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发生(共9篇)
杂草发生 篇1
大麦是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 也是现代遗传学研究中的一种模式植物, 我国早在5 000年以前就有种植。大麦在成都温江地区的播种期为10月末11月初, 播后7~10天出苗, 播后1个月左右分蘖, 播后2个月左右拔节, 第2年3月中旬抽穗。
一、杂草种类和发生规律
通过定点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遍调查, 四川温江地区大麦田杂草有50多种, 其中较难防除的恶性杂草主要有稗草、看麦娘、棒头草等禾本科杂草和猪殃殃、水花生、荠菜、毛苕子、鼠麴草 (清明草) 、茴茴蒜、土大黄、野油菜、小蓟、繁缕等阔叶杂草。特别是毛苕子、鼠麴草、猪殃殃、荠菜、茴茴蒜、艾蒿、野胡萝卜、小飞蓬、苦苣菜在温江地区大麦田分布广, 发生密度大, 抗逆性强, 对大麦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一般地块造成减产10%~15%, 严重时减产达35%以上。
温江地区大麦田杂草绝大多数以种子繁殖为主, 只有少数杂草为无性繁殖 (水花生) 。杂草种子出苗深度一般为0~3cm。大麦田杂草多在11月初出苗, 来年3~4月开花结实, 其生育期与大麦几乎一致, 严重影响着大麦的生长发育。大麦田杂草萌芽出苗的高峰, 一般在大麦播种后20天左右, 即11月末是杂草出苗的高峰期, 此间出苗的杂草约占杂草总数的90%以上, 部分杂草在次年返青期 (2~3月) 出现一次小的出苗高峰。当播种过晚或土壤墒情过差时, 当年杂草不会出苗, 出苗高峰会在次年的2~3月。
二、大麦田杂草防除技术
1. 物理防除
主要是在杂草发生轻微时, 通过人工拔除。
2. 化学防除
(1) 禾本科杂草温江地区大麦田禾本科杂草是稗草、看麦娘和棒头草混生。大麦田禾本科杂草的化学防除有土壤处理和生长期茎叶喷雾两种方法: (1) 土壤处理。土壤处理防除大麦田禾本科杂草, 是在犁地后先将地粗耙一遍, 然后将40%野麦畏乳油均匀喷于地表。施用量为175ml/亩, 喷后立即细耙3~4遍, 将药均匀混入10cm的表土中, 混土后可随时播种, 也可隔3~5天播种。 (2) 生长期茎叶喷雾。大麦田生长期茎叶喷雾防除野燕麦, 以元旦前后为最佳施药期, 具体应以大麦播期和燕麦出苗情况而定, 以燕麦二叶至二蘖期为宜。施用药剂及施用量为: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80~100g/亩。
(2) 阔叶杂草大麦田防除阔叶杂草, 主要采用生长期茎叶喷雾的方法。最佳施药时间为元旦前后, 最常用的药剂有:75%杜邦巨星干燥悬浮剂、10%麦乐乐可湿性粉剂等。用量为:75%杜邦巨星干燥悬浮剂1~1.4g/亩, 10%麦乐乐可湿性粉剂10~12g/亩。
(3) 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
在生产中, 大部分大麦田是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合生长在一起的。对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大麦田, 可采用生长期茎叶喷雾来防除。最佳施药时间为元旦前后, 施用药剂和用量为:每亩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80g+75%杜邦巨星1~1.4g;或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80g+10%麦乐乐10~12g。施用方法均按每亩用药量加适量水稀释后均匀喷雾即可。
水稻田杂草发生的特点及防除措施 篇2
【关键词】 水稻田 杂草 发生特点 防除
1.杂草发生特点
水稻田杂草的种类很多,其中莎草科杂草种类最多,达29种。主要杂草有疣草、稗草、眼子菜、鸭舌草、野慈菇、牛毛草等。在这些主要杂草之中,尤以稗草发生与为害面积最大,且导致水稻减产也最显著,鸭舌草、眼子菜等发生为害面积次之。杂草发生一般分为三个时期。5月中旬~6月初以稗草为主,6月中旬以眼子菜等阔叶杂草为主,6月中旬~7月初以三棱草等为主。
2.化学防除措施
稻田杂草的防治应立足早期用药,即芽前芽后施药。除了苯达松、2甲4氯钠盐、麦草畏等防治阔叶杂草和敌稗、二氯喹啉酸等防治禾本科杂草的少数茎叶处理剂外,一般多要求在杂草3叶期以前施药,此时杂草的敏感期和除草剂的药效高峰期相吻合,易于收到较好的除草效果。由于杂草的种类不同,出苗期不同,不同的杂草生理特性不同,很难用一种除草剂防除田间生育期的所有杂草。此外,还应根据不同药剂的特性、不同地区的气候而适当提前或延后施药。施药方法以药土撤施为主,大部分除草剂还可结合追肥掺拌化肥撒施。一定要注意除草剂品种选择,避免产生药害。
2.1前期以稗草为主要杂草的防除技术
稻田早期必须抓好以稗草为主兼阔叶杂草的防除,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秧田出苗早、齐、壮,并防止长期脱水。生产中,通常在播后芽前和苗期进行施药除草。用60%丁草胺乳油80~100ml/亩,配成药液喷施,施药后2~3天播种。可以有效防除稗草、莎草、牛毛草等一年生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也能防治部分阔叶杂草。插秧前3~4天用60%丁草胺2~2.5kg/ha,毒土法施药,保持水层3~4cm,不串水,可有效防除稗草。秧苗移栽后稗草3~4叶期(6月中下旬)用1%韩乐天水剂4500~6000ml/ha或5%韩乐天水剂900~1000ml/ha,对水喷雾。由于插秧后缺水或前期施药不当,使稗草失控长成高叶龄,可选用50%二氯喹啉可湿性粉剂进行茎叶处理,插秧田3~7叶期的稗草用50%二氯喹啉500~600g茎叶喷雾,施药前一天排水,施药后1~2天灌水正常管理。
2.2中期以眼子菜等为主的阔叶杂草类的防除技术
对于眼子菜等阔叶杂草发生严重的田块,在水稻移栽前一天,用60%丁草胺2~2.5L/ha,混用10%吡嘧磺隆类药剂(草克星、水星、一克净等)150~225g/ha、10%苄嘧磺隆类药剂(农得时、苄嘧磺隆)150~225g/ha,于插秧后5~7天、稗草2叶期前毒土法或毒肥法施药。施药时保水3~5cm,保持5~7天。水稻移栽后1~8天施药,此时杂草出芽前至2~3叶期,可单用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25~390g/ha,制成药土撒施,施药期田间保水2天。也可直接选用复配制剂,苯噻酰苄类合剂(55%水灵、金水灵、稻别草等)用1.2~1.5kg/ha,于插秧水稻返青后5~7天稗草2叶期毒土法或毒肥法施药,施药时保水3~5cm,保水5~7天。这时不能排水,可以续灌水。以上药剂能有效地防除稗草、鸭舌草、节节菜、眼子菜、野慈菇等水田杂草。
2.3后期以三棱草为主的杂草防除技术
三棱草俗称地梨子,属莎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稻田惡性杂草之一。种稻年限越长,发生越多,密度越大,为害越重,轻则造成减产,重者使水稻绝收。
2.3.1 插秧前土壤处理 在水田耙地前,每ha用50%莎扑隆可湿性粉剂5000g,拌细土撒施,再混入土中8~20cm,可有效防除三棱草等莎草科杂草。
