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发生

2024-06-12

不良反应发生(共12篇)

不良反应发生 篇1

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诱因很多,结合我院健康体检科静脉采血者的实际情况,对2005年3月~2006年5月16 800例静脉采血者做了详细调查。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2006年5月,我院健康体检科共接待健康体检者20 000例,其中静脉采血者16 800例,其中男性8 800例,年龄11~80岁,平均30岁,女性8 000例,年龄12~79岁,平均35岁。

1.2 方法

收集静脉采血者的健康体检表,对出现不良反应者分别进行性别、年龄、采血次数及采血护士四方面的统计。

2 结果

静脉采血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的情况见表1;首次与两次以上采血反应情况的比较见表2;1~4号护士采血中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见表3。

3 讨论

静脉采血是健康体检中发现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年龄大于28岁的静脉采血者出现采血不良反应的较少,该群体见多识广,经验丰富,精神放松,心态相对稳定,对静脉采血有足够的认识,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现代医疗技术也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年龄小于28岁的采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率低。由于男人性格上的刚毅、豪爽,使得采血不良反应在性别上也有一些差别。而初次采血者要比两次或多次采血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多。也有一些初次采血者,看到他人采血或发生不良反应时,自己十分紧张,刚刚采血,即发生晕厥,即连锁反应[1]。不同的护士采血发生不良反应率不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且在操作过程中能够沉着、冷静,有较高的静脉穿刺技术,在静脉穿刺时能够尽量减少疼痛,特别是在遇到穿刺不顺利或血液流出不畅时,有经验的护士能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相反,如果静脉穿刺时过分疼痛或行两次或多次静脉穿刺,则极易给采血者造成心理压力或恐惧,增加精神负担。除了采血者年龄、性别和采血护士等因素外,导致发生采血不良反应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采血前过度劳累。有的体检者来检前熬夜、加班,造成身体疲惫,加之早晨空腹,未进食水,容易造成采血时晕厥。②环境不理想。我院体检科有时上午接待体检者近200人,人员拥挤、声音嘈杂,往往是一人采血,周围几个人都在观注;尤其是夏季,天气闷热,人员多,等候时间过长,出现采血不良反应的几率就会增大。③自身状况。有的采血者,本身就比较瘦弱,可能对采血时的疼痛比较敏感;有的自我心理负担过重,对采血极度恐惧,可能有晕血的现象。

综上所述,导致静脉采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应该是精神因素。所以说,要解决发生静脉采血不良反应的问题,应从以下四方面做起,一要加强与健康体检人员的沟通。加强健康教育不应局限于采血前的健康宣教,在采血过程中,护士也要与采血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给他们以亲切、安全感,减轻恐惧,消除紧张。二要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求采血时穿刺成功率大于99%。争取做到一针见血,无痛穿刺,减少疼痛刺激,降低引起不良反应的诱因。三要改善采血环境。冬、夏两季应合理调节室温,保持空气流通,营造适宜的环境,给人舒适感。四要安排合理的体检流程。各工作室要有明显的标示牌,人员按流程分组进行采血,以便减少拥挤及喧哗,保持井然的秩序,减少压力源。

静脉采血是健康体检的关键环节,只有把握好这一环节,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才能真正做好健康体检,更好服务大众健康。

摘要:目的:分析静脉采血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方法:针对本科16800例静脉采血者进行统计。结果:不同性别、年龄、采血次数的静脉采血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不同。结论: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精神因素、采血前过度疲劳、环境不够理想、营养状况不佳、自我防护意识不强等。

关键词:静脉采血,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张德培,何成俊.血站(库)管理与技术操作规范[J].安徽音像出版社.2004,278~279

不良反应发生 篇2

处理程序

为完善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程序,规范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处理工作,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制订本程序。

一、本程序适用于我省各级药品不良反应专业监测机构。

二、新的、严重病例报告的接收和发现

1.纸报表:各级监测机构工作人员收到纸报表后应及时分类,查看有无新的、严重病例报告。

2.电子报表:各级监测机构工作人员每个工作日务必登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及时发现有无新的、严重病例报告。

3.审批过程中:审核人员在报表规范化审核过程中、评价人员在分析评价过程中,及时发现有无新的、严重病例报告。

三、新的、严重病例报告的审核与提交

1.各级监测机构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接收、审核、提交与评价上报程序,对标注为“新的严重”病例报告 优先审核。

2.各县级监测机构应在发现新的、严重病例报告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提交。

3.各市级监测中心应在各县级监测机构提交病例报告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于初步审核仍不规范的报表、或有必要进一步调查补充完善的报表,市级监测中心可以将报表退回,并督导县级监测机构或基层报告单位尽快完善报表重新提交。

4.死亡病例报告以及有必要进一步调查补充完善的报表,如果在上述时限内无法完成报表的完善和补充,应该在规定时限先将报表提交,同时尽快调查核实相关情况,以补充报告的形式上报。

四、新的、严重病例报告的评价与审批

1.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收到报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评价并审批提交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死亡和严重病例报告实行双人审核。

初审人员按照评价原则和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后,交由复核人员复核,评价意见一致的,由初审人员负责审批上报。

评价意见不一致的,两名评价人员商议,取得一致后由初审人员负责审批上报。

3.疑难病例或有必要请专家协助评价的,经中心领导同意,请有关专家或召开专家评价会协助评价。4.死亡病例报告经中心领导审阅后,在提交国家中心的同时报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卫生厅。

5.中心定期组织新的、严重病例报告内部分析评价会。分析前一阶段的评价情况,对于疑难病例及评价不一致的病例组织集体讨论。研究探讨有无值得警戒的信号,有无需要重点监测的品种,等等。

