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教师

2024-07-05

中小学心理教师(精选12篇)

中小学心理教师 篇1

职业压力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社会流行现象,是诱发心理疾病的危险性因素[1,2]。心理弹性是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3],对个体身心健康起保护作用[4,5]。本文针对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的骨干教师群体,探讨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被试为河南省各地参加“初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150名教师和安阳市各县区参加“小学骨干教师市级培训”的150名教师,共发放问卷300份,剔除未完成或出现漏答等情况的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75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其中女教师173人,男教师102人。

1.2 工具

1.2.1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6]

采用朱从书等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问卷。该问卷有6个维度:学生因素、考试压力、家庭人际关系、职业期望、工作负荷、自我发展。有46个项目,采用1~5级评分标准,即“无影响”计1分,“轻度”计2分,“中度”计3分,“重度”计4分,“极重”计5分,总均分越高,说明职业压力越大。

1.2.2 心理弹性问卷[7,8]

采用由挪威心理学者Hjemdal等共同编制的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RSA)。该量表由 33个项目构成,包括自我知觉、将来计划、社会能力、工作计划、家庭凝聚、社会资源6个因素,采用7级计分制。

1.2.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9]

包含90个项目,是国际公认的心理卫生评定量表,由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吴文源引进修订,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采用1~5级评分,1~5分分别表示自觉症状“无”、“轻度”、“中度”、“相当重”、“严重”,得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总均分的分值表示该个体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次测试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其测试数据运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中小学骨干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见,中小学骨干教师的职业压力的6个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之间均呈正相关,与考试压力、工作负荷、自我发展、职业期望均显著相关(P<0.05或P<0.01);心理弹性量表中的“将来计划”、“家庭凝集”、“社会资源”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或P<0.05)。

注:*P<0.05,**P<0.01。

2.2 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以中小学骨干教师SCL-90的总均分为因变量,以职业压力总分和心理弹性问卷的总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压力总分、心理弹性总分2个因素均进入回归方程,职业压力对心理问题的发生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心理问题的发生有反向预测作用;以职业压力各因子均分为自变量,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考试压力”进入回归方程;以心理弹性各因子均分为自变量回归分析发现,“社会资源”、“家庭凝聚”、“将来计划”进入回归方程,其中社会资源因子贡献最大。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各因子与 SCL-90各因子之间均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尤其是考试与评价压力与SCL-90各因子相关达到中等强度。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职业压力总分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回归效应。这一结果与现有的研究[10,11]一致。焦虑、抑郁、愤怒、沮丧等消极情绪是从业者长期暴露于应激工作环境而又无法对其有效应对时出现的一系列心理反应,持久的不良情绪反应是诱发心理疾病的根源。但是骨干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群体的精英,可能与他们对抗压力的能力有关。本研究发现,在SCL-90总均分与教师职业压力的各维度多元回归分析中,只有考试压力进入回归方程,骨干教师的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力低于普通教师[10,11]。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回归分析发现,心理弹性总分对心理问题的发生有反向预测作用,即心理弹性越好,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就越低。其中“社会资源”、“家庭凝聚”、“社会能力”、“将来计划”进入回归方程,社会资源因子贡献最大,即对教师心理健康影响最大。心理弹性作为保护性因素,对个体从挫折及困难中恢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心理弹性高的个体抗挫折能力及康复能力强,能有效地消减心理压力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教师的职业压力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与控制,首先与教师的职业特殊性有关[6];其次,升学率仍是评价学校与教师的主要尺度。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教师的心理弹性。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弹性[12];另一方面,建立积极地认知体系与提高自我效能感是激发和促进心理弹性的关键[13]。

中小学心理教师 篇2

秦林臣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重庆

400715)

摘要: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以中小学教师为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不断增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而近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教师殴打、体罚学生的事件屡见报端,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给予教师心理上的关怀与帮助,确保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教师心理

健康

原因

维护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深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然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长时间被人们忽视。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康,人格有偏移,个性有缺陷都会毫无保留地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无数事实证明,情绪不稳定、暴躁易怒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往往喜怒无常。所以,我们在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同时,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主要原因

(一)工作压力过大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紧张应激状态,可能摧毁人的整个免疫功能系统.从而导致人的心理和生理失衡和失调。目前,我们的许多中小学教师依然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家长对学生的高期望,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激烈竞争,连续的人学高峰导致的班级人数增加,教师严重缺编等多种因素造成了中小学教师超负荷工作。许多教师除了白天紧张繁忙的工作以外,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备课、改作业、出考题„„旧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之下,极易产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致使不少教师身心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积劳成疾。

(二)经济收入较低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教师待遇有了明显提高,但横向比较,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仍然较低,很多教师与当年同时分配到国家机关或其他部门或下海经商的同学相比,其经济收人相差甚远,于是导致他们心态失去平衡,产生了自卑感。一些中老年教师由于受经济收人的限制,无钱买房子,无钱送子女上重点学校,产生了对家庭、对亲人的内疚感、负罪感。一些青年教师尤其是小学男教师因经济收人低,生活和工作条件差等,连找对象也困难,因而产生了焦虑、忧郁、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学校内部精神环境紧张

精神环境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无形而巨大的。可是,有些学校的领导者只注重依法治校、制度管人.而忽视了以德治校、以情感人。有的校长整天板着面孔显示其威严;树立其威信,对教师的缺点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不分场合,似电闪雷鸣,丝毫不留情面。其结果,不仅伤害了教师的自尊心,而且还引起了教师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以致造成对促其改正缺点的正确要求也产生了很强的防备和抵制心理。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切实减轻教师的过重负担,尽量避免超负荷劳动

首先,要做到不按学生的成绩给教师排队,不按学生成绩的优劣来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不与教师的评职、评先、调资晋级挂钩,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的局面,才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教师的心理问题。这也是减轻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措施。

其次,不在学生和家长中公布教师的教学成绩,不反复渲染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以及工作失误,多宣传广大教师的先进事迹.以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第三,学校应制定相应措施.重视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效率,避免随意延长教师工作时间,对教师的教案采取分层次要求等。学校领导还应多关心骨干教师以及其他教学任务重的老师,让他们也有松弛、休闲的时间调节身心,消除疲劳。

(二)逐步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学校领导应在国家增大教育投人、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的同时,努力搞好校办产业,为学校增资创收,不断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

(三)为教师创设和谐的心理时空

实践证明,宽松和谐的心理时空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许多教师能够承受生活的清贫和工作的艰辛,却要求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领导的理解和尊重,有时领导的一句温暖的话语就可以使教师受到极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学校领导要努力改革教师管理模式,变程式化、事务化的管理为人性化的管理,以教师为本,努力为教师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使管理更贴近教师的心灵世界,更贴近教师的职业心态。

(四)制定和实施教师心理辅导计划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心理辅导计划,把它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列入教师的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1.针对教师共同的心理需要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系列心理辅导讲座。

邀请心理卫生专家、学者来校给教师讲课,让教师们掌握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和常见心理问题的自我调节方法,提高缓解心理压力与承受挫折的能力。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点的教师进行分类辅导。

2.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咨询,为教师解决特殊心理问题。

一个人如果长期处于过度的焦虑、忧愁、烦闷、抑郁、愤怒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和失常。因此.各地区应建立“教师心理咨询中心”,让教师的心理问题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排除。

3.进行科学的心理测试,建立教师心理档案。

通过测试,对有轻度和中度心理障碍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改善心理状态;对于在测试中发现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教师,应及时请心理医生为其治疗。学校应尽量关心这部分教师,并在工作上给予照顾。

参考文献

[1] 彭铧

2013.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研究

湖南大学

[2] 王智,李西营,张大均

2010 中国近20年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心理科学 [3]丁凤琴 2006(1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心态探析: 中小学 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J] 教育探索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心理指瑕 篇3

事实上,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自身存在着不少心理问题,在此不妨例举几种,以引起我们对教师心理的高度重视。

