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反应能力(精选12篇)
应激反应能力 篇1
道路交通环境的复杂性,使得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常会遇到如前车紧急制动、行人突然横穿道路等类似的突发事件,此时驾驶人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处置决定的能力即为应激反应能力。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否以及事故的严重程度。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2013 年的所有道路交通事故中,有4. 19% 的事故是因驾驶人应急处置不当造成的[1]。
国内外的研究学者对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用以提升驾驶人的技能素质。Robinson D等人指出,突发情况下驾驶人应激反应的速度和准确度,是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否以及严重程度的两个主要因素[2]。吴初娜等人指出,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心理素质、注意品质、决策能力和驾驶技能[3]。王颖试验分析后指出,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受年龄和驾驶经验的影响[4]。Uno Hiroshi等人以反应时间作为参数,研究了年龄对应激反应能力的影响[5]。Justin M. Owens等人以反应时间作为参数,研究了年龄、工作负荷、突发事件类型对应激反应能力的影响[6]。田新民等人以安全行驶通过危险点的次数作为评价指标,采用5 分制法对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进行了评价[7]。赵炜华等人以心率作为参数,通过研究后指出,有针对性的适当培训和训练,可以提高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8]。
纵观国内外对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如年龄、注意品质、驾驶经验等对应激反应能力的影响,鲜有学者对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评价进行研究。鉴于此,本文基于驾驶人的应激反应特性,对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评价进行研究,以期有助于驾驶人的筛选、管理和培训,提升道路行车的安全性。
1 应激反应特性
1. 1 应激反应运行机理
基于驾驶人的信息处理过程,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运行机理见图1。
当在行车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需要驾驶人在极短时间内对当前的状况重新进行认知,并做出判别和操控。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负荷所带来的单位时间内需处理的信息量会超过大脑动态认知资源容量和信息传递能力的限制。由此会显著改变驾驶人的激活水平,导致情绪的应激化和行动的积极化。由此驾驶人易出现对某些信息歪曲、迟滞、遗漏、放弃处理等现象,以致不能正确的完成相应的驾驶任务。
1. 2 应激反应特性
基于应激反应运行机理可知,当驾驶人处于应激状态时,生理以及感知、判断决策和操作特性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为[3]:
( 1) 心率、血压、皮肤电等生理参数发生显著变化。
( 2) 视野变得狭窄,注意力集中于一点,无法合理的分配以全面获取交通信息。
( 3) 交通信息加工效率降低,易出现歪曲、遗漏或放弃处理信息等现象。
( 4) 动作准确性、稳定性和协调性下降,容易出现误操作和用力过大。
2 应激反应能力评价方法
2. 1 评价指标
汽车运动状态的变化,主要为加速、减速和转向这三种。这三种运动状态的改变完全是依靠驾驶员通过手和脚的操控来实现的。虽然应激反应包括生理特性的变化以及感知、判断决策和操作特性的变化,但是从应激反应的运行机理可以看出,生理特性以及感知、判断决策特性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影响驾驶人的驾驶操作特性来实现对车辆运动状态的影响,进而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应激状态下的驾驶操作特性可以完全反映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
鉴于有研究学者指出,突发情况下驾驶人应激反应的速度和准确度,是交通事故的发生与否以及严重程度的两个主要因素[2],且有很多研究学者采用反应时间作为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的研究参数[5,6],因此,本文选用反应时间和操作准确度作为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的评价指标。反应时间越长,操作准确度越低,则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越高,表明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越差。
2. 2 反应时间算法模型
反应时间是指从突发事件出现时刻点To到驾驶人开始实施操作的第一反应时刻点Ta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RT为:
To可以从视频中捕捉到或在仿真软件中进行设定。由于在行车时,驾驶人的手和脚时刻在转向盘上或在踏板上,因此Ta不容易通过视频进行确定。
考虑到驾驶人在看到突发事件时,会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车辆运动状态的改变,因此会本能的猛力踩下踏板或者转动转向盘[9]。因此,Ta通常为突发事件出现后驾驶人的作用力变化速度最快的时刻点。
由力学公式可知,
式( 2) 中,JB,JS为踏板/转向盘的转动惯量; αB、αS为踏板/转向盘的角加速度; rB、rS为踏板/转向盘的转动半径; FB、FS为施加于踏板/转向盘上的作用力;
由式( 1) 可知,踏板或转向盘角加速度导数绝对值中的最大极值点所对应的时刻即为驾驶人的第一反应时刻点Ta。
国内研究学者通过对驾驶人反应时间统计后发现,反应时间近似服从于X ~ N( 1. 31,0. 612) 分布,见图2[10]。通过对数正态转换后,处于不同百分位的反应时间见表1。
设应激场景i中驾驶人的反应时间得分用Ti表示,那么:
2. 3 操作准确度算法模型
操作准确度OA是指某个应激场景中,驾驶人的应对操作与正确应对操作的吻合程度。研究表明,紧急状况下驾驶人通常有三种操作方式: 单独制动、单独转向、制动和转向相结合[11]。因此,应激状态下驾驶人的不当应对操作主要有高速紧急转向、误踩加速踏板以及未踩制动踏板[1]。
从排斥性的角度对驾驶人的应对操作与正确应对操作的吻合程度进行检验,以得到驾驶人操作准确度的得分。
排斥性检验是确认驾驶人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是否出现了不当操作,如错踩加速踏板、高速转向等。因此应激场景i中排斥性检验的结果Xi为:
设应激场景i中驾驶人的操作准确度得分用Ai表示,那么:
2. 4 评价算法模型
在确定评价算法模型之前,首先应该根据每个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确定各自的权重系数。鉴于本文中的评价指标较为简单,因此采用小组讨论法,10位交通安全领域的专家根据自身经验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作出判断。通过专家们的讨论后一致认为,应激反应时,首先应确保应对操作的正确性,在应对操作正确的基础上再力求反应速度。
因此,应激场景i中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评价算法模型为:
若驾驶人测试m个应激场景,则应激反应能力总得分S为:
3 应激反应能力评价方法验证
3. 1 应激反应试验
为了验证上述应激反应能力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遵循公开召集、志愿参加的原则召集10名驾驶人进行试验,并按照单位里程事故率将被试驾驶人分为安全驾驶人和多事故驾驶人。被试驾驶人年龄分布在22 ~ 46 岁之间,驾驶里程分布在( 1 ~100) × 104km之间,在试验过程中皆身体状况良好、精力充沛。
试验平台采用自主研发的应激反应模拟驾驶系统,见图3。系统仿真应激场景的同时能够实时同步采集驾驶人模拟驾驶时对转向盘、制动踏板、加速踏板等操纵部件的操作数据。
通过对常见的事故类型的分析,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应激场景用于试验。考虑到驾驶人的适应性和沉浸感,突发事件出现之前驾驶人有一段平稳驾驶的时间。所选取的应激场景见图4。
场景一: 行人从公交车前出现。要求驾驶人以40 km / h左右的速度直线行驶,当行驶到距离突发事件设置点33. 3 m时,有行人突然从停靠在右侧的公交车车头前走出来。
场景二: 行人横穿道路。要求驾驶人以60 km/h左右的速度直线行驶,当行驶到距离突发事件设置点50 m时,道路右侧出现突然横穿道路的小孩。
场景三: 前车突然变更车道。要求驾驶人以80km / h左右的速度直线行驶,当行驶到距离突发事件设置点66. 7 m时,前方相邻车道行驶的车辆突然变更到驾驶人行驶的车道。
3. 2 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试验数据,结合上述的算法模型,三个应激场景中驾驶人的反应时间、操作准确度以及应激反应能力得分情况的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 可以看出,安全驾驶人均未出现应对操作不当的问题,而其中有一个多事故驾驶人在场景三中出现了应对操作不当。安全驾驶人的应激反应能力得分均高于多事故驾驶人的得分。这与之前学者们的研究结论一致,同时也验证了上述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4 结论
驾驶人应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激反应能力的好坏对于事故的避免和伤害的降低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应激反应运行机理和反应特性的分析,研究了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的指标算法模型和评价算法模型,并采用试验的方法,验证了评价算法的有效性。所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的实现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好坏筛选的目的。
我国目前专门针对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的相关研究较少,相对应的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评价和训练体系也滞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驾驶人主要是从亲身经历的交通冲突或交通事故中实现应激反应能力的训练和提升。毫无疑问,这种训练和提升方法不仅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极有可能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因此,建设和普及合理有效的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评价和训练体系,对于安全驾驶水平的提升,道路行驶安全性的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13Traffic Management Bureau of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road traffic accident statistics report,2013
[2] Robinson D,Campbell R.Contributory factors to road accidents.London:Department for Transport,2005
[3] 吴初娜,曾诚.营运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研究.交通信息与安全,2014;5(32):71—75Wu C N,Zeng C.Professional drivers’response capability under emergency situation.Journal of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Safety,2014;5(32):71—75
