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一线教师

2024-06-20

中小学一线教师(共10篇)

中小学一线教师 篇1

中小学一线教师“研”什么?这似乎算不得问题, 很多教师都会脱口而出“教学”。但一线教师的研究仅局限于教学吗?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在教师工作的“学”、“教”、“研”三项任务中, “教”是工作的重心, “学”是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而“研”则是发展的推动力量, 三者密切相连, 相互促进;“研”如果模糊, “学”与“教”也必混沌。中小学一线教师身处于繁重教学任务之中, 该“研”什么?答案是“人”和“事”。

一、中小学一线教师要研究三类“人”

第一类是学生。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是由一个个思想独立的个体组成的, 是处于变化发展中的教育对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安全生活、健康发展, 研究要为学生定位, 既要为学生个体定位, 又要为学生群体定位。学生是处在变化之中的学习者、发展者, 具有各种发展的可能性, 而非一个方向、一个模式。生命总是在创造、在超越, 发展方向并不是直线的, 学生发展速度也不是匀速或匀加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永存的, 不可克隆的, 这为研究带来永远的新鲜感, 但也带来难以重复验证的困惑。群体中更掺杂有态度、遵从、压力等社会心理, 研究更富于挑战性。研究学生的工作往往订计划特周密、花时间特多, 但实效却不理想, 问题在哪里?主要在于我们不是动态地看待学生, 而是把他们当作静止不变的。可是, 要立足于变化、着眼于长期并非易事, 时代在发展, 学生在变化, 研究目标、研究方式等不能不随之调整。

第二类是同事。教师队伍很庞大, 每个教师又是独特的个体, 因而同事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 研究的目的在于取长补短, 提升教师的引导和合作能力。同事之间有比较多的相似性, 从外部表现可以了解到教师的善良、宽容或保守等特点, 耐得寂寞, 耐得挤压。但教师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 冷静的外表下可能蕴藏着沸腾奔涌的情感世界。其的学历、年龄、阅历、性格、习惯、家庭背景等都可以成为其个性的形成因素。因为教师的发展方向、目标相对明确, 可以粗线条定位。教师的发展离不开同事的帮助、支持, 同事之间相处时间较长, 相互了解较深, 教学背景相近, 只要愿意坦诚相处, 总能找到相应的回报。由于大家相互知冷知热, 容易觉察对方细微的变化, 因而学习他人的长处, 获取他人的帮助, 尽可能帮助他人, 并不是难以企及的, 只不过必须剔除盲目的傲慢、无端的冷漠和习惯的懈怠等不良习气。

第三类是自身。没有人不了解自身, 没有人真正了解自身。选好“参照物”最方便了解自己, 对自己了解得越透彻, 就越利于自身的发展, 相应地也就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卢梭认为, 能力大于欲望就使人快乐, 欲望大于能力就使人痛苦。我们发现教师中快乐的人较少, 心态有问题的很多。首先是压力过大。现在教师要承受来自社会、学生及其家长、同事、学校等各方面的有增无减的压力, 经常处于无法把握自己的状态。其次是判断有误。教师中盲目自大的占有较大比例, 高估自己的能力, 故而频繁滋生大于实际能力的欲望, 在欲望不断粉碎中怨天尤人, 责怪命运, 迁怒外物。用熟悉的人和事来参照自己, 用宽容的心态请别人来剖析自己, 就能对自己有更清晰的认识。然而, 认识自己并不意味着已经提高了自己, 要提升自己还得靠主动和实干。主动就是自觉自愿, 在清楚自己优劣之后, 对自身优先发展的项目有正确的判断, 有自我提升的意识, 有明确的行动方向和行动预案, 悦纳自己, 容忍自己和他人的失误。实干就是脚踏实地、老老实实地进行研究, 对任教学科及其拓展的知识、对教育教学的理论、对实践行动中的方式方法、对调控和评价的机制、对心理的发展变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力所能及的研究,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渐进式的创新, 在集成优点的基础上进行某种突破, 让平凡的人和事因研究而不平凡。

二、中小学一线教师要研究三件“事”

第一件是学问。刘向说过, “学问不倦, 所以治己也;教诲不厌, 所以治人也。”无论治己治人, 根本在于弥补不足, 开发新知。一线教师的研究, 就得抓好学科知识的研究, 就得抓好教育教学的研究。一是学科知识研究。当前对这一方面研究的最大弊病就是学科知识的窄化。首先是把一门学科内的知识拆解为几个部件, 每个部件指派一个零件做代表。似乎一颗心就可以代表循环系统, 就可以表示内脏, 就可以涵盖生命。忽略了部件之间的联系, 忽略了部件与零件的层次, 硬是把知识弄成枯燥乏味的抽象个体。其次是缺少系统观念, 忽视相邻学科的联系, 忽视学科知识的边缘化, 静止孤立地闭门造车。诸如研究语文却不了解历史, 不关心政治, 对经济发展无动于衷, 对社会变革、文化多元等冷漠相待等。二是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大多掌握基本的德育常识, 粗知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了解必要的法律法规常识, 但基本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 也很少接触前沿的教育教学理论, 因而研究时往往捉襟见肘, 只是罗列问题。而罗列问题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研究时更需要的是问题意识, 随时随地发现问题, 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进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的问题反映教师个体的研究水平, 所以问题是需要筛选的, 研究者的目的性应当是十分明确的。

