原则。4.小学生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有哪些?

答:1.建立关系 2.收集信息 3.分析诊断 4.帮助指导 5.结束咨询

5.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行为矫正法、认知调整法、儿童中心法、游戏治疗法、家庭咨询法 6.小学生心理咨询的技术主要有哪些?

答:关注、倾听(认真听、善于听、耐心听)、同感、具体化、即时化、沉默、面质 7.小学生心理咨询教师需要具有怎样的素质?

答:道德素质(热爱小学生心理咨询事业,对咨询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尊重和保护学生权益,坚持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按规定使用测量工具。发扬合作精神,配合校方及其他有关人员共同做好咨询工作。)、个性和心理素质(掌握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良好的认知品质,具有真挚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力。具有自信、自制、宽容、谦虚、好学、不断进取等优良品质。)、专业素质(全面的知识结构、熟练的咨询技能)

第十三章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预防

1.小学儿童可能出现的学习问题有哪些? 答:入学不适、学习疲劳、厌学情绪

2.试比学儿童可能出现的学习问题有哪些较学习疲劳与厌学的异同?

答:学习疲劳的儿童在主观上仍然愿意继续学习,但是由于不科学的学习造成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疲劳,使其表现为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出现一些生理心理方面的学习疲劳症状。这种问题通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可以逐渐从疲劳中恢复过来。但是厌学则是儿童主观上对学习没有兴趣,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年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小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他们往往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严重者甚至有意逃课、辍学。3.小学生入学不适应、学习疲劳及厌学情绪问题的主要预防措施有哪些?

答:入学不适应的预防:1.学校正规课程、规章制度的适应 2.学校情绪生活、人际关系的适应 3.学校课外活动的适应 4.学校集体生活的适应

学习疲劳的预防:1.科学安排各科课程 2.重视课堂教学的心理卫生 3.确保儿童的休息、睡眠 4.注意儿童的营养

厌学情绪的预防:1.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2.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3.培养小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4.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5.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小学儿童可能出现的行为问题有哪些? 答:小学生攻击行为、小学生退缩行为

5.小学生攻击行为、退缩行为的预防和矫治措施有哪些? 答:小学生攻击行为的预防和矫治:

①对孩子的攻击行为进行分析,适当的自卫不应被视为攻击行为或欺负别人。如果不问青红皂白,得知孩子与别人有争执了,就将他痛打一顿,实际上是教他用打人来对待自己不满意的人,同时也会使自己的孩子今后变得更加懦弱。

②对儿童的日常环境进行适当的控制:尽可能减少学生接触攻击行为的机会,如观看武打、凶杀、暴力性的影视节目,不让孩子玩暴力电子游戏等。

③家长要注意家庭抚养方式:爱孩子不等于百依百顺,适当通过一些挫折使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

④平时加强对孩子交往指导,对于孩子的攻击行为,要予以批评教育。教会孩子发泄自己不满的正确方法。如帮助这样的孩子提高言语表达的能力,在遇到问题,心中不满时向教师、家长诉说。或者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教会他们在有冲动的时候可以对着玩具或枕头拳打脚踢、大哭一场、大喊大叫或者进行体育锻炼等。

⑤家长和教师也应杜绝自己的争吵、谩骂或大打出手等攻击行为。尽量不用武力对付孩子。

⑥移情感受、模拟感受被攻击的痛苦:在孩子身上模拟其攻击的动作,让好打架的孩子受到皮肉之苦,通过“移情”的方法使其感受到对方的痛苦,从而达到行为改变的目的。

⑦教师要与家长多联系,双方及时沟通孩子在家里、学校的表现。

退缩行为的预防和矫治:

(1)动作协调性的训练

(2)自我肯定训练

①鼓励儿童发现和表达内心的愿望。②给儿童布置“作业”。

③帮助孩子扩展自己的进步。(3)认知重建法

小学生心理 篇3

一、逆反心理的界定

逆反心理,是我国近年来教育实践中被人们关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在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它是集正确与错误逆反于一体,逆反与认同相伴行的复杂心理现象,是一定社会关系实践的产物。

二、逆反心理的危害性

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带来过重的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对小学生来讲还会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长而久之,学生就会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酿成大错,甚至是违法乱纪走上犯罪道路,给学生一生及整个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三、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认知方式变化影响

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经验的增加和认知方式的发展,思维视角已超越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着多向思维方面发展。对事物和问题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于越是禁止的事物,向往之情越为迫切,越想探个究竟,以致产生“你越不让我做,我就做做试试,你越不让我知道我就千方百计去探知”的逆反心理。

2.教育方法不当影响

学校是小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学校教育方法的偏差是小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表现为教师教学方法呆板生硬,使学生对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产生反感心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不了解学生的需求;教师处理问题不公正、评价不客观;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原因不清,处理问题简单、态度粗暴,甚至是产生错误的判断和出现错误的处理结果,让学生对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对立,意见分歧,产生我行我素、反其道而行的逆反心理。

3.家庭教育不当和家庭关系影响

家庭是小学生生长的基本环境,是小学生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导致着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式的教育,父母感情不和,经常打架甚至是离异。父母不良习惯,如自己打麻将赌博,吸烟喝酒,却反过来教训孩子,就会让孩子产生“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想法,使孩子对家长的教育的正确性产生质疑和不服,情感上不满,行为上失控,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4.受同龄群体不良因素影响

在众多因素中,小学生受同龄群体影响的因素最为明显。这是因为同龄群体不仅拥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他们爱好相近,兴趣相同,容易相互认同,最容易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如果小学生同龄群体中的价值观念、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小学生心理就会正常、合理,相反就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5.受大众化传播及社会文化影响

随着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日益扩大,大众传播媒介和信息网络在家庭和学校基本普及,给小学生提供了学习、求知和接受教育的新途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大众传媒、电脑网络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为追求大众化、新奇化,而忽视对小学生群体的关照,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本来警示人们的内容,常被小学生负面地接受。

四、小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

1.重视心理健康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之所以产生逆反心理,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或者是认知与意向发生矛盾。为此,教师要对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心交心,换位思考,解开他们的心理症结,教会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问题,消除他们对事物的片面认识。

