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目标(精选8篇)
正确目标 篇1
在英语中, arrive、reach和get (to) 均可作“到达”解。三者虽然意思相同, 但用法有异。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例题热身, 初步了解它们的不同用法。
【例题热身】
根据句意, 选用arrive, reach或get填空:
1.You mustat the airport two hours early.
2.Flight number BA 4793 willin London at 16∶50.
3.How can Ito No.4 Middle School?
4.We set off early tothere before dark.
5.Please ring me up when youShanghai.
【解题分析】
第1题答案为arrive。句意为“你必须提前两小时到达机场”, 根据选项后的介词at可知, 应该用动词arrive。
第2题答案为arrive。句意为“英国航空公司4793号班机于16时50分抵达伦敦”, 根据选项后的介词in可知, 应该用动词arrive。
第3题答案为get。句意为“我怎样才能到达四中”, 根据选项后的介词to可知, 应该用动词get。
第4题答案为get/arrive/reach。句意为“为了在天黑前到达, 我们早早地动了身”, 根据选项后的副词there可知, 动词get, arrive或reach均可以。
第5题答案为reach。句意为“你到达上海的时候, 请给我来电话”, 根据选项后的名词Shanghai可知, 应该用及物动词reach。
【知识拓展】
1.arrive是不及物动词, 若要带宾语则需和介词in或at连用 (arrive in指“到达较大的地方”;arrive at指“到达相对较小的地方”) 。同时arrive是瞬间动词, 在肯定句中其后不能用带for的时间状语和进行时。如:
We arrived in Paris yesterday.我们是昨天到巴黎的。
We arrived at the station.我们到达了车站。
We arrived two days ago.我们两天前到达的。 (注意:句中two days ago不可以换成for two days。)
2.reach是及物动词, 可以直接带宾语。如:
He has reached London.他已经到达伦敦。
3.get作“到达”讲时是不及物动词, 带宾语时需和介词to连用。get (to) 多用于口语, reach和arrive都是正式的用法。如:
What time shall we get to Beijing?我们什么时候到北京?
4.三者如跟副词连用时, 则省略后面的介词。如“到达那儿”可以译成:arrive there, reach there和get there。如:
I got/arrived/reached home on time yesterday afternoon.昨天下午我准时到家。
5.arrive, reach和get均属于结束性动词, 若需表示“到达某地多长时间”, 则应该用“be in+地点”或“be here/there”。如:
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China?你来中国多久了?
They’ve been there for more than three months.他们到那里已经三个多月了。
【中考链接】
选择填空:
1.My parents havein New York for a few months. (2008年南宁)
A.comeB.arrivedC.beenD.gone
2.—Did you see Mr Smith when you were in France?
—No, when IFrance, he had gone to China.
(2008年涿鹿)
A.had arrived toB.arrived toC.had got toD.got to
3.When Tom got to Shanghai yesterday, it was raining hard. (选同义词语)
(2008年乌兰察布)
A.leftB.arrived inC.visitedD.stayed in
4.I want to go to Mount Suxian.Could you tell me_________? (2008年郴州)
A.how can I get there B.how I can get there C.how I can get to there (Keys:1~4 CDBB)
正确目标 篇2
众所周知,一支优秀的军队往往出奇制胜,取得胜利,而军队的将领直接决定了军队的强弱胜负。所以,每一支优秀的军队都相当于一个团队,团队领导者的好坏(即领导力)直接决定了团队发展的好坏。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所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的管理好自己的团队,带好自己的队员。
1、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对一个团队来说,团队目标的达成应该设置一个期限”(只能提前,不可拖延);团队目标应该具有挑战性和可行性;团队目标应具有意义,让每个队员能够置身其中,为之努力,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2、要机会均等。在团队目标设定时,团队管理者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从需求出发,给予每一位团队成员机会,让他们畅谈他们的想法并提出建设性批评意见;每一位团队成员都有机会对团队目标的理解进行调整(前提是你的建议确实可行)。
3、真正了解团队。团队管理者应该主动公示团队目标,并作详细解释,让所有团队成员都充分理解团队目标,让团队成员清楚地知道可以采取哪些行动从而实现团队目标。
4、需求评估。团队管理者应该定期对团队目标进行评估和更新,及时总结并反馈信息,让团队成员知道个人和团队取得的胜利,同时改正不足。
5、协调成功标准。在我们的团队中,整个团队的成功标准与每一位团队成员的成功标准之间是完全匹配的。每一位团队成员取得的成功将推动整个团队取得成功,而整个团队的成功也将推动每一位成员取得成功。
6、培养精英人才。社团能够正常运作,其灵活性是不可或缺的。社团实现灵活性的一个重要步骤是鼓励所有的干事和会员成为“多面手”。这可以通过工作轮换实现,当然团队管理者也可以把那些愿意“身兼数职”的会员纳入团队。这样,团队成员可以掌握多项技能/专业,能够“身兼数职”,能从事跨越界限的工作。(你可以主打一个部门,同时跟踪几个部门学习部门技能)。
7、专业前提。一个真正的团队还需要确保所有团队成员都能采用专业方式完成团队任务,因此,需要所有团队成员要掌握专业技能。团队管理者需要对每一位团队成员在培训、经验和技能方面提出专业要求,并制定相应地发展计划。根据对工作的性质、工作过程和工作制度的充分了解,在具体情况下进行评估,做出决策并且采取行动。
8、合理安排工作交接。在团队任务交接,新老成员换届时,老成员所应该做的就是有效地对工作任务进行交接,从而确保工作地顺利进行。应避免工作中断。
在正确目标引领下有效学习 篇3
一、任务明确,板块清晰(明确学什么)
《活化石》这篇课文,给人们的感觉是特别贴近学生。作为一堂真正的语文课,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扎实高效,要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变。怎么能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十分清楚本节课应该教什么。
教什么,往往体现在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不是合理,是不是科学,是不是准确,体现在教学内容是不是适宜,是不是适度。
这样的一篇科普文,一般情况下,教师很容易围绕科普知识打转转,丢弃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言语的实践,把语文课教成自然常识课,使语文课堂变味。因此,应该紧紧围绕低段阅读教学中的“识字、写字、朗读训练、积累词句” 等重点,结合文本自身的语言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特点,确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准“鲟、鳞”,会认“博、珍、悉、绝、肉、核、缺乏、稀”等11个生字,会写“化、代、孙、植”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掌握这几个字“左窄右宽”“左右差不多高”等书写规律。
2.读懂句子的意思,能根据意思找句子。积累“一块块、一片片、一把把”等数量叠词并学会运用,能读懂“长得慢极了”的意思,并学会把句子意思说具体,说完整。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获取有关活化石的信息,了解古生物的知识,树立保护古生物的意识。能根据文本语言,在情境中介绍银杏树和大熊猫。
教学目标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始终围绕语言文字实践,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真正做到从关注文本内容,走向关注言语表达形式,切实有效地开展语言文字训练。
二、策略贴合 学有成效(确定怎么学)
