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的现代研究

2024-06-16

吴茱萸的现代研究(精选7篇)

吴茱萸的现代研究 篇1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苏颂谓“今处处有之, 江浙, 蜀汉尤多, 木高丈余, 皮青绿色。叶似椿而阔厚, 紫色。三月开红紫细花, 七月、八月结实似是而非椒子, 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李时珍谓:“茱萸枝柔而肥, 叶长而皱, 其实结于梢头, 累累成簇而无核, 与椒不同, 一种粒大, 一种粒小, 小者入药胜。”

吴茱萸为芸香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将近成熟的果实。主产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陕西、浙江、四川等地, 均系栽培。8~10月当果实呈茶绿色而心皮尚未分离时采收, 摘下晒干, 生用盐吴茱萸或甘草水制用。

1 吴茱萸的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0.4%以上, 油中主要成分为吴萸烯为油的香气成份, 并含生物碱, 吴萸内酸生物碱。吴茱萸属植物的化学研究, 国内除60年代李明道等对石虎进行过初步研究外, 其他报道很少;但国外研究较多, 从中已分离出100多个化合物, 包括生物碱、苦味素、萜类、黄酮、香豆精、木脂素和留体化合物等。其中作为主要成分的生物碱类有40个化合物, 分属于吲哚生物碱, 喹诺酮类生物碱, 呋喃喹啉类生物碱和吖喧酮类生物碱。另一类主要成分苦味素类均属于Limonin类化合物。

2 吴茱萸的药理研究

2.1 抑菌作用

体外实验法证明吴茱萸水提取物有抗菌作用, 水浸液对一些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其煎剂对霍乱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3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孢癣菌等11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2 镇痛作用

用家兔齿髓电刺激法证明, 吴茱萸10%乙醇提取物静脉注射, 对家兔有镇痛作用, 该作用和氨基比林、安替经林大致相同。实验证实, 吴茱萸内脂、吴茱萸次碱、吴茱萸碱等有镇痛, 升高体温, 轻度影响呼吸与血压的作用。

2.3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给家兔注射经10%乙醇提取的吴茱萸0.5~1.0m L/kg, 可出现一过性血压上升和呼吸运动增加。该作用是由于具有同样作用的N, N二甲基5甲养基色胺所致。

2.4 降压作用

此作用主要是使外周血管扩张从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且与组织胺释放有关, 有报道认为脱氢吴茱萸次碱有急性降压作用。此作用是通过前列腺素合成物而间接引起的, 吴茱萸的蒸馏液或煎剂静脉注射, 对犬和一人工肾型高压血犬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吴茱萸研末, 用醋调敷两脚心, 一般敷后血压即可下降, 症状改善, 轻病人敷1次, 中者敷2~3次, 共治21例, 效果显著。

2.5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吴茱萸烯, 有芳香健胃、抑制肠道内异常发酵作用。吴茱萸苦素系苦味质, 也有苦味健胃作用。内服吴茱萸有镇吐作用, 但其煎剂及丙醇浸膏给犬灌胃, 对4%硫酸酮引起犬的呕吐无镇吐作用。

2.6 子宫收缩作用

吴茱萸碱可使家兔离体子宫收缴, 脱氢吴茱萸碱即使体内法也有使子宫收缩作用。

吴茱萸的现代研究 篇2

关键词:黄连,吴茱萸,现代药学,研究进展,配伍变化

黄连和吴茱萸是目前常用的药物。目前,对于黄连以及吴茱萸在实际的配伍过程中的相关药理、药性以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仍然无法明确[1]。本次研究针对黄连以及吴茱萸的现代药学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黄连以及吴茱萸的配伍变化,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近年来有关黄连以及吴茱萸的药学研究相关文献。

1.2 方法:

通过有关黄连以及吴茱萸药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对黄连以及吴茱萸的现代药学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配伍变化情况进行收集以及分析。

2 结果

黄连以及吴茱萸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同时在实际的配伍过程中,各种极致的相关变化并不明确。

3 讨论

黄连以及吴茱萸是目前常用的药物,最早见于《丹溪心法》中的左金丸配伍。左金丸是通过吴茱萸以及黄连按照1∶6的比例配制而成的。由于黄连拥有泻火解毒以及清热燥湿的作用,同时吴茱萸具有助阳止泻、降逆止呕以及散寒止痛的相关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将黄连和吴茱萸进行配伍的方式属于寒热配对。通过将两种药物进行联合使用,一升一降、一苦一辛、一寒一热、一阴一阳,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相反相成,并且互为母子,患者在服用黄连以及吴茱萸配伍而成的左金丸后,能够起到降逆止呕以及清肝泻火的相关效果,帮助患者能够尽快的得到恢复。而通过现代药理的研究也证明了,通过使用黄连以及吴茱萸进行配伍而制成的左金丸,在临床上能够抑制住患者的胃酸分泌,并且帮助患者抗炎镇痛以及抑菌的相关效果,因此对于胃溃疡患者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在临床上目前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2]。

黄连是一种毛茛科的植物,来源于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是一种性寒味苦的药物,归心、肝、胃、大肠经,有着清热泻火以及燥湿解毒的相关效果。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黄连的根茎中含有多种异喹啉类的生物碱,尤其是一种名为黄连素的小檗碱,为黄连主要成分,约占黄连的7%,同时不同种类的黄连含有的有效成分也是不同的,对于黄连根茎而言,主要含有小檗碱、表小檗碱、甲基黄连碱、黄连碱、小檗红碱、非洲防己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木兰花碱、黄柏酮、阿魏酸以及黄柏内酯等。在药理作用方面,黄连的抗菌谱较为广泛,在低浓度下便可组织肠伤寒、霍乱以及痢疾菌的繁殖,同时也能够抗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3]。

