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应激反应性(精选12篇)
药物应激反应性 篇1
强刺激性化疗药物是指能引起皮肤黏膜形成水疮并可出现局部组织坏死的化疗药物, 如吡柔比星、表阿霉素 (EADM) 、诺维本、长春新碱等, 其所造成的局部毒性反应给癌症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目前大多数化疗药物由静脉给药, 对局部的刺激性较大, 由于药物的特性、浓度、外渗等因素而造成不同程度的静脉炎或严重的组织坏死等。因此我们通过熟悉药物的刺激性反应及护理干预, 发现外渗采取应急处理, 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
25例乳腺癌患者, 均为女性, 年龄35岁~60岁, 应用THP 10例, EADM 12例, 长春瑞滨3例。
1.2 局部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1.2.1 静脉炎
当注射化疗药物时, 因为药物的刺激性作用, 在静脉给药时常可引起静脉炎或栓塞性静脉炎, 表现为输注过程注射部位出现沿血管走向暂时性发红, 主诉局部疼痛、针刺感, 或整条静脉发红或色素沉着、疼痛、血管条索状, 以致血流受阻, 发生栓塞性静脉炎。
1.2.2 外渗反应
发疱性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 自血管渗透或外漏至周围皮下组织, 导致局部皮肤、组织损伤。 (1) 出现局部肿胀, 急性烧灼样痛, 局部红斑或轻微红肿。 (2) 1周后明显炎性反应, 局部组织水肿并形成水疮, 肢体肿胀, 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3) 2周可确定组织受损的程度, 局部出现溃疡、组织坏死, 严重者可深达骨髓, 经久不愈。
2 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2.1 做好化疗全程的评估
2.1.1 评估所给药物的性质, 给药方法, 输注速度。
我科乳腺癌患者应用发疱性药物均采取快速滴注法, 如应用长春瑞滨患者, 均按医嘱在选择大血管及静脉通畅的前提下, 在应用该药前后快速滴注地塞米松5~10 mg加生理盐水100~250 m L并在应用前30 min对局部采用冷敷的方法, 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 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扩散, 可使局部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
2.1.2 评估患者是否有静脉化疗史, 有用过的部位尽可能不重复, 以防放射治疗回忆反应。
2.1.3 局部静脉的评估及合理应用静脉。
对长期应用化疗药物者要制订静脉计划, 对应用发疱性化疗药物的乳腺癌患者, 我们尽量避免手背或靠近关节处的静脉, 而选择前臂静脉及粗、直、弹性好的静脉。不选择患侧进行穿刺, 因患侧常有淋巴回流受阻。
2.1.4 注射方式及部位的选择。
避免机械性损伤, 避免在静脉内反复来回穿插, 提高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我科应用强刺激性化疗药物时实施专人床边看护, 由穿刺技术过硬的护士操作, 并将吡柔比星 (THP) 和EADM静脉注射改为静脉快速滴注的方法, 减少了药物在局部停留的时间, 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 效果显著。
2.2 加强观察, 及早发现, 及早处理。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 在应用化疗药物前, 告知用药的大概时间, 让患者准备好进食、如厕等, 防止用药中途过多的活动。其次, 应用过程中, 专人看护, 床边观察。再者, 加强用药后观察宣教, 嘱24 h~48 h内勿热敷, 24 h内局部可间歇冷敷的方法, 有效地预防了用药全程及后续不良反应。
3 强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3.1
一旦发生外渗应立即停止给药, 接注射器抽吸漏出血管内外的药液, 即刻注入解毒剂或拔针按压针眼后, 行局部菱形封闭, 我科采用了地塞米松加生理盐水加利多卡因做局部菱形封闭。化疗药物外渗早期采用注入解毒剂可阻止化疗药物与组织细胞相结合, 减少药物对组织的刺激性损伤作用[1]。应用地塞米松可降低细胞壁的通透性, 减轻局部渗出水肿等, 有抗早期炎症的作用及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2]。菱形封闭可减少患者多点穿刺所增加的痛苦, 优于环形封闭, 但需注意封闭区域要大于漏出区域。
3.2
给予冰的50%硫酸镁加地塞米松冷湿敷局部, 50%硫酸镁起到扩张血管增加血流, 使细胞聚集, 增强细胞的抗炎作用, 并消肿。同时抬高患肢制动。
3.3 加强观察, 待肿胀消退之后, 我们应用新鲜芦荟汁液外敷局部。
芦荟有促进细胞再生, 使受伤和硬化的人体组织恢复健康, 使皮肤、肌肉细胞收缩, 保护水份、恢复弹性等作用, 效果显著。我科乳腺癌患者应用发疱剂引起外渗者除2例处理后留下无痛性硬结外, 其余均全部治愈, 皮肤血管恢复快速完整。其效果判定[3]:显效:红肿疼痛4 d消失, 无水疮, 无表皮破溃、溃疡;有效:红肿疼痛4 d~7 d消失或减轻, 无水疮, 无表皮破溃、溃疡;无效:红肿疼痛7 d内未减轻, 反而加重, 出现水疮, 表皮破溃, 甚至溃疡形成。
综上所述, 静脉化疗药物发生渗漏的关健在于预防, 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以达到治疗的目的是有效的, 如全程评估、观察, 注射方式和部位的选择, 合理应用静脉, 提高穿刺技术, 憝悉药物的性质, 正确掌握给药的方法等。一旦发生外渗要及时采取冷敷, 应用解毒剂和芦荟外敷等处理方法, 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减轻患者痛苦,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参考文献
[1]朱艳萍.化疗药物渗漏组织损伤的防治[J].现代护理, 2003, 10 (2) :163.
