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精选12篇)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 篇1
上个世纪6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就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国在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努力下,从90年代逐步关注,本世纪初开始大面积推广和应用,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大量相关内容出现在基础教育课程之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日趋形成。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总结,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笔者在基层中小学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积极尝试,以期为中小学教育同行有所帮助。
一、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成因
1.学校因素。农村学校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身心;重课内教学,轻校外辅导;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导致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把学习当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少数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个别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因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2.家庭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的氛围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打骂,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农村多数“留守儿童”的压抑感、委屈感陡增,心理问题显现。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显而易见了。
3.社会因素。社会意识形态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干预,是通过社会信息作为媒介的,健康的社会信息,有助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不健康的社会信息,则会造成种种危害。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影响青少年的不良因素比比皆是,如封建迷信、坑蒙拐骗、打架斗殴、不良传媒、赌博陷阱等不良因素一直在向学校教育发起挑战,也正在侵蚀中小学生的心灵。
二、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1.学习焦虑。有的学生因学习紧张,睡不着觉,产生恐惧心理,极个别甚至有抑郁、厌世的倾向;有的学生害怕竞争而多疑,看书时总觉得别的同学跟着自己,自己看什么别人也看什么,生怕同学会超过自己;还有的过于自虑,觉得学习成绩不好,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其他不读书的兄弟姐妹,更对不起老师,因此自责、自卑,进而厌学、退学。
2.交际困惑。有的同学因性格问题在班级、宿舍与同学的关系都很紧张,从而无法安心学习;有的同学多疑、过敏,自己坐在教室里,总觉得背后的同学在议论自己,因而坐立不安;还有的同学几乎不与别人交流,从不主动跟别人说话,需要同学帮忙的时候就写张字条,老师问话时,第一句他答应,第二句勉强应付,第三句再也不吭声。
3.情绪波动。有的学生在家不听父母的话,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严重时出现离家出走或者逃学等现象;有的学生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甚至伤及生命,受到法律惩处;还有的学生由于青春期困惑,经常内心焦躁、压力剧增,失眠、上课分心等现象频现,受恶意广告诱惑,病急乱投医、乱吃药,导致恶性循环。
三、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究
1.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前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中小学校,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缺失,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而抑郁的生活。多达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产生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和自卑等不良心理。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离家出走的事件屡有发生,这其中,除了外部因素外,无不与学生自身的心理脆弱、敏感、抗挫能力差等有关。因此,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成为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
2.日常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是基础。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开动脑筋、注意积累、重视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
实践证明,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际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同时,学校还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环境。
3.教师自身心理素质提升是关键。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学校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位教师都能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利于正确地指导学生,并杜绝教育教学过程中失误现象的出现。此外,由于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使教师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一位平时身心都很健康的学生,由于一时的冲动偷拿了同学的钱,事后良心的自责,使他找到老师承认了错误。但由于教师处理不当,他从此被戴上小偷的帽子,心理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不但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幻听、幻视,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又在偷东西,最终发展到再也无法上学,陷入心理危机。而有同样经历的另一位学生,在承认错误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谅解,老师不但没有将事态扩大,而且还把管理班费的任务交给了他。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积极支持下,这位学生终于摆脱了所犯错误在心灵上留下的阴影,能堂堂正正地坦然处理关于钱的问题,其它方面的发展不但没受到消极影响,反而因老师的谅解和信任所带来的自尊、自信的增强而得到促进。
4.建立学校健康服务体系是趋向。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和心理咨询热线等,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和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目前,有些农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5.家长与社会力量的参与是保障。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是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成员,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现在农村中小学生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5%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座谈会等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意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各级政府、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落实。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那种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学生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创设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加快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程势在必行。政府及社会各界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家长要提高认识,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全力配合学校做好工作。我们深信: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通力协作,一定会使农村青少年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为将来踏上社会打下坚实的身心健康基础。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 篇2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部非常重视师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了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校长以及骨干教师的新一轮培训,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及时的。但在具体培训中,培训内容以教育理念的传播以及改革的理论探讨为主,而如何把新的教育理念贯彻到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中的指导较少,许多教师在实践中仍然感到力不从心等。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在研究部署新课程方案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师资培训”工作的研究,尽快建立起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确保师资培训的及时到位。
要尽快完善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全局性的社会系统工程,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建立,如新的考试制度、教育评估体系的出台和实施,将大大减轻教师在改革过程中所承受的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有利于广大教师在参与课改中正确定位自己,并且鼓起克服矛盾和困难的信心。再者,教育决策者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应清醒地认识到对新课程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对教师的适应过程要有实事求是的评估,特别是对于那些老教师在角色转换方面较为迟缓应持宽容的态度。
教师进行教育和自我教育,主动提高心理素质。教师开展自我教育,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新课程改革。首先要调整认知偏差。由于人们对压力的理解和解释不同,在同一环境里,人们经常体验到的压力的程度也往往不一样。因此,积极修正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模糊的认识或不切实际的观念,将有助于对问题的解决。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当前教育改革的不可逆转性,是大势所趋,因而应以主动、积极的态势迎接改革,以比较理智和宽容的心态看待改革进程中暂时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其次,要正确对待自身素质的缺失。如果以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为参照标准,许多教师确实都会感受到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既然是客观存在的,就应该坦然地接受它,并通过创造条件争取再学习、再提高,而不应整天沉浸在自我怀疑、自我贬低的消极情绪之中。妄自菲薄只会降低自己对职业的兴趣,并最终动摇自己对做好自身工作的信心。
树立教师心理教育观念,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面临的压力大大增加了,教育部门应树立教师也需要心理保健的观念,健全教师心理教育机制。要建立教师心理状况定期检查和心理素质测查制度,让教师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调整自己的心态提供依据:要为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教师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适;建议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使教师出现的一些消极的心理感受能够及时得到疏解。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 篇3
关键词:临床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去研究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思路。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1]在我国,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日益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杨鲁静、徐光兴( 2009)提出在积极心理学导向下,学校心理学应将预防医学、公共教育与心理咨询和矫治整合为一个体系,以素质教育为大目标, 从分级预防的角度来开展学校心理学的工作。随着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不断深化,也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
一、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使用,注意发挥各种方式和途径的综合作用,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1、心理健康教育课模式
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各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要防止学科化的倾向,避免将其作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心理学理论的教育,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积极行为干预和支持模式也是美国目前十分广泛的一种教育模式[2]。该模式认为教室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教育场所。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得到及时疏导,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心态平和、情绪稳定、思维灵活、爱憎分明、举止适度等,让学生拥有一个乐观健康的精神状态。
2、建立心理辅导室
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危机干预意识,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3]。
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因人而异,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因材施教。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谈心、让学生个别咨询,对他们进行个体指导,却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定期检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本着科学的态度,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定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情况等进行检测,对检测出心理健康指数比较低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提高工作针对性,有效地减少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4]。
3、学校-家庭模式
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是学校心理健康社会工作研究的一个主导取向[5]。这个模式要求学校和家庭都促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帮助建立家庭和社区之间的联系。在国外,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对全体社区成员进行心理培训,并陪同心理健康全职服务人员深入学校和进行家访,他们是开展心理健康干预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学校与社区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可以通过与家长的合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举行家长座谈会,以学生心理特点为主题的家长培训学习活动等。
家庭环境和父母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携手父母,家校共建,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环境。如学校可以联合村民委员会,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输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常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又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一个文明、和睦、愉快的家庭环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学校、家庭、社会缺一不可。其中, 家庭教育具有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 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流程中,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又是目前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不多见[6]。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家长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日益重视, 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这方面, 很多家长都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 从而导致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严重匮乏。因此, 关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4、学校-社会模式
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加强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的联系和合作,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营造社会的良好心理环境。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的人际交往不断增多,对社会各方面的接触也越来越广泛。学校周边的不良环境,时刻侵蚀着学生纯洁的心灵,学校应当配合地方政府、公安、工商行政部门,彻底清理学校周边的非法摊点、商铺、网吧、游戏厅等,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校周边环境,使之服务于学校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资源。
二、结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仍将是心理健康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王新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孟万金教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进程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2]吕婧.从宏观到微观: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启示[J].德育心理,2012,(10).
