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应对药物不良反应论文

2024-10-12

正确应对药物不良反应论文(精选7篇)

正确应对药物不良反应论文 篇1

细菌感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在现代医学发展起来前, 人们都生活在细菌感染的噩梦之中, 20世纪初世界上首个抗生素——青霉素的问世[1], 大大加强了人们对细菌感染的耐受力, 保证了其身体健康。由青霉素衍生的头孢菌素类药物至今仍是医院控制细菌感染的一线用药, 其可以广泛分布于全身各个部位[2], 这为防治感染性疾病带来了很大益处, 但随着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 由此引发的不良反应亦引起各专家学者的关注。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轻者仅有皮疹、瘙痒等, 重者严重威胁生命[3], 因此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补救措施, 保证医疗安全, 从而提高医疗质量。现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157例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共同探讨应对策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157例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77例, 女80例, 年龄范围在12~78岁, 平均年龄为 (42.28±28.14) 岁。157例患者中呼吸系统疾病61例, 泌尿系统疾病45例, 肠道疾病21例, 其他30例。

1.2 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根据我院实际与各个科室相结合制定不良反应调查表, 调查表主要包括2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病史回顾等;第二部分包括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生类型, 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相应处理对策等。

2 结果

2.1头孢菌素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表现类型, 见表1。

2.2头孢菌素类累严重不良反应共发生67例, 其中过敏性休克31例, 戒酒硫样反应20例, 伪膜性肠炎13例, 维生素K反应性低凝血酶原血症5例头孢菌素类药物种类及其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 见表2。

2.3不良反应相关因素:本次研究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共67例, 占全部不良反应的42.68%, 其中有过敏体质者8例, 比例占11.94%;过敏史者8例, 占11.94%;使用药物后饮酒者7例, 占10.45%, 其他相关因素还包括年龄、环境、饮食习惯、情绪, 经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过敏体质、过敏史及使用药物后饮酒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独立性危险因素。

3 讨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是青霉素后有一大有着重要临床意义的抗生素, 其具有杀菌效果强、人体生物利用度高、抗菌谱较广、半衰期长、血浆蛋白结合率低、对人体毒副作用小、部分耐酸、耐酶等特点[4], 在临床上广泛应用。随着使用率的增加甚至是不合理的应用, 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逐渐增多, 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渐提高, 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会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其安全性及其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因素有过敏体质、过敏史及服用药物后饮酒, 这对预防严重不良反应发证提供合理的预防措施[5], 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当加强对患者过敏史的询问及过敏体质的监测, 并根据检测结果慎重选择药物, 此外加强对患者生活习惯的干预, 向患者讲明应用药物与饮酒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性。另外药物及患者的疾病原因亦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药物本身的质量问题, 提纯度不高, 其中的杂质进入人体内引发不良反应, 或者是与其他同时进入人体的药物发生拮抗[6], 因此在选用头孢类药物尽量选择大厂的出品, 并避免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部分患者因为伴有多种基础疾病, 导致头孢类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如血友病、溃疡、肾病等, 对这类人群用应当更加慎重。