第二件是应用。任何知识和能力, 任何研究, 其终极目的都是应用。一是内化, 把研究内化为教师的素质。习惯地, 人们把教师看作知识的化身和修身养性的楷模;不管现在社会上对教师有多少种看法, 知识和修养依然不容贬低, 教师不会赢得“无知”、“穷凶极恶”等桂冠。教师始终重视社会效益, 但决不是为社会“时尚”的看法而活着, 不受某些刻意强化或弱化的观点所左右, 教师要为学生、为自己的发展负责, 要展开与此相关的各种研究, 把知识、能力和良好的师德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二是外化, 把研究外化为教师的社会形象和教学艺术。由于教师普遍不重视研究, 习惯于凭经验进行教育教学, 社会上也认为教师的研究不如医生、兽医等的研究, 有意无意地贬低教师工作。教育问题千奇百怪, 有问题就该研究, 逐步解决就能逐步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教育的问题极少雷同, 一些问题解决后立刻就有新问题出现, 但这也正是我们研究的源源不断的动力。研究将给教师换上清新的面孔, 也将使服务于学生的外在影响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第三件是评价。包括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评价历来是最容易而又最艰难的, 轻易不负责任的评价往往带来巨大的伤害, 每个人一个阶段的努力都不应该被一两句轻飘飘的话给打发了, 评价应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科学性和发展性, 因此是很值得研究的。最值得关注的是评价尺度。尺度应当包括尺和度, 尺是不同的衡量角度, 度则是标准, 教育评价的尺度应该是柔性的相对的, 而不是刚性的绝对的。首先是“尺”。常言道“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 对学校对国家或对社会各界, 都不能只用一把尺子来衡量,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分宽容, 也多一分准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为什么会对我们造成那么大的冲击, 主要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习惯于以一把尺子即自然智力来衡量人的一切, 忽视生命的整体性和丰富性, 忽视了人可以在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取得成功的可能。其次是“度”, 即人们制定的衡量标准。衡量标准也是具有相对性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有其具有时代特征的标准, 文革时期手上长茧曾经是上大学的基础资格, 现在又有谁炫耀自己手上长茧了呢?每个人的发展还具有阶段性, 不同阶段的发展并不具备同步性。所以既要考虑当初的度也要考虑当今的度, 以免错误研判实际状况和发展状况。

“研什么”既是老问题, 也是新问题。老就老在有教师就已经存在这一问题了;新就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里总是在产生新的问题。认准了研究方向, 抓住身边的实际问题, 中小学一线教师就有了研究的材料, 就能在研究中获得新的提高。

摘要:中小学一线教师担负着学、教、研三项主要工作任务, “教”是教师工作的重心, “学”是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而研是发展的推动力量, 三者密切相连, 相互促进。“研”如果模糊, “学”与“教”也就混沌。中小学一线教师该研究三类“人”和三件“事”。

关键词:中小学一线教师,研究,三类人,三件事

给乡村教师一线生机 篇2

“北京好大呀!”43岁的李元斌是陕西偏远乡村的小学教师,首次进京,他对记者感慨,这里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

这是2014年5月22日的一幕,这一天,李元斌受邀参加了首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以下简称“烛光奖”)颁奖典礼。“烛光奖”历时五个月评选出的全国300位优秀乡村教师得到了表彰,深圳TCL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TCL基金会)向他们颁发了总额360万元的奖金,每位教师1.2万元。他们中间的10位优秀乡村教师荣膺“烛光榜样”称号,李元斌是其中之一。在活动主办方看来,这次活动更多是对那些坚守在偏远山村辛勤园丁的一次致敬。

“烛光奖”由TCL基金会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青基会)共同设立,是针对“乡村教师”群体的公益项目。“全国有6600多万的乡村儿童,有800万的乡村教师一直战斗在一线,收入低、生存环境差,看不到前途和希望。我们希望通过‘烛光奖’的评选让更多的人关注乡村教师这个群体,也让老师们知道,他们的付出是得到了社会认可的。”TCL基金会执行理事长魏雪告诉慈传媒《中国慈善家》。

点亮“烛光”

2012年6月,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深圳发起成立了TCL基金会,由TCL集团一次性捐赠1000万元作为原始基金,致力于基础教育帮扶、重大灾害救助、特殊群体关怀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并开展了诸多公益行动。

TCL基金会成立之初,就参与发起保护深圳湾红树林项目,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在云南彝良地震、四川雅安地震等重大灾害发生后,TCL公益基金会随即启动救助行动,第一时间运送大量急缺物资支援灾区;还远赴新疆,为喀什、阿勒泰等地区学生捐赠校服。此外,机构成立以来,“为弱势群体创造教育和成长机会”一直是TCL基金会的重要方向。

青基会早在1994年就设立了“希望工程园丁奖”,并一直关注中国乡村教育问题。在青基会秘书长涂猛看来,时至今日,基础教育在乡村仍存在严重短板,中国乡村教师的地位并未得到根本提升,面临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缺乏基本的待遇和保障,“重物轻人、重生轻师”的现状使乡村教师长期缺乏社会关注,人才队伍严重流失。此次获“烛光奖”的乡村教师李元斌曾当了16年的“代课老师”,2006年才获“转正”,在此期间,李元斌平均每月领取103元的工资,因在偏远乡村,至今,他还没能用上手机。对于更多乡村教师来说,“转正”之路还远不见尽头。

