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2024-10-24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共12篇)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篇1

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行),2012年,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正式启用。将两个课程标准进行对比,新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创新和突破,如在课程目标上不仅明确学生要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也注重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但随着体育新课改的深入实施,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对新课改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实施者,其专业素质将直接影响新课改的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最大的动力是教师,最大的阻力也是教师”[1],而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必然要求。因此,对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调查研究,将有利于把握这支队伍的专业化现状,进而为有效推进其专业化进程提供可行的参考。

1 研究维度的确定

在以往的体育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尤其是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角色定位单一,体育技能知识传授者、学生体育训练组织者是他们普遍的角色,对他们的要求主要偏重于运动技术技能,忽视其他的教师专业素质。新课程改革以来,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由单一变成多重,他们是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新课程内容的传授者、多元教学评价的组织实施者等。而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体育新课程改革能否在中小学顺利进行起着关键作用。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对教师专业素质内涵进行过详细研究,我国教育学者叶澜先生把教师专业素质划分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专业精神和专业发展意识。[2]曲宗湖先生则将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划分为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几个方面。[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教师专业素质应包含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方面。综合上述观点,本研究将从专业教育知识、体育知识技能、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精神和专业发展意识五个维度出发,讨论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现状。

2 研究方法和对象

2.1 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论文主要运用的研究方法如下:一是通过文献研究,为本论文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信息,把握当前影响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二是采用问卷调查获得体育教师和重要他人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评价。其中,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发放了《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调查问卷》,对非体育专业教师和学生发放了《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量表》(两类对象的评价量表内容相同但陈述方式不同)。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每一陈述提供五级评价选项。调查对象的选择采用分层抽样方式。三是通过对体育教育专家及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的看法。四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SPSS和EXCEL等软件对获得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2.2 研究对象及问卷发放回收情况

2.2.1 研究对象分组与问卷发放回收统计

为了更客观全面地把握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调查涉及三类对象,即中小学体育教师、非体育专业教师和学生,目的是从他人评价、自我评价两方面相互对照印证,以获得相对客观的资料。经剔除无效问卷后统计,问卷发放、回收及有效率情况如表1。

2.2.2 各组研究对象情况

每一类调查对象都尽量考虑了学段、学校的城乡分布等情况,力求覆盖更广的范围。此外,尽量在同一所学校向三类调查对象同时发放问卷,以提高被评价对象的一致性。因中小学每所学校体育教师数量不多,有的甚至一校一名,因此,本研究调查的体育教师样本量相对少些。三组调查对象的部分情况分别见表2、表3、表4、表5、表6。

由表2、3可看出,本次参与问卷调查的市级、县级和乡镇教师数量基本相同,各个教龄阶段都有分布,可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

表4表明,非体育组教师的来源主要为市区和乡镇学校,也基本涵盖不同地区类型的教师。

根据表5、表6,调查对象学生组男女性别基本各占50%,小学阶段和中学(初中+高中)人数基本持平,分布较均匀,这有利于研究各学段的学生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认可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专业教育知识掌握情况

此处专业教育知识包括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师专业是双专业,教师的专业是“教书育人”而不是其任教的学科,因此体育教师兼具体育专业和教育专业双重身份,不仅要有丰富的体育知识,还必须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掌握教育学科知识有利于体育教师认识教育活动规律,采取有效策略对教育工作进行灵活调控,顺利实现教育目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除了基础的运动技能目标,还有心理健康目标,体育教师具备充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才可能实现身体健康目标和心理健康目标,所以教师的专业教育知识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实现尤为重要。在教师问卷中,让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掌握进行自评,评价结果见表7。

可以看出,虽然教师的专业教育知识是师范教育阶段必学的,但90%以上的体育教师认为自身的教育知识并不是很好,47.7%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知识可以用“差”来形容。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育知识掌握不充分,除了有可能遇到教育难题不能灵活使用教育策略进行调控之外,还有可能无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体育活动调控情绪、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无法达成心理健康目标。

3.2 体育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新课程标准》把体育学习的内容分阶段分水平分为五大学习领域,尤其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学生要学习和涉及到的运动技能包括多项球类运动、体操等,水平六更提出要学习一两种新兴的运动项目,如滑轮、攀岩等。《新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而体育教师本身的专业体育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将影响学生对运动知识技能的学习。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能只掌握某项体育技能,还要熟悉甚至熟练多项体育技能。

在学生和非体育教师组填答的评价量表中,为了解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体育知识技能情况,特分别设计了对应陈述,学生组陈述为“我的体育老师在体育方面知识丰富,能教很多项目”;教师组陈述为“我校体育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具备系统的知识,体育技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对两组对象要求选择体育教师表现与陈述符合程度。选择符合程度越高,说明对体育教师体育知识技能认可度高。根据统计结果转换,学生和非体育教师组对体育教师体育知识技能评价结果见表8、表9。

由表8可知,认为体育教师体育知识技能非常好的占31.5%,比较好的为36.7%,剩下的31.8%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体育知识还是有所欠缺。虽然超过半数即68.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教师可以任教很多项目,但不容忽视的是,较高比例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体育老师无法胜任多项体育项目教学。由表9可知,非体育教师中,62.8%的教师认为本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满足教学需要,但却有15.1%的人认为本校体育教师基本无法满足教学要求。

综合来看,无论学生组还是非体育教师组,都有超过30%的人认为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教学要求有差距,显示体育教师在体育技能学习中应增加学习内容,不能仅擅长一两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其他体育技能也要与时俱进,适当关注新兴体育项目,将其引入进体育课堂,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3.3 教育教学能力发展情况

教育教学能力是中小学教师的核心,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集中表现,是教师能力的主体部分。[4]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含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辅导能力和评价能力。《新课程标准》明确定义教育教学能力除了从事体育教学必需的基本技能,还有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能力等。从《新课程标准》规定可看出,当代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再只局限于把课上好,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以及运用先进教育技术的能力。

本研究从两个角度探讨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一是教师的教学情况,二是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度。关于教师的教学情况调查,67%以上的学生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有创意,60%以上的学生较认可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上述证明,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再是一成不变,而是根据课堂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也表示认可,所以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现状较令人满意。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仅体现在让学生收获知识,还体现在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调查发现,76%以上的学生比较喜欢上体育课,说明学生对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满意,学生对体育课表现出了兴趣。以上两个情况说明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大部分同学认可,这与他们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对学生的关注密不可分。

3.4 专业精神发展情况

教师的专业精神目前尚无明确构成要素,但许多学者对其展开讨论,叶澜先生认为教师专业精神应包含四方面:专业理想、专业态度、专业动机与职业满意度。朱宁波提出教师专业精神的表现形式有:对教师工作感兴趣;专业和敬业,以教好学生为己任;不断追求和探索教育发展;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综合以上两位学者的观点,本研究从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三方面调查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精神发展情况。

为了解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精神现状,我们要求非体育教师和学生组分别选择体育教师实际表现与具有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相关陈述的符合度。选择符合程度越高,说明对体育教师该方面表现认可度高。根据统计结果转换,学生和非体育教师组对体育教师体育专业精神评价结果如表7-1和7-2:

从表10、表11数据分析可知,总体上看,将近80%的教师同行与学生认为体育教师具有敬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这说明在专业精神方面,绝大部分的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已经得到他人认可。尽管如此,他们的表现尚未得到完全的认可。在敬业精神方面,非体育教师和学生均有大约20%的人对其评价不理想,认为表现一般或较差;而在“理性精神”方面,非体育教师和学生组均只有不到70%认为体育教师具有理性精神,学生组的认可(认为体育教师表现与相关陈述“非常符合”或“比较符合”)甚至仅达到62%。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从教学现象中不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理性精神指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探索客观现象的内部规律,追求合理性,使感性经验的认识不断上升为理性认识。体育教师在理性精神和其他专业精神方面的部分缺失,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3.5 专业发展意识的情况

无论是从事教育行业或是其他行业,都不可能一成不变的应对事业中出现的新事物。我国新课程改革以来,在教育教学上遇到的问题很多都是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提高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进而使教学水平得到提升。然而,调查发现,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这方面的意识还有待强化。对于问卷中“您对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持何种态度”这一问题,71%的被调查选择“积极接受”,但多达16.1%的人答“勉强接受”,6.5%表示无所谓,比较排斥和极端排斥的占1.6%。这说明他们当中还有部分人主动发展的意识不强。

科研能力的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重要且难度较大的一个方面。《体育新课程标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也提出了教育科研能力的要求,其中包含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调查中,共20.7%的体育教师认为科研论文写作很容易或可以较好地完成;39.7%表示可以完成但不容易;27%表示仅能勉强完成;另有11.1%表示无法完成。这表明,教育科学研究和写作仍是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弱项。即使如此,访谈发现体育教师们对这一能力并不重视,他们认为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把学生体育技能教好即可,科研与他们无关,没必要发展科研能力,问卷数据显示专业发展中把“科研能力”作为教师必备素质的仅占15%。访谈还发现体育教师在学习体育技能的热情远远高于科研能力的学习,有的体育教师对于科研能力的发展甚至产生退怯心理。这显示了目前大部分体育教师错误理解“专业发展”概念,片面追求体育技能的发展,忽视科研能力的提升。