2.3.2 移栽田用30%为农(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用药量根据田间杂草数量来确定,一般用200~300g/ha,在插秧后5~7天,采取毒土法或拌肥法、泼浇法施用。三棱草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在第一次用药之后15~20天(三棱草株高小于5cm),进行第二次施药,100~150g/ha。施药后保持3~5cm水层5~7天。
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治 篇3
关键词:麦田杂草,危害特点,发生规律,防除方法
据调查, 我国麦田杂草有200余种, 以一年生杂草为主, 有少数多年生杂草[1]。河南省麦田主要杂草种类有野燕麦、看麦娘、荠菜、猪殃殃、播娘蒿、佛座、泽漆、麦家公、米瓦罐、大巢菜、小蓟、牛繁缕、宝盖草、王不留行等, 麦田草害面积达30%以上。
1 麦田杂草的危害特点
麦田杂草常与小麦争肥、争水、争空间, 其根系发达、种类多、生长快、密度大、抗逆力强, 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同时, 杂草还可以作为多种害虫产卵和越冬场所及病菌的寄主, 为病虫害的大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一般麦田杂草可造成小麦减产10%~20%。
2 麦田杂草的发生规律
杂草种子成熟后, 有80%左右会脱离母体, 通过不同途径进入土壤或随着翻耕播入土壤, 当外界条件适宜时, 草籽即可萌发出土, 其发生数量与小麦播种期、密度、土壤湿度及杂草种子在土壤中的深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 麦田杂草有2个出苗高峰期:一是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 即小麦播后15~20 d;二是次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 二者出苗量占整个杂草发生量的80%以上[2,3]。
3 麦田杂草的防除方法
麦田杂草因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导致任何单一的防除方法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 应采取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策略, 形成一个综合治理体系。
3.1 农业防治
施用农家肥应充分腐熟, 既能杀死其中的杂草种子, 又能增加肥效;执行严格的检疫制度, 精选种子;播种前, 深翻土壤20 cm以上, 将部分杂草种子翻埋地下, 减少杂草出土量。
3.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方法对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小麦产量有重要作用, 不同的杂草种类应采取不同的药剂防治方法。
3.2.1 猪殃殃、播娘蒿、荠菜、婆婆纳混生地块杂草防治。
在河南省冬小麦产区, 麦田杂草群落发生了很大变化, 荠菜、猪殃殃、婆婆纳、播娘蒿等杂草逐年增多, 冬小麦冬前期, 选择墒情较好、无风、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施药, 除草效果较好。可选用以下除草剂: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225 g/hm2、15%噻磺隆可湿性粉剂300 g/hm2、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600 g/hm2[4]。个别县市麦田对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时, 可同时加入50%2-甲, 4-氯钠盐600 g/hm2或20%氯氟吡氧乙酸600 g/hm2或10%乙羧氟草醚乳油225 g/hm2或40%唑草酮水分散粒剂30 g/hm2对水450 kg/hm2茎叶喷雾。
3.2.2 野燕麦和阔叶杂草混生麦田杂草防治。
在小麦冬前期或返青期, 对于野燕麦和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 在野燕麦3~4片叶到分蘖期, 可以用下列除草剂: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225~300 g/hm2加10%苯磺隆225 g/hm2;10%精恶唑禾草灵乳油1 125~1 500 g/hm2加10%苯磺隆225 g/hm2。
3.2.3 化学防治注意事项。
(1) 准确选择药剂种类。根据不同除草剂的杀草谱, 有针对性地选择药剂, 如选用麦施达及二甲四氯防除荠菜、播娘蒿。 (2) 掌握施药时期。一般茎叶处理的除草剂需在小麦三叶期至拔节前, 即杂草一至三叶期用药, 施药过早或过晚其药效均会受到影响, 甚至对小麦产生药害。下茬作物为花生或大豆的麦田, 应尽量选择年前施药。个别除草剂对施药时期要求严格, 若不认真执行, 则会导致小麦不能抽穗或麦穗畸形。 (3) 严格掌握用药量。除草剂的安全系数相对于杀虫剂和杀菌剂较低, 在施用过程中应坚决杜绝随意加大用药量, 同时要做到用药均匀, 若重喷或漏喷会导致除草效果不佳或产生药害。 (4) 注意施药时的温湿度条件[5]。在一定温度范围内, 除草剂的药效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同时见效期缩短。因此, 麦田除草剂的施用应抓住杂草刚出土的一段较高温度时期及拔节期前室外气温大于10℃时使用效果较好。无论是茎叶处理还是土壤处理, 土壤湿度也是影响药效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土壤潮湿条件下, 土壤潮湿, 杂草生长旺盛、嫩弱, 有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和在体内运转而杀死杂草, 因而药效发挥快, 除草效果好。 (5) 用水要合理。在天气干旱、土壤墒情差的条件下, 应适当加大施药用水量, 冬前用药需对水450 kg/hm2, 年后对水量要增加到675 kg/hm2, 不仅对小麦安全, 而且除草效果较好。除草剂施药一般采取二次稀释法以提高药效, 具体方法:先在药桶里倒半桶水, 然后把除草剂用适量的水在小器皿内稀释成母液, 按要求把母液加到药桶中, 刷净小器皿, 洗刷水倒入药桶, 最后再把药桶对满水。这样稀释均匀, 除草效果好, 对小麦安全。
参考文献
[1]韦永保.杂交籼稻与小麦轮作区麦田杂草发生特点及其化除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 2012, 32 (9) :32-33, 7.
[2]麦田杂草防除方法[J].农家致富, 2012 (18) :34-35.
[3]刘金邦, 梁亚丽, 王娜.韩城市麦田杂草发生概况及防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17) :139-140.
[4]都爱军, 石磊, 王朝霞, 等.襄阳市麦田杂草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J].湖北植保, 2012 (4) :48-49.
