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动态

2024-09-11

流行动态(共6篇)

流行动态 篇1

随着养鸡生产的迅速发展, 鸡病的发生也趋向于复杂化。特别是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马立克氏病、鸡痘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毒性传染病, 在养鸡生产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危害尤为严重。了解掌握鸡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动态, 可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对保证养鸡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疫情主要为突然发生, 见于各种月 (年) 龄鸡只, 成鸡发病多见于产蛋末期, 4~7月份, 一是鸡处于新城疫疫苗免疫的末期, 抗体滴度降低, 免疫能力已急聚下降;二是温暖季节, 鸡受应激增加, 抵抗力降低;三是与商贩频繁收购蛋、鸡活动造成的传播有关;四是与免疫操作不确实, 或是免疫程序执行不合理, 及成鸡疫情的扩散有一定关系, 初产鸡群常在开产后1~1.5个月发生。鸡新城疫疫情有时与其他病毒病或细菌性传染病混感发生。有的表现慢性化或非典型性, 临诊病鸡鸡冠、肉髯发紫, 有呼吸罗音, 排水样便, 粪便呈黄白色、灰白色、红色、绿色。剖检病死鸡嗉囊呈半气鼓状态, 气管、心冠脂肪出血, 腺胃乳头、肌胃角质膜下、小肠、盲肠、扁桃体、直肠黏膜等部位均有出血变化。鸡群有时出现呈神经症状的病例。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该病自90年代开始呈现暴发流行形后, 波及城乡多数蛋肉鸡群, 曾引起严重的死亡损失。次年普及开展免疫, 后又将IBD弱毒疫苗由饮水免疫改为雏鸡14、28日龄2次滴鼻接种, 或滴口和饮水。凡是按要求实行免疫的, 均较好的控制了疫情, 发病呈下降趋势。但是, 近几年来, 蛋肉鸡群在第二次饮水免疫之后, 经常性出现突发疫情, 还直接影响到鸡新城疫的免疫效果。通常雏鸡或成鸡群突然病死鸡增加, 病鸡排出黄白色稀便, 群体性精神状态差, 采食量降低, 而剖检可见鸡只胸肌、腿肌有密集的出血斑, 法氏囊囊体肿胀发亮光胶样水肿, 或变得如紫葡萄样, 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

3 鸡马立克氏病

本病的预防, 多年来坚持采取了对初生雏鸡接种疫苗的方法, 已显示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小场与个体户难以做到雏鸡与成鸡的严格隔离饲养, 消毒措施不健全, 潜在的其他疫病及营养代谢病等等, 因此, 仍有个别零散发生的实例, 以神经型和内脏型, 眼型病鸡为主。蛋鸡3~5月龄间发病。发病率达3.0%~7.4%不等, 显性病鸡致死率高, 多为运动与采食障碍致死。

4 鸡痘

在上世纪60~70年代城乡养鸡中开始流行。此后, 随着养鸡生产的发展, 鸡痘曾一度属于常见而危害很严重的疾病之一, 特别是对群养蛋鸡引起产蛋率降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鸡痘的预防在本地区普遍采取刺种的方法, 已继续了多年的时间, 疫情早已得到控制。但在秋季仍有个别散发的病例, 不过对养鸡生产不再构成威胁。

5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发生于各龄鸡群, 雏鸡、育成鸡常见肾型传支, 呼吸系统变化并不明显, 如肾脏肿胀输尿管内沉积一定数量的尿酸盐。特征性症状为病鸡呼吸困难, 伸颈张嘴喘息的特殊姿势, 鼻孔有分泌物, 有湿性呼吸罗音和咳嗽, 咳出带血的分泌物, 致使鸡笼鸡喙、背部羽毛有血迹污染。剖检病死鸡喉部、气管内有带血的凝集物。呼吸道传染病对生产的威胁有逐年加剧之势, 且常与鸡败血霉形体病混感发生使危害加重。

6 小结

对于鸡病毒性传染病, 现地首先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检查, 实验室检查, 经过综合分析, 才能做出关于某病的初诊或疑似诊断。只有了解掌握鸡病毒性传染病的流行动态, 可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使鸡病的防治工作更能得到加强和完善, 为当地的养鸡业的大发展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流行动态 篇2

1 规模化猪场疫病流行动态

1.1 老病未除新病增多

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 交通渠道的增多, 为疫病流行创造了客观条件, 导致一些曾一度得到控制的传染病, 如猪瘟和水泡性疾病等又重新抬头。此外, 由于在长期免疫压力下, 猪瘟病毒的变异、疫苗抗原结构的漂移、强毒的潜伏, 以及一些新病, 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PRRS) 等导致的免疫抑制等, 使猪瘟的发病率升高和呈扩散之势。另一方面, 为了适应养猪业的迅速发展, 从国外引进种猪的品种和数量增多。由于检疫不严或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 致使一些新的疫病传入我国。同样, 在引种过程中, 一些新的疫病也会传入我省, 如PRRS、猪圆环病毒2型 (PCV—Ⅱ)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 (PRDC)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PMWS) 、猪皮炎肾病综合症 (PDNS) 等。尤其是PRRS和PCV—II的出现, 可使猪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某些常规疫苗接种后达不到预期效果, 导致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升高。

1.2 混合感染与继发感染极为普遍

近几年, 猪病以病原的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为主要流行形式, 猪群发病往往不是由单一病原所致, 而是以两种以上的病原体相互协同作用所造成的, 常常导致猪群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危害极其严重, 而且控制难度大。多重感染包括病毒的多重感染、细菌的多重感染以及病毒和细菌的多重感染。在病毒的多重感染中, 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等之间的多重感染较为常见, 特别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双重感染最为严重, 由此造成猪群的双重免疫抑制, 抵抗力下降。如PRRS单独感染妊娠母猪时, 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等繁殖障碍和短暂的精神不振、嗜眠和饮食下降等症状, 一般死亡率不高。但往往在猪免疫功能受到抑制的情况下, 导致弓形体病或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等的混合感染, 造成病猪大批死亡。细菌的混合感染主要涉及猪肺炎支原体、副猪嗜血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猪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等。

