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把握

2024-10-13

正确把握(精选12篇)

正确把握 篇1

当今应试教育散文的阅读质量关系到我们学生的成绩和生存的质量, 因此, 提高学生散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但是阅读任何一篇文章, 其关键是要正确把握文章主旨。那么怎样才能正确把握文章主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自己如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从整体入手, 了解内容方向

对所读散文进行大致浏览, 主要阅读散文的题目、开头、结尾, 心中有一个文章的概貌。确定所给材料是写社会人生哪个方面的, 是抒发人生感情, 还是讨论文艺问题;是重在叙事抒情、写景抒情、托物抒情, 还是重在说理议论、追根溯源、辨明真伪。有了这一步, 文章的内容方向便了然于胸, 从而为深入理解文意奠定了基础。2007年浙江现代文阅读考题, 乍一读, 好像是游记, 因为文章的开头说:“今春有路过故乡宜兴县, 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天微雨, 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车窗外, 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 像浓酣的水彩画。细看, 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 柳丝分外娇柔, 随雨飘摇……”但通览全篇, 我们可以发现各段的一些词语, 如第一段的“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角”, 第二段的“因为雨, 有些景物朦胧了, 有些形象突出了, 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画, 表达着不同的意境”, 第三段的“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图后, 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 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 第四段“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技法都很不适用”构成了全篇的内容主体, 由此可以初步确定, 文章是谈艺术创作的。

二.从特征入手, 把握文章主旨

通过以上阅读所得信息, 要确定所读散文属于那种类型。不同类型, 其特点不同, 考试中所回答的问题也不同, 从而可以为后面的研读确定阅读方向。

散文的形式繁多, 内容庞杂, 但大体上可分为:叙事散文、写景散文、议论说理类几种。

叙事写人类散文的中心往往蕴含在所叙的事物中、所写的人物身上。所以要抓住记叙的基本内容, 探明叙事、写人的目的, 也就抓住了散文的主旨。如柯灵的散文《乡土情节》, 作者写到中国人童年对故乡的依恋, 青少年离乡背井闯世界, 乃至百余年来离乡背井, 漂洋过海的生活。这些都表达中国人的乡土之恋, 歌颂乡土情结就是文章的主旨。

写景状物类的散文主要特征是“情景交融”。写景状物, 目的是由景由物及情, 通过所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景是情的载体, 即散文中写什么景物, 景物如何安排, 它们都受主观情感的支配。阅读这类散文, 首先要抓住景物特征 (即情与景的切合点) 。如散文《一日的春光》, 这篇散文描写的是作者于“四月三十日的下午”和一位朋友到挂甲屯吴家花园看海棠的情景。“这四棵海棠在怀馨堂前, 北边的那两棵树较大, 高出堂檐五、六尺”, “这四棵树上有千千万万玲珑娇艳的花朵, 乱哄哄的在繁枝上挤着开”, “一春来对于春的憎嫌, 这时都消失了。喜悦地仰首, 眼前是烂漫的春, 骄奢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来无数徘徊瞻顾, 百就千拦, 只为了今日在此树枝头, 快意恣情的放!”

作者通过春的“烂漫”“骄奢”“光艳”, 联想到幼稚园放学的情境, 进而表达了充满“快乐、活泼、力量、生命”的情感。

议论类散文的突出特征是形象化的议论, 它的实质是说理, 只不过语言形象, 充满感情。既然是说理, 就要表明观点。阅读这类文章, 抓住首尾段, 各段开头与结尾的句子, 主旨是不难把握的。

三.从关键句入手, 探明感情倾向

通过阅读散文并抓住关键句子, 来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 以达到真正把握文章主旨的目的。那么, 哪些句子是关键句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读文章的过程中用心去体验。

首先是文中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一般散文都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如果文中出现一些议论、抒情的语句必然会有它的特需作用。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意图, 要传达给读者的思想感情, 就是用这些句子来表达的, 也就是用来点明文章中心。我们阅读时可以把这些句子划出来, 读完全文再加以筛选。如《风景谈》。茅盾先生在延安亲眼见到了根据地的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 于是用了六幅画面, 把它们记叙、描写出来。在每幅画面叙述以后, 他都用饱蘸感情的笔墨写下议论语句, 这些句子很好地点明了文章主旨。

其次, 我们还要注意一些点明文章写作背景的句子、意在言外、含义丰富的句子, 以及开头的总起句、结尾的总结句。每小节的起始句、文中的一些过渡句等。这些都是我们打开文章主旨之门的钥匙。

总而言之, 阅读散文并不难, 只要从整体、特征、关键句等方面入手, 也就抓住了散文的精髓。不论什么类型的散文, 都能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正确把握 篇2

任何演讲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内容,人们据此一般把演讲分为公务报告、学术研讨、社交礼仪、专业比赛等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演讲对时限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

人为限制。比如比赛性演讲,”比赛”就是在特定的目的下,机关、单位或者团体、组织为了考核和评价人才素质而集中组织多人参加的演讲活动。为了防止参赛者因信口开河而浪费时间,一般都有”三至五分钟”这样的明确要求,参赛者虽或多或少有”戴着镣铐跳舞”的感觉,但不得不按这个特定的时限要求精心准备。一旦出现超时现象,就会削弱演讲效果从而导致”失分”。又如在一些国家的公众性发言场合,为了防止一些”雄辩家”漫无目的的长篇大论,还采取手拿冰块、打铃警告、单腿站立这样一些”新奇”的办法,这也是人为限制演讲时间的表现。

非短不可。如社交礼仪类中的欢迎辞、贺辞等,主要讲究规范性、程式性和礼仪性,大都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冗长罗嗦,就会显得”失礼”而贻笑大方。比如在文艺晚会上,观众对精彩节目望眼欲穿,此时若有不识时务的领导或”贵宾”手执话筒就老掉牙的所谓”意义”唠叨个不休,一定会引得嘘声四起,从而影响了演讲的效果。

非长不可。比如学术研讨类的演讲,一般是就某一门类专业知识进行说明和论证,讲法语理论性、逻辑性和科学性,要求把所讲述的观点和所使用的材料、数据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听众,演讲者如果急于求成,一味求”简”,就会降低演讲本身的学术价值。据载,古希腊的一位国王曾要求欧几里德用最经济、最简洁的语言把几何原理讲清楚,尽管欧几里德尽了最大的努力,国王还是不能听懂,欧几里德只好坦率地说:”陛下,乡下有两种道路,一条是供皇家走的坦途,一条是供老百姓走的坎坷小路,但是在几何学里,大家只能走同一道路。走向科学,是没什么皇家大道的。”由此可见,这类演讲是不能用几句话就说得清的。

以上说的是演讲的特定目的和内容是决定演讲时限的本质因素,但是演讲的目的和内容一旦确定,是否就意味着演讲时限被彻底”定格”了呢?实践证明,演讲者还可以根据听众和环境的变化在演讲过程中随机应变地调整演讲内容和演讲时限。这就涉及到了演讲时限的”机变”艺术。

