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准入制度

2024-10-19

中小学教师准入制度(通用13篇)

中小学教师准入制度 篇1

教师岗位准入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政治觉悟高、职业道德好、专业能力强适应我院全面推进职业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教师资格条例》细则要求,结合学院具体情况制订本制度。

一、管理对象

当年录用的高校毕业生、从其它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和行业企业等新调入学院要担任教师岗位人员,从本院非教师岗位要转为教师岗位人员,兼任教师岗位人员,在职专任教师(包括外聘企业技师)。

二、教师岗位准入要求

1、理论教师需具有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或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实习指导教师需具有大学专科及其以上学历或中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3、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凡在我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相应教师资格(企业外聘教师除外)实行持证上岗。对未取得教师资格的在职专任教师必须在两年之内取得教师资格。若两年之内还未取得教师资格原则上要调整教学岗位,不准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外聘教师。

4、入职与岗前培训。要担任教师岗位人员必须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入职与岗前培训。了解学院的校情校史及发展概况、学院的办学定位、办学思想及发展规划、学院机构设置及专业建设改革情况,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与要求,教师的基本业务要求,班主任工作要求,观摩示范教学等为期3-5天。入职与岗前培训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5、教学技能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是新教师在见习期应完成的培训任务。见习时间为半年。除有连续从事职业教育教学经历达三年以上的新进教师外其余新教师均应参加此项培训。

1)实行新教师导师制。系部应对新教师指定导师,经教务处审定,由教学副院长批准,签订新教师指导协议。指导协议由系部存档。指导教师需按照学院关于新教师业务培训提高的有关要求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新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熟悉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答疑、考试、实验、实训及实习教学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和要求。2)实践教学技能培训。入职与岗前培训合格后,除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新教师外,要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参加实践技能培训。新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在系部所属实训基地,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培训内容以实践、教育、教学等技能培训为主。

6、实行岗前考评制度。新教师经过半年见习,企业外聘专家见习期为一期(三个月)教学时间后,根据其能否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导师向系部提出考核申请,合格后由系部向教务处提出推荐其成为正式教师,资格考核申请由教务处组织相关部门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考核并报院办审定,合格者取得教师资格可聘任教师岗位,对不合格者延长见习期半年或不予聘用。

7、教学管理实践。凡新进教师(企业外聘专家除外)均要完成教学管理实践,协助教务员,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累计时间不少于半年。

8、同时具备教学经历和行业企业经历的新教师,经入职和岗前培训,经教务处组织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综合考核并报院办审定合格者可直接聘任到教师岗位。

三、本规定自2015年9月1日起执行此前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相符的以本规定为准。

四、本规定由系部负责解释。

2015年7月20日

机械工程系

中小学教师准入制度 篇2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 11月16日, 教育部在京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袁贵仁强调,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特别是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 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袁贵仁强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要着力抓好七项工作。一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要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 严把政治关、业务关和师德关。三要加快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抓紧制定和实施未来五年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四要进一步健全教学科研机构, 尽快建立直属学校领导的独立的二级机构。五要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进一步明确学科建设方向。六要提供坚实有力的政策保障, 实施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标准》。七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 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不断增强执行力。

袁贵仁指出, 多年来, 各地各高校认真贯彻中央16号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 教材建设取得新成效, 教学方法实现新突破, 宏观指导建立新机制, 涌现出一大批课程讲授精彩、乐于教书育人、深受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 大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发生了可喜变化。与此同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形势, 责任更为重大, 任务更加艰巨。必须牢牢把握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的正确方向, 必须准确把握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的基本要求, 必须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个性需求, 以加强师德建设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为中心, 以机构建设和学科建设为依托, 以政策支持和体制机制为保障, 培养和造就一支“让党放心, 让学生满意”的教师队伍,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确保全面实现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

中小学教师准入制度 篇3

关键词:美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一、美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基本构架

教师准入制度最早源于1782年美国的佛蒙特州。教师职业准入是当前国际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为了提升教师教育的质量,美国许多机构制定了教师准入标准。其中,爱达荷州立大学(ISU)尤具代表性,因为它包括了美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总体框架:

(一)美国ISU教师准入的总体要求。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及其程序可以促使国家培养合格的教师,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并成为一个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教育者。教师职业准入有以下要求:申请者要提交个人传记、教育信念陈述、儿童个别差异案例、案例研究分析等申请材料,同时还要参加口头交流评估、态度评估、职业技能评估、思维能力评估,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评估等五方面的面试,以充分反映申请者的教育实践能力。可见,美国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研究对我国教师资格标准的制订有较好的启示作用。