病原的继发感染在规模化养猪场十分普遍, 特别是在猪群存在原发性感染的情况下, 一旦应激因素和饲养管理不良, 营养不平衡或者缺乏, 就很容易发生细菌的继发感染。这种多病原混合感染, 给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必须经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结果, 综合分析后, 才能确诊。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疯狂肆虐

2006年以来席卷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所谓“高热病”疫情, 给我国养猪业造成沉重打击, 损失巨大, 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猪存栏量减少60%以上, 不少中小型猪场因此而倒闭, 此次疫情造成的损失要远大于1996年暴发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蓝耳病) 和2002年暴发的猪圆环病毒2 型感染所致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PMWS) 。目前已认定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的变异流行毒株是此次疫情的原发性病原 (或之一) 。至今在不少规模化猪场因此次疫情所产生的影响仍在继续。2007年来势更加凶猛, 大面积发生疫情, 给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猪场带来严重危害, 导致生猪价格不断攀升, 影响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水平。

1.4 呼吸道疾病日益突出

在一般猪场的保育仔猪和生长猪群中, 呼吸道疾病日益严重而不易控制。猪呼吸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养猪生产中危害最严重的疫病, 发病率通常在30%~60%, 死亡率5%~30%, 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 预防和控制十分棘手。引发本病的病原可分为两类, 一是原发性感染病原, 主要包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猪流感病毒、猪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二是继发性感染病原, 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猪沙门氏菌等。当然, 饲养管理的不当或失误, 以及环境卫生的恶化等因素, 也可导致呼吸道疾病日益突出。

1.5 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性增大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圆环病毒素2型感染两种抑制性疾病对养猪生产的危害很大, 除了直接危害猪体外, 还可造成机体免疫抑制, 引起疫苗接种反应增强, 副作用增大, 甚至使免疫失败。目前我国蓝耳病阴性猪场屈指可数, 圆环病毒2型阴性场几乎不存在。由此导致猪群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下降, 猪群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强, 成为近几年来猪越来越难养, 病越来越多的根本原因。

1.6 猪瘟的控制难度加大

近年来, 猪瘟疫情十分不稳定, 发生猪瘟的猪场增多, 而且都是典型的猪瘟。种猪场猪带毒和持续性感染问题仍普遍存在。因此, 对猪瘟的控制不能松懈, 种猪场猪瘟带毒的净化势在必行。妊娠母猪感染低毒力毒株或中等毒力毒株时可出现隐性感染或潜伏感染, 并引起持续性感染的发生, 这是当前繁殖母猪发生猪瘟的一种主要方式。在临床上也不表现明显症状, 其带毒可经胎盘传给胎儿, 使母猪出现繁殖障碍, 发生流产。即使成活仔猪接种猪瘟疫苗时也不能引起免疫应答, 而出现免疫耐受, 造成免疫失败。

1.7 某些寄生虫病危害加重

随着集约化养猪场增多和养猪规模不断扩大, 污染变得更加严重, 寄生虫病明显增多, 如小袋纤毛虫病、疥螨虫病、球虫病等。其中, 不少病原广泛存在于养猪场环境中, 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这些环境性病原微生物已成为养猪场常见的病原并引发多种疾病。

2 防治策略

2.1 加强饲养管理, 树立防重于治的理念

加强猪群的饲料营养和药物保健, 可提高猪体自身抵抗力, 对防制疫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产房与保育的全进全出, 减少和杜绝应激因素, 做好通风与保温等措施, 避免降低猪群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对母猪平时可添加维生素E, 对妊娠母猪应喂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 妊娠母猪和公猪饲料应定期 (2~3个月) 添加药物 (如金霉素300 mg/kg+支原净100 mg/kg) , 连用7 d, 母猪分娩前7~14 d, 选用“通灭”或伊维菌素等药物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母猪产前和产后一周, 饲料添加药物如泰农 (25 0mg/kg) 等, 母猪产前有便秘现象时, 可在饲料中添加芒硝等药物。对仔猪除做好断脐、断尾、剪牙、打耳号和铁针注射外, 还要做好三针保健计划, 即生后第3、7、21天, 选用得米先长效注射液等药物肌肉注射。仔猪舍注意通气和保温, 仔猪断奶后一周和从保育舍转出前一周, 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250 mg/kg +加康500 mg/kg, 同时进行隔离和淘汰病、弱、残仔猪。保育仔猪的饮水可添加富马酸、柠檬酸、冰醋酸等有机酸。对生长育成猪不要再混群, 降低饲养密度, 要改善栏舍空气质量, 夏天注意防暑降温。根据猪场实际情况, 在14~16周龄时, 饲料添加利高霉素1500 mg/kg, 连用一周, 可以有效预防疫病的发生。

2.2 执行严格的卫生消毒措施, 定期驱虫

猪场应制定和执行消毒计划和程序。全出后猪舍或空栏时应彻底冲洗、消毒三次 (其中熏蒸消毒一次) , 间隔5 d以上方可进猪使用。减少分娩舍和保育舍的带猪喷雾消毒。良好的卫生环境和严格规范的消毒措施, 可有效防止场外疫病传入猪场, 降低猪场原发性感染疫病的感染率, 杜绝或减少继发性感染的几率。进出的车辆、人员要进行消毒。夏季要防止苍蝇、蚊子的叮咬, 以减少病原的传入。对环境要进行定期消毒, 并做好各项记录。定期驱虫, 减少寄生虫病对猪群的危害。

2.3 执行有效免疫程序, 科学合理使用疫苗

根据当地疫情和猪群健康情况, 制订本场免疫计划和免疫程序。猪场应做好猪瘟、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日本乙型脑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链球菌等疫病的免疫接种。一般应加强病毒性疫苗和种猪群的免疫接种, 适当减少细菌性疫苗和肉猪群的免疫接种。当前发生和流行的猪病中80%以上为病毒性传染病, 而在病毒性传染病中, 又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猪瘟和猪圆环病毒2型单独感染或混合感染为多见, 因此对保育期仔猪应进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弱毒苗和猪圆环病毒2型病理组织灭活苗各2次免疫接种。猪瘟疫苗也应在生长育成期前进行2~3次免疫接种, 否则, 一旦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降临, 就会混合感染, 导致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此外, 要查看疫苗的质量、有效期限, 不使用劣质、过期的疫苗。还要注意疫苗的保管, 以确保疫苗的质量。必需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的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有的养殖户以为注射越多越好, 常常适得其反。还要注意母源抗体的影响, 应定期监测猪群的抗体水平, 以了解猪群健康状况, 及时指导和调整免疫程序, 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在接种疫苗前后几天停用抗病毒的药物, 否则会影响免疫的质量。