[2]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565.
[3]谷小燕, 廖建鄂, 陈耀秀, 等.非封闭法处理阿奇霉素外漏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 24 (2) :94-95.
药物应激反应性 篇2
一、医院成立由主管院长负责,医教科、护理部、药剂科负责人 组成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并由各临床科室及门诊医护负责 人、监测员担任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人员,指定药剂科临床药 学室人员兼任专管人员。医教科、护理部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 协调工作,各科医护负责人负责本科药品不良反应的登记工作,药剂 科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宣传教育、年度计划及工作总结等日常事务。
医务人员对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详细记录,并 按照要求认真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2 4小时内报院药 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室(现设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内)
各科室监测 网络人员督促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
三、药品不良反应专管人员对报告进行调查、分析、整理、评价 后,每季度汇总全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向药品不良反 应监测领导小组汇报,经处理后报告湖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医院发现群体不良反应,应立即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报 告,经调查核实后报告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厅以及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中心。新的或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之日起1 5日内,死亡 病例须及时报告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四、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范围
新药监洌期内的药品应报告该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新药监 测期已满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进口药 品自获准进口之日5年内,报告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该药品新 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严密监测所用预防性生物制品可能出现的不良 反应,发现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按规定报告。
注: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未载明的不良反应。严重 不良反应是指引起死亡
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 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药物过敏反应及其对策 篇3
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其主要症状包括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所以患者在用药期问,必须对药物过敏反应保持高度的管惕。
下列药物均可引起过敏及应甚至过敏性休克,使用时必须加以注意。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苯巴比妥、眠尔通、氯丙嗪,安乃近、复方阿司匹林、吗啡、度冷丁、尼可刹米、普鲁卡因、阿托品,氨茶碱、咳必清、安络血,奎宁、黄体酮、催产素、胰岛素、抗毒血清、类毒素等。
药物过敏反应有以下特点:①除血清制剂外,以前均有用过该药的历史:②有一定的潜伏期,一般于用药后4~20天机体即呈致敏状态,若再次应用同样药物就会发生过敏反应;③为可逆性反应,停药后症状可逐渐消退,再用同样药物症状又复发;④过敏试验阳在;⑤反应与药量无关,⑥反应与药理作用无关;⑦用抗过敏药治疗效果好。
由此可见,在怀疑自己发生药物过敏而考虑过敏源时,万万不可将过去常用的药物排除在外。一旦确定致敏源,便应防止再度接触,因第二次的过敏将会起病更加急骤。每次看病时,都应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对什么药物过敏。杜绝乱用药物是预防药物过敏的最好方法,尤其在未明确诊断之前,不应盲目应用有特殊作用的药。应尽量避免反复间歇用药,这种用药方法既影响疗效,又易致过敏。对易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用前一定要做过敏试验。停用3天以上重用,还要重做过敏试验,千万莫存侥幸心理或图省事,以免招致严重的过敏反应。有些药物在化学结构上相似,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如链霉素和新霉索、异丙嚎和氯丙嗪、四环索和新霉素等,用药时应加以注意。对易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物(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等),用后病人应在医院停留15~30分钟,以观察有无过敏性休克发生,一旦发生也便予尽快抢救。
轻型的过敏反应,停用致敏药物,多饮糖,盐开水以加速排泄,服用扑尔敏、强的松等,即可治愈。重型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应它即送往医院治疗。
药物应激反应性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的结核病用药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其临床用药后反应出的病症特征及检查结果来对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与总结。所选取的116例患者, 其中男性63例, 女性53例, 其中50岁及其以上的患者有90例, 平均年龄为53.1±8.7岁。该116例均符合新修订的肺结核诊断标准 (WS288-2008) 及结核病用药患者的其他相关诊断标准。同时他们出现皮肤性不良反应均是在抗结核药物的使用过程中, 并排除了其他伴随性使用药物引发皮肤性不良反应的可能。
1.2研究方法
所选取的116例患者均按照标准用药, 采取的皆是常规化的治疗方案。即在强化治疗期间, 采用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进行治疗, 用药方法为1次/d, 周期为2个月。在巩固期间, 以利福平、异烟肼为主, 同样是1次/d, 周期为4个月。观察周期共8个月, 并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及时科学的指导与帮助。[2]例如保肝护胃、抗过敏治疗、采用B6减轻或治疗神经炎症状、不良反应加重时期的用药减量或暂停用药等。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是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处理, 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均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二次检验, 其中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药品之间互相组合的种类公有38组, 其中出现不良反应的药品组合或怀疑出现了不良反应的药物组合超过20%。其中皮肤性药疹的不良反应是最为常见, 也是最易发生的, 最难预防的。