二、演讲时限的机变处理

任何演讲都既是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过程,又是在特定的环境里进行的社交活动。一般而言,尽管演讲者在演讲前都有较为充分的准备,但由于受演讲中主观和客观诸方面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演讲者就应酌情予以机变处理,调整内容和时限就是一种重要方式,而调整内容和时限通常有两种情况:

压缩内容、缩短时限。有关这方面的范例屡见不鲜,如湖南的廖旭坤同志在《使我演讲成功的三个字:奇、短、谦》(见《演讲与口才》1999年第10期)一文中所谈的经验即是一例,文中说:演讲者被指定在进修班举办的经验交流会上发言,由于许多学员要在下午返回家里过”双休日”,加上前面绝大部分发言者占用了大量时间,致使”台下的学员一见到大把大把的稿子就心烦,听不下去,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在这种情况下,演讲者机变处理,”把仅有两千多字的稿子再删去了三之一”,”用约5分钟的时间讲完”。这种随机应变地改”长”为”短”,恰到好处,符合当时情境,所以最后赢得了阵阵掌声。

正确把握高考现代文阅读 篇3

第一,要把握高考命题在选文方面的整体发展趋向。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现代文试题的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精品,题干设计也逐渐申先前的认读为主发展到鉴赏品评为主。1998年宗璞的《报秋》、1999年陶行知的《创造宣言》、2000年鲍昌的《长城》、2001年的哲理散文《门》,唯美倾向日渐突出,文学意味日渐浓厚。但应该注意的是,现代文阅读的选文从整体上看不会向更“文学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作为文学样式的小说、诗歌、戏剧其张力过大,信息的不确定性不适合作为全国标准化的试题,这其中也包括艺术化过强的散文。另外,从作者角度看,那些颇多争议的大家,尤其是健在的名流作家的作品,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也不适合做高考阅读题的选文。

第二,要树立文体意识。文章是信息的载体,它总要以某种体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整体阅读首先要关注的就是文体的形式。因为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其自身的外在特征和内在的成文规律,而文体一旦确定,就有了解题的基本思路。记叙文,要把握记叙的顺序和所用的表现手法;议论文要找准论点,理清论证的思路,注意论证的方法;说明文要明确说明的对象及特征和所用的说明方法;散文要注意把握“文眼”,捕捉“神”之所在。抓住这些最基本的要领,解起题来就会得心应手。

例如1998年考题《报秋》第27题: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帐然”。

(1)作者为什么吃惊?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此题分两个小题。第(1)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即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意图揭示语句的准确含义和具体所指,答出作者“吃惊”的直接原因。由于题干作了明确的界定: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答案应该在第一自然段中寻找。文章一开头便把“时间匆匆”作了最简洁明了而且形象具体的描述:“似乎刚过完春节……已是长夏天气……夏衣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探出头来。”在这里“长夏天气”、“夏衣未打点好”都说明季节已悄然变换,秋之将至。而玉簪花便是“报秋的使者”。“这花一开”中的代词“这”就是指玉管花,所以对于作者为什么吃惊这

一问题的认定,便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第(2)题则要联系全文,用整体阅读的方法来加以解读,回答作者为什么怅然。首先,《报秋》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抒情性散文,作者借“花”言志,借“花”抒怀,表达了自己的生活追求和精神情趣。那么作者为什么见玉簪花开便怅然呢?作者怅然的是什么呢?根据散文创作的特点,“怅然”二字便是散文的“文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散文的心,散文的神。我们可以根据平时所学的文体知识以及散文名篇的赏析实践来看《报秋》一文,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赏析品评。其次,我们再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来分析《报秋》的特点,借物抒情,卒章显志。开篇见玉簪花开就“怅然”,结尾处表明作者的情怀,前后照应做出判断,怅然的原因便找出来了。但由于部分考生整体阅读意识淡薄,只会“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围绕题干打转转,跟着语句找答案,因此难免失分。

第三,要有全局观念,注意信息的关联性。高考阅读试题的选材是以完整的段落或篇章作为基本单位的,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题干与题干之间互为联系,构成一个整体,要真正领会文章的要旨,必须通过这些相互关联的内容来实现。因此,阅读时不可只抓住片言只语,断章取义,不可眼睛只盯着题目而不致女于读通读懂原文,更不可不读完全文就匆匆地在原文中找信息写答案。答题时要注意瞻前顾后,从整体上悟透文章的观点态度,揣摩命题人的意图。

例如,2001年考题《门》,选材是一篇哲理散文。读文章时,要力争悟透其中的哲理,追索“门”的象征意义。从文章第一句开始就应该在心中确认一点:表面写“门”,实际在写人生。以此为切人点,来完成题干的要求。

21.作者开头说:“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义最深的动作。”请根据文意写出“开门”和“关门”的含意。

做这道题时,首先必须明确一点:“开门”与“关门”两者是相对而言而又紧密联系的。如果所写答案互不相关,则至少有一个是不妥当的。其中,“关门”在文中能找到相应的话,即第三段中“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一句。如果能捕捉到这一点,根据前面提到的相对又相关的关系,那么“开门”就应当是“意味着一个开始”,再联系第三段的第一句话,稍作概括,便可得出“开门”“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发现”。

整体阅读强调信息的连贯性、综合性。文章的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不能截然分开,阅读时尤其要注意段首语与中心句在文章中的关联作用,要学会提纲挈领,把握全篇,而不要去肢解文章,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捕捉到文章中的信息。

正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 篇4

一、明确学生的认知起点

任何一节数学课,对学生来说都有相应的认知起点。这个起点应包括: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积累、原有的知识结构及学生的认知“心向”。教师如果不明确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认知起点,那么其教学行为很难做到有的放矢。

(一)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积累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数和形构成的现实世界里。孩子一生下来就与数、图形接触,积累下了对现实世界数量与图形的感知、表象与思考,这些构成了他们丰富的生活经验,成为他们系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尽管对有些学生来说,一些生活经验无论是从其生成方式还是储备形式看,都是模糊的、直觉的、多义的,甚至有的还会对系统的数学学习产生负迁移。但教师在教学时绝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因为它是学生展开新的认知的重要基础。如小学二年级“时、分、秒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教师不能依照教材从“钟面上把一圈平均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相等的5个小格,一圈一共有60个小格……”依次讲解。因为学生对钟表已经有了足够的生活经验。如果无视学生已经拥有的生活经验的做法必定会影响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无论是皮亚杰的同化顺应理论,还是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都强调有效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有同化新观念的知识。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贯重视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准确把握是正确的。当然,也不能把它看做是新课前对旧知的简单重复。对旧知有效回忆的方式是设计适当的“先行组织者”,即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内容相联系。例如,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编写8的乘法口诀,其知识基础是“2~7的乘法口诀”。但教师不应简单地让学生回顾这些口诀是什么。这里的“先行组织者”是关于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因而让学生回顾2~7的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才是合适的。

(三)学生的认知“心向”