[3]郑晓边.学校心理辅导应三级预防 提高实效[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8).
[4]张冲,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6,(3).
[5]潘珊红.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
[6]俞国良,董妍.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J].教育研究,2012,(6).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 篇4
(一)问题的表现
目前,中小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很多调查和中小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中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和生理问题。
我们将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个归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的紧张;二是学习所造成的压力;三是在“自我”方面出现问题。北京市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王建宗统计了近5年来所接收的6万多次的热线咨询内容,把各类问题作了分析,其中人际关系方面问题占42%,学习方面问题占27%,两项占了近70%,余下的是“自我”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咨询者来自重点学校的占45%以上,可是重点学校在所有中小学里的比例仅占5%,可见,重点学校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要远远超过普通学校的学生。
首先,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具体分析如下:(1)师生关系的问题;(2)亲子关系的问题;(3)同伴或同学关系的问题;(4)对异性的看法问题。这四个问题还可以细细分析,只要某一个环节人际关系紧张,就会产生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学习上。具体分为:(1)学习压力问题,并由此造成种种心理行为问题。(2)厌学问题,即厌学情绪突出。(3)学习困难问题。我们在调查中看到,学习基础差的中学生占40%以上。(4)学习障碍问题,甚至出现极个别的“学校恐惧症”。例如,一进学校就头痛或肚子疼,一上某教师的课就恶心或拉稀。
再次,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自我”上。具体分为:(1)自我评价问题,评价过高或过低,于是在自尊心、自信心上出现问题;(2)自我体验问题,由于体验的错误,往往出现自卑、焦虑或逆反心理;(3)自制力问题,因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表现出耐挫力过弱。如果这三个方面问题联系在一起,会造成心理行为的严重问题。北京某校初一女学生,因母亲工作繁忙来不及为其做好饭菜又来不及做详细解释,只是让她匆匆吃了顿方便面,而这个女生自我认识较差,误认为母亲对她有看法,自我体验又不准,觉得失去母爱,再加上缺乏自制力,结果为吃一顿方便面而自杀,从而酿成极大的悲剧。
人际关系、学习和自我,三方面问题往往联系在一起构成并发症。有位在上小学时获得大奖的三好学生,其母在其上市重点中学后对她寄以很大的期望,希望她在班上保持在前10名,可是她的学习成绩却排在第35名之后,母亲就以自杀相威胁。这不仅造成亲子关系紧张,而且给她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压力,在她自己感到失去自信心之后,离家出走3天,险些造成严重事件。幸亏学校及时发现,及时寻找回来,对其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才使她逐步摆脱心理阴影,最后获得较好的发展。
(二)问题的起因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行为问题,并非现在才有,只不过今天的问题更为严重、更为突出。原因在哪?《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这主要是因为“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这里具体又分为外部原因和自身原因。
其一,外部社会原因。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上滋长的“一切向钱看”的消极现象,不仅妨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助长了她们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2)在当前教育体制下不能全面贯彻党的方针的条件下,容易产生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消极现象,它往往使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挫折感和人格障碍,甚至于萌发“轻生”的念头。(3)有些家庭教育不当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消极现象。像离婚家庭子女失去正常教育,易产生情绪低沉,不能适应现实生活,致使学习成绩降低、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于使品德滑坡、人格异常。有些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不够合群等毛病严重。(4)大众传递中不健康的内容也是造成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重要原因。所有这一切,都同《意见》指出的“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相违背,都是产生“问题”儿童青少年、“学校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根源。
其二,学生自身原因。除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因为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是青少年期,这正是心理学家所谓的“危机期”。这种观点表现在各派心理学家的思想上。例如,斯普兰格将这个时期比喻为“疾风怒涛”阶段;霍林斯基称这个时期为“心理断乳期”;艾里克森提出,这个时期的发展任务就是避免自我同一性的“危机”等等。我们不必照搬西方心理学家的这些观点,但是,青少年期处在人生发展的十字路口阶段,一方面,这个阶段是理想、信念迅速变化的时期;是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萌芽趋于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意识、道德观念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另一方面,这个阶段又是生理迅速成熟,容易造成主观和片面;情绪情感日渐发展,但两极性严重,自控性差,使逆反、对抗心理容易出现。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此,青少年心理发展,必然是两极分化严重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处理好幼稚向成熟、童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各种矛盾,使之日趋成熟化。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 篇5
【摘要】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全民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农村中小学生大部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呵护,长此以往,产生了性格柔弱、自卑、自负、孤僻、叛逆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为此,本文通过调查、访谈、查阅相关文献等多种方法,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提出对农村中小学生有效的教育对策,以便帮助农村中小学生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对策分析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农村也大力推行机械一体化。于是,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不断繁华的情况下,新的问题即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却日渐突出。由于农村中小学生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据前人的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农村中小学生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的研究,前人认为较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在对农村中小学生其他问题方面的研究,前人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生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表明:农村中小学生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前人从众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在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对农村中小学生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解决对策过程中,关于同伴关系及农村中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此,笔者充分利用生活在农村与农村中小学生交往密切的优势,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对农村中小学生有效的教育对策,为农村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农村中小学生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二、农村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笔者对全国范围的农村中小学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的前景下,我们对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的担忧起来。为了更深入的研究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笔者随机对江西省高安市上湖乡镇的160名农村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访问,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在处理自身的心理问题时43.3%的农村中小学生会采取吵架的行为,16.2%表示自己会闷不吭声,18.9%向父母诉苦,还有21.6%会采取其他发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可见,农村中小学生采取打架或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以推断,农村中小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导致
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者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人际关系敏感
农村中小学生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农村中小学生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7%的农村中小学生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6.6%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36.7%的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3.悲痛、厌恶、焦虑、忧郁
农村中小学生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显示,81.1%的农村中小学生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农村中小学生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农村中小学生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农村中小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4.学习心态
根据调查统计,89.2%的农村中小学生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5.4%由亲朋好友监护,还有5.4%由老师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64.9%的农村中小学生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生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
三、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笔者大多对中小学阶段的农村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显示,16.2%的家长平均一周与孩子联系一次,10.8%平均每月联系一次,29.7%表示不定时的联系,43.3%的很少联系。