4. 结论

4.1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基本得到同事和学生的认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当将新兴体育项目引入进体育课堂,因此,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多关注新兴体育项目,做学生学习的领路人。继续创新和改善教学方法,使学生保持对体育课的兴趣。

4.2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需加强专业教育知识和专业精神。对绝大多数体育教师,专业教育知识的把握依然存在困难,需注重对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使其进一步积累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还要注意体育教师专业精神中的理性精神方面的欠缺,培养教师探索教育现象内部规律的精神,理性看待教育问题。

4.3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识不强,尤其忽视科研能力提高。应帮助体育教师正确理解“专业发展”概念,使其提升科研意识。学校可以为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搭建活动平台,营造科研气氛,还要鼓励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事业[5],确保教师专业素质得到综合全面发展。

摘要: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影响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把握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专业教育知识、体育知识技能、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和专业发展意识等维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得到同行和学生基本认可,但教育知识和专业精神有待提高,专业发展意识亟需强化。

关键词:新课程,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专业素质,现状

参考文献

[1]黄浦全,王嘉毅.课程与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2002:356.

[2]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专业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0-231.

[3]曲宗湖.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功[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5.

[4]杜萍.当代中小学教师基本教学能力标准的研制与反思[J].课程.教材.教法,2011,08:95-100.

[5]江新华.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主客观条件分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9):29-31.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篇2

一、考试安排

(一)笔试日期:20xx年5月13日(星期xx)。

(二)笔试安排:

上午 9:00-11:00 教育学与教学法基础知识

下午 15:00-17:00 教育心理学与德育工作基础知识

二、重要提醒

(一)考生必须凭准考证和有效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护照)参加考试。考生务必检查身份证件是否在有效期范围内,已超出有效期的不得入场考试。

(二)根据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工作规定,考试用品除2B铅笔、书写黑(蓝)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橡皮、直尺外,其他物品不准带入考场。

严禁携带书籍、资料、各种通讯工具(如手机、寻呼机、智能手表及其他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等物品进入考场。

(三)请考生严守考试纪律,诚信考试。有违纪、作弊等行为的,将参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认定,适用《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事部令第6号》处理。

(四)根据有关规定,考生迟到15分钟不得进入考场;考生交卷出场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考生离开考场后,不得再进入考场参加考试。此外,建议考生提前熟悉考点周边的交通状况,安排好前往路线。

(五)此次考试成绩将于5月25日发布,届时考生可通过广西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系统查询笔试成绩。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篇3

【关键词】广西 农村 小学 全科教师 教学实践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172-02

教育部2012年在《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为农村学校定向培养补充“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教师;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等特殊招生方式,扩大双语、音乐、体育、美术等紧缺薄弱学科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模。“全科教师”是指“语数外通吃,音体美全扛”的老师。2013年,广西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根据这一文件,2013年到2017年,广西将培养5000名左右农村小学全科教师。2015年,部分全科教师走上了工作岗位,而他们在教学实践中也面临了种种问题。本文拟对走上工作岗位的全科教师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提出有效的建议。

一、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已从教的全科教师的问卷调查,全科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缺乏教学经验,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全科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教学经验较为缺乏,加之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因此,全科教师的课程教学总体上不怎么顺利,学生学起来感觉比较吃力,难以调动起学习积极性,这就导致出现学习上和课堂纪律上的一些问题。例如,低年级的汉语拼音知识,高年级的字、词、句、段讲解,作文的布置、批改、讲评,都存在较多的问题。此外,学生上语文课不认真听课,睡觉、开小差、大声说话等状况较为严重,课堂纪律较差,成绩提高较慢,对升学考试科目如语文、数学等缺乏必要的重视。

(二)班级管理困难

班级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由不相同的个体组成,有的是五六十人的大集体,有的是二三十人的小集体,无论是大集体还是小集体,每天班里多多少少总会有一些事情要处理,最平常的班级安全日记是必须写的,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可见全科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十分烦琐。根据课题组的问卷反馈,90%的全科教师需包班教学,也就是说这个班所有的课都是由一个老师任教,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品德与社会,一整周的课都是包班老师自己上。小学生属于好动年龄阶段,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课堂纪律难以管理,还有意外情况等均需要教师处理。在处理一些学生问题时,部分教师由于管理经验不足,有时还会适得其反,甚至学生与教师对着干,使这些新老师时常处于左右为难状态。

二、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较差的原因

(一)全科教师培养时间短

《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规定高中生起点读两年大专,初中生起点读五年,其中三年高中知识两年大专知识。2015年是全科教师第一批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年,他们均为高中起点的读两年的大专生,虽然他们在校两年中的课排得较满,但他们在校的时间比较短,学到的知识也许还没消化或真正领悟便要到工作岗位上了。每一种专业技能的掌握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而每种技能的学习都包括理论部分与技能部分,一般的学习步骤都是先学习理论,再运用到实践中进行技能训练,全科教师的培养要在短短两年中学习好理论与技能,达到真正想要的教得好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并且问卷调查发现,全科教师培养学校把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理论课上,比较注重理论的教学,技能培养欠缺。

(二)学科基础知识不牢固

一个学习语文、数学或英语专业出来的专业教师,刚刚从事专业的教学工作尚有一定的难度,相对而言,全科教师的主科教学则更为困难。全科教师的培养注重小学各科知识的培养,两年时间,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虽然学校的学科培养侧重语文、数学、英语的培养,但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是对专业性的妥协性忽略。实际上,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教学都是较难把握的科目,如语文是一门注重积累与基础的学科,虽然学生对语文的接触较多,但总会有缺失,也并不都是基础牢固的,在基础知识培养方面,不可疏忽大意。如果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学习,上课便会因知识的欠缺不知如何进行深入讲解,更难以让学生接受。

(三)班级管理技能培养欠缺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全科教师的培养侧重理论学习,技能培养次之,班级管理因实践不多导致管理技能更为欠缺。班级管理技能方面的培训主要以班主任工作为主,课堂管理几乎不涉及。培养时对课堂管理不侧重有其历史原因,一方面因为历来师范生培训对这块涉及不多,另一方面是思维定式,或者认为学生根据上学观察到的经验,会获得老师上课的经验;或者觉得实践了自然会懂。虽说实践是最好的学习,但理论上总要略知一二,在真正的班级管理中才不会不知所措。一个班集体便是一个小集体,一个老师也不仅仅是一个只会教各科知识的老师,他还是这个小集体的管理者,他既要让这个小集体和谐融合,更要让这个小集体的所有成员在学习和工作中有成绩、有进步。

(四)课堂授课技巧能力有待提高

年轻代表着活力,小孩子更是童趣无比,活力加上童趣应该是个活跃的班集体。可是,全科教师从教经验不足,上课过于注重模式化的知识讲解,没有迎合小孩子的兴趣;为了建立威信有时过于严肃,使小孩子无法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力,产生差距感。如:低年级的语文课,特别是一年级的课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上一年级的孩子很多都是刚刚开始接触汉语拼音知识,教起来需要很大的耐心。从心理学上讲,这些年纪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如果不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过于模板化,学生很难快而准地记忆所学内容,由此就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感。高年级的语文,开始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文章内容,注重对字、词、句、段的理解,全科教师由于学科知识欠缺,对文章把握不透,讲解不够生动有趣,学生难以理解,导致学生不爱听、不爱学,课堂纪律差,而教师为了教学只能将课堂时间更多地使用在管纪律上,如此恶性循环,课堂纪律与教学质量更无法提高。

三、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对策建议

(一)增加培养时间

时间能让知识得以消化,时间能让教师技能更娴熟。学习知识并不是每天排满各科知识,学生便掌握了这些知识,预留点时间,哪怕他们没有刻意去回忆、去记忆这些知识,他们也会慢慢理解。技能的娴熟需要反复练习,而反复练习是需要时间的,但理论知识培养所占时间太多,教师技能便无法达到娴熟的程度。高中起点的两年专科制的全科教师可以改为高中起点四年本科制的全科教师,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可以相应缩短高中理论课程时间,从而增加大专学习技能时间。这样可以提高全科教师的整体素质,也更有利于广西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基础的培养

大多数学生在学了英语后便忘了该怎么念汉语拼音,直到自己要成为传授者,才重新拾回这些知识,并且多数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深入了解这个字母的由来等,因此教学刻板成了必然。深入了解汉语精髓有助于有趣地教学生记忆与理解。所以,在培养的时候多鼓励学生在学习时探其究竟,同时不能忽略这些知识的考核。字、词、句、段的讲解要有针对性。而多以故事的形式讲解会更吸引学生的兴趣。