2.加强感情投入,融洽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当教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时,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尤其是那些遇到挫折而对自己失去信心,并用怀疑、敌视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的学生更是如此。对他们更要尊重,思想上不歧视,态度上不粗暴,感情上不厌恶,言语上少否定。要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多谈心多交流,用爱心去浇灌,使他们得到安慰和满足,这是消除逆反心理的有效方法。

3.客观评价学生,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

自尊和受尊重是生存的一种基本需要。人的天性是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小学生更是如此,一旦有了进步,就要及时地表扬,否则学生心理得不到强化,就会丧失信心。对于后进生,就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全面充分地肯定他们优点的同时,再恳切地提出要求和希望,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潜力和前程,进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努力挖掘学生闪光点是点燃学生心灵之火、使学生看到自己希望的开始,对消除学生逆反心理有重大意义。

4.树立正确导向,消除不良影响

小学生心理 篇4

(一)问题的表现

目前,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很多调查和中小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和生理问题。

我们将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个归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的紧张;二是学习所造成的压力;三是在“自我”方面出现问题。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王建宗统计了近5年来所接收的6万多次的热线咨询内容,把各类问题作了分析,其中人际关系方面问题占42%,学习方面问题占27%,两项占了近70%,余下的是“自我”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咨询者来自重点学校的占45%以上,可是重点学校在所有中小学里的比例仅占5%,可见,重点学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要远远超过普通学校的学生。

首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具体分析如下:(1)师生关系的问题;(2)亲子关系的问题;(3)同伴或同学关系的问题;(4)对异性的看法问题。这四个问题还可以细细分析,只要某一个环节人际关系紧张,就会产生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具体分为:(1)学习压力问题,并由此造成种种心理行为问题。(2)厌学问题,即厌学情绪突出。(3)学习困难问题。我们在调查中看到,学习基础差的中学生占40%以上。(4)学习障碍问题,甚至出现极个别的“学校恐惧症”。例如,一进学校就头痛或肚子疼,一上某教师的课就恶心或拉稀。

再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自我”上。具体分为:(1)自我评价问题,评价过高或过低,于是在自尊心、自信心上出现问题;(2)自我体验问题,由于体验的错误,往往出现自卑、焦虑或逆反心理;(3)自制力问题,因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表现出耐挫力过弱。如果这三个方面问题联系在一起,会造成心理行为的严重问题。北京某校初一女学生,因母亲工作繁忙来不及为其做好饭菜又来不及做详细解释,只是让她匆匆吃了顿方便面,而这个女生自我认识较差,误认为母亲对她有看法,自我体验又不准,觉得失去母爱,再加上缺乏自制力,结果为吃一顿方便面而自杀,从而酿成极大的悲剧。

人际关系、学习和自我,三方面问题往往联系在一起构成并发症。有位在上小学时获得大奖的三好学生,其母在其上市重点中学后对她寄以很大的期望,希望她在班上保持在前10名,可是她的学习成绩却排在第35名之后,母亲就以自杀相威胁。这不仅造成亲子关系紧张,而且给她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压力,在她自己感到失去自信心之后,离家出走3天,险些造成严重事件。幸亏学校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回来,对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才使她逐步摆脱心理阴影,最后获得较好的发展。

(二)问题的起因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并非现在才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原因在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这主要是因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这里具体又分为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

其一,外部社会原因。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助长了她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在当前教育体制下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3)有些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像离婚家庭子女失去正常教育,易产生情绪低沉,不能适应现实生活,致使学习成绩降低、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于使品德滑坡、人格异常。有些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够合群等毛病严重。(4)大众传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一切,都同《意见》指出的“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相违背,都是产生“问题”儿童青少年、“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根源。

其二,学生自身原因。除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因为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是青少年期,这正是心理学家所谓的“危机期”。这种观点表现在各派心理学家的思想上。例如,斯普兰格将这个时期比喻为“疾风怒涛”阶段;霍林斯基称这个时期为“心理断乳期”;艾里克森提出,这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就是避免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等等。我们不必照搬西方心理学家的这些观点,但是,青少年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阶段,一方面,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自控性差,使逆反、对抗心理容易出现。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青少年心理发展,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各种矛盾,使之日趋成熟化。

小学生心理 篇5

1.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要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修竹、绿色草坪也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1.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1.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四风”建设。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1.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2.1教师要尊重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2教师不可有私心。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

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2.3教师要讲诚信。“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以说谎,我们们怎么不可以呢?

3.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3.1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视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3.2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4.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小学生心理 篇6

关键词:九零后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发展特点;心理问题

九零后中学生是现在中学教育的主要对象,信息时代下其成长的环境,如社会环境、家庭社会、学校社会等发生了急速变化,时代赋予了其特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品质。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应更多辅之于心理方面教育和辅导,才能全面地发展个性,培养更全面的人才。

一、九零后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1.身体心理之间不协调。这个年龄的中学生从生理上看,性器官已发育成熟,具备做男人或女人的生理机能,但性心理尚未发展到同等高度,他们有的受各方面影响开始了初恋,甚至产生性想法,有了性向往,但又不可告诉家长,故而开始利用网络搜集异性方面的图片,搜看色情网站等。笔者曾经在一个学生书中无意发现几张女性比较暴露的图片,当时该生极度紧张、害怕、担心,产生了莫名恐惧,为什么这样呢?关键是我们把这些都作为禁区,家长很少与学生谈及相关知识或常识,这给了笔者很多启发。教师应进行生理及性方面知识传授,教他们用科学方法对待异性,及形成科学的性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有很多独到的见解,喜欢辩论,但往往缺少阅历,经验不足,思维发展不成熟,表现偏激,不客观。

2.身体的成熟与心理的成熟不平衡,儿童模式尚未打破,成人模式尚未建立。他们处在青春动荡时期,心理学上把这个时期称为青春期心理。青春期的独特表现是自我意识高尚,“我”始终萦绕在心中,被称为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以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以自己的标准判断事物,变的主观偏执,听不进不同意见,总感觉别人做事说话针对自己,高傲的同时变得自卑。从行为来看,既自信但却表现出自卑的一面,九零后中学生,以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世界,以独特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以自己特有方式融入社会,这些都给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新、更高的要求。