因为, 抗结核药物一般是联合使用, 每一种药物都有可能造成患者出现药物性皮疹。这就需要患者重复使用来明确是哪一种抗结核药物所致。[3]除此之外, 很多患者都会在服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因此, 也不能排除是其他药物引起皮疹的可能。在116例研究病例中, 药疹分布于全身的有29例, 四肢的有40例, 胸部腰部背部共计40例。伴随着有皮肤发热的有39例, 皮肤瘙痒的有59例, 皮肤溃疡的4例。同时, 需要注意的是溃疡者不宜使用外涂抗生素进行治疗。
3讨论
结核病是一种需要得到科学合理化疗的一种特殊病种, 抗结核性药物引起皮肤性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之其他药物也较大。研究发现, RFP引发皮肤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 可达达到30%。其次是EMB, 其引发率为22.5%。并且皮肤性不良反应与其他不良反应又有所区别, 主要以皮肤瘙痒、发热为主, 也可能出现药疹红斑等现象。从出现药疹的时间上来看, RFP一般在2~4周内引发药疹的占66.6%, EMB在4-8周内的引发率为70.2%, 周期最长可达6个月。INH和PZA引发皮肤性不良反应的主要在3-6周和4-8周内。[3]
由于抗结核药物引发皮肤性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 几乎每一种药物都有可能, 且皮肤性副作用具有无特异性的特点。因此, 在临床防止中多以加强用药期间的观察和及时治疗为主。通常情况下, 药物性皮疹的防治主要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和预防保健知识教育指导等四个方面入手。[4]其中心理护理是指要让患者从心理上接受长期治疗的现实, 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 防治焦虑、烦躁、犹豫、紧张等心理。饮食护理主要是指患者饮食要合理, 多清淡、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加速排泄体内有毒物质。同时要鼓励患者多吃绿色果蔬, 避免吃易过敏食物。此外, 对于皮肤溃疡者, 应避免继发性感染的发生。一旦出现, 就应立即使用全身抗身素, 对感染的区域可外涂碘酒, 而不是涂用抗菌素, 以免有新的过敏情况发生, 以致于无法判断是哪类药物引发的过敏反应。
综上所述, 为减少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当事先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并谨遵医嘱, 同时要让患者详细了解抗结核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且在发现患者有不良反应后急事治疗, 以免加重不良反应, 以尽可能减少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闫英.40例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2, 18 (2) :88-88.
[2]刘金玲, 姜丽萍, 李伟.等.5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处理[J].当代医学, 2012, 18 (2) :75-76.
[3]李广松.结核病患者抗结核治疗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8) :156-157.
《药物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篇5
接触史+突发过敏症状(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呼吸困难、休克、神志异常
严重者呼吸困难、休克、神志异常
恶化
心肺复苏
清除气道异物,保持气道通畅,大管径管吸痰,气管切开或者插管
l
l
气管切开或插管
呼之无反应,无脉搏
呼吸异常
气道阻塞
药物过敏反应抢救流程
立即停用或清除过敏药物
紧急评估
l
有无气道阻塞
l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l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l
神志是否清楚
无上述情况或经处理解除危及生命的情况后
仅有皮疹或荨麻疹表现
二次评估
是否仍有休克表现、气道梗阻症状
具有上列征象之一者
l继续观察2~4小时
l口服药抗过敏治疗
——H1受体阻滞剂
——H2受体阻滞剂
——糖皮质激素等
l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同时予以药物治疗
l肾上腺素:首次0.1%肾上腺素0.5~1ml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必要时15~20分钟可重复给药。心跳呼吸停止或者严重者大剂量给予,0.1%肾上腺素1~3ml静脉推注或肌肉注射,无效3分钟后3~5ml。仍无效4~10µg/min静脉滴注
l糖皮质激素:早期应用,地塞米松10mg或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静脉推注,然后滴注维持
有效
评估通气是否充足
l进行性声音嘶哑、喘鸣、口咽肿胀、喉头水肿、面部及颈部肿胀和低氧血症等气道梗阻表现患者:加强气道保护、吸入沙丁胺醇,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有效
评估血压是否稳定
l低血压者,快速输入1~2L等渗晶体液(如生理盐水),血压不回升,应用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
l纠正酸中毒(如5%碳酸氢钠125ml静脉滴注)
有效
继续给予药物治疗
l糖皮质激素:醋酸泼尼松(5~20mg
Qd或Tid)、lH1受体阻滞剂:苯海拉明、异丙嗪、赛庚啶(2mg
Tid)、西替利嗪(10mgQd)、氯雷他定(10mg
Qd)
lH2
受体阻滞剂:法莫替丁(20mg
Bid)
l其他:10%葡萄糖酸钙10~20ml静脉注射;维生素C、氨茶碱等
留观24小时或入院
—
END
怎样判断药物不良反应 篇6
药物不良反应从服药的时间上划分有以下几种:
1.数秒钟或数小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性药疹、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多发生在用药数秒钟至数小时内。
2.用药后半小时至2小时发生的反应: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多在用药后半小时左右,或在2小时内发生,如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
3.用药1~2周发生的不良反应:药物过敏反应中血清病样反应一般在用药后1~2周发生,血清病样反应多在首次用药后10天左右发生。如大疱性表皮松懈萎缩性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多形性红斑等;洋地黄不良反应、利尿剂致水肿等也多在用药过程中的1~2周出现。
4.停药后短时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心得安、可乐定降血压,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高血压。连续使用抗凝剂突然停药后,可出现反跳性高凝状态伴血栓形成等。
5.停药后较长时间引起的反应:如保泰松、氯霉素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在停药后较长一段时间才发生。药物的致胎儿畸形作用发生时间则可晚一些。
任何药物都有两重性,即药物的治疗作用和毒副作用,人们在选择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时,要在医师指导下或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合理用药,在出现不适时,应首先考虑药物的不良反应。
据《健康咨询报》
药物应激反应性 篇7
