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歌曲

2024-06-20

中国流行歌曲(通用12篇)

中国流行歌曲 篇1

谈起中国戏曲,可能多数的年轻人都不是很喜欢,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些是比较沉闷的传统的艺术形式,并不符合他们的审美趣味。什么样的歌曲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呢?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流行音乐引领时代风尚,种类也非常丰富,在不同时期都能跟随时代脚步不断地转变风格。近几年来,流行音乐中添加了一种新的元素——戏曲元素,这样的流行音乐不仅新颖,还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民族意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针对上述课题,已有不少研究者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研究。如刘延在《剧作家》发表的《戏歌创作与演唱》一文就谈到了戏歌(戏曲与歌曲的结合)的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以戏为主的戏歌;第二种是以歌为主的戏歌;第三种是前半以歌为主,后半部以戏为主,或者前半部以戏为主,后半部以歌为主。并认为只要是健康的、风格鲜明、旋律优美的作品,只要是受到群众欢迎的,都应该提倡,而不必拘于一格。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与研究,从中了解戏曲元素与当代流行音乐结合对现代人思想的影响及关于此类歌曲的发展状况。然后运用分析的方法,对戏曲元素与当代流行音乐结合的歌曲中运用的历史背景、良好的意境、戏曲的唱腔、戏曲的伴奏乐器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从戏曲元素在当代流行音乐中的运用论述其存在的结构,弄清其中的奥妙之处,从戏曲元素与当代流行音乐结合的影响,寻求其文化意义。

一、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结合的起源

中国戏曲是世界三种古老的戏剧之一,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可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戏曲,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受到流行文化特别是流行音乐的冲击,逐渐被年轻人所轻视甚至遗忘,濒临失传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20世纪80年代,北京空政歌舞团的阎肃先生和姚明先生共同创作了《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这首歌曲是一首流行歌曲,但融入了中国传统的戏曲音乐元素,因而广受大众的欢迎。这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我国古典戏曲音乐的传播,也为流行歌曲甚至为戏曲音乐的发展创造了更美好的未来。

二、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结合的表现

我国古典戏曲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和神秘感,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而且我国的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并不是单一的一种,比如我们熟悉的昆曲、评剧、豫剧等等。不同的戏曲中所用到的不同的乐器和不同的演唱特点,更赋予了它们各自特有的魅力。对于我国古典戏曲的人物及戏曲故事情节,现代人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演绎。它的表演形式既可以载歌载舞,又有文有武和又说又唱。

一首能广受欢迎的并能成为经典的糅合了戏曲元素的歌曲是离不开歌曲本身所带有的良好历史背景和它完整的故事结构的。比如王力宏的歌曲《在梅边》就是根据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中大家闺秀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的生死恋情而谱写的。歌曲巧妙地将昆剧的优美唱腔与说唱结合,昆曲流转回肠,歌声清新悠扬,非常具有吸引力。当然要将经典的戏曲和现代流行歌曲结合起来是不可能照样全搬,创新是必然的。但是如何才能够做到既有新意还能够尊重原作呢?《在梅边》这首作品我个人觉得还是结合得非常好的。比如原作中的:“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在梅边》中就改成了这样的句子:“在梅边落花似雪纷纷绵绵谁人怜,在柳边风吹悬念生生死死随人愿。”确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古典韵味十足的歌曲中,王力宏赋予了歌曲全新的灵魂,带着我们回味了那个柳梦梅与杜丽娘已成绝唱的浪漫爱情故事,并赞美了他们穿越时空的爱情。

把古代戏曲的经典和现代流行音乐结合在一起当然不止这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京剧名段《苏三起解》就被台湾歌手陶喆改变成了现代味十足的《苏三说》。他以广为人知的京剧名段《苏三起解》为创作素材,将京剧“苏三起解”的流水快板改编成一曲“Susan说”,讲述苏三过尽千帆的爱情,追古忆今。陶喆在对《苏三起解》重新改编的同时,还是保留了原来的味道,原作里面那几句歌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未曾开言心惨淡,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就原封不动地出现在了《苏三说》里。这种现代音乐与经典戏曲的结合,让歌迷在瞬间就有一种穿越到古代时空听苏三诉说的错觉,是一首别具特色及创意的歌曲。

三、当代中国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结合的影响

流行音乐令人眼前一亮的因素不仅加入了戏曲声腔作为点缀,还使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乐器。比如用琵琶、二胡、大鼓、葫芦丝、锣、钹、胡琴、箫等一些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来演奏,可以更好地营造歌曲中音乐的氛围。在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第四季中,关喆演唱了一首《悟空》。他对这首本身就带有戏曲唱腔的歌曲又加入了更多的戏曲元素。开篇由箫独奏,后面加入了笛子、鼓,再到京胡、小锣、大锣和戏曲武生的融入,把孙悟空那种睥睨天下的霸气和头戴紧箍的无奈演绎得十分到位。流行歌曲与戏曲的融合就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既给传统艺术带来无限的活力,也给现代艺术带来厚重的底蕴。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的青少年都向往着出国留学,只有小部分的青少年可能就是真的想通过不同的环境学习来强化自己的知识。出国留学,他们受的是国外文化的熏陶,他们习惯了外国的饮食和节日,离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远。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认为传统戏曲就是老年人的娱乐消遣,并不适合这个时代的风尚,对自己本国的文化熟视无睹,这也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岌岌可危,面临着一场全新的挑战。

在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创作者们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作品中,这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勇气,这对于人们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创作者们将流行音乐与古典戏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不仅新鲜,而且还能满足当代年轻人的情感体验,也使人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种具有戏曲元素特色的流行歌曲,不仅能增强民众对传统艺术的热爱,让传统艺术在群众中不断传播,同时还能让青少年的音乐欣赏水平和感悟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青少年的学习与成长,更有利于唤醒青少年的民族意识。

这类具有戏曲元素特色的流行歌曲不但风靡华语乐坛,也在一定程度上走向了世界。2006年,陶喆的歌曲《Susan说》就名列“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十大单曲”;2007年,周杰伦的歌曲《霍元甲》就入围了“第二十六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阎肃先生和姚明先生创作的《说唱脸谱》在中央电视台CCTV—3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星光大道》节目中,不少国外的友人都争先模仿。在表演中,他们将中国的国粹艺术表演得惟妙惟肖,让人不禁想去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可见中国的传统艺术魅力无穷。2009年的春晚,周杰伦和宋祖英合唱的一首《本草纲目》,歌曲本身所带有的动感旋律加上西式的R&B再加上宋祖英的经典之作《辣妹子》,让他们配合得天衣无缝,轰动全场,个性十足。2011年春晚,周杰伦和林志玲合作的《兰亭序》也别有新意,这首歌曲虽说没有戏曲的唱段,但里面加入了戏曲乐器二胡、琵琶的伴奏,再配上西式乐器大提琴和中国风的现场,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让人心里觉得这首歌曲如此绝美凄凉、婉转牵肠。歌的最后林志玲带给大家的古典诗词,将沧桑、高雅、深情的意境诠释得完美无缺,配合得滴水不漏。

四、结语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迅猛,我们不能否认最能适应社会的音乐形式就是流行音乐这一音乐形式,它不仅能考虑到受众的审美口味,还能丰富人们的艺术修养,更能满足年轻一代的情感体验。就在青少年追崇时尚,离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越来越远的时候,流行音乐与戏曲元素结合这种形式的出现不仅能增强青少年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同时还能让青少年感受民族传统戏曲所带来的艺术享受。这也让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了良好的传播。

流行音乐作为大众文化,要逐渐扩大其影响力,离不开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创新。而将当代流行音乐与我国古典戏曲元素巧妙结合,这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更是一种勇气。或许很多从事这个专业的艺术家们并不很赞同这种说法,认为这是对传统戏曲艺术的一种不尊重,其实在艺术领域各种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许多音乐元素也都是相互交错在一起的,我们不妨把戏曲元素和当代流行音乐的结合看作是给传统艺术带来的一种新活力,这样不仅能体现出我国古典戏曲的特殊性,更能说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当代中国流行音乐风潮的带领下,文艺界的人们也不甘示弱,在国内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号:“古典文化流行化,流行音乐经典化,民族音乐国际化。”这就意味着创作者要不断创新,不能一直一成不变,要学会借鉴,吸取精华,为流行音乐注入丰富的养分和活力,敢于打破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样才能使人们心底封存已久的情感受到触动,才能使这些优秀的歌曲成为音乐中的经典之作。我相信,新一代的青少年们能够将结合的道路建造得越来越完善,中国流行音乐具有戏曲元素内涵的前景也必将辉煌。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发展,流行音乐已逐渐成为了现代最受欢迎的一种音乐形式,原本是大众化艺术的戏曲如今已开始慢慢变成小众化艺术。如何使我国的传统艺术不被年轻人所遗忘呢?有一部分音乐创作者大胆创新,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元素融入到流行歌曲中,使其具有了戏曲的风格,为流行歌曲营造了别开生面的意境。这种结合不仅非常新颖,也提高了歌曲的文化底蕴。流行音乐中融入的戏曲元素,使听众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青少年对我国传统艺术的热爱。

关键词:流行音乐,戏曲,传统艺术,戏曲元素

参考文献

[1]刘延.戏歌创作与演唱[J].剧作家,2009,(05):132.

中国流行歌曲 篇2

一、民族戏曲曲艺因素

(一)吸收戏曲唱腔特点

由于京剧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使得模仿借鉴京剧唱腔成为当今流行歌曲创作的一大特色。如陈升刘佳慧作词陈升作曲的《北京一夜》是最具代表的作品之一,这首歌吸取了京剧唱腔的特点,用京味儿十足的青衣唱腔,唱出古韵又不失新奇,虽经多人翻唱但仍经久不衰。还有吕建中作词作曲的歌曲《三国恋》其中一句运用了京剧一小段女腔的平剧唱法抓到中国古典音乐的精髓,使得很多年轻人喜爱传唱。

例:

谱例1 王力宏作词作曲的《花田错》不仅歌曲名字来自于京剧《花田错》,其中一段更是巧妙融合了R&B与京剧唱腔让聆听者心中有古典耳中有新意,使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戏曲有了新的认识。其自由的甩腔自由旷远有着及其深邃的内涵,使这首歌获得极大的成功。这也是王力宏吸取戏曲因素的首次尝试,虽然歌曲中掺杂着浓重的西方音乐元素,但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魅力得到很好的呈现。

例:

谱例2 陶喆作词作曲《苏三说》源自京剧《苏三起解》,也是将京剧韵味和R&B融合其中一段直接取自《苏三起解》青衣唱腔。

例:

谱例3 除此之外周杰伦作曲《霍元甲》模仿京剧花旦女声唱腔。另一首《以父之名》中加入了京剧青衣的唱腔。内地的代表,阎肃作词姚明作曲的《说唱脸谱》也充分的吸收了京剧唱腔的特点,流行了很多年。除了借鉴引用京剧唱腔,其他传统戏曲唱腔也成为流行歌曲创作的源泉。如昆曲,粤剧,黄梅戏等。如后弦创作演唱的《西厢》《昆明湖》吸取昆曲的唱腔,他的大多作品都是抒情性强、细腻的昆曲风格。