(三)加强班级管理技能培养

班级管理技能属于实践性的学习内容,可以从模仿开始,以创新进步,创出自己的管理方式。学校可以请已经毕业的学生回校开座谈会,内容主要是班级管理方面的,如介绍自己的管理经验,交流教学管理想法等。强制性地让学生看班级管理类的书,并要求交笔记与心得体会。多安排班级管理方面的情景模拟训练,实践是提高实践能力的最好方法。

(四)学会有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老师上课有趣,学生会觉得这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就会喜欢学,便会不断进步。故事、游戏、歌曲等一切孩子喜欢的都可以成为教学手段。无论是技能培训中还是平时,教师都应鼓励学生多收集小学各科知识,特别是语文的学习、记忆小窍门,如故事类的、歌曲类的、游戏类的,以方便以后教学使用。还可以请有经验的老师来开讲座,讲如何有趣地教小学生,并模仿这些有经验老师的上课方法。

四、结语

广西属于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虽然物产丰富,但各方面发展仍较为欠缺,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育,与其他地方相比差距仍较大。近年来,师范类毕业生已经不再有分配,就业全凭自己实力与兴趣所好,大多数毕业生不再愿意回到自己的小村庄工作生活,都向往发展好的城市,这导致农村小学教师资源的短缺。为了提升广西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全科教师的培养不可缺少。但在全科教师数量提升的同时,质量也要不断提升。加强对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农村全科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改善教学资源短缺问题和学科结构不合理问题,有利于提高广西的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2012-12-14)[2013-11-30].http://info.jyb.cn/jyzck/201212/t20121214_521459.html

[2]宋潇潇.广西今年起定向培养农村小学全科教师[EB/OL].(2013-06-04)[2013-11-30].http://www.gxedu.gov.cn/Item/2090.aspx

【作者简介】梁 柰(1976— ),广西陆川人,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音乐教育;唐彰新(1975— ),玉林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理论。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篇4

关键词: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计划

“国培计划”中的“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在教育部、财政部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施的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在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区域性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西“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参加培训的14个市县地区的86名农村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重点查阅教育部、广西教育厅等相关部门有关国培计划文件及课程论等著作,参考中国期刊网2001年-2011年国培计划培训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一定的归纳和分析,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科研成果和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对参加广西“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农村中学体育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6份,中学组发放问卷43份,回收4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3份;小学组发放问卷43份,回收43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2份。依据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的观点,“回收率在50%以上者为适当,60%以上者为好,70%以上者为非常好”,所以本调查能够满足研究的需要。

1.2.3 专家访谈法

针对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有关专家进行探讨性交流。

1.2.4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3.0软件对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员基本情况

本次培训计划对广西14个市县地区的50名农村中学体育骨干教师与50名农村小学体育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实际参加培训人数为:小学组43人,7人未参加培训,未参加培训人数占14%;中学组43人,7人未参加培训,未参加培训人数占14%。这种情况势必造成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因此要加强骨干教师推荐遴选工作的具体操作及落实情况。建议进行差额遴选,以保证培训质量、任务的顺利完成。

从表1可见:参加培训的学员中小学组男教师34人,女教师9人;中学组男教师31人,女教师12人。男女教师比例小学组为3.7:1;中学组为:2.6:1,参加培训的教师在男女比例上相差较大。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从对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考虑,尤其对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女学生来说,女体育教师具有男体育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选择培训对象时要考虑男女体育教师的合理比例。年龄结构:学员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小学组年龄在31-40岁的占72.1%,30岁以下的占23.3%,中青年教师占95.4%;中学组31-40岁的占67.4%,30岁以下的占23.3%,中青年教师占90.7%。学历结构:小学组专科学历占51.2%,大专以下占2.3%,专科及以下学历占53.5%,本科学历占44.2%,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较低;中学组学员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本科学历占76.7%,专科学历占23.3%。职称结构:小学组以中高级职称为主,一级占27.9,高级占60.5% ,中高级职称占87.9%;中学组以中级职称为主,二级教师占27.9%,一级教师占69.8%,中级职称占97.7%。广西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学员占有很高的比例。小学组壮族体育教师比例占37.2%,少数民族达到46.5%;中学组壮族体育教师占34.9%,少数民族教师达到37.2%,少数民族体育教师为民族体育项目的开发与推广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学员来自广西南宁、柳州、桂林等14个市县地区的农村中小学,覆盖面广,人数分配合理。

2.2 培训的实施

2.2.1 培训动机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它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了解学员参加培训的动机,并在培训过程中,合理利用这些动机可更好地完成培训目标。排在前三位的均为:自身发展、工作进步、学生发展。可见大部分学员参加培训的动机是出于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其中为了自身发展在学员参加培训动机中位于首位,选择率中学组占93%,小学组占92.9%(见表2)。但是还有部分学员参加培训师为了完成任务,或晋级升职为目的。这一动机可能导致他们在培训过程中的一时热情和漫不经心。

2.2.2 培训前期宣传

培训的前期宣传指培训计划已经制定完成,要告知培训对象本期培训相关事项的活动。中学组48.8%的学员,小学组81﹪的学员,对培训内容不清楚或完全不知道。可见培训工作的前期宣传不够,不利于教师为参加培训做好充分准备。

2.2.3 培训课程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体育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是体育教师培训的关键所在,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如果说培训需求是培训的现实起点,培训目标是培训的预期终点,那么,培训课程就是起点和终点的连接线路。

2.2.3.1 开设课程

开设课程有:通识教育模块课程、体育理论模块课程、教学技能模块课程和特色项目模块课程,科研板块缺失。对课程设置中学组满意率为72.1%;小学组满意率为81.4%,课程优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2.3.2 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

表3表明: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中学组排在第一位的是课时少与课程涉及范围窄,第三位的是脱离实践;小学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排在第一位的也是课时少,第二位的是课程涉及范围窄,第三位的是脱离实践。“课时少”是课程设置存在的首要问题,对于总学时并不少,总学时有近100个学时,学员认为课时少,是有些技术课程只安排一到两次课,4-6学时的课时,在较短的时间里学习一个项目的全部技术,战术,规则等很多方面的内容,学员很难全部消化和吸收。同时中学组还有27.9%的学员,小学组有31%的学员认为课程脱离实践,在这个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同时,骨干教师们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已具备了丰富的实践性知识与智慧,这同样是项目研究和培训中的重要学习资源。

2.2.3.3 增开选修课程的必要性

即便都是中小学骨干教师,但每个人的知识储备、兴趣、特长以及教学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在培训中开设部分选修课程,以满足学员对课程的不同需求。同时选修课程也是构建教师总体知识结构,形成自己专业特长和特色的关键。调查发现86﹪中学组学员,90.7%的小学组学员认为开设选修课程非常必要或必要。

2.2.4 培训师资

培训者是具体培训课程的设计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培训效果的成效。教师培训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培训者队伍。授课教师由高校教师、一线中小学教师与教育厅教研员三部分人员构成。其中以高校教师为主,占61.9%,高校教师以教授职称为主达38.1%;一线教师以特级教师为主达23.8%。(见表4、表5)中学组86%的学员,小学组83.3%认为本次培训的师资水平很高或比较高。

一个优秀培训者的制胜因素有哪些?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6,排在前三位的均为是:讲课幽默风趣,有吸引力;能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方法灵活。骨干教师对授课教师的幽默感提出了很高期望,并充分显示出骨干教师重视实践能力提高的心理。另外,灵活运用言语、肢体、多媒体等各种方式进行培训,增强培训的趣味性,激发骨干教师的兴趣,也应引起培训者的注意。

2.2.5 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是保证培训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新颖灵活的培训方式能够调动骨干教师的兴趣,保障培训效果。培训者在选择培训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如何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条件来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中学组88.4%,小学组100%的学员对本次培训采用的培训方式很满意或比较满意。

教师作为学习者有着自身的学习特征,如基于专业成长的自主学习,以案例为支撑的情景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基点的行动学习,以群体为基础的合作学习以及基于实践经验的反思学习。中小学骨干教师心目中有效的培训方式,调查结果见表7。中学组排在前三位的是:观看示范课、专家讲座、案例教学;小学组排在前三位的是:案例教学、观看示范课、专家讲座。骨干教师普遍最认可的培训方式是和观看示范课、专家讲座、案例教学。这三种培训方式也是此次培训主要采用的培训方式,与学员培训方式的需求相符。

骨干教师对培训方式指出的两大不足为培训方式单一和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中学组53.5%学员,小学组57.1认为为培训方式单一;中学组39.5%的学员,小学组38.1%的学员认为不符合学员的特点。