本院是骨科专科医院,对待手术患者经验应用拉唑类预防应激性溃疡,笔者与一年时间观察青壮年,除骨折外身体健康无既往溃疡史的患者应用拉唑类预防应激性溃疡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挑选30例骨折患者(非多发性骨折),其中尺骨骨折7例,股骨骨折5例,挠骨骨折10例,胫骨骨折6例,肱骨骨折2例。以往身体健康,无其他疾病,无胃肠道疾病,年龄18~40岁,男18例,女1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5名,对照组术前及术后未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组术前6小时内给予奥美拉唑,术后连续给于3~6天拉唑。(奥美拉唑,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1.2 应激性溃疡的诊断标准
(1) 连续3次,每次间隔6h以上胃液,大便隐血阳性。 (2) 呕血,黑大便。 (3) 胃镜检查符合SU的内镜特点:发现多发性出血点,出血斑或病变形态以糜烂,溃疡为主,溃疡深达粘膜下,固有肌层及浆膜层者。符合以上三条其中一条者,即可诊断为SU。
2 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未发生应激性溃疡。
3 讨论
应激性溃疡是胃粘膜细胞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破坏而引起的。胃酸是产生溃疡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胃酸就不会产生溃疡。正常人的胃粘膜接触胃酸和胃蛋白酶而不被消化是因为胃粘膜有自身保护作用。SU的发生于很多因素有关,如各类危重疾病,年龄,既往溃疡史等等,奥美拉唑(洛赛克)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可抑制胃粘膜壁细胞分泌小管的H+-K+-ATP酶,使胃酸分泌的最终环节受阻,其抑制作用强而持久,即基础胃酸或应激胃酸分泌都完全受到强力抑制[1]。奥美拉唑既阻断了高酸对溃疡出血的侵蚀,又使体液与血小板诱导的止血作用得以发挥,有助于血凝及血小板凝集后不能解散而起到止血作用[2],故能改善胃黏膜血液循环,维持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有效地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对于年龄偏大,或有高危疾病(心脑血管病,严重感染,既往溃疡史)的患者,在手术前后应及时应用拉唑,预防SU的发生,是大家的共识。但对于没有高危因素患者,从本次总结看预防效果不明显,因此,笔者认为对奥美拉唑的应用应慎重,不是所用的手术都需要用拉唑,应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根据每一个患者情况决定。在排除了患者的高危因素之后,可以不使用拉唑类药物来预防SU,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情况。从经济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角度出发,慎重选择每一种药物。
摘要:目的 探讨拉唑类药物对非高因素手术患者在应激性溃疡中的必要性。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对比观察。结果 对非高因素患者预防效果不明显。结论 没有高危因素患者对奥美拉唑的应用应慎重。
关键词:应激性溃疡,奥美拉唑,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1]李端, 殷明.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7.
药物应激反应性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2 月~2013 年7 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诊断为UAP并住院治疗的患者98 例, 其临床表现、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为依据, 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UAP诊断标准, 排除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贫血血小板减低患者。 均经多导睡眠仪监测, 其中合并OSAS的UAP患者38 例 (OSAS组) , 无OSAS的UAP患者60 例 (无OSAS组) 。 98 例患者中男72 例, 女26 例。 OSAS组患者血压明显高于无OSAS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 0.01) , 与文献报道一致[4]两组患者年龄、血糖、血脂及吸烟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注:与无OSAS组比较, *P < 0.01;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2 方法
两组患者基础用药相同 (硝酸酯类、他汀类) , 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5 d以上, 空腹抽取静脉血6 m L, 3 m L以枸橼酸钠为抗凝剂, 3 m L以肝素为抗凝剂。 用TEG5000 型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栓弹力图检测患者血液反应时间 (R时间) , 及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血小板抑制率。
检测指标的标准: 在服用氯吡格雷的情况下, 由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30%, 为氯吡格雷抵抗;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下, 由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50%, 为阿司匹林抵抗[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 对数据进行分析, 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标示, 采用 χ2检验。 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OSAS组患者R时间为 (5.41±0.62) s, 无OSAS组患者R时间为 (6.22±0.54) 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OSAS组患者出现血小板抵抗者14 例, 其中对氯吡格雷抵抗者5 例, 对阿司匹林抵抗者8 例, 对两者均抵抗者1 例;无OSAS组患者出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者10 例, 其中对氯吡格雷抵抗者4 例, 对阿司匹林抵抗者6 例, OSAS组患者血小板药物抵抗发生率明显高于无OSAS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见表2。
注: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3 讨论
抗血小板药物在UAP患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已成为常规治疗药物, 但是, 部分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仍然发生血栓事件, 被称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6]。 血栓弹力图是一种目前应用较多的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 能检测患者对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性, 准确监测血小板的抑制情况[7]。