(二)美国ISU教师准入的前提条件:12项准入标准。进入21世纪,美国不断推进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改革,如美国ISU的12项特色准入标准,其特色之处就在于非常强调“实践”标准,即教师的各种实践能力,包括教育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美国ISU的12项特色准入实践标准的主要内容是:(1)课程内容知识。教师能利用课程内容知识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即帮助学生把课本上的理念内化为自身内心的理念,同时使课本知识成为学生的学习经历,并成为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2)专业学习和研究。教师选择某种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培养专业素养,并具有一定的思想,即专业和思想同时并举。(3)学生个体差异。教师从“以生为本”出发,在对学生共同教育的同时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层次性”教育,实现教育教学“共性”与“个性”的有效统一。(4)指导计划。教师计划对学生成长有意义的学习经验,这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5)指导性陈述。(6)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这样可以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从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7)教师创造一个安全与有效的学习环境。(8)技术。教师在规划、陈述分析和评估学习与教育时使用技术手段。(9)文化与交流。教师要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中开阔视野,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10)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教师要理解核心哲学原理和从学校到工作的观念转变的过程并且要创造使学生具有职业意识、职业探索和职业决定的学习经验。(11) 家庭、学校、团体关系与资源。教师要培养家庭、学校和支持学生学习和幸福的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12) 个人特征和人际交往技巧。教师要传递可在伦理维度上引导专业实践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可见,以上12 项准入标准的核心就是“实践”,即强调教师要具备各种实践能力: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美国ISU教师准入的执行措施:申请材料与准入面

试。首先,教师准入的申请材料主要包括:个人传记、教育信念陈述、儿童个别差异案例、以及案例研究分析。个人传记主要是介绍自己的教育和专业背景、工作经历、以及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教育信念陈述主要是要求申请人要评议对教育教学、儿童、学校角色等的认识;要说明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应该开设什么样的课程; 根据他们自身的经验,认为最好的教育技术是什么, 教师的主要角色有哪些,等等。儿童个别差异案例主要是要求申请人要详述学生个体差异的特点及表现。而且学生的特点必须是申请人通过系统观察和访谈而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学生的了解必须包括其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等方面。案例研究分析主要是要求申请人完成几项案例分析的研究报告,通过对每个案例的分析, 申请人会针对一些问题准备书面回答。其次,教师准入的面试。在申请材料获得通过之后, 申请人还要参加职业准入面试。面试的目的是进一步评价申请人, 以评价其教育实践能力及其潜能。面试的环节主要是:第一, 考官组成。面试小组由3 至4 名成员组成, 其中包括一名教育学院的教师,一名实习指导教师, 一名接受教师培训计划的候选人, 一名来自艺术与科学或健康专业等普通大学的教师。所有的小组必须至少包含其中三方面成员。第二, 面试内容。面试有五项内容构成,这五项内容主要是:口头交流评估、态度评估、职业技能评估、思维能力评估, 以及问题解决能力评估等五个方面。口头交流评估,即每个申请人与他人的普通言谈以及运用符合课堂情景的语言能力。态度评估,即申请人积极主动地接受新思想、尊重他人的态度和关注学生群体的话语权, 以及有关儿童与学校在总的情感方面的问题。职业技能评估,即评价申请人对面试的准备度,包括对面试的机敏度、课上着装的得体程度(注重为人师表)、面试材料的质量等几方面。思维能力评估,即评价申请人的思维技巧和基于候选人对标准即时问题的反应的想法的逻辑陈述。问题解决能力评估,即申请人是否能从多方面看待问题,了解复杂课堂情境的能力。申请人必须通过以上五个项目中的三项,才算是通过面试内容这一环节。第三,面试程序。整个面试持续大约20分钟。首先,自我介绍。每个申请人要用两分钟向主考小组成员说明他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其次,申请人提供自己的教学视频短片与分析。每个申请人都要用3 至5 个视频片段来展示他与学生互动的场景。然后申请人将会向面试官描述他们将在接下来的视频中看到什么。接着,申请人要解释这段视频。最后,面试小组还会随机选择一些问题来提问, 这些问题均能反映申请人的实践能力。

二、大学教师不再是体面休闲的职业

首先,海外经历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资本。中国的大学教师增加幅度相当于巴西的3倍。2007年,中国学者在全球发表的论文总数已在世界上占到了第二位。当前,中国一些发达城市(如上海、浙江等)的大学已经把海外学习经历作为教师高级职称评比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如果没有出国学习的经历就无法评上副教授或教授的。这就给全国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在质量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给较落后的省市的大学也增加了不少压力,特别是对落后地区的青年教师的成长,海外学习经历无论在人力、物力上都给青年教师增加了不少的负担,但也增加了不少的学识和经验。其次,所谓的国家课题、教育部课题、省部级课题,以及“北核论文”、“南核论文”等科研事项让部分教师焦头烂额。随着当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研发性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增长,可以说,这种需求改变了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不良风气,并要求高校的各种培养机制要对国家或当地的经济起到一定的服务作用,不能脱离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人类的培养宗旨。同时要坚持教学、科研与实践三者相结合的办学理念,而不是为了物质上的满足与需求而拿下各级各类科研课题。最后,高校教师即使戴上了博士帽也不等于获得职业准入。当前,中国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在用人上都偏向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原在校老师如果没有博士学位也要攻读博士研究生,这样就形成了“大学博士化”的局面,由此一来,获得博士学位就成为从事大学教师职业的基本条件,但还不是从分条件。

三、从美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谈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社区准入制度 篇4