五、新的、严重病例报告补充资料的接收和上报 1.各级监测机构和基层报告单位在提交补充报告资料时,应注明原始报表的编码或患者姓名等信息。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提交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到新的、严重病例报告的补充报告资料,审核人员应查找出其原始报告,进行核对、登记。

3.经中心领导审签,以中心便函的形式报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不良反应发生 篇3

【关键词】阿奇霉素;临床治疗;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P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1l-0118-01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应用较广,由于它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因此具有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好、组织选择性高等优点,即使在酸性环境中也能够稳定存在,能够作为一线用药。在治疗方面多用于治疗金葡菌、肺炎球菌、厌氧菌、嗜血杆菌以及军团菌等多种病原菌引起的感染,从目前的临床报道来看,阿奇霉素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肝损害以及白细胞减少等,笔者就此进行了汇总,现报道如下。

1阿奇霉素的临床治疗情况

1.1 呼吸系统阿奇霉素在治疗呼吸道炎症反应上有较好的效果,例如哮喘、毛细支气管炎以及弥漫性支气管炎等,有文献指出阿奇霉素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时还具有减少痰液的效果,小剂量的阿奇霉素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肺功能,避免反复感染。

1.2心血管系统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菌的感染有关,而阿奇霉素能够通过抑制病原菌来起到预防心肌梗死后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

1.3囊性纤维化阿奇霉素在治疗囊性纤维化患者上有着较好的疗效,患者呼吸道感染假单胞菌较为罕见,一般抗生素很难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而阿奇霉素能够显著的改善囊性纤维化患者的肺功能,且起到防止感染的效果。

2不良反应

2.1 胃肠道反应 此类反应是阿奇霉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主要是由于药物能够作用于胃肠平滑肌使其产生收缩而发生以上症状,在临床应用时可配合思密达来减少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简单有效,患者也更容易接受,同时在静脉给药时尽量在饭后应用。

2.2肝损害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黄染以及肝功能异常等,由于肝胆是阿奇霉素代谢的主要途径,所以无论是何种给药方式都可能会引起肝脏的损害,在应用时应当先进行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相关病史,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体征,及时检查肝功能。

2.3过敏反应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口唇紫绀、面色苍白以及血压骤降等,有时会伴随有丘疹出现,部分患者会表现为恶心、呕吐以及腹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休克。考虑原因主要是由于LgE引发的速发型过敏反应所致。

2.4伪膜性肠炎无论是何种抗生素的应用都会导致患者的肠道内发生一定程度的菌群改变,所以艰难梭菌也会受到影响,艰难梭菌的繁殖受到限制是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主要原因,严重时甚至会致患者死亡,因此患者发生腹泻时应当警惕伪膜性肠炎的发生。

2.5肾功能损害有文献指出1例患者在应用阿奇霉素之后出现腰部针扎样疼痛、血尿,之后立刻停药并急查尿常规发现有红细胞及尿蛋白,之后查肾功能发现异常。因此在用药时应当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必要时立刻停药进行对症治疗。

2.6其他部分文献指出阿奇霉素会引起肾衰竭、尿潴留以及心律失常等情况,但是较为少见。

3注意事项

阿奇霉素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的,因此在应用时应当考虑患者的肝功能是否异常,酌情使用。口服用药时建议在餐前1h或餐后2h用温水或凉开水溶解之后服用,不宜用开水冲服以免影响药效。阿奇霉素具有半衰期长的特点,因此每天仅需用药一次。在静脉给药时应当注意控制滴速,同时药物浓度和剂量不应过度,每次治疗时间不少于1h,浓度控制在20mg/m1以内为宜。

4讨论

阿奇霉素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一种,主要是通过阻碍细菌转肽过程,减少蛋白质的合成而起到抗菌作用的,由于其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在治疗敏感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皮肤以及软组织感染上有着较好的疗效,尤其是对于支原体感染更是疗效显著。目前随着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被人们所重视,我们必须了解其应用特点及不良反应,才能更好的合理选择,提高疗效。在临床应用上,应当注意有严重肝病的患者避免使用,将对患者的损害降至最低,同时由于阿奇霉素的半衰期较长,所以对于儿童、老人或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用更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在药物选择上应当仔细考虑,在用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测,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患者的健康。

防范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护理对策 篇4

1 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概况

安全、有效是用药过程的基本要求。而几乎每种药都有其副作用, 虽然在药品的研发过程中, 已进行过药物学监测和临床应用的观察, 但由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 表现出用药后反应的差异, 如用药后出现明显不适和其他反应症状, 可视为用药不良反应。临床医护工作者不能预测和阻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却可以通过积极观察和适时调整, 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 并通过对患者个体的情况分析, 总结用药的得失, 为促进合理用药和给新药研制提供第一手资料。

2 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2.1 多药并用引发不良反应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 新上市的药品不断增加, 人口的老龄化, 老年人同时患多种疾病的机会增加;普通药店可随时购买;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加, 普通人吃药的随意性也有所增加, 这些因素都使多药并用成为趋势, 使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2.2 抗生素应用不合理

如在临床中发现,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之间联合使用, 耳毒性和肾毒性会明显增加, 如和其他耳毒性药物如红霉素、速尿合用更易引起永久性耳聋。

2.3 中西药并用易诱发药品不良反应

西药之间有配伍禁忌, 中药包括中草药注射剂、口服药之间也有配伍禁忌, 中西药之间也有配伍禁忌。如果不合理应用, 同样引起疗效下降和毒性增加。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宜和牛黄解毒丸、止咳定喘丸、龙牡壮骨冲剂合用, 以免生成难溶性化合物或络合物而影响吸收, 降低疗效。强心甙类药物不宜和含有麻黄碱的复方川贝精片合用, 以免使洋地黄、地高辛毒性增加。