对于吴茱萸而言,是一种芸香科的小乔木植物或落叶灌木石虎、吴茱萸以及疏毛吴茱萸的接近成熟的果实,味辛、苦,性热。吴茱萸最开始的应用为汉代著名药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所提到的吴茱萸汤,吴茱萸汤为吴茱萸、生姜、大枣以及人参四味药物组成的,在临床上能够起到降逆止呕以及温中补虚的相关作用。现代药学研究证实,吴茱萸汤能够较好地实现抗消化道溃疡、止泻止呕以及镇静止痛等相关效果。目前,吴茱萸汤的治疗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在吴茱萸的化学成分方面,所含有的化学成分有着较多的种类,其中包括了黄酮类、萜类、精油、甾体以及相关的生物碱,通过对吴茱萸进行系统化的化学探究,目前已经从吴茱萸中分离出了8个吲哚类的生物碱以及1个芳香烃。在吴茱萸的药理作用方面,吴茱萸中所含有的吴茱萸次碱有较好的松弛血管以及降血压的相关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需要使用一氧化氮-环化鸟苷酸信号通路来进行结石,同时吴茱萸次碱也能够对于动脉血管收缩起着较好的抑制作用,并能够影响血栓的形成。在对消化系统的药理作用方面,吴茱萸有着止泻止呕的相关作用,同时吴茱萸次碱能保护患者的胃黏膜,起到抗胃黏膜损伤的相关作用,作用机制和促进内源性降钙素的基因多肽有着较大关系[4]。

传统中医学对于黄连以及吴茱萸的配伍有着较多的研究,例如黄连吴茱萸按照1∶1比例组成的茱萸圆方、吴茱萸黄连按照1∶6的比例组成的左金丸等,并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现代药学认为生物碱是黄连和吴茱萸的主要成分,在配伍后,水煎过程中的黄连生物碱有损失,同时黄连碱、小檗碱以及巴马汀等的溶出率明显减少。通过这种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黄连以及吴茱萸中的有效成分发生的变化,对于黄连吴茱萸的使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彭明兴,吴永江,程翼宇,等.黄连与吴茱萸配伍时黄连中主要化学组分溶出率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7):629-632.

[2]徐艳春,魏璐雪,周玉新,等.高效液相法测定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前后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1,26(12):846-847.

[3]孙万晶,张玉杰,姚南,等.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变化对黄连生物碱煎出及其对大鼠小肠吸收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22):2614-2616.

吴茱萸中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进展 篇3

1 生物碱成分化学研究

1.1 吲哚类生物碱

吴茱萸果实中吲哚类生物碱目前分出的共有14个, 包括吴茱萸碱 (evodiamine) 、吴茱萸次碱 (rutaecarpine) 、羟基吴茱萸碱 (hydroxy-evodiamine) 、雷特西宁 (rhetsinine) 、二氢吴茱萸次碱 (dihydrorutaecarpine) 、甲酰二氢吴茱萸次碱 (formyldihydrorutaecarpine) 、羧基吴茱萸碱 (carboxyevodiamine) 、N, N-二甲基-5-甲氧基色胺 (N, N-dimethy-5-methoxytryptamine) [2]、吴茱萸酰胺甲 (goshuyuamide-I) [I]、吴茱萸酰胺乙 (goshuyuamide-II) [II][4]、吴茱萸酰胺 (evodiamide) [III]、去甲吴茱萸酰胺N (N- (2-methylaminobenzoyl) -tryptamine) [IV]、β-carbolinehe 1, 2, 3, 4-tetrahydrol-oxo-β-carboline[5]。

1.2 喹诺酮类生物碱

吴茱萸中另一种喹诺酮类生物碱目前已知的共有16个, 包括吴茱萸卡品碱 (evocarpine) 、二氢吴茱萸卡品碱 (dihydroevocarpine) 、1-methy-2-undecyl-4- (1H) -quinolone、1-methy-2-pentadecyl-4- (1H) -quin-olone、1-methyl-2[ (Z) -6-undecenyl]-4 (1H) -quinolone、1-methyl-2-[ (Z) -10-pentadecenyl]-4 (1H) -quinolone、1-methyl-2-[ (Z) -6-pentadecenyl]-4 (1H) -quinolone、1-methyl-2-[ (6Z, 9Z) -6, 9-pentadecadienyl]-4 (1H) -quinolone、1-methyl-2-[ (4Z, 7Z) -4, 7-tridecadienyl]-4 (1H) -quinolone[6]、3-dimethylally-4-methoxy-2-quinolone、1-mefilul-2-dode-cvl-4- (1H) -quinolone、1-methyl-2- (Z-5-undecenyl) -4- (1H) -qumolone、1-methyl-2- (z-7-tridecenyl) -4- (1H) -quinolone、1-methyl-2- (z-9-pemed-ecenyl) -4-quinolone、2-tridecyl-4- (1H) -quinolone、1-methyl-2-nonul-4- (1H) -quinolone[7]。

1.3 其他生物碱

吴茱萸中除了上述两大类生物碱外, 还含有dl-去甲乌药碱 (hingenamine) 、N-甲基酰胺 (N-methylanthranylamide) 、辛内弗林 (synephrine) 等生物碱[8]。

2 生物碱成分药理研究

2.1 免疫抑制作用

吴茱萸中生物碱可以通过Bcl-2和CDK2下调, 抑制小鼠体外培养的脾和胸腺淋巴细胞增殖, 同时降低细胞分泌IL-2和IL-12的生物活性, 增高细胞内活性氧簇 (ROS) 水平, 但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 细胞死亡率升高, 死亡细胞内的ROS水平降低[9]。

2.2 抗肿瘤作用

吴茱萸中生物碱可以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 如SPC-A1[10]、Hs La[11]、A375-S2[12]、PC-3[13]等, 针对不同的肿瘤株, 其作用机制不尽相同, 如对SPC-A1肿瘤株, 其通过浓度变换可以使肿瘤细胞周期停留在G2/M, 进而诱导发生阻滞的细胞凋亡而表现其抑制肿瘤作用;对He La细胞株则通过caspase-3、8、9的激活以及上调Bax的同时下调Bcl-2等途径进行, 从而将He La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 进而诱发细胞凋亡;对人黑色素瘤A375-S2细胞则为作用24 h前启动Caspase依赖型凋亡途径, 24 h后启动Caspase意外的死亡途径, 抑制瘤细胞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与实践依赖性, 而对人黑色素瘤A375-S2细胞的正常生长周期无影响。

2.3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吴茱萸中生物碱成分对豚鼠心房有正性变力作用, 其作用与辣椒素相似, 在使用钌红、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拮抗剂预处理后, 可明显减少与辣椒素的作用, 表明吴茱萸的这一作用可能与辣椒素受体相互作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释放有关[14];同时, 吴茱萸生物碱能对抗苯福林引起的血管收缩内皮依赖性, 具有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15]。

