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精选12篇)
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篇1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其对身体危害巨大, 它是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诱因。高血压患者往往需要常期服用降压药物, 但降压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 也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 对人体机能造成一定的影响。现将目前临床常用降压药物不良反应作如下分析, 供临床用药时参考。
1 利尿剂
适用于老年患者, 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肾素活性低、血浆容量相对较多。不良反应以低钾和低钠血症最为多见。目前国内常用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等。此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低钾血症, 据报道, 门诊患者低血钾发生率为2.1%, 住院患者发生率为15.7%[1]。老年患者的这种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此类药物还可引起血尿酸升高。金智敏[2]对182例高血压应用吲哒帕胺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有引起血尿酸及血肌酐升高现象。另外, 此类药物还可引进低钠血症、糖耐量降低、影响脂蛋白的代谢、反射性引起肾素活性升高等。有痛风及肾功能不全者, 慎用噻嗪类利尿剂, 肾功能衰竭、高血钾患者禁用。
2 β-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或青少年高血压患者, 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动过缓、失眠、疲乏、眩晕、肢端循环障碍、低血糖反应等, 还可产生腹泻、恶心、胃痛、消化不良、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因选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时由于β2受体被阻断,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呼吸道阻力增加, 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伴有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应列为禁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慎用。有报道1例患者服用普萘洛尔造成支气管痉挛, 虽经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治疗, 患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3]。
3 钙离子拮抗剂
适用于伴有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患者, 对有传导阻滞、心动过缓者亦较为安全。常用药物第一代主要有硝苯地平;第二代主要改为缓释片, 如心痛定缓释片等;第三代是长效药物, 半衰期长, 如络活喜、氨氯地平等。主要不良反应为可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抑制心肌收缩力、便秘、胫前、踝部水肿、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头痛、颜面潮红、多尿、皮疹和过敏反应等。因此类药物有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的副作用, 可加重心脏负担, 诱发心肌缺血, 既往有心肌梗死史患者对这类药物慎用。心力衰竭、用药前基础心率较快的患者、合并有心房颤动或其他导致心率加快的心律失常的患者, 应慎用或禁用此类药物。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常用的药物有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等。不良反应以干咳最常见, 发生率1%~30%, 发生的时间一般为服药后的3~6周。干咳夜间发生较重, 症状持续、剧烈者需停止用药, 选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最严重而罕见的不良反应为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引起一时性蛋白尿、高血钾、窦性心动过缓和头痛等, 随着用药时间逐步延长, 这些不良反应会很快消失, 一般不用作出处理。重度血容量减少、重度主动脉、二尖瓣窄、限制性心包炎、有血管杂音的老年吸烟者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肾功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此类药物。
5 α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哮喘病及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药物有两类, 第一类是短效α受体阻断药, 常用的有妥拉唑啉和酚妥拉明等;第二类为长效类α受体阻断药, 有哌唑嗪和酚苄明等。第一类药物不良反应可引起体位低血压, 还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如静脉注射速度过快, 也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诱发或加剧心绞痛;第二类药物不良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 还可引起低血压、心悸、鼻塞等, 少数患者出现乏力、嗜睡等中枢抑制症状。一般服用数次后首剂低血压可消失。第一类药物胃炎、溃疡病、冠心病患者慎用;第二类药物冠心病及肾功能不全慎用。
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适用于合并糖尿病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常用的药物为洛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和坎地沙坦等。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晕眩、头痛、高钾血症, 偶见首剂直立性低血压、皮疹、腹泻、消化不良、肝功能异常、肌痉挛、肌痛、背痛、失眠、血色素降低、肾功能损伤、咽炎和鼻塞等。
7 复合制剂
此类药物主要有复方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等。复方罗布麻片由胍乙啶、双肼苯达嗪及氢氯噻嗪组成, 应注意胍乙啶与双肼苯达嗪都具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 因此复方罗布麻片主要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 忌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及嗜铬细胞瘤患者。珍菊降压片由可乐定与氢氯噻嗪组成, 可乐定可引起大脑认知障碍, 不建议做一线降压药物。复方降压片由利血平、双肼苯达嗪及氢氯噻嗪组成, 由于利血平由于可能引起抑郁、消化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 在我国为濒临淘汰药品。北京降压0号在复方降压片的基础上加用了氨苯蝶啶与氯氮卓, 因也含有利血平, 其安全性有待检验。
8 小结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服药, 但长期服药易产生不良反应。应根据血压高低、有无并发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合理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 同时联合用药时应适当的调整剂量, 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及停药, 从而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远航, 蒋峻, 郑竞霞, 等.门诊和住院病人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及依从性调查.科技通报, 2002, 18 (3) :247-250.
[2]金智敏.吲哒帕胺对高血压高危患者血清肌酐、尿酸、血钾及左室肥厚的长期影响.高血压杂志, 2002, 10 (3) :235-238.
[3]娄元红.心得安引起支气管痉挛致死1例.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1, 1 (11) :1611.
[4]王金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临床医学, 2012, 32 (7) :102-103.
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篇2
2012年第三季度药品不良反应总结:
本季度共报告药品不良反应3例,均为18AA复方氨基酸(兰尼),多出现在输注5-10分钟后,表现颈部发紧、口唇颤抖1例,发热、寒战1例,轻度胸闷1例,均停用后缓解。但由于对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流程不熟练,报告不良反应后未及时在病程记录中记载,之后在科室组织业务学习,重新对该药的用药指征、用药注意事项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做了医护培训,以避免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对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进行培训。
2012年第四季度药品不良反应总结:
本季度共报告药品不良反应29例,其中涉及凯因益生10例,涉及派罗欣13例,涉及利巴韦林2例,涉及左氧氟沙星(左克)1例,涉及18AA复方氨基酸1例,涉及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天晴甘平)1例,涉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双益健)1例。
具体表现:因干扰素导致流感样症状2例,凯因益生及派罗欣各1例;干扰素导致骨髓抑制17例,其中粒细胞减少17例,涉及凯因益生7例,派罗欣10例,血小板减少3例,涉及凯因益生1例,涉及派罗欣2例;干扰素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者2例,均表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涉及凯因益生及派罗欣各1例,干扰素导致脱发1例,涉及凯因益生,干扰素导致药物疹1例,涉及派罗欣;利巴韦林导致红细胞破坏2例;18AA复方氨基酸导致恶心等消化道不良反应2例;还原型谷胱甘肽导致腹泻等消化道不良反应1例;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导致双下肢水肿1例;左氧氟沙星导致静脉炎1例。以上不良反应均经较轻,多经过减慢滴速、停用或药物对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
分析:经过对比发现本季度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集中表现在干扰素类药物,其中普通干扰素(凯因益生)多于长效干扰素(派罗欣),与药物分子结构及全身分布特点有关,提示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患者选用长效干扰素可能能减少干扰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另外经过对复方氨基酸用药的培训,本季度该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2012药物不良反应总结:
如何预防降压药不良反应 篇3
一、首剂反应
首剂反应是指患者在首次服用常规剂量的某一药物时,意外发生的严重反应。临床发现有少数特殊体质的患者,在服用某些降压药时,会发生首剂反应。能引起首剂反应的降压药物有α受体阻滞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倍他乐克、氨酰心安、噻吗心安等,钙拮抗剂硝苯吡啶(心痛定)等。当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或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合用时更易发生。可见患者相继出现眩晕、心悸、出汗、面色潮红、虚弱、倦怠、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反应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血压迅速下降、意识丧失、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引起患者死亡。