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农村中小学生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农村中小学生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调查结果表明,89.2%的农村中小学生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5.4%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还有5.4%的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农村中小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农村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够,许多学校都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有认识失误。大多数的学校认为既然是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其对象就应当是“后进生”和“问题学生”。于是就把原来的医务室改为心理健康教育室,然后将里面布置得像医院里病房一样,然后由学校领导或班主任把其所谓的“后进生”和“问题学生”带到心理教育室进行治疗。这样一来,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的片面性,从而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许多学生既怕被当成“后进生”,又害怕被当成“问题学生”,即使他们心理有困惑,他们也不敢去求助老师。
4.社会因素
首先,我国的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工业发展快,而忽视了农业发展,致使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外流,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父母不得不把孩子留置家中,从而导致农村中小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
其次,社会教育制度不够完善,使得社会上存在大量的不良行为少年,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摸拐骗,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农村中小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最终误入歧途。
再次,因有关部门缺乏对网吧等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致使众多未成年农村中小学生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干劲不足等不良的学习心态,整天沉迷于网吧等娱乐场所,不能自拔。
5.自我调控因素
以上引起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均属于外部因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农村中小学生本身的自我调控系统就是其内部因素。根据调查统计显示:21.6%的农村中小学生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较差,16.2%的表示自控能力很差,54.3%的认为自己的自控能力为一般,只有7.9%的认为自己自控能力很强。自控能力差的农村中小学生比自控能力强或者一般的农村中小学生在情绪、情感、学习心态和行为方面更易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四、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完善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农村中小学生比平常人缺少最多的是父母的关爱和呵护,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农村中小学生大多处在中小学阶段,一般都是未满14岁的少年儿童。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长任教师,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农村中小学生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笔者认为,完善家庭教育环境,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搭建他们能够见面的桥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良好的情感是重中之重。
2.寻找合适的监护人,并提高监护人的素质
作为农村中小学生的监护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能够及时的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及时的教育与引导,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细心的观察与沟通,打开他们的心扉,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祖父辈的监护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对其学习给予帮助,可以为孩子请家教,使其获得个别化的教育,提高学习成绩。
3.加强学校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使每个农村中小学生拥有同等对待的教育。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而多于言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成为孩子心目中心理健康的表率,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学校应加强制度管理,避免社会上的不良分子进入学校,以免造成不良影响,遏止了校内的不良成员进行破坏,避免农村中小学生结识不良社会分子,一旦发现,学校、老师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使其人格发展能够“弃恶扬善”。
4.鼓励加强农业生产
农村中小学生的数量之所以不断的增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没有条件把孩子带在身边。解决农村中小学生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父母外出打工这一现实问题。政府应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农村的劳动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减少农村劳动力外流的现象。
5.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能
首先,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农村中小学生更多的关注,有效的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农村中小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其次,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农村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对网吧等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维护社会安
定,为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多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抓住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利时机,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农村中小学生及其他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热心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政府的温暖。
6.提高农村中小学生自我调控能力
农村中小学生自我调控能力的程度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自我体验,不同的自我控制,都会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使他们能够与其他同学一样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必须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的个人素质。
首先,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格罗斯的研究发现,情绪调节可以减少表情行为、降低情感体验、从而减轻焦虑等负性情绪对人们的影响,因而对身心健康有益。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农村中小学生抑制或削弱其不良的情绪问题,维持和增加良好的情绪,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能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克服自卑、疑虑等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自尊心,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其次加强农村中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提高意志力。鼓励农村中小学生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
第三,培养农村中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也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之一,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五、结论
总之,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并搜集了大量关于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合的整理分析,为了能够更深入的研究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积极探讨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有效的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对策。本文主要从对农村中小学生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解决对策中关键抓住农村中小学生同伴关系及自控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农村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农村中小学生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然而,由于个体心理存在内隐性,本文仅用调查、访谈、文献这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很难全面的掌握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地、深入地对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29-36.[2]于慎鸿.农村农村中小学生教育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06,(3):128-130.[3] 梁岭,郑丽.论农村农村中小学生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⑺:84-86.[4]林燕华.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广西教育学院学
报,2005,(5):121-124.[5] 吴承红,蔡澄,邵启扬.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174):100-101.[6] 陈少华,马勇琼.农村农村中小学生心里问题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报,2006,(4):177-180.[7] 堪海燕.透析农村外出务工家庭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
[J].2005,(6):399-401.[8] 张国举,王彬竹.新农村建设中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1):131-134.[9]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28.[10] 李晓丽.试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援助[J].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55—59.[11] 焦荣华.农村农村中小学生的成长问题及教育策略.学术论文
没有问题学生,只有学生问题 篇6
学生小G,是老师眼中不折不扣的一个所谓“问题”学生,经常出现违反纪律的情况,有时候问题还很严重,是个让班主任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刺头”。
住宿制学校,一天的作息时间较固定,而小G往往会在其中的某个时间段给班主任来点“惊喜”。如早上睡懒觉,早操迟到,早自习迟到,上课打瞌睡,上课迟到或者长时间上厕所,早退提前去食堂吃饭,晚自修迟到或者不出席,晚就寝的时候磨磨蹭蹭,就寝的时候讲空话。至于玩手机、上课看漫画书更是家常便饭,最严重的一次违纪是晚就寝的时候溜出学校上网(值周老师及时发现联系家长后找寻他未果),第二天早上才回学校来。
我多次找他谈话,每次他都能向我信誓旦旦地保证,谈话过后的一段时间也确实有所改观,但是一段时间后他又开始迟到了。就这样一次一次地和他做“斗争”,一次次地补上那些“漏”,虽然没有看到这个学生质上的改变,但是平时一点一滴的进步还是有的,最庆幸的是这个学生还是在整个学生群体的主流中,没有脱离大部队,而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看到他的“浪子回头”。
