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流行原因

2024-07-21

发生流行原因(精选9篇)

发生流行原因 篇1

近几年, 邹平县农村养鸡业迅猛发展, 据统计, 截止2015年3月邹平县存栏量达1 015万只, 其中产蛋鸡951.4万只, 肉食鸡63.6万只, 全省名列前茅。大部分规模户经济效益可观, 走上了致富路。但部分规模户因饲养管理不善, 鸡群发病多, 经济效益差, 少数甚至亏本。鸡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着重调查了全县近百个养鸡规模户, 发现许多问题,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雏鸡来源渠道

在近百户调查中发现从外地购买雏鸡的规模户68户, 分别来自北京、济南、青岛、泰安等十几个地、市的养鸡场, 占走访户的70%。大部分种鸡厂条件优越, 环境卫生搞的好, 严把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特别是产地检疫关、消毒关, 质量不可否认。少数种鸡厂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加之防疫意识淡薄, 引进他们的雏鸡就存在潜在的危险。本来我县少见或尚未发现的某些传染病就有可能通过盲目引种而传入。例如韩店镇某规模户从济南市某种鸡厂引进海兰褐蛋鸡3 000只, 70日龄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 共死亡、淘汰1 200余只, 占总数的40%, 经采取各种措施, 成活鸡群产蛋也受到很大影响,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过去我县很少有的减蛋综合症, 近年来也相继发生。由于全县存栏量大, 不同的鸡群完成产蛋周期需要淘汰出售, 肉鸡成熟后也要调出, 大批的鸡粪运往寿光等蔬菜产地。因此, 盲目引进雏鸡, 参与流通的车辆、用具的出入是导致某些新的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2 鸡养殖地点的选择与隔离问题

部分规模户因受条件所限, 利用靠近村庄的闲散场院建鸡舍。部分村为了搞统一管理, 采取划片建小区的方式建鸡场, 致使户与户鸡舍间距太近, 给防疫隔离采取措施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大部分规模户虽然注意到了这些问题, 采取了种种有利措施, 但放松了饲养人员的消毒, 除本场人员随进随出外, 为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 各规模户人员随意出入其他鸡舍现场, 因此一旦一户鸡发生传染病, 致使几家、甚至全村蔓延, 流行发病,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同一鸡舍, 实行全进全出, 能够控制或减少某些传染病的传播。但少数养殖户因鸡舍紧张, 为节省饲养人员, 在老鸡淘汰前急于引进雏鸡, 同一鸡舍、同一饲养人员饲养不同的鸡群, 隔离、消毒措施不利造成交叉感染也是发病原因之一。

3 疫苗使用及存放方面的问题

疫苗接种失败造成鸡群抗体水平低下, 也是造成鸡群发病的主要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疫苗保存不当

鸡免疫所用疫苗除油佐剂疫苗外, 由于农村供电不正常, 少数经营疫苗的个体户无冰箱或冰箱温度控制不正常, 因此疫苗所需的保存温度就很难保证。有些规模户购入疫苗不立即使用, 又不能很好的保存, 造成疫苗使用时的效价降低或免疫失败。鸡抗体水平就可想而知。

3.2 免疫程序安排不当, 不及时进行抗体水平监测

科研部门推广的免疫程序是根据鸡的基本免疫机理综合制定的。在正常情况下, 可按照鸡群健康状况, 结合抗体水平监测进行免疫。在机体营养状况不饥饿、转群、分群等应激因素存在或发现鸡群发病的情况下免疫接种疫苗, 造成群体免疫应答不够, 免疫效果不理想, 导致鸡群易发病。

3.3 免疫接种疫苗时, 一些错误做法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规模养殖户;一是直接利用井水或自来水稀释疫苗;二是免疫接种使用的注射器、针头、饮水用具不干净, 含有杂质和破坏生物制品的消毒液, 加上高温、拥挤、饥饿、通风不良等应激因素存在, 使免疫达不到理想的保护效果。大群抗体水平低下或参差不齐。三是鸡群一旦发病, 误诊错用疫苗, 甚至超大剂量使用对于鸡病来讲等于学上加霜, 诱发大群发病。

4 诊断不及时, 贻误治疗时机

走访了解到, 发病鸡群中有32%的养殖户都存在盲目用药的问题, 普遍认为目前的药物质量差, 须加大剂量, 因而造成肠道内正常菌落被破坏, 甚至引起药物中毒, 出现不良反应。个别户在鸡群发病后, 不及时到技术服务部门解剖诊治, 犯经验主义, 认为大体症状相同就盲目确诊, 既开始用药, 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导致病情扩大。

5 发现病鸡不及时隔离, 死鸡处理不当

鸡群开始发病时, 一般情况是极少数表现症状。此时应立即采取果断措施, 马上隔离。个别规模户非常大意, 忽视了这一点。有的户认为病死鸡埋掉太可惜, 一是自己或送亲友宰杀吃掉;二是出售给个体不法商贩;三是随意将病死鸡扔在猪圈、粪坑、村上池塘或其他地方, 不作无害化处理, 致使内脏污物乱扔乱丢, 到处扩散病源, 致使某些传染病流行, 得不到控制。

6 防治措施

6.1 正确选择鸡场的位置, 搞好动物卫生。

6.2 严禁非场内人员随意出入, 场内饲养人员出入要按规定进行消毒。

6.3 引进雏鸡前要对种鸡场进行必要的考察了解。

运输过程中要对运输车辆及用具进行消毒, 建立严格的动物卫生制度。

6.4 定期进行抗体水平监测;定期预防接种;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6.5 发现疫情应及时隔离、消毒、确诊采取紧急预防接种, 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严防疫情扩散流行, 有效降低经济损失。

发生流行原因 篇2

关键词 柑橘害虫;流行趋势;综合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027

在进行柑橘种植过程中,要对病虫害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其对整个种植活动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传统防治方法不但不利于环境保护,而且防治效果也比较差。随着柑橘虫害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有机磷类农药的使用剂量得到有效改善和控制,但柑橘病虫害流行也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1]。为此,要掌握虫害发生的主要流行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为提高柑橘产量及经济效益夯实基础。