一、“造物主”心理

某些老师在教育中把自己放在决定性地位上,认为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视学生为任我们这些“工程师”涂抹的“图纸”、被操作管理的“机器”,自然就产生了对学生的轻视心理和专断控制的欲望,即“造物主”心理。我们往往把学生对老师人格的尊敬与对老师思想的盲从混淆在一起,在教育中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重说教而少思辩,重批评而少赞扬,重惩罚而少诱导,重灌输而少启发,这势必阻碍师生间真诚地交流。

二、“恩赐”心理

有些教师加班加点,补课辅导,毫无道理地侵占学生的时间,在老师看来是自己牺牲了休息时间,对学生是“奉献”、“恩赐”,学生只有感恩图报的份!岂不知老师的这种“爱心”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枷锁和牢笼!在师生之间,只强调一方的意愿,而不考虑另一方的感受,这样的教学,怎么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在有些学校,评定三好生,推荐保送生,老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一人说了算,这对学生来说,更是一种“恩赐”。这种“恩赐”心理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学生变得越来越驯服,学会逢迎钻营,以求“分得一杯羹”。

三、“求同排异”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世界,一个十分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对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是人成功的关键素质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宣传和培养,相对忽视个性意志品质和独立自主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很多老师总喜欢听话或乖巧的孩子,自觉不自觉地把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视为“不安定因素”,严加防范,千方百计纳入规定的秩序,总是试图把教育过程设计成一条流水线,把学生加工成标准件。有人指出,“现代教育是在大批地屠杀天才”,儿童“天资的不同水平,被淹没在泥浆之中”。标准化考试已成为最完善的求同训练,它促使人们都朝着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努力。正如台湾作家罗兰女士所指出的:“学生们答考卷,要求整齐划一,老师说什么,学生答什么,课本怎样写,学生怎样背。观念与想法,被限制为固定的形式。”根深蒂固的“求同排异”心理支配下的同化训练,阻碍着人的个性解放,压抑、束缚着人的创造精神。对这种同化训练的危害性,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能意识到的。

四、“强制性”心理

很多老师信奉“自加压力,负重前进”的精神,认为“人无压力轻飘飘”,在多年教书育人的职业生涯中形成了一整套“威胁、监视、惩罚、命令和禁止”的工作方法,认为“对捣蛋的学生来说,惩罚将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反映在教学上,则是强制性将学生赶下题海。据一次抽查表明,一名高二学生手里的教材和基础训练用书56.5本,约560万字,其中还不包括普法、环保、国防教育等补充教材(陈自强《中小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湖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一个十六七岁的学生一年要读完560万字的内容,平均每天1.6万字,即使是小说都相当困难,何况这里有大量内容要背、要记。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与我们老师的“强制性”心理不无关系。再说惩罚,有些教师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小题大做,严厉批评训斥。还有老师把少数“不听话”、“捣乱”的学生,安排在紧挨着讲台的“特座”上,就近严密控制,对他们非常吝啬地使用微笑和赞扬。如果让这种强制心理支配着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从何谈起,学生的身心怎么可能健康发展!

一位中学政治老师很无奈地讲了这样一席话:“五六十年代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信什么,做什么,现在大不一样了,我讲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学生指出焦裕禄不是市场经济时代的好领导;讲《松树的风格》,学生又指出松树四季不变是个大缺点;讲愚公移山,学生竟想到要保护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不能随意移山,况且搬家要比移山容易得多”。可见,强制性地进行道德灌输,只讲“一面理”,学生不会买帐,其结果则鲜有令教育者不失望的。

五、“焦虑”心理

中学教师面临升学率压力,加之现在的中学生心理封闭性和逆反性增强,教育工作的难度加大,很多教师为此忧心忡忡。年轻教师刚参加工作,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比较模糊,又无教学经验,碰到棘手的问题常常感到束手无策,难免产生焦虑。中老年教师呢,由于面临退休、家庭、子女等一系列问题,尽管人在工作岗位上,但焦虑、抑郁等情绪都在潜滋暗长。加之传播媒介以其新、快、可视性强的特点形成一种快餐文化,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各种片断信息瞬间被吸收,很多老师都有种跟不上要掉队的威胁和力不从心、身心疲惫的感觉。凡此种种,都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不自觉流露出来,或发泄,或转嫁,自然会给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渗透到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的教育,学生心理与个性的发展状况怎样,最终是学校各方面教育形成合力后的一种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是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教育,这首先就要求教师本人的心理是健康的。教师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深远的。虽然心理健康的教师不一定全能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但是要教育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的心理必须是健康的。

要诊治教师不健康的心理,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终身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中小学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建造一个起飞的平台,因而必须树立以让学生学会认知、做事、合作和生存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负责,决不能以压抑学生个性、禁锢学生创造精神为代价来换取应试的成绩。教师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创建健康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当我们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生命体,用呵护备至的爱心、“金石为开”的诚心、不厌其烦的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尊重他们的个性、爱好、特长,并提供条件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就真正落到了实处。从以上意义上看,诊治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实质上是转变教育观念的问题。

浅析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篇4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原因

1. 外因

中小学教师面对激烈竞争的工作压力, 百般繁琐的生活压力以及教育改革的无所适从等外部因素, 直接导致其心理的不适应, 从而影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另外, 由于中小学教师要忙于科研课题、论文发表以及职称评定等工作, 部分中小教师要参加学历提升的学习与考试、应付日常教学工作检查等种种事务;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职务职称晋升难度有所增加, 教师评聘分开与竞争上岗还造成了职业不稳定感;在考核评优、提拔干部中出现的诸多不公正现象也会让教师产生消极、焦虑等工作情绪, 等等。上述诸多外部因素是导致中小教师心理问题的外部主要诱因。

2. 内因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具有多重角色定位, 既是教学科研成果的创造者, 又是知识的传播者;既是班级的管理者, 又是学生群体的领导者;既要做好学生的良师益友, 又要与学习家长、教学同行、单位领导打交道, 不得不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上述这些关系因素的协调与处理都要求中小学教师具有随时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以及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又是一般社会人难以具备的, 这就要求教师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心理、情感适应等要强于一般人, 如果中小学教师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缺乏系统、科学、全面的认识, 往往会导致教师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表现

1. 态度冷漠, 心存偏见和歧视

当所教学生没有达到教学要求或者教师期望时, 会激发教师观念上的误区和偏见, 教师会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表现出冷漠的态度。在教师看不起学生的大前提下, 学生就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更谈不上主动学习、积极向上了。

2. 动辄发怒, 情绪难控

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中青年教师身上, 因为中青年教师大都上有老、下有小, 难免会在生活中、工作上以及学习方面遇到一些烦恼、挫折和遗憾。有一部分中青年教师不能合理疏导不良情绪, 动辄发怒, 并将这种情绪发泄到课堂中特别是学生身上, 这种迁怒学生的作为不仅给学生的人格再塑带来了不良影响, 而且也大大拉开了师生的距离。

3. 不敬业, 不奉献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小教师队伍中, 经常会遇到职称职务晋升、表彰奖励以及申报学科带头人等关系切身利益的事情, 有些中小学教师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为了一己私利, 不思敬业、不讲奉献、急功近利, 直接把日常教学当成副业, 在教学工作中极度缺乏责任心, 甚至在私下场合做出一些不道德或者不严肃的行为。

三、对策

1. 打造和谐校园

促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基础是打造建设和谐的校园环境。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要摒弃一味追求形式完美的管理格局, 努力营造管理正能量, 进一步改进和深入教师评价机制。不应完全以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师能力高低和奉献程度的唯一标准, 尽快研究更科学、更全面、更公正、更多元的评价考核机制。

2. 改善工作生活环境

合理建立中小教师的待遇保障机制, 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特别是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和收入。努力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确保合理班额, 促进教师个性化、差异化教学。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工作压力, 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在此基础上, 还要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 各中小学校要尽可能为教师配备电脑、投影仪等现代教学用品。

3. 强化心理疏导

校级领导要充分理解和尊重每一位教师, 多给教师正面的评价, 尽可能地通过精神激励的方式打开教师心结, 要深入到教师中去, 多与教师交朋友, 协调教师的人际关系, 及时调解矛盾;通过开展不同层面的知心恳谈交流活动, 减轻教师精神压力与郁闷情绪, 引导教师放开心扉, 及时诉说心中的困惑, 使教师获得心灵安慰与心理平衡, 要鼓励教师之间多交流、多沟通, 少攀比、少指责;开设心理健康讲座, 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有益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活动, 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与保健, 着力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正常宣泄的渠道。

4. 帮助心理修炼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篇5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反映和评价指标.许多事实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笔者通过一些调查研究来对教师的心理进行分析.