2.2.6 培训教材

国培计划培训班还没有独立、完整的培训教材。有小学组有93.2 %的学员,中学组有97.7%的学员认为培训中编订相应的培训教材非常必要或必要,没有学员认为不必要。应引起培训机构的重视。

2.2.7 培训的组织管理

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属于培训流程的操作层面,是将培训计划中的各个部分付诸行动,将计划转变为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学组88.4%的学员和小学组90.5%的学员对本次培训的组织管理满意。中学组有9.3%的学员,小学组有7.1%的学员对本次培训的组织与管理不满意。

2.2.8 培训设施及服务

2.2.8.1 教学设备、器材、场地条件

教学设备、器材、场地条件是保证培训工作顺利、高质量完成的硬件基础。有93%的学员对教学条件很满意或比较满意。小学组23.8%的学员对教学条件不太满意,4.8%的学员很不满意;中学组32.6%的学员对教学条件不太满意。要引起重视,在教学资源方面加大开发力度。

2.2.8.2 食宿条件

食宿条件的后勤保障工作是学员积极参加培训的物质保障。中学组有67.4%的学员,小学组有71%的学员对食宿条件很满意或比较满意,中学组有32.6%的学员对食宿条件不太满意;小学组有23.8%的学员对食宿条件不太满意,还有4.8%对食宿条件非常不满意。要尽量为学员提供优越的食宿条件,以便消除学员的后顾之忧。

3 结论

1.在制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员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民族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

2.加强骨干教师推荐遴选工作的具体操作及落实情况,以减少教育培训资源的浪费。建议进行差额遴选,以保证培训质量、任务的顺利完成。

3.课程安排方面主要问题有课时少、课程涉及范围窄、脱离实践个方面;课程安排中安排部分选修课成为学员的普遍共识;学员普遍认为培训中编订相应的培训教材非常必要。

4.教师参加培训后,所在学校相关管理人员未接受相应培训,课程改革很难实行下去,培训效果很难进一步显现。

参考文献

[1]袁方,等.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卢婵.成就动机与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之关系[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

[3]王亚秀.北京教育学院体育教师培训体系的研究[D].硕士论文,2010.

[4]余新.有效教师培训的七个关键环节[J].教育研究,2010,(361):80.

[5]杜屏.“北京市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与行动研究项目”评估与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3):19.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篇5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桂教师范[]45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此方案。

一、招聘对象和条件

(一)招聘对象

对象:报恭城瑶族自治县“特岗计划”教师且通过网上资格审查的应聘人员。

(二)招聘条件。

1.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在校期间表现良好,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

2.有教师资格证和符合招聘岗位要求。

3.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且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

二、招聘指标及岗位设置:

2012年“特岗计划”岗位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置,计划招聘小学教师90名,初级中学教师16名。

岗位设置如下:

小学:语文20名、 数学20名、 英语30名、音乐10名、美术10名;

初中:语文1名、数学1名、物理1名、化学1名、历史1名、地理1名、英语2名、信息技术(计算机)2名、音乐2名、美术2名、心理学2名。

三、招聘的组织实施

(一)我县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全程招聘工作。

由相应部门人员组成招聘工作领导小组、监督小组、资格复查小组、面试考核小组,组成成员及主要职责另文。

(二)资格复查、面试、说课、体检时间及地点

1.资格复查及面试时间:2012年7月30日―8月1日。

2. 面试、说课

(1)计分办法:按100分评分(面试20分,说课80分)。

(2)说课办法(时间限10分钟):以说课的形式对应聘者进行教学能力的量化考评。各科目说课内容为我县2012春学期使用的小学、初中教材教材。分岗位(科目)按高分到低分确定体检人员(应聘者成绩须达56分及以上)。)(请应聘者7月29上午8:30到我县教育局抽签,然后准备7份说课教案)。

(3)说课地点:恭城瑶族自治县县直第一小学

(三)资格复查及面试时必须携带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应届生所在学校盖有公章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并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或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应提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证及其他有效证明材料。

所提供验证的材料均为原件,同时提交A4纸复印件各一份(按以上顺序装订成册,签上本人姓名,并以材料目录为封面)

3.体检时间:2012年7月31日-8月2日。

地点: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医院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篇6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入,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日渐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核心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还有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上的发展,使其更快地由新手型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有利于教师的身体健康、生活幸福。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必将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因此,本次调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次调查的目的:

1.1了解百色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1.2了解百色市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集中、多发群体。

1.3分析百色市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

2.调查方法

2.1调查对象

调查的对象为广西百色市的小学、初中、高中(包括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教师共280名。调查对象的选取采用整体抽样法。参加统计的学校为四所。

2.2调查工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极盛教授编制的《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量表由80项有关心理健康的问题组成,80项问题分出10个基本因子:( 1)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2)心理承受力差;(3)适应差;(4)心理不平衡;(5)情绪失调;(6)焦虑;(7)抑郁;(8)敌对;(9)偏执 ;(10)躯体化。

因子分=组成某一因子的各项总分/组成某一因子的项目数

每个因子反映出被试者某一方面的症状,通过每一个因子的得分了解症状分布的特点。

每个因子得分低于2分表明该因子健康状况正常,得分在2~2.99分表明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得分在3~3.99分表明存在中度心理健康问题,4~4.99分表明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2.3调查数据收集过程

采用团体施测法,由经培训的教师担任主试,由主试向被试说明测验要求后,被试填写问卷,当场回收。经持有心理测验使用资格证的教师认真审阅,筛除无效问卷后,确定有效问卷268份。

2.4调查数据的处理

各校利用OFFICE系统的电子表格软件将调查结果全部输入,将结果拷贝在3.5英寸软盘上,与调查表一起交由研究人员进行统计分析。

3.调查结果

3.1百色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表现

表2中的年龄分为4段,1代表20~29岁;2代表30~39岁;3代表40~49岁;4代表50岁以上。

T12代表年龄1、2段,如果是正号,代表1年龄段比2年龄段得分高,如果是负号则相反。T13等依此类推。由表2可知,20~29岁和50岁以上年龄的教师与30~39岁年龄段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差异,30~39岁和40~49岁年龄段的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

30~49岁以上的教师(尤其是40~49岁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因为这一年龄段的教师生活相对稳定,工作上也取得一定的成绩,是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力量;20~29岁的年轻教师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心理尚未成熟,导致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因此,低于30岁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显著比年龄高于30岁的教师多。而50岁以上的教师中有一部分快到退休年龄,有“船到码头车到站”心理,面对教育改革中的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角色的转换,他们的心态不如30~39岁和40~49岁年龄段的中年教师那么积极,一些教师仍满足于传统的“粉笔加黑板、课本加笔记”的教学方式,而目前国家又正在实行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方位的要求,所以他们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一时难以适应,心理承受力和适应性相对就比30~49岁年龄段的教师差。

已婚教师在焦虑、抑郁方面比未婚教师好。

4.分析和讨论

4.1本测验结果的可信度

4.1.1标准化的取样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4.1.2本测验采用的《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经信度和效度检验都达到心理测验的要求。

4.1.3测试实施的时间是教师工作压力最小的时期之一,施测过程严格按心理测验要求去做。

4.2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高度重视

调查结果表明,在抽样的中小学教师中有44%的教师有轻度的心理问题;4.48%有中度的心理问题;0.37%有较重的心理问题。教师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力差——遇到困难、挫折灰心,心理压力大;适应性差——对环境及人际关系不适应;情绪失调——心情不愉快,情绪不稳定,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焦虑——心理烦躁,对许多事情感到心烦,无缘无故紧张;抑郁——情绪低落,感觉疲劳,对事情不感兴趣,感到忧虑等;偏执——对人不信任,固执己见,总认为别人背后议论自己,和自己作对,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我行我素等;躯体化——情绪紧张产生的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睡不好觉、胃不舒服、心跳加快等。

4.3百色市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高发群体以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4.3.1女教师。

女教师在调查的总人数中约占59%(在小学和初中教师中较多),与男教师相比,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要低。有些女教师依附心理较强,在日常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缺乏主见,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差。另外,女性特有的细腻感情,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也使女性多愁善感,情绪不稳定,容易为小事心烦。

4.3.2年轻教师(特别是未婚的、工作量较大的、有升学压力的初、高中以及中级以下职称的教师)。

年轻教师心理问题较多的原因有:(1)年轻教师在学校里往往做班主任,承担了比较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学校对年轻教师的要求高;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全面深入展开,教材的更新力度之大、速度之快,使年轻教师难以适应,感到心理压力较大。(2)年轻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面临组建家庭、孩子小、老人需要照顾等生活问题。(3)年轻教师由于工作经验不足,加上心理不够成熟,面对教师的角色与自我冲突,教师的表率与常人的冲突,教师的创造性与常规性的冲突,教师的工作负荷与自身价值的冲突,教师的职业要求与个人能力的冲突等等,会出现烦闷、抑郁、心理承受力差和适应性等心理问题。

