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管理方式

2024-05-31

中小学教师管理方式(通用11篇)

中小学教师管理方式 篇1

本文从继续教育的目标、继续教育者的现状和继续教育模式优化方法进行分析。

一、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标的分析

教育目标是教育任务的导向,而继续教育目标的设定一是根据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二是根据教育者的实际情况。

学者李建军认为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的是培养出一批适应21世纪需要的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作家型、学者型队伍,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二、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

通过访谈发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实施后,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普遍反映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的目标实施无从下手,许多功能性目标的实施不宜操作。另外,一线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新课标的实施必须建立在传统体育教学基础之上。因此,新课标实施之后,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整合能力以及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教师向科研和教学双师型教师发展,说明教师的科研能力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体现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影响着教学的改革和教学目标的完成。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科学研究的意识、方法和科研能力不尽人意,以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科学研究凤毛麟角。

三、体育教师培训模式探索

(一)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分类和选择依据。

现阶段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主要分为高校本位模式、培训机构本位模式、在职学习本位模式,协同式模式和教师本位模式,研训一体模式。这些培训模式的共同特点:一是培训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更为广泛,更具有实践性、更新性、延续性和研究性的特点;二是倾向于在一种培训计划内使用多种方法;培训方法由简单的认识向实验性方向发展;三是培训目标注意面向未来变化的需求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首先应按照中小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其次要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即要针对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新课程标准的操作能力不足问题;针对教学科研能力水平不高的问题等等。其培训的类别可以分为通过学历、学位的进修、参与学术研讨、学术交流,或者观摩优秀教师授课等形式实现。

(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要重视学科特性。

体育教育主要是实践课形式教学,是以身体教育为载体的教育教学过程。因此,在教育培训过程中,不仅要理论角度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更要从实践课教学的特殊性角度解决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本次课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组织与教学效果的效益的关系上考虑体育教师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从而完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

(三)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要注重继续教育本身的有效性。

继续教育本身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培训后,其教学的理念和教学的方法是否有改变,教师人文素养是否提高,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提高。另外,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总是否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时刻要求自己。二是作为培训的组织者本次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否实现,任务是否完成、培训者的培训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等的这些都是评定教师教育培训效果的指标。

(四)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心要向教师科研能力培养转移。

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解决现实问题,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做教科研型教师也是时代的要求,教师要脱离教书匠式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做法,做既有灵活的实践能力,又有精深的理论素养型的教师,要有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炼问题进而能新颖别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要以继续教育的学习、评价为契机,推动教师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教科研方法,激励探究总结意识,最终实现教学艺术水平的质的飞跃,做专家型教师、教科研型教师。

(五)继续教育的内容要多样化,且以培训对象为导向。

以培训需求者为导向即主要是满足不同教师培训者的培训需求,最大化实现继续教育的目标。即在继续教育培训前,对培训者进行调研摸底,如从教学教学角度、科研水平角度、学生教育管理方面进行摸底,了解体育教师的不足之处以及制约瓶颈,从而科学选择授课的内容和授课形式等。在培训后对培训者调研,了解培训的满意度,从事及时反馈给管理部门,为下次继续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六)继续教育培训方式要不断完善

以往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是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其中学历教育占大部分。因此,完善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的形式非常重要。如1)新进教师的培训。即对刚从大学毕业的新教师,主要是帮助他们加强教学常规训练和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他们的教学组织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使他们掌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尽快适应教学工作。2)中青年教师培训。主要是帮助他们优化知识结构、总结教学经验、提高科研能力,促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成为学者型教师。3)骨干教师培训。对一些有一定教学经验和培养前途的教师,应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以更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导师制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培养,组织他们参加研究性课题研究,帮助他们成为教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同时继续教育的形式要符合体育学科的特性。从继续教育的目标的确立和继续教育模式的选择、继续教育的方式和继续教育的有效性等角度等不断探索。

中小学教师管理方式 篇2

一、课堂上管理的几个误区

(一)老师帮助学生回答问题

有些职高经常会出现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大包大揽的情况。其实老师是非常渴望能从学生口中听到问题的正确答案,但是,结果却恰恰相反,经常是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回答,否则学生就一直沉默,课程无法继续下去,长此以往,老师的这种做法会使学生养成一定程度的惰性,学生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应该发挥其课堂主导作用,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老师完全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点提示,使学生自己思考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

(二)老师误认为学生已明白自己的讲解

老师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活动的时候,不管老师讲解得多么清楚,依然还会有一些学生不按照老师的讲解去做,这样的现象不是因为学生对老师的话还没有理解,就是学生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开小差,因此,老师不能指望说一遍就能使所有学生都能理解,必须在讲解之后反复询问是否明白了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活动顺利进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老师对答案的反复讲解

在老师的教学中,有些行为是善意的,希望学生能将正确答案深深记在脑海中,但是,往往这样善意的行为却造成了学生思考过程的欠缺,学生并没有了解这答案是从何而来,只是明白最终的结果而已,这样就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种定向思维,不理解其他同学的答案和想法,只是一味地听从老师的讲解,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思考,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不思考答案,老师一样会反复讲解正确答案,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加强课堂管理手段

(一)在课堂管理中老师的不断反思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课堂管理在传统教学方式上来说,衡量教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条件就是课堂是否井然有序,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无法将教学目标和学校设计的教学活动相结合,老师需要不断地对课堂管理进行反思,打破传统的课堂管理手段,不断反思课堂管理的方式方法,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管理能力,使课堂秩序焕然一新。