杂草发生 篇4
关键词:稻田;杂草;发生;防除对策;上高县
中图分类号 S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66-02
上高县位于赣西北部,属典型的丘陵山区;是江西省双季稻高产区之一。近7~8a来,受栽培制度变革、化学除草应用、轻型节本技术推广、农事操作改变、杂草抗性增加及天气等因素影响,稻田杂草发生逐年加重,表现出发生危害种类多、范围广、面积大、程度重等特点,以早稻田的稗草、中晚稻田的千金子更为突出。上高县气候四季分明,稻田肥、水、光充足,非常适宜杂草生长危害,稻田杂草强烈与禾苗争肥、水、光和生存空间,同时又是多种病虫害的中间寄主,防除不力田块往往造成水稻产量减少,稻谷品质降低。因此稻田杂草已成为该地区农业生产主要灾害之一,其危害程度在个别稻区甚至有超过病虫危害的现象。
1 发生危害情况
1.1 发生种类 根据上高县植保植检站资料,稻田杂草种类繁多,共有110多种,发生危害重的主要有稗草、千金子、鸭舌草、莎草、浮萍、水竹叶、牛筋草、水花生、牛毛占、眼子菜、牛繁缕、看麦娘、马唐、马齿苋、游草等10几种。
1.2 发生面积 全县水稻播种面积4.01万hm2,其中早晚稻各1/2,中稻极少。杂草发生面积早晚稻共3.568万hm2,占总面积的88.97%。
1.3 防除情况 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推广稻田化学除草;到近5a,农民形成了依赖化学除草的习惯。早稻一般防除3次;第1次是秧田揭膜后使用苄·二氯、五氟磺草胺类成分除草剂防除稗草等;第2次是抛秧或移栽5~7d后(或大田禾苗立苗转青)追肥时拌施丁·苄、苄·苯噻酰等成分除草剂综合性防除杂草;第3次是结合早稻保苗病虫害防治时,用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类成分除草剂喷雾防除稗草等;第1次用药面积占50%~65%,第2次用药面积达98%,第3次用药面积自近年来逐渐增加到现在的82.6%。晚稻一般防除3次;第1次是秧田1叶1心至3叶1心用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类成分除草剂防除千金子、稗草等;第2次与早稻第2次相同;第3次是结合保苗病虫害防治时,用氰氟草酯、五氟磺草胺类成分除草剂喷雾防除防除千金子、稗草等;第1次用药面积95%以上,第2次用药面积98%以上,第3次用药面积51.7%,但第3次用药仍呈增加趋势。
1.4 危害损失 据调查,全县杂草危害造成损失10%~30%成的面积全年约262.7hm2,损失40%~60%成的面积全年约64.1hm2;中稻田或直播田严重的损失可达80%。
2 发生重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水稻栽插由传统的手栽向抛秧、机插、直播等轻型化、机械化技术转变,除草方式由人工向化学除草为主转变,稻田杂草发生危害明显加重。
2.1 农事操作的推迟及减少 随着抛秧技术的普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广大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特别受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即使在家种田的农民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种田已由主业转为副业,管理由精耕细作向粗放式转变。传统的冬季翻耕爽坯、锄田埂清杂草的“过冬”现象极少了。稻田翻耕由多耕多耙减少为现在的1耕2耙或1耕1耙;早稻田与晚稻都不能做到提前翻耕沤田,现耕耙现移栽,造成稻田中部分杂草的根、茎及种子不能有效深埋久沤杀死,而萌发生长后成为稻田杂草的主要来源之一。
2.2 稻田除草方式的转变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推广使用化学除草,人工耘禾这一传统有效方式开始逐年减少,特别是近几年更少。而化学除草对老草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对出水面的杂草效果差,使得部分多年生、一年生的杂草形成危害。
2.3 使用化学除草剂种类单一 稻田化学除草剂种类10多种,受价格、销售及使用习惯等因素影响,农民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存在长期使用除草剂单一种类的习惯,而除草剂对杂草种类防除有定向选择性,多年长期单一使用易促使部分杂草较快产生抗药性。据市场调查,推广应用化学除草以来,95%以上面积的移栽田使用乙·苄成分的除草剂,85%以上面积的抛秧田使用丁·苄成分的除草剂,用其它成分用得少,缺少轮换。
2.4 化学除草剂使用时期偏晚 抛秧田大田在抛后5~7d为最佳时期,但实际生产过程中有80%以上农民在抛后10~15d施用,甚至超过20d。因施用偏晚,一是杂草长出了水面,二是杂草草龄增大抗药性提高,除草剂就达不到预期的除草效果。分蘖盛期早稻的稗草、晚稻的千金子在4叶1心前用氰氟草酯类农药效果好,但5叶1心后抗药性大增,防除时期偏晚,正常用量防效不理想。
2.5 化学除草剂量使用不足 据调查,有80%以上的农户使用过程中形成了每667m2用1包的习惯。购买时不看包装规格大小,现市面上的除草剂每小包装剂量达不到农业部农药登记推荐使用剂量,用量普遍存在不足现象,就难以起到除草效果。
2.6 杂草种子传播途径增多 主要有2种方式传播,一是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收割,通过机械传播。二是田埂人工除草及田埂放牛大幅减少,田埂上的杂草种子可通过风、雨水传入田中危害。
2.7 天气等自然条件影响 施用除草剂时要有浅水层,并保持3~5d,生产过程中因施用后下雨致田水外流或干旱致田水层浅露泥的现象时有发生,也是影响药效的因素。
3 防除措施
除草仍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化学、人工相结合原则。
3.1 稻田除草剂种类使用化学防除应遵循的原则
3.1.1 分清稻田类型及生育时期,选择相对应的种类 分清移栽田与抛秧田,直播田与机插田稻作类型;分清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还是综合性杂草;把握秧苗期还是大田期,大田期分清前期还是后期;选择对路种类,根据要防除杂草选择相对应的除草剂,切不可乱用混用。