5. 建议

5.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

各级教育部门的领导要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2转变教学效益观,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不但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善自己的不足,而且能将工作中的压力变为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动力。

5.3定时、定期测试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教师心理问题的发生

学校要定时使用心理健康量表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测试,测试的结果分别报给每一个教师,使他们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同时,把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作为档案保存起来,定期分析本单位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从学校的角度采取一些措施,减少教师的心理问题。

5.4学校要为教师创造一种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减轻对教师的各种压力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篇7

广西民族传统体育丰富多彩, 全区12 个世居民族拥有217 个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 在这片23.67 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面积、14个地级市、109 个县 (市、区) 、1126 个乡 (镇) 的土地上, 12 个民族自治县、58 个民族乡分布居住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全自治区5000 多万人口, 其中, 少数民族占全区人口的38.5%, 壮族占全区人口的30.8% 。在广西中小学开设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可以使得中小学的体育教育更切合广西的实际, 使更多学生了解民族文化, 自觉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 可以帮助解决因教学硬件短缺所带来的困难, 可以扩大中小学生接受民族体育文化教育的机会。无论是从实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还是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 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来考虑, 中小学的体育课都应增设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内容, 编订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本文对广西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教学活动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 探讨出好的办法, 使更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更好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开展, 同时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让学生从小了解民族文化, 学会一些简单易学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养成用民族体育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广西中小学校为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5 所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普通中小学作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中国期刊网查阅并收集与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相关的文献资料50 余篇, 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2.2.2 问卷调查法

对抽取的25 所中小学校进行调查, 发放问卷25 份到各校体育组, 由体育教师填写, 回收问卷25 份, 有效问卷2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

2.2.3 数理统计法

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获取相关信息。

2.2.4 访谈法

访谈多年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工作的教授、相关部门领导、民俗专家以及在基层工作的中、小学体育教师。

3 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调查

从表1 看出:94%的广西中、小学开设有民族传统体育课, 只有4%的中、小学没开民族传统体育课。说明广西绝大部分中、小学开设有民族传统体育课。

从表2 看出广西中、小学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少, 大部分只是板鞋竞速、抛绣球、部分开设毽球、大象拔河、珍珠球等项目;而且, 不同的学校在开课时数、形式等方面也不尽相同, 教学活动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

从表3 看出:广西中、小学校对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的主要问题是76%的学校缺乏规范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 80%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96%体育教师待遇偏低, 得不到同等待遇, 92%的学校场地、器材严重不足。体育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太少, 80%的教师没有参加过进修培训。

3.2 影响因素分析

3.2.1 缺乏规范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材

据调查, 广西中小学现有教材中涉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内容的不多, 民族传统体育的教材不统一, 有的只是作为简要的介绍, 可供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选择的教材较少,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显得很盲目, 体育教师的教学还是以原有的体育教学大纲为主, 教学活动也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以上这些原因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不能有序的在中小学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急需统一的新教材。

3.2.2 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体育教师得不到同等待遇

部分学校领导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的认识不到位, 认为中、小学抓好文化课学习最重要, 体育课不被重视, 民族传统体育课可有可无, 学生体质健康下滑, 体育教师不被尊重, 据了解很多中小学校体育教师的绩效工资排在倒数第一, 体育教师得不到平等的待遇, 学校体育工作也得不到重视, 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开展。

3.2.3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场地、器材不足

在抽取的25 所学校中只有一所中学拥有塑胶场地, 大多数学校由于室内运动场地少, 遇到雨季, 体育实践课几乎停止, 体育器材又少, 体育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制约了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开展, 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3.2.4 体育教师培训、进修的机会太少

据调查, 80%的中、小学体育教师从未参加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进修、培训。由于民族传统体育信息资源相对比较少, 很多体育教师过去没有接触民族传统体育, 只通过自学很难掌握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些规则、裁判法, 很多项目体育教师过去也没学过, 给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带来一定得困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广西中小学校绝大部开设有民族传统体育课, 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少, 主要有板鞋竞速、抛绣球、毽球、大象拔河、珍珠球等项目;调查发现由于没有规范的教材, 教学活动的开展没有计划, 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体育教师渴望有统一的教材, 希望领导重视, 有计划的投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经费, 把学校的场地、器材建设好, 给体育教师同等的待遇, 聘请专家进校讲座或派老师参加培训等, 让老师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习民族传统体育和文化, 根据实际情况, 更好地在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同时传承民族文化, 使学生们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

4.2 建议

4.2.1 建议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多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学校要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采用讲座、开课、座谈、组织活动等多种方式,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民族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各民族节庆、体育比赛等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将校内教学活动与校外民族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体育教师应主动与有一定民族传统体育特长的家长和朋友保持联系, 使之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筛选,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制定一整套学校民族体育教育的实施方案和校本教材。所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 要简单易学, 能终身锻炼受益;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时, 要教育学生遵重民族风俗习惯, 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通过良好的教学过程, 使学生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方法, 了解它的锻炼价值, 同时了解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民族体育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而得到集体、互助、和谐的体育文化熏陶.

4.2.2 建议领导要高度重视中小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

民族传统体育要想在中小学得到健康发展, 就必须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 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好民族传统体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使中小学生积极参加锻炼。体育教师更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在广西中、小学开展好民族传统体育课, 同时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4.2.3 建议尽快编撰出版民族传统体育统一教材

广西中小学体育应根据学校体育经费、场地、器材等硬性条件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选择易开展又能终身锻炼的、学生喜爱的乡土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到学校体育中, 开发具有广西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地进行教材选编, 使民族传统体育与近、现代体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创新, 确保体育课堂规范高效。

4.2.4 建议增加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的学习机会

调查发现, 广西大多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虽有所了解, 但真正参加过进修、培训, 懂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动作技术要领、比赛规则的太少, 大部分教师都是通过自学了解的。因此, 学校要尽可能地、有计划地让体育教师有机会参加进修、培训, 广西各体育院校要增加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教学培训, 以满足当前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需要。中小学校也可聘请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专家进校讲学、培训, 提高师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 使师生们了解民族文化, 积极参加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活动, 体育教师尽可能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式的教学。

4.2.5 建议注重解决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困难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 虽说民族传统体育很多项目不需用太大场地, 但学生人数多, 为了确保安全的开展活动, 还需用一定的场地保障, 因此, 学校应创造条件来解决体育运动场地不足问题。有计划的购置一些器材。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需用的器材可以自制, 可多开设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同时教会学生懂得制作简单的器材, 把现有器材多功能化,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也是解决民族传统体育器材缺少的好办法。

摘要:为了更好地在广西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 同时传承民族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 随机调查了广西25所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情况, 结果显示:广西中、小学大部分学校开设有民族传统体育课, 体育教师对学校开展好民族体育教育很有信心, 希望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 能有机会参加进修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相应的教材, 管理机构不够健全, 场地、器材严重不足, 缺少专家指导。建议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提高重视程度, 编撰民族传统体育教材,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注重场地建设和器材的配备等, 供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广西,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

参考文献

[1]袁革, 魏银彬.重庆市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30.

[2]邓廷良.民族体育之职能[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2 (1) :23-26.

[3]刘万斌.西部少数民族体育与西部学校体育课程互动式发展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10) :453-456.

[4]易学.重庆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走廊基础建设构想[J].北京体育大学报, 2005 (4) :458-460.

[5]姚重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3:49..

[6]章莺, 金一平.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 体育科学, 2002, 22 (4) :31-33.

[7]常生.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现状与发展瞻望[J].四川体育科学, 2002 (1) :1-2.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篇8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技术,教师专业信息素养,提高

一、前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桌式微型计算机的普及,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给在校大学生和教师带来了学习及工作的方便, 据调查广西高校大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接近百分之百, 智能手机成为了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特别是高校智慧数字校园的建设, 它运用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即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辅助, 给移动终端设备 (含智能手机) 在体育移动教学带来了便利, 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模式下的体育课堂教学, 它通过网络共享各种优秀体育教学资源, 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模仿, 拓宽了体育学习的空间和时间, 扩大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其目的是改进传统的体育课堂言传身教学模式, 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运用这种体育教学模式, 对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美国人保罗·泽考斯在1974年提出的, 其主要是指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这四个基本内涵。为此, 分析广西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 探讨提高广西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路径及策略, 有利于提高广西高校体育教学水平。

二、广西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分析

当前广西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水平虽然比过去的体育教师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与高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相比, 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表现在:如高校体育教师在应用APP移动教学及多媒体教学、微课、翻转课堂运用到体育教学的实践不多, 体育教学观念落后, 缺乏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在体育课的认识和创新。主要原因广西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知识普遍不高, 大部分体育教师对信息教育技术掌握的专业水平不高, 只会用使用电脑播放光盘来进行教学, 会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运用投影机进行多媒体教学, 方法及手段比较单一。从信息能力来讲, 大部分体育教师不具备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视频和动画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 部分高校为了提高教学软制作水评, 请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制作体育教学软件, 也只是在短时间内满足部分体育教学需要,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体育教师制作教学课件的能力及水评的提升。