(二)老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互换

从古至今,不同时期人们对老师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老师进行课堂管理时,应当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效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课堂管理更加高效。老师作为课堂秩序的管理者,也是学生遵守课堂秩序的榜样。目前,有很多学生不理会课堂管理制度,甚至产生蔑视和抱怨的不良情绪。老师在课堂上不能只讲课,而忽略了课堂秩序,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要及时对课堂秩序做出调整,及时对出现的状况进行分析,并及时调整管理手段,老师要以身作则,保证良好的教学状态和热情。最后,老师也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学习的监督者,老师应当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加以重视,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三、结语

中小学教师管理方式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方式;改革策略

G623.8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不少小学体育教师还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进行体育教学,造成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慢慢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另外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重视理论教育不重视课堂实践,教学中没有课外内容的倾向,学生自我实践的形式过于简单,造成学生没有心思学习,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探讨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是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一、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1.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体育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体育教师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新课程倡导下的教学方式:教师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式,并不是对教师的作用进行否定,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关键是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是以教师还是学生作为思维的起始点。如果在实践教学中思维起点是体育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便成了以灌输式为主导的教学,这当然不符合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如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思维起点是学生,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情感和意志进行关注,这正是体育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提高学习效果的根本依据。

2.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方法有讲解示范法、直观法、分解完整法、情景法、体验法、观察法、合作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等,这些方法都可供小学体育教师选择,但选择是有目标的,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设计与选择体育教学方法过程中必须介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因此,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了教学方法的选择,如果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术,那么可选用讲解示范法、直观法、纠错法,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如果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那么可选用新的探究法、自主合作学习法等,需要学生之间通过观察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思考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如果侧重于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那么可选择各种练习法。

以体育教学行为方式中的教学手段选择为例,常用的体育教学手段有挂图、口哨、录音机、多媒体、各种器材等,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是由教师的思维方式来决定。如果教师的思维方式倾向于传授知识型为主的教学方式,那么他可能选用挂图、多媒体、各种器材等;如果教师的思维方式侧重于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那么教师采用的可能是一些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通过课堂学生之间探究合作进行加工组合完成,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充分利用多元化信息手段,灵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1.充分利用多元化信息手段

调研发现,小学体育公开课或示范课时各元化的多媒体教学相对使用比较频繁,即使在条件不完善的农村小学,挂图、录音机也能运用于实践的课堂教学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优势,运用信息手段为体育课堂教学增添新的特色。

在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中,例如多媒体教学的运用,让学生进行相关专业的比赛视频观看,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其专业的发展现状,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技术动作要领有一定的认识。故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重视多媒体教学与体育技能课的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新授课和纠正课,教师应该划出一定的课时比例,利用网络或相关课件向学生展示,使学生从主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灵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针对灵活多变的小学体育教学课堂而言,教学方式变革的重点应以实现从教学方式的单一到多样化的转变,为小学生的多样化学习服务。通过教育理论界与来自一线小学体育教师的大量教学实验验证,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例如根据所学动作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进行一堂完整的体育课堂,不同环节可以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在开始部分和准备阶段可以运用情景和体验教学,在基本部分学校技术动作运用自主、合作开展教学,结束部分采用对话与反思方式进行總结教学。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应通过情景、体验、自主、探索、对话、反思等多样化方式进行教学,以促进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实现新课堂改革的要求。

三、在全校范围内树立生命安全教育意识

小学生的年龄普遍不是很大,还处于一个爱玩的年龄,格外喜欢体育课,然而这也为安全事故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树立生命安全意识。这样,学生才会细心体会自己在游戏中的言行是否符合生命安全教育的要求。学生在心里树立生命安全教育意识,才能真切懂得不安全因素及不适当的行为可能带给自己的不良后果,从而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

四、严格抓好体育教学课堂的纪律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时刻牢记教育目标,因此培养学生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纪律意识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体育游戏时,教师要严格抓好教学纪律,提高学生的纪律性,使学生更好地自我约束,杜绝教学气氛散漫的现象。比如在

体育游戏分组后,各组应当在教师的指令下有秩序有步骤地进行,此外教师要秉持人文理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避免学生之间的不友好行为和身体伤害行为。

五、结语

研究很多小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资料,都反映出由于不重视锻炼,很多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出现逐年降低的趋势。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成为现今社会关注的重点,新课程改革已经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故我们的小学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改善教学方式,使小学体育课更加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谷世春.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当代体育科技,2014(13).

[2]金晶.新课程标准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3(36).

[3]祁晓华.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4(2).

云端结合的教师机管理方式初探 篇4

1 多媒体教室教师机管理当前面临的问题

1.1 教师机自身硬件限制

由于受到多媒体教师机本身的硬盘容量, 以及硬件保护卡等限制, 教师机安装的信息化教学软件数量不可能进行无限的扩展。笔者做过统计, 我校每学期的多媒体教室教师机上安装了五套系统, 共安装的各类信息化教学软件有近百种, 如此多的教学软件, 对机器的性能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1.2 信息化教学软件的问题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法的立法, 以及全民正版化意识的增强, 各种教学软件的正版化也成为高校的必然趋势;同时由于各个软件的不同版本以及不同类型的软件之间的相互冲突, 必然带来了多媒体教师机软件的维护复杂性。

1.3 老师的个性化需求与教师机统一模板冲突

不同专业的任课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软件的需求也是不同的, 因为受到人员、时间等一些条件的限制, 我们不可能为每一位任课教师进行教师机的个性化定制;同时由于受到全校统一排课的随意性, 一个任课教师的同一门课程也可能分散在几个教室, 统一的教师机模板以及基于保护卡的网络同传则成为无奈之举。