本组研究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主要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头孢曲松、头孢替唑钠、头孢哌酮, 这些药物多有与青霉素相似的内酰胺环结构, 因此要求临床医师务必全面掌握上述药物的适应证, 对所需要应用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认真的论证, 并严格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如有青霉素过敏者高度警惕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常见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过敏反应, 这是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 轻者表现为皮疹、药物热等, 严重者则会出现支气管痉挛、过敏性休克等, 抢救不及时就会导致患者的死亡; (2) 胃肠道反应及二重感染, 轻者食欲不振、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等, 重者造成肠道菌群失调, 出现伪膜性肠炎, 患者往往伴有严重腹泻、水电解质紊乱、中毒性巨结肠的症状, 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 (3) 血液与造血系统, 从胆道内排泄的头孢类药物抑制了合成维生素K的细菌生长, 从而出现维生素K反应性低凝血酶原血症; (4) 神经精神系统毒性, 大剂量应用头孢菌素药物可引起头痛、头晕等中枢神经症状, 尤其是肾脏功能不全者, 更会表现出精神错乱的症状[7]; (5) 肝肾毒性, 药物经肝肾代谢, 引起肝肾功能异常; (6) 戒酒硫样反应, 在应用头孢菌素期间, 饮酒可出现此不良反应, 表现为面色潮红、胸闷、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头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在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之前, 应当对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进行评估, 监测其是否为过敏体质, 详细询问过敏史, 对合并有多种基础性疾病的患者选择药物更加慎重, 作出药物应用的合理方案, 并对患者饮食习惯进行介入, 仔细询问告诫患者应用药物期间不要饮酒, 在应用药物期间, 定期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并询问患者是否感觉到不适, 长期应用时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 对患者的皮疹、呼吸困难、胃肠道不适等, 应当立即停用药物, 对患者进行观察。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 应当积极进行抢救治疗, 如鼻导管、面罩吸氧, 如出现呼吸肌痉挛、麻痹者行气管切开, 呼吸机机械通气,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补充有效血容量, 合理使用扩容、升压药物, 纠正患者休克状态;对于假膜性肠炎的患者, 在停用头孢类抗生素的同时, 迅速补充液体、补充血浆、白蛋白, 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 并提高其提抗力, 避免应用解痉剂及止泻药, 防止肠内的毒素滞留, 服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恢复肠道的正常菌群, 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抗生素如万古霉素等, 必要时可行手术治疗[8];维生素K反应性低凝血酶原血症者可注射维生素K1逐步恢复凝血时间。

本组实验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67例, 65例经对症治疗积极抢救后不良反应消失治愈出院, 2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

综上所述, 合理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严格掌握其禁忌证, 建立预防措施及突发不良反应应激院能够积极预防、制止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是提高医疗安全的关键。

摘要: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引发的严重不良反应, 并对其提出相应的防止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所收治的157例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并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应对措施。结果 15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以及二重感染、神经精神系统毒性、血液与造血系统毒性、肝肾毒性以及戒酒硫样反应, 其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67例, 65例经对症治疗积极抢救后不良反应消失治愈出院, 2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合理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严格掌握其禁忌证, 建立预防措施及突发不良反应应激院能够积极预防、制止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挽救严重不良反应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头孢菌素,不良反应,对策

参考文献

[1]马辉, 耿凤英, 杨月明.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医药导报, 2011, 30 (3) :391-392.

[2]高淑慧, 高建.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分析与临床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10) :29.

[3]秦瑾.头孢菌素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J].医学信息, 2013, 26 (16) :297.

[4]杨利珍.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26) :84-85.

[5]庄少雄, 邱亿腾, 彭武江, 等.头孢菌素类药物各种不良反应表现及预防措施的探讨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9 (20) :148-149.

[6]粱欣, 纪立伟.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进行皮试问题的探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9, 37 (7) :60-61.

[7]吕国环.头孢菌素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0) :130-131.

[8]李楚倩, 周陈西, 刘孟娟, 等.第3代头孢菌素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业, 2012, 21 (24) :98-100.

能识别和正确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篇2

服药后出现不适,要考虑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可能涉及人体的各个系统、器官、组织,其临床表现有时与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表现相似。在日常生活中,为保障他人和自身用药安全,我们需要通过症状、发生时间等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初步识别。

临床症状 药物不良反应一般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如皮肤 损害表现为皮疹、瘙痒等,消化系统损害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泌尿系统损害表现为血尿、肾功能异常等,严重的全身损害可表现为过敏性休克、发热等。病人在发生可疑反应时,首先看药品说明书是否注明该不良反应,如果已经明确注明,则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大。

发生时间 根据可疑反应发生时间,可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识别。①在数 秒至数分钟内发生,如注射过敏反应表现为病人很快出现灼热、喉头发紧、胸闷心慌、脸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需立即抢救;②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如固定性红斑常发生在同一部位,呈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常有水疱,伴有发热等症状;③在半小时至两小时内发生,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④ 在用药后1~2周发生,如多形红斑常在用药后2~7天出现,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大多在10天后发生,洋地黄反应与利尿剂引起的水肿也多在1~2周后出现;⑤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如链霉素导致的耳聋,常在停药后6个月出现,氯霉素、保泰松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常在用药后1年以上才出现。