[4] 王颖,廖可兵,张伟,等.应用驾驶仿真系统的驾驶人道路险情应对测试.系统仿真学报,2011;23(6):1251—1277Wang Y,Liao K B,Zhang W,et al.Application of driving simulation system on testing drivers reaction to road hazards.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2011;23(6):1251—1277
[5] Uno H,Hiramatsu K.Aged driver’s avoidance capabilities in an emergent traffic situation.Transaction of 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 of Japan,2001;32(1):113—118
[6] Owens J M,Lehman R.The effects of age and distraction on reaction time in a driving simulator.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Driving Symposium on Human Factors in Driver Assessment,Training and Vehicle Design,2001:147—152
[7] 田新民,田泉,田原.客车驾驶员驾驶适宜性的动态模拟驾驶测试.公路交通科技,2000;17(5):85—88Tian X M,Tian Q,Tian Y.Driving suitability test for coach drivers with dynamic driving simulator.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0;17(5):85—88
[8] 赵炜华,刘浩学,刘玮,等.城市道路环境中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7(21):52—56Zhao W H,Liu H X,Liu W,et al.Research on stress response ability of drivers on the urban road.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11;7 (21):52—56
[9] 于增亮.基于仿真环境驾驶员临界反应能力的研究.长春:吉林大学,2005Yu Z L.Study on the driver critical reaction capability upon simulative environment.Changchun:Jilin University,2005
[10] 朱为国.汽车制动过程时间的分析.北京汽车,2002;(2):29 —31Zhu W G.The analysis of the automobile braking time.Beijing Automotive,2002;(2):29—31
[11] Adams L.D.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 obstacle avoidance maneuvers:braking versus steering.USA: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1994
[12] 陈晨,郑华荣,吴青,等.特殊环境下营运车辆驾驶人驾驶安全性评价.交通信息与安全,2013;1(31):123—127Chen C,Zheng H R,Wu Q,et al.Evaluation of commercial vehicle drivers’driving safety in special circumstance.Journal of Transport Information and Safety,2013;1(31):123—127
应激反应能力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养成听指挥、守纪律的好习惯。
2、在走、跑、跳等体育活动中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长凳四条,哨子一枚,纸板老鼠若干,磁带、录音机、色胶、剪刀、电池等。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组织幼儿自由站位,听音乐跟着老师做准备活动。
起踵步—双手压手腕—双手前平举扩胸—向后拉臂、前后环臂—双手上引侧腰—腹背运动—活动膝关节—活动踝关节—快速蹲站—高抬腿小跑步
(二)基本部分:
1、通过《闯关》活动,在走、跑、跳等体育活动中训练幼儿的反应能力。
(1)第一关。听哨声信号跟着老师做动作。(A:跟着老师做动作;B:幼儿自由做动作;C:幼儿自由选择走、跑、跳等任何方式按指定方向触物返回。)幼儿自由站位,要求幼儿在听到哨声信号后做出停或继续的动作反应。(一声短哨声动,两声短哨声停)例如:原地踏步、并步右(左)移、单脚站立、后退走、足尖步蹲走、行进跳、行进跑、旋转等。
(2)第二关。听哨声信号沿箭头方向换位置,并同时听语言口令触摸自己身体某一部位。(鼻子、眼睛、脚尖等)幼儿分成四组,分别跨坐与四条长凳上,在听到哨声信号后做出向另一组跑动或不跑动的动作反应。(一声短哨声跑,两声短哨声不跑)
(3)第三关。按固定信号做出逃跑坐位置或抓人的动作反应。(固定信号可由教师规定或让幼儿自由选择哨声、数字、手势、颜色等)幼儿成两列横队面对面站好,选择好本组的固定信号。当听到老师发出信号时,立刻做出逃跑或抓人的动作反应。回位信号:一声长哨声。
2、复习翻跳,要求双手撑直、双脚并跳。
(1)幼儿自由在长凳或线上练习翻跳,教师巡回指导。
(2)游戏《踩老鼠》。
幼儿成两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前,听到哨声信号后各组第一位幼儿同时向前跑去,依次翻跳过四跳长凳后至“老鼠窝”处踩一脚“老鼠”,然后从两旁跑回队伍后。每组幼儿鱼贯进行。
(三)结束部分:(将上图长凳摆成口字型)
1、组织幼儿坐在长凳上跟着音乐做放松运动。
行进甩手臂—行进深呼吸—甩手腕—抖腿—放松大腿—放松小腿等。
2、教师小结。交待课后要求:洗手、喝水、擦汗、换衣服。
论小学生的反应能力 篇3
关键词:快速反应能力;反应迟缓;个性特点
众所周知,大部分学生都是聪明活泼的。然而,学生的反应能力却各不相同。一些学生反应快速敏捷,相反,另外一些学生则反应迟缓。毫无疑问,迟缓的反应能力是学生良好发展路上的绊脚石。
一、造成一些学生反应迟缓的原因
1.遗传因素。从遗传学来讲,一些学生天生就大脑反应缓慢迟钝。我们几乎很难帮助他们让大脑快速运转起来,从而培养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个别特例。
2.年龄和性别。相对于年龄小的学生,一般年龄稍长的学生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他们通常反应更快,应变能力更强。然而,男生好动,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更具有喜欢冒险,探究的精神,所以男生的思维相对于女生更为敏捷,反应也更加灵敏快速。比如,男生喜欢拆开玩具汽车或者遥控器,了解构造,然后想尽办法把他们还原。在拆卸和拼装的过程中,他们灵活地运用了他们的大脑,训练了大脑的反应能力。相反,大部分女生则很文静,只会想办法去保护自己喜欢的物品,而不会主动去“搞破坏”。
3.缺乏锻炼。有效的锻炼可以提高人们的反应能力,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但是,在家小学生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孩子上学、放学时,书包都是爷爷奶奶帮着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学生不再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去上学,因为客车、公交车、出租车随处可见。于是在校,体育课成了锻炼学生的体魄极为重要的手段。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大部分体育课都被语文课和数学课取而代之。
4.学习环境。心理学上说学习氛围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情愉悦自然不会让大脑处于压抑的处境。一堂令学生愉悦的课可以确保他们身心放松,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大脑反应速度,畅所欲言。
5.生活习惯。说到生活习惯,有的学生喜欢长期饱食、不吃早餐、爱吃甜食、熬夜玩耍。所有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都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大脑睡眠。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学生不愿意思考,思维反应能力迟缓。
6.个性特点。在课堂上或者课间十分钟,我们通常会看到一些学生沉默寡言,呆坐在座位上,不主动和同学交流、玩耍。这些学生要么缺乏交流的勇气,要么缺乏自信。长期的自闭、呆坐、不运动、不交流,又怎么能够拥有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呢?
二、提高学生反应能力的措施
1.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基础。学生应保证按时吃饭,适量吃饭和充足的睡眠。
2.有用的益智练习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心算比赛。通过心算,学生会尽快开动脑筋,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这些心算题目可以简单一些,随着比赛的次数增多,难度也可以适度加大。另外,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记住规定数量的单词或者古诗课文等也有益于快速反应能力的培养。长期坚持,学生的反应能力就会越来越快。
3.运动在快速反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学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体育课。比如,在课堂上,教师教学生打篮球。学生通过拍球、传球、投球以及防守等技巧的训练,培养身体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注意力、动作能力和观察能力。除了篮球之外,羽毛球、乒乓球和排球等具有同样有效的作用。
4.营造令人愉悦的学习氛围。有了良好的学习心境,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勇于回答问题。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做到动手、动口、动脑,那就是最佳的学习状态了。
5.给予反应迟缓的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虽然机会是自己争取的,但是对于那些反应缓慢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提供更多表现的机会,通过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或回答问题中找到自我表现的乐趣。一旦反应缓慢的学生拥有了自我表现的勇气和自信,他们就变得更活跃,渐渐摆脱了反应缓慢的阴影。对于那些不愿意主动交流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结对子活动,让学生之间直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或者课余玩一些集体游戏。相信很快,他们就会发现拥有朋友的幸福感了。
6.课余适量健康的电脑益智小游戏对学生快速反应能力的培养有积极的效果。比如,下象棋以及一些闯关小游戏。一般小孩子有很强的好胜心。如果他们想赢得比赛或成功闯关升级,就得有很强的注意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应对能力。这样,孩子们就可以通过游戏,锻炼脑部的反应能力。
帮助反应缓慢的学生,我们还有许多方法可以采取。俗话说,脑子不用就会生锈。所以,我们要记住,脑部锻炼得越多,思考得越多,思维反应就会越快。
参考文献:
酒店客房管理中的快速反应能力 篇4
一、酒店客房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分析
1. 应急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分析