2.4 其他作用

吴茱萸中生物碱可以刺激牛肾上腺素髓质茶酚胺的分泌, 并改变细胞对Ach、高K+刺激性的不敏感性[16], 吴茱萸次碱可以松弛由乙酰胆碱引起的兔肛门括约肌收缩, 并呈浓度依赖性, 此作用不依赖于黏膜, 与NO-c GMP系统无关, 可能涉及钙的作用, 对人的肛肠括约肌作用更明显, 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17];此外, 吴茱萸中喹诺酮类生物碱可以选择性的抑制幽门螺杆菌[18,19], 作用于阿莫西林相似, 有抗蠕虫作用[20]。

3 小结

吴茱萸按药性分类在中药中属于温里药范畴, 主要化学成分除了生物碱类之外, 还含有挥发油、氨基酸、苦味素及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 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扩张血管、抗肿瘤、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溃疡等药理作用, 在临床上的应运日趋广泛,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靶点靶器官相互间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等, 因此, 有必要采用现代药物分析与筛选手段对吴茱萸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研究, 从而为寻找药物前体并有效的利用吴茱萸服务于临床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其药用部位以果实为主, 根、叶亦可入药, 生物碱类是吴茱萸中主要活性成分, 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 本文拟对吴茱萸的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吴茱萸的现代研究 篇4

吴茱萸柠檬苦素具有抗衰老,抗应激,抗疲劳,调节血脂,阻断亚硝化反应,增强免疫能力,抗菌、抑菌等作用[8]。现在在医学临床上抗菌大量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了人类机体的抗药性,更导致大量细菌变异,许多抗生素产生了抗药性。现在许多领域都在寻找纯天然的抗菌药物[9]。本文对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及其吴茱萸的醇提物的抑菌抗菌效果的对比试验进行研究[10]。

1 材料和方法

1.1 原料

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柠檬苦素含量≧36%),由浙江大学绿色制药工程研究组提供;吴茱萸乙醇提取物为自己提取,浓度为3.68 mg/mL。

1.2 仪器

立式自动电热压力蒸汽灭菌锅(LDZX-40BI型),上海申安医疗器械;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GG-9140B型),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数显电热恒温培养箱(303A-4),上海汇三贸易有限公司;医用超净工作台(YJ-875),苏州三兴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华日冰箱(BCD-227C),杭州华日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天平(TD.10001),上海长城华美仪器化剂有限公司。

1.3 培养基

营养琼脂,青岛海博生物;营养肉汤培养基,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4 微生物

藤黄微球菌(Gambogicmicro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S.paratgphiB)、痢疾志贺氏菌(Shigadiarrhea)、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柠檬酸杆菌(Citric acidbacteria)、黑曲霉(aspergillus),以上菌种由浙江省水产质量检测中心提供。

2 实验方法

2.1 柠檬苦素标准曲线制作及柠檬苦素含量测定

柠檬苦素标准品以无水甲醇配成1.84 mg/mL的标准工作溶液,在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0.5、0.8、1.2、1.5、2.0 mL标准溶液,以及无水乙醇至20 mL,再分别加人反应液5.0 mL,摇匀,静置30 min,于50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值,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溶液,根据所得结果采用直线回归方法计算出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以标准品的加入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样品测定时用同样的方法。

2.2 试验药品的制备

配制3.68 mg/mL的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溶液和3.68 mg/mL的吴茱萸醇提物溶液,用方法2.1进行含量检测,测得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中柠檬苦素含量为36%。

2.3 菌种活化

分别将藤黄微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大肠杆菌、柠檬酸杆菌从4 ℃冰箱取出升温至室温,然后接种于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上,于(36±1) ℃下培养24 h进行活化培养,传二代。

分别取活化并传代培养好的菌株,用无菌生理盐水将菌苔洗下,采用比浊法用0.5麦氏比浊管对比配制菌体悬浮液,使菌悬液菌数为1.50×108个/mL。

2.4 抑菌活性测定

抑菌活性测定利用滤纸片法,将滤纸片在储备液中浸泡1 h后置于无菌环境晾干备用。分别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加入0.1 mL的已配好的菌悬液,用涂布棒涂布均匀,将晾干的滤纸片放在相应位置。用无菌水浸泡的滤纸片做空白对照。在(36±1) ℃下培养24 h。

2.5 最低抑菌浓度(MIC)(两倍稀释法)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提取物进行二倍稀释。取10支无菌试管,各加营养肉汤1 mL,第1管加储备液1 mL,混匀后取1 mL于第2管,混匀后吸取1 mL于第3管,依次类推到第9管,弃去1 mL,第10管改加1 mL无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然后每管内加入菌悬液0.1 mL混合均匀,(36±1) ℃培养24 h。结果判定:肉汤清亮透明表示细菌不生长(-),肉汤浑浊表示有细菌生长(+)。能抑制细菌生长的提取物最高稀释度作为其最低抑菌浓度。将其继续于(36±1) ℃培养24 h观察肉汤透明度。澄清不长菌的最高稀释度就是最小杀菌浓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柠檬苦素标准曲线及其乙醇提取物柠檬苦素含量测定

以柠檬苦素标准品含量为横坐标、吸光值A500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图1,相应的回归方程为:y=0.0029x-0.1867,R2=0.9901。通过同样方法测得吴茱萸中柠檬苦素提取物中柠檬苦素含量3.68 mg/mL,同时将配制吴茱萸醇提物的浓度也调为3.68 mg/mL。

3.2 抑菌活性初步测定

用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及其醇提取物对一些常见菌和致病菌做平板扩散实验,实验结果如表1。

*以上结果均为三次平行试验平均值。

从表1可以看出吴茱萸醇提物对大肠杆菌和藤黄微球菌抑菌效果最好,对金葡菌、志贺氏菌抑菌效果也不错,对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柠檬酸杆菌抑菌效果较弱。吴茱萸柠檬苦素对藤黄微球菌、志贺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较好,其次依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对柠檬酸杆菌抑菌效果较弱。两种提取物均对黑曲霉的抑菌效果均较弱。总体上来讲,柠檬苦素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要优于醇提物。

3.3 柠檬苦素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

采用营养肉汤培养基两倍稀释法,培养24 h和48 h后观察培养基的混浊情况。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试验结果如表2和表3。

“+”为有细菌成长,以上活菌数都为比浊法测得的,0.5麦氏即为1.50×108个/mL。

由表2可以看出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对被测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藤黄微球菌0.46 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0.46 mg/mL,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0.46 mg/mL,痢疾志贺氏菌0.46 mg/mL,大肠杆菌0.92 mg/mL,柠檬酸杆菌1.84 mg/mL。其中对柠檬酸杆菌抑菌所需浓度最高,故柠檬苦素对柠檬酸杆菌抑菌效果不理想。