2.4实施种猪场净化

从源头抓起, 建立健康的种猪群, 实施种猪场净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是改一地生产为多地生产。即将目前采用在一个场地内的一贯式连续生产模式, 改为在两地或三地生产。现最流行的是三地生产模式。即配种、怀孕、分娩、哺乳在一地, 保育在第二地, 生长和育成在第三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各场之间的空间距离可以50米至数千米, 这样不但能避免病原通过各种媒介的接触和传播, 还能有效的阻止车辆、人员、工具和设备等的交换, 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交叉感染。

二是坚持早期断奶。早期断奶, 原则上是仔猪在母源抗体还起作用时即断奶, 并将断奶后的仔猪转移到远离母猪的保育舍内。根据当前养猪条件和技术水平, 一般仔猪采取3~4周龄断奶为宜。许多疫病, 对母猪本身是安全、有免疫力的, 但它们也可以使这些疫病在无临床症状的情况下, 在猪出生后10~20 d靠吸吮母猪初乳获得的免疫力逐渐下降时传染给仔猪。因此, 早期断奶可明显降低仔猪感染疫病的机会。

三是坚持全进全出。在同一栏舍内, 只要不重新引进猪, 在一定时间内出完, 也算全进全出, 特别是分娩舍和保育舍应做到全进全出。全出后猪舍进行彻底的冲洗和消毒, 这样有助于疫病的控制。

2.5 加强疫病诊断与监测

引种时要进行严格检疫, 引种检疫把关不严是把外地疫病引到本省、本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实例在生产中并不鲜见, 不少养殖场或养殖户希望能得到品种好的猪, 往往从多个猪场购进母猪, 选购时几乎不作严格的检疫, 结果把多个猪场的猪病都带进自己的猪场。再加上免疫程序不完善, 管理制度不严, 造成猪传染病的发生。

流行动态 篇3

关键词:网络流行称谓语,顺应性理论,动态语用发展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截至2016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10亿[1], 他们的网络交流对语言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新的网络流行称谓语的不断出现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渗透应用, 已经成为大众流行语言文化的一个新趋势。受其影响, 年龄段差较大的群体之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语言代沟;同时层出不穷的新的网络用语也给学习汉语的外国人造成了极大的困惑。因此有语言代沟的人们要增进彼此了解, 外国人要学习中国当代文化, 就不能不关注网络交流影响下变得更为复杂的语用中的汉语言。从顺应论的角度对不断出现的网络流行称谓语进行研究有助于解决语言交流及语言学习方面产生的困惑。

一、网络流行称谓语的动态顺应性发展

比利时著名语言学家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的理解》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一书中, 从语用学角度详细阐述了他的语言交流的“顺应性理论”[2]。此理论表明: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 不管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是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外部的原因”;语言使用者在交流过程中能做出恰当的选择依赖于语言自身的三大特性——变异性 (Variability, 指“语言具有各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性”) 、商讨性 (Negotiability, 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 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 和顺应性 (adaptability, 指“能够让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 从而满足交际需要”) 。网络流行称谓语的发展正是交流者为了达到网络交流目的, 从上述的语言自身的三大特性出发, 从结构客体方面和语境关系方面做出的适当选择而进行顺应的结果。

(一) 网络流行称谓语的结构客体顺应

1. 语音层面的顺应

语言的变异性为语音层面的顺应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许多新网络称谓语的诞生。网络交流最主要的方式是文字交流。而文字交流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拼音输入法。拼音输入法的谐音检索和首字母检索等智能化的特点有助于网民在交际过程中作灵活的变通, 采用谐音的字词或首字母的方式来满足交际的需要, 从而形成了语音层面的谐音顺应和汉语拼音的首字母顺应。生动形象的谐音字词, 由于有充分的语境支持, 传达出了交流者的真实的意思, 同时又具有趣味性、诙谐性, 因此得以在语音层面顺应。例如:“歪果仁” (外国人) 、“驴友” (旅友) 、“斑竹” (版主) 、“大虾” (大侠) 、“美眉” (妹妹) 、“麻麻” (妈妈) 、“叫兽” (教授) 、“童鞋” (同学) “小盆友” (小朋友) 等。还有一类谐音顺应是外语词汇融入到汉语中形成的语码转换后的顺应, 如“粉丝” (fans, 迷) 、“萝莉” (lolita, 幼女) 、“欧巴桑” (老年妇女) 、“屌丝” (diors, 身份低微、生活平庸但不抱怨的人) 、“蕾丝” (lesbine, 女同性恋) “沙发” (so fast, 第一个回帖人) 等。这类谐音顺应都与某个外语词汇相关, 在语用过程中可以传达出使用者用词国际化、现代化的特点。拼音首字母顺应是指人们为追求网络交流速度而只输入拼音的首字母从而形成的顺应, 如“GG” (哥哥) 、“JJ” (姐姐) 、“DD” (弟弟) “MM” (妹妹) 、“BC” (白痴) “BT” (变态) 、“SJB” (神经病) 、“MPJ” (马屁精) 等, 这类顺应又恰恰为青少年的网络用户使用居多, 体现出他们在交流中用词极简主义的风格。

2. 语义层面的顺应

网络流行称谓语语义层面的顺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仿拟亲属称谓顺应;称谓语的语义泛化顺应;称谓语新搭配顺应;词义的隐喻及转义顺应等。

首先, 为了突出某人某方面的品质特征或发生在某人身上的特殊事件, 把本来不具亲属关系的人仿拟亲属称谓进行顺应, 以表达使用者的钦慕、崇拜、讽刺、戏谑、调侃、安慰等情感。最常见的有“爷”“叔”“姐”“哥”等, 主要用于特指, 如“范爷” (范冰冰) 、“星爷” (周星驰) 、“诗爷” (刘诗诗) 、“韩爷” (韩雪) 、“傅爷” (傅园慧) ;“鸟叔” (韩国歌手朴载相) 、“根叔”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 、“房叔” (蔡彬) ;“犀利哥” (当时窜红网络的流浪汉程国荣) 、“春哥” (李宇春) 、“大衣哥” (朱之文) 、“表哥” (杨达才) 、“忧民哥” (贺优琳) ;“凤姐” (罗玉凤) 、“房姐” (龚爱爱) 、“草帽姐” (徐桂花) 、“失控姐” (丁莎莎) 等。虽然有的称谓如昙花一现, 但仿拟亲属称谓的这种新构词法却得以承继。