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掌握3点趋利避害

1.停用可疑的或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 在一时难以确定是哪种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下,除停用说明书上明确注明不良反应的可疑药物外,还必须停用发生不良反应前使用过的所有药物,根据需要重新筛选疗效近似的药物进行替代治疗。观察不良反应的症状是否在停药后消失,如果副作用较轻微,其症状在停药后可自行好转,症状严重或停药后症状没有缓解的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可疑症状如确属药物不良反应,今后应避免再服用同样的药物。

2.采取有效措施清除体内残留药物 口服药物可用干净的木筷或小勺轻轻刺激喉部使其呕吐,吐过之后喝水,再次以同法刺激咽部,直到将胃内残留药物吐尽为止。如果服药时间较长,药物已进入肠道,可喝一些能稀释药物和延缓药物吸收的食物,如鲜牛奶、绿豆汤、豆浆等。为延缓或阻止药物被肠道吸收,可根据说明书适当服用对药物有吸附作用的药用炭。

3.出现昏迷应紧急送医院 有些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如皮疹、水肿、哮喘等。如果发现这些症状,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息斯敏、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等。如果发现病人用药后很快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指甲青紫,昏迷等症状,应紧急送医院或通知医生抢救。在送医院或等医生来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病人呼吸、心跳停止,可做人工呼吸及心脏挤压(不要用力太大),也可将左手掌平放在病人左胸部,然后用右手握拳击打自己的手背。

尽管所有药物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良反应,但是大部分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不影响治疗和使用者安全的,同时,不良反应也并非每个人都会发生。再加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设定和密切的药学监护,完全可以积极的应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安全性。因此,大家不必因噎废食,该用药时还需用。

专家忠告

除发生轻微药物不良反应,病人可自行停药处理观察以外,若不良反应严重,用药者必须及时到医院救治。切记不要耽误治疗时机,并向临床药师进行用药咨询,避免不良反应再次发生,维护身体健康。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篇3

1 抗生素

1.1 β-内酰胺类 (β-Lactams) 天然青霉素很少引起肝损害, 当发现过敏反应时可能偶尔伴有肝炎, 出现肝中心区坏死。据临床应用半合成青霉素制剂可以引起肝功能改变或淤胆性病变。如:异口恶唑类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邻氯苯唑青霉素及氟氯青霉素等均可能引起的淤胆性肝炎。据报道氟氯青霉素引起迟发性淤胆性损害, 均在停药后出现深度黄疸, 肝功能检测异常持续6个月以上。其他半合成青霉素也可引起血转氨酶升高, 多为暂时性, 停药后即可恢复。

1.2 头孢菌素类 有时能引起血浆转氨酶升高, 多为暂时性, 停药后即可恢复。如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哌酮等, 均偶可引起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升高。

1.3 大环内酯类 (Macrolides) 红霉素碱本身极少引起肝损害, 但酯化红霉素多有一定的肝毒性, 主要是代谢中间产物引起肝细胞变性。如红霉素 (Ccyhromycin) , 无味红霉素较易引起黄疸和肝损害, 疗程超过10~12 d尤为明显。乙酰螺旋霉素 (Acetylspiramyein) , 大剂量可致胃肠道反应, 偶见血清转氨酶升高。罗红霉素, 近年有报道能引起急性淤胆性肝炎。阿奇霉素, 偶见转氨酶升高, 停药可恢复。其他抗生素:新生霉素, 有明显的肝毒性, 能抑制葡萄糖醛酸转氨酶使肝细胞形成结合型胆红素的功能发生障碍, 并抑制胆红素从胆汁排除, 从而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多见于儿童, 尤其是新生儿。克林霉素 (clindamycin) , 有肝功能损伤的报道。多粘菌素类 (Polymyxin) 尚有白细胞减少及肝毒性等。

1.4 四环素类 (Telracyclies) 长期口服大量四环素或每日静脉滴注超过1~2 g, 可造成严重肝损害, 临床症状类似急性病毒性肝炎, 有中度黄胆肝功能不全应减量慎用。

