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反应影响

2024-08-22

不良反应影响(通用12篇)

不良反应影响 篇1

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包括药物的副作用, 还包括药物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 后遗反映[后作用], 过敏反应, 特异质反映,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二重感染, 药物依赖性, 以及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是严重的, 在用药后的数秒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症状也各不相同, 常见的有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引起死亡。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很多, 总结以下几方面仅供参考。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1.1 药物化学结构

化学结构相似的同类药物应用过程中常有类似的不良反应发生。如青霉素类药物能引起过敏反应, 化学结构相类似的青霉素、氨苄西林、羧苄青霉素等都能引起过敏性肾病或间质性肾炎。结构类似的新霉素、卡那霉素、乙基西梭霉素等均对耳蜗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表现为耳鸣、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严重的可引起耳聋。

1.2 药物的剂量、剂型、生产过程

药物应用过程中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有所增加。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中有发生耳聋的病例有文献记载阿司匹林剂量低于600毫克时, 在312人中未发发生耳聋, 剂量600~899毫克时, 在2273人中有3人耳聋 (1%) , 剂量900-1199毫克时, 269人中有12人耳聋 (4.5%) , 当剂量大于1200毫克时, 120人中有18人耳聋 (15%) 。

同种药物不同剂型应用时产生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 如氯霉素口服时对造血系统地损害较大, 而肠道外给药造血系统地损害就较少, 临床应用时医生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用药目地选择不同的剂型合理应用。

有些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除药物有效成分本身引起外还与生产过程差异有关。生产过程的差异造成了药品中杂质含量差异、各种添加剂用量的差异、甚至是生产过程中氧化、分解、降解、聚合产物的微小差异都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很大。同是合格出厂的同种制剂, 不同批次应用时, 不良反应反馈情况就有所不同。可见药物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生产工艺, 控制好生产环境也会减少临床用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连续用药的时间

一般说来, 连续用药的时间越长, 发生不良反应可能性越大。同一剂量下服用安体舒通, 给药时间在8周以内未发现男性乳房增大现象, 但是服药24周以后, 男性乳房增大的发生率可高达66%。

1.4 药物的相互作用

临床治疗中几种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时, 如用药得当, 会增进治疗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时, 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加重, 就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这种不良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药理作用相似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时具有毒性蓄积作用;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相互作用, 使其中一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发生了变化, 从而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2 机体方面的因素

2.1 用药者的种族

药物不良反应在不同的种族的患者身上存在差异。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受代谢酶的影响。不同种族的人由于基因多态性的存在, 使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生差异, 药物进入体内需要经乙酰化过程被代谢转化, 人体的乙酰化过程又有快型和慢型之分。如日本人、爱斯基摩人种慢乙酰化者很少, 而欧美白种人中慢乙酰化者可达50-60%, 中国人中慢乙酰化者约占26.5%。对于普奈洛尔减慢心率的作用, 中国人比美国人敏感, 同样的治疗剂量在美国人身上是治疗作用可在中国人身上就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2.2 性别

由于男女生理机能不同, 女性又存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这些特殊的生理时期, 所以女性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有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如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对泻药及其他刺激性药物敏感, 容易引起月经过多, 流产及早产等潜在危害。一般而言女性对药物不良反应较男性表现出相对敏感。

2.3 年龄

年龄因素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影响。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各系统器官发育还不健全, 肝脏对药物的解毒功能差, 肾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低下, 肝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因而对药物敏感性高,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如新生儿使用氯霉素后易产生灰婴综合征等。老年人用药, 随着年龄的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在增加, 据统计51~61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4%, 61~70岁为15.7%, 71-80岁为18.3%, 81岁以上为24%。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发病率高与许多因素有关。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 组织器官功能减退, 靶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另外, 老年人疾病多, 用药复杂, 这都是不良反应发病率高的原因。

2.4 用药者的病理状况

疾病能改变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既能改变药效动力学作用又能改变药代动力学作用, 因此用药者的病理状况会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便秘的患者会使口服药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变长, 使药物吸收量增加, 从而引发不良反应。有中耳炎或中耳病史的患者, 小剂量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也会引起听觉神经的损害。用药者的疾病情况中肝肾疾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很大。许多药物进入人体需经过肝脏进行分解转化, 因此用药者肝功能不良时会使许多药物的分解转化受阻, 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蛋白合成作用减弱, 血浆蛋白减少, 使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能力减弱, 使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 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肾脏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重要排泄器官, 肾脏疾病时常伴有机体脂肪丢失, 这使药物的血药浓度增加, 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3 饮酒及饮食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饮酒造成消化道血管扩张, 增加药物的吸收, 引起一些药物不良反应。饮酒能引起肝脏功能的改变, 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用药过程中饮酒也会加重乙醇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因此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饮食习惯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长期低蛋白饮食可使肝微粒体酶活性降低, 药物代谢减慢,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食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 能增加机体对脂溶性药物的吸收, 使短期内血药浓度较高,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鸡肝、奶酪等富含酪胺的食物能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引起血压升高。

4 环境因素

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有许多的物理化学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 从而使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受到影响。长期处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的人群用药时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不良反应。因此环境因素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综上所述, 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很多, 也很复杂, 我们应都了解和推广这方面的知识, 加强这方面的调查研究, 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更好的避免和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摘要:药物不良反应危害严重,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 药物治疗疾病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了解和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临床用药时合理考虑这些因素, 积极的控制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更好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因素

参考文献

[1]孙定人, 齐平, 靳颍华.药物不良反应.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孙定人, 齐平, 靳颍华.药物不良反应.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吴文臻, 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2]吴文臻, 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3]吴安华.临床医师出访抗菌药物前须考虑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院.2008, 8.[3]吴安华.临床医师出访抗菌药物前须考虑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院.2008, 8.

[4]潘贤, 陈宪亮, 王士召.药品质量监督与药品管理全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4]潘贤, 陈宪亮, 王士召.药品质量监督与药品管理全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5]郑春, 李秋, 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J].医药导报.2004, 9.[5]郑春, 李秋, 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J].医药导报.2004, 9.

[6]雷招宝.药物不良反应知识问答[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7.[6]雷招宝.药物不良反应知识问答[M].北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7.