其一, 预警机制的建立。根据事件的程度把事件预警分为四种, 对于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通过最合适的方案才能对事件起到有效的作用, 降低事故的损害, 另外还可以制定如火灾预警机制、日常安全预警机制等。
其二, 保障制度的建立。保障制度主要包括权责分配制度、人员调度制度和资金保障制度, 权责分配制度能够使管理工作更加有序;人员调度制度能使人员的分配更加均衡;资金保障制度能使应急工作顺利的开展。
其三, 部门间协作机制的建立。部门和部门之间如果能够有效的配合, 这对于处理事件的效率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要建立部门协作机制, 保证部门之间能够进行妥善的沟通, 有效的解决突发事件。
2. 建立应急管理机制的途径
其一, 成立应急管理小组。应急管理小组不仅是应急事件处理的核心, 还是事件处理的指挥中心, 其职责包括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监督日常行为、排除突发事件的可能因素等, 通过最有效、最合理的方案来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与蔓延。
其二, 加强与新闻媒体之间的沟通。同新闻媒体之间进行沟通能够有效的防止社会舆论对酒店的影响, 同时也能利用媒体平台帮助酒店树立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出现突发事件时也能对其进行正面评价, 有利于酒店处理事件的透明度。
其三, 加强与社会部门之间的沟通。社会部门主要包括医院、消防部门等, 同这些社会部门之间加强沟通, 在酒店内部经常开展消防、救护演戏,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在酒店发生突发事件时就能制定出最佳的解决方案。
二、做好应急预案的处理工作
1. 停电事故的处理
首先服务人员必须要留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对前来询问的宾客说明情况, 安抚宾客的心理, 保证宾客都能平静的留在自己的房间内;其次要使用应急照明灯帮助停留在走廊或电梯中的客人回到自己的房间;最后在停电这段时间内要加强安全警卫, 在走廊进行巡视, 避免不良分子趁机盗窃。
2. 火灾事故的处理
当发生火灾的时候要立即通过最近的报警器发出警报, 然后迅速通知酒店的保安部门和主管, 用附近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同时要提醒客人保护人生财产安全;要迅速打开太平门、安全梯, 有组织的疏散宾客, 避免发生踩踏事件。如果火势太大要立即撤离, 等候消防人员到场, 并为其提供具体的情况;客房部主管要根据记录在集合地点进行点名, 保证宾客和员工的人数。
3. 宾客疾病的处理
当客人出现疾病时要查明原因并及时汇报给上级领导, 听候领导的意见, 同时也要询问宾客的处理想法, 要同宾客的朋友或亲属进行联系, 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果宾客患有传染性疾病, 要保持冷静、不能声张, 要对患者食用过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 在宾客离店之后对房间进行严格的消毒, 避免传染给其它宾客。
4. 宾客死亡的处理
如果发现客人在房间内死亡, 要立即报告管理人员或经理, 不能随意的搬动尸体, 要保护现场指导警方人员来进行调查;如果客人属于正常死亡, 经公安部门出具证明, 酒店要通知死亡家属进行后事的处理;如果客人属于非正常死亡, 酒店要积极配合警方进行调查。
三、提高酒店客房管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1. 危机预警的能力
危机事件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和规律性, 所以通过对历年的危机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 就能总结出危机事件出现的规律, 通过经验教训的总结来提高危机预警的能力。首先, 总结规律, 不仅要对酒店客房历年来发生的危机事件进行分析, 总结出危机的规律, 还要结合规律做好相应的预防对策, 增强防范的力度;其次, 定期排查, 对酒店客房内可能会发生危机时间的地方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加强危机的防范工作;最后, 精准预警, 通过合适的途径来发布预警信息, 尽最大的可能降低事件会造成的损失。
2. 快速处理的能力
危机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猝不及防的,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所以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快速处理问题的能力, 最大限度的减少危机所产生的损害。首先, 要保证高危频发的位置具有强大的消防力量、救援力量等;其次在发生危机之后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控制危机事件的进一步扩大;最后通过定期的实战演练能够把标准化的制度保障作用充分的体现出来。
3. 科学决策的能力
危机事件具有一定的蔓延性, 所以为了减少损害必须要具备科学决策的能力, 快速的阻断反应的蔓延。首先要有效的控制事态的发展, 避免事态的扩大;其次要处理好危机事件的善后事宜;最后要避免连锁反应的发生。
4. 自救互救的能力
酒店客房的人流量比较聚集, 因此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自救互救的能力, 降低危机所造成的危害。首先要具备相应的救护知识, 对避险有充分的了解;其次要具备自救互救的的技能, 获取相关的证书和证件;最后要具备理念和文化, 具有友爱、风险的精神, 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发生, 营造良好的酒店环境。
四、总结
综上所述, 只有对管理和监督上保持清醒的认识, 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的特征, 才能有效的避免、控制突发事件的发生。在出现突发事件之后, 酒店的各个部门要通力合作, 通过处理问题, 这样一方面能够及时控制突发事件进一步扩大, 另一方面也能增强酒店整体的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高烨.某酒店应急电源系统的优化及比较[J].安装, 2013, (7) :56-58.
[2]苏欣慰.刍议酒店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J].科技和产业, 2009, (12) :100-103.
应激反应能力 篇5
来源: 张斐然FAY的日志
一:要提高语商
语商高的人知识广泛、头脑灵活、判断力强、信心十足,说话富有磁性而有吸引力,同时,他们还能在各种谈话场合中,得心应手,滔滔不绝,赢得别人的尊敬和赞扬。如果读者朋友在上面的测试中,表现不是很好,但很想在各种谈话场合中,利用自己的言谈来赢得别人的尊敬和赞扬,就要记住和做到以下九点。
(1)说话时不应用俗语。常用俗语会妨碍你在语言方面的自如运用。
(2)要做到尽量多用数字。说话时多用数字,语言会更加生动,说服力强,自己也会更加自信。
(3)多看电视。电视是最感性的语言来源,但要注意:不要只看电视剧,而应该多看那些咨询性及访谈性节目,这样能让你更好地学习别人的交谈技巧。
(4)训练目标感。说话要有的放矢,这就好像走路一样,要有方向性的选择,这种“选择”可以使你在说话中避免漫无边际的东拉西扯。
(5)学一些新语言。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经常学习和吸收一些新的语言,能够更好地丰富你的语言词汇。
(6)培养探究精神。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建议你努力做到: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并不断探索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做什么事都要既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7)训练判断力。这种能力对于语言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与别人交谈时,如果你判断失误,就可能做出意思相反的回答,这就很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误会越来越深。
(8)多说有力量的话。有力量的话就是指说话时能够直截了当,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比如:你最好不要说“我看„„”“我想„„”,而应该尽量说“我认为„„”这样你的说话才够力量。
(9)多与人交谈。你不妨尝试扩大你的社交圈子,不断增加你的说话机会,这样更有利于提高你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二:如何提高语商
提高语商应具备六大能力,要想提高自己的语商,成为语商很高的语言天才,还应具有以下六大能力。1.听的能力
听是说的基础。要想会说,建立你养成爱听、多听、会听的好习惯,如多听新闻、听演讲、听别人说话等,这样你就可以获取大量、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大脑的整合、提炼,就会形成语言智慧的丰富源泉。培养听的能力,为培养说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2.看的能力
多看可以为多说提供素材和示范。你可以看电影、书报、电视中语言交谈多的节目,还可以看现实生活中各种生动而感人的场景。这些方式一方面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可以让你学习其他人的说话方式、技巧和内容。特别是那些影视、戏剧、书报中人物的对话,它们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以为你学习说话提供范例。3.背的能力
背诵不但可以强化记忆,还能训练你形成良好的语感。不妨建议你尝试着多背诗词、格言、谚语等,它们的内涵丰富、文字优美。如果你背的多了,不仅会在情感上受到滋润、熏陶,还可以慢慢形成自己正确而生动的语言。4.想的能力
想是让思维条理化的必由之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会说,而是不会想,想不明白也就说不清楚。在说一件事、介绍一个人之前,建议你认真想想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经过,想一想人物的外貌、特征等。有了比较条理化的思维,你才会让自己的语言更加条理化。5.编的能力
会编善说是想像力丰富、创造力强的标志。建议你养成善于编写的好习惯,这对提高你的语言思考和说话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6.说的能力
说是语言表达能力的最高体现。只有多说,你的语商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当然得增加对大脑的锻炼了!比如多阅读及写作,可以锻炼语言的组织能力,多计算可以锻炼大脑的逻辑推理能力等.而要提高记忆力,除了有健康的身体和时常保持愉快的心情下,多对知识进行有意识记,可以有效的保持知识的记忆时间.补充回答: 呵呵,给你资料看(1)积极暗示法
许多人之所以记忆力不佳,是由于对自己的记忆力缺乏自信。在面对一个要记的材料时,这些人常常想:“多难记啊!”,“这么多,我能记住吗?”这种想法是提高记忆力的最大障碍。
美国心理学家胡德华说:“凡是记忆力强的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要想树立起这种信心就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经常在心中默念:“我一定能记住!”。当你对能否记住缺乏信心时,也可以回忆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如“我曾在全班各科考试成绩排前五名”“我几岁的时候就能背许多唐诗”。当这些过去良好的记忆形象再次浮现时,会增强你“一定能记住”的信心。
(2)精细回忆法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识记了很多东西,却很少去回忆。识记和回忆之间的不平衡,使我们的记忆变得十分模糊。
经常回忆,回忆得尽可能精细,是锻炼记忆力的好方法。比如:
回忆一间你非常熟悉的房间,想一想房间里都有什么?门窗朝哪开?家具都摆放在哪里?墙上挂有哪些装饰品?暖气片和电灯开关在什么地方?等等。要回忆得尽量完整无缺。当你再次回到到间时,检查一下你遗漏了什么。
想一想一小时前你在做什么?你在哪里?和什么人在一起?你们在一起都说了什么?那个人长得什么样?你如何向别人描述他的长相?
回忆一下你最近看过的电影,电影里都有哪些主要人物?发生了什么事?他们都做了什么?结局如何?要尽可能回想电影中每一个镜头。
回忆一下你童年的伙伴,你们在一起都做过什么?还能记起他们的名字吗?他们的家都住在什么地方?