其次, 使用者为了达到目的, 故意将称谓语的语义泛化来进行顺应, 以表达其友好、赞美、亲近的情感。“所谓词义的泛化, 是指体现了概念的词在意义演变过程中发生的概念内涵上部分消失的现象, 即词在保持越来越少的原有语义特征的情况下不断产生新的使用方式将越来越多的对象纳入自己的指称范围的过程。”[3]例如, “亲/亲们”“美女”“帅哥”“兄弟”“靓妹”等, 均超越了传统意义的使用范围。“亲/亲们”可以泛称所有人, 特别是在网络销售领域, 让对方产生亲近感, 超越了血亲或姻亲的范围;“美女、帅哥”则可泛指所有潜在的女性或男性客户, 无论其是否美或帅, 也冲破了年龄的局限;“兄弟”甚至超越了辈分的限制, 无论长幼皆兄弟。

第三, 因为网络时代的发展, 人们观念的更新和新事物新情况的出现, 社会称谓语空缺的问题突显, 为顺应这一表达需求, 网民在交流中重组或发明创造了许多新的称谓语, 例如“高富帅”“白富美”“女汉子”“富/官二代”“男妹子”“宅男/女”“剩女”“男闺蜜”“负翁”“月光族”“啃老族”等。

第四, 用语义的隐喻, 借代或转义进行顺应, 例如“小鲜肉”“椅子”“单身汪”“恐龙”“菜鸟”“青蛙”“猪头”等, 有的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 有的则是戏笑谑骂, 不再表达物质世界的事物;还有完全转义形成的顺应, 如“小姐” (从事色情行业的女性) 、“同志” (同性恋者) 、“干爹” (包养年轻女子的有钱或有权势的已婚男人) 等, 均由原来的中性词转成了贬义词。而当这贬义色彩的意义在网上流行后, 其原本意义却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忌讳语。

(二) 网络流行称谓语的语境关系顺应

1. 网络流行称谓语的选择顺应网络社交世界

“社交世界 (social world) 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所规范的原则和准则, 交际者的语言选择必须符合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和语言社团的交际规范。”[4]在网络这个特殊的社交世界里, 交际环境比较宽松, 非正式的场合较多, 它的虚拟性和包罗万象性预示着缺乏统一的规范和准则, 现实生活中某一社会的规范和准则对交际者失去了制约性, 现实的社交世界被虚拟社交世界取代, 因此网民在交际中也顺应了这个不规范的社交世界, 在称谓语的选择上比较随便、模糊, 有时礼貌级别比较低。因此, 导致现实世界中的许多影响交际的因素——交际者的文化背景、年龄、性别、性格等缺位, 交际者的称谓选择也就不受这些因素的制约了。

2. 网络流行称谓语的选择顺应网民的心理世界

“心理世界 (mental world) 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4], 网络称谓语的选择是网民交流时对心理世界的顺应, 表达了使用者喜爱、崇拜、憎恶、戏谑、向往等情感。例如“范爷”, 开始时是范冰冰的影迷对她的称呼, 表达了对她自信、率直、能干、成功的很爷们的一面的欣赏。又如网店与顾客的交流中经常使用到“亲”这一称谓, 体现了店主表示友好, 有意拉近与目标客户的心理距离, 达到其销售目的的愿望。而“青蛙” (丑男) 、“恐龙” (丑女) 等则表达了讽刺厌恶的心理;“宝宝”则揭示了渴望被人疼爱、保护的心理。总之, “语言是一种能动的产物, 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使用是人们社会心理的一种反映。在交际过程中, 交际者的心理动机在许多情况下影响交际者的语言行为。有时称呼语可以被说话者用来表达对听话者的态度或情感”[5]。任何网络称谓语都与使用者的某种心理相契合, 以实现其网络交流的目的。

3. 网络流行称谓语的选择顺应物理世界

“任何文化现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都有其现实的社会根基。”[6]新出现的网络流行称谓语也一样, 也是顺应物理世界的发展而逐渐被创造出来, 实际上反映了开放的中国社会结构变化和生活变化中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矛盾, 如“宅男/女”“官/富二代”“基友”“小鲜肉”“表叔”“房姐”“备胎”“接盘侠”等。当交际双方在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上达到一致, 事实的确存在而现有的世界在称谓上又出现“缺环”时, 交际者就会选择顺应物理世界, 创造出新的网络称谓语。

二、网络流行称谓语的发展对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启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与深入, 尤其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 汉语言文化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的重视。网络的普及自然使得网络流行称谓语成为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言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由网络流行称谓语的特点可以看出, 对其学习既要立足实际又要灵活。第一, 打破传统语言规范的束缚, 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学习网络流行称谓语。新事物新环境的出现是网络流行称谓语诞生的摇篮, 冲破常规才能见“新意”。第二, 切莫望文生义。每一个网络流行称谓语都有其诞生的社交、心理和物理背景, 充分地了解这些背景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的前提。接触到新称谓语时, 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追根溯源。第三, 多与汉语言使用者进行交际, 避免着力学习语言知识为重的倾向, 不要忽视语用能力的培养, 遵循从语法层面到语义层面再到语用层面的全面领悟。

三、结语

网络交流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流行称谓语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 有些甚至已经从网络环境走入现实生活中, 它动态顺应性的发展必将进一步扩大, 无论对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来说还是外国学习者来说, 都要与时俱进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其动态的语用功能, 使我们的交际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6/201608/t20160803_54389.htm.

[2]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 and New York:Amold.1999:55-56, 59-61.

[3]张小平.当代汉语词汇发展变化研究[M].济南:齐鲁出版社, 2008:175.

[4]何自然, 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chueren的新作评介[J].现代外语, 1999 (04) :428-435.

[5]张国范.称呼语选择的顺应性理论探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3, 30 (10) :32-35.