3.1.2 搞清除草剂使用时期,做到适期施用 分芽前、芽后、大田期,早稻秧田一般掌握在揭膜练苗后施用,一揭膜未练苗就喷用易造成药害,可能引起秧苗变黄,甚至枯死;中、晚稻秧田在露芽后畦面上无水时(一般播后2~4d)可施用丙草胺或吡嘧磺隆及其复配制剂,也可在秧苗1叶1心至2叶1心施用苄·二氯、氰氟草酯等成分的除草剂。移栽、抛秧田在抛栽后5~7d施用,不要在耙田施面肥施用。水稻进入孕穗期后至穗期禁用二氯喹啉酸类成分除草剂。
3.1.3 严把使用量及浓度,做到按量使用 除草剂使用有严格的剂量和浓度,量少了达不到除草效果,量不能随意扩大,有些除草量一旦多施一点,禾苗产生药害,特别是含乙草胺、二氯喹啉酸、异丙草胺成分的除草剂。
3.1.4 选用新剂型,做到合理轮换 长期施用一种除草剂,会使对该药具有抗性的杂草发生危害加重。因此在生产中应重视农田中杂草群落的演变,注意除草剂轮用和混用等,以防止抗性杂草的出现。应合理轮换,这样既可在确保除草的前提下,减缓杂草抗药性的增加。
3.2 紧密结合农事,流程科学合理 及早防除田埂、路旁、沟渠上的杂草,减少稻田草籽来源。腐熟有机肥料,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的肥料经过高温堆沤15~30d,杀死其发芽力后再用。对少量稻田杂草应及早拔除,防止扩散危害。凡属国内没有或尚末广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禁止输入或严加控制,应严格防止扩散。也可在稻田中养鸭、鱼来防除杂草。
高山茶园杂草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篇5
关键词:高山茶园,杂草,发生规律,防治对策
高山茶园有着独特的生态条件,制作成茶香气和滋味显著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然而,高山茶园大多位于海拔600m以上的地方,远离村舍,管理不便,很多茶园耕作粗放或少耕,杂草为害相当严重,根据近几年的调查,高山茶园地势较高、土壤贫瘠的禾本科杂草较多;地势较低,土壤湿度较大,荫蔽度大,阔叶草发生较多;春季雨水多,阔叶草相对多,以荠菜、紫花草丁、繁缕等为主;秋季禾本科杂草较多。以狗牙根、牛筋草、狗尾草、马唐等和菊科鬼针草、艾蒿、苍耳、马唐、白茅、鸡眼草为主、总的来看杂草以禾本科和菊科等最为常见,还有石竹科、蓼科、莎草科、玄参科、马齿苋科、十字花科的杂草种类。新垦茶园以狗牙根、辣蓼为主;幼龄茶园春季主要是菵草、一年蓬、荠菜、小飞蓬、猪殃殃;秋季主要是马唐、牛筋草、虮子草、旱稗、一年蓬、碎米莎草、铁苋菜、马齿苋等。投产茶园主要是马唐、狗尾草、蟋蟀草等大量滋生。春季一年蓬、菵草、猪殃殃、婆婆纳、繁缕、簇生卷耳为主;秋季马唐、牛筋草、一年蓬、小旱稗、铁苋菜、小飞蓬、爵床等为主;其中发生最为普遍和为害最严重的种类有马唐、狗尾草、狗牙根、辣蓼、白茅等几种,在比较潮湿的地段,则以香附子、酢桨草等为主;衰老茶园一些瓜蒌、海金砂等攀缠性杂草数量增多。这些杂草与茶园争光、争肥、争水,严重影响茶叶品质和产量,甚至形成草欺茶的局面,成为当地限制茶叶高产优质的主要障碍。根据杂草种类特点,除通过人工清除外,可通过铺草覆盖来抑制杂草生长,还可选用化学除草剂,只要药剂对路和处理方式合适,除草效果良好。
1 杂草种类:根据其生长和危害季节差异,可分为春季和夏秋季杂草两大类。
1.1春季杂草:马唐、狗牙根、菵草、雀稗、白茅、狗尾草、芦苇、芒草、辣蓼、香附子、络石藤、葎草、菝葜、黄栀、象草、防己、野古草、荠菜、碎米荠、看麦娘、日本看麦娘、棒头草、硬草、田紫草、一年蓬、猪殃殃、婆婆纳、波斯婆婆纳、直立婆婆纳、繁缕、牛繁缕、簇生卷耳;雀舌草、野燕麦、早熟禾、节节麦、卷耳、藜、小藜、漆姑草、紫花地丁、旱莲草、附地菜、蛇莓、宝盖草、酢浆草、半枝莲、千金子毛莨、车前、马蹄金、蒲公英、龙芽草、饭包草、田旋花、小旋花、野西瓜、小蓟、大刺儿菜、牛筋草、泽漆、空心莲子菜、播娘蒿、鱼腥草、金钱薄荷、黄鹌菜、小飞蓬、野甘草、凹头苋、刺苋、反枝苋、苣荬菜、青蒿、积雪草、黄花蒿、茵陈蒿、艾、苍耳、白花蛇舌草、多头莴苣、黄鹌菜、鼠曲草、芦蒿、四生臂形草、冬寒菜、草龙、水龙、驴耳草、鳢肠、苣荬菜、泥湖菜、青蒿、野塘蒿、野菊、鸡儿肠、艾蒿、鹅观草、双穗雀稗、千金藤野芝麻佛 座、草石蚕、夏枯草、藿香蓟、天名精、益母草、通泉草、沙氏鹿茸草、瘦风轮、光风轮菜、何首乌 、大巢菜、小巢菜、羊蹄、犁头草、狼把草、附地菜、遏蓝菜、独行菜、扬子毛茛、白花败酱、黄花龙芽、一点红、马兰、马鞭草、聚花过路黄、珠芽景天、阔叶麦冬、半边莲、毛车前、离子草、苘麻、紫花酢浆草、红花酢浆草、米瓦罐、乌敛莓、野老鹳草、元宝草、犁头草、千屈菜、节节草、大青、蛇莓、蛇含、白英、莎草、水蜈蚣、豨莶、黄独、山蒜、马齿苋、乌蔹莓、野茼蒿、鹅不食、问荆、茜草、萹蓄、臭荠、瓶尔小草鸡矢藤、水花生、牛膝 、土人参、垂穗苔、天蓝苜蓿、牵牛花、酸模叶蓼、香薷、野荞麦、天胡荽、翻白草等。
1.2夏秋季杂草:香附子、白茅、狗牙根、鸭跖草、莲子草、马唐、牛筋草。厥类(凤尾蕨;鸟巢蕨;蜈蚣草等)、扛板归、野葛、马齿苋、画眉草、狼尾草、虎尾草、一年蓬、小飞莲、一点红、一支黄花、苍耳、鬼针草、金钱薄荷、萹蓄、荆三棱、扛板归、裂叶牵牛、大马蓼、遏蓝菜、海金沙、铜锤草、黄毛耳草、石荠宁、虮子草、叶下珠、乌蔹莓、地锦、鸡眼草、铁苋菜、艾蒿、紫苏、桃金娘、苦蘵、土银花、土三七、野薄荷、马鞭草、星宿菜、爵床、旱稗、乌饭树、牛筋草、酢浆草、碎米莎草、爵床、木防已、飞扬草、毛鸡矢藤、斑地锦、水花生、反枝苋、田旋花、藜、胜红蓟、莲子草、铁苋草、龙芽草、千金子、莲子草、空心莲子草、马蓝、刘寄奴、碎米莎草、千里光、忍冬、山银花、牛膝、牛托鼻、鸭跖草、火炭母、鸡骨草、辣蓼、崩大碗、胜红蓟、蟛蜞菊、三叶鬼针草、野苦荬、刺笕、繁缕、龙葵、少花龙葵、青箱、艾、铺地黍、鱼腥草、两耳草、野生竹子等。
2 防治对策
茶园杂草与茶树争水、争肥、争阳光,还可能成为一些病虫害提供中间寄主和越冬场所,茶叶主要害虫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螨类等均可在杂草中潜伏。若不及时清除杂草,容易导致害虫发生与蔓延。小绿叶蝉常在看麦娘、马唐等杂草上藏匿繁殖,由于杂草丛生,导致杂草病虫同时为害茶树,给茶叶生产造成很大损失,因此,茶园除草是保护茶树实现茶叶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2.1农业防除:人工除草、成本较高,但效果好,要及时耕除。特别是白茅、蕨、象草、防己、葛等深根恶性害草需锄头挖除;高山新垦茶园,要结合耕垦,将地表的林木植被或农作物秸秆进行垄面覆盖,也可进行外沿半覆盖,做到园内水能排出、泥不外流 ,,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温、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抑制杂草的作用。成年茶园可种植相关草类或豆科绿肥作物进行覆盖,在行间覆盖山芼、野生杂草、作物秸秆、茶树修剪的枝叶等,铺放厚度以10㎝为宜,抑制杂草生长,每年结合冬季茶园管理,将覆盖物翻耕入土,可以起培肥地力的作用。