1.4 其他问题

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为了防止病毒的传播, 以及误操作对系统造成的破坏, 都安装有还原卡或者还原软件[2]。这些方法则带来系统的补丁的更新不及时, 教师机管理的复杂性、老师的需求的响应速度慢、学校资源的无法有效共享, 以及老师授课的复杂性等一系列问题。

2 云端结合的多媒体教室机管理方式

结合多媒体教室以上的种种问题以及结合我校的发展需求, 我们提出一个集约化的, 高度自动化管理的云端结合的多媒体教师机解决方案。通过该方案, 我们为每位任课教师分配一台云端虚拟机, 同时为当前教师机维护了一个标准的系统, 将各种教学软件进行了共享, 任课教师可以借助任何终端进行软件以及虚拟桌面的访问。该方案在功能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客户端层:用户可以通过该层面进行各种终端进行无缝访问自己的个性化的桌面以及各类教学软件。

云端应用平台:进行各类教学软件的共享以及发布, 使授权用户可以轻松地通过各种终端访问各种应用软件。

云桌面平台:搭建一个可以集中管理的标准的虚拟桌面池, 以及教师个性化的虚拟桌面的管理中心。

基础架构服务平台:搭建基础的网络服务、目录服务、数据库服务、用户的配置信息、以及软件授权管理等服务。

系统的整体架构图:

该方案的主要的软硬件的组成:

云计算中心的硬件部分:我们按照1000个虚拟桌面的数量进行了数据中心的设计, 主要由思科公司6台USC B200, 2台思科的UCS6248UP以及X-IO公司的40T ISE Storage存储组成。

云计算中心的软件部分:Vmware公司的服务器虚拟化产品, 以及Ctrix公司的VDI虚拟化产品组成。

3 结束语

我校通过云端结合的教师机管理模式的转变, 解决了教学软件的资源共享, 很好的满足了任课教师的个性化需求, 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提高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摘要:本文针对高校多媒体教室教师机当前面临的问题, 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校区的实际, 提出了对多媒体教室教师机云端结合管理方式。

关键词:高校多媒体教室教师机,云端结合

参考文献

[1]胡维治.基于校园教学网的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实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6:80-81.

中小学教师管理方式 篇5

【摘 要】在农村小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会促使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健康状况。粗暴、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会促使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从而对上学感到厌弃。采用合作探究等教育方式能够对学生进行逐步的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摒弃自己的自卑感,促进学生更好的与人交流。因此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农村教师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既分析了农村教师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也分析了农村教师合理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问题。

 

浅谈学校管理方式对教师的影响 篇6

【关键词】学校管理 方式 独裁管理 民主参与

一、专制或独裁管理及其对教师的影响

专制或独裁的管理方式的人性假设是人生来就不喜欢工作,甚至尽可能逃避工作;员工几乎没有多少雄心大志,宁愿服从管理而不想承担责任。因此,管理者为达到组织目标,在管理方式上就必然对员工强迫、控制和管理,需要用惩罚的手段予以强制、监控、指挥或威胁。阿吉利斯进一步研究指出,这种管理方式激发人们的动机基本上要用“胡萝卜与大棒”的方法,并强调严密监督下属的必要性和在组织中实行层层控制之必然性。官僚主义严重、等级森严的组织机构和独裁的领导者基本属于此类。

塞基欧万尼·托马斯和伦西斯·利克特等人把这种假设在学校管理中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这种管理方式的特征是特别强调权威,常常运用恐怖、威胁和惩罚,偶尔使用奖励等方法来激励教师;对教师缺乏信任,因而教师很少参与决策,往往把上级决议强加给教师;领导与教师的交往较少,即使交往,领导也带有优越感;教师非正式地反对管理者提出的目标。因此,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学校效率是较低的,教师是压抑的,更是难以发展的。这种状况造成的结果是,一些“天性”适合做教师者,工作中已深切体会到学校内部按等级管束方式组织起来的职位图,不得不跳出教学生活圈而另谋发展。一些教师营建和打入学校的非职业性团体,特别希望进入学校非教学阶层的权力集团,以期在教育行业内部达到改变自己身份的目的。这不仅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而且危及教育事业发展。

二、 民主参与的管理及其对教师的影响

民主参与的管理方式的人性假设是人不是天生厌恶工作的,人也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人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最有效的奖励是自我满足和自我实现;只要能够创造一定的条件,人们就会努力工作,甚至会自觉履行职责、自行确定方向和自我调控,以取得工作成就、获得奖励。在这种人性假设的基础上,管理者就以引导的方法,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知识和技术,既能达到组织的目标,又能实现个人的目的。由于这种管理方式认为,个人的极大满足感是在个人完成重要工作中获得的,因而管理者在工作保证上,注意力集中于确定值得努力的目标;在人际关系上,注意力集中于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风气。

塞基欧万尼·托马斯和伦西斯·利克特等人把这种假设在学校管理中进行实证研究后证明,教师能参与决策,通过参与和奖励激发动机;领导与教师之间有广泛的、友好的相互交往;信息横向、纵向沟通;高度的信任和委托;对控制过程普遍负责,因此学校工作效率是较高的。这样的学校管理者能够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并通过学校的规章制度、措施、领导作风、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体现出来,让教师对自己的工作负更大的责任,更有自主权,从而也更大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 权变的管理及其对教师的影响

权变的管理理论认为,管理问题是由多因素组成的、动态变化的,没有哪种领导方式是最有效的,而有效性取决于在特定的情境中使用灵活的领导方法。菲德勒指出,“在一种情境里,一个领导者往往是有效的,而在另一种情境里则是无效的,有经验的管理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随着情境的特征而变化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的实质是在追求共同的目标或至少是在参与制定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动机水平和不同程度的潜在力量及技能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可以看做是一个过程: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影响他人来达到目标的过程。