1.扎扎实实地学。成功的语文教学应该展现学生的认知过程,体现学习的规律,展现学生从不会到清楚、从不懂到明白的发展过程。还要能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将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比如,学习第二自然段银杏树部分,可以带领学生放慢脚步:先从读懂句意开始:学生自读后,教师说句意,学生找相对应的句子;接着让学生把读懂的意思,用朗读表达出来,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词义,积累词组,把握句式。朗读不仅对学生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功能,对学生今后的习作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如果只有大量的读的训练,没有词语教学的支撑,语文学习就容易显得漂浮,不能沉潜到语言文字中去,所以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方法落实词语的积累、理解、品味和积累。例如,用找近义词和读句子等方法,来体会“珍贵”的意思;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银杏树为什么又叫“公孙树”;用理解句意、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来体会“慢极了”;等等。学习银杏树“长得慢极了”这一句时,不要停留在理解这个层面上,要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迁移运用,学会把句子意思表达具体。
2.触类旁通地学。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段式差不多,内容浅显易懂,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由于有了前面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无论是在理解词句还是在变换人称介绍大熊猫的环节,学生都能够在没有教师引领的情况下有出色的表现。
此外,在指导写字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中,也可以体现出引领学生触类旁通地学。四个左右结构的字放在句子中呈现,引领学生观察发现书写规律: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上下差不多高。
3.兴趣盎然地学。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习情境的创设。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朗读、理解之后,可以安排介绍银杏树和大熊猫的环节,这个环节的安排是很有效的学生“独白语言”的操练。学生在介绍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得课文中的新的词语和句式,而且还可以熟悉并适应“独白语言”的构建习惯,并逐渐形成语感,有效地提高他们表达的能力。
正确设定《雷雨》的教学目标 篇4
例一:三维目标
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2.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引导学生根据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4.理解剧中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深刻意义。
———选自《优秀教案集 (语文必修四) 》, 作者王达星
例二:三维目标
1.了解戏剧知识、作家曹禺及作品《雷雨》的相关剧情。
2.分析作品的戏剧冲突中真实、鲜明地体现人物个性的方法。
3.反复朗读, 进入角色, 鉴赏剧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4.训练独立阅读能力和分析、鉴赏、评价能力。
5.了解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重特点的周朴园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罪恶。
———选自《优秀教案集 (语文必修四) 》, 作者钱桂梅
后来查看戏剧单元中《窦娥冤》《哈姆莱特》 的教案, 也发现了类似情形。我很疑惑:实施新课改, 教师用的都是人教社教材, 教授同一个戏剧模块, 同样一篇课文《雷雨》, 为何教学目标大相径庭呢?王达星老师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有4项, 钱桂梅老师确定有5项, 教学目标的项目数不同。进一步研究, 发现两位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都不是很准确, 一个老师把教学内容当成教学目标, 一个老师把教学目的当成了教学目标。《雷雨》 是经典课文, 戏剧性很强, 不应该想怎么教就怎么教, 想教什么就教什么, 它应该有正确的教学目标。有感于此, 笔者不想阐述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的规范表述问题, 也不想去论述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区别, 只想就《雷雨》一课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 谈谈自己的看法, 就新课程文本教学目标的正确确定发表一点个人的浅见, 以就教于方家。
确定教学目标, 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 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 它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 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教学目标一经确定, 就对教学活动起着控制作用;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毛病, 必将导致教学活动出现偏差或失误。
《雷雨》的确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最为经典的一部戏剧作品, 自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人教社一直把它视为基本篇目, 语文教师也历来视之为必教篇目。实施新课改,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只编排了一个戏剧单元, 且只编选了3篇戏剧作品, 其中就有《雷雨》, 更说明其影响及价值。巴金先生说: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 也可以读的作品。”那么, 高中生读《雷雨》, 究竟要掌握什么?换一个角度说, 教师如何准确地制订《雷雨》的教学目标, 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笔者认为, 要正确设定《雷雨》的教学目标, 教师至少要从六个角度去考虑。
首先, 要立足文本去制订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 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雷雨》教学目标的确定, 首先必须从文本出发, 立足文本去制定教与学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教师要紧扣课文节选的“周梅重逢”“周鲁斗争”内容, 指导学生鉴赏周朴园、梅侍萍、鲁大海等个性化语言, 理解戏剧语言内涵, 把握矛盾冲突本质, 归纳形象性格特点及作品反映的主题等。简言之, 教师必须把《雷雨》当 《雷雨》教, 使得文本尽到“做例子”的作用, 使得文本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
其次, 要吃透单元去制订教学目标。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基本上是“文选型”, 每个单元 (子模块) 按“文体”组织教学内容, 即以课文体裁的相同或相近组成一个单元, 出发点是便于教师采用单元目标教学法, 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或一个子模块的课程目标。高中必修教材仅安排了一个“性格与冲突”戏剧单元, 所选的三篇作品都是古今中外所有的戏剧文学的代表作。很显然, 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是希望教师通过教、学生通过学这三篇经典作品, 实现戏剧的课程目标。因此, 教师教《雷雨》不能“就事论事”、孤立地制定 《雷雨》的教学目标, 必须整体思考戏剧的总教学目标, 运用系统方法对三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 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对《雷雨》教 学目标的侧重点进行策划, 使得《雷雨》与另外两篇课文一起共同实现戏剧子模块的教学目标。