为表彰和鼓励优秀乡村教师,推动乡村教育改革,2013年1月,TCL基金会与青基会正式签约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优秀乡村教师,项目首轮将持续五年,计划投入2500万元。

“这个奖的设计和政府以及其他公益机构的设计有区别,这次更多关注村一级,发现一些更边远地区的新的优秀教师,比较少关注获得过国家、省里奖励的。”担任此届“烛光奖”评委的涂猛说。

除了物质上的支持,TCL基金会还通过文章、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展现乡村教师的动人故事,加以宣传,希望引起全社会对乡村教育困境的广泛关注。此外,TCL基金会着重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技能,并提供心理健康辅导。TCL集团奥鹏教育将为获奖教师们提供为期三个月、共120学时的远程教育培训,培训教程视个体差异“量身定制”,为能提供专业有效的服务,TCL集团奥鹏教育与全国100多所高校达成了合作。“基本在县级城市都有设有教学点,有宽带和电脑接收在线教学任务,老师们可以就近接受免费培训。”TCL基金会秘书长梁启春介绍。

“对老师而言,得到经济上的资助是固然重要,但是能从精神层面让他看到未来,活得有希望是更重要的,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他们以及他们的下一代点燃希望。”魏雪告诉慈传媒《中国慈善家》。

探索升级

环境差、待遇低、生活苦、没地位,“先生已老去,无人来任教”是中国乡村教育的根本问题。除了资助、鼓励乡村教师,TCL基金会也在探索其他途径来缓解问题。

作为“烛光奖”的延续,今年4月17日,TCL基金会首届“TCL公益先锋营”活动在西安正式开营。由19名即将入职TCL集团的优秀大学毕业生、3名领队组成“教育帮扶服务团”,在接受真爱梦想基金会的专业培训后,分别前往陕西、湖北、四川的三个乡村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行动,通过7门不同的课程,从社会技能、生活伦理、心理、理财、艺术鉴赏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多元实用才能。

TCL基金会认为,与其他机构、公益组织合作,形成公益合力,才能有效扩大公益项目影响力,提升公益效果,从而推动公益事业进步。

此次“TCL希望工程烛光奖”的创想来自于青基会华萌基金。早在2007年,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和夫人魏雪就出资与青基会合作共同设立了“华萌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发展中国教育事业,并于2008年设立“乡村教师烛光奖”,一做就是5年。然而,当时主要针对广东地区,这一次,TCL基金会与青基会合作,利用青基会的组织优势,将此项目范围扩大到全国。

相较于青基会1994年启动运作的“园丁奖”,“烛光奖”在“组织推荐”候选人的基础模式上又增加了“社会推荐”,这一新增的推荐模式使很多关注乡村教师群体的社会组织以及草根NGO也得以加入推荐工作,提供个案和资助对象。此届“烛光奖”的评选,有十几家NGO参与推荐,未来,TCL还将扩大这一数字。“现在有些NGO深入到村一级,大家共同推荐覆盖会更好。”涂猛说。

在牵手公益组织的同时,TCL基金会也着力宣传以扩大公益项目的公众影响力。2013年初,“烛光奖”项目启动,TCL基金会与芒果V基金、湖南卫视官方网站金鹰网共同发起乡村教师公益微视频征集活动,获选的300名优秀乡村教师事迹被放到网上,请网民参与投票,终选出十位“烛光榜样”。TCL基金会还联合多家媒体进行实地走访,对乡村教师的事迹进行深度报道。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教研工作 篇3

1. 心系事业, 关心教育视点

身为教师必须始终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以孜孜不倦的创新精神投入到教学中, 把握时代脉搏, 努力锻造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要对身边的热点话题、问题和事件, 尤其对与教育有关的热点问题, 更应加以持续的关注并积极面对, 主动参与分析和思考。例如, 关于新课程的分析、讨论和实践我们一直不停地参与着, 从新课程的开展实施到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出台都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研讨的话题和平台。又如席卷全球的“林疯狂”事件, 国人为此倾入了较大的关注, 还展开了“中国能否培养出下一个林书豪?”的一番辩论。身为人师的我们也参与了其中。再如, 像龟“孤独乔治”去世, 由于这是我们人类第一次目睹物种灭绝, 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热议。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也自然加入了讨论的行列。

对于热点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个人研读、知识讲座、教研组活动、QQ群远程讨论、晒博客或日志等形式来进行参与学习、分析及探讨。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还要将其有机地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 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对以上事件, 笔者与同事共同制作了“任何天才都不是天生的, 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天分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孤独乔治’的离去给我们留下了什么?”课件并运用于课堂教学。

2. 立足课堂, 留意教学问题

改善教学品质,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开展教研、科研的最终归宿。因此, 教师开展教研必须立足课堂, 从改善课堂教学入手。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师也是一样, 对于在教学中出现的偏差或问题, 我们一定要加以分析、总结以寻求解决之道, 尤其要集中教研组的力量, 开展教研探讨活动, 使同组的每位教师都能“在课堂里搞研究”, 让参与教研的教师得到实惠。