1 柑橘害虫发生的主要流行趋势分析

柑橘是近年来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不仅可直接销售,还能作为加工产品的原材料,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柑橘不仅产量高,还具有较高的营养元素及医用价值,比较容易保存,适宜长途运输。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柑橘生产国,并向国外出口。在柑橘种植及生产过程中,其比较容易受到多种虫害的影响,主要虫害包括天牛、红蜘蛛,木虱、介壳虫、芽虫和潜叶蛾等。在对上述虫害开展预防和控制时,主要采用化学药剂,此种方法不仅起效快,还具有使用便利、效果良好的优势。但根据长期实践经验认为,若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则会出现一定的负面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化学药剂同样也会对柑橘虫害的主要天敌昆虫产生作用,从导致虫害更加肆虐;其二,大量使用化学药剂,对柑橘生产地得生态环境具有严重影响,如对其生物多样性带来制约,并引发造成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其三,传统化学药剂自身的降解能力较差,残留在柑橘果实上,从而对柑橘品质产生严重影响;其四,化学药剂降解能力差,导致其大量残留在土壤里,可在地下水的作用下不断扩散,进而导致更多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2]。因此,要尽量降低化学药剂及农药的使用量,并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为病虫害控制提供一定帮助。

2 柑橘害虫综合防治技术探究

根据广西地区柑橘主要虫害类型,结合地区生态环境及实际经济状况,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本地区柑橘主要虫害为天牛、红蜘蛛,木虱、介壳虫、芽虫和潜叶蛾等,其中以天牛虫害最为严重,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综合防治方法。

2.1 天牛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天牛主要利用树干蛀道,对柑橘树体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威胁。此种虫害不仅时间长,而且虫体比较隐蔽,通过药物防治方法收效甚微,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综合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技术、人工防治技术及化学防治技术。

2.1.1 生物防治方法

为减少传统化学药剂对种植区的污染程度,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来合理控制天牛虫害。首先,要利用天牛天敌,如搭建人工鸟巢,主要目的是吸引啄木鸟或其他有益鸟类。通常情况下,一对成年啄木鸟能够保护20~30株柑橘不受天牛的危害。其次,利用大量管氏肿腿蜂进行防治,在种植园内蛀干虫害出现的位置,释放管氏肿腿蜂(人工养殖),有效控制天牛数量。最后,探索新型成虫防治方法。可在成虫羽化盛期(通常为6月),在柑橘叶面上喷洒绿色威雷,浓度为8.0%,当成虫取食树叶时,可将其杀死。

2.1.2 人工防治方法

在充分利用生物防治方法的基础上,要结合人工防治方法来应对天牛虫害。一般情况下,在天牛虫害不算严重的种植园,可主要采用人工防治技术。若种植园天牛虫害比较严重,人工防治方法则可作为辅助预防及控制手段[3]。人工防治主要方法为:天牛白天活动,可在成虫孵化盛期,充分利用天牛此种生活习性,加派人手捕捉天牛。此外,种植园工作人员还要做好人工除卵工作,用铁锤击打天牛产卵位置。并采用铁钩等工具处理已经蛀入树干的幼虫。

2.1.3 化学防治方法

当天牛虫害达到一定密度后,在对其进行防治过程中,要准确掌握防治时机,并采用适宜的防治方法,如化学防治方法。根据多年经验,认为化学防治方法虽然快速有效,但只能将其作为应急措施,从维护种植园生态平衡及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要对其使用剂量进行严格控制。首先,采用涂抹药环方法应对大量天牛成虫,凡士林、敌杀死(浓度为2.5%)按照5∶1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在离地1.5~2.0 m处涂抹药环宽度控制在5 cm作用。其次,可利用废旧注射器,将浓度较高的久效磷注入产卵位置,从而避免幼虫生长为成虫。通过上述综合防治方法,可显著降低天牛虫害,缓解柑橘的天牛虫害,提高柑橘产量和质量。因此,要不断加大天牛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宣传,并接受天敌应用方法与技术要点相关培训,大力推广示范天牛害虫综合防治措施,从而增加天牛虫害控制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2.2 其他病虫害防治技术

2.2.1 红蜘蛛

密切关注柑橘叶片延伸到,若仅个别叶片中发现红蜘蛛,摘除叶片即可,如若有大量此种虫害,则应进行积水防治。可通过人工防治、农业防治、物力防治及生物防治等。人工防治主要在越冬前进行,可在刮树皮后,开展集中烧毁。农业防治是在早春时做好杂草处理,从而使红蜘蛛断食而亡;物理疗法是在树干上涂抹闭合粘胶环;生物防治则主要为增加天敌数量,如螨类及中华草蛉等。

2.2.2 木虱

目前,木虱防治主要依靠化学手段,近年来逐渐向生物防治方向发展,如利用其天敌寄生蜂。

2.2.3 介壳虫

主要包括矢尖蚧、吹绵蚧等,在对其进行防治时,要对树枝进行合理修剪,确保果树透光通风。同时,要合理施肥,并采用农业防治技术,充分减少越冬虫源[4]。最后,要做好冬季清园工作,清除介壳虫的寄主,充分降低越冬虫源的数量。果实采收后,要对树枝进行修剪,并合理施肥,清除果树周围落叶及杂草,并将已经受害的枝条剪除,控制成虫越冬。

2.2.4 潜叶蛾

此种虫害主要采用农业防治及化学防治方法进行控制,农业控制主要是指对水肥施用进行合理分配,摘除不整齐的嫩梢,保树梢抽发整齐,从而减少虫害饲料,并有效降低潜叶蛾的虫口密度。化学防治主要药剂为福灵乳油、甲氰菊酯、溴氰菊酯乳油和天王星乳油等。

3 结语

柑橘虫害预防与控制直接关系到农民增收问题,属于重大民生问题,传统防治技术和手段比较落后,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应采用综合防治技术加以控制。为此,首先要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剂量。其次,要加大虫害天敌释放量,并建立完善的技术控制方法及评价体系。作为虫害防治人员,要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并结合多种防治技术的优势,进一步减少柑橘虫害,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段志坤.红蜡蚧对柑橘的为害及其防治对策[J].科学种养,2016(6):31-32.

[2]柑橘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J].农化市场十日讯,2016(14):22-24.

[3]王祝英.柑橘害虫发生流行趋势及综合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2016(2):49.

[4]黄透龙.柑橘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探析[J].农技服务,2015,32(5):112.