为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优化社区发展环境,推进社区职能归位,增强社区服务功能,结合劲松街道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劲松街道社区工作准入制度》。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为目标,以规范社区准入内容和程序为重点,形成有效轻量社区工作、增强社区服务能力、顺畅职能部门与社区关系的社区准入制度,切实推进社区原始功能回归。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依法准入、规范准入的原则。各部委办局、直属单位,各专门委员会,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凡拟将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创建评比考核等项目交给社区的,除法律、法规或党章有明确规定应由基层自治组织承担的以外,均实行准入制度。

2.坚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各部门经审批允许进入社区的事项,应明确授权内容、对象、权限、时限和拨付的经费。

3.坚持准入与退出相结合的原则。对经审批进入社区的项目,群众普遍不认可的,应予退出。

二、准入要求

(一)基本条件。准入事项必须是与社区居民群众利益相关,且确实需要社区协助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事项。交由社区承接或协助的工作,应以法律、法规、规章或旗县以上党委、政府文件为依据,充分兼顾社区的承接能力,赋予社区相应的工作职权,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

(二)准入类型。准入事项覆盖范围可分为全部准入、部分准入两种类型,全部准入指所申请事项在所有社区准入,部分准入指所申请事项在部分社区准入。准入事项执行期限可分为长期准入、准入两种类型,长期准入指所申请事项须在社区长期实施,准入指所申请事项仅当在社区实施。部分准入事项和统计调查、创建类事项必须实行准入。

(三)准入工作承接。各部门工作任务需进入社区的,应按相关法律规定,明确部门、街道、社区、具体承接组织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并优先由社区便民服务大厅承接。工作进社区时,不得要求社区建立纸质台帐。对开展工作或活动的过程与效果需要记录的,应利用社区网络平台,建立电子台帐。

(四)组织机构准入。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各部门不得在社区设立与其垂直对应的组织机构、专职队伍。确需设立的,应登记或备案为社区民间组织,且不得要求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担任组织负责人。各部门应当经常指导相应的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

(五)社区机构牌匾。社区办公服务场所门口只挂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三块牌子,并可悬挂社区标识。对相关职能部门因工作需要挂牌的,必须经过街道党工委审批同意后,由部门制订统一模式,集中挂在室内指定位置。各社区室内上墙制度应进行清理,对不切实际、多余、过时的要取消,重复的要进行合并。

(六)社区工作准入目录。对经审核批准进入社区的工作事项,应编制社区工作准入目录,并向社会公布。社区工作准入目录包括主目录和附录,其中主目录为长期准入事项,附录为准入事项。

三、准入程序

(一)申请

各部门进入社区的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创建评比考核,事先必须向劲松街道工委提出书面申请。

(二)审批

劲松街道社区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对申请事项进行评估分析,提出准入意见,报劲松街道工委会讨论表决。

(三)进入

审批同意进社区的组织机构、工作任务、创建评比考核等工作,各部门在布置任务时,应附审批文件。对未经审批擅自进入社区的内容,要限期报批,对不符合社区准入规定的有权拒绝执行。

(四)监督

对未按审批要求操作的部门,由劲松街道社区减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仍不到位的,对该进入项目予以撤销。各部门进入社区的工作应自觉接受社区评议,实行一年一评议。评议由社区组织,吸收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社区各类组织代表参加,重点评议部门工作进社区后的作用、效果、工作作风、经费落实和群众认可情况。对群众不满意率超过三分之一的,将予以撤销。

四、保障措施

(一)精简社区创建评比。对社区现有的创建考核评比活动,开展一次清理。原则上除了国家部委和省、市、区级有明确要求外,不得在社区开展创建考核评比活动。

(二)加快社区服务站建设。按照《意见》中“广泛建立社区公共服务机构和培育社会组织,承接机关、部门进入社区的工作”要求,以街道为业务主管单位,以社区为主办单位,尽快实现服务机构的全覆盖。有条件的社区,还可以培育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社区社会组织。

(三)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各部门进入社区信息系统均实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资源,开发满足各部门进社区工作需要的软件系统,为实现台帐电子化奠定基础。

(四)规范社区服务职能。结合准入制度出台,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社区在宣传教育、议事决策、社区服务、监督评议、规划制定、沟通协调、民事调解、治安维护、政务协助、民意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职能。

超市协议准入制度 篇5

为了监督市场开办者与经营者通过协议准入的形式,确保商品质量达到能够进场的标准,保障消费者消费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商品协议准入监督制度是指工商机关督促市场主办单位,超市、大型商场等与供厂家、产地签订的“场厂挂钩”、“厂地挂钩”协议的商品准入制度。

二、实行协议准入制度是商品范围:肉类和蔬菜等农产品、水产品和畜产品。实行“协议准入”制度的经营者为大型超市、商场、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及有条件的食品

经营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督促和引导大型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和开办者实施商品“协议准入”制度。大型超市、商场和集贸市场内的经营者由市场开办单位负责组织 实施。

三、实行“协议准入”的方法是:由大型超市、商场及集贸市场的开办者组织和引导经营者,采取“场厂挂钩”、“产地挂钩”等“协议准入”形式,与供货厂家、产

地签订挂钩协议,明确经营者和厂家、场地的权利和义务,确保商品质量达到入市标准。

商品查验登记制度

商品查验登记是经营者对商品的质量、性能、合法性进行自行查验,并对商品的查验情况进行登记。

一、商品查验登记责任人为:经营食品的个体工商户。

二、商品查验登记方法:

1、经营者签订进货(供货)协议时,要对经销方(供货方)证照手续进行查验,确认供货方的主体资格合法。

2、签订供销协议时,要查验对供货商品情况,了解产品质量信息和市场销售信息。

三、商品销售前查验:

(1)供货方是否按正规程序操作,各项操作标明内容是否齐全;查验发货要专人签收;

(2)查验是否有经验合格证,是否符合安全、卫生保障;

(3)查验上柜的商品必须符合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符合商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4)限期使用的商品应标明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5)经营单位到货后,必须查验食品的名称、厂名、厂址、注册商标、生产日期、有效期、产品合格证明是否合法有效。

(6)食品经营户必须建立购销台帐,对购进的商品名称、时间、供货方、购货凭证、存放地点及销售时间、数量、去向如实进行登记。

四、商品销售中查验:

(1)经营者每周对上柜销售食品及仓储情况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过期失效商品,是否有残破变质腐烂食品,查看商品使用说明、安全消费提示是否完整,并及时登记处理。

(2)对实时上柜商品查验销售外包装、标识是否完整有效。

(3)对提供的商品进行不定期抽查,重点检、是否有过期、失效、变质现象,是否属国家或企业公告禁止销售、淘汰的商品。

(4)库存商品进行规范管理。存储环境条件必须保证商品存储安全无害并进行分类保管,做好商品出入库的登记管理。

五、退市商品查验:查验经营者对退市商品是否落实退市制度、确定防止二次进入市场,并分析不合格商品来源,提出整改措施。

六、市场巡查将商品查验列入巡查内容,落实查验制度。

七、经营户的购销台帐定期不定期地接受检查,对巡查人员落实的情况要如实反映,并提供商品进货来源、销售去向信息。

浅谈动物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篇6

1 动物产品准入工作的实施机构

动物产品的准入工作应当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实施。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管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依法对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经营、运输等环节进行监管。动物卫生监管执法工作不等同于一般的行政执法, 它不仅具备行政执法的共性—强制性, 更兼具专业知识的特性—技术性。动物产品的市场准入工作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来实施, 有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优点, 如实施过程中要体现产品监测、检疫、抽检等行政措施的技术特征, 且在推行市场准入过程中要建立几个制度, 即“入市动物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考察备案制度”、“动物产品采购加工制度”、“动物产品入市电子信息管理制度”、“隔离待检制度”及“临时管制制度”等。

2 入市动物产品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2.1 生产或加工企业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1) 必须经过所在地市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审核批准, 并且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属定点屠宰的企业还必须获得当地政府颁发的定点屠宰证书,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检疫、检测技术人员要具备相应资质, 检疫、监测程序要遵循国家的规定。

2) 动物产品生产加工车间的设计和工艺流程要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相关的国家标准, 出场的动物产品要持有合法的检疫手续和违禁投入品的检测手续。

3) 动物产品的包装、监测、消毒、检疫、检验、抽残及抽毒等动物卫生强制措施要符合输入地的标准。

4) 以包装方式出厂的动物产品, 包装必须透明, 最小包装外必须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检疫标志, 绿色、有机的动物产品要加贴相关认证标记, 材料必须无毒、无害、可降解。

5) 非常温保存的动物产品生产经营时要具有必要的冷藏设施。

6) 实行信息管理, 能及时、准确上报产品信息;2年内没有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动物卫生监督行政案例。

7) 动物产品出厂时要具有本企业的品牌和商标。

2.2经销企业或代理商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

一是具有法定资质营业执照等;二是具有特定的动物产品保存、运输设施;三是通过有效地动物卫生条件审核;四是具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和具备相关动物卫生知识的人员;五是具有生产企业的经销代理文件;六是能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

3市场准入监督管理措施

1) 外埠动物产品要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必须取得动物卫生监督部门颁发的《外埠动物、动物产品入市准许证》和《入市产品核准明细单》, 经销企业或代理商凭《入市动物、动物产品核准明细单》到指定报验地点报验。

2) 报验动物产品依批次报验、抽检、测毒。须持有效的检疫合格证明、车辆消毒证明以及违禁药物检测报告, 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3)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法对生产、加工、流通领域的准入动物产品进行监督管理。动物产品交易批发市场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核准, 要相对封闭并由工商、动物卫生监督及商务部门进行综合管理。

4) 外埠动物产品加工、运输、经销、批发等环节, 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建立严格的登记制度, 批发、交易企业还需建立销售信息库。外埠动物产品报验大厅或动物报验点应当科学管理、高效服务, 建立报验信息数据档案并回收票证, 这些都是市场准入工作的关键。

4市场准入管理预警机制

市场准入制度是新生事物, 相关的处罚依据不是很完善, 但是任何行政管理措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行政处罚法规支撑, 实施起来都比较困难。只有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才能科学运用、稳定推进、有序管理。主要内容有以下2点。

4.1初次警告

(1) 虽然已经准入, 检疫手续也齐全, 但到输入地后未完善报验换证手续就进入交易环节的; (2) 在日常抽检过程中, 初次发现未合格产品, 并且没有流入消费环节的; (3) 经营交易活动档案登记不规范的。