开展“问题式教研”的模式, 不仅要留意自身备课、上课的各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 而且还要充分利用看课 (同事随堂课以及各级各类的公开课、示范课等) 的机会, 留意他人备课、上课的各环节。通过个人思考、同伴研讨及专家求助等方式加以分析、总结。对“好的”部分加以共享, 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升华;“坏的”问题得到缓解、纠正或有效的解决, 进而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践行反思, 落实教研工作

教育研究是一个不断反思、不断追问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学者对自身教育教学的一种内隐性的反思过程。一线的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不断的反思。通过个人反思或合作研讨, 不断修正、改变自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并化为具体的行动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从而提升教学品质。对教学中出现的偏差或问题进行反思, 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提高教学质量。循环过程如图1所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出现诸如此类反思的历程: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有时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这个班的学习效果好, 那个班的学习效果较差。是什么原因呢?如何解决呢?……原来是学生之间的差异, 那以后要是遇到此类情况便要具体分析, 主动尝试改变一下教学内容或方法, 直至产生同样良好的效果。

4. 依托课题, 提升教研水平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提升学校科研内涵和教师教研水平的必由之路。教师要进一步提升教研水平, 使自己更专业, 就必须依托课题研究这个平台。首先, 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有效获得更为系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 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教研工作提供了更为科学的、专业的指导和支持。其次, 可以改变片面的独自反思教研的场面, 汇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力量与智慧, 心往一处想, 力向一处使, 共同参与研究、讨论并付之于实践, 这样既增强了凝聚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又活跃了学校的科研气氛。

论一线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篇4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素质结构;教学能力

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

一、教师专业化的内涵

什么是教师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程度究竟如何?这是各国学者长期讨论的问题。从当前理论界的讨论看,多数的观点还是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个体专业化与教师职业专业化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化。只不过从教师职业和专门职业的特征比照看,发现教师职业离成熟专业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教师职业只能说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或“半专业”,教师专业化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教师素质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

(一)教师素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1.专业素质是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

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职业,其社会功能得到了广泛的肯定。专业的社会功能属性,决定了其从业人员须具备较高的专业道德,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履行专业职责,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专业社会功能的实现。可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是: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教育观念陈旧;专业知识更新缓慢,知识面狭窄;教学技能技巧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教育实践;心理素质较差;专业意识淡薄等。显然,教师队伍总体素质与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这也正是人们把教师看做是半专业的原因之一。

2.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结构,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国学者叶澜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应包括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唐松林等人提出了三维一体的教师的教育素质结构,即包括认知结构、专业精神和教育能力三方面。林崇德则围绕职业理想、知识水平、教育观念、自我监督控能力及教学行为与策略五个内容对教师素质进行了研究。

(二)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策略

1.教师专业化建设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

顾明远教授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因此,要使教师这个职业得到社会的认可,使教师不断激发光荣感,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就是大势所趋,就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事实上,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就逐步加大了对教师专业化的法律认定,《教师法》、《教育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逐一出台,以及教师资格认定的全面实施,已是从实际操作层面上推进了教师专业化进程。

2.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

要使我们的教师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必须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机制,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发展由知识的培养,转向对专业态度、专业技能、专业价值、专业精神等各方面的综合训练;由只重视职前培养,转向强调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的一体化的培养模式。教师职前教育机构和在职培训机构应合而为一。职前教师教育应能够使未来教师具备他们今后整个专业生涯中完成许多教学专业任务所需的大多数或全部的能力,能获得持久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所有知识结构和态度。职后教师教育着重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职业适应性,培养骨干教师;着重于学习新理论、研究新问题,培养教育教学专家。

(1)调整职前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结构

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持,但长期以来我国在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偏重于培养学科专家型的教师,忽视了教师教学工作的专业要求,这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教师的专业课程单一;教育理论课时过少;教育实习时间偏短等。在校生很难积累个人的实践经验并形成教育教学技能。这些难以全面体现教师专业特殊性和专业化目标的要求。

(2)加强职后教师的培训力度

职后教师培训的目的具有多重性。如,取得学历、学位或晋升等级资格、更新知识、增加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能力等等。但就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实际情况而言,应该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着眼,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高标准、复合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谌业锋,《专家型教师的思考》

2.《教师专业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周风,《国外教改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外国中小学教育》[J],1998(6)

一线教师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 篇5

一、要更新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我国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以“师道尊严”为本质特征,而新课改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民主、平等、和谐为特征。如在知识接受领域,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性的“我主你客”“我说你听”,而是平等的对话伙伴和合作者。在伦理道德领域,教师须从“长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走出来,走到学生中去,走到公共舆论的中心。应该说,有效地建立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和条件。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当前师生关系中普遍存在着教师中心主义和管理主义的不良倾向,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现代学生观认为:以学生为本,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真理的化身,师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需要,只要满足其合理的需要,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发挥非凡的才智。教师作为引导者、舵手,应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和创造出思维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宽厚的基础知识,活跃的思维方式,较强的动手能力,学会学习、生存、做人和做事。

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新课改对教师在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在知识结构上,从原来只要求会处理局部知识,到处理学科内的综合知识,发展到要求会处理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在思维方式上,从继承接受知识,到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形成一定创新思维习惯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能力上,从模仿他人进行教学,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发展成为具有驾驭多种教学方式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从使用传统的书本、黑板、教鞭等进行教学,到掌握使用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等基本电教手段,发展成为能利用包括网络在内的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等等。参照这些标准和要求,许多教师感到自身的素质与之相差甚远,似乎高不可攀。诚然,可以通过继续学习、接受培训来提高自己,但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决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线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篇6