不良反应影响 篇2

处理程序

为完善我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程序,规范新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处理工作,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制订本程序。

一、本程序适用于我省各级药品不良反应专业监测机构。

二、新的、严重病例报告的接收和发现

1.纸报表:各级监测机构工作人员收到纸报表后应及时分类,查看有无新的、严重病例报告。

2.电子报表:各级监测机构工作人员每个工作日务必登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及时发现有无新的、严重病例报告。

3.审批过程中:审核人员在报表规范化审核过程中、评价人员在分析评价过程中,及时发现有无新的、严重病例报告。

三、新的、严重病例报告的审核与提交

1.各级监测机构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接收、审核、提交与评价上报程序,对标注为“新的严重”病例报告 优先审核。

2.各县级监测机构应在发现新的、严重病例报告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提交。

3.各市级监测中心应在各县级监测机构提交病例报告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于初步审核仍不规范的报表、或有必要进一步调查补充完善的报表,市级监测中心可以将报表退回,并督导县级监测机构或基层报告单位尽快完善报表重新提交。

4.死亡病例报告以及有必要进一步调查补充完善的报表,如果在上述时限内无法完成报表的完善和补充,应该在规定时限先将报表提交,同时尽快调查核实相关情况,以补充报告的形式上报。

四、新的、严重病例报告的评价与审批

1.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收到报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评价并审批提交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死亡和严重病例报告实行双人审核。

初审人员按照评价原则和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后,交由复核人员复核,评价意见一致的,由初审人员负责审批上报。

评价意见不一致的,两名评价人员商议,取得一致后由初审人员负责审批上报。

3.疑难病例或有必要请专家协助评价的,经中心领导同意,请有关专家或召开专家评价会协助评价。4.死亡病例报告经中心领导审阅后,在提交国家中心的同时报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卫生厅。

5.中心定期组织新的、严重病例报告内部分析评价会。分析前一阶段的评价情况,对于疑难病例及评价不一致的病例组织集体讨论。研究探讨有无值得警戒的信号,有无需要重点监测的品种,等等。

五、新的、严重病例报告补充资料的接收和上报 1.各级监测机构和基层报告单位在提交补充报告资料时,应注明原始报表的编码或患者姓名等信息。以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提交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到新的、严重病例报告的补充报告资料,审核人员应查找出其原始报告,进行核对、登记。

3.经中心领导审签,以中心便函的形式报告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不良反应影响 篇3

方法:将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24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实验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分剂量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剂型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用药后体温和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退热疗效、不良反应均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儿劑型乙酰氨基酚比成人剂型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退热效果好。小儿剂型乙酰氨基酚比成人剂型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退热不良反应少(成人剂型7例,小儿剂型0例)。

关键词:小儿乙酰氨基酚成人剂型调配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97-02

目前,儿科临床应用广泛的药品,但大多药品为成人型计量,需要自行调剂。在调剂药品时往往因非专业人士调剂,而使药品的计量产生误差,导致药品疗效和安全性受到影响。由于小儿剂型剂量的药品甚少,从而导致小儿用药成人化。许多成人剂型药品的药动学参数不适用与小儿,由于小儿用药的规格、剂型缺乏,临床上把成人剂型的药品调配分剂量用于小儿,常因药品剂型破坏和药品剂量不准确导致药物不良反应[1]。本文将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发热患儿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实验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分剂量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剂型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退热疗效、不良反应均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发热患儿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其中,男患儿69例,女患儿55例。年龄最小的2岁,年龄最大的8岁,平均年龄3±2.5岁。两组患儿在数量、性别、年龄、体重,既往病史等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实验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分剂量治疗(10mg/kg/次),对照组给予小儿剂型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10mg/kg/次),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用药后体温和不良反应)。

1.3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X±S)采用X2和t检验。以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情况(体温)详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用药前体温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患儿用药后的15分钟,用药后30分钟,用药后60分钟分别对患儿的体温进行了测量,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不良反应情况详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对,实验组不良反应共7例,对照组不良反应0例,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国际非专有药名)。为解热镇痛药,是由对硝基酚钠经过还原制成对氨基酚,再通过酰化制成。对乙酰氨基酚属于苯胺类药物,是非那西丁体内代谢的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解热镇痛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PGE1是主要是作用神经中枢,它的减少将导致中枢体温调定点下降,体表温度感受器感觉相对较热,进而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血管扩张的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它是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镇痛作用较弱,无抗炎抗风湿作用,是乙酰苯胺类药物中最好的品种。特别适合于不能应用羧酸类药物的病人,用于感冒、牙痛等症[2,3]。

目前,儿科临床应用广泛的药品,但大多药品为成人型计量,需要自行调剂。在调剂药品时往往因非专业人士调剂,而使药品的计量产生误差,导致药品疗效和安全性受到影响。由于小儿剂型剂量的药品甚少,从而导致小儿用药成人化。许多成人剂型药品的药动学参数不适用与小儿,由于小儿用药的规格、剂型缺乏,临床上把成人剂型的药品调配分剂量用于小儿,常因药品剂型破坏和药品剂量不准确导致药物不良反应[4]。本文将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发热患儿1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2例。实验组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分剂量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儿剂型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滴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用药后体温和不良反应)。最终得出,小儿剂型乙酰氨基酚比成人剂型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退热效果好。小儿剂型乙酰氨基酚比成人剂型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退热不良反应少(成人剂型7例,小儿剂型0例)。

参考文献

[1]郑育平.儿科用药特点与儿科合理用药[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1):14

[2]张万智.9819张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98-99

[3]黄茂莘.不合理用药处方实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9):103

影响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儿科二零一零年一月至十二月的门诊处方随机抽取了8194份, 住院病历抽取了370份, 患者共计8563人。经统计, 随机被抽取的资料中有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156例, 其中62例为女患者, 94例为男患者, 全部符合1987年的成都会议标准;③我科使用的制剂共137种。

1.2 方法

1.2.1 选择不同药物对儿科用药产生不同的效果的结论从根据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被分为多联、二联以及单一记录的住院病历和处方单研究中得出。