OSAS是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形式,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 OSAS患者冠心病患病率为20%~30%, 是预测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指标。 OSAS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一方面可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和内皮素分泌增加, 可使循环中红细胞生成增多, 血液黏度增加, 血流缓慢, 血小板活性增高, 血小板易在受损内膜表面聚集而形成血栓[8];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内皮细胞、粒细胞、血小板的激活影响炎症和免疫反应, 导致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 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9]。 本研究结果显示, 合并OSAS的UAP患者的R时间低于无OSAS的UAP患者, 说明合并有OSAS的UAP患者的血液存在高凝状态, 而且合并OSAS的UAP患者的血小板抵抗明显高于无OSAS的UAP患者。
阿司匹林抵抗可能与环氧化酶-2 (COX-2) 有关。Maree等[10]发现, 在服用75 mg阿司匹林的心绞痛患者中, 有44%的患者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没有得到较好的抑制。 阿司匹林对COX-2 的抑制作用要比其对COX-1 的抑制作用弱170 倍[11]。 COX-2 在受炎症信号、生长因子等各种因素的刺激时, 其表达迅速上调。 已有多项细胞水平的研究表明, 低氧可以刺激多种细胞表达COX-2, 促进前列腺素合成TXA2, 促进血小板活化、聚集, 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的机制之一[12]。 而OSAS患者在睡眠时反复发作呼吸暂停和低通气, 反复的间断缺氧使得活性氧分子产生增多, 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增强, 有可能诱导COX-2 表达增强并形成级联放大效应, 此作用可能导致血小板抵抗[13,14]。
P-选择素及高纤维蛋白原 (Fg) 是血小板抵抗的危险因素。 Mousa等[15]认为, 血小板的聚集性与GPⅡb/Ⅲa受体的数量有关, 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是的血小板聚集的共同通路, 故GPⅡb/Ⅲa可以更直接地反映血小板的活化状态。 氯吡格雷在体内通过抑制纤维蛋白原受体 (糖蛋白GPⅡb/Ⅲa) 活化进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16]。有研究表明中、重度OSAS患者血小板膜上的P-选择素及GPⅡb / Ⅲ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有明显的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聚集性明显增高[17]。 研究表明OSAS患者血浆Fg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说明OSAS患者存在凝血功能亢进和血液的高黏滞状态[17]。 由此推测合并有OSAS的UAP患者的血小板抵抗可能与血浆Fg及P-选择素水平增高有关。
本研究通过TEG检测血小板抑制率, 根据检测结果来指导UAP合并OSAS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用法, 采取个性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有助于减少临床缺血事件的发生,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降低死亡率。
摘要:目的 通过血栓弹力图 (TEG) 评价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 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 患者的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性。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7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诊断为UAP的患者98例, 其中合并OSAS者38例 (OSAS组) , 无OSAS者60例 (无OSAS组) , 通过TEG检测所有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结果 OSAS组患者R时间为 (5.41±0.62) s, 无OSAS组患者R时间为 (6.22±0.54) 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OSAS组患者出现血小板抵抗者14例, 其中对氯吡格雷抵抗者5例, 对阿司匹林抵抗者8例, 对两者均抵抗者1例;无OSAS组患者出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者10例, 其中对氯吡格雷抵抗者4例, 对阿司匹林抵抗者6例, OSAS组患者血小板药物抵抗发生率明显高于无OSAS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合并有OSAS的UAP患者更容易出现抗血小板药物抵抗。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篇9
1 抗生素
1.1 β-内酰胺类 (β-Lactams) 天然青霉素很少引起肝损害, 当发现过敏反应时可能偶尔伴有肝炎, 出现肝中心区坏死。据临床应用半合成青霉素制剂可以引起肝功能改变或淤胆性病变。如:异口恶唑类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邻氯苯唑青霉素及氟氯青霉素等均可能引起的淤胆性肝炎。据报道氟氯青霉素引起迟发性淤胆性损害, 均在停药后出现深度黄疸, 肝功能检测异常持续6个月以上。其他半合成青霉素也可引起血转氨酶升高, 多为暂时性, 停药后即可恢复。
1.2 头孢菌素类 有时能引起血浆转氨酶升高, 多为暂时性, 停药后即可恢复。如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哌酮等, 均偶可引起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升高。
1.3 大环内酯类 (Macrolides) 红霉素碱本身极少引起肝损害, 但酯化红霉素多有一定的肝毒性, 主要是代谢中间产物引起肝细胞变性。如红霉素 (Ccyhromycin) , 无味红霉素较易引起黄疸和肝损害, 疗程超过10~12 d尤为明显。乙酰螺旋霉素 (Acetylspiramyein) , 大剂量可致胃肠道反应, 偶见血清转氨酶升高。罗红霉素, 近年有报道能引起急性淤胆性肝炎。阿奇霉素, 偶见转氨酶升高, 停药可恢复。其他抗生素:新生霉素, 有明显的肝毒性, 能抑制葡萄糖醛酸转氨酶使肝细胞形成结合型胆红素的功能发生障碍, 并抑制胆红素从胆汁排除, 从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多见于儿童, 尤其是新生儿。克林霉素 (clindamycin) , 有肝功能损伤的报道。多粘菌素类 (Polymyxin) 尚有白细胞减少及肝毒性等。
1.4 四环素类 (Telracyclies) 长期口服大量四环素或每日静脉滴注超过1~2 g, 可造成严重肝损害, 临床症状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 有中度黄胆肝功能不全应减量慎用。
1.5 氯霉素类 (Chloramphenicol) 引起灰婴综合征, 可能与患儿肝内药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对早产儿新生儿哺乳期妇女禁用。
1.6 氨基苷类 (Aminoglycosides) 主要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有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 如:妥布霉素 (tobramycin) 尚有转氨酶升高, 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等。奈替米星 (netilmicin) 注射本品, 血清氨基转氨酶碱性磷脂酸酶, 胆红素值上升发生率均为每1000人有15例。
2 合成抗菌药