一、一线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培训

尽管培训者围绕规定内容给教师罗列了一些培训点, 但对一线教师来说有些内容并不是他们所急需的。而要弄清楚一线教师究竟需要什么, 就需要我们深入一线课堂, 多调研, 多发现, 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

1.代转公的教师需要规范教学常规方面的培训

代转公的教师一般年龄偏大, 大部分在农村学校工作, 教学凭经验, 没有理论指导, 更谈不上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最大的优点就是责任心强。同时, 他们的薄弱点很多, 比如普通话、把握教材的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有效辅导的策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等, 这类教师需要的是针对现实的条件, 做好教学常规的培训, 提高教学质量, 是他们的理想和追求。

2.新教师需要教学策略方面的培训

新教师不缺乏理论, 但缺少实践经验, 急需要了解的是如何有效地解读教材, 如何根据学生实际实施教学, 如何把教学环节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

3.一般的教师需要“用以致学”方面的培训

一般的教师对培训不大感兴趣, 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但是, 一旦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 他们又急需培训。当然, 培训什么, 要因人而异地抓住教师的特点。根据“用以致学”的方式来培训, 培训的效果肯定会好的。

4.针对课程改革方面的专题培训

就现实的教学而言, 现今的课堂教学要充分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对于如何有效指导, 很多一线教师既缺理论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 就需要培训。如我校的“三分教育”下的小老师行动, 如何实施, “三分”指什么, 如何开展小老师行动等都需要培训。

二、怎样对一线教师进行培训

说起培训, 人们自然想到办讲座、做报告、现场观摩学习等, 不管哪种培训, 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就是对于一线教师的处境、一线教师的水平、一线教师的心态、一线教师的关注点等都没有考虑。所以, 一部分一线教师参加培训后说“今天我们看到了漂亮的教学大楼, 看到了一流的教学设备, 除此之外, 什么都没有学到。”另一部分教师虽然认真参与了, 也看到了先进的教学方法, 自己也跃跃欲试, 但回到学校, 面对自己的条件、面对自己的学生, 还是选择了原来的教学模式。所以, 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很重要, 关键要切合一线教师实际。

1.走下去, 针对农村教师实际, 现学现用的培训

培训关注的应该是实效性, 是提高培训的内涵质量。比如网络培训, 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 提交作业、观看教育教学视频, 撰写教学课例、教案和研究论文等。由于网络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相对于面对面教授式的教师培训来说方便了许多, 但对农村一线教师来说, 却由于条件限制而无法实现。教师培训要考虑其可行性, 要充分考虑培训对象所处的教育环境和现实基础, 包括理论知识基础和教学实践基础。教师培训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教师, 他们可能对某些教育教学理论、理念、模式等知之甚少, 但他们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在培训时, 教师除了想了解一些比较前沿的理论层面的知识以外, 更多的是希望获得一些可以借鉴的和可操作的实践层面的经验。如农村教师需要规范教学常规方面的培训, 我们就可以采用走下去的方式, 让农村优秀教师现场上课, 培训者进行现场指导, 让农村教师学有目标, 仿有榜样, 所学经验拿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又实用又有效。这样的培训针对性强, 农村教师既喜欢又有用。

2.对新教师的岗前培训

作为一线的新教师, 需要的是这样的培训:在专业成长上给他们介绍几本专业书的导读, 将好的理念和理论通过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传授给他们, 正如李华平教授所说的, 知识要有可传授性和可操作性, 才是好知识;最好的方式是让我听相关理念的示范课, 以课导评, 以评引论;每次都有一定主题的研讨:专家看法、名师教法、学员学法;特级教师、名师们就一线教师的教学困惑进行有效、实用的知识性的解答。当然, 教师培训面对的主体对象、层次、岗位和水平不同, 培训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

3.针对教师“用以致学”的培训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加强, 教师培训的数量也大幅增加, 但教师培训的质量、效益并没有因此而提升。要提高教师培训的效益, 首先要转变培训者的角色, 从讲授者转变为引领者, 从组织者转变为服务者, 从理论经验转变为操作实践;其次要充分考虑培训对象的现状及目标定位, 不同的培训内容面向不同的培训对象, 最好在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尽量多开展一些专题培训, 尽可能地提升教师培训的效益和质量;还要考虑到被培训对象的现实心理和学习需要, 以确保预期效果的实现以及培训效益的最大化。

4.突出主题的教师的培训

课改培训一直是教师培训的重点, 我认为, 最有效的培训方式应是走下去, 深入教学一线, 结合教学一线, 有针对性有主题地开展培训。培训方式可以是课例研究, 也可以是送课进教室;既可以是教学沙龙, 又可以是结对帮扶。总之, 培训方式要灵活有效。

三、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时间

一线体育教师撰写文章的必要性 篇7

一、一种信念的追求

受“重智轻体”等观念的影响, 体育学科的地位始终不高, 而体育教师一直以来也被冠以“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帽子”。对此, 作为体育教师, 是“破罐子破摔”, 还是应该奋起?答案是肯定的, 体育教师应该保持对体育学科的信念和追求, 并正确评价自己的专业;应该在教学、指导训练之余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虽然, 撰写文章不是提高学科地位的唯一途径, 不是提高理论水平的唯一方法, 但是, 可以本着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 用文字记录教学中的得与失, 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学习, 甚至改变他人对体育教师的看法。