目前, 由于高校体育教学, 沒有硬性规定体育教师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要求, 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缺乏主动运用信息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 对信息教育技术辅助体育教学掌握的能力水平不高, 能够灵活运用计算机及互联网传播体育教学信息的老师为数不多, 更多体育教师只是由于高校智慧校园网发展, 电子多媒体教室的普及, 职称评定的要求, 倒逼体育教师去重视和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部分教师抱着应付的心态去进行学习应对, 对所教的体育课怎样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去辅助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创新手段, 沒有从学习者的角度去思考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 去合理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虽然微信和微博及QQ通信在体育教师群体中广泛在智能手机中应用, 但也只是用于聊天和社交活动更多, 而用于搜集体育教学资料、录制教学视频、传播教学信息、微课教学的体育教师不多, 由于部分体育教师已开始使用微信或QQ来接收学生学习体育视频作业, 增大了学生学习体育活动的透明度和个人学习情况在网上的暴露, 存在着体育教师对这些信息的保护缺乏措施, 办公电脑任何人都可随意使用, 很容易泄露学生学习的个人隐私, 体育教师在这方面的信息道德素养有待提高。

三、影响广西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因素分析

影响广西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因素有许多方面原因, 第一, 高校对体育教师信息素养不够重视, 对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辅助体育教学认识不足, 对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缺乏具体和有针对性的对策, 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高校体育教师年龄在40岁左右的从业者, 在大学求学阶段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相关的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 30岁左右的青年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由于岗前培训, 上过一些系统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相关课程, 信息素养明显高于40岁左右体育教师, 虽参加岗前培训系统认证考试, 但能结合实际运用到体育教学的实战不多, 久而久之, 培训的效果没有得到巩固和提高, 是造成广西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不高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高校体育教育被边缘化, 轻视高校体育教师信息教育培养发展, 本来信息教育技术起点就低的体育教师应是重点的扶助对象, 因为学校管理者缺乏对体育教师信息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在职体育教师信息教育技术专项培训严重不足, 阻碍了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第二, 高校体育教师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相对比较低, 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 认为上完体育课, 完成教学任务即可, 对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有畏难心态。目前现有的体育教学大纲对教师的任务要求, 缺乏对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及评价标准, 大部分体育教师对加强信息素养的认同度不高。第三, 缺少体育信息化教学实践, 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 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进行, 目前不少教师已开始运用智能手机进行体育教学, 学生喜欢, 教学效果好, 但实用的课件少, 简单的文字图片课件学生看多烦, 无法顺畅开展体育教学, 而课件制作是体育教师的弱项, 大部分教师无法独立完成动画及高淸视频图像的体育教学课件, 而请人制作专业体育课件成本高, 学校无专项经费需申报审批周期长, 因而影响了应用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积极性, 另外, 有的高校虽想用智能手机进行体育教学但体育场所沒有可用的无线WI-FI, 或有但没有考虑体育教学的使用, 信号不强, 无线WI-FI路由器没有足够的通道和功率来满足体育教学, 而利用智能手机的数据流量来进行体育教学运行成本高不现实, 移动网络多媒体教学就难以实现;同时部分高校体育理论教学, 也因缺乏多媒体教室, 而要提前预约使用, 无使用优先权, 例如上体育理论课和别的院系科共用投影教室, 而且只有别的院系科不使用才能用, 造成这种状况, 主因是学校管理者对体育教学信息技术设备运用缺乏用心管理和规划, 从而使高校部分体育教师从心里上认为, 体育教学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可有可无, 从而放松了对自身信息素养提高的要求。

四、广西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提高及对策

从目前广西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要从根本上提升广西高校体育教师信息素养, 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去解决存在的问题:

1、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 领导层学校管理者要加大资金投入, 即人才培养和教学设备的增加及更新。

首先制定体育教师信息素养发展及培养计划, 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职前培训及职后的继续教育, 釆取精准的助学培训计划, 对从教15年以上体育教师重点帮扶信息素养培训。引进高层次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体育教学领军人才, 逐步完善体育教学网络精品课程。其次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 保证体育教学的服务器和网络信号的流畅, 特别是智能手机移动教学, 要保证无线WI-FI的畅通, 让智能手机移动体育教学信号无盲点, 保证体育课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顺利实现, 让体育教师和学生通过微信、QQ、微博能低成本的互动, 相互学习提高。

2、营造好体育教学应用现代教育信息的氛围, 领导层学校管理者支持和鼓励及帮助体育教师的学习和运用, 改进体育教师评价标准, 制定奖励制度, 举办各种层次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比赛, 奖励成绩好教师, 让他们有成就感, 同时让体育教师体会到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比传统教学更方便学生学习, 教师教学更容易指导学生, 更容易从重复示范动作中解脱出来, 有时间指导学生, 从而激发更多老师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体育教学的重视, 充分利用高校内部校园网, 定期组织体育教师接法, 并能够获得更高的效果与成绩。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宣传格局中, 为了更好的将其发展推向前, 使其发展空间、作用性越来越大, 则需要不断加强创新意识。例如北京大学早在2009年就开办了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室, 其目的在于为新媒体研究者、互联网使用者提供互动、创新、分享、交流的平台。相关的新媒体宣传人员可以定期参加培训, 在互动和沟通中汲取他人的创意和经验, 从而不断的提升高校宣传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

五、结语

目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已经在高校中被许多学科广泛采用, 特别是提出了“互联网+教育”, 它有别于传统的网络多媒体教学, 是一个不受地域限制的教育实践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平台, 它给传统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动力。同样也给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 良好的信息素养是高校体育教师必备品行, 要求体育教师立足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有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 努力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做一名守正创新的体育教书人。

参考文献

[1]刘峰.高校体育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专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16:94, 96.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篇9

1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体育专业的人才是指明确什么是体育的主要目标和人物, 并对体育工作进行具体的实施, 向前推动体育的发展, 自身具有高超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储备[1]。体育人才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 它包括:管理人才, 竞技人才, 服务人才, 经营人才, 裁判人才, 教育人才……该文主要研究的是体育教育人才。

2 广西中小学人才需求的现状

(1) 中小学人才需求的规模。通过分析广西近几年中小学对人才需求数量, 发现小学、中学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 这也说明了广西中小学人才需求的规模也越来越小了。这说明广西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了。 (2) 中小学人才需求的质量。从中小学对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可知, 在近几年, 对高校教育专业的人才需求不仅从学历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也更加注重毕业生的实际能力, 实际能力高的人还必须要具有非常高的素质, 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 中小学对人才需求的质量也越来越高。

3 广西中小学人才需求的特点

3.1 人才的理论知识

通过研究广西中小学对人才的需求, 可以得知, 教育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储备量一定要足。只有具备了充足的理论知识, 在从事教育这个职业的时候, 才会做的游刃有余, 而不会手忙脚乱。

3.2 人才的授课经验

人才的授课经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个正规的中小学学校是不会选择没有经验的毕业生, 学校要做到对自己的学生负责, 就要选择一个有经验, 能够教育好学生的老师。因此, 从事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一定要有授课经验。

3.3 人才的专项技能

人才要对该专项有充足的了解, 做了充足的准备, 在这方面有所建树, 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学生, 在竞争中才能处于不败的地步。

3.4 人才的创新能力

一个老师如果一直采取一种教学方式, 整天重复重复再重复, 学生会感到非常无聊乏味, 老师要学会创新教学方式, 这才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人才。

3.5 性别

近几年, 广西中小学人才的需求从过去的男生, 到现在, 男女生都需求, 从过去的少数男生, 到现在男、女生都要较大幅度的提高。因此现在, 性别已经不是禁锢人们发展体育教育专业的因素了。

4 广西中小学人才需求的趋势

(1) 全面化。现在的人才都不是专攻一项学术研究, 具有单一的知识, 而是知识能力都非常的全面, 是全面化的人才。中小学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也越来越全面。不仅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经验、创新能力, 还需要较高的职业道德。 (2) 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已经同世界接轨, 是世界性的一种潮流[1]。所谓专业是指体育教育工作已经被视为一种专门化的职业, 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锻炼出来的, 而是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 知识储备等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专业化的人才。 (3) 实用化。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能够被社会选择的都是那些实用型的人才, 不是所有高校的学生都是人才, 也不是所有的一般学校里面都没有人才, 这不是一个绝对的事情。

5 基于广西中小学人才需求上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当今社会, 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观念“孩子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不仅仅是在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的教学上要求高素质, 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在体育课上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个好的专业教育人员, 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弥足珍贵的作用,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个学生未来的发展状态。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 要想成为这个领域的人才, 单单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的体育技能、足够的教学经验是远远不够的, 只会理论并且注重了实践的毕业生不会被当作人才, 他最终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淘汰掉。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再是以传统的标准衡量了[3]。因此, 基于广西省中小学人才需求的高校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体育教育人才, 在具备了良好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的基础上, 还应该践行社会主义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 做一个品德高尚, 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这样, 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受到道德的熏陶。

6 基于广西中小学人才需求上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中小学人才需求现状为基础, 全面分析人才需求的特征, 以及未来人才需求的趋势, 并且要考虑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将社会的需求与人才需求联系在一起, 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 做出能够满足社会主义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7 基于广西中小学人才需求上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通过了解广西省对于中小学人才需求, 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才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首先, 应该成分考虑广西人才需求趋势的全面化、专业化、实用化, 使高校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的基础, 在这之上, 高校应该适当地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

8 结语

综上所述, 广西省基于中小学人才的需求, 高校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 面对中小学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高校应该重点注意高校学生的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教学经验, 创新能力, 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等学习。新世纪的社会, 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 需要培育出全面化、专业化、实用化的人才, 只有这样, 高校学生才会在长期的竞争中站稳脚步。

参考文献

[1]于李伟.基于湖北省中小学体育人才需求特征基础上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9.