发生流行原因 篇3

1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1.1自然因素

1.1.1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由于近些年来各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已经超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致使野生动物和水禽出现大量迁徙,病原微生物随之带入,从而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和流行。

1.1.2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随着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出现恶劣的气候,如高温少雨或暴雨成灾,环境的突然改变降低了动物机体的抵抗力,而导致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1.1.3受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各种病原在不同物种之间来回传播,最终导致宿主特异性病原生产而引发新的动物疫病。

1.1.4病毒的变异、毒力的增强

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不断进化,基因变异和重组等,加快了病毒的变异、毒力的增强,大大提高了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概率。

1.1.5传播媒介的活跃

由于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媒介昆虫、蚊类大量滋生、繁殖,活动增强,易于传播动物疫病。

1.2社会因素

1.2.1人流、物流的快速增加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动物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从而不断增大动物及其产品的流通量,加大了动物疫病发生流行的机率。

1.2.2疫苗和药物使用不当

抗生素和疫苗(随意注射头份)的滥用导致动物疫病发生变异,动物机体抗病能力下降,从而出现大量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1.2.3养殖环节受到污染

在饲养过程中,如果饲料、水源、饲喂工具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极易造成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1.2.4饲养环境受到污染

如果对病死动物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那么病源微生物通过空气和污染物传播到养殖厂(户)而发生流行。

1.2.5饲养管理不当

如饲养密度过大、拥挤、饲料的突然改变,转群并群,意外惊吓而导致应激反应的发生而发病。

2防控对策

2.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

做好日常的清洁卫生和动物生长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以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避免应激反应的发生,从而增强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只要做好平时的管理工作,很多传染病都可以避免发生。

2.2制订合理的免疫计划,保障动物机体的免疫力

根据当地动物疫病的流行情况,科学制订免疫计划,以保障动物机体获得足够的免疫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生。

2.3定期对养殖环境的清理,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通过定期对动物养殖环境的清理,做好灭鼠、杀虫、灭蚊工作,为动物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

2.4消毒灭源,减少养殖环境的病源微生物

定期对动物厩舍及其周围进行定期的消毒灭源工作,以减少养殖环境的病源微生物。正常情况下,每隔3d带动物消毒1次,每隔7d对养殖周围进行消毒1次。

2.5做好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

通过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患病动物隔离观察,严禁移动,可有效地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

2.6严把引入关,防止病原的输入

对引进的种用动物不仅要查验引入地的检疫证、检测报告,而且还要进行隔离观察,并进行抽检,确定所引种用动物健康才可进行种用,以防止病原的带入。

眩晕及其发生原因等 篇4

临床上眩晕分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两种。凡觉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感、沉浮感、摇摆感、直线加速感都为真性眩晕。这种病人多伴有耳鸣、恶心、呕吐和恐惧感。为了减轻上述症状,病人往往不敢睁眼。而体格检查时,除了平衡障碍外,还可有眼球震颤、视物模糊、构音困难等表现。仅有头昏、头晕、头重足轻,没有运动感者,称为非真正眩晕,一般多为生理性的,临床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

眩晕的主要原因是脑缺血,尤其以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者多见,约占75%,程度也较重,持续时间也较长。其次为颈椎病,占54%,比较少见的病因有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以及脑干、小脑、基底节等部位的出血和梗塞。

椎一基底动脉供应脑后部2/5脑组织的血液,其中包括脑干和小脑等部位。如果发生小的栓塞或痉挛时,就会出现所支配区的血液供应不足。临床上就表现眩晕、平衡障碍、走路蹒跚、口眼歪斜等症状。

颈椎病变引起的眩晕,常由椎动脉外段血流受影响所致。由于颈椎骨刺及退行性关节炎,使椎动脉受压迫。血流量减少,特别是当颈部转动时,这种受压迫的现象更明显。这样就会产生眩晕症状。

眩晕的发生,还常与血压的改变有关。当血压增高时。如果超过了神经体液对血管的自动调节机能,就可引起头痛和眩晕发作。相反,有些患者由于血压骤降,造成脑血管机能障碍也会诱发眩晕发作。

眩晕的病因很多,除以上的分析表述外,还可归纳为周围性(耳源性)眩晕、中枢性(神经原性)眩晕、炎症(常见的有前庭神经炎及后颅窝珠网膜炎)、血管性病变眩晕。以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眩晕等。

中医认为眩是眼花,晕是头昏。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甚至昏倒等症状。本症的病因,早在《素问》中就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论述。目前认为本病虚者居多,如阴虚则易肝风内动,血少则脑失所养。气虚则清阳不升,精亏则髓海不足,均易导致眩晕。故有“无虚不能作眩”之说:其次肝阳上亢化风,痰浊壅遏。或化火上蒙亦可形成眩晕。而且各种病因、病机可以彼此影响,互相转化。如肾精亏虚本属阴虚,若因阴损及阳。可转为阴阳俱虚之证。

中老年人一旦突然出现眩晕,特别是伴有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上医院诊察,进行积极治疗。

(本刊综合)

器官萎缩的保养守则

人老了就像一棵脱水的蔬菜,有着皱巴巴的皮肤、不再挺拔的身材,连脸都比20年前小了一号。事实上,人体的“萎缩”还远不止于此,不久前英国《每日邮报》刊登一项最新研究指出,人变老后。大脑、心脏、脊椎、胸腺,甚至生殖器官都会“缩水”,由此带来的健康问题不可忽视,

心脏每年萎缩0.3克。保养守则:最好的锻炼心脏方法是散步、做家务等日常活动。每天步行40分钟。每周5次就足够了。

大脑一生缩小15%。保养守则:保护大脑就要让脑血管保持通畅。避免硬化和狭窄。最好饮食清淡:避免颈椎的不良姿势;服用阿司匹林,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堵塞血管;及时宣泄出内心不良情绪。

脊椎从35岁开始萎缩。保养守则:除了补钙和维生素D,减少吸烟、酗酒和摄入过量咖啡因(每天饮用超过8杯咖啡或茶)等方式外,经常从事有氧运动、保持姿势正确。是延缓椎间盘衰老萎缩的关键。

性器官缩减2-3厘米。保养守则:适当增加性生活频率可以改善性器官的血流和供氧状况。此外,多吃点银杏、洋葱、胡萝卜等低脂和扩张血管的食物,防止脂肪堆积。

面部下颌骨最易萎缩。保养守则:保护好牙齿,减少蛀牙和牙齿脱落最关键。其中,每天最好吃几次饭就刷几次牙,在饭后5分钟内刷,每次坚持刷3分钟左右,

膀胱容量减少一半。保养守则:不要摄入过量的咖啡因或酒精,每天做做骨盆底肌肉练习,试着收紧和提拉阴道以及肛门。

胸腺萎缩降低免疫力。保养守则:多吃一点低热量的食物,每天最好用单手握空心拳按摩几次胸腺。

(本刊综合)

发生流行原因 篇5

1 流行特点

1.1 疾病的种类多而复杂

旧病继续发生, 新病不断出现。猪瘟、猪喘气病、巴氏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等老病常年不断发生和流行, 在此同时, 不少新病也随之不断在临汾市出现, 影响较大的有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流感病毒以及伪狂犬病。在这些新出现的疫病中, 目前要特别重视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等病的研究和防制, 采取切实有效的防制措施, 阻止继续传播蔓延, 以保护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1.2 非典型性疾病增多