流行动态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资料来自1985-2005年进行的5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6,7,8,9,10]。对象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原则,选自全国除台湾、西藏外30个省(区、市)7~18岁汉族学生;分城、乡、男、女4个群体。以省为单位,各群体每岁117~174人,均等抽样自社会经济“好”(省会片)、“中”、“差”3片(1991年仅有省会片)。经严格体检,剔除重要脏器慢性病和发育残障者,合计受检者1985年291 584人[6],1991年184 765人[7],1995年204 313人[8],2000年287 446人[9],2005年290 870人[10]。

1.2 方法

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要求检查视力[10]。由省检测队安排专人、专项检测。检测人员事先经严格培训、考核;现场质控符合要求。按先右后左顺序,检查裸眼视力、屈光状况。凡视力<5.0(包括轻、中、重度)筛出为“视力不良”。统计以人为单位,凡两眼视力不平衡者,以视力不良程度高者为准。进一步通过串镜检查,判断屈光不正性质,区分“疑似近视”、“疑似远视”和“疑似其他眼病”。

2 结果

2.1 视力不良检出率动态变化

表1,2显示,20 a来所有性别-年龄段视力不良检出率都迅猛上升。城男、城女、乡男、乡女7~18岁均值分别从1985年的34.0%,38.8%,15.8%和21.2%增长至50.7%,59.4%,34.7%和43.7%,增幅分别达49.1%,53.1%,116.0%和106.0%。乡村男女增幅超过城市,低年龄小学生该阶段的成倍上升趋势令人瞩目。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城乡差异逐步缩小,但整体上城女>城男>乡女>乡男的格局没有变化。各群体检出率的增长并非匀速:多数性别-年龄组1995-2000年增势趋缓甚至下降,和此前10 a、此后5 a的迅猛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注: 与上一年度进行χ2检验,*P<0.01,**P<0.01。

注: 与上一年度进行χ2检验,*P<0.01,**P<0.01。

2.2 疑似近视检出率动态变化

省会片群体是城乡男女中社会经济背景最好的部分,其视力不良率和疑似近视检出率也最高(分别比所在群体高10.8%和12.4%)。表3,4显示,各年龄段疑似近视检出率14 a(1991-2005年)中显著增长。省会片城男、城女、乡男、乡女7~18岁均值分别从40.3%,47.9%,24.5%和31.4%增至55.7%,64.3%,41.1%和49.7%,增幅分别为38.2%,34.2%,67.8%和58.3%。7~9岁城、乡男女增幅都接近1倍或超过1倍,城乡差异明显缩小,但依然表现为城女>城男>乡女>乡男。与上述视力不良检出率相似,各群体1995-2000年期间增势趋缓或下降,与其后5 a的迅猛上升形成鲜明对照;其中城市男女7~9岁组在短短的5 a内疑似近视检出率就从18.4%和23.1%跃升至31.1%和36.9%,早期化趋势极为明显。

注: 与上一年度进行χ2检验,*P<0.01,**P<0.01。

注:与上一年度进行χ2检验,*P<0.01,**P<0.01。

3 讨论

分析证实,我国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疑似近视检出率居高不下的现象非“一日之寒”,而是一个逐步发展过程;2项检出率伴随迅猛的都市化、生活现代化进程还有加快趋势,表现出以下特点:(1)低龄化现象明显,尤以省会城市为最。沿海发达城市群体6~7岁小学生即有不少近视出现;换言之,从学龄前到小学低年级的生理性远视→正视发展的过程趋于消失[11]。(2)青春早期成为视力不良高发阶段,新发病例增加,近视程度加重的速度加快。(3)群体差异趋向缩小。尽管迄今仍表现为城市>乡村,女生>男生,省会片>其他地区,但乡村学生中低年龄组较低的发生率(与相对滞后的体格发育有关)实际是一种假象[12]。伴随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加之生长长期变化,乡村群体视力不良、疑似近视的增速都已超过城市。若无视这些变化,则伴随乡村群体视力不良和疑似近视检出率的逐步“赶上”,将使有效遏制我国青少年的近视高发趋势变得更为困难。

本研究的另一重要发现是:20 a来我国学生视力不良、疑似近视检出率的上升趋势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有快有慢。1995-2000年期间这2项指标的发展都明显减缓,部分性别-年龄组甚至下降,在有些沿海省会市群体,1991-1995年即出现这一现象。该现象无法用技术因素来解释(历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筛查方法和标准完全一致),主要与教育、卫生行政部门的努力、广大基层学校卫生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有关。1992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布《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13],将视力不良和近视列为需重点防治的首位学生常见病,由此空前激发了全国学校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各地纷纷成立了学生常见病防治领导小组,强化视力检测机制,狠抓新发病例的控制,推广视力保健操,开展假性近视治疗等。一些省还以“防近”为切入点开展健康促进学校。1997,2000年先后开展了2次全国规模的学生常见病防治检查督导。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为延缓学生近视率的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后,“近视无法防治”的无作为观点甚嚣尘上,许多地区的疾病控制机构裁并了学校卫生科,防近工作力度明显减弱,使城乡青少年群体的视力不良、疑似近视检出率再度大幅上扬。可见,尽管迄今尚无治疗近视的有效方法,但采取积极的、综合的预防措施,至少能显著延缓其迅猛增长。

流行动态 篇5

关键词:念珠菌,流行病学,病原学,防控措施

1 病原学及相关研究

1.1 病原介绍

念珠菌属于真菌界, 半知菌亚门, 芽孢菌纲, 隐球酵母目, 隐球酵母科;是双相型单细胞酵母菌, 有完整的核和细胞壁。该菌革兰氏染色阳性, 对外界环境及消毒药有很强的抵抗力。白色念珠菌较其它真菌耐酸耐碱能力更明显, p H1.55耐酸实验可分离鉴定白念珠菌。芽管实验及厚膜孢子实验是分离鉴定白念珠菌的经典实验。在沙堡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金属光泽。菌体小而椭圆, 能够长芽, 伸长而形成假菌丝。在人畜禽体中, 无症状时常表现为念珠菌呈酵母细胞型, 侵犯组织和出现症状时常表现菌丝型。