二、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常见的心理问题在中学生身上表现为焦虑、忧郁、饮食障碍和网络综合症等,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均有不同表现。中学低年级人群之中,焦虑这种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归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陌生校园、陌生老师、陌生同学,有些显得不知所措,使他们忐忑不安,紧张焦灼。有些有个性和意志品质缺陷的学生,在缺乏安全感中惶恐不安地生活。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走进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但就网络本身来讲,利弊兼有之,是把双刃剑,因此要求广大中学生合理科学地利用网络,防止上网成瘾。

九零后中学生成长在信息化时代,由于人类对美的评价标准异化,及媒体电视的误导,使许多女生误认为瘦即是美,从而带来有些女生为了追求所谓美而减肥、节食现象,导致其心理上学生变化即饮食障碍,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业成长。

三、采用多种方法化解学生心理问题

“小症自我调,大症寻帮助”,为了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心理。

1.充分利用心理健康课堂,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要行之先知之,通过课堂教学生慢慢地懂得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意义,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式,如何形成科学的调节方式等等。这些实用性较强的知识、方法和健心调适技巧终身受用。同时通过与学生交谈,通过观察、询问,针对学生的性格、品质、个性和心理等。对有异样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观察其课内课外不同的表现,采用课堂上提问,课下谈话,了解帮助他们,效果较好。

2.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影视作品和视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意志品质,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和人格。如收看央视《校园青春偶然事件》、《财富人生》、《我的青春》等视频资料,让学生从中分析、体会故事或作品中人物,并写出观后感,逐一分析解读,让学生意、境、情相统一,从而加深理解,形成自己的主观体验。

3.建立学校心理咨询室和理疗室,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服务。针对不同学生群体,有的可以引导其进行心理放松,如沙盘减负、搏击减压,有的进行专门的心理辅导,通过不同方式,使学生在遇到不同事件、不同情境下都能得到释放,保持健康心理状态。

4.教会学生不同的放松方式。采用健心操、深呼吸、合理想象、音乐理疗等方法,使学生在平时都能够充分利用健心活动,保持健康心态,学会面对压力,发掘潜能,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之健康成长。

5.组织高中三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讲座。学校针对高三学生群体聘请专业心理专家来学校讲座,参与者包括学生、老师和家长,整个讲座包含一系列科学心理辅导方式让学生能够舒缓紧张情绪、焦虑、抑郁等,在讲座中学生可以随性发泄,家长及老师也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以后会更科学地指导和帮助学生。

小学生心理 篇7

诚然, 任何人的行为, 只要其精神正常, 都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 但就学生的作文来说, 其目的和动机应该是把写作视为一种对心理的折射。因为反映真实的内心世界应该是任何写作的本真意图, “饥者歌其饥, 劳者歌其劳”, 即使是学生的作文也应该反映生活, 表达愿望, 而不是附在生活的表层上, 做抽象而空洞的时代的喇叭。受功利心理驱使的写作意图达不到反映学生真实心理的目的, 尤其当应试教育的势力还很强大, 它的评价体系仍然守旧、封闭且一统化的时候, 没有正确的引导, 千千万万的学生只会以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个性去迎合单一的评判标准, 结果是导致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被扼杀, 鲜活的思想被禁锢, 独创的语言被否定, 不断地塑造并强化出学生写作的功利心理。

尽管学生的写作不可能和高层次的文学创作在审美形态上达到一个层级, 但它们却有共同的本质, 即学生的作文也是主观之识与客观之物互相渗透, 互相融合后统一于书面语言这一物化形态的结果。学生作文也是客体世界投射在主体精神世界并经后者过滤与筛选并被二度制作、二度组合的产物。或者说, 写作不仅是内在情思的单向外化, 更具前提的是主体对外部大千世界的真实内化。在这整个过程中, 作者充分发挥主体能动精神, 以情绪为动力进行积极的创造思维活动。内化的客观性和原真性决定了外化的价值高低, 再加上书面语言的艺术表达水平, 它们共同决定了文章生命力的强弱。内化客观世界源于两种力量。一种是以写作主体的感知方式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本初认识, 它是主体世界在无意中自主得来的;另一种是社会意识的强制灌输。当这两种力量一致, 即写作主体自主无意识中得来的本初认识与社会意识的强制灌输相吻合时, 内化的客观性和原真性的水平不仅将有保证, 而且在主体精神世界里还能得到强化, 这时候的写作是最轻松容易的;反之, 会使写作者处于一种亦真亦假的矛盾状态。两种力量吻合会使写作者的写作轻松而容易;反之, 写作会艰难, 作品也会显得艰涩。后者中, 如果再把强制性灌输得来的社会意识强加给写作者内化的本真的客观世界, 典型的功利心理就形成了。但错位的感觉也并非全是消极的, 如果写作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视点对强制进入主体精神世界的社会意识独立地加以区分与取舍, 且能坚持自己的本初认识, 其写作则会因独立的特性而出人意料, 此亦为创新之始。现在, 强调外化的意义在于由于社会处于转型期, 社会的思想和价值体系还没有形成, 传统的主流意识方面的宣传又不能总与复杂的社会面目保持一致, 对还缺乏独立判断能力的学生来说, 被置于这种亦真亦假的模糊状态已不可避免。典型的功利心理正式这种情况迫使形成的。

那么现在学生内化的真实的图景又怎样呢?长期以来, 不管是宣传媒体还是学校家庭, 教导学生从小就沉湎于一种宏伟而神圣的群体性话语体系, 让学生扮演时代的代言人或年青的英雄, 向学生灌输美好理念, 支配学生尽情礼赞现实生活的幸福和发展前景的诱人, 因而学生感知社会的触角往往停留在社会的表象而未能探入社会复杂的层次。显然学生内化的结果并不像有目共睹的由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所决定的客观世界的本真面目那样。两种力量的偏差必然给学生带来内在情思上的矛盾。

例如习作《命运》, 它显然在于赞美面对厄运依然坚强不屈的意志, 表白自己从这种精神里所得到的鼓舞与感染。那么这种内化结果的客观性和原真性的水平到底有多高呢?文中有明显的漏洞:惨白的脸上, 嘴唇则那样乌黑。多么有活力的一个女孩啊!唯一可以解释这一点的是:作者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她”, “她”是通过各种渠道强制性地灌输到她的主体精神世界里去的。她没有见过“她”, 没有与“她”接触过, 更不可能仔细研究过“她”。“她”不过是在考试中为了满足题目的深度要求而创造出来的精神体, “她”是非生命体。“她”不是客观真实的存在, 因此也就谈不上它内化的客观性和原真性。写作满足了评判体系对写作主体的“思想觉悟”水平的要求, 却违背了写作要遵循的最本质的要求。

由于内化的客观性和原真性不能得到保证, 使内化的价值高不到哪儿去, 而且写作中的外化过程也受到来自评判体系的干扰。由于这种干扰, 有可能剥夺掉写作主体仅存的一点内在精神。一个对“我”热情, 和“我”谈得很投机的鲜活的生命, 最后留给“我”的是什么呢?是她的精神, 而不是对一个生命逝去起码应具有的惋惜、悲痛。为了使评判的老师满意, 写作者在这里不得不从内化中搜刮出老一套的清浅甜腻、积极健康的主题, 尤其是还不忘带上一个预设的光明的尾巴。人性中的情感力量丝毫不见诸于文本, 多么有悖于人之常情!