一是非典型性疾病的种类增多, 二是非典型性疫病的病例数量增多。猪瘟、仔猪白痢、猪喘气病等都出现了非典型病例, 而且流行非常广泛, 发病率也很高, 给诊断与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可能是由于疫病在流行过程中, 病原的毒力常发生变异, 有些病原毒力出现减弱, 加上猪群中免疫水平不高或不一致, 导致某些猪病在流行、症状和病理等方面出现非典型变化, 发生非典型感染和发病, 使某些原有的旧病以新的面貌出现, 目前发生的非典型猪瘟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另一方面, 有些病原的毒力增强, 虽然经过免疫接种, 仍常出现免疫失败, 对于控制超强毒株感染, 除提高改进疫苗免疫质量外, 应着重考虑减少病毒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加强卫生消毒措施, 采用生产管理上的全进全出制等。

1.3 某些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危害加大

随着规模化养猪场的增多和规模不断扩大, 环境污染越加严重, 细菌性疫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 如猪的大肠杆菌病、链球菌病、葡萄球菌病、猪的副嗜血杆菌病、猪副红细胞体病和弓形体病等, 其中不少疾病的病原广泛存在于养猪环境中, 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这些环境性病原微生物, 已成为养猪场的常在菌和常发病。另外, 某些损害免疫系统的疾病如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等未能有效控制, 使猪的免疫功能及抵抗力下降, 也很容易引起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更为主要的原因是盲目大量滥用抗菌药物, 使养猪场一些常见的细菌产生强的耐药性, 一旦发病后, 诸多药物都难以奏效。一些条件性传染病已变为非条件性传染病, 这种情况近年来日趋普遍, 危害日趋严重。如大肠杆菌病, 病原是大肠埃希氏菌, 一直被看作是寄居肠道内的正常菌, 至多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 现在研究发现也是一种原发性致病菌, 而且很多情况呼吸道也可感染。因此, 科学的饲养管理、环境卫生和合理用药对有效控制细菌性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1.4 混合感染和复合征使疾病更为复杂

在生产实际中常见很多病例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对同一猪体产生致病作用, 并发感染、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的病例上升, 特别是一些条件性、环境性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笔者调查发现, 80%的发病猪只都是两种或两以上疫病混合感染, 且70%以上发病猪只都是以病毒病为主, 病毒病又以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蓝耳病) 、圆环病毒病为主;75%以上的猪只有细菌病伴发, 细菌病以猪链球菌病、气喘病、巴氏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为主。加之饲养环境、卫生状况、霉变饲料等的影响, 使猪场疫病更为复杂、更难控制。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给诊断和防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要求诊断工作必须分清主次, 现场与实验室检验结合综合分析, 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以便及时控制疫病, 减少经济损失。

1.5 营养代谢疾病和中毒性疾病增多

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的发病率日渐上升, 危害日趋严重, 其中最多的是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 饲料及药物中毒等。在规模化养猪条件下, 有时由于饲料配制失当或贮存过久, 营养损失, 常易引起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症;饲料及饮水受霉菌毒素、农药化肥、化工废弃物等污染易引起中毒性疾病, 某些药物长期大量给药, 如痢特灵、喹乙醇等也易引起积蓄性中毒。这些营养代谢疾病和中毒性疾病的发生日益突出, 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应该重视这一类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1.6 呼吸道疾病是养猪生产中最为突出的问题

呼吸道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养猪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 规模化猪场几乎都有该病的存在, 发病率通常为20%~50%, 死亡率为5%~20%, 从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到育肥猪的各个阶段都普遍存在呼吸道疾病。预防和控制十分棘手。呼吸道疾病往往不是单一病因所致, 而是多病原所造成的 (即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PRDC) 。引发呼吸道综合征的病原可分为两类: (1) 原发性病原, 主要包括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肺炎支原体、猪流感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等; (2) 继发性感染病原, 主要有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球菌等。

1.7 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养猪的危害将继续加重

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肺炎支原体三大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养猪生产危害很大, 目前我国蓝耳病阴性猪场屈指可数, 肺炎支原体、圆环病毒2型阴性猪场几乎不存在。由此导致猪群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下降, 猪群对疾病的易感染性增强, 成为近年来猪越来越难养、病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另外, 饲料中的真菌中毒引起的免疫抑制亦应加以重视。

2 主要原因

2.1 病毒性病原体不断增多和变异, 出现了新的病原体或者某些病原体发生变异。在免疫重压之下可能出现毒力变异株, 我国近年来从感染非典型猪瘟和温和型猪瘟的猪只中分离到毒力较弱的毒株。此外, 疫苗株毒力返强, 垂直传递给仔猪, 使仔猪成为隐性带毒者。

2.2 细菌性病原体抗药菌株不断产生, 这与不少养猪户滥用抗菌药物关系极大。此外, 不少饲料厂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作饲料添加剂, 也促进了细菌抗药性的产生, 并且还给人畜 (猪) 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甚至产生毒害作用。长期使用抗菌素, 会使猪的免疫力大为削弱, 并且使动物体内形成一个有高浓度药物成分的环境, 病原体受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繁衍成新的病原体。由于猪体内免疫能力的削弱, 致使细菌抗药性的产生及新的病原体的出现, 也是造成疫病的防治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不同猪场的饲养方式、经营形式都存在较大差异, 再加上不同的场区环镜, 都会造成猪群抗体水平和仔猪母源抗体水平千差万别, 如果照搬他场免疫程序或一直延用老的免疫程序, 势必将造成一定程度的免疫耐受或存在免疫空白, 也给疾病发生带来可乘之机。

2.4 猪群本身营养状况较差, 猪群体质较弱, 注射疫苗后, 不能产生对疫苗的良好应答反应和保护抗体水平。母猪不能提供给仔猪高质量的初乳, 仔猪也不能从母猪体内获得充足的母源抗体。

2.5 养殖观念落后, 缺乏综合性的防疫措施。不少养猪户认为只要对猪群进行预防接种, 就万事大吉, 对其防疫措施则很不注意, 特别是对于猪场、猪舍、猪身等消毒工作更不重视, 而消毒工作在某种场合下比接种疫苗更加重要。饲养多年的猪场, 病原微生物的污染是非常普遍的, 有的甚至很严重, 加上饲养管理条件差, 环境恶劣, 如果有应激频频发生, 就会严重扰乱家猪的生理机能, 大大降低家猪抵抗力, 导致频繁发病。

3 主要对策

猪病的发生与流行是由于病因、环境、动物三者互相作用而引起的, 因此, 预防猪病必须从消除病因、控制环境、提高动物的群体健康水平着手。运用传染病学的基本理论和手段, 控制和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降低猪群的易感性, 是预防猪病首要任务。猪病发生、流行的因素很复杂, 任何一种防制措施都有其局限性, 预防猪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才能收到最大效果。但是, 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并不是把每个措施同等对待, 而是应根据不同病种和具体情况, 选择最易控制的环节作为预防疫病措施的重点。