3 护理对策

3.1 强化护理工作者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职责

护理工作者的职责是协助医师实施对患者的治疗, 其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肩负如下职责: (1) 协助医师做好药品已知副作用的防治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并协助搜集不良反应频率、症状、严重性等相关第一手资料; (2) 及时发现新药没有预料到的不良反应, 为新药临床再评价提供信息; (3) 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的程度采取措施, 必要时停药。

3.2 严格执行医嘱

护士在处理医嘱时, 要仔细复审, 有疑问时要及时向医生提出, 对不合理用药提出意见, 用药时要严格按医嘱的用药途径、用法、用量和时间给药。用药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如果出现浑浊、沉淀、变色和漏气等质量问题不得使用。

3.3 注意配制及输液的方法

尤其是粉针剂应注意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液体中, 对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 注意配伍禁忌, 在配制药物时, 即使是加入同一瓶盐水中, 不同的药物应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多瓶中药注射剂同时应用时, 在输液过程中, 注意间隔;配液过程中应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污染。

3.4 严格控制滴速

在给患者用药前, 特别是对第1次用药者, 一定要再次询问过敏史。注意控制滴注速度, 尤其是一些有扩血管作用的药物, 如灯盏花素等, 对输液速度的要求更加严格。

3.5 注意观察病情和用药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并做好应急处理。病情观察应有连续性和整体的观念, 药品不良反应有快速反应也有迟发反应, 要严格进行全程监测观察, 询问患者的用药史和不良反应史, 如曾有不良反应发生的患者, 更应加强观察。

3.6 心理护理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尤其在出现不良反应时, 患者总是特别紧张, 护士在此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并提供心理支持, 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更好地配合治疗。

3.7 业务知识学习

加强对护理人员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及抢救处理知识的培训。临床药剂部门定期给护理人员开展相关的讲座, 尤其是在新药、新剂型药物投入临床使用时, 医护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资料, 并做好解释、说明等工作,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并记录, 护理部要加强对抢救应急能力的培训。

3.8 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由药剂人员、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组成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 对出现过配伍反应或不良反应的药物, 医务人员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 及时报告药剂部门, 积累临床用药的经验, 以防再次发生同类事件。

4 小结

不良反应试题 篇5

(2011年9月)

科室: 姓名: 分数:

A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

A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高于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B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尚未达到正常剂量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C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出现的各种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D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E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2、下列哪个不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履行的主要职责:

A 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工作 B 承办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资料库和监测网络的建设及维护工作 C 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进行技术指导 D 不良反应报告表的填写

E 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研究

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发布日期是 A 2004年5月1日 B 2011年5月4日 C 1999年11月26日 D 2003年10月1日

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是为了

A 防止滥用

B 保证分装准确无误

C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历史上的药害事件重演 D 便于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审查 E 保证药品质量和发药质量

5、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

A 医师或临床药师报告制度 B 临床药学室收集报告制度 C 逐级定期报告制度

D 通过互联网直接上报制度 E 直接上报、逐级反馈制度

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行的是 A 定期通报

B 定期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 C 不定期通报

D 不定期通报,并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 E 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

7、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人员应由

A 医学技术人员担任 B 药学技术人员担任

C 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D 护理技术人员担任

E 医学、药学及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

8、个人发现药品引起可疑不良反应,应向 A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B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 C 所在地卫生局报告

D 所在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或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E 所在地药品检定所报告

9、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分为 A 肯定、可能、不可能三级 B 可能、可疑、不可能三级

C 肯定、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 D 肯定、很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

E 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五级

10、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病人的一般情况 B 体内药物浓度

C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及并用药品 D 关联性评价

E 不良反应的处理和结果

11、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首先 A 上报不良反应监测部门 B 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C 停用一切药物 D 填写不良反应报表 E 进行临床观察跟踪

12、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体方面原因是 A 种族差别、性别、年龄

B 种族差别、性别、年龄、个体差异 C 种族差别、个体差异、血型 D 种族差别、个体差异、病理状态

E 种族差别、性别、年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血型、营养状态

13、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个人发现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时,需 A 向辖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B 进行详细记录、调查 C 依国家要求填写报表

D 进行详细记录、调查,并按要求填写报表,向辖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E 向国家药物不良反应昨;监测中心报告

14、对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

A 主要报告未曾出现的不良反应

B 报告药品使用说明书上未收载的不良反应 C 报告有可能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D 主要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 E 主要报告罕见的不良反应

15、药物不良反应的副作用是

A 除治疗作用以外的药理作用

B 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

C 一种药物新具有的临床效果

D 一种药物除临床治疗作用以外的药效反应

E 当-种药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时,除治疗作用之外的其他不利作用

16、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判别是

A 用药方式不同

B 后果和危害程度不同

C 病种不同

D 剂量不同

E 药品不同

B型题:(配伍选择题)

【17—21】

17、需按季度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集中报告的是

18、怀疑而未确定的不良反应是

19、不得随意向国内外机构、组织、学术团体或个人提供和引入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的

20、上市五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药品引起的

21、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或文献资料未报道的不良反应

A 药品不良反应

B 严重、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 C 可疑不良反应 D 新的不良反应 E 监测统计资料

【22—25】

22、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

23、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的

24、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是

25、对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须随时报告,必要时可以

A 药品不良反应 B 报告制度 C 越级报告 D 监测管理制度 E 监测统计资料

【26—30】

26、对防疫药品、普查普治用药品、预防用生物制品出现的不良反应群体或个体病例,须向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专业机构报告,必须在

27、药品使用单位发现严重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应向省级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专业机构报告,必须在