实际上, 目前学生的写作, 不管是内化还是外化都受到来自评判体系的严重的制约。因此, 脱离这种制约, 脱离屈服于这种力量的功利心理的影响, 单纯地想以技巧方法推动教改, 恐怕作文教学中的各种弊端难以从根本上克服掉。

综上所述, 目前学生写作中的种种弊端都主要是由于受功利心理驱动的内化失去了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原真性, 并且在外化时写作主体又过分屈从于评判体系所造成的。正是从写作过程内化和外化的要求考虑, 使学生克服功利心理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 从内化的形成机制入手, 克服内化时两种力量的矛盾, 使其互相渗透, 互相融合, 从而在学生的主体精神世界里还原客观社会的真实面目, 也就是力求内化的原真性和客观性。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度必定能给学生的作文带来相应的复杂性和丰富度, 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主题单一, 语言干瘪, 弄虚作假的现象。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以正视现实的无畏之眼全方位摄取生活的原生态, 既看到“向阳面”, 也注意背阴面;既面对宏大的叙事, 也面对一些琐屑;尤其要透视生活深蕴的本质和真谛, 增加学生情感的纯度, 减少粉饰性的偏颇;反对先入为主地给学生强加一种非此即彼的情感取向和价值尺度, 也反对错误的以次来衡量和匡正生活从而导致的“真实的虚构”;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评估, 不能脱离写作者的“自我”。即应允许学生在生活中形成自己的理念, 让他们从大量的感性的认识中提升并确立自己的判断标准。这样, 有了真实的内化结果又解除了对评判体系的屈从, 学生写作出来的作文必定有较高的可信度, 甚至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礼物》是《命运》的作者写的另一篇作文。在这篇作文里, 她没有像《命运》里那样给主题生硬的镀上一层光晕, 不是从伟大而温暖的母爱这一司空见惯的老一套主题里去发掘“客观世界投射在主体精神世界的产物。”而是把时下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后代时所常用的偏激的做法不留情面地给揭示出来, 从而学生心迹有了真实的流露。一个性格内向且孤独的学生, 面对繁重的作业, 父母在耳边的絮叨, 老师办公室里被叫进叫出和急剧直下的成绩, 其内心的渴求是什么?不言而喻首先应该是关怀, 其次才是成绩。生活学习中这一组矛盾曾强烈地困扰着她, 在她的内心里这一点内化既强烈又真实。因此她拿这样的内化结果来写文章, 真实的程度就必然会提高, 感染力随之也相应而生。那么学生作文中的这种真实性是否是一种新的虚假的滥情呢?《全面素质教育手册》里说:“在这种传统的主流教育下 (应试教育) , 生活本身被忽略了, 变相的为生活作准备的观点与行为充斥着教师、家长、乃至学生自己的头脑, 也充斥着学校、课堂。人们总以美好未来为诱饵, 强制学生们苦学苦练, 学生们也丝毫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 甚至认为这不是生活, 手教育不是生活, 仅仅是为生活做准备。1”显然, 苦学苦练的受教育方式违背了生活的真谛, 从而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 这在时下的教育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不是滥情。

第二, 从外化的过程入手, 尊重学生的个性, 使其在过滤与筛选、二度制作、二度组合的时候, 能够从自己的个性出发, 而不以评判体系的好恶为尺度, 写出“性灵”的文章。因为学生是从个体生命出发写作, 因而其作品里的个性色彩会大为加强。我们今天所主张的个性“首先要求每一个个人都要有独特的真精神, 包括情感、兴趣、见解等等。其次, 这种真精神可以是传统的精神的对立面, 只有摆脱了传统精神的束缚才能发挥。再次, 这种真精神是艺术的创造力, 它的自由表现就是美。2”有个性的学生写出的带个性的作文当然要求有学生自己的情感、兴趣、见解, 能摆脱传统精神的束缚, 并且能自由表现。

对当前学生作文文风沉闷, 千篇一律的状况, 尤其应该强调“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的写作原则。要让学生的作文流露出学生的自然天真和自然趣味来, “大都独抒性灵, 不拘格套, 非从自己的胸臆流出, 不肯下笔, 有时情与境会, 顷刻千言, 如水东流, 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 也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 即疵处亦多本色独创语。3”这也应该成为今天我们的主张。充满个性的写作会使作文在叙事上与表达的情感有相一致的价值取向, 避免拿慷慨激昂、热情洋溢的陈词滥调做单纯的喇叭号角。

“法轮功”是近年来危及社会最为严重的一个组织。学生是怎样认识它的本质与危害的呢?要他们像成人一样理性地对它进行揭批显然不可能。但《我眼中的生命》从被玩弄于股掌之上的一只蚂蚱写起, 引发出一番对生命的思考, 从而揭露出“法轮功”邪恶的危害生命的本质。生命到底是什么?一个少年的认识就是这么浅显, 他也只能写的这么浅显。没有慷慨陈词, 也没有严密的论证。只有这样浅显的写作才是他真正的个性。否则, 他就不是一个少年。

再有, 学生写作时, 个性化要以“情”为基础, 因为人的性情, 感情是为文之本。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三曰情文, 五性是也。”还说:“情之于辞章, 神理之数也。4”情在作文中要自然流露不能雕饰。《我眼中的生命》也做到了这一点。对学生来说要“为情而造文”, 而不要“为文而造情”。《我眼中的头发》是一个开放式题目, 它通过写头发在时代中的变化, 以自己的视角审视社会, 在较为幽默的个性化语言里于字里, 行间几乎不见雕琢地融入个人情感。显然, 对社会的观察、认识以及长时间受时代氛围感染所形成的情感是写好这片作文的基础。