【案例分析】
我从来都没放弃过这个学生,第一,不放弃任何学生(哪怕学生自己已经放弃了)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准则,尽力而为,不论结果,期待转变,这也许是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成就感。第二,从小G的表现来看,他是屡错屡改,或者说是屡改屡错,但是不管怎么说,比屡错不改要好,从动机来说,他也是想做个遵守纪律的好学生的,只是因为主观上和部分客观的原因目前做不到。第三,转化一个最“问题”的学生可以让班级学生的维度提高,那些犯了点小错误的学生就不会变成问题更严重的学生,原因很简单,因为犯错误最严重的班主任都“不依不饶”地“纠缠”,那些犯小错误更是不会放弃,也许会自省而改正。
进一步思考小G为代表的这类学生为什么如此问题多多,很大一个程度上就是厌学,学生在学校最大的任务是学习,如果他连学习这件事情都厌恶反感,那么在管理严密的学校制度下,他就像是在坐牢,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越狱”,如此,教师就变成了“狱警”,学校就变成了“监牢”,班主任很辛苦,学生很煎熬。
学生课业负担过于繁重,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特别到了高三阶段,整天面对是书山题海,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读不完的书,没完没了的考试。故学生对学习一旦缺乏兴趣,就会产生厌学情绪。
社会环境的影响。现在是开放的社会,信息量大,新事物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而学生的自制力差,分辨能力不强,很难抵御各种诱惑,他们很容易被外界的信息所迷惑、吸引而使他们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例如,小G就很喜欢上网,喜欢游戏和漫画,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使其无心学习,产生厌学情绪。
教育体制改革、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辛辛苦苦地考上了大学,家长省吃俭用供学生上学,可学生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这使得学生和家长都感到茫然,读书无用论重新抬头。他们对通过上学改变命运的做法产生了怀疑,也使得一些家长对供学生上学失去信心,学生也逐渐产生厌学情绪。
另外,正如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往往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我遇到的学生中,如果某个学生问题多多,那他一定有某种特殊的问题。如案例中提到的小G,家庭情况非常特殊,父亲早亡,母亲靠打零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机,家里还有一个读初中的妹妹,一方面从小因为缺少父爱有点心理失衡,另一方面没有父亲的管理有点行为失范,家境贫困则导致比较敏感和自卑,并且有故意做点出格的事情引起关注的心理状态。
针对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对他屡次违反校纪和学习消极的情况进行事后的批评教育,达到治标的目的,另外一方面平时不定期地和他聊天交心,还帮他申请了国家助学金、区困难补助和校友基金等帮助他分担一点家庭压力。我还告诉他,这些补助和基金都需要各方面表现比较好才能继续申请,也是他在为自己的家庭尽一点力量,虽然从目前来看小G还没有达到一个优秀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学习上也起伏较大,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信他会慢慢地进步。
【案例反思】
没有问题学生,只有学生问题。这句话告诉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时刻告诫自己,对待每个学生特别是调皮的学生,更多的是要去关注他们的问题,而不是给他们打标签。用班主任的爱心去慢慢地融化“坏学生”的心,用耐心去关注他们真实的想法,用细心去了解他们之所以会有各种问题的客观原因。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对特别的学生有特别的爱,做班主任,一直在路上。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 篇7
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存在着某些障碍和疾患及由此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小学生当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摸清学生的心理问题状况, 针对他们的心理表现和行为而及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是班主任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做好这一工作的同时将德育渗透其中,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能从本质上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育。针对班上学生的心理问题, 我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方法, 既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解决, 又要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干预工作。下面,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以“尊重”为前提, 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班级内打造民主平等的班风氛围, 以自己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言行去“润物细无声”, 使学生明白后进生也有闪光点, 从而教会他们正确看待他人, 同时培养有自卑心理学生的自信心, 使他们放下包袱, 快乐成长。
张某是班里一个平时见人“溜边儿”走的孩子。一次, 我发现他正在认真地帮助大家扫地, 教室里的卫生搞得很干净。我把此事说给大家听, 得到了全班42个同学的正眼看待, 他的脸上乐开了花, 腰杆子也挺直了许多。此事过后, 教室里认真搞卫生的同学越来越多了。而张某这个从来不敢正眼看人的孩子, 因为得到了老师、同学的欢迎认可, 有了自信心, 天天都有进步, 脸上有笑容了, 自卑心理也不见了。
二、以“活动”为形式, 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 在这些活动中关注学生心理问题, 渗透德育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接触时间最长、接触面最广的老师,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得天独厚, 事半功倍。我利用主题班队会、手抄报比赛、设计班级文化墙等活动, 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通过参加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社会调查和快乐社团等活动, 调节学生紧张的情绪, 陶冶学生情操,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的班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班级有了凝聚力, 学生的上进心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那些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同学敢于大胆充分地展现自我了。
“六一”儿童节的节目排练, 虽然只能有八位同学上台表演, 可是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了, 帮忙买扇子的, 解决音乐录音的, 请家长帮助联系租借服装的, 都忙得不亦乐乎, “拉帮派”、“小山头”不见了, 因为大家知道我们是一个整体。每个学生都展现了自己的特长, 也养成了正确看待别人优点、正视自己不足的健康心理。
三、以“实效”为目的, 建立悄悄话通道, 疏导学生的问题心理
我在班级内建立了一个悄悄话通道, 告诉学生谁有心里话想要对老师说都可以, 老师一定保密。
付然是一个先天发育不足的孩子, 身体的残疾使她具有了自卑、自尊、敏感、脆弱、多疑的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 其他同学说个悄悄话, 她就认为是在笑话她, 躲在一旁悄然落泪。有一段时间她总是旷课, 多次教育效果都不好, 批评挨多了, 同学们就有议论了, 身体羸弱的她居然跟同学动手打架了!在我与她多次谈心后, 她终于告诉了我原因:爸爸经常深夜醉酒后回家闹, 她晚上不能睡觉, 第二天没办法上学, 只好旷课。我立即与其父母取得了联系, 要求他们维护孩子的情感, 保证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这之后, 付然的旷课现象明显好转, 孩子的情绪也开朗了许多, 今年的运动会她居然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跳绳比赛, 多疑的心理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浅谈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篇8
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当前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在:1.由学业带来的压力感;2.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所带给他们的偏执和自私;3.抑郁和焦虑,缺乏学习的目标和动力。4. 人际关系敏感,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宽容他人;5.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更脆弱和敏感;等等。
造成这些不良心理的原因很复杂,首先,教育界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成为教育的一项专门课程,我们当中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把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还没有认识到良好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及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 发展智能的重要作用,还不能把日益增多的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不能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妥善和治疗性地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
其次,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这是当前导致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最主要原因,一些学生一临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 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但学困生存在这一心理问题,连一些优秀生也存在这一倾向。
第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不正确不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导致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第二个直接原因。据调查,现在有70%的家庭存在教育方式不当的问题, 父母往往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而对孩子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很少关心,相互缺乏理解、沟通和信任。
二、解决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由此,我联想到一种比较适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叫做“心理制裁”。它是指对于不能实现的适当期望目标或犯有过错的孩子,临时取消对他的注意、关爱、赞扬、鼓励等,使其暂时失去心理上的满足,引起内心的矛盾斗争,激发期望目标动机和努力实现目标行为,或者抑制其错误的动机和过错行为。这种方法正符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说人的需要分为五类,其中一类是社交需要,其内容是人人都希望爱别人,并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人若处于孤立境地,便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安感、孤独感、被遗弃感和恐惧感。正像有一种军事惩罚方式叫做“关禁闭”,就是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心理效应。当被惩罚者与外界隔绝时,那种感觉就会占据并征服他全部思想,这种不用任何批评指责的无声惩罚,实质上就是“心理制裁”。
在学校和家庭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制裁”或许会比单纯的体罚更有功效。试想那些学生自杀事件,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错误采取“冷处理”,有意识冷冻气氛,临时取消对他的关注,当然教师和家长要把握分寸,不要放任自流,既让孩子了解其良苦用心,又要让其情感上被否定由内心焦虑转变为自我行为的分析、反省,再顺势给予引导,一定会避免惨剧的发生。这种冷冻式的“心理制裁”确实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应。
那么,除了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心理制裁”的方式,还可以采取怎样的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呢?