作 者:吴萍 李明国 作者单位:四川西昌学院刊 名: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年,卷(期):“”(9)分类号:G63关键词:

中小学心理教师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应对方式是人们为对付内外环境要求以及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教师压力应对策略是指教师面对由工作引起的诸多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包括认知的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一系列应对努力,诸如直接采取行动、寻求支持、表达无助和怨恨等等。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调整并改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过程。国内对教师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干预较少,且多从组织角度出发。教师群体层次较高,适宜从个体角度入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本文拟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从教师心理素质入手,使他们更多地使用积极应对策略,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间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行政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教师自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辽宁省新民市选取普通小学和中学各1所,中学教师63人,小学教师75人。随机把教师分为干预组和控制组,中学干预组33人,控制组30人;小学干预组(40人),小学对照组(35人)。干预组教师接受团体心理辅导,控制组接受与团体心理辅导无关的业务培训。

2研究方法

(1)评价工具。采用肖计划等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评估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评估采用症状自陈量表。(2)团体心理辅导设计。与教师继续教育组织单位共同商讨团体心理辅导内容,选择具体干预措施,制定辅导方案。团体心理训练内容包括自我成长训练、人际交往训练、压力管理训练。采用的咨询方式为集体讲座、情景模拟、小组访谈、心理拓展活动等,时间为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进行12周。在实施干预前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陈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施测,然后进行为期八周的干预训练,干预结束一周后进行第二次施测,同样每位被试者分别完成以上两个量表。由主试进行团体施测,按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随机分组;控制影响干预效果的其他因素。(3)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

1干预前干预组和控制组差异显著性检验

干预前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干预组,另一组为控制组,为了检验两组被试对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对被试的前测分数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教师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孕>0.05),可以认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这些方面基本上是同质的。

2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小学教师应付方式的影响

为了考察中小学教师在接受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应对方式的改善情况,将干预前后两组的应对方式问卷各因子分别进行自身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因子分有显著性提高(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有显著性降低(P<0.05),控制组中只有自责因子分有显著性降低(P<0.05),其余各因子均有变化,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干预组教师的应对方式有了显著改善,见表1。

3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了考察中小学教师在接受了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将干预前后两组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进行自身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除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的各因子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除焦虑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变化,说明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改善,见表2。

四讨论

本研究的干预训练结果表明,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增加中小学教师积极应对策略、减少消极应对策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Griffith等对伦敦780名小学和中学教师的调查问卷表明,社会支持和有效处理行为的使用都会影响教师对压力的感觉。他们的调查结果突出了两条重要的认识:一是一个教师对于作用于他身上的要求的感受本身受所经历的压力程度的影响,二是社会支持和成功的压力处理能创造一种效应,这种效应使得一个教师对同样的“客观”环境造成的压力感觉相对降低。一般来说缓解教师压力的关键是改善使教师产生紧张和不良反应的客观环境因素,但这是整个社会大环境造成的,不是某一位教师或学校所能改变的,所以我们从个体角度出发将直接行动法与缓和法融合到一起对教师进行干预训练。虽然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干预不能消除压力源,但至少能够降低个体的压力感受。

国内外许多研究已提出,采用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的评价方式衡量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不是十分恰当,目前采用指向问题和指向情绪的应对评价越来越被研究者采纳。同时,研究还发现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心身健康,情绪应对在处理压力事件中也有积极的作用。

五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降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存在着的不足,一是由于受被试数量的限制,本研究没有对训练方法进行细化;二是没有对教师的人格特点进行有区别的干预,这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高飞,陈龙,裴华,等.企业员工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353-355.

[2]沈祖德,龚钧煜.压力管理训练对小学教师SCL—90评分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16-317.

中小学心理教师 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心理调适,心理健康促进

在与达州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交流中, 我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非常大。他们列举出学校、家庭及社会中各种烦恼, 林林总总;同时我也了解到他们应对这些压力的方式和方法, 并把他们的言语记下来, 和9位从事心理学工作的同事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产生心理压力的事件和日常应对方式。

产生心理压力的事件由高到低:家庭问题、待遇、工作压力、个人能力、人际关系、其他。

最常用的应对方式由高到低:生气、运动、上网、听音乐、聊天、睡觉、冥想、其他。女性教师应对压力的方式更多是生气、睡觉、冥想、聊天, 男性教师应对压力的方式更多是运动、上网、听音乐。四十岁以上的教师更多采用生气、运动、聊天的应对方式, 四十岁以下的教师更多采用上网、听音乐、睡觉或冥想的应对方式。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呈现出性别与年龄差异, 这与应允盛①的研究是一致的。

“心理压力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 (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紧张) 等导致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过程是:生活事件导致教师产生挫折感, 然后发火动怒, 导致更强烈的挫折感, 引起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整, 会导致严重的身心疾病, 其致病的机制为:心理因素引起生理反应导致机体的脆弱组织器官产生心身疾病。

一、教师个人自我主动调节

(一) 主动学习心理卫生知识, 掌握系统科学心理调节手段

目前心理健康事业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迅速的时期, 心理卫生知识在网站、影视业、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展现。教师作为知识和能力的优势拥有者, 要在观念上重视心理健康, 在行为上主动学习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运用心理卫生保健知识主动地为自我心理健康成长服务。

(二) 运用“行为―认知―精神分析”等综合疗法, 减轻焦虑、缓解压力

1.运用自我修复术, 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具有自我防御机制用以调节心理状态, 使之减少焦虑, 趋于平静。他和他的女儿认为心理防御机制有否认、退行、投射、升华、合理化等, 其中升华是既有利于心理减压又有利于个体发展的防御方式, 教师在面对各种心理压力时学会运用这些方式, 特别是升华的使用, 有助于心理的调节。

2.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并悦纳自己, 主动调整认知偏差

农村小学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 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正确认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而且能够准确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认知上确认自己的能力, 要学会拒绝、学会放手和放弃。

3.运用放松训练, 调节情绪, 给心灵做瑜伽

学会自我情绪调节也是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有以下方法:深呼吸、净化呼吸、音乐想像训练、有氧运动、按摩活动、娱乐性的智力活动、渐进式放松、冥想、瑜伽术、太极拳、大喊大叫、笑、哭等。农村教师可以利用自然环境, 陶冶情操, 放松心情, 释放压力。

(三) 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 给心理遮风挡雨

1.通过调整饮食结构

“民以食为天”, 通过饮食改变心理状态是非常现实而可行的。维生素C有平衡心理压力的作用, 当身体承受强大的心理压力时, 身体会消耗比平时多8倍的维生素C, 所以心理压力过大时应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再辅助性地吃富含钙和磷的食物。

2.建立家庭支持系统

和谐的家庭可以减轻心理压力, 家庭支持系统的核心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它们是心理保健最积极的因素。家和万事兴, 温暖和谐的家庭支持系统可以把烦恼和痛苦减轻到最低限度。和谐家庭关系建立主要依赖三个方面, 一是爱家庭成员, 主要是配偶和孩子。爱表现在理解、支持、尊重、包容、赞美与放弃。二是要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 注重沟通技巧的学习。三是当家庭中出现问题时要就事论事, 解决主要矛盾, 推动主要矛盾的解决。

3.注重家庭环境的色彩搭配及气氛营造

家装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颜色喜好, 但现代人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居住环境也还没达到可以像国外家庭那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时改变的程度, 所以最初的色彩搭配和气氛营造显得更为重要。从心理减压的角度, 家装色彩应以蓝绿为主导色, 辅以柠檬色, 同时根据心情营造音乐和气味。