第三, 要纵观体式去制订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科书选文要充分考虑文章的“典范性”, 多选择一些有代表性文章进入教材。现行人教版教材编排戏剧单元, 编者在选文时非常注意剧作的代表性、经典性。《雷雨》是以 中国现当代戏剧代表作的身份进教材的, 确实属于一篇典范的、能使学生学到许多东西的好作品。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叶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教师教《雷雨》, 重要的是要利用教材能够起到原型启发的作用, 教学生以方法。因此, 教师确定《雷雨》的教学目标, 不应为教《雷雨》而教 《雷雨》, 而要纵观中国现当代戏剧文学体式去确定《雷雨》 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阅读鉴赏中国现当代戏剧的一般方法, 获得阅读鉴赏中国现当代所有戏剧作品的能力。
第四, 要总览模块目标去制订教学目标。课改专家、教材编写者编写语文必修教材时头脑里一定有一个模块目标, 即教学目标体系, 每一本教材、一个单元、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他们都有考虑。《雷雨》作为必修教材的65篇课文之一, 它一定承载着模块目标被分解细化的一小部分目标任务。因此, 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一定要把握编者意图, 顺着编者思路, 结合整套必修教材的模块目标, 研究每一册、每一种体裁、每一个单元、每一课, 并细化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然后一一落实。当落实了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同时, 语文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很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构模块目标体系。
第五, 要放眼课程目标去制订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要……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 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确定《雷雨》 的教学目标, 教师一定要思考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怎样与更广泛的课程目标发生关系的?”“和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哪一条有关联, 发生了怎样的关系?”“教师在教《雷雨》的课堂上所教这个内容, 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 有什么切实的作用?”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头脑里绝对有自己对每一篇课文的清晰的教学目标, 有自己的课程目标规划。教师在教《雷雨》之前, 一定要制订出能切实提高学生素养、有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目标。
第六, 要考虑学情去制订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制定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虽然普通中学的学情基本相同, 但对每个学生来讲, 他们各自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情感倾向、个性特色等都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 教师制订《雷雨》的教学目标, 既要考虑“突出课程的基础性, 使学生具有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使大多数学生实现戏剧模块的基础目标, 还要适当考虑教学目标多样化, 能使个人基础较好、对戏剧有兴趣有追求的学生达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目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必须顺应时代的需要, 调整课程目标, 更新学习内容, 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教师绝不能沿用旧的教学目标, 更不能随意地制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而应该运用系统方法论去确定属于《雷雨》 应该实现的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参考书建议用“三个学时”安排《雷雨》的教学, 我建议《雷雨》教学目标可以这样确定: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 掌握中国现当代戏剧知识;
2.阅读《雷雨》剧本, 熟悉剧情;
3.掌握现代话剧鉴赏方法, 培养阅读、鉴赏、评价戏剧文学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组织学生表演精彩片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析《雷雨》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理解矛盾冲突所反映的深广的社会内容。
2.鉴赏《雷雨》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理解人物台词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鉴赏潜台词, 领会人物语言内涵, 理解潜台词表现人物性格形象的作用。
4.鉴赏舞台说明, 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分析作品反映的时代特征, 分析形象的典型意义, 理解《雷雨》揭示的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 级两重性格特点的家庭、社会必然灭亡的思想主题。
人生要有正确的目标 篇5
没规划的人生是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 没目标的人生是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多么忙不重要,忙什么才重要。一次重要抉择,胜过千百次努力。
今天的生活,是三五年前的选择,三五年后的生活,来自今天的决定。
人生短暂,必须精彩!有精心的设计,才有美好的未来!有正确的目标,才有美丽的青春,璀璨的人生。
你是否常疑问,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或者说,我们一生都在问这个问题。有的人说,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那么,我们该如何感恩生下来的恩赐,骄傲地活下去,无悔地活下去?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找不到人为了什么而活着的答案的人,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哈佛大学有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各方面都差不多的人。
调查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有较模糊的目标,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结果显示,3%的人25年来都不曾更改过目标,他们朝着目标不懈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为了社会各界的顶尖人士。10%的人,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短期的目标不断地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60%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够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似乎都没什么特别的成就。27%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25年来生活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常常报怨他人、报怨社会。】