[2]张伟.《教师专业标准》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考[D].广西民族大学, 2015.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篇10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 调查对象:广西南宁市某城区的31所学校102名小学音乐教师。

2.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3. 信息处理:对数据结果采用SPSSFOR-WINDOWS11.5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 音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

在总样本102人中, 有轻度症状反应 (因子均分大于等于2) 的为59人, 占样本总量的57.84%, 此检出率远远高于全国常模20%。参照SCL-90量表相关标准, 各因子中只要有一个因子得分大于等于3分者则被认为有可能有中等以上心理健康问题, 总体来看, 在102个样本中, 有22人存在中等以上心理健康问题, 比例达21.57%, 显著高于全国常模5%。由此可见, 该城区音乐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比较严重的。

2. 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因子分布分析 (见表1)

(1) 根据SCL-90量表的有关标准, 因子分大于等于2分者即为被试在该项目呈阳性, 即在该项目有症状。而因子分大于等于3分者即为被试在该项目有症状且呈中等以上严重程度。由表1可知, 该城区小学音乐教师在强迫、抑郁、敌对、躯体化和偏执方面呈阳性的比例相当高。其中, 强迫因子尤为突出, 在强迫因子呈阳性的音乐教师比例高达40.19%, 这是相当惊人的。抑郁和敌对因子紧随其后, 比例分别达34.31%和33.33%, 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 (20%) 。

(2) 由表1可知, 在轻度症状中, 以强迫因子最为突出。

(3) 表1还显示, 在中等以上程度症状中, 音乐教师以敌对因子最为突出。而强迫与敌对又往往伴随着抑郁而存在, 由此不难理解表1同时反映的音乐教师在抑郁因子的得分也比较突出这一现象。

3. 自编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见表2)

表2所反映的是自编问卷中显示出在音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中显得比较突出的问题。

(1) 在第1项对于音乐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意义上, 有65.69%的人认为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 第2项音乐教师自身感受到的尊重的调查则显示有72.55%的音乐教师认为没有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 两项对比, 所占比例都是如此之高, 足以表明音乐教师的心理落差有多大。

(2) 对比第8、9项, 希望或迫切希望得到进修提高机会的音乐教师比例高达98.04%。

(3) 第7项则表明超过一半的音乐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低, 而对比第6项, 77.45%的音乐教师工作的最大愿望是受到尊重和重视, 有归属感。

(4) 在第5项, 赞同“教师应该多奉献少索取”这一观点的仅占总人数的6.86%, 由此可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 音乐教师也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人生观的“市场经济化”比较普遍;同比第1项, 认为音乐教师的社会意义重大的人占总数的65.69%, 这表明绝大部分音乐教师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有多大社会价值就应该有多大个人价值的观点又深深影响着音乐教师群体, 以至于造成第7项56.86%的音乐教师认为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5) 第10项中显示“平均日工作时间8小时以上”的音乐教师达80.39%。而第3项中显示付出太多, 所得报偿太少的比例达87.25%, 久而久之许多音乐教师便产生烦闷、压抑的情绪。

(6) 第11项, 认为“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的占90.30%。由于受升学压力的困扰, 各级学校领导对艺术教育认识不足, 学校对艺术教育管理滞后和轻视, 使教师看不到自己的工作业绩, 无法实现自身价值。

三、对策与建议

全面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面, 就上述问题的解决笔者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1.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自动系统”的构建

(1) 树立正确的教育事业观。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事业观的人才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做到爱岗敬业, 热爱学生, 能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能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终极目的就是培养人的服务。才能充分地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每天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面对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如今的教育改革条件下, 教师之间客观存在“你上我下”、“择优上岗”、“优胜劣汰”的竞争状态, 同事之间的矛盾关系是形成教师心理压力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实践证明:教师之间如果建立融洽和谐的共事协作关系, 不仅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而且也有助于优化育人的环境。音乐教师的工作相对于其他工作而言更具有依赖性和互助性。只有在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中, 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才能。

(3) 保持身体和嗓音的健康。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保持身体健康必须注意:第一, 积极防止过度疲劳;第二, 加强营养;第三, 加强身体锻炼。音乐教师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必须注意对嗓音的保健:第一, 科学合理地使用嗓子, 防止嗓子过度疲劳。第二, 保证充足的睡眠。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让嗓子得到充分的休息, 才有可能保证有充沛的精力, 良好的状态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第三, 平时注意多喝水, 少吃煎炸辛辣的食品。特别是在上完课后不要马上喝冰冻的饮料而是要喝温开水, 尽量减少冰冷食物对喉咙的刺激。

(4) 学会调节情绪, 维护心理平衡。

(5) 不断提高教育素养。

音乐教师应有“有为有位, 以为促位, 以位促为”的意识。从当前课改后音乐课程的内容设置上来看, 不但不是削弱了专业能力, 从某种角度上说实际是对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它不但要求我们会弹、会唱, 还要会跳、会编, 更重要的是要会用——会用一切古今中外与音乐有关的东西。其次, 音乐课程涉及的相关知识面很广, 上至天文地理, 下至市井民俗。这就要求我们博览群书, 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和人生阅历, 让自己的知识面广而博, 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让课堂显得形象而又生动。再次, 积极学习信息技术, 并通过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结合, 尽可能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外部支持——心理健康“他动) 系统”的完善

(1) 培养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关心教师就是关心教育。要做到这一点, 应加大社会宣传的力度, 教育行政部门尤其是主管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和杂志等大力宣传音乐教师工作的特殊价值和复杂性, 增进对音乐教师工作的理解。

(2) 营造优质“校园文化”环境, 增强教师归属感。学校应当营造自己的文化, 并且这种文化要高举“人本”大旗, 管理者和领导机构在对教师的管理中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教师与常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需要, 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困惑。学校管理者应多深入群众, 多听教师的声音, 即使了解教师的健康状况, 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各种需求并认真对待, 对于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应尽力给予帮助。让他们能够感觉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 感觉到学校对他们的尊重。

(3) 为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社会的发展, 时代的进步, 使得几乎每一个教师都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他们深知在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现代社会, 必须不断提高、充实和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 才能跟上时代步伐。

(4) 适当提高教师的待遇。

(5) 切实有效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篇11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1

1.背景

2013年,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获得了四川省教育厅“体育教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建设,自此,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将有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全新的周期进行中小学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

在新型体育教师培养的过程中,项目组人员不断的进行研究与总结,始终结合中小学一线教育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探索,修订与重设,理论研究与教师培养同步进行。本文章就是在此类背景下进行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培养理念

新型教师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对课程突破创新,通过运动、玩耍和休闲娱乐活动进行体育教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3.创新之处

3.1目标创新

课堂设置目标,要求学无止境的终身性。此次新型教师培养的过程中,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体育教师,要想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思想,首先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制定与体育课程相关的终身健康计划,并能够自觉的达成相应的目标。

3.2教法创新

在中小学未来师资培养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本次教法创新的关键点就在于顺应学生的天性,实现游戏与运动技能教学的相互渗透。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增设学生反馈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3.3组织形式创新

组织形式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程度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此次中小学新型体育教师培养尝试与采用了较多的组织形式。

3.3.1趣味性

趣味性可以简单理解为游戏,在中小学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探索中,只有改变以往的单纯的为了做游戏而做游戏的状况,将游戏运用于热身活动、技术教学,甚至放松活动中。做到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3.3.2时间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都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进入到活动中去,在体育课的实施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整理队伍排面以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带领学生迅速进入到活动中。