首先,研究学生心理,把握学生所思,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人物事件和学校班级的事件,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尤其对于心理脆弱的后进生,要采取个别沟通和指导,师生平等对话。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省并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不断塑造和完善人格。教育工作者要摒弃那种严师出高徒和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对学生应循循善诱,宽严并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多与学生谈心,交流思想,在育人方面多下功夫。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如妒忌、猜忌、敏感、抑郁等,不是一味地归结为道德或思想问题,而是能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是简单的责备,而是在分析中给予指导,以避免逆反心理的发生。
其次,针对学生的心理,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以开展班级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地运用在实际教学中。注重“转化教学”(转化教学,就是不拘泥于课堂在教室里,要走出课堂,与实际生活相联,使教学更形象,更直观),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性格;开展“我当老师”活动,每周拿出一节课给学生,让他们都当一次老师,充分体验教师的劳动,珍惜每一节课。这些活动会大大激发学生寻找材料、组织材料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把知识理论课和活动训练课自如结合起来,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际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最后,充分利用班会活动,培养学生对家庭、对国家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并加强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虚荣心强、感情脆弱、缺乏责任感是现代中学生的致命弱点,得不到满足而走极端的学生愈来愈多。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小皇帝、小公主, 从小生长在一个宽容到极致的环境里,他们受到家人的溺爱,从未受过任何委屈。他们禁不起老师和家长的一句批评之词,如同温室里的花,禁不起风吹雨打,意志力薄弱。针对这种状况,我利用班会时间,就社会、家庭中的热点问题,以讲解、讨论、演讲等形式,说明家庭、社会培育人才的不容易,教育学生做人要实实在在,要从自身条件出发,不盲目拔高,摒弃虚荣心,做一名能正确合理地分析、评价自我,积极进取,有思想的中学生。
总而言之,根据每一类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展开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可以简单归纳为四句话:教育优秀生,消除心理优越感。教育中等生,消除心理满足感。教育后进生,消除心理自卑感。 教育所有学生,要自尊、自信、不虚荣。
综上所述,在激烈的竞争面前,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 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发展的支撑,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加强生命本质的教育,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教学的质量,以促进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摘要:塑造学生健康积极的人格是教育的根本,教育的本质首先是育人,而不是育分,要注重青少年情感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变换一种教育方式或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爱并欣赏他们,采取科学合理的调节方式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 篇9
关键词:信任,倾听,赞赏,批评
“教育是心灵的对话, 是思想的启迪, 是灵魂的涤荡, 是人性的沐浴, 是人格的唤醒, 是希望的激发。”每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自己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 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可是在教育实践中, 事情总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老师们直抱怨:为什么我的学生偏偏不喜欢与我谈心?为什么“问题学生”总是恶习难改?到底如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呢?
一、学会谈心, 赢得学生由衷的信任
学生和教师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是由误解产生的, 要消除误解, 就要进行面对面的谈心。这种谈心, 不仅指师生双方的语言交谈, 也包括双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这不是例行公事的谈话, 而是像朋友那样以平等的心态谈思想, 谈感受, 进行心灵沟通。那么, 教师又该如何正确的与学生谈心呢?
首先, 需要教师摆脱所谓的“师道尊严”, 放下架子, 态度和蔼可亲, 语气亲切委婉。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感到教师可亲可近, 因而愿意敞开心扉, 打开话匣, 坦陈胸臆。如果谈心的一开始, 教师就以真理的拥有者自居, 与学生形成明显的地位差, 会让学生觉得老师威严可畏, 难以亲近, 学生又怎会将心里最真实的声音反馈给你呢?
其次, 需要教师摒弃“星星还是那颗星星, 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的错误观念。依据自己学生时代的点滴感受, 去体察今天学生的多彩心境, 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待孩子们的世界, 用成年人的心思度量孩子们的心情, 这种心灵沟通注定是低效或者无效甚至是“反效”的, 也就难怪学生们对老师的良苦用心置若罔闻, “问题孩子”层出不穷而且屡屡不改了。只有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把话讲进学生的心里, 才能撞击到学生的“回音壁”, 要做到这一点, 关键还是要蹲下身子, 让自己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在同一高度相遇、相撞、相融。
再次, 教师谈心时应用生动活泼, 幽默诙谐的语言也能带给学生如沐春风的惬意与轻松, 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幽默是学生对教师的普遍要求, 是形成平等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它能让谈话飘溢轻松和愉悦, 让学生在笑声中和你牵手。幽默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 不仅是靠语言功底, 还必须有良好的心态和对学生的一颗爱心。
另外, 倾听也是谈心的一种方式。在平时的工作中, 我用心去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 给学生创造倾诉衷肠的机会, 以平等的心态静心聆听他们的诉说。有时候, 学生的心理话说出来了, 思想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
二、学会赞赏, 让学生有被尊重的感觉
有位哲人说过:“只有真实的赞赏, 才最能打动心灵。”赞赏是人人都需要得到的, 赞赏可使人得到心理满足, 可使人心情愉快, 赞赏使人奋发进取。多一点赞赏, 少一点挑剔, 无论对于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还是对于鼓励优等生更加优秀, 都是至关重要的。
记得, 去年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 班上有位同学总是不能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 每天上学都迟到, 每节课上课也经常迟到, 学习成绩不好, 脾气比较倔强, 被科任老师们一致认为是个很难教的学生。我多次找其谈话, 可是收效甚微。但在今年开学初开展的全校性大扫除活动中, 我班的任务是清扫厕所, 由于厕所堵塞, 积水又脏又臭, 许多学生都捂着鼻子, 站在一旁, 怨声载道。只有他挽起袖子, 不怕臭, 想法用钩子和棍子把厕所疏通。在总结劳动情况的时候, 我及时表扬了他, 并带着其他同学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在班干部改选中, 全班同学一致推选他为劳动委员。当选后, 他认真负责, 每天早上, 他都第一个到校, 组织同学们清扫教室和分担区;每天放学, 他都是督促同学们打扫完清洁区卫生后才离开。在他的带领下, 班上的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观, 多次获得学校的“卫生流动红旗”。看到这种状况, 我抓住契机, 多次耐心与其沟通, 对他身上发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 慢慢的他身上的缺点得到了很大改变, 学习成绩也有了稳步提高。
从这一事例中我真正体会到赞赏的力量。学生身上有不良习惯和弱点是难免的, 然而对于学生的种种问题, 当老师们感到束手无策时, 往往会采用批评的方法, 结果情况越来越糟。如果适时的采取赞美的方法, 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成长, 则会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突出, 还有自卑感的学生, 赞美可使其扬起理想的风帆。因此, 在工作中, 作为教师我们要不吝于一个赞许的目光, 一句欣赏的话语, 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次信任的微笑, 一次尊重的姿势和夸奖, 因为那都会给学生带来欢乐和喜悦, 带来进取的勇气和信心, 使他们获得成功感, 化短处为长处, 以更高的热情去接受新的事物。
三、明辨是非, 敢于进行批评和教育
批评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 进行思想教育和抓好班级管理的“常规武器”, 是教师指出学生错误, 促使其积极改正的有效方法。在工作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遵守纪律, 不认真学习, 有着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 这就需要我们拿起批评这一武器, 及时有效的加以制止和纠正。但是在开展批评时, 如果方法不对, 非但不能达到纠正错误, 促人警醒的目的, 反而给学生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创伤, 弄巧成拙。由此看来,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该讲究批评的艺术和方法, 对被批评的学生要有一颗关爱之心, 做到思想教育与情感交流并重。
1.牢记批评的目的
要就事论事, 把要求清楚的告诉学生, 让学生知道错在什么地方, 该如何改正, 而不能全是指责, 甚至羞辱学生, 使批评失去意义。同时也要牢记批评对象, 不能含糊其辞不知所谓的泛指式批评, 让其他遵守纪律, 没有犯错误的学生, 不知所云, 茫然失措。
2.教师要尊重学生
要把学生看成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 少一点教育者的说教, 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 不要采取“家长式”的作风, 把“凶狠”作为批评的法宝, 大声训斥, 施行高压政策。要学会微笑着批评学生。“笑是打开心门之锁, 它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 眼与眼的感动。”当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时, 老师笑着摇摇头, 他会心领神会, 为自己的行为惭愧;当学生犯错时, 老师微笑着了解事情的经过, 与他讲解道理, 并与他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时的微笑能给学生一种真诚的关切, 学生会痛改前非。
3.批评要注意心理换位
注意考虑:“假如自己做错了, 这样的批评受得了吗?”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让学生明白教师的态度, 并注意批评的语气, 要就事论事, 不能纠缠以往的过错一并批评。要杜绝诸如“你以前……你总是……你上次才……”之类的批评语。
4.