1.2.2 将随机抽取出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历共156例进行分组研究, 通过对疗效的对比分析出给药方法对儿科用药的不同效果。分组标准为:患儿接受治疗中有没有对酚妥拉明进行使用, 以及使用方法是否相同。我们将进行普通治疗 (对止咳化痰药进行口服治疗的头孢唑林或哌拉西林抗感染) 的患儿组称之为A组;而把进行普通治疗的同时, 连用3~5d, 每次服用每次服用加10%或5%葡萄糖的酚妥拉明的患儿组称之为B组;而把在进行普通治理和每次0.5mg/kg酚妥拉明的同时, 另外超声雾化吸入20mL生理盐水的患儿组编为C组。再把疗效分为无效 (经过5d治疗, 症状依旧没有显著变化的) 、有效 (经过5d以内的治疗, 恢复正常的血气指数, 同时不再有明显的肺部罗音) 及效果显著 (仅3d之内肺部不再有罗音, 恢复正常血气指数同时咳嗽症状明显减轻) 。

1.2.3 通过药物不同的形态对共计137种我科所用的药物进行分类和统计, 得出每组中专门针对儿童使用的药物数量以及研究不同剂型对儿科用药产生的不同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用χ2对治疗效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统计抗菌药物在我科中的使用情况 我科共有349例抗菌药物有使用的住院病历, 6186份对抗菌药物进行使用的门诊处方单, 详细见表1。

2.2 对A、B、C三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相对于其它两组, C组疗效明显最好, B组疗效优于C组, A、B组之间的差异小于B、C组之间的差异。详见表2。

2.3 儿科专用口服制剂占我科137种 (共6大类) 口服制剂的21.9%, 种类共30个。见表3。

3 讨论

抗生药通常会被使用在儿童的治疗过程中是因为其较低得抵抗力对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提升。但是, 滥用抗生素的情况也在临床治疗中普遍存在, 通过对表2的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 抗生素在我科住院病历中使用率为94.3%, 而在门诊治疗中也达到较高的74.5%。在与30%的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标准相差较大的同时么, 与卫生部抗生药物50%的使用率的要求有着更大的差距, 通过流行病学得型关资料, 我们可以得知, 除了很少一部分单纯的细菌感染和在病毒感染的前提下造成的细菌感染, 大部分由于病毒所导致的比较集中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儿科感染性的疾病, 因此, 抗生素在儿童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是值得商榷的一个问题。抗生素自身的毒、副作用, 就个体儿童而言, 会造成体内的菌群调节失控, 造成耐药菌或者真菌感染;儿童群里中抗生药物的使用会对儿童的整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 以及不同的疾病和严重程度, 还有患病儿童及其家长的接受程度, 可以选用对其效果最好的给药方法, 儿童的给药方法主要分为灌肠法、雾化吸入、注射法以及较为普遍的口服法等。通过表2我们可以发现, 普通家庭就可以负担起的超声雾化吸入再可以显著减少呼吸暂停、抽搐、血压降低以及呼吸变困难的基础上, 使药物以微小的直径雾粒达到各级气管和肺泡, 在减少痉挛和分泌物顺利排出的同时, 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和湿润。因此, 在对儿童用药方法进行选择时, 综合考虑疗效、并发症、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经济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表3可见, 我科用药中儿童专用剂型只有21.9%, 其他的药物均是比照成人标准生产的。造成儿童服用药物时产生计量不准确的因素关键就是缺乏儿童专用药物剂, 几分之几的剂量在实际给药时很难精确操作, 从而无法对儿童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保证。不同的参考资料在儿科用药上的剂量和方法上的不同说明, 又对儿童医生造成不同的误导以及造成困惑, 更在增加药物毒、副作用的可能性同时, 造成较大的风险存在。

由上可知, 儿科用药应该根据患儿不同的年龄、疾病及病情进行多方面的考量, 慎重选择及给药, 同时衡量好最有效及安全的给药方式, 同时, 各个医院制药企业应该针对儿童用药特点进行研究和开发, 完善儿童专用药的开发。希望尽早建立国家、制药企业、医疗机构共同组成和承担的统一用药指南, 为儿科用药的合理性进行理论及系统的指导。

摘要:目的 通过对儿科用药产生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而完善儿科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汇总二零一零年一月至十二月的病例和儿科处方, 对药物不同的选择和剂型, 以及剂量, 不同的用药方式对儿科用药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在对儿科用药过程中, 儿童专用药物相对较少, 过多使用抗生素, 统一用药指南不够完善, 各种参考书存在不同的标准, 用药方法不同, 会造不同的治疗效果。结论 很多因素会对儿科用药产生影响, 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国家应共同建立较合理完善的用药控制体系, 是儿科用药向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影响因素,儿科用药

参考文献

[1]张辉, 刘伟.文献计量分析1998-2002年我国抗生素研究状况[J].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5, 30 (4) :254.

[2]全心荣.我院儿科应用抗菌药物的调查[J].儿科药学杂志, 2004, 10 (5) :43.

[3]章凤君, 吴海珊, 朱国芳.应重视药品最小规格剂量单位再分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J].中国药房, 2004, 15 (3) :183.

不良反应试题 篇5

(2011年9月)

科室: 姓名: 分数:

A型题:(单项选择题)

1、世界卫生组织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是

A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高于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B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尚未达到正常剂量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C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药物出现的各种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D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E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伤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2、下列哪个不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履行的主要职责:

A 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的收集、评价、反馈和上报工作 B 承办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资料库和监测网络的建设及维护工作 C 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进行技术指导 D 不良反应报告表的填写

E 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研究

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发布日期是 A 2004年5月1日 B 2011年5月4日 C 1999年11月26日 D 2003年10月1日

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是为了

A 防止滥用

B 保证分装准确无误

C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历史上的药害事件重演 D 便于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审查 E 保证药品质量和发药质量

5、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

A 医师或临床药师报告制度 B 临床药学室收集报告制度 C 逐级定期报告制度

D 通过互联网直接上报制度 E 直接上报、逐级反馈制度

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实行的是 A 定期通报

B 定期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 C 不定期通报

D 不定期通报,并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 E 公布药品再评价结果

7、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的人员应由

A 医学技术人员担任 B 药学技术人员担任

C 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 D 护理技术人员担任

E 医学、药学及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

8、个人发现药品引起可疑不良反应,应向 A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B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报告 C 所在地卫生局报告