预防:首剂用药的剂量要小,可为常规剂量的1/4-1/2。以后可根据病情的需要,逐渐增加剂量。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或利尿剂合用时应特别注意。如果患者正在服用利尿剂,需加用α受体阻滞剂,最好在停服利尿剂1天后再使用α受体阻滞剂;服用α受体阻滞剂,在加用β受体阻滞剂或利尿剂时,首次最好在医生的监护下应用。一旦发生了首剂反应,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卧床休息。如果患者的症状不严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静养、护理后,可逐渐自愈,不需特殊治疗。如果患者的症状严重,则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二、男性性功能障碍
不同类别的降压药对性功能的影响不同。其中,长期应用利尿降压药,如氢氯噻嗪等,可引起男性勃起障碍、性欲下降、射精障碍;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主要影响性欲;钙拮抗剂类降压药如非洛地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则主要引起性欲下降,射精障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降压药如卡托普利、马来酸依那普利、西拉普利、盐酸贝那普利等,对性功能没有明显影响;α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如哌唑嗪等对射精障碍反而有改善,且不影响勃起和性欲;血管紧张素受体桔抗荆(ARB)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这类药物在降压同时可以从勃起、性欲、射精三个方面改善性功能障碍。
预防:尽量避免对性功能有影响的降压药合用。本来就有性功能减退的中老年人,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对性功能影响较小或有促进作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三、过度降压导致脑卒中
过度降压可引起脑部缺血性脑卒中,特别是夜间。过度降压常见原因是服药过量或用药时间不合适。
预防: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私自加量。体内血压一般上午9~10时为第一个高峰,下午6~8时为第二个高峰,午夜时分通常为最低。一般入睡后的血压要比白天下降20%左右。因此,高血压患者一般应选择在早上服药。如果服用的是短、中效降压药,一天需服两三次,注意最好不在睡前服药。因为夜晚血压会自然下降,加上药物的作用,会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而且,夜间血流缓慢、血流量减少、血黏度增高,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但是,有个别患者的血压是晚上不下降或者反而升高,这样的患者就可以在睡前服药,或是选用长效降压药以避免血压的波动。
四、血压“反跳”
高血压患者在长期应用某些降压药如可乐宁、心得安或甲基多巴等,如果突然停药,会发生血压“反跳”现象,血压可能会突然升高,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高血压危象。
预防:长时间服用或使用上述药物时,即使症状基本得到控制也不能突然停药,需要停药或更换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
五、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从平卧位或蹲位突然转为直立位。或长时间站立时所发生的低血压,也称为直立性低血压。降压药物胍乙啶、优降宁、哌唑嗪或利尿剂,能使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当患者突然改变体位或长时间站立时,可发生头晕眼花或眼前发黑,甚至出现晕厥、昏倒在地等现象。
预防:患者在服用上述降压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在准备站立或起床时动作应缓慢,多做些轻微的准备活动,这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升高血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六、困乏现象
部分患者长期应用某些降压药如利舍平、可乐宁、甲基多巴、心得安时,有可能会产生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嗜睡、乏力、倦怠、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表现。这时如果从事驾驶、高空作业或操作机器的工作,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预防:症状严重,影响日常工作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降压药物。
七、加重哮喘症状
原有哮喘病的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时,可加重哮喘,甚至引起哮喘持续状态。
预防:有哮喘病史的高血压患者禁用心得安,其他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最好也要慎用。
八、诱发心绞痛
较长时间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可使心肌收缩力减退,冠状动脉灌注压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若突然停药可诱发心绞痛。
预防:不可突然停药。冠心病患者应慎用此类药。
九、低血钾等
利尿药双氢氯噻嗪如今仍是常用基础降压药物,但长期服用易引起低血钾,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和肌无力,还可引起高血糖、高血脂、高血氨、高尿酸和高血钙。
预防:可与保钾利尿药安体舒通合用以避免发生低血钾,必要时需要补钾。服药期间最好注意定期监测血清电解质情况。伴有高血脂、糖尿病、痛风、肾功能减退、肝硬化和肝昏迷的高血压患者慎用双氢氯噻嗪。
十、干咳
干咳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等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一般症状较轻或连续服药后逐渐减轻。
预防:能耐受者不必停药。个别不能耐受者可改服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十一、白细胞减少
因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等降压药的优点多,副反应少,常被医生作为首选的降压药物。但此类药物较为罕见的副作用之一是引起白细胞减少,发生时间多在用药后1周至3个月,大多起病缓慢,病情轻微,一般呈纳差、心悸、头晕、乏力、低热、咽喉炎等表现,多由血常规检查而确诊。而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症则起病急骤,全身症状严重,患者在出现乏力、头晕、咽痛等前驱症状后很快出现寒战、高热、出血、头痛、全身肌肉和关节疼痛、虚弱、衰竭等症状,体温多波动在38~41℃。甚至更高,随后出现严重感染,病情迅速恶化,发展为脓毒血症、败血症等,继而发生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犬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篇4
1 药物中毒性疾病的分析
中毒性疾病涉及的药物较为集中, 主要以驱虫药和抗菌类药物为主, 其他种类药物相对较少。
驱虫药类: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杀虫净、畜虫净、通灭、左旋咪唑、敌百虫、敌敌畏、敌癞净、除癞灵、枸橼酸哌嗪、球杀死、肠虫清和三氮脒等, 其中阿维菌素、伊维菌素类中毒占中毒犬数量的67.7%, 其次为有机磷类杀虫剂, 如敌百虫、除癞净、敌敌畏等, 占5.1%。
抗菌药类:硫酸庆大霉素、菌必治、头孢哌酮钠、链霉素、林可霉素、酮康唑、吲哚美辛、吡哌酸、氯霉素、过氧乙酸、清热解毒注射液, 其中硫酸庆大霉素、头孢类、甲硝唑、吡哌酸等药中毒约占18.5%。
其他药物:阿托品、胃复安、吗丁啉、新斯的明、84消毒液、盐酸氯丙嗪、利多卡因、康泰克、扑热息痛、叔丁喘宁、士的宁、盐酸山莨菪碱、维生素A、亚硝酸盐、萘唑啉等药物中毒约占总中毒药物的8.7%。
从报道中可以发现, 使用过量、用药时间过长是药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而误用、误食是次要原因。而药物的过量使用和用药时间过长, 多是在兽医指导下或治疗过程中发生的, 这一结果提示, 要避免犬类药物中毒, 一方面兽医在临床治疗时要根据临床症状和临床病理学检测结果, 及时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另一方面, 兽医应该进一步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从中毒药物种类可以看出, 驱虫药中毒占药物中毒报道的2/3以上, 抗菌药中毒约占1/5, 这两类药物中毒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药物, 表明临床上这两类药物的使用不够规范。另外抗菌药配制的浓度过大和静脉注射速度过快, 导致血药浓度急剧升高, 也是抗菌药中毒的因素之一。
2 药物中毒的解毒方法
从对报道的分析看, 药物中毒除了少数有特效治疗方法外, 如敌百虫等有机磷中毒可选用阿托品和解磷定等胆碱酯酶复活剂解毒, 亚硝酸盐中毒可用美蓝或甲苯胺蓝解毒, 其他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疗法, 一般均采取常规解毒治疗, 在停止用药的基础上, 常用的解毒药物如维生素C、25%~50%的葡萄糖注射液、谷胱甘肽、细胞色素C、ATP、辅酶A、利尿剂等, 出现呼吸困难的可选用尼可刹米、氨茶碱等, 出现心衰可选用强尔心、肾上腺素等, 出现痉挛抽搐可选用镇静药如安定、氯丙嗪、硫酸镁注射液等。
3 药物过敏性疾病分析
对报道的药物过敏性疾病分析可以得出, 犬药物性过敏最多见于中药, 约占138个报道中的37.7% (52个) , 抗菌药约占18.1% (25个) , 生物制品过敏约占10.9% (15个) , 驱虫药约占8.0% (11个) , 其他药物34.1% (37个) 。常见引起过敏性疾病的药物如下。
中药制剂: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莪术油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瘟见愁、鱼腥草注射液、炎毒王、伤湿宁、板蓝根注射液、“三七二”止泻灵、穿心莲注射液等。
抗菌药:青霉素钠、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乙酸螺旋霉素、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氯霉素、洁霉素、吡哌酸、氟哌酸和阿莫西林等。
生物制品:五联高免血清、人血白蛋白、三联血清、乳蛋白、免疫球蛋白。
驱虫药: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肠虫清、左旋咪唑、三氮脒等。
其他:B族维生素、果糖酸钙、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阿托品、解氟灵、盐酸普鲁卡因、维丁胶钙、葡萄糖酸钙、维生素K1、亚硒酸钠维生素E、胃复安、止吐灵、止喘灵、急救灵和犬特安注射液等。
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与思考 篇5
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定义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 ADR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就我国而言,每年约500万患者因ADR而住院,有19.2万人死于ADR。
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1 副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学作用所引起的反应。
例如舒喘灵在治疗支气管痉挛时引起的双手震颇,阿托品在治疗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尿闭、视力模糊。
副作用是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药物器官选择性愈低,其副作用可能愈多。
一般副作用在停药后很快减轻或消失,但有时也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2 毒性作用: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