目标对人生有着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就是一个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再来阅读一个小故事: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个叫比塞尔的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的绿洲旁,从这里走出沙漠一般需要三天三夜的时间。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的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为什么世世代代的比塞尔人始终走不出那片沙漠?原来比塞尔人一直不认识北斗星,在茫茫大漠中,没有方向的他们只能凭感觉向前走。然而,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人若是没有固定方向的指引,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终回到他起步的地方。但是自从肯·莱文发现这个村庄之后,他便把识别北斗星的方法教给了当地的居民,比塞尔人也相继走出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沙漠。
如今的比塞尔已经成了一个旅游胜地,每一个到达比塞尔的人都会发现一座纪念碑,碑上刻着一行醒目大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沙漠中没有方向的人只能徒劳地转着一个又一个圈子,生活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无聊地重复着自己平庸的生活。
对沙漠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而对现实中的人来说,新生活是从确定目标开始的。
对于在座的各位经贸学子来说,新生活是从认识自己,规划未来开始的。
一、目标的含义
什么是目标?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很多时候,在拥有一个目标之前,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才算是目标,立志于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才算是对青春最好的馈礼!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有伟大的梦;伟大的梦多做几遍,就变成了目标。目标是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的成果。
女选手充满自信地昂首阔步,然后在众多媒体记者的注视下,满怀信心地跃入大海中,朝对岸英国的方向有力游去。
旅程刚开始时,天气非常好,女选手很愉快地向目标挺进。
但是随着越来越接近英国对岸,海上起了浓雾,而且越来越浓,几乎已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程度。女选手处在茫茫大海中,完全失去了方向感。她不晓得到底还要多远才能上岸。她越游越心虚,越来越筋疲力尽。最后她终于宣布放弃了。当救生艇将她救起时,她才发现只要再游一百多公尺就到岸了。众人都为她惋惜,距离成功就那么近了。她对着众多的媒体大声说:“不是我为自己找借口,如果我知道距离目标只剩一百多公尺,我一定可以坚持到底,完成目标的。”】
目标是我们人生之舟的航向与明灯,没有它们的指引,我们就无法达到成功的彼岸。
(四)目标创造效益
有了目标,你才会清楚什么有助于目标的实现,什么将是你实现目标不可或缺的,应该聚合哪些方面的因素才会最大限度助推你尽快实现目标。也就是说,当你知道你要什么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自己该用什么去要!并集中全力去实现它,从而加快你前进的步伐。
●目标产生积极的心态。
●目标使你看清使命,产生动力。●目标使你感觉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目标使你把重点从过程转到结果。
●目标有助于你分清轻重缓急,把握重点。●目标使你集中精力,把握现在。●目标能提高激情,有助于评估进展。●目标使人产生信心、勇气和胆量。●目标使人自我完善,永不停步。●目标使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有了目标,我们才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追求喜悦,而不是在避免痛苦上。
▲目标让我们早上有起床的动力;目标让我们快乐地走进教室、欣喜地翻开课本;目标让我们有主动举手积极回答问题的勇气;目标让我们不管走在怎样的路上都昂首阔步;目标让我们脚下的步伐变得坚定;目标让我们拥有直面困难和挫折的毅力;目标让我们不怕折腾、不惧周折、不避责任、不弃坚持;目标让我们找到自己、认识自己、成为自己、突破自己。▲目标可以让痛苦的时光好过一些,而快乐的时光则更好过了。
我们为什么要有目标?要有正确的目标?每一个走在路上的人都应该叩问自己,并找到答案,只有这样,你那些“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的誓言才有意义。
同学们为什么要来求知求识?不就是为了心中一直燃烧着的愿望吗。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就应该树立正确的目标,当一个个目标得以实现,愿望也会一步步成真。所以,为什么需要目标,目标之于年轻的你们来说,是一种精神力量,是支撑自己的杠杆,激发自己的动力。
三、人生要树立怎么样的正确目标
(一)树立正确目标的基本维度
当我们估量要做什么时,我们只能许诺能做到的事。但在制定目标时,却要有高远的理想。([哈佛]卡伦•林赛 教授)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那么,当我们在树立目标的时候,应该以那几个维度来衡
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让自己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自己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理想会为你的前途装上一双翅膀。乘着目标前行的人,会觉得异常坦荡!
(三)确定目标的方略:设定阶段性目标
确定目标的时候,应该把目标进行分解,只有分解目标,目标才能具体化。远大的目标,应该一步步实现。树立目标重要,有规划地分析目标更重要。就像选择一个方向很重要,选择脚下的路更重要。我们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总的高目标,但也一定要为自己制定一个更重要的实施目标的步骤。千万别想着一步登天,多为自己制定几个篮球架子,然后一个个地去克服和战胜它,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已经站在了成功之巅。
我们提中国梦,也提经贸梦,作为经贸一份子,当你们在树立自己的目标的时候,是否也曾把装点经贸纳入你的规划呢。学校一直致力于内涵式发展道路发展教育,什么是内涵式,这应该体现在同学们身上。你们积极向上、青春阳光,你们奋发图强、有志有为,学校便充满朝气;你们树立目标、不断进取,你们展望未来、脚踏实地,学校就充满希望。你们相信自己、相信生活,你们肯定自己、发展自己,学校就和谐向上。
四、怎么样实现自己的目标
不等不拖延,现在马上就去做。像追情人一样,锲而不舍地追求目标。
(一)实现目标应有的态度:
1.积极。积极的人更容易发现机会,也更容易把握机会。
2.坚持而灵活。比选择更难能可贵的是坚持!我们选择一个方向很容易,但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如预期一样持之以恒去做。“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有时候你的胜利往往就在那最后五分钟。3.有创造性。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就是你的创新能力。每个人都在为了这样那样的目标而不断努力,人人日思夜想的所谓“成功”反而渐行渐远。我们的校训是什么?“创新与自信与人生更有价值”,很简单的一句话,不知道有没有人真正去领会过这句话的内涵。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更是我们在竞争越加激烈的现实生活中脱颖而出的尚方宝剑。4.有耐心。还是那句话,比选择更难能可贵的是坚持。
(二)让梦想照进现实
不断强化,让目标进入潜意识,人的意识是可以被引导的。思想指导行动,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力量无边的人!一切伟大的思想和行动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1.找出充分理由
(1)明确列出自己要实现目标的五个理由 究竟是什么原因,你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是为了更好完成一项责任?为了自身价值体现?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成就感?为了某一个人?为了一个美好的愿望? 2.目标情景化
1)到那时经济收入会是多少?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2)会让你父母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到那时你会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教育环境?