由表3可以看出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对被测细菌的杀菌浓度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杀菌效果最为明显,浓度为0.46 mg/mL,对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藤黄微球菌的杀菌浓度差不多,对大肠杆菌和柠檬酸杆菌的杀菌效果最差。

3.4 吴茱萸醇提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

采用营养肉汤培养基两倍稀释法,培养24 h和48 h后观察培养基的混浊情况。吴茱萸醇提取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测定试验结果如表4和表5。

由表4可以看出吴茱萸醇提物对藤黄微球菌、金葡菌和志贺氏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差不多,最小抑菌浓度为0.92 mg/mL,但抑菌效果低于同浓度的柠檬苦素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柠檬酸杆菌抑菌效果不好,为3.68 mg/mL。

从表5可以看出,吴茱萸醇提取物对藤黄微球菌、金葡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的杀菌效果不如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最小杀菌浓度为0.92 mg/mL,对大肠杆菌和柠檬酸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为1.84 mg/mL。

4 结 论

通过实验初步研究了吴茱萸中柠檬苦素的抑菌及其杀菌效果,以及吴茱萸醇提物的抑菌及其杀菌效果,并对这两种提取物的抑菌杀菌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和醇提物对本次试验的大部分菌种均有抑菌效果,反映出吴茱萸柠檬苦素的抗菌谱还是比较广的,其中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志贺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低于0.46 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0.92 mg/mL。该实验结果还表明吴茱萸柠檬苦素的抑菌杀菌效果和吴茱萸醇提物相比,柠檬苦素的抑菌活性要略强于醇提物。吴茱萸柠檬苦素现在在很多临床方面中得到应用,如抗癌、催眠、降低胆固醇等,还有资料显示吴茱萸柠檬苦素应用于食品的防腐,都是利用了吴茱萸柠檬苦素的抑菌效果。如果能将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用于各种抑菌杀菌方面,将是对吴茱萸深加工产品开发利用的一大贡献。

摘要:采用稀释法研究了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滤纸片法对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和吴茱萸的醇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对藤黄微球菌、沙门氏菌、痢疾志贺氏菌、柠檬酸杆菌的抑菌效果及杀菌效果较好,其中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的抑菌杀菌效果明显高于同浓度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志贺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低于0.46mg/mL,最小杀菌浓度为0.92 mg/mL。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要优于吴茱萸乙醇提取物,因此在抑菌方面应该注重吴茱萸柠檬苦素提取物的开发及应用。

关键词:吴茱萸,柠檬苦素,抑菌效果,藤黄微球菌

参考文献

[1]刘罡一,汪国权,张慧.中草药及制剂中吴茱萸内酯的LC-MS-MS测定方法[J].中成药,2003,25(3):143-145.

[2]鲍天冬,董宇,杨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制吴茱萸及其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含量[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6):1-3.

[3]洪玉梅,蔡嵩,王维皓.HPLC测定吴茱萸及其炮制品中吴茱萸内酯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0):1 726-1 727.

[4]阴健,郭弓力.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M].北京:中医药出版社,1993:15.

[5]刘蕴秀,罗淑荣.吴茱萸中生物碱成分的研究新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12(1):87.

[6]唐元清,冯孝章,黄量.吴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6,31(2):151.

[7]《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7.

[8]肖红,林强,易美华.两种抗菌防腐剂的抑菌作用研究[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03):231-235.

[9]褚明利,郐羽,李晓玲,等.热加工对芦荟抑菌效应的影响[J].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04):19-21.

吴茱萸的现代研究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7月~2015年6月就诊于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且符合本研究入选及排除标准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5~73岁,平均(64.36±6.16)岁;冠心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病程3~13年,平均(8.12±2.05)年。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56~72岁,平均(63.96±5.96)岁;冠心病类型:稳定型心绞痛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病程3~12年,平均(8.05±2.01)年。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冠心病诊断均需符合《内科学》(第6版)中的临床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医内科学》(第1版)中胸部的临床诊断标准。③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其他器官疾病者。②无法接受贴敷治疗者。③治疗期间增加其他室性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者。④冠心病病情恶性者。

1.2 方法

对照组入组后接受包括美托洛尔在内的常规治疗,治疗方案包括:阿司匹林(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J20080078)100 mg/次,1次/d,口服;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H3205391)12.5 mg/次,2次/d,口服;辛伐他汀(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生产批号H20067793)20 mg/次,1次/d,睡前口服;同时给予左卡尼汀(锦州九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H20041552)2.0 g+0.9%氯化钠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32025237)250 m L/次,1次/d,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11021022)2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次,1次/d,避光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按照中医辨证分型选穴贴敷治疗,每日1次,每次12 h。吴茱萸穴位贴敷选穴,主穴:双侧神门、内关、心俞。对于证属心阳不振者,加用关元、足三里;对于证属心虚胆怯者,加用百会、胆俞;对于证属心脾两虚者,加用脾俞、足三里:对于阴虚火旺者,加用劳宫、太溪;对于证属心血瘀阻者,加用曲泽、膈俞。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于入组时及接受治疗2周后分别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分别对患者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心率变异性的时域指标包括24 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百分比(PNN50)四项指标,心率变异性的频域指标包括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三项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时域变化分析

入组时两组间SDNN、SDANN、RMSSD及PNN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完成2周治疗后,两组SDNN、SDANN、RMSSD及PNN50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频域变化分析

入组时两组间VLF、LF及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完成2周治疗后,两组VLF、LF及HF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1 心率变异率对冠心病的影响分析

心率变异性属无创性指标,其可有效地反映出自主神经对心脏和血管的调节情况。目前临床观察显示,冠心病患者因心肌长期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使得心肌调节神经发生显著的异常,无法及时地反映出心率增快或减慢的变化情况,从未导致心率变异性出现显著的降低[5,6]。因此通过分析动态心电图中心率变异的时域及频域,对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估计均有着显著的诊断及预测价值。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冠心病患者出现低心率变异性可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预后相对较差,因此有效地改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7,8]。

注:与本组入组时比较,*P<0.05;SDNN:24 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24 h连续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PNN50: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百分比