(二)吸收戏曲旋律因素

陈涛作词冯晓泉作曲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宋小明作词伍嘉冀作曲的《中国功夫》这首作品都吸收京剧曲牌《将军令》的旋律特点。

例:

谱例4 刘德华的MV《继续谈情》中也加入了粤剧旋律元素,曲风悲怆雅致,歌词更唱出“泪似帘外雨点滴到天明”这句经典的粤曲唱词。吸收模仿昆曲旋律特点的歌曲如王力宏取材《牡丹亭》创作的《在梅边》将昆曲元素与嘻哈、RAP结合在一起,给人建立一种幽怨高雅的后现代音乐画面。后弦创作演唱的《西厢》《昆明湖》从题材到旋律都引用了昆曲的元素,风格委婉流畅,琅琅上口。王力宏作词作曲蔡依林演唱的《独占神话》也是采用了昆曲元素。

(三)用电声乐队配器、运用通俗唱腔直接翻唱戏曲作品

零点乐队专辑《风雷动》中被重新编曲收录的京剧《打虎上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女对唱的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运用现代的电声乐队配器、运用通俗唱腔直接翻唱把戏剧流行化。

(四)吸收曲艺元素

这类作品或采用中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如阎肃作词姚明作曲的《前门情思大碗茶》融入了京韵大鼓的说唱艺术韵味我们可以从其标志性的过门可以看出。

例:

谱例5 同类作品如张晓松作词冯晓泉作曲孙浩演唱的《中华民谣》也是模仿京韵大鼓的神韵。还有近年来非常火爆的郑楠施人诚作词郑楠作曲SHE演唱的《中国话》更是将相声里的大段绕口令加入其中,使得歌曲有着浓重的中国风味。

例:

谱例6

二、地域化的民风民歌因素

在中国音乐史上,许多音乐作品的创作根源来自于民间歌曲,当今流行歌曲的创作采用这种方式也不足为奇了。如早些年的陈哲作词苏越作曲的《黄土高坡》、李文峻作词李黎夫作词刘欢演唱的《心中的太阳》和广征词徐沛东曲田震演唱的《我热恋的故乡》具有我国西北地区民间风格的代表作品。如《黄土高坡》这段旋律节奏自由悠长,曲调高亢嘹亮,旋律起伏较大。

例:

谱例7 崔建的《一无所有》具有陕北风格。童安格的《“把根留住》具有明显的鲜族风格,张千一的《青藏高原》音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具有典型的藏族民歌旋律特点。;

例:

谱例8 容中尔甲创作演唱《高原红》、郑钧的《回到拉萨》也都是引入了藏族音乐元素都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的典范。高枫创作演唱的《大中国》里面融入了东北秧歌的因素,郑钧创作演唱的《灰姑娘》的旋律及具傣族民风,于文华、尹相杰合作演唱的带有乡村民谣色彩的《纤夫的爱》直接取材于湖南民歌。腾格尔创作演唱的《天堂》加入蒙古风味。台湾高山族歌手张惠妹演唱的《姐妹》旋律引入高山族民歌因素不仅采用高亢的高山族和声和语言,曲调也引用高山族民歌这些都是民族风格运用成功的范例,值得学习和参考。

例:

谱例9 直接用现代电声乐队配器、运用通俗唱腔直接翻唱如斯琴格日乐的《山歌好比春江水》《牧歌》等就是直接翻唱傣族和蒙古族民歌。刀郎的音乐大都是用现代的节奏和个性化的粗犷唱腔翻唱民歌如《怀念战友》《萨拉姆毛主席》、《草原之夜》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优秀歌曲《敖包相会》、《驼铃》等歌曲。电视剧《闯关东》片尾曲王敏、张宏森作词,刘欢作曲《家园》中宋祖英演唱的是东北民歌《摇篮曲》节选。刘若英演唱的《天下无贼》主题曲:《知道不知道》是完全选用广西民歌《知道不知道》的旋律只是换了歌词。

三、民族乐器或民族器乐曲因素

其实民族乐器的加入早已有之,在黎锦晖的《何日君再来》和贺绿汀的《四季歌》里都加入梆子和二胡为歌曲增添了浓郁的中国特色,二十世纪初的流行音乐多采用这种配器方法。八十年代影视歌曲《沧海一声笑》的主旋律更是是中国古曲、民族器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 笛子、古筝、琵琶等民族乐器都融入了其中。

例:

谱例10 卞留念在电视剧《太极宗师》主题曲《英雄谁属》中加入大段唢呐演奏。朝鲜族的阿里郎组合, 将朝鲜族音乐融入了R&B 及RAP 等现代流行因素;张学友在演唱《秋意浓》时, 运用了二胡把一首具有日本曲风的歌曲演绎出了中国风格。周杰伦的歌中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一直恒常而固定,中国元素是他在各种音乐元素中最长出现的如《双截棍》使用了二胡,《龙拳》使用了陕西大鼓,《东风破》里面有一琵琶弹奏的主题旋律在歌曲中反复的出现, 《千里之外》中的编钟,琵琶,梆子、二胡,《菊花台》中从:

谱例11 这段旋律开始伴奏都是琵琶和古筝演奏为歌曲增添了浓厚的民族风味;胡彦斌的《超时空爱情》中扬琴的开场,二胡的缓缓淡入,营造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大唐氛围。再有谢霆锋作词作曲演唱的《黄种人》前面一段笛子更是把中国风味表现的淋漓尽致。谭盾为影片《卧虎藏龙》所作插曲中还加入了锣声,为《夜宴》所创作的《我用所有报答爱》、《越人歌》、《欲》等音乐,先后加入古筝,古琴等民族乐器使这些音乐都呈现出典型的中国古曲风格。

纵观当今的流行歌曲中国传统乐器的加入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其中最常用的包括:巴乌、板胡、编磬、笛子、洞箫、二胡、高胡、革胡、古琴、古筝、葫芦丝、京胡、箜篌、柳琴、芦笙、马头琴、梆子、排箫、琵琶、、三弦、笙、唢呐、陶笛、箫、埙、扬琴、中胡、各种鼓„„等等,以上提及的歌曲几乎都采用了加入中国传统乐器这一创作形式。引用模仿改进民族器乐曲的流行歌曲如邰正宵的《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高潮段完是引用我国五十年代的琵琶创作曲《彝族舞曲》的主题,稍加改动。香港黄霑作词《男儿当自强》其曲调直接改编自四川扬琴曲《将军令》,吴克群的《将军令》虽然和古曲《将军令》联系不大但其前奏是民乐合奏《将军令》。

四、歌词中的中国传统文学因素

直接用古诗词作歌词,如由王菲翻唱的《但愿人长久》即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安雯唱的《月满西楼》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徐小凤唱的《别亦难》源自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等等。借用古诗词的典故或内容,用现代人更易接受的通俗语言加以演绎,如90年代初风靡一时的由毛宁演唱的《涛声依旧》就是张继《枫桥夜泊》的现代版。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引用李白诗《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中的诗句与意境。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创作流行歌曲如黄雳为历史题材的武侠片《笑傲江湖》写的主题歌《沧海一声笑》、邓伟雄为《射雕英雄传》写的主题歌《铁血丹心》等。岳飞的《满江红》一些与岳飞相关的影视作品中都曾被谱曲配唱。

还有一些流行歌曲喜欢用唐诗宋词的标题或名句来作为歌名,这方面的例子就比较多了,有刘海波的《人面桃花》,白雪的《声声慢》,AGAIN乐队的《烽火扬州路》,陈明的《回首灯火阑珊处有你》,唐朝乐队的《梦回唐朝》、《月梦》等等,这些歌词创作只是借用唐诗宋词的名或其中某个著名词语,其实与原诗词并无太大关联,但却提示了现代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以及其他一些古典诗词的那种丝丝缕缕,扯不断理还乱的密切关系了。姜育恒《梅花三弄》里唱到“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这句出自金代诗人元好问《摸鱼儿-雁邱词》

近年来,方文山作词如《东风破》、《七里香》、《发如雪》、《千里之外》、《菊花台》,《青花瓷》在歌词创方面始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古与回归。用古典诗词的形式融入现代人更易接受的通俗语言。从古代经典小说文本寻找题材的如林俊杰的《江南》、《曹操》、后弦的《西厢》,从古代戏曲文本寻找题材的如王力宏的《花田错》、陶喆的《苏三说》歌词中大量引用戏曲文本。羽泉创作演唱的《辛弃疾》歌词分别引用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中“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西江月·遣兴》“醉里且贪欢笑”《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等歌词使这首歌有浓重的历史沧桑感。

五、传统的调式调性因素 当今的大多数有中国特点的流行歌曲多是采用传统的五声调式如罗大佑《海上花》是五声调式旋律。江珊演唱的《梦里水乡》中加入笛子和古筝使得中国味十足,但真正使这首歌具有东方神韵的恐怕还是采用了民族五声调式的小调。刁寒的《花好月圆》、《梦中的蝴蝶》也都是采用五声调式写出来的。王力宏《大城小爱》和《一首简单的歌》《心中的日月》里面都采用了五声音阶。上面提到的陶喆的《Susan说》在歌曲的前半部分是纯正的陶式RNB调子,在后半部分就是《苏三起解》了,当中的衔接是如此的完美,原因就在于歌曲的前半部分也都是用五声调式写成的。布仁巴雅尔的《吉祥三宝》旋律明亮跳跃,清脆甜美,节奏紧凑明快,轻灵自由,充分体现出了蒙古族人民热情,真挚和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受到人们喜爱而它的旋律也是采用民族五声调式。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曲作者小柯就选择了中国“五声调式”的舒缓优美的旋律,使整个歌曲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周杰伦作曲、方文山填词容祖儿演唱的《小小》也是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小调风格。电视剧《大长今》的主题曲《希望》虽是韩国制造,但唱红中国大江南北,这首歌也是一首典型的五声调式歌曲。

六、传统宗教因素

这类流行歌曲不多见如何训田作曲,朱哲琴主唱的《阿姐鼓》唱片,被称为“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有影响的一张中国唱片”就是加入藏族传统的宗教教义。高晓松作词,歌手萨顶顶自己作曲并演唱的《万物生》以梵文念白辗转出柔韧的宗教神秘,由高晓松填写的中文歌词简洁却意境悠远。星云大师填词,音乐大师曹俊鸿制作专辑《人间因缘》是佛教音乐和流行歌曲的完美结合。窦唯的音乐创作与歌词创作流露出老子清净无为的境界,在《偏爱》、《艳阳天》、《幻听》专辑中大量的不合语法虚无的文字堆彻,配合电子密幻乐表现大道无形虚无飘渺的宗教关怀。

七、其它各种中国传统因素

流行歌曲的创作者,表演者成长在特定的中国音乐文化中,很难摆脱一些传统的音乐元素如舞台背景,舞蹈,服装道具等。近年来在流行歌手演唱会中我们常见到歌手的传统造型如任贤齐的青衣造型,李宇春的花旦造型,以及周杰伦的猴装,SHE的旗袍造型等等。