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之一乃是学习者应具有学习心向。所谓学习心向,其实就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种积极的意识准备状态能够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调用相关的经验和储备,筛选有用的信息帮助解决新的问题,开展新的认知活动。过去,教师常常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组织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心向,而忽略了对学生已经具备的这种心理准备状态的准确把握。在教学活动中,往往由于教师摸不准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导致了教师先前的精心组织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无论是教材还是上课教师,往往首先提出的问题是“现有14颗草莓,平均分给4人,你们会分吗?”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是学生自己的问题。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把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活动经验。这里,只要把余下的2颗草莓对半切开后再分即可。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在于“由于不能一颗一颗地正好分完,所以不知道怎样用数来表示除得的结果”。

一节数学课的开始,就是小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始,只有明确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积累,教师才能创设有效的认知活动情境;只有弄清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教师才能组织好适当的“先行组织者”,为学生在已知与需知之间架设一道桥梁;只有摸准学生的认知“心向”,课前的预设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二、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引导主动建构

当教师面对认知发展处于具体、直觉水平的小学生时,他们困难的任务,就是将科学的概念和原理转化成儿童特点的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给纯粹的数学‘穿’上合适的生活外衣,然后将它呈现给儿童。”这个生活外衣,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创设的情境。持建构主义立场的学者莱希(Lesh)和佐捷斯基(Zawojeski)甚至断言,儿童所有的数学学习几乎都要在一个复杂情境中进行。创设一个情境其实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情境的选择一般有三个渠道:一是学生现实生活中熟悉的真实情境,二是学生熟知和喜爱的超现实情境,三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为例:教师创设的情境就是班级中的“三十三位学生”。引导学生用圆圈来表示一个人,让学生在纸上画圆圈,要求“不用数,能让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正好三十三个”。学生画好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种画法最好,接着给出相应的符号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由“实际问题”到“数学图像语言”再到“数学模型”的主动建构过程。

(二)抓住时机,恰当引导,促进思维过渡

抽象是数学的本质属性,数学离不开抽象。情境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形式化”思维的提升。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直接导致了学生思维的卡通化、浅表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后应及时引导学生提升思维水平,而不能一直停留在直观层面,以防止数学内涵的流失。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抓住时机,努力促进学生由“卡通思维”向”形式思维”的过渡。如“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以认识“33”为例已经借助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了由“实际问题”到“数学图像语言”再到“数学模型”的主动建构,接着对数“45”“54”的认识就不应再让学生去画圈,而应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怎样画圈,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用符号进行表示。再如,在“三角形的稳定性”一课中,如果只是让学生停留在“用木条做成的三角形框拉不动,而用木条做成的四边形框拉得动”,而不及时引导学生抽象出“三角形三边长确定了,它的形状和大小也随之确定”这一三角形稳定性的本质上来,则不但不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还有可能因“生活情境”的干扰因素,使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发生歧义。

(三)突出本质,加强交流,提高理解层次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时更利于他们思维的碰撞。每位学生对数学概念都有自己的特有的理解,而且也不乏较高层次的理解。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要求学生用涂色的方法表示一张纸的二分之一,有一位学生却将纸的一面全部涂上颜色。其理由是:纸有两面,两面的一半是一面。可见,这位学生对几分之一的理解已经上升到分数认识的第二阶段“以多个具体实物组成一个整体,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

教师在进行知识点的教学时,在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后,应该让学生加强交流,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样才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该知识。仍以“分数的认识”为例,学生只有真正将“分数”当做与“整数”一样的“数”,同样可以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学生才算真正掌握了“分数”。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用分数表示具体物体的数量,在数轴上表示相应的分数等来加深这种理解。

三、保持学生的认知兴奋点

数学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推进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保持学生认知的延续性。因此,当一节课快要结束时,教师的课堂小结绝不是“例行公事”。而要通过课堂小结来保持学生的认知兴奋点,让认知活动延续到课外。

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作文 篇5

轮船在海面上航行并非都一帆风顺,随时有可能遭遇飓风。这时,舵手要做的就是找准航向,不让轮船迷失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之中;人在生活的道路上也并非都一马平川,随处会遇到岔路口。这时,我们该做的就是把握住正确的人生方向,在岔路口前做出明智的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绚烂多彩。

大江东去,浪花淘不尽千古的风流人物,淘不尽他们的飒爽英姿。在人生的岔路口前,他们用泪与血谱写了闪光的人生篇章,昭示着后人。

江边,西天最后一抹余晖染红了司马迁的脸庞,回想起那一段暗无天日的岁月,他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潸然落下。择生?抑或择死?两种想法交替在他的脑海中闪现。择生,意味着隐忍苟活,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卑贱地呼吸;择死,意味着以死可以明志,成为世俗人眼中的有节之臣。

或许,死比生更容易些。但是,那成就一家之言的理想呢?他不由得攥紧了拳头,“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于是,他选择了生,选择了在耻辱中苟活。于是,昏暗的.灯光下多了一个发愤著书的身影;中国的文学史上,多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在人生的岔路口前,我们绝不能左顾右盼,举棋不定,不知该将人生的列车驶向何处。我们必须要把握好方向盘,做出正确的抉择。否则,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而落得个与坦桑尼亚大草原上的鬣狗一样的悲惨下场。

王治郅,一个曾经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第一个去美国NBA打篮球的中国人。集众多荣耀于一身的他却在篮球道路的岔路口前迷失过方向。20xx年,他因拒绝代表中国出战第十四届亚运会而被中国篮协除名,导致他在事业的低谷中徘徊了四年之久。20xx年4月,当他再一次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时,他把握住了自己命运的船桨——向国人道歉,回国继续效力。从美国NBA回来的王治郅少了原来的那种稚嫩,多了几分稳重与成熟。后来,他带领中国八一篮球队拿下了阔别已久的CBA总冠军。事实证明,只有在中国,他才能够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这一次,他终于把握住了自己人生的正确方向。

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 篇6

坚持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这是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新闻实践中,我们在坚持新闻宣传党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正确把握新闻宣传的“度”:

一是正确处理“真实、客观、公正”与顾全大局的关系。我们知道“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报道工作的基本方针,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我们发出的每篇新闻,都必须是真实、客观、公正的,绝不允许带有任何主观臆造、失意的东西。但是,真实、客观、公正,并不是纯客观地有闻必录、有闻必报,而是有选择的。依照的标准,就是要看它对大局是否有利。如果对大局有利就报道,反之就不应该报道。否则,就会对全局工作、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害。这是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党性强不强的一个具体体现。2005年,某报刊发《有多少真假记者发矿难财》一文,报道了8月14日、18日河南省汝州市发生大批假冒记者到煤矿敲诈勒索事件。这篇报道对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的形象造成了极大损害,受到了河南省委宣传部的通报批评,并要求全省各级新闻宣传单位结合正在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对这一事件举一反三,吸取教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队伍建设,确保新闻宣传正确导向,规范采访行为,自觉维护好新闻队伍形象。这一事件充分说明了新闻宣传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是正确处理坚持正面报道为主与搞好新闻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新闻报道都力求最佳的社会效果,更好地发挥教育、鼓舞、激励、推动等作用。对党和政府的指示、号令,对实际工作中的新成就、新经验,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等等,都要充分地报道。通过大量、经常地报道,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促进人们奋发进取,加快三个文明建设。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的新闻事业不能开展批评。而实际上,我们党一向提倡经常性地在新闻媒体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舆论监督。在各个时期,我们都要适当地选择有代表性的、具体的、有普遍意义的负面典型,加以剖析、揭露,公之于众,这样可以使世人从中受到深刻教育。为了强化舆论监督,许昌人民广播电台开办了监督类栏目《行风热线》和《百姓热线》,通过与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的访谈,直接与群众沟通,对行风建设、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商业信誉等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曝光,督促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解决。自2003年10月开播以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6680件,职能部门现场答复3468件,调查处理2200件,有力地促进了行风建设,增强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沟通,密切了党群、政群关系,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实践证明,办好舆论监督类节目(栏目),对促进行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不过,舆论监督一类的报道也一定要掌握好“度”,在一个时期内不宜太多、太集中;不能使人们感到“一片漆黑”,看不到光明,失去前进的信心。比如,对腐败现象和少数腐败分子的批评和揭露,是很有必要的。对他们不进行揭露,就不足以平民愤,就不能端正党风和社会风气,我们党就不能取信于民。但是,如果连篇累牍、铺天盖地,就会使人们误认为一个时期内党员、干部都“腐败”了。而整体情况是什么呢?实际上,我们的党员、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或比较好的,正在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如果我们背离了这个大环境,背离了正常的舆论监督的指导原则,就会使我们的宣传适得其反,对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害。另外,我们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坚持建设性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的原则,不断提高舆论监督水平,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抱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以更有效地帮助被监督者改进工作、改正错误为第一要义,而不是“一棍子将人打死”,不允许把党和人民给我们手中的笔作为自己泄私愤、图报复、谋私利的手段。现在,有少数记者出去采访或者因采访对象对自己不热情,“招待不周”,或因自己有不检点之处遭到采访对象的抵制,就大发雷霆,盛气凌人,不可一世,说什么“我给你曝光”、“我写内参告你”云云。这说明他们还不懂得为什么要进行舆论监督和怎样开展舆论监督。这种立场、观点、态度是错误的、不足取的。

三是新闻工作者要正确处理教育人与受教育(即加强自身建设)之间的关系。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首先是革命者、社会活动家。我们国家的新闻事业历来都受到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和爱护,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重,是光荣的。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因这种“荣誉感”而滋生“优越感”飘飘然起来。我们的记者、编辑通过报道,使受众受到启迪,以至于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教育者、是先生,责任重大。但是,我们又是学生,教育者必须要首先受教育,要当好先生,必须首先当好学生。我们要自觉地进行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要学好新闻业务知识,具备新闻工作者应有的业务能力。一定要谦虚谨慎,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要模范地执行党的宣传纪律,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经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不搞“有偿新闻”,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保持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良好品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大风大浪不迷航,小雨小雪不湿衣”,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党性原则。

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多少年来逐步形成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等优良传统。这些都是我党新闻事业的宝贵精神财富,应该大力继承和发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相反,我们要积极开拓进取,继续进行新闻改革。近几年来,我们在新闻改革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应该看到,新闻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应必须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深入,不可超前。我们要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的同时,扎实开展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学习和总结,使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提高认识,重振革命精神,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服务于三个文明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许昌人民广播电台)

正确把握歌唱发声的度 篇7

一、正确把握集中与打开的度

我们从事声乐演唱或教学的人, 几乎天天都听到“打开”这样的话。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口腔的张开, 二是咽腔的张开, 三是指腰围及两肋的张开。这些都是共鸣部位, 要有一定的张力和紧张度, 使各个部位及喉头协调动作以获得音色洪亮的声音。所以说打开的训练, 实际上就是共鸣腔形成合理状态的训练。那么如何打开呢?打哈欠的起始状态和闻花的屏息状态都是很好的打开, 即保持吸气状态。只要喉咙保持着吸气时下来得很舒服的程度, 与深呼吸相结合, 这时的嗓子非常舒服, 非常自如, 想怎么用就怎么用了。当然, 打开并非越大越好。如果口腔张得太大, 失去自然的开度, 就会使上部头腔共鸣不充分;如果喉咙打得过大, 声带闭合能力就会减弱, 声音空、虚、散, 缺少应有的色彩及穿透力;如果腹腔打开的太大, 则造成气息僵硬呆滞, 声音沉重不能竖起来。

“集中” (又称“关闭”) 是针对听起来是开着的不收拢的音色的反义, 而实际上是声乐训练中采用的一种保持共鸣方法的理解和特指。它既是指声音音色的感觉, 又是指一种歌唱技术。音色是收拢的, 比开着的略暗, 但柔和集中, 具有穿透力。并不是有些歌者理解的集中, 捏着喉咙挤着鼻腔, 声音通道受阻变窄, 发出强制性的亮音, 而是真正地打开共鸣腔体, 使声音集中在声音通道中运行。两者的辩证关系是真正的打开与松弛的集中, 体现在一个发声系统中。没有打开就没有真正的集中, 声音集中了, 那么腔体也就打开了。所谓前打喷嚏, 后打哈欠, 就充分体现了集中与打开最好的度。

二、正确把握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度

有些学生往往把这两个词理解为产生声音或气息用力部位的位置提示, 为了追求高位置的声音, 便努力往头腔里唱, 以为只要头部用力就可以有高位置。为了深呼吸, 则努力往下用力, 结果使呼吸状态僵持、紧张, 给发声带来困难, 既得不到高位置的声音, 又没有真正的深呼吸。高位置是指一种声音的感觉, 听起来是圆润的、松弛的、竖的、富于色彩的, 感觉高, 而不是指某个部位或声音从哪个位置发出来的。深呼吸是一种引导、一种感觉上的描绘, 是要用深处的意识、力量、感觉来呼吸。这样造成横膈膜下降, 使下腹腔同时产生反方向的压力, 形成歌唱需要的呼吸状态。

高位置与深气息在声乐练习中都是一种较抽象的感觉用语。它们一个讲高一个讲低, 但并非对立, 而是在矛盾中求得统一, 在歌唱实践中获得均衡。保持深呼吸是唱出高位置声音的必备条件, 只有这样才能解脱喉咙的挤卡、逼紧;调整好高位置的共鸣腔, 使声带具有气息压力, 从而得以充分振动, 发出圆润、饱满、明亮、通畅的声音。