1.5 氯霉素类 (Chloramphenicol) 引起灰婴综合征, 可能与患儿肝内药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对早产儿新生儿哺乳期妇女禁用。

1.6 氨基苷类 (Aminoglycosides) 主要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有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 如:妥布霉素 (tobramycin) 尚有转氨酶升高, 血小板白细胞减少等。奈替米星 (netilmicin) 注射本品, 血清氨基转氨酶碱性磷脂酸酶, 胆红素值上升发生率均为每1000人有15例。

2 合成抗菌药

2.1 磺胺类 (Sulphonamides) 磺胺类药物可以引起急性肝炎型过敏反应, 还可累及其他器官损害。还可能引起淤胆性黄疸, 肝功能减退, 严重者可致急性肝坏死。对新生儿易引起黄疸, 对先天性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服用后, 可致溶血性贫血。此类药物引起肝脏损害与过敏反应有关, 与药物剂量无关。如复方甲基异噁唑可引起淤胆, 此外有发生急性肝衰竭的报道。

2.2 喹诺酮类 (Quinolones) 据报道, 少数患者因大量或长期应用第一代药物如:吡哌酸或氟哌酸可出现血转氨酶升高。第二、三、四代药物很少引起肝脏损害。如注射用加替沙星偶有ALT和AST增高。

2.3 硝基呋喃类 (Nitrofurans) 如呋喃妥因可以引起全身过敏反应, 伴有淤胆性肝炎。此类药物引起肝脏损伤与过敏反应有关, 与剂量无关。临床出现发热、皮疹、黄疸、嗜酸细胞增多。曾报道肝内胆汁淤积并偶尔伴有散在性肝细胞坏死。

3 抗结核药

3.1 异烟肼 (Isoniazid) 大剂量异烟肼可损害肝引起转氨酶升高, 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 肝病患者慎用。

3.2 利福平 (RFP) 随着利福平的广泛应用于抗结核化疗中, 引起肝损害也日渐增多, 主要为肝细胞型和胆汁潴留的混合型肝炎改变, 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转氨酶升高, 有肝病史或与异烟肼合用时较易发生。

4 抗真菌药

4.1 酮康唑 (Keoconazole) 可引起血清转氨酶升高, 偶有严重的肝毒性及过敏反应等。另有引起急性肝萎缩而致死的报道。

4.2 氟康唑 (Flticonazole) 可见肝造血功能异常。综上所述, 抗菌药物对肝脏的损害须引起高度重视, 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以减轻对肝脏的损害。肝病时避免应用红霉素酯化物、四环素类、磺胺类、利福平、氟康唑等对肝脏有毒性的抗菌药物, 应全面考虑患者肝功能状况, 正确、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5.小结

目前抗菌药物应用越来越多, 很多药物容易引起肝脏损害, 而临床在应用抗菌药物时经常有不规范的现象, 必须引起重视。易引起肝脏损害的抗菌药物主要有磺胺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氨基苷类、喹诺酮类、硝基呋喃类、抗真菌类、β-内酰胺类、抗结核类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 抗菌药物的使用不仅要考虑它的临床疗效, 同时应想到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尽量做到争取最高疗效的同时, 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参考文献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2009年收集到的167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

1.2 方法

将收集到的ADR报告, 按患者一般情况 (性别、年龄) 、引发ADR的药物种类、ADR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67例ADR报告中, 男118例, 女49例;患者年龄最小1个月以内, 最大78岁。除儿童外, 药物不良反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尤其是老年患者最多见。各年龄组的ADR分布情况, 见表1.

2.2 不同给药途径与ADR的关系

静脉滴注138例, 占82.63%;口服给药18例, 占10.77%;肌肉注射7例, 占4.19%;皮下注射3例, 占1.79%;吸入给药1例, 占0.59%.

2.3 ADR涉及到的药物种类及临床表现

根据ADR报告分析, 其中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9.1%, 临床表现以皮疹、疱疹、红斑、皮肤红肿、瘙痒多见。见表2.