例如利福平所引起的肝损害,庆大霉素所引起的肾损害。
3 后遗效应:停药后仍残留在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治疗浓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理效应称后遗效应。
这种作用有的非常短暂,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发生的宿醉现象;有的比较持久,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停药后因垂体前叶的负反馈作用引起的肾上腺皮质萎缩,致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较难很快恢复。
4 依赖性:反复使用某种药物后,若停药可出现一系列的症候群,致使病人强烈要求继续服用以避免因停药而引起的不适,这种现象称药物依赖性。
5 特异质反应:指少数人用药后发生的与药理作用完全不同的特殊反应。
目前认为特异质反应大多数是由于个体酶缺陷所致,这种酶缺陷在正常并无表现,而仅在应用有关药物时才显示症状。
例如有的人肝内缺乏乙酞化酶,使异烟麟在体内延迟灭活,易引起维生素B6缺乏症及多发性神经炎;又如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变异者对华法令的抗凝血作用耐受,这些都是遗传决定的异常。
6 变态反应:是机体被药物致敏后,药物再次进人机体时发生的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该反应通常造成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紊乱。
药物变态反应可表现为全身反应,如血液样反应、血清病样反应、支气管哮喘及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呼吸道等变态反应或胶原系统病变等,甚至变态反应性休克,也可表现为皮肤反应,如皮肤痰痒、粟粒样疹、尊麻疹、固定性药疹等,重者出现剥脱性皮炎、大疤表皮松懈萎缩型药疹等。
7 继发反应:是由于药物作用诱发的效应,而非药物本身的作用,如应用某些抗菌药物引起的.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等均属继发反应。
服降压药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篇6
湖北 连读者
连读者: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现在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高血压的毛病。中、重度高血压如不及时治疗,5年之后约有一半左右的患者会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年龄越大越易发生。轻型高血压如不治疗,7~10年后约10%的患者发生左室肥大、视网膜病变、脑血管疾病、心脏以及肾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因此, 高血压需要积极治疗。治疗原则是早期、长期(终生)、积极治疗。治疗目标是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高血压的治疗分为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主要指生活方面的调整。要求患者从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入手。饮食方面,包括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并补充适量优质蛋白,注意补充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科学饮水,多吃降压类食物,比如芹菜、茼蒿、苋莱等。起居方面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药物治疗就是指降压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药物治疗应该根据高血压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程度及合并症等情况选择药物,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有:利尿降压剂如氢氯噻嗪、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等;α受体阻滞剂如苯苄胺、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等、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等、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等,此外还有一些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安达血平片等。降压药物选用时要注意:①高血压需长期服药,因此,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患者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②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不良反应。建议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物治疗,其优点是: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几种药物共同发挥作用,可减少各药的单剂量;减少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或使一些不良反应互相抵消;使血压下降较为平稳。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篇7
1 不良反应
1.1 中枢神经系统
主要表现:嗜睡、眩晕、注意力不集中、疲乏、头晕头痛、共济失调,精神错乱(特别是儿童),幻觉、激动、发热、惊厥等。这些反应H1受体抗组胺药最常见。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酮替芬也有典型镇静、嗜睡的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可引起一系列神经综合征,可诱发癫痫和精神病复发以及使精神不稳定[2]。
1.2 心血管系统
已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缺血或心肌病)、心律失常(先天的或获得的,包括心动过缓)或电解质失衡(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者使用任何H1抗组胺药时心脏毒性反应、QT间期延长的风险均可增加[3]。由于心脏毒性反应,到2004年4月为止,全世界因服用阿司咪唑导致心源性死亡患者已有25例,因此欧美等国家已用不良反应较小的新药替代了该药,阿司咪唑现已不再应用于临床[4]。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钙剂静注时患者有全身热感,可兴奋心脏,引起心率失常。
1.3 呼吸系统
酮替芬可引起呼吸异常。个别患者吸入色甘酸纳(咽泰)时可出现咽部和支气管刺激症状、咳嗽、胸部紧迫感,甚至诱发哮喘发作;苯海拉明也有此不良反应。
1.4 胃肠道
H1受体抗组胺药普遍有上腹部不适、厌食、口干、恶心、便秘或腹泻等不良反应;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因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黏液分泌,降低胃肠黏膜的抵抗力,故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引起消化道出血或穿孔。息斯敏和酮替芬长期服用可增加食欲,导致体质量增加。
1.5 过敏反应
脱敏制剂粉尘螨注射液可引起局部红肿、皮疹、过敏性休克。肌注扑尔敏致荨麻疹病情加重1例的报道[5]。有报道息斯敏抗过敏治疗引发超敏反应[6]。地塞米松和钙剂也可致过敏性休克。
1.6 其他
H1抗组胺药的不良反应还有固定性药疹、光过敏、荨麻疹、发热、肝酶升高和肝炎,以及粒细胞缺乏症。糖皮质激素的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和停药反应,儿童会有白血病样改变等。
2 防治方法
2.1 合理选择药物
由于第一代抗组胺药的低廉价格而仍然在临床上使用。与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相比,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的不良反应更少、疗效更好,特别是心脏不良反应显著降低,包括左旋西替利嗪、非索非那丁、地氯雷他定和乙氟利嗪等。目前进入临床使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达10余种,以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第二、三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对司机、高空作业者或正在学习的学生等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的人临床有条件尽可能的使用第二、三代抗组胺药物,并在药品剂量推荐范围内使用。
2.2 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用抗组胺药时,禁止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唑类抗真菌药(酮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一同使用,否则可引起抗组胺药血药浓度增高,引起危险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有报道说,因合用该药引起的猝死已有100多例[7]!这些药物临床都很常用,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同抗心律失常药、钙拮抗剂、镇静催眠药合用,否则会增加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
2.3 注意用药禁忌征
有青光眼、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狭窄性胃溃疡、已处于昏迷状态或已使用大量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的患者,就避免选用H1受体拮抗剂。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和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者,抗过敏药物也应慎用。安泰乐对于6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而婴儿应禁用;氯雷他定禁用于新生儿和早产儿。妊娠期妇女更应该注意药物的选择,哌嗪类抗组胺药如羟嗪、美克洛嗪、氯环力嗪等可能对胎儿发育有影响,应禁用。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慎用于有心脏疾病和有电解质紊乱者如低血钙、低血钾、低血镁者使用,因电解质紊乱可影响心脏电活动,导致QT间期延长或心律失常。
2.4 根据需要选择联合用药
对于慢性、顽固性或病情较重的急性过敏性疾病,如果同时使用两种或几种抗过敏药可以增加治疗效果,所以可视病情选择联合用药。用药时应注意所选药物应各属于不同的类别:白天宜使用无镇静作用的药物,晚饭后或睡前应用具有镇静安眠作用的药物。需要长期联合用药者,在病情稳定,症状控制后不应立即停用所有药物,而应逐渐停用药物,这样可以减少疾病的复发。
2.5 其他
地塞米松、钙剂、异丙嗪、扑尔敏和脱敏制剂粉尘螨注射液都可产生过敏反应,应注意。特别是粉尘螨注射液在使用时,应配备肾上腺素等救治过敏性休克的药械要观察30min,如发生休克,其处理方法与青霉素休克相同。停药2周以上再次用药时,仍需从小剂量开始。地塞米松要注意停药反应;使用抗组胺药和变态反应介质阻释剂(酮替芬、色甘酸纳),为了避免药物引起体质量增加,应同时控制饮食。
3 结语
抗变态反应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只有科学、合理、规范地应用此类药物,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摘要:通过相关的文献资料与报道, 对抗变态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 进行归纳和总结, 并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和药师警惕。
关键词:抗变态反应药物,不良反应,防治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汤光.新编药物学[M].l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49-563.