(3)奇特联想法
联想是促进记忆的一种方式。比如,我们遇到一个生字:咩。该字由口和羊组成,口即嘴,羊的嘴,除了吃草,还会叫。羊怎么叫“咩„„”字义出来了,字音也知道。咩,羊叫之声,读MIE。
奇特联想是联想的一种则将要记的东西在头脑中人为地形成一定衡奇古怪的联想,从而帮助记忆。比如,要想记住“狗--自行车”这对词,我们可以想象“狗骑着自行车在马路上逛来逛去”。有人要记“火车、河流、风筝、大炮、鸭梨、黄狗、闪电、街道、松树、高粱”共十个词,他形成如下奇特联想:一个人登上了高速的火车,火车在河流上奔驰,河流上飘来一个大风筝,风筝上架着一门大炮,大炮的炮筒里打出来一个大风筝,风筝上架着陆门大炮,大炮的炮筒里打出来一只鸭梨,鸭梨打进黄狗的嘴里,黄狗像一道闪电,迅速地路过街道,爬上一棵老松树,咬住了老松树上长着的一棵高粱。
(4)限时强记法
在规定的时间里去背诵一些数字、人名、单词等等,可以锻炼博闻强记的能力。比如:
在3分钟内,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30位数字:3.14******79;
在2分钟内,背诵十个陌生的人名;
在10分钟内,背诵十个外文生词。
(5)记忆保健操
女人如何了解自己的性反应能力 篇6
一是在与男人交往时的心理感受如何。如果你能感到异性与同性在整体上有所差异,对于异性有一种好奇与神秘感,甚至有一种想接近异性的内在力量,说明你具有较强的性反应能力。例如,在与异性交谈时会感到愉悦、兴奋,特别是感到紧张、激动、脸红、心跳,并伴有阴道下段的发紧、发胀和不随意抽动等现象。当然这些反应并不一定在每次与异性接触时都会出现,只要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现象出现即可。
二是性幻想如何。例如,你可以想象自己与心上人一起坠入爱河,甚至发生身体上的密切接触,直到完成性爱的最后一步。此时你的心理和身体上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甚至会出现性高潮。性幻想的故事情节中如果出现了生殖器,你的身体就越会出现强烈的生理反应,这说明你的性反应能力较强。此外,是否偶尔有性梦光顾,也是自我评估性反应能力的一项指标。
三是对书籍、报刊以及影视作品中性知识、性情节的反应如何。例如,你是否喜欢阅读或收看这些内容?在阅读或收看的过程中会不会进入“角色”?会不会出现与作品中人物类似的愿望、情感与生理反应?当你看到有关性器官的描写或画面时,自己的性器官是否也会产生类似的感受与反应?一般来说,这种反应与感受越强的人,其性反应能力就越强。
四是对性自慰的体验如何。例如,你用手轻轻地刺激乳头或阴部,会发现这些部位的感觉明显的强于四肢和躯干。如果继续刺激这些部位,则会产生由弱渐强的快感,甚至可达到性高潮。假如完成上述过程的总时间在两分钟之内,说明你的性反应能力良好。如果你在两分钟之内不出现性高潮,继续延长刺激的时间也不会有愉悦的感觉,这就意味着你的性反应能力较差。
五是对性的态度如何。具体来说就是,对于自身和异性的性器官、性反应、性活动的认知态度。一个人的性态度是影响其性反应能力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态度。积极的性态度指的是:认为异性是可信、可爱的;性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现象和美好行为,并对性活动采取接纳、亲近的态度等。这种积极的性态度可有效地提升人的性反应能力。如果你具有积极的性态度,则说明你的性反应能力较强。■
应激反应能力 篇7
1 材料
小鼠胚胎CZB系列培养液药品、地衣红,购自Sigma公司;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PMS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 CG) ,购自宁波三生药业; 体视显微镜、普通光学显微镜,由Olympus公司生产。
2 方法
2. 1 胚胎体外培养与热应激处理
收集超数排卵小鼠受精卵,用CZB培养液,在37 ℃ 、5% CO2和100% RH的条件下培养至4 - 细胞期,将胚胎转移至含有1 mg /m L葡萄糖的CZB培养液中,培养至早期囊胚。将早期囊胚分别在39 ℃、5. 5% CO2和41 ℃、6% CO2的条件下热应激处理2 h,热应激结束后恢复至37 ℃ 继续培养。对照组胚胎在37 ℃、5% CO2的条件下连续培养。
2. 2 早期囊胚发育率观察
分别在热应激结束后24小时和48小时,在体式镜下观察热应激早期囊胚发育到扩张囊胚和孵化囊胚( 包括正在孵出的囊胚和已经孵出的囊胚) 。试验重复4次,每个重复的胚胎数为45 ~ 50枚。
2. 3 不同时期囊胚细胞总数计算
将热应激后的早期囊胚培养到扩张囊胚和孵化囊胚,然后置于1% 、0. 5% 低渗柠檬酸钠溶液中分别处理30 min、20 min,再移到3∶1的甲醇 - 乙酸液中固定30 min。然后将胚胎移至PLP硅化的载玻片上,干燥后滴加1% 醋酸地衣红染色液染色15 ~20 min,水洗干燥后封片镜检。记录每枚胚胎的细胞总数。试验重复3次,每个重复30 ~ 40枚胚胎。
2. 4 数据的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0. 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LSD法多重比较。
3 结果与分析
3. 1 热应激对早期囊胚后发育率的影响
37 ℃ 正常培养组小鼠早期囊胚发育到扩张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分别为( 81. 7 ± 6. 5) % 、( 77. 2 ±5. 0) % 。39 ℃ 热应激2 h早期囊胚的扩张囊胚率[( 80. 8 ± 6. 4) %]和孵化囊胚率[( 79. 7 ± 5. 6) %]与37 ℃ 正常培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 > 0. 05) 。41 ℃ 热应激2 h显著降低了早期囊胚的扩张囊胚率[( 63. 3 ± 3. 6) %]和孵化囊胚率[( 49. 4 ± 9. 3) % ) ,与37 ℃ 正常培养组和39 ℃ 热应激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 P < 0. 05) ,见表1。
3. 2 热应激对囊胚细胞总数的影响
37 ℃ 正常培养组小鼠早期囊胚发育到扩张囊胚和孵化囊胚的细胞总数分别为( 57. 11 ± 1. 70) 个、( 73. 09 ± 0. 60) 个。39 ℃热应激处理组和41 ℃热应激处理组小鼠早期囊胚发育到扩张囊胚的细胞总数分别为( 49. 89 ± 1. 30) 个、( 42. 22 ± 2. 00) 个,孵化囊胚细胞总数分别为 ( 71. 27 ± 0. 50) 个、( 71. 89 ±1. 80) 个。39 ℃ 、41 ℃ 热应激处理组扩张囊胚细胞总数与37 ℃正常培养组相比差异显著( P < 0. 05) ,但39 ℃ 、41 ℃ 热应激处理组的孵化囊胚细胞总数与37 ℃ 正常培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 P > 0. 05 ) ,见表2。
注: 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注: 同列数据肩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小写字母相同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4 讨论
小鼠附植前胚胎对热应激非常敏感,在35. 0 ℃条件下热应激处理12 h,可使小鼠受精卵发育到桑葚胚和囊胚的比率明显降低[6,7,8],而41 ℃ 热应激1 ~2 h就能降低体外2 - 细胞期胚胎形成囊胚的百分率[9]。但是当体外培养的2 - 细胞期小鼠胚胎发育到8 - 细胞期时就能产生热耐受性,而体内发育的小鼠胚胎在囊胚时才能产生热耐受性[10]。研究发现,在39 ℃条件下温和热应激处理2 h对小鼠早期囊胚发育到扩张囊胚和孵化囊胚的比率几乎没有影响,但是41 ℃强烈热应激处理2 h则显著降低了其发育到扩张囊胚和孵化囊胚的比率。说明小鼠早期囊胚不能耐受短时间的强烈热应激,但能够较快从温和热应激损伤中恢复过来。这可能是因为39 ℃ 2 h的温和热应激能够有效诱导胚胎产生足量的热休克蛋白70,从而保护胚胎免受损伤或快速修复热损伤。
胚胎细胞总数的多少是评价胚胎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胚胎细胞总数减少预示着胚胎的活力下降或发育阻滞。39 ℃、41 ℃ 热应激2 h均能显著降低早期囊胚发育到扩张囊胚的细胞总数,并且2个热应激组间差异显著( P < 0. 05) ; 但孵化囊胚细胞总数与正常培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P > 0. 05) 。这说明热应激暂时抑制了小鼠囊胚细胞分裂,可能是热应激破坏了细胞有丝分裂装置,如中心体、纺锤体、细胞骨架成分[11,12,13]等,或是相关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因子失调,如cdc2活性降低( 细胞成熟促进因子MPF的催化亚基,诱导细胞进入有丝分裂)[14],cyclins A/B( 细胞周期调节蛋白) 水平升高[15]。
虽然41 ℃热应激2 h能降低早期囊胚的扩张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但孵化囊胚的细胞总数并没有减少,说明存活下来的胚胎仍具有较强的活力或者是说经过优胜劣汰,一部分存活下来的胚胎具有较强的热耐受性。因此,相对于41 ℃热应激2 h而言,39 ℃热应激2 h可能是诱导早期囊胚产生热耐受性的一种有效的热休克处理方式,但是还需要从其他热损伤和热保护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寻找最佳的热休克处理方式,生产出具有热耐受性的胚胎。
摘要:为了研究体外热应激对小鼠早期囊胚发育能力的影响,试验在39℃和41℃条件下对小鼠早期囊胚培养2 h,然后恢复37℃培养,以观察其发育到扩张囊胚和孵化囊胚的比例和细胞总数。结果表明:37℃正常培养组和39℃、41℃热休克处理组早期囊胚发育到扩张囊胚率分别为(81.7±6.5)%、(80.8±6.4)%、(63.3±3.6)%,各组扩张囊胚细胞总数分别为(57.11±1.70)个、(49.89±1.30)个、(42.22±2.00)个;孵化囊胚率分别为(77.2±5.0)%、(79.7±5.6)%、(49.4±9.3)%,孵化囊胚细胞总数分别为(73.09±0.60)个、(71.27±0.50)个、(71.89±1.80)个。41℃热条件下热休克2 h显著降低了小鼠早期囊胚的扩张囊胚率和孵化囊胚率(P<0.05),39℃热休克处理组与正常培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9℃、41℃热休克处理组扩张囊胚细胞总数与正常培养组相比显著减少(P<0.05),孵化囊胚细胞总数与正常培养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1℃热休克2 h抑制了小鼠早期囊胚发育,而39℃热休克2 h对其发育力没有影响。
应激反应能力 篇8
众多煤矿事故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煤矿作业人员的失误行为或不安全行为是诱发和导致各类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主因[1]。而这些人员失误行为或者不安全行为形成和煤矿作业人员在应对应急作业过程的反应机制有很高关联度[2,3]。为此,在分析矿工应急响应能力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定量测度矿工应急能力水平,将有助于矿工的岗位优化和矿工安全能力的提升。