流行歌曲加入中国传统元素,是流行歌曲创作的必然,在将来的流行歌曲创作中将会出现更多的加入中国元素的作品,也将会出现更多的采用这种手法创作的音乐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正标志着中国风格流行歌曲创作的成熟。同时这也是人们所接受所喜爱的艺术形式,毕竟植根于五千年深厚文化底蕴的单旋律五声调式只有在传承中进取创新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才会被世界接受,真正做到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和谐。

参 考 文 献

中国流行歌曲 篇3

关键词:流行歌曲;“中国风”;创作

1 流行音乐中的“中国风”现象

中国流行音乐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后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音乐曲风,而在20世纪后期,各种新颖的音乐曲风不断产生,如《中国民谣》等,不仅将中国民族音乐和相关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歌曲当中,还能够从古诗词或者其他典籍故事中借鉴优秀部分,这种创新性的中国风音乐体裁的出现带给听众全新的感受,我们将其称之为“中国风”流行歌曲。“中国风”曲风的出现对传统流行音乐的格局有较大的冲击作用,不仅仅是套用欧美音乐的风格进行歌曲创作,而是在援用的音乐基础上融入“中国风”元素,为今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风”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让大部分的人意识到民族文化对音乐创作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流行音乐的多元化发展,歌曲的种类和风格也不再具有单一性的特点,不断丰富的歌曲风格带给听众极大的反响,例如《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融入了一部分戏曲元素,带给人们听觉上的冲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还有其他融入京味的新颖歌曲《唱脸谱》等都受到人们的欢迎,不仅发扬了中国的传统戏曲文化,也让现代人通过流行音乐更加了解戏曲文化的丰富内涵,从而形成“中国风”流行歌曲特点。

“中国风”一词主要是从“中国风格”这个词衍生出来的,主要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展现的艺术形式,融入了中国元素。在21世纪,由周杰伦演唱的《东风破》将“中国风”流行歌曲的范围扩大,并且在音乐领域中广泛的应用,不仅是在歌词上体现浓郁的中国风味,更是在配器和旋律上展现出深刻的“中国风格”,《东风破》这首歌的出现将中国流行音乐带领到新的发展道路上,对中国流行歌曲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引发了流行歌曲的“中国风”浪潮,例如《西厢》《逍遥叹》《江南》《庐州月》等,都是优秀的“中国风”流行歌曲,而一首《青花瓷》更是將“中国风”流行歌曲推向全世界,体现了极致的“中国风”音乐特点,歌曲就像一幅山水画一样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意境美。

2 “中国风”在流行歌曲中的运用特征

2.1 歌词特征

首先是韵律美,包括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偶;其二是押韵。对偶是修辞方式之一,利用两个结构、字数和意义相对称的词组或语句来表达相似或相反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常用于古代诗词当中。而押韵更是语言的表达方式之一,能够展现出音乐美,不仅是中文歌曲,大多数的语言艺术创作中都会利用到押韵。但是在中文歌曲中,歌词的创作都会考虑到拼音的声母和韵母,尤其是在特定的位置上,若是使用相同或者相近的韵母,则会产生和谐感。例如,《兰亭序》中的歌词字数都有按照对仗要求,仿照词的句式,虽然在内容表达上没有完全突出情感,但是其中的“水”“推”“碎”等字都有押韵。

其次是意境美,一般将意境划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实境;其二是虚境。对实境的应用就是在歌词中模仿古风,或是借用典故将“中国风”堆砌出来,但是创作的难度较低,而虚境就是利用歌词将听众带入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境之中,将自己化为故事的主人公,虽然表达的手法不华丽,但是却能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而歌曲主要突出的是歌词展现出的气质,将歌词中的情调和境界表现出来,一般意象的产生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对文字赋予灵性,实现生命的升华。例如《青花瓷》中的“天青色”“烟雨”都是普通的意象,但是结合“而我在等你”这句词后,就变成意境的另一部分,带给天青色和烟雨别样的感情,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最后是含蓄美,情感除了从外在风格中体现,还需要进行内在风格搭配,通过适当的行为来直接的表达情感,例如摇滚歌曲和流行歌曲,可以通过激昂欢快的语调来表达词意,但是中国风的歌曲大多带有冷色调,所以歌曲的意境显得十分的悲凉,具有含蓄的特点。例如,《烟花易冷》这首歌,通过寥寥几句“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只是点出了“我”和“你”之间的情感以及两个人是来自同一个故乡外,都没有详细的进行描述表达,但是却能够让听众听出歌词所要展示的味道,主要就是含蓄美起到的作用。

2.2 旋律特征

首先是调式调性特点。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主要是利用民族调式作为主旋律,其中中国民族调式可以划分为三种:一是五声调式;二是六声调式;三是七声调式,三种调式又可以进行细分。例如,《青花瓷》这首歌的主歌部分就是A宫五声调式,下行的五声音阶将整个主题的乐思进行陈述,音与音之间的跨度并不大,通过陈述性旋律这种写作手法,融入歌词的韵味,体现出整体音乐的书卷气息。副歌部分也使用了下行动机,拉宽了音与音之间的跨度,也是围绕宫、角和徵三个音展开,旋律的骨干音是宫系统当中最为稳定的音级,与主歌的旋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副歌最后在A宫结束,整体显示出庄重的气势。

其次是旋律特点。流行歌曲在运用“中国风”后,整体的旋律都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例如《菊花台》这首歌的主歌部分,第一句就是以B角为骨干音,全句中总共出现了六次,从旋律的首部贯穿到尾部,并且A商、B角、D徵构成整个旋律,以级进作为旋律的发展方式,利用叙事性的写作手法来掌控整个歌曲的音符和节奏。流行歌曲中的“中国风”运用在节奏上大多十分整齐,不容易出现十分复杂的节奏,每个音乐段落之间大多是互相模仿或是重复。例如,《半城烟沙》这首歌的主歌部分就是以节奏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在(1~4)小节和(5 ~ 8)小节中的节奏型一致,完全是重复上一乐句,只是改变了旋律部分。类似于这样的节奏风格只是为了将“中国风”的气质体现出来,呈现出中国风格的意境,虽然节奏类型大多以平稳为主,但是对于听众的感受则是欣赏山水画卷,平凡而有不平凡。

2.3 器配特征

电声乐是“中国风”流行歌曲的主要音乐配器,为了有效突出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在歌曲中充分地利用了中国民族乐器,例如,琵琶、二胡、笛子、古筝等,大多数是人们所熟悉的民族乐器,在歌曲背景中添加这些乐器能够让人们更加深刻的体会歌曲中所描述的意境,感受竹林细雨的美感,仿佛处于山水之间。为了增加歌曲的画面感,民族乐器在“中国风”流行歌曲中的出现一般都是在前奏、间奏或是尾奏中。例如《青花瓷》这首“中国风”歌曲的前奏主要是以大鼓为基础,通过击打声为歌曲的开头部分,快速带领听众进入到情境当中,再结合镶片的滚奏,就好似山水间的云雾被拨开,更加清晰的体会山水之美。而后主旋律——古筝出场,以竖琴来增添色彩,作为和声的铺垫,并且从第三小节中的后半段,融入了曲笛,吹奏出宫、商、角、徵上行音阶,反向的展开弦乐旋律。大鼓、古筝、竖琴、笛子的结合,将人带领到烟雨江南的地区,仿佛身临其境,而在音乐的最后,余音的设计也十分的巧妙,利用敲打擅板体现中国特色,更是让人体会到浓浓的“中国风”。

2.4 演唱特征

在流行唱腔中融入戏曲元素,“中国风”流行歌曲与外国流行歌曲的演唱具有一定的相同点,但是在“中国风”流行歌曲中的戏曲唱腔则是外国歌曲所无法模仿的,戏曲的出现一般是在流行歌曲中的主歌与副歌之间出现。例如,《三国恋》这首歌曲,就插入了演唱者反串的京剧女旦唱腔:“等待良人归来那一刻,眼泪为你唱歌”。《霍元甲》的主歌和副歌之间也利用到假嗓音长法,也是对京剧唱腔的一种模仿:“小城里岁月流过去清澈的勇气,洗涤过的回忆,我记得你骄傲地活下去”。这两首歌曲都充分地利用了京剧唱腔,但是《新贵妃醉酒》这首歌更是直接由京剧改编而来,有机的融合了京剧唱腔和通俗唱法,完美地演绎了这两种元素,整首歌既干净,又显示出足够的韵味,将“贵妃醉酒”的内涵充分地表达出来。

3 流行歌曲中“中国风”的艺术魅力

流行歌曲中融入“中国风”元素主要是将中华民族文化作为基础,将流行音乐中的流行因素融入中华民族文化当中,不仅体现了流行歌曲的热闹,也体现了民族乐器的沉静。“中国风”就是以另類的元素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内涵,为流行歌曲增添艺术感染力,听众在接触以后反而会眼前一亮,舒缓人们的心情,处于闹市之中也能够静静的品味繁华中的世事,满足了不同阶级人们的审美需求。流行歌曲大多是用直接的告白方式来表达内心,而“中国风”流行歌曲更加委婉的描述,反而显得十分精致,将歌曲的意境唯美充分地表现出来,带领人们进入到特定的画面中产生共鸣。“中国风”在流行歌曲中的应用不仅开辟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还象征着一个时代的审美需求,对音乐的热爱,在音乐本地中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之美。例如,《东风破》中的爱情描述,让人体会到凄美之感,《千里之外》这首歌更是展现出离别的愁绪,《青花瓷》的描绘更让“瓷器”跃然纸上等等,在流行歌曲中融入“中国风”元素,利用独具匠心的手法使得歌曲中的情景交融,使得艺术本体穿透到聆听着的内心深处,体会到歌曲所要传达的一种情怀,处于歌曲描绘的意境之中。这种结合民族文化的方式正式中国人的宝贵财富,更能够利用这种方式带领中国的新一代更加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4 结语

每个中国人都拥有中国情结,尤其是处于我国这种生长环境中,受到中国传统的教育,对“中国风”流行歌曲更能产生亲近感,更容易带入到歌曲的意境当中,给予听众更多美的享受,本文主要分析了流行歌曲创作中“中国风”的运用,以此让更多人认识到流行歌曲中的中华元素,体会传统民族之美。

参考文献:

[1]方文山.“中国风”歌词里的文字游戏[M].接力出版社,2004.

[2]尤静波.中国流行音乐通论[M].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

[3]付林.中国流行音乐20年[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4]屠锦英.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与代表作品评述[M].迂宁大学出版社,2012.