3.1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猪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增强猪群体质和抗病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猪舍的建筑要符合环境卫生的要求, 既有利于饲养管理, 又有利于防疫, 生产区、生产管理区、生活区和隔离区严格分开。为猪群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条件非常重要, 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主要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新鲜、饲养密度适宜、无污染等。

3.2 科学饲养管理

增强猪群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是预防猪病的重要措施。必须注意猪的饮水卫生、饲料卫生, 严格掌握隔离饲养的原则, 隔离饲养是预防、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坚持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 在大型猪场为预防、控制传染病, 应实行场 (区) 或栋舍“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 以利于消除连续感染、交叉感染, 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猪群离舍后, 猪舍应经彻底清扫、冲洗、消毒、熏蒸并空圈半个月以上, 方可再进新的猪群。

3.3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 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保证疫苗的质量, 严格操作规程。免疫前后不要滥用药物, 在免疫前后1周, 不要用肾上腺皮质酮类抑制免疫应答的药物;对弱毒菌苗, 在免疫前后1周, 不要使用抗菌毒药物, 以免影响免疫效果。同时, 疫苗接种前应了解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

3.4 高度重视带猪消毒工作

为猪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既有利于防病治病, 又有利于猪的生长发育, 还有利于饲养员的身体健康。

3.5 提升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发生流行原因 篇6

1 国槐腐烂病发生情况

2006年2月1—5日, 在西平县出山北路沿线近30 km的道路两侧定植国槐苗木 (三年生) 及上蔡县绿化苗圃基地新栽国槐幼树片林 (四年生) 共近2万株。3月初, 首先在移植苗的绿色嫩茎上发现感病, 病斑初为黄褐色水渍状, 近圆形, 渐次发展为菱形, 长径1~2 cm。较大的病斑中央稍凹陷, 软腐, 有酒槽味, 呈典型的湿腐状病斑, 很快扩大, 病斑很快环切主茎, 导致地上部分枯死。3月下旬至4月初病斑中央出现桔红色分生孢子堆。割下病斑切片做镜验, 可看到这种分生孢子的中部细胞已形成厚孢子, 可诊断为镰刀菌 (Fusarium sp) 。3月上旬至4月下旬 (国槐树萌发前) 为该病严重发生阶段 (表1) 。病斑扩展速度最快, 1~2 cm的绿茎往往在15 d左右即可被1个初生的病斑所环切。6—7月大部分病斑停止扩展, 病能迅速产生愈合组织。新植幼树萌芽后, 虽有大量的分生孢子产生, 但看不到有新的侵染发生。其次, 在与前者相同的年龄阶段和发病部位发现感病初期症状相近, 但颜色较前者深, 内为黄褐色, 边缘呈紫黑色病斑, 长径最长的为38 cm, 并可环切主茎。后期病斑上出现许多小黑点, 病部逐渐干枯下陷或开裂, 病斑四周很少产生愈合组织。采集病斑切片进行镜验, 发现分生孢子器呈圆形、椭圆形, 有孔口, 可数个聚生于1个子座中, 分生孢子无色, 呈鞋底形, 内含明显的油球, 可诊断为小穴壳菌 (Dothiorella sp) 。

注:感病程度分级标准是:1级为健康株或非感染株;2级为明显发现病斑, 但病斑横径不超过茎周的1/3;3级为病斑横径大于或等于茎周1/3, 小于2/3;4级为病斑横径大于或等于2/3, 但小于茎周;5级为病斑环切主干。

2 国槐腐烂病发生流行原因分析

首先, 苗木出圃前后发现有虫伤、机械伤, 为腐烂病菌侵染提供了有利条件[3,4]。苗木出圃前发现有浮尘子危害的月牙形刻痕, 特别是在绿色树茎上或细枝上较多。浮尘子的危害除了在苗木树体上留下伤口外, 还易造成死芽及皮孔坏死。而且苗木在出圃过程中出现的断根及树皮撕裂及在运输过程中的挤压伤、碰伤均留下有机械伤口;同时, 苗木定植后至萌芽前进行的剪梢定干留下的剪口伤等, 均为腐烂病的侵染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其次, 苗木栽植过早, 缓苗期较长, 再加上虫伤和机械伤, 造成树体衰弱, 诱发了腐烂病菌的侵染。栽植过早, 新植幼树易受到冻害、风害等自然灾害的侵袭, 从客观上讲为腐烂病菌的侵染提供了诱因, 并因此诱发病菌的侵染。据4月3—5日对不同移栽时间腐烂病发病率调查, 西平县出山路段2006年2月1—5日栽植, 发病率84.9%, 地上部分死亡率47.66%, 京深路西平段3月16—24日栽植, 发病率4.3%, 地上部分死亡率0.13% (苗木来源、气候条件、管理水平相同) 。可见, 苗木栽植早晚、缓苗期长短对国槐腐烂病发生有直接关系。栽植过早则缓苗期长, 幼树感病率高, 死亡率高;反之, 适时 (芽开始萌动时) 栽植, 缓苗期短, 发病率、成活率高。再次, 苗木定植后, 遇到不良的外界环境条件, 促进腐烂病菌迅速发展蔓延和流行[5,6]。新植幼树根据土壤为新修路基, 未经踏实, 土壤孔隙大, 蓄水、保水能力差, 渗水快, 毛细根不能及时有效地吸收土壤中水分, 树体脱水, 代谢混乱, 树势衰弱, 腐烂病菌乘虚而入, 并不断蔓延扩展。加之不良的气候条件, 加剧了国槐腐烂病的蔓延流行。西平县气象局于2006年1—5月观测的各气象要素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 定植后遇到高温 (2月极端高温25.3℃) 、干旱 (2—5月最长连续无降水日累计83 d) 天气, 土壤含水量低, 根系不能及时吸收有效的水分供代谢用, 再加上高温天气树体体内水分不断地被蒸腾, 新植幼树出现严重的脱水, 树势下降, 抗逆能力差, 促使腐烂病菌流行蔓延。

参考文献

[1]王云章.中国森林病害[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2.

[2]江苏林学院植物保护系.植物病害诊断[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77.

[3]袁嗣令.中国乔、灌木病害[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7.

[4]李宽胜.陕西林木病虫图志 (第一辑) [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77.

