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胆小躲藏

2024-07-11

中小学心理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胆小躲藏(共3篇)

中小学心理咨询个案辅导记录胆小躲藏 篇1

灵台三中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记录

案例介绍(胆小躲藏)

王某,女,初二学生。父母文化水平,该生身体瘦小,说话慢,动作慢,胆小。,经常无缘无故地躲藏起来,任凭家里人有多着急,不找到她,她绝不会自己出来。找到后,问其原因,就是不吭声。搞得父母,老师非常费解,而且替她担心。

案例分析

王某从小体弱,常被别的孩子欺负,父母教给她的应对策略就是“惹不起,躲得起”。只要看到她与别的小孩一起玩,怕她又受欺负,母亲就会赶紧把她叫走。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打理一家太阳能店,无暇顾及王某的生活。除在校外,她几乎是一个人独处,父母很少和她沟通,对她的关爱也非常少。她放学回家,就独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性格变得非常内向。于彩说话慢,动作慢,她的母亲对她的表现很不满,经常当客人的面叫她“木头人”,后来弄得老师和同学也叫她“木头人”。王某看见别的孩子在周末的时候,有爸妈带着玩,而自己却一个人形影相吊,再看看自己的父母,没有一个能和她亲热的,从而让她产生孤独感,自卑感。而在学习上特别是在数学科目上,一些简单的问题,她要想很久才能思考出来,但她的智力水平很正常,说明在性格内向的影响下反应有些迟钝,这又遭来了同学的耻笑和老师的不满。王某非常渴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但均未实现。一次偶然,她没和家里人招呼,就和一位亲戚回去了,这使得她母亲和老师非常着急,连夜到处寻找,父亲也连夜打车回来参与寻找。找到后,母亲早已哭成了泪人儿,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而王某此时心理得到了最大的满足,这是她意外的收获。此后,王某在孤独难耐的时候就会躲藏起来,让父母,老师寻找她。

辅导方法

长期以来,王某由于得不到家人足够的关心,心理一直处于抑郁状态,她选择了采用躲藏的方式,以引起别人的重视,从中得到心理满足。而今天,在掌握了心理辅导的原理后,我们再也不能呵斥她,她首先需要的是同情和关怀。因为性格内向的孩子都不愿,也不敢跟老师接近,老师就应主动接近她。我找王某进行了两次个别心理辅导,详细了解,询问了她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我向王某坦诚表露了自己,说是平时还不够关心她,同时也如实分析了她这样做带来的危害。并再三启发她:有想法,有事情不要闷在心里,要告诉父母,告诉老师,学会倾诉。由于对王某的理解,关心,王某对我有了好感,好几次都主动找我说些“悄悄话”。

1、实施了家庭辅导,提高家教水平,这个案例显示,家教的失误常给孩子的发展酿成苦酒。一般父母认为,只要给予孩子吃,穿,玩,就尽到了父母的责任,但他们忽视了孩子最需要的是心灵上的帮助。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同情和关爱,可还没等孩子把要表达的意见说出来,就遭到父母的厌烦,呵斥,这样,孩子还有什么心里话能对父母说的呢 诚然,家长生意忙,再忙也不能忽视对子女的关心。因此,我们和家长诚心诚意地交谈了这些问题,并要求父母平时多关心她,多与她交淡,多鼓励她,说一说学校里的事,要认真聆听孩子的表达,使她渐渐的敢于表现自己。家长表示后悔,很感激学校对孩子的关心,并一再表示要改变以往的家教方式。其父借去几期《莫愁》家教杂志,说,“要好好看一看”。其母在随后的日子里,经常主动来校了解孩子的情况。

2、实施了体育疗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王某从小身体虚弱,自我感觉不如其他小孩,害怕和其他小孩交往。我们除督促她上好体育课外,还由体育老师根据她的情况专门设计一个体育治疗方案,以引起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她自觉参与体育活动,并按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她在体育活动中良好的心理品质。

3、实施了交往辅导,培养自尊,自信。长期以来,王某处在一种心情压抑的状态。她长得瘦小,学习成绩不好,说话慢吞吞,很少与人交往和沟通。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她缺乏自信,更谈不上自尊。这次在交往辅导的过程中,必须帮助她恢复自信,培养自尊。(1)在上课时要不断地用鼓励,赞许的语言表扬她的点滴进步,只要有进步就给予肯定。对于她的反应迟钝问题,在给她讲作业时,尽量的启发她,给她多做些她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猜谜语,还有做一些有益智力发展的游戏,让她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并在游戏中给予鼓励,让她在游戏中增强自我效能感,从而使她的反应敏捷起来;(2)把班组中最热情的小娜换成王某的同桌,以此来感染她,带动她;(3)让她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中表现自己,让她和大家一起玩,使她真正感受到大家一起玩比一个人玩快乐。辅导方法