目前国内外针对应急能力评价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从国家层面构建灾害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并通过调研问卷的方式评估各级组织的应急能力水平[4]; 国内主要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熵值法等系统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不同对象主体的应急能力水平测度模型[5]。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城市或者企业应急系统等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应急能力评估,对于微观层面的个体应急能力的定量测度研究相对较少。而对于应急系统中人员因素或者人员应急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应急能力的模型构建和要素分析方面。如: Pezzullo等[6]通过半定量化方法分析47位驾驶员在危险品物流运输中对风险的认知和感知影响因素,为危险品物流运输人员应急心理模型奠定了基础; Ma等[7]运用ERPs方法研究生产人员感知危险信息和处理危险信息的过程,为提升人员感知危险信息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Hofinger等[8]从心理学和行为理论视角研究应急状态下应急人员行为规律,发现应急人员的问题; Khawaja[9]、廖中举等[10]从认知视角对人员应急能力的形成过程和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综上所述,目前应急能力的研究多以宏观对象为主,而对于微观对象的人员应急能力的研究也主要以应急能力的机理模型为主要内容,较少涉及危险情景中人员应急反应状态。为此,本文以信息加工模型揭示矿工对于危险情景的应急反应能力形成机理,并将项目反应理论( IRT) 引入矿工应急响应能力量化测度问题,随机选取煤矿机电作业人员作为测试对象,从机电作业危险情景危险程度判别和反应状态选择两个维度设置测试题目,对煤矿机电作业人员应急响应能力测评,从而说明项目反应理论在矿工应急响应能力测度中的有效性,以期为矿工应急响应能力测度和提升提供参考。
1 矿工应急响应能力形成机理
综合现有的应急能力概念和定义,可知应急能力具备时间维度特性,通常可以按照突发事件的时间发展划分为事前应急预备能力、事件过程的应急响应能力以及事件后的应急恢复能力[2]。由此可知,人员应急能力也具备一定的时间维度特性,可以按照作业系统或者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情景发生和发展过程,将人员的应急能力划分为危险信息感知能力、危险情景响应能力以及危险情景应对和恢复能力[11]。由上述阶段划分可知应急响应能力是建立在作业情景危险信息感知基础之上,实质是针对突发事件过程的信号[12,13]。由此,应急响应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危险信息处理过程,该过程以作业情景中危险信息感知为基础,包括危险信息加工处理、危险信息风险程度判别、应急状态选择、响应行为决策等环节,并以最终响应行为输出为终点,这个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可以采用人因工程学中关于人员反应能力经典模型,也即Wickens信息加工模型进行描述[2,11],具体如图1 所示。
由图1 给出的信息加工模型,结合人员应急能力划分可知,图中应急响应能力所属阶段处于危险信息感知和具体操作行为执行两个动作之间,由此人员应急响应能力应该外在体现为对感知危险信息的判断、响应状态的选择和具体的响应行为方式决策三个过程中。综上所述,矿工应急响应能力水平也应该外在表现为对煤矿作业情景中危险信号的判断准确性、响应状态的选择准确性以及响应行为方式的决策正确性三个维度上。由此,本文将矿工应急响应能力界定为: 煤矿作业人员在具体作业过程中,基于对作业情景中危险信号的感知,综合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对危险信号进行判断,从而选择反应态度、决策反应行为,最终达到及时应对危险情景并降低事故损失的一种综合能力[14]。
2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应急响应能力评估模型
2. 1 项目反应理论介绍
项目反应理论( Item Response Theory,IRT) 也可称为项目特征曲线理论,是以项目特征曲线为关键技术的一种心理定量测量模型,该测量模型通过测试项目的区分度和难度等项目未知参数估计被测试者潜在的特质水平[15]。目前在教育和心理研究领域也有人员能力测评问题,常采用项目反应理论( IRT) 精确测评被试的能力状况[4],且由矿工应急响应能力的形成机理分析可知,矿工应急响应能力主要体现为对危险情景的风险程度判定的准确性以及响应状态选择以及响应行为决策的准确性,这就说明可以通过设定具体的危险情景对矿工上述三个内容完成的质量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矿工的应急响应能力水平,而项目反应理论的基本原理与矿工应急响应能力水平测度思路相一致。因此,可以通过项目反应理论对矿工应急响应能力进行测度。采用项目反应理论进行矿工应急响应能力的测度,主要基于项目特征曲线。项目特征曲线是一组用以描述被测试对象的某种能力与对应测试项目正确反应可能性的回归曲线,同时被测试者正确反应可能性可以用于估计被测试者待测能力的水平高低。项目特征曲线可以通过式( 1) 的一般化项目特征曲线函数表示。
式中,uij是第j位被试者在第i个测试项目的反应;α 是第j位被试在第i个测试项目的准确概率。
可以表征上述项目特征曲线函数的反应理论模型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Logistic模型和正态分布累积模型两种类型。考虑两者的可替换性和计算简便,本文选择Logistic模型测度矿工应急响应能力,Logistic模型如式( 2) 所示。
式中,ai,bi和ci是指测试项目i(i = 1,2,…n) 的区分度、难度和猜测度; θj是指第j位被试者的能力参数; pi( θj) 是第j位被试能力参数为 θj时在第i个测试项目的准确概率。
式( 2) 中反应理论模型的猜测度ci= 0 ,是指测试题目中存在判断和选择情形。而本文设计的测试题目是依据煤矿作业过程中的实际危险情境和危险源设定的,因而未猜测因素,为此猜测度ci= 0 。从而上述三参数Logistic模型可以变换为两参数Logistic模型,如式( 3) ,且模型涉及的各参数关系可用图2 描述。
图2 所示的两参数Logistic模型反映的是被试者检测“能力”与测试题目准确反应概率两者间的关系,且4条曲线分别为4 个测试项目。当被测试者在4 个测试项目的正确反应率为0. 5 时,被测试者的能力值将和测试项目曲线在该点( 拐点) 于能力轴投影值相同,可以判定被测试者对测试项目给出正确反应和错误反应的概率相同为0. 5,且该点在水平轴投影可以作为项目难度bi的参数。由此,测试项目难度bi取值越大,测试项目曲线越趋向能力坐标轴右侧,被测试者做出正确反应所需要的能力也越高。显然,图2 的4 个测试项目难度依次为: b1= b2= 1 ,b3= - 1 ,b4= 0 。同时,由曲线斜率相关性质可知,测试项目曲线拐点处斜率可以表征被测试者能力值与正确反应概率之间的敏感程度,斜率取值越大则敏感程度愈大,对能力变化刻画越明显,因而可以作为测试项目的区分度ai。由此,4 条项目测试曲线中,拐点处的曲线斜率测试项目2 大于项目1,也即测试项目区分度a2> a1。
2. 2 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应急响应能力测度
综上,项目反应理论是一种基于回归分析的定量化测量方法,通过统计和参数估计实现能力参数测定。为此可以运用参数估计实现矿工应急响应能力的危险情景判别和响应状态选择两个维度评估,参数估计公式如式( 4) 。
式中,是第j位矿工的应急响应能力估计值,和Sθ分别为所有被测试矿工在所设定的测试题目中分数的样本均值和标准差;是第 j 位矿工在所有设定测试项目的总得分。
3 实证分析
3. 1 测试项目设计
为了有效测度煤矿机电作业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水平,通过专家咨询、河南某煤矿机电队危险源辨识结果一级一线技术人员访谈等方法从人员、环境和机器设备3 个方面对这些危险源进行分类遴选10 种风险程度相对较高的煤矿井下机电作业危险情景设置测试题。测试题目设置过程中主要涉及机电作业人员对危险情景危险程度判定准确度和应急状态选择两个维度,形成以危险程度判定、响应状态选择和响应措施执行3 个层次的煤矿机电作业人员应急响应能力测试项目,具体的测试题目设计如表1 所示。
3. 2 数据调研和计算
随机选取河南某煤矿机电队20 位煤矿机电作业人员按照表1 中设计的测试项目对其进行测试,并以编号8#的机电作业人员为例进行方法说明。编号8 #的机电作业人员在应急响应能力三个层次题目的综合得分如表2 所示。
同理,通过相同的方法获取其他19 位机电作业人员在应急响应能力所有测试题目中的数据,从而可得20位被测试的机电作业人员应急响应能力测试综合得分的均值为DS= 8. 13 ; 得分标准差为Sθ - DS= 0. 389 。因此,由式( 4) 可得编号8#的机电作业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的能力值为。同理,可得所有被测试的20 位机电作业人员应急响应能力的能力值,结果如图3所示。
3. 3 应急响应能力分析
1) 由上述测试结果结合Logistic模型能力值分布特征以及文献[15]中的能力划分标准可知,编号8#的机电作业人员应急响应能力值均处中等能力值范围内,也即该机电作业人员对煤矿机电作业中存在的危险情景的风险准确判别、响应状态正确选择以及响应行为准确决策的水平属于中等水平。由此可知,编号8#对于复杂的危险作业情景中的岗位会存在不匹配现象。同时,编号8#的机电作业人员在应急响应能力测试量表中,对于DS3和DS9两个测试项目的表现较差,而这两个测试题目所涉及的危险源在煤矿机电作业过程中属于高频危险源,表明编号8#对发生概率高的危险情景的应急响应能力相对较低,产生的原因可能与矿工对这些危险源的感知疲劳有关。
2) 所有20 位被测试煤矿机电作业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值均没有达到高能力值范畴,编号1#、编号6#、编号15#和编号17#的机电作业人员响应能力均属低等。一方面表明这4 名被测试矿工对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情景的风险程度判别能力、应急响应状态准确选择以及应对突发情景采取正确措施的能力相对较弱,需要在安全教育培训中重点加强危险情景认知和风险程度判别教育,并同时加强危险情景应急模拟训练; 同时,在这些被测试者安全教育考核未通过之前,安排作业任务时,尽量安排在危险因素较少、事故发生可能性较低的作业环境。
4 结论
1) 在分析人员应急能力划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加工理论对矿工应急响应能力形成机理进行分析,认为矿工应急响应能力主要是指矿工对具体表现为矿工对煤矿作业情景中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准确判别、应急响应状态准确选择和应急措施的正确决策三个方面。基于此,运用项目反应理论建立矿工应急响应能力评估模型。结合煤矿机电作业危险源辨识结果设置了包含10 个危险情景3 个测试维度的煤矿机电作业人员应急响应能力测试题目对煤矿机电作业人员应急响应能力进行评估。
2) 运用项目反应理论和编制的测试项目对20 位煤矿机电作业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进行测度,最终结果表明,20 位被测试者中应急响应能力属于低等能力值的有4 位,说明其应急能力相对较差,作业任务分配过程中,不能直接分配到危险源的数量相对较多的作业岗位。
应激反应能力 篇9
1分销商QR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笔者认为, 在众多影响分销商快速反应能力的因素中, 以下几方面因素是最为主要的:一是客户需求响应能力, 分销商直接面对消费者, 能否及时、准确地把客户的需求信息传递给制造企业是决定整个供应链快速反应能力的关键[2]。二是服务质量保障能力, 分销商服务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客户能否把需求信息准确传递给分销商并进而传递给制造企业。三是物流配送能力, 分销商的物流配送能力直接影响产品交货的速度。四是财务管理能力, 分销商财务状况良好是保障分销商正常连续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五是管理能力及其连续性, 管理能力决定了一个分销商的销售绩效。另外, 分销商的管理是否具有连续性也十分关键[3]。
2分销商QR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