对于以上几种在市场准入管理过程中违法行为较轻微, 也没有造成影响和后果的行为应进行初次警告。

4.2社会预警

(1) 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法定准入, 擅自将未经报验的动物产品入市的; (2) 对于同一品牌的动物产品在3个月内连续3次抽检、监测不合格的; (3) 输出地、生产地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 (4) 对动物卫生监督发出的整改措施初次警告不予落实的; (5) 拒不建立动物产品经营、加工档案或建立虚假档案信息的; (6) 境外输入的动物产品被农业部临时管制的; (7)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被立案查处的。

中小学教师准入制度 篇7

李书福认为,中国自主创新最大的敌人就是市场准入。现实也确实如此。“按照中国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特斯拉这样的汽车公司没有生产资质,在中国是不可以研究、设计、生产、销售汽车的,它违反了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目前中国的汽车发展政策,对于自主创新设立了非常苛刻的审批条件。李书福这位“汽车狂人”当年想自主发展,可是来回折腾了好几年都未能如愿,加入“世贸”以后,在社会舆论的极大同情之下,才算勉强获得了自主创新的资格。而他的浙江老乡,万向集团创始人鲁冠球,努力了20年,一直到今天也没有获得一张乘用车生产资格。虽然万向是纯粹的自主企业,创新之路甚至走到了美国。而现在自主品牌里排名第一的长城,获得乘用车生产资格的努力也才不过5年。

创新资格的准入门槛,极大地限制了自主品牌的发展,你连研究和生产的基本资格都没有,还谈什么创新?谈什么发展?谈什么自主?

中国汽车业自主创新的第二大拦路猛虎就是当前的合资政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迫于发展汽车工业的决心,眼见日本、韩国等通过合资,迅速走上汽车强国之路,于是抱着“以市场换技术”的良好愿望,将国内一汽、东风、上汽等几家大型国有企业推上合资之路。本以为他们能够不负国人厚望,学习人家的先进技术,尽快成为自主创新的国家力量。只可惜,30年后,中国市场基本让给了丰田、大众和通用,而几个“钦定太子”学到的不过是一地鸡毛。

本来,一汽、上汽、东风和长安等几大车企是中国规模最大、政治地位最高、技术基础最雄厚,并享受着特殊政策保护,发展自主品牌本来是得天独厚。但合资之后,他们几乎是本能地将发展使命放在合资企业,早就忘记了自主品牌创新的初衷。

原因其实也简单。发展合资汽车企业第一不用研发,因为外资已经研发好了;第二不用冒风险,外资拿来的都是成熟车型;第三不用干活,技术、品牌、产品、零部件等外资已经全部包办。如此一来,中方合资伙伴躺在床上就能睡大觉,不再有半分发展自主品牌的愿望。

上海汽车在和大众合资之前,本来还有一个上海轿车,每年有几千辆销量,但为了让合资伙伴放心,表明自己发展合资的态度,上汽干脆利落地将“亲生儿子”卖给大众,全心全意地当带路党。“国家队”叛变后,不但不再成为发展自主创新的主导力量,反而因为合资企业和外资利益牢固捆绑在一起,成为自主品牌发展的第二大拦路猛虎。

阻挡自主创新的第三只猛虎,就是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鼓励远远不够。即便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以及各级地方政府设立了很多科研基金,但是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非常低效,很多干脆直接流入了一汽、上汽和东风汽车等国家队的主导者,而这些主导者在获得资金之后,资金的具体去向不明,效果乏善可陈。

一汽红旗的研发经费动辄号称几十亿,甚至几百亿,一汽的欧朗投入了一百多个亿,这些钱有相当部分是各级政府扶持自主发展的资金,只可惜在投入了天文数字般的真金白银之后,我们并未看到效果。红旗的销量不到长城的一个零头,而被一汽寄予厚望的欧朗,更是不到吉利十分之一。

国家对于自主创新的支持不够,导致真正的自主品牌从政府方面得到的支持极少,基本都是依靠企业的自身积累和顽强的使命感,撑起自主品牌的大旗,和那些实力雄厚、威风八面的丰田、大众和通用们抗衡。

所以,回到本文开头,如果特斯拉生在中国,那么绝对没有今天的呼风唤雨和荣华富贵,更大的可能是,特斯拉连一个生产汽车的资格都不会获得。

博主简介:财经评论人

实验室准入制度 篇8

2.实验室分管领导决定本实验室准入的工作人员。孕妇、不健康者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3.参加动物实验的人员,必须持有《实验室从业人员岗位证书》。

4.所有参加实验的人员必须进行实验室操作培训,对其操作规程、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方可上岗。

5.在房门上应有国际通用的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有实验室名称、病原体名称、生物危害等级等有关信息。

6、只有经批准的人员方可进人实验室工作区域;儿童不应被批准或允许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域;与实验室工作无关的动物不得带人实验室。

7.实验室的门应保持关闭。进入动物房应当经过特别批准。

8.进入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有关人员,应当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并为其提供防护用品。

9.实验区要保持卫生,每日清洁消毒,每周大扫除。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每日洗澡更衣,接触污物后洗手。