[5]邱强.中国果树病虫原色图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发生流行原因 篇7

1 发生流行原因

1.1 气候条件适宜

太平坝乡全年有效积温4 124.5℃, 降雨日数115~125 d, 降雨量2 000 mm以上, 相对湿度在90%~95%以上, 无霜期152~165 d, 平均温度11.3℃。冬季最低气温可低至-12℃以下, 连续冰冻期可达100~120 d。夏季气候凉爽, 阳光下最高温度只有38℃, 室内最高温度仅25℃左右。低温、多雨、湿度大、无霜期短、冬早春晚, 是典型的农业气候特点, 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有利气候条件。

1.2 自然环境独特

太平坝乡四周环山, 落差300~700 m, 形成了冬夏气候反常的独特高山小盆地气候。冬季严寒, 干冷空气沉于盆底不易透出, 温度较之同海拔地方低5~7℃;夏季却较炎热, 潮湿的热空气沉积于盆底不易散发, 温度则较之同海拔地区高出4~5℃。其独特的小气候, 给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流行创造了高温高湿的适宜生态环境。

1.3 夏季季风盛行

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夏季, 由于夏季季风的盛行, 为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提供了动力。一是马铃薯植株间相互碰撞, 产生机械伤口, 使晚疫病病菌从中心病株扩散、侵入。二是晚疫病病菌的孢子囊是借气流向四周重复、循环扩散、再侵染的, 夏季季风的盛行加快了晚疫病病菌的增殖、扩散进度, 使全田迅速发病, 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面积甚至全境流行危害。

1.4 主栽品种退化

太平坝乡多年来主栽的马铃薯品种是巴山白。该品种因植株叶片大、细胞组织排列稀疏, 季风盛行容易造成机械伤害, 本来抗病性就低, 加之在栽培过程中没有进行种质提纯复壮, 品种混杂、退化, 丧失了固有的抗病性。

1.5 土壤严重酸化

整个太平坝乡的耕地, 由于自然气候、耕作栽培不利因素的长期影响, 土壤酸化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据2008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取样分析, p H值≤5.5的酸性土达436.47 hm2, 占耕地面积的73.38%。土壤酸化, 一是导致作物品种的适宜性降低, 生长不良, 抗逆性差;二是土壤硅、钙、镁等盐基离子浓度低, 作物缺乏这些营养, 抗病性差, 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弱, 病菌容易侵入危害。

1.6 防治意识淡薄

太平坝乡地处丰都南岸边远山区, 农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接受新观念、新技术的能力差, 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意识非常淡薄, 认为施药防治既费工费时, 又费神增投。因此,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时一般都不进行防治, 更谈不上在发病初期进行预防。

1.7 防治措施不当

有点防治意识的农户, 在马铃薯晚疫病防治中, 存在防治措施不当的问题, 防治与不防治效果不明显。在防治时间上, 多在大面积严重发生了才施药。在防治药剂上, 药剂不对路, 是药就用, 不问起什么用, 更有甚者把杀虫的药用来防治施马铃薯晚疫病。在施药技术上很不到位, 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喷施药液量不足。

2 防治对策

2.1 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品种, 是防控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措施。根据太平坝乡2008—2010年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 鄂薯5号、鄂薯8号脱毒新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有较高的抗性, 适宜作主栽品种推广。因此, 建议太平坝乡2012年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做好种植农户的思想工作, 用鄂薯5号或鄂薯8号脱毒新品种一次性取代当地老品种巴山白。

2.2 做好种子处理

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薯中越冬, 也可以卵孢子在病薯中越冬。当翌年播种后, 只要温湿度适宜, 便可发病成中心病株, 形成初侵染源。因此, 在播种前一定要采取以下方法对种子进行药剂浸种。一是福尔马林浸种。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5 min, 再堆闷2 h, 散晾后播种。二是甲霜灵·锰锌浸种。在种薯切块后, 在干燥的地方堆放、摊平, 厚度为10~15 cm, 用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至淋湿薯块为止, 不翻动薯块, 自然晾干后播种[1]。

2.3 施用石灰调酸

针对太平坝乡耕地严重酸化的现状, 要深入研究、落实控制土壤酸化的措施。解决了土壤酸化问题, 才能逐步提高作物适宜性问题。根据当地多年治酸经验结合近几年测土配方施肥研究结果和资深土壤专家建议, 可在马铃薯播种前撒施生石灰4 500 kg/hm2中和土壤的酸性, 达到改造酸性土壤的目的。同时还可提高土壤钙离子浓度, 有利于作物对土壤有效态钙的吸收, 确保作物钙营养的供需平衡, 提高作物对病虫的抵抗能力。

2.4 去杂除劣保纯

确保马铃薯种子品种纯净, 是提高品种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提高产量的关键。因此, 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 一定注意做好去杂除劣保纯工作。去杂除劣保纯, 要抓住3个环节:一是在播种前处理种子时要除去杂、劣种子;二是在生长期间要拔出病、杂株;三是在收挖、整地时要除尽残薯, 为翌年消除“隔生薯”[2]。

2.5 推广先进农艺

一是合理密植。实行宽行密窝方式栽植, 按0.80 m× (0.20~0.21) m规格播种, 密度控制在6万窝/hm2左右。二是按测土配方施肥推荐配方施肥, 切忌偏施氮肥和过量施用氮、磷肥。单质化肥自配, 底肥可施腐熟灰渣肥7.5~12.0 t/hm2, 或施尿素135~150 kg/hm2 (或碳酸氢铵360~375 kg/hm2) 、过磷酸钙495~510 kg/hm2、硫酸钾150~165 kg/hm2;追肥在马铃薯块茎膨大初期施尿素135~150 kg/hm2、硫酸钾150~165 kg/hm2。专用配方肥, 底肥可施腐熟灰渣肥7.5~12.0 t/hm2, 或施腾升牌专用配方肥 (纯养分8∶12∶25, 总纯养分≥45%) 600 kg/hm2;追肥在马铃薯块茎膨大初期施尿素165~180 kg/hm2。三是实行深沟高垄。在播种前结合整地按30 m间距开1条底宽30 cm、面宽60 cm、深40 cm的深沟, 播种后起垄20 cm;薯块膨大初期追肥后培土上厢起垄, 达到垄高30 cm。开沟起垄的方向按利于快速排水的方向而定。四是勤除杂草。勤除杂草可降低植物密度和近地空间湿度, 避免杂草与马铃薯争光、争肥、争空间, 把有限的空间留给马铃薯, 改善薯田生态环境, 减轻晚疫病的发生程度, 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五是适时早播。太平坝乡每年的6月下旬, 都有1次15~25 d的连续阴雨天气过程。此时正值马铃薯的块薯膨大期和花蕾期, 相对湿度大, 温度较高, 最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流行。为了错过6月下旬的连续阴雨天气过程, 把马铃薯的花期提在6月20日之前, 必须适时早播, 于3月5日开始播种, 最迟3月15日播种结束[3]。

2.6 建立预警系统

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 是目前国内预测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最先进的系统。运用该系统, 能准确掌握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的时间, 可为预防治疗马铃薯晚疫病的关键时间提供可靠依据。