注:与本组入组时比较,*P<0.05;VLF:极低频功率;LF:低频功率;HF:高频功率

3.2 心率变异性的中医学研究分析

传统中医学中并未对“心率变异性异常”做出单独论述,但可根据此类疾病的临床症状,将其归为“心悸”等疾病的范畴,并根据“心悸”进行辨证论治。马涛等[9]通过观察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将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应用于其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率变异性,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胡鹏飞等[10]通过观察82例合并心率变异性异常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中成药稳心颗粒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同时,李兆鑫等[11]在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将中医针灸应用于其中,结果发现,在应用了针灸治疗后,不仅患者的心律失常可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患者的心率变异性也明显好转。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疗法在心率变异性异常的治疗中有着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因此本研究将中药吴茱萸穴位贴敷应用于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工作中。

3.3 吴茱萸的药用价值分析

吴茱萸主要的药用化学成分包括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柠檬内酯(limonin)、辛弗林(synephrine)、吴茱萸烯(evodente)等,其味辛、苦,性热,有小毒,归于肝、脾、胃、肾经。根据中医典籍的记载,吴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之功效,能够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痛经、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现阶段,吴茱萸的药用价值得到充分挖掘,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的中药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其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相关研究表明[11]:吴茱萸醇-水提取物0.03~0.24 g/kg给麻醉猫静注产生依赖性升压效应,并能提高膈膜的收缩力,但四乙胺不能拮抗。给清醒大鼠腹腔注射亦能引起升压,两侧肾切除、酚妥拉明或心得安都显著降低其升压作用。实验表明[12]:吴茱萸煎剂、冲剂和蒸馏液,静注和灌胃均有显著降压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降压持续时间较长,一般长达3 h以上,降压时不明显影响心率,但肌内注射则降压作用甚弱,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犬及正常兔亦有降压作用。甘草煎剂可使吴茱萸的降压作用丧失。吴茱萸对神经节无阻断作用,但能对抗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脑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升压反应。也有报道认为,吴茱萸醇水提物对心血管的作用是通过兴奋α受体和β受体产生的[13]。

3.4 吴茱萸穴位贴敷法概述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之法,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理念,遵循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治疗原则,将药物研磨为粉末,加入液体调和成糊状或稠汁,敷于相应的穴位达到治疗的目的。穴位贴敷法充分显示了传统中医简便、低廉的特点。随着大量西药服用后造成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以及放化疗后带给患者杀伤性的伤害,穴位敷贴法以其安全、简便的特性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吴茱萸性辛热,具有止痛驱寒、温和止泻、疏肝通气的效果,在外治法中应用甚广,对因肝阳上亢、阴虚火旺、心脾积热、肺胃蕴热引起的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外治法讲究药穴相配,不同的药物敷治的穴位也各有不同,吴茱萸配太冲穴、涌泉穴、神阙穴可治疗高血压病,在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方法中,将吴茱萸研末,每次取0.6~1.0两,用醋调敷两足心(最好睡前敷,用布包裹)。一般敷12~24 h后血压即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轻症敷1次,重症敷2~3次即显示降压效果。配内关、心俞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等;配天突、定俞、肺俞可治疗咳嗽;配涌泉穴、神阙穴可治疗口腔溃疡。另外,对于一些较难治愈的疾病如顽固性高血压、化疗后产生的呃逆及呕吐、顽固性失眠等,可将其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吴茱萸穴位敷贴法运用了传统中医的外治法,可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有相关研究报道[14],用吴茱萸治疗消化不良,取吴萸粉2.5~3 g,用食醋5~6 m L调成糊状,加温至40℃左右,摊于2层方纱布上(约0.5 cm厚),将4周折起;贴于脐部,用胶布固定,12 h更换1次,经治20例,痊愈18例,好转1例,无效1例。初步观察,本法有调节胃肠功能、温里去寒、止痛及帮助消化等作用。对胃肠功能紊乱所致的腹泻效果较好,对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配合应用抗菌药可产生协同作用。

3.5 吴茱萸穴位贴敷治疗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近年来临床研究显示[15,16],吴茱萸次碱为吴茱萸中的药物有效成分,其不仅可通过开启钙通道,起到降低患者血压、松弛患者血管、改善患者冠状动脉供血的效果;同时也可通过抑制磷酸酶C活性,起到抗血小板聚集及抗栓的作用[17,18,19,20,21]。心俞位于膀胱经,对惊悸、心烦、心痛等心脏类疾病有显著治疗效果;内关为本经络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对因胃、心、心包络相关疾病以及气机阻滞、情志失和引起的腑脏疾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黎明等[15]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使用吴茱萸穴位敷贴法辅助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认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吴茱萸穴位敷贴可以使治疗效果叠加,提高治疗有效率。本研究近年来在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的治疗中,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吴茱萸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基础,将中医吴茱萸制作成穴贴,并进行临床应用,结果显示:入组时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VLF、LF及HF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而在完成2周治疗后,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VLF、LF及HF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吴茱萸穴位贴敷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而本研究中,吴茱萸是以穴贴为治疗媒介,以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证论治及分经论治为治疗原则,首先选取双侧神门、内关、心俞为主穴,并结合患者的辨证分型,对不同的穴位进行贴敷治疗,不仅可通过经络刺激,达到活血化瘀、行气导滞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药物通过经络达到心脏,因此可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吴茱萸穴位贴敷可显著改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因此对于存在低心率变异性的冠心病患者,可应用吴茱萸穴位贴敷进行治疗。但是因本研究病例选取中未将高心率变异性的冠心病患者纳入,故无法对高心率变异性冠心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尚需进一步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吴茱萸穴位贴敷在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接诊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1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美托洛尔在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吴茱萸穴位贴敷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率变化情况。结果 入组时两组间24 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窦性R-R间期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超过50 ms的百分比(PNN50)、极低频功率(VLF)、低频功率(LF)及高频功率(H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完成2周治疗后,两组SDNN、SDANN、RMSSD、PNN50、VLF、LF及HF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吴茱萸穴位贴敷可显著改善低心率变异性冠心病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吴茱萸的现代研究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药品、试剂与仪器

牛黄胆酸钠(美国Sigma公司);TNF-α,IL-6Elisa试剂盒(精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吴茱萸次碱(中南大学药学院);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微量注射泵(深圳瑞沃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Hitachi 7600型全自动生化仪(日本日立公司);酶标仪(美国Molecular公司)。

1.2 实验动物与分组

雄性SD大鼠50只,体质量(200±10)g,清洁级,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动物中心提供。将大鼠随机分为以下5组,每组10只:(1)假手术组:开腹,暴露胰腺,但不注射牛黄胆酸钠;(2)模型组: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黄胆酸钠诱导SAP模型;(3)乌司他丁组:造模后1 h,静脉给予乌司他丁;(4)吴茱萸次碱组:造模后1 h,给予吴茱萸次碱灌胃;(5)乌司他丁+吴茱萸次碱组:造模后1 h,同时静脉给予乌司他丁和吴茱萸次碱灌胃。每组再均分为2个亚组,分别用于相关指标的检测。