2.1 磺胺类 (Sulphonamides) 磺胺类药物可以引起急性肝炎型过敏反应, 还可累及其他器官损害。还可能引起淤胆性黄疸, 肝功能减退, 严重者可致急性肝坏死。对新生儿易引起黄疸, 对先天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服用后, 可致溶血性贫血。此类药物引起肝脏损害与过敏反应有关, 与药物剂量无关。如复方甲基异噁唑可引起淤胆, 此外有发生急性肝衰竭的报道。
2.2 喹诺酮类 (Quinolones) 据报道, 少数患者因大量或长期应用第一代药物如:吡哌酸或氟哌酸可出现血转氨酶升高。第二、三、四代药物很少引起肝脏损害。如注射用加替沙星偶有ALT和AST增高。
2.3 硝基呋喃类 (Nitrofurans) 如呋喃妥因可以引起全身过敏反应, 伴有淤胆性肝炎。此类药物引起肝脏损伤与过敏反应有关, 与剂量无关。临床出现发热、皮疹、黄疸、嗜酸细胞增多。曾报道肝内胆汁淤积并偶尔伴有散在性肝细胞坏死。
3 抗结核药
3.1 异烟肼 (Isoniazid) 大剂量异烟肼可损害肝引起转氨酶升高, 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 肝病患者慎用。
3.2 利福平 (RFP) 随着利福平的广泛应用于抗结核化疗中, 引起肝损害也日渐增多, 主要为肝细胞型和胆汁潴留的混合型肝炎改变, 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转氨酶升高, 有肝病史或与异烟肼合用时较易发生。
4 抗真菌药
4.1 酮康唑 (Keoconazole) 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 偶有严重的肝毒性及过敏反应等。另有引起急性肝萎缩而致死的报道。
4.2 氟康唑 (Flticonazole) 可见肝造血功能异常。综上所述, 抗菌药物对肝脏的损害须引起高度重视, 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以减轻对肝脏的损害。肝病时避免应用红霉素酯化物、四环素类、磺胺类、利福平、氟康唑等对肝脏有毒性的抗菌药物, 应全面考虑患者肝功能状况, 正确、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5.小结
目前抗菌药物应用越来越多, 很多药物容易引起肝脏损害, 而临床在应用抗菌药物时经常有不规范的现象, 必须引起重视。易引起肝脏损害的抗菌药物主要有磺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氨基苷类、喹诺酮类、硝基呋喃类、抗真菌类、β-内酰胺类、抗结核类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 抗菌药物的使用不仅要考虑它的临床疗效, 同时应想到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尽量做到争取最高疗效的同时, 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参考文献
药物不良反应与判断 篇10
我认为, 临床医学对药品的观察除了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外, 同时也应该观察药品的不良反应, 这是关系到药品安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与分类
(一) 药品不良反应定义
国际上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 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二) 药物不良反应分类
根据病因学, 药物不良反应可分为ABC三种类型。
A型药物不良反应 (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 :由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增强或持续所致。
B型药物不良反应 (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 :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 而由药物异常性和病人异常性引起。
C型药物不良反应: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多发生在长期用药后, 潜伏期长, 没有清晰的时间联系, 难以预测。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现象
药物不良反应现象非常多见, 它包括以下六种:
1) 副作用:指用治疗量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不适反应。
2) 毒性反应: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 一般易发生在超过极量时。有些药物有特定的中毒症状, 如吗啡中毒可借其针尖样瞳孔, 鉴别毒性反应。
3) 变态反应:指特殊机体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 可引起生理功能障碍或组织损伤。微量青霉素可引起过敏性休克等。
4) 继发性反应:是继药物治疗作用后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又称治疗矛盾。
5)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隆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 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6) 致畸和致癌作用:有些药物可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如怀孕期应用干扰中枢神经功能的药物地西泮, 可能影响胎儿功能正常发育;有些药物长期应用也可能致细胞突变, 甚至癌变。如环磷酰胺可致白血病、膀胱癌。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
(一) 根据用药时间顺序来判断
1) 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发生:如有的患者做皮内试验后, 针头尚未拔出, 过敏反应即发生, 很快出现灼热、喉头发紧、胸闷心慌、脸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甚至神志昏迷以至休克, 需立即抢救。
2) 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如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 多发生在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
3) 在半小时至两小时内发生: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4) 用药后1~2周:如磺胺类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在7-10日后发生;洋地黄反应与利尿剂引起的水肿也多在1~2周后出现。
5) 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如链霉素导致的耳聋, 常在停药后6个月出现。
(二) 根据机体症状来判断
一般而言, 药物的不良反应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 要根据用药后机体的症状反应来判断是否达到用药目的, 以及是否出现不适的病症。
以下是一些文献资料报告的典型例子:
1. 壮骨关节丸
此药是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常用中药口服复方制剂。用于肝肾不足、血瘀气滞、脉络痹阻所致的骨性关节炎、腰肌劳损, 症见关节肿胀、疼痛、麻木、活动受限。
2001年11月19日,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以下简称国家中心) 首次通报了壮骨关节丸引起肝损害等不良反应情况, 通报发布后, 国家中心仍陆续收到与壮骨关节丸相关的病例报告, 其肝损害问题依然存在。
1) 壮骨关节丸相关病例报告整体情况。
国家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 与壮骨关节丸相关的病例报告整体呈现以下特点:
a.近年来壮骨关节丸涉及的病例报告数量呈增长趋势。