2.7 实行统防统治

一是防治措施。组建一支有组织、有实力、有技术、有设备的专业化防治队伍, 改变传统的群防群治方式, 实行费用统筹、药剂统配, 开展跨区域统一防治, 提高防治效果, 降低防治成本。二是防治策略。根据多年有效防治经验,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策略要以预防为主, 预防与治疗相结合。预防选用保护剂, 治疗选用杀菌剂。三是防治技术。选用对路高效的药剂进行统一时间防治是防治技术的关键。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监测, 在预警指数达到7时开始用保护剂58%甲霜灵·锰锌500~600倍液喷雾预防。在发现中心病的发病初期, 拔除、销毁中心病株后, 用治疗、保护性杀菌剂68.75%银法利悬浮剂1 125 m L/hm2对水675 kg喷雾, 根据发病情况, 连续喷施2~3次, 每次用药间隔7~10 d[4]。

摘要:根据丰都县太平坝乡的自然气候特点, 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 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 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防治对策,重庆丰都,太平坝乡

参考文献

[1]丁华, 朱晓慧, 白国梁.靖边县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0) :188, 190.

[2]李继.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 (9) :28.

[3]智冬梅.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及防治[J].西北园艺:蔬菜, 2011 (3) :34-35.

如何控制山羊痘的发生和流行 篇8

1 山羊痘介绍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属的山羊痘病毒引起, 病毒核酸类型为DNA。特征是在皮肤和粘膜上形成痘疹, 在同群山羊中传播迅速。是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病程初为红斑、丘疹, 后变为水疹、脓胞。良性的最后干结成痂, 脱落而痊愈。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流行情况

2005年10~11月, 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坡脚乡沙厂坪石头寨组黄元富、岑定峰、黄永稿、岑国平、劳纪荣、黄吉登、陆元才、黄吉发等八户饲养的黑山羊共545只, 从10月3日开始发生山羊痘病, 至11月6日结束, 历时33天, 共发病418只, 死亡343只, 发病率为76.6%, 死亡率为82%, 发病原因经调查是由于岑国平家从册亨购进黑山羊8只饲养引起, 因当时册亨丫他镇正是山羊痘流行的高峰期, 由于山羊痘病死亡了大批山羊。2007年5月22日, 新安镇箐山村杉树组陶兴明饲养的黑山羊126只发生山羊痘病, 共发病74只, 死亡58只, 发病率58.7%, 死亡率为78.3%, 发病原因是从云南引进15只母山羊饲养引起。

2.2 流行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主要经呼吸道感染, 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感染, 饲养管理人员、护理用具、皮毛、饲料、垫草和外寄生虫等都可以成传播的媒介。不同品种、性别、年龄的山羊都易感性。

3 主要症状

潜伏期6~8天, 病羊体温升高, 食欲减少, 精神沉郁, 结膜潮红, 有浆性、粘性或脓性鼻液, 呼吸和脉搏加快, 经1~4天出现痘疹, 先在皮肤无毛或少毛部位如眼周围、唇、鼻、四肢和尾内侧出现红斑, 经1~2天形成丘疹, 突出于皮肤表面, 呈结节状。结节在几天之内变成水泡, 后变成浓性, 如果无继发感染则在几天内干燥成痂块, 逐渐痊愈, 病程3~4周。有的病例痘疹呈硬结状, 在几天内干燥后脱落, 不形成水疱和脓疱, 称为“石痘”, 严重的病例, 脓疱发生化脓和坏疽, 形成溃疡, 有恶臭, 取恶性经过, 病死率相当高, 可达30%以上。

4 病理剖检变化

可见前胃或真胃粘膜, 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半球形坚实的结节, 或有糜烂和溃疡, 咽和支气管粘膜也有痘疹, 肺可见有炎性病灶。

5 山羊痘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本省属于少数民族地区, 养羊户多呈散在放牧饲养, 给防疫工作增加了难度。

养羊户防疫思想不强, 很多老百姓对防疫的好处认识不足, 不主动接受防疫注射, 致使防疫密度不高而引起发病和流行。

技术部门对动物疫病的危害程度宣传力度不够, 从而使养羊户认识不足或根本不知道山羊会发生该病, 未采取防范措施。

山羊发生该病后未迅速上报畜牧兽医部门, 也未采取隔离、消毒、封锁、对病畜无害化处理等措施, 而是自己买药治疗或请土医诊治, 造成疫情蔓延。

山羊痘疫苗注射后副作用极大, 引起大批孕羊流产甚至死亡也是影响养羊户不接受防疫注射的主要因素。

防疫注射质量不高, 由于羊痘疫苗在运输、保管、注射方法上未按相关规定执行, 从而使山羊注射疫苗后抗体滴度不高, 未达到有效保护率。

6 防控对策

加强宣传动员工作, 让老百姓了解山羊痘对养羊的严重危害性, 主动接受防疫注射。

利用国家政策优势, 逐步形成养羊小区向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向发展, 同时也有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

控制山羊痘病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注射山羊痘弱毒疫苗, 技术干部和防疫员要多做耐心的宣传说服工作, 使老百姓认识到山羊痘病通过防疫注射是可防可控的。同时, 要宣传好疫苗的使用方法, 副作用等, 避开母羊怀孕期注射疫苗, 身体较弱和有病的山羊暂缓注射, 待体质增强和病恢复后再补注, 使山羊痘的注射密度达到100%。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 从乡镇到村、组都要设立疫情测报员和观察员, 发现有山羊痘疫情发生及时逐级上报, 以便上级业务部门迅速采取措施控制疫情。

山羊痘疫情一经确诊, 要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迅速采取隔离病畜、封锁疫点, 防止病畜和带病毒的羊外出。对疫点、疫区进行严格消毒 (可用碱性消毒药和其他常用消毒剂均有效) 。病死山羊的尸体用柴或煤烧毁后深埋 (2米深) 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的山羊用羊痘弱毒疫苗实施紧急预防接种, 密度达100%。

治疗:本病的治疗无特效药物, 只能对症治疗, 可采用皮肤局部涂布抗菌药物, 对口腔病变可用1%醋酸, 2%硼酸, 0.1%高锰酸钾等冲洗口腔, 以防止继发感染, 同时要加强护理。

发生流行原因 篇9

1 非典型鸡新城疫发生与特点

在鸡的整个饲养周期, 肉鸡进行2~3次免疫, 蛋鸡3~4次免疫的情况下, 该病发病率较低, 多呈散发, 传播也较慢。时间多发生在30~50日龄, 尤其是二免以后, 三免之前。其临床症状不明显, 多见到呼吸啰音而极易被误诊为慢性呼吸道病或传支。治疗时, 使用抗菌素久治不愈, 剖解病变亦不典型, 常见到十二指肠肿胀, 十二指肠和卵黄蒂附近有枣核状出血坏死, 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直肠有条纹状出血。发病后期, 常继发大肠杆菌病, 病情加重, 死亡增加。