三、正确把握紧张与松弛的度

歌唱发声是一种运动, 在运动中就有积极与放松, 只要发声就要出声音, 必定要有的地方积极参与, 有的地方放松回避, 所以紧张与松弛在歌唱中也是共同存在的两个对立统一体, 歌唱中需要有松弛感和紧张度, 问题关键在于哪些部位需要紧张, 哪些部位需要松弛, 把握好这个“度”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 呼吸器官肌肉的运动, 是在呼气肌肉群与吸气肌肉群紧张与松弛的矛盾对抗中进行的, 没有这种对抗性的运动, 呼吸便停止了。歌唱发声中呼与吸的对抗比平常要夸张得多, 才能对用于歌唱发声的气息进行有效的调整和控制。发声器官的肌肉包括声带与喉外肌, 也是在紧与松的矛盾状态中调整运动的。发声时声带必须拉紧, 但在拉紧声带的同时, 又感到声门适度, 有一种通畅、松弛的感觉。同时, 喉外肌, 还有下巴、前颈、牙关节、舌根这些部位的肌肉都要放松, 使喉部解放, 这样才能排除影响, 使声带正常工作。共鸣器官的肌肉, 包括各种共鸣腔内壁的肌肉, 也同样存在着紧与松的关系问题。打开共鸣腔, 有一种腔体扩张的紧张力, 但不能过度, 过了就会“撑”, 是松弛与紧张相配合的感觉。从整个身体来讲, 后半身在唱时是积极的、紧张的用力状态, 靠后半身的力量歌唱发声, 前半身就能找到相对松弛和安静的状态, 即“前松后紧”。

紧张与松弛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才能达到理想的歌唱均衡度。歌唱中“该用的用, 不该用的不用”就很好地把握了紧张与放松的适度感。

四、正确把握靠前与靠后的度

“靠前”和“靠后”一直是声乐界争议的问题。一种观点认为“靠前唱法”是正确的唱法;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靠后唱法”是正确的唱法。实际上, “靠前”与“靠后”是歌唱发声技巧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应该听声音效果来判断。靠前是指声音明亮、纯净的音色, 效果靠前 (在头的前面) ;靠后指的是打开后面共鸣腔的方法, 手段靠后。好的唱法应该感觉前后都有声音。靠前的是声音反射的客观共鸣音色效果, 靠后的是主观调整的共鸣音色效果, 这样的声音既明亮又丰满。靠前靠后是歌唱者主观想象的发声方向的感觉。如果有的人往前唱时, 声音既明亮又丰满、通畅, 说明他也用上了后面的腔体, 这种靠前唱也是对的;另一种感觉是唱的人自我感觉声音往后靠, 如果能打开后面的腔体, 得到丰满的音响和靠前明亮的音色, 这种靠后唱法也是正确的。

有人片面理解“靠前唱法”, 忽略后面腔体与通道的打开, 结果适得其反, 得到的是浅白、刺耳的声音。也有人不明白“靠后唱法”, 把腔体撑得过大, 失去了声音的灵活度和音色的明亮度。好的唱法是既靠前又靠后, 前后都有的。沈湘教授特别强调前后度的把握, 在他的教学中始终要求“挂住前面往后倒着唱”。

以上说明了前与后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 要想声音高低统一、上下贯通、丰满悦耳, 必须把握好前与后的度。

五、正确把握声音的亮与暗的度

关于亮与暗的问题, 最好的声音是又亮又暗。意大利语好的声音是Chiayo (明亮) 、Scuro (暗) , 明亮不是炸, 不是尖, 不是贼亮、刺耳。声乐要求的明亮不是刺耳的、憋滞的、窝在里面的, 也不是堵死不通的, 而是刚柔并济的。意大利人所强调的暗不包括难听的晦涩的暗。要正确地理解:暗是柔, 柔的声音的泛音甚至比亮的泛音的基音都要得到更多的共鸣。所以, 我们在练习发声的时候, 认真把握声音明暗的度, 努力寻找一个最好的状态, 让声音又暗又亮, 或者是应为柔的亮, 感觉声音出来就够了。最好的方法是不片面地追求音量, 不把声音唱到最强的状态, 要除掉不必要的阻力、压力或紧张, 从最柔、最松的音色唱到最强的音色, 让每一个音都是松的, 都是好听的, 每一个音都有很好的共鸣, 都有很好的支持, 这样的声音就是柔中带刚, 明暗有度的声音。

万事皆有度, 增之则长, 减之则短, 歌唱亦然。适度与失度会使事物向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 所以我们歌唱发声的训练应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而科学则要求掌握它的人有一个理性、辩证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在矛盾中抓关键, 在对立中找平衡, 以便更有效地把握歌唱时身体各部位运动的均衡度, 情感抒发的灵活度, 从而使声音上下统一、灵活自如、结实明亮、刚柔并济, 获得感人至深、回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摘要:歌唱的过程是人体器官协调运动的过程。正确把握歌唱发声过程中各个器官运动的均衡度, 歌者就能如鱼得水、引吭高歌;破坏了这个均衡度, 就会使声音面目全非、不知所云。本文认为, 应重视正确把握声音集中与打开、高位置与深呼吸、紧张与松弛、考前与考后、亮与暗的度。

正确把握电视新闻采编技巧 篇8

信息时代的信息呈现铺天盖地的状况, 新闻工作者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能够吸引观众目光的, 采编出最及时、最准确的新闻信息就成为了一种优秀能力的体现。当前, 新闻改革的理论和方针已经基本确定, 改革已经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经济的发展也使得大众的需求趋向多元化, 面对不同的新闻, 不同的编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质量参差不同的稿件进行筛选, 只有符合文明健康、可视性强的新闻稿件才能得到大众的喜爱, 才能获得新闻价值的体现。因此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对于筛选出能够引导大众的“精神食粮”有着重要的价值。

2 电视新闻采编技巧总结

2.1 采编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新闻的采集, 另一个则是新闻的编辑, 严格上说, 这两个阶段没有明确的划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一般都是“采”与“编”紧密配合, 相互影响才能得到好的结果。对于采编过程, 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广播电视作为党宣传舆论的阵地, 传播政治思想的平台, 沟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 对于新闻稿件自然需要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 能够展现出社会的现状。因此编辑在采编新闻稿件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好新闻的质量关,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敏锐地观察局势, 从具体的新闻中寻找宣传政府和党的建设思想、发展路线、相关政策, 及时而准确地反映出人民群众内心的感受, 真实的想法, 为保证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思想保障和舆论的拥护。因此在新闻的采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稿件的文字进行修改、对图像进行编辑、合理地编排节目, 重视对民生、民意的反映。在采编时, 除了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需找亮点外, 还要从人民群众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环境条件出发, 向受众群体提供相关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信息, 努力以受众观众的兴趣为出发点来把握主题, 满足受众的需求。

2.2 拍摄与制作要重视还原事件真相

不管新闻制作的何种时期, 都必须要对一段时期内, 党和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方针、社会出现的热点话题有所了解, 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地点、事件以及相应的某些细节要掌握清楚, 在此基础上, 能够明确报道的主要思想。新闻的视角一定要是社会即使是校园类的电视节目, 也只有在了解到同学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所了解时, 才能找到相关的新闻选题和新闻的接入点。如果凭空想象, 没有真实的事实依据, 是无法得到观众的关注的, 也不能体现新闻的社会导向价值。