3.3.3控制

虽然在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探索中,采用和鼓励学生采用不集合的方式进行体育课堂组织,但是这并不等同于以往的“放羊课”。课堂的控制方面主要体现在:时间控制,即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時间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完成;规则控制,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规则先行的方式,对学生的活动和学习进行控制,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于规则的理解与践行。

3.3.4强度

在整个中小学新型体育教师培养探索的实践中,全部采用40+5+40+5的方法进行实践,即把一次90分钟的大课分成和中小学上课时间段相同的40分钟的小课,并利用5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教学讨论或反思。另外,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会学生体验与预设中等强度活动的能力,让学生减少排队时间,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持续活动。

3.3.5社会

在中小学新型体育教师培养探索的整个教学活动中,“社会”这个字眼是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在课堂上,体育教师能够结合生活常识、其他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社会交往体验等进行体育教学是中小学新型体育教师培养的目标,也是让学生得到全方位成长的重要手段。

3.4评价方式创新

此次中小学新型体育教师培养探索活动一改以往注重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采用“量化分项叠加式”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并增大了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考评比例,减少了纯记忆性的理论方面的考核。

综上所述,中小学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也是现代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因素。随着“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实施和教学改革呼声的不断提高,中小学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也将是体育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中小学新型体育教师的培养处于发展的艰难阶段,无论是教学实践方面还是理论研究方面,都还有很大的不足与值得商榷之处。中小学体育教育,在体育界乃至教育界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热门话题,然而要想大幅度的进行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体育教师培养方面的研究一定是不能止步,甚至是需要加大力度予以关注和实施的。

参考文献

[1]杨烨,张晓玲.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05).

[2]祝大鹏.高校体育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建构[J].体育学刊.2010(11).

[3]赵进,王健,周兵.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体育教师专业标准构建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02).

[4]张丽梅.社会学视角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期望与角色转换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广西中小学体育教师 篇12

我国中小学处于教龄阶段的学生主要为6~18岁, 该阶段的儿童或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征相差甚远, 却又存在紧密联系。儿童时期是个体认知、行为等方面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如果该阶段儿童在心灵受到创伤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辅导, 将来可能会导致其自卑、怯懦、恐惧、多疑等消极心理的形成;生理上的变化往往使学生过多关注自己, 过于在乎他人对自身的看法, 加之社会经验不足, 极易受到不良刺激因素的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其身心发展特征及规律而设计的, 在校接受专业知识人员以理论授课、心理辅导、个体咨询等方式进行的有效教学方法, 有效预防和矫正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正确、及时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将为中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开辟一条顺畅的道路, 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水平, 从而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1 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 广西南宁、桂林、柳州等城市就开始了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 而这些地区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也取得了可人的成绩, 但在边远的农村,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刚刚起步, 鉴于此, 更多教育工作者倾向于“以点带面”的方式, 在部分农村中小学设立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带动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情况: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均为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 从事本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44名教师当中, 只有一名教师是该校的专职心理辅导老师, 18.9%为兼职心理辅导老师, 其他均不从事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多为该校的政治老师、班主任或政教处主任。其中, 一人持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证, 一人持有三级心理咨询师证。43.2%的被试没有上过心理健康课,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均以思想教育的方式进行, 而54%的被试从来没有参加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 37.8%的被试只参加过1~3次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情况:广西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 用于教育的经费也严重不足, 而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支出更是微不足道。在本次问卷调查中, 有56.8%的被试表示自己所在学校目前没有经费用于心理健康教育, 29.7%被试所在学校年均有2000元以下的投入, 5.4%被试所在学校有2000元至5000元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费, 然而, 接受调查的44所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经费超过5000元。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及教学内容情况:在44所学校当中, 仅有少部分学校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室, 但多因缺乏心理专业教师而无法向学生正常开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班会课的形式开展, 初步涉及学习效率、自信心的建立、人际交往、感恩等, 内容较为粗浅, 授课形式单一。 (3)

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展不完善, 没有统一的教学标准与教学大纲, 心理健康教育没有统一模式, 均以学校领导引导为主, 具体表现为:班会 (86.5%) 、学科渗透 (64.9%) 、个别心理辅导咨询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均为45.9%) , 其次为心理健康教育课 (18.9%) 和其他 (16.2%) , 较少学校通过心理健康宣传 (13.5%)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13.5%) 、开设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10.8%) 和心理咨询热线电话 (8%)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调查数据显示, 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均以集体理论授课的方式开展, 形式单一, 授课时间与班级有限, 多为“问题班级”教学, 以政治教导为主, 涉及心理教育的内容较浅, 学校均未设置专门心理咨询室。具体表现为, 仅40.5%的被试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对各个年级, 但均以班会课的方式进行, 13.5%面对部分年级, 10.8%面对部分班级, 35.1%的学校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2 广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薄弱。按照正规标准, 每500名学生至少配备1名心理老师。在广西农村地区, 大部分小学由于受教育人数少, 均无配备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而在人数超出500甚至上千的中学, 也因无招聘心理健康专业教师计划而由班主任或政教处主任兼职任教。

(2)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专业化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没有明确的职业资格认定标准, 国家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虽然推出了认可度较高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证书, 但其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差异甚远。 (4) 多数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或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缺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3) 得不到教育领导部门的重视, 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不足。在广西南宁、桂林、柳州等地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在偏远的农村地区, 其中小学学校几乎不具备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团体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沙盘治疗室、宣泄室等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及设备, 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教育部门没有衡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标准与硬性的要求。

(4) 心理健康教育考核体制不规范。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国家教育部门未能出台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硬性要求措施与明确的评价标准, 导致各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均衡, 教学内容笼统、可有可无。

(5) 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低、服务效果差。广西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没有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或者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 更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学校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大纲以及教案, 教师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薄弱, 缺少专门介绍心理健康的书籍以及专业课程。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育上仅处于初级水平, 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形式不熟练, 难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甚至有时滥用心理测量工具以及混乱的心理咨询操作技术, 适得其反。

(6)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不到家庭与社会的配合。建立社区支持系统将更有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使家长以及社会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更清楚了解学生在身心发展上遇到的问题, 并予以解决。 (5) 广西农村地区多留守儿童, 其心理问题尤为突出, 家长迫于经济压力多离家外出打工, 对学生的教育问题无暇顾及, 孩子身心、学习的发展均交由学校全权负责, 学校教学压力大。

3 广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对策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扩大交流平台。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匮乏这一现状表明, 教师在遇到学生心理或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 不能很好地与他人及时进行交流探讨, 没有互动平台, 从而阻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针对这一问题, 教育部门应出台相应措施对此现象予以改正, 如设立并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岗位、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评价机制与评估标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接受专业学习或培训等, 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者专业化水平,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资金的投入。教育事业运转的状态很大程度受到教育基金投入多少的影响, 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宣泄室、团体辅导室、放松室、沙盘治疗室等硬件设施。

(3) 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标准与评价机制、加强心理教育行政立法。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教育工作较为闲散, 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与评价机制。完善的上层建筑将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入常规, 而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管理工作做到极致, 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最大成果。

(4) 寻求适合本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适用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比较多, 如辅导模式、四结合模式、系统模式、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模式等。 (6) 教育模式的选择, 必须得符合学校自身发展水平以及校园环境、师生特点等具体情况, 在旧模式的基础上, 根据当地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规律、需求以及学校所具备的条件, 建立符合事实、有明确目标、任务、方法、内容、原则、策略和途径等的模式, 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方式的多样性、参与个体的全面性和多环节授课渗透的深度。

(5)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专业化的教育者决定了专业教育的水平, 唯有具备一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才能更好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应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准入条件, 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具有较高的责任感、爱心、懂得师生心理发展规律。 (7) 然而, 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师资匮乏, 在聘请条件有限的情况下, 应通过在岗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参观学习、建立心理健康交流平台、设立固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岗位、建立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队伍管理机制等方法加强在职或兼职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力争做到“一专多能, 更超一专”。 (8)

(6) 提高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待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只有当其岗位得到认可、付出取得硕果时, 工作才会更有动力。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与其他教师一样具有职称评定的权利以及与付出相适应的薪酬待遇。

摘要: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 而心理健康教育也愈受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关注。本次调查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并探讨相应对策, 提高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采用问卷、访谈等调研方式, 依托“国培”项目, 对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发现:广西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地区;广西农村中小学严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教师以及相应机制, 各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资金以及心理教师岗位的匮乏成为制约广西农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西部中小学,教师专业化

注释

11 廖全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1) .

22 韦俊卿.广西推进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问题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 (6) .

33 陈雪, 余欣欣.广西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困境和出路[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0) .

44 石建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心理论坛, 2012 (3) .

55 上官崇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J].师资管理, 2008.

66 刘建瑛, 曹文涛, 刘秀琴, 张艳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教育模式的演进[J].校园心理, 2010 (10) .

77 杨晓霞, 尹丽娜.关于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 .

上一篇:气孔成因下一篇:企业刑事法律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