批评要注意场合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 他们把老师的肯定看作一种精神需要, 一种上进的动力, 我们应力求满足学生这一心理需要。学生犯错误大多是犯傻事, 除了大是大非, 一般都是感情用事。因此, 批评学生最好不要当众指责、也不要轻易把学生请出教室、更不应动不动就把学生请到办公室大声训斥。教师应在了解实情的基础上, 选取一个轻松的环境, 缓解气氛, 消除对立情绪,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肯定他错事中的合理成分, 指出错误的地方, 让学生认识错误的实质, 使批评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
5.不要在家长面前痛诉学生的不足之处
面对学生家长, 应先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 然后轻轻带出学生美中不足的地方, 紧接着与家长一同商讨教育方案。这样做既不损家长的面子, 也调动了家长的教育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学生认为老师够朋友, 心甘情愿地听从老师的教导, 师生相处变得水乳交融般亲密。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学生的心灵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教育的境界也是无限广阔的, 要想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只有不断研究教育规律, 不断丰富和完善工作的艺术性, 才能享受教育的乐趣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高秀林.批评要讲究方法.教书育人, 2007.4.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 篇10
中小学生厌学是当前教学实践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一个令社会、学校、家庭都十分担忧和关心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厌学情绪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少自主性,学习动机不强,学习兴趣不浓;二是缺少自信心,自我效能感差;三是缺少自制力,缺乏有效指导;四是缺少自强精神,没有远大理想。不会有危险。”
最后,卡耐基还不忘对孩子们说:“多谢了,孩子们。祝你们快乐!”结果,孩子们渐渐地不去公园玩火了。原因正是卡耐基站在孩子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每个人观察认识问题,都会有自己的视角和立足点。身份、地位不同,所得的结论就不同,身份互异是影响相互沟通的重要原因。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学生的身上,而是要理解学生的心情并通过与学生的沟通让学生了解你的想法。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时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尊重你、欣赏你、依赖你,一切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三、理解学生的心情
暑假里,妈妈给小俐报了钢琴班。刚开始的时候,小俐很有兴趣,每个周末都很开心地去上课,放学回家也会自觉地练习。可是时间一长,她好像对钢琴失去了兴趣,开始不认真学了,即使已经学会的也不认真弹了。妈妈很生气,开始责备她,可是妈妈越责备,她越不喜欢钢琴,后来甚至和妈妈争吵起来。后来,妈妈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她尝试着站在女儿的立场上为她考虑。她想,即使一个成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也会有碰到一些让自己不耐烦和不愿意坚持下去的事情,而他们不是都对自己宽容了吗?为什么当孩子出现不耐烦、不坚持的现象时,我们却要这样严厉地要求孩子呢?她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她想要的只是妈妈的夸奖,对她的宽容。想到这些,妈妈开始尝试着宽容和鼓励小俐。一天,她对小俐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辛苦,妈妈理解你的心情,但是妈妈只是想让你明白,成功地做好每一件事都是不容易的,妈妈有时候也会像你一样,对一件事变得不耐烦,不愿意再继续坚持,所以现在妈妈不强迫你,你自己来决定你还练不练琴,不管怎样,妈妈觉得你弹得真不错,如果你还想练,那就让我们一起从钢琴开始,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学生也一样,不愿别人越俎代庖,抹杀自己的思想和选择。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理解学生的变化,尊重学生的意见,用理解的心情去接纳他们。理解在厌学的原因上,大多数研究者把它归结为社会因素如读书无用论影响,校外游乐场所影响等;学校因素如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评价单一、教师素质不高、学习负担过重等;家庭因素如家长教育不当、不良的家庭环境等。故而研究者多从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家庭方面探求解决中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策略,如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更新教育观念,修正学校教育目标,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使家庭教育科学化、合理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等等。但这些只是企图通过改善客观外在的条件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厌学”是学生厌恶学习或学业的心理,包括厌学态度、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1)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有从厌学者心理上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自信、自制、自强等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才能从源头上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以往也有研究者主张采用心理干预的办法来解决厌学问题,其中以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的应用最为普遍,他们也仅仅是想着如何消除厌学这一消极心理状态,而不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这一方面,积极心理学无疑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现实的依据。我们认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培教育的基本理念体现在三句话中:“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理解老师,勤学奋进;理解自己塑造人生。”这三句话既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理解,更有提醒教师和学生从人生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意义的理解。“理解学生,教在心灵”,要求教师能够从内心去理解学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带着这样理解的“教”才能真正地进入学生的内心,才能让学生喜欢,而不是反感,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理解老师,勤奋进”,要求学生能够真正地从内心去理解老师的一片爱心和期待,进而能够把这种理解转化为在学习上高质量高层次的学。而学生的“学”正是对教师的认可与回报,学生能在学习上“勤学奋进”则是让老师最感欣慰的事了。“理解自己塑造人生”,是从人生的角度来认识理解自己的重要性。理解教育认为,理解实质人的生命意义。因此,如果教师和学生都能正确地理解自己,并且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也能定位和不断进取,那么其自身的生命意义亦能越来越丰富多彩。反之,不能较好地理解自己的教师和学生,那在一定程度上就如同丧失了生命的意义,这样的人生也有可能会黯淡下去。理解教育提倡有条件的学校可能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这种含有理解思想的校训,我想这对于在整个校园里营造一种浓厚的理解氛围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做法。在营造理解氛围的具体化操作中,传播理解性锦言,我认为是一种较易于实行而又有效的方法。其中有一句锦言:“为师不忘童年梦,常与学生心比心。”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感触最深。是啊,谁不是从不谙世事的无知孩童长大成人?谁没有经历过天真烂漫的童年?作为教师,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地记住这句看似简单,其实含义深刻,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理解性锦言。提醒自己,时时记住自己的童年并保持尽量多的童心和童趣,多用孩子的心态去理解学生在发展的不大成熟的心理,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学生都是那么的聪明、可爱。那么我们也更能与学生心心相印,与他们的相处也一定会更加的融合,教学效果就一定会更好。
对于理解教育,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认真理解、钻研和实践的理论和方法,在这里我只是谈了一点自己肤浅的理解。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要更好地去理解和实施“理解教育”。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克服中小学生的厌学情绪。
一、欣赏学生,让学生获得快乐的积极体验
有一段这样描述厌学学生的话:“对于厌学学生,他们先前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又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消极评价,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厌学学生大多自卑多疑,自我概念低,态度消极,对自己没信心,学习时漫不经心,对学习无兴趣。他们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倾向于制订较低水平的学习目标,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与其他学生相比,他们更多想到的是自己在学习活动中失败的情况,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没有自信心,不加努力便会放弃。在他们心目中,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于成功的渴望,尤其是经历多次失败之后,他们往往不再指望自己获得成功。”在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种心理特征:没信心、害怕失败、自卑多疑、态度消极、自暴自弃……虽然致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根本原因“在于一些学校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考分,相对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等品质的培养”。(2)以考试分数这一单一的教育评价方式,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让学生进行着简单而枯燥的知识输入与输出活动,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产生厌学情绪。但我们不难发现,厌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所遭受的挫败感,使他们有了习得无助感。自我效能感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人们胜任某些活动、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是有能力的,才会产生对这些活动的内在动机。反之,当人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叫习得无助感。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本性是偏爱积极,要让人获得足够的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信、自豪和爱,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该给每个学生设定适度的期望,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于肯定,用激励或赞美的语言帮助他们找到自信,而不能仅看学业成绩,重要的是看他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与自我实现。不仅如此,教育工作者还应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一次又一次的小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进而增强学习的动机。