28、药品使用单位把收集到的本单位使用的药品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向所在省级药品不良反应机构报告,必须在

29、省级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机构收集到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经调查、分析并提出联系评价意见后,须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专业机构报告,时间不得超过

30、药品使用单位发现的罕见的不良反应病例,应向省级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专业机构报告,必须在

A 10个工作日内

B 15个工作日内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31—34】

根据上述依据判断不良反应发生的因果关系

31、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患者疾病或其他治疗也可造成此结果

32、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停药后反应停止;无法用患者疾病进行合理解释

33、时间顺序合理;停药后反应停止;重新用药,反应再现;与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

34、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不能合理地用患者疾病解释

A 肯定

B 很可能 C 可能 D 可疑 E 不可能 【35—38】

35、阿托品用于解除消化道痉挛时,常可引起口干、心悸、尿潴留、视力模糊等为

36、氨基苷类抗生素所致的耳毒性反应是药物的

37、镇静药引起的嗜睡是药物的

38、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菌群失调而致某些维生素缺乏,进而引起出血和二重感染是药物的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三致”作用 D 过度作用 E 继发反应

X型题:(多项选择题)

39、药品不良反应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 加强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 B 促进新药研究开发

C 促进毒副作用严重品种的筛选淘汰 D 严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管理 E 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40、适用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的单位是

A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

B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C 药品生产企业 D 药品经营企业 E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4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目的有

A 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B 为了防止历史上药害事件的重演

D 为评价、整顿、淘汰药品提供服务和依据

C 为临床用药提供信息

E 为了作为诉讼的依据

42、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主要任务是

A 承办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运转和维护工作 B 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资料的收集、管理 C 组织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工作

D 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研究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E 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教育、编辑

43、我国规定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

A 所有上市后的药品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均需报告

B 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严重的、罕见的或新的不良反应 C 只报告药品使用说明书或有关文献资料上未记载的不良反应 D 只报告严重的、罕见的或新的不良反应

E 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可能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44、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应在72小时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的是

A 药品出现的正常不良反应 B 严重的不良反应 C 罕见的不良反应 D 新的不良反应

45、药物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超剂量引起的作用 B 特异质反应

C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作用 D 伪劣药品引起的作用

E 差错、事故(未按规定方法用药)

46、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

A 吸毒引起的有害反应

B 抗生素用后菌群失调引起的二重感染 C 首剂效应 D 撤药反应 E 过度作用

47、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中,所受的人为因素限制是 A 病例数少 B 研究时间短

C 实验对象年龄范围窄 D 用药条件的严格控制 E 研究目的单纯

48、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哪些情形:

A 引起死亡

B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C 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D 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E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49、国家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执行本办法提出警告的情况是 A 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而未报告

B 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应补充注明的不良反应而未补充 C 未按规定报送或隐瞒药品不良反应资料的

D 泄露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统计资料 E 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违规行为

50、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的主要依据是 A 时间联系

B 以往是否已有对所用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评述

C 发生事件后撤药的结果

D 不良反应症状消除,用药后再次出现 E 是否有其他原因或混杂因素存在正确答案:

不良反应发生 篇6

尼美舒利是一种较为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此药的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都要优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而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此药作为治疗儿童发烧的优选药物之一。对于我国此次发生的“尼美舒利事件”,药监部门的专家进行了长达40天的调查,并最终查明了原因。专家认为,尼美舒利作为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儿童退烧药,其疗效和安全性是可以信赖的。我国出现的“尼美舒利事件”,与尼美舒利本身并无关系,而是人们使用尼美舒利的方法不当造成的。

北京市儿童医院药剂科副主任王晓玲介绍说,家长给儿童使用尼美舒利时,通常存在以下几种不当的方法:①给两岁以下的婴幼儿使用尼美舒利。有些家长不仔细阅读尼美舒利的使用说明书,只看到尼美舒利可以治疗儿童发烧,便随意地给各个年龄段的儿童。其实,尼美舒利只适合两岁以上的儿童。这是因为两岁以下的儿童其肝、肾等脏器的功能很弱,若给其使用尼美舒利,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②不按儿童的体重给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儿童应按照每公斤体重每次服5毫克的剂量使用尼美舒利,每次最大的用量不得超过100毫克。而很多家长不按照此规定使用尼美舒利,甚至随意地增减此药的用量,结果引起了不良反应。③连续用药的时间超过3天或每天使用4次以上。有些家长为了使患儿快速康复或退烧,常常连续3天以上让患儿服用尼美舒利,或是每天给患儿使用4次以上的尼美舒利。这两种做法都是错误的。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无论成人还是儿童,连续使用尼美舒利的时间都不应超过3天,每天使用此药的次数最多不能超过4次,否则极易引起不良反应。由此可见,我国发生的“尼美舒利事件”是由于用药不当造成的,并非是此药本身出了问题。 “尼美舒利事件”告诉我们,在给儿童使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的说明书或医嘱来用药,否则不但会影响药物的疗效,还会给儿童的身体带来损害。

不良反应发生 篇7

1 免疫反应的表现

1) 红肿。

畜禽的注射部位肿胀, 一般1周后消失。

2) 发热。

畜禽注射疫苗后精神不振, 食量减少, 体温升高。

3) 过敏反应。

畜禽全身发软, 突然倒地, 体温下降, 呼吸加快, 焦躁不安, 口角出现白沫, 流涎, 肌肉震颤, 鼻孔出血, 肠鸣, 腹泻, 频繁排尿、排粪, 反应迟钝, 抢救不及时孕畜易流产、甚至可造成动物死亡。