2013护理人员执业准入制度 篇9

一、新入院护理人员须经严格岗前培训与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二、护理人员必须持护士执业证书并按规定注册,具备专业护理能力,方可独立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三、参加科室及医院组织的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继续医学教育合格。

四、护理人员的资质(包括技术能力、服务品质、职业道德等)至少每3年重新认定一次。

五、急诊、手术室、重症医学科、血液透析等特殊岗位护理人员须符合相关准入条件。

(一)急诊专业护士准入条件

1.急诊专业护士长必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2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2.急诊专业护士必须为具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经岗位培训合格的注册护士。定期接受急救知识、技能的再培训与考核,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

3.急诊专业护士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1)急诊护理工作内涵及流程,急诊分诊;

(2)急诊科内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

(3)常见危重症的急救护理;

(4)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5)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监护技术及急救护理操作技术;

(6)急诊各种抢救设备、物品及药品的应用和管理;

(7)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8)突发事件和群伤的急诊急救配合、协调和管理。

(二)手术室专业护士准入条件

1.手术室专业护士长必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和5年以上手术室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2.手术室护士应当为接受岗位培训的注册护士。定期接受手术

室相关知识、技能的再培训与考核,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

3.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1)熟悉手术室环境、布局及基本设备、物品的定位,特别是急救物品的定位和使用。

(2)掌握手术室各种专科仪器设备的使用、调试和保养。

(3)掌握无菌、消毒和隔离的知识并熟悉操作规程,掌握感染手术器械的处理。

(4)熟练掌握基础器械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及器械的清洗和保养;熟知各专科敷料单的名称和折叠方法。

(5)熟练掌握手术室的各项基本操作(包括铺无菌台、穿脱无菌手术衣和手套、洗手方法和患者手术体位的摆放等)及各专科手术的配合。

(6)掌握手术标本的固定、登记及固定液的配制;按要求进行护理文书书写(手术患者交接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

六、准入程序:

(一)护士根据其条件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提出岗位准入资质申请。

(二)病区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评价,提出审核意见,报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审批。

中小学教师准入制度 篇10

关键词:一带一路;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

中图分类号:D996.2;D91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100-02

一、“一带一路”战略概述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并写入三中全会《决定》,2015年“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并非一个简单的经济政策,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是中国提出的与有关国家的合作理念与倡议的总称。这一战略就是在多边机制的基础上,借助现有的合作平台,以和平为前提,积极主动地发展与相关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最终建立一个政治上互信互助,经济上相互促进,文化上相互融合的利益相关、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其中,“一带”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旨在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到欧洲的陆上交通,通过建设交通网络,与沿线各国互通有无,建立起广阔的市场。“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沿途交通网络为基础,以港口为支点,提升货物集散运输能力,以此为基础发展海洋经济推动各方经贸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必要性

“一带一路”战略在我国境内多涉及的区域基础设施薄弱、潜在需求巨大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巨大的资金需求量为外资银行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外资银行在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上的保障的同时,也对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提出挑战,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成为银行业监管的重点,这也是由银行业和银行机构的特殊性决定的。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由于银行业极强的公众性,如果发生经营性的危机将会造成巨大影响。在08年的金融危机中,由于金融市场的危机,给实体经济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政府对金融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对银行的市场进行监管。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资金融通环节,对外资银行准入机制进行完善更是可以从源头上保证战略资金的安全性,这对保障“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现状

(一)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国际监管的现状。资金的融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撑,而外资银行的资本注入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很大程度上的资金支持,多家外资银行瞄准“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商机,加速在中国境内布局,如荷兰ING银行将其北京办事处升级为北京分行,加快进驻中国的脚步。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金融支持,便于我国参与国际金融业务,也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安全实施提供保障,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实施法律监管十分必要。国际上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律监管主要体现在世贸组织和巴塞尔委员会的相关规定上。其中世贸组织致力于制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规定市场准入制度,以促进贸易的国际化。根据世贸组织文件《GATS协议》中关于市场准入的条款规定,除了允许成员方在承诺范围内已经确定的限制性措施以外,是禁止数量限制的。世贸组织要求成员国在一定程度上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尽最大可能减少甚至消除垄断,给予其他成员国设立设立金融机构并扩大经营范围的权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则分别对“银行”一词的适用、许可审批、间接进入银行业行为的监管进行具体的规定;欧盟在外资银行监管方面主要坚持最低限度协调原则和相互责任原则。

(二)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国内监管现状。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主要通过国务院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相关的规定实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在对外资银行的准入形式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中规定了三种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和代表处的形式。第二,在对外资银行注册资本的要求上,规定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的注册资本需不低于10亿人民币的实缴资本,并且在我国境内设立分行的总行应无偿拨给分行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营运资金。第三,在开业条件方面,《管理条例》规定,外资银行应具有持续盈利能力、信誉良好、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等一般规定,对不同的金融机构还有不同的要求。第四,在业务范围上:(1)吸收公众存款,(2)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3)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4)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买卖股票以外的其他外币有价证券,(5)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6)办理国内外结算,(7)买卖、代理买卖外汇,(8)代理保险,(9)从事同业拆借,(10)从事银行卡业务,(11)提供保管箱服务,(12)提供资信调查和咨询服务,(13)其他业务。