[2]贾公孚, 李涛.药物毒副反应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在学出版社, 2004:613-614.
[3]朱大勋.抗组胺药与心脏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调研概[J]况.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0, 14 (6) :430.
[4]鞠月迎.H1抗组胺药新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 2005, 26 (4) :232.
[5]孙泽艳.肌注扑尔敏致荨麻疹病情加重1例[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 6 (16) :3135.
[6]戎瑞雪, 王晓霞, 曹志然, 等.息斯敏抗过敏治疗引发超敏反应1例[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 24 (1) :36.
警惕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 篇8
1 抗感冒药物的应用
感冒是常见病、多发病, 治疗感冒目前尚没有特效的方法, 主要是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 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1.1 抗感冒药物的处方组成
解热镇痛药:在常用的抗感冒药中, 除臣功再欣含有布洛芬、感冒通含有双氯芬酸、康泰克含有苯丙醇胺外, 其余的抗感冒药都含有不同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
抗组胺药:除力克舒外, 其他抗感冒药都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特非那定;收缩血管, 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的药物;中枢性镇咳药物或兴奋药物右美沙芬、咖啡因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大青叶、人工牛黄、板蓝根等。
在众多的感冒药物中, 其药物成分大多是相同的, 因此应避免合用, 以免造成剂量超量, 增加不良反应, 造成不良的后果。
1.2 根据感冒症状合理用药
感冒的症状较多, 对发热、头痛、肌肉痛、咽喉痛的患者可选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和布洛芬等解热镇痛的感冒药。对有流泪、流有鼻涕、打喷嚏等症状的患者可选用含抗组胺药, 如伪麻黄碱、苯丙醇胺等。但苯丙醇胺具有神经兴奋、心悸等副作用, 不宜用于儿童的抗感冒治疗,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青光眼等患者也不适用[2]。咳嗽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选用右美沙芬, 其具有中枢和外周双重镇咳作用。
1.3 合用抗病毒药物
因多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急性呼吸道感染, 治疗感冒的同时合用抗病毒药物非常必要,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主要有:金刚烷胺、阿糖胞苷、吗啉胍、聚肌胞等。但应注意, 大多数抗感冒药为复方制剂, 含有抗病毒药成分。多数抗病毒药物属于核苷同系物, 具有潜在的致畸、致癌作用, 对于妊娠期妇女应慎用或禁用, 必要时可选用抗病毒的中药制剂, 如双黄连、板蓝根等。
1.4 合用免疫调节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调节剂可使年老、体弱及儿童流感患者增强免疫功能, 加速康复, 常用的免疫调节剂有胸腺肽、干扰素、丙种球蛋白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能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 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 增强机体免疫力, 预防感冒的发生及缩短感冒病程。
2 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
2.1 解热镇痛药
消化系统: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少数患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肝功能损害等。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是文献报道最多的抗感冒药副反应, 主要包括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炎等。因此,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含有解热止痛药物的抗感冒药。
血液系统:主要表现为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抗感冒药致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 多数停药后可缓解, 但对已患有粒细胞减少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哮喘等, 因此, 哮喘患者禁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
2.2 鼻黏膜血管收缩药
此类药物可减轻鼻窦、鼻黏膜血管充血, 解除鼻塞症状, 有助于保持咽鼓管和窦口通畅, 如伪麻黄碱。其不良反应主要在心脑血管系统, 如头痛、心慌、血压升高等。
2.3 抗组胺药
此类药物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变稠, 减少打喷嚏和流鼻涕, 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中枢抑制作用。
2.4 中枢兴奋药
有些抗感冒的药中含有咖啡因, 一是为了加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 二是拮抗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作用, 偶有过量服用可致恶心、头痛或失眠。
2.5 抗病毒药
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表现为精神症状, 如睡眠障碍、惊厥、癫痫等。
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孕妇和哺乳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时期, 不可避免地会感冒, 而应用抗感冒药会对胎儿造成毒性, 对哺乳期妇女造成闭乳症等。因此孕妇应禁用含有阿司匹林、苯海拉明、金刚烷胺等成分的抗感冒药, 对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和伪麻黄碱的抗感冒药也应慎用。哺乳期妇女应用抗感冒药时应注意, 氯苯那敏有抗M胆碱受体的作用, 可能抑制泌乳, 应慎用;金刚烷胺可从乳汁中小量排出, 可能使婴儿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 乳母不宜服用[3]。
4 抗感冒药物的合理选用
4.1 目前抗感冒药物品种繁多, 而且大多数为复方制剂, 每种成分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若选用不当或盲目合用, 会造成不良反应的累加, 甚至引起更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 感冒药连用不得超过7 d, 且不能服用2种以上的感冒药, 以免相同的药物成分过量。在连续服用1周后症状仍未缓解或消失者, 应去医院就诊。
4.2 抗感冒药一般是非处方药, 药店里均有销售, 种类繁多, 有些药物虽然名称不同但药物成分大同小异。因此, 在药店购买非处方药时, 一定要读懂其说明书, 特别注意药品的组成和含量, 对症使用药物, 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4.3 婴幼儿应禁止使用感冒通之类的药物, 因其含有双氯芬酸钠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及释放, 导致血尿。因此, 对于生长发育阶段而肾功能不全的儿童来说, 不能使用此类药物。
综上所述, 抗感冒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涉及各个器官系统, 虽多数症状轻微, 但是如果不合理应用药物, 也可引起严重的器官损伤, 造成不良后果。因此, 在服用抗感冒药时, 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 避免药物的重复使用, 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
[2]樊德厚.介绍苯丙醇胺 (N-去甲麻黄碱) [J].中国药学杂志, 1991, 26 (1) :56.