4)那时你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子?住在这样的环境中感觉如何? 5)那时你有一部什么样的车子?开着这样的车在路上是什么
体会? 6)休闲是做什么?出国旅游的体验如何?
7)那时你会得到一些什么样的荣誉?有什么样的成就感?
8)到那时你可以如何更好地帮助其他那些人?帮助他们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快乐和满足?
3.目标图像化:设计自己的梦想板,由小及大,由近期目标到长期目标。让自己的美好蓝图具体化。
做软件。所以,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才更容易成为强者。
▲要实现目标,我们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那就是盯着目标,为之奋斗。
(四)专注长远目标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没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一切行动最终都可能是盲目的,会成为不计后果的短期行为。只要你清楚你的所有倾付都是为了一个终极目标,那么,所有努力都将值得。只是,你必须时刻专注于那个目标。并时刻提醒自己!
(五)分段实现大目标
有了长远目标,并将它分解成一个个近期目标,抵达它就如同抵达一个小站,超越它就如同又上一个台阶。
将这样的“设定—分解—抵达”变成一种流程,成为一种习惯,任何一个长远的目标,都就会在顶峰向你微笑地招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
当记者采访他时,他告诉了众人这样一个成功的秘诀:我刚开始参加比赛时,总是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后来,我改变了做法。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线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公里的赛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
看来,辉煌的人生不会一蹴而成,它是由一个个并不起眼的小目标的实现堆砌起来的。让我们把目标化整为零,用一个个小的胜利赢得最后的大胜利。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要一件一件去做,目标要一个一个去实现。第一个目标实现的欢悦是你远大目标实现的基础。一切伟大的思想和行动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努力吧,从小事做起,从第一个目标的实现开始,从你战胜自己开始,从每个清晨醒来叫醒你的不仅仅是闹钟,而是为了实现目标的动力开始。
此刻,你需要静下心来,叩问自己的内心,应该为了什么而努力。然后,你应该一直坚持做到:认真制定,认真总结,认真改进!只有这样,你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有了目标,再加上积极向上的心态,当你坚持在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路上时,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同学们,学校为了大家能够顺利毕业,顺利走上就业创业道路,一直在不断争取机会,创造条件。作为经贸学子,应该认真思考,利用好学校为你们创造的一切条件,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远大目标,成为经贸学院的骄傲,成为你自己的骄傲。
正确目标 篇6
关键词:水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
水电资源是我国的优势资源,但由于历史及政策的双重原因,开发步伐相对缓慢,开发投资主体比较单一,资源优势没有形成产业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电力结构的优化调整,我国水电产业新的发展时期已经来临。从资源储备的角度看,目前中国水电资源开发程度仅为24%,低于发达国家平均60%的水平,未来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正确定位和目标选择已然成为我国水电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我国水电企业简介和经营特征
(一)我国水电企业简介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目前的电力市场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場经济的转变阶段,市场机制尚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电企业在市场经济坏境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企业资金方面,由过去单一的中央政府拨款投资,转变为中央、地方、企业、个人、外商等多种主体或主体组合的筹资形式。但是我国水电企业在发展中依旧困难重重,水电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本企业债务结构、现金流量和偿债能力等财务状况,制定债务风险控制方案,确定未来资产负债率控制及债务结构调整目标。
(二)我国水电企业经营特征
1、投资巨大。做好水电项目投资控制,需要做好两个阶段的工作,一是勘测设计阶段,二是施工建设阶段。在电源项目建设工程中可能会因为前期设计深度不够,造成潜在风险和投资风险增加,也可能因为后期施工问题、移民问题导致工期延长、投资增加。
2、资源垄断。我国水力资源总量,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和经济可开发量均居世界首位。由于大型国有水电企业享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水利工程的兴建选址更有优势,容易形成对自然资源的垄断局面。
3、负债规模较大。大型水电项目投资巨大,前期的资金投入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因此我国大型水电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资产负债率普遍超过了80%,企业高负债率的风险继续,说明水电行业已经进入了风险攀升的阶段。再加上金融政策的紧缩,进一步增大了部分水电企业的经营风险。由于市场目前正处于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适度微调背景下,针对水电企业项目周期长的问题,拓宽融资渠道,政府适当给予财政贴息是很有必要的。
4、生产经营受到自然环境影响较大。水电企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在于季节和水电开发时期。2010 年之后的10 年是我国水电开发的黄金时间,据中电联预计,2020 年前10 年我国的水电开发规模将超过1.2 亿kW,2030 年后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5 亿kW。从时间分布看,我国大陆多属季风气候区,河川径流年内、年际分布不均,丰枯季节、丰枯时段流量相差悬殊,自然调节能力不好,稳定性差,存在较为严重的“丰余枯缺”矛盾。因此合理安排机组检修时间,保证丰水期机组出力对水电企业的生产经营至关重要。
5、强调安全。目前我国大型水电企业大多为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机组和电网的自动化水平高。再加上电力生产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生产设施分散、分布地域广、生产环节多,技术性强的特点。因此,水电企业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将安全生产落实到建设到运营的全过程,确保人员安全、社会稳定,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持续发展。
6、经营生产是重心。电能是国民经济崛起的动力源泉,也是社会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水电企业的经营生产是工作的重心。解决生产中各专业存在的薄弱环节,确保电力系统不间断的发电。同时,水电企业成本管理中,折旧成本比重大,而付现成本比重小。根据水电企业的成本特点,为了达到利润的最大化应将经营重点放在生产过程。
7、兼顾各种效益
大型水电工程是集发电、防洪、灌溉、航运、养殖、供水等效益为一体的综合工程,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重要途径。但是,水电工程的建设必定会对坏境和河流水沙的造成影响。因此不论是对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制订,还是在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的各阶段中,均应充分考虑维护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的要求,要将水电工程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我国水电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选择