3 讨论

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 除儿童外, 药物不良反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老年患者最多见, 其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大多数不良事件与剂量相关, 而不是特异质或过敏现象。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性增加;多种病症而使用多种药物;肾脏和肝脏功能紊乱, 使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发生改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差;体内药物的消除情况改变;老年人用药个体差异大。

注射给药ADR发生比例高于口服给药, 其主要原因是:注射给药时, 药物直接进入人体, 没有肝脏的首过效应, 所以血药浓度较高, 对机体的刺激性较强。另外注射给药对药品的质量要求高, 对用药的整个过程都要求必须是无菌操作, 注射剂为保持其稳定性而加有很多附加剂, 如:pH值调节剂、防腐剂等, 这些也有可能使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表2结果显示: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一方面导致耐药性增加, 另一方面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的发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比例较高, 占到49.1%, 可能是由于抗感染药物应用频率最高, 应用量最大。主要表现在: (1) 药物选择不当。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社区获得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如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菌抗菌作用差, 又有明显的耳、肾毒性, 门急诊常见的上下呼吸道感染不宜选用此类药物。 (2) 注射速度过快。许多ADR与注射速度过快有关, 减慢给药速度则不良反应明显减轻。因此, 对于某些过敏反应较重,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必须严格控制滴速。 (3) 药物浓度过高。药物浓度过高主要是医师为了减少输液次数, 使用溶液量偏少, 导致ADR增加。 (4) 用药剂量过大。许多老年患者或肝、肾功能不全者未根据年龄及肝、肾功能来调整抗菌药物用量。 (5) 溶媒选用不当。譬如, 青霉素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稳定, 鱼腥草注射液必须选择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使用, 不正确选用溶媒明显增加了ADR发生率。 (6) 联合用药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容易导致药物毒性增加, 药物联用必须谨慎。

表2结果显示: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占第二位, 尤其是中药注射剂。其原因为: (1) 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后, 一方面是由于药物自身所固有的不溶性微粒, 另一方面中药注射剂成分比较复杂和一些未被除尽的杂质与其他药物配伍后, 使不溶性微粒增加。 (2) 临床使用欠合理, 也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频发的重要原因。中药注射剂是在中医指导下研发的产品, 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药的特性, 临床需要按照中医辨治规律才能获得较好效果。 (3) 有过敏史者使用中药注射液更易发生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尤其是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过敏史患者。所以用药前要认真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4) 生产工艺不合理, 制备过程中杂质未除尽。

药物不良反应与防治 篇5

1 抗生素滥用, 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 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 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 进展迟缓, 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 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 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 二级医院为80%, 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 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 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 很少有医师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 使用的盲目性很大, 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 不重视病原学检查, 迷恋于“洋、新、贵”, 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 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 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 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 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 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 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 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 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 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 形成一种平衡, 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 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 临床分科过细, 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 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 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 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 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 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 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 医师、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2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十分复杂, 而且难以预测。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2.1 药品因素

(1) 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 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不良反应。如麻黄碱兼有平喘和兴奋作用, 当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时可引起失眠。 (2) 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 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 以致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 (3) 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 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4) 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 可发生中毒反应, 甚至死亡。 (5) 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 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 即生物利用度不同, 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2.2 患者自身的原因

(1) 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 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多。 (2) 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 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较慢, 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的机体尚未成熟, 对某些药较敏感也易发生不良反应。调查发现, 60岁以下的人,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9% (52/887) , 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则为15.85% (113/713) [4]。 (3) 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 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不同。 (4) 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 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 易引起不良反应。

2.3 其他因素

(1) 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 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2) 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 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3) 合并用药:两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5%, 6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 15种以上药物合用,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5]。 (4) 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 当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 会产生反跳现象。

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 中药也不例外, 只是程度不同, 或是在不同人身上发生的几率不同。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时也不必过于惊慌, 患者用药时, 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如果出现了较严重或说明书上没有标明的不良反应, 要及时向医师报告。