四、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制度缺陷

针对外资银行的市场准入,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一系列法律文件,并结合目前的状况进行了修改,但是还存在诸多缺陷,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一)监管原则不合时宜。从监管原则上看,有学者认为,我国目前对外资银行的准入采取的是保护兼优惠原则,这些优惠政策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外资,活跃国内金融市场。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银行业的开放程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如果依旧给予超国民待遇,对于银行业的良性竞争将带来不利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时在资金供给方面的安全性。

(二)立法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我国适用于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的法律制度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外资金融机构驻华代表机构管理办法》等规章,这些都属于一般性法律文件,法律层级不高。同时这造成在法律框架内的区别对待,不仅不利于WTO中国民待遇原则的承诺,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司法的成本,并且容易出现规则与规则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抵触的情况,不利于对银行业的监管。

(三)准入条件中的不足。第一,对申请人资本金的要求过于单一化,从《管理条例》中可以看出,对申请的金融机构前一年末的总资产的相关规定,造成了一定的法律漏洞发,申请人可以通过临时的方式凑足资金,以投机骗取监管部门的批准,这使监管不能真正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第二,《管理条例》中对于外资银行母国金融监管的规定仅是“应有完善的母国监管制度”,没有制定出详尽的规定,这种静态的监管制度不能保证所有银行得到有效的监管。

(四)外资银行准入形式较少。相对于银行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我国对外资银行的引入还处于初级阶段,允许进入的外资银行形式也有限,这显然不能满足金融业发展的需求。对于“一带一路”战略来说,此种方式会给资金融通带来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资金互联互通。

(五)监管目标不明确。我国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并未包括任何有关监管目标的条款,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很难形成相对完备、系统、有针对性的法律机制,这对于我国金融业的稳定是一个潜在的隐患,也不利于降低外资银行进入“一带一路”带来的风险。

五、“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制度的完善

(一)采取对等互惠为主保护为辅的原则。“一带一路”战略对资金需求量大,而目前的金融政策,很难同时兼顾国内银行业的开放、战略资金的需求和保护国内金融市场的目的。所以在确立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原则上必须考虑保障“一带一路”的资金的同时保护国内银行业。笔者认为,应当采取对等互惠为主、保护主义为辅的原则。虽然国民待遇原则已被世界多国采用,但是由于中国银行竞争了不高,很难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而发达国家的银行一旦进入国内市场就会对国内银行造成很大的冲击,这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而实施对等互惠原则可以把这种不利影响降低。这就为中资和外资银行构建了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避免了因为开放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二)将外资银行市场准入制度归入《商业银行法》。由于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其发展程度还不高,还不适宜颁布专门的外资银行法。“一带一路”战略对资金需求很大,颁布该法成本很高。所以可以参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做法,将外资银行管理纳入《商业银行法》,这样既减少了立法成本和监管成本,又提高了对外资银行监管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立法的重叠性。

(三)弥补准入条件的不足。第一,对于申请人资本金的要求,因为金融机构的经济实力并不能完全反映其业务能力和风险规避的能力,因此可借鉴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做法,在对申请人进行审查时,不仅要对其注册资本设定门槛,也要对其排名和声誉进行核定,只有在国际上排名较高、声誉较好的金融机构才给予准入许可,这样可以择优引入外资银行,保障“一带一路”资金的安全性。第二,针对母国监管规定的缺失,应当针对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制定出详细的监管规则,由单一、静态的监管变为多维度、动态的监管,以有效弥补母国监管的疏漏。对于高管人员的监管,可采取国外惯用的“双人监管原则”,即高层管理人员至少要有两人担任,这样既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甚至避免业务上的疏漏和管理上的盲区,又可以相互制约对方的权力,避免权力的滥用。

(四)增加准入形式的兜底条款。在金融发展国际化的趋势下,对于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形式除了既有的四种形式外,还应当加入符合条件的其他形式这一兜底条款,这样既丰富了外资银行的准入形式,为“一带一路”建设拓宽了资金渠道,同时也保证了金融的安全性。

(五)明确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监管目标。监管目标往往是由本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决定的。我国对外资银行大多数是限制性开放,主要出于保护我国金融市场的目的。而随着《管理规定》及其细则的出台,我国对银行业将进一步开放,这是我国金融业向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也是落实国民待遇原则的需要。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我国更应当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充分开放银行业,并落实国民待遇原则,使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向中资银行靠拢,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金旸.外资银行的“国民待遇”及其评价机制[J].青海金融,2011,(02).

〔2〕李仁真.论欧盟金融服务法中的相互承认原则[J].法学评论,2006,(04).

〔3〕邱房贵.我国银行监管的主要问题及其法律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9,(08).

〔4〕蔡奕.跨国银行监管的主要法律问题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5〕时建中.外资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2003,(06).