2.2化学除草 :不同茶园耕作方式、季节、土壤及环境条件等因素不同,杂草的种类、群落组合、分布、消长特点及危害程度等均不一样,采用化学除草方式上要分别对待,严格控制使用浓度,一般未经试验不宜改变药液浓度,杂草每年有3次生长高峰,即是4月中旬至5月中旬的春茶季节;6月上旬至7月中旬的梅雨季节;8月中旬至9月的秋季茶季节,3次高峰中以秋草为最,因此应掌握当地每次杂草发生时间,在杂草旺发前进行防治,既要达到防除效果,又要保证茶苗安全。
2.2.1春季茎叶喷雾处理:移栽茶苗成活后,先锄去地面上的杂草,然后667㎡用20% 乙草胺乳油100-120ml兑50㎏均匀喷洒在裸露的土壤表面,能有效防除茶园多种杂草;在禾本科杂草3-5叶期,667㎡用10.8% 高效盖草能乳油25-30ml,以低压喷雾器定向喷雾杂草茎叶,以免药雾飘移到茶苗上,为扩大杀草谱,可与草甘磷混用。4-5月杂草长至5-6片叶,高度10-15㎝尚未开花结籽前进行施药,667㎡用20% 克无踪200ml或41%农达150-200ml或30%飞达可湿性粉剂150-200g,或选克芜踪、草胺磷除草剂兑水50㎏,均匀喷洒在杂草的茎叶上,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2.2.2夏季土壤封闭处理 :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是杂草的发生高峰期。667㎡用50%乙草胺乳油100-150ml和40%阿特拉津胶悬剂150-200ml兑水50㎏,均匀地喷洒在茶园的土壤表面防除一年生杂草。
2.2.3秋季茎叶喷雾处理:9月中下旬,667㎡用12.5%盖草能乳油40-60ml兑水45-50㎏,均匀喷洒在杂草的茎叶上,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
3 注意事项
泗阳县小麦杂草发生情况调查 篇6
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 宿迁市泗阳县降雨总量51.8 mm, 比往年同期降雨总量 (154.9 mm) 减少103.1 mm;2010年11月和2011年1月无降雨, 2011年降雨量是历年平均降雨量的33.4%, 减少近7成[1]。
持续干旱使江苏省80万hm2农田受害, 徐州、连云港、宿迁3个市最为严重, 持续干旱严重影响淮北粮食生产区冬小麦的生长。宿迁市泗阳县小麦总面积5.3万hm2, 岗淤土小麦面积1.7万hm2, 砂土地小麦面积3.1万hm2;旱茬面积2.0万hm2, 稻茬面积5.3万hm2。受干旱影响的小麦面积2.7万hm2, 其中重度干旱田块1.2万hm2。为了解受旱情影响条件下冬小麦杂草发生情况, 2010年12月中下旬至2011年2月中旬对泗阳县各类土质、不同茬口的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1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为2010年12月和2011年2月17日。随机选取不同土质、不同茬口的小麦田块各40块, 5点取样, 每点为0.11 m2, 记录单子叶杂草和双子叶杂草的数目。以不同类型土质、不同茬口田块样点中的杂草平均数为结果。
2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见表1、2。与往年一样, 不同土质、不同茬口的田间杂草种类和数量明显不同, 单子叶杂草稻茬重于旱茬, 双子叶杂草旱茬重于稻茬。调查结果显示, 2011年小麦田各类杂草的数量大都明显低于往年平均。
2.1 2010年12月杂草数量
2010年12月, 岗淤土稻茬、旱茬双子叶杂草数目分别为13.6、49.1株/m2, 分别比往年同期减少了83.1%、75.7%;砂土地稻茬、旱茬双子叶杂草数仅比往年减少35.7%、7.4%。岗淤土稻茬、旱茬单子叶杂草数目分别为81.8、39.1株/m2, 均较往年平均减少7成以上;砂土地稻茬、旱茬单子叶杂草数目分别为204.5、151.8株/m2, 分别是往年平均的57.5%、95.4%。
(株/m2)
(株/m2)
2.2 2011年2月杂草数量
岗淤土稻茬、旱茬双子叶杂草分别为22.7、78.2株/hm2, 分别比往年同期减少81.9%、72.4%, 单子叶杂草数目为100.0、46.4株/hm2, 是往年同期的26.1、24.9%, 砂土地稻茬单、双子叶杂草都比往年平均减少约40%, 旱茬双子叶杂草仅减少4.2%, 单子叶杂草却比往年平均上升了10%左右。
3 结论与讨论
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中旬, 泗阳县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遭受严重干旱影响。但是因土质和耕作方式不同, 表现的旱情不同, 杂草发生情况也不同。砂土地杂草发生情况重于岗淤土;旱茬杂草以双子叶杂草为主, 稻茬杂草主要以单子叶杂草为主。主要原因是岗淤土土壤结构紧密, 土质黏重, 干时坚硬, 容易结成坚实的块状结构, 通气性差[1,2]。土壤表层的杂草因土壤结构紧密坚硬, 难以萌发生根或萌发后因长期缺水干旱而很快枯死, 土壤深处的草种萌发后因土壤结构紧密, 质地坚硬杂草难以生长。因此, 岗淤土2011年草情相对于往年发生较轻。砂土地受干旱影响较轻, 杂草发生较重的原因是砂土干不裂缝, 湿不黏, 适耕期长, 土壤结构疏松, 透气性能好, 植株生长阻力小, 根系易于伸展到更深的土层吸收水分和养分, 土壤深处的杂草种子易生长, 且旱茬小麦播期早, 旱情来临时小麦杂草已经有一定的密度, 杂草生长没有受到严重影响[3,4]。
摘要: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中旬, 全国大范围地区受干旱影响, 江苏省宿迁地区是受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解干旱对泗阳县不同土质、不同茬口杂草生长的影响, 泗阳县植保站分2次进行了大范围田间调查, 结果表明:岗淤土杂草轻于砂土, 旱茬重于稻茬, 砂土地旱茬以双子叶为主, 稻茬以单子叶杂草为主。
关键词:杂草,干旱,岗淤土,砂土,江苏泗阳
参考文献
[1]王根.稻茬麦生育特点及其杂草化学防除技术[J].农技服务, 2010 (6) :721.
[2]苏宝.江苏省春季小麦、油菜田杂草防除技术[J].农药市场信息, 2011 (8) :29.
[3]杨叶, 王兰英, 胡坚, 等.外来杂草在海南的危害及病害调查[J].杂草科学, 2011, 29 (1) :28-34.