2 发病原因

2.1 疫苗来路不正, 效价不高

由于一些农户所用疫苗不是从正规渠道购进, 而疫苗等生物制品需要低温冷藏保存, 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所需费用相对较高, 因此国家规定疫苗等生物制品进销差价也相对较大。一些不具备冷藏运输保存条件的个体兽药店和社会游医为获得高额利润, 纷纷违规经营疫苗等生物制品, 致使这些疫苗等生物制品还未来到农户手中效价已降低很多, 甚至无效。而一些农户贪图便宜, 从个体兽药店和社会游医处购买这些效价不高甚至无效的疫苗用于鸡的免疫, 导致疫苗效果不佳。

2.2 灭活苗应用不合理

有的专业户认为灭活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 且维持时间长, 因而首免选用灭活苗作肌肉注射, 忽视弱毒苗的免疫, 造成免疫效果不佳。因注射油乳剂灭活苗, 由于抗原释放缓慢, 一般要在接种后2~3周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 而在接种后最初的一段时间里, 随着母源抗体下降, 机体缺乏免疫保护率, 很容易感染, 同时接种灭活苗后产生高水平的循环抗体, 缺少局部免疫力, 也易造成病毒从呼吸道等部位感染。

2.3 免疫方法不当

饮水免疫是群体免疫的常用方法, 一些专业户进行免疫时在注意保持水质清洁使用脱脂奶粉作保护剂的情况下, 往往忽视了鸡在不同日龄、不同季节的饮水量及停水时间等因素, 以为只有喝上疫苗水就行了, 造成免疫均匀度较差。尤其有的担心疫苗效力不够, 选用3~4倍量饮水, 致使部分鸡能饮到6~7倍的疫苗, 极容易引起免疫麻痹或超过机体的免疫耐受力而刺激发病, 同时部分只喝到很少一点点疫苗的免疫力很差。还有的仍用老方法, 把ND、IB、IBD等疫苗混在一起使用, 造成不同抗原间干扰, 致使免疫失败。

2.4 首免日龄的误期

雏鸡经由卵黄专递母抗。在孵化后期约从12日开始, 在短时间内卵黄中的抗体移向雏鸡血中。一般在出壳后3日龄开始升高, 5~7日龄达到高峰值, 9日龄后逐渐下降, 半衰期为4.5d。7~10日龄正是雏鸡新城疫母抗的高峰期, 若此时首免会因母抗有抑制弱毒活苗的繁殖和中和灭活苗抗原的作用, 从而影响免疫保护作用的产生。首免效果不佳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若首免延迟势必造成一部分低母抗或母抗消失快的雏鸡有干扰野毒。而在2~3日龄提早首免, 及在雏鸡的母抗达到高峰期前免疫, 就可以避免母抗干扰, 也可平衡个体间的抗体滴度, 保证下次获得均衡一致的免疫效应, 同时因母抗不足以提供可靠的保护, 而早期免疫却能提高保护率。

2.5 免疫间隔时间过长

由于雏鸡母抗的影响和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 一免后的ND抗体效价往往不高, 下降很快。因此, 使用弱毒疫苗首免后3周应进行二免, 间隔过长易造成免疫断档感染。有的养殖户因鸡群健康状况不佳推迟二免时间, 立即暴发新城疫。如遇此类情况, 可在进行二免时先给鸡群注射新城疫血清或卵黄抗体以提高免疫力, 待鸡群康复再进行疫苗注射免疫。

2.6 频繁免疫引起免疫抑制

广大养殖户已认识到免疫的重要性, 知道适时进行弱毒苗的滴鼻、点眼和免疫注射, 以达到加强免疫的目的。但有时在机体内抗体效价较高且均匀度很好的情况下, 盲目进行免疫易造成抗体水平下降, 鸡群在抗体下降过程中容易感染NDV。另一方面, 由于抗原的频繁刺激, 使机体的应答反应疲劳, 形成免疫抑制。

2.7 缺乏综合性防治措施

为减少饲养成本, 很多养殖户用大棚养鸡, 鸡舍简陋, 保温、通风能力差, 饲养环境恶劣, 致使鸡群抵抗力下降, 一旦防疫和消毒措施不切实, 极易导致ND的发生。另外, 传染性法氏囊炎、传染性贫血、盲肠肝炎等对新城疫的免疫会产生抑制。某些不断, 如鸡痘、传支、传喉等在体内都可形成干扰素影响弱毒苗免疫效果。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缺乏及密度过大等均影响新城疫免疫效果。而广大农户缺乏有效的免疫检测和诊断技术, 也给新城疫的防治带来一定困难。

3 防治措施

有两方面:一是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 防止鸡新城疫病毒强毒进入家禽群;二是免疫接种, 提高禽群的特异免疫力。

3.1 预防措施

3.1.1 建立日常的隔离、卫生、消毒制度

要加强鸡的饲养管理, 搞好环境和鸡舍清洁卫生, 制定严格消毒制度。

3.1.2 采取全进全出制

一批鸡出栏后要对鸡舍、用具等进行严格消毒, 前后两批之间要留有30天以上空闲时间, 养鸡期间要根据需要适时合理地进行带鸡消毒, 每周1~2次。

3.1.3 科学制定免疫方案

要根据鸡群抗体水平变化适时进行免疫接种, 若不具备抗体监测条件, 则应按当地兽医部门设计的防疫程序进行严格接种。

3.1.4 加强免疫, 提高鸡群保护力

蛋鸡应在开产前加强注射一次新城疫油剂苗, 合理处理病死鸡, 以防疫情扩大蔓延。

3.2 紧急预防注射

一旦疫情发生后, 全群进行紧急接种, 常用新城疫I系、Ⅱ系、Ⅳ系、克隆30。4~6倍量一次饮水或高免卵黄抗体液每羽1~2ml一次肌肉注射。肌肉注新城疫油苗, 每只0.5ml, 使鸡群抗体水平趋于一致, 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用新城疫I系苗, 按3倍量进行紧急全群肌肉注射接种, 同时每羽鸡用15ml盐酸左旋咪唑饮水服用, 每日1次, 连用3d, 可使抗体水平升高。一般经3~4d即可控制发病和死亡。

3.3 免疫监测

有条件的场 (户) , 要坚持和推广新城疫HI抗体监测技术。

3.4 平时的管理措施

(1) 防止一切带毒动物 (特别是鸟类、鼠类和昆虫) 和污染物进入禽群;

(2) 严格对进出的人员和车辆及用具的消毒处理;

(3) 注意饲料饮水来源安全;

上一篇:自动舱门下一篇:留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