二、引导学生,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
积极的心理品质指一个人所具有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它表现在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心态等诸方面,如积极思维活动,积极的习惯养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的意志品质。今天许多中小学生依旧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学生从早学到晚,双休日也没有休息。一天平均下来要学习十多个小时,从早上六点起来,七点半上早自习,上午四节课,下午四节课,连中午一个小时都要在学校看书。一些老师为了追求升学率,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学生一天要上九节课,课后,老师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到了周末,老师也要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使得‘休息日’也不得空闲,每位任课老师都会布置大量的作业。学习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弱小的心灵难以承受如此大的压力”(3)。学生毫无自由活动的空间,厌学情绪不免由此而生。尤其当他们失败时,就认为是自己不行而不是努力程度不够。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蕴藏着积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的挑战,拥有成熟防御机制和心理弹性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具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人能进行积极归因,一般将负性生活事件和体验归因于外在的、暂时的、特定的因素。
中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发展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快乐自信地学习和生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我们不仅要积极有效地评价学生,将积极心态、积极情绪传递给学生,而且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觉得自己能行。如果老师和家长给他们传递的是积极的心态和情绪,可以说,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就会更乐观、坚强、快乐,更容易接受挑战和挫折。积极心理学相信人是一种“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存在”,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具有自我完善的倾向,能够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完善和发展自我。主张尽可能地激发人的积极心理需求,使之具有积极的意向、愿望、动机、抱负、兴趣、信念、价值观等。积极心理品质对身心处在发展中的中小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坚决反对以分数作为唯一教学评价指标的错误行径,而应把学生当作是充满潜力的个体,把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才是彻底消除厌学心理的根本途径。
三、爱护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
积极社会环境主要研究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发挥等社会环境因素上。积极心理学认为,个人的经验获得与成长是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体现的,良好的环境塑造积极的人类经验。社会文化、学校、家庭乃至语言环境等都是影响个人成长的环境因素。研究表明,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师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如果父母经常无休止地吵闹,将会使孩子的精神受到严重的创伤,形成孤僻、冷漠、自卑、冲动、报复、人格偏执的不良心理,导致厌学情绪的发生。父母滥施惩罚、打骂孩子,让孩子感觉不到家庭的关爱和温暖,将会在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投下浓重的阴影,也会让孩子在学习上产生逆反心理,最后导致厌学情绪的发生。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气氛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助于培养子女优良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学校方面,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价等诸多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构成影响,如紧张的师生关系,单调枯燥的教学方法,沉重的学习负担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学生厌学的原因。要想“从根本上消除中小学学生的厌学情绪,必须建立起以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为核心,以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培养健全人格为内容,以科学教育原则和科学评价体系为途径的有效教育系统”。(4)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大量接受信息、增长知识的重要阶段,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自控力比较差,极易受到社会不良文化影响,如读书无用论。种种不良社会风气导致了厌学情绪的发生。社会系统应下大力气坚决清除社会上那些丑恶现象,改善广大中小学生生活的外层空间,减少不良社会现象对中学生的刺激和诱惑。总之,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舒心的学习环境,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都是当学生出现厌学心理问题后,才采取弥补措施,缺乏对中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积极预防。广大教育工作者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乐观、希望、诚信、毅力、快乐等积极心理品质,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积极情绪体验,以消解心理障碍的困扰。因此,研究当代的积极心理学对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极为重要。
注释:
(1)陈雪松.重庆市大学生厌学心理的初步研究[D].硕士论文,2008,1.
(3)王卓琴.成功体验在厌学型学困生转化中作用[D].硕士论文,2009,21.
(2)(4)肖海平.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探讨克服中小学生厌学情绪的对策[J].教育导刊(课程与教学探索),2002,(7):15-16.
参考文献
[1]陈雪松.重庆市大学生厌学心理的初步研究[D].硕士论文,2008,1.
[3]王卓琴.成功体验在厌学型学困生转化中作用[D].硕士论文,2009,21.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 篇11
一、中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人类共同的基本的实践活动形成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即智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等。思维能力是认知能力的核心。
认知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结构复杂化、合理化,认知结构各要素间的关系相互协调,认知结构与情意个性等心理因素的相互促进及协调发展。发展过程中存在关键期。如我国心理学家把儿童认知发展的过程划分为6个关键期:①出生第一个月 ②1岁左右 ③3岁左右④6岁左右 ⑤11、12岁(女)或13、14岁(男) ⑥17、18岁。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基本体系形成
中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要素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提高,认知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更加成熟。基本上完成了向理论思维的转化,抽象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有了很大发展。
(2)中学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
由于理论思维和自我意识的发展,中学生的观察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像能力迅速发展,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明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
(3)认知与情意、个性得到协调发展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离不开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对认知活动起定向、发动、维持和调控的作用;同时,认知发展又促进了情意、个性等发展。因此,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意、个性等形成协调发展的新局面,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2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1)目的更明确
他们能主动地制订观察计划,有意识地进行集中地、持久地观察,并能对观察活动进行自我调控。
(2)持久性明显发展
中学生意志能力增强,能排除各种干扰,坚持长时间观察。
(3)精确性提高
在观察活动中,中学生能全面深入地了解细节。既重整体辨认,又重细节辨认;观察的正确率逐步提高;对观察对象本质属性的理解逐步深化。
(4)概括性更强
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渐占优势,言语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观察的概括性、深刻性明显提高。
观察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要做到:明确观察目的和任务,提高观察的自觉性;教给观察的方法;培养观察的浓厚兴趣;多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共同参与;加强观察、思维和语言的协调发展。
3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
有意记忆是有目的、有计划、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人要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靠有意记忆。中学生能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较长远的识记任务,选择相应的识记方法,自我检查识记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记忆水平。尽管中学生的有意识记占主导地位,但无意识记仍是不可缺少的。许多东西是通过无意识记,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的。
(2)理解记忆为主要识记方法
理解记忆是借助思维的力量,在理解事物意义和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随着思维的成熟和语言的发展,中学生的理解记忆成为主要的记忆方法。