中国流行歌曲产生的背景探析 篇4

一、学堂乐歌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雏形

十九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扩张的过程中,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知识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出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改革教育制度。随后各地兴办新式学堂,以乐歌为主的音乐教育逐步兴起,成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轫,在承担美育教育的同时,还唤起了当时的青少年学生和士兵的爱国热情,这使得人们对当时推行学校教育和学堂乐歌给予了难以想象的热忱,促进了学堂乐歌在社会的广泛流传。

二十世纪初,学堂乐歌是中国近代新音乐的先驱,与封建文化体制下的腐朽音乐文化形成巨大的冲击。以沈心工、李叔同为代表的一批赴日知识分子,直接照搬日本及欧美的歌曲曲调,配上推翻帝制、鼓吹新文化、宣传男女平等的歌词,在学校及社会上广泛传唱,学堂乐歌就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它的出现对封建体制下雅乐形成巨大的反差,预示着中国音乐进入了新的文化转形期。辛亥革命后近10年,学堂乐歌的艺术表达不断丰富和成熟。大家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所发生的复杂斗争缺乏精神准备,反应在学堂乐歌中的题材更注重青少年的生活,回避政治,歌曲听起来更具有亲和力,无论从韵味到文化气息,都隐约看到了流行歌曲的影子。

学堂乐歌与流行歌曲特征较为相近。如李叔同填词的《送别》,选自日本人填过词的歌曲《旅愁》,这首乐歌旋律引用的是西方现代作曲技术,旋律流畅、音域不宽、抒情性强,改编后的歌词精练、朴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歌词浅显易懂,作品意境深邃,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与流行歌曲的特征较为相似。《辛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中讲述,“‘流行音乐’具有很多特点,如能与大众沟通、对乐理和音乐常识全无认识者也可以接受、易听易学易唱、乐曲本身结构简洁而不冗长、通常具有明显的旋律线、伴奏和声简单直接、原本创作的目的是取悦大众、在剧场等公众场所演出或录制唱片等等”。(1)流行歌曲体现了学堂乐歌的大部分特征,事实上,学堂乐歌已初具早期流行歌曲的雏形。

二、“五四运动”推动了流行音乐的产生

“五四”运动主张大力推行“白话文”、“新诗”、“国语”,崇尚解放思想、强调自由平等、尊重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解放、言论自由和恋爱自由等现代主义人文精神,这些在流行歌曲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科学与民主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而中国早期的流行歌曲创作者们也总是高举这两面旗帜。”(2)“五四运动”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推动了流行歌曲的产生。

“五四运动”提出了推广白话文,赵元任谱曲的《叫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赵元任创作的《也是微云》(胡适词)都起到了推广白话文的作用,同时也表达了人民渴望恋爱自由的情怀,歌曲的文学性和思想性与“五四”新文化精神相互呼应,流行歌曲的产生也不例外,同样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流行歌曲的产生是“五四”精神在音乐界的又一个具体实践。

三、上海的特殊环境滋生了流行音乐的产生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处于殖民统治的港口开放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性质使它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颇深。上海作为兼容并蓄的国际大都市,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创新立异,革新观念,孕育了流行歌曲产生的土壤。上海的英法美公共租借地占据了上海绝大部分居住区,上海传统的封建意识相对薄弱,西式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深深影响了上海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各国无力东顾,中国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工商阶层在中国的地位更加重要,歌舞厅成为工商阶层的娱乐消遣地。灯火通明的霓虹灯,人力车、裁缝店、小菜场、大饼摊、各路生意人间歇的叫卖声回荡在大街小巷,构成了上海街道的繁荣的景象。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里,歌舞厅尤为盛行,比较有名的四大夜总会有:“百乐门”、“仙乐斯”、“大都会”、“新仙林”。“以“百乐门舞厅”为代表的遍及上海各个角落的歌舞厅,活跃着一批代表当时中国最高水准的爵士乐队和驻场歌手,如维也纳舞厅的‘黄飞然乐队’和歌星姚莉等。歌舞厅乐队和驻场歌手的存在,为国产流行音乐营造出积极的成长环境。”(3)上海引领了音乐发展的潮流。

上海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更加凸显,市民精神状态空虚。如物价涨幅过快、不法分子投机倒把、贫富分化等问题,部分市民感觉生活渺茫和困惑。再加上政局动荡不安,国家面对着被殖民统治的事实,百姓生活在恐慌和不安中。在这种混战的形式下,民众内心的苦闷、压抑的情绪需要排解和释放,极其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慰藉,流行音乐柔声细语的音调,扣人心弦的乐器演奏,与小人物心理贴切的内容,反映了与都市文化相一致的文化情怀。流行歌曲的出现成为一剂良药,极大的抚慰了民众的心灵。正如钱乃荣所说:“歌的内容贴近群众的生活和喜怒哀乐,唱出了市民的种种人生际遇,表达了他们的气息和心生,符合民众的多层次的工作倾诉、休闲情调和浪漫追求。”(4)流行音乐孕育在特殊时代的土壤中,与广大市民迅速的产生了共鸣。上海的特殊环境给流行歌曲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四、黎锦晖开启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时代

黎锦晖(1891年9月5日-1967年2月15日),字均荃,湖南湘潭人。中国近代著名的音乐家,被誉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自幼学习古琴和弹拨乐器,受家乡民间音乐和当地流行的湘剧、花鼓戏、汉剧等戏剧音乐的熏陶,使得黎锦晖在传统音乐方面有一定的积累。黎锦晖还经常去欣赏国际音乐团体来沪的演出,日积月累,为今后流行歌曲打下深厚的基础。

黎锦晖曾在北大当过旁听生,而北大又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此期间,他还担任《平民周报》的主编,由此他对“平民文化”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产生了用音乐为平民服务的宗旨。这种思想并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基础。

黎锦晖积极投身于思想前沿的活动中,大胆向新时代迈进,用实际行动抵抗封建文化。1916年到1926年,黎锦辉参与了中国现代第一批白话文国语教科书的编辑和出版,黎锦晖为了加强儿童普通话的学习,在北京谱写了中国第一出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让他的女儿黎明晖成为那个时代第一位登台表演的女性。打破了清末民初女性不得登台表演的禁忌。1927年,黎锦辉开设了“中华歌舞专修学校”,他参考了日本宝冢歌舞团,把“标准人体之美从封建教条的桎梏中解放出来”。1929年,他所创造的“明月歌舞剧社”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歌星和流行音乐作家。他与唱片公司合作,经营了第一代商业模式下的流行音乐发展。他说:“我在北京,受了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的‘兼容并包’的影响,主张‘中西合璧、雅俗同堂’;1921年到上海后,为了反对全盘欧化,提倡大众文艺,主张中国音乐应以民族音乐为主流,民族音乐应以民间音乐为重点。我的创作和明月社的活动,都是照这个主张进行的。”(5)黎锦晖在“平民音乐观”和“中西合璧、雅俗同堂”创作理念的指引下,在他成长经历、工作经历和创作经历的积累中,黎锦晖大胆尝试,创作了我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毛毛雨》,从此开启我国的“流行音乐时代”。

黎锦晖创作的流行歌曲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写男女之间的“家庭爱情曲”,《毛毛雨》的问世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包括青年学生、知识分子、职员等社会各个层面的人士,影响范围很广。《毛毛雨》的曲调带有传统民间音乐的色彩,但伴奏已是西式的乐队,节奏方面也采用了西式的元素。“曾被指责为“黄色歌曲”的《毛毛雨》也蕴含着追求自由、平等的机会,从这首歌的歌词所反映的内涵来看,它所体现的平等、民主的爱情观,预示着都市里一种新的审美情怀的诞生。这种情怀摒弃了封建意识下保守、落后的审美情怀。《毛毛雨》中描写的是一种男女完全平等、两情相悦的爱情,是在工业文明条件下反映出来的新的审美情怀。”(6)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如《毛毛雨》、《初恋》、《桃花江》、《特别快车》、《知音之爱》等等;这些作品成为人们消遣时间、自娱自乐的佳作。黎锦晖更懂得商业模式对流行歌曲传播的作用,他与唱片公司的合作,促使他在一段时间内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在商业模式的运营下,流行歌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今后内地以及港台地区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学堂乐歌作为现代音乐的开端,传播西洋作曲技术的同时,萌芽了“平民音乐”的思想。“五四”运动作为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流行音乐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上海,兼收并蓄的吸收了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却保留着优秀的传统,为流行歌曲的产生孕育了广阔的土壤。生活在上海的黎锦晖,他用多年挣脱封建文化的经历、民族文化底蕴的积累、以及非凡的思想感悟、超群的胆魄,开启了中国流行歌曲的时代,成为当之无愧的“流行歌曲之父”。流行歌曲的产生不是偶然现象,它的产生有其深层的历史背景原因,与时代的思想、地域、人文文化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注释

1Stanley Sadie编《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1980年,Volume Fifteen.‘Popualr Music’辞条第87-121页

2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流行歌曲的文学性.社会科学辑刊,2008,01

3项筱刚.20世纪20-40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中国音乐学,2010,01.

4钱乃荣.海派文化的十大经典流变.上海书店,2007:34.

5黎锦晖.我的明月社(上).文化史料丛刊(第三辑).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90.

中国流行歌曲 篇5

严工上,著名作曲家,与黎锦光、陈歌辛、姚敏、梁乐音并称为“中国流行歌曲五人帮”。严工上是早期影坛上位多才多艺的老影人。他文学根基深,能诗善文,精通中西音乐,能唱昆曲,对交谊舞也挺在行,早年曾留学日本并懂得十多种方言。

1925年,年逾天命的严工上参加了神州影片公司,开始了长达20年的从影生涯,堪称是早期电影界的元老之一。1928年后在长城、友联、复旦等影片公司参与拍片,1932年后在明星公司参与拍片。作为演员,他一生拍了103部电影。严工上大多扮演“老生”角色。最出名的一部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片中饰演张忠良的父亲。其它代表作有《压岁钱》、《生死同功》等。

他还是一名电影音乐作曲家,1932年他就为天一影片公司摄制的《一夜豪华》创作插曲,1938年后为新华、华成、国华、华新等影片公司摄制的影片作曲。由他作词、谱曲的影片插曲,如《自由之花》、《空谷兰》、《夜来香》(胡蝶首唱、王乾白作曲,与黎锦光创作同歌名由李香兰演绎的不同)、《木兰从军》(欧阳予倩词)、《西施》、《红歌女忙》、电影《压岁钱》的插曲《新年歌》等都极受大众欢迎。

“中国风”歌曲的“中国”味儿 篇6

“中国风”之曲调

带有传统中国味的歌曲,往往要参考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构成。五音分别对应西方音乐中的“do re mi sol la ”,视需求加入的“fa”和“si”音,被称为“清角”和“变宫”。依循这个方式谱出的曲,旋律一般比较平和,符合中国传统音乐“绕梁三日”“余韵悠长”的审美。举个例子,传统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整首歌曲中都没有“fa”和“si”,曲调因此显得婉转流畅,特别符合人们对“江南”的心理定位。

“中国风”歌曲则在这个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发挥,既可以添加Rap、R&B、Hip-Hop、爵士等西方因子,更可以缀入戏曲、民歌等传统元素,通过编曲糅合为全新的东西。比如,陶喆的《Susan说》,把传统京剧《女起解》和R&B风格结合在一起,歌曲中间插入京剧名段,用通俗唱法模仿京剧唱法唱出名段“苏三离了洪洞县”,接着又在Rap唱段中再次说唱京剧歌词。

“中国风”之配器

民族乐器的运用,常使“中国风”更有“中国味”。“中国风”歌曲中大量运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古筝、二胡、琵琶、竹笛、古琴等),与西方乐器(钢琴、小提琴、吉他等)和电子音乐融合。周杰伦《东风破》中的琵琶、二胡,《菊花台》中的古筝等等,都使得歌曲既有一听便知的“中国”烙印,也使乐器本身的独特音色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不少人正是因为歌曲中的一小段solo乃至短短的一个乐句,喜欢上了民族音乐,甚至开始学习演奏民族乐器。