D 所在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或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E 所在地药品检定所报告

9、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采用的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方法分为 A 肯定、可能、不可能三级 B 可能、可疑、不可能三级

C 肯定、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 D 肯定、很可能、可疑、不可能四级

E 肯定、很可能、可能、可疑、不可能五级

10、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 病人的一般情况 B 体内药物浓度

C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及并用药品 D 关联性评价

E 不良反应的处理和结果

11、一旦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首先 A 上报不良反应监测部门 B 采取对症治疗措施 C 停用一切药物 D 填写不良反应报表 E 进行临床观察跟踪

12、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体方面原因是 A 种族差别、性别、年龄

B 种族差别、性别、年龄、个体差异 C 种族差别、个体差异、血型 D 种族差别、个体差异、病理状态

E 种族差别、性别、年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血型、营养状态

13、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个人发现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时,需 A 向辖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B 进行详细记录、调查 C 依国家要求填写报表

D 进行详细记录、调查,并按要求填写报表,向辖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E 向国家药物不良反应昨;监测中心报告

14、对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

A 主要报告未曾出现的不良反应

B 报告药品使用说明书上未收载的不良反应 C 报告有可能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D 主要报告严重的不良反应 E 主要报告罕见的不良反应

15、药物不良反应的副作用是

A 除治疗作用以外的药理作用

B 药物的临床药理作用

C 一种药物新具有的临床效果

D 一种药物除临床治疗作用以外的药效反应

E 当-种药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时,除治疗作用之外的其他不利作用

16、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判别是

A 用药方式不同

B 后果和危害程度不同

C 病种不同

D 剂量不同

E 药品不同

B型题:(配伍选择题)

【17—21】

17、需按季度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集中报告的是

18、怀疑而未确定的不良反应是

19、不得随意向国内外机构、组织、学术团体或个人提供和引入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的

20、上市五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药品引起的

21、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或文献资料未报道的不良反应

A 药品不良反应

B 严重、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 C 可疑不良反应 D 新的不良反应 E 监测统计资料

【22—25】

22、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根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

23、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的

24、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是

25、对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须随时报告,必要时可以

A 药品不良反应 B 报告制度 C 越级报告 D 监测管理制度 E 监测统计资料

【26—30】

26、对防疫药品、普查普治用药品、预防用生物制品出现的不良反应群体或个体病例,须向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专业机构报告,必须在

27、药品使用单位发现严重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应向省级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专业机构报告,必须在

28、药品使用单位把收集到的本单位使用的药品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向所在省级药品不良反应机构报告,必须在

29、省级药品不良反应检测机构收集到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病例,经调查、分析并提出联系评价意见后,须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专业机构报告,时间不得超过

30、药品使用单位发现的罕见的不良反应病例,应向省级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专业机构报告,必须在

A 10个工作日内

B 15个工作日内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不是 【31—34】

根据上述依据判断不良反应发生的因果关系

31、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患者疾病或其他治疗也可造成此结果

32、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停药后反应停止;无法用患者疾病进行合理解释

33、时间顺序合理;停药后反应停止;重新用药,反应再现;与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

34、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不能合理地用患者疾病解释

A 肯定

B 很可能 C 可能 D 可疑 E 不可能 【35—38】

35、阿托品用于解除消化道痉挛时,常可引起口干、心悸、尿潴留、视力模糊等为

36、氨基苷类抗生素所致的耳毒性反应是药物的

37、镇静药引起的嗜睡是药物的

38、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菌群失调而致某些维生素缺乏,进而引起出血和二重感染是药物的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三致”作用 D 过度作用 E 继发反应

X型题:(多项选择题)

39、药品不良反应制度的实施有利于 A 加强上市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 B 促进新药研究开发

C 促进毒副作用严重品种的筛选淘汰 D 严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管理 E 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40、适用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的单位是

A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

B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C 药品生产企业 D 药品经营企业 E 医疗预防保健机构

4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目的有

A 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B 为了防止历史上药害事件的重演

D 为评价、整顿、淘汰药品提供服务和依据

C 为临床用药提供信息

E 为了作为诉讼的依据

42、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主要任务是

A 承办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运转和维护工作 B 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资料的收集、管理 C 组织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工作

D 组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的研究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 E 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教育、编辑

43、我国规定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

A 所有上市后的药品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均需报告

B 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严重的、罕见的或新的不良反应 C 只报告药品使用说明书或有关文献资料上未记载的不良反应 D 只报告严重的、罕见的或新的不良反应

E 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可能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44、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专业机构应在72小时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报告的是

A 药品出现的正常不良反应 B 严重的不良反应 C 罕见的不良反应 D 新的不良反应

45、药物不良反应不包括:

A 超剂量引起的作用 B 特异质反应

C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作用 D 伪劣药品引起的作用

E 差错、事故(未按规定方法用药)

46、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

A 吸毒引起的有害反应

B 抗生素用后菌群失调引起的二重感染 C 首剂效应 D 撤药反应 E 过度作用

47、药品上市前临床研究中,所受的人为因素限制是 A 病例数少 B 研究时间短

C 实验对象年龄范围窄 D 用药条件的严格控制 E 研究目的单纯

48、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哪些情形:

A 引起死亡

B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C 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D 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E 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49、国家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执行本办法提出警告的情况是 A 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而未报告

B 药品使用说明书上应补充注明的不良反应而未补充 C 未按规定报送或隐瞒药品不良反应资料的

D 泄露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统计资料 E 对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违规行为

50、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的主要依据是 A 时间联系

B 以往是否已有对所用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评述

C 发生事件后撤药的结果

D 不良反应症状消除,用药后再次出现 E 是否有其他原因或混杂因素存在正确答案: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篇6

药物不良反应是药物的固有属性,服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只要是药物,就有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因此,药物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其他疾病。下列方法可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正确用药五原则