4) 应激反应。

畜禽晕厥或休克, 怀孕母畜流产。

5) 发病或死亡。

隐性感染的动物, 可引起快速发病;患病的动物, 可引起病情加重或死亡。

2 原因分析

2.1 疫苗自身因素

各种疫苗均可引起畜禽发生不良反应。

2.2 操作因素

注射部位、注射途径不正确;注射部位、注射器具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 均可导致注射部位肿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2.3 动物自身因素

在给体弱动物或处于疾病潜伏期的动物注射疫苗后, 易发生不良反应, 导致其发病或病情加重;饲养管理条件不好的动物, 易发生不良反应;不同品种的动物, 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不一。

3 缓解畜禽免疫反应的措施

3.1 做好免疫注射前的准备工作

畜牧部门应当加强对基层动物防疫员的防前培训, 并规范免疫注射操作规程, 让基层动物防疫员对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 并准备好相关药物, 以便不良反应发生时及时对症治疗。

3.2 推行科学的饲养模式

畜牧部门应当引导养殖户采取科学的饲养模式, 实行绿色养殖、健康养殖, 从而增强畜禽对免疫不良反应的抵抗能力。

3.3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畜牧部门和基层动物防疫员都要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 在免疫工作中要采取必要措施, 降低畜禽免疫不良反应的发生程度;一旦发现畜禽发生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要查明原委, 凡因人为因素引起的责任事故, 要从严追究防疫员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4 建 议

4.1 设立专项经费

县、乡2级财政应将在农村强制免疫工作中因动物出现不良反应、而给予农户的经济补偿, 作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的一部分纳入预算, 并保障供应, 解除基层动物防疫员的后顾之忧。

4.2 建立专门工作机构

对强制免疫中不良反应的处置, 应当纳入各级动物防疫机构的职责范围。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应当明确专人负责不良反应的处置工作, 凡因发生不良反应引起的纠纷, 应当立即指派专人对其进行调查, 及时查明原因、划清责任, 争取及早对养殖户进行补偿。

4.3 强化宣传

各级畜牧部门应当通过举办培训班、电视讲座及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 普及动物防疫知识, 使养殖户能正确认识免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一旦发生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事故, 能够主动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4.4 实施畜禽免疫保险

不良反应发生 篇8

1 材料

1.1 病例材料

1.1.1 病例1

2010年3月在四坝镇四坝村某养猪户在给一头120日龄的猪注射猪瘟疫苗的时候出现以下症状:该猪迅速倒地, 抽搐, 口吐白沫, 浑身发紫, 结膜潮红, 经测量体温为41.5℃, 张口喘气, 呈腹式呼吸。

1.1.2.病例2

2012年10月在四坝镇南仓村一养牛户在给一头200日龄的育肥牛注射牛O型口蹄疫疫苗时出现以下症状:该牛乳房、会阴周围的皮肤出现小疙瘩, 浑身发抖, 流涎, 瘤胃鼓气, 经测量体温为39.8℃。

1.2 治疗主要药品

肾上腺素、地塞米松、50%葡萄糖、维生素C、维生素B、0.9%生理盐水等。

1.3 主要器材

注射器、开口器、体温计、胃管、保定绳、保定钳等。

2 方法

2.1 动物免疫后的临床症状

免疫接种后, 在免疫反应时间内, 要观察免疫动物的饮食、精神状况等, 并抽查检测体温, 对有异常表现的动物应予登记, 过敏反应一般通过临床症状和发生的时间基本可以确诊, 对个别严重的要进行对症治疗。

2.1.1 正常反应

指疫苗注射后出现的短时间精神不好或食欲稍减等症状, 此类反应一般可不作任何处理, 会自行消退。

2.1.2 较严重反应

主要表现在反应程度较严重或反应动物超过正常反应。常见的反应有震颤、流涎、流产、瘙痒、皮肤丘疹、注射部位出现肿块、糜烂等, 最为严重的可引起免疫动物的急性死亡。

2.1.3 并发症反应

个别动物发生的综合症状, 反应比较严重。

2.1.3. 1 血清病

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 多发生于一次大剂量注射动物血清制品后, 注射部位出现红肿、体温升高、荨麻疹、关节痛等。

2.1.3. 2 过敏性休克

个别动物于注射疫苗后30 min内出现不安、呼吸困难、四肢发冷、出汗、大小便失禁等。

2.1.3. 3 全身感染

指活疫苗接种后因机体防御机能较差或遭到破坏时发生的全身感染和诱发潜伏感染, 或因免疫器具消毒不彻底致使注射部位或全身感染。

2.1.3. 4 变态反应

多为荨麻疹, 如病例1和病例2均为疫苗过敏反应。

2.2 物免疫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常规临床处理

2.2.1 轻微的不良反应

动物在1~2 d后症状可减轻, 可不用任何药物。对局部出现的炎症反应, 应采用消炎、消肿、止痒等处理措施;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的病例, 应采用理疗、药疗和手术等处理方法。

2.2.2 严重不良反应

应采用抗休克、抗过敏、抗炎症、抗感染、强心补液、镇静解痉等急救措施, 如肾上腺素、地塞咪松等。

2.2.3 合并感染病例的治疗

注射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药物。对急性全身性过敏性休克的治疗应争分夺秒, 尽快使用平息效应器官的药物。首选盐酸肾上腺素做肌肉注射。肾上腺素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组织胺的释放等抗休克作用, 它对缓解休克状态的作用最快, 治愈率最高。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用量为初生动物0.1~0.2 m L/头 (匹) , 断奶动物0.3~0.4 m L/头 (匹) , 30 kg体重以上动物0.5~1 m L/头 (匹) 。必要时可于第1次注射后20~60 s做第2次注射。