“中国风”之词韵

我们把一首歌归入“中国风”,最大的原因是:歌词够“中国”。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唐风宋韵,千年后仍给人绝赞的审美享受与心灵共鸣,也给“中国风”音乐提供了丰富的原始素材与经典意象。试看周杰伦《烟花易冷》歌词中的“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雨纷纷”“牧笛声”,令人立刻想到杜牧的《清明》,“草木深”,则引自杜甫《春望》“城春草木深”,几个经典意象一经组合,寂寥凄冷之情顿出。残月、秋灯、琵琶枫叶古道等意象均是“中国风”歌曲中的“常客”。

除传统文学外,“中国风”歌曲还大胆向戏曲、民歌、方言等等“取经”。陈升《牡丹亭外》开头摘取黄梅戏《女驸马》中的经典片段“为救李郎离家园”,重新谱曲;徐佳莹《身骑白马》中有几句:“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没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钏。”歌词与唱腔都取自台湾歌仔戏《薛平贵与王宝钏》。

不过,部分“中国风”的歌词有堆砌辞藻之嫌,意象破碎,华而不实,有时甚至不惜以辞害意,令人生厌。这就需要创作者提高素养,精炼语句,最重要的是,明白自己究竟要表达什么。

中国流行歌曲 篇7

关键词:流行歌曲,中国风,古典诗词,方文山,周杰伦

《毛诗序》说:“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咏, 律和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作为人类情感的一种特殊载体, 歌词以其高度的艺术抽象和丰富的表达方式, 直接鲜明而精辟地展现着人们的内心世界, 从而引起人们在情感上的共鸣。近年来, 一种渗透着中国古典元素的“中国风”歌曲十分红火, 在这里无非属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最为有代表性, 方文山作为周的御用词人, 更是不可忽略的研究部分。本文通过其歌词语言的超常规表达方式入手, 谈谈方文山歌词创作的语言艺术特色。

一、语言的超常规表达方式——语法变异

方文山的歌词创作是一种对传统语言艺术化的过程, 艺术语言是对传统语言的“自动化、机械化进行反常化的语言, 是加工了的、扭曲的、变形的语言, 是为产生艺术感觉有意为之的语言”。

1、名词量词错位搭配

名词之前使用的量词是约定俗成的, 同时还“要遵循一个规律, 即名量词的形象色彩和与之搭配的名词 (或名词短语) 的性状特征相符”, 但在方文山的词作中, 一些尚不符合传统组合规律的名词和量词的搭配现象十分常见。例如:

(1)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东风破》)

(2)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东风破》)

以 (1) 为例, 多用于修饰灯的量词“盏”, 却用来修饰情感“离愁”;而现代汉语中的“股”作量词, 多用来修饰成条的东西或者是气体、气味、力气等, 有时还可以修饰成批的人, 如“一股敌军”, 在现代汉语中, 有一类词是借用名词当量词用, 这类词被称为临时量词, 由于“它们 (量词与名词) 的搭配是有规律可循的。能和某个量词搭配的名词, 它所反映的对象必须具备某些特征。”表示抽象感情的词用具体的数量来测量, 尽管这样的组合违反汉语规律, 但这种看似荒谬的用法恰能若隐若现地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种种虚虚实实的情感。

2、语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逆意搭配

从逻辑上来讲, 语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是不能搭配使用的, 但这些从表面上看互相对立的词语, 常常以一种互相联系、矛盾统一的形式出现在方文山的歌词创作中, 增强了歌词表意的深刻, 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

“天微微亮, 你轻声地叹, 一夜惆怅如此委婉, 徒留我孤单在湖面成双。“ (《菊花台》) 徒”和“孤单”都暗示了个体, 却又与“成双”搭配组合起来, 渲染了寂寞悲凉的处境, 孤单的只有“我”一个人, 陪伴我的只有与我“成双”的倒影, 让人体会到一种形单影只的无奈。

3、语义不合的词语错意搭配

在歌词创作中, 作者为了表达特殊的语义和情味, 故意违反语言常规, 有意识地打破那些受强烈逻辑语义制约的词语搭配关系, 使处于不同语义系统中的词语联结起来, 形成一种独特的错意组合。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东风破》) “清醒”是人的一种意识, 而此处却与无意识的物“烛火”相联结, 而无意识、无生命的“烛火”又怎能“苛责”“我”呢?此处又使用了表示人的心理活动动词“不忍”, 赋予物以生命与意识, 使“烛火”更加灵动, 从侧面反映出主人公的哀伤情绪。“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千里之外》)

二、语言艺术特色

1、语言的离散性

例如《夜曲》:“我面无表情, 看孤独的风景, 失去你, 还有什么事好关心……失去你, 泪水浑浊不清, 失去你, 我连笑容都有阴影……”主人公在失去心爱的人之后非常悲痛, 在他的眼里所有的事都不值得关心, 所有风景都黯然失色, 只有关于她的一幕幕能清晰地回忆起来:“对你心跳的感应, 还是如此温热亲近, 怀念你那鲜红的唇印。”这就是通过运用离散的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带有极端情绪化的描写来反衬主人公悲痛不已的心境。

2、看似随意的语言搭配

例如“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口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你走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东风破》) 这首歌词文白交合, 将离愁的情境渲染得陌生而又有韵味。“一盏离愁”“伫立”“苛责”“思念瘦”这些古典的语言与其他口语式直白的语言相比掺杂, 如“假装你人还没走”“时间怎么偷”“连分手都很沉默”。这两种形式的语言相融在一起, 带来一种什锦糖般的奇妙韵味, 让人含蓄隐晦地感到这种淡淡的离愁别绪, 使人们耳目一新并为之深深地迷恋。

3、中国风歌词与古典诗词的语言文字的融合

在这融合过程中, 古典诗词从遣词造句、主题营造、炼字修辞及写作手法, 情感把握等方面都为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

比如《菊花台》歌词中“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这里的“月弯弯”出自宋无名氏的“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中的“阁楼”出自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字里行间的古典意蕴让歌曲的画面有动有静, 能让听众感觉到歌曲中的人物的忧伤。

方文山在创作歌词时能够自如地对古诗词进行借鉴、拆分和组合, 而且对歌词的情感内涵、走向思路有着精准的把握, 进而寻求到融合的最佳境界和切入点。“中国风”歌曲让我们看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新方式, 对扩大古典文化的影响, 提高大众的文化修养, 有着创新性的借鉴意义。而且“中国风”歌词的清新之气与当代诗歌的陌生晦涩形成强烈对照。在诗歌日渐式微的今天, “中国风”歌词预示了诗歌一种新的发展可能性, 无疑是一股新的推动力量。

参考文献

[1]丁烨.展开中国风的翅膀飞翔——方文山歌词中国元素解读[J].四川戏剧, 2009 (3) .

[2]欧阳墨君.流行歌词流行什么[J].华人时刊, 1996 (6) .

[3]宋秋敏.试析周杰伦歌词中的传统化修辞[J].语言应用研究, 2006 (9) .

[4]吴艳, 王丽芳.试析周杰伦专辑中歌词的语用现象[J].宁波大学学报, 2007 (6) .

中国流行歌曲 篇8

我国流行音乐逐渐发展起来是在七十年代, 开始的时候是借鉴西方的古典音乐, 后来受到北美黑人的音乐的影响, 开始有R&B曲风的出现, 当时的歌曲也有涉及到“中国风”, 毛宁在当时演唱的《涛声依旧》中歌词有“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 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 今天的你我, 怎样重复昨天的故事, 这一张旧船票, 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其中我们显而易见可以看到唐代张籍的《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等词句的影子, 但我们看到的似乎总是略显稚嫩, 曲风依然是流行音乐的套路。直到周杰伦的出现, 给乐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那时“中国风”才开始正式步入歌坛, 成为转变流行歌曲一沉不变局面的生力军。在周杰伦的歌词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语言与内涵, 他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与现代乐器相结合, 用通俗的唱法与古今结合的编曲烘托歌曲古典的氛围, 使歌曲有着忧愁, 深远, 幽雅, 深沉等气氛与意境。[1]比如我们最早听到的中国风的歌曲是他的《东风破》, 那个时候还没有中国风的概念, 但给人的特点是旋律优美, 里面有凄美的二胡声, 古色古香的感觉。“……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中国风”写出来的辞赋, 词语古今参夹, 如“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能言简意赅地表达出立意矛盾, 可以说流行歌曲的中国风更具有怀古的意境、古文风情操。

二、“中国风”流行歌曲所具有的特点

我们如今定义的“中国风”就是三古三新 (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 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 通过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 (一般为R&B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 烘托歌曲氛围, 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在节奏的结合, 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比如周杰伦的《东风破》:整个歌曲采用G宫清乐调式。配器上使用了民族乐器二胡、琵琶。歌词中融入宋词元曲式的“词牌”, 使得歌曲颇有古典的意境。类似的还有《青花瓷》《千里之外》;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花田错》;张伯宏的《北京土著》等歌曲。它们一般都采用民族五声调式的主旋律, 在编曲上运用中国的乐器, 比如二胡、古筝、琵琶等;在唱腔上运用了戏曲等方式, 比如《发如雪》《花田错》中穿插了戏曲的唱法, 而周杰伦也说过自己在《发如雪》中是出道以来用的最高音, 可见歌曲的难度。

中国风虽然忠于中国传统元素, 但是与流行音乐还是有着切合点, 比如中国风作品《苏三说》。词作者借用了古代典故, 将《苏三起解》的这段戏分解, 展开描述了戏曲细节, 整曲将现代和古代作了细微的联系, 虽说这种联系没有太大的关联性, 但古今两个人物对于爱情的相同追求就是切入点, 加上歌手陶喆本人的歌唱技巧出色, 通过R&B与颇为戏曲的花式唱腔将歌曲表达出来, 让人们感觉到古典与流行的结合, 再配上精彩绝伦的一段花腔, 让整首歌曲富有立体感。又比如王力宏演唱的《花田错》, 其中有经典的一句:花田里犯了错, 请原谅我多情的打扰。“请”字绕了十几个弯, 一个字足足顶了很长时间, 让人们感觉到唱歌的人对于那一晚的愧疚与无奈。

在另一方面, 歌曲中具有继承典诗词歌赋的独特特点, 比如《菊花台》歌词中“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这里的“月弯弯”出自宋无名氏的“月儿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中的“阁楼”出自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字里行间的古典意蕴让歌曲的画面有动有静, 能让听众感觉到歌曲中的人物的忧伤。

三、古典与流行其不同创作特征的相容与碰撞

过去, 流行音乐诞生之前, 民族音乐占具着主流, 而流行音乐逐渐取代古典之后, 让人们的审美更加贴近生活, 但是近几年“中国风”的大行其道, 似乎让民族音乐又看到希望, 但是这种现象不是一种倒退, 而是时代的进步。《尚书·舜典》有云:“诗言志, 歌永言, 声依永, 律和声。”在我们已有语言的时代, 能够通过词曲来表达胸臆才是歌的灵魂和基础。[2]但是“中国风”毕竟还是流行音乐的一员, 主要是为了娱乐大众, 有些歌手为了迎合流行趋势, 刻意制造一些中国风歌曲, 让人感到粗糙不已, 有种做作的感觉。对于歌词的创作, 只是将一些词句简单叠加, 根本无法展现出古典诗歌的文化内涵, 要知道古人创作一首诗歌, 是为了表现出内心的某种情感, 而不是单纯地为创作而创作。