抗乙肝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探究 篇9
慢性乙肝是一种潜在威胁生命的疾病。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 而其中多达80%的原发性肝癌是由慢性乙肝引起的。在4亿慢性乙肝患者中, 有75%生活在亚洲, 而我国是乙肝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HBV病毒携带者占全球总数的1/3以上, 据估计, 我国大概有1.2亿~1.3亿HBV携带者, 可见其用药市场空间巨大。乙型肝炎病毒 (HBV) 属嗜肝DNA 病毒科 (hepadnaviridae) , 基因组长约3.2kb, 为部分双链环状DNA。依据病毒和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乙型肝炎病毒 (HBV) 感染科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包括病毒携带状态、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1]。 乙肝流行面广, 传染性强, 人一旦感染该病, 肝脏就会发生炎性病变, 肝细胞受损, 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第一, 乙肝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脱氧核酸 (DNA) 病毒, 这种病毒不同于一般的致病细菌, 它有着一层质地坚硬的外核, 这种外核对病毒本身有着保护作用, 它可以在酸性或碱性的环境下生存, 生命力极其顽强, 在常温下可以生存六个月, 20度时可以存活15年。 它可以随着患者排出体外的各种体液传染给其他的健康人, 在患者尿液, 唾液, 乳汁, 羊水, 月经, 阴道分泌物中可以分离出肝炎病毒, 标志物 (也就是HBsAg) 表面抗原, 正常人接触这些分泌物, 通过血液或溃疡面极易感染。
第二, 乙肝具有难治愈性。
现在肝炎药品市场药品繁多, 但是真正治愈肝病的特效药很少, 治疗肝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用药, 规范治疗。
第三, 乙肝具有恶变性。
统计资料证明[2]: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将有31.6%~60.1%转化成慢性肝炎, 20.8%~56.3%的慢性肝炎患者将恶化成肝硬化, 肝腹水, 65.5%~51.1%的肝硬化患者将癌变, 得了肝癌等于走到了生命的边缘。
第四, 乙肝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经过调查许多肝病患者, 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 在有乙肝病史的家庭内得病概率比普通家庭多25.2%, 我国患乙肝的幼儿中有22~50%的母体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的垂直传染成为攻克肝炎的一项世界性难题。
第五, 乙肝具有一定的突发性。
当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 具有一定的潜伏期, 当外界条件成熟, 可突然爆发, 而且具有不可抑制性[10]。
2拟定适应证的治疗现状及常用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医学界一般按功效把正规的乙肝用药进行分类, 大致可分为:抗病毒药物、护肝和恢复肝功能药物、免疫调节药物、中成药等各大类。
2.1 抗病毒类及其不良反应
抗病毒类药主要用于轻中度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患者、病毒复制指标 (e抗原、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呈阳性者, 一般不宜用于治疗病毒携带者、重型肝炎及晚期肝硬化患者。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是乙肝治疗的核心和关键内容, 也是治疗乙肝的难点所在, 它是一块“硬骨头”, 目前还未“啃”下来。我国应用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主要是:α-干扰素为代表的常规干扰素和以拉米夫定为代表的核苷类似物, 但绝大多数的抗病毒西药只是“昙花一现”。
干扰素治疗乙肝是通过机体免疫起作用, 有疗效持久, 疗程明确, 可提高生存率, 减少肝硬化和肝癌发病率等效果。20世纪90年代, 干扰素被隆重推荐给国人, 当时曾被视为乙肝克星, 盛行了将近6~7年, 目前仍是乙肝用药市场的一支主力军。但应用α-干扰素的不良反应较多, 应用中要密切观察, 如常见的流感样综合症状, 白血球, 血小板下降, 如有甲状腺病、糖尿病、心律不整、 中毒性肾病、视网膜炎、精神抑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 使用干扰素可使其病情加重或显露, 儿童长期应用会影响生长发育等。
拉米夫定相对于其他西药来说, 拉米夫定有不少优势, 诸如价格相对便宜、副作用小, 口服方便, 抑制病毒迅速, 从短期的疗效来看, 对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 转阴率可达90%以上, 对于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 的阴转率也在40%以上等, 故而风靡一时[3]。但是, 拉米夫定并非神药, 它并未完全解决乙肝的难题, 诸如停药后的“反弹”、疗程的遥遥无期、病毒在药物压力下的变异、远期疗效尚无定论等等。特别是拉米夫定的病毒变异率 (1年17%, 2年41%, 3年53%) , 更使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时受到限制。因此, 拉米夫定是治疗乙肝征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药物, 但决不是治疗乙肝的终点。拉米夫定病例报告的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如皮疹、瘙痒、斑丘疹、剥脱性皮炎等;消化系统: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谷丙转氨酶升高、肝功能异常、HBV-DNA升高、胃肠胀气、胃肠道反应等;肌肉骨骼系统:如肌肉疼痛、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关节痛等;神经系统:如头晕、头痛、失眠等;血液系统: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如全身性损害:如无力、过敏样反应、发热等[5]。
405份报告有关肌肉骨骼系统和代谢损害情况中, 可能与横纹肌溶解相关的病例报告19例次, 其中肌痛报告10例次, 其次是关节痛5例次, 肌酸激酶升高4例次 (均高于正常值10倍) 。截至2010年4月30日, 共检索到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替比夫定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27例次, 不良反应表现也是以肌肉骨骼系统损害为主, 与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基本一致。其中横纹肌溶解2例次, 可能与横纹肌溶解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表现31例次, 其中肌酸磷酸激酶升高11例次、肌痛7例次、肌病7例次、关节痛1例次、肌无力1例次、肌炎1例次、关节炎1例次。
阿德福韦是腺苷单磷酸的非环核苷酸类似物[4], 在体外对乙型肝炎病毒转染的人类肝细胞有抗病毒活性, 能够抑制HBV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活性。阿德福韦抑制50%病毒DNA合成的浓度 (IC50) 是0.2 ~2.5μm。由于阿德福韦的磷酸酯基带负电荷, 口服后前药部分迅速被酯酶水解释放出游离的阿德福韦进入门静脉和全身循环。现已发现, 阿德福韦不但能够有效抑制野生型HBV, 还能够抑制拉米夫定耐药性HBV突变株, 改善肝功能和肝组织病变。
一项480例中国HBeAg阳性的代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为期52周的研究, 经研究者评估认为与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 :疲乏、胃肠道反应 (腹部不适、上腹痛、腹泻、恶心、胃部不适) 、鼻咽炎、头晕、皮疹、脱发、肝区痛、自发流产、失眠、实验室检查异常 (ALT、CPK和ALP升高、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减少) , 偶有报告低血磷性骨软化症 (与拉米夫定合用) , 严重急性胰腺炎, 肾功能损害的报告。
氧化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是从植物苦豆子中提取的生物碱。 在体外试验中应用HBV基因转染的HepG2.2.15细胞能分泌HBV抗原和HBV-DNA经加OM 50~200 ng/ml时皆可抑制HBsAg、HBeAg的分泌。氧化苦参碱具有直接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抑制胶原活动度和防治肝纤维化, 可阻断肝细胞异常凋亡, 治疗慢性肝炎取得良好疗效, 不良反应轻微。过去由于该品只限于肌内注射, 每次6 ml和必须每日注射导致患者的依从性较差, 目前国内已有口服制剂替代。
80年代曾进行试验的阿糖腺苷、磷酸阿糖腺苷、阿昔洛韦、齐多夫定因疗效不佳, 毒性反应大, 在国外已不再用于治疗乙肝[6][7]。
2.2 护肝和恢复肝功能类
护肝药物包括多种维生素、肝得健、肝泰乐等[14], 适用于各型肝炎及肝硬化, 但是仅可起到辅助及间接作用。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肝脏炎症、促进肝细胞再生, 但并不是治疗乙肝的主要药物。
而肝功能修复药物研究时间最长, 疗效明确, 使用较广, 价格也相对低廉, 此类药包括护肝降酶、护肝降黄及护肝改善蛋白代谢三种类型。它们分别适用于各型肝炎、肝硬化出现转氨酶、胆红素升高或白蛋白降低、蛋白比值倒置等情况, 其中护肝降酶药物是使用最为广泛、疗效最为突出的一类药物, 如五味子、甘草制剂。因为临床上的乙肝患者, 几乎都伴随有转氨酶升高这一现象, 一般情况下, 使用护肝降酶药物都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药物虽降酶迅速, 但不能突然停药, 否则转氨酶会迅速“反弹”, 须逐渐减量, 维持一两年[2]。
2.3 免疫调节剂类
免疫调节剂包括免疫增强剂和免疫抑制剂两类。免疫增强剂可以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和诱导内源性干扰素产生, 促进乙肝病毒抗原指标转阴。另外, 一些中药制剂也有其功效。客观地说, 免疫制剂仍然属于乙肝的辅助治疗药, 但是, 这项辅助治疗的代价太高, 价格昂贵的程度已经超过了抗病毒药物, 这让人有点“舍本逐末”的感觉。免疫抑制剂可用于瘀胆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和重症肝炎。
2.4 抗病毒中药类:
不良反应较小 中药制剂中多为冲剂、片剂和胶囊, 包括藏药、傣药和蒙医药等。这些药物虽然组成不同, 各有特点, 但是都难以独当一面, 有时只能成为某一治疗阶段的“亮点”, 一闪而过。中药制剂种类繁多、数量巨大, 其优点是价格便宜、副作用小等, 但是, 相对西药来说, 抗病毒的效力不够, 作用机理不明确, 因此, 尚难以单独承担乙肝的“主打角色”。目前基本限于国内使用, 尚无一种药物得到国际同行和权威机构的认可, 因此仅处于临床试用阶段, 疗效尚难确定[8]。
目前, 我国所产的抗乙肝病毒的中药, 毒副作用少, 主要围绕保肝护肝, 清热解湿, 活血化瘀等, 起一些辅助治疗的效果[9][13]。
综上所述, 在乙肝治疗上尚无特效药物。抗病毒治疗是关键。长期应用核苷类似药物抗病毒治疗是目前切实可行的主流用药之一。随着新的核苷类似物 (阿德福韦酯) 等的上市, 这一类药物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慢性乙型肝炎宿主对HBV 的免疫应答减弱, 如利用拉米夫定 (lamivudine) 或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 使血中HBsAg消失, HBsAg抗体出现, 转氨酶值恢复正常, 将此定义为HBV 感染临床治愈标准, 则很少有病例能够达到这种治愈标准[11]。而且, 即使是达到了这种治愈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肝脏内仍持续HBV感染, 并且HBsAg被清除后经过较长时间, 仍可以从所有肝脏组织中检测出含HBV增殖中间体即共价闭合环状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ccc) HBV DNA的HBV。另外, 在HBsAg被清除后的较长时间, 也可以从血中间断地检测102~105 copy/ml的HBV[12]。
且其不良反应不断被发现:建议生产企业加强产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及不良反应的跟踪监测工作, 并确保产品风险信息能及时传达给医务人员和患者。建议药品生产企业采取有效措施, 最大程度避免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建议临床医师在选择用药时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及用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权衡利弊, 并将可能的用药风险告知患者, 在患者持续用药的过程中要注意监测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变化, 以及肝、肾功能等化验指标,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一旦患者出现弥漫性肌肉疼痛、肌肉触痛、肌无力、关节痛等症状时, 应考虑药物引起的肌肉骨骼系统损害, 立即停药或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旦出现严重横纹肌溶解症, 可能会引起危及患者生命的代谢紊乱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应立即采取积极的救治措施。
摘要:对市面上各种抗乙肝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阐述了新近发现的不良反应报告病例, 并综合不良反应中心的建议医生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及用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权衡利弊, 保证用药安全。
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篇10
关键词:阿片类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阿片类镇痛药物是从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 其可作用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是一种特异性受体阻滞剂, 能有效缓解疼痛, 目前主要用于癌症等中重度疼痛患者的治疗[1]。本研究就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女18例, 男20例, 年龄25~78岁, 平均 (49±4) 岁;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芬太尼10例, 哌替啶8例, 盐酸美沙酮6例, 曲马朵6例, 可待因4例, 吗啡2例, 双氢可待因2例。
1.2研究方法统计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类型、不良反应的类型等, 分析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
1.3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分析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以>70 岁患者最常见, 其次为60~70 岁;不良反应发生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不同种类阿片类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阿片类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芬太尼10 例 (26.3%) , 其次为哌替啶8 例 (21.0%) , 盐酸美沙酮6 例 (15.8%) , 曲马朵6 例15.8 (%) , 可待因4 例 (10.5%) , 吗啡2 例 (5.3%) , 双氢可待因2 例 (5.3%) 。
2.3 阿片类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类型分析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12 例 (31.5%) , 其次为恶心呕吐8 例 (21.1%) , 皮肤瘙痒6 例 (15.8%) , 嗜睡和过度镇静5 例 (13.2%) , 尿潴留4 例 (10.5%) , 呼吸抑制2 例 (5.3%) , 中枢神经毒性反应1 例 (2.6%) 。
3 讨论
3.1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和过度镇静、尿潴留、呼吸抑制、中枢神经毒性反应[2]。在临床应用中, 一旦出现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不同反应的治疗方式不同。 (1) 便秘:根据患者的便秘程度, 可给予大便软化和溶剂型泻药, 如比沙可啶、乳果糖口服溶液和聚乙烯乙二醇, 也可给予促胃肠动力药物甲氧氯普胺[3]; (2) 恶心呕吐:服用阿片类药物前期, 由于机体的适应性反应易出现恶心、呕吐现象, 一般7 d左右即可自行缓解, 可以适当给予氟哌啶醇和甲氧氯普胺; (3) 皮肤瘙痒:注意皮肤的干爽和清洁, 可以适当给予异丙嗪和苯海拉明进行治疗; (4) 嗜睡和过度镇静:应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 降低其对机体的刺激作用。
3.2阿片类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应用分析长期不合理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成瘾, 但在临床用药中, 关于应用阿片类药物出现药物成瘾的现象十分稀少, 说明临床应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的规范性较高。另外, 相关研究显示, 静脉滴注阿片类药物可使患者血药浓度突然增高, 极易导致患者对阿片类药物产生成瘾性[4]。因此, 在临床应用中, 需尽量采用口服方式, 减少静脉滴注, 进而降低药物成瘾的问题。目前, 阿片类镇痛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机制尚不清楚, 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 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以>70 岁患者最常见, 发生率最高的为芬太尼, 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提示阿片类镇痛药物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 以老年患者多见, 临床应用要充分考虑患者体质和耐受性, 一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高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冉凤鸣, 臧爱华.重视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J].药品评价, 2012, 9 (3) :42-44.
[2]王润霞.护理干预对阿片类镇痛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女性患者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1, 13 (14) :283-284.
[3]钱裕方.阿片类镇痛药的临床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0) :14-15.
沙坦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篇11
自1994年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上市后,研究人员在其母核的基础上,对其化合物结构加成、衍生、修饰,不断增强其降血压疗效,延长作用时间,减少毒副作用,进一步推动了这类药物的发展进程,从而形成了被称为沙坦类的系列化学药物。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研究技术的发展,AngⅡ受体拮抗剂的研究进展迅速,并有了重大的突破。目前临床使用的AngⅡ受体抑制剂为非肽类药物,依据结构可分为3类:联苯四氮唑类——氯沙坦钾、厄贝沙坦、坎地沙坦、他索沙坦;非联苯四氮唑类——依普沙坦、替米沙坦;非杂环类——缬沙坦。由于沙坦类药物不阻断缓激肽的降解, 因而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相比, 其咳嗽和血管神经性水肿等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虽然沙坦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少, 患者耐受性良好, 但并非没有不良反应。随着本类药物在临床的不断应用, 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之增多。本文就临床常用的沙坦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1 氯沙坦类
1.1 咳嗽及血管性水肿