1.3 方法

SD大鼠术前禁食12 h,自由饮水。大鼠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40 mg/kg麻醉,颈背部、颈部及腹部备皮,并用碘伏、酒精消毒。

1.3.1 大鼠静脉输液装置

在大鼠颈背部皮肤开一小口,然后翻转大鼠呈仰卧位,做颈正中切口,颈部皮肌中分离出颈外静脉。在颈外静脉上穿线备用,将硬膜外导管通过颈背部小切口,经皮下隧道穿至颈部,在颈外静脉上做一切口,结扎颈外静脉远心端,将硬膜外导管插入颈外静脉近心端并结扎备用线固定,缝合颈部切口。翻转大鼠呈俯卧位,缝合颈背部小孔,用一金属丝在颈背部皮肤表面夹紧导管,但不夹闭。将金属丝缝合在颈背部皮肤上固定,防止大鼠活动时将导管拉出。硬膜外导管待接输液泵。

1.3.2 大鼠SAP制作方法(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射法)

大鼠静脉输液装置制作完成后,铺无菌巾,于腹正中切开打开腹腔,在十二指肠内侧找到片状分布的胰腺,将其连同十二指肠一并拖出暴露于切口外,在靠近肝门处用无损伤动脉夹夹闭胆胰管,将4.5号注射器针头针尖磨钝后于十二指肠乳头对侧肠壁穿刺至胆胰管,动脉夹固定针头,接微量注射泵注射5%牛黄胆酸钠(剂量:0.1 m L/100 g,速度:0.05m L/min),注射完毕保持5 min后松开动脉夹,退出针头,缝合关闭腹腔。

1.3.3 给药方法与药物剂量

乌司他丁(用生理盐水溶解,剂量:5万u/只)于造模后1 h给予,先用乌司他丁1万u尾静脉缓慢推注,随后以乌司他丁4万u静脉微泵输液,推注体积:0.5 m L,输液体积:30m L,输液速度:3 m L/h;吴茱萸次碱(固体分散剂,用蒸馏水溶解,剂量:100 mg/kg)于造模后1 h,灌胃给予,体积:10 m L/kg。

1.3.4 标本采集与处理

据以往文献报道,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SAP模型在造模24 h胰腺病变最为稳定,为得到有效可靠的结论,在造模后24 h麻醉并心脏采血5 m L,收集胰腺标本。常规分离血清,血清置-80℃冰箱保存待测。胰腺组织放入4%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

1.3.5 病理学检查

将胰腺石蜡包埋组织块连续切片(4μm),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拍照。按文献[3]方法行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

1.3.6 血清淀粉酶检测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血清淀粉酶活性。

1.3.7 血清TNF-α和IL-6检测

均用ELISA试剂盒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包分析数据,所有数据正态分布参数用表示,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各组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胰腺病组织病理学改变

2.1.1 胰腺大体病理学改变

造模24 h后解剖大鼠发现,假手术组大鼠胰腺及周围腹腔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其余各组大鼠胰腺及腹腔内均出现程度不同的病理变化。模型组大鼠开腹后可见大量黄色或血性腹水,胰腺呈广泛的水肿、脂肪坏死或出血性坏死,大网膜和肠系膜上亦有大量黄白色皂化斑;乌司他丁组与吴茱萸次碱组大鼠均存在类似病理改变,但病变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乌司他丁+吴茱萸次碱联合治疗组病变程度最轻,开腹后基本未见明显腹水和皂化斑,胰腺病变范围也较局限(图1)。

2.1.2 胰腺组织病理学改变

假手术组大鼠胰腺腺泡及间质无明显异常改变,其余各组均呈不同程度的SAP病理改变。模型组大鼠胰腺组织可见大片坏死,胰腺间质广泛充血水肿,腺泡和小叶间隙显著增宽,有大量渗出物,小叶、腺泡细胞结构模糊甚至完全破坏,间质及腺泡有大量炎症细胞及红细胞浸润。乌司他丁组和吴茱萸次碱组病变程度相似,胰腺组织在坏死、出血、间质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方面均较模型组有所减轻。乌司他丁组+吴茱萸次碱组大鼠胰腺组织病变程度最轻,胰腺呈轻度出血或局灶性坏死、间质轻度水肿、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见图2。

A:假手术组;B:模型组;C:乌司他丁组;D:吴茱萸次碱组,E:乌司他丁+吴茱萸次碱组

A:假手术组;B:模型组;C:乌司他丁组;D:吴茱萸次碱组,E:乌司他丁+吴茱萸次碱组

2.1.3 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

与假手术组评分(1.85±1.20)比较,各实验组大鼠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明显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模型组评分最高,达(8.97±5.51)。乌司他丁组与吴茱萸次碱组评分分别为(6.34±3.69)和(7.49±5.11),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合用药组的评分进一步降低,为(4.77±1.13),与两个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见图3。

2.2 各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含量

假手术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活性保持在低水平[(467.54±87.99)u/L],各实验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活性均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活性最高,达(4399.51±2 014.70)u/L,乌司他丁组和吴茱萸次碱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含量较模型组降低[(2 813.22±1 752.17)u/L和(3 075.70±2 017.89)u/L],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乌司他丁组与吴茱萸次碱联合用药组大鼠血清淀粉酶活性进一步降低[(1 921.08±654.20)u/L],与两个单独用药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见图4。

2.3 各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含量

与假手术组比较,各实验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在造模后24 h均明显升高(均P<0.05)。乌司他丁组和吴茱萸次碱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相对于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但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乌司他丁与吴茱萸次碱联合用药后,血清TNF-α和IL-6水平进一步降低,与两个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见图5。

3 讨论

本研究在大鼠SAP模型上,观察了吴茱萸次碱对大鼠SAP的治疗作用及与乌司他丁联用的治疗效果。病理学检查、淀粉酶检测以及生存率的观察显示,吴茱萸次碱和乌司他丁均能明显改善大鼠胰腺的损害,且吴茱萸次碱与乌司他丁联用后的疗效比两者单用更为显著,明显增加了SAP的存活率,两者均为治疗SAP的有效药物。