依据权变的理论,学校管理者应在管理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学校的需要,也要了解教师个人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决定采用何种管理方式。事实上,为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在教师管理中要把学校的需要与教师个人的需要融合在一起。作为学校来说,固然拥有许多监督和控制教师个人的手段,强迫性地将教师个人的需要纳入学校需求的轨道之内。但是这种强制性的手段要使教师个人的需求和学校的需求得到真正的融合是不可能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指出,实现学校的需要不仅要依靠组织的力量,而且要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或积极性,尤其要依靠全体教师的凝聚力与合作精神。因此在实现学校需求的时候,必须兼顾教师个人的需求。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即激励因素、维持因素理论。他认为在工作中有两类因素影响人的行为动机。一类是维持因素,如工作条件、工资福利待遇、人际关系、管理的政策和方式等,另一类是激励因素,如工作的成就、认可、责任的大小、职位的提升、工作本身的挑战以及个人或职业的发展等。在工作中,当缺乏维持因素或处于否定状态时,职工会产生不满意感,但如果仅仅满足于维持因素则不能导致职工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只有当激励因素存在,并且在工作情境中处于肯定状态时,职工才会产生满意感,并且导致行为更加努力。他的这一理论在学校情境里已经经受了无数次的检验,并获得了充分的支持。

中小学教师管理方式 篇7

高职教学特色和高职教师队伍现状

高职教学特色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在学术性和职业性上的不同侧重决定了两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强调培养目标上的学术定向性, 主要培养理论型、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则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 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鉴于高职教学的特色, 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视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而高职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确是解决这个关键问题的有效方式。

高职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显示, 高职教师来源单一, 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数量不多, 大多数教师都是普通高等院校硕士应届毕业生, 缺乏企业工作经历。而旅游行业在日新月异地变化, 所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有必要到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践锻炼, 从而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深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学习任务

深入酒店企业顶岗实践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学习任务 (1) 与酒店中西餐厅的主管和经理座谈了解我校实习生的工作状态, 了解酒店企业专业用人需求特点, 学习酒店中西餐厅服务与管理工作经验。 (2) 在酒店中西餐厅营业运营期间, 以实习主管的身份留意观察酒店不同岗位的员工服务用餐客人的方式以及灵活处理客人纠纷的技巧。

深入旅行社企业顶岗实践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学习任务 (1) 与总经理座谈, 学习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的行业经验, 为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提供教学建议。 (2) 与旅游计调业务总监座谈, 学习如何依据旅游客人的需求计调制作旅游线路, 并学习组团计调如何向地接社询问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和价格, 然后再把完整的报价和完整的线路行程汇报给旅游客人, 从而为旅行社计调业务的教学提供真实的案例和完善的思路。 (3) 与会议计调业务总监座谈, 学习旅行社如何向会议主办方提供完善的会议接待方案, 具体而言包括酒店会议场地布置、参会人员的酒店住宿安排以及参会人员接送服务的车辆安排。 (4) 与公司财务总监座谈, 学习了解旅行社在经营上的办公费用开支情况和税收缴纳情况, 从而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在财务方面的教学提供行业经验和建议。 (5) 参与旅游客人和参会客人的接送服务接待工作, 学习旅行社在接送服务环节的接待要求和服务流程, 为旅行社接送服务环节的教学积累真实的教学案例。 (6) 参与单位团队京山鸳鸯溪漂流一日游活动的跟团实习活动, 了解学习旅行社在一日游旅游活动的旅游安排情况和旅游费用的支出情况与公司利润的获取情况。 (7) 参加公司每周日早上的例会, 听取公司各位同事对旅游业务的执行情况和公司总经理对上周工作的总结和本周工作计划的安排, 依据自身的顶岗实践情况谈收获与体会, 对公司的发展提出中肯的建议。 (8) 在总经理指导下完成设立旅行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 从而学习了解设立旅行社的法律程序和所需要的文件资料。 (9) 在总经理指导下完成公司在旅行社业务、人事、财务、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制度规范文件, 从而全面了解旅行社的经营与管理流程, 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规范性制度, 帮助公司走向正规化发展。 (10) 协助公司总经理与两个业务总监完成对我校2011级导游专业学生的校园招聘工作, 从而学习了解旅行社的用人要求和我校毕业生的实习工作要求。

深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

深入酒店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笔者曾经在深圳宝利来大酒店中餐厅以实习主管的身份顶岗实践两天时间, 在深圳宝晖商务酒店西餐厅以实习主管的身份顶岗实践一周左右。笔者的心得体会有如下四点: (1) 笔者向酒店中西餐厅的经理和主管们学到了很多酒店餐饮经营之道和餐饮服务理念。 (2) 在餐厅里, 笔者认真观察主管、部长和服务员等餐厅工作人员如何为客人服务, 深刻认识到餐饮部实习生的辛苦。 (3) 在酒店餐厅, 笔者观察了对用餐客人的服务流程以及用餐客人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等, 为高职“餐饮服务与管理”的教学工作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 (4) 通过向酒店的经理、主管、部长和服务员等餐厅工作人员学习餐厅经营和服务的方式和理念, 笔者认识到酒店对实习生看重的是灵活性和开口服务能力, 从而也培养了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深入旅行社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心得体会笔者曾经在武汉臻航国际旅行社以总经理助理的身份顶岗实践两周时间。心得体会有如下四点: (1) 笔者向旅行社总经理学习了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经验, 完善了自身对高职“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思路。 (2) 笔者向旅行社的计调和导游业务能手学习了旅行社计调业务流程和导游带团工作流程。 (3) 通过参与旅行社接送服务和跟团实践活动, 笔者为“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课程的高职教学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 (4) 笔者协助旅行社总经理完成了面向我校大三毕业生的招聘工作, 认识到旅行社行业人士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是: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灵敏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还得有在旅行社行业的工作经历, 从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的方式