对分销商快速反应能力的准确判断离不开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用这套指标体系对其运营绩效进行评价, 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变革, 最终不断提高分销商乃至整个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在建立分销商的快速反应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系统综合性原则;二是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四是可操作性原则;五是独立性原则, 即不同指标所反应的评价内容不应该重合[4]。
2.1分销商QR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
分销商的快速反应能力是指分销商以高质量服务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并及时向制造企业返回货款、传递信息的响应能力。笔者认为, 分销商快速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该由5类、共17个指标组成, 其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各指标的具体涵义与度量方法在以下部分详细分析。
2.2分销商QR能力评价指标的具体分析
2.2.1时间
时间主要从两个角度度量:交货时间和交货时间柔性比率。交货时间指从客户购买行为开始到商品送达客户手中的时间。交货时间柔性主要是由交货时间的变化引起的。客户发出定单后, 一般会要求分销商以最快的速度交货, 分销商要想满足这种请求, 必须有充足的松弛时间来调整交货速度。交货时间柔性比率是指能够缩短交货期的松弛时间占总松弛时间的百分比, 其计算方法如下:
设t* 为当前日期, Lj为完成工作J的最迟时刻, Ej为完成工作J的最早时刻。如果整个交货过程中共有j=1, 2, …, J项工作 (如分拣、包装、运输等) , 则所有工作j的总松弛时间为:undefined。则交货时间柔性比率为:undefined。
2.2.2响应速度
一般从准时交货比率、信息传输准确率、信息传输及时率和货款返回及时率四个方面来反映响应速度。准时交货比率可用一定时期内准时交货次数与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表示[5]。信息传输准确率是指分销商上传的数据准确无误的程度。信息传输及时率是指分销商上传的数据是否及时以及不影响制造企业决策的正常进行。货款返回及时率是一定时期内分销商及时返回给制造企业货款的总额占该分销商返回货款总额的百分比。
2.2.3服务质量
体现服务质量的指标主要有四个:正确交货比率、准时交货比率、客户抱怨比率和客户抱怨解决比率。正确交货比率反映分销商把正确数量的产品送交客户的概率, 即一定时期内正确数量的交货次数 (总正确数量) 占总交货次数 (总交货数量) 的百分比。准确交货比率反映分销商能否把产品送交正确地点的正确客户手中, 即满足正确地点、正确客户的交货次数占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客户抱怨比率反映产品售后服务的质量, 即客户总抱怨次数占总交易次数百分比。
2.2.4财务状况
分销商财务状况考察流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负债权益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四个方面。
2.2.5发展潜力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支撑, 分销商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力就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6]。发展潜力的评价可从人均培训时间和人均培训费用两方面考察。
2.3确定评价评语集
在此将各个指标的评语分为4个等级, 以衡量被评价项目在该指标上的表现. 设评价所确立的等级集合的评语集为:W = { W1 , W2 , W3 , W4 }, 其中: W1 、W2 、W3 、W4 分别表示指标的评语为“优”、“良”、“中”、“差”, 分别对应的快速反应能力程度为强, 较强, 中等, 较弱。
2.4确定指标权重
在确定指标权重方面, 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 (AHP) 。首先对最下一层的子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 求出各子因素的权重, 再对高一层的因素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其权重。在求权重的具体过程中,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后, 用方根法或和积法求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 并通过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一致性指标CI得出一致性比例CR (CR=CI/RI) , 进行一致性检验, 若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 那么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各分量即为各个指标对上层的权重。求出主因素层指标集Z相应的权重集为F= (f1 , f2 , f3 , f4 , f5 ) , 子因素层指标集Zk相应的权重集为:
fk = (fk1 , fk2 , …, fkn) (k=1, 2, 3, 4, 5)
2.5确定评价隶属矩阵
成立由若干人组成的评价小组来确定各个指标对评语集W的隶属度。采用专家调查法对照标准对每一指标为快速反应能力项目确定等级, 便得到因素集Z中Zij对评语集W的隶属向量Tij , Tij= (tij1 , tij2 , tij3 , tij4 ) , tijs ( s = 1 , 2 , 3 , 4) 的值按照如下方法确定:按相应标准组成评价组 (成员m名) , 对评价组人员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若得到对于指标Zij 有m1 个W1 评语, m2 个W2 评语, m3 个W3 评语, m4 个W4 评语, 那么
undefined
从而, 影响Z1 、Z2 、Z3 …Z5 的隶属向量构成的5个隶属矩阵分别为:
undefined
2.6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如图1所示, 把影响分销商快速反应能力Z大小的指标分为2个层次, 在确定了第2 层次指标对评语集W的隶属度矩阵之后, 可通过模糊矩阵合成对第1层次目标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 即确定Z1 、Z2 、Z3 …Z5 对W的隶属度矩阵, 然后便可以确定Z对评语集W的隶属度向量。
2.6.1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首先对各个子因素层指标Zkj的评价矩阵Tk (k=1, 2, 3, 4, 5) 作模糊矩阵运算, 得到主因素层指标Zk对于评语集W的隶属向量Ck:
Ck=fk。Tk= (ck1, ck2 , ck3 , ck4)
2.6.2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记T=[C1 , C2 , C3 , C4 , C5 ]T, 再对T进行模糊矩阵运算, 从而得到目标层指标Z对于评语集W的隶属向量C:
C=F。T= (f1 , f2 , f3 , f4 , f5 ) 。
undefined
当undefined, 可作归一化处理, 得到undefined= (undefined1, undefined2, undefined
式中:undefined1, undefined2, undefined3, undefined4便是分销商快速反应能力Z对评语W1 、W2 、W3 、W4 的隶属度向量。
3分销商QR能力综合评价的实例研究
某公司是一家可以为国内外生产机电产品的企业提供分销服务的分销商。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其快速反应能力, 过程如下:
3.1确定评价因素集
主因素集为:Z = (Z1 , Z2 , Z3 , Z4 , Z5 ) = (时间, 响应速度, 服务质量, 财务状况, 发展潜力) ;子因素集为: Z1 = (Z11 , Z12 ) , Z2 = (Z21 , Z22 , Z23 , Z24 ) …Z5 = (Z51 , Z52 ) , 具体内容见图1 。
3.2确定评语集
评语集为:W = (W1 , W2 , W3 , W4 ) = (强, 较强, 中等, 弱) = (95, 85, 75, 60) 。
3.3确定权重集
依据层次分析法, 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以下权重结果:
F = (f1 , f2 , f3 , f4 , f5 ) = (0.20, 0.21, 0.22, 0.18, 0.19) ;
f1 = (0.55, 0.45) ;f2 = (0.23, 0.23, 0.21, 0.33) ;f3 = (0.27, 0.29, 0.24, 0.20) ;
f4 = (0.22, 0.24, 0.20, 0.19, 0.15) ;f5 = (0.48, 0.52)
3.4确定评判隶属矩阵
在专家调查法的基础上对所得数据进得统计整理, 得到各子因素的隶属矩阵
undefined
将f1 和T1 进行合成运算得到C1 :
C1 =f1 。T1 = (0.55, 0.45) 。
undefined
= (0.1635, 0.1635, 0.3690, 0.3040)
由于undefined, 所以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的结果与C1 相同。
即undefined= (0.1635, 0.1635, 0.3690, 0.3040) 。同理求出undefined2, undefined3, undefined4, undefined5从而得到T, 再将F和T进行合成运算, 即C=F。T。中间计算过程比较繁杂, 省略之最终得到C= (0.16, 0.17, 0.37, 0.30) 。
3.5评价结果
由评语集W及目标层指标Z的隶属向量C计算得:
S=CW= (0.16, 0.17, 0.37, 0.30) 。 (95, 85, 75, 60) T=75.4
由此可见, 该分销商的快速反应能力还不是很理想, 只能基本满足最终客户和上游制造企业的需求。因此, 该分销商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管理以提升自身的快速反应能力。
4总 结
本文构建了评价分销商快速反应能力的指标体系, 并且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快速反应能力进行了评价模型的构建。评价不是最终的目的, 通过评价的结果体现分销商的快速反应能力, 从中寻找有待完善的空间, 并且采取合理措施改善绩效才是最终目的。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制造商在构建自身的分销系统时合理选择分销商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本文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要:快速反应能力是供应链中分销商的核心能力。本文分析了分销商快速反应能力的影响因素, 然后在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构造了基于供应链的分销商快速反应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用一案例说明了如何评价分销商的快速反应能力, 为制造企业采用该指标体系来评价和选择分销商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价,分销商,快速反应
参考文献
[1]CARROLL A B.A three-di 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Review, 1979 (4) :197?505.