中国风歌曲的创作不能一味遵循着复古化, 而是需要音乐人的创新, 但是要在遵循中国特色元素的基础上。例如周杰伦的御用词人方文山就是很好词作者, 他的歌词复古化主要体现在创作题材、意象选用、意境营造、音韵追求四个方面, 把歌词的“中国风”凸现出来。[3]例如《发如雪》就是很好的例子, 它里面使用了很多“转化”的手法, 例如:“红尘醉微醺的岁月, 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 我焚香感动了谁, 邀明月让回忆皎洁, 爱在月光下完美”。在这两句中, “醉微醺的岁月”“凄美了离别”“焚香”“邀明月”等抽象名词, 颇有古典诗歌的意境, 然后通过现代人的思想, 把它们转化成一缕缕忧伤的意境, 再加上二胡的伴奏, 把深远的韵味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著名乐评人王小峰说过“我们本身就是中国人, 所以唱的当然是‘中国风’歌曲。只是在中西文化融合的过程当中, 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过于自卑, 过于盲目地去相信外来文化。”从《娘子》《爱在西元前》到《双节棍》《东风破》, 再到《曹操》《发如雪》《霍元甲》, 以周杰伦为首的创作者们, 将异国情调、时尚潮流与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在“区域化”“同质化”的信息全球一体化的网络时代, 创造了具有浓郁“中国风”特色的流行歌曲, 他们不但将中国的流行歌曲的范围扩大, 更是将其推向了世界, 使其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参考文献

[1]施依秀;现代城市与流行音乐文化[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王彬;流行音乐呼唤新的研究方法和阐释模式[J];音乐研究;2005年04期.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热的几点分析 篇9

从流行歌曲的地位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上看, 流行歌曲丰富了流行音乐文化, 拓宽了音乐文化的表现力和表现领域。但它由于自身的特点, 尤其是短小, 不能表现丰富的音乐素材及所揭示的内涵。虽然其流行的地域极其广泛, 但不能成为人类整个音乐文化的主体。

一、流行歌曲简述

从广义上来说, 凡是能够被大众所认可、接受并能够广泛流行开来的歌曲都能够称之为流行歌曲。它相对于较为严肃的民美歌曲、革命歌曲等而存在。即:用通俗唱法来演唱的歌曲, 可称为流行歌曲, 也就是“通俗歌曲”。

流行歌曲由于篇幅短小, 歌词通俗易懂, 旋律工整流畅, 易于传唱。内容大多是贴近现实, 表现具体的感受, 所以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演唱多采用自然的真声, 风格多异, 表达自由, 可以加入奇异的服饰灯光等。流行歌曲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的, 这不管是从风格上还是内容上, 都可以体现出来。近来, 一些新的作品也在尝试着发展与创新。一些颇具异国情调的蓝调、爵士歌曲的相继问世, 则是流行歌曲风格上多元化的有力佐证。而流行歌曲在语言上, 更是各异, 有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 也有不乏较为浓厚文学色彩的。比如近来流行的一首《千里之外》, 其歌词时尚与古典达到了完美融合。

二、流行歌曲的发展历程

严格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在中国的发展轨迹, 大至是从上海, 然后是港台的一脉相承, 再到内地的复苏与两岸的共同繁荣。可以作为了解中国流行歌曲发展过程的脉络。

中国流行歌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当时的上海, 成为中国对外了解和接触的一个窗口。而这时西方的现代生活方式和娱乐休闲以及现代商业文明在上海已初现端倪。一九二七年由黎锦晖写的《毛毛雨》, 宣告了中国流行歌曲的诞生。

随后, 上海出现了一批创作流行歌曲的词曲作家及作品。比如《四季歌》、《天涯歌女》及《何日君再来》等。早期的流行歌曲离不开电影的发展, 这些歌曲的广为流传和新的作品不断的涌现, 形成了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的空前繁荣。

随着时局的变化, 流行歌曲被抗日救亡歌曲所取代, 告别了中国流行歌曲的第一个辉煌。抗战胜利后, 上海的流行歌曲又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复苏, 但是犹如昙花一现。

新中国成立后, 流行歌曲主要在香港地区发展。随后重心又转至台湾。大陆地区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上的解放, 流行歌曲的复苏也尾随而至。最初只是翻唱一些西方和港台地区的流行歌曲, 但是很快就开始繁荣起来。经历了这几十年的发展, 流行歌曲已呈欣欣向荣之势, 又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而这个高潮, 其发展重心则是大陆, 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共同发展繁荣。

三、流行歌曲热的起因探究

流行歌曲作为一个大众文化的主体, 无疑拥有最为广泛的听众。而现代流行歌曲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

(一) 流行歌曲自身的原因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体裁, 很多优秀之作有着独特的魅力, 令人折服。那些脍炙人口, 经久不衰的流行经典, 仍是许多人至今不变的情怀。

(二) 社会变改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 加之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及娱乐方式的影响, 使得一种快捷和速食式的大众流行娱乐成为一种潜在的需求。经济的发展, 物质的丰富, 文化上的需求也成为迫切的需要。而流行歌曲的特点恰恰暗合了这种需要, 从而使人们对流行歌曲的热情历久而不减。

(三) 商业化及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

在今天, 电视网络及媒体的极大发展及流行歌曲商业化的程度日益提高。极大的推动了流行歌曲的发展。电视和网络的广泛普及, 为流行歌曲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渠道。随着流行歌曲的商业化程度的提高, 特别是各种选秀活动的层出不穷, 更是刺激着流行歌曲的发展。使得许多人, 尤其是青少年一族, 对这种生活向往的热情与日俱增。

(四) 推宠者的自身特点

流行歌曲的观众数量毋庸置疑, 绝大多数是青少年一族。在这个特殊的时期, 他们心理尚不成熟稳定, 情感起伏较大, 且有着个性张扬的需要。而流行歌曲就成了他们一个感情宣泄的籍口和彰显自我的平台, 促进了流行歌曲的传唱。

青少年们往往不能正确地鉴别流行歌曲的意义, 注重感官的刺激性, 而欠缺对理性的分析。“猎奇心理”和“从众心理”在他们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从而出现了对流行歌曲不辨清浊而趋之若鹜, 对一些本来粗俗的流行歌曲不加分析的全面接受, 甚至钟爱有加, 比如《那一夜》。这种可以称之为盲从的心理, 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着流行歌曲的发展。

结论

流行歌曲的产生和发展都是顺应了一定的历史的条件, 因而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对流行歌曲的创作和发展都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加以引导, 从而使其摆脱商业化的桎梏, 更好的对青少年形成一种有益的熏陶。

“流行歌曲热”这一现象的持续高涨, 表明了流行歌曲和蓬勃发展和强劲势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流行歌曲热的实质就是明星偶像的流行。但是流行歌曲毕竟是一种通俗的大众艺术, 其中虽然不乏一些优秀作品, 但也不能算是音乐艺术的主体。

流行歌曲热这一现象的影响, 人们应以平常之心看待, 并加强鉴别和欣赏能力, 提高对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扬。比如京剧进课堂这一现象, 就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尝试。这些活动, 一方面传承了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也是对流行歌曲的一个鞭策和激励。从而使其向着更好的方向良性发展, 更好的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孙蕤:中国流行音乐简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2]陆凌涛:百年回声:流行音乐与时代[M]。北京:中央编绎出版社, 2001。

中国流行歌曲 篇10

《水手》是台湾歌手辞职智化创作的一首通俗歌曲。写的是真实的生活感受, 文字朴实、细腻, 是一首很好的叙事诗, 歌词的后半部分催人奋进, 给人力量。“苦涩的少吹痛脸庞的感觉, 像父亲的责骂, 母亲的哭泣, 永远难忘记。年少的我喜欢一个人在海边, 卷起裤管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总是幻想海洋的尽头是另一个世界, 总是以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儿, 总是一副弱不经风孬种的样子, 在受人欺负的时候总是听见水手说。他说风雨敏明为自己做了一定的抗争, 虽然只是很小的力量, 却对外部世界毫无影响, 只是在加深自己的悲剧。最后他获得了一种调和, 既去当和尚, 又去高等学校学习, 这不知道应该说是一种胜利还是一种妥协。最后与敏明双双跳湖, 表面上看起来是对不幸命运的决绝抗争, 不惜以死相拼, 然而细读文本, 不难发现, 这是一种避世思想, 他们没有正视现实的勇气, 只是靠佛教思想和极乐世界主张解脱自己, 以寻求心中的伊甸园, 他们固执的认为这是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 唯有死才能解脱。其实他们是不厌世的, 只是避世。对生活不希望, 但并非毫无希望, 只是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的事物中, 注定了他们痛苦的挣扎与矛盾, 最终把生命托付于一片清湖之中。最美的愿望, 一定最疯狂, 就是这种出世与避世的矛盾让他们无所适从, 内心的美好憧憬与现实的沉重压迫, 终于使他们双双毁灭与解脱。加陵与敏明的悲剧也是许地山作品中一直想要探讨清楚的问题, 是他本人一直希望超越和协调的境界。这种出世与避世的矛盾是他创作的一个基调。

在许地山身上, 出世与避世最终得到了调和, 他更倾向于出世, 特别是他创作的后期, 从《春桃》与《铁鱼的腮》中可以看出, 许地山正在寻求一种出世的胜利, 走向切实沉着的现实主义道理, 以积极的出世推翻麻木的避世, 这是从和谐转向新的矛盾的过程, 最终又会达到新的和谐。

三、命运的抗争与回归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许地山不可避免的留下了时代的印迹, 思想激进却又有一定的保守性, 这与其说是他和文学研究会的通病, 也是整个时代, 整个主流话语的痼疾。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性的呼喊, 对命运的抗争, 而又充溢着命运不可逆转的消极倾向, 于是作品中的人物前进一步后又一次重回原来的窠臼。“我像蜘蛛, 命运就是我的网, 我把网结好, 还住在中央。”[6]这是《缀网劳蛛》中的开头, 从中可以看出文章的整个基调, 一种“蜘蛛哲学”似的思想。蜘蛛身上有积极的一面, 无论是“玳瑁梁栋”或“断井颓垣”, 无论是风调雨顺还是狂风暴雨, 它都坚持的结自己的网, 织自己的人生。蜘蛛坚韧不辍地补缀个人命运之网, 用自己那微薄的力量塑造自己的生活, 这体现一种生命的抗争。而另一方面, 又有命运的回归。蜘蛛一直在织网, “向着网的破裂处, 一步一步, 慢慢补缀”。而“她补这个干什么?因为它是蜘蛛, 不得不如此”。[7]蜘蛛的命运就是织网直到生命终结, 它无需思考, 无需回答, 无需交流, 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机械动作, 这本是大自然赋予它的本质。而作为自然的主宰着, 作为能思考, 有语言的人类, 为什么会和蜘蛛处于一样的命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 至少我们还有梦。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