3 怎样做到安全用药

(1) 不能轻信药品广告。有些药品广告夸张药品的有效性, 而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 容易造成误导。 (2) 不要盲目迷信新药、贵药、进口药。有些患者认为, 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 到医院里点名开药或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 都是不恰当的。 (3) 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用药前应认真阅读说明书, 不能自行增加剂量, 特别对于传统药, 许多人认为多吃少吃没关系, 剂量越大越好, 这是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 (4) 药品消费者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用药后如出现异常的感觉或症状, 应停药就诊, 由临床医师诊断治疗。这里需要告诫药品消费者的是, 有些人服用药品后出现可疑的不良反应, 不要轻易地下结论, 要由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因果关系的分析评价。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 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国家正在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尽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给人们造成的各种危害。因此, 人们应抱着无病不随便用药, 有病要合理用药, 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 正确的服用药物和保管药物, 不断提高用药水平, 从而达到真正的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帮助临床医师和患者了解药物不良反应,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药物,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 综述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 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张克义, 赵乃才.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大典[S].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6.

[2]杨利平.再谈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 17 (2) :229.

[3]刘振声, 金大鹏, 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0:314.

[4]孙定人.药物不良反应[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103.

浅析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 篇6

1 利尿剂

适用于老年患者, 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肾素活性低、血浆容量相对较多。不良反应以低钾和低钠血症最为多见。目前国内常用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吲哒帕胺等。此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低钾血症, 据报道, 门诊患者低血钾发生率为2.1%, 住院患者发生率为15.7%[1]。老年患者的这种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此类药物还可引起血尿酸升高。金智敏[2]对182例高血压应用吲哒帕胺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有引起血尿酸及血肌酐升高现象。另外, 此类药物还可引进低钠血症、糖耐量降低、影响脂蛋白的代谢、反射性引起肾素活性升高等。有痛风及肾功能不全者, 慎用噻嗪类利尿剂, 肾功能衰竭、高血钾患者禁用。

2 β-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或青少年高血压患者, 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主要不良反应有低血压、心动过缓、失眠、疲乏、眩晕、肢端循环障碍、低血糖反应等, 还可产生腹泻、恶心、胃痛、消化不良、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因选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时由于β2受体被阻断, 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呼吸道阻力增加, 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伴有心脏传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周围血管疾病患者应列为禁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患者慎用。有报道1例患者服用普萘洛尔造成支气管痉挛, 虽经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治疗, 患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3]。

3 钙离子拮抗剂

适用于伴有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患者, 对有传导阻滞、心动过缓者亦较为安全。常用药物第一代主要有硝苯地平;第二代主要改为缓释片, 如心痛定缓释片等;第三代是长效药物, 半衰期长, 如络活喜、氨氯地平等。主要不良反应为可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抑制心肌收缩力、便秘、胫前、踝部水肿、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头痛、颜面潮红、多尿、皮疹和过敏反应等。因此类药物有引起反射性心率加快的副作用, 可加重心脏负担, 诱发心肌缺血, 既往有心肌梗死史患者对这类药物慎用。心力衰竭、用药前基础心率较快的患者、合并有心房颤动或其他导致心率加快的心律失常的患者, 应慎用或禁用此类药物。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常用的药物有卡托普利、福辛普利、西拉普利、培哚普利等。不良反应以干咳最常见, 发生率1%~30%, 发生的时间一般为服药后的3~6周。干咳夜间发生较重, 症状持续、剧烈者需停止用药, 选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4]。最严重而罕见的不良反应为血管神经性水肿。还可引起一时性蛋白尿、高血钾、窦性心动过缓和头痛等, 随着用药时间逐步延长, 这些不良反应会很快消失, 一般不用作出处理。重度血容量减少、重度主动脉、二尖瓣窄、限制性心包炎、有血管杂音的老年吸烟者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肾功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此类药物。

5 α受体阻滞剂

适用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哮喘病及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药物有两类, 第一类是短效α受体阻断药, 常用的有妥拉唑啉和酚妥拉明等;第二类为长效类α受体阻断药, 有哌唑嗪和酚苄明等。第一类药物不良反应可引起体位低血压, 还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如静脉注射速度过快, 也可引起心动过速、心律失常, 诱发或加剧心绞痛;第二类药物不良反应可引起恶心、呕吐, 还可引起低血压、心悸、鼻塞等, 少数患者出现乏力、嗜睡等中枢抑制症状。一般服用数次后首剂低血压可消失。第一类药物胃炎、溃疡病、冠心病患者慎用;第二类药物冠心病及肾功能不全慎用。