据澳大利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该药自上市直到1999年,已发现了37例咳嗽,表现为持续性干咳,24例血管性水肿,表现为颈部、颜面或舌部肿大。发生时间大部分出现于用药的第1个月,多数患者停药后症状解除,但也有再次用药后再次出现的病例。Van Rijnsoever [2]报道了13 例由于服用氯沙坦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常发生在服用氯沙坦24 h 至16 个月内。
1.2 贫血反应
一项对184 例透析患者进行的调查表明,24 例服用氯沙坦的血液透析患者中,有18 例血红蛋白浓度下降,那些严重肾功能不全、行血液透析或肾移植的患者服用氯沙坦有可能导致贫血,建议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3] 。Horn [4]报道了1 例接受肾移植的36 岁白人男子,每天服用50 mg 氯沙坦降压,6 wk后,红细胞数量由原先的3.84 ×1012 /L降至2.2 ×1012 /L ,血红蛋白由原先的11.6 g/dL降至7.6 g/dL ,红细胞压积由34 %降至20 % ,停用氯沙坦6 wk后,红细胞数量已恢复至3.76 ×1012/L ,血红蛋白是11.4 g/dL ,红细胞压积为32 %。因此,建议对服用氯沙坦的患者密切监测其红细胞的数量[4]。
1.3 味觉障碍
Heeringa [5]报道了2 例因咳嗽而停用ACEI治疗的病例,改用氯沙坦降血压,却都引起了味觉障碍。其中1 例主诉有持续的金属味道,另1 例则完全失去味觉,停用氯沙坦后,这2例患者味觉恢复正常。沙坦类药物引发味觉障碍的机制尚不清楚[5]。
1.4 过敏性紫癜
1例62 岁中度高血压患者,由于服用依那普利引起持久性咳嗽,改用50 mg/d的氯沙坦替代治疗,却引发了过敏性紫癜,停用氯沙坦,症状消失,再复用25 mg/d氯沙坦,2 d 后,因为出现了新的皮肤损害症状,尿检提示肾小球性肾炎,不得不完全停止氯沙坦的治疗,停用后,紫癜迅速消失,治疗经过表明,使用氯沙坦的确诱发了该患者的过敏性紫癜症状[6] 。
1.5 急性胰腺炎
Bosch [6]报道,1例39 岁患者由于服用氯沙坦而诱发了胰腺炎。最初该患者因中度高血压服用依那普利治疗,5 个月后,由于持续咳嗽,改用50 mg/d氯沙坦替代,不再服用其他任何药物或酒精。但服用氯沙坦后,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增多症(白细胞数量为16 ×109/L ) ,胰淀粉酶为732 IU/L (正常值为0~115 IU/L ) ,脂肪酶946 IU/L(正常值0~190 IU/L) 。血清学检查排除了支原体、病毒性肝炎或其它病毒感染,腹部超声检查结果表明正常,但由于肠道气体过多,胰腺不能显影,CT 检查示胰腺表面正常。停用氯沙坦5 d 后,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数值均恢复正常,患者症状消失。8 d 后,停用苯氧胺,重新服用25 mg/d 的氯沙坦,但3 d 后,氯沙坦的治疗不得不彻底终止,因为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表明有胰腺功能损害(恶心、呕吐、腹痛,淀粉酶为368 IU/L ,脂肪酶水平为455 IU/L) 。停服氯沙坦3 d 后,患者胰腺血清学检查结果显示都恢复正常。重新用苯氧胺治疗,在随后的11 个月内再未复发胰腺炎,从而充分证实氯沙坦的确诱发了该患者急性胰腺炎的发生[7] 。Birck [8] 也报道了由氯沙坦诱发胰腺炎的1 例病例。
1.6 肝毒性
Bosch [8] 对1 例因服用氯沙坦后诱发严重的急性肝损害的病例进行了报道。1例46 岁的原发性中度高血压患者由于不能耐受依那普利引起的咳嗽反应,而改用50 mg/d氯沙坦,服用依那普利期间,其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属正常,但服用氯沙坦后, 却引起了肝肿大、黄疸。实验室检查表明,其AST、ALT、胆红素等各项指标都上升,停用氯沙坦,肝功能各项指标都下降,重新用氯沙坦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再次伴随增加,最后不得不停止氯沙坦治疗,肝功能随之恢复正常 。但Goldberg [1] 报道3 000例服用氯沙坦的患者中,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组相当。3 年的市场调查显示,200万例服用氯沙坦的患者仅有80 例发生肝功能异常。
1.7 氯沙坦致严重心动过缓
和立等[10] 报道,1例 45 岁的男性患者,既往患高血压3年, 一直服用吲哒帕胺, 疗效不佳。经医生建议服用氯沙坦50 mg, 一天1 次, 服3 次后出现乏力、头晕、眩晕, 偶有黑朦、出汗。查体示:BP为16/1 0.7 kPa,HR为30 次/min。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29 次/min) , 间歇出现逸搏。以往无心脏病史, 亦无心动过缓史。停用氯沙坦, 平卧休息,吸氧,阿托品1 mg 加入5% 葡萄糖液250 mL中持续静脉滴注, 同时口服山莨菪碱10 mg, 一天3 次。次日BP为17.3/10.7kPa,HR为70 次/min, 心律齐, 心电图正常。
2 伊贝沙坦
2.1 皮疹
白顺滟等[11]报道,1例 74 岁男性患者,因高血压入院, 既往有麻黄素过敏史。入院时颈部、躯干瘙痒, 但无明显皮疹。入院后加用伊贝沙坦150 mg, 一天1次 , 次日即出现颈、胸、腹部黄豆至蚕豆大小红斑、丘疹及抓痕, 考虑为过敏性皮炎, 给予阿司咪唑、酮替芬、皿治林后无好转,皮疹部位扩大, 2 d 后停用伊贝沙坦, 皮疹逐渐消退。于停药后第3 天, 再次加用伊贝沙坦, 次日皮疹复发, 停用后皮疹消退且未再复发。
3 缬沙坦
3.1 首剂低血压
黄国勇等[12]报道,1例 62 岁男性患者,反复心前区疼痛6d而入院。因服卡托普利25 mg,一天 2 次, 出现干咳, 改服缬沙坦80 mg, 一天1 次 , 于当日下午血压降至8.645/5.32kPa,出现恶心、呕吐1次, 30 h 无尿。查血肌酐发现升至207.58 μmol/L。停用缬沙坦, 给予多巴胺升压后次日血压升至11.97/7.315kPa, 排尿300 mL。复查血肌酐渐下降, 于第7天降至正常。
3.2 血管性水肿
李搏等[13]报道,1例 65岁男性患者,有原发性高血压史,因头痛、头晕加重就诊。给予缬沙坦口服80 mg, 一天1 次 , 尼莫地平30 mg, 一天3 次。用药第2 天, BP为19.95/11.97kPa, 患者头痛、头晕症状缓解。但患者同时出现口唇、舌体、眼睑、面部及外生殖器水肿, 无瘙痒。临床诊断: 血管性水肿,故停用缬沙坦。给予地塞米松20 mg, 静脉注射; 10%葡萄糖酸钙10 mL, 静脉注射; 非那根25 mg, 静脉注射;阿司咪唑10 mg 口服, 一天1次。降压药物更换为氨氯地平5 mg口服, 一天1 次。抗变态反应治疗1 wk后, 血管性水肿症状消失。停用氨氯地平, 再次应用缬沙坦口服做降压治疗,第2 天患者又出现上述血管性水肿症状。处理措施同上。治疗1 wk后, 血管性水肿症状消失。
3.3 肌肉疼痛
李锦燕等[14] 报道,1例女性高血压患者,BP为22.67/14.63kPa。入院就诊前1 周睡眠较差, 头昏, 面部潮红, 尤其午饭后上述症状加重, 既往无高血压病史。给予尼群地平口服10 mg, 1 次/d , 氢氯噻嗪12.5 mg, 2次/d, 连服7 d, 其间患者自行监测, 见血压波动, 不稳定。后改口服依那普利10 mg,1 次/d, 血压逐渐平稳下降。7 d 后, BP为15.96/11.97kPa, 但患者咳嗽难忍, 改用口服缬沙坦80 mg, 1 次/d, 3 d 后血压稳定在15.96/11.31kPa, 但6 d 后患者出现小腿肌肉疼痛而入院就诊。停服缬沙坦, 3 d 后疼痛消失, 自行再次口服缬沙坦, 服药5 d 后上述症状重现, 入院就诊。查体示:BP为15.29/11.97kPa, 小腿肉眼观察无红肿, 无麻木感,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前后无肌肉损伤性运动, 行中频脉冲电疗7 d, 症状几乎无改善。再度停服缬沙坦, 症状逐渐消失。
4 结语
综上所述,沙坦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从安全方面考虑,需采用AT1受体拮抗剂治疗者仍以参照目前实施的ACEI给药方案为宜[15]。临床医师应用此类药物时须警惕其可能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肝毒性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达到合理、安全、有效应用此类药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Goldberg AI ,Dunlay MC ,Sweet CS. Safety and tolerability of losartan potassium :an angiotensin Ⅱ receptro antagonist,compared with hydrochlorothiazide aienolol felodipine and angiotensin2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hypertension[J].Am JCardio ,1995 ,75 (12) :793.
2 Van Rijinsoeverrea ,Wilma J , Kwee zuiderwijk M. Angioneurotic edema attributed to the use of losartan[J] . Arch Intern Med ,1998 ,158 (12) :2063.
3 Schwarzbeck A,Wittenmeier KW,Hallfritzsch U. Anaemia in dialy sis patients as a side effect of sartanes[J] . Lancet,1998 ,352 (9124) :286.
4 Horn S,Holzer H,Horina J.Losartan and renal transplantation[J] .Lancet ,1998 ,351 (9096) :111.
5 Heeringa M ,Eugene P. Reversible dysgeusia attributed to losartan [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98 ,129 (1) :72.
6 Bosch X. 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induced by losartan therapy[J] .ARCH Intern Med. 1998 ,158 (2) :191.
7 Bosch X. Losartan 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J] .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1997 ,127 (11) :1043.
8 Birck R ,Keim V ,Fiedler F ,et al. Pancreatitis after losartan[J] . Lanet ,1998 ,351 (9110) :1178.
9 Bosch X. Losartan induced hepatotoxicity [J]. JAMA , 1997 , 278(19) :1572.
10 和立, 刘美蓉, 田美仙. 氯沙坦致严重心动过缓1 例报告[J]. 新医学, 2003, 34 (4) : 211.
11 白顺滟, 江凤. 伊贝沙坦致皮疹1 例[J]. 四川医学, 2003, 24 (2) :155.