梦想, 是人们勇敢追逐的理由, 追逐的梦里, 无奈与辛酸、快乐与忧伤并存。“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拥有我/我拥有你/在很久很久以前/你离开我/去远空翱翔//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当你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还在这里耐心的等着你/我会在这里衷心的祝福你/每当夕阳西沉的时候/我总是在这里盼望你/天空中虽然飘着雨/我依然等待你的归期”。歌曲《外面的世界》的歌词透着执着、透着忠诚、透着等侯, 情节构思完美, 展现出人们在梦想面前不愿低头的主题, 引发人无限的感慨。那句“外边的世界很精彩, 外边的世界很无奈”还给当时国内盛行的出国热潮添上了精妙的注脚, 成为一句经典性的语句。

表现潜伏在内心的坚强与果敢的歌如格调清新的《隐形的翅膀》“不去想他们拥有美丽的太阳, 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运了那?尚洁心地善良, 端庄贤淑, 外面突起的流言、盗贼的突然闯入、瞬间的夫妻反目, 都使她的人生发生剧变, 但尚洁不悲观, 也不退缩, 而是勇敢地接受了这一切。她不辩解, 不求饶, 不屈服, 自强自立,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尊重与丈夫的屈服, 然而这种抗争是以对生活的麻木漠视甚至是逃避而产生的, 这就导致了这种抗争是消极的, 是有意识的回避甚至是一定程度的屈服。所以最后尚洁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看到的依然是那只在一角织网的蜘蛛。“人生就如同入海采珠一样, 整天冒险入海里去, 要得着多少, 得着什么, 采珠者一点把握也没有”。[8]可是“每天总得入海一遭”, 因为他们的“本分就是如此”, 人生是难于把握的, 尚洁的答案是, 要勇敢地往前走;要尽力而为, 要守其本分。勇敢的走和守本分就可以看出尚洁自身的矛盾, 一方面自己无意识向前走, 一方面又是在自己网的范围内向前走, 走不出自己的本分。也许在许地山的其他作品中, 主人公会走出自己的网, 甚至得到新的幸福生活, 但从这种这种新的幸福中, 依稀看到那只蜘蛛的影子, 生命在苦苦挣扎, 却只是在补缀自己原来的旧网。就像《商人妇》中的惜官说“眼前所遇的都是困苦;过去未来的回想和希望都是快乐, ”[9]这种对生活泰然处之之中更是一种宗教哲学与宿命论思想, 是积极与消极的相互抗衡。可以说是战争越激烈, 人生越凄凉。

文学研究会作为中国现代第一个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的文学社团, 以其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在文学史占据重要的地位。许地山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仅是作为一个发起人, 更是一个坚定的执行者与践行者, 纵观许地山的一生, 他以一种隐忍的悲悯, 博爱的人文关怀, 面对远非完整的人生, 在时代大潮中, 竖起了自己的一面旗帜, 以独特的文风撑起文学一角。

注释

[1]文学研究会简章》, 《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

[2]邵迎武生命的智慧与悲哀[J]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0, (3) [4]许地山.达衷集[M].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 1974:44

[3][5]乐齐《精读许地山》,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8, 1, 第19页, 第1页

[6][7][8][9]乐齐《精读许地山》,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998, 1, 第75, 94, 87, 34

宋艳, 重庆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读研究生。

化,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 带我飞, 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 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 我终于翱翔, 用心凝望不害怕, 哪里会有风, 就飞多远吧。”把我们年轻一代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渴望展开“隐形的翅膀”, 带着自我飞翔, 飞过困难, 飞过悲伤, 而其中的“隐形的翅膀”耐人寻味, 也是渴望翱翔的才能与学识。

有一句浪漫的台词:彼此的心相爱是两人最好的家。尽管非常写意动人, 可是台词终归是台词, 现实中, 最需要的还是由四堵墙围成的一方天地。歌曲《我想有个家》是都市漂泊人的最佳心声写照:“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刀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谁不会想要家何是就有人没有它/脸上流著眼泪/只能自己轻轻擦/我好羡慕他/受伤后可以回家/而我只能孤单的/孤单的寻找我的家刀虽然我不曾有温暖的家/但是我一样渐渐的长大/只要心中充满爱/就会被关怀/无法理怨谁/一切只能靠自己/虽然你有家/什么也不缺/为何看不见你露出笑脸/永远都说没有爱/整天不回家/相同的年纪/不同的心灵/让我拥有一个家。”一曲经典的老歌, 将家的内涵诊释得如此地透彻!思家的感觉, 淡淡的, 却透着一股浓浓的忧愁, 儿时的记忆总是把家的概念同那蓝天白云野草, 清清的湖水联系在一起, 出门在外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坎坷和曲折, 异乡他地的现实生活, 让家成了一种深深的渴望, 一种割舍不断的痛。一间遮风避雨的小屋, 一个能够抹平心灵创伤的小屋, “不需要华丽”“不需要多大”、只是在“受伤后”“受惊吓”后给自己的安身之所, 只是心灵的家园。其实, 一个人不应该只在自己变得灰头土脸时, 才想到回家, 或许家是小了点, 但家人的宽容却是无穷大的, 或许父母的唠叨太多, 但这其中融进无尽的爱。

《祝你平安》是一首为工薪阶层着想的歌曲:“你的心情现在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人生自古就有许多愁和苦/请你多一些开心少一些烦恼/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一些不平事/请你不必太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祝你平安呢祝你平安/让那快乐围绕在你身边/祝你平安呢祝你平安/你永远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一些不平事/请你不必太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祝你平安哩祝你平安/让那快乐围绕在你身边/祝你平安握祝你平安/你永远都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歌中写道:“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一些不平事, 请你不必太在意, 洒脱一些过得好”。表达了对工薪群体生活状况的关注和安慰, 因此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公益歌曲之一。

歌曲《重头再来》针对社会上的下岗群体的人生挫折与起伏, 给予了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己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致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自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歌词既写出了下岗群体的辛酸“昨天所有的荣誉, 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也写出了他们的无奈“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 今夜重又走入风雨”。同时, 也通过“我不能随波浮沉, 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写出了他们的责任心和奋斗精神。最后通过“心若在梦就在, 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看成败人生豪迈,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抒发了他们的精神世界以及乐观豁达的生存状态。

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是第一首真正的通过网络流行起来的歌曲, 也堪称是第一首进入主流媒体并大红大紫的网络歌曲:“老张开车去东北—撞了/肇事司机刷流氓—跑了/多亏一个东北人/送到医院缝五针—好了/老张请他吃顿饭/喝了少了他不干/他说/俺们这儿嘎达都是东北人/俺们这儿嘎达特产高丽参/俺们这儿嘎达猪肉吨粉条/俺们这儿嘎达都是活雷锋/俺们这儿嘎达没有那种人/撞了车了哪能不救人/俺们这儿嘎达身上有正根/那个人他不是东北人/翠花—上酸菜!”这是一首平淡得近乎于唠家常的通俗歌曲, 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这首歌故事的主人公是没有名姓的小人物, 虽然没有惊险离奇的传奇色彩, 却充满了朴实热情的亲和力。带有轻喜剧色彩和荒诞效果的歌词, 引发了人们内心对伦理道德的追求, 增加了人们对人生的感悟。“俺们那嘎没有这种人, 俺们那嘎都是活雷锋;俺们那嘎身上有正根, 俺们那嘎没有这种人。”几句话体现出人们心灵深处长期蕴藏着的对善的追求和向往, 字里行间没有功利色彩, 没有文学色彩, 只有一颗平常心, 却充满了智慧和幽默, 雅俗共赏, 并给我们真实的感悟。

李宗盛的《真心英雄》应该是我们面对中国足球带给我们那“痛并快乐着”的情感最适当的诊释:“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再没有恨也没有了痛/但愿人间处处都有爱的影踪/用我们的歌换你真心笑容/祝福你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底流动”。“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更成为人们面对挫折永不言败的响亮口号。

大型公益歌曲《同一首歌》更是深深地打动了全球华人的心, 成为凝聚国人精神, 抒发真挚情怀的不朽之歌:“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个角落/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星光洒满了所有的童年/风雨走遍了世界的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阳光想渗透所有的语言/风儿把天下的故事传说/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阳光想渗透所有的语言/风儿把天下的故事传说。”

人的审美观是有情结的, 所以经历的年代不同, 不一样的生活, 使不同年代的人喜欢不同的旋律。《音乐生活报》有一篇文章是这么描述的:流行音乐是“流速”最快的艺术方式, 它是从高处向“底处”流, 有句话叫水往低处流, 但是流行音乐却是向“底处”流, 这个“底处”是指广大的普通群众, 这些才是流行音乐的听众, 也基于这个浓厚的基础, 我们的流行音乐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换句话说, 它是为大众服务的。当这么普及、这么贴近我们生活的音乐存在, 我们仍不可否认, 流行音乐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欣赏误区。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选择那些歌词内容健康、歌曲旋律优美的流行歌曲进行欣赏, 流行音乐便会朝着更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它也将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呈现出更出彩眩目的千姿百态!流行歌曲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声乐艺术, 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手段。歌词语言柔和、优美、细腻、温馨, 不同的人品味起来, 一定有着不同的感想与意境。从“童年”、“鲜花”、“甜蜜的梦”、“阳光灿烂的日子”到“世界的角落’, “同样的感受”、“同样的渴望”、“同样的欢乐”、“同一首歌”, 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 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 流行歌曲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种类, 它的独特性的美受到了大众的青睐, 流行歌曲歌词创作的世俗性吸引着广大青年与群众的积极参与。流行音乐歌词的语言虽然浅白, 感情却真挚感人, 也正是它的质朴直白, 表情真挚和新颖形象吸引了大众, 它反应了生活的真谛和当代人的一种生活状态、欲望、追求、困惑心理以及奋斗与挣扎, 展现了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日常琐碎生活, 论证了流行音乐歌词创作世俗性的最终结果。

参考文献

[1]李洪忠.也谈对当前歌词创作的几点看法[J].北方音乐, 1993, (01)

[2]刘伟.关于流行歌曲演唱的审美分析[J].教学与管理, 2007, (24)

[3]崔吉熹.歌词创作中立体意识与客体存在的关系[J].音乐探索, 1988, (01)

中国流行歌曲 篇11

关键词:歌曲选秀;人生价值观导向;性别观念;性取向;音乐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G640

从2004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的开播,到2007年的快乐男声的风行,再到如今的中国好声音、最美和声等节目的风靡,歌曲选秀节目可谓是层出不穷,也掀起了全国各地无数青少年粉丝一波又一波的追星狂潮。

"想唱就唱"的个性口号带来了一场全民狂欢;"用音乐来表达快乐"是快乐男声的最高宗旨,这些口号打动了无数平凡观众那颗不甘平凡的心。这些选秀节目无疑为一些怀揣明星梦的年轻人开启了成功之门,实现了成名、成功的梦想,但是对绝大多数青少年而言,这些只是光彩一现的泡沫。