(四) 主动学习、理解新课程要求, 取得家长的支持, 获得工作成就感

1999年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 2001年6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所体现的是一种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 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转变。而农村小学教学资源缺乏, 购买和订阅的教学参考资料也有限, 教师与外界交流机会少, 得到鼓励和奖励机会也少,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交通条件和通讯手段都比较落后, 无法使用电脑和上网, 以通过网络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和先进的教学经验。同时家长不关心新课程, 只关心孩子的作业和学习结果, 对教师实施新课程不理解、不支持, 这些都给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实施造成了困难。在新课程评价过程中, 农村小学教师处于被动地位, 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要改变这种状况, 教师要利用各种渠道主动学习课程改革的内容, 并把新课程的主导思想与家长进行交流, 真正在农村实行和实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二、构建强有力的学校支持系统

(一) 学校管理以“人”为本, 教师评价目标具体化、操作化

学校管理要以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引导教师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发展目标和工作目标和生活目标, 形式主义和不切实际的工作少一点, 能够给教师工作带来实效和成就的工作多一点。要用发展性的评价教师, 而不是以学生成绩或升学率“一刀切”, 所以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认定应该细化到知、情、意、行四个领域的实践中。

(二) 学校组织系统的心理减压活动

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教师减压制定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的心理保健系列活动。二是学校可以提供消气室、心理保健室、心理发泄室等场所供教师宣泄情绪。三是给教师提供随身携带的减压物品, 如减压玩具、钥匙扣上的塑料饰品、出气本。

(三) 优化学校物质环境

农村学校虽然处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 但还是要进行人工的营造优化校园物质环境, 充分发挥物质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物质环境须根据学校育人的需要, 进行有意识的美学设计。学校的各项基本建设, 从设计、建造到布置, 都必须自然、和谐、美观, 并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环境的各种功能, 让教师生活其中, 有“乐不思蜀”之感。

三、取得社会的支持和理解。

在教师评价中, 社会具有导向作用。南京市教科所负责教师心理研究的人士说②, 家长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 95%的家长认为, 学生能不能取得好的分数, 能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全是老师的事。这种片面的成才现象导致老师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通过社会媒体、社会交流引导社会对教师要求的合理化, 有助于教师的压力降低。社会还应引导社会成员从教师工作的长远意义来评价教师, 减少功利性, 让教师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同时社会要给农村小学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关注, 并在农村信息传播中广泛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思想。

毫不夸张地说, 心理减压是关系个体以及个体成长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系统工程, 作为农村小学教师, 因为其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工作地域的特殊性, 其压力来源更为复杂多变, 其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 所以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把握生活中每一分钟, 运用心理调节的技术, 正确认识学校和社会环境, 主动利用和改造自我及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促进自身心理健康发展。

注释

1应允盛.农村小学教师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浙江教育科学, 2005, (6) 21-26.

浅谈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篇8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国内中小学教师进行抽查检测, 发现有54%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其中32.2%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 2.5%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心理问题表现在多方面, 如自卑心理严重、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其中较典型的是69%被测试教师比同期毕业的从事其他职业的同学有较强烈的自卑感。《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20日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 95.5%的教师感到精神压力太大。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 而受调查的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4%, 此数据可能不完全准确, 但教师心理问题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越来越多的教师遭受着心理困扰。

二、教师不良心理主要类型

(一) 教师常见的心理不适应。

由于职业特点等原因, 教师个人的要求与社会满足之间常常会产生一些不协调、问题和矛盾, 继而产生心理冲突, 出现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现象。紧张感、焦虑感、受挫感强烈。

(二) 教师的心理异常现象。

教师的心理异常现象是指教师在性格方面出现的某些缺陷。它是由各种不良刺激使心理活动出现的轻度创伤, 如狭隘、抑郁、怯懦、自卑、敌对、嫉妒、暴躁、孤僻等。心理异常现象是偶发性的不是经常性的, 它属于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状态。但性格缺陷与性格障碍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察觉、及时调整, 某些性格缺陷也会发展为性格障碍, 即病态人格。因此, 教师要预防各种人格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发生, 及早发现苗头, 及时进行调整。

三、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即使有社会环境的因素, 又有自身职业的原因, 归纳起来有如下五大因素。

(一) 社会因素。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民族的兴盛靠教育, 教育的发展靠教师。全社会对教育的期望提升, 使教师的工作日益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教师肩上压力越来越大, 精神包袱沉重。社会与家长对教师要求逐渐提高, 也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二) 环境因素。

改革开放, 市场经济, 出国热潮, 下海经商使许多人首先富了起来。当教师清苦的工作、清贫的生活与其他行业高收入群体形成鲜明反差时, 不能安于本职工作者不乏其人, 这就不可避免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不平衡心理。

(三) 教育政策因素。

近年来, 人事制度的改革, 给教育行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如全面采取教师聘任制、教师末位淘汰制、高职低聘竞争上岗等。这些改革固然有其积极的一面, 但也使学校内部竞争激烈, 教师之间勾心斗角加剧, 矛盾激化, 难免加重教师的精神负担。

(四) 学校管理因素。

随着全社会对教育行业的关注, 各种业务学习、政治学习及相应的考核种类繁多。教学研究、专题探讨、心得体会以及各种实践活动都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每一项老师都要问津, 件件都要求有书面文字。加上教案书写, 教师一天到晚埋头于书面文字抄写上, 机械地重复着形式任务的完成。大部分的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个小时。试想这样超负荷的劳动, 教师精神上怎能吃得消?

(五) 学生因素。

当前, 学生素质普遍提高, 学习渠道多样, 知识面较广, 教师的工作很难干。受“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偏激观点的影响使得许多本该由家长和学生承担的责任转嫁到了教师身上。加上现在中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个性强、不合群、家长过多的呵护和娇惯, 给教师教育与管理造成困难, 教师经常受到冤枉与委屈, 加重了教师的心理负担。

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护

目前切实有效的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措施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管理方面, 二是教师自身方面。

(一) 学校管理方面。

教师的心理困惑主要是职业因素引起的。主要表现在职业厌倦、职业焦虑和职业压力诸方面, 建议学校管理方面, 能从以下几点做起, 充分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

1. 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民主、平等、尊重、宽松、理解的工件氛围即使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又利于教师身心健康。关心爱护教师, 更有利于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

2. 评价教师要公正客观。

严肃认真地评价学生是教师共同的特点。因此大多数教师都爱较真。这就要求主管领导对教师的工作评价也能做到客观公正。如果评价失去了客观和公正, 教师的心理自然就会失衡。进而影响工作情绪, 这必然会带来不利影响。

3. 尽量避免教师超负荷的劳动。

教师的工作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他们的工作时间每天都超过8小时。长时间超负荷的劳动必然会损害教师的身体健康, 使教师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长期下去, 积劳成疾者众多。

4. 把教师心理辅导纳入学校工作计划。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其他能力一样, 可以经过学习或锻炼而提高。因此, 学校可以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讲座, 对教师作有益的心理枢导, 引导教师正确看待生活中的某些挫折和困难, 鼓励他们在遭遇挫折、失败时仍能坚韧不拔, 勇于追求。

(二) 教师自身方面。

1. 正确认识自我, 悦纳自我, 劳逸结合。

2. 教师应当不断学习, 提高学养, 善于自我枢理和合理调节不良情绪。

要心胸宽广, 容人之过, 宽己恕己。不要死钻牛角尖, 认死理, 不变通。

3. 培养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自我放松, 身心愉悦。

4. 工作中注意事分大小、缓急, 注意工作方式和方法。

怎样调节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篇9

笔者在有针对性的对我县近2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座谈等调查后, 加以分析总结, 现将分析结果简要总结如下。

一、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 笔者以SCL-90量表和自编的涉及工作状态、工作压力、人际关系、情绪等内容的心理问题调查表作为工具, 对我县近200名教师进行了走访调查, (所调查对象年龄在25岁至50岁之间, 男女各半, 分布在我县各中小学) , 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整理后总结出我县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 焦虑。

调查中发现, 近六成教师常常焦虑。由于职业的特殊性以及现代社会和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过高要求, 使得教师们经常感到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 从而忧心忡忡、烦躁不安, 有的教师还会出现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食欲不振等症状, 时间一长, 便形成了焦虑。一旦把这种焦虑情绪带到课堂, 便会使学生也整天处于焦虑不安中。