拍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遇到许多需要取证的人, 因此做好会碰到困难的准备非常有必要。在采访之前应该同被采访者进行沟通, 提前获取拍摄会遇到的困难程度, 如何获得高难度拍摄画面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 这些问题都是为了还原事件的真实性而做的努力, 需要整个制作团队共同合作。只有真实而完整的新闻事实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唤起观众的思索, 因此在制作节目时一定要寻找观众渴望看到的热点, 在制作过程中将新闻事件完整而清楚地展现出来。在力求还原事件的真相上需找到能够精彩讲述事件的方法。例如:在新闻节目的编辑之时, 会运用到一些画面的处理技术, 对任务的语言以及声音进行艺术性的处理使得画面清晰, 声音真实的报道, 使得客观的新闻信息能够具有电视化的特点真实地传递给观众, 在表达方面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或者疑问来引起观众对新闻报道的思考或者关注。新闻制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达到播出的要求, 最主要的就是做好播出前的文字与画面的协调, 镜头切换的合理, 字幕的清晰准确, 同期声与解说的一致, 新闻时间的控制等。总而言之, 新闻报道的关键就是最终新闻的事实, 因此采用慢动作来展现典型事件的发生的细节情况, 帮助观众了解现场的环境, 对于有效地传播信息有着极大的作用。

2.3 播出过程中重视新闻素材的选取

从后期备播到播出的整个过程中, 是体现导播编辑管理的重要阶段。担任导播任务的新闻工作者必须具有果断地决策能力, 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 能够在精确计算时间的基础上, 准确地将最及时、最准确的新闻事件在合适的时间和位置恰当地切入到正在播出的新闻事件中。对新闻素材的编辑并不仅仅是机械性地照转照播已有的新闻素材, 而是对报道的意图, 方法和多条新闻进行精选地技术加工和整体性的整合。新闻素材的“编辑”是新闻展现在观众面前最重要的一步, 不同的新闻稿件或者新闻片段在不同的编辑手中自然会出现效果和样貌的千差万别, 所以编辑在新闻报道的处理上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

2.4 素材模糊性处理的技巧

在新闻报道的编辑过程中, 常常需要对新闻的某些信息进行模糊性地处理。因此新闻工作者一定要重视新闻中哪些信息需要模糊性的处理, 哪些信息不能模糊性处理等常识性的知识。普遍规律是为了保证新闻的时效性, 避免新闻失去真实性需要对防止泄密的信息用较为模糊的词语进行处理。例如:军事报道中关于某驻地或者官兵的报道适宜采用模糊性的语句;涉及到未成年人犯罪时, 不宜将未成年人的姓名、肖像等信息透漏;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新闻报道, 一定要重视法律和社会道德的约束进行模糊性的处理。总而言之, 对于许多的违反道德或者法律的事件报道一定要重视模糊性处理, 避免泄露他人隐私。

3 小结

可以看出新闻报道在进行采编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政治导向, 尊重新闻事件的事实化, 为了保证观众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事件的现象在进行技术性处理时也要保证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导播对于素材的处理也需要进行精确的计算, 把握重点和意义。在对于某些素材中出现的不宜精确反映的信息要进行模糊性处理, 模糊性处理不是使新闻失去精确性, 而是使得新闻根据精确性。

参考文献

[1]李纪元.浅谈电视新闻的思想深度[J].新闻传播.2011.

论网络媒体正确把握舆论导向 篇9

一、网络媒体的传播规律与特征

1. 传播者:

网络新闻的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 只要一根电话线, 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发布者, 也就是尼葛洛庞帝所说的“我的日报”、“我的电台”、“我的电视”。

2. 传播信息:

网络新闻更加商品化、丰富化和个性化, 其意识形态色彩得到了淡化, 新闻的选择标准将更加强调其客观的新闻价值, 而不是看中新闻的宣传价值。

3. 传播媒介:

网络媒体技术发展迅速, 具有全球实时性、交互性、广容性和多媒体化等特征, 所以网络传播是一种全球化传播。

4. 媒体受众:

网络时代的新闻接受者不再被动, 表现为成员化、主动化和小众化。在网络条件下, 新闻的接受者不再仅仅依从于大众传播的诱导, 而是更多地受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影响, 这要求我们重新定位与受众的关系, 树立新媒体时代的成员观。在网络条件下, 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使得受众的角色和身份不再像大众传播时代那么单纯, 不仅仅是新闻的接受者, 而且经常扮演新闻传播者的角色。

5. 传播效果:

在形式和内容上进一步开放和多样化, 网络传播手段多媒体化。网络条件下, 网民的民主观念、平等意识进一步加强, 互联网的特点, 使人们面对一个更为开放的信息空间和舆论空间, 加重了舆论引导工作的难度。

二、当前网络宣传上存在的问题

新闻媒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舆论工具, 在大众传播宣传工作中出现偏差, 势必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甚至给政府添乱, 对政治舆论导向的把握, 关系到网络媒体的生存发展。

(1) 政治舆论导向上比较盲目

网站的一切工作都是为如何吸引消费者而进行, 虽然这种取向有助于提高网站的服务意识, 但同时也造成在管理上脱离讲政治的中心任务, 有时还会起到很大的负面作用。此外, 为了抢发新闻, 或者取得一些独家的消息, 部分网站还经常违反有关规定, 自采或者未经审查地编译一些外电、外稿和一些消息来源不确定的消息, 由于网站主要是做新闻文摘, 这里还存在一个法律上的难题, 即转载媒体应不应该对一些不明消息来源的信息的正确性负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 建立严格的事后追惩制度, 加强网站的自律是必不可少的约束机制。

(2) 追求商业利益, 片面追求点击率

网站的点击率和影响力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网络媒体要不断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 就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 采取措施不断吸引人气、增加点击率、增强对网上舆论的引导, 点击率的获得必须服从、服务于正确的舆论导向。不仅如此, 由于网络新闻追求海量信息, 与网民第一眼见面的是新闻标题, 因此网站编辑总是在新闻标题上挖空心思, 故意用一些模糊、夸张和刺激的用词, 吸引网民的眼球, 成为网络“标题党”, 而当网民真正点击此条新闻阅读时, 往往有上当受骗的感觉, 因为内容和标题脱节太大, 甚至都不相干。此外, 在社会新闻和娱乐新闻里, 商业网站经常在标题上加以暗示或者歪曲, 以迎合一些受众低层本能的需求, 造成文化品位的丧失, 这样的例子每天比比皆是。

(3) 从业人员素质不适应网络新闻宣传要求

网站的从业人员素质较高, 具有明显的年龄优势, 以90后为主, 大多数刚从学校毕业, 其次以非新闻专业人员为主体, 其中的一部分来自技术人员。这种人员构成, 一方面容易接受新事物, 能够胜任复杂的新闻处理工作, 但另一方面却是缺乏专业性, 做的多是网络搬运工的工作, 甚至缺乏政治敏感度, 对重大政治问题的把握能力不强。