如前所述, 正视写作过程中内化与外化的作用机制, 遵从写作的客观规律, 纠正功利心理在写作中的影响, 是可以克服当前学生作文中的许多顽疾的。

参考文献

[1].《全面素质教育手册》第176页, 方建文、丁祖诒、武宝瑞主编, 中国物质出版社97年10月第一版出版。

[2].《中国美学范畴辞典》第478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95年6月第一版, 成复旺主编。

[3].《中国美学范畴辞典》第481。

小学生心理 篇8

关键词:心理,年级,策略

中年级孩子的年龄一般是9~11岁, 处在儿童期的后期阶段, 生理和心理特点变化明显.中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 心理发生了明显的转变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 他们的感知从无意性、情绪性渐渐向有意性、目的性发展.他们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

解决问题策略的心理需求有多种分析方法.如从学生的自身条件的发展水平看, 解决问题的策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 早期阶段.大致在学前期, 策略处于未掌握时期, 其心理认知还未发展, 因而他们不知在何时适当使用这些策略 (2) 中期阶段.即处在小学时期的儿童, 已经从多种渠道掌握了许多策略, 但是, 他们还不能有效地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学习效率, 如果老师或家长能给以适当的指导, 学习效果会提高很多. (3) 成熟阶段.即在初中和高中时期, 能自觉应用解题策略, 而且能根据情况调整策略.从人对信息加工的系列化和容量有限的特点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心理需求的过程分解为:形成问题阶段、设计问题计划阶段、执行解题计划阶段、检验反思阶段.下面就从这四个阶段针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特点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心理需求做具体阐述.

一、形成问题阶段

形成问题阶段这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 对学生来说是在心理形成解决问题的关键, 没有问题就无法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因而学生必须要逐字逐句读懂描述问题的每一个句子这时要注意对问题的理解中区分有关信息和无关信息, 正确的识别信息将极大的促进问题的解决;相反, 不合理的识别信息或错误的识别信息将阻碍问题的解决.

在这个阶段, 小学生常常关注的是具体的问题怎么解决, 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处于朦朦胧胧、似有所悟的心理状态, 大脑中缺少相应的思考.老师在教学时, 可以先呈现问题, 让学生形成问题, 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获得一定的经验策略;再指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并通过回顾性陈述交流, 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隐性变为显性.在学生交流时, 可能会从自己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理解出发, 提出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联系解决问题的过程加以总结提炼, 来诱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的心理需求.

二、设计问题计划阶段

计划是在理解了问题的条件和目标之后, 设计出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设计的解题方案中, 应该注意要把终点问题分解成一系列子问题.因此, 有效的解题计划的形成是受到终点问题的指引, 同时又要考虑已知条件, 选择合理的策略的过程, 需要解题者具有一定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来说, 就是经过合理的策略选择和运用, 来缩短问题的原始状态与问题状态之间的距离.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算法策略, 即是一种基于规则的策略, 它要求对能解决问题的全部可能性一一加以检验这种策略尽管费时, 但能保证问题的最终解决.另一类是启发式策略, 它能帮助解题者找到解题的捷径, 通过它的提示, 解题者往往不需要对所有可能性一一加以验证, 对问题就能快捷解决.注意这种策略尽管速度快, 但不能保证一定正确所以, 学生的解题策略要通过系统而长期的教学训练得以提高.

学生设计了解决问题策略的计划, 在正式实施前都具有假设的性质.没有计划, 就没有假设, 问题也就无法解决.一般来说, 对同一个问题, 个体往往会设计出多种计划, 这就需要进行选择, 以确定最佳计划.设计出良好的计划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个体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越灵活, 越能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就越能设计出合理的计划.二是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相关的知识越丰富, 就越有利于设计计划的质量.从而能从广阔的问题空间中寻找出能达到目标的解题策略.这些就需要教师平时加以训练才能诱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的心理需求.

三、执行解题计划阶段

把设计的解题计划实施到实际问题中去, 就是执行解题计划的过程.如果计划中的程序只包含几个可以具体计算出来的步骤, 计划很快就会得到执行.但是在一些较为复杂的计划中, 不仅程序的结构本身比较复杂, 而且执行每一步都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在这个阶段, 教师指导学生执行计划时, 要让学生对所选的策略要明朗.如:组织学生执行计划时, 要让学生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 使学生具有明确的应用策略的意识, 学生在这个阶段中, 是在不断的整合、应用不同的策略的过程, 丰富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 并在新的问题中主动、综合、灵活应用各种策略解决问题.只有很好很灵活的执行计划才能更好地诱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的心理需求.

四、检验反思阶段

问题解决过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检验反思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否正确.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 即通过实践来检验.一个策略在付诸实施之后获得预期的结果, 它就是正确的;否则, 它就是不正确的.二是间接检验, 即通过推论来检验.直接检验虽然可靠, 但局限性很大, 有些策略不可能或不允许进行直接检验, 但可以通过推论, 淘汰错误的策略, 保留合理的策略, 选择最佳的策略.

在这一阶段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所使用的策略, 没有反思就没有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平台.在教师的眼中, 学生采用的策略可能有优劣之分, 但学生的思考过程并没有好坏之别, 都能反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所做的努力.因此, 教师这时应给学生阐明和讨论策略的机会, 让学生在交流、倾听中比较不同的策略, 优化自我的策略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反思, 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自己所采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特点, 适用哪些情况?还可以采用什么策略解决问题?不同策略之间有无一定的本质联系?学生不断地经历这样的思考, 就能对策略的本质有更深入的认识, 就能得心应手地应用策略解决问题, 诱发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学习的心理需求.