使用抗组胺类药物。用于过敏反应出现的荨麻疹、眼睑水肿、腹泻及支气管痉挛等, 它虽可缓解或消除有关症状, 但对症状严重者, 特别是对急性过敏性休克, 单独使用抗组胺类药物治疗作用不大, 不能代替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等药物。常用的此类药物为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 肌肉注射剂量为20~60 m L/kg体重, 此药作用快, 维持时间短, 每天可用药3~4次, 直至症状消失。同类的药物还有盐酸异丙嗪 (非那根) , 此药维持时间较长, 镇静作用较好。也可肌注扑尔敏, 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轻肿胀、渗出。还可注射钙制剂, 如维丁胶性钙, 每次1~5 m L/头, 每天1次, 连续数日。

其他对症治疗。体温超过40℃时, 注射复方氨基比林。心脏衰弱、皮肤发绀时, 可注射强心剂。并应注意保温, 置于安静通风处, 给予充足干净饮水。轻度过敏反应的在适宜环境下, 1~2 d内症状可减轻或消失, 最好不用任何药物;在注射疫苗过程中, 应携带肾上腺素注射液及专用注射器具, 随时准备急救。为防止酸中毒或其他并发症, 用葡萄糖生理盐水, 25%的葡萄糖, 5%的碳酸氢钠溶液, 10%的氮化钙, 根据相应病畜一次静注。以上方法连用3 d, 病畜恢复正常。

3 结果

病例1:经肌肉注射地塞米松5 m L, 安痛定10 m L;静脉注射50%葡萄糖1 000 m L, 维生素C 20 m L, 0.9%生理盐水500 m L, 青霉素800万单位, 链霉素400万单位。该猪于次日康复。

病例2:经肌肉注射地塞米松20 m L, 安痛定20 m L, 维丁胶性钙10 m L。瘤胃穿刺放气, 放完气从针孔将20 m L福尔马林、1 000 m L水同时注入, 以防发酵。静脉注射25%葡萄糖1 000 m L, 维生素C 50 m L, 5%碳酸氢钠500 m L, 复合维生素B 20 m L, 10%的氯化钙100 m L, 0.9%生理盐水500 m L, 青霉素1 600万单位, 链霉素800万单位。次日病牛不食, 采用中草药消积化滞, 健脾开胃。药方:郁李仁150 g, 麻仁200 g, 枳实50 g, 厚朴50 g, 大黄150 g, 芒硝30 g, 牵牛子100 g, 槟榔40 g, 神曲75 g, 食盐100 g, 研成细末, 加植物油500 m L。用开水冲调, 候温后用胃管灌服病牛, 连用2 d, 3 d后完全康复。

4 结论

4.1 家畜在免疫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家畜在免疫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

4.1.1 人为原因

4.1.1. 1 免疫对象错误

有的疫苗虽为弱毒苗但对动物免疫日龄有着严格的要求, 如牛O型口蹄疫灭活苗在孕畜怀孕后期不能接种, 在幼畜4月龄前不能接种;猪瘟疫苗只能在猪断奶后接种;若免疫日龄超前就会引起母牛的流产和幼畜的过敏反应。

4.1.1. 2 免疫途径错误

错误的免疫途径也容易导致动物局部或全身反应。例如仔猪副伤寒疫苗要求口服, 如果用于注射则会造成过敏反应。

4.1.1. 3 滥用疫苗

饲养户为了贪图便宜, 滥用疫苗或使用来自非法渠道的劣质疫苗和保存不当、失效变质的疫苗, 则易造成动物疫病的爆发和流行。

4.1.1. 4 防疫操作错误

如防疫时器械消毒不严或不换针头, 1针到底, 把细菌、病毒等带入家畜体内, 从而引起败血症、局部炎症等不良反应, 尤其在紧急免疫接种时要求每注射1只家畜就要更换1个针头, 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4.1.2 家畜自生及环境因素造成的免疫不良反应

4.1.2. 1 疫苗原因

有的疫苗如猪O型口蹄疫疫苗注射到猪体内, 易造成注射部位局部肿胀、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或停食1~2 d。部分猪还可能出现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流白沫、鼻腔出血等急性过敏反应。

4.1.2. 2 家畜自身原因

家畜已处于疫病潜伏期而紧急接种疫苗, 则会加速疫病的发生或诱发慢性病症。对已感染了猪瘟病毒的猪在接种猪瘟疫苗则会使猪瘟病症很快表现出来。另外, 家畜的个体差异或品系原因也易引起免疫不良反应。一般瘦肉型猪易引发免疫不良反应。

4.1.2. 3 环境因素

饲养密度过大, 饲养管理不善, 整体环境条件较差, 也会引起一定的免疫不良反应。

4.2 在免疫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时的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发生 篇9

资料与方法

收治进行中药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0例, 男43例, 女37例, 年龄55~85岁, 平均 (69.3±3.4) 岁, 其中60岁以上的患者45例, 约占患者总数的56.3%, 由此也能够判断, 年纪过大也是导致患者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所有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皆同意本次调查并能够及时帮助医护人员进行回访。

研究方法:采用卫生部检测中心的数据对不良反应导致的因果关系进行整理和汇总, 将所有的信息药品的分类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器官损害等进行分析和汇总。

结果

经过相关的医护人员统计, 能够得知不同类别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比例, 见表1。

不良反应所导致的损害类型和临床表现, 见表2。

讨论

中药注射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用药, 其通过注射, 能够在患者的机体形成一个良性的药物循环, 通过穴位给药、静脉注射以及静脉滴注等形式, 能够将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一个良好的控制, 再加上中药注射剂的功能本来就具有清热、补气、活血抗肿瘤以及祛风等功效, 所以, 其生物利用率较高, 可以在重症危急患者中起到转危为安的功效。