果园杂草发生及适用的除草剂 篇7
1、果园杂草发生的类型
从杂草分类看, 防除一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是果园杂草的防治目标。一年生杂草有稗草、牛筋草、虎耳草、马唐、狗尾草、苋菜、龙葵、一年蓬、加拿大蓬、苍耳、苣荬菜、刺儿菜等;多年生杂草品种有莎草科的香附子、白茅、芦苇等。从杂草发生时间看, 应重点防除晚春型和夏型杂草。早春型杂草发生早、种类少、寿命短, 如藜、扁蓄、荠菜等, 若发生量大, 则应予以防除。晚春型和夏型杂草数量大, 生长茂盛, 寿命长和果树共生, 为害果树严重, 对产量的影响较大, 是防除的重点。如酸模、蓼、反枝苋、刺苋、龙葵、苍耳、苣荬菜、车前草、稗草、狗尾草、黄花蒿、碎米莎草、香附子、马唐、牛筋草、牵牛花等杂草, 6~8月是防除的关键时期。
从杂草的植物分类学看, 禾本科杂草、菊科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是发生数量最大的杂草, 其中禾本科杂草的发生数量占50%~80%, 成为果园的优势杂草种群。菊科杂草虽然数量不及禾本科杂草, 但覆盖面积大, 为害时间长, 单株重量大。莎草科杂草分布面积广, 生活力强, 繁殖快, 是果园除草的重点之一。但蓼科、藜科、旋花科、马刺苋科、苋科等在某些地方的果园有明显的优势, 也应予以重视。
果园杂草在开展防治时, 以一年生杂草为主的果园和苗圃, 应以土壤封闭处理为主, 茎叶处理为辅;以多年生杂草为主的果园或苗圃则以茎叶处理为主, 土壤封闭处理为辅;幼苗果园常套种作物, 而实生苗圃难以定向喷雾, 则要施用选择性较强的除草剂。
2、根据杂草类型, 合理选用除草剂
1) 土壤处理剂
(1) 果农乐。它是一种芽前土壤处理剂, 杂草萌生1~3叶期, 对全园细致喷雾一遍, 一次用药控制全年不生草。在使用时, 应注意土壤湿度, 湿度大效果好, 干旱条件下应加大用水量, 每亩用药一袋20克, 在果园地区使用果农普遍反映效果好, 一次用药可免去全年除草用工。
(2) 2.25%敌草隆。在有4年以上树龄的果园, 在杂草出土萌动时, 每亩用2.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500~800克, 加水封闭处理表层, 可有效防除果园的1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对狗尾草、马唐、牛筋草、苋菜、蓼、一年蓬、加拿大蓬等防除效果显著。或用25%敌草隆可湿性粉剂每公顷3公斤, 加25%除草醚可湿性粉剂4.5~6公斤, 对水喷雾处理土壤表土层, 可以扩大杂草谱, 节省成本。
(3) 1.48%氟乐灵乳油。主要用于在桃、杏、葡萄、核桃园里使用, 能有效防除1年生和多年生杂草, 如灰菜、马齿苋、地肤等, 对白茅、芦苇、苍耳、龙葵等深根杂草则无效, 但对田旋花、刺儿菜等宿根性杂草有强烈抑制作用。亩用量100~200毫升。粘土、杂草多、土壤肥力高可用高限量, 反之酌减。喷药后要立即混土, 深度3~5厘米, 不混者药效降低, 在土中残效期为3~6个月。
(4) 西玛津。施用后药剂被杂草根系吸收后, 沿木质部蒸腾作用迅速向上传导到绿色叶片内, 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 使杂草因饥饿死亡。目前常用的剂型有40%悬浮剂、50%可湿性粉剂, 主要用于防除画眉草、狗尾草、灰菜、马齿苋、罗布麻、马唐、稗草、地锦草、三棱草、荆三棱、藜等1年生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等。在果园杂草处于萌发盛期出土前, 进行土壤处理。每亩用40%胶悬剂185~310毫升, 或50%可湿性粉剂150~250克, 加细沙土30~50公斤制成药土, 或对水40公斤左右, 均匀地撒施或喷施在土壤表面。
2) 茎叶处理剂
(1) 草甘膦。为灭生性内吸除草剂, 杀草范围广, 对果园1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 10%草甘膦水剂每亩1500~2500毫升;深根性杂草难除、灌木用量为每亩2000~2500毫升, 特别指出的是, 配药时必须加入0.25%洗衣粉, 如果天气干旱高温时, 在不增加药量情况下, 分次施用比一次施用效果好。即第一次用全量的40%, 隔3~5天后再喷1次。目前市场上供应的有10%草甘膦和40%农达水剂两种。
(2) 农民乐—747。美田进口原药, 为灭生性内吸传导茎叶除草剂。在杂草旺盛期, 一次喷雾连根杀死, 一般杂草1包一桶, 恶性多年生难除果园杂草每亩4~5包, 喷药后4~5天, 杂草开始变黄, 10~15天死亡。
(3) 春多多。为灭生性芽后内吸传导除草剂。对150余种作物的40多种杂草防除效果好, 能连根杀死多年生的恶性杂草, 普通杂草每亩用量为150~200毫升, 难除杂草用量每亩为400-500毫升。
(4) 克芜踪。是一种速效触杀灭生型除草剂。对单子叶、双子叶杂草, 无论是1年生或多年生杂草均有效, 能迅速被植物绿色组织吸收。光照是发挥药效的重要条件, 在光照好的天气喷施, 有利于提高药效。每亩用药量为100~300毫升, 用药后2~3小时杂草死亡, 一般除草效果达90%以上。
(5) 二甲四氯。20%二甲四氯水剂每亩用量为300~350毫升, 加水均匀喷雾。茎叶处理用水量为每亩30~50公斤, 再加2%洗衣粉可提高药效。
此外, 用于果园杂草防除的除草剂还有盖草能、稳杀得、拿捕净、利谷隆、茅草枯等等, 可结合市场药源情况具体选择使用。
3、注意事项
一是选用清水配药, 先在桶中加入5公斤水, 将预先配成母液的药液倒入桶中, 然后加足水量, 根据杂草的种类、大小、多少计算亩用药量。
二是选择无风、晴朗的天气, 下午4时后喷药量好。施药后下雨会影响药效, 深根性杂草一般15天后死亡。
三是在杂草旺长期, 株高20~60厘米时最好, 喷雾器要求喷片孔小于1毫米, 雾化要细, 倒退喷药, 喷匀即可, 不漏喷不重喷。
杂草发生 篇8
20世纪80年代,咸阳地区开始使用化学除草剂。当时小麦田杂草优势种群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性,不同地区之间、同一地区不同地块之间杂草优势种群有所不同。麦田杂草优势种群依耕作方式、管理方式、肥料的使用等种类的不同而异。近年来,使用化学除草剂防治麦田杂草已成为农民进行麦田除草的主要手段。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的除草方式已被大面积使用化学除草剂所替代,联合收割机的大力推广替代了原始的人工收割,进而引起麦田杂草生物种群发生了重大变化,据调查,咸阳地区麦田杂草优势种群演替主要有以下2个重要特点。