(3)抽象记忆占优势
随着语言和抽象思维的发展,学习内容的加深,学生要掌握大量科学概念,抽象记忆也随之发展起来,并在中学阶段居于优势地位。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1小学生观察和观察力的特点
(1)小学生的观察从缺乏系统性的知觉发展到有目的、有顺序的知觉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观察事物时常是杂乱无章的,缺乏系统性和目的性,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的影响很大,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有时常常偏离观察的主要目标。
(2)小学生的观察从模糊笼统的知觉发展到比较精确的知觉
小学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时,常常模糊不清,这和认识过程的发展有联系。低年级学生知识比较贫乏,观察事物时容易泛化,所以模糊不清,特别是对一些相类似的事物容易混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逐渐丰富,他们的观察才能由泛化到分化,比较精确地分辨事物。他们在知觉和观察过程中的另一问题是:不能把主要的事物和次要的事物分开,有时只抓住次要的事物,而把主要的事物忽略了。
2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
(1)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
对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教学手段的直观性、教师声情并茂的语言、对课业本身的兴趣等都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这些都是无意注意的范畴。由于小学生主导活动不断发生变化,从无目的的游戏到有目的、有要求的学习,所以他们的无意注意已无法适应新要求,这一矛盾必然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逐渐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过渡。
(2)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
注意的集中性即注意指向一定事物时聚精会神的程度。由于小学生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很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而转移注意力,对于比较抽象的教学活动,注意集中就比较困难。
注意的稳定性,指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保持在某一事物或活动上。关于注意保持的时间问题,有些心理学家认为: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儿童约25分钟,12岁以上约30分钟。
(3)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力不强
小学生在上课的同一时间内,既要用眼、用耳,还要动脑、动手,这就需要注意的分配。但是,小学生不善于分配注意力。对刚入学的学生,听讲和抄写不应同时进行。只有当抄写已成为他们较熟练的技巧之后,才有可能同时进行。
(4)注意范围较小
注意范围大小,是指在同一时间内能看到(听到)事物的多少,它主要取决于个体过去的经验。小学生经验少,注意范围比成人狭窄。
3小学生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的机械记忆仍然占主要地位,意义识记开始发展,随着年龄增长,形象记忆发展变慢,抽象记忆发展变快。年级越低,形象记忆越高于抽象记忆,年级越高,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两者效果越接近。
4小学生想像力的发展
(1)有意想像增强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想像具有学前儿童想像的特点,仍以无意想像为主。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再造想像的内容趋于完整,有意想像的成分大大增加,其精确度亦明显提高。
(2)想像更富于现实性
学前儿童的想像往往与现实不符,有时会出现“想入非非”的空想。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想像就更接近现实。
(3)想像的创造成分增多
小学低年级学生再造想像的成分占较大比例。随着他们的活动不断增多,经验逐渐丰富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大脑中的表象越来越多,因而想像的创造成分逐渐增加。
二、中小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一)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
(1)中学生一般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
(2)中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已有预见性特征,即能在复杂活动或问题解决之前有计划、有策略。
(3)中学生的思维具有形式化的特征,即中学生能时常有意或无意地运用逻辑规律来解决问题。
(4)中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或自我监控能力,即表现为中学生不但能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率。
(5)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逐步增长。突出表现在他们能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
2辩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
(1)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理论思维的发展,有力地促进着辩证思维的发展,从而形成了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新局面。中学生基本上能理解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实践等的辨证关系,能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2)中学生的思维结构趋于稳定,并基本完整与系统化。中学生由于理论思维的发展,思维结构的内部关系更加协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认知与非认知因素等形成了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从而使中学生思维的功能更完善,思维的效率更高。
(二)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具体形像思维为主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我国心理学者的研究发现,小学四年级之前,儿童的思维一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四年级以后,以逻辑抽象成分为主,在整个思维的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不平衡性。
2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较差
小学生不能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低年级小学生尤其明显。例如,语文阅读中,默读比朗读困难大,这是因为儿童的内部言语的发育尚未成熟,而内部语言是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综合的基本条件,因此,有经验的教师会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和阅读一些课外读物。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小学生不会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就是常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不习惯于自我检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应用题时,说出思考过程,检查一下自己在解题时的思维障碍在哪里,并注意及时准确地检查作业,将有助于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自觉性的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不同的学科中,其表现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数学课学习中,尤其是经过系统的小学奥林匹克数学训练的学生,可以离开具体事物进行抽象思考。但在自然课上仍停留在较具体的形象水平上。
4思维缺乏批判性
小学生的思维缺乏批判性,年龄越小的儿童越明显。他们常常不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盲目照教师所说的每一句话去做,以教师的言语作为衡量事物对错的惟一标准。这一方面要求教师的言行要慎重,时刻考虑到如何做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向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使学生逐步克服这种盲目性,而多一些批判性和理性思考。培养这一能力将使学生受益终身。
5思维还缺乏灵活性
小学生的思维还缺乏灵活性,他们不善于考虑条件的变化,而以旧经验解答新问题。在数学学习中,这种特点表现最明显。一般说来儿童对熟悉的或学过的题目类型,在内容不变时能顺利解答,如果内容稍加变化,他难以随着变化的内容而改变方法,往往照着原来的形式套做题目。随着年级、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积累,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思维的惰性将逐渐减少。
“问题学生”的问题 篇12
一个笑话是这样的:早自习, 教师来到教室, 发现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个成绩差的学生趴在课桌上睡觉。教师看看成绩好的学生说:“这孩子, 睡觉都抱着书。”再看看成绩差的学生说:“哎, 抱着书都睡得着。”
“教育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 其实做到很难。大多数教师都做不到给予学生平等的关爱, 有所偏爱才是真的现实。
“三好学生”是指思想品德好, 学习好, 身体好的学生。它源于毛泽东于1953年接见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说的一句话:“祝贺青年们身体好, 学习好, 工作好。”1982年教育部对“三好学生”给出了正式的定义。时至今日, “三好学生”仍旧是好学生头上的一道闪耀光环。而“问题学生”这个词, 一直没有正式的定义, 或者说字典里根本没有这个词, 但它在学校教育中又被大家广泛地提起。我想它大概是专指与“三好学生”相对的思想道德差, 学习差抑或心理、行为存在偏差的学生吧。
我不想太多地去论及“什么是问题学生”, 而是想和大家谈谈“问题学生”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固执地认为:学生并非工厂里生产的“产品”, 那么又何来某些指标优秀者称之为“三好”, 某些指标不合格者又被称之为“问题”呢?正因为这样, 所以我认为, “问题学生”的问题极少地归咎于学生个人, 大多数问题出在我们这些以教书育人自居者的身上。
一位老禅师门下有一个不懂寺院礼仪规矩的童子。一天来了一位行脚僧, 见童子无学, 便教他各种礼仪。等老禅师归来, 童子礼貌地嘘寒问暖。老禅师不悦:“是谁教你这些的?”童子说:“是位行脚高僧。”老禅师将行脚僧叫来问到:“阁下是什么心行?这童子在我身边两三年, 可怜不失赤子之心, 是谁要你教坏他的?你快快整装, 给我离开!”行脚僧在大雨中被赶出了寺院。
也许有些人不理解老禅师的做法, 但是我觉得这正是破解教师如何对待“问题学生”的答案———童子“不懂礼仪规矩”完全是成人强加给他们的, 正如“问题学生”的诸多问题也是教师眼中所谓的问题。老禅师的大彻大悟, 是因为他相信童子到了一定年纪, 一些事自然会懂的, 也如学生会随着年纪增大、阅历见识增多、智力发展成熟……总是会成长、成熟起来的。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推荐阅读:
中小学生近视问题11-19
中小学心理教师07-05
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解决的对策08-30
农村中小学生择校问题09-05
中小学生心理辅导11-02
中小学生孤独心理表现06-29
中小学心理教育07-15
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07-21
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11-22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