笔者通过在酒店和旅行社顶岗实践工作, 收获颇多, 认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很有必要利用寒暑假时间去旅游企业顶岗实践。我还认真思考了以下几种顶岗实践方式。

与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座谈, 学习旅游服务方式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经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深入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是在不影响旅游企业正常运营的前提下, 向旅游企业专业人士学习经营管理经验和服务方式, 从而有利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完善教学思路和指导高职学生对旅游行业有全面的认识。比如, 笔者在酒店中西餐厅顶岗实践期间, 深刻理解酒店餐饮主管所说的“分工不分岗”经营服务理念。笔者在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 深刻感受到中小型旅行社通过长期经营已经积累了很多老客户, 而且非常重视诚信经营和旅游服务质量。在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 笔者还了解到以组团业务为主的旅行社对待不同客户会收取不同的费用并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和团款收取方式和时间。

参与具体的旅游接待活动或向基层服务人员了解印象深刻的工作经历, 为高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积累教学案例在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顶岗实践期间, 高职教师可以试着参加一些具体的旅游接待活动, 或向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的基层服务人员了解他们在处理客人纠纷或带团过程中如何处理客人异议等, 了解从业人员印象深刻的工作经历, 为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积累生动的案例。比如, 笔者在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 认真观察了计调人员如何依据客人的要求与地接社、酒店、票务等旅游服务供应商落实旅游接待计划, 还亲自参与了接送服务和一日游跟团活动, 这些都为今后的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

利用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 帮助中小型旅游企业走上正规化发展道路经过暑假为期两周的顶岗实践工作, 笔者感觉到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教师深入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工作, 不仅能向企业专业人士学习旅游业务工作流程和旅游服务方式, 还可以依靠自身扎实的理论功底向旅游企业走向正规化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比如, 笔者在武汉这家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曾经在旅行社总经理帮助下完成了公司在业务、人事、财务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制度规范化文件的撰写工作。

深入大型旅游企业顶岗实践工作, 与旅游企业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研究, 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教师在酒店和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顶岗实践, 不仅可以为教学工作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 还可以与旅游企业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比如, 可与大型旅游酒店集团合作研究酒店与学校“订单班”培养模式, 为酒店提供符合企业要求的酒店实习生, 可与大型旅行社合作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和旅行社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等。目前,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以课堂教学为主, 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师科研项目较少, 所以可以借助顶岗实践的机会, 与旅游企业合作完成一些横向课题的研究, 从而为旅游企业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提高高职专业教师的科研能力。

笔者经历了酒店和旅行社顶岗实践工作以后, 在综合考虑高职教学特色和高职教学队伍现状的前提下, 感觉收获颇多, 不仅完善了教学思路, 积累了生动的教学案例, 还与企业合作完成了横向课题的研究。希望高职院校和校企合作企业鼓励高职专业教师每年寒暑假去旅游企业顶岗实践一段时间, 对更好地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十分有利。

摘要:根据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经历, 结合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特色, 本文在总结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的工作学习方式和心得体会的基础上, 探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深入旅游企业顶岗实践的方式, 从而总结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顶岗实践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永遥.基于企业顶岗实践的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2013 (8) .

[2]张君维.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实施途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7) .

[3]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9) .

[4]孟迪云.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性教学特色建设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6 (4) .

[5]张翠明.高职教师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 2012 (8) .

[6]王珊珊.浅谈高职旅游专业教师的顶岗实习[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1) .

[7]杨玚.浅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顶岗实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2 (9上) .

中小学教师管理方式 篇8

引导“自主”的教师队伍重在以下三点:一是引导深刻的教师自主。让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制订出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 力求给自己作出客观的评价, 促进自我认识的成熟, 同时给自己注入前进的动力。二是引导积极的自我体验。积极的自我体验有利于教师的发展。让教师自主地参与校务管理, 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并发展健康、积极的自我体验。三是引导自觉的自我控制。用制度来约束, 是教师形成健康人格的必要前提。但是, 教师不应仅仅依靠外界制约, 而应当以完善的教师自主, 促使自己完成由“被管”到“自治”、由“被迫”到“自发”“自觉”的过渡。

我们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 建构自主的管理机制, 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学校通过“一本” (校本研修) 、“两分” (分层次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分层级开展教师自我规划设计) 、“三自” (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提高) 的培养方式, 提升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以“三项工程” (师德工程、源头工程、名师工程) 为载体, 涵养师德高尚、学养深厚、自主发展的师资队伍。具体做法如下:

一、涵养师德、身正为范, 以活动规范教师的价值引领

多年来, 我校开展“令我感动的人和事”“值得我骄傲的人和事”“读一本好书”等系列演讲活动, 通过具体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讲述, 弘扬了崇高伟大的师德, 传承发扬了五中的光荣传统和乐业奉献的精神。“情系凉山”捐资助学、“知感恩、讲诚信”等系列活动, 使爱的火种在五中教师手中传递, 生生不息。系列活动的开展既弘扬了教师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引领了教师的价值取向, 又最大限度激活了广大教师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责任感和内驱力。