(一)产值最大化。产值最大化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主要经济目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值最大化的经济目标在市场经济形势下逐步暴露出其落后性。企业如果将眼光仅仅局限于对产值的关注很可能会出现规模扩张但效益下滑的窘境,当水电企业以追逐资源为第一目标时,很可能忽视项目经济效益,导致投资增加,盲目加大产值的投入并不能有效提升运营效益。2003年以来,五大发电集团通过“建并结合”的发展方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迅速扭转了缺电的局面,其后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大背景下也出现了一些盲目扩张的教训:大唐四川分公司收购的15个水电项目实际投资额超设计概算9.99亿元,已投产的14个项目中仅3个实现盈利。由此可见,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关注项目盈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二)经济效益最大化。现代企业是一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组织形式,而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生产成果之间一种比较,换句话说,当使用更少的成本创造相同的经营成果时,经济效益就更好。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盈利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我国政府将提高经济利益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水电开发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财务管理目标之一。
(三)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目标是指在假定企业投资收益确定的情况下,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行为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由于利润指标是企业投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利益最大化是最为充分考虑股东和债权人利益一种财务目标。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是实现水电开发企业运营和发展的基本目标。
(四)企业价值最大化。目前企业价值最大化被认为是最符合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目标。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在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的基础上,将总价值达到最大。价值最大化理论是建立在时间和成本充分考虑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减少企业为追求短期利润所做出的不正确的决策,使企业具备可持续性的发展潜力。企业在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的同时要履行其社会责任,以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步增加。
三、我国水电企业财务管理如何定位
(一)考虑现代企业特征。现代企业是指由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组成和不同经营单位组成,企业资产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的多单位企业。现代企业显著特征在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并且更强调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及知识密集型转换。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明确财务管理的主导作用,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兼顾相关利益者最大化。
(二)考虑水电企业特征。水电行业由于对自然资源的垄断特征,因此决定企业的投资主体难以实现多元化,并且企业受政府监管程度较高。水电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水电项目资金需求大、建设周期长,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因此企业对银行借款的依赖程度较强,负债风险高。根据当前情况,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将重点放在电力生产的成本控制和资金流通上,最大程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结束语:
水电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国家的宏观发展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电价市场化改革开始提速,水电开发企业一定会利用其清洁能源、运营成本低的优势争取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水电开发企业准确的制定财务管理目标和选择正确的市场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四川久隆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杨玉风.略谈企业战略决策与财务管理的关系[J].财会月刊,2003,11.
正确目标 篇7
一、正确表述科学结论
科学探究的理想结果就是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对于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来说, 正确的结论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学生得到的结论应该符合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 并且得到广泛认可的科学观点;二是学生得到的结论应该是来自他们亲身体验、亲手操作的实验, 并经过缜密分析做出的合理推论。但是学生的探究实验是在设备简化和生活化的环境中进行的, 对变量的控制和对环境的要求远远没有科学家实验那么精确, 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述, 提高实验结论的正确性。
比如教科版六年级下册《铁生锈了》一课中,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铁生锈的现象, 提出研究问题: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经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学生制订了研究方案, 方案中设置了几个用来参照的对照实验组。把同样的被打磨干净的几枚铁钉分别放在以下环境里:完全浸没在自来水里;裸露在干燥的空气中;一半在水里, 一半在空气中;完全浸没在盐水里;完全浸没在食用油里。经过一周时间的观察, 学生发现浸在水里的铁钉周围泛起褐色的物质, 于是得出了结论:铁放在有水的环境里会生锈。
实际上, 经过科学家的实验研究发现, 如果水里去除了氧气, 那么水对铁基本不构成腐蚀, 再将空气溶入水里, 铁会生锈。案例中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时候, 没有把实验的时间设置得更长以观察到更明显的实验现象, 也没有更仔细地观察裸露在空气中铁钉的表面变化, 所以也就没有能够对空气对铁生锈的影响形成足够的认识, 得到了不正确的实验结论。
再比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沉浮》一课, 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准备一份食盐溶液和一份清水, 让学生比较马铃薯在两种溶液中的沉浮现象。学生很快就猜测让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是盐水。教师顺水推舟地肯定了学生的想法。随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烧一烧”的方法验证了那杯液体确实是盐水。于是学生得出了结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盐水。探究活动到这里就圆满结束了。