经过几个月的辅导,我发现王某比以前开朗多了,特别是通过与同龄伙伴交住,进步非常明显。她在平等,自由的伙伴交往中,交往能力,自我理解,评价能力和集体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和伙伴学习,游戏中,她学会和同伴相处,合作。她已不再孤独,至此,她再也没有躲藏过。她的个性已逐步得到完善,变得自信,灵活多了,而且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信她会一天比一天更有进步。

小学生人格障碍的心理辅导个案 篇2

尹伟锋(化名),男,13岁,小学六年级学生。学校体育艺术节举行30人31足比赛活动,轮到尹伟锋他们班比赛,其他同学都在赛场外为自己班加油鼓劲,而他却在一旁高喊:“扑街、扑街……”(本地骂人的话,意指希望他们摔倒)。尹伟锋的语文老师是新调来的教导处副主任。在一堂语文课上,她发现尹伟锋桌子旁有纸团,便很和蔼地叫他捡起来。他很不情愿地捡了起来,把纸团放到自己的桌子里面。放学时,他却趁语文老师不在行政办公室,将纸团丢到老师的办公室里面。在一节音乐课上,一个同学上台表演完回座位时,不小心踩到了尹伟锋的脚,尹当即用力推他,他撞到了后面的墙上,当场头破血流,并有轻微脑震荡。

个案问题行为分析

尹伟锋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母只顾工作,工余经常打麻将,很少对他进行思想和行为教育,遇到问题只会斥责、谩骂他。他的班主任是位老教师,只知“严师出高徒”,对他出现的行为和心理问题缺乏适当的教育和心理引导。他这种行为偏差少年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看问题容易偏激,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是有型、勇敢的表现。

个案心理诊断与分析

如果将人的精神健康比作白色,精神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而灰色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浅灰色与深灰色两个区域。在浅灰色区的人只有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其突出表现为常常因与人吵架、挨批、学习不顺心,并由此产生心理的不平衡与精神压抑。因此,尹伟锋的心理状态可以定性为处于浅灰色区域的心理状态。我还对其进行了《临订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测试,发现其敌对因子超出正常值,并明显具有冲动倾向,所以其心理疾病主要定性为“人格障碍”。

个案辅导过程

第一步:深入了解其行为特征及心理状况,建立个案心理档案。我先积极向其班主任了解尹伟锋的家庭状况,和班主任一起家访。我还向其现任班主任、以往班主任及同学询问并记录他的行为特征及突出性格。

第二步:做好辅导前的相关工作,建立与被辅导者朋友式的关系。我开始寻找合适的时机接近尹伟锋同学。借助篮球这一项他最喜欢的运动,我们慢慢地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一点为他接下来顺利接受心理辅导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第三步:开展实质性的心理辅导工作。我营造了舒适的环境进行心理晤谈。晤谈基本原则:真诚理解的原则、勤加鼓励的原则、专心致志的原则等。晤谈基本技巧:倾听技巧、沉默技巧、宣泄技巧、探讨技巧以及行为矫正技巧等。

我为他设计了“阶梯式疗法”(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是行为疗法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应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逐步地加强正常反应,使不正常反应消失,进而达到矫正的目的。尹伟锋的行为属于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和冲动性人格障碍所呈现的特征,其行为有不自觉的自主神经系统失调,所以采用系统脱敏法治疗。首先,我通过心理晤谈勾起令其产生报复行为、攻击性行为等事件的回忆场景,使他重新产生愤怒,接着进行系统脱敏疗法。然后,通过其他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制造令其产生心理冲突的事件,激发其愤怒心理,使其脑海里产生想实施攻击性行为或报复性行为的状态,实施系统脱敏疗法。

鉴于他具有易怒、冲动、偏执等心理症状,除了使用系统脱敏治疗方法以外,还需要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心理支持,所以结合采用宣泄、解释、鼓励、保证、指导和促进环境的改善等支持性心理治疗。

开展班级的团体心理治疗,适当举办一些团体心理活动,营造和谐的班级气氛,让他尽量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并尽量挖掘其表现出来的优良品格行为,进行放大。另一方面,我细心发现其存在的细微的不良品格行为,进行耐心教育和正确的心理辅导。通过团体心理治疗,逐步达成道宁(L.N.Downing)团体心理治疗的12个效能。