教师的“自主”, 首先是教师人格的净化与提升, 价值引领提升了教师的人格, 只有教师懂得了教育的真谛, 教育才不会被理解成传授知识的工具。

二、同伴互助、协同竞争, 以形式营造教师的学习氛围

我校通过“师徒结对”“师生结对”“学科擂台”等形式营造同伴互助“赶、帮、超”的合作竞争氛围。发挥名特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青年教师的课堂实践, 让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高、在同伴互助中发展、在专业引领中成长。通过每年一度的名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学科技能竞赛、科研博客校本教研平台等多种形式, 通过几年来津鲁“两地三校”、津沪苏“三地四校”高效课堂研讨活动、学科组的“同课异构”赛课活动等, 既达到了对青年教师的扶植培养目的, 又挖掘了中老年教师的潜能, 让教师在互助竞争中, 进入到互相学习、相互补充、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良性循环。

事实证明, 完善自我不能在孤立状态或个人主义思想下进行, 而应在伙伴氛围中进行。在这样的群体氛围中, 教师会更清醒全面地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 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 以改进自我, 适应教学需要。

三、深练内功、厚积底蕴, 以研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随着“减负令”的下达, 厚练内功、轻负高效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我校根据自身特点, 结合红桥区常态课及评核展示, 教育中心基本功竞赛、基本功提升等活动的开展, 形成了一套具有连贯性、可持续的“研训一体”的培养策略。一是开展校本研修, 创设研究氛围。如, 青年教师“五个一”基本功竞赛活动、“怡和杯”“四课一会”评比活动、“一周一科一课”校本研修活动、“建模塑课”研讨活动等。二是进行校本培训, 提升能力层次。我校先后邀请了曹全路、王敏勤、陈雨亭等数十位教育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为教师们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三是加强科研引领, 培养科研意识。我们鼓励教师以小问题、对身边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 以研究的意识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天津教育》《城市快报》《天津教育报》《红桥教育》等经常刊载教师们的著述。四是加强课程建设, 助推专业成长。以校本课程建设为载体, 既实现教师的专业拓展, 也挖掘其各种专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开设, 成就了许多“多科型”教师, 使教师专业向纵深和多元发展。

周期性、成体系的研训活动给教师专业化成长搭建了平台, 更为教师自主发展创设了机会, 发展是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 更是教师作为主体自觉、主动、能动、可持续的建构过程。

四、外部影响、自我调控, 以制度约束教师的整体行为

我们认为, 一切教育都是受教育者自我觉醒、自我教育、自我规划、自我实现的过程, 外部的作用体现在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帮助、引导和规范上。构建教师发展管理的底线平台并为有更高诉求的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上升通道, 不断提升每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

近两年, 我们修订完善了《天津五中教师底线化管理制度》《每周同行干部听评课制度》《天津五中督导制度》等作为教师管理的基本要求。指导教师分层级制定职业规划, 如, 青年教师三年发展规划, 中层干部、年级组组长、学科组组长对分管工作顶层规划, 中老年教师研修规划等。通过这些方式, 既发挥了制度的监督与保障功能, 也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升自主意识, 形成了联动机制, 使教师成为专业发展的主体, 能客观认识自己专业发展的过去和现在, 确立长期和短期目标。

五、创设氛围、深化改革, 以创新激发教师的观念转变

教师育人观念的转变, 会带动育人行为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 我校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育人模式, 在强化专业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我们将课堂实践作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主阵地。为此, 我们提出了天津五中“一六三”课堂教学要求, 坚持“一个教学原则”, 即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基础, 以学科思维训练为逻辑起点;把握“六个教学环节”, 即课堂预习、自我检测、小组交流、精讲点拨、针对训练和小结作业;教学中努力达到“三个层面”, 即“记中学”“做中学”“悟中学”。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培养, 发展学生优秀的学科思维品质。

教师队伍将是我们特色高中建设的源头活水, 他们将擎起教育的大旗阔步向前。我们将立足校本, 注重自主, 不断汲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 塑造出一支适应自主发展的教师队伍, 为我校的教育教学事业开创美好的明天!

中小学教师管理方式 篇9

我国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历史发展

我国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将近10年, 在这近10年中, 基础教育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 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比基础课程改革前后的小学教育专业发展, 我们会发现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体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199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全国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 (文科方向/理科方向) 教学计划》, 并组织编写了一整套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学历教材, 主要分为文课方向和理科方向。1999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 (1999—2002年) 》提出要依照上述教学计划对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教育。

2002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对小学教师培养和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作了细化, 确定:专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实行多种办学形式, 积极探索培养模式;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其中特别提出, 要制定《师范高等专科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方案 (试行) 》, 组织编写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2003年, 教育部颁布师范高等专科《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 (试行) 》。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对专科学历以下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提高教育。在此基础上, 又提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完善培养培训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 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并且要“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以此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201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12年, 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的目标。

从以上文件时间线的发展来判断, 小学教师培养和培训, 20世纪90年代, 是以中师培养为主要形式, 小学教师通过成人教育系统进修师范专科以提升学历, 达到专科水平;进入21世纪, 小学教师培养逐渐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高校设置小学教育本、专科专业, 并正式进入国家本科专业目录;在小学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上, 也逐渐提高了要求, 以前是通过在职进修, 提高素养, 提高教学能力;后逐渐强调培养专业型小学教师, 具有教育与教学的终身发展能力。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开发探讨

2011年《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中强调, 要加强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 国家重点建设一批师范类特色专业。构建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建立教师教育精品课程教材资源库。

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和体现。开展小学教师培养工作, 课程及课程资源建设是关键。课程资源在小学教师培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课程资源开发, 比较突出地表现在教材的建设上。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的以下几个方面供讨论:

1. 强调精品课程资源建设的概念

作为课程资源的建设者, 必须考虑给予教学充分的自由容量, 设定资源的几个层次:一是建设满足基本需要的资源, 如精品教材;二是建设丰富的教学支持资源, 以支持精品教材的教学应用;三是建设教学资源平台, 实现精品教材的地方化和个性化。在资源形式上, 要从满足多方面、多层次需求角度出发, 力求突破单一的教材概念, 构建以教材为中心, 包括辅教资源、辅学资源、网络课程、资源库一体的资源体系, 并提供优质的教学方案、教学课件;努力建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实现教学服务。

2. 强调培养和培训一体, 职前职后沟通

课程资源是教师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师范生培养, 还是教师职后培训, 都迫切需要高质量的、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的优质课程资源。师范生和在职教师都应完善知识与能力结构, 都要具备四个方面的素养:教育信念与职业道德、文化素养与基本能力、教育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建设要以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 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规划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培训课程资源, 进行课程资源体系整体设计, 使得教师教育各阶段的课程资源, 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关照, 形成合理、体系连贯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体系。

3. 强调专业学科知识学习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小学教育的专业知识融合

如将专业学科知识化为专业学科教育知识, 采取知识+教学理论+案例+评述的方式, 在学科方向的相关课程中体现出教学的应用。这需要上述资源库、网络课程、辅教和辅学光盘等的支持。

在此要特别提出的是, 在专业性知识上,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学生的专长, 为其学科专业性发展打下基础;因而强调课程资源在学科上的拓展, 包含三个层面:基本知识层面—技能训练层面—开放探究层面, 其最终指向应该是培养研究型的小学学科教师, 成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而在课程资源体系上, 也不能局限于单一的知识呈现, 而要实现诸如引导教学、引导训练和引导拓展研究的功能。

4. 强调与基础教育课程结合

如建设用于培养小学语文老师的课程资源, 就要依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综合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各种版本所涉及的选文及字、词等知识, 结合义务教育关于小学语文的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以及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以及推荐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 分别在文学课程中强调作品阅读, 尤其是诗歌赏析, 强调文学作品评论思维和写作能力培养;在汉语课程中强调字、词、句等知识, 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所需的拼音、汉字, 也提出相应的语言知识研究性命题供学生拓展思考;还在文艺理论课程中强调文艺理论的基础应用, 尤其突出文学理论核心的学习。又比如, 在古代汉语与古代文学这两个方面, 除完成基本任务外, 古代汉语还要着重担当起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传授任务;古代文学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历史性的文学思维的任务。

随着小学教育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对小学教师素质提升的要求, 小学教师日间走向本科化培养, 并有教育硕士 (小学教育) 的培养。以上考虑的几个方面, 符合这个趋势和要求, 也体现了资源建设的前瞻性和给予学校培养人才的自由宽松度。

三、小学教育专业方向课程资源的教学应用

课程资源作为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手段和依据, 提供给教师巨大的教学空间。教师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源处理能力:

(1) 资源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重新组织能力。资源仅仅是供作教学的课程载体, 它以多种媒介、多种形态、多个层次呈现。在确定教学目标前提下, 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成为教师在施教前的重要任务。资源容量要相对大于教学课时所能承载的内容容量, 并且知识之间往往是交叉沟联的, 考虑到与小学教学实际对应, 教师必须有所取舍, 突出教学重点。

(2) 资源的开拓能力。教师本身包含三层含义, 一本身就是课程资源;二本身也是课程资源开发者;三也是课程资源的实施者。没有教师, 课程资源难以教学化。教师开发的课程资源, 应包括地方化、时代化的内容, 如网络文化、地域文化;诸多隐性资源, 如图书馆、美术馆、电影院乃至现实生活, 都应纳入教学资源范围, 以丰富已有课程资源体系的内容。

(3) 教学研究能力。包括研究、拓展的意识和能力, 优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这里突出强调的是利用海量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 以实现专业化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观察我国有关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教育文件, 分析我国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式的变化, 进而讨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资源建设的观察点和应考虑的几个方面。最后, 简要总结作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者教师在能力上的要求。

关键词:学历教育,专业素养,资源建设,精品教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 (试行) .2003.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2010.

[3]李学农.教师入职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小学班级管理方式的优化策略 篇10

一、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班级的管理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思想修养的高低。而教师作为小学生的引导者,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今的教育管理仍然存在着某些问题。

1. 管理传统化

在当前的教育管理中,仍然有很多的学校延续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思想。“严师出高徒”的理念依然存在。他们认为只有严肃才能震慑住学生,当学生犯错后不是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而是采取体罚等一系列粗暴行为。这就导致班级管理蒙上了人文关怀失落的阴影。还有一些教师会用语言暴力来训诫学生,像“你这样的孩子一辈子没出息”“就因为你这一条臭鱼坏了一锅汤”等,这些语言暴力严重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在未来的成长中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2. 管理偏见

管理偏见是现在各个小学教育最常见的问题。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如果存在出现偏见、偏爱现象就会出现师生关系不和谐,更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为教学带来巨大的隐患。例如,江苏某小学两名四年级学生发生口角,一人将另一人从二楼推下致其重伤,其中一个是班级三好学生深受各科教师喜欢,另一个因为不爱学习常常被老师骂“笨到无可救药”的学生,这些所谓的笨学生认为好学生是“马屁精”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所以总是欺负他,像往常一样这个好学生又被欺负时愤怒一推将其中一个推下楼。归其原因其实就是教师带着有色眼光来教育学生,以至于学生之间矛盾激化从而酿成惨祸。其实管理偏见最常见的就是学生座位问题,现在还有多少学校仍然沿用着蛇形排座,学习好的坐前面,学习差的坐后面。这种现象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理。