SAP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步骤形成的复杂过程[4,5,6,7],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提出了诸多学说,如“细胞因子学说”、“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等。SAP首先表现为是一种炎症反应,随着病情进展,炎症反应由胰腺局部向全身扩散。“细胞因子学说”即认为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在SAP的进行性恶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SAP的发病早期即有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通过细胞因子网络化触发炎症的“瀑布样级联反应”,最终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白细胞过度激活学说[8,9]”认为白细胞的过度激活在SAP的整个病情发展过程中扮演关键的角色,而中性粒细胞可能在发病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但大量研究表明,在机体异常的炎症病变过程中,中性粒细胞在发挥抗炎作用的同时,也释放了大量的炎性介质如蛋白酶、TNF-α和IL-6等细胞因子,在介导SIRS和MODS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因此,AP的发病机制如“细胞因子学说”、“中性粒细胞学说”并不是孤立的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病中发挥作用,而是联系紧密、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或影响,促使AP的进展与恶化。细胞因子在AP中的作用包括正反两个方面,促炎细胞因子有白细胞介素IL-1、IL-6、IL-18和TNF-α等,抗炎细胞因子有IL-2、IL-4、IL-10和IL-11等。因此,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和提高抗炎细胞因子的活性是阻断SAP病程的重要手段[10]。

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大鼠在用牛黄胆酸钠造模后24 h,血清促炎因子TNF-α和IL-6显著升高。TNF-α主要来源于活化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在AP的早期阶段TNF-α即活化中性粒细胞,并促使其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趋化、募集更多的炎症细胞浸润组织。因此,TNF-α被认为是炎症反应的始作俑者,并与SAP的胰腺损害程度直接相关[11]。IL-6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多功能因子,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在炎症急性反应期发挥广泛的促炎效应,也与SAP的进展密切相关[12]。本研究结果表明,吴茱萸次碱和乌司他丁均能明显降低促炎因子TNF-α和IL-6的水平。说明两种药物均能抑制SAP的炎症反应,且作用机制可能互补。

乌司他丁是从人尿中提取精制而成的糖蛋白,是一种广谱的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分子中存在多种酶的结合位点,能同时独立抑制多种酶的活性,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纤溶酶、弹性蛋白酶和羧基肽酶等。大量实验与临床应用均证明乌司他丁有较好的急性胰腺炎治疗效果,本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乌司他丁对SAP的治疗作用。

吴茱萸次碱是吴茱萸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属于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目前已能通过化学合成方法获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其具有广泛的药理学作用,且其大多数作用激活辣椒素受体,促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的合成与释放而产生[13]。CGRP是辣椒素敏感感觉神经的主要肤类递质,为目前发现的舒血管最强的物质,在维持循环稳定中起重要作用。CGRP主要分布在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特别是感觉神经末梢。消化系统中,胃肠道及胰腺均含有丰富的CGRP神经纤维。尽管本研究未检测体内CGRP水平和胰腺组织血流量的变化,但已有研究[14]表明,给予外源性CGRP能明显增加胰腺组织的血流量,减少实验SAP大鼠的胰腺损伤。因此,笔者推测,吴茱萸次碱对SAP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增加CGRP水平改善微循环,保护胰腺组织的活力有关,但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总之,本研究首次在动物模型上证明了吴茱萸次碱对SAP具有治疗作用,吴茱萸次碱与乌司他丁联用能明显增强对SAP的疗效,两者可能是在不同环节上抑制SAP病变的进展。因此,吴茱萸次碱有望成为临床治疗或与其他药物联合辅助治疗AP的新药。

摘要:目的 观察吴茱萸次碱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干预作用以及与乌司他丁联用的疗效。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吴茱萸次碱组,乌司他丁+吴茱萸次碱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制作SAP模型并给予相应的处理。造模后24 h,对大鼠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并检测血清淀粉酶活性和TNF-α和IL-6水平。结果 除假手术外,各用药组病理学评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且联合用药组评分最低(均P<0.05)。各用药组血清淀粉酶活性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联合用药组评分最低(均P<0.05)。各实验组和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均P<0.05),且联合用药组评分最高(均P<0.05)。结论 吴茱萸次碱对大鼠SAP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腺组织微循环有关;吴茱萸次碱与乌司他丁联用能明显增强对SAP的疗效。

吴茱萸的现代研究 篇7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材料

1.1.1 仪器

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泵:LC-20AT二元泵;检测器:SPD-20A紫外检测器;自动进样器:SIL-20A;TK-20B型透皮扩散试验仪 (上海锴凯科技贸易有限公司) ;BT125D电子天平 (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HH数显恒温水浴锅 (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 ;RE-50A旋转蒸发器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 ;万能粉碎机 (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

1.1.2 材料

吴茱萸 (产地江西, 天津市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 批号:1211055) , 经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药用植物与鉴定教研室马琳老师鉴定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吴茱萸碱对照品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批号:11802-200606) ;聚乙烯吡咯烷酮K90 (PVP, 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甘油 (丙三醇, 天津市北方天医化学试剂厂) ;冰醋酸, 乙醇, 水为超纯水, 乙腈、甲醇为色谱纯, 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SD大鼠, 雄性, 体重 (200±15) g, 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吴茱萸浸膏制备

将吴茱萸原料药采用粉碎机粉碎。称取粉碎完全的吴茱萸粉末30g, 置于500mL圆底烧瓶, 加入8倍85%乙醇, 于70℃水浴回流2h, 减压抽滤, 弃药渣, 取滤液旋蒸并回收乙醇。滤液剩余100mL即转移至蒸发皿中, 水浴加热取出多余乙醇液, 可得浸膏, 称重6.1g。

1.2.2 贴剂制备

(1) 加酸吴茱萸贴剂制备。称取吴茱萸浸膏0.3g (相当于生药1.5g) 置于蒸发皿中, 加入3mL醋酸[4]搅拌均匀, 置于水浴锅干燥, 挥去酸味, 得粉末0.2g。将粉末置于小烧杯中, 用5mL乙醇溶解, 备用。另取PVP和甘油各2.5g置于烧杯, 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 再将备用药液分次倒入烧杯, 搅拌均匀, 采用保鲜膜封口, 使其充分溶胀 (8h以上) 。第2天将溶胀好的膏体倒于玻璃纸上 (6cm×8cm) , 自然干燥。干燥后加盖无纺布背衬层。