1.记录好个人用药史

详细记录个人治病时用药的不良反应史,如过敏性反应。

2.对症用药

根据医生诊断,弄清楚病因和药物的适应证再用药。不少患者凭自己的患病症状和用药经验盲目购买、使用药物,结果可能会延误疾病的诊治,甚至会因为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增添药源性疾病。这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最高,对健康的危害也最大。

3.给药时机恰当

比如,抑酸剂、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要在饭前服,而阿司匹林这类解热镇痛药要在饭后服。

4.根据据病情选择合理的用药途径

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注。我们平常听到不少患者说“注射用药比吃药见效快”,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从药物被吸收到发挥作用的速度来看,注射确实比吃药见效快,但注射给药,尤其是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虽然见效快,但是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往往是比较严重的。

相对于注射给药,口服给药吸收慢,不良反应相对较轻,用药安全系数更高。两种给药途径相比,口服给药比注射给药简便、易行、安全。注射用药和口服给药都是治病的一种手段,究竟采取哪种方法治疗,应由医生根据药物的类型、疾病的性质和病情来选择。

5.不要随意增加或者减少药物剂量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研究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因为未发生ADRs组的病例为匹配病例,故采用二分类的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中药注射剂ADRs发生的高危因素。

1.2 研究对象

选取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患者住院过程中仅仅使用单品种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其中52例发生了ADRs,且明确不良反应是因中药注射剂引起,同一时期相同科室中使用相同品种、生产厂家及批号的中药注射剂治疗且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04例做对照与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形成匹配组。匹配病例要求剔除由于特殊原因中断治疗的、或是观察指标未记录完全的患者。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病例156例,其中不良反应病例52例,匹配组104例,病例组和匹配组组间性别、平均年龄经统计学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均衡性,每份病例资料均准确、完整。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管理采用EpiData3.0独立双份录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统计处理采用SAS9.2软件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与结论

2.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入选病例156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组52人,非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组104人。

2.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以是否发生中药注射剂ADRs为因变量,α=0.05为显著性水准,将单因素分析中与发生中药注射剂ADRs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入回归模型的变量有8个,联合用药、给药剂量≥推荐剂量、药物原辅料含吐温-80、每小时输入量≥250mL、辨证论治、给药剂量较大、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注射剂配液后放置时间长。结果显示是否辨证论治、是否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注射剂配液后放置时间、给药剂量大于推荐剂量、超疗程和每小时输入量大于250mL这6个因素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值,校正混杂作用后各因素OR值均大于1,并都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这6个因素是发生中药注射剂ADRs的优势危险因素,由此确定为中药注射剂ADRs发病关系密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见表2。

3 讨论

作为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我国独创的中药新剂型,中药注射剂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准确、作用迅速可靠,在临床急救和治疗重症患者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很多方面疗效甚至超过西药。经过多年发展,临床应用日趋广泛[3]。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特殊的一种研究和处理方法。如果临床不按照中医理论辨证用药,将中药功能主治生搬硬套在西医的疾病诊断和症状表现上,将造成临床不合理用药。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4]。化学研究模式的中药药理作用与客观层次的中药功能是有区别的,不能生搬硬套。中药注射剂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药,但也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

各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有其特定的安全范围,随意加大剂量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研究表明:中药注射剂的浓度与微粒呈正比,微粒数随药物浓度而变化。若微粒数超标,尤其是不溶性微粒过多会造成局部血管堵塞、静脉炎、热原样反应等不良反应[5]。

中药注射剂尤其是静脉给药类中药注射剂直接进入人体循环,迅速发挥药效,同时pH、渗透压、微粒等诱发因素都易引起ADRs,本研究表明每小时输入量大于250mL的患者ADRs发生率远高于每小时输入量小于250mL的患者,支持了这一结论。可能的机理为:输液时滴注速度过快,致使细菌内毒素检查合格的药品在单位时间内注入人体内的内毒素量可能超过阈值,对体质虚弱者和敏感患者仍然引起输液反应。大量研究表明:输液30min内即发生ADRs的人数占很大比例。掌握这一规律,有助于医护人员监测、预防ADRs,及时抢救ADRs人员。

目前很多临床报道与本资料统计结果相互印证:刘雪花[6]在探讨中药ADRs的原因时将个体差异列为首选。由于遗传基因、体内代谢酶及免疫系统的差异,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同时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出现过敏反应通常与药品质量及用药剂量无关,在正常剂量或小于正常剂量的情况下亦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中药的药理作用是多种复杂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含有多种成分,包括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类、鞣制、醌类化合物、香豆素类、木脂素类、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生物碱、强心苷和挥发油等,具有变态反应的基础,少数过敏体质者用了中药注射液后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中药注射剂由于其成分复杂,在配液放置期间出现变化的可能性比其他药物更大,随着配液之后放置时间的增加,药液中含有的微粒数也呈相应变化,更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可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使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静脉炎,异物侵入组织,造成巨噬细胞包围和增殖,引起肉芽肿,微粒还可引起过敏反应、热原样反应等。因此,减少配液后放置时间,对增强临床用药安全性有很大帮助。

总之,导致ADRs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不仅有药物本身的缺陷,也有临床使用不规范的因素,审慎、合理用药,规范操作是预防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本措施。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过程中应重视过敏史及辨证论治水平,在原料药进厂时,坚持购买GAP标准药材,在生产的全过程严格GMP的要求执行工艺规程,充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努力改进工艺、处方或储运方式等,提高产品安全质量,才能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永芬.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和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13).

[2]王锐成,孙洪刚.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05).

[3]张冬梅.我院29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0(12).

[4]张向萍,梁延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及临床药师作用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19).

[5]裴振峨,翟伟,马军丽,等.北京地区101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02).