1.1 麦田杂草优势种群趋同化
目前,咸阳地区的麦田杂草中阔叶类杂草主要有播娘蒿、猪殃殃、婆婆纳、荠菜、麦家公等;这些都被列为恶性杂草。尤其以播娘蒿发生最为严重。据调查,仅播娘蒿数量就占总杂草数量的50%以上,鲜重和占地面积要更多。而原来曾为优势种的一些杂草,如小蓟、独行菜、反枝苋、藜等已成弱势群体。
1.2 禾本科杂草异军突起,已成为部分麦田优势种群
由于阔叶类除草剂在麦田的长期推广使用,一些过去几乎没有或很少见的禾本科杂草,如节节麦、野燕麦、看麦娘等,最近几年也在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已成为麦田杂草的优势种群,而且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普遍性,个别严重地块其群体数量已超过了小麦植株,发生面积之大,扩展之快,损失之重是其他阔叶杂草无法比拟的。
2 麦田杂草优势种群变化原因
2.1 长期使用单一种类的除草剂
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种类除草剂,使一些敏感性杂草愈除愈少,种群数量一年少于一年,而使另一些难于防除的杂草,种群数量一年大于一年,其中抗性杂草尤为突出,日积月累,助长了这些麦田杂草的生长繁殖,而抑制了其他杂草种类的生长。长期作用的结果,形成常用除草剂非敏感杂草如播娘蒿、麦家公等阔叶杂草和非防治杂草节节麦、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的繁殖蔓延,成为危害麦田的优势种群。
2.2 长期使用单一的除草技术
人们一般都习惯在春季3~4月除草,基本上没有农民在冬前进行除草,虽然部分县区已从2006年开始向农户推广冬前化除技术,但收效甚微。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的重大变化,人工除草在很多地方已被农民放弃使用。而人工锄草是改变杂草种群变化的一种比较彻底的除草技术,也是保护小麦生产、维持杂草生态平衡的有力手段。
2.3 小麦新品种的更新推广和机械化收割为禾本科杂草传播蔓延提供了便利条件
以前农民不重视小麦换种,只是沿用自留种。近年来,由于新品种的加速推广,农民年年换麦种,部分麦种夹杂有节节麦、野燕麦、看麦娘等,这些杂草随着麦种的流通而传播。联合收割机的大面积推广,更加速了禾本科杂草的蔓延。一旦麦田传入禾本科杂草,尤其是节节麦、野燕麦、看麦娘等,因其特殊的生长习性,很难被除掉。而联合收割机在收小麦时,可以将其由这块田带入那块田,由这个村带入那个村,为杂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且这些杂草在麦田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在3~5年内由零星发生很快就可以达到和超过栽培植物小麦群体。
3 防治对策
针对麦田杂草种群的变化,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杂草的危害。庞大的杂草群体,在麦田同栽培作物争地争肥争水争光,对小麦生产影响越来越大,一般损失量在10%~20%间,重者达30%~40%。其次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治。麦田杂草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生物系统,优势种群随着除草方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要建立麦田杂草综合治理体系。
3.1 科学合理地选择除草剂
(1)交替使用不同性质的除草剂。20世纪80年代,除草剂使用主要以苯磺隆类为主,90年代使用的除草剂成分主要以唑草酮类为主,如美国FMC(富美实)公司生产的40%快灭灵干悬浮剂;目前农民普遍使用的是唑草酮与苯磺隆复配为主的除草剂,如奔腾。不同成分的除草剂针对不同种类的杂草。
(2)各种性质的除草剂合理复配使用。对阔叶和禾本科杂草混发的田块可复配使用。长期单一使用一种或同一类型的除草剂,会引发杂草产生抗药性,破坏杂草生态平衡和恶性杂草泛滥,必须对不同类别除草剂进行合理复配。世玛、麦喜、巨星等是防除麦田杂草的有效药剂合理复配,对小麦安全无药害,相同用药量下以冬前防除效果好于春季。
3.2 多种除草方式结合使用
(1)大力推广冬前杂草化学防治技术。小麦冬前苗期即小麦出苗后至越冬前,是小麦田间杂草防治的最佳时期。禾本科杂草二至四叶期,阔叶杂草二至五叶期为适期。据近几年来试验调查,这个时期麦田杂草大部分刚出土,杂草小抗药性差,此时用药量小、成本低,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飘移药害的发生,能使防治效果达80%以上。防治的最佳条件为:日平均气温10℃以上,晴天无风的时候喷洒,药剂充分发挥药效,以小麦返青期除草为补充措施。
(2)人工除草。在草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尤其是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的麦田,利用人工除草可以收到较好的除草效果,以达到斩草除根,保持麦田生态平衡的目的。
(3)发生节节麦、野燕麦、杂草的地块使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后,对收割机要及时进行清车处理,防止杂草蔓延。清选种子,从源头控制杂草来源。使用腐熟的粪肥,及时清除田边杂草,合理密植,轮作倒茬,把杂草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车晋滇.53种麦田杂草识别与防治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陶波, 胡凡.杂草化学防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3]孙建伟, 王恒亮, 吴仁海, 等.氰草津防除小麦田播娘蒿效果初报[J].河南农业科学, 2008 (11) :92-93.
[4]刘勇.麦田杂草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下半月刊) , 2006 (11) :48.
[5]鲍翀.潘信地区麦田杂草化除的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上半月刊) , 2005 (9) :28-32.