有学者研究证实, 磁场能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繁殖的速度和数量;还有研究表明念珠菌在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膜后, 其对常规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明显降低, 例如白念珠菌生物膜对氟康唑的耐药性是悬浮状态的100多倍;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性是悬浮状态的20~30倍以上。

1.2 念珠菌的致病因素

念珠菌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 (1) 粘附力;粘附力与毒力成正比, 在念珠菌属中白念珠菌粘附力最强; (2) 两型性形态:当感染时, 白色念珠菌常呈菌丝型。菌丝型的毒力比酵母型的毒力强; (3) 毒素:菌细胞表面的多糖毒素和另一种被称为“念珠菌毒素”可能是致病的因素; (4) 细胞表面成份; (5) 细胞外酶:白念珠菌可产生分泌一些酶, 如溶血磷脂酶、磷脂酶和细胞外酸性蛋白酶 (CAP) 等。其中以CAP最为重要。CAP不仅能水解蛋白质, 并能水解角蛋白及胶原, 具有促进白念珠菌的粘附功能。

1.3 念珠菌感染途径

白色念珠菌感染, 首先是粘附在宿主的上皮细胞上, 然后在白色念珠菌致病因素作用下形成感染灶。粘附在上皮细胞是因为宿主细胞膜表面上有白色念珠菌的粘附受体, 即岩藻糖和N-乙酰葡萄胺;白色念珠菌胞壁上具有多种粘附介导体, 其中较为重要的有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 (M-P) 和几丁质。几丁质是 (1-3, 1-6) β-葡聚糖与N-乙酰葡萄糖受化合物而成的立体空间多聚体;白色念珠菌胞壁具有纤维蛋白原, 纤维连接蛋白等成分的粘着受体。而这些成分广泛分布于血管壁、炎症和创伤愈合等部位, 有极强的粘着性, 与白色念珠菌粘附后能桥连白色念珠菌与宿主细胞间的粘附, 使白色念珠菌更容易粘附和侵袭宿主。

2 流行历史及现状

念珠菌目前有270余种, 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临床上最为常见, 毒力最强。据国外报道, 1960~1970年间念珠菌败血症中由白念珠菌所致85%~90%;1988~1992年白念珠菌所致者仅占42%, 而非白念珠菌所致者占58%, 包括热带念珠菌 (18%) 、近平滑念珠菌 (17%) 、光滑念珠菌 (11%) 、克柔念珠菌 (4%) 和其他念珠菌;国外在免疫缺陷患者中进行的研究显示1990~1994年念珠菌属败血症中非白色念珠菌所致者40%增加至53%;由此可以看出除致病力最强的白色念珠菌, 其它种念珠菌发病也有上升趋势。20世纪70~80年代, 在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血液肿瘤以热带念珠菌为主要致病菌。在中国念珠菌感染已成为血液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居第4位, 念珠菌败血症病死率最高。还有学者报道, 伴有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非均质型白斑, 如果不及时予以抗真菌治疗, 将出现癌变比例的增高, 因为在这种状态下生长的白色念珠菌具有更强的亚硝化能力, 它通过产生亚硝胺复合物, 直接作用于口腔黏膜或通过与其它致癌物的相互作用激活特异的癌前基因, 从而导致口腔肿瘤的发生。近年来, 随着肿瘤的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还有广谱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或滥用, 以及医疗导管等高新技术, 导致念珠菌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不容忽视的是, 虽然目前已有许多抗真菌药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治疗上取得了成功, 但是随着耐药菌株的出现, 治疗失败的病例越来越多。即使伴有同一种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口腔黏膜病, 抗真菌药的疗效也可能不同, 提醒我们研究这种治疗效果的不一致性是否与白色念菌株特性不同有关。

3 流行病学新进展

3.1 白色念珠菌的临床分子流行病学进展

3.1.1 Stéphan等对白色念珠菌用微卫星技术进行了基因分型, 发现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分离的菌株基因型不甚相同, 而从同一患者不同时间, 身体不同部位分离的白色念珠菌的基因型是一致的, 似乎说明ICU患者的白色念珠菌感染与患者的自身携带有关, 而与环境关系不甚密切。

3.1.2 Vrioni等对一家综合性医院ICU病房的烧伤和创伤患者的血、尿、痰等标本进行分离, 其中共分离出17株白色念珠菌。作者对这17株白色念珠菌进行RAPD分析, 结果显示:除第1次从同一患者的不同部位取材外, 所有分离出菌株的基因型均不相同, 提示ICU患者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是患者本身携带的, 与环境无关, 也非患者间传播。

3.1.3 Boccia等对2000年11月至2001年2月一家医院新生儿ICU (NICU) 暴发的白色念珠菌感染进行研究。用DNA指纹的方法, 选取了白色念珠菌DNA 27A探针对NICU的5例低体重新生儿系统白色念珠菌感染研究菌株的基因相关性。研究证实了所有的白色念珠菌具有流行病学上的相关性, 提示为来自医院环境的相同克隆, 即同一传染源。究其原因, 是因为照顾新生儿的护理人员之间互相传播所致。

3.1.4 Wilson等用电泳核酸技术和IR-PCR技术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在抗真菌药物治疗后, 黏膜局部的白色念珠菌并未能得到很好的清除。

3.2 不同地区白色念珠菌基因型的差异

3.2.1 随着免疫缺陷人群的增加, 以及人们对真菌感染的重视, 白色念珠菌的流行病学已经发生了改变, 其特征之一就是存在地区差异性, 而这种差异性通过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一步得到证实。

3.2.2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原来表型相同的白色念珠菌分子间也存在着差异, 并且发现新的基因型。

4 念珠菌病在禽类和人类的发病情况

4.1 禽类发病情况

在我国不仅有家禽如鸡、火鸡、鸽、鸭、鹅;珍禽也有发病如雉, 鹌鹑和孔雀等。本病以幼龄禽多发, 成年禽亦有发生。鸽以青年鸽易发且病情严重。雏鸽感染主要是通过带菌亲鸽的“鸽乳”而传染。本病发病率、死亡率在火鸡和鸽均很高。病禽和带菌禽是主要传染来源。禽类通过食入被污染的饲料或饮水, 则引起外源性感染而发病;存在健康鸡的消化道内, 上呼吸道和肠道等处的白色念珠菌, 正常情况下, 没有致病作用, 但是长期大量不合理的使用抗生素, 便可抑制和念珠菌相颉抗的常在菌, 致使念珠菌大量繁殖, 得以发病。因此饲料不全价、霉菌毒素、维生素缺乏、饮水不清洁、不适当使用抗生素等均可诱发该病的发生。