b.不良反应表现以肝损害为主, 通报后 (2001年11月) 至2008年5月27日, 国家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共收到相关病例报告158例, 不良反应表现主要为:皮疹、瘙痒,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胃痛, 血压升高, 肝功能异常, 其中表现为肝损害的47例 (30.4%) 。
2) 肝损害相关病例报告分析。
原患疾病:主要为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增生、腰肌劳损等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变。
3) 不良反应情况。
a.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全部病例报告临床表现较为一致, 主要为乏力、纳差、尿黄, 皮肤瘙痒, 大便颜色灰白, 体征可见皮肤巩膜黄染, 部分可见皮肤抓痕, 少数病例 (2例) 出现肝脏增大, 仅有2例做了嗜肝病毒排查 (阴性) , 2例肝穿刺均示肝内胆汁淤积。部分病例肝功能检测实验室数据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98~399U/L,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47~428 U/L, γ-谷氨酰转肽酶 (GGT) 188~231 U/L, 碱性磷酸酶 (AKP) 275~317 U/L, 总胆红素 (TBil) 23.2~169μm ol/L, 直接胆红素 (DBil) 9.2~103μm ol/L。
b.不良反应名称。47例报告中不良反应名称为胆汁淤积型肝炎10例, 其余37例的不良反应名称是肝损害、肝功能异常、肝炎及其相关临床表现。
c.发病时间和住院时间。全部病例发病时间3~154天, 平均发病时间为35天, 大部分 (74.5%) 在用药后3~9周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表现;根据有不良反应结局时间记录的26例报告统计, 患者住院时间为7~60天, 平均住院时间34天, 其中住院时间集中于3~9周者, 占76.9%。
d.不良反应结果。经停药, 对症治疗, 患者预后情况良好。47例报告中, 好转26例, 治愈21例, 无死亡病例。
e.导致肝损害的可能因素分析。目前, 47例病例报告原患疾病基本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 但存在超剂量、超疗程用药问题, 这些原因均可能增加肝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2. 骨肽和复方骨肽注射剂
此类药物严重病例的给药途径均为静脉滴注, 各系统不良反应表现如下: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过敏样反应、发热、寒战等, 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喉水肿等。此外, 骨肽注射剂不良反应还有消化系统损害, 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血液系统损害, 表现为粒细胞减少。
典型病例1:患者, 男, 73岁。因骨折静脉滴注注射用复方骨肽。滴注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 呼吸急促, 心率加快, 血压下降。立即停药, 吸氧, 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 肌注非那根25mg, 经处理后症状好转。
3. 鼻炎宁制剂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第27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时表示, 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中, 鼻炎宁制剂安全性问题较为突出, 尤其作为口服制剂引起过敏性休克更应值得关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医务人员、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警惕鼻炎宁制剂引起的严重过敏反应。
鼻炎宁制剂 (颗粒剂、胶囊) 是由蜜蜂巢脾提取制成的中药制剂, 具有清湿热, 通鼻窍, 疏肝气, 健脾胃的作用。临床用于慢性鼻炎, 慢性副鼻窦炎, 过敏性鼻炎, 亦可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 慢性肝炎, 迁延性肝炎。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数据显示, 鼻炎宁制剂在中药口服制剂中安全性问题比较突出, 临床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等严重过敏反应, 多在服药后1小时内发生, 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 并进行充分的效益/风险分析, 告知患者可能存在的用药风险;建议患者用药后, 如出现不适, 立即到医院就诊, 特别是首次用药及用药后30分钟内要加强用药监护, 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瘙痒等早期症状应引起重视并密切观察, 必要时及时停药并对症治疗。
(三) 是否有再激发现象
即是否会再次用药发生同样的反应。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应该及时通过医生、药师或直接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部门报告, 并且进行用药咨询, 以避免再次发生。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应该及时就医。
四、讨论
随着药物品种的日益增多, 不良反应的发生也存在上升趋势。我们在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同时要学会如何判断。因为任何药物都有两重性, 包括治疗作用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所以, 不良反应的判断对家庭和个人来说尤为重要, 它的发生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 一旦抢救不及时易发生危险, 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判断方法。患病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身体出现不适时应考虑到不良反应, 并立即停药, 防止延误病情。同时还应掌握以下几点:
1) 对于处方药, 提醒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 对有药物过敏史或特殊体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
2) 首次用药的病人, 加强用药监护, 出现早期症状应引起重视并密切观察, 必要时及时停药并对症治疗。
3) 应严格筛选用药人群。对于儿童、老年人要谨慎用药。
4) 对于发生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的药品。建议临床医师在选择用药时, 应进行充分分析, 注意辨证施治, 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各项功能指标是否异常。建议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避免大剂量、长期连续用药;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就医, 并做出正确判断。
摘要:药品不良反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与分类, 认识药物不良反应的现象, 有利于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准确判断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判断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什么叫药品不良反应, 2008.