小学生心理 篇9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特点,心理辅导,心理问题

作为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 肩负着为国家建设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 其培养出的人才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建设与发展。但在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 导致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的欠缺, 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历高考这个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后, 高职生中许多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进而影响到高职生的学习、生活等行为, 最终造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因此, 高职院校如何针对学生的心理现状, 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辅导机制, 以不断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 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情。

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高职生迅速走向成熟和尚未真正完全成熟的心理状态, 尤其是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后, 在他们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明显的反映, 并由此形成了他们不同于中学生和一般社会青年的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自我意识增强, 但发展不成熟高职生自我意识增强, 首先表现在高职生迫切要求深入了解自己和发展自己, 经常把自己划分为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 并力图从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中认识自己、要求自己, 以追求自我完善。其次, 高职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增强, 既能借助一定的社会评价认识自己, 但又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评价, 表现出较明显的独立性、自尊感、自信心。但由于高职生社会生活知识、能力、经验不足, 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还不善于正确对待自我完善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缺少立足现实、做长期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 往往对自己估计过高, 不善于倾听不同意见, 难以理解人、尊重人, 常常显现出自命不凡、刚愎自用, 也有少数高职生缺乏自信、妄自菲薄。当他们一旦遇到自己无力解决的困难或遭到某种挫折时, 便容易产生对现实不满的过激行为或强烈的自卑感, 甚至导致行为失控、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抽象思维迅速发展, 但带主观片面性高职生由于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 受到的思维训练越来越复杂, 抽象思维迅速发展, 并逐渐在思维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他们主张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自己认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愿沿用别人提供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但高职生抽象思维的水平并未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 思维品质发展不平衡, 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锐性发展较慢, 常常因把社会问题看得过于简单而陷入主观、片面、想当然的境地。

情感丰富, 但情绪波动较大随着校园生活的深入展开和社会性需要的增多, 高职生的情感也日益丰富强烈, 这种强烈的情感不仅仅表现在学习和生活中, 还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社会性、政治性。高职生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在不断地由弱变强, 但是当受到内心需要和外界环境影响的强烈刺激时, 他们的情绪又容易产生较大波动, 表现出两极性, 既可能在短时间内从高度的振奋变得十分消沉, 又可能从冷漠突然转变为狂热, 造成消极后果, 一些高职生也常常因此而陷入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和冲突之中。

意志水平明显提高, 但发展不平衡、不稳定在大学学习阶段, 多数学生已逐步自觉地确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 并根据目标制定实施计划, 努力实现奋斗目标, 意志的自觉性、坚韧性、自制性及果断性都有了较大发展。但处于意志形成时期的高职生, 其意志水平的发展又具有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 意志的果断性和自制性品质的发展相对滞后。

青春期性意识觉醒, 但比较幼稚高职生的性心理活动一般表现为热烈、幼稚、新奇, 同时又有阶段性。高职生性心理矛盾常以隐晦的方式表现并具有相当强的自尊心。有些高职生, 一进大学校园, 没有思想基础和心理准备就开始谈情说爱, 最后往往以失恋而告终, 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有的高职生追求爱情的日新月异, 滥用感情, 多角恋爱;有的高职生为了追求性刺激, 互相玩弄, 逢场作戏;有的高职生追求“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荒废学业等等。由于高职生的恋爱观尚未成熟, 对异性的追求带有较大随意性和盲目性, 生理上成熟但对性知识、性道德知之甚少, 部分高职生情感热烈而不能自制, 容易冲动而不思后果, 因此, 在恋爱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导致心理矛盾的产生。

人生观己具雏形, 但又尚未成型高职生的人生观是其个性意识倾向性中的核心问题, 在高职生的心理结构中, 也处于最高层次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 高职生的思维发展已基本达到成人所具有的水平, 自我意识也已达到能观察分析自己的程度, 形成人生观的条件基本具备。实际情况表明, 高职生入学之前, 除少数人外, 多半还处于人生观萌芽的阶段, 多数学生由于升学的压力所迫, 不得不把人生问题的考虑推迟到上大学以后再说。上大学后, 绝大多数学生经常在回顾自己, 而且对自己有清晰的看法, 理想人格正在心目中形成, 内在需要与价值观念的联系开始稳定。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见识和阅历, 他们在思索人生问题时深感力不从心, 常常显得焦虑不安, 普遍希望得到他人的指点, 期望学校和教师多给予关心和指导, 以帮助他们摆脱茫然感。

高职生的心理问题

高职生的个性心理问题一是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高职生在进入职业院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 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 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 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 学习上不思进取, 生活上自由散漫。一些高职生抱着混世度日的心态打发人生, 甘愿沉沦, 听天由命。二是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现在的高职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由于受到来自长辈的过分关爱, 依赖性强, 生活自理能力差, 难以顺利适应职业学校的集体生活。由于缺乏集体生活的磨练, 高职生社会生活经验比较少, 社会认知方式不够合理, 往往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 分不清哪些是对的或错的, 哪些事情对自己人生发展来讲是最重要的, 而哪些在目前又是次要的。面对快速多变、纷繁复杂的社会, 可以说高职生比同龄优势群体的学生显得更加困惑和无所适从。

高职生的情感心理问题一是情绪不稳定, 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处于青年初期的高职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 冲动性强, 理智性差。二是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就其实质而言, 高职生的冷漠是多次遭遇严重挫折之后的一种习惯性的退缩反应。不少高职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 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 漠不关心, 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 置身于外。三是感情容易遭受挫折, 抗挫折能力弱。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 以及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 高职生群体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深受伤害, 对生活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些高职生稍遇挫折, 就觉得受不了, 产生厌世心理。四是情感严重压抑, 情绪体验消极。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接受职业教育, 等于是成才道路上领到一张红牌。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刺激下, 高职生的心理压力增大, 常常有身心疲惫感, 觉得自己活得真累。特别是一些单亲家庭、特困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和睦的高职生, 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己的真实感受, 也不善于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更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

高职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一是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高职生对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自信心不足, 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 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 只求能够过得去, 甚至是得过且过。二是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高职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 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 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 过分追求学习上的急功近利和“短、平、快”。三是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习惯不良。不少高职生在中学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 没有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 因为不会学而学不好, 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四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以及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 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五是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高职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 在家中瞒着父母, 在学校应付教师, 对学习有着一种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