[2]SHRI VASTAVAP.Ecocentric management for a risk socie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 :118?137.
[3]JENNI NGS M M, ENTI NEJ.Business with a soul:Areex-amination of what counts in business ethics[J].Journal of PublicLawand Policy, 1999 (20) :1?88.
[4]CLARKSON MB E.A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 :92?117.
[5]单汨源, 王福秋.大规模定制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企业情报工作, 2005 (10) :163-165.
应激反应能力 篇10
一、工程意识的强化
作为一门工程性很强的课程, 让学生建立起工程观念和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结合课程的具体内容, 系统地阐述、剖析和总结所涉及的工程实际问题, 给学生以启迪和引导, 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化工过程的工程性尤其表现在实际问题上, 往往涉及多种工程因素, 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交互影响。在处理问题时常采取合理的近似, 抓住主要矛盾, 揭示过程的基本规律, 以指导解决工程问题。例如, 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的宏观反应速率, 不仅受到反应物浓度、温度等的影响, 还受到催化剂结构以及传质、传热等因素的影响。反应工程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引入内扩散有效因子来反映催化剂颗粒内传递过程对反应的影响, 用曲折因子描述催化剂内复杂的孔结构, 对球型或无限长圆柱或薄片催化剂建立其内扩散的一维模型, 从而得到等温一级不可逆反应内扩散有效因子的解析。由此可以揭示内扩散过程的基本规律, 表明宏观反应速率与本征反应以及内、外扩散之间的关系, 给工业催化剂颗粒大小、形状和结构设计指明方向。工程问题的研究往往是从理想化模型入手, 然后再一步步深化到复杂的实际问题。例如, 对连续流动反应器的设计计算, 首先从两种理想情况 ———全混流反应器 (CSTR) 和活塞流反应器 (PFR) 入手, 建立其理想化的模型方程, 对模型方程进行求解计算。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连续釜式反应器都具有CSTR的特性, 也不是所有的管式反应器都符合PFR的假设。要计算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转化率及收率, 应该依据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 采用对理想流动模型进行修正, 或者是将理想流动模型与滞留区、沟流、短路等作不同组合的方法, 建立适宜的流动模型, 然后进行求解计算。由理想流动模型到非理想流动模型设计计算的转变, 学生往往不易接受和掌握, 这是在授课过程中尤其要强调的。对工业反应过程进行研究, 要注重将对过程中本征化学反应的研究以及对过程中诸如返混、传质、传热等物理过程的研究相结合, 即将化学因素和工程因素相结合, 进行综合分析, 指导反应器设计及操作。例如, 对于中间产物P为目的产物的连串反应:A→P→Q, 要提高目的产物P的选择性, 需要在较高的反应物A浓度和较低的中间产物P浓度下进行。而反应器中的返混会造成反应物浓度普遍降低、生成物浓度普遍升高, 因此返混对该连串反应是不利的。采用连续操作时, 应该选择接近活塞流的管式反应器, 或接近全混流的多级釜式反应器串联;在加料方式上, 分段或分批加料会使反应器中A浓度下降, 不利于P选择性的提高。诸如此类化学因素与工程因素的结合, 往往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应通过教学过程中多个类似事例的分析总结, 逐步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 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二、安全意识的强化
化工生产一般都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等特点, 大型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多具有工艺复杂、连续性强、安全隐患多的特点, 一旦发生事故则波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安全生产要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从项目的设计、施工、安装到竣工验收、试运转、投入生产, 各个环节都应以安全为前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强化安全意识, 使学生懂得安全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 设备设计计算、操作条件的确立和优化必须以安全为主。在讲授到反应器的飞温及参数敏感性时, 尤其要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一个设计合理的反应器必须在稳定而又不敏感的状态下操作。许多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采用催化氧化工艺, 例如, 乙烯在银催化剂上氧化合成环氧乙烷是强放热复合反应, 主要副反应是深度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副反应的热效应和活化能都大于主反应, 一旦反应温度超过某一数值, 副反应加剧, 温度剧烈升高, 又加剧了深度氧化副反应, 造成系统温度迅速升高的飞温现象, 控制不当, 会引起爆炸。另外, 在实际工业过程中, 各种工艺参数如进料温度、进料浓度、进料流量、冷却介质温度和空速等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扰动, 如果在参数敏感区域操作, 微小的波动就可能导致“热点”温度发生很大的变化, 甚至造成飞温和事故。对于具有强放热深度氧化副反应的有机物催化氧化反应, 这一点必须重视[1]。因此, 在反应器设计及操作中, 应首先考虑稳定性和参数敏感性条件的限制, 这是关系到生产安全的大问题。在讲授反应器热稳定性内容时, 涉及到着火点与熄火点, 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着火与熄火现象对反应器操作控制的重要性, 特别是开停工的时候尤其应该重视。例如, 在熄火点附近操作时, 操作条件稍有波动, 则易产生降温以致温度过低, 会造成反应速率降低甚至终止反应。操作温度若是在着火点附近, 进料温度稍有改变, 便会产生超温, 可能出现烧坏催化剂或者发生爆炸事故[2]。因此, 从设备设计到操作条件的确定, 都应以安全作为前提。从课程学习阶段就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三、经济意识的强化
一种化工产品的获得常常有多种途径, 不同途径所消耗的资源是不同的。对于确定的工艺路径, 如果所采用反应器的型式、操作条件、催化剂结构等不同, 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就会有相当大的差别。因此, 要对化工过程进行优化, 即在满足安全 (如爆炸限、催化剂、设备材质的耐温极限) 、环保 (如有害物质的最高排放量) 、产品质量等方面的前提下, 寻求能达到最经济的过程结构、设备型式和设备尺寸以及操作条件。反应器的操作状况对化工生产过程的技术经济指标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而经济指标归根结底又是由技术指标决定的[3]。化工工艺人员进行化工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工艺过程的特点, 确定设备型式和设备尺寸、最佳操作条件等内容。因此, 对学生进行经济意识的强化是很有必要的。在工艺条件的确定方面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 学生一般都学过, 关键是不知何时用或者如何应用, 不会综合分析, 这就需要教师多用事例进行分析说明, 使之潜移默化地逐渐掌握。例如, 关于气固相催化反应最佳操作压力的确定:反应压力影响工艺过程的动力消耗以及设备投资, 最佳操作压力的大小与工艺过程的特点、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等有关。 (1) 从能耗上看:压力大小将影响原料气压缩功、循环气压缩功以及产品分离的功消耗。 (2) 从催化剂活性温度来看:对于体积减小、可逆放热的气固相催化反应, 压力升高, 对平衡有利, 温度升高对平衡不利。但若由于催化剂温度范围的限制, 必须达到一定的反应温度, 则只能用提高压力, 以提高平衡常数来达到较高出口转化率的要求。此时, 其后续分离过程、循环过程有可能简化, 以降低设备费用及操作成本。因此, 最佳操作压力的高低, 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按着总体经济效果最优的原则来确定。又比如, 对气固相催化反应, 固体催化剂颗粒尺寸 (相当直径ds) 是一个重要参数, 它影响到宏观反应速率和反应器压降。如ds小, 则内扩散影响小, 宏观反应速率高, 催化剂用量减少。但ds小, 床层空隙率低, 对于体积流速一定的气体通过床层时的压力增大, 从而增加过程的动力消耗。因此, ds的大小, 要考虑到气流、床层特性以及其他具体情况, 综合分析来确定。
在化学反应工程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知识, 更应该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分析, 启发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 掌握将基础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意识到工艺过程的设计计算、操作条件的确立要以安全生产为前提;要学会按着工艺过程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以确定工艺过程的技术指标, 使工艺过程更加经济可行。总之, 要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安全意识以及经济意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学以致用, 很快地满足工作需要。
参考文献
[1]朱炳辰.化学反应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167.
[2]李绍芬.反应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90.