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通过查阅深圳市龙岗区葵涌人民医院收集和整理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对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42例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产生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跟踪调查,系统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1.2 病例纳入标准

142例病例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均采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观察患者临床出现的意外反应,以及可防范的不良事件。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性的统计分析方法分别对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因果关系判断、涉及的系统及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项目进行深入研究。

2 结果

深圳市龙岗区葵涌人民医院收集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42例住院患者资料,应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应用现代临床因果关系判断,深圳市龙岗区葵涌人民医院收集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42例应用中药注射剂进行临床治疗的患者判断,发生与中药注射剂有关的不良反应共有39例,其中表现为"可能"者有17例,判断为"很可能"者有22例。在临床应用中由于中药注射剂的不良损伤的部位比较集中,多发生在身体的皮肤和器官中,损害最严重的是用药的部位,占到不良反应总数的33.7%。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的表现类型有皮肤与器官的损害、胃肠道想损害、呼吸系统损害、药物热、心血管吸引损害、感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上的表现为全身或者部分的皮疹、瘙痒、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寒颤或者高热、心跳频率加快、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其次是皮肤及多器官的损害,约占38.9%,全身性损害,约占15.2%,其他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小。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与药物的成分与总类也有很大的关系,其中与中药注射剂本身的组成特性有关;中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不彻底,质量不达标准等有关等[4]。

3 讨论

3.1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

(1)个体差异:患者的机体状况不同对中药注射剂的反应也不同。例如儿童语老年人对一些药物的反应和成年人的就差异甚大。儿童由于发育未成熟,肾脏器官和神经系统的不完善都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出现。而老年人的生理功能衰退对于药物的耐受力就下降,此外还有哺乳期的妇女和孕妇等特殊人群[6]。(2)中药注射剂本身的原因:中药注射剂的原材料是采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中药制作而成,中药的生长时间和生长情况不尽相同成效就会有所差别。在生产工艺上不同的厂家采取了不同的辅料,生产中的反应就会不相同,未反应的杂质极有可能影响药品的质地。中药注射剂的原料可能选择一些分子量大的有毒药物,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5]。中药注射剂中的复杂成分的药物之间的互相作用也可能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药物中的苷类没有及时的去除那么与其他蛋白质类的匹配就可能受到影响。(3)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中的问题:由于中药注射剂的配方传统,在使用多数人对其毒性的重视不够,临床用药的不规范就造成了不良反应的出现。在临床用药中对药物的浓度不了解导致了注射药物的速度过快,用量控制失误,时间过长等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7]。

3.2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1)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对中药注射剂的药物来源、采集时间和成分配方严格控制。在中药注射剂的生产中积极选择最新的科技和生产工艺对药物的成分提取更纯,减少无效的成分和杂质,提高药物的安全性降低药物的毒性。对中药注射剂的辅料进行深入分析,减少不良反应产生的因素,在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分析,积极的完善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对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分子进行研究,控制药物的毒性和稳定性,保证中药注射剂的安全。(2)对特殊人群的中药注射剂选择:在特殊人群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中慎重的选择,因为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机体状况和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别于普通人群。在对此类人群的中药注射剂的选择上要进行充分的考虑,若出现过敏情况立即停止。(3)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控制: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中要严格操作规范,明确适应证人群和不宜注射中药注射剂的人群。比如双黄连注射剂适宜清热,但是不适应受凉发热和腹泻的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中也要对不同的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了解清楚,若出现沉淀、变色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在注射了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巡视中要加强观察和监测保证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对深圳市龙岗区葵涌人民医院的主要注射剂使用的患者病历、临床资料和不良反应的病历,收集医学期刊的中药注射剂对不良反应因果关系的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收集200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42例采取中药注射剂的住院患者资料,引起不良反应的有39例,联用以上的有17例。结论 在现代临床医学中,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必须加大对不良反应的检测,最大限度的减少不良的那样的发生率。

关键词:注射剂,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Naranjo CA,Busto U,Sellers EM,et al.A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J].Clin Pharmacol Ther,1981,30(2):239-245.

[2]李春生,刘鹏,陈淑敏.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证效、量效关系及不良反应观察[J].中国中药杂志,2005,4(10):23-26.

[3]卢志楠.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7,8(1):15-17.

[4]吴红金,丁枭伟.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硝酸酯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25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8,6(5):39-40.

[5]程伟进,胡红玲.葛根素注射液致发热的回顾性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4,8(5):32-34.

[6]赵宝鹏.常见中药注射剂的作用与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事项[J].实用医技杂志,2009,12(7):19-22.

不良反应影响 篇9

1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

1.1 患者个人因素

1.1.1 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别因素

女性在激素水平、酶水平、基础代谢率、胃肠蠕动、分泌能力等生理方面与男性有差异, 因此, 较男性更易引起ADR。如药物引起的红斑狼疮, 女性发生率比男性高3倍;保泰松、氯霉素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和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生率较男性高数倍。

1.1.2 年龄因素

儿童肝肾功能、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发育不健全, 血-脑脊液屏障功能发育不完善, ADR的发生率高;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 对药物代谢及消除速度减慢, 半衰期延长, 药物的ADR发生率增高。据统计, 60岁以上患者的ADR发生率为30~40岁的2倍,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入院者明显增多。这与老年人和儿童的生理特征有关[2]。

1.1.3 病理因素

有些对正常人无影响的药物, 在疾病状态下, 可出现不良反应, 如普洛萘尔对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引起支气管收缩;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加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神经肌接头阻滞, 使其出现呼吸抑制。

1.1.4 遗传因素

不同种族、民族的不同个体, 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有时会发生严重的ADR。如红细胞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 (G-6-PD) 缺乏症患者, 当服用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后易出现溶血反应。

1.1.5 服药姿势

如老年冠心病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时, 应半卧位或坐位。若站立可引起体位性大脑缺血, 卧位可使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加重心绞痛。

1.2 给药方法、给药途径、给药剂量等

1.2.1 给药方法、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AD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肌注和口服。因静脉给药直接进入体循环, 且无肝脏首过效应, 作用迅速;而口服用药时, 很多辅料不被吸收, 不进入体循环。

1.2.2 用药时间

据报道, 服用相同剂量的螺内酯, 连续服用8周以内未出现男性乳房增大, 但连续服用24周后, 男性乳房增大的发生率达66%。

1.2.3 给药剂量、浓度、静滴速度等

据报道, 随着阿司匹林剂量给药剂量的增加, 耳聋ADR的发生率呈线性增加[3]。再如, 脂肪乳静滴过快会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发热、发冷、头疼、颜面潮红等ADR;中药针剂因其在稀释或配伍时均能增加微粒数量, 当高浓度快速滴注时就易发生ADR。