[2]张大禄, 李新芳.药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第16期) 2009.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第26期) 2010.
遭遇药物“交叉过敏”反应 篇11
老张正在对药店前台营业员小李大发雷霆:“分明是你们的药品有问题,我就是服了你们的这瓶药之后才引起的全身疙瘩和难忍瘙痒。今天你们一定要给我个说法。”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老张近来血压控制不太好,社区医生给他又加了一种药氢氯噻嗪。药店店员见有医生处方也就没再细问就卖给了他一瓶,没想到服药后出现这种后果。小李赶忙叫来药店的执业药师杨大姐。药师杨大姐看过药品后对老张说:“老伯,我们这药品质量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您老平时是否有药物过敏的情况?”“我一生只对磺胺药过敏,其他什么药我都不过敏。”老伯的一句话让药师杨大姐明白了原因。杨大姐赶快拿来一支赛庚啶乳膏让老张擦在身上痒处,并让他服下2片地塞米松片和2片扑尔敏。她告诉老张:“老伯,您这是遭遇了一回药物交叉过敏反应。”老张一脸的迷茫:“什么是药物交叉过敏反应?”
药师分析
所谓药物交叉过敏,是指对具有相似化学结构的药物产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过敏反应。如上述老张,他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这并不能说明他只对这一类药物过敏,还会对其他含有磺胺化学结构相似成分的药物如部分利尿剂、口服降糖药等产生过敏反应。凡是对磺胺药过敏的患者,对以下这些药物都可能存在交叉
过敏反应
△ 利尿和降压药
临床上常用的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吲达帕胺(寿比山)、呋塞米(速尿)和布美他尼等利尿剂都与磺胺类抗菌药有相似的结构。另外,含氢氯噻嗪的复方降压药如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也会与磺胺类抗菌药发生交叉过敏反应,对磺胺药过敏者应避免使用。
△ 磺酰脲类降糖药
如甲苯磺丁脲、氯磺丙脲、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格列齐特(达美康)等,属于磺酰脲类降糖药。它们含有与磺胺类药物相似的基团对氨基苯磺酰胺基,容易与磺胺类发生药物交叉过敏反应。这些药物的说明书中均明确写明“对磺胺类过敏者禁用”。 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一些含有上述药物的复方制剂,如含格列本脲的消渴丸等。
△ 解热镇痛抗炎药
如高选择性的环氧化酶-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西乐葆)结构中有苯磺酰胺基、尼美舒利含磺基,不可用于已知对磺胺过敏者。
△ 抗痛风药
痛风常用药丙磺舒是一种有机酸,含有磺酰基,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要禁用。
△ 青光眼治疗药物
如乙酰唑胺及布林佐胺(派立明)属于碳酸酐酶抑制剂,由于磺胺基团与碳酸离子结构相似,不能耐受磺胺类药物或其他磺胺类衍生物者不可以用。
△ 其他
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 篇12
1 抗生素滥用, 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 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 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 进展迟缓, 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 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 二级医院为80%, 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 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 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 很少有医师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 使用的盲目性很大, 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 不重视病原学检查, 迷恋于“洋、新、贵”, 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 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 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 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 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 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 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 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 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 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 形成一种平衡, 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 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 临床分科过细, 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 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 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 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 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 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 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 医师、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十分复杂, 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
(1) 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 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不良反应。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 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 (2) 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 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 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 (3) 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 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4) 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 可发生中毒反应, 甚至死亡。 (5) 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 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 即生物利用度不同, 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 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 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 (2) 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 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 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 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 60岁以下的人,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 (52/887) , 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 (113/713) [4]。 (3) 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4) 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 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 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1) 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 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2) 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 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3) 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 6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15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5]。 (4) 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 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 会产生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 中药也不例外, 只是程度不同, 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 患者用药时, 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 要及时向医师报告。
3 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1) 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 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 容易造成误导。 (2) 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 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 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 都是不恰当的。 (3) 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 不能自行增加剂量, 特别对于传统药, 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 剂量越大越好, 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4) 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 应停药就诊, 由临床医师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 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 不要轻易地下结论, 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 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 有病要合理用药, 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 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 不断提高用药水平, 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帮助临床医师和患者了解药物不良反应,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 综述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 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张克义, 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S].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6.
[2]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 17 (2) :229.
[3]刘振声, 金大鹏, 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0:314.
[4]孙定人.药物不良反应[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