2. 抑郁。

中小学教师每天面对着升学压力、职称评聘、同事竞争、教学成绩等诸多问题, 年复一年, 又无从发泄, 使他们的心理承受了比其他行业更多的压力, 时间长了, 便会悲观失望、精神不振、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失眠、心悸、胸闷、胃肠不适、食欲下降, 导致抑郁症。自杀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此次调查有四成左右的教师反映会出现抑郁情绪。

3. 人际关系敏感。

人是社会性的,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正常运行的润滑剂。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同事之间、师生之间、与学生家长之间、亲属之间、朋友之间。哪一方面处理不当, 都很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僵化, 比较严重的会出现自卑、多疑、心神不宁、消极怯懦等负面情绪。教师们长期过度的焦虑、抑郁、紧张、挫折感, 会埋怨工作、批评学生, 引发身心疾病, 甚至出现恶性循环。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教学标准越来越高, 统考、升学及社会舆论压力越来越大, 造成教师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二是劳动强度过大。教师每天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 组织各类活动、做学生思想工作、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业余进修等, 长期超负荷工作, 心力交瘁。三是考核制度和竞争机制不完善。按学生成绩取酬、评先、评优等制度在很多学校施行, 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四是缺乏心理学常识。调查发现, 有很多教师对心理学知识知之甚少。

二、鉴于教师的心理通常会存在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帮助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

1. 调整认知, 坚持正面的自我引导。

个体的行为后果不是由激发事件直接造成的, 而是由不愉快的事件引发的不合理信念引起的。如果我们频繁出现负面情绪, 可以与心理咨询师一起, 通过调整错误认知、情绪性的方法 (如使用意象、练习攻击羞辱、无条件的自我接受感) 、强化行为的方法来发现、辩驳和驳斥不合理信念, 改变认知, 做到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坚持积极、正面的自我引导对保持心理健康非常关键。

2. 广拓渠道, 尝试多种心理调节方式。

一是寻找适合自己的放松和排遣方式。面对负面情绪, 我们可以采取向朋友倾诉、转移注意力、放松训练、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等方式, 舒缓紧张的神经, 使身心得到放松和调节。二是增强应对挫折的耐受力。我们要把挫折视为人生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挫折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 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 积极调整心态面对挫折。三是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主动适应环境, 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心理储备去迎接源源不断地竞争与挑战, 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3. 谦逊宽容, 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心情舒畅, 精神振奋, 工作愉快, 才能在和谐的环境中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4. 依靠科学, 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生理和心理是相互影响的, 生理方面发生某种疾病, 会引起心理方面某些症状, 反之亦然。我们要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 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 定期进行心理、生理健康检查, 防患于未然, 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学生。

摘要:笔者在有针对性地对我县近2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座谈等调查后, 加以分析, 总结了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中小学心理教师 篇10

一、怠惰心理

教师囿于自己的经验与惯性进行教育教学,面对新的问题不求甚解、更不想通过探索和创新改变工作现状,追求卓越,对科研工作没有热情,甚至漠视。如余老师,工作10年,为评职称,偶有县级教学比赛获奖,主持县级课题已结题,县级论文也有获奖。但是,前后跨度几年的课题和论文都是同类内容,且同一主题前后两篇论文,无论新度、广度、深度都无太大差别,获奖等次不高。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怠惰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还未达到把自己作为教育实践研究主体的境界,对研究的价值没有深刻的认识。在中小学教师研究意识上,普遍存在3种偏差:①唯功利性。如余老师为了比赛和评职称而申报课题,一旦课题结题,论文过关,对研究就开始产生惰性,思维定式,陷入“被动研究”的泥潭。②成果意识错位。把课题、论文的获奖当作科研的唯一成果,而忽视了研究主要成果———教师实践行动的改善及在研究过程中的专业成长。③研教不相融。如余老师满足于凭借积累的学科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却不能直面自身工作的新问题而开展能动研究。即使有研究,也只是在同类内容、同一水平上打转,难以产生好的实践成效。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他会越来越缺乏研究的动力。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怠惰心理呢?

(1)教师要激活从事实践研究的主体意识。爱因斯坦说:“全部的科学不过是日常思考的提炼。”教师要充分认识自身研究对于教育实践和理论的独特价值,以及对于教育生活的意义,使自己不至于在日复一日的单纯教学中日渐懈怠。实际上,只要在教学的同时坚持研究,就会明白“我要研”的真正意义。表面上看过程很辛苦,实际上享受了思考的乐趣、成功的愉悦,还有那种油然而生、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工作激情。这与职称、荣誉无关,而是教师自我价值的一种体现,是自身能量的一种释放,这种释放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强。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研究获得成果时,则超越了外部物质奖励,得到了精神激励(效能感和成就感),这恰是人的高层次需要。

(2)要拟订循序渐进的长期科研规划,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于科研工作。在研究中,教师修炼自己的研究能力,从而为创新工作、提高教学效益和实现自身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恐惧心理

教师把科研神秘化,对完成研究工作表现出畏难情绪;或者对于自己、他人的点滴成果不屑一顾,盲目攀高,眼高手低,导致研究的自信心不足。如新手教师毛老师,刚毕业三年,热情、开朗、深得学生喜欢。但如果让他申报一个课题进行研究,他会说:“课题啊,这么难,那是专家学者们所做的事。”跟他同一办公室的李老师也会说“我都教了很多年了,还没有做过一个课题研究,要做就做个像模像样的,过几年再说吧。”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恐惧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在入职起始阶段,对教育实践研究的特点还不能很好地把握。具体表现为:①无科研入门动机。如毛老师毕业头三年忙着“适应”教育教学生活,也缺乏科研操作的基本知识,说是做课题研究与己无关,其实是心里胆怯。他若让这种畏难情绪蔓延下去,必定会影响其专业成长。②科研意识偏颇。在新手教师看来,科研是高大上的。课题研究要经过申报立项、开题论证、中期检查、成果提炼、结题鉴定等环节,整个是“像模像样”的,而自己所做的日常工作则极其普通,跟研究划不起等号,于是自然地把教学与研究割裂成两张皮。若不从日常实际教学生活入手,而想以凭空臆想的研究改变教学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对科研的偏见必然会影响研究工作的自信心。这样,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就会从眼皮底下溜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很难有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恐惧心理呢?

(1)教师对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特点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布克汉姆说:“教育工作是一门研究和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科学化程度很高的作业。”教师基于对自己真实的教育教学生活的观察、思考、探究和改进,生成教育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既是一种工作,也是教师的一种研究,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教师的研究不仅能深化教育教学,还能增强自信和力量,并且教师对自身的研究实践具有独特的优势。知道这一点,教师就不会排斥研究,也不会把研究神秘化。

(2)要努力提高自己会“成为一个研究者”的信心。可以通过两条途径达成“教”与“研”的融合:一是学中做。教师研究除做课题外,还包括诸如理论学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公开课等)、经验交流、论文撰写、专题讲座、学术报告、教育论坛、成果展示、文集编印等,每一次完成“作业”,都可看作是教师的实践研究过程。而教师最主要的研究应是课堂研究,如教师有目的地学习某一教育理论、反思内化,并将其运用于课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收集反映有关教学效果的数据,与以往教学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等。这一过程把教学和研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是做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的《帕夫雷什中学》被世人奉为教学的经典之作,而他称该书是“根据我个人经验写成,在某种程度上是笔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教33年、其中包括26年任校长工作的总结”。确实,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每天早上花3个小时,记录平时点点滴滴体会的结果。事实上,研究不是专家学者的专利,每一位一线教师都可以在做中研。只要教师真正行动起来,养成一种事事观察、思考、总结、反思的良好习惯,他就是一个研究者。

三、盲从心理

教师未能把教育理论本土化、个性化处理,只是照本宣科、依样画瓢地进行研究,导致研究与实践对接不上,收效甚微。如擅长声乐的黄老师,自己及所带的合唱团曾在省市许多歌唱比赛中获奖。当她得知她在外省的一位同学做了一个关于校园舞台剧的课题,曾获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时,她想,自己与这位同学水平不相上下,同学能做好的事自己也能做好。于是,借鉴同学的研究课题,她也去申报校园舞台剧的研究课题,结果没有立项。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盲从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复杂性的认识和科研方法素养的欠缺。如黄老师对她的同学校园舞台剧研究课题获大奖比较迷信,且归因单一。其实这一课题获奖肯定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不仅与她的同学的素质特点(擅长舞蹈)和良好的研究品质直接相关,而且与其所在学校浓厚的舞台剧研究氛围和组建的研究团队等因素分不开。黄老师认为同学在做课题,她也要做一个,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直接进行“借鉴研究”,申报了课题,这样生搬硬套,只能是“形”似“神”伤。做课题研究不仅需要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更需要自己在实践中体悟,找到适合自己的主题和方法。黄老师若能借鉴她同学校园舞台剧研究的成功经验,然后再在自己擅长的合唱团建设问题上展开研究,那是可取的。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盲从心理呢?