心理辅导方法

高职生心理辅导的一般方法有疏导渗透方法、表扬鼓励方法、典型教育方法等, 这些方法在高职生心理辅导过程中运用较多、效果较为明显。

疏导渗透法高职生的心理辅导是指辅导者通过辅导帮助高职生提高自己的心理认识能力, 让受教育者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心理问题, 把学生的心理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的教育方法。高职生的心理疏导渗透方法是指在高职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过程中, 通过采取潜移默化、迂回灌输的办法, 寓教于乐, 而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方法, 是一种间接教育方法, 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方式。一是分而导之, 是指对高职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疏导渗透。根据不同的情况, 分而导之又可分为分散而导、分步而导、分头而导等形式。二是因势利导, 是指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通过争取主动, 在掌握各方面情况的基础上对高职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帮助的方法。开展心理辅导, 解决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要正确分析形势, 按照高职生心理特点和发展趋势, 选择适当时机加以解决。三是启发诱导, 是指心理辅导工作者指导高职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提高心理认识的心理辅导方法。运用这种方法, 十分强调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激发受教育者思考的积极性, 增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自觉性。要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使高职生明辨是非、坚信真理、抵制错误, 激励高职生与正确的心理学理论进行比较对照, 自觉学习和仿效, 发展自己的健康心理。

表扬鼓励法表扬鼓励方法是指对高职生的长处和优点进行赞美和肯定的一种心理学教育方法。运用表扬鼓励方法, 要针对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加以诱导, 对高职生积极的心理行为适当地加以肯定。这样, 可以激发高职生的积极性, 使其向健康方向发展。在心理辅导过程中, 对高职生要运用表扬鼓励方法, 可以借助社会心理环境和高职生的群体压力, 造成先进与非先进在精神荣誉和物质利益上的差别, 从而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作用, 被表扬者则可以从这种差别上得到愉快的情绪体验, 使积极良好的心理态势得到进一步强化。

典型教育法对高职生进行心理辅导的典型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典型的人或事进行示范, 教育帮助高职生提高心理认识的一种方法。典型教育法将抽象的说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 从而激发高职生的思想情感共鸣, 引导他们学习、对照及仿效, 具有形象、生动、具体的特点, 较说理教育更富有感染性, 最常见的是正面典型教育方法和反面典型教育方法。正面典型教育方法是指通过体现或代表先进、正确的思想的人或事, 在高职生群体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方法。反面典型是指反映落后的、错误的心理和行为, 在高职生群体中产生消极影响和产生破坏作用的典型, 它是相对于正面典型而言的。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辅导过程中, 自觉应用反面心理典型开展教育, 防止反面典型自发蔓延是十分必要的。运用反面典型教育方法, 可以使高职生从正面与反面的比较中明确我们所要提倡、肯定的心理行为的正确性, 并对我们所反对和否定的错误心理行为有所警惕, 进行防范和抵制。

对高职生的心理辅导是一项艰巨而又不容忽视的工作, 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 还必须坚持心理沟通、情感投资、心理相容、晓之以理、平等信任、实事求是等原则, 充分注重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这样, 学校心理辅导才能真正为高职院校培养合格高技能人才起到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小学生心理 篇10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包涵积极的自我意识、善于调节情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现在的高职学生, 大部分心理素质是健康的, 能够正确处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种关系, 具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的也比较多, 总体上呈现出心理亚健康的特点。

1. 个人定位不准。

高职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岗位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些高职学生自我定位出现偏差, 容易出现自卑心理。高职生看不到自身的优势, 用自身的短处比普专生的长处, 而产生自卑感。当他们在学习生活择业中遭受挫折并感到无能为力时, 往往表现为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

2. 就业压力增大。

高职生的“弱势文凭”导致就业难, 性别歧视又会使高职女生就业难上加难。这是高职生毕业时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 也是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亚于男生的重要原因。面对复杂多变、严峻激烈的市场竞争, 高职学生易出现神经紧张、失眠、胸闷、心跳加剧等焦虑并发症。

3. 应试教育影响。

由于学业成绩不算优秀, 高职生的心理亚健康在中学阶段就埋下了伏笔, 一旦从考试的“牢笼”出来, 进入大学的素质发展氛围, 各种不适便接踵而至。

4. 入学心态失衡。

高职学生以考场上的失败者居多, 多数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 自卑感较强, 出于无奈进入高职的校门。因此, 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 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学习上动力不足, 对自身的潜力和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相当缺乏。

5. 家庭教育缺失。

一部分高职学生由于父母亲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和教养方式存在着缺陷, 而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 自小就形成了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他们对社会产生了一些偏见, 在人际关系方面不能大度地与别人交往等。

二、高职学生出现心理偏差的原因

1. 目标不明, 定位不当。

高职的部分学生对于人生目标不够清晰, 对自己定位不清或不当, 没有认清自身学习的缺点, 没有确认自己的身份, 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所以难以完成角色的转换, 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上向本科大学生看齐, 或对专业缺乏了解, 导致了学习动力不足。不会制定长远的学习目标或具体的学习计划, 极少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自我期望低, 不能很好地进入学习情境, 缺乏后劲。

2. 调控因素的缺损是高职学生产生心理偏差的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表明, 学生性格差异与心理状态和智力水平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好胜性因素和沉稳性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这些优良的性格特征对心理状态具有调节功能、控制功能和维持功能。有较多的高职学生缺乏良好的性格特征, 缺乏必要的自觉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3. 心理的矛盾与冲突。

高职学生迈入高职院校校园后首先遇到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进入高校之前他们都富于幻想, 但到了学校之后, 往往又大失所望, 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教学质量等方面也与自己的想象相差很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导致部分学生心理矛盾的产生。有的学生由于进入职业院校, 觉得低人一等, 出现自我认知失调、社交不适、情绪失衡等心理不稳定现象。

影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综合体, 我们在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给予全面考虑。

三、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要求

1. 能从心理上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应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 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和要求;同时努力发展自己的潜能, 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 也能安然处之。

2. 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面对现实、接受事实, 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 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3. 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 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能融于集体中, 在与人相处时, 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 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分的安全感。

4. 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情绪稳定, 他们的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 身心处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

5. 具有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其行为方式与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相一致, 他们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和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其行为具有理智性和一贯性, 他们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行为能始终受到意识的控制。

6. 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人格完整是指构成人格的要素如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四、怎样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1. 强化理想和自信心的培养。