二、一种自我历练的途径

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都会走很多弯路, 经历很多磨炼。撰写文章亦是如此, 第一次撰写的文章往往不能获得发表, 而好的文章也往往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在教学中, 体育教师需要通过“积累——探究——反思——总结——提升”这一循环过程, 把自己所做、所想用最准确、最富有情感的文字表述出来, 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献资料的搜集能力等, 最终提升自身的素养,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促成教育智慧的沉淀, 使自己朝着名师名家迈进。

三、一种问题追问的形式

对问题的追问是科学繁荣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在教学中, 体育教师同样会产生各种疑问。而在杂志上经常看到的“与××老师商榷”、“对××问题的思考”等也都属于问题的追问。对于这些问题, 其他教师会用文字表述出来。此外, 与其把这些问题作为牢骚而宣泄, 倒不如把它们记录下来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 或寻求同行、朋友的解答。当然, 问题意识的形成不是朝夕之事, 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勤看、勤思、勤写。问题追问过程中的观点或许并不完全正确, 但是通过追问必然会引起学术的争论热潮, 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四、一种思维方式的引导

阅读文章时, 大家往往会顿然发现自己有了写作的灵感, 文章的思路、轮廓同时呈现于脑海, 这就是他人的思维方法带来的启示和产生的导向作用。从文章整体来看, 内容表现形式、框架与思路、研究问题的方法等都会给他人以借鉴。由此看来, 撰写文章并不在于为评职称, 而在于通过文章传播一种思想, 给人一种思维, 帮助他人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一种经验共享的方式

中小学一线教师 篇8

一、教师的基本功是纲,有纲才得要领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每年都会举办中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其目的是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策略,展示信息技术秀教师的专业发展成果。笔者认为活动的各个环节所包含的内容应该就是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方向。比赛有三轮:基础知识和教学理论笔试;专业技术上机考试和说课比赛;展示课赛。活动过后笔者有一个深刻的感受:教学基本功非常重要要素,作为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具备:

1. 扎实的专业知识。

业务知识是一个优秀教师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决定了学生可以学到哪些本领、增长哪些知识和技能。

2. 教育观念。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需要,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3.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 学科整合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综合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其他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

5. 不断加强学习的能力。

“活到老,学到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教师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确保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二、只有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信息技术课程涉及技术面非常广,结合全国赛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时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准备:

1.熟悉教材。

全面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当前信息技术教程主要有4个版本,如果要参加全国赛建议教师去阅读其他省的必修和选修的教材,笔者没有阅读广东版的算法选修教材,导致VB编程时,碰到了问题。

2.研读教育教学理论。

新课程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是一线教师比较缺乏的,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直至课程评价等环节,可以研读《技术课程标准研修》和李艺教授的《高中技术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等书籍。每位教师都要用新课程的理念分析教学环节中的现象。

3.准备技术技能。结合样卷,本次技术技能主要包括:

基础部分:主要是Excel、Word、PowerPoint软件的使用,这部分内容大部分教师都比较熟悉,但Excel中的函数(除求和、求平均以外的函数使用)和Word中的邮件合并、引用等操作还是需要加强熟悉和练习。

算法选修部分:用VB设计简单程序,很多教师都辅导过信息学奥赛,对常用的算法比较清楚,如何用VB语言表达程序成了学习的重点。

多媒体选修部分:掌握Flash和Photoshop软件的使用,熟悉不同的版本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如何使设计的作品美观、功能强是教师要发展和进修的方向。

网络技术选修部分:结合最近几年网络工程师的考试试题,需要学会网络基本规划、IP地址、子网掩码的计算等。这部分内容如果没有实际操作和维护的经验笔者觉得很难理解。

人工智能选修部分:这部分的资料很少,可了解专家系统等几个基本概念,尝试下载专家系统模拟练习。

三、突出自身亮点,树立进取意识

全国赛有说课这一环节,说课在比赛中相当重要,如果说不好,就没有机会进入下一环节了。这就要求:将教学素材用足,使听课教师和评委觉得眼睛一亮,甚至很容易地想起你的说课。当然说课有一定的框架,课标、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必须涉及,这些一般很难出彩,可以一笔带过,“如何上”、“为什么这么上”既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设计能力,又能使人感受整堂课的过程,总之教师在比赛中要在每个环节中突出自身的亮点。结合本次比赛的各个环节,笔者觉得信息技术教师在参加下列环节时要注意:

1. 考试选拔要做到:

睿智选题,心态放松、沉重应试、永不放弃。在考试中最大的感觉是:由于环境(无互联网)、习惯的不同在设计碰到问题时会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多方位思考,例如VB中某个函数不会使用时要灵活变动;在选题时也要睿智,选择你会的,突出自己亮点的题目进行解答;考试时碰到问题是肯定的,但要沉着,千万别放弃。笔者在设计VB时忘记Inputbox函数的使用,曾想过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巧妙地运用了文本框的输入,也拿到了本题的分数。

2. 展示课要做到:

准备充分、展示自我、贵在积累。例如,情景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拉进与学生的距离。比如笔者在合肥一中上展示课时结合学生每天进出地下过道中的“涂鸦”这个案例来导入,很快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轻松地引入了教学内容。新课讲授,这个环节笔者一直在求变,尤其是教学语言和教学步骤上的变化,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课堂中保持专注。教学任务实施,这个环节是展示课最大的亮点:实施第一个教学任务(任务一)时,任务布置要清晰,甚至可以向学生演示操作具体细节,使学生一目了然你的教学重点,也为下一个任务作好铺垫。任务二的目的是巩固重点,任务三是突破难点,甚至可以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深入探究新知。三个任务(部分教师会将任务进行整合)是比较普遍的,但教师要注意任务的方法、形式和完成时间。教学评价,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多元的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亮点,可以利用评价平台或FTP等服务进行,作为展示课,课前就要调试每台计算机,保证运行万无一失。另外,我建议做二个方案的准备:自备服务电脑,应付突发事件;或将评价的内容以纸质形式备用。

人们吃饱穿暖之后,往往都会储蓄,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支取它,借助它走出困境。每当笔者清点一张张金额不大但令人鼓舞的钞票时,心里就有一种感悟:人生,不也是储蓄吗?尤其是走在科学前沿的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参加全国赛的活动感觉收获颇丰,压力也很大,不过今后笔者将继续努力,博采众长,刻苦钻研,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和其他能力。

有压力才能转化为动力,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在平时养成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教学习惯、操作习惯。

任务艰巨,只有准备充分,广泛学习,才能蓄意勃发。要作一个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除了具备全面的操作技能外,还应要有较强的课程理念支撑。

阅读和反思:一线教师的行走方式 篇9

我一直认为,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广博的学识。窦桂梅说:“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书本,那你就要读书。”这样,在你所教的那门学科领域里,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学科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当你拥有了这些,你才有能力在课堂上去关注学生、引导学生,才会有课堂的精彩!

可是,茫茫书海,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该怎样读书呢?有一名教师的见解我很赞同,他认为现在语文教师读书普遍存在四大弊病:不读原著,不能“源读”;不读经典,不屑“硬读”;不读野书,不会“悦读”;不读冷书,不肯“闲读”。其实想想,在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喜欢划专业为界,不肯与经典为友,读书也只是三分钟的热度,或者干脆是“任务式”的应付,遇到那些艰涩的典籍,身处浮躁社会的我们往往耐不住寂寞,随手一丢,再也不读了。

教育教学是一项实践工作,而实践需要理论的滋养。因为,实践同时是一种创造,它需要作为实践者的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践是一种研究,它需要我们有理性思索和可以对话的科学依据。缺少了理论,我们将失去目标,整日“埋头拉车”而不能“抬头看路”。

除了阅读,汲取理论之源,教师不可缺少的是反思。“反思是人的潜质”,只有会反思,你才能学会批判自己,欣赏自己。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有学生认为牛郎有点“色”,并且振振有词:老牛让牛郎去见一位美丽的姑娘,牛郎不色他怎么会去呢?情急之下我“求助”于全班所有的学生,让他们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孩子们说得很好,他们认为:“这是老牛在报答牛郎的恩情,况且牛郎也那么大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很正常的事。”……课后在品味、揣摩这段教学过程时,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庆幸在课堂上及时将这“牛郎有点色”的问题交给了我的那些学生们。倘若让我从一个成年人的视角来解读这个“色”的话,我真不知道还能否像孩子们那样如此干脆而直接?后来我又想到,我们自以为纯净的校园文化受到影视、传媒等携带的“灰色文化”的无情冲击,早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面对诸如“色”之类的“灰色字眼”,遮遮掩掩,或者干脆一棍子将它们打到课堂外,无疑是最消极的应对方式。在这时,如何让我们的教育直抵孩子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牛郎有点儿色”的教学案例带给我的启示是:用思想去撞击思想,用心灵去拨动心灵!在课堂上,我们不妨将那些挤过来的“灰色文化”推给所有的学生,让他们短兵相接,让他们直白心中的“喜恶”。事实上,在多数孩子的心中,他们自有评判是非的标准,正如对待“牛郎有点色”那样,很多孩子认为“牛郎有理由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到了那个年龄去追求爱情是没有错的”。在唇枪舌战中,孩子自会有本领去说服孩子,真理同时也会在争辩中越辩越明,“灰色”自然会在课堂上慢慢散去。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经历让孩子们的心灵浸润其间,美的、丑的他们看得更清了。而这,不正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最需要的吗?

一线教师研究教材的主要切入点 篇10

一、拓展

对教材中的问题进行变式、引申、推广和拓展, 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 抓住问题的关键, 为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素材.

【案例1】过点P (1, 2) 的直线l与x轴的正半轴、y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 当△ABC面积最小时, 求直线l的方程.

讨论解法后发现, 面积最小的三角形恰好以点P为斜边的中点, 这是否具有一般性?这个问题可类似于例题用解析法进行研究.答案是肯定的, 并有下面推广.

推广1:过已知直角内一定点的直线与直角的两边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时, 定点是斜边的中点. (也可以用几何法证明, 此处略去)

若已知角不为直角, 结论如何?经过研究发现结论仍然成立.

推广2:过已知角内一定点的直线与角的两边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最小时, 定点为其所在边的中点.