在另一位教师的课上, 学生也经过猜测和验证得出“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是盐水”的结论。这时教师反问学生:“你们能肯定只有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吗?”随后提供了白糖、味精让学生继续探究。经过实验, 学生发现溶解了白糖或味精的水也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小组讨论后, 学生得出了新的结论:增加水的浓度, 能使马铃薯浮起来。可以看得出, 与前者相比, 这个结论显然更正确。
二、准确表述科学结论
“正确”重在事物的性质, 强调没有错误;“准确”重在行为方式或效果, 强调没有误差或偏差。科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实验结论表述的同时, 更要指导学生形成准确的科学结论, 使探究活动的价值真正得到体现。
比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一课中, 教师首先呈现不同材料、体积大小不一的七种物体, 让学生将它们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现象。学生感受到如果不控制其中的一些条件 (变量) , 就很难发现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于是教师再出示一组大小相同、材质不同的圆柱体, 让学生进行第一次探究。学生通过实验发现这些圆柱体中重的能沉入水里, 轻的会浮在水面。学生在实验单上记录结论:重的物体会沉, 轻的物体会浮。接着教师出示一组轻重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 让学生进行第二次探究。学生很快就有了结论:大的物体会浮, 小的物体会沉。从每一次的实验探究看, 学生的结论都是符合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但是当这两个结论被教师呈现到黑板上后, 学生立刻发现了这两个结论表述不清晰、不准确。经过讨论, 学生将两个结论分别修改为“大小相同的物体, 重的会沉, 轻的会浮”“轻重相同的物体, 大的会浮, 小的会沉”。教师又追问:“大小相同的物体, 多重才会沉?多轻才会浮?轻重相同的物体, 多大才会浮?多小才会沉?”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让学生发现了自己表述得还是不够准确, 要是把结论中的“会”改成“容易”, 这个结论就准确了。
后续的教学活动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个结论的重要性。正因为教师及时提醒学生将两次实验的结论表述准确, 才使得学生对下一环节中控制小瓶子中水的重量的实验有了更清晰的理解, 从而明白了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
再比如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的两极》一课中对“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的研究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个条形磁铁上确定了“A、B、C、D、E”五个点, 通过实验收集了各个点上吸引回形针的数量, 并形成一份统计表 (如表1)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 学生得出了结论:条形磁铁两端的磁力大, 中间没有磁力。从学生得到的实验数据上看, 条形磁铁中间部分能吸起的回形针数是0。对学生来说, 0就意味着一个也没有, 理所当然地认为条形磁铁中间部分没有磁力。可是当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就可以知道磁铁的磁场是从磁极向外扩散又回到磁极, 导致中间部分的磁感应线分布最稀疏, 不能绝对地说中间部分没有磁力。因此, 教师在学生得出“中间部分没有磁力”的结论后可以适当引导, 将结论表述为“条形磁铁两端的磁力大, 中间部分磁力小”, 尽量不让学生从小形成关于磁铁的不准确的认识。
也许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通过实验获取和科学家一样精确的科学定理和规律, 但是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现象做出准确的表述, 既尊重现象, 又不违背事实。
三、完整表述科学结论
作为一次科学探究的成果, 科学结论还应该具有完整性, 要能让人从结论中看出实验的主题、条件、方法、现象和规律等相关信息。
比如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摆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探究主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学生根据摆的结构特点从“摆线长度、摆锤重量和摆的角度”三个方面提出假设。经过实验的验证, 有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这些结论有针对性, 但不完整, 无法看出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之间有怎样的相关联系。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需要进行追问, 提示学生将结论补充完整——“摆的快慢与摆线长度有关, 摆线越长, 摆的速度越慢;摆线越短, 摆的速度越快。”——并将完整的结论重新展示, 甚至可以与最初的结论进行对比, 让学生体会完整表述结论的重要性。
类似的实验还有许多, 如研究降落伞下落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等。只有说清“有没有关系”和“有怎样的关系”, 才会让结论表述得完整。
再比如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研究《溶解的快与慢》时,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部分实验材料——方糖、烧杯、水, 想办法加快方糖的溶解。学生很快联想起小时候喝过的糖水以及调制糖水的过程, 提出了“把方糖碾碎”“用热水”和“用筷子搅拌”等办法。经过实验, 学生证实了这些方案是可行的, 于是得出了结论:“用擀面杖、热水和筷子都能加快方糖的溶解。”在这个结论中, 没有陈述使用这些工具对方糖及溶液进行怎样的操作, 所以也显得不完整。
正确目标 篇8
一、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
我们该干些什么呢?进入大学后, 有很多学生曾迷茫过。而结果是一部分人继续努力, 勤奋学习, 汲取专业的知识和营养, 使自己精神世界不断成长, 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成型, 能力提高, 四年后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期待, 欢呼雀跃着去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为国家与民族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另一部分人则迷失在没有目标、自我约束差、安逸享乐、不思进取的误区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当距离被拉得越来越大的时候, 也就失去了追赶的勇气。在现实中屡屡遭受挫折后, 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里找寻自己的尊严、高大的形象, 被满足的快感便成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这种饮鸩止渴的错误方式也导致了现实生活中更大的失败和更空虚的心灵。当四年大学结束后, 没有准备好的头脑, 没有一技之长, 于是对以后的生活充满畏惧, 四年的大学生活不仅没有让自己获得提高, 反而将自己原有的勤奋学习、自尊自信几近葬送。从大学开始时的同一起跑线, 到大学毕业后被远远甩开, 即使猛醒后能奋力追赶, 也令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徒增了人为的困难与障碍, 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了。这部分学生是悲哀的, 但这又何尝不是教育的失败。
二、树立正确的目标