高职学生中自信心普遍表现不足, 呈两极状态, 一方面是自卑, 自觉自己高考考分过低, 羞于与考上本科甚至重点大学的同学相比, 因而或怨恨自己, 或意志消沉, 或转向攻击社会。另一方面是考分在同类学生中偏高, 由于某种原因未被本科大学或自己所理想的学校录取, 因而表现傲慢, 瞧不起同学甚至老师, 不听课, 也不阅读课外书籍, 只沉湎于网吧或其它游乐活动,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2. 把学习心理辅导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之中。

对高职学生要加强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适应高职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高职学生不会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中学学法的定势作用, 因而难以适应高校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特别是自学方法。

3. 重视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和自控能力的培养, 努力改善非智力因素水平, 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热情。

高职学生智力因素并不差, 导致学业成绩不佳的根本原因是非智力因素, 关键是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自控能力差。改善非智力因素, 着眼点应放在提高学习主动积极性和自控能力。

4. 调整高职院校教育目标, 构建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教学体系。

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高职院校在学科教学上, 应侧重技能培养和训练。高职的教学要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 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 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

摘要:笔者多年从事高职学生的政教工作, 了解到学生心理状态中, 有很多不正常的情况, 而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却往往忽视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本文从高职生心理状态的特点谈起, 探讨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赵晓东.高等职业教育的跨世纪走势.职教论坛, 1998, 8.

[2]李铮, 张履祥.普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5.

小学生心理 篇11

一、创造必要的渗透条件

(一)新型的师生关系

心理教育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具有生长与进取的潜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健全发展。它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首先是和谐的。这是指师生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核心,有了“爱”,师生原先的“我”“你”关系将会置换成“我们”,从而使师生心灵沟通,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其次是合作的。这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你不会学习,我来指导你学习;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

再次是互动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师生互动的性质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活动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师生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中的正反馈机制。

(二)先进的教学观念

首先是主体性的学生观。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动发展的机制,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力,驱动主体发展机制,促进其成长。

其次是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现代教学着眼人的终身发展,即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一定的教育技能

实施课堂心理教育,教师还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能。大致有:了解学生的技能──通过观察、作业分析、谈话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内心世界等;教学设计技能──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设计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应变能力──教学过程中,对偶发事件特别是学生提出的问题

作出积极反应,有灵活处置的能力。

二、掌握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领

我们认为,有效的心理教育应该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准学科个性任务与学生需养成的心理品质间的结合点,使心理教育技术与教学技术互补。语文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必须构筑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基础上。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教育的操作要领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整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质量规格和水平。传统的教学目标多偏重知识的授受,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今,素质教育已启示并要求我们对教学目标进行整合。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元的体系,涵盖认知、智能、情意三个领域,这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比如,教学第十册《丰碑》一课时,除了应明确认知、智能目标外,教师还应从渗透心理教育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军需处长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二)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任何知识、技能乃至情意因素,只有经过主体内化才能养成,这就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而,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教学《守株待兔》时,为了让学生明晓“不能把偶然当成必然,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课末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劝农夫重新拿起锄头”的情境,学生在想象、表演中受到了教育。

(三)进行行为实践。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比如,结合教学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就可以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诵读烈士诗文,讲述烈士故事,还可以考察本地哪些地方是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会给学生以震撼,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起为中华腾飞读书的志向。

三、把握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学历来崇尚“文道统一”,心理教育其实仍可归之于“道”之列,这也就为它在语文课中的渗透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我认为,语文学科渗透心理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以下主要内容。

(一)锻炼坚定的意志意志

是人们为了达到有意识提出的目标而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做的持续努力,对个体的学习、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人物耐挫、抗挫的品质,进行心理教育渗透。例如,讲述童第周不甘落后发愤读书的《一定要争气》一课,描写牛顿不顾嘲笑刻苦钻研精神的《做风车的故事》一文,都是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坚定意志,获取潜在力量的好教材。

(二)培养活跃的思维

学习过程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思维是学习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凭借教材中具体人物的思维实例启迪学生,比如《小马过河》中的辩证思维,《田忌赛马》中的求异思维。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抓住课文语言深悟文字所蕴内涵,在具体的智力活动中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陶冶积极的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我爱故乡的杨梅》中的乡情,《曼谷的小象》中的友情,《春蚕》中的母子情,《圆明园的毁灭》中的爱国情,都是极好的范例。

(四)练就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渗透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相应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需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这样,个体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保证心理健康,发挥心理潜能。因而,语文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教材与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比如调控情绪、自塑性格、主动磨练意志等等。有位教师教学《美丽的公鸡》一课时,就注意了这一点。他先指导学生找出公鸡的情绪变化:得意→伤心→惭愧,继而讨论公鸡情绪变化的原因。学生在接受语文训练的同时,懂得了要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实现了提高自我心理修养能力的目的。

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初探 篇12

一、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所谓自信心, 简单地说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具体地说, 就是相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自信心是一种稳定的个性品质或性格特征, 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评价所形成的稳定的内心体验, 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动力, 能激励人们积极行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自信心形成的重要阶段,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1. 树立自信榜样, 提高自信心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对榜样社会价值的精辟揭示。要用榜样的力量去鼓舞和激励孩子, 多给孩子自信心。对于小学生来说, 其模仿能力特别强。因此, 为学生树立自信的榜样, 有助于学生建立自信心,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锻炼自我, 培养自信

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 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最后的总结等各个环节, 教师均不参与, 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 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发挥, 就会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 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 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 也干不好班干部, 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 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 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 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 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

3. 集体荣誉, 增强自信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 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 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级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 我都会让学生知道, 这个荣誉来之不易, 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还要经常性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 给学生讲清楚, 我们班是祖国的一个小小的分子, 爱国就得爱我们班集体。平时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 强化集体荣誉感意识。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1. 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着教育。因此, 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名言、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 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繁花点点、绿草茵茵, 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学生的感官, 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 在愉悦中受到教育, 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 创设育人情境, 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 青少年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 而人的心理和行为又是密不可分的, 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 同时, 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积淀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的口头说教, 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 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 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有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表现出最佳的行为效果。因此, 创设各种情境, 通过心理认知暗示, 能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1. 注意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内容

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 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看, 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 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心理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 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 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2. 构建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告诉我们:“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 而良好的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和前提的。”可见, 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 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构建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教育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应放下架子, 和谐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 使学生真正从心理上接受你, 教师才有资格做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诱导者。

3. 注意学科教学活动的设计

上一篇:仁爱英语教材下一篇:农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