12 黄国勇, 陈开红, 方勇, 等. 常规剂量缬沙坦致首剂低血压一例[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5, 25 (1) : 99.
13 李搏, 魏民, 张献杰, 等. 缬沙坦致血管性水肿1 例[J]. 医药导报,2004, 23 (10) : 782.
14 李锦燕, 熊爱珍, 章智华. 缬沙坦胶囊致肌肉疼痛1 例[J]. 世界临床药物, 2006, 27 (2) : 85.
15 杨刚,严铭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近况.国外医药(合成药生物药制剂分册),2000,21(6):354.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因素探讨 篇12
汇总分析漯河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7月1日所有上报的508份ADR病例报告, 按照ADR类型、ADR报告来源、ADR结果评定、合并用药情况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2 分析
2.1 ADR报告质量不高, 一般和新的、一般病例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97.4%;严重的和新的、严重的共13例, 仅占报告总数的2.6%, 在所有ADR报告中可疑是输液反应的病例有136例, 对促进合理用药参考意义不大, 国际上的成熟经验显示:严重的和新的、严重的病例报告数占报告总数的30%以上才比较理想.与之相比我市ADR报告质量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报告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
2.2 从表1可以看出, 几乎所有ADR报告都是医疗机构上报, 而作为ADR报告第一责任人的生产企业为零报告, 我国《药品管理法》明确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在ADR监测和报告中的主体地位,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对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在ADR监测中的作用做出具体规定.但是, 从统计数据显示, 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未积极参与ADR监测和报告。
2.3 从表2显示, ADR报表填报与临床实际用药有较大差距, 在临床实际用药中, 一组输液中同时加入两种、三种、甚至四种药物现象比较普遍, 而表二显示有近90%ADR报表只单用一种药物。ADR报表是ADR监测工作的主要载体, 通过ADR报表应该得到药品临床使用以及ADR发生时真实、完整信息, 否则ADR监测工作失去实际意义。
3 促进ADR监测工作的建议
3.1
医院是ADR监测和报告的主要来源地, 医务人员是ADR的直接接触者和ADR患者的救护者, ADR的深入研究离不开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在实际工作中, 如果医院领导重视ADR工作, ADR监测报告数量多、质量高;反之ADR监测就举步维艰。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现状, 医院领导更多关注经济效益的多少, 从经济学角度看, ADR监测经济效益不明显, 社会效益明显但又难以量化, 不能给医院带来确切收益, 虽然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但又是一个长期过程。部分医疗机构对ADR监测并不积极, 甚至看作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现行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机构对不能完成ADR监测任务的医疗机构没有处罚权[1]。建议卫生行政管理机构把ADR监测纳入医院管理考核项目, 督促医院领导重视ADR监测并积极开展这项工作。
3.2 医务人员对ADR监测工作有一定的负面认识。
由于目前医患关系紧张, 为了避免扯上医疗纠纷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往往采取息事宁人策略, 不愿积极上报ADR;再者, 医务人员认为ADR监测加重了工作负担, 而且ADR的分析、评价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 尤其是多种药物同时应用的病例, 判断分析难度大。业务上得不到指导, 经济上又没有得到支持和鼓励, 医务人员上报ADR的积极性不高。建议省ADR监测中心应该对上报的ADR病例做出再评价, 指出ADR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和要注意事项, 给基层监测人员以技术支持, 让医务人员通过ADR报表学到知识, 提高医务人员上报ADR的积极性。 (1) 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ADR监测工作的督促指导。药品生产企业通过生产、销售药品获取利润, 自然应当承担ADR监测和上报义务, 据一项统计表明[2],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收到的ADR报告中90%来自药品生产商。药品生产企业通过ADR监测收集本企业产品ADR信息, 以及有关本单位药品的国内外ADR信息, 通过完善和修改药品使用说明书, 提示医生和患者用药注意事项及安全合理用药, 减少或避免公众不合理用药或不恰当配伍以及由此引起的纠纷, 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对企业有益无害。近几年发生的“齐二药”“欣弗”甲氨喋呤”事件都给所属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因此而破产, 就是严重教训。 (2) 药品经营企业直接面对药品使用者, 具有发现、收集ADR的有利条件。通过ADR监测, 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向生产企业反馈药品安全信息, 可以赢得患者和生产企业的信任, 提升企业形象。
3.3 对基层ADR监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
ADR监测涉及知识面广, 既要熟悉与怀疑药物有关的知识和国内外该药的相关信息, 以及与合并用药间的药物相互作用, 只有这样才能填写高质量的ADR报表, 基层ADR监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针对性的业务培训又很少, ADR报表的质量难以保证。据一项对湖北某地区基层医务人员的ADR报告与监测认知度的调查显示, 基层医务人员ADR概念知晓率仅为23.2%, 法规知识测试合格率仅为30.2%, 55.6%的医务人员见过ADR, 但进行报告的仅有36.4%, 认为ADR与医疗纠纷有关的占46.2%[3]。建议充分利用全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为信息平台, 基层ADR监测人员提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上级ADR监测中心公开作答, 一人问题, 众人受益;再者, 上级ADR监测中心应该对基层上报的严重或新的、严重ADR病例做出反馈意见, 这也是提高基层ADR监测人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3.4 对普通患者进行ADR知识教育
虽然医疗机构是药品的主要使用场所, 但是普通消费者的自我药疗也不容忽视。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行自我药疗, 2008年度消费者购药行为与影响因素的深度研究报告表明:约82.15%的消费者有在药店购药经历[4]。《首都医药》杂志曾在30个城市进行一项有1013人参加的调查, 结果显示:稍有不适就自行药疗的人占到74.35%, 更可怕的是自行用药者不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有71%, 对自己药物过敏情况不十分明确的占到70%[5]。自行药疗的消费者缺乏ADR基本知识, 成为ADR监测盲区。建议通过公共媒体和药品经营企业的积极宣传, 让普通消费者了解ADR、报告ADR, 由经营企业完成上报。还可以设立全国统一的ADR举报电话, 方便普通消费者报告ADR。
3.5 现行的ADR监测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现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测期已满的药品, 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是从目前我国药品包装上无法识别某种药品是否在新药监测期内, 是否该上报所有该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容易导致漏报和重报, 不利于监测资源的合理利用。在英国国家药品目录中, 新上市的药品名旁边标有黑色倒三角形, 来提示医生报告该药品相关的所有ADR, 在促销的药品上亦要标记黑色倒三角形, 此标记至少要持续两年, 直到该药品的安全性被了解后才能去掉;此外, 还要求销售代表告知医生本公司产品是否带有黑色倒三角形[6]。我国新药监测期内的药品包装上也应该带有明显标示来提醒医务人员和公众上报与该药有关的不良反应。
3.6 进一步完善ADR监测考核机制
我国目前的ADR监测考核措施主要关注报告的绝对数量, 即每年达到200例/百万人次即为合格, 对于ADR报告的质量、尤其是新的、严重的病例未作严格要求。对监测工作成绩突出和监测不力, 存在瞒报、漏报行为的监测单位, 缺乏必要的奖惩和激励机制。建议完善目前的监测考核机制, 既要求报告的绝对数量达标, 又对报告的质量做出适当的要求, 增加ADR报表的可追溯性、可核查性和分析利用价值。
国家还应该逐步建立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赔偿机制, 减轻医疗机构对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压力, 督促生产企业承担应当的社会责任, 调动医疗机构、生产、经营企业和广大患者上报药物不良反应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河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培训教材第四版[G].2007:4.
[2]国家药物不良反应中心.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培训教材[G].2004:43.
[3]覃正碧, 邓丽祥, 向深渊, 等.对基层医务人员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认知度的调查[J].医药导报, 2007, 26 (3) :326-328.
[4]冷崇娇.浅议非处方药市场的现状与发展前景[J].重庆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9 (5) :911.
[5]黄久平.自行用药须慎重[N].中国医药报, 2008, 8 (6) :5.
【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推荐阅读:
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08-19
降压药物选择06-01
降压药物用药分析06-26
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06-03
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09-17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05-13
正确应对药物不良反应论文10-12
d5-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制度05-20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奖励办法-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07-25
药物的过敏反应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