一、对青少年外在形象和个人品味的不良影响。

超女快男选秀中选手"洗、剪、吹"的浮夸发型,以及彻底地颠覆了传统审美标准的雷人造型,让青少年找到了能彰显自我、个性张扬的扮相。大街上、校园里,不难看到一个个身着奇装异服的少男少女:夸张另类的发型,怪异的装束,酷毙的言行举止。

他们以此为美且乐此不疲,迅速、积极地加入了"非主流"的行列,以顽强不屈的精神抵抗来自家长、老师的反对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依然我行我素。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世界因为另类、怪异的外在形象而"被"丑化,也被冠以诸如小流氓、小太妹、不良少年的称呼,被社会舆论推到了不復之地,从而成为了我们整个社会和民族的伤和痛。

二、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错误导向。

此类歌曲选秀节目有着极强的市场和感染力,捧火了一些知名品牌的市场,从"蒙牛酸酸乳"到"仁和闪亮",从"步步高音乐手机"到"怕上火喝加多宝"等等,似乎只有商业的炒作和激烈的晋级比赛才是年轻一代实现梦想的好舞台。

暂且不提中国好声音中每位导师价值80万元的奢华转椅,就拿中国好声音的学员来说,他们被成功地打造成为一批吸金利器。早在好声音初期,其部分学员身价就已经突破50万,身价已经堪比国内一线艺人:吉克隽逸是以42万元出场费问鼎学员身价榜首,李代沫32万元,而成功进入四强的吴莫愁目前的出场费为45万,代言上千万。这些不菲的出场费、代言费让极个别人一夜暴富,同时也足足地吊起了广大青少年的胃口:"死读书"和"读死书"有什么用?真不如去参加选秀、唱支歌、为商家代个言更实际些!无形中,青少年那颗纯洁的、无邪的心开始掺杂了金钱的铜臭、人性的庸俗。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句真理,在物欲横流的金钱面前似乎没有丝毫的抵抗和招架之力就被否定了。这实为我们民族的悲哀、社会的不幸!由此看来,歌曲类选秀节目的负能量远远大于正能量。

三、对青少年性别观念的颠覆和性取向的误导。

在各类选秀节目中"伪娘"、"妖男"、中性美现象的层出不穷,已迅速成为大众争议的焦点。无论是"最红伪娘"刘著、"男版LadyGaga"赖川,还是芙蓉表弟潘曦,他们都用极其夸张的女装造型颠覆了人们的眼球,"伪娘"的反串形象突破了人们对性别美的固有理解。而中国梦之声中的妖艳选手李立宇,涂抹浓重黑眼圈、着红裤、脚蹬高跟鞋的"妖男"赵卓能,以及出现在评委席上着烟熏妆的大牌明星黄晓明,这些别具一格的妖艳造型大大惊爆了现场以及电视机前观众的眼球,把人们对性别的审美观挑战到了极限,也吸引了不少青少年的追捧和效仿。

社会上对于"伪娘"、"妖男"的争议,阴柔风中性化的不良现象,也很快上升到了对社会和青少年的影响层面。娱乐节目在年轻人中的收视率极高,"伪娘"、"妖男"在舞台上展示的妖艳和媚态,对还处于性意识还比较朦胧的青少年是一种极大的感官刺激,对于那些对爱情仍懵懵懂懂、在易性癖或同性恋阶段中摇摆的青少年,形成了一种错误意念的引导和指向,对青少年的性别角色、性意识起到不良的影响和干预,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极为不健康的因素和绊脚石。

四、对青少年成长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湖南卫视推出的"快乐中国、超级女声"网站中,比赛期间每天都在上演着关于超级女声的各种新闻、专访、预测、"丑闻"乃至"黑幕",五花八门娱乐性极强的帖子严重玷污了网络环境。而网上粉丝们之间的互相谩骂、人身攻击也蔓延到街头、校园,"玉米"和"笔迷"在各地拉票时的明争暗斗屡见不鲜。不少青少年就是因为一些选秀节目而盲目追星,使得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同学为了买明星的专辑、看一场偶像的现场等不惜花费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而丝毫没有愧疚感。

在超女比赛中,歌迷为宣泄对评委黑楠的不满情绪,拿它的宝马车出气,这种不文明和不理智的情感宣泄,造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有关超级女声还引发了一场文化大讨论,这一大讨论始于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发起的"号召抵制广播电视文艺娱乐节目主持人低俗之风"讨论会,"超女"被指低俗,甚至"恶俗"。

"超级女声"也成了当年最具热度的文化现象,也引发了不同社会阶层人士的唇齿纷争和文化冲突。在这众说纷纭的口水恶交中,得益的始终是某些商家和极少数选手,而受伤害最深的是谁呢?自然是在各类选秀节目中声势浩大、忘我追随的广大青少年,在对草根明星的狂热追捧和膜拜效仿中失去了纯真、丧失了理智、迷失了自我,也抛却了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歌曲选秀节目的初衷本应该是阳光、积极向上,用音乐的美妙和力量去感染、鼓励青少年,真正体现出青年一代的朝气蓬勃与生活激情,起到健康影响和积极导向的作用。而作为青少年,则应该对未来有美好的遐想、有完整的计划和目标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追求,逐步去实现,这样才能真正成为有理想、有目标、有责任感的有为青年。

参考书籍:

《音乐心理学》(修订版)罗小平黄虹(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音乐学与差异:音乐研究中的社会性别与性》(美)露丝·索莉译者:谢钟浩ISBN号:9787806924877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8-01;

《想唱就唱》刘春(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5-01;

中国流行歌曲 篇12

随着时代的变化,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常常通过流行歌曲读出当年的时代背景,感受到演唱者的情感,每个年代,演唱者所在的历史背景不同,所演唱的歌曲风格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流行歌曲必然存在阶段性的演变。

1 我国流行歌曲不同阶段的演唱风格特征

我国流行歌曲具有90年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五个阶段。首先是具有上海大都市演唱风格的流行歌曲,充满了时代的气息,主要的代表歌手是周璇,该时期的流行歌曲,在演唱风格上受到欧美国家歌曲的影响,例如,在伴奏、编曲等方面,都有欧美流行音乐的影子。但是,早期的流行音乐,依然具有我国民间唱法的特点。第二阶段是进入了六七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流行歌曲主要是以港台歌曲为主,该时期的歌曲明显具有区域上的差异,对我国日后的流行歌曲唱法具有很大的影响。该时期的流行歌曲演唱风格为“港台唱法”,主要是以台湾与香港个性的演唱风格为主,与早期相比,由于存在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歌手们在演唱流行歌曲时,也存在的很大的差异,在表演上慢慢的发生改变。接下来进入到八十年代,八十年代邓丽君的歌曲风靡全球,我国流行歌曲在唱法上正式开始发生转变。崔健的想留摇滚音乐、摇滚唱法新颖独特,是流行乐坛的代表作。我国内地歌手在唱法上逐步成熟,慢慢开始自己创作,具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进入九十年代,我国的内地流行音乐在该时期已经完全成熟,受到欧美音乐的影响,歌手演唱的歌曲越加个性化,每个歌手都具有自己独有的演唱风格,歌曲向多元化发展,唱法、风格更加丰富多多彩,受到广大年轻人的喜爱。进入到二十一世纪,时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我国流行音乐受到各国流行音乐的影响,慢慢与国际相接轨。欧美国家的流行音乐唱法多种多样,我国流行歌曲将此类唱法纳入其中,在大多数新生代歌手的歌曲中,可看到新生代的歌手将欧美唱法和自己的作品相互结合,例如,说唱、爵士唱法等各种欧美唱法,已经在我国流行歌曲中得到了运用,甚至是我国很大的中年的歌手也慢慢改变一直以来的演唱风格,在唱法上大胆尝试,采用新低唱法演唱歌曲。我国的流行乐坛,正向多元化转变,现如今,要在乐坛上站稳脚跟,歌手们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全面认识到流行歌曲的转变。

九十年代到现在,欧美流行歌曲对我国的流行歌曲发展一直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流行歌曲在演唱风格上,慢慢与国际相接轨。我国流行歌手在演唱歌曲时,歌曲演唱风格多元化,唱法多种多样,为此,在唱法的概念定义上,慢慢开始模糊,流行歌曲的类型,实际上与唱法的联系不大,不需要去强调唱法,现如今,流行乐坛上,多样化的演唱风格已经成为了主流,在流行歌曲中,对唱法、风格已经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

2 现如今我国流行歌曲的风格

2.1 大众化风格与音乐剧风格

当代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主要是在歌曲的风格大众化,九十年代流行歌曲的主要是以香港与台湾为主,港台歌曲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例如,九十年代红遍一时的明星,现如今依然在乐坛中占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陈奕迅、刘德华、谢霆锋、王菲、蔡依林等,这些著名的歌星都在九十年代开始被人们所熟知。这些歌手所演唱的歌曲,主要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唱法较为简单,传播性强。而我国内地的歌手例如,刘欢、田震等,所演唱的歌曲难度相对比较大,内地的歌手演唱风格主要是以声音响亮、高昂为主,在演唱时要把握好气声、颤音以及旋律线条等,歌手需要掌握好诸多的演唱技巧,才可将一首流行音乐完美的演唱出来。另外,当下音乐剧风格的流行歌曲也广为传唱,音剧风格的歌曲是将流行歌曲与歌剧完美的结合后,其歌曲风格寓意比较深刻,将时代现状在歌曲中表现出来,具有亲和力。音乐剧在演唱时,要求演唱者一边演唱一边进行表演,将歌曲的情感,通过演唱者的表演传达出来,难度比较大。例如,在北京奥运会上与刘欢一起演唱歌曲《我和你》的莎拉布莱曼,原来就是一名著名的歌剧演员,代表作有《猫》、《歌剧魅影》,在演唱歌曲时,她向观众展示了自己独特的嗓音,巧妙的使用轻微沙哑的气声唱法,当演唱到高音部分是,使用了真假声音混合的方式,将歌曲的艺术效果表达的淋漓精致。这样的流行演唱风格,更让观众感受到歌曲的情感,与演唱者独特的嗓音。

2.2 网络流行音乐风格

现如今是一个网络信息时代,网络音乐的发展到追溯到90年代末,我国的网络化流行音乐最早的属雪村演唱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此歌曲当时发行之后,风靡一时,歌词幽默,曲调活泼,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歌手不断的涌现,通过网络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风格的歌曲,演唱风格多样化,尤其是在2005年,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登上了春晚,网络歌曲更是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新一代网络歌手例如香香、庞龙等,也快速串红。网络歌曲之所以得到人们的传唱,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其演唱风格上,网络流行歌曲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难度较小,没有音乐功底的人也可以演唱,而且朗朗上口,有一学就会的感觉,为此,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可以轻松的进行演唱。

3 结束语

我国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的转变,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每一个时代的流行歌手,在演唱歌曲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尽管随着时间的流逝,演唱风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歌曲终将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摘要:流行歌曲演唱难度小,具有极强的传播性,流行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流行歌曲具有不同的演唱风格特点。本文对我国流行歌曲不同年代歌曲演唱风格的阶段性演变进行探讨,并分析现如今我国流行歌曲的风格。

上一篇:管理下一篇:中小学一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