3. 只注重学习成绩

虽然如今讲求素质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中国的应试教育仍然没能彻底改变,这也就导致教师虽然嘴上说着全面发展,但是还是以成绩来判断学生优劣,曾经听到过一个笑话“一个孩子说,我们体育老师怎么了?一学期都在生病”这个笑话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教育注重文化课程,缺少素质课程的现状。

二、管理方式的优化策略

1. 提高教学整体素质

在小学教育中我们需要整体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时刻记住“师生平等”。教师没有权利责骂或体罚学生。家长也要及时了解情况,如果有以上行为,要运用法律来保护孩子的权益。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情景教学,如某某学校为什么能成功,主要就是因为他们的教学生动、有趣学生爱听。那为什么小学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找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东西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这样就能促进学生学习,还有效地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2. 客观对待每个学生

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是现代教师要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我们在对待学生时不能因为学习好就有特权,也不能将两个学生进行比较。要从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评估,也许这个孩子在学习方面不擅长但其他方面做得很好,我们就要对其优点进行表扬并鼓励、督促他们好好学习使其进步。同时面对学生犯错误时,我们要循循善诱,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千万不要运用过激的语言或行为,以免对孩子造成不利的影响。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多少知识,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让其在校园中认识这个世界,熟悉这个世界。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学习,还要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寻找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并加以培养。老师也不能过多地占用孩子们的体育、音乐等课程,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心理不平衡从而形成逆反心理。同时定期的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歌唱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等以此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快速成长起来并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辨析能力。

中小学教师管理方式 篇11

一问题的提出

应对方式是人们为对付内外环境要求以及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教师压力应对策略是指教师面对由工作引起的诸多压力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它包括认知的和行为的改变以及情绪的调整等一系列应对努力,诸如直接采取行动、寻求支持、表达无助和怨恨等等。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调整并改善人际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适应能力的过程。国内对教师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干预较少,且多从组织角度出发。教师群体层次较高,适宜从个体角度入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本文拟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模式,从教师心理素质入手,使他们更多地使用积极应对策略,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间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行政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者和教师自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在辽宁省新民市选取普通小学和中学各1所,中学教师63人,小学教师75人。随机把教师分为干预组和控制组,中学干预组33人,控制组30人;小学干预组(40人),小学对照组(35人)。干预组教师接受团体心理辅导,控制组接受与团体心理辅导无关的业务培训。

2研究方法

(1)评价工具。采用肖计划等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评估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评估采用症状自陈量表。(2)团体心理辅导设计。与教师继续教育组织单位共同商讨团体心理辅导内容,选择具体干预措施,制定辅导方案。团体心理训练内容包括自我成长训练、人际交往训练、压力管理训练。采用的咨询方式为集体讲座、情景模拟、小组访谈、心理拓展活动等,时间为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进行12周。在实施干预前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症状自陈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施测,然后进行为期八周的干预训练,干预结束一周后进行第二次施测,同样每位被试者分别完成以上两个量表。由主试进行团体施测,按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无关变量的控制:随机分组;控制影响干预效果的其他因素。(3)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

三结果

1干预前干预组和控制组差异显著性检验

干预前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干预组,另一组为控制组,为了检验两组被试对象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对被试的前测分数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教师在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孕>0.05),可以认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这些方面基本上是同质的。

2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小学教师应付方式的影响

为了考察中小学教师在接受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应对方式的改善情况,将干预前后两组的应对方式问卷各因子分别进行自身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因子分有显著性提高(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因子分有显著性降低(P<0.05),控制组中只有自责因子分有显著性降低(P<0.05),其余各因子均有变化,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干预组教师的应对方式有了显著改善,见表1。

3团体心理辅导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

为了考察中小学教师在接受了团体心理辅导之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将干预前后两组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进行自身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组干预后除躯体化和精神病性因子外的各因子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除焦虑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均无显著性变化,说明干预组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改善,见表2。

四讨论

本研究的干预训练结果表明,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增加中小学教师积极应对策略、减少消极应对策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Griffith等对伦敦780名小学和中学教师的调查问卷表明,社会支持和有效处理行为的使用都会影响教师对压力的感觉。他们的调查结果突出了两条重要的认识:一是一个教师对于作用于他身上的要求的感受本身受所经历的压力程度的影响,二是社会支持和成功的压力处理能创造一种效应,这种效应使得一个教师对同样的“客观”环境造成的压力感觉相对降低。一般来说缓解教师压力的关键是改善使教师产生紧张和不良反应的客观环境因素,但这是整个社会大环境造成的,不是某一位教师或学校所能改变的,所以我们从个体角度出发将直接行动法与缓和法融合到一起对教师进行干预训练。虽然在某些方面,我们的干预不能消除压力源,但至少能够降低个体的压力感受。

国内外许多研究已提出,采用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的评价方式衡量个体应对压力的能力不是十分恰当,目前采用指向问题和指向情绪的应对评价越来越被研究者采纳。同时,研究还发现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心身健康,情绪应对在处理压力事件中也有积极的作用。

五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降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存在着的不足,一是由于受被试数量的限制,本研究没有对训练方法进行细化;二是没有对教师的人格特点进行有区别的干预,这些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高飞,陈龙,裴华,等.企业员工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353-355.

[2]沈祖德,龚钧煜.压力管理训练对小学教师SCL—90评分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5):316-317.

上一篇:森林小学趣事下一篇:胆总管囊肿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