我与其家长联系,要求他们改变已有的不良教育方法,要肯定孩子的个性特点,重视孩子存在的人格障碍,积极帮助他改变自我,改善环境。

通过近一个月来的一系列辅导,科任老师及同学陆续反映,尹伟锋近来进步很大,连续两周没有与同学发生矛盾冲突事件,性格也呈现开朗乐观积极的一面,心理日渐走向成熟健康。我叮嘱班主任继续给其鼓励,同时也提供更优越的环境让他成长。但整个过程,我必须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指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 篇3

(三)一、学生基本情况:

1、辅导对象:李广烨

2、性别:男

3、年龄:12岁

4、年级:4年级

5、个案表现:李广烨在校成绩较差,爱捣乱课堂纪律,行为不能自控。

二、问题行为表现:

1、学习成绩较差。数学成绩保持合格,语文不合格现象经常发生。

2、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有教师在时,李广烨时有分心现象。教师不在时,违反课堂纪律。受批评后,屡教不改,带头影响全班自修。

3、作业完成欠佳。课堂作业马马虎虎,应付老师。家庭作业则不做或经常少做。

4、教育无效,反应剧烈。教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家长教育后,也是不以为然。

三、背景资料调查:

1、家庭背景: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父亲性格粗暴,对孩子已经打骂成习惯了,母亲性格懦弱,也不懂如何教育孩子,造成孩子有话不肯跟父母说的局面。

2、学校背景:(1)学校大环境

党尔寨小学,学习风气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普遍重视,要求较高,学生间能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2)班主任、同伴看李广烨

班主任认为李广烨转入本校后,常有作业不做现象,并屡教不改。同时,认为李广烨喜爱表现自己。教师在教室上课时,表现出非常的配合。不在时,和同学争吵,甚至打架。经批评后,泪流满面。但却屡教不改。

四、辅导的对策和干预措施:

1、整体策略

根据李广烨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从李广烨本人来说,首先从稳定情绪入手,调整认知,指导行为。最主要是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其中争取学校班级的支持作为辅导的关键。

主要过程:建立关系——调整认知——助其行为转变——积极体验

2、辅导实施干预的策略

(1)与该生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引导李广烨倾诉自己的烦恼,从中了解到李广烨大量情绪的认知困扰和心理矛盾。发现李广烨对老师和同学过激的话语很在意,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

说话间,我发觉李广烨常常话语间歇,并伴有焦虑不安的情绪,由于时间关系,约定几天后再谈。以后连续两天运用机会找他谈天,问他喜欢什么活动,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等,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

(2)了解该生的有关情况,助其调整认知。

与他建立友善的关系后,我和李广烨进行了第二次面谈,帮助李广烨调整认知。第一,父母工作忙与不爱他并不矛盾,应该体谅父母的苦衷,正是父母的辛苦工作才换来了他舒适的生活。

第二,同学不愿意和你交朋友,令人烦恼。出现此状的原因是什么?最根本是自己经常跟同学打架闹意见造成的,也应该找找自身的原因。

第三、老师批评教育你说明老师是很在乎你的。希望你能进步,同时,说明你确实存有不足,更加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3)抓住时机,助其转变行为。

当李广烨进来时,告诉我,他已想通了,也在努力地改变。但跟同学闹意见的坏习惯改不掉。主要表现在:老是跟同学争吵,该怎么办?我和他定了一个“契约”。要求他根据契约要求做,并且提出改变途径。

第一,利用空闲时间,多找老师和爸爸妈妈沟通,倾述自己的内心,寻求他们的理解与帮助。

第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少违反课堂纪律,改变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印象。

五、心育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学年的心理教育与辅导,李广烨的表现概述如下:(1)他对自己以往的不良行为已有认识,并正努力改正坏习惯,上课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捣乱,能听老师讲课了,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不再打架闹事了。(2)他愿意为班集体和同学做好事了,劳动中不怕脏不怕累,期末还被评为了“劳动积极分子”。(3)学习方面也主动多了,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复习比过去自觉,成绩有了很大进步。(4)父母也反映他开朗多了。

七、辅导小结和启示:

本个案总的来说辅导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主要还得感谢李广烨的家人和其他老师的协助支持。本个案的研究结果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亲情的家庭,导致了孩子出现个性偏差的现象。对这些孩子,我们更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上一篇:论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及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及建议论文下一篇:当冲突发生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