(1)教师在实践研究中要有所突破,需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可能做好的研究主题,不盲从。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之高,需要更广阔的思考,不能局限于狭隘。研究,其实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在背景分析和自身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切口,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在研究实施中根据反馈情况不断调整,直至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效,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合适方法和措施。研究工作,认真、谦逊和独立思考都是必需的,不应采取简单化的态度。

(2)重视掌握、运用科研方法。适合教师实践研究的常用方法有经验总结、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等,观察、访谈、叙事等是常用手段。重要的是,各种方法运用要适宜。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即使同一个问题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学生身上,其处理方法也会不一样。作为一种实践研究,必须以实践为导向,要选择适合研究主题又适合研究者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做到扬长避短。同时,在研究中若发现方法选择不当,要及时调整,在失败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方法论素养,最终实现教育研究的个性化。

四、敷衍心理

教师满足于完成日常工作,对于研究任务,应付了事。甚至有时为了粉饰,投机取巧,将他人的研究成果挪为己用。如有这样一些老师,从教多年,教学成绩还不错,但搞起研究,就是藏着力气使不出。还有一些老师,虽然教学成绩平平,在课题申报时,却未见用力就拿出“漂亮”的研究方案。一问,是“借”的,只是稍稍改动了其中几个字而已。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敷衍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研究的任务和功效没有强烈的认同,还没有把研究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求。客观上看,大致有3种情况:①研究任务与工作时间相矛盾。一线教师,工作具体繁杂,不愿花更多的时间搞“耗时巨大”的研究,能应付即是。②研究任务与工作实际脱钩。有时学校为了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要求教师参与研究,而非教师实际所需,教师往往是被动应付。③研究任务与现成资料相重合。偶尔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成资料有较高的一致性,有时就虚化研究过程、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当然,“外向型”任务强制教师研究已经偏离了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方向,应予以纠正。但从主观上看,教师还没有感受到研究给自己带来的变化和力量,缺乏研究所需的内在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抄袭则暴露了某些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敷衍心理呢?

(1)教师要增强“教育科研是教育的第一生产力”的认同感。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师应借助研究力量推进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创造性探索,因为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书育人的高度、思路和方法。“高瞻”才能“远瞩”,“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是长流水”。同时,教师只有不断研究,才能在忙碌中拥有这份高远,永葆教育教学的热情,享受学生成长和智慧传递的幸福。

(2)学校要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推进器”。科研兴校,是不争的事实。学校在把科研作为教师任务规定下来的同时,还要注重科研的专业引领。树立科研典型,培养科研骨干,引领教师找到研究的正确方向。合理安排教师的研训工作,不做伪培训、伪研修、伪学习。建立科研诚信责任制,以避免教师胡乱应付、投机抄袭等不良行为,增强科研成果的信度和效度。

五、浮躁心理

教师想研究,会研究,但不能静心,缺乏毅力,对研究或浅尝辄止,或在“瓶颈”前泄气,或在“高原”中倦怠,最终不能形成好的成果。如时常可见学校的一些骨干教师,有能力,但研究水平起伏很大。有时选题精准,但缺乏事实分析;有时数据充足,但缺乏严密逻辑;有时方案堪称完美,但操作不够详实;有时成果有特色,但统而概之、人云亦云。很少做到真问题,真研究,真问题,深研究。

以上现象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浮躁心理。造成这一心理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教师对自己的目标定位偏低和对实践研究缺乏钻研精神。没有高远的目标追求,成就水平偏低,在研究上就会缺乏“挖深井”的韧性,也很难有所建树。实践研究如西天取经,需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教师可能面临的困难有:①缺一双“火眼金睛”。“跟风”选题,缺乏个性,跟着感觉走,也鲜有科学性。②缺一场“面壁参禅”。教师不能静心潜沉下来,阅读源头性书籍和材料,从大量源头信息中分析、筛选、厘清问题,从表面深入到本质,悟出禅意。③缺一副“三头六臂”。因大量的繁杂事务需要处理,对研究实施过程中的观察调查、个案收集、数据整理、改进讨论等各个环节难以顾全。④缺一次“打坐诵经”。清静内心,将研究手稿中浅层经验、个案特色进行理性提升,提炼成可诵读可推广的“经文”。研究缺少以上任何一项磨难,哪怕你是“科研骨干”,也只能草就成果,难得“真经”。

怎样矫正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浮躁心理呢?

(1)教师要从不辱育人使命的高度提升精神气质,使自己保持激情不老的心态。教育是一种慢的生活,教育研究更是一种慢的艺术。开展实践研究,应有长远的眼界,求真务实、锲而不舍的精神,寻找自己在实践中有深刻体悟的专题突破,做到从真问题出发、长期性跟踪、严谨性收集、规律性探索,取得成果必定是水到渠成。有人说:能够在一个行业做出点名堂的人,往往不是什么特别聪明的人,而是能够坚持不懈做下去的人。只有树立教育研究有所作为的境界,才能摒弃浮躁。

(2)加入到科研团队中去。同伴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思维碰撞,有利于开拓研究的信息源,更新理念,打破思维“瓶颈”;也有利于共享研究智慧和乐趣,形成“共振”效应,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摘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的教育科研中,研究心理是影响中小学教师研究成效的关键因素。文章通过案例对中小学教师研究的怠惰心理、恐惧心理、盲从心理、敷衍心理、浮躁心理等5种消极心理进行剖析,并从中小学教师实践研究的要旨出发,提出了相应的矫正方法。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研究心理,剖析,矫正

参考文献

[1]杨瑛.教师排斥课题研究的原因分析[J].宁夏教育,2014,(2).

[2]戴建国.理性看待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倦怠症”[J].校长参考,2014,(2).

[3]刘永和.教育研究不能缺失科学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3-9-13.

[4]李维仓,文喜东.教科研并不神秘[J].教育革新,2014,(11).

中小学心理教师 篇11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表现

心理枯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职业病。据专家介绍,教师目前是这种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之一。患上心理枯竭症的人,犹如失去水的鱼,有着窒息般的痛苦。对于个人来说,心理枯竭会使教师经常体会到疲劳、烦躁、易怒、过敏、紧张、抑郁、多疑等消极情绪,并出现虐待学生的现象,产生失眠、酗酒、药物依赖甚至自杀问题。心理枯竭所伴随的成就感降低,还会使教师意志消沉,不再追求工作上的成就和进步,延误自身的发展。对于学校来说,出现心理枯竭的教师士气低落,时常抱怨,工作效率下降,与同事的关系恶化,甚至会发生缺勤和离职的情况,这些将严重影响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二、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成因

教师心理枯竭,其原因可追溯至个体人格特征、社会压力与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有时,社会压力与职业压力是交叉甚至重叠产生影响的。

(一)外在原因

1.社会及家长对中小学教师的角色期望值过高

历代社会所赋予教师的职责使公众对教师提出了过高的期望,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也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无形之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迫使老师们向着“完人”的方向努力,形成了极端的完美主义观念,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同时,家长对教师抱以过高的期望值和依赖性。现在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读完高中课程和完成大学学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好工作。这种高期望又转化为对教师的高要求,将孩子的学业成绩以及性格培养完全归为教师的责任。家长的过分要求和不理解使得教师的压力感更加强烈。这些高标准、严要求其实是永无止境的追求目标,教师要充当“学者”、“教育家”、“爱的播撒者”和“家长代理人”等诸多角色,最终造成角色超载,大大增加了教师的精神压力。