6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适用于合并糖尿病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常用的药物为洛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奥美沙坦和坎地沙坦等。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晕眩、头痛、高钾血症, 偶见首剂直立性低血压、皮疹、腹泻、消化不良、肝功能异常、肌痉挛、肌痛、背痛、失眠、血色素降低、肾功能损伤、咽炎和鼻塞等。

7 复合制剂

此类药物主要有复方罗布麻片、珍菊降压片、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等。复方罗布麻片由胍乙啶、双肼苯达嗪及氢氯噻嗪组成, 应注意胍乙啶与双肼苯达嗪都具有直接扩张血管的作用, 因此复方罗布麻片主要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 忌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及嗜铬细胞瘤患者。珍菊降压片由可乐定与氢氯噻嗪组成, 可乐定可引起大脑认知障碍, 不建议做一线降压药物。复方降压片由利血平、双肼苯达嗪及氢氯噻嗪组成, 由于利血平由于可能引起抑郁、消化道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 在我国为濒临淘汰药品。北京降压0号在复方降压片的基础上加用了氨苯蝶啶与氯氮卓, 因也含有利血平, 其安全性有待检验。

8 小结

高血压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服药, 但长期服药易产生不良反应。应根据血压高低、有无并发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合理选择适当的降压药物, 同时联合用药时应适当的调整剂量, 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及停药, 从而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郭远航, 蒋峻, 郑竞霞, 等.门诊和住院病人抗高血压药物用药情况及依从性调查.科技通报, 2002, 18 (3) :247-250.

[2]金智敏.吲哒帕胺对高血压高危患者血清肌酐、尿酸、血钾及左室肥厚的长期影响.高血压杂志, 2002, 10 (3) :235-238.

[3]娄元红.心得安引起支气管痉挛致死1例.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1, 1 (11) :1611.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 篇7

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是严重的, 在用药后的数秒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症状也各不相同, 常见的有皮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引起死亡。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很多, 总结以下几方面仅供参考。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1.1 药物化学结构

化学结构相似的同类药物应用过程中常有类似的不良反应发生。如青霉素类药物能引起过敏反应, 化学结构相类似的青霉素、氨苄西林、羧苄青霉素等都能引起过敏性肾病或间质性肾炎。结构类似的新霉素、卡那霉素、乙基西梭霉素等均对耳蜗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表现为耳鸣、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严重的可引起耳聋。

1.2 药物的剂量、剂型、生产过程

药物应用过程中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也有所增加。阿司匹林临床应用中有发生耳聋的病例有文献记载阿司匹林剂量低于600毫克时, 在312人中未发发生耳聋, 剂量600~899毫克时, 在2273人中有3人耳聋 (1%) , 剂量900-1199毫克时, 269人中有12人耳聋 (4.5%) , 当剂量大于1200毫克时, 120人中有18人耳聋 (15%) 。

同种药物不同剂型应用时产生不良反应也有所不同, 如氯霉素口服时对造血系统地损害较大, 而肠道外给药造血系统地损害就较少, 临床应用时医生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和用药目地选择不同的剂型合理应用。

有些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除药物有效成分本身引起外还与生产过程差异有关。生产过程的差异造成了药品中杂质含量差异、各种添加剂用量的差异、甚至是生产过程中氧化、分解、降解、聚合产物的微小差异都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很大。同是合格出厂的同种制剂, 不同批次应用时, 不良反应反馈情况就有所不同。可见药物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生产工艺, 控制好生产环境也会减少临床用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连续用药的时间

一般说来, 连续用药的时间越长, 发生不良反应可能性越大。同一剂量下服用安体舒通, 给药时间在8周以内未发现男性乳房增大现象, 但是服药24周以后, 男性乳房增大的发生率可高达66%。

1.4 药物的相互作用

临床治疗中几种药物同时或先后应用时, 如用药得当, 会增进治疗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时, 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加重, 就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危害, 这种不良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药理作用相似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时具有毒性蓄积作用;二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相互作用, 使其中一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发生了变化, 从而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2 机体方面的因素