证:已知∠XOY=α, 其内部定点M, 过M的直线l交两边与A、B两点, 过M作OA、OB的平行线 分别交OB、OA于A′、B′, 则MA′/OA+MB′/OB=BM/AB+AM/AB=1, 由基本不等式得S最小时M为AB边的中点. (还可用平面几何知识简洁证明, 此处略去)

将推广2拓展到空间, 有下述命题成立.

推广3 :已知顶点O为的三面 角, 其内部一 定点M.过点M的平面与三面角所围成的四面体OABC (A、B、C三点分别在三面角的三条棱上) , 其体积V最小时, 点M为△ABC的重心. (证明可以类比推广2的方法, 此处从略)

注:推广1和推广2可以在例题教学中作为学生探究的素材, 推广3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 (也可以在“推理与证明”学习时作为探究的素材) .

二、“破格”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课程标准按“模块”编制, 教材按“模块”编写, 打破了传 统的课程 体系和教 材体系, 由此在教学中“水土不服”现象频频出现.有的教师直接打破“模块”界限重组教学内容.这种做法既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也给学生使用教材带来不便.我在教学中坚持渐进性原则, 力避后置内容的前移, 采用“挖掘加等待”的模式, 打破“模块”阻隔给教学造成不便的格局.

【案例2】直线的倾斜角增大时, 直线的斜率如何变化?

教材中给出利用计算机或计算器计算k=tanα (给定α) 来感知变化规律.似乎有“用现代技术把结论灌输给学生”之嫌.

这个问题等到学完必修4中“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之后可以水到渠成.笔者经过研究认为除了“等待”之外, 还可以挖掘现有资源消除“等待”之苦.

由斜率公式知, x2-x1=1时, k=y2-y1.

1如果直线l过原点, 直线上取两点O (0, 0) , P (1, y) 易知斜率k=y.当倾斜角α满足0°≤α≤90°时, 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当倾斜角α满足90°<α<180°时, 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

2如果直线l不经过原点, 过原点作直线l′∥l, l′与l有相同的倾斜角和斜率, 由1可得同样的结论.

综上可知, 当0°≤α≤90°时, 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当90°<α<180°时, 斜率k随α的增大而增大.

三、“指瑕”

研究教材可以从发现教材的缺点和不足作为切 入点.而教材编写中科学性错误是极少的.对教材“指瑕”主要是指出其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合适”.

【案例3】判断下列表示是否正确: (1) a{a}.

编者意图是填“∈”, 因为a是集合{a}的元素.对这个答案师生中的争执主要在a是集合时, 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能否用“∈”表示.

分析:当a为实数 (或者仅为 “英文字母”) 时, 填“∈”正确;

当S为非空集合时, {a}为一个集合组成的集合, 填“”正确;

当a=时, 填“∈”正确, 填“”也正确 (因为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

当然, a可以代表“形形色色”的数或集合, 我们无法逐一讨论, 但a是集合{a}的元素是始终不渝的.

不难看出, 就“学术”层面而言, 教材此处是 没有瑕疵可 指的.而就“教学”层 面而言, 即从有利 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而言, 还是值得讨论的.

建议:作为练习, 编者一定不会让学 生思考如 此复杂的情形, 这个练习引起这样的讨论应属“意外”, 这种讨论也略有超越《课程标准》之嫌.“纷争”源于a的“自由”.建议在教材中把此题加上限制 (如a∈R) .作为教师, 对问题应有深入的研究, 才能扮演好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 在课堂生成的“意外问题”面前方可从容淡定, 游刃有余.从广义来 说, 集合与集 合之间也 可能出现“∈”关系.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学识, 轻易说“不可能”, 那就在不经意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争议

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时常产生教师 之间、师生之 间或者学生之间对某个问题争论的现象.争议常常又源于教材的界定 (或者未作界定) .对争议的研究和处理当然成为研究教材的一个主要切入点.

【案例4】教材中对函数零点作了这样的界定:

(1) f (x) =0的实数x的值叫做函数y=f (x) 的零点.函数y=f (x) 的零点就是f (x) =0的实数根, 也就是y=f (x) 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2)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和二次函数y=ax2+bx+c, 设Δ=b2-4ac.当Δ=0时, 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x1=x2, 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唯一交点 (x1, 0) .

分析:根据教材的界定, 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在Δ=0时的零点问题, 说成有两个相等的零点或者说成有唯一的零点都是有根据的.但是教材引入“零点”的初衷是沟通函数与方程的联系、数与形的联系, 同时还可以使数学表述更为简洁.而在“二次函数y=ax2+bx+c在Δ=0时的零点”这个问题上不光没有使表述更简洁, 反而产生明显的争议.

建议: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回避上述 争议问题, 因为这种争议对学生来说是没有价值的.

教材在此应予以明确, 如果教材中“不便妄言”, 可以在教参中“发出声音”.

五、比较

比较研究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可以进行中外教材的比较研究和新旧教材的比较研究, 但最贴近教学实践的当然是新课标教材不同版本之间的比较研究.

【案例5】关于集合表示法 (必修1中1.1)

人教A版给出“描述法”具体方法:在花括号内先写上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 (或变化) 范围, 再画一条竖线, 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

这种编写产生两个问题:1.竖线前后不就都有共同特征了吗?2.例题和练习全是数集, 是不是描述法只能表示数集呀?

上一篇:中国流行歌曲下一篇:英语教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