中药注射剂也具有一些不良的药物反应, 而导致患者发生这些不良药物反应的根本原因主要有药物的因素、患者的因素和使用的不当。 (1) 药物的因素:目前国内大多数中药注射剂是由多种中药经过现代工艺技术提取制备而来。如所统计的20种中药注射剂为例, 有10种中药注射剂为2种以上中药提取、精制而得, 6种为中药有效部位或成分制备[1]。成分复杂, 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不十分明确。为了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 在注射剂的生产过程中, 常加入过量的助溶剂、稳定剂等添加剂, 这些都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2]。中药注射剂中含有多种蛋白质、黏液、鞣质、色素、淀粉、树脂、挥发油等致敏成分, 一旦入血易发生过敏反应。此外, 中药注射剂用0.9%氯化钠溶液或葡萄糖稀释后不溶性微粒增多, 也是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之一[3]。 (2) 患者的原因:不同的患病人员, 其信息都是不同的, 无论是性别、年龄、新陈代谢, 还是免疫系统等信息, 都是有着不同的反应, 也正是因为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各不相同, 因此需考虑个体差异, 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对药品的吸收以及代谢情况的差异。 (3) 使用的不当:首先是适应症状选择的不当, 将中药注射剂当成西药进行应用的倾向较为明显, 有扩大治疗范围的现象, 这是导致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参麦注射液仅能够用于气虚阴虚、慢性肺心病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患者, 但是, 有些医师在应用的过程中用于治疗患者的胆囊炎以及脑梗死等疾病, 这就与说明书中的主治功能并不相符。中药注射剂的成分较为复杂, 搭配得不当, 很容易发生氧化、水解、缩合等反应, 这就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再次是剂量应用的不合理。在如今的临床医药中, 无论是中药注射剂还是西药药剂, 其都有着剂量应用不当的情况, 而大部分的应用都是药剂的剂量使用超标, 在相关的药剂使用标准中, 对于中老年的患者而言, 需要将药剂量的使用取偏小值, 如果药剂的应用过多会很容易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最后是说明使用的不规范, 不能够将中医的辨证医治的思想进行说明, 这就让很多的临床医师处方出现错误, 而有些说明书对不良反应的说明并未告知, 所以, 也很容易导致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摘要:目的:对应用中药注射剂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调查, 分析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探讨预防的方式。方法:收治进行中药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80例, 将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在80例不良反应的患者中, 60岁以上的患者占50%以上, 而不良反应中, 其主要的表现为皮肤系统的损害。结论: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要加强基础的研究, 只有其使用符合临床的规范, 并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生产和应用的监管力度, 就能够很好地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不良反应,中药注射剂,发生原因

参考文献

[1]吴昊, 谭光羡, 蒲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 2011, 17 (19) 146-147.

[2]郭旭辉, 张娜, 李林森.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J].药物评价研究, 2012, 35 (3) :216-219.

不良反应发生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本院门诊及住院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38例患者, 其中男24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 (14.52±5.33) 岁;其中呕吐12例, 皮疹及皮肤瘙痒12例, 头晕5例, 局部疼痛4例, 呼吸困难4例, 休克1 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护理人员要掌握新药物的药学理论, 如规范学习药品说明书、查阅文献等, 重点学习说明书中或文献报道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对策。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停止用药, 关闭输液器, 报告上级护士及医生, 并给予平卧、吸氧、抗过敏、局部用药等对症护理。

1.2.2 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由于过敏引起, 临床上应对患者既往用药情况进行询问, 若患者本人记忆不清, 可向家属或直接照顾者咨询。对于需要试敏的药物, 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皮肤试敏, 并准确标记试敏结果。不同护士评估和调节输液速度的水平不同, 再加上某些客观原因, 如个别患者自行调速、静脉通道不畅等, 严格实行三级输液巡视制度[1]。

1.2.3由于老年人和儿童常由于体质的改变, 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成年人, 对于此类人群应增加巡视病房的频率, 询问用药过程中的不适, 及时记录及上报。对于部分成年人, 其每次用药种类过多, 也应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此外, 新药物的临床应用应重点记录。有休克的患者进行抗休克处理, 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 在抢救的过程中,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准确执行医嘱[2]。另外, 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后, 其在承受机体痛苦的同时会产生心理恐惧, 尤其在患者出现疼痛、呼吸困难甚至休克的时候。护理工作人员在上报的同时用和蔼的语言安慰患者, 打消患者的疑虑, 或者用手轻抚患者, 以减轻患者焦虑, 使患者配合用药, 尽早消除不良反应带来的后果。

2 结果

所有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后, 症状全部消失, 有效率为100%。其中休克抢救1例, 吸氧2例, 使用地塞米松20例, 停药观察15例。①所患疾病。所有患者中, 单种疾病患者6例, 占15.79%;2种疾病患者12例, 占31.58%;≥3种疾病患者20例, 占52.63%。提示所患疾病种类越多,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②年龄因素。所有患者中, <10岁患者8例, 占21.05%;10~20岁患者6例, 占15.79%;20~59岁患者6例, 占15.79%;>59岁患者18例, 占47.37%。儿童和老年人共26例, 占68.42%。提示老年人和儿童是药物不良反应高发人群。③药物。所有患者中, 抗生素类药物32例, 占84.21%;生物制品2例, 占5.26%;大分子药物4例, 占10.53%。抗生素类药物中, 头孢菌素类药物30例, 占78.95%;其他类抗生素2例, 占5.26%。提示抗生素类药物尤其头孢菌素类药物是临床上重点监测的药物。④操作。所有患者中, 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原因25例, 占65.79%;不规范操作3例, 占7.89%;其他不明原因10例, 占26.32%。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是操作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老年人心脏功能欠佳, 输液速度过快, 患者出现循环负荷过重易导致心力衰竭。