4.2 人的发病情况

人的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属所引起的皮肤、粘膜和内脏等的疾病。最常见的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 因其感染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大体上可分为以下三类:

(1) 粘膜病变 (1) 口腔念珠菌病, 又称“鹅口疮”, 最为常见。近年来发现口腔念珠菌病在HIV感染人群中具有相当高的患病率, 在HIV感染的不同阶段均有发生, 最高可达96%。 (2) 阴道炎或龟头炎; (3) 支气管及肺念珠菌病; (4) 消化道念珠菌病。

(2) 皮肤病变 (1) 擦烂性念珠菌病; (2) 甲沟炎及甲真菌病; (3) 其他, 在婴儿可出现尿布皮炎, 常由于不换洗尿布引起。发生在皮肤上可表现各种各样的皮疹, 有的为红色斑丘疹;有的为脱屑性丘疹, 酷似扁平苔癣;有的呈肉芽肿样改变。

(3) 系统性感染即念珠菌侵入内脏或血液而引起的各种病症, 如尿路感染、心内膜炎、脑膜炎及败血症等, 这些应与内科疾病及细菌感染性疾病相鉴别。

近年来, 许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口腔念珠菌病在HIV感染人群中具有相当高的患病率, 在HIV感染的不同阶段均有发生, 最高可达96%。还有学者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对分离于分娩前母亲阴道分泌物及其新生儿口腔并经常规形态学和生化学鉴定为同种念珠菌的母婴分离株, 再次进行大亚基r DNA的D1/D2区域DNA序列鉴定。采用电泳核型和随机扩增DNA多态性进行分型研究, 发现婴儿株与其母亲株分子生物学特征完全相同, 可认为是经母亲产道垂直传播所致。

5 防控措施

5.1 禽类的防制措施

(1) 预防原则不喂霉变饲料, 减少碱性抗生素用量和次数, 多用益生素, 补充维生素, 调节禽类正常菌群平衡。引进雏禽前对禽舍彻底消毒, 尤其对水管水箱, 用4‰食醋浸泡4h以上后彻底冲洗。

(2) 加强垫料管理进雏禽前对垫料薰蒸消毒, 防止供水系统漏水, 及时清理过湿板结垫料, 降低禽舍湿度;平时每周2次使用1‰Cu SO4溶液对垫料、料桶、水桶等进行带禽消毒。当发现采食量不再上升时, 经剖解确诊后, 用万分之五的Cu SO4连续饮用;或用制霉菌素每只鸡每次用药5000U, 2次/d均匀拌入饲料中喂服, 连续用药3~4d。发现采食量严重下降时改用小破碎料。

(3) 加强管理搞好清洁卫生工作发现病鸽应马上隔离, 对地面、用具、工作服等进行彻底消毒, 保持室内干燥, 通风良好, 饲料防止发霉。作好人身防护工作, 由于本病为人畜共患病, 易引起人的鹅口疮、阴道炎肺念珠菌病和皮炎等, 所以在鸽舍的工作人员一定做好人身防护工作, 上班要穿工作服、带帽和口罩, 并要定期消毒。

5.2 人类念珠菌病的预防措施

近年来由于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日益增多。其诊断、预防和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 对有使用广谱抗生素, 免疫抑制剂, 插管, 器官移植, 免疫功能低下等临床背景的患者要特别注意预防和检测。

(2) 防止交叉感染有研究表明, 白色念珠菌能在塑料制品表面至少存活60min, 从真菌感染患者分离的真菌, 在医护人员的手、医院的墙壁、塑料制品的表面也可分离到。定期加强病区卫生管理与消毒措施。

(3) 提高真菌检测水平, 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当前真菌感染形式很复杂、加之菌株的变异性和不断出现的新致病菌, 使真菌感染的检测和诊断很困难。除依靠传统的方法外, 应利用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PCR) 等无培养的手段对病原菌进行快速、特异和简便的检测鉴定。

(4) 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 防止滥用抗菌药物及耐药菌株的出现。要根据临床实验室的体外药敏实验结果,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在安全、经济条件下取得最佳的疗效。

6 抗念珠菌的新发现

我国研究人员在人体内发现了一种叫做HGC1的基因, 这是控制白色念珠菌变质, 并且攻击人类免疫系统的关键。人体内的免疫细胞一旦发现了致病的白色念珠菌, 就会企图吞噬它。而这时, 白色念珠菌也会开始反抗, 还会生出芽管来围攻免疫细胞。芽管一旦形成, 就会迅速地穿透免疫细胞的细胞膜, 将之毁灭, 进而引起人体内的感染。研究人员共花了两年的时间完成这项研究, 除了确认出HGC1基因, 还以老鼠进行了试验。小组发现, 只要能抑制HGC1基因的活性, 从而降低它的毒性, 则可大大减低白色念珠菌致病, 甚至是致命的可能性。还有白色念珠菌的ERG11基因是唑类药物作用靶酶-14α去甲基酶 (Erg11p) 的编码基因。近年来发现该基因的突变与白色念珠菌对唑类药物耐药有密切的关系。

有学者分析枸骨叶不同萃取物成分对病原性念珠菌生长的抗菌活性, 发现枸骨叶的醇提物I, 乙酸乙酯萃取物II及正丁醇萃取物Ⅰ, Ⅱ对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两种深部条件致病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 抑制率也不断增加, 呈量效关系。

另有学者以白色念珠菌为抗原免疫产蛋母鸡, 制备抗白色念珠菌卵黄抗体 (Ig Y) , 并对其稳定性及体内抗感染活性进行研究, 为诊断和防治白色念珠菌病提供实验依据。研究表明抗白色念珠菌Ig Y具有较高的效价和良好的稳定性, 动物体内亦有较好的抗感染活性, 有望成为一种有效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制剂。还有学者应用鼠科动物建立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 发现用特比萘芬和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疗法是系统性耐药性念珠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洁, 等.白色念珠菌黏附相关受体及基因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5, 40 (2) :169-171.

[2]李光辉, 等.重视与加强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 5 (4) :193-194.