应激反应能力 篇11
【关键词】高等职业 护理专业 男护生 应激应对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28-02
本次研究将我校40名护理专业男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4级护理专业男护生共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实验组年龄19~21岁;参照组年龄18~22岁。两组男护生在一般资料上均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高职男护生的压力源,根据压力源的具体形式给予实验组相应的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男护生的压力源及干预前后的应对方式。①压力源调查:压力源问卷调查表主要通过参考阅读文献、访谈以及调查等方式编制,参考护理学生压力量表与中国大学生压力量表,结合高职男护生的具体特点设计,主要包括专业认知、就业情况、工作性质及内容、自身知识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压力评分包括三个等级,分别为无压力、压力一般以及压力显著。经专家评审后该量表符合测量的目的及要求。②应对方式调查: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量,该问卷主要由两个维度组成,分别为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共包含20个条目。
1.3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处理,计数采用(%)表示,计量采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采取T检验,对比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职男护生压力源分析
本次研究显示,男护生压力源排前三的有,认为护士是女生的专职、担心就业不如女生有优势以及对肢体接触感到尴尬。见表1。
2.2 两组男护生干预前后应对压力源的方式评分情况比较
干预后,实验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3.1 高职男护生压力源分析
3.1.1 护理职业形象女性化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认为护士是女生专职占95.0%。可以看出大多数男护生认为护理职业是女生从事的职业,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较差,导致男护生对护理职业出现心理障碍。此外,担心就业占50.0%,这主要是由于男护生担心医院对男护士缺乏正确认知而不愿录用男护生,导致其就业压力增大。
3.1.2 护理职业角色适应不良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肢体接触感到尴尬、害怕朋友不理解分别占42.5%、30.0%。可以看出高职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较差,不能正确对待护理操作中的正常肢体接触,同时又害怕被他人瞧不起,因而产生滋生一种自卑心理。
3.2 高职男护生压力源的干预措施
3.2.1 纠正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偏见
采用讲座的形式对男护生进行护理认知教育,让学生及时了解到我国护理职业改革及其发展的最新信息,同时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对男护士工作价值的认同,增强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培养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热爱,使其认识到护理职业并不是只有女性才能从事的职业[1]。
3.2.2 宣传男护生的优势
从生理上来说,男生的力量大于女性,因而搬运危重患者或者是手术患者时力量更大,动作也更快,同时男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较好,且反应较快,能够有效处理突发事件。此外,大多数男性都具有稳重、果断的特点,能够给人一种安全感,因而比起女护士更具优势。
3.2.3 树立男护生的职业信心
通过职业教育、心理指导等相关教育,纠正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偏见,使男护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树立男护生的职业信心。在此基础上,通过优秀男护士的成功案例,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培养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热情。
4 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较低,导致男护生心理压力较大,因而必须采用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等知识,纠正男护生的偏见,增强男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提高男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应激反应能力 篇12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健康雄性3月龄Wistar大鼠60只, 体重 (190±20) g, 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1.2 实验药物
抗郁汤由巴戟天、淫羊藿等中药组成, 原药材购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药房, 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制剂室制备为干燥粉末, 每1 g粉末相当于生药4.2 g, 4 ℃冰箱保存。盐酸氟西汀, 由礼来苏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剂量为每粒20 mg。
1.1.3 实验试剂
5-羟色胺硫酸肌酐, 中国医药公司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瑞士进口分装。
1.1.4 实验仪器
Sartorius电子天平, 德国Sartorius公司;微量电子天平, 岛津BP-211D;3K30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 德国SIGMA公司;匀浆机, 德国IKA公司;RF-540型荧光分光光度仪, 日本岛津公司。
1.2 方法
1.2.1 实验动物的分组
将60只大鼠根据体重大小编号, 通过随机数字表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进行分组, 以保证各组大鼠实验前体重均衡。实验大鼠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 (A组) 、模型组 (B组) 、盐酸氟西汀组 (C组) 、抗郁汤低剂量组 (C组) 、抗郁汤中剂量组 (D组) 、抗郁汤高剂量组 (E组) , 每组各10只。
1.2.2 抑郁模型的建立
适应性喂养1周后, 除空白对照组普通喂养 (群养) 外, 余组参照文献[1,2], 制造为期21 d的大鼠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抑郁模型。方法是在21 d内施加电击足底 (50 V交流电, 10 s/次, 每隔1 min, 20次) 、冰水游泳 (4 ℃, 5 min) 、摇晃 (1次/s, 1 min) 、夹尾 (1 min) 、禁水 (24 h) 、禁食 (24 h) 、热应激 (45 ℃, 5 min) 刺激, 随机安排每日给予1种刺激, 每种刺激出现3次, 同一种刺激不能连续出现, 使动物不能预知给予的刺激。
1.2.3 给药方法
空白对照组普通喂养;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2 mL;根据动物与人体体表面积折算法, 药物用量为人体用药剂量的20倍、10倍、5倍。用时按生药与制剂的比例折算, 纯化水稀释;盐酸氟西汀去外壳后, 用纯化水配成0.18 mg/mL混悬液, 使用时摇匀。大鼠灌胃容量为0.33 mg /100 g体重, 按大鼠体重给相应药物量, 于每日刺激前30 min灌服。
1.2.4 体重的检测
实验第21天, 按动物序号进行测量。
1.2.5 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
实验第21天, 采用Morris水迷宫[3]视频跟踪系统进行评价。该系统由一个直径120 cm, 高50 cm不锈钢水池、平台、记录装置和分析软件组成。水温保持在24 ℃±2 ℃, 大鼠头部以苦味酸涂黄色, 便于摄像头捕捉。平台为直径9 cm, 高29 cm的圆形隐藏平台, 置于第三象限, 水面高于平台2 cm, 实验期间水迷宫外足够的固定参照物及水池壁上用粉笔画有固定的图案 (如三角、圆等) 供大鼠定位利用, 且始终保持不变。
定位航行实验通过观测大鼠从入水到找到并爬上平台所需时间, 即逃避潜伏期, 避潜伏期的长短可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造模前5 d进行定位航行训练, 每天固定时间, 训练2次。大鼠均以第一象限为入水点, 如果大鼠在60 s未找到平台, 逃避潜伏期记为60 s然后由实验者将其牵引至平台上, 停留20 s再放回笼中。实验21 d正式检测时, 记录大鼠2 min内逃避潜伏期及找到休息平台所游过的距离。
1.2.6 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含量的测定
用20%的戊拉坦, 按5 mL/kg 腹腔注射麻醉大鼠, 放血处死大鼠后, 尽快断头剥取全脑, 去除小脑后将脑组织称重, 放入预冷酸性正丁醇溶液中匀浆, 混匀后离心取上清液, 按荧光分光光度法[4]测定大鼠脑内单胺递质5-HT的含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2 结 果
2.1 体重增长变化
第21天, 与A组相比, B组体重增长缓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B组相比, C组、E组、F组体重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D组较B组体重有所增加,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C组相比, D组体重增长缓慢,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E组、F组与C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评价
第21天在逃避潜伏期中, 与A组相比, B组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增加 (P<0.01) ;与B组相比, 各给药组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下降 (P<0.05或P<0.01) ;与C组相比, D组、E组、F组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C组相比, D组、E组游泳距离增加 (P<0.05) , F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3 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含量变化
与A组相比, B组、D组、E组5-HT含量减少 (P<0.05或P<0.01) ;与B组相比, D组5-HT含量有所增加,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E组、F组5-HT含量较B组显著增加 (P<0.05或P<0.01) ;与C组相比, D组5-HT含量有所减少, 但无统计学意义;E组、F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
3 讨 论
本实验所采用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模型是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对于大鼠来说, 连续21 d的伤害性刺激相当于人长期处于负性情绪和生活事件中, 目前认为其为抑郁症病因。长期负性情绪及不良的生活环境使得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下降, 单胺递质的作用与相应的受体亚型有关, 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受体多与G蛋白偶联, 通过不同的G蛋白激活或抑制不同的信号转导途径, 影响基因转录和表达, 从而使神经细胞功能发生一定的变化。
抑郁症属中医情志病的范畴, 其症状散见于中医古籍中的癫狂、脏躁、百合病、郁证等病证中。中医学认为抑郁症是由情志不遂、气机郁结而致, 因郁及气血、五脏, 出现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调, 变生诸多不足之证, 出现脾虚、肾虚、气郁化火、郁久伤阴、阴虚火旺等证型, 所谓“久病必虚”。 抑郁症初期为肝郁, 中期为心脾两虚, 后期为肾虚。
抗郁汤由巴戟天、淫羊藿等中药组成。中药巴戟天是常用的补肾壮阳药, 主治大风邪气、可强筋骨、安五脏、补中、增志、益气。在采用现代药理学方法研究巴戟天[5]的药理作用过程中, 发现其具有抗抑郁作用;中药淫阳藿是传统的补益药, 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益精气、补腰膝、强心力、祛风湿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淫羊藿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木脂素及生物碱淫羊藿具有多种药效功能, 主要集中在免疫、生殖系统及心脑血管系统等方面。
抗郁汤具有补肾助阳、养阴柔肝、调整阴阳等功效。在临床运用中, 以其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治疗抑郁症, 常常获效。在本实验中, 抗郁汤中、高剂量组与西药盐酸氟西汀对照组疗效相当, 存在一定量效关系。抗郁汤可使抑郁模型大鼠体重增加, 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提高其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含量。
摘要:目的 探讨抗郁汤对孤养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体重增长、学习记忆能力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 (5-HT) 含量的影响。方法 除空白对照组普通喂养 (群养) 外, 余各组制造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抑郁大鼠模型。连续21d于应激刺激前30min除对照组外, 余组接受不同灌胃干预, 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增长、学习记忆能力及5-HT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学习记忆能力及5-HT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减少;抗郁汤低剂量组较模型组有所增加, 盐酸氟西汀组与抗郁汤中、高剂量组接近空白对照组, 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结论 抗郁汤能够纠正抑郁模型大鼠体重降低、学习记忆能力, 增高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含量, 具有良好的抗抑郁功能, 在一定剂量内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关键词:抗郁汤,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抑郁模型,单胺类神经递质
参考文献
[1]Katz RJ, Carroll BJ.Acute and chronic stress effects on open fieldactivity in the rat:Implications for a model of depression[J].Neu-rosci Biobehav Rev, 1981, 5 (2) :247-251.
[2]Kate RJ, Sibel M.Animal model of depression:Tests of threestructurally and pharmacologically novel antidepressant comd-pouns[J].Pharmacol Biochem Behav, 1982, 16 (6) :973-977.
[3]Kaegker S T, Sinner C, Chatterjee S, et al.Hyperforin enhancesthe ex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s of eatecholamines, serotonin andglutamate in the rat locus coeruleus[J].Neuroscience Letters, 1999, 262 (3) :199-202.
[4]匡培根, 周新富, 徐波.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提取和荧光光度测定法[J].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82, 3 (2)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