(2) 不加酸吴茱萸贴剂制备。称取吴茱萸浸膏0.3g至小烧杯, 不加酯酸, 按上述贴剂制作方法, 制备不加酸吴茱萸贴。

1.2.3 两种贴剂吴茱萸碱含量测定

(1) HPLC色谱条件。色谱柱:KromasilC18色谱柱 (250mm×4.6mm, 5μm) ;流动相:乙腈—水 (51∶49) ;柱温:室温;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25nm;

(2) 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定吴茱萸碱对照品1.58mg, 用甲醇浓度定容至25mL容量瓶中, 得浓度为63.2μg/mL的标准品母液, 备用。

(3)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两种吴茱萸贴剂各1片, 均剪取面积为1cm2的贴片, 除去盖衬, 选用50mL甲醇回流溶解。取甲醇回流液1.5mL, 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 至液相自动进样小瓶中, 备用。

1.2.4 吴茱萸经皮给药贴剂体外透皮实验

(1) 离体皮肤制备。将SD大鼠处死后, 立即剥离腹部皮肤, 用剃毛器脱毛, 并去皮下脂肪, 用生理盐水洗净置冰箱于4℃保存, 备用。

(2) 试验条件。采用立式Franz扩散池 (体积:6mL, 扩散面积:2.54cm2) , 水浴温度为 (37±1) ℃, 转速为300r/min。将预处理皮肤置于扩散室与接受室之间, 在其角质层表面贴上吴茱萸药贴剂, 固定, 以生理盐水∶85%乙醇 (7∶3) 为扩散介质, 接收室中加入约6mL, 液面恰与皮肤内层接触。实验开始后分别于1、2、4、6、8、12、24h取样3mL, 同时补加等量新鲜扩散介质。接收液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 弃去初滤液, 收集续滤液于液相自动进样小瓶中, 样品按“1.2.3”HPLC色谱条件测定扩散液中吴茱萸碱含量, 单位面积 (cm2) 累积渗透量计算公式:

其中A为有效扩散面积, V为接受液总体积, Cn为第n次取样时接受液中药物质量浓度, Ci为第i次取样时接受液中药物质量浓度, Vi为取样体积。

2 实验结果

2.1 两种贴剂吴茱萸碱含量测定结果

2.1.1 专属性考察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取空白贴剂1片, 按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 作为阴性对照溶液。取供试对照品、供试品、阴性对照溶液各10μL, 分别进样。结果表明阴性对照溶液对吴茱萸碱色谱峰无干扰, 方法专属性良好。详见图1。

2.1.2 标准曲线绘制

精密量取已配制的对照品母液1mL, 用甲醇定容至50mL容量瓶中, 取1.5mL, 经0.45μm微孔滤膜过滤至液相自动进样小瓶, 设定进样体积为10μL、12μL、14μL、16μL、18μL、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 记录峰面积。以对照品溶液浓度 (μg/mL) 为横坐标, 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 得回归方程:Y=134 070.86X-30 957.86, r=0.999 5。结果表明, 吴茱萸碱进样量在1.264~2.52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1.3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已配制的吴茱萸碱对照品溶液10μL, 连续进样6次, 测定峰面积, 结果显示:RSD为0.30% (n=6) , 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1.4 稳定性实验

取加酸吴茱萸贴1片, 按照“1.2.3”项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溶液1份, 分别在0、2、4、8、12、24h进样测定吴茱萸碱峰面积, 其测定结果:RSD为1.95%, 表明样品溶液在24h内稳定。

2.1.5 重复性实验

按照“1.2.3”项方法平行溶解6份贴剂膏体, 分别测吴茱萸碱的含量, 结果显示:RSD值为1.12%, 表明其中吴茱萸碱含量均匀, 重复性良好。

2.1.6 加样回收试验

量取吴茱萸碱含量已知的贴剂膏体溶液共6份 (体积5mL) , 按样品吴茱萸碱含量的100%精密加入对照品, 用甲醇定容至10mL容量瓶。依次测定含量, 计算回收率, 结果显示:平均回收率为98.75%, RSD为1.68% (n=6) 。

2.1.7 含量测定结果

取“1.2.3”项已配制的供试品溶液, 精密吸取20μL进样测定, 平行进样3次, 记录峰面积, 计算吴茱萸碱含量并求平均值。结果显示:加酸贴吴茱萸碱含量为1.01mg/帖, 未加酸贴吴茱萸碱含量为0.93mg/贴。

2.2 吴茱萸经皮给药贴剂的体外透皮实验结果

以药物Qn为纵坐标, 对取样时间为横坐标作图, 并进行线性回归, 见图2。提示吴茱萸碱单位面积累积透皮量与时间呈良好线性关系, 具有良好的体外透皮释放性能。

结果表明吴茱萸加酸、不加酸贴剂吴茱萸碱24h累计透过率分别为7.89%、6.08%, 且累计透皮率比较情况为:加酸贴 (7.89%) >不加酸贴 (6.08%)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吴茱萸透皮贴剂的释放行为比较符合零级方程, 提示药物释放为浓度梯度作用药物的单纯扩散。结果见表1。

3 讨论

因醋调吴茱萸粉末直接敷涌泉穴使用不方便, 且不便于贮存和携带, 故本文将其制作为贴剂, 方便携带和贮存。实验考察了提取液直接加入醋酸提取, 但提取方法过滤较为困难, 因此改为提取浸膏中加入醋酸, 再制备贴剂。

文献[5]报道吴茱萸碱盐酸盐对小鼠有镇静催眠作用, 因此本文以吴茱萸碱含量为检测指标。

采用浸膏方法制备吴茱萸贴剂是可行的, 且其中加酸贴吴茱萸碱具有良好的体外透皮释放性能。原因可能为加酸后吴茱萸碱转化为吴茱萸碱盐, 带正电荷, 使药物易于透过皮肤[6], 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实验研究。两种贴剂的累计透过率均较低, 其原因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红梅, 赵志礼.吴茱萸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 2011, 34 (2) :307-309.

[2]孙玉芝.吴茱萸贴敷涌泉穴临床应用概述[J].中医外治杂志, 2009, 18 (2) :53-54.

[3]徐胜东, 贺晓慧.醋调吴茱萸敷贴涌泉穴辅助治疗心因性失眠症60例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1 (4) :544-545.

[4]王森, 雷小娟.醋调敷吴茱萸粉末的体外透皮吸收考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 19 (10) :31-34.

[5]崔晓秋.吴茱萸化学成分研究[D].吉林:吉林农业大学, 2004.

上一篇:医疗卫生改革下一篇:正确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