[3]沈雪敏, 等.口腔白念珠菌基因型分析及临床意义[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3, 19 (7) :394-396.

[4]Stéphan F, et al.Molecular diversity and routes of coloniza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in a surgical intensivecare unit, as studied using microsatellite markers[J].Clin Infect Dis, 2002, 35 (12) :1477-1483.

[5]Vrioni G, et al.Molecular typing of Candida isolates from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J].J Infect, 2001, 42 (1) :50-56.

[6]Boccia S, et al.Genotypic analysis by27A DNA fingerprinting of Candida albicans strains isolated during an outbreak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2, 23 (5) :281-284.

[7]Wilson MJ, et al.A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sequential oral isolates of Candida albicans from terminally ill patients[J].J Oral Pathol Med, 2001, 30 (4) :206-212.

[8]王英, 等.用内转录间隔区通用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快速测定念珠菌菌种[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 32 (2) :69-71.

[9]林晨, 等.枸骨叶不同溶媒萃取物对二种念珠菌作用的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5, 21 (9) :821-822.

流行动态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市级和县级布病监测、防控 (防治) 等资料, 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血清检验、项目指标监测等相关内容和布病疫情网报告的全市布病病例信息资料。

1.2 方法

以发病区域、时间、年龄结构、职业等为单位进行汇总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构成比用相对数表示, 率之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布病流行总体概况

2013年全市共发生布病754例, 发病率为24.33/10万;发病人数比2012年 (574) 增长了31.36%;发病率增长了31.44%。2013年布病发病率比2012年明显上升的县有:岢岚县、忻府区、五寨县、定襄县、繁峙县;布病疫情显著下降的县有:代县、宁武县和静乐县。2013年各县 (市、区) 布病发病率与2012年的发病率增长情况, 见表1。

2.2 布病流行区域分布

754例分布在14个县﹙市、区﹚的116个乡 (镇、街道办事处) 413个村。布病流行波及县, 占100%;波及乡, 占62.7% (116/185) 。2013年布病发病人数前五位的县是:繁峙县211例, 神池县123例, 五寨县85例, 偏关县84例, 岢岚县48例;布病发病率前五位的县是:神池县114.5/10万, 繁峙县78.3/10万, 五寨县78.1/10万, 偏关县74.1/10万, 岢岚县56.3/10万。各县 (市、区) 2013年布病发病情况及构成比, 见表2。发病前五位的繁峙、神池、五寨、偏关、岢岚5县布病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73.1% (551/754) , 显著高于其他县 (χ2=321.23, P<0.01) 。

2.3 布病流行人群分布

2.3.1 年龄、性别分布:

2013年布病发病年龄1~87岁, 40~60岁为多发, 占总发病数的74.4% (561/754) ;40~60岁3个年龄段与其他6个年龄段人群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59.21, P<0.01) ;各年龄段发病例数及构成比, 见表3。754例布病病例, 男608例, 女146例, 男、女发病人数比例为4.16:1;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9.62/10万、4.71/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66.16, P<0.01) , 这与男性接触牲畜机会多有直接关系。

2.3.2 布病职业分布

754例布病病例中, 农村病例719人, 占95.36%, 城市35例, 占4.64%;农村与城市比为20.54: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41.0, P<0.01) 。其中:农民发病654例, 干部职工11例, 学生13例, 家务及待业21例, 放牧12例, 幼儿6例, 兽医5例, 皮毛、肉加工者10例, 牲畜贩运8例, 其他14例;不同职业人群发病例数及构成比, 见表4。农民布病发病人数是其他人群的6.54倍, 显著高于其他人群 (χ2=814.10, P<0.01) 。

2.4 布病流行时间分布:

2013年1~12月均有布病发生, 但4~7月为布病发病高峰期, 布病发病人数占全年的51.46% (388/754) ;各月发病例数及构成比例, 见表5。布病发生高峰期 (4~7月) 月平均发病97例, 其它月份平均发病45.75例, 高峰期月份与其它月份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40, P<0.01) 。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畜牧业迅猛发展, 牲畜交易活跃, 家畜流动频繁, 流动半径大;感染布病的牲畜及其污染的产品扩散流于市场, 传染源范围也不断扩大, 很容易造成新的疫点[2], 增加了疫情的扩散。有些山区县文化经济落后, 民间羊只交易处于无序状态, 群众随意买卖羊只, 存在病羊被畜主倒卖现象, 造成布病疫情的蔓延。高危人群防护措施不到位, 饲养的羊、牛圈舍与人居室同一院落, 接触密切, 极易造成人的感染[3]。表4显示, 农民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人群, 是其他综合人群发病数的6.54倍, 农村与城市布病发病比例为20.54:1。由此可见, 农村是布病流行重区域, 农民则是布病发生的主要人群, 加强农村布病的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畜间检疫制度不落实, 检疫免疫不及时不到位, 没有彻底控制传染源, 造成传染源重复输入和输出, 致使疫情不断发生, 流行范围扩大, 这与其他省、区疫情范围不断扩大存在一致性[4]。病畜得不到处理, 造成病畜肉流入市场, 出现因吃涮羊肉、羊肉串等感染而发病的病例时有发生;病畜淘汰和隔离不及时也是布病疫情频繁发生的直接原因[5]。忻州市布病流行主要发生在农村, 受害人群主要是农民。2013年布病疫情呈上升趋势, 流行动态严重, 传染源主要是染疫的羊。各级卫生、畜牧等部门要紧密协作, 互通人、畜间布病疫情信息, 加强畜间检、免疫防控工作;同时要积极开展广泛宣传教育, 普及布病防治知识, 提高群众防病意识, 使我市的布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肖东楼, 冮森林, 尚德秋, 等.布鲁氏菌病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2.

[2]卫生部布氏菌病专家咨询组.卫生部布病专家咨询组委员会议纪要[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6, 21 (1) :Ⅰ-Ⅳ.

[3]李广德, 侯兴佑, 钱惠兰, 等.2009年陕西省渭南市人间布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2001, 30 (2) :205-207.

[4]李铁峰, 王大力, 冮森林, 等.2000-2007年吉林省布鲁氏菌病疫情及分析[J].疾病监测, 2008, 23 (5) :287-288.

上一篇:强收敛性下一篇:开心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