三、结合网络时代新媒体传播特点,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1. 讲究方式、方法, 在传播和服务之中把握舆论导向

互联网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在这种大趋势下, 巩固、加强党的网络新闻宣传工作, 就必须站在全球化的战略高度, 认真研究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和规律, 采取新的方式与方法, 充分发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特征, 发挥网络传播快捷、信息容量大、覆盖面广、互动性强、技术更新快、服务意识强的传播优势, 在信息传播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质量上与国际传媒报道方式和受众接受习惯接轨, 努力坚持正面宣传为主, 在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前提下, 使内容更加具有新闻性、客观性和可读性, 避免高高在上、简单说教等现象。同时, 要善于把握新闻规律, 从网民的信息需求出发, 加强资讯服务的功能, 为他们提供切实有用的生活资讯、互动交流等开放式的免费服务, 使网络消费者在享受贴心、细致的服务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所传达的信息内容。

2. 结合网络即时、海量优势, 发挥正面宣传的社会引导功能

网络时代拥有海量的信息, 各种信息更新一日千里, 各种反馈和意见众说纷纭, 作为网络内容的把关者———编辑要有所作为, 练就一双“法眼”, 在合理、巧妙地安排海量材料、让新闻事件更具有吸引力的同时, 树立主体意识, 充当正面宣传的策划人, 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 从纷纷扰扰的各种资讯中选择、鉴别有用的东西, 善于融入正面思想, 体现主流意识,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鼓舞大众。

3. 服从当前中心工作大局,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论坛和跟贴是目前各主要网站集聚人气、充分展示网络交互特色的重要手段, 在一些著名论坛中, 数万人上贴、数万条贴文参与一个热门话题的讨论已屡见不鲜, 不少热点社会讨论话题在一段时间里同时在多个论坛呼应展开, 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力量, 为吸引、聚集更多的人气, 各家网站也乐于将这些话题置顶, 并在首页显著位置推介, 以获得网站的点击率和浏览量。在海量的发帖、回帖中, 由于网民的成分、背景复杂, 各种立场、观点、论调千差万别, 内容庞杂, 尤其是对于一些重大、敏感的政治经济问题和社会突发事件等, 论坛和跟贴的意见往往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真假莫辨, 这些网络流言能够暂时满足公众的信息渴求, 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其预警作用, 但是由于流言的来源是自发与分散的, 信息内容是多元的, 在信源不明、指向杂乱的情况下, 公众无从避免信息的失真与变形, 对于某些网民蓄意制造的虚假信息, 更是缺少有效的识别与制衡, 这样一旦形成流言效应, 就难以轻易消除其负面影响。

作为网站内容的把关者, 网站编辑必须从大局出发, 切实加强政治敏感性, 切实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区分人民内部的不同意见和别有用心的恶意攻击。对于前者, 哪怕是尖锐的批评意见, 也应给予充分的自由讨论空间, 广纳建言;对于后者则要果断删除, 或组织网民用正确的声音压倒各种杂音、噪音, 不给有害信息传播的机会。

当前, 网络新媒体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网络新媒体工作者必须清醒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科学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 准确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唱响社会进步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互联网新闻宣传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佟力强陈华张成刚

[2].《试述“把关人”在网络传播中的地位》宋玉浩

[3].《“把关人”在网络正面宣传中的挑战及对策》焦阳刘凯

正确把握监督性报道的“度” 篇10

一、监督性报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一, 是党和政府要求新闻媒体搞好舆论监督。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要求新闻媒体履行舆论监督职能, 要求新闻记者站在维护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 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综观调查报道类新闻, 其重头戏在于揭露性或者批评性报道。所谓揭露性报道, 也就是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 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 舆论监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对一些重大社会课题和弊案的揭露, 有时能够引起官方的注意, 甚至进行调查或调整相关政策。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每周质量报道”就成为中国民众心目中媒体勇敢揭发黑心企业, 替消费者维权的标志;“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 都已成为党的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

其二, 是人民群众需要舆论监督。

一些部门和单位不顾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违法乱纪, 群众需要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如食品安全、社会治安、非法强拆等方面的问题, 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媒体帮助曝光, 为他们说公道话。对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媒体曝光后, 容易引起各方注意, 有的还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重视, 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近年来, 各类媒体上的揭露性报道越来越多, 如揭露伪学术、地沟油、传销、矿难黑幕等。事实证明, 在社会责任的履行上, 媒体在一系列负面事件的曝光和解决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净化社会空气、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揭露打击犯罪, 特别是为维护群众的利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三, 是新闻媒体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新闻媒体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首先, 从读者心理学来讲, 负面报道要比正面报道更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作为负面报道的揭露性报道, 不同于一般的正面报道, 它拥有偏离于常态的独特性, 在“新闻堆”中比较新鲜、醒目, 能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能抢先一步抓住受众眼球, 这有利于媒体知名度的建立, 在日趋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其次, 新闻传播学有关理论认为, 受众对媒体的期待是“解闷”、“解气”、“解惑”。而揭露性报道正好可以满足受众的这些需求。在社会功能上也起到了缓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减压阀”的作用。这有利于媒体影响力的建立, 更能赢得更多读者的青睐。只要媒体抓住了受众的眼球, 也就为媒体赢得了广告主带来的经济收益。同时揭露性报道做得成功能快速打造出媒体的影响力, 使得媒体拥有作为产业发展的原始资本, 通过合理经营, 就能为媒体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探讨监督性报道需要把握的几个“度”

由于揭露性报道的急剧增多, 媒体出现了揭露性报道泛化的现象。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耸动性的新闻题材, 使得媒体市场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有的媒体以揭露性报道为幌子, 到一些单位拉赞助拉广告, 给钱有问题也不揭露, 不给钱没问题也故意找茬子。有的素质差的记者, 以此吃拿卡要。有点小问题的单位也会花钱消灾, 送吃送礼, 滋生腐败。如何把握监督性报道的“度”, 监督性报道应遵循哪些原则, 从而有效地解决存在问题呢?