2.1 用药者的种族

药物不良反应在不同的种族的患者身上存在差异。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受代谢酶的影响。不同种族的人由于基因多态性的存在, 使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生差异, 药物进入体内需要经乙酰化过程被代谢转化, 人体的乙酰化过程又有快型和慢型之分。如日本人、爱斯基摩人种慢乙酰化者很少, 而欧美白种人中慢乙酰化者可达50-60%, 中国人中慢乙酰化者约占26.5%。对于普奈洛尔减慢心率的作用, 中国人比美国人敏感, 同样的治疗剂量在美国人身上是治疗作用可在中国人身上就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2.2 性别

由于男女生理机能不同, 女性又存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绝经期这些特殊的生理时期, 所以女性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有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如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对泻药及其他刺激性药物敏感, 容易引起月经过多, 流产及早产等潜在危害。一般而言女性对药物不良反应较男性表现出相对敏感。

2.3 年龄

年龄因素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影响。小儿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各系统器官发育还不健全, 肝脏对药物的解毒功能差, 肾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低下, 肝酶系统发育尚未完善, 因而对药物敏感性高,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如新生儿使用氯霉素后易产生灰婴综合征等。老年人用药, 随着年龄的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在增加, 据统计51~61岁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4%, 61~70岁为15.7%, 71-80岁为18.3%, 81岁以上为24%。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发病率高与许多因素有关。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 组织器官功能减退, 靶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另外, 老年人疾病多, 用药复杂, 这都是不良反应发病率高的原因。

2.4 用药者的病理状况

疾病能改变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既能改变药效动力学作用又能改变药代动力学作用, 因此用药者的病理状况会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便秘的患者会使口服药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变长, 使药物吸收量增加, 从而引发不良反应。有中耳炎或中耳病史的患者, 小剂量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也会引起听觉神经的损害。用药者的疾病情况中肝肾疾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很大。许多药物进入人体需经过肝脏进行分解转化, 因此用药者肝功能不良时会使许多药物的分解转化受阻, 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蛋白合成作用减弱, 血浆蛋白减少, 使血浆蛋白与药物的结合能力减弱, 使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 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肾脏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重要排泄器官, 肾脏疾病时常伴有机体脂肪丢失, 这使药物的血药浓度增加, 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3 饮酒及饮食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

饮酒造成消化道血管扩张, 增加药物的吸收, 引起一些药物不良反应。饮酒能引起肝脏功能的改变, 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加。用药过程中饮酒也会加重乙醇对人体的毒害作用。因此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饮食习惯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长期低蛋白饮食可使肝微粒体酶活性降低, 药物代谢减慢,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食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 能增加机体对脂溶性药物的吸收, 使短期内血药浓度较高,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鸡肝、奶酪等富含酪胺的食物能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 引起血压升高。

4 环境因素

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有许多的物理化学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 从而使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受到影响。长期处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中的人群用药时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不良反应。因此环境因素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综上所述, 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很多, 也很复杂, 我们应都了解和推广这方面的知识, 加强这方面的调查研究, 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更好的避免和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摘要:药物不良反应危害严重,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 药物治疗疾病时产生的不良反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了解和研究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必要的, 临床用药时合理考虑这些因素, 积极的控制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更好的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因素

参考文献

[1]孙定人, 齐平, 靳颍华.药物不良反应.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孙定人, 齐平, 靳颍华.药物不良反应.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吴文臻, 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2]吴文臻, 刘建慧.药疹22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3]吴安华.临床医师出访抗菌药物前须考虑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院.2008, 8.[3]吴安华.临床医师出访抗菌药物前须考虑的几个问题[J].中国医院.2008, 8.

[4]潘贤, 陈宪亮, 王士召.药品质量监督与药品管理全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4]潘贤, 陈宪亮, 王士召.药品质量监督与药品管理全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5]郑春, 李秋, 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J].医药导报.2004, 9.[5]郑春, 李秋, 王珊.药物不良反应803例分析[J].医药导报.2004, 9.

上一篇:生态女性观下一篇:营销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