1.3 药物的质量标准及添加剂

1.3.1 药物的质量标准

合格药品的质量会因产地、生产厂家、剂型、批号的不同而有差异。如阿莫西林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 杂质限量也不同, 过敏反应发生率也有很大不同[4]。

1.3.2 添加剂

药物制剂生产中使用的添加剂, 在化学合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以及药品在贮存、保管、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分解、降解、聚合产物等均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主要是由于其分解或降解产物青霉烯酸等与机体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抗原而引起;再如中药冻干粉针, 由于不经过高温灭菌及注射液在放置过程中的理化变化, 其ADR的发生率较注射液低。新药临床试验的局限性由于临床试验例数不多, 且部分临床试验是在健康人身上进行, 对于新药的作用观察了解不够, 当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时, 就可能发生ADR。如20世纪50年代在西欧市场上出售的新药反应停, 作为镇静药物广泛用于妊娠反应, 以致引起8000多例畸胎儿的悲惨后果, 反应停至今仍被禁用于妊娠早期。

1.4 饮酒和食物的影响

乙醇本身是许多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剂, 可以加速一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 降低疗效[5];长期饮酒也可以引起肝功能的损害, 使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饮酒, 药物能加重乙醇对机体的损害, 如雷尼替丁能减少胃液的分泌, 加重乙醇所引起的胃黏膜损伤;食物也能影响部分药物的吸收, 如富含脂肪的食物能增加机体对脂溶性药物的吸收, 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

1.5 安全用药意识不够

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对ADR的认识都存在片面和不重视的现象。ADR报告单位认识不到位, 片面地认为, 报告ADR是暴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药品的缺点, 会影响单位的信誉, 因而不愿意报告ADR;公众普遍缺乏安全用药常识, 他们在缺少医师和药师指导下用药的情况比较普遍, 往往只看到药品有效性的一面, 而忽略了不良反应, 或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就片面认为该药毒性大而忽视了用药的风险性。

2 讨论及对策

虽然ADR的发生是受医药学研究技术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必然现象, 但研究其影响因素, 从流行病学分析评价ADR,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减少和防止ADR的重复发生是可行的。

我们报告的ADR仅为临床的一部分, 在实际工作中, 往往因为多种原因而发生漏报现象。因此, 应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提高医务工作者对ADR的警惕性, 做到及时发现, 及时治疗, 及时报告, 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作为临床药师, 应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 搞好药物咨询服务, 指导患者增强用药的防范意识, 并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 共同推进合理用药工作。

参考文献

[1]丁国华, 高宏, 孟松伟.合理用药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82.

[2]谢金州.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52-52.

[3]丁国华, 高宏, 孟松伟.合理用药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81.

[4]周文燕, 刘滔滔, 吴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中药[J].新药与临床药理, 1997, 8 (1) :49.

不良反应影响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为干预组, 男52例, 女38例, 年龄18岁~77岁。再选择同时间段内接受输血治疗但未出现不良反应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 男50例, 女40例, 年龄19岁~80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对比后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方法

根据我国卫生部于2000年制定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标准, 若患者输血中或输血后出现不良反应, 医生需要如实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并将其及时送至输血科。对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收集, 并结合患者的病历, 包括输血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输血史、个人过敏史、输血不良反应的症状及主要类型等, 进行总结分析。

1.3 输血不良反应判断方法

观察患者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 发热反应主要是指患者在接受输血之前体温正常, 但是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1 h~2 h甚至更长时间后体温会出现上升, 至少上升1℃以上, 并且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患者体温上升。过敏反应主要是指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出现瘙痒、荨麻疹、呼吸不畅、胸闷、休克等。此外, 对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3]。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经SPSS19.0软件包进行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输血不良反应 见表1。

2.2 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

对照组患者输血在2次或2次以下者为54例, 而干预组患者为11例;对照组患者输血3次以上者为36例, 干预组患者为79例, 对比后χ2为44.524, P=0.000;对照组患者发血至输血间隔时间超过半小时者为22例, 而干预组患者则为52例, 对比后χ2为20.653, P=0.000,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此外, 对照组患者输入血浆例数为19例, 干预组为37例, 对比后χ2为8.399, P=0.004;对照组患者输入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例数为47例, 干预组为25例, 对比后χ2为11.204, P=0.001;对照组患者输入冷沉淀24例, 干预组为28例, 对比后χ2为0.433, P=0.511。

3 讨论

输血是临床救治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 但是由于血液成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且患者的个体差异相对较为显著, 给输血安全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增加了输血风险, 也给患者的个人生命安全带来威胁[4]。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指患者接受输血所带来的输血前未能预期的意外反应, 因此, 提高医护人员对于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科学处理能力十分重要[5]。

输血患者出现发热, 主要是受到同种异体的白细胞带来的免疫反应的影响, 导致患者产生白细胞抗体, 这样, 在接受输血后会出现相应反应, 加速了白细胞的溶解, 导致热原被大量释放, 患者就会出现发热。而过敏反应主要是有患者本身为过敏体质, 而所输入的血液有包含患者所敏感的过敏原, 如血浆中的血浆蛋白及其衍生物等都会导致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此外, 伴随患者输血次数的不断增加, 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这是因为患者接受多次输血, 机体会产生同种异型抗体, 若是再次输入的血液包含有抗原, 患者就会出现相应反应, 进而出现过敏。伴随血液储存时间的不断延长, 患者输血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血液在离开冷链环境之后, 白细胞在血液贮存期间会出现活化反应, 进而释放出大量的白细胞介素等因子, 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在本次研究中, 干预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此外, 干预组患者接受3次以上输血的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且发血至输血间隔时间超过半小时的数量也要多于对照组, 输入血浆的例数明显较多, 输入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例数少于对照组, 2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在输血不良反应中, 最为常见的就是发热反应与过敏反应, 此外, 输血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与输血类型、输血的次数、输血时间等有关。医护人员需对上述因素进行重点关注, 尽量避免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 确保患者人身安全。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主要特点及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为干预组, 再选择同时间段内接受输血治疗但未出现不良反应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 对干预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并分析干预组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与发热反应, 未见溶血性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此外, 2组患者的输血类型、输血次数及输血时间等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临床输血有一定的风险, 医护人员需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把握输血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 以此降低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的概率。

关键词:输血,不良反应,临床特点,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罗虎成, 高烽华, 于艳文, 等.创伤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 2015, 21 (2) :361-362.