界首市麦田杂草的发生与防除 篇9
1发生特点
1.1发生高峰期
界首市麦田杂草发生高峰期主要有2个, 即冬前11月和春季2月。以冬前麦田杂草出苗最多, 一般占90%左右;其次是春季出土, 占10%左右;温暖墒情适宜年份的冬季也有少量杂草出土。
1.2杂草草相
界首市麦田杂草以阔叶杂草为主, 有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var.tenerum (Gren.et Godr.) Rcbb.]、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ex Prantl.]、宝盖草 (Lamium amplexicaule L.) 、泽漆 (Euphorbia helioscopia L.) 、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c.]、麦家公[Buglossoides arvense (L.) I.M.Johnst.]、婆婆纳 (Veronica didyma Tenore.) 、藜 (Cheno-podium album L.) 等, 个别地块有零星禾本科杂草和恶性杂草发生, 如野燕麦 (Avena fatua L.) 和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fetum (Bge.) Kitam.]等。近2年来, 随着上茬玉米机械化收获面积增加, 冬前麦田玉米自生苗有一定上升。总体上, 以猪殃殃、播娘蒿、宝盖草为优势种群, 成为界首市麦田杂草的主要群落。
1.2.1区域分布。界首市颍河以南乡镇麦田杂草主要以猪殃殃、播娘蒿、荠菜等为主, 辅以泽漆、麦家公等;颍河以北乡镇麦田主要以猪殃殃、宝盖草、播娘蒿、泽漆、麦家公等为主。个别田块还有野燕麦、小蓟, 但是均较少发生, 以阔叶杂草为主。
1.2.2土壤质地类型分布。砂壤土、黏壤土主要以猪殃殃、播娘蒿等为主;壤土主要以猪殃殃、播娘蒿、宝盖草、泽漆等为主。据笔者对2010—2015年调查数据分析, 结果表明:砂壤土和黏壤土上, 猪殃殃占13.4%~99.1%, 播娘蒿占2.9%~97.2%, 宝盖草占23.0%~91.0%, 荠菜占1.1%~33.6%, 泽漆占2.2%~9.7%;壤土杂草猪殃殃占5.2%~98.8%, 播娘蒿占4.7%~43.2%, 宝盖草占4.6%~62.6%、泽漆占4.0%~66.7%。
1.3杂草密度
近几年杂草调查数据显示, 杂草密度不同年份有一定差别, 同一年份, 不同地块间也有很大差别。这主要是受到雨水、温度、小麦播种期、杂草的防治、耕作栽培措施的影响。一般冬前 (11月中下旬) 平均密度为5.3~39.9株/m2, 最高380株/m2, 翌年春季 (2月中下旬) 平均密度为12.6~52.1株/m2, 最高368株/m2。近几年界首市麦田杂草发生密度见表1。
1.4杂草出苗情况
1.4.1冬前杂草出苗情况。杂草冬前出苗受天气、土壤墒情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不同土壤类型、墒情、小麦播期的田块杂草出苗差异较大。砂壤土、壤土及水浇地小麦播期早的田块杂草冬前出苗相对较多;黏壤土、干旱、深耕加旋耕的田块冬前杂草出苗较少而小;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的, 上季作物籽粒抛撒产生的自生苗多。小麦播种至冬季, 干旱、寒冷年份, 冬前杂草出苗少而小, 反之则多。历年耕作管理粗放, 杂草防除效果差的, 出苗多。
1.4.2春季出苗情况。主要受冬春季雨水、温度的影响较大冬季雨水多、温暖的年份以及春季雨水充足, 气温回升快的, 春季出苗多, 反之, 则少。
2防除措施
界首市麦田杂草的防除, 主要采取加强植物检疫、农业防除和化学药剂防治等相结合的措施。对于农业防除, 界首市主要是采取深耕翻土、人工拔除等措施。界首市麦田杂草的化学防治, 特别是阔叶杂草的防除, 对于药剂的选用有个渐变的过程。前几年主要选用苯磺隆、苄嘧磺隆、噻吩磺隆等单一制剂防治麦田杂草。近年, 随着苯磺隆等对猪殃殃的防效降低, 又逐步推广了氯氟吡氧乙酸等高效新型除草剂。但是, 氯氟吡氧乙酸等防治的杂草谱不宽, 对个别杂草如播娘蒿等防治不彻底, 容易复活, 或者因使用温度限制、药害等缺陷的影响, 于是界首市推广氯氟吡氧乙酸或双氟磺草胺与苯磺隆或唑草酮或二甲四氯的复配制剂或套装伴侣混配防治界首市麦田的主要阔叶杂草。这些复配制剂或套装伴侣混配的除草剂, 使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对于自生玉米苗, 利用人工防除或冬季寒冷的霜冻自然条件, 让其冻死。
2.1农业防除
一是深耕翻土。对于个别恶性杂草发生地块, 建议采取深耕翻土, 捡出其地下的根茎, 如刺儿菜等。二是人工拔除。一般在5月上中旬, 小麦生长中期后, 杂草种子成熟散落前, 人工拔除, 带出田外, 集中处理[1,2]。
2.2化学防治
2.2.1施药器械。近几年, 随着新型植保器械的更新和推广, 逐步由手动喷雾器发展到机动 (背负式、自走式、手推式等) 、电动喷雾器等, 对均匀施药、提高防治效果和工作效率起了很大作用。
2.2.2除草剂品种的选用和推荐。针对界首市麦田杂草的发生、种类和种植结构特点, 结合近几年防治实践, 尽量选择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品种。防治阔叶杂草, 选用以下方法之一:一是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600~750 m L/hm2+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80~300 g/hm2, 对水450 kg/hm2, 于小麦三叶期至拔节前茎叶喷雾[3,4]。二是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600~750 m L/hm2+56%二甲四氯钠可溶性粉剂450 g/hm2, 对水450 kg/hm2, 于小麦四叶期至拔节前茎叶喷雾 (由于二甲四氯安全性的原因, 要求严格掌握使用时期和用量) 。三是用3%双氟磺草胺·唑草酮悬浮剂750 m L/hm2, 或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75~120 m L/hm2 (防除播娘蒿要加苯磺隆) , 对水600 kg/hm2, 于小麦三叶期至拔节前茎叶喷雾。防治禾本科杂草用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600~900 m L/hm2, 或15%炔草酯微乳剂375~525 kg/hm2对水600 kg/hm2, 于禾本科杂草2叶至拔节前茎叶喷雾[5,6]。防治阔叶杂草、禾本科杂草混生的小麦田杂草:可选用阔叶杂草防治中任意一种方法中的药剂加禾本科杂草防治中任意一种药剂混配, 对水600 kg/hm2, 于小麦四叶期至拔节前茎叶喷雾。
2.2.3科学指导施用。对于杂草达到10株/m2的田块均要求防治。要求在小麦三叶期至拔节前施药, 个别加有特殊要求的除草剂品种如二甲四氯除外。提倡冬前化除, 界首市麦田杂草以冬前11月中下旬出土高峰期为主, 防治适期为11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冬前杂草, 其发生量和植株生长量大, 与小麦竞争力强, 对界首市麦田杂草的为害最重, 抓住冬前杂草低龄期对药剂的敏感性防治事半功倍。而春季防治则杂草抗性增强, 加上小麦的快速生长, 防治效果相对较差。对于冬前杂草较少未防治和未及时防治的田块以及冬前防治不彻底的, 要求春季拔节前要普遍防治1遍。应在日均气温5℃以上、晴天无风中午前后喷施, 喷雾要严格做到不重喷、不漏喷。严格按规定的使用时期、方法和使用技术, 精确称取药量, 精心配制, 采取二次稀释法, 使用水量要足, 施药面积要准。施药结束, 要彻底清洗喷药器械。确保杂草的防治效果, 确保施药人员和小麦及下茬作物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小麦病虫草害发生与监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陈卫宇, 徐生, 钱荣明, 等.南京市小麦田杂草调查及其防除对策[J].生物灾害科学, 2013 (2) :192-194.
[3]饶娜, 董立尧, 李俊, 等.江苏省麦田杂草的发生、危害及防除研究进展[J].杂草科学, 2007 (1) :13-15.
[4]乔利, 卢兆成, 刘祥臣, 等.河南信阳地区麦田杂草发生情况及防除方法[J].杂草科学, 2012 (3) :40-43.
[5]姚万生, 雷树武, 薛少平.关中地区麦田杂草危害状况及防除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4) :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