3 讨论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及用量下出现的与药物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其是由药物、患者本身、操作等多种因素引起, 它使用药者感到不适、使病情急剧恶化、引发新的疾病, 甚至置患者于死地[1,2]。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时常遇到, 患者所患疾病、年龄、药物本身因素以及规范的操作都与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相关。护理人员如若对医药知识掌握充分, 用药过程尽职尽责、用心观察, 则可以将药物不良反应 (ADR) 发生几率降到最低[3]。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患者用药认真查对, 对每一项无菌操作都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4]。护理工作人员应在充分掌握药理学的基础上规范操作流程, 在用药的过程中实施重点监测与特殊患者监测相结合, 加强病房巡视, 及时报告, 尽可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若有药物发生不良反应, 一方面迅速停药, 并启动应急预案, 按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处理, 避免惊慌失措;另一方面, 迅速查找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已经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 应进行总结和归类, 防患于未然。

总之,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张惠芬.输液速度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当代护士 (下旬刊) , 2013 (4) :131-132.

[2]吕姣玲.门诊输液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大家健康, 2013, 7 (7) :142-143.

[3]张太丽.药物不良反应100例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 (9) :1236-1237.

关于药品不良反应 篇11

药品不良反应按病因可分为A、B型。A型反应是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其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抗血凝药所致出血和苯丙二氮唑类引起的瞌睡;B型反应是一种与药物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其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如麻醉药引起的恶性高热以及药物引起的一些免疫学反应。

按反应的性质分类又有副作用、毒性作用、过度作用、继发反应、首剂效应、撤药综合征、特异质反应又称特异反应性和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等多种。其中副作用、毒性作用和过度作用属于A型不良反应;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和撤药综合征等由于和常规药理作用有关,也可属于A型不良反应范畴;变态反应和特异质反应则属B型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根据其程度不同一般分为四级:

Ⅰ级:致命或有生命威胁的,需立即撤药并作紧急处理者,或不良反应持续一个月以上者。

Ⅱ级:不良反应症状明显,有各器官病理改变或检验异常,被迫撤药并作特殊处理,对病人康复已产生直接影响,或不良反应持续天以上者。

Ⅲ级:病人难以忍受,被迫停药或减量,经一般对症处理后好转,对康复无直接影响者。

不良反应发生 篇12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预防对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药物资源得到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中药注射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中药注射剂的种类越来越多,引发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1]。中药注射剂具有作用强、起效快等优点,对部分疾病的治疗有着较大的优势。本文结合2011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与预防对策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并发生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男116例,女84例,年龄7~79岁,平均年龄(49.35±16.24)岁。患者经中药注射剂治疗后,不良反应临床主要症状为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高热、疼痛、大汗及皮疹等。

1.2方法

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主要选用统计分析表格法,包括患者的药品使用方式、性别、年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及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2]。

1.3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因素分布

经分析,患者性别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用药方式、用药时间及年龄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中药注射剂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情况见表1。

2.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表现

经中药注射剂治疗后,患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过敏、疼痛、附件、皮肤损伤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依据现代化科技手段将有效物质从中药单方或天然药物中提炼出无菌溶液或混悬液,在使用前将其配制成的制剂称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治疗中,中药注射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药注射剂的种类越来越多,从而也引发某些不良发应。近年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尤为频繁,主要有鱼腥草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其引发的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中药材质量受中药材产地与采摘时间的直接影响,不同的生长环境、采摘时间与存放时间均会影响中药材的药效,间接影响中药注射剂的质量[3]。

本研究中,患者性别引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相当,从而表明患者的性别与不良反应的产生无明显关系。但患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在年龄上有着较大的差距,50岁以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数明显低于50岁以上者,发生阶段最少者为11~20岁。由此可得出年龄是引发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为联合用药,但该治疗方式会使药物的微粒数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研究发现,联合用药前5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后5天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引发原因较多,主要有患者的年龄、用药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等,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需针对不良反应的具体原因进行预防,提出合理的预防对策[4]。

在临床治疗中,为尽量减少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确保中药注射剂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需针对具体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进行预防。首先,应该对中药制剂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需得到保证,在进行中药注射剂加工时,应尽可能将能引发不良反应的杂质排除在外,对药物质量进行统一规范[5]。其次,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在对患者进行中药制剂的治疗时,需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肌注不输液的治疗原则,将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尽可能降低,有特殊需要时,还应该对中药注射剂进行稀释。再次,在中药注射剂的治疗过程中,应提前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掌握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治疗小儿、年老体弱的患者时应谨慎使用中药注射剂。最后,用药方式应给予高度的重视,要慎重用药。明确中药制剂间存在的配伍关系较为重要的,在联合用药时应避免配伍禁忌[6]。在中药注射剂的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年龄选择治疗方式与药剂量,若在中药注射剂的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需采用有效对策进行解决。ADR报告机制应全面贯彻下去,且严格执行。中药注射剂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有着较为显著的效果,为充分发挥中药注射剂的作用,需对引发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对策。

参考文献

[1]杜国安,付志荣,陈世明,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15,25(9):928-929.

[2]谭子方,郭福,张万宝,等.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探讨及预防措施[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1):949-951.

[3]陈文滨,丘文戈,丘远聪.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状及临床预防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5,18(31):62-63,67.

[4]杨爱莉.干预措施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87-88.

[5]翁维良.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要点[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5):7-10.

上一篇:核电设备采购管理下一篇:免疫胶体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