1. 监督性报道必须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要求。

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 是在党的领导下的新闻事业, 必须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指导, 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这一前提下, 监督性报道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 反映党和人民的心声。同时, 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记者要很好地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揭露错误的东西, 你要能说明人家错在哪里, 违背了国家什么法律法规。如某地在主城区违规建别墅, 那么你必须说明人家违背了国家哪一条规定, 什么时候发布的, 建别墅的地域位置是否属于违规范围。另外, 还有个道德问题, 监督性报道的对象, 必须是严重违背公民道德规范的行为, 一般不道德的行为, 要慎报。总之, 要有正确的是非观, 人家错在哪里, 明明白白。

2. 记者必须要到一线采访, 新闻事实必须真实、清楚。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任何一次监督性报道, 都必须严把事实关, 来不得半点马虎。新闻事实的真实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背景、原由、细节、语言、动作等等。在写作、制作监督性报道时, 要做到完全让事实说话, 不带有个人观点。对一些事件和细节要反复核对, 切忌走马观花、道听途说、凭空想象、闭门造车。要记住, 监督性报道是党赋予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权利, 但如果所发出的监督性报道不符合事实, 那就可能变为违法的“污蔑”, 甚至要负刑事责任。在现实中, 有不少的记者坐上被告席, 往往就因为在细小的环节上与事实不符, 教训非常深刻。

3. 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监督性报道的稿件要和当事人见面, 如在具体运作中有困难, 最起码要与被采访对象见面, 核对有关事实。其次要与当事人的主管部门领导见面, 征求他们的意见。当然很少有主管部门的领导会同意发表监督性报道的, 主要是核对事实。再次是要经新闻单位的领导审查, 经详细了解采访经过后, 确定程序性过程无误, 同意后才能发稿。

4. 新闻工作者要进行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

正确把握小学数学的教学特点 篇11

我们还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质作出进一步的表述: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那么,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应如何把握呢?

一、要以小学生为认识主体,以基本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认识对象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体是学龄儿童,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带有较明显的具体形象性。他们对生动具体的事物认识较清楚,但对抽象概括的知识理解和掌握却往往感到困难。再从认识对象来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认识的主要是客观世界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些内容虽然反映的是人类在认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早期成果,但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它们仍然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等特点。教学“组合图形体积”时,有这样一题,学生的解题思路几乎都是圆柱体的体积加上圆锥的体积。我启发他们再想一想还可以怎么求。这时一个学生说:“这个组合体积是上面圆锥体积的4倍。”这个学生的发现是智慧的闪光点,我及时鼓励他大声说一遍解题思路,并列出算式: €?.14€祝ǎ?€?5€?。这样一来激发了全班学生的想象。

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认识过程的个性特征。首先,认识主体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认识对象的抽象概括性决定了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实际操作和直观教学;其次,认识对象的严密逻辑性决定了学生在认识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性和严格的顺序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严格遵循儿童的认识发展顺序和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顺序。

二、要以发展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在扎扎实实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科特点决定了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思想品德的养成都离不开良好的数学能力。而计算、空间观念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形成又是以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基础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发展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使两个原本不相干的概念相互接受的能力,一些心理学家称之为“遥远想象”能力,它是创造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比的知识后,根据六(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3/4,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4/7,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4……通过想象,进一步沟通比和分数的联系。遥远想象,训练了学生突破空间进行思维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具跳跃性。当然,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造的意识,学生的创造意向才能得以培养,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彰显。

三、要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注重师生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小学数学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它既是教师教的依据,又是学生学的对象。整个教学过程都是紧紧围绕教材内容展开的,小学数学教材是连接师生教与学的中介。从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相互影响来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决定着学生学的进程,还影响着学的方法。在教与学的相互作用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卓有成效地认识、理解、掌握教材内容,把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使教师的教对学生的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尤其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教师若能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则有利于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使生生间相互弥补、借鉴,相互启发,往往会产生1+1>2的效果。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时,学生通过一起剪拼图形、一起讨论,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结果拼出了多种图形。不但得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思维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主动学习和掌握,把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方面的一些最基本的认识成果转化成自己的认识。这种转化,体现了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效果。

正确把握学生学习的五要素 篇12

一、创设情境, 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而教学的情境又是影响学生情绪的重要原因。因此, 教学中教师既要关心学生, 建立朋友式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又要优化教学方法、手段, 创设情境, 寓教于乐, 以趣促思, 开发心理潜能, 使学生以良好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在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 我借助童话故事作为开场白:猴妈妈带小猴去春游, 刚出门小猴就向猴妈妈要甘蔗吃, 猴妈妈说:“先给你0.5米!”小猴撅着嘴不吭声。猴妈妈知道小猴嫌少就改口说:“那给你0.50米行吗?”小猴仍然拉长着脸, 请求猴妈妈:“再多给点儿!”猴妈妈爽快地说:“那就给你0.500米吧!”这下小猴高兴得眉开眼笑。故事讲到这儿我还没发问, 学生们都兴奋得抢着说:“小猴中计了!其实, 0.5米、0.50米与0.500米是一样长的。”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 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情绪, 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数学情境, 顺利地过渡到“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

二、参与活动, 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通过数学活动,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 建立概念,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并从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有效学习的关键。

如在教学“比高矮”一课时, 我先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站在前面, 让其他学生判断他们两个的高矮, 学生一下子就判断出来了。紧接着, 我又请了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学生站在前面让大家判断。这下学生都判断不出来了, 该怎么办呢?“比个儿。”一学生大声说。我接着说:“大家会比个儿吗?同桌两人可以互相比一比。”听到指令, 学生立刻行动起来。他们有的背靠背站着比, 有的共同靠着墙站, 然后标个记号比;有的面对面站着比;还有的并排站着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能极大地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三、指导学法, 是学生有效学习的核心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 更要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智慧学习的能力。

如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 他们通常会提出与所学内容毫不相干的问题。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 就会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 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课堂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如果教师加以训斥, 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 从而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同样也会降低学习效率。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循循善诱, 让学生明白数学课上提出的问题应是有关数学的问题, 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提问。随着年级的增高, 还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处质疑;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过程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质疑等。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四、激励评价, 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动力

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与激励,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强化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适当的评价, 如可采取语言激励、手势肯定、眼神默许、物质奖励等措施。

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 我激励学生:“小朋友已经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 老师知道你们编口诀的本领肯定很强了, 你们还想学习更多的乘法口诀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8的乘法口诀。不过, 老师要你们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 有信心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吗?”学生在这样富有鼓舞性的语言鞭策下, 积极性高涨, 凭借已有经验顺利地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学生对每句口诀意义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让学生介绍如何记忆8的乘法口诀时, 我对不同的方法作出了不同的评价, 如根据规律记的, 我评价道“你真善于总结方法, 很会学习”;根据前后数字差来记的, 我评价道“你很会抓住重点, 抓住重点问题就解决了”……在背口诀比赛中, 对背得熟练的学生我评价道, “你的记忆力惊人, 像个小超人”;对背得比较熟练的学生, 我评价道“你不急不躁, 做事肯定很稳重”;对不太熟练的学生, 我评价道“你很勇敢, 再多读几遍就能超过老师”。这样的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 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五、开放教学, 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保证

学生的学习是有差异的, 学习兴趣也不尽相同。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教师在安排学习内容时, 要有一定的弹性, 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余地。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选择一些适合所有学生的数学问题, 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 实行开放性教学, 如可采取小组讨论式学习、课内个别指导、课外个别辅导等形式,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促进每个学生发展。如 () ×5=90, 我要求学生至少写出3个算式, 有能力的可以写出更多, 看谁写得最多。这样的数学问题, 所有的学生都能解决, 但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得出不同水平的答案, 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也能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有效学习。

上一篇:自然共生下一篇:保险业诚信现状调查