中小学教师准入制度 篇11

为此, 一些专家学者强烈呼吁国家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专门条例, 通过立法来强化企业的校企合作责任, 以期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支持落到实处。对此, 笔者并不否认立法促进的强制作用, 从理论上讲, 此举甚至不失为符合中国国情的便捷之策。然而, 要是从实际效果来看, 纵使出台再多的法律法规, 如果不能严格执行, 也未必能够立竿见影, 更不可能标本兼治。

回溯国内校企合作的发展历程, 自2003年以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先后多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等, 大力提倡和鼓励职业院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近几年召开的历次职教工作会议和领导讲话, 也多次阐述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引擎。

不难理解, 校企合作对于职教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早已被阐述得非常精辟透彻, 十分直白明了, 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也早已不是泛泛的提倡, 而是明确的法律义务。然而, 如今不少的校企合作为何逐步流于形式?原因就在于有法不依, 根子在于执法不严。

以就业准入制度为例, 虽然存在现代工业发展历程的差异, 我们没有西方国家提得那么早、那么细, 但我们推进的速度并不算慢, 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大。自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之后, 到2005年年底, 我国已有8个大类职业、66个种类、413个小类、1915个细类 (职业) 纳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范围之内。

然而, 这几年由无证电焊工不当操作引发大火、由无证行医致人死命、由未经培训直接上岗导致自己或他人丧命之类的负面新闻却常有报道, 它从一个侧面暴露了我国就业准入制度在执行层面形同虚设, 而这正是校企合作难于全面实施和有效推广的根源所在。

按照就业准入制度的设计思路, 公民要想取得就业资格, 就必须要接受相应的职业技术教育, 否则就不能被用人单位录用。然而,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中, 企业老板可以随时随地招聘员工, 不仅廉价、快捷, 甚至可以不计较年龄、不考虑职业基础。在这样的形势下, 企业自然没有任何兴趣和热情, 多此一举地花钱、费力去尝试校企合作。而且, 从实际合作结果看, 很多企业“冠名班”学生屡屡爽约, 也极大地挫伤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 最终导致企业逐渐心灰意冷。

与就业准入制度背道而驰的是, 我国用人单位目前仍然普遍执行着陈旧的“学历准入制度”, 学历要求在就业招聘中所占的条件比重偏大, 有的甚至是一票否决, 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只看学历不重技能, 甚至提出非“985”、“211”学校不取的极端做法。而在澳大利亚和德国等发达国家, 就业准入制度则被视作至高无尚的“高压线”在严格执行, 对于公民来说, 即使你读到了本科、硕士、博士, 如果不经过职业院校或机构的职业培训, 也无法找到接收单位, 得不到就业机会。这一举措从源头上扼制了就业准入制度被“架空”。正因如此, 才有了名闻遐迩的德国制造, 才有了令人羡慕的澳大利亚职业无歧视, 才有了被视为全球职教法宝的TAFE模式和学徒制 (双元制) 模式。

护理关键技术准入制度(范文) 篇12

为规范院内护理关键技术准入管理,根据我院护理工作现状,成立以业务主管院长任组长,护理部主任任副组长及相关专业护士长参加的护理关键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对护理关键技术的开展、应用及推广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一、护理关键技术的认定

凡是近期在国内外医学领域具有发展趋势、在院内尚未开展和未使用的临床护理新手段、已开展的护理技能操作,在实施过程中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存在者一定的风险,如:呼吸机、除颤、动脉穿刺等。被认定为护理关键技术。

二、护理关键准入的必备条件

1.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

2.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有效性、安全性、效益性。

3.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不得违背伦理道德标准。

4.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应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严格遵守知情同意原则。

三、护理关键技术申报及准入流程

1.由护理部制定护理关键技术操作规范及考核标准,组织全员培训考核。已在临床普遍应用的护理关键技术,如:微量泵、静脉留置针、动脉穿刺术,由护理部统一申报;已在部分科室开展的、存在一定风险的护理关键技术,如:呼吸机、除颤,由科室申报;已开展的新技术项目,如:PICC、造口护理等,经院外专业培训合格后,由个人申报;拟开展的新技术项目,经相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由被培训合格者申报。并由护理关键技术申报人填写《关键护理技术申报审批表》,科主任签署意见后报院护理关键技术准入管理领导小组审批。

2.护理关键技术准入领导小组审核、评估,经充分论证并同意准入后,报主管院长审批。

3.主管院长审批后,由护理部签发准入证书。

血液净化室护士准入制度 篇13

1.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具有护士执业资格。

2.在血液净化室学习期满3个月,掌握血液净化的理论知识,掌握血液透析机的基本性能,掌握透析治疗流程及应急措施。

3.经过血液净化基本治疗和相关知识的培训并且考核成绩合格。考核内容:

⑤ 掌握血液净化室规章制度、规程、岗位职责。掌握血液净化室的基本治疗理论知识。掌握血液净化室的基本治疗操作流程、病人病情观察。掌握血液净化室病人的常规护理,具有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知识。掌握透析机、水处理机等仪器的主要性能、操作和简单的日常维护保养,保证机器的正常运转。

⑥掌握血液净化室各种消毒剂的化学性质,各种仪器消毒方式方法及相关医院感染知识。

4.在护理部领导下,血液净化室专业护士定期和不定期进行专业培训学习,积极参加医院内的相关知识培训,积极参加血液净化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培训班、学术会。

5.新上岗护士经过确定血液净化专业护士准入资格,经过审核准入后,方可独立从事血液净化相关专业的护理工作,并享有血液净化专业护士的相关待遇。

上一篇:大学竞选班干部自荐信下一篇: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