[2]鲁岚, 马淑红.输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5, 16 (6) :774-776.

[3]孙小纯, 欧兴义, 林伟强, 等.100例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6, 13 (1) :66-67.

[4]刘红超, 王斌.输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临床特点观察及控制策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 (58) :272-273.

正确应对药物不良反应 篇11

副作用:在药物剂量和用法正常的情况下,出现使用目的之外的作用就叫药物的副作用。如用阿托品治疗胃肠痉挛性腹痛时,可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等现象;异丙嗪具有抗过敏作用和镇静作用,在用于抗过敏治疗时,所引起的困倦、嗜睡就是副作用。因为这些副作用是在应用常用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出现,所以难以避免。

毒性反应:是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或人体敏感性较高时出现的对人体有害反应。如磺胺类药可引起血尿;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等;合霉素、氯霉素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抗生素类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磺胺、头孢霉素等,镇痛消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中草药如马蔸铃、关木通、广防己等对肾产生损害等。

依赖性与成瘾性:常服某些药物,如可待因、眠尔通等,会造成对药物的依赖性或成瘾性,停用后可产生一系列心理上和身体上的不良反应。又如长期服用去痛片、雷米封、对氨基水杨酸钠容易产生依赖性,使药效降低。

因此,使用药物时,既要重视药物的治疗作用,又不可忽视药物的不良反应。

“无任何副作用”不可信

医学界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是长期的。有的药品上市时间长,使用经验较多,对不良反应的认识也较全面,其说明书上罗列的不良反应内容也较多。相反,有的药品上市时间很短,人们对其安全性的认识很有限,其说明书上可能没有很多内容可写,但并不说明其更安全。需要警惕的是,某些广告宣称某药品“无任何副作用”,绝对是不可信的。

做好4点,规避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大多数常见药品的不良反应是轻微的,停药后就会消失,不需要特别处理。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是因人而异的,个体的差异在量方面,表现为有些人对某种药物特别敏感,同量的药物可以引起和一般人性质相似但强度很大的不良反应。

因此,用药者首先在正规医院的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切不可到“黑诊所”找没有行医资格的游医开处方拿药,更不能自己随意到药店买药滥服。

其次,买回来的药物要认真查看药品说明书,看看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并严格遵照执行,千万不可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

再次,是对副作用大的药物不应长期连续服药,有药物过敏史及肝肾功能受损者,在用药前必须向医生说明。如果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应定期去医院做检查,以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最后,用药者一旦发现自己有较为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该立即停药,并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及时接受诊治。

不良反应影响 篇12

关键词: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影响因素,护理

自从1998年10月国家实施《无偿献血法》以来,公民的无偿献血的意识和参与度不断提高。一次献血200~400 m L,只占全身血液总量的5%~10%,通过机体的自我调节,血容量很快就能得到补充。定期献血有助于血液的更新,维持和促进造血的功能,有利于身体健康[1]。但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少数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本文对近2年连云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共610例无偿献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针对发生的原因提出具体的护理预防措施,以更好地提高采血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2014年本站各采血点无偿献血者67953人次,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GB18467-2011,年龄18~55岁,献血量为200、300、400 m L。

1.2方法

1.2.1献血反应判断:可分为:①轻度反应:献血者会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等轻度不适。②中度反应:献血者会出现虚脱、晕厥、和胸闷、呕吐、皮肤湿冷、心悸等症状。③重度反应:意识模糊、惊厥、肌肉痉挛或抽搐、失去知觉、持续性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1.2.2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数据软件包,对本组的献血次数、年龄及因素等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χ2检验,以P<0.01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不同献血次数发生献血反应情况比较:见表1。

注:P<0.01

2.2不同年龄献血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注:与18~28岁组相比P<0.01

2.3献血不良反应的诱因构成:见表3。

3结论

从表1可知,一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率为11%,而多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率为5%,二者相差两倍多;由表2中可以看出,18~33年龄段较其他年龄段献血反应率高为13.8%,而这一年龄段以年轻人为主,分析其献血反应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的主要原因,与该部分人群相对较为年轻,且大部分为学生,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关。表3可以看出,在构成献血不良反应诱因中,精神因素占据绝大部分的比率为80%,从而很好解释首次献血者和18~33年龄段年轻人群,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的原因。因其对献血知识不甚了解,对献血有恐惧感,心理承受能力稍差,均为精神紧张所致。

注:610例发生献血反应者经处理后均在5~30 min进入恢复期

此外,笔者还发现,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与采血环境也有密切相关。在季节方面,夏季献血者易发生献血反应。由于在高温环境中,人体消耗量较大,体液的丢失会使血浓度相对增加,易疲劳。而相比较站内和采血屋献血,流动献血车存在空间狭小、献血者采血及休息场地拥挤,车内环境不佳等种种弊端,献血者易发生献血反应。

为此,我们结合本站的工作情况,采取了相应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加大宣传无偿献血力度,广泛利用当地媒体等进行宣传献血知识。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不同的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手册和资料展板,耐心讲解适量献血无损健康等,消除献血的精神顾虑。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采血者不仅要有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高度的责任心,在采血过程中要对献血者进行心理护理,在日常工作中充分运用心理护理,大大降低了献血反应[3],对稳定献血队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服务的意识,尤其是献血年轻人群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使每一位献血者顺利,愉快地完成献血,为再次献血奠定良好基础。营造良好的献血环境,要不断加强采血环境的硬件和软件整改,营造整洁,卫生,温馨,宽松的献血环境,使献血者心情愉悦,情绪稳定。采血过程中播放柔和,舒缓的轻音乐,可消除献血者的紧张情绪,减轻静脉穿刺的疼痛感,降低献血反应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刘江.输血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2013:3.

[2]王培华.输血技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5.

上一篇:建筑抗震设计下一篇:网络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