2.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

面对新课改,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大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一些教师因为习惯了过去的教学方式,面对新的教学情境感到惶恐和无奈。于是感到力不从心,难以协调好工作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心理疲劳感油然而生。

3.管理手段的弊端让教师穷于应付

当前的部分教育管理体制存在个别弊端,尤其是以量化考核为首的评价方式和超负荷的工作量让教师疲惫不堪。对教师唯文凭论,对才能的重视往往弱化,真正有能力的教师还得迫于应付各种各样的硬件要求,在一次次的成绩排名和评职晋级中屡屡受挫,就更显得心灰意冷,加上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人际敏感倾向、敌对倾向、恐怖倾向占有一定的比例,各种人际关系障碍让教师压力重重。

(二)内在原因

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加剧了职业倦怠感,进一步导致心理枯竭

比尤凯格提出的心理枯竭发展“四阶段论”指出,人们在从事一项工作时,往往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理想狂热期、徘徊停滞期、迷惘挫败期和冷漠抑郁期。承受各种外在压力的教师自然也会经历这几个阶段。当教师走上讲台,发现理想与现实相差太大,大约两三年之后就会热情下降,甚至开始逃避。此时如果一味地以加倍努力来回避问题,而不是调整不现实的期望,枯竭就开始了。五至六年时,自信丧失,开始迷茫低落。如果还不及时调整自己,就会陷入无所用心和不负责任的精神状态下生活和工作,不再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变得冷漠抑郁。至此,个体枯竭就会达到最低限度,身心健康就会严重受损。

2.多种角色的冲突导致教师心力交瘁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经常要充当多种多样的角色,比如:学生眼中的老师、学生的家长代理人、为人父或为人母、知识的传播者、榜样示范者、学生集体的领导者、学生的朋友与知己、学生心理发展的导向者,甚至是学生的“替罪羊”,等等。一些教师在角色转换时产生了心理困难与心理压力。教师把大量的时间奉献给了工作。工作与生活混在一起,影响到了教师的日常生活。多重身份经常会导致教师陷于烦躁和无奈之中,感到倍受压抑。久而久之,一些教师将面临心理枯竭。

3.教师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导致心理失衡

近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但大多数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生活并不富裕,他们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经济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的经济基础决定其社会地位,如果教师总为生活发愁,当然不会有良好的情绪。在工作负担过重的情况下,面对一个个性格迥异、家境不同的学生,他们付出了大量心血,而他们的收入和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却很低,一些教师尤其是那些面临购房、成家的教师无法正确面对这个事实。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成绩突出,而评优、评先、晋职却与自己无关,久而久之,怨恨、抱怨的情绪就会滋生,对工作产生消极和抵触情绪。此时,一些学生的顽皮和惰性还会直接导致一些教学事故的发生,增加教师的心理负重感。

4.教师自我期望过高,若遇突发事件引发心理崩溃

教师一般都有较高的成就动机,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的成功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学校里人才济济,因此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不像其他行业那么明显,教师很容易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发生冲突。教师竭尽全力甚至超过自己的能力去扮演社会期望的完美教师形象,导致期望与现实、付出与成就失衡。一味地追求尽善尽美,极易在工作中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导致深深的自责和内疚,并对教育的实效性产生怀疑,加重内心负担。再者,教师长期面对的是身心发育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生突发事件,教师很难面对,这些都有可能损伤教师自尊,甚至扭曲人格。一些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在工作中追求完美,为自己设立了较高的目标,想处处走在同行的前列,因而也对学生处处严格要求,一旦遇到不配合的学生便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便会把自己的不满情绪迁怒于学生,发生教学事故。当他们的内心压力得不到合理的宣泄,就会出现行为偏差。事实上,强迫自己追求完美,正是不快乐、心理不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三、中小学教师心理枯竭的干预对策

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会影响其自身的健康与职业发展,同时还会影响到众多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学质量,基于此,提出以下干预对策及建议:

(一)树立正确角色观,消除和降低心理压力

面对自己多重的身份和角色,教师要树立正确角色观,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坦然地面对公众、学生和自己,教师的作用不仅是使某些学生升入高一级的学校,而是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并得以健康成长。教师要正确认识这一点,并要改变公众把自己当作升学工具的形象,要用自己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权威地位,即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他们长期保持学习的愿望,以更好地满足他们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世纪的学子处在一个网络时代,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四通八达,一个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想处处凌驾于学生之上是不可能的,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要敢于对学生说:“我也有许多知识暂时不懂,但是我会去学。”并身体力行,努力升级自己的内存,把握学生心理,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做到“授人以渔”,教学相长。

(二)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赢得学生与家长的尊重和理解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们在分别满足生理、安全、归属与爱的需要后,更注重获得尊重的需要。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的心理需求更需要受到家长和学生的尊重,而只有那些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教师才会受到尊敬和爱戴,才会在教学和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不受家长和学生尊重的教师,自己也不会对自己的工作抱有多少成就感。因而,教师要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学生的博大胸怀,学习他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境界,淡化对功利的追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只要心中装着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学生和家长就会从内心接受教师,爱戴教师,这样,教师既获得了尊重需要的满足,又可增强工作动力,从而避免在许多事情上的心理失衡。

(三)提高知识能力素质,增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能力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一名教师拥有基础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较强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自然会降低工作中的焦虑情绪。尤其是广泛地学习一些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知识,不仅能更好地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科学理论进行分析,也能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尽量避免枯竭的产生。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能力。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多思考它给国家的教育事业注入的新生力量,为国家的下一代带来的无限生机,认识到课改对教师是一场新的考验,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面对课改,勇于实践,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教学工作焕发新的活力。

(四)开拓进取,寻求合作,营造愉悦的工作氛围

教师每天面对几十名学生,一大堆作业和办公室的几位同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免会感到单调枯燥。如果在工作中能循序渐进,善于创新和发现亮点,在教学中经常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一起品尝创新的乐趣,既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不断为工作注入活力,又能消除枯燥单调感。

教师的合作是新课程提出的重大要求。通过合作,教师可以获得心理支持,获得新想法;通过合作,可以分享材料、计划和资料,减轻自己的负担。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改,减少工作中的阻力,教师也应注意与家长的合作。对家长,教师有责任解释新的观念,有责任解释教育工作的行动意图,以便学生在一个新的氛围中学习时,家长不至于感到糊涂和生疏。同时,教师也可获得来自家长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只要教师学会主动与家长、同事进行沟通,寻求合作,就能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五)改变认知,宽容自己,科学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改变认知是应对压力的方式之一,这要求教师养成积极的思维和行动模式,正确看待教师这一职业。教师首先是人,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通一员,然后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不妨告诉自己:我不是神,每个人都有缺点。因此,不要再被一些不完全合理的社会期望、要求所左右。相反,只有正确看待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应对压力。同时,教师要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沉重的工作负担是教师职业所固有的,教师一方面希望尽自己所能高质量地完成工作;另一方面却觉得时间紧迫,两者之间存在矛盾,从而产生了心理压力。可见,压力的产生与时间管理是否有效有关。此外,因为工作没能完成而用非工作时间去完成,自然会影响家庭生活,如减少了与家人相处的时间,影响跟子女的沟通等,这样又增加了教师的愧疚感和压力。教师在管理自己的时间时,要把教育教学工作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分类:重要且紧急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例行工作。较为切实可行的时间管理方式,如记录时间,找出无效时间的“杀手”;长期目标与短期计划的结合,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等,也能缓解教师工作中的压力感。

(六)学会关爱自己,注重自己的心理和生理健康

一个人只有学会爱自己,才可能去爱别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例如,面对心理枯竭,首先要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对心理枯竭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消除不必要的心理焦虑,帮助自己避免走入或尽快走出心理枯竭的阴影。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努力改善生活质量,充实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教师的心理枯竭并非教师个人的问题,而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因而要想解决教师的心理枯竭问题,需要社会各界改变观点,正确认识教师的职业,正确认识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支持,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开辟一片有利于教师发展的绿色土壤,使我们的教师首先成为一个健康的人,再成为育人之师。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教师进修学校重庆市开县实验中学)