分析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道路可以看到, 在大学阶段有没有正确的目标, 有没有一如既往的勤奋学习的态度, 不仅影响四年的大学生活, 而且会影响今后的人生发展。大学之前的中小学教育主要是老师讲授型的灌输式教育, 学习相对是被动的, 自己的独立意识较少, 对老师课本的依赖性强。进入大学后, 学习方式转为以自主学习为主。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 能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学习进度, 并会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技巧。这种方式更强调的是自己、自觉、主动, 没有外界划定的道路可走, 全凭自己去规划、设计、完成。对学生来说这是两个跳跃性很大的学习阶段, 中间没有过渡, 而且外界的帮助与指导较少, 更多的依靠学生自己快速适应。有些学生转变适应快, 能自己步入正轨, 成为第一类学生;但有些则转变较慢, 如果放任其发展, 部分学生可能走些弯路仍能步入正轨, 但是, 部分学生可能回不到正轨, 成为了第二类。因此, 面对这些学生, 我们需要采取手段, 给予他们外部的助力,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转型, 这正是学校需要加强的工作。也就是说, 大学生入学后的教育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就如小学生第一年主要的任务并非是课本知识, 而是良好习惯的养成。大一的学生是独立生活的新开始,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 了解大学生活的意义, 明白自己肩负的使命, 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课。老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这里面包含了很大一部分便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 而不是一味强调灌输专业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 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让他们正确认识新阶段的任务, 树立新目标, 掌握新的学习方法, 强化自主意识, 形成有效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思维, 将大学生引入到一个更高、更广、更深的思想境界中。如果说以往的学习都是在为自主学习打基础, 那么自主学习直至终生将是为提升自我为目的, 提升自我则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 推动国家民族事业的发展。
三、培养勤奋的品格
在明确了大学阶段的目标之后, 勤奋努力则助推我们实现目标。李开复对刚上大学的女儿说过, 大学将是你人生最重要的时光, 最重要的不是你学到的具体的知识, 而是你学习新事物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这才是大学学习的真正意义。也就是说, 大学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学习的终点, 而是人生自主学习的起点, 是独立生活的开始。部分大学生被错误的思想所影响, 认为小学、初中、高中多年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上大学, 而一旦进入大学以后便是鲤鱼跳过了龙门, 可以自由嬉戏, 以至于丢弃了已经培养起来的勤奋刻苦、奋发进取的优良品格, 转而投入到自我享乐、安逸舒适的无所事事之中, 似乎人生的目标就此完成, 四年大学究竟怎么过?这个问题没有仔细想过, 也没有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结果正符合了这句话:一只没有航向的船, 遇到的都是逆风。还有一种情况则是经常树立一个又一个的目标, 但仅限于头脑中, 不能付诸行动, 一遇到困难便退缩, 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没有持之以恒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没有勤奋努力的品格。
“在哈佛, 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即使在半夜或者凌晨, 整个校园也是灯火通明的, 那是一座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感染着哈佛的每一位学子”。这是韦秀英在《哈佛凌晨四点半》中为我们描述的哈佛学生的学习生活。对比我们的大学校园, 我们的大学生能做到几成呢?如今, 大学的学习氛围不够浓是许多地方院校的普遍问题, 学习时间少, 效率差, 知识的自我扩展少, 使得大学的教与学不能同步, 因为大学学习的专业课是某一领域动态发展的过程, 面窄但深, 更多的是新问题的产生、认识、探讨、解决等的发展变化, 知识的更新与积累的速度快;而之前的中学教育主要为通识的基础教育, 面广但浅, 是比较成熟的自然及人文知识的了解。因此, 专业课的教学是引领探究式的, 既要清楚专业发展的来龙去脉, 又要不断面临新问题。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学习和研究的, 专业的教学过程尤其是前沿性的专业教学, 只是起到一个领路人的作用, 将自己的思考与观点呈现给学生, 学生则需要明白老师的思路, 不断补充相关知识, 才能将自己融入到专业中去。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 从不同的侧面去思考问题看到的重点不同, 因此, 就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该学哪些知识, 该强化哪些内容, 然后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 这就是具体的自主学习过程, 而这个过程是连续的、不断更新的、长期的工作, 如果没有勤奋努力的学习态度, 则很难坚持下去。因此, 最终落实到行动上时, 深刻在骨子里的勤奋努力的品格是保证我们将思想转化为行动, 将行动转化为成果的内因。
勤奋努力的好品格不仅能让大学生活过得充实, 还会影响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对此我颇有感触, 曾有毕业不足半年的学生请我帮忙找工作, 当我询问为什么不想做现在的工作时, 理由让我很吃惊, 竟然是因为公司要让他三班倒班, 太辛苦了, 工资二千左右, 也不够用的, 所以要找一份新的工作。我只问了他一句, 你现在能做些什么呢?他想半天无语。这件事也让我很无语, 这个学生便属于大学生中成绩中等偏下的行列中的一员, 四年大学生活松散惯了, 没有养成勤劳、吃苦、钻研、自强自立的品格, 进入社会也沿袭了这些不良习气, 不讲贡献, 不先考虑付出, 却计较待遇, 抱怨艰辛。不能踏踏实实地立足于做好工作,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公司创造效益, 实现自我价值, 而是生活在理想的世界里, 令人堪忧。
因此, 面对大学生存在的种种不良表现, 我们不能一味地进行谴责甚至贬低, 更不应该听之任之, 而是要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 去深层次分析产生这种表象下面的本质原因, 挖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 然后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 营造一个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局面, 引导大学生在思想还不够成熟的时候, 少犯错儿, 少付出代价, 树立正确的目标, 培养勤奋努力、吃苦耐劳等优良的品格, 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 以及今后的工作中, 从思想上、能力上不断提升自我, 成就自己, 奉献社会。
摘要:大学学习生活与之前中小学教育的不同, 使部分大学生未能充分利用四年时间提升自我。分析认为, 在大学中树立正确的目标, 养成勤奋努力的品格, 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不良现象, 只是问题显现出来的一种表象, 而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学生内在目标的缺失。当考入大学这一目标实现后, 要指导学生树立更高远的新目标, 促使其继续努力奋斗, 同时, 要培养勤奋的品格, 才能将目标想法落实到行动上, 转化为看得到的成果。
关键词:大学生,目标,勤奋
参考文献
[1]钱静静.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4) :224.
[2]李开复.给刚上大学的女儿的建议[J].文苑, 2010, (3) :55.
【正确目标】推荐阅读:
做正确的事与正确的做事06-10
你手里的公务员考试“正确答案”正确吗06-03
正确利用10-14
正确履行05-17
正确计算06-03
正确适用07-26
正确操作08-02
正确用药08-16
正确施用08-26
正确运用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