中小学心理教师 篇12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解决策略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是指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承受力超过自我平衡能力的范围,从而产生心理障碍、心理变态和行为异常,不能有效地适应工作和生活的状态。据报道,就全世界来看,二十世纪后期开始出现了一种世界性的教师焦虑和苦恼。而处于由应试教育逐步走向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大环境下,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是相当不容乐观的。近年来教师体罚、变相体罚甚至打死学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据有关专家分析,除了中小学教师的师德差、法制观念淡漠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存在问题。社会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依赖教育,教育的主导就是教师,如不解决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必将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未来人才的培养。本文试图分析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寻解决策略。

解决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问题同样可以从社会、学校和个人三方面入手。

一、社会方面

1. 社会和家长要给中小学教师更多的理解与关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担负着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更多的内在冲突、责任与压力。教师的职业是对社会、对家长、对下一代成长高度负责的职业,他们是社会各人群中付出巨大的人,因此,我们除了强调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切实关怀教师、爱护教师,还要热切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保护教师的身心健康,对他们予以更多的理解与关怀,使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和体力来支撑传道、授业、解惑的艰辛工作,有健康的心理来积极承担人师、灵魂塑造者和社会文明推动者的神圣使命。我们只有拥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拥有身心健康的高素质的下一代。

2. 政府应制定各种政策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政府应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改善住房、医疗等物质待遇;深化教育改革,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荷,减少教师为追求升学率而做出的许多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行为;促进教师群体职业化,在教师的筛选、培训和资格认定方面形成一整套的标准。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尽快制定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计划,切实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3. 社会舆论应为中小学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通过社会舆论,从社会的角度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塑造良好的中小学教师形象,这是解决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这是一种社会支持系统,也是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一条根本之路。有了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就有了行为的标准,也有了社会的监督。

二、学校方面

1. 学校要提高认识,校长要提高领导艺术。

学校要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认识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把中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内容,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地开展好各项工作。校长要换位思考,要多理解、尊重中小学教师,确立他们的主体地位,平时多和教师交往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热爱关心教师,为他们多做实事;多肯定、多表扬、多激励教师,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指出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委婉性、艺术性。

2. 培养教师的兴趣和情感以及意志和能力。

对教育工作的兴趣,是教师创造性地完成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心理品质之一。积极的兴趣和情感不仅促使教师积极钻研专业知识,而且促使他们更热爱教育工作,同时,它又培养教师的意志和能力,使教师具有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教师从教的信念。因此,当前特别重要的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者要切实转变旧的管理理念,将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与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工作环境有机结合;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排释教师精神与工作负担,为辛勤工作的教师提供更多体验成功、实现价值的机会。

3. 营造和谐的同志关系,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融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的心情轻松愉快,使工作顺利开展,成绩突出。学校可以通过种种联谊活动、交心活动、同乐活动,建立良好的同志关系,教师如果能在欢快、轻松、和谐的环境里工作生活,可以预防不良情绪的产生。同时学校要弘扬正气,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鼓励进步,奖励先进,培养强烈的荣誉感。学校要为教师多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使教师不断进步,同时尽量提供成功的机遇,让教师尝试成功、体验成功。

4. 转变机制,科学评价。

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方位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而且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而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这样教师的工作便变得更加丰富且有创造性,教师的个性和个人价值、伦理价值和专业发展便得到了高度重视。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不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准,而是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善自己的不足,将工作中的压力变为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动力。

5. 开展专家辅导与心理咨询,建立心理档案。

请心理专家到校开展心理讲座、心理咨询等活动,能较快地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理论水平,同时,能解答教师的各种疑

教师如何解除心理压力

(济南市商河县郑路镇营子小学,山东济南

随着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家长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日益强烈。新课程改革目标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发展。教师要从“经师”变为“人师”,不仅要“讲经说道”,而且要做到以育人为主,由此对教师人格、能力、素质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教师的心理承受力也是个很大的考验。此外媒体报道的一些教师被家长或者学生殴打,以及不时发生的因教育方法不当引发的家校矛盾等,都让教师感到困惑、迷茫和不解。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逐渐演变为教师的心理问题,影响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教师心理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心理学知识学习

随着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进程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会的种种现象都在教育上有所反映,家校矛盾发生、师生关系恶化等现象,都在考验着教师的心理承受力。

在调查了298名中学教师和48名师范大学在校生之后,笔者参照美国加州教师资格认证所使用的标准,考察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了解、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评估这三方面的内容。数据显示:用百分制来描述的话,50分以下的人占23.2%,50分至60分的人占38%,60分至70分的人占36.1%,而70分以上的人仅占2.7%。而且,有意思的是,在教龄和地区上,基本没差异;以前学没学过心理学也没有太大的差异。这就是说,60分以下、61.2%的人缺少心理学知识是普遍现象。这是几年前调查的结果,现在的状况可能有所改善。另一个调查以97名小学教师为主,考察他们对条件性(专业外相关知识)知识的掌握,平均通过率为63.2%,这说明还有三分之一的人没通过。加上其他相关研究,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至少从量上来讲是非常不足的,是跟当前的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不问。学校要建立教师的心理档案,如此既可了解教师心理素质变化的情况,也可为开展学校心理研究提供素材。

三、个人方面

1. 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形势的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生活的空间,是社会选择我们,不是我们选择社会。因此,要审时度势,把握时代的脉搏,避免因形势的变化而带来心理困惑。同时还要转变各种观念。观念不随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就会引起许多问题。

2. 加强学习,吸纳多元信息。

学习一些心理理论,了解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往往能防微杜渐。多看其他学科的书籍,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容量,对调节工作节奏,提高生活质量大有益处。多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会使人变得开朗、乐观、健康。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书育人的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教师赢得学生的尊敬爱戴。在教学活动中,他们能以很大的热情给予积极的配合,使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4. 提高自身的心理修养。

我们生活在世界上,不可能没有矛盾。有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地处理。以正常的心态对待矛盾是妥善解决的第一步。这一种正常的心态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情绪不断调适、涵养不断提高、自控能力不断加强中获得的。所以,教

相符的。

面对急剧变化的教育形势,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校社矛盾,面对让人倍感困惑与不解的师生关系,当代教师要适应教育的发展,完成知识传授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及时补充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学修养,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调整自己失落、无助、困惑、迷茫的心理,适应社会、教育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稳定、和谐的心态投入到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二、掌握教育法律法规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熟悉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施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教学和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发生。

在我国,教师违法行为多数是教师对学生的违法行为,而这些行为又往往是由于这样几个原因造成的:管教学生方式不正确;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的未成年人个体性;传统教育观念下的“代家长行事”;法律意识不强等。归根结底,就是一些教师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知识缺乏造成的。一些教师的违法行为,不仅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家庭和社会,更损害了教师“德高为范、身正为师”的形象,同时也践踏了国家法律的尊严,其社会影响是恶劣的,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不容许的。因此,教师要加强与教育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自己依法施教的能力。教师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与理解,领会这些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有效地利用法律对学生进行管理和教育,充分利用法律给与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遇到管理纠纷时,能依法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不受侵害。

教育法律法规的知识和内容,在教育发展的今天,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甚至是必须掌握的条件性知识之一,只有师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是防治心理问题的“本”。

参考文献

[1]俞国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

[2]周雪梅,俞国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类型、成因和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3,(3):51-54.

[3]吴思孝.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J].教育探索,2003,(5):82-84.

[4]刘霄.论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J].教育探索,2003,(2):85-87.

[5]庞丽娟,洪秀敏,姜勇.教师心理健康:关注与促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61-64.

[6]余欣欣.中小学骨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3,(6):80-82.

[7]李娟,董锡军.教师心理健康偏失及自我调适的思考[J].山东教育,2003,(3):7-8.

[8]林志长.教师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健康维护[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1):87-89.

[9]李文静.教师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影响[J].教育探索,2003,(2):102.